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实施意见

时间:2019-05-14 21:00: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苏省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实施意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苏省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实施意见》。

第一篇:江苏省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实施意见

公布榜

根据《江苏省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实施意见》、《江苏省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确认办法》、南通市《关于切实做好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人员生活补助发放工作意见的通知》等规定,经本人申请、村(居)民委员会审议、街道(港闸经济开发区)及区人口计生委的初步审核,以下26人符合申请领取奖励扶助金条件:

一、特别扶助对象(24人)

1、唐闸镇街道 9人

怡园社区:保谦、高盘英。闸港桥社区:汪金新、王晓芳、杨正南。公园社区:邵宾、李光芹。花墙村:荀忠年、尹金芳。

2、港闸经济开发区8人

永兴村:李德泉、王回珍。龙潭村:施根祥、朱琴。新闸村:肖武华、顾丽萍。泽生社区:蒋少明、胥桂兰。

3、幸福街道2人

蒋坝村:龚志高、蒋琴。

4、秦灶街道5人

秦北村:卢均华、张建英、戴美如。秦灶村:薛明初、戴效娥。

一、农村奖扶对象(1人)

港闸经济开发区窑墩坝村:顾淑萍。

二、并发症生活补助对象(1人)

港闸经济开发区龙潭村:徐淑云。

以上人员现予公示,如有不同意见,请自公示之日起10日内向本委反映(联系人:王建华、蔡芝菊,电话号码:85609782,85609780)。

南通市港闸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1二〇〇九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第二篇:南京市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实施意见

附件1:

南京市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实施意

市人口计生委 市财政局

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和省、市贯彻《决定》的意见,根据《江苏省人口计生委、财政厅关于印发江苏省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苏人口计生委[2007]110号)精神,经市政府同意,从2007年起,全市建立并实施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为做好此项制度的实施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主要内容

实施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是实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之后,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解决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生产、生活上的特殊困难,更有效地落实人口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针对独生子女家庭做出的又一项基本制度安排。

(一)扶助对象

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扶助的对象是:我市户籍人口中独生子女死亡或伤、病残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家庭的夫妻。扶助对象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女方年满49周岁。已经超过49周岁的,从政策开始执行时的实际年龄为起点计算;

2.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一个子女;

3、子女在1963年1月1日以后出生;

4、已经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5.现无存活子女或独生子女被依法鉴定为残疾,伤、病残等级达到三级(含三级)以上。

(二)扶助标准

独生子女死亡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夫妻,按每人每月不低于100元的标准发放扶助金,直至亡故为止;独生子女伤、病残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夫妻,按每人每月不低于80元的标准发放扶助金,直至亡故或子女康复为止。

开展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地区,在核算家庭收入时,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金不计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数,也不冲抵其他方面的优惠和补助。

(三)扶助对象的资格确认、注销

扶助对象的资格确认和注销工作由区县人口计生部门负责。

1、资格确认

扶助对象资格确认的程序是:(1)本人申请;

(2)村(居)委会审议并张榜公示;

(3)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初审并张榜公示;(4)区县人口计生行政部门审批并公示。(5)报省、市人口计生行政部门备案。

独生子女死亡的,需提供镇(街)以上医疗机构或公安机关或户口所在地村(居)委会出具的经公安派出所核实的死亡证明;

独生子女残疾的,需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等级为三级以上。

2、资格注销

区县人口计生部门对扶助对象实行审验制度。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立即注销扶助资格,停止发放扶助金。

(1)扶助对象死亡的;

(2)再生育子女或收养子女的;

(3)户口迁出本市或到国(境)外定居的;(4)伤、病残子女已经康复的。

扶助对象资格注销程序:村级统计报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审核汇总后,报区县人口计生行政部门核准注销。

(四)与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衔接 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对象是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其中的一部分,扶助金发放就高不就低; 对独生子女死亡,年满50周岁,已经享受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农村扶助对象,从2007年起,其扶助金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100元,不再重复享受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对独生子女伤残,年满60周岁,已经享受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农村扶助对象,从2007年起,其扶助金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80元,不再重复享受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2007年起,符合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的农村扶助对象,其日后也不再重复享受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五)与计划生育公益金制度的衔接

2007年起,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按本文件规定定期发放扶助金,不再享受计划生育公益金的一次性补助。

二、基本原则

(一)统一政策,严格控制。由市人口计生委依据国家和省有关政策,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扶助对象确认的具体政策,确保政策的一致性。

(二)公开透明,公平公正。通过媒体宣传、逐级审核、张榜公布、群众举报、社会监督等措施,确保政策执行的公平性。

(三)直接扶助,到户到人。依托有资质的城镇和农村金融机构发放扶助金,直接到户到人。

(四)健全机制,逐步完善。制定配套政策和措施,建立健全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的管理、服务和监督机制。

(五)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把实施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与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开展“幸福工程”、“生育关怀行动”等活动结合起来,形成扶贫济困的良好社会风尚。

三、资金来源、发放和管理

(一)资金来源

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资金原则上由区县财政承担,纳入财政预算。市财政对经济薄弱地区给予适当补助。各区县财政部门应安排一定的工作经费,确保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顺利实施。

(二)资金发放

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金依托有资质的城镇和农村金融机构发放。由区县财政、人口计生部门与有关金融机构签订代理服务协议,建立扶助对象个人账户,按“实名制”要求,直接发放到人。其中农村扶助对象通过农村信用合作社“一折通”发放,城市要通过招投标确定一家金融机构代理发放。扶助金以个人为单位按月计算,于每年12月发放。

(三)资金管理

1、财政部门负责扶助资金的预算决算、转移支付、总量控制和监督管理。区县财政部门设立专账,核算市、县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及时足额将扶助金拨付到代理发放机构,并监督资金使用。

2、人口计生部门负责向财政和代理发放机构提供扶助对象名单,及时掌握并监督代理发放机构建立扶助对象个人账户和资金管理情况,监督代理发放机构将扶助金及时划转到个人账户。

3、代理发放机构负责制定资金发放办法和操作规程,按照代理服务协议的要求,建立扶助对象个人账户。及时将个人账户的建立、资金拨付和管理等情况反馈给同级财政和人口计生部门。

四、组织管理、检查监督和工作考核

(一)组织管理

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实施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市里由“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协调小组和办公室”负责实施,各区县也要建立相应的、相对稳定的工作机构,协调公安、残联等部门,具体组织实施本地区的扶助制度工作。

(二)评估与检查监督

1.市人口计生委、财政局每年对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实施工作进行总结,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抽查或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绩效评估,对地方配套扶助资金的到位情况、资金管理和发放情况进行监督。

2.建立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信息管理系统,对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实施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进行数据汇总分析,及时反映扶助对象的数量变化和专项资金的需求及管理情况。

3.实行政务公开和群众举报制度,各区县要加强对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的宣传,使扶助制度的政策、扶助对象的资格条件、扶助金标准和扶助金的发放渠道等内容家喻户晓,人人明白,利用多种形式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

4.各级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对扶助对象确认、资金管理、资金发放、制度运行等情况定期进行检查监督。

(三)工作考核 1.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实施工作纳入各地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对在实施过程中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中出现把握政策不严,执行政策不公,弄虚作假,以权谋私,配套资金不到位,资金管理不善等重大问题,影响扶助制度实施,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严禁用扶助资金进行任何形式的盈利性投资、融资活动,不得用扶助金抵扣个人贷款、抵缴税费等款项。对虚报、冒领、克扣、贪污、挪用、挤占扶助资金的单位和个人,一经发现,严肃查处,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资金代理发放机构不按代理服务协议履行资金发放责任,截留、拖欠、抵扣扶助资金的,取消代理发放资格,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切实把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实施工作落到实处。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是我市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形成的特殊群体,也是被社会广泛关注的群体。建立和实施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是全面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具体实践。实施这项制度,有利于缓解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的实际困难,使他们在精神上得到慰藉,生活上得到帮助;有利于促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向依法管理和利益导向转变,更好地体现我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以人为本”的政策理念,进一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的积极性;有利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率先解决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的特殊困难,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更好地体现社会公平。实施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落实,关系到社会的和谐进步。各区县要认真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将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落到实处。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建立经常性沟通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切实做好制度实施工作。

(二)建立和完善资格确认、资金管理、资金发放与监督评估“四权分离”的运行机制,确保政策执行的公平公正。人口计生部门要做好扶助对象的资格确认、建立个案信息档案和日常管理等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扶助制度的内容,增加政策执行的透明度;财政部门要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并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要协调公安、民政、卫生、劳动保障、残联等部门共同做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衔接工作;代理发放机构要按代理服务协议要求,确保扶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户到人;要接受监察、审计等部门对制度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

(三)继续落实已出台的各项人口和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逐步形成完善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把实施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与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关爱女孩”行动、“生育关怀”等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政策的综合效应。对独生子女伤残或死亡而女方尚未达到49周岁的家庭,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制定和落实扶持优惠政策,通过多种形式给予帮助。符合再生育条件的,人口计生部门要积极开展生殖健康咨询和指导,及时提供再生育的各项服务。要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和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在民政、社会保障、教育、卫生、扶贫、助残等方面向这些家庭倾斜,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和养老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四)建立实施扶助制度的长效工作机制。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是一项需要逐年实施的制度,各地要将此项制度的实施作为经常性工作进行部署,按照本《意见》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配套政策和具体实施细则,规范制度运行工作程序。每年结合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实施,做好目标人群的调查、资格确认、经费预算、资金发放等工作,使其规范化、经常化。要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不断完善各项措施,建立信息反馈制度。每年年底前,各区县人口计生和财政部门将制度实施情况书面报市人口计生委、财政局。

第三篇:无锡市锡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区人口计生局关于区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

锡府办„2008‟27号

无锡市锡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转发区人口计生局关于区独生子女 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

开发区管委会,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各办局,区各直属单位,驻区各条线单位:

经区政府同意,现将区人口计生局制订的《锡山区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实施意见》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二○○八年二月五日

-1-锡山区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

扶助制度实施意见

区人口计生局(二○○八年一月十一日)

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区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根据《江苏省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实施意见》(苏人口计生委„2007‟110号)和《无锡市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实施意见》(锡人口计生„2008‟1号)精神,结合本区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主要内容(一)扶助对象

本区户籍独生子女死亡或伤、病残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家庭的夫妻。扶助对象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女方年满49周岁;已经超过49周岁的,从政策开始执行时的实际年龄为起点计算;

2.只生育一个子女或合法收养一个子女; 3.子女在1963年1月1日以后出生; 4.已经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5.现无存活子女或独生子女被依法鉴定为残疾,伤残等级达到三级(含三级)以上。

-2-(二)扶助标准

从2007年1月1日起,独生子女死亡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夫妻,按每人每月100元的标准发放扶助金,直至亡故为止。独生子女伤残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夫妻,按每人每月80元的标准发放扶助金;独生子女严重伤残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夫妻,按每户每年2500元的标准发放扶助金,直至亡故或子女康复为止。

独生子女严重伤残的标准:被依法鉴定为视力残疾一级盲、智力残疾重度(一级、二级)、肢体残疾一级(重度)、精神残疾重度(一级)。

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金在核算家庭收入时,不计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数,也不冲抵其他方面的优惠和补助。

(三)扶助对象的资格确认、注销

扶助对象的资格确认和注销工作由区人口计生行政部门负责。

1.资格确认。

扶助对象资格确认的程序:(1)本人申请;

(2)村(居)委会审议并张榜公示;

(3)开发区管委会、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初审并张榜公示;(4)区人口计生行政部门审批并公布;(5)报省、市人口计生行政部门备案。

-3-独生子女死亡的,需提供镇级以上医疗机构或公安机关(或户口所在地村(居)委会出具的经公安派出所核实)的死亡证明;

独生子女残疾的,需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等级为三级(含三级)以上。

2.资格注销。

区人口计生行政部门对扶助对象实行月度审验制度。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立即注销扶助资格,停止发放扶助金。

(1)扶助对象死亡的;(2)再生育子女或收养子女的;(3)户口迁出本区或到国(境)外定居的;(4)伤残子女已经康复的。

扶助对象资格注销程序:村(社区)统计报开发区、镇(街道)审核汇总后,报区人口计生行政部门核准注销。

(四)与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计划生育公益金制度的衔接

符合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的对象可同时享受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

对独生子女死亡,已经享受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的对象,从2007年1月起,再按每人每月100元的标准发放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金。

对独生子女伤残,已经享受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的对象,从2007年1月起,再按每人每月80元(独生子女严重伤

-4-残对象,按每户每年2500元)的标准发放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金。

原符合计划生育公益金发放对象的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2007年不重复享受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金。

二、基本原则

(一)统一政策,严格控制。由区人口计生局依据省、市有关政策,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扶助对象确认的具体政策,确保政策的一致性。

(二)公开透明,公平公正。通过媒体宣传、逐级审核、张榜公布、群众举报、社会监督等措施,确保政策执行的公平性。

(三)直接扶助,到户到人。依托有资质的金融机构发放扶助金,直接到户到人。

(四)健全机制,逐步完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配套政策和措施,建立健全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管理、服务和监督机制。

(五)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把实施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与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计划生育公益金制度、“生育关怀行动”等结合起来,形成扶贫济困的良好社会风尚。

三、资金来源、发放和管理(一)资金来源

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资金由区级财政全额承担,纳入财政预算,确保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顺利实施。

(二)资金发放

-5-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金委托江苏锡州农村商业银行代理发放。由区财政、区人口计生部门与委托发放金融机构签订代理服务协议,建立扶助对象个人账户,直接发放到人。江苏锡州农村商业银行根据人口计生部门提供的人员信息资料,按“实名制”要求,为扶助对象办理专用存折,扶助金直接打入扶助对象账户。扶助金每月发放,扶助对象凭有效证件到代理发放机构领取扶助金。

(三)资金管理

1.财政部门负责扶助资金的预算决算、总量控制和监督管理。区财政部门设立专账,核算专项资金,与江苏锡州农村商业银行签订委托发放协议,及时足额拨付扶助金到代理发放机构,监督代理发放机构将扶助金及时划转到个人账户。

2.人口计生部门负责向财政部门和代理发放机构提供扶助对象名单,及时掌握并监督代理发放机构建立扶助对象个人账户和资金管理情况。

3.江苏锡州农村商业银行负责制定资金发放办法和操作规程,按照代理服务协议的要求,建立扶助对象个人账户。及时将个人账户的建立、资金拨付和管理等情况反馈给区财政和人口计生部门。

四、组织管理、检查监督和工作考核(一)组织管理

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实施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

-6-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区由“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实施;开发区、各镇(街道)要协调公安、残联等部门,具体组织实施本地区的扶助制度工作。

(二)评估与检查监督

1.区人口计生局、财政局每年对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实施工作进行总结。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抽查或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资金使用管理情况进行绩效评估,对扶助资金的到位情况、资金管理和发放情况进行监督。

2.建立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信息管理系统。对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实施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定期进行数据汇总分析,及时反映扶助对象的数量变化和专项资金的需求及管理情况。

3.实行政务公开和群众举报制度。各地要加强对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的宣传,使扶助制度的政策、扶助对象的资格条件、扶助金标准和扶助金的发放渠道等内容家喻户晓,人人明白,利用多种形式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群众监督和社会监督。

4.区纪检、监察、审计等部门对扶助对象确认、资金管理、资金发放、制度运行等情况定期进行检查监督。

(三)工作考核

1.要把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实施工作纳入人口和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对工作中出现把握政策不严,执行政策不公,弄虚作假,以权谋私,影响扶助制度实施,造成不

-7-良社会影响的,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2.严禁用扶助资金进行任何形式的盈利性投资、融资活动,不得用扶助金抵扣个人贷款、抵缴税费等款项。对虚报、冒领、克扣、贪污、挪用、挤占扶助资金的单位和个人,一经发现,严肃查处,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资金代理发放机构不按代理服务协议履行资金发放责任,截留、拖欠、抵扣扶助资金的,取消代理发放资格,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切实把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实施工作落到实处。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是我区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形成的特殊群体,也是被社会广泛关注的弱势群体。各地要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根据实施意见,切实加强领导,严格把握政策,规范工作程序,做好具体实施工作。有关部门要强化责任,各司其职,建立经常性沟通协调机制,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顺利实施。

(二)建立和完善资格确认、资金管理、资金发放与监督评估“四权分离”的运行机制,确保政策执行的公平公正。人口计生部门要做好扶助对象的资格确认、建立个案信息档案和日常管理等工作,通过各种形式宣传扶助制度的内容,增加政策执行的透明度,要协调公安、民政、卫生、劳动保障、残联等部门共同做好各项政

-8-策措施的衔接工作;财政部门要确保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并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江苏锡州农村商业银行要按代理服务协议要求,确保扶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户到人;监察、审计等部门对制度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

(三)继续落实已出台的各项人口和计划生育奖励优惠政策,逐步形成完善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把实施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与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关爱女孩”行动、“生育关怀”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政策的综合效应。对独生子女伤残或死亡而女方尚未达到49周岁的家庭和其他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要通过多种形式给予帮扶,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和养老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

(四)建立实施扶助制度的长效工作机制。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是一项需要逐年实施的制度,各地要将此项制度的实施作为经常性工作进行部署,按照本《意见》和具体实施细则,规范制度运行工作程序。每年结合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的实施,做好目标人群的调查、资格确认、经费预算、资金发放等工作,使其规范化、经常化。每年年底前,区人口计生和财政部门将制度实施情况书面报市人口计生委、财政局。

主题词:卫生

计划生育

扶助

制度

通知

抄送:区委各部门,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区政协办公室,区纪委办公室,区法院,区检察院,区人武部,区 各人民团体。

无锡市锡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8年2月13日印发

共印4份

第四篇:中华民族北京市独生子女伤残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政策解释

北京市独生子女伤残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政策解释

按照《北京市独生子女伤残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独生子女伤残家庭特别扶助对象的审核以家庭为单位,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夫妻双方分别领取特别扶助金:

1、本人具有北京市户籍;

2、女方1933 年 1 月 1 日(含,下同)以后出生;

3、女方年满 49 周岁;

4、合法生育(或收养)一个子女或合法生育(或收养)两个子女现存活一个;

5、已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6、现存活独生子女为三级以上残疾(含三级,下同),且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

符合上述条件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夫妻,由政府给予每人每月160 元的特别扶助金,直至亡故或子女康复为止。

因丧偶或离异的单亲家庭,男方或女方年满49周岁、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且符合以上其他条件的,单方申请特别扶助金。

现就上述条件作如下解释。

一、关于独生子女伤残家庭特别扶助对象的确认原则

(一)“本人具有北京市户籍”的确定

1、以本人户口簿标注为“北京市”为准。

2、一方为本市户口,另一方为外籍(含港澳台)或外省、自治区、直辖市户口的,本市一方符合条件的可以单方申请特别扶助金。

3、因迁移落户本市,符合条件的,从下一1月1日起领取特别扶助金。

(二)“女方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确定

1、有配偶家庭申请特别扶助的,女方应在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女方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夫妻,不论男方何年出生,双方均享受特别扶助。女方1933年1月1日以前出生的夫妻,不论男方何年出生,双方均不享受特别扶助。出生年月以女方身份证和户口簿载明的出生时间为准,对于从未办理过身份证或身份证与户口簿不一致的,以其户口簿登记的出生时间为准。

2、因丧偶或离异的单亲家庭,男方或女方应在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

(三)“女方年满49周岁”的确定

1、有配偶家庭申请特别扶助的,女方应年满49周岁,男方不受年龄限制。自女方年满49周岁的下一开始发放。“49周岁下一”的界定,即当事人享受特别扶助的前一年12月31日前度过了49周岁的生日。(如,女方1959年1月1日-12月31日出生的,该夫妻自2009年1月1日起领取。)

女方超过49周岁后独生子女达三级以上残疾的,以领取第二代《残疾人证》确认独生子女残疾级别的下一为起点发放。

2、因丧偶或离异的单亲家庭,男方或女方应年满49周岁申请特别扶助金。

(四)“合法生育(或收养)一个子女或合法生育(或收养)两个子女现存活一个”的确定

1、合法收养子女视同合法生育子女,计入特别扶助申请对象子女数。

2、合法生育一个子女,指夫妻累计生育一个子女,且子女出生时,男女双方均达到同期法定婚龄,并在生育前办理了结婚登记。

1991年6月1日《北京市计划生育条例》实施前,双方非婚生育一个子女后结婚、期间未与他人有过婚姻或生育行为的夫妻,符合条件的可以享受特别扶助政策。

3、合法收养一个子女,指收养子女的行为符合同期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1992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实施之前收养子女的,应通过户口登记能证明已形成事实父(母)子(女)关系。1992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实施之后依法收养子女的,应有民政部门颁发的《收养登记证》并户口登记为父(母)子(女)关系。

无配偶者收养子女的,不享受特别扶助。

4、合法生育(或收养)两个子女现存活一个是指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或收养过两个子女,其中一个子女死亡的。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是指,1973年以来该对夫妻没有过违法生育行为,生育或收养的两个及以上子女均有相关行政部门审核批准的证明。

界定夫妻生育(或收养)子女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以其生育(或收养)行为发生时,本市计划生育(或收养)相关法规、规章或政策性文件为依据。生育(或收养)子女时本市尚没有政策文件依据的,以其后北京市第一个生育法规、规章或政策性文件为依据。

(五)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确定

符合上述条件的夫妻,应出具户籍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办理的《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符合条件,没有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由其单位(无单位的由户籍所在地社区居(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两级出具有关子女情况的证明材料,不予补办《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六)“现存活独生子女为三级以上残疾(含三级,下同)”的确定

现存活的独生子女因病或因伤致残,经市残联指定的鉴定机构鉴定为三级以上残疾(包括一级、二级、三级)。残疾级别以2009年市残联统一发放的第二代《残疾人证》标注的残疾等级为准。

二、关于终止独生子女伤残家庭特别扶助的确认原则

享受特别扶助政策人员的婚姻状况、子女情况、户口状况等发生变化的,社区居(村)民委员会应及时核实,发生以下情况之一的,终止发放特别扶助金,并办理退出手续:

(一)婚姻状况发生变化不再符合条件的离异或丧偶,已享受特别扶助的对象,再婚后再生育子女(含合法收养,下同)或有抚养教育关系继子女的,不再享受特别扶助。

“抚养教育关系”是指夫妻离异时,法律判决或双方协议子女由其父(母)抚养,父(母)再婚时,该子女未满18周岁的,继母(父)与该继子女之间形成抚养教育关系。

(二)特别扶助对象再生育子女或子女不再符合条件的享受特别扶助的对象再生育的,不再享受特别扶助;离异或丧偶的特别扶助对象单方收养子女的,不再享受特别扶助。

三级以上残疾的独生子女经治疗痊愈或伤残级别不够三级以上的,自治愈或经市残联指定医疗机构重新鉴定并确认为三级以下级别的下一起,其父母不再享受特别扶助。

三级以上残疾的独生子女死亡的,自确认子女死亡的下一起,其父母退出独生子女伤残家庭特别扶助,经本人申请,行政部门审核符合条件的转为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特别扶助对象。

(三)特别扶助对象死亡的自特别扶助对象死亡下一退出特别扶助,其配偶符合条件的继续享受。

(四)特别扶助对象户口迁出本市的自特别扶助对象户口迁出本市的下一,退出特别扶助,本市户籍一方继续享受。

(五)其他应当终止的情况

审批错误、婚姻生育情况不实等,自发现当年退出特别扶助。

三、关于独生子女伤残家庭特别扶助的申请材料

(一)申请独生子女伤残家庭特别扶助的对象,应当提供以下基本材料

1、本人及配偶“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

2、本人及配偶“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结婚证》、历次《离婚证》或其他婚姻状况证明;

4、《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及单位或社区居(村)民委员会出具的子女状况证明(需注明当事人出生年月、婚姻情况、生育子女情况、现存子女残疾情况等);

5、近期免冠一寸照片3张;

6、其独生子女持有的2009年市残联统一发放的标注残疾等级的第二代《残疾人证》及复印件;

7、其他相关证明。

(二)属于下列情形的,还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1、1992年4月1日之前收养子女的,需提供能证明入户且登记为父(母)子(女)关系的户口簿,现已分户或更换户口簿的,由公安部门出具的户口底档或查档证明。

1992年4月1日之后依法收养子女的,需提供民政部门颁发的《收养登记证》及户口关系登记为父(母)子(女)的户口簿,现已分户的需提供公安部门出具的户口底档或查档证明。

与子女解除收养关系的,需提供解除收养关系的有效证明。

2、丧偶的,需提供公安机关出具的死亡证明(或户口簿上死亡户口注销章)。

3、一方为本市户口,另一方为外省、自治区、直辖市户口,本市一方申请特别扶助金的,需提交外省市出具的社区居(村)委会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出具的子女情况证明。

一方为本市户口,另一方为外籍(含港澳台),本市一方申请特别扶助金的,外籍(含港澳台)一方需提交本人自述书面材料(包括个人婚育情况说明、法律责任的承担、本人签字)。

四、关于申请独生子女伤残家庭特别扶助的特殊情况

(一)关于《结婚证》、《离婚证》丢失的问题

1、申请特别扶助的对象《结婚证》丢失的,凭档案局出具的档案记录或区(县)民政部门补发的《结婚证》。《离婚证》(或离婚协议书)丢失的,凭民政部门(或人民法院)出具的证明或档案局出具的档案记录。

2、下列情况的当事人婚姻状况,以户口簿上“配偶”关系的记录为准,并提供单位或社区居(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出具的两级证明及当事人本人的自述书面材料(包括个人情况说明、法律责任的承担、本人签字等)。

(1)丧偶或夫妻一方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员,档案局无当年结婚档案记录、民政部门不补发结婚证明的;

(2)离婚证(或离婚协议书)丢失,相关部门无当年档案记录查找不到其档案材料的。

(二)关于再婚家庭申请特别扶助的问题

1、子女三级以上残疾已享受特别扶助的对象离异或丧偶的,未再婚前继续享受特别扶助。已享受特别扶助的对象再婚后,再生育子女或与继子女形成抚养教育关系的,中止享受特别扶助。此对夫妻又离异的,原享受特别扶助的对象符合条件的重新申请。

2、子女三级以上残疾还未享受特别扶助的对象,再婚后未再生育子女或未与继子女形成抚养教育关系的,在本人年满49周岁时,可以单方申请特别扶助。再婚后生育子女或与继子女形成抚养教育关系的,不享受特别扶助。

3、再婚夫妻双方累计有一个子女,婚后未再生育,现子女残疾达三级以上的,其亲生父(母)及已形成抚养教育关系的继父(母)符合条件的均享受特别扶助。

再婚夫妻婚前各有一个子女,婚后未再生育子女,现其中一个子女残疾达三级以上的,其亲生父(母)没有与继子女形成抚养教育关系,符合条件的享受特别扶助,继(母)父不享受特别扶助。三级以上残疾子女的亲生父(母)与健康继子(女)形成抚养教育关系的,不享受特别扶助。

4、再婚夫妻一方生育过一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婚后合法生育的第二个子女三级以上残疾的,初次生育的一方没有与继子女形成抚养教育关系,符合条

件的享受特别扶助,另一方不享受。初次生育一方与继子女形成抚养教育关系的,夫妻双方均不享受特别扶助。

5、再婚夫妻婚前各有一个子女,婚后未再生育子女,现其中一个子女死亡,另一个子女残疾达三级以上的,该对夫妻符合条件的享受子女伤残家庭特别扶助。

(三)关于子女收养及解除问题

1、夫妻合法收养子女后,在收养关系存续期间该子女三级以上残疾,此对夫妻无其他子女的,双方可以享受特别扶助。

合法收养一个子女后又合法生育子女,在收养关系存续期间其中一个子女三级以上残疾的,该夫妻不享受特别扶助。

2、合法收养的子女解除收养关系的,不计入养父母子女数。

合法收养一个子女又解除收养关系的,不论该子女是否达三级以上残疾,养父母不享受特别扶助。

合法收养一个子女又合法生育子女,收养的子女解除收养关系,亲生子女残疾达三级以上的夫妻,符合条件的,享受特别扶助。

第五篇:北京市独生子女伤残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政策解释发展与协调

司诉 讼

理由

是什么?

北京市独生子女伤残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政策解释

按照《北京市独生子女伤残家庭特别扶助制度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独生子女伤残家庭特别扶助对象的审核以家庭为单位,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夫妻双方分别领取特别扶助金:

1、本人具有北京市户籍;

2、女方1933 年 1 月 1 日(含,下同)以后出生;

3、女方年满 49 周岁;

4、合法生育(或收养)一个子女或合法生育(或收养)两个子女现存活一个;

5、已领取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6、现存活独生子女为三级以上残疾(含三级,下同),且持有第二代《残疾人证》。

符合上述条件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夫妻,由政府给予每人每月160 元的特别扶助金,直至亡故或子女康复为止。

因丧偶或离异的单亲家庭,男方或女方年满49周岁、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且符合以上其他条件的,单方申请特别扶助金。

现就上述条件作如下解释。

一、关于独生子女伤残家庭特别扶助对象的确认原则

(一)“本人具有北京市户籍”的确定

1、以本人户口簿标注为“北京市”为准。

2、一方为本市户口,另一方为外籍(含港澳台)或外省、自治区、直辖市户口的,本市一方符合条件的可以单方申请特别扶助金。

3、因迁移落户本市,符合条件的,从下一1月1日起领取特别扶助金。

(二)“女方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确定

1、有配偶家庭申请特别扶助的,女方应在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女方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夫妻,不论男方何年出生,双方均享受特别扶助。女方1933年1月1日以前出生的夫妻,不论男方何年出生,双方均不享受特别扶助。出生年月以女方身份证和户口簿载明的出生时间为准,对于从未办理过身份证或身份证与户口簿不一致的,以其户口簿登记的出生时间为准。

2、因丧偶或离异的单亲家庭,男方或女方应在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

(三)“女方年满49周岁”的确定

1、有配偶家庭申请特别扶助的,女方应年满49周岁,男方不受年龄限制。自女方年满49周岁的下一开始发放。“49周岁下一”的界定,即当事人享受特别扶助的前一年12月31日前度过了49周岁的生日。(如,女方1959年1月1日-12月31日出生的,该夫妻自2009年1月1日起领取。)

女方超过49周岁后独生子女达三级以上残疾的,以领取第二代《残疾人证》确认独生子女残疾级别的下一为起点发放。

2、因丧偶或离异的单亲家庭,男方或女方应年满49周岁申请特别扶助金。

(四)“合法生育(或收养)一个子女或合法生育(或收养)两个子女现存活一个”的确定

1、合法收养子女视同合法生育子女,计入特别扶助申请对象子女数。

2、合法生育一个子女,指夫妻累计生育一个子女,且子女出生时,男女双方均达到同期法定婚龄,并在生育前办理了结婚登记。

1991年6月1日《北京市计划生育条例》实施前,双方非婚生育一个子女后结婚、期间未与他人有过婚姻或生育行为的夫妻,符合条件的可以享受特别扶助政策。

3、合法收养一个子女,指收养子女的行为符合同期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1992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实施之前收养子女的,应通过户口登记能证明已形成事实父(母)子(女)关系。1992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实施之后依法收养子女的,应有民政部门颁发的《收养登记证》并户口登记为父(母)子(女)关系。

无配偶者收养子女的,不享受特别扶助。

4、合法生育(或收养)两个子女现存活一个是指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或收养过两个子女,其中一个子女死亡的。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是指,1973年以来该

对夫妻没有过违法生育行为,生育或收养的两个及以上子女均有相关行政部门审核批准的证明。

界定夫妻生育(或收养)子女是否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规定,以其生育(或收养)行为发生时,本市计划生育(或收养)相关法规、规章或政策性文件为依据。生育(或收养)子女时本市尚没有政策文件依据的,以其后北京市第一个生育法规、规章或政策性文件为依据。

(五)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确定

符合上述条件的夫妻,应出具户籍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办理的《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符合条件,没有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由其单位(无单位的由户籍所在地社区居(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两级出具有关子女情况的证明材料,不予补办《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六)“现存活独生子女为三级以上残疾(含三级,下同)”的确定

现存活的独生子女因病或因伤致残,经市残联指定的鉴定机构鉴定为三级以上残疾(包括一级、二级、三级)。残疾级别以2009年市残联统一发放的第二代《残疾人证》标注的残疾等级为准。

二、关于终止独生子女伤残家庭特别扶助的确认原则

享受特别扶助政策人员的婚姻状况、子女情况、户口状况等发生变化的,社区居(村)民委员会应及时核实,发生以下情况之一的,终止发放特别扶助金,并办理退出手续:

(一)婚姻状况发生变化不再符合条件的

离异或丧偶,已享受特别扶助的对象,再婚后再生育子女(含合法收养,下同)或有抚养教育关系继子女的,不再享受特别扶助。

“抚养教育关系”是指夫妻离异时,法律判决或双方协议子女由其父(母)抚养,父(母)再婚时,该子女未满18周岁的,继母(父)与该继子女之间形成抚养教育关系。

(二)特别扶助对象再生育子女或子女不再符合条件的

享受特别扶助的对象再生育的,不再享受特别扶助;离异或丧偶的特别扶助对象单方收养子女的,不再享受特别扶助。

三级以上残疾的独生子女经治疗痊愈或伤残级别不够三级以上的,自治愈或经市残联指定医疗机构重新鉴定并确认为三级以下级别的下一起,其父母不再享受特别扶助。

三级以上残疾的独生子女死亡的,自确认子女死亡的下一起,其父母退出独生子女伤残家庭特别扶助,经本人申请,行政部门审核符合条件的转为独生子女死亡家庭特别扶助对象。

(三)特别扶助对象死亡的

自特别扶助对象死亡下一退出特别扶助,其配偶符合条件的继续享受。

(四)特别扶助对象户口迁出本市的

自特别扶助对象户口迁出本市的下一,退出特别扶助,本市户籍一方继续享受。

(五)其他应当终止的情况

审批错误、婚姻生育情况不实等,自发现当年退出特别扶助。

三、关于独生子女伤残家庭特别扶助的申请材料

(一)申请独生子女伤残家庭特别扶助的对象,应当提供以下基本材料

1、本人及配偶“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

2、本人及配偶“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

3、《结婚证》、历次《离婚证》或其他婚姻状况证明;

4、《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及单位或社区居(村)民委员会出具的子女状况证明(需注明当事人出生年月、婚姻情况、生育子女情况、现存子女残疾情况等);

5、近期免冠一寸照片3张;

6、其独生子女持有的2009年市残联统一发放的标注残疾等级的第二代《残疾人证》及复印件;

7、其他相关证明。

(二)属于下列情形的,还需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1、1992年4月1日之前收养子女的,需提供能证明入户且登记为父(母)子(女)关系的户口簿,现已分户或更换户口簿的,由公安部门出具的户口底档或查档证明。

1992年4月1日之后依法收养子女的,需提供民政部门颁发的《收养登记证》及户口关系登记为父(母)子(女)的户口簿,现已分户的需提供公安部门出具的户口底档或查档证明。

与子女解除收养关系的,需提供解除收养关系的有效证明。

2、丧偶的,需提供公安机关出具的死亡证明(或户口簿上死亡户口注销章)。

3、一方为本市户口,另一方为外省、自治区、直辖市户口,本市一方申请特别扶助金的,需提交外省市出具的社区居(村)委会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出具的子女情况证明。

一方为本市户口,另一方为外籍(含港澳台),本市一方申请特别扶助金的,外籍(含港澳台)一方需提交本人自述书面材料(包括个人婚育情况说明、法律责任的承担、本人签字)。

四、关于申请独生子女伤残家庭特别扶助的特殊情况

(一)关于《结婚证》、《离婚证》丢失的问题

1、申请特别扶助的对象《结婚证》丢失的,凭档案局出具的档案记录或区(县)民政部门补发的《结婚证》。《离婚证》(或离婚协议书)丢失的,凭民政部门(或人民法院)出具的证明或档案局出具的档案记录。

2、下列情况的当事人婚姻状况,以户口簿上“配偶”关系的记录为准,并提供单位或社区居(村)民委员会、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出具的两级证明及当事人本人的自述书面材料(包括个人情况说明、法律责任的承担、本人签字等)。

(1)丧偶或夫妻一方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员,档案局无当年结婚档案记录、民政部门不补发结婚证明的;

(2)离婚证(或离婚协议书)丢失,相关部门无当年档案记录查找不到其档案材料的。

(二)关于再婚家庭申请特别扶助的问题

1、子女三级以上残疾已享受特别扶助的对象离异或丧偶的,未再婚前继续享受特别扶助。已享受特别扶助的对象再婚后,再生育子女或与继子女形成抚养教育关系的,中止享受特别扶助。此对夫妻又离异的,原享受特别扶助的对象符合条件的重新申请。

2、子女三级以上残疾还未享受特别扶助的对象,再婚后未再生育子女或未与继子女形成抚养教育关系的,在本人年满49周岁时,可以单方申请特别扶助。再婚后生育子女或与继子女形成抚养教育关系的,不享受特别扶助。

3、再婚夫妻双方累计有一个子女,婚后未再生育,现子女残疾达三级以上的,其亲生父(母)及已形成抚养教育关系的继父(母)符合条件的均享受特别扶助。

再婚夫妻婚前各有一个子女,婚后未再生育子女,现其中一个子女残疾达三级以上的,其亲生父(母)没有与继子女形成抚养教育关系,符合条件的享受特别扶助,继(母)父不享受特别扶助。三级以上残疾子女的亲生父(母)与健康继子(女)形成抚养教育关系的,不享受特别扶助。

4、再婚夫妻一方生育过一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婚后合法生育的第二个子女三级以上残疾的,初次生育的一方没有与继子女形成抚养教育关系,符合条件的享受特别扶助,另一方不享受。初次生育一方与继子女形成抚养教育关系的,夫妻双方均不享受特别扶助。

5、再婚夫妻婚前各有一个子女,婚后未再生育子女,现其中一个子女死亡,另一个子女残疾达三级以上的,该对夫妻符合条件的享受子女伤残家庭特别扶助。

(三)关于子女收养及解除问题

1、夫妻合法收养子女后,在收养关系存续期间该子女三级以上残疾,此对夫妻无其他子女的,双方可以享受特别扶助。

合法收养一个子女后又合法生育子女,在收养关系存续期间其中一个子女三级以上残疾的,该夫妻不享受特别扶助。

2、合法收养的子女解除收养关系的,不计入养父母子女数。

合法收养一个子女又解除收养关系的,不论该子女是否达三级以上残疾,养父母不享受特别扶助。

合法收养一个子女又合法生育子女,收养的子女解除收养关系,亲生子女残疾达三级以上的夫妻,符合条件的,享受特别扶助。

下载江苏省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实施意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苏省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扶助制度实施意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