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国文化史概要心得和体会

时间:2019-05-14 21:17: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学习中国文化史概要心得和体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学习中国文化史概要心得和体会》。

第一篇:学习中国文化史概要心得和体会

学习中国文化史概要心得和体会

社会学院113班李爱成10163346

【摘要】:阐明文化是人的人格及其生态的状况反映,为人类社会的观念形态、精神产品、生活方式的研究提供了完整而贴切的理论支持。文化是 文明 的裁体;文化是人 幸福的工具;文化也是 人学的社会呈现。文化蕴涵人最高贵的意义,以信仰真理;知识善行;仁爱美情来砾炼人格是人最高贵的意义,也是文化的最高表达。我从古代绘画来说明中国文化的精髓。

【关键词】:古代文化的特点古代文化的重要性

古代绘画文化

1.起源

古代绘画起源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和岩画。先秦绘画己达到较高的水平。秦汉多是神话人物,气势恢宏。魏晋南北朝,出现文人画。隋唐发展快,产生名家。宋朝发展到高峰,元明清相继发展。

中国古代绘画起源很早,五六千年前的先民们就用矿物颜色在岩石上涂画拙朴的动植物纹样和人形图案,在陶器上描绘各种美丽的图案纹饰,之后又在青铜器上刻铸纷繁神秘的花纹及其他图形。这些作品由于年代的久远,所保存下来的实属凤毛磷角,却使我们得以一窥早期绘画的面貌。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最早绘制于纸绢上的独幅绘画作品,是出土于墓葬的随葬品,距今己有2000多年的历史。早期的中国绘画以作品的题材划分为若干画科,如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

在多数人的印象中,传统的中国古代画似乎就是水墨写意画,其实这是一个误会。中国古代画按照其技法及风格可分为两大类型,即工笔重彩画和水墨写意画。工笔画又称“细笔画”。其绘画风格工整细致,以规整并富有表现力的线条勾画出物象的轮廓,并注重于细部的刻划,然后再敷以厚重、鲜亮的颜色。工笔画所用颜料大多以矿物质制成,历经多年,仍然可以保持原有的色彩;整个画面漂亮明丽,有着很强的装饰效果。正因为这部分绘画作品具有富丽堂皇的外观,中国历史上大多数宫廷画家部采用此种画法,以表现皇家气派。相对于工笔画的 1

就是写意画,又称 “粗笔画”。其画风简略,通过尽量简练的笔墨,着重描绘物象的神韵相意态,而并不十分在意所画对象的逼真与形似。画家在画中多采用概括、夸张的手法,运用丰富的联想,最大限度地抒发自己的情绪,张扬不同的个性。因此,写意画作品带有一定的即兴性、随意性和偶然出现的意外效果,较难临仿和描摹。它们几乎部是用水墨完成的,有着素淡、清雅的外观。这类作品在后期中国画坛上占有很大的比例

从中国古代画发展的历史来看,早期的(公元12世纪以前)画幅均为工笔重彩画。晚期的作品则多是水墨写意画;再从作者的情形来看,工笔重彩画的作者大都是职业画家或工匠画家,水墨写意画的作者则大多兼有文人的身份。当然,在工笔画和写意画之间还有一片开阔地带,供画家们在两端取舍,从而形成折中的即半

2.古代的诗、书、画、印完美结合传统的中国画离不开诗词。题款,篆刻。是诗,书,画、印相结合的艺术表述。

早期中国的许多文字,是根据对象的形状或意义,用简练的 线条描绘出来的象形艾宇。这与使用线条画画相似。中国文字的这一特点,加上书写文字的形式本身带有很强的艺术创造性,因而与绘画有着某种天然的联系,人谓之“书画同源”。中国画家尤其是文人画家。在作画的过程往往十分自然地将写字的笔法运用到绘画中去,他们在创作中的情感,很多时候以诗句的形式——直接题在画面上;并按中国文人的习惯,在画的落款处盖上刻有自己名号的朱砂红印章。强调线条的表现力,强调绘画笔墨的书法情趣,是品评中国画作品格调高下的重要标准。

中国古代绘画非常讲究画家综合的艺术修养,画家在下笔之先,一般已经将题诗的内容、宇体及印章在画面中的位置作了通盘的考虑。画中的诗何与图像相辅相成,对画面意境和构图起到了某种补充和平衡的作用;印章的红颜色义与黑白的(水墨)图画形成色彩的差异。将诗、书、画、印四个分割的因素融为一体,组成一幅统一的画面,是中国画一个很重要的特色。从画面布局上看,中国传统绘画与欧洲绘画有一个明显不同,就是中国画很注重在画面留有空白。空白处并不是空无一物,它可以是山中的云蔼,可以是江面的晨雾,也可以是日月的光华,甚至可以什么都不是。有人认为,“布白”是中国画中最为人关注的要点。画家强调画面诗意的传达,那些空白处也许正是诗意的不确定性、模糊檬拢的象征,留

给观赏者想象的余地。公元11世纪时的中国大画家、大文学家苏拭(1036-1101)曾提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主张,这也是后来历代画家追求的境界。

3.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足鼎立

在中国画中,人,物、山水、花鸟是三个最大的科目,也是最常见的题材.它们大致可以和欧洲绘画中的人物、风景、静物相对应。以人物形象为赛主体的绘画,是中国“古代绘画各科目中出”现最早的,美术考古发现也证明了这一-点。原始社会的先民“们用白茎、红矾土、霸炭黑在岩壁上画的人寨形和动物图案,可以说是首开人物画的先霸河。至大约1500年前的魏昔南北朝时期,人物画的艺术发展逐渐成熟。这一时代的霞著名画家、艺术理论家顾档之(348-409)提出了人物画应”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主张,认为画家不仅应当正确地描绘人物的外形,而且要注意刻划人物的精神、气质,即内在的东西。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艺术家。艺术评论家几乎无一例外地依循这一认识,从事创作和品评。人物画在中国绘画发展的前期有极其辉煌的历史。

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称为山水画,是中国画中最重要,也是影响最大的一个科目。它的兴起比人物画要晚得多,大约在唐代(618-907)趋于成熟,此后名家辈曲 名作不断,盛极一时。山水画的兴盛,有其中国传统文化上的深层的原因。中国古代哲人崇尚”天人合一",认为人与天地万物是相通的,人的善性天赋能感知自相通的,人的善性天赋能感知自然。即便人在官场市井,心也向往着山水林木;亲近自然、融人自然,成为中国文人(包括画家)最大的愿望。画家们在描绘自然景色中寄托内心的感情和追求,同时给予观赏者以许多联想与启示。

纵观中国古代的绘画史,山水画画家在所有画家电 所占比例是最大的。中国画的另一门类,以描写花卉、竹石、鸟兽,虫鱼为主体,其中最常见的是将花、鸟组合在一起,故称之为花鸟画。花鸟画给人一种特殊的观赏情趣,其兴起较山水画为早,起先用于工艺品的纹样上,到唐代开始成为中国画中的一个独立门类。中国古代文人喜好梅、兰、竹、菊,认为它们清雅高贵,表现了文人清高脱俗的气质。因此,梅兰竹菊是花鸟画中常见的题材。

2.鉴赏

在人类早期活动中,文字还远未形成以前,就已有了绘画的萌芽。大约在距今八千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开始在彩色陶器上画上各种图案花

纹,或一些动物的形象。把过去的历史记载和近年来考古发掘中出上的文物对照来看,我国的绘画艺术在战国时期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最突出的例子便是1949年在湖南省长沙市陈家大山楚墓中出土的一帼晚周帛画。画着一个侧身而立的细腰长裳的女子,合掌敬礼,左上方为乘龙跨凤升天之像。画家运用细劲有力的线条,生动地描绘了仪态端庄的女子,矫健腾飞的龙凤,表现了作者杰出的艺术才能。但汉以前的绘画,笔墨简略,构图还未臻复杂。

秦汉时代,对画工和画家作了不少记述。汉元帝时的御用画工毛延寿,就是一个很好的肖像画家,把人物的像貌和年龄特质都能画得很逼真。同时汉代石刻如画像石、画像砖等,存世很多,所以汉代又可以石刻艺术为其特征。另外在辽宁的辽阳、营城子,河北望都等地发现许多汉墓壁画,说明汉朝的壁画也开始盛行。从汉墓壁画的表现手法和特点来看,大都以朴实的墨线,勾出形象的轮廓,然后用朱、青、黄等明快的原色加以点染,具有技法古拙而风格鲜明的特点。东晋时期顾恺之的《文史箴图》,是为西晋诗人张华《女史箴》一文作的几段插图,在我国是最早的卷轴绘画,在中国和世界画史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魏晋南北时期,是中国文化艺术的勃兴期。曹不兴、卫协、顾恺之、陆探微、张僧西等大画家,蔚然并起,他们继承秦汉艺术的传统,并大大发扬创造,后人对他们的评语是:“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说明三人各有其独特的绘画风格。顾画中的线条,具有连绵不断、悠缓自然、非常匀和的特点。历代画家称顾的用笔“紧劲连绵”,如“春蚕吐丝”或是“青云浮空,流水行地”。陆是顾的学生,画中的线条有连绵不断之状,而被人称为“一笔画”。从文献记载获知张僧繇作画时,“笔才一二,像已应焉,”有点像后来的速写法,后来人将此种画法与顾、陆连绵不绝的一笔画加以比较,则形成了“疏体”与“密体”两画派。同时随着佛教的传入,他们又受外来艺术的影响,宫廷、殿堂、寺院中的壁画大大的超过了汉代。艺术表现手法和绘画题材也更加丰富多彩。花鸟画正在兴起,人物形像描写已达到较高的成就。山水画虽说已开始出现,但山水树石还很稚拙,它们作为人物的背景时,比例和处理上都不很恰当。如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卷一中说; 其画山水,则群峰若若点钿饰犀栉,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其列植之状,则若伸臂布指。

此外在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绘画艺术的繁荣和发展,绘画的收藏、欣赏、评论之风也日益兴盛,产生了第一批系统的绘画理论著述。其中南齐画家谢赫的《古画品录》是我国现存的一部最早绘画理论著作。书中对魏晋至南齐的二十七

个画家分作六品加以评论,书前序中提出的“六法论”,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转移模写,成为我国历代绘画批评与绘画创作所遵循的准则,一千多年来,对我国绘画创作和绘画理论批评发生了很大的影响。魏晋南北朝绘画的高度成就,为我国唐宋时代艺术高潮的到来打下了深厚的基础。隋唐时期,在我国古代绘画发展史上是一个光彩夺目的阶段。特别是唐代为我国文化艺术史揭开了光辉的一页,在世界文化史上闪烁着金光。在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随着唐代国势强大,经济发展,文化也出现了繁荣的景象。文学有韩愈、柳宗元等;诗歌有李白、杜甫等;书法有欧阳询、褚遂良、虞世南、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等等;绘画有阎立本、李思训、吴道子、王维、韩干。

3.代表人及代表作

《女史箴图》原画作于东晋时期,艺术价值颇高,从问世起就一直是历代宫廷收藏的珍品,后人也多有临摹。由于年代久远,现在世界上仅存两幅临摹品,其一为北京故宫收藏,为宋人临摹,笔意色彩皆非上品,价值不是很高;另一幅就是这件藏于大英博物馆的隋唐时期摹本,是罕见的艺术珍品。大英博物馆的这个摹本是现在尚能看到的最古老的画卷。它虽是摹本,但依旧是公认的画中上品,风格古朴,色泽鲜艳,末署 “顾恺之画”,一直被视作顾恺之传世名画的代表作,为历代皇宫贵族珍藏。历代学者也对《女史箴图》极为看重。《女史箴图》共有12段,流传至今的只有九段,其内容是教育封建宫廷妇女们如何为人,如何自保的一些人生经验和道德箴条。在这幅长卷中,顾恺之的“游丝画法”和“传神写照”画论都得到最充足的体现。因此,西方美术界也把它视为中国古代绘画的代表作,称誉它是“一切都达到圆熟境地”的“完美无缺的佳作”。《女史箴图》是我国能够找到的最早的专业画家东晋顾恺之的传世之作,也是当今存世最早的中国绢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幅画也是最早的一幅“以形传神”绘画艺术的杰出作品,因而它除了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之外,还具有其他画科难以比拟的史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4.意义

古代绘画具有深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美学理念,对现代中国画的继承和发展具有很深的现实意义。而且这个文化百花园中的奇葩会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参考文献】: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百度百科林风眠:《中国画新论》

第二篇:中国文化史

中国文化的特征:

第一,中国文化具有延绵不绝,体系完备的特点

中国文化经过漫长的历史年代不断自我完善,于坎坷跌宕中创新发展,虽多有曲折和磨难,却从未中断。同时,由于历时久远,文化体系完备,文化的各个方面成就斐然,无论是制度文化、风俗文化还是文学、史学、哲学、教育等都十分发达,且各代均有所发展,各文化门类的发展保持完整连续的阶段性形态。

第二,中国文化具有“伦理型”的特点

中国古代社会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建立在宗法制度基础上的伦理观念而加以维系的。高度重视伦理道德学说,并将伦理道德渗透到意识形态的各个分支中去,渗透到人们的社会生活、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去,是中国传统的做法,也是维系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

这种“伦理型”文化教育人们“为理想而献身”,颂扬高尚的情操和名节。每当国家民族危急之际,总有一批志士仁人慷慨赴国难,不惜舍身取义,马革裹尸。历史上,精忠报国的岳飞,“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不辱君命持节牧羊的苏武等就是其中的典范。第三,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很强,广收兼蓄,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中国文化是在特殊的地理条件下,半封闭的环境里,主要由以汉族为主的国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在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长期交往中,通过迁徙、和亲、互市等方式,互摄互补,彼此交融。

中国文化在古代长期领先于周边地区和国家,中国文化中的精髓,如汉字、儒学经典、典章制度、礼法制度,以及农业手工业技艺等都曾久远地影响周边,这种文化上的“高势位”并不影响对外来优秀文化的吸收,但这种吸收不仅是有选择的,而且将是中国化的。这种对外来文化吸收和改造能力的强盛,是其生命力旺盛的生动体现。

第四,中国文化具有务实的精神和崇尚中庸的特征

务实是农人的基本特点,不务实则无以收获,在文化上自然强调实用,中国古代与生产、生活直接有关的学科受重视而发达,如农学、天文(历法)学、医学等传统学科成果丰硕,许多领域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位置。

中国文化的精髓是儒家的思想,中庸之道是儒家倡导的重要主张之一。中庸之道被认为是中国式的智慧特征,体现在政治上裁抑豪强,平均权力和田产;体现在文化上,则是在多种文化相汇时,能异中求同,求同存异;体现于风俗,则不偏不颇,同于一体。

第五,中国文化具有重人事轻宗教,重现实轻来世的特点

中国农业民族务实的精神、务实的性格体现在许多方面,文化上重人生、讲入世的人文传统尤为重要。中国人虽然敬宗祭祖极为隆重,宗法制度极为严密,但对鬼神则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孔子罕言鬼怪的思想具有代表性,相信人是万物之灵,人是世间最宝贵的东西。儒家强调现世的功名,把通过正常途径获取功名利禄、荣华富贵作为终身奋斗的目标,鄙视投机取巧和玩弄阴谋诡计的小人,体现了中国人重现实重人事的精神。当然,中国重人事并非尊重个人价值,而是强调人对宗族和国家的义务,强调人对国君的效忠。

对古代宗教,中国文化兼收并蓄,在百余种曾经流传过的各式各样的宗教中,佛教与道教是古代中国宗教的主体。与许多地区和国家不同的是,宗教并没有主宰中国的一切,中国也从没有陷入宗教迷狂。

科举制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积极:

(一)科举的平民化效果对文化的发展有积极影响

科举考试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真正面向全民的,具有一定平等竞争性的选官取士制度,是中国古代用人选拔制度一次重大飞跃,其进步性体现在科举的平民化效果,即科举的开放

性、公正性。

科举制在形式上的平等、公正创造出一个空前伟大的精神激励给广大人民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幻想。为草野寒竣人士开辟登进之途,增加了社会内部的流动性,消解了社会内部的张力,打破了豪门士族垄断选官的局面。

(二)科举制度的平等、公正带来了中国封建社会文官政治的成熟

上下阶层的分子通过科举制不断的合法对流,从而阻止了权利的世袭化,并带来社会的进步。它不仅使我国产生出了一大批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和雄才大略的政治家,更重要的是使中国的文官政治日益成熟,从而催生出了众多有杰出贡献的思想家、文学家、教育家,他们作为中华民族的英才,对中国文明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三)科举制度对文化思想的凝聚整合起着重大的作用

中国的文化在几千年间未曾中断的持续下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中国的科举制度,特有的文官政治。文官政治树立了一个与自身高度适应的社会政治思想——儒家思想,并通过文官选拔使之成为知识分子的共同信仰,进而传导向整个社会,形成一股统一的民族国家所必须的精神凝聚力。

(四)科举制度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传承

在科举考试制度下,功名、地位与权利的获取,是需要社会成员以获取这个社会的主流知识文化为基础的,科举制度极大地激发了人们勤奋读书的热情。科举考试是取士的制度,学校教育是养士的法则。学校是科举阶梯的第一级。学校教育与科举考试整合为一条龙,学校科举化,科举学校化,这就使文化教育得到了较全面的普及。

消极:

1.科举制度下“八股取士”的弊端,抑制了中国学术文化的创新

科举制度发展到明清时代,实行八股取士,考试形式越来越程式化、格式化,最终形成“八股文”。八股文是一种非常刻板僵化的文体,限定论题、格式等。它极大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泯灭了人们的个性,销蚀了人们的创造力。考生不能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也无法展示自己的才华,只能熟读四书五经以应付科举考试。

2.科举制度下考试内容狭窄单一的弊端,阻碍了中国自然科学的进步

科举考试的内容狭窄单一,不外四书五经,而且只能为“圣贤”作注,不能越雷池一步。科举考试在内容上基本把自然科学排除在外,这使得资本主义“分权时代”到来、相应的“分科之学”(西方科学的基本特征)开始主导世界科学发展潮流的时候,富有创新精神的中华民族却无法展现自己的聪明智慧。因此,明清以后中国科技大大落后于西方,科举制或许是难辞其咎的。

3.科举制度“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弊端,扭曲了知识分子的价值取向

“学而优则仕”的价值取向使得人们认为受教育、读书的目的只是为了做官,科场功名往往成为读书人的原动力和毕生追求。“学而优则仕”的政治制度和价值取向也极大地缩小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思维空间。

第三篇:中国文化史

导论

一、释“中国” “中” 飘扬的旗帜,又引义为空间上的中央。“国”原指城邑。“中国”初义是“中央之城”,即周天子所居京师(京都)(中国,京师也)中国有多种引申,一如诸夏列邦,二如国境之内,三如中等之国,四如中央之国。印度称中国为“支那”,意谓“文物之国”。4 一个朝代自称“中国”,始于元朝。

二、释“中华民族” 从时序划分,有原始民族,古代民族,现代民族。其核心单字“族”,原义“矢锋”(箭头),引申为众。“中华”是“中国”与“华夏”的复合词之简称,较早出现于华夷混融的魏晋南北朝。由“民族”和“中华”组成复合词,出于晚清。1905年孙中山组建同盟会,其誓词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一语,是对朱元璋讨元檄文口号的袭用。

三、释“文化”“文明” “文”原指各色交错的纹理,“化”指二物相接。“文”与“化”的配合使用,首见于《易●贲卦》的《象传》 “文化”构成整词,始于西汉末年经学家刘向的《说苑●指武》。总之,作为整词的“文化”是“文治”与“教化”的合称。“文化”获得现代义,是在日本人以此词对译西洋术语的过程中开始的。4 文明:从人类的物质生产(尤其是对火的利用)引申到精神的光明普照大地。5 进入文明阶段的标志有三:文字发明与使用,金属工具发明与使用,城市出现。文化作为内涵丰富的多维概念被众多学科所探究,阐发,开端于近代欧洲。7 文化的本质内蕴是自然的人化。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包括这四种层面的文化是广义文化。精神文化是狭义文化。

五、中国文化的生态环境 1 地理环境 2 经济土壤。延绵久远的中国文化大体植根于农耕与游牧这样两种经济生活的土壤之中。以年降水量400毫米线为界,中国约略分为湿润的东南和干寒的西北两大区域。西极大漠的万里长城,大体上与这条年降水量400毫米线重合,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边界线。3 社会结构

宗法制孕育于商代,定型于西周。

第一,政治权力和经济产权的继承,普遍遵循父系的单系世系原则。第二,由血缘纽带维系着的宗法组织――家族长盛不衰。第三,族权与政权结合 4 国际条件

七、中国文化的世界地位

中国文化的特质:人文传统,伦理中心,尊君重民,中㢕协和,延绵坚韧

由于地域、种族、文化等方面的原因,长期以来在东亚形成了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汉字文化圈”,它包括朝鲜半岛、日本列岛、越南以及东南亚、蒙古高原、青藏高原的部分地区。

八、中国文化史分期 前文明期:猿人到大禹传子。文明奠基及元典创制期:夏、商、西周至春秋、战国 3 一统帝国文化探索、定格期:秦汉 胡汉、中印文化融合期:魏晋南北朝至唐中叶 5近古文化定型期:唐中叶至明中叶 东西文化交汇至现代转型期:明末至今 中国文化史上发生过三次转折:春秋战国之际、魏晋南北朝之际、唐宋之际、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新旧转换

第一章 中国文化的发祥

一、中国人的起源 从体质人类学考察,世界上的人类分为黄种人(蒙古人种)、白种人(欧罗巴人种)、黑种人(尼格罗人种)三大类别。“旧石器”和“新石器”的区分,主要是在于先民使用的石器工具制作的精细程度。在距今12000年左右,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的打制石器不同,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开始使用磨制石器,除此之外,农业、奍畜业和陶器制作也都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标志。仰韶文化(彩陶文化),河姆渡文化 大汶口文化 屈家岭文化 龙山文化(黑陶文化)

二、原始农业与畜牧业 北京人洞穴内灰烬厚达6米,表明至少在50万年之前,华人先祖已经熟练地用火与贮火。小麦、粟子(小米)、水稻、大豆、茶、柑橘、梨、李、梅、荔枝、龙眼等作物都被公认为原产于中国。传说中的尧、舜、禹是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领袖。

三、初民的精神世界和文化生活 包括自然崇拜和灵物崇拜、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几大类。2 东方尚鸟尚凤,东南尚蛇、中原尚龙、西南尚虎 原始宗教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一些以谋求控制自然力为目标的仪式,这便是巫术。

四、传统视野中的“黄金时代” 1 中原大地上生活着三个主要的部落族团:一是华夏集团(又称河落集团)主要活动在华夏中游的中原地区,以北部的黄帝和南部的炎帝为首;二是东夷集团(又称海岱集团)主要活动在黄河下游及东部沿海地区,以蚩尤为首,另有少昊氏、高阳氏、有虞氏等;三是苗蛮集团(江汉集团),主要活动在南方长江、汉水流域甚至更远的地区,以祝融为首。按照儒家的说法,尧、舜、禹三代是“大道之行”的“大同”时期。3 大禹传子之后,中国进入了一个“天下为家”的“小康”时代。

第二章 青铜时代

周代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代。青铜器在中国的使用,约相当于从夏代至春秋战国之交,经历了约1500年,习惯上将这一时段称为中国的“青铜时代”。

一、文明的初现

20世纪末完成的“夏商断代工程”的目的是揭示夏商周的精确年代。该工程1996年启动。

二、青铜器及三代的物质文明 青铜器主要有以下几类:

饪食器:如鼎(出土青铜器型制最大的司母戊大方鼎为青铜礼器的代表)酒器和水器:如爵、尊、缶等 兵器:如戈、矛、剑、盾、胄等 生产工具:如耒、耜等

乐器:如钟(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青铜编钟65件,为世界乐器史上的奇观。

三、文字的早期形态 中国古来即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目前所见中国正式的古文字,最初发现于商代 今日所见到的商朝文化最多的是甲骨文,因刻于龟甲、兽骨上,故称“甲骨文”;因其内容为卜问记录,故又称“甲骨卜辞”。大致分为叙辞、命辞、占辞、验辞等四部分。古代称铜为金,铸刻在铜器上的铭文即称“金文”,或称“吉金文字”。四、三代的天命观念和人文传统 1 商人也频繁祭祀祖先神,形成“周祭制度”,周人实行的是所谓“昭穆之制”。2 天命观:一是对“德”的强调,二是对“民”即“人”的重视。

五、礼乐制度与社会生活 与宗法制相关连的是封建制,这里的“封建”是“封土建国”的简称,指帝王按照宗法的等级秩序分封诸侯。周礼包括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古代婚礼属于此类)等。3 所有的贵族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为基本人生修养。

第三章

元典时代文化的多元走向

中国历史上的“元典时代”,大约相当于东周及春秋战国时期。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变革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和文化转折时期。“礼崩乐坏”一是表现为旧礼制的废止,二是表现为礼制的下移,即使用者身份等级界限的打破。

二、士的崛起与私学的出现 巫、史、祝、卜是第一批较正式的文化人。春秋末期以后,士逐渐成为知识阶层的通称。最著名的“奍士”贵族是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楚国的春申君。与昔日的巫史和同时代的其他阶层相比,士在一定程度上挣脱了身份羁绊,形成新的品格:

(1)胸襟博大,以天下为己任(2)政治参与意识强烈(3)道德自律严格

三、百家争鸣与元典创制 孔子:有教无类 孟子:人性善 荀子:人性恶 2 墨家:最富于宗教性质 3 道家:老子、庄子 法家:“变法”与“专制” 管仲、子严、李悝、吴起和商鞅 5 战国时期阴阳五行说的代表人物邹衍 中国的元典时代大约相当于东周,中国文化元典――《诗》《书》《礼》《易》《春秋》等儒家“六艺”及《论语》《墨子》《老子》《孟子》《庄子》《韩非子》等其他诸子著作。

五、尊君重民的政治伦理

先秦民本思想的基本内涵可归纳为: 其一,肯认民的地位和作用

其二,认识到君依赖民,民制约君的君民关系

其三,进而提出处理君民关系的理论构架(民为邦本,才能尊君)

六、先秦时期的区域文化 管仲、孔丘、墨翟、孟轲、孙武、邹衍等巨子诞生于齐鲁。战国初,韩、赵、魏三家分晋,故称“三晋”,地括今山西全境及河南中北部、河北中南部。秦文化的特色是功利主义鲜明。4 楚文化的特色是长于幻想玄思。

第四章

帝国时代的文化大一统一、专制帝国的文化模式 所谓“大”,就是尊重,重视。所谓“一统”,即“万物之本皆归于一”,本指诸侯天下皆统一于周天子,后世经解也借以指普天之下在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同化一致 2 秦汉是郡县制 政策: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轮、地同域(废除西周以来的封邦建国制,打破地区壁垒,又通过大规模移民,开发边境,传播中原文化)、修秦律

二、汉文化对秦、楚文化的继承 四面楚歌发生在安徽境内

三、秦汉帝国的国家意识形态 汉朝,为巩固君主专制,继续寻觅统治思想。汉初,社会需要休养生息。2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李斯建议秦始皇焚烧《诗》,他们都为了主禁绝异端,维护帝王一统意志。他们两位都是在专制一统帝国建立后设计“大一统”思想体系。其核心为君权神授。

四、经学与经今古文之争

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的差别:

第一,经书的文字、版本、篇目不同 第二,二者的学术取向不同

第三,二者所尊崇的圣贤对象不同 第四,二者学风不同

五、帝国文化的固守和外拓 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之间的冲突,是世界文明史的最大主题。秦汉帝国同时采取静态与动态,固守与外拓的两手政策,前者的标志是修筑长城,后者的标志是开辟丝路。

六、佛教传入和道教创立 佛教的创始人是乔达摩●悉答多。它领悟到苦、集、灭、道“四谤”以及“十二因缘”。白马寺是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故称中国佛教“祖庭”。3 道教的基本信仰――“道”被释作宇宙本原。

七、文史创作和科技成就 秦汉帝国以农业立国,重本抑末,农业技术和农学理论都达到相当高度。包括一人一牛、隔年轮种、对粮、菜、桑、麻的栽培过程的详细叙述、水利。2 东汉末年张仲景著《伤寒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第五章 胡汉、中印文化的融合

一、魏晋之际的文化变革 经学和名教衰颓,是魏晋以来文化转折的一大标志。“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轻贱唐虞而笑大禹”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主潮。所谓“名教”,即以正名定分为主要内容的礼教。王国维将春秋战国视为中国古代学术的“能动时代”,将两汉视为“思想凋敝”的时代,将六朝至唐代视为 “受动之时代”。5 魏晋至中唐间,亦是一个民族大融合期。强宗大姓与地域的结合十分明显,郡望和氏族谱在当时成为重要的文化要件。大姓如瑯琊王氏、颖川庾氏、谁都桓氏、太原王氏、弘农杨氏、陇西李氏、渤海高氏之类,先后掌握军政大权。

二、玄学与魏晋风度 玄学成为魏晋时期的主要哲学思想。《老子》《庄子》和《周易》“总谓三玄” 玄学在魏晋南朝,成为豪门高族借以自矜并沉潜其中的意识形态,也是中国学术史上继先秦诸子学和两汉经学之后的第三次学术高峰。3 一般认为,魏晋玄学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正始时期

第二,西晋“竹林七贤”时期(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阮咸、王戎)

第三:东晋、南朝时期,玄佛合流。玄学开辟了一个思辨时代:通、难、胜、屈,清谈风格。5 这还是一个放诞不羁,个性解放的时代。“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做有《酒德颂》蔑视礼教,曾经长醉60天以拒绝与司马氏合作。这些狂羁怪诞的行为风尚,即史上所谓的“魏晋风度”。

三、胡、汉文化的融合互补 对于胡文化来说,抛弃旧质,以适应新的农业文明环境是首当其冲的急务。2 胡文化“汉化”通常通过两个渠道进行

第一个途径,是由胡人统治者采用汉族统治的组织形式,推广儒学。第二个途径便是入迁内地的胡人在“与华民错居”的情势中,不仅“语习中夏”,“多知中国语”,而且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汉族儒士改造胡文化的主要途径是以胡族上层为中介,倡导儒学,建设汉式政权组织以及以农业社会相适应的经济制度,倡兴文教。隋唐时期的汉族,是受容了鲜卑等胡族的新汉族。隋唐皇室便有胡族血统,如隋炀帝杨广、唐高祖李渊的母亲,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

四、南北文化的差异与整合 汉代经学嬗变为魏晋玄学,其中心区域在洛阳一带。秦汉帝国的文化整合以中原文化为本位,大量汲取南方文化的成分;而隋唐帝国的文化整合,则由于“五胡乱华”、南北分治、中原文化的特殊历史演变,转而以南方文化为基础,融汇北方文化。

五、佛教华化与三教共弘 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期间广泛流播,其重要物化成果有二:其一是寺院的广为兴建,其二是巨型石窟造像(甘肃西部的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佛、道二教在魏晋南北朝的兴建,与统治者的大力提倡有关(梁武帝萧衍)3 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的灭佛,与以后的唐武宗李炎,后周世宗柴荣的灭佛,合称“三武一宗灭佛”,佛教史上称为“法难”。隋唐时期还是中国佛教宗派创始、成熟的关键时期,如三论宗(法性宗)创始于隋唐间的吉藏,法相宗(唯识宗)创始于唐代的玄奘。5 玄奘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6 唐朝尊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设有太学。

六、隋唐盛世与东西方文化交流 这一时期达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全盛佳境。最为人称道者,一为西汉的“文景之治”,二为唐太宗贞观年间的“贞观之治”。3 隋唐盛世的辉煌气象:京都、帝陵(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唐高祖与武则天合葬的乾陵)、运河 隋唐时期,敦煌地区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要冲。天宝年间,鉴真和尚东渡日本传教,被日本人称为“日本律宗太祖”,“日本文化的恩人”。现在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就是生动的历史见证。6 科技的传播是隋唐文化对远西的主要影响之一。

七、科举制度 系统的科举制度创设于隋,以分科举士而得名。2 唐代明经科主要考帖经和墨义。进士科在考试策论和帖经之外,诗赋成为必考的重要内容。武则天亲行殿试,此制后代沿袭。殿试的实质在于“君师合一”。5 自隋唐始兴至晚清昭废,科举制度实行约1300年。

八、文史自觉 曹丕的《典论●论文》标志文史走向自觉。魏晋间的散文也多有佳篇。诸葛亮的《出师表》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所谓“惊人文字,千秋涕泪”。至唐代前期撰《隋书●经籍志》才确定经、史、子、集四部的名称和顺序。4 这一时期还出现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史评专著――刘知几的《史通》。5 杜佑编纂的《通典》是中国第一部记述典章制度的通史。

第六章近古文化的定型

一、唐中叶的文化转折

史家普遍认为,“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

二、渗透神机的新儒学――理学 理学是一种以儒学为主体,兼收佛教与道教的思想因子。2 周敦颐和邵雍是理学体系的开山人物。继周敦颐、邵雍之后,张载、程颢、程颐真正奠定了理学的坚实基础。至于张载关于“心统性情”,“天地之性”,“德性所知”等伦理学问题的思索,都成为后来理学家们关切的重大命题。5 理学发展到南宋,朱熹是集大成者。重要的是,朱熹将“理”推绎为政治哲学。7 在这里,朱熹提出了精神修炼的方法论。中国传统的文化精神,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追求自我实现的人生,二是理学家所推崇的“孔颜乐处”,三是张载在《正蒙●西铭》中提出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命题,四是所谓的“浩然正气”。

三、文化的雅化 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韦庄《女冠子》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秦观《江城子》 苏轼尤为推崇王维,他指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四君子:梅、兰、竹、菊 四大书院:嵩阳、乐麓、睢阳及白鹿洞。6 米芾以“石痴”著称。

四、俗文化的展开 《清明上河图》出自北宋画家张择端之手。仔细察看画中人物,可以发现各色人。宋人孟元老所撰《东京梦华录》,即可与《清明上河图》相互印证。市民文化的发展,导致宋代城市出现了迎合市民口味的娱乐场所――瓦舍,每一瓦舍都有若干专供演出的圈子,史称“勾栏”。“说话”是宋代民间艺术中颇具影响力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分小说、讲史、讲经、合生四大家。

五、文官政治的建立 文官政治的基石――科举制 宋代重视文官政治,与开国君主宋太祖“性好艺文”,宋太宗“锐意文史”大有干系。宋四大书:《太平御览》,《太平广记》、《文苑英华》、《册府元龟》。4 在标榜“右文”的宋代,文官待遇之高,地位之隆,为中国历史之罕见。5 台谏制作为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一种举措。

六、文化中心的南移 1 靖康俘获徽宗、钦宗 经济中心的南称为文化中心的南称奠定了基础。北宋大词人如晏殊、柳永、欧阳修等,都是南人,苏轼、黄庭坚、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也都游历于江南。唐至北宋,洛阳成为学术中心,南宋时期转移至福建。

第七章 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碰撞

一、辽、夏、金、元:征服与被征服的二律背反 1 在许多时候,用武力取胜的一方往往从失败者的文化里吸取更为丰富的养分,否则胜利者将面临惨败的现实,这就是征服与被征服的二律背反。2 相对而言,蒙古人的汉化历程要缓慢得多(例外:忽必烈)

二、帝国体制下的中西文化交流 从元代开始,中国逐渐形成一个回回族。就中国文化史而言,马可●波罗历史地成为元代中西文化交流的象征。

三、元曲的兴盛 宋元南戏和明清传奇大都以南曲为主要艺术形式。2 元曲使中国真正步入戏剧大国的门槛,并享誉世界。

四、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最高的时期。北宋科学家沈括提出了地磁影响指南针这一科学论断。《梦溪笔谈》 3 中国是将火药应用于军事目的的最早的国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英宗年间陨石的记载,比西方早700余年。5 德国数学家称秦九韶是“最幸运的天才”,美国科学家萨顿认为秦九韶是“他那个民族,他那个时代,并且确实也是所有时代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在世界数学界,“大衍求一术”被誉为“中国剩余定理”。6 《农桑辑要》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官修农书。郭守敬不仅是优秀的水利专家,而且是卓越的天文学家。他和王恂、许衡等人共同编制了更为准确的《授时历》,运用时间长达360年,是中国历史上使用最久的历法。元代医学的成就令人瞩目,发展为十三科。元代纺织业最具革命性的变化,是棉花广泛种植。

第八章 晚清帝国文化

一、古典文化的集成 明清两代,中国古典文化进入总结阶段。编纂《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古今图书集成》的编纂始于清康熙年间,被康有为称为“清代第一大书”。3 《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属于类书,《四库全书》属于丛书。4 在中国文化史上,《永乐大典》确乎是一部最早最大的百科全书。5 《古今图书集成》遂成为现存的搜罗最博,规模最大的一部类书。《古今图书集成》虽然绝比不上《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的规模,但与约3500万字的《大英百科全书》比较,仍可称为煌煌巨㠸,因而在国外有“康熙百科全书”之称。清代朴学脱颖而出,成为乾嘉时期的主导学术。8 以故顾氏被称为朴学的开山大师。客观而论,清代朴学对古籍文献的整理与考据工作,对于学术文化的传承不坠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极端皇权与文化专制 鲁迅将明清时期的文字狱喻为“脍炙人口的虐政”。2 明代文网的编织者是朱元璋。明清两朝大兴文字狱,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桎梏。

三、理学的嬗变 初明时期,是理学的“述朱期”。陈献章是明代理学家中第一个大胆“通禅”的人物。3 王守仁是明代心学的开创者。王学又叫“心学”,因为王守仁把“心”视作第一性的、本原的东西。王守仁“心学”的主旨是“心即理”说和“致良知”说,其实行路径是“知行合一”。5 王学极一时之盛,成为明代中后期的“显学”。到了泰州学派,这一层意味则更加明朗,并对礼教教条提出某些尖锐的批评和嘲讽,形成一种有悖于纲常名教的异端色彩。功利主义是泰州学派另一富于战斗性的思想,它直接针对理学禁欲主义。8 泰州学派正是这种思潮在中国的早期代表。9 顾炎武、王夫之、唐甄

四、启蒙新声 顾炎武明确区分“国家”和“天下”两个概念。黄宗羲认为,天下与君主的关系应该是“天下为主,君为客”。3 值得注意的是,黄宗羲主张以法制来抑制君权。4 黄宗羲提出设学校以监督朝政的思想。明清启蒙浪潮还大力提供实学精神。实用理性是中国文化的的特征之一。徐光启是明清之际实学思潮的先导人物。清初启蒙思想家们极力从复兴儒学的立场出发,高扬经世致用的旗帜。黄宗羲认为,儒学本质上是经世致用之学。清初另有倡导实学的“颜李学派”,其领袖人物颜元、李塨。

五、耶稣会士来华有东西方文化交流 当利马窦等传教士进入中国时,正值明朝末期。2 利马窦堪称西方“汉学家”之先驱。汤若望所著《远镜说》标志着西方光学正式传入中国。4 至今沿用的阴历就是崇祯历法。中国的绘画、建筑、戏剧、诗歌、陶瓷丝绸及典章文物,风磨于南欧和西欧,被称为“洛可可艺术”。

六、郑和七下西洋与“迁海令” 以游牧民族入主中原的元世祖忽必烈曾发动远征日本列岛的战争,但以失败告终,这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以武力征服海外国度的尝试。2 民间流传的“三保太监下西洋”,便是发生于明朝初期。3 郑和最远到达非洲东岸和红海海口。为了政治目的远航,一是为了寻找不知所踪的明惠帝,二是为了向海外炫耀明帝国的强大国力。为了对付郑成功的抗清斗争,清廷于顺治十八年颁布迁海令。5 乾隆年间,正式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七、市井口味与小说丰收 苏州是清代前期传统工商业水平的最高代表。一位在清代前期游历过苏州的法国人,称苏州是“高级趣味的工艺和风靡全国的风尚的策源地。市井文化的繁荣,为明清小说的丰收准备了肥沃土壤。4 金瓶梅 “三言”、“二拍” “四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它们分别是历史小说,侠义小说,神怪小说,世情小说的典型代表。《三国演义》开章回体小说之先河,是中国历史长篇小说最杰出的巨著。7 《西游记》取材于唐代高僧玄奘赴印度取经的故事。清代小说也有所谓四大流派,即以《聊斋志异》为代表的拟古派,《红楼梦》为代表的人情派,《儒林外史》为代表的讽刺派,《三侠五义》为代表的侠义派。

第九章 中国文化的近代转型

一、经世实学 对于道咸间学风之变的社会背景,那一时代成就最大的经世学者魏源。2 清中叶提倡议政最力者是龚自珍 澧运、盐法、河工在明清时期被称为“三大政”。魏源根据《四洲志》等材料,编纂了《海国图志》,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5 注意探讨本朝掌故,纂修当代史,是道咸间学术的又一特色,其创始者是魏源。道咸间的经世实学是中国“古学”通往“新学”的桥梁。

二、兴办“洋务”与“中体西用”模式 19世纪60年代伊始,中国出现了一股模仿西方工业化模式,以“自强”“求富”为目标的军事-实业一体化浪潮,为“洋务运动”。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设立内军械所,揭开了洋务运动的序幕。把中体西用的概念说得最为清晰,把中体西用的内涵阐述得最为充分者,莫过于张之洞。

三、近代文教机构的兴办与知识分子形成。书院改制与新式学堂的设立是近代教育改革的主线。2 在近代外国商办报刊中,最著名者为《申报》。在近代出版机构中,历史最久,影响最巨的是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4 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

四、从“维新”到“革命” 1 康有为《大同书》 维新派的另一员健将,是被梁启超誉为晚清思想界“彗星”的谭嗣同。3 严复被时人誉为“中国西学第一者”。孙中山借鉴中国古代的考试制度,和监察制度,创造了独具中国特色的资产阶级“五权分立”学说。五、五四狂飙 青年胡适亮出了“文学革命”的旗帜。2 《狂人日记》是新文学的开山之作。法国作家罗曼●罗兰高度称赞《阿Q正传》这部讽刺写实小说是世界的。4 北京大学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民主堡垒,而且是科学精神的摇篮。

六、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及其中国化

1919年5月,《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发李大钊《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全面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阶级斗争学说和经济思想。

七、文化论争

1923年春,又爆发了著名的以人生观为主题的科学与玄学之争。

八、汉字改革

20世纪80年代编出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共收录汉字3500个。1988年公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共收汉学7000个

第四篇: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史复习资料

绪论

一、文化的概念、结构和传承(一)文化和文明

1、文化的概念

中国:“文”本意指交错的纹理,引申为自然与社会纷繁复杂的事象;“化”本意为改易、生成与整理,含有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西方: “文化”本意为耕种、居住、练习、留心或注意、敬神等,后引申为对人类精神的培养化育。

“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杂整体。”

——[英]泰勒《原始文化》1871年

1952年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检讨》一书中,统计从1871——1951年间关于文化的定义有164种,现在有两百余种甚至上千种。

梁启超、梁漱溟、钱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几种文化界说: 广义文化说: 凡是把社会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作为文化涵盖对象的文化定义。“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1977年版《辞海》 “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1982年《现代汉语词典》 把文化涵盖对象限定在精神现象和精神活动方面的文化定义。

“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专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 归结为生活方式、民族心理结构、思维方式、知识系统等等 文化多义兼容说

”广义地说,指人类的活动方式几创造的物质、精神成果的总和。中义而言,它可以理解为意识形态的一部分,也就是人类创造的精神产品,如文学、艺术、哲学、科学、法律、道德、伦理、习俗风尚等观念性的东西。狭义指人类的一般知识及运用文字的能力、水平等。“

2、文化与文明

文化、文明同义说

施宜圆《中国文化辞典》1987年;袁方《社会学百科辞典》1991 认为文明与文化没有多大差别

文明大于文化说

钱学森、罗大冈”文明包括文化,而文化不能替代文明” 最早见“见龙在田,天下文明” —《易?乾?文言》 指社会生活光彩绚烂,其义包括文化 文化大于文明说

汪澍白 “濬哲文明” ——孔颖达《尚书?舜典》疏解:“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赋予文明以观照和传播人类所创造的整个文化成果的含义.文化与文明的区别

美、德学者:文明着重指社会演化过程中的客观方面,化指人类精神方面的主观发展 人类学家:文明是文化的表现

国内学者: A、在起源上,金术、文字、大规模建筑的结合是文明起源的标志 1

B、在内涵和外延上 C、在性质特征上 D、在语义学上(二)文化的结构

文化的基本结构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面的内容: 第一、物质文化,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生产、生活的器具及其相关的技术;第二、精神文化,包括人们的思想、、信念、价值观及心态等。第三、行为文化,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行为模式。

第四、制度文化,表现为人们在社会实践中确定的社会规范。冯天瑜 制度文化——人类社会实践总建构的各种社会规范、典章制度。

行为文化——约定俗成的习惯定势、行为模式社会心理 心态文化 社会意识形态(三)文化的类型

按层次分:世界文化——民族文化——阶级文化 按内容分: 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按人类把握世界的不同方式分:认识文化——审美文化——价值文化 按结构分:一元文化——多元文化(主文化、亚文化、反文化)按时间分:前现代文化系统——现代文化系统——后现代文化系统 按空间分:本土文化——外来文化——大陆文化——海洋文化 按特征和普及程度分:大众文化——精英文化(四)文化的传承

1、文化进化论 摩尔根、泰勒(1)心理一致说

(2)独立发明说

(3)逐渐进步说 蒙昧——野蛮——文明

2、文化传播论

(1)德国派 格雷布内尔 “母文明”、“子文明”(2)英国派 斯密斯“泛埃及主义” 佩里“借用”(一)中 国 • 华 夏 • 中 华

中国

狭义 “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诗经•大雅•民劳》地理概念 “中国,京师也” 《毛传

广义 “中原之地”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

主权国家概念 1842年8月29日《中英南京条约》1911年10月11日中华民国 文化概念

华夏 “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失华夏” , 指中原诸侯国民,也有汉以前对汉族先民的称谓 , 指华夏居住的中原地区,后包括全部领土 , 最基本的涵义在于文化(二)中国文化史的分期

1、中华文明起源一元说,表人物:钱穆(1)上古——中国文化的起源(2)殷周——中国文化的孕育(3)春秋战国——中国文化的萌动 2(4)秦汉——中国文化的定型(5)魏晋南北朝——中国文化的发展(6)隋唐——中国文化的隆盛

(7)宋明——中国文化的强化

(8)清至“五四”——中国文化的转型

2、中华文明起源多元说,表人物:李学勤、冯天瑜(1)前文明时期:猿人到大禹传子

(2)文明奠基及元典创制时期:夏、商、西周至春秋战国(3)一统帝国文化探索、定格期:秦汉

(4)胡汉、中印文化融合期:魏晋南北朝至唐中叶(5)近古文化定型期:唐中叶至明中叶(6)中西文化交汇及现代转型期:明末迄今

三、中国文化的世界地位 “世界”源自佛教《楞严经》 文明形态(原生文化)“三大文明”——近东文明、东亚文明、中南美文明 “四大文明古国”——埃及、印度、中国、巴比伦

“六大文化区”——西亚、埃及、印度、中国、墨西哥、秘鲁

“七大母文化”——埃及、苏美尔、米诺斯、玛雅、安第斯、哈拉巴、中国 “八个文明中心”——埃及、印度、中国、巴比伦、雅典、伊斯 兰、西方、墨西哥

“26个文明中心”

“突破性文化”苏美尔——巴比伦——希腊——罗马 “连续性文化”

四、学习中国文化史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1、目的

2、意义

(1)有助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2)有助于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3)有助于我们辨别良莠,开创民族文化的美好未来

3、方法

(1)批判继承与开拓创新相结合(2)宏观把握和微观研究相结合(3)典籍研习与社会考察相结合

思 考 题

1、如何理解文化的内涵,学习中国文化史的现实意义是什么,2、“中国”概念的历史演变

3、中国文化的发展经历的阶段

4、文化与文明的联系与区别

第一章 影响中国文化发展的因素

一、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气候、地形、地貌、水文、植被)人文地理环境(疆域、政区、民族、人口、交通农业、牧业等)

1、地理环境对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1)为人类的生产、生存、发展和消亡或离开这个环境提供物质基础(2)决定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生物及其活动都有一个产生、发展直至消亡的过程(3)这个环境中的一切物质和由物质产生的能量既不能增加,也不会减少,只能转化或传递

(4)人类的一切活动必须顺应这一环境的内在规律

同样的地理环境,在不同的生产方式或生产力条件下,所起得作用是不同的

2、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形成和延续的影响

3、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多样性的影响

中国的地理环境究竟有利于开放还是有利于封闭

二、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基本特点及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1、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力

2、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3、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三、中国文化依赖的社会政治结构

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结构的特点: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完备而系统 专制主义严重

1、宗法制度的产生与确立: , 宗法:指一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标榜尊崇共同祖先,维系亲情,而在宗族内部区分尊卑长幼,并规定继承秩序以及不同地位的宗族成员各自不同的权利与义务的法则 , 嫡长子继承制 , 封邦建国制 , 宗庙祭祀制度

2、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 1)家天下的延续((2)封国制度不断(3)家族制度长盛不衰

(宋)以修宗谱、建宗祠、置族田、立族长、订族规为特征的体现封建族权的宗族制度。

宗谱 “谱存而宗可考,是故君子重之。”朱熹,“家之有庙,族之有谱” 宗谱又称家谱、族谱、世谱、家乘等

宗谱一般由序文、谱例、目录、家训族规、族基、祠堂、族田的情况、自始迁祖以下全族已故和现

存的所有成员的谱系世表等几部分构成。

宗祠

族田 又称祠产,名义上是合族公有的财产,包括山林、土地、房屋等 族长 拥有的权力:主持祭祀典礼之权,主管族产之权,对族人的教化和惩罚之权,处理族中各种

纠纷,调停争端之权 族规

第一、强调尊崇君权,履行对封建国家的义务 第二、把尊祖、敬宗、收族的宗法原则具体化 第三、提倡封建伦理道德 第四、宣扬同族一气

第五、规定对族人本身、持家方面的要求和禁约 第六、规定立后承继的原则和办法

第七、规定对违反族规家训、败坏纲常名教,损害了封建国家和封建家族利益的处罚办法

3、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1)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 以武力为先导,控制宗教势力,专制时间漫长 , 经济基础稳固 ,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走向极端 , 对人身控制严密

(2)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 社会结构的宗法型特征,导致中国文化的伦理范式 , 中国社会结构的专制性特征,导致中国文化形成政治型范式 本 章 思 考 题

1、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2、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第二章 中国语言文字和典籍 , 汉语文字的起源与演变 楔形文字,图画文字,象形文字 仓颉造字

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它应该具有约定俗成的性质,即由社会成员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共同创造而成。

汉字构字法——六书 , 象形:根据事物的形状来造字 , 指事: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标出注意点而造出的新字 , 会意:将两个字以上的字组合成新字 , 形声:将声符和意符并用造出的字 , 转注:同一部首的字字义相通 , 假借:借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记录

2、汉字字体的演变 以隶书为界分成两阶段:古文字阶段: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

今文字阶段:草书、楷书、行书

3、中国文字与文化的关系

1)中国古代文字的人本精神, 汉字所描绘的事物类别 , 字的部首 , 汉字结构所体现的人文观念

(2)汉字的审美特质 形美、意美、力美、韵味美

4、汉语汉字的国际化, 汉字汉语的优越性:高精度、高效能、适用性强、适应度高 , 汉字汉语的国际化

二、中国古代典籍

1、中国古代典籍的生产 , 生产材料 , 生产方法 , 装帧形制:简策形制,卷轴形制,折叠形制,册页形制(蝴蝶装,包背装,线装)

2、中国古代典籍的收藏

(1)公家收藏体系

159年,我国第一个封建社会中央政府第一个专门管理典籍的机构——秘书监 , 唐代 “三馆”——弘文馆、集贤院、史馆 , 明代以内府为主,文渊阁、大本堂、武英殿、东阁 , 清代七大藏书阁:文渊、文源、文溯、文津四阁,江南文采、文汇、文澜三阁

(2)书院和寺观收藏体系(3)私家收藏体系

中国古代私人藏书的历史贡献

3、中国古代典籍的分类:经、史、子、集、类书、丛书 本 章 思 考 题

1、汉字的演化过程及其特点

2、中国古代典籍的收藏系统

第三章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 “李约瑟问题” ,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成就 , 中国科学技术近代落后的原因

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科学:指人们关于自然现象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技术:关于工具、物质产品以及它们被用来达到实用目的的方式的知识。

1、中国古代的科学

(1)农学(2)医学(3)天文学(4)算学

2、中国古代的技术

(1)四大发明(2)水利技术(3)医疗技术(4)建筑技术(5)制造加工技术

二、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

1、整体观

优越性 , 始终把所研究的对象作为一个整体研究 , 强调整体对象与外部环境及内在因素的联系 , 强调整体的有序性 局限性 , 缺乏对事物内部个要素进行独立的具体分析 , 缺乏严密的逻辑推理系统

2、实用性 , 在宗旨上体现出强烈的实用性 , 在研究成果的表达方式上体现出实用性 , 古代技术相对于古代科学来说具有明显的实用性

三、“李约瑟问题”

李约瑟(1900—1995),约瑟夫•尼达姆,字丹耀,别号十宿道人,胜冗子。罗茜•莫耳(李大菲)。

《化学胚胎学》,被誉为“化学胚胎之父”。, 中国人对纯科学和应用科学究竟做出了什么贡献, , 为什么近代科学产生于欧洲而不是产生于中国 , 古代中国有没有科学, , “李约瑟问题”提出的意义

三、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

1、传统科学思维的局限

2、传统观念的影响

(1)古代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地位低下,古代科学家缺乏独立性;(2)封建专制制度在政治经济上重本抑末,科学技术很难凭借商品经济的力量获得长足发展;(3)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还经常直接限制科技的发展 本 章 思 考 题

1、总结中国古代科技在数学、医学上取得主要成就

2、分析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

1、与欧几里德的《几何原理》对西方数学所产生的影响一样深刻的中国古代数学著作是(《九章算术》)

2、我国古代数学对世界文化的重大贡献首推(“十进位值制记数法”)

3、在圆周率研究领域,我国古代数学家()与()成果斐然。刘徽(魏晋)3.142 祖冲之(南北朝)3.1415926

4、(《墨经》(战国))是我国古代记载物理学知识的最早文献。

5、被李约瑟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的是(沈括(宋)《梦溪笔谈》)

6、被阿拉伯和埃及称作“中国雪”,在波斯称作“中国盐”的炼丹原料是(硝石)

7、古代中医学“医经”留传后世的代表作是(《黄帝内经》)

8、我国现存最早的记载药物的本草书是(《神农本草经》(汉))

9、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达尔文赞誉为“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的著作是(《本草纲目》(明)

10、在自然地理研究方面,最古老而又有代表性的专著是()和()。《禹贡》、《山海经》

11、古代影响最大的天体结构理论是谈天“三说”,具体为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

12、我国古代第一部以疆域政区为主体的地理文献是(《汉书?地理志》)

13、我国和全世界现存最早的农学专著是(《齐民要术》)

14、被西方人称之为“唐图”的智力玩具是指(七巧板)

15、被誉为“智力游戏世界四大不可思议之一”,并编进国外大学计算机教科书的智力玩具是指华容道

第四章 中 国 古 代 教 育 , 中国古代学校的发展历程 ,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

一、中国古代学校

1、中国古代学校的发展历程(1)中国古代学校的萌芽与创建

“成均”、“米廪”、“庠”——学校的萌芽

“序”、“校”、“学” ——夏代的学校

西周:国学:大学(太学、东学、西学、南学、北学),小学 ——校、序、庠、塾 乡学

“学术官守”、“学在官府”;“官师合一”、“政教合一”(2)中国古代学校的定型 春秋战国:私学的出现

汉代:官学系统,中央官学:太学,师法,家法。地方官学:郡国学;县、道、邑、侯称校、乡称庠

私学系统,书馆,经馆(精舍、精庐)(3)代学校的繁荣和发展

隋 A、国子寺的设立,607年,隋炀帝改为“国子监” B、专科教育的多样化

C、科举制的创立,606年,隋炀帝始设“进士科”,以“试策”取士 唐 以儒家经典为教育内容的传统学校和以专科知识为教育内容专科性学校并行;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并立;官学与私学并存;科举制度和学校教育并举,共同构成了唐代完备的学校教育体系。宋 书院特点:日常教学与学术研究相结合,道德修养与知识传授相结合,学生自修与教师指导相结合

守一派学旨与学派间学术交流相结合,优美的自然环境与和谐的人文环境相结合(4)中国古代学校的延续和转型

明 “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的文教政策

官学特点:国子监创立监生历事制度,地方官学空前发展,社学制度更趋完善,形成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

清 1898年,京师大学堂设立,1901年,建立新学制;1902年,“壬寅学制”;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1905年,停止科举考试

2、中国古代学校的主要特点

(1)官私互补,私学对古代教育的贡献(2)政教一体(3)儒学为本(4)育用结合

3、中国古代学校的文化功能(1)培养统治人才(2)发展古代学术(3)传播儒家思想(4)服务社会政治

二、中国古代教育

1、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优良传统

尊师爱生、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用、温故知新、循序渐进、身体力行、教学相长

2、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主要特点

(1)全面综合的整体意识(2)德育为首的伦理色彩(3)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4)启发启觉的主体精神 本 章 思 考 题

1、中国古代学校的特点及文化功能

2、在现代教育中如何弘扬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 第五章 中国古代文学与艺术 , 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特点与文化的关系 , 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历程 , 中国古代艺术与文化的关系

一、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1、先秦文学

文学样式主要有神话、散文、诗歌,先秦散文可以分为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诗经》和《楚辞》构成后世诗歌创作的两大源头。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余年的诗歌305篇。按音乐的不同,分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各国土乐,共160篇;雅是周王畿乐歌,有大雅、小雅之分,共105篇;颂是宗庙祭祀乐歌,共40篇。“三体” “三用”(赋、比、兴)《楚辞》形式上,楚辞打破了《诗经》的四言形式,而代之以从三言到七八言的参差不齐的西形式;创作方法上,楚辞大胆采用神话的浪漫主义精神;内容上,大量采用民间的素材,具有“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的浓郁的地方特色。屈原《离骚》、《九歌》、《九章》、《天问》;宋玉、景差 西汉刘向辑录屈原、宋玉、景差以及汉代东方朔、淮南小山等人的作品为《楚辞》。“风骚”

2、汉魏六朝文学

汉赋,要特点是“不歌而诵”和“铺采摛文” , 汉武帝时期是辞赋最兴盛的时代,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西汉末年,杨雄《甘泉赋》、《长杨赋》、《羽猎赋》;, 东汉,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

建安文学,以“三曹”、“七子”为代表,他们继承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一方面反映社会的**和民生的疾苦,一方面表现统一天下的理想和壮志,悲良慷慨,有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建安风骨” “三曹”—— 曹操、曹植、曹丕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斡、阮瑀、应瑒、刘桢

3、唐宋文学

唐诗,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盛唐,山水田园派:王维、孟浩然,边塞派:高适、岑参,李白、杜甫 中唐,白居易、元稹,韩愈、贾岛、李贺,晚唐——李商隐、杜牧 “小李杜 宋词,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4、元明清文学

元杂剧,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王实甫 特征: 首先,美丑善恶泾渭分明,扬善惩恶,鲜明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道德观念;其次,往往以“大团圆”收场,体现中国人世俗、乐天的精神特点;再者,主要以歌词文采和音乐曲调取得戏剧效果 明清小说,中国小说酝酿于先秦,成型于唐代。

二、中国文学的主要特点 8

1、注重理性,中国文学发展中有两条扭结在一起的线索,一条以儒家思想为基石,强调文学的政治功用和理性控制;一条以道、佛思想为基石,强调文学的审美特征和无意识规律。

2、长于抒情,从体裁和创作方法上明显地表现出来

3、以和为美

三、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的关系

1、中国古代文学与其他文化形态的互涵互动

2、中国古代文学与传统心理及思维方式

3、中国古代文学与文化的基本精神

四、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历程

1、绘画

中国绘画的特点,散点透视,追求整体的和谐,平面、单色、线条的技法

2、雕塑

四种类别:陵墓雕塑,宗教雕塑,建筑雕塑,工艺雕塑

3、中国戏曲

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这些形式主要包括:诗、乐、舞。诗指其文学,乐指其音乐伴奏,舞指其表演。此外还包括舞台美术、服装、化妆等方面。而这些艺术因素在戏曲中都为了一个目的,即演故事;都遵循一个原则,即美。

话剧,均为戏剧之属,都要通过演员扮演人物,运用对话和动作去表现一定长度的故事情节。所不同者,戏曲是运用音乐化的对话和舞蹈化的动作去表现现实生活的,即歌舞的手段。也即人们所熟知的“唱、念、做、打” 中国戏曲的艺术特性 , 诗与韵白、散文结合的文学性 , 程式化,脸谱,动作,曲牌 , 虚实相生,以一当十

五、中国古代艺术与文化的关系

1、中国古代文化对艺术的影响

(1)文化影响艺术题材的选择和意蕴的表现(2)文化对艺术结构形式以及表现技巧的影响(3)文化对艺术风格的影响

2、中国古代艺术的文化功能(1)审美教育功能(2)认识功能(3)交流功能 本 章 思 考 题

1、中国古代文学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2、中国古代艺术的文化功能

第六章中 国 古 代 史 学

一、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

1、中国古代史学的历史进程

卜辞和金文是中国历史上目前所知最早的历史记载,《秋》

2、中国古代史学的巨大成就(1)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2)贯通古今的编年史(3)列朝相承的纪传体(4)典章制度的渊源

二、中国古代史学的特点

1、秉笔直书,《左传》,史氏 “崔杼轼其君,直书与曲笔

2、经世致用

3、注重修养

三、中国古代史学的文化意义

1、激发爱国热情

2、提供资鉴思想

3、启迪思维方法

本 章 思 考 题 分 析 史 学 的 文 化 意 义 中国文化概论习题集 第一讲 文化概说习题

1(中西语系中“文化” 内涵的异同。2(什么说文化就是 “自然的人化”, 3(赞同哪种文化分层说,为什么,4(中国古代文化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吗,为什么, 5(学习中国文化概论具有哪些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讲 中国文化的生成环境

1(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创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与西欧中世纪的庄园制有哪些重要区别, 3(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有哪些特点,它们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4(16,18世纪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中国难产的原因是什么, 5(宗法制度确立有哪三个基本条件, 6(宗法制度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产生了哪些影响,宗法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具有什么样的影响, 7(中国君主政治制度有什么特征? 8.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第三讲 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

1(试论述儒、墨、道、法诸家的主要思想。

2(春秋战国文化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什么样的历史地位, 3(唐代文化具有阶段性集大成的特点~试以史实论证之。4(唐代文化与宋代文化各自具有怎样的风格, 5(明清文化有哪些特点, 6(试分阶段论述中国古代儒学的流变。第四讲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成就 1(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怎样的世界地位 , 2(中国古代科技有哪些伟大成就, 3(谈谈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4(谈谈四大发明的历史影响。5(谈谈中国传统中医学的特点。

6(影响中国近代科技发展迟滞的前近代因素有哪些, 7(中国的人文主义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第五讲 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宗教、哲学

1(什么是“传统美德”,中华民族具有哪些传统美德, 2(中国传统论里思想体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结构要素试什么, 3(你认为子女怎样作为才算真正的尽孝, 4(你认为传统“慎独”思想的实质是什么,它还具有现实价值吗,为什么, 5(谈谈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6(谈谈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7(谈谈佛道文化在当今中国社会生活中的影响。

8(谈谈中国古代哲学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影响。第六讲 中国文化的特征

1(为什么说中国传统文化是伦理型文化, 2(中国文化具有哪些特征,促使诸特点形成的原因又是什么, 3(你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哪些因素有助于促进中国的统一, 4(你认为中国文化的主要缺失有哪些, 5(你对当代中国文化有怎样的印象, 第七讲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1(你认为“文化的基本精神”应该是中性的还是褒性的,为什么, 2(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试比较中西文化在天人合一关系上的异同。4(天人合一思想具有什么现实意义, 5(如何评价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思想, 6(你认为中国人现在最需要什么样的精神, 第八讲 中国文化的近现代化

1(文化现代化的内涵是什么, 2(试分析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近代的动因。

3(谈谈“中体西用”论现代化模式的历史作用与影响。4(为什么说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文化变革的根本原因, 5(如何评价“全盘西化”论

6(如何理解“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 7(80年代的“文化热”有哪些特点, 8(谈天你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识。重点的思考题目: 1,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现代化的动因是什么, 是什么原因促成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沉积,具有相当成熟、相当稳定的形态的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代经过不到100年时间,就大体上转变成为了近代型文化的呢,1、西方文化的冲击

“冲击——反应”论是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型的外部动因的代表理论,它认为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内部缺乏活力的惰性体系,它长期停滞不前,只有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才被迫作出反应,被迫向近代转变。从中西文化交流的角度来探寻中国文化转型的原因,是有一定道理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与西方文化长期隔绝的环境中缓慢发展的,它的迅速变化是从鸦片战争以后开始的,从经济到政治再到观念的三层次演进,每一步都留有西方文化的深刻影响,受到西方文化强烈的冲击。“冲击——反应”理论充分肯定了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在促成中国和其他落后国家从前资本主义社会走向近代社会过程中的历史性作用。但是,这种理论只看到西方文化在中国走向近代化过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只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一过程中所起的消极阻碍作用,而没有看到中国传统文化内部富有活力的那

些因素也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因此它不能全面正确地解释中国文化近代化的历程和动因。

2、传统文化的内在活力因素

落后于西方近代文化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受到西方文化强烈的冲击之时,一面对西方文化进行顽固的拒斥,显示出惰性;另一方面在它的内部也存在着某些与西方近代文化相沟通、相衔接的富有活力的因素,这些因素在中国文化近代化的过程中也起了积极作用,并且经过转型而成为中国近代新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这些富有活力的因素中,比较重要的有:(1)经世思想

经世思想是儒家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孔子在创立儒家学派时就提倡一种积极用世的精神,后世儒家继承了这种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他们的座右铭。但在不同时期、不同学派中,经世精神也有强弱显隐的不同。以清代为例,清初学风朴实,富于经世精神;中期乾嘉时,由于统治阶级严厉钳制言论,知识分子只好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用于故纸堆中,致使经世精神隐而不彰;到鸦片战争前夕,清朝已经衰落,统治阶级对社会舆论的控制能力大大减弱,社会问题丛生,于是经世思想再次抬头,渐渐成为一种有影响的社会思潮。著名学者包世臣、龚自珍、魏源,封疆大吏贺长龄、陶澍、林则徐等,都是讲究经世学问的。他们致力于研究农政、刑名、河工、漕运、盐法、战守、货币等实学。稍晚一些,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也都讲究经世之学。在经世思想的支配下,魏源提出“师夷长技”的主张,曾国藩提出“欲求自强之道,总以修政事、求贤才为急务,以学做炸炮、造轮舟等具为下手工夫”。对于魏源、曾国藩等人来说,把研究中国的实学扩及到研究西方的实学,乃是一个自然的逻辑结论。

(2)变易思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丰富的变易思想。《易经》就是一部专门讲“变易”哲学的著作,它通过八卦推演,阐明了万物都是在阴阳两种势力的矛盾运动中变化发展的道理,对后世的影响很大。近代中国人在鼓吹改革、变法时常常引用古代变易思想作为根据。康有为把《易经》中“穷变通久”的观点发挥到了极至,他说:“故新则和,旧则乖;新则活,旧则板;新则疏通,旧则阻滞;新则宽大,旧则刻薄。自古开国之法,无不新,放新为生机;亡国之法,无不旧,故旧为死机。”中国传统变易思想成了他“变法”的理论根据。维新派还把传统变易思想和从西方传来的进化论结合起来,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进化学说。康有为的“三世”说就是这种结合的产物。在他那部著名的空想社会主义著作《大同书》中,也可以看到中西变易进化思想的奇妙结合。

(3)民本思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中有着丰富的民本思想。孟子的“民贵君轻”说一直为后世儒者所继承和发展,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人对君主专制主义进行了严厉批判,把古代的民本思想发展到了新的高度,使之具有了某些近代启蒙思想的色彩。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为近代资产阶级的政治家、思想家们所继承,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改良派康有为在解释孟子“民贵君轻”的“微言大义”时说,君主不是什么“天子”,而是民众的一员;君权不是神授的,而是民众赋予的;君主不是民众的主人,而是民众的仆人,君主是受民众的委托。受民众的聘雇而为民众服务的。康有为的解释很明显地受到了黄宗羲的影响。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原君》中指出:君主产生于处理公共事务的需要,因此,“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经营者,为天下也”。资产阶级还尽量利用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来为排满革命服务。革命派孙中山对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挥众所周知。国粹派也极力推崇古代那些有异端思想的“在野君子”,尤其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

之、黄宗羲、顾炎武和鸦片战争前后的龚自珍、魏源等人。刘师培在《中国民约精义》一书中,就曾广泛地援引这些学者的言论,阐发其中的民主因素,宣传主权在民和法治思想。经过国粹派的阐发,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民主性精华在20世纪初年得到了发扬,它对当时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起了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从殷周时起就是一个融会了多民族文化而形成的一个综合体,与欧洲中世纪文化相比更具有涵摄性和包容性。因此,近代从西方传入的各种先进思想,如科技思想、民主思想,以及五四以后传人的马克思主义,都可以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找到接洽点,被吸收到不断发展更新的中国文化体系中去,这是西方先进文化能够在中国传播、生根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活力因素还有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深沉的忧患意识等,它们都在近代文化变革中都起了重要作用或有重要发展。由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许多积极的活力因素,它们在中国近代文化变革中起着联结新旧文化的作用,因此,中国近代的新文化,无论是资产阶级新文化,还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文化,都不可能完全等同于西方文化,而是吸收了许多传统的文化精华、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新文化。

(4)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文化变革的根本原因

促使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转型的根本原因和动力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经济成分已不再是原始的萌芽状态,以大机器生产为特征的近代资本主义已经产生并逐步发展,资产阶级随之产生并逐渐成长,它要求创造和发展为它服务的新文化,植根于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经济上壤之中的传统文化,已经不适应近代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使传统文化产生了危机,并不得不向近代转型。

然而,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不是如何发展资本主义的问题,而是如何挽救民族危机的问题。中国近代社会的变化主要是由于民族危机引发的,从一定意

义上说,解决这个危机的过程,也就是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国近代文化的发展方向,它的内容,它的特点,也都是由这个危机和解决这个危机的要求所决定的;它对西方文化的选择,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改造,都是为解决这个危机服务的。近代中国的志士仁人,都是围绕着挽救民族危机这个主题,苦苦探索,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倒“维新变法”,到“排满革命”,到“马克思主义”,种种选择,都是为了这一目的。

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不仅决定了中国人对西方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内容的选择,并且决定了如何改造它们。以输入的西学为例,在中国最有影响的莫过于进化论(即西方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这种理论,以生存竞争说来解释人类社会,是一种为殖民者扩张服务的反动理论),它一传入中国,就起了极大的积极作用:增强了处于民族危机中的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并为社会改革提供了理论根据。再如自由学说,在西方是讲基于个人财产基础上的个人享有的自由权力,而在中国则主要是讲国家的独立自主,民族的自由解放。这显然是由于中国深重的民族危机的客观形势所决定的。道理很简单,如果没有民族的独立自主,就不可能有个人的自由;在为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中,不宜过分强调个人的自由意志,相反倒要强调个人服从、个人牺牲。因此,在近代中国,个人自由权力的观念一直很淡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自由主义意识曾流行一时,但很快就被淹没在新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的高潮中了。

中国近代深重的民族危机也决定了近代文化思潮的迅速变迁和发展路向。大约每经过20,30年时间,中国就要更迭和流行一种新的文化思潮:求强求富的洋务思潮-主要是要求建立西方式民主制度的民主主义思潮-主要是追求个性解决的思潮-为先进的中国人所接受的马克思主义。而中国人之所以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是因为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综上所述,中国近代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决定了对中西文化内容的选择和改造,决定了近代文化思潮的迅速变迁和发展路向,因此它是中国文化近代化的根本动力,与它相比,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活力因素都还是次要原因。

2,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如何促进新文化建设, 新文化,是一种能跟上社会发展、能对社会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和推动作用的新思想、新道德的精神、品质的表现。

旧文化,是一种旧的思想体系阻碍社会发展、阻碍新思想的建立的旧思想、旧习贯势力的表现。

理想的道德追求,注重现世、求是务实的人生信念,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贵和持中的和谐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几个基本精神。这几个基本精神曾经对中国的历史发生作用。对它的批判继承,对现代中国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指导我们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传统文化是塑造当今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基础。虽然传统文化的内在理念是向内的,注重心性修养,但这种观念是解释社会与人的关系的一个归依。可以在具体的观念上,吸收西方的向外的思想,加强精神的释放性,但就文化体系的构成而言,传统文化仍应是中国现代文化的一个基础。如何使传统文化现代化,这是我们应该加强的一个基础。

二、传统文化以内治外,通过人的心性来规范外部社会,这是一个大的原则,与此相应,它的特殊功用体现在,传统文化具有一整套特殊的思维方法和理论。这些非常全面,思想文化资源异常丰富,它们与现代的科学文化观念结合,是提高科技创新力的一个重要源泉。

三、传统文化还有一个现实的功用,是对当代生活礼仪、社会秩序和人伦关系的规范和调节。西方的东西在中国根本不适用,中国重视现世/现世的人情,因此

用传统文化来规范和打造新型的社会规范、礼仪,是很现成也能够产生好的成效的事情。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是正确认识、利用古代和外国文化遗产,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方针。

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文化建设,十分需要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吸取有益的成分,使之与现代精神、中国特色相融合,并进一步发扬光大。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明显受到了两种文化因素的影响:一是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二是世界优秀文化的影响。

毛泽东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对待外来文化,“如同我们对待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送进唾液胃液肠液,把它分解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才能对每位的身体有益,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所谓„全盘西化?的主张,乃是一种错误的观点”。这就是说,对古代和外国文化遗产都要加以批判的分析,剔除其封建性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精华,并通过吸收、借鉴进行我们的革新创造。

在处理与古代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关系问题上,中国采取了更关注现实的原则。继承借鉴古代和外国一切优秀文化遗产只是手段,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才是目的。应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吸取现代西方建设的经验,以西方文明的长处来弥补我们的短处,使中西相结合。

只有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才谈得上建设新文化,不可能完全脱离“旧文化”。所谓“旧文化”应该是指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性。也只有充分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遗传基因DNA密码和DNA全息结构,才有可能发现其“基因结构”的缺陷,只有优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结构,才能与西方现代文化实现“基因

重组”,才有可能实现建设“新文化”的目标。可这一切的前提,是要求大家必须建立在充分了解中国文化DNA“遗传基因密码”的基础上。否则,谈不上建设“新文化”。我们研究发现,素有中国传统文化之源之称的《易经》,恰恰就是研究中国文化和管理哲学问题的“全息基因地图”。

所以,我们讲要建设“新文化”,固然要学习西方的文化,但不要“缘木求鱼”,更不能“叶公好龙”,还要从认真研究中国文化的源头《易经》入手。

第五篇:中国文化史笔记(本站推荐)

中国文化史笔记

1、五礼

① 吉礼:对上帝、日月星辰、司中司命、风师鱼师、社稷、五祀、五岳、山林川泽以及四望百物等的祭祀典礼。

② 凶礼:一般理解是指丧葬,还应该包括对天灾人祸的哀吊。

③ 军礼:主要指战事,实际还包括若干需要动员大量人力的活动。

④ 宾礼:指诸侯对王朝的朝见、个诸侯之间的聘问和会盟等。

⑤ 嘉礼:有婚礼、冠礼、飨燕、立储、诸侯间的庆贺、朋友间的宾射。

2、三礼

《周礼》、《仪礼》、《礼记》)(小戴礼)

3、什么是和亲

一种政治权利直接干预下,为了实现某种政治目的而与其他民族或其他国家结亲的特殊婚姻。

4、婚姻六礼

纳礼:男家聘媒人到女方家说亲,礼物是大雁。

① 问名:男家聘媒人询问对方的姓名、生辰八字排名,女方具告,以便男方拿着这些资源占卜问媒。② 纳吉:订媒阶段的主要仪式,男方将两人的生辰八字通过巫师占卜,看婚姻是否吉利。③ 纳征:大聘、过大礼,男方正式给女方下聘礼。

④ 请期:男方择好合婚的具体日期、并准备礼物请人通报女方。

⑤ 迎亲:成婚日由新郎亲自到女家迎接新娘,也有由男家派遣迎亲队伍迎娶,新郎在家等候。

5、什么是宗法制

即血缘宗法制度,是中国古代解决职权和财产分配的、维护世袭统治秩序的一种制度。在宗法制度,家族—宗族是血缘关系为纽带,以统治和服从为内核的政治、经济和道德的共同体。

6、周公的宗法制的内容

① 嫡长子继承制

② 封邦建国制

③ 宗庙祭礼制度

7、自命号的方式(书P14)

8、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的一种政治制度。隋唐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三省

从唐朝开始正式设立的中央政权体系,分别为: 尚书省——最高行政机构,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

门下省——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

中书省——决策机构,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

中书省主要负责与皇帝讨论法案的起草,草拟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查诏令内容,并根据情况退回给中书省。这两个部门是决策机构,通过审查的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

六部

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别为:

吏部:负责考核、任免四品以下官员

户部:负责财政、国库

礼部:负责贡举、祭祀、典礼

兵部:负责军事

刑部:负责司法、审计事务。具体审判另有大理寺负责。重大案件组织刑部、御史台、大理寺会审。谓三司审。

工部:负责工程建设。

9、古代官制的特点

(一)文官制度为主

① 古代依靠文官执行政务,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儒者出身的文官始终是官僚队伍的主体。

② 文官制度对知识分子的导向功能十分明显,传统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把参政济世视为人生正途,知识与权力联姻,方能体现人生价值。

③ 知识分子式中国政治史上最活跃的一群人,也是一种对现实政治发出批判性声音的制衡力量。

(二)中央集权的强化

① 中央集权以对帝王的绝对崇拜和无条件服从为依归,它是中国古代官制的基础和内核,也是古代官制嬗递演变的直接原因。

② 从设官分职的角度看,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元代以前是宰相制的君主专制,宰相辅君佐证,听命于君而支配百官。明清两代,为加强中央集权和皇帝专制,取消了宰相制,皇帝直接行使中央政府的各个权力。

③ 中央集权下的官僚体制的又一特征是君尊臣卑,君臣关系实质上是主奴关系。

10、唐代科举考试的程序(简答)

唐代考试分为两级。第一级是地方考试,主要由各州县组织,合格后可参加省试,此级考试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级考试是由尚书省组织的省试,各地的举子先到尚书省交达文解和家状,即介绍信和履历表,同时要求举子考试前必须要有保人作保。

11、策问:是殿试的主要内容,一般是以“皇帝的口吻”发问的,其内容主要是治国安邦,国计民生的大事。

12、糊名:科举考试中防止舞弊的措施之一,凡试卷均糊其姓名,使试官难于徇私舞弊。

13、如何客观评价科举制度

(一)积极意义

① 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利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前期世族门阀把持朝政的局面

② 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③ 选拔官史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化队伍。

(二)消极意义

① 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实际学问或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② 明清八股取士为封建统治者培养的忠实奴仆,严重阻碍了人才的成长。

14、《诗经》——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

《诗经》,又称《诗三百》,本名《诗》,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古代诗歌总集,所辑多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共305篇。至汉代,被列为儒家经典之一,史称《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15、唐代诗歌——山水田园诗派

① 陶渊明,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

陶诗内容:描写优美的农村风光;歌咏饮酒抚琴,读书赋诗,闲话桑麻的情趣;抒发对宁静闲适的隐居生活的挚爱;表现对官场的厌恶和安贫乐道的品格。

陶诗风格:清新、质朴、自然

② 孟浩然,是唐代重要的山水田园诗人,在当时与王维并称“王孟”

孟浩然禀性孤高,终身不仕,其山水田园诗更贴近生活,诗中的情景,常常就是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诗的语言也自然纯朴,不假雕塑。

16、李白诗歌的思想和艺术

(一)主要思想

① 关心国事,希望为国立功,不满黑暗现实。

② 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和同情。

③ 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写下不少描写自然风景的诗篇。他喜爱、歌颂高山大川。

(二)艺术特点

李白诗歌艺术的主要特征,是善于运用夸张的手法、生动的比喻、丰富的想象、自由解放的体裁和朴质优美的语言来表现他热烈奔放的思想感情。

17、杜甫生平简介

身世: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曾任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杜拾遗。

代表作:前期有《望岳》,后期后“三史”“三别”等。其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矛盾,被称为“诗史”。他诸体兼备,无体不工,沉郁顿挫,律切精深,被后世尊为“诗圣”,有《杜工部集》,与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18、宋词

婉约词,词的一种流派,这类词修辞婉转、表现细腻。在取材上多写儿女之情、离别之情;在表现手法上,多用含蓄蕴藉的方法表现情绪。代表词人有李清照、柳永等。

豪放词派,中国宋词风格流派之一。豪放派特点大体是创作视野较为广阔,气象恢弘雄放,用事较多,不拘守音律,然而有时失之平直,甚至涉于狂怪叫嚣。南渡之后,由于时代巨变,悲壮慷慨的高亢之调应运发展。

19、唐宋时期的古文运动 唐宋时期的古文运动,是提倡古文、反对骈文的一次文风、文体、文学语言的革新运动。其内容主要是复兴儒学,其形式就是反对骈文,提倡古文。“古文”这一概念由韩愈最先提出。除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轼、苏辙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性人物。20、唐传奇

唐代的文言短篇小说,内容多传述奇闻异事,后人称为唐代传奇,或称唐传奇。

特点:

① 鬼神灵异、奇闻轶事走向现实生活

② 严谨完整、富于变化的艺术构思

③ 人物形象塑造丰富多样,栩栩如生

④ 语言简练,优美动人

标志:我国的文言小说发展到成熟阶段

代表作:书P12221、章回小说

是在宋元长篇讲史平话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分章回叙事的白话小说,是我国古典小说的主要形式,特点是分回表目,段落整齐,首尾完整。从章回小说中经常出现的“话说”、“看官”、“且听下回分解”等字样,可以看出它和话本之间的继承关系。代表作:《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红楼梦》

22、戏剧

剧本结构:“四折一楔子”

折:是故事情节单元,接近现在戏剧中的一幕,折同时又是戏曲音乐组织单元,每折由属于同一宫调的若干支曲组成,不同的宫调有其相异的情感色彩。

楔子:是四折之外的一个短小段落,一般放在第一折的前面,起序幕作用。也有放在折与折之间的,等于过场戏。楔子只能用一二支小令,不能用套曲。

剧本的构成:由唱、科、白三部分构成。

唱词是按一定的宫调(乐调)、曲辞(曲谱)写成的韵文。

科是戏剧动作的总称。包括舞台的程式、武打和舞蹈。

白是“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部分。宾白是元杂剧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宾白又分以下四种:

对白:人物对话;

独白:人物自叙;

旁白:背过别的人物自叙心理话;

带白:唱词中的插话。

代表人物:关汉卿

23、老子的哲学思想

① 形而上的世界观:道

② 朴素的辩证法:对立统一

③ 方法论:无为不争

24、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源是“理”。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求欲,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

不同点:对世界本源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源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源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把握的途径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回复良知。

25、道教对我国文化的影响

① 在政治领域里,道教往往成为下层民众的组织形式,历代农民起义有的就与道教有关。道教领袖辅佐王政,在道教显贵时,常能对国家大事施加巨大的影响。

② 在思想领域里,道教吸收了先秦诸子许多的思想内容,使得这些宝贵的思想财富在遭到儒家排斥后仍然得以流传下来,这是道教在思想文化传承方面的一大功劳。

③ 在文学领域里,道教的神仙实有、修仙可成的信仰历来是中国文学中的一大题材。神仙故事、修仙传说又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和典故。

④ 在美术上,较多的也是神仙绘画,古代画的仙人都长有翅膀,表示神仙能飞,有羽化升天之意。⑤ 在民俗领域里,中国民间信仰多受道教影响,过去广大汉族农村神庙林立,祭祀复杂。玉皇、财神、灶神、海神、门神、关帝、土地神、福禄寿三仙等,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道教,道教的许多活动在不知不觉间转化为民间习俗,代代相传,且道教的修炼方法深入民间。

⑥ 在科技领域里,道教的炼丹术、修炼养生术,对我国古代的化学、药物学、人体科学等做出了贡献。

26、佛教对我国文化的影响

① 对语言的影响:“罗汉果”、“菠萝蜜”、“涅槃”、“塔”、“轮回”、“业报”、“因果”、“姻缘”、“无常”、“意识”、“刹那”、“色相”、“布施”、“法宝”、“慈悲”......② 对政治、经济的影响:崇佛、灭佛,喇嘛教。

③ 对体育健身等的影响:瑜伽术、武术。

④ 对文化习俗的影响:佛诞(农历四月初八)、吃斋、弥勒崇拜、观音信仰、“少林寺”、轮回观念、地狱观念等。

27、书法

秦始皇用小篆统一了文字

“蚕头燕尾”:隶书,隶书的诞生标志着象形体古文字的终结和笔画新文字的开始。

28、山水画的艺术特点

内容上:以自然风景为主要的内容。

技法上:讲究布局构图,画面普遍具有气势雄壮的意境。

创作风格:追求的是画面传达出主观情致与神韵,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

29、人物画的艺术特点是传神写照

30、绘画与雕塑的异同点

雕塑不同于绘画,但是他们的异同点是造型艺术,绘画是用线条色彩、明暗表现物体的,雕塑是用石头、金属、木头表现雕塑物体的;绘画是表现平面上的,而雕塑作品是摆放在实的空中。

31、音乐

秦朝设立过音乐机构“乐府”。汉承秦制,朝廷也有乐府。

唐朝的音乐机构,有太乐署、鼓吹署和教坊,都归太常寺管辖。

32、江南园林的特点

① 个性鲜明,主题突出

② 小巧别致,色彩淡雅

③ 意境深远,蕴含深刻

33、皇家园林的特点

① 规模宏大,真山真水,建筑雄伟,富丽堂皇

② 宫苑合一,功能齐全

③ 天下美景,蕴含深刻

34、唐代私家园林的聚集地:长安、洛阳

35、“一色楼台三十里,不知何处觅孤山。”——临安园林

36、五座大型的皇家园林

畅春园、静明园、静宜园、圆明园、清漪园(乾隆的偏爱)

37、计成是最主要贡献是写了中国唯一的一本造园专著《园治》

38、原始社会服饰

人类最早的护体服饰是自然物,亚麻、羊毛、蚕丝成为主要衣料。

目的:御寒、遮羞、装饰

39、室内的座位以西边(面向东)为尊,其次为坐北朝南,再次为坐南朝北,东边的座位坐卑。

40、古代的马车只有一根辕,驾辕的马叫服马,两旁的马叫骖,类似现在牲口车的“长套”。

驾马以四为常,所以古人以驷为单位计数车辆。

40、造纸术对文化的影响

① 造纸术的发明与传播,使文字的载体成本得到大幅度的下降,只是在平民中的普及得以实现,从而极大地推动了世界科技、经济的发展。

② 造纸术的传播,促进可西方文化的内部交流,为欧洲的教育、政治、商业的活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从而使以后的文艺复兴成为可能,造纸术对文化的普及和世界科学文化传播交流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41、印刷术对文化的影响

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自从有了活字印刷术后,欧洲人才得到便宜的书籍,图书不再是只有富人才能拥有的奢侈品了,这样欧洲由僧侣垄断教育的状况结束了。学术、教育从基督教修道院中解放出来,更多有利于生产发展的文字、艺术、科学的读物迅速增长。

42、3世纪时韦诞所造的墨,被赞为“一点如漆”

印刷术可以分为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是北宋庆历年间由平民毕昇发明的43、“水上之友”——指南针

世界上最早的指示方向的仪器是战国时期的司南

44、火药

① 唐朝末年用于军事。

② 元宋时期在军事上广泛使用,出现了突火枪、火炮等。

45、突火枪

突火枪是古代的一种用火药发射弹丸的竹管射击火器,是世界上最早发射子弹的管型射出火器。

下载学习中国文化史概要心得和体会word格式文档
下载学习中国文化史概要心得和体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文化史名词解释之二

    中国文化史名词解释1文明“文明”中之“文”实指文采、文藻、文华;“明”指开明、明智、昌明、光明。“文明”一词首见于《尚书・舜典》之“睿智文明”。按孔颖达的说法,则为“......

    中国文化史第六章

    宋代文化的总结 唐中叶至明中叶,中国文化开始了又一轮变迁,称之为近古文化。宋代作为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具有典型的代表性。宋代之后,汉唐的雄浑气象一去不复还,雅文化层面走向......

    中国现当代文化史

    《中国现当代文化史》考查 1、总结归纳20世纪10-30年代,中国学术界发起了哪几次有关东西文化(中西文化)的争论。列举每次争论双方的代表人物、主要的观点,以及每次争论的结果。......

    《中国文化史》读后感

    中国文化史 学习和研究中国文化史实了解中国国情,继承中国文化优秀传统,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和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对于青年学生来说,它至少需要和可以达到三个方面的目的:一......

    中国文化史参考书目

    中国文化史参考书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学林出版社1987年。 2、钱穆:《国史大纲》,《中国文化史导论》。 3、柳诒徴:《中国文化史》,东方出版中心1988年。 4、张岱年等主......

    学习中国创业学心得和体会

    学习中国创业学心得和体会 作为一个还未走出校园的学生,创业对我们来说意味着刺激和风险。从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创业学,我们之前对创业没有深刻的了解。直到我们学习了赵延忱老......

    中国的教育文化史

    中国的教育文化史 从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几 年间,基本为中国的内战时期。当时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不能不受到战争 的严重影响,有关的统计......

    《中国文化史导论》书评

    《中国文化史导论》作者:钱穆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年: 1994-6-1内容简介:本书写于抗日战争时期,是国学大师钱穆继其《国史大纲》后,第一部系统阐述他对中国文化看法的著作,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