青岛科技大学经济法是答案1205

时间:2019-05-14 21:01: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青岛科技大学经济法是答案1205》,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青岛科技大学经济法是答案1205》。

第一篇:青岛科技大学经济法是答案1205

经济法试题A 答案

一、单选题(共20分)

ACCDDDACDDdcdab

二、多选题(共10分)

ACDABBCDEABCDABCABDACADBCD

三、判断题(共10分)

错 错 错错错错错错错错对

四.略

五略

第二篇:青岛科技大学专业课

青岛科技大学相关专业介绍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介绍

热能与动力工程研究热能的转换、传输与利用,研究与之相关的系统与设备、最大限度利用能量的方法与途径、系统节能的先进技术、新能源开发利用的方法等的科学,是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的科学。

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坚实的热工理论、机械工程、电气自动控制等基础知识与熟练的外语、计算机应用技能,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从事热工理论、热能、环保、供热、暖通与空调工程、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制造、研究、开发、运行管理和安装调试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课程设置:

本专业开设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外语、计算机、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材料、电工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热能工程控制技术、现代测试技术、低温技术及其应用、节能原理与技术、热能与动力工程基础、、锅炉原理及设计、制冷原理与装置等必修课程;同时适应专业发展设置了较大比例的选修课,如发动机构造及原理、计算机辅助设计、能源清洁利用、工业通风、空气调节、供热工程、制冷装置自动化、热泵技术等。该课程体系的设置使学生既掌握了扎实宽广的理论基础知识又具有专业特长。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是一门集化学、物理、数学和工程技术为一身的学科专业。以化学工业及相关生产过程中所进行的化学、物理过程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加工技术中的物质和能量转化与传递过程的规律,研究有关工程因素对过程和装置的影响,解决工艺开发、装置设计、控制操作、综合优化的理论和方法等问题。本学科不仅是通用的过程工程学科,而且是高新科技和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学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方面的知识,能在化工、石化、精细与日用化工、能源、环境、医药、食品、冶金和军工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管理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工程技术人才。

课程设置:

在学习高等数学、化学、物理等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本专业主要学习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分离工程、化工工艺学、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化工设计等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知识,为拓宽专业面,增加适应性,还开设高分子化学基础、石油炼制工程、环境化工、化工机械基础、ChemCAD等课程。同时还接受实验技能、计算机过程模拟与应用、信息获取、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方法等方面的能力训练。

机械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本专业培养具有过程工程、控制工程和管理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化工、石油、能源、轻工、环保、制药、食品、机械等各类过程行业及劳动安全等部门从事工程设计、技术开发、生产技术、经营管理以及工程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

机械工程、过程工程、控制工程

主要课程(核心课程)

工程力学、工程热力学、机械设计、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电工电子学、过程工程基础、过程设备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等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学生主要理解掌握材料科学基础知识,掌握金属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制备和加工工艺与材料性能之间关系的基本规律,具备合理选择材料和加工工艺的能力,通过综合材料设计和工艺设计,提高材料的性能、质量和使用寿命,并具有可以研发新材料及新工艺的水准

分析、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制备、金属材料成型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艺和设备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课程设置:

在完成基础工科学生学习(包括数理化、计算机、机械制图等课程)的基础上,学生所学的专业课程有:材料科学基础(专业基础课),材料力学性能,材料物理性能,材料测试与研究方法,金属材料学,金属工艺学,纳米科学与技术,材料腐蚀与防护,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等专业课程,同时学生还接受实验技能的训练,另外还有校内模拟生产实训和参观实习,为将来从事科研生产工作奠定基础

机械设计及自动化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进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课程设置

主干学科:力学、机械工程

主要课程(核心课程):

工程力学、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学、控制理论与工程、工程材料与机械制造基础、机械测试技术、企业管理、微机原理与应用、机械制造工艺学、数控加工技术、CAD/CAM、机电一体化技术等

第三篇:青岛科技大学2015毛概考试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

一、单项选择题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1、毛泽东在全党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是在(B)A.八七会议

B.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2、毛泽东思想产生和形成的实践基础是(C)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 C.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实践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学生运动

3、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括(A)

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D.党的先进性建设理论

4、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进党章的是中共(D)A.十三大

B.十四大

C.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

D.十五大

5、邓小平理论是(B)

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B.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指针

D.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D)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C.什么是小康社会,怎样建设小康社会的问题 D.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7、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D)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党的领导

D.坚持执政为民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C)A.发展先进生产力

B.发展先进文化

C.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D.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9、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A)

A.发展

B.全面

C.协调

D.以人为本

10、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党的文件是(C)

A.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B.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C.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D.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二、多项选择题

1、邓小平说:“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句话的含义是(ACD)

A.马克思主义必须中国化

B.必须以实用化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C.社会主义必须具有中国特色

D.离开中国实际谈马克思主义没有意义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ACD)A.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

B.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时代要求 C.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D.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3、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任何时期都要坚持,否则我们的事业就会迷失方向,就会归于失败,这是因为(ABCD)A.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B.马克思主义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C.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行动指南 D.马克思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理论武器

4、毛泽东思想是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产物,它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是(ABCD)A.俄国十月革命开辟的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 B.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思想理论根源

C.中国新的社会生产力的增长和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工人运动的发展,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阶级基础 D.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的人民革命运动,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5、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主要表现在(ABCD)A.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建立和发展

B.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 C.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

D.人类进步事业

6、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毛泽东所论述的观点是(ABCD)A.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B.要实行政治和经济的统一

C.知识分子要同工农相结合 D.确立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文化方针

7、邓小平理论之所以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体系,是因为它们(BCD)A.对根本任务的认识是一致的 B.在基本立场上是一致的 C.在思想基础上是一致的 D.在基本原则上是一致的

8、邓小平理论形成与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是指(ABCD)

A.时代背景是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B.理论依据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C.历史依据是我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 D.现实依据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9、党的十五大强调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是因为(AC)A.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B.邓小平理论高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指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正确理论 D.邓小平理论是独立于马克思主义之外的科学体系

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表现在(AC)A.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明确提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D.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表现在(ABCD)A.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B.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

C.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 D.是全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12、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重大战略。这个战略的基本思想是(CD)A.正确处理速度、比例、效益的关系,走出一条速度较快、效益较好、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

B.切实实行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和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C.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经济建设与环境建设相协调 D.把发展问题放在优先考虑的地位,实现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相结合

13、坚持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ABCD)A.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B.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

C.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 D.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14、科学发展观(ABCD)

A.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 B.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要求 C.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

D.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15、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就是要做到“五个统筹”。这“五个统筹”是(ABCD)A.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B.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C.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D.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16、下面关于科学发展观与唯物辩证法的表述,正确的是(ABCD)A.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

B.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C.全面协调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D.可持续发展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三、辨析题

1、江泽民关于“三个代表”的思想,三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2、邓小平理论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3、“以人为本”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完全一致的。

四、简答题

1、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2、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

3、简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一、单项选择题

1、对“实事求是”首先做出马克思主义的解释,并把它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的人是(B)A.刘少奇

B.毛泽东

C.邓小平

D.王稼祥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都是(A)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改革开放

D.为人民服务

3、邓小平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段话深刻地阐明了(D)

A.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性

B.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性

C.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D.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4、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最突出的贡献是(C)

A.明确提出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

B.强调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 C.把“解放思想”作为思想路线的新范畴

D.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5、中共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明确指出,党的思想路线是(C)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走自己的路

B.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C.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D.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6、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首要条件是(B)

A.理论联系实际

B.一切从实际出发

C.坚持执行党的政策方针

D.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7、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指(D)A.马克思主义被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取 B.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已经过时 C.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立场和方法 D.它本身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8、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是(A)

A.尊重实践、尊重群众

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C.尊重客观实际、尊重客观规律

D.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创新

9、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是(A)A.创新

B.改革

C.革命

D.发展

10、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是在实践基础上的(B)A.制度创新

B.理论创新 C.科技创新

D.文化创新

二、多项选择题

1、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因为(BCD)A.毛泽东在延安时为中共党校题了“实事求是”四个大字 B.毛泽东对实事求是做了马克思主义的解释

C.它是同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联系在一起的,是中国革命胜利的思想武器 D.它是反对主观主义、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 2、1978年以来的两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是指(AD)

A.1978年中共工作会议上邓小平的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B.1982年邓小平在十二大的讲话《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D.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讲话

3、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之所以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是因为(BCD)A.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B.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思想主线

C.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D.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出发点

4、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体现。这是因为(ABCD)A.党的思想路线内在包含了实践标准的内容

B.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尊重实践就必须尊重人民群众 C.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

D.社会主义是亿万群众的事业

5、以前大多数人认为工人只要有一个壮实的身体,太多的文化知识根本用不上。但是21世纪初青岛港工人许振超却由一名普通的吊车司机成长为桥吊专家,他两次刷新世界集装箱装卸纪录,并承担了多项重大研究课题,这些事实体现了新时代工人的新风貌,反映了工人阶级在自身素质建设方面开始由单纯体力型转变为脑体结合型。许振超的事迹和中国工人阶级的变化体现了党的思想路线哪些核心内容?(BCD)

A.独立自主

B.解放思想

C.与时俱进

D.不断创新

6、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必须(ABCD)

A.发扬勇于创新的精神

B.理论与实际相统一

C.解放思想

D.对中国的实际有深入、透彻的认识和了解

7、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AB)A.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C.深化对“三个规律”的认识

D.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8、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必须自觉地把思想认识(ABC)A.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B.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理解中解放出来 C.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D.从脱离群众的社会主义中解放出来

9、解放思想就是(BCD)

A.一切从实际需要出发

B.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C.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D.实事求是

10、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体现了(ABD)

A.主观和客观相统一

B.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C.形式与内容相统一

D.坚持基本原理和尊重实践、尊重群众相结合

11、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是(ACD)

A.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

B.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内在要求和前提 C.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目的和归宿

D.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12、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种创新中(ABCD)

A.主要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

B.理论创新是前提、是关键 C.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D.要使党和国家的事业不停顿,首先理论上不能停顿

13、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因为(ABC)A.它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B.它不断汲取和融入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 C.它主张理论必须走在时代的前列并强调理论的实践性

D.它彻底批判了各种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想,是一个最终完成的真理体系

14、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ACD)

A.体现时代性

B.忠于实践性

C.把握规律性

D.富于创造性

15、坚持与时俱进意味着(ABC)

A.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我们的实践

B.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要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C.要用理论创新来带动各方面的创新

D.要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方法进行修改

16、坚持与时俱进,就一定要(ABCD)A.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

B.看到《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五十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发生的重大变化 C.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 D.充分估计这些变化对我们党执政提出的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

三、辨析题

1、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解放思想。

2、实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辩证统一的基础是社会实践。

3、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四、简答题

1、试述邓小平、江泽民和十六大以来党对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新贡献。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毛泽东对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作了具体分析和论述的著作是(A)

A.《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B.《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联合政府》 2、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指出,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统治或半统治下,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再加上土地扩大,其结果是(C)

A.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日益成为统治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B.封建经济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着显然的优势 C.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 D.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

3、毛泽东首次在下列哪一部文献中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科学概念?C A.《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B.《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中国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D.《新民主主义论》

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是因为(C)A.革命的指导思想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

B.资产阶级掌握革命的领导权 C.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

D.资产阶级也是革命的动力

5、毛泽东指出: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是(D)A.反对帝国主义的武装斗争

B.打倒土豪劣绅,一切权力归农会 C.抗捐抗税、打倒土豪劣绅

D.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

6、“因为中国资产阶级根本上与剥削农民的豪绅地主相联结相混合,中国革命要推翻豪绅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推翻资产阶级。”这一观点的主要错误是(C)

A.忽视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必要性

B.未能区分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部分

C.混淆了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D.不承认中国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的区别

7、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是以反对封建压迫和国民党新军阀统治为主要目标的统一战线,它的名称是(B)A.革命统一战线

B.工农民主统一战线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8、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包含着两个联盟。其中基本的、主要的联盟是(B)A.工人阶级同城市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B.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农民、小资产阶级等其他劳动人民的联盟 C.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D.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

9、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一篇重要文章中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A)A.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 B.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

C.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立最广泛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D.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制定党的政策

10、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所说的“伟大的工程”是指(C)A.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夺取全国胜利 B.建立并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建立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 D.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国家、新社会

二、多项选择题

1、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是“两头小中间大”,“两头”是指(AC)A.无产阶级

B.农民阶级

C.地主大资产阶级

D.城市小资产阶级

2、新民主主义革命就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其基本特点是(ABCD)A.它有新的领导阶级即无产阶级

B.它有新的指导思想即马克思主义

C.它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一部分

D.它有了新的前途,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进而达到社会主义的目标

3、毛泽东说:“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的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而这些方面综合起来决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任务是(BD)A.推动封建土地制度的根本变革

B.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C.促进中华民族产业的全面发展

D.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

4、中共四大提出的思想有(ABD)

A.工农联盟思想

B.无产阶级在革命中的领导权思想

C.对中国社会各阶级状况作了初步的分析 D.统一战线中扩大“左”派,争取中派,反对右派思想

5、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指出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程中的基本特点是(CD)A.革命发展的曲折性、不平衡性

B.无产阶级团结、争取城市小资产阶级 C.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建立或被迫分裂革命的民族统一战线 D.主要的革命形式是武装斗争

6、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了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其基本观点包括(ABC)

A.经济是基础

B.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C.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

D.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其他工作的生命线

7、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基本特点是(BC)

A.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

B.主要的斗争形式是进行长期的革命战争

C.进攻的主要方向是先取农村,后占城市

D.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8、下列关于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说法,正确的是(ABC)

A.是由近代中国国情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性质所决定的过渡性质的国家形式

B.国体是各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

C.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共和国

9、正确处理统一战线中两个联盟的关系,必须做到(ACD)A.放手发展和加强工农联盟

B.孤立大地主大资产阶级

C.尽可能扩大第二个联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D.正确发挥两个联盟之间的相互作用,使它们相互促进

10、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实质上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这是因为(BC)A.农民阶级是中国最为集中的、最为革命的先进阶级 B.中国革命最广大的动力和革命队伍的主力军是农民 C.革命领导者的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 D.革命领导者的中国共产党是农民阶级的先锋队组织

11、毛泽东指出,无产阶级要实现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的条件有(AC)A.率领同盟者向着共同的敌人做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 B.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对同盟者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 C.对同盟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给以政治教育 D.对同盟者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原则

12、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几个基本问题,认为正确地理解了这些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这些基本问题是(BCD)

A.革命转变问题

B.统一战线问题

C.武装斗争问题

D.党的建设

13、毛泽东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统一战线理论的发展有(AD)A.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两个联盟的思想 B.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 C.无产阶级必须掌握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D.关于社会主义时期两个联盟的思想

1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是(ABC)

A.发展进步势力

B.争取中间势力

C.孤立顽固势力

D.又联合又斗争

15、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中间势力包括(ACD)

A.民族资产阶级

B.城市小资产阶级

C.地方实力派

D.开明绅士

16、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呈现出的新特点有(ABC)A.广泛的民族性和极大的复杂性 B.是国共两党两个政权、两种军队的合作 C.没有双方共同遵守的共同纲领和固定的组织形式 D.处于一种既有利又极其复杂的国际环境中

17、“每个共产党员须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整个中国革命运动,是包括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在内的全部革命运动;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过程,只有完成了前一个革命过程才有可能去完成后一个革命过程。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的必然趋势。”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有(BD)A.忽视了中国革命的发展规律

B.廓清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 C.指出了社会主义革命与民主主义革命的继承关系 D.论证了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

18、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先后发表了《<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集中全党智慧概

括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到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和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又相继发表了《论联合政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等著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作了完整的概括。这两个时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概括的相同之处是(AC)A.都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进行

B.都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反对的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C.都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人民大众的革命 D.都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

三、辨析题

1、中国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是对资本主义采取保护政策的同时,也对其采取限制政策。

2、在中国,没收官僚资本就其革命性质而言是新民主主义的。

四、简答题

1、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相互关系。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新民主主义社会最显著的特点是(A)。

A.过渡性

B.继承性

C.独立性

D.长期性 2.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条件是(C)。

A.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不断增加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C.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壮大

D.集体经济、合作社经济的大发展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中处于领导地位的是(A)。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4.1953年,中共中央提出和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钱的实质是(C)。

A.变革经济体制

B.建立国营经济

C.改变所有制结构

D.恢复国民经济 5.我国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建立的农业互助组的性质是属于(C)。

A.完全社会主义性质的B.新民主主义性质的C.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D.半社会主义性质的 6.中国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在利润分配上采取的政策是(D)。A.统筹兼顾

B.劳资两利

C.公私兼顾

D.四马分肥 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主要途径是(D)。A.剥夺地主阶级的土地和财产

B.赎买民族资产阶级的财产 C.管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

D.没收官僚资本

8.1953年9月,毛泽东在对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讲话时指出;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和逐步完成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经之路是(C)。

A.剥夺资本家的财产

B.排挤私营工商业

C.国家资本主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9.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实现(D)。

A.和平赎买

B.四马分肥

C.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D.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10.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是(C)。

A.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矾固社会主义制度 C.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D.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

1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是(B)。A.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

B.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C.进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

D.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二、多项选择题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ABCD)。

A.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和桥梁 B.具有过渡性质的社会形态 C.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社会形态

D.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存在的社会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ABD)。

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

B.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C.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D.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

3.新民主主义社会条件下,存在着包括资本主义因素在内的各种非社会主义因素是(ABCD)。A.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B.个体经济

C.民族资产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参加国家政权的管理 D.资产阶级思想以及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存在 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点是(AD)。A.要求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社会主义工业化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物质基础 C.社会主义工业化为社会主义改造提供技术基础 D.社会主义改造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条件

5.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而“一化三改”反映的历史必然性具体体现在“一化三改”是(ABD)。

A.国家独立和富强的物质基础和必要条件

B.迅速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迫切需要 C.实现祖国统一的经济保障和政治要求 D.发展农业和提高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客观需要

6.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主要有(ABD)。A.在土地改革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 B.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 C.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业集体经济体制

D.采取从互助组到初级合作社再到高级合作社的逐步过渡形式 7.新中国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的必要性在于(ABD)。A.民族资产阶级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承认《共同纲领》

B.中国经济落后,需要利用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利于国计民生的一面 C.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构成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 D.民族资产阶级有一定的技术专长和管理经验

8.马克思列宁设想的对资产阶级和平赎买在中国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因为(CD)。A.新中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弱小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

C.中国共产党制定并实行对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利用、限制、改造”政策 D.民族资产阶级在新中国建立后依然有两面性

9.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私人资本主义采取的赎买政策有(AB)。

A.“四马分肥”

B.定息

C.公私合营

D.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统销、经销代销 10.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ABCD)。A.把大量的小商小贩小手工业者和小业主错定为资本家 B.要求过急,速度过快,工作过粗

C.商业网点撤销过多,给人民生活带来不便 D.对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安排不当

11.20世纪50年代,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创造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有(ABCD)。A.加工订货 B.统购包销 C.经销代销 D.公私合营

12.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的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ABCD)。

A.官僚资产阶级在中国内地已经被消灭

B.原来的地主和富农正在被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 C.工人阶级已经成为国家的领导阶级

D.亿万农民和其他个体劳动者已经变成社会主义的集体劳动者

13.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予盾的具体方针是(ABCD)。A.经济上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 B.政治上实行团结一批评一团结

C.科学文化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三、辨析题

1.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具有过渡性质的社会发展阶段。2.在中国,没收官僚资本就其性质而言是新民主主义的。3.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之。

四、简答题

1.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什么?

2.简述有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辟有何启示。

第五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一、单项选择题

1.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是要(B)。A.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本质 C.坚持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D.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邓小平反复强调一定要把“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搞清楚,一方面是为了真正坚持社会主义,另一方面是为了(B)。

A.搞清楚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B.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C.确立改革的目标模式 D.突破计划经济为主的传统观念

3、邓小平指出“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A)。

A.生产力发展 B.生产关系成熟 C.上层建筑完善 D.法制健全

4.由于我国跨越了资本主义高度发展阶段,是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因此,邓小平指出:“现在我们虽说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这说明(C)。A.我们还处于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B.我们搞的社会主义在补资本主义的课 C.我们的生产力不发达,而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D.我国不可能搞真正的社会主义

5.1980年5月,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A)。

A.本质 B.特征 C.目标 D.原则 6.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D)。

A.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共同属性 B.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 C.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D.揭示了社会主义的基本范畴

7.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B)。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B.概括了社会主义的理想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8.1992年邓小平南方讲话,深刻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突出的是(D)。

A.发展速度与提高经济效益的问题 B.依法治国与加强党的领导的问题 C.发展经济与加强党的思想建设问题 D.姓“资”姓“社”问题 9.邓小平指出,在改革中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原则是(D)。A.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

B.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C 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

D.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10.发展之所以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因为党的性质、地位、作用和前途,归根结底要看(A)。A.党在推动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B.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 C.党在改革开放中的作用和表现

D.党在政治稳定中的作用

二、多项选择题

1.建国初期,毛泽东提出为克服财政经济困难和恢复国民经济,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需要具备的条件是(BCD)。A.打击投机倒把

B.新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完成

C.现有工商业的合理调整

D.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2中国共产党在初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取得的成果是(AB)。A.《论十大关系》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本国情况走自己的道路的根本思想

B.中共八大正确指出了国内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提出许多新方针,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加强执政党建设指明了方向 C.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D.作出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3.毛泽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意义是(ABCD)。A.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摆脱单一的苏联模式

B.开始寻找独立自主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C.探索中正确的、有价值的思想观点和创造性的思考成为毛泽东思想重要组成部分和新财富 D.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成就起了指导作用

4.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讲话中系统阐述的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的基本观点是(ABCD)。

A.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B.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础上的非对抗性矛盾

C.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具有基本适应、部分不适应的特点,又统一又斗争,推动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巩固 D.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不断地得到解决

5.探索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中共领导人陈云提出的思想有(ABC)。A.在工商业经营方面,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为主体,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为补充 B.在生产计划方面,以国家的计划生产为主体,国家许可范围内的自由生产为补充 C.在市场方面,以国家市场为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自由市场为补充 D.在管理体制上,以集中经营为主体,以实行生产责任制为补充

6.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邓小平同志通过不断探索,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他将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概括的理论意义在于(ABD)。A.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水平

B.是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成果 C.为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D.是对科学社会主义重大理论贡献 7.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的显著特点是(BCD)。

A.突出四项基本原则的主导地位

B.在目标的层次上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 C.突出生产力的基础地位

D.突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8.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主要表现在(ABCD)。A.突出生产力目标和人民利益目标,从根本上破除了抽象谈论社会主义的观念 B.坚持了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原则,又为完善和发展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指出了明确方向 C.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倾向、D.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把市场经济当作资本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

9.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体现了(ABCD)。

A.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C.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统一

D.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

10.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指导意义(ABC)。A.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时代的要求

B.廓清了不合乎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模糊观念 C.摆脱了长期以来拘泥于具体模式而忽略社会主义本质的错误倾向

D.突出了生产力的基础地位和人民利益的目标,在动态中描述了社会主义本质 11.消灭剥削和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ABC)。

A.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B.必须以坚持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基础 C.是社会主义最终的目标和最大优越性所在D.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12、实现共同富裕是(ABD)。

A.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B.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C.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D.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体观

13、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ACD)。A.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 C.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要求

D.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 14.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是指(AB)。

A.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上来

B.把经济建设转移到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 C.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

D.走信息化道路

15.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第一要务,这就揭示了发展与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内在联系,表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ABC A.以发展为已任

B.以兴国为目标

C.以富民为取向

D.以发展为目的 16.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这是因为(ABCD)。

A.我国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和时代特点决定了必须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全部工作的中心 B.离开发展,坚持党的先进性、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实现民富国强都无从谈起 C.能不能解决好发展问题,直接关系人心向背、事业兴衰

D.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三、辨析题

1.“发展才是硬道理。”这里所说的“发展”是指经济发展。

2.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既是一个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又是分层次的。

3.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辛勤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要求。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2.简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及其确立这一任务的依据。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并强调这一理论的根本目的和意义在于(C)。A.使我们深刻把握我国的基本国情

B.使我们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 C.使我们在工作中避免犯“右”和“左”的错误

D.使我们充分认识改革开放的必要性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C)。

A.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B.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阶段 C.我国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阶段 D.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阶段

。)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大的实际是(D)。

A.生产力水平低且具有多层次、不平衡的特点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C.我国已是社会主义社会

D.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跨度是指(A)。A.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我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C.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不可逾越的,这主要取决于(B)。A.市场经济的不可逾越性

B.生产力发展的不可逾越性 C.生产关系发展的不可逾越性

D.文化传统的不可逾越性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本质区别,从所有制结构看在于(D)。A.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

B.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 C.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

D.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 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D)。

A.区域发展不平

B.城乡发展不平

C.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8.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D)。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B.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C.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

D.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9.1979年3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讲话的中心内容是(D)。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C.党和国家领导人制度的改革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0.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C)。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D.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1.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钢领、政治纲领、文化纲领(A)。A.是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的统一

B.是在党的十四大上首次提出来的 C.是党的基本路线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D.不仅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也是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南

12.我国提出“三步走”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是以发展经济为中心。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D)。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实现共同富裕,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13.根据“三步走”发展战略,我国到21世纪中叶的战略目标是(B)。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C.基本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生活比较富裕

D.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基本协调发展

14.党的十六大指出:“必须看到,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其中的“很不平衡”是指(B)。A.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还存在差距

B.地区之间、工农之间、城乡之间,以及不同社会阶层之间,收入和生活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 C.我国还刚刚迈进小康的社会的门槛

D.我国达到的小康还基本上处于生存性消费阶段 1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A)。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C.坚持四项原则,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走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断的两个基本含义是(AC)。

A.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B.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正视而不能超越这个初级阶段 D.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2.邓小平关于我国当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揭示了我国当前的(ABCD)。A.社会性质

B.社会主义发展水平

C.社会发展程度

D.社会发展阶段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BCD)。A.它反映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客观必然性 B.它反映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特殊性

C.它是由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客观条件决定的 D.它的历史任务是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ABC)。A.不发达不成熟的社会主义

B.非社会主义思想意识与社会主义思想意识并存的社会主义 C.经济、政治制度尚不够完善的社会主义 D.自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社会主义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点和所在完成的历史任务的总概括是(AD)。A.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B.由农业国逐步转变为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C.由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逐步转变为缩小差距的阶段

D.逐步缩小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重要意义是(ABCD)。

A.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系统理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新贡献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最基本的国情,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和根本出发点 C.是我们防“左”反右,特别是克服急于求成、盲目求纯的急躁情绪,脚踏实地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 D.是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分歧和困惑,提高人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自觉性的科学指南 7.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生产力要解决的历史任务是(ABCD)。

A.实现经济现代化

B.实现经济社会化

C.实现国家工业化

D.实现经济市场化 9.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关系是(BCD)。

A.二者对立统一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的政治前提

C.二者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D.二者都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10.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政策和基本目标为(BC)。A.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B.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做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C.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1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政策有(ABD)。

A.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规定了党在这一时期的(BC)。A.根本任务

B.基本目标

C.基本政策

D.总体目标

13.1953年到1964年我国提出的实现现代化目标的“两步走”战略步骤是指(AD)。A.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B.第一步形成了农轻重并举的工业化格局

C.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家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D.第二步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前列 14.我国实施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主要特点是(ABCD)。A.既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 B.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 D.注重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发展

15.为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十六大提出对党和国家工作的要求是(ABCD)。A.发展要有新思路

B.改革要有新突破

C.开放要有新局面

D.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三、辨析题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质上就是新民主主义社会。2.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必须反对机械论。

3.“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经过后一阶段,到了物质产品、精神财富都极为丰富和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极大提高的时候,就可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

结合以上材料辨析:社会主义社会需要分阶段、有步骤地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四、简答题

1.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2.试述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单项选择题

1.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的是(C)A.列宁

B.斯大林

C.毛泽东

D.邓小平2.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是(B)

A.完全适应

B.又相适应又相矛盾

C.完全不适应

D.有点适应有点矛盾

3.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A)

A.靠自己的发展 B.靠国际形势的发展C.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D.靠世界银行的贷款 4.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处于基本地位的是(A)

A.生产力标准

B.综合国力的增强

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整个社会的发展 邓小平在我国改革开放全面展开的历史进程中,反复强调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必要前提,中国的最高利益,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D A.发展 B.创新 C.改革 D.稳定

7.我国应该把对外开放的基本立足点放在C A.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上 B.发展睦邻友好关系上C.增强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上 D.吸收和借鉴世界一切文明成果上

8.我国经济特区的“特”在于实行特殊的(D)

A.政治制度 B.社会制度 C.经济制度

D.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9.我国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是(A)

A.对外贸易 B.对外资金交流 C.对外技术交流 D.对外劳务合作 10.邓小平指出我国对外政策的首要任务是(C)A.对外开放 B.争取外援 C.争取和平D.独立自主

11.1956年毛泽东正式提出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文章是(A)A.,《论十大关系》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关于党在过度时期的总路线》 12.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理论基础是(A)

A.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学说 B.社会主义本质学说 C.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学说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3.邓小平说:“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困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B)

A.是发展的前提B.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C.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才能使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

二、多项选择题

1.毛泽东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AB)

A.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C.敌我之间的矛盾

D.人民内部的矛盾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ABCD)

A.贯穿于社会主义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B.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C.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 D.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4.邓小平提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归根到底看其是否有利于(BCD)A.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B.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B.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B.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5.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ABC)A.全方位

B.多层次 C.宽领域 D.多渠道 7.对外开放与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是(ABC)

A.对外开放与自力更生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B.对外开放可以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 C.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

D.对外开放是自力更生的立足点 8.我国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应遵循的原则是(ABCD)

A.应同我国现在企业的技术改造相结合 B.应从现实的国情出发,力求取得最佳效益 C.避免盲目引进、重复引进 D.必须同国内的消化、吸收、运用和创新相结合 9.发展对外关系,要更好的利用国内国外(AB)A.两个市场 B.两种资源 C.两套本领 D.两种优势 10.邓小平讲“发展才是硬道理”因为(ABCD)

A.维护世界和平,反对霸权主义,离不开发展B.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离不开发展 C.保持国内外稳定局面,做到长治久安,离不开发展 D.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和平统一祖国离不开发展 11.1992年春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明确提出了(ACD)。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D.“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理论 12.邓小平关于“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内涵有(BCD)。

A.只有稳定,才能有发展 B.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 C.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D.要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经济发展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 13.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方式是(ABD)。

A.对外贸易

B.利用外资

C.全盘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取代民族经济

D.引进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三、辨析题

1.改革是中国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革命。2.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辩证统一的。

四、简答题

1.简述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2.如何理解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3.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有何丰富和发展?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在党的八大上提出“三个主题、三个补充”构想的党的领导人是(D)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陈云

3.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本质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这一论断(D)

A.阐述了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各自特点

B.强调了资本主义也可以搞计划经济

C.说明了计划和市场是覆盖全社的 D.否定了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 4.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B)

A.建立市场自发调节的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立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的商品经济体制

D.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5.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A)A.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决定的

C.扩大对外开放决定的D.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决定的 6.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属于(C)

A.私营经济

B.合作经济

C.公有制经济

D.全民所有制经济 7.党的十五大提出,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A)。

A.更要注意质的提高

B.更要注意结构的优化

C.更要注重领域的广泛

D.更要注重比重的扩大 8.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D)

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B.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形式

C.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9.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资产的具体组织形式和(A)

A.经营方式

B.管理方式

C.运行方式

D.调控方式 10.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C)

A.股份合作制

B.全民所有制

C.股份制

D.集体所有制 11.按劳分配是(B)

A.计划经济的分配原则

B.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C.市场经济的分配原则

D.共产主义的分配原则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是(A)

A.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B.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辅

C.以个体劳动收入分配为主体,其他收入分配方式为辅

D.以劳动力价值收入分配为主体其他收入分配方式为辅 13.社会保障的根本目标是(A)

A.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B.达到人们的小康生活需要

C.满足人们的富裕生活需要

D.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

二、多项选择题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容有(BCD)

A.计划与市场都反映社会基本制度的属性

B.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C.计划与市场可以在同一社会中共同发挥作用

D.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端是(BCD)

A.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是通过经济手段来实现

B.政企职责不分,权力过于集中 C.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D.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3.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ABC)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混合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D.合资和合作经济 4.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AB)

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C.国有经济采取多样化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

D.在社会总资产中,公有资产在数量、规模和比重上占优势

5.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国有经济需要控制的行业和领域主要有(ABCD)

A.涉及国家安全的行业

B.自然垄断的行业

C.提供重要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行业

D.支柱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 6.非公有制经济包括(ABC)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成分

D.集体经济 7.我国现有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有(ABCD)

A.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B.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C.失业保险制度

D.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8.新型工业化道路是相对于传统工业化道路而言的。所谓“新”,就在于它(ABCD)A.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技发展紧密结合 B.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 C.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D.实现资金技术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9.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ABC)A.乡风文明

B.村容整洁

C.管理民主

D.分配公平10.建设创新型国家(BCD)

A.经济是保障

B.科技是关键

C.人才是核心

D.教育是基础

三、辨析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即有区别又有联系。

2.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体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的经济制度。这说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公有制和多种所有制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3.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

四、简答题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确立的依据何在? 2.为什么说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个人收入的分配原则。

第九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B)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实行的方针是(A)A.长期共存 互相监督

B.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民主协商、科学决策 3.我国的政党制度是(D)

A.一党制

B.多党制

C.多党合作

D.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4.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C)

A.邦联制

B.联邦制

C.民族区域自治

D.民主自治 5.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B)

A.人民民主专政

B.依法治国

C.多党合作制

D.政治协商 6.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A)

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B.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化 C.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D.有领导有步骤的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7.政治体制是政治制度的(B)

A.基础

B.具体表现和实现形式

C.主要内容

D.性质 8.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C)

A.依法治国

B.权利制衡

C.人民当家作主

D.多党合作

9.“民主和少数服从多少的原则不是一个东西。民主就是承认少数服从多数的国家”。这句话理解为(A)A.民主是一种国家制度

B.民主是国体不是政体 C.国家实质是少数服从多数

D.民主是手段不是目的

二、多项选择题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必须在充分发挥人民民主的基础上,加强国家政权的专政力量。这是因为(ABCD)A.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力量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会弱于资本主义 B.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渗透、分化和颠覆的图谋没有改变 C.国内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有时还会很尖锐 D.社会生活中还存在着各种违法犯罪活动

2.共产党领导是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这种领导是政治领导,即(ABC)A.政治原则的领导

B.政治方向的领导

C.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D.组织关系的领导 3.在多党合作制度下,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是(AB)

A.政治上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B.执政党与参政党或合作党的关系 C.组织上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D.执政党与在野党或反对党的关系 4.人民政协的主要功能(ACD)

A.政治协商

B.权利制衡

C.民主监督

D.参政议政 5.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是否成功,关键是看(BCD)

A.政企是否分开

B.国家政局是否稳定 C.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的生活

D.生产力能否得到持续发展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规定,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享有的自治权利,主要有(ABCD)

A.自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

B.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利

C.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

D.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按照传统风俗习惯生活及进行社会活动的权利和自由

7.实行村民自治,是适合中国国情的的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途径。村民自治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A.民主选举

B.民主决策

C.民主管理

D.民主监督 8.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ABCD)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究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三、辨析题

1.我国现阶段的人民民主专政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 2.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

四、简答题

1.为什么要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2.依法治国的含义是什么?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特点和优点是什么?

第十章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

1.培育“四有”公民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四有”的核心和精神支柱是(A)A.有理想

B.有道德

C.有文化

D.有纪律 2.江泽民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D)

A.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B.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C.道德建设

D.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3.对中国共产党员人来说,最高理想是(B)

A.实现社会主义

B.实现共产主义

C.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D.实现大同社会 4.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所要解决的是(B)

A.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B.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C.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问题

D.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积累实践经验的问题 5.民族文化的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是(D)

A.思想道德

B.社会公德

C.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D.民族精神

6.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当今世界上,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经济实力、国防实力、民族凝聚力的竞争。无论就其中哪一方面实力的增强来说,具有基础定位的是(B)

A.科技

B.教育

C.创新

D.发展 7.1956年4月,毛泽东提出繁荣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方针是(C)

A.团结——批评——团结

B.兼顾国家利益、集体和个人利益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D.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8.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遗产问题上,正确的态度应是(D)

A.文化复古主义

B.民族虚无主义

C.完全吸收

D.批判地继承、发扬 9.时代精神的核心是(B)

A.集体主义

B.改革创新

C.共产主义

D.与时俱进 10.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B)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B.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体系 C.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

D.建立合理的收公配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

1.《中国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有(ABCD)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2.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与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紧密相连、有机统一,是(ABD)

A.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精辟概括,对社会主义道德的系统总结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和重要指导方针 C.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思想道德体系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 3.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是(ABCD)

A.爱国主义

B.团结统一

C.爱好和平

D.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4.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要(ABCD)

A.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 B.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弘扬有国主义精神 C.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诚实守信为重点 D.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

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对公民素质提出的综合要求是(ABCD)A.有理想

B.有道德

C.有文化

D.有纪律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是(ABCD)

A.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B.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坚持立足当代又继承民族文化传统,立足本国又充分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 D.坚持接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文化创新 7.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ABD)

A.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

B.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 C.发展政府主导的文化服务体系——经营性文化产业

D.创造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ABCD)

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B.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 C.全面贯彻科学观

D.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三、辨析题

1.请运用所学知识辨析“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

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四、简答题

1.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内涵。2.如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单项选择题

1.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系统地回答了(D)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C.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D.建设什么样的社会,怎样建设社会的问题 2.我们党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的会议是(C)A.党的十五大

B.党的十六界四中全会

C.党的十六大

D.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B)

A.坚持科学发展观

B.坚持以人为本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民主法治

4.把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来的会议是(D)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 5.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观点是(A)

A.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没有矛盾的社会

B.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

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

D.社会和谐是科学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6.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支撑的是(B)

A.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

B.加强思想文化建设

C.发展经济

D.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稳定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C)

A.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B.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C.坚持改革开放

D.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8.“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段话出自(D)

A.《全世界和谐》

B.《和谐与自由的保证》

C.《论十大关系》

D.《共产党宣言》

9.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社会要和谐,首先要(B)

A.创新

B.发展

C.管理

D.保障 1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牲有六个方面,排在第一的是(A)A.民主法治

B.公平正义

C.诚信友爱

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多项选择题

1.和谐社会就是(ABCD)

A.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

B.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

C.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和谐统一与协调发展 2.社会主义和谐的基本特征是(ACD)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

B.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C.诚信友爱、充满活力

D.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是(ABC)

A.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生态良好

D.生态平衡 4.目前,我国已进入了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主要表现在(ABCD)

A.经济体制深刻变革

B.社会结构深刻变动

C.利益格局深刻调整

D.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5.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包括(ABCD)

A.物质文明建设

B.政治文明建设

C.精神文明建设

D.和谐社会建设 6.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ABD)

A.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B.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C.中国革命战争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D.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ABCD)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C.中国共产党不懈奋斗的目标

D.党实现执政历史任务的重要条件

三、辨析题

1.我们党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就是不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而把社会建设入在首位。

2.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之间有机统一,不可分割。

三、简答题

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怎样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 2.简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利条件。

3.简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

第十二章

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一、单项选择题

1. 台湾问题实质是(A)

A.中国的内政问题

B.中国同美国的问题

C.中国同英国的关系问题

D.中国同日本的关系问题 2.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公开提出,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是在(A)A.20世纪50年代中期

B.20世纪60年代中期 C.20世纪70年代末期

D.20世纪80年代末期

4.1963年,周恩来把我们党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和思想,归纳为“一纲四目”。“一纲”就是(B)A.台湾之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蒋介石

B.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C.台湾所有军政及经济建设一切费用不足之数,悉由中央政府拨付 D.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

5.首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概念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是(D)A.叶剑英

B.廖承志

C.邓颖超

D.邓小平6.“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的最早提出是为了解决(C)

A.香港问题

B.澳门问题

C.台湾问题

D.香港和澳门问题

7.实现祖国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A)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大陆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C.不承诺使用武力

D.吸收两岸各党派、团体有代表性的人士谈判

8.实行“一国两制”后,台湾特别行政区比其他特别行政区享有的更特殊的权力是(D)A.立法权

B.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C.行政管理权

D.可以保留自己的军队

9.1995年1月江泽民发表的重要讲话,精辟地阐述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思想的精髓,提出了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是解决台湾问题的一部纲领性文件。这篇讲话的题目是(D)A《告台湾同胞书》

B.《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C.《中国大陆和台湾和平统一的设想》

D.《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10.为了进一步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分裂国家猖獗活动,2005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以下是这部法律的理解正确的是(C)

A.它是针对台湾人民的一部法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组成部分

C.中国政府台大政方针的法律化

D.它是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势力的战争法律 11.在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纳领和方针政策中,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关键和核心是(D)A.坚持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B.大陆和台湾实现和平统一

C.大陆和台湾统一后实行各自的政治经济制度

D.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

二、多项选择题 1. 台湾问题是(BD)

A.第二次世界大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B.中国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 C.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

D.中国的内政问题 2.香港和澳门问题是(CD)

A.第二次世界大战遗留下来的问题

B.统一问题

C.历史上殖民主义侵略中国遗留下来的问题

D.恢复行使中国主权问题

5.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根据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对香港、澳门这两个地区采取的立场是(ABCD)A.香港、澳门地区是中国的领土

B.不承认外国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不平等条约 C.在条件成熟时通过谈判和平解决问题 D.未解决之前维持现状

6.2005年3月4日,胡锦涛提出的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意见是(ABCD)A.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

B.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C.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D.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

7.2007年7月1日,胡锦涛主席在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十周年大会暨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界政府就职典礼上的讲话中强调,10年来,我们在实践获得了许多宝贵经验,其中最重要的是(ABCD)

A.坚持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贯彻执行“一国两制”方针的基本含义

B.坚持严格按照基本法办事 C.坚持集中精力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D.坚持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三、辨析题

1.台湾、香港、澳门问题在本质上是一致的。2.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就要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四、简答题

1. 简述“一国两制”方针的基本含义。

2. 新形势下江泽民对“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丰富和发展。3. 简述十六以来党的对台方针政策。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一、单项选择题:

1.1953年12月,首次系统地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国家领导人是(B)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2.按照毛泽东提出的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中国属于(C)

A.第一世界

B.第二世界

C.第三世界

D.介于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 3.当今时代的主题是(B)

A.战争与革命

B.和平与发展出

C.改革与开放

D.民主与法制

4.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在进入21世纪之后日益明显,这主要是因为(D)A.联合国地位和作用的加强

B.地区一体化组织的建立 C.主要霸权国家的衰落

D.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5.经济全球经是(C)

A.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客观趋势

B.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趋势

C.生产社会化发展的客观趋势

D.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资本输出的客观趋势

6.20世纪80年代以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范围和规模大扩展,经济全球化的物质条件是(A)A.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的高度社会化

B.国际贸易的高度发展 C.各国相互依存的加深

D.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7.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A)

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B.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

C.垄断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

D.西方国家的“西化”与“分化”政策 8.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A)

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B.真正的不结盟

C.和谐世界

D.推动国际秩序向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9.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应坚持把(A)

A.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B.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放在首位 C.友好和平,真正不结盟放在首位

D.扩大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放在首位 1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是(A)A、国家主权平等

B、领土完整

C、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

D、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二、多项选择题:

1.在和平发展的大趋势下,当今国际形势的总体特征是(AB)

A.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B.科学技术进步异常迅猛 C.恐怖主义已经对全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愈演愈烈 2.我国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是因为(AB)

A.它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B.它有利于更好的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C.我国是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主导

D.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关系国际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其不同于生产和资本国际化的重要标志是(ABCD)A.世界经济的信息化

B.世界经济的市场化 C.世界经济的自由化

D.国际分工进入一个新阶段 4.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提出的外交方针是(ABC)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C.“一边倒”

D.“真正的不结盟”

5.2005年9月15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了《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他提出(ABCD)

A.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

B.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C.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

D.坚持积极稳妥方针,推进联合国改革 6.我国外交工作的总体布局是(ABCD)

A.大国是关键

B.周边是首要

C.发展中国家是基础

D.多边是舞台

7.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换的历史大变动时期。邓小平对中国外交陆续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意见,其核心是(ABC)

A.冷静观察,沉着应付

B.韬光养晦

C.有所作为

D.决不当头 8.我国的周边外交政策是(BCD)

A.友邻

B.睦邻

C.安邻

D.富邻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一、单项选择题:

1.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是(A)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知识分子

D.私营企业主 2.工人阶级先进性的最根本体现在于它是(B)A.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

B.先进生产力的代表 C.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建设者

D.我国的领导阶级

3.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量是(C)A.知识分子

B.共产党员

C.农民

D.解放军 4.党确立知识分子作为工人一部分的重要地位,是在(B)

A.50年代初学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70年代初

D.中共十五大上

5.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新生创造四者是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居于核心和基础地位的是(A.劳动

B.知识

C.人才

D.创造 6.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建立在(A)

A.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基础上

B.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基础上 C.爱国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础上

D.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基础上 7.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是(D)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祖国统一

D.民族共同繁荣 8.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实质是(B).A.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问题

B.各民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 C.各民族与各民族之间的矛盾

D.国外敌对势力的颠覆和破坏

二、多项选择题:

1.工人阶级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领导阶级因为他们是(ABCD)A.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主要建设者

B.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

C.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

D.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是(AC)A.工人农民

B.私营企业主

C.知识分子

D.自由职业者 3.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包括(BC)

A.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工农联盟为主体的工人阶级同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联盟 B.一个是大陆范围内,以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政治基础的团结全体劳动者和爱国者的联盟

C.一个是大陆范围以外的,以爱国和拥护祖国统一为政治基础团结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的联盟 D.一个是大陆范围以外的,工人阶级同可以合作的非劳动人民的联盟 4.新时期共产党处理与民主党派有关的方针是(ABCD)A长期共存

B.互相监督

C.肝胆相照

D.荣辱与共 5.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ACD)

A.政治协商

B.权力权力制衡

C.民主监督

D.参政议政 6.社会主义时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ABD)

A.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

B.坚持民族平等,坚持民族团结

A)

C.坚决反对大民族主义,尤其是大汉族主义

D.各民族共同繁荣

8.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强调,我们的战略方针是积极防御就是说(ABCD)A.对外不搞侵略,永远不称霸

B.不去控制别的国家

C.力求避免战争

D.力争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

9.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坚强柱石,加强人民军队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两个历史性的课题展开建设,即(CD)

A.精简军队规模,提高军队素质的精兵政策

B.加大科研力度,加快军队装备的技术更新 C.打得赢

D.不变质

10.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军队的历史使命“三个提供”分别是(ABC)A.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

B.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 C.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的利的战略支撑

D.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提供重要的保证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另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C)A.中国人民的先锋队

B.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C.中国人民的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D.中国新阶层的先锋队

2.胡锦涛总书记2007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就新世纪新阶段如何保持党和国家事业顺利发展,要求全党做到四个“坚定不移”其中排在首位的是(A)

A.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

B.必须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C.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D.必须坚定不移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 3.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是由(A)

A.党的性质决定的B.党的纲领决定的 C.党的路线决定的 D.党的思想决定的 4.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任务是(A)A.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B.加强党的组织建设 C.加强党的思想建设

D.加强党的制度建设

5.我们党第一个全面总结党的执政经验.指导全党担当起执政兴国的历史使命的纲领性文件是(A)A.《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决定》 B.《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C.《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D.《党内民主监督条例》 6.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C)

A.实事求是

B.调查研究

C.群众路线

D.谦虚谨慎 7.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是(D)

A.纯洁党的队伍,巩固党的组织

B.增强党的团结,提高党的战斗力 C.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

D.帮助党员不仅在组织上入党,而且更要在思想上入党 8.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是(A).A.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B理论联系实际

C.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

D.保证党在思想上和组织上的一致

9.毛泽东在中共七大提出的,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之一”是指(B)A.党的群众路线

B.党的三大作风

C.党的最低纲领

D.党的思想理论

二、多项选择题:

1.工人阶级是近代以来我国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我国工人阶级的优秀品格是(BCD)A.在中国人口中占大多数

B.大公无私

C.具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

D.具有革命的坚定性和彻底性

2.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推进党的建设的基本问题围绕这个基本问题,必须解决的两大历史性课题是(BC)

A.深入进行党性党风党纪和廉政教育

B.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C.提高党的拒腐防变和抵制风险的能力

D.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3.“紧握人民的手,管住官员的手,打造无形的手,强化服务的手,缔造和平的手”这一形象地概括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一系列执政新理念,就是(ABCD)

A.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B.充分发挥经济.法律.行政等无形手段的调节作用 C.认真履行经济管理.社会服务的职能

D.加大反腐败工作的力度 4.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中的领导地位,是由(BA)

A.党的宗旨决定的 B.党的性质决定的C.党的纲领决定的D.党的路线决定的 5.我们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ACD)A.推进现代化建设

B.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C.完成祖国统一

D.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

6.胡锦涛总书记2007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中,鲜明的概括了科学发展的深刻内涵他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BCD)

A.精髓是实事求是

B.核心是以人为本

C.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

D.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第四篇:述职报告 - 青岛科技大学

2009年工会工作述职报告

田黎明

尊敬的各位代表:大家好!

现将我在2009年担任校工会主席的基本工作情况汇报如下,请评议并提出宝贵意见。

一、岗位职责履行情况

工会是党领导下的全体职工参加的群众组织,本人作为经教职工选举走上工作岗位的校工会主席,能够时刻不忘党组织的信任和广大教职工的委托,在负责学校工会工作过程中,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践行‚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在党委和上级工会的领导指导下,团结工会委员会一班人,牢牢把握工会‚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全面履行社会职能,突出履行维护职能‛的工作定位,在维护学校整体利益的前提下,通过履行岗位职责,努力代表、维护和发展好广大教职工的具体利益。力争把我校工会建成教职工信赖和依靠的‚家‛;努力去做教职工的贴心人。发挥工会联系党和全体教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以及各级行政的助手作用,为学校又好又快地发展构建友好和谐环境。

1、认真履行负责校工会第九届委员会日常工作的职责,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决议,比较好地完成了年初大会确定的工作任务。

2、根据《工会法》、《中国工会章程》、《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和《青岛科技大学二级教代会试行条例》等规定,组织筹备年初 1的学校‚双代会‛和年中召开的教代会常设主席团会议。受常设主席团委托,起草了《青岛科技大学教职工代表大会代表巡视制度(征求意见稿)》,根据会议决定,组织协调了会议确定的具体巡视方案(草案)的起草。组织教代会常设主席团部分成员到高密校区进行了考察。做好有关高密校区‚双代会‛筹备、部分二级学院‚双代会‛换届及其他二级教代会的指导工作。在做好面上的工会干部集训同时,及时为新上任的党总支书记和工会分会主席赠送相关书籍资料,争取基层党总支对工会工作的支持,逐一与新上任的工会主席进行交流,帮助他们得以尽快地适应基层工会工作的需要。

3、主持制定全年工会工作计划,组织开展工会各工作委员会工作,支持副主席和工会分会的工作,统筹工会专职人员的分工与协作。定期召开会议,传达学习校党委和上级工会有关精神,讨论和研究贯彻实施的措施和办法。

4、在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过程中,能够代表教职工向学校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积极建言献策。一方面,呼吁和倡导发挥各级教代会作用,落实教代会职权,推动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另一方面,注意倾听教职工呼声,体察教职工的情绪,反映教职工的合理诉求。同时,耐心做好上访教职工的接待和思想情绪疏导工作。在校工会统一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先后撰写了《校工会〈关于内部管理及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案(第二聘期)征求意见稿〉的建议》和《关注校园民生,解决热点问题,构建和谐校园——校工会调研报告》共近11000余字。

5、发挥工会组织的特点和优势,以活动为载体,开展以师德建

设为核心的‚三育人‛工作。做好教职工庆祝建国六十周年系列活动、教师节庆祝表彰大会和第八个‚师德建设教育月‛活动等的策划、协调和组织、总结工作。在防控甲流的特殊形势下,注重调动和发挥二级工会分会积极性,使各项教育活动化整为零有序地展开,取得比较好的教育效果。

6、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在常年组织开展‚送温暖‛活动中,一心一意办实事,真心诚意做好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凡是校工会为教职工排忧解难的工作,无论是常规性的,还是阶段性的,或是由于教职工来信来访引发的,我都事必躬亲,或亲自办理或协调解决。今年以来,校工会接待教职工求助、上访和劳动争议等 39人24(件)次,本人直接或参与调处了所有事件,一定程度上化解了矛盾,促进了和谐。为了解决大龄未婚青年的后顾之忧,我除亲自带领他们集体到海大参加交友联谊活动外,在日常工作之余,见缝插针地挤时间为他们牵线搭桥。仅今年4月‚相约春季‛活动结束以来,经我个人或与其他同志一起介绍而单独见面接触的未婚(单亲)教职工就有96人次。尽管由于种种原因成功率非常小,但我能够舍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继续不厌其烦地根据他们的需要提供信息和婚介服务。在给困难职工救助的同时,对于生病住院的教职工,在得知信息的情况下,我都主动前往慰问看望或委托工会其他同志前往慰问看望。对于不幸身患癌症的教职工或职工家属,在可能的情况下,我都主动送上治病康复的参考资料、光盘和心得体会等等,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

7、做好兼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主任的工作,倡扬‚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促进女教职工提高素质,巾帼建功。坚持开展‚春蕾计划‛活动,带头捐助‚春雷女童‛。我校‚春蕾计划‛工作继去年被评为省先进集体之后,今年又被评为青岛市先进集体。本人也很荣幸成为青岛市妇联表彰的区市妇联和市直单位妇女主任中33 名‚实施‘春蕾计划’先进工作者‛之一。

8、支持工会文体委员会组织开展教职工喜闻乐见的各类文体活动、组建文体协会等,做到抓大放小,调动和发挥二级工会分会和文体协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推动全民健身过程中,连续数月牺牲午休时间,与工会同仁一起组织开展柔力球普及推广工作,既为秋季教工运动会提供了大型群体表演,又满足了教职工健身的需求。

9、注意以理论创新推动工作创新。组织工会干部和教职工积极开展工运理论研究和论文交流工作。结合工作实际,申报了《青岛地区高校单身青年教职工婚恋观调研》的课题,近期已获学校社会科学课题立项。在以往工作研究基础上,今年在扩大职工入会人员范畴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10、按照财务制度的规定,掌握和使用好工会经费及代管行政经费。尤其是经过多方协调,达成一致共识,规范了目前形势下后勤、产业中实体人员的工会经费、福利费的拨缴以及会费的收缴管理使用办法,使相关经费的运行纳入了正常轨道。

11、组织协调劳模评选和管理服务工作。

12、认真负责地组织领导好学校交由工会代管的工作:筹办教工

运动会、部分尚未移交街道社区的家委会的管理、校内年终总结评比、职工福利费的管理使用、捐款款物的组织实施、委托贷款以及非教学单位的甲流日报等等。

13、不断提高党性觉悟,增强廉洁从政的自觉性。做到为政清廉,遵纪守法。

二、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2009年本人所担任主席的学校工会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不仅归功于各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和广大工会会员的积极参与,也是全校工会同仁齐心协力共同取得的成果。借此机会,我代表校工会委员会和我自己表示衷心地感谢!

在清醒地看到工会和本人的工作距离党组织和广大教职工的新期待还有较大差距的同时,我也认识到,由于本人还兼任校妇委会主任工作,客观上工会和妇委会的事务特别繁杂而目前尚无专职妇女干部;主观上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有限。因此,日常工作基本陷在忙忙碌碌的事务堆里,理论学习和深入基层都做得很不够,这也势必会影响到工作思路的拓展和创新。今后在积极争取改善客观条件的同时,要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进一步加强学习、更好地联系群众,更加努力地工作,更好地履行本届工会主席的岗位工作职责。

谢谢大家!

第五篇:西南科技大学经济法硕士研究生必读书目

西南科技大学经济法硕士研究生必读书目

一、法学

1、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

2、哈特《法律的概念》,张文显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3、哈罗的·伯尔曼《法律与革命》,贺卫方等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4、凯尔森《法与国家的一般理论》,沈宗灵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5、拉德布鲁赫《法学导论》,米健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6、德沃金《法律帝国》,李常青译,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7、昂格尔《现代社会中的法律》,吴玉章等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8、麦考密克、魏因贝格尔《制度法论》,周叶谦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9、波斯纳《法理学问题》,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0、波斯纳《超越法律》,苏力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1、K·茨威格特、H·克茨《比较法总论》,潘汉等译,贵州人民出版社。

12、罗伯特·考特、托马斯·尤伦《法和经济学》,张军等译,上海二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13、马丁·洛克林著:《公法与政治理论》,郑戈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14、亨利·汉斯曼《企业所有权论》,于静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5、黄茂荣《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6、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7、梁治平《寻求自然秩序中的和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8、刘星《法律是什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沈宗灵《现代西方法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公丕祥《法制现代化的理论逻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99年版。

二、哲学

1、罗素《西方哲学史》,马元德译,商务印书馆。

2、梯利《西方哲学史》,葛力译,商务印书馆。

3、施太格缪勒《当代哲学主流》,王炳文译,商务印书馆。

4、艾耶尔《二十世纪哲学》,李步楼等译,上海文艺出版社。

三、其他社会学

1、汤姆、Z·比彻姆《哲学的伦理学》,雷克勒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查尔斯、Z·斯蒂文森《伦理学与语言》,姚新中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3、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院。

4、特纳《现代西方社会学理论》,范伟达译,天津人民出版社。

5、马克思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三联书店。

6、曼昆《经济学原理》,梁小民等译,三联书店北京大学出版社。

四、要求

1、每位同学从上述书目中至少选四部阅读并写读书笔记。

2、每位同学读完一本书后须完成不少于4000字的读书心得。

下载青岛科技大学经济法是答案1205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青岛科技大学经济法是答案1205.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青岛科技大学认知实习2

    青岛科技大学实习报告 实习名称:学院:化工学院专业班级:轻化学号:学生:请叫我雷锋指导教师:何为格瑞特表面技术有限公司参观实习青岛科技大学教务处20**年09月23日......

    青岛科技大学国旗护卫队管理办法

    青岛科技大学国旗护卫队管理办法 (2013年9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和中央16号文件精神,激发全校师生的爱国爱校情操,建设高品位校园文化。......

    青岛科技大学学生退学办理手续

    青岛科技大学学生退学办理手续 一. 学生办理退学的几种情况 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退学: (1)学业成绩未达到学校要求或者在学校规定年限内(含休学)未完成学业的; (2)休学期满,在学......

    青岛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感言

    青岛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感言 1、大学四年,演绎了我人生的许多第一次:第一次放下高考的重担,开始追逐自己的理想兴趣;第一次离开家庭生活,独立参与团体和社会生活;第一次不再......

    各党支部: - 青岛科技大学-化工学院

    各党支部:为切实加强以理想信念为重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央组织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了三集理论文献纪录片〘信仰〙。该片认真......

    青岛科技大学排球协会会徽

    青岛科技大学排球协会会徽青岛科技大学排球协会会徽简介:会徽外观为一个排球,左上角的“QUSTVolleyball”代表青岛科技大学排球协会,球的中间为两名运动员正在用标准动作垫球,垫......

    青岛科技大学多媒体教室管理办法

    青岛科技大学多媒体教室管理办法 (讨论稿) 多媒体教学是推进教学改革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根据教育部加速教育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学校将教育信息化建......

    青岛科技大学英语试卷1203

    2011-2012 学年第 1 学期 英语 课程考试试题(A )卷 类别 成教学院函授 拟题人 适用专业(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Part I Reading Comprehension(40%) Directi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