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怎样验证发生了化学反应
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怎样验证发生了化学反应
◇因为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无明显现象,所以可以用酸碱指示剂证明其发生了反应,如无色的酚酞试液。
先在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试液,这时溶液呈现红色(因为无色的酚酞试液遇到碱性溶液呈红色)。
然后在上述红色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会发现红色逐渐退去至无色(溶液不是红色了,说明溶液不显碱性了,既而说明氢氧化钠反应掉了,也就是说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发生了化学反应!)。
当红色突然变成无色是说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继续滴加盐酸的话,盐酸过量,溶液呈酸性。
◇采用酸碱滴定法,去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加入几滴酚酞,见溶液变红,然后慢慢的滴加稀盐酸,见溶液从红色变为无色,即证明氢氧化钠跟稀盐酸发生中和反应。酸碱指示剂除了酚酞为可以用石蕊指示剂等。
试题某兴趣小组同学为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方案一: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盐酸,并不断振荡溶液,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测得的pH逐渐变小且小于7,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OH+HCl═NaCl+H2O NaOH+HCl═NaCl+H2O
.
(1)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是: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得溶液的pH.
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得溶液的pH. .
(2)简述强调“测得的pH小于7”的理由:盐酸过量,这时溶液呈酸性,所以溶液的pH小于7.
盐酸过量,这时溶液呈酸性,所以溶液的pH小于7.
.
方案二: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再滴加盐酸,可观察到红色逐渐消失,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该组同学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该小组对这种意外现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
①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
②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
(1)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OH+CO2═Na2CO3+H2O .
(2)为验证猜想①,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实验中“加热”和“滴入植物油”目的分别是除去溶液中的氧气
除去溶液中的氧气、防止空气中的氧气进入.
防止空气中的氧气进入.
.实验结果表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
(3)为验证猜想②,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由此可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结论1:说明Na2CO3溶液呈碱性;
结论2:说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
(4)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很大时,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请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浓度过大:①实验方法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几滴酚酞试液,可观察到溶液先变红色,过一会红色消失.再向溶液中加入水进行稀释,观察现象.②观察到的现象溶液又变成红色.
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猜想与事实验证;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酸碱指示剂的使用;溶液的酸碱度测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分析:方案一测定溶液的pH要将待测液涂在pH试纸上,把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用盐酸滴定氢氧化钠溶液时,如果盐酸过量,则导致溶液的pH小于7.
方案二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因为氧气是不易溶于水,所以空气中的氧气有一少部分会溶于水,加热可把水中的氧气除去.植物油浮在水面上,能防止氧气进入溶液.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可用稀释浓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检验浓氢氧化钠能使变红的酚酞试液的红色消失.解答:解:方案一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钠和水,故填:NaOH+HCl═NaCl+H2O;
(1)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是: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得溶液的pH,故填: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得溶液的pH;
(2)盐酸过量,这时溶液呈酸性,所以溶液的pH小于7,故填:盐酸过量,这时溶液呈酸性,所以溶液的pH小于7.
方案二(1)氢氧化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填:2NaOH+CO2═Na2CO3+H2O;
(2)水中溶有少量的氧气,加热是为了除去溶液中的氧气,滴加植物油是为了防止空气中的氧气进入,故填:除去溶液中的氧气,防止空气中的氧气进入;
(3)碳酸钠虽然是盐,但是它的水溶液显碱性,故填:碱;
(4)可以采用向浓氢氧化钠溶液中加水稀释的方法来证明,故填:①实验方法: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几滴酚酞试液,可观察到溶液先变红色,过一会红色消失,再向溶液中加入水进行稀释,观察现象.②观察到的现象:溶液又变成红色.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酸碱中和反应以及酸碱性溶液与酸碱指示剂相互作用的情况,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加强对物质性质的识记,以便灵活应用.
(1)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方程式是:
NaOH+HCl=NaCl+H2O
(2)碳酸钠和稀盐酸的反应方程式是:
NaCO3+HCl=NaCl+H2O+CO2(气体符号)
由此可见,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反应没有气体生成,而碳酸钠和稀盐酸的反应有气体生成。
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跟稀盐酸反应的现象是产生气泡。
接下来再分析:(1)氢氧化钠是碱,呈强碱性。(2)碳酸钠是盐,也呈碱性。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氢氧化钠的碱性比碳酸钠的碱性要强得多。
根据化学反应中:酸碱中和反应,如果酸是不变的,而有若干种碱和酸反应,酸总是先和碱性强的反应,碱性强的反应完了才与后面的弱碱反应。反过来,碱不变,酸有若干中的情况也一样。
所以,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混合后跟稀盐酸反应,由于氢氧化钠的碱性比碳酸钠的碱性要强得多,盐酸先跟氢氧化钠反应。
所以一开始是不会有现象的。
试下面方法:
①在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剂,观察溶液的颜色。
②插入一支温度计,测量溶液的温度。
③用胶头滴管吸取稀盐酸逐滴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边滴边用玻璃棒搅拌,当溶液刚好改变时,停止加酸。
④再测溶液温度。
第二篇: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
设计实验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
季钰岷 初三十班
1取少量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酚酞试剂,可以看到酚酞指示剂变红
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可以看到酚酞指示剂的颜色逐渐变淡直至无色。
由此可见,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反应
第三篇:我们的党情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我们的党情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泰州市纪委书记 陈国华)
当今时代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时代,所以有人说:现在唯一不变的就是变。我们党的党情也是如此,已经发生并将持续发生变化。就“变化”本身而言,既可能变好,也可能变坏。我们常常讲我们党是与时俱“进”的,但党情的变化是否一直都是向好的方向发展,还是值得认真思考。当然,我从心里希望我们党越变越好!现在的问题是我们要清醒认识到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现实就是:今天,我们的党情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还是伟人说得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
在我看来,党情最基本、最直观的变化,就是党员数量的增加。1921年党的一大召开时,我们党仅有党员57人;1927年五大的时候,党员数量激增1000倍,达到了5.7万人;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时,党员数量达到了448万人;1956年,党员数量首次突破1000万大关,此后一直持续增加。2009年底的数据显示,党员数量已达7800万,现在恐怕早就超过了。7800万是什么概念呢?如果把所有的党员单独组成一个国家的话,这个国家的人口总数将在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位列第15位;如果7800万党员手拉手排成一队,可以绕地球3圈还多。有的同志常常为党员数量的增加而欢欣鼓舞,而我却对此抱有疑虑。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党员多了,也难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我们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可能并没有如我们所愿的随着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反而可能会被稀释。现在的实际情况似乎证明,中华民族的精英以及糟粕恐怕都在我们党内。否则我们党内怎么会有着那么多层出不穷的先进英雄人物和令世人齿冷的甚至是亘古未有的丑类呢!所以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这一点。人多了当然是好事,但人多了真的绝对是好事吗?素质跟不上去,人多了还不是各怀心思,请记住我没有用“各怀鬼胎”这个词。你说这怎能保持高度的一致呢?自然界蚂蚁的数量最多,但这种多有用吗?所以世界上有些多其实并不值得骄傲,反而值得警惕。钱多了会变坏,权多了会腐败。这是我们常看到的故事。苏联共产党就是前车之鉴。苏共在20万党员的时候,取得“十月革命”的胜利,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200万党员的时候,打败德国法西斯,取得“卫国战争”的胜利;在2000万党员的时候,却出现了亡党亡国的惨痛景象。这就证明多未必是好现象。我这话恐怕并不讨人喜欢!但我忍不住还是要说。谢天谢地,现在终于不是以言获罪的时代了,谁能说中华民族没有进步,这不就是最大的进步吗!
党情最根本的变化就是党的地位的变化。我们党已经从建党初期弱小的、地下的、革命的党,成为了如今强大的、执政的、领导建设的党。党所处的地位和环境,党所肩负的任务,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老话说得好,“打江山易,坐江山难”。封建时代,统治者在夺天下时期以及掌权初期往往都是相当励精图治的,但随着统治时间的延长,慢慢就变得腐朽,最终被新的王朝所取代。现在当然不是封建时代,我们党也不是统治者,但这里面的经验教训同样值得我们汲取。我们党地位的变化,使党自身面临着新的考验。党的执政时间长了,也可能会缺乏持续革新的动力,容易产生懈怠心理,权力观也容易发生蜕变,利用手中权力捞取特殊利益成为某些党员干部的选择,追求享乐成了一些领导的人生目标,一些利益集团可能在党内滋生并逐步发展壮大,党不可避免会产生脱离群众的倾向。前苏联勃列日涅夫掌权十几年,他们史称为“停滞时期”,这个时期为苏共的垮台埋下了许许多多的隐患。但我们还要看到,其实高度发展的时期同样可能埋下许多隐患,斯大林时期不就是这样吗?所以我们千万不能沉湎于所谓最好时期、什么盛世之类的自我感觉良好之中,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危机感来推动我们党思想理念上的现代化建设进程。
党情最现实的变化就是党员利益诉求的变化。过去我们讲,我们党是无产阶级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为了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实现全国人民的解放,寻求平等和自由。随着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我们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因而不断吸收企业家、私营
业主、自由职业者等新生力量加入,这给我们党不断增添了新鲜血液,党变成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但也自然而然带来了新的问题。现在,我们党内既有一贫如洗的农民和下岗工人,也有身价亿万的富豪;既有被高房价压得喘不过气的房奴,也有希望房价“直上重霄九”的开发商。如此等等。牙齿偶尔还会咬到舌头,一个锅里吃饭的一家人也难免磕磕碰碰,我们党内有着那么多的阶层、那么多的党员,党内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相左日益凸显,各种利益诉求互相交织,万众一心恐怕是个美丽的愿望。你看一些本来利党利国利民的政策措施,由于一些既得利益群体的干扰,或者迟迟无法出台,或者即使出台了也难以真正得到实施。如何排除各种利益集团的干扰,把全党的意志和力量统一起来,使我们每个党员的自主意识以及自豪感和尊严得到真正的尊重,这是巩固党长期执政的地位和造福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一个现实考验。
党情最核心的变化就是党员忠诚意识的变化。过去我们说到忠诚,会从心中自然升腾起一种庄重、严肃的感觉,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和拥护,真心实意、没有二心;现在说到忠诚,恐怕很容易被人认为是应景和作秀,很难再找到过去那种抛头颅、洒热血的无怨无悔、赤胆忠心。革命时期加入共产党,人人都有杀头的危险,但由于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的解放,先辈们不怕牺牲、前赴后继。不同的是,现在加入共产党,由于我们是执政党,因而人人都有腐败的危险。这是一个十分现实的党情。我们党现在不缺人才,不缺金钱,不缺发展的思路,缺的是那种一往无前、一往情深、一以贯之的忠诚意识。我们常常为党的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所取得的成绩沾沾自喜,但细细思之,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像陀螺一样,看起来在原地转得很欢,而实际进步并没有达到党和人民以及飞跃发展的时代所希望的那种程度。这是需要引起我们注意的。
党情最为突出的变化就是党群关系的变化。以上四种变化,造成党群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党群之间的鱼水关系,在不少地方已经异化成了油水关系。战争时期,沂蒙山区的妇女用乳汁救助我们的战士,我们泰州地区传承至今的黄桥烧饼,同样见证了那段时期党群、军民鱼水情深、万众一心的动人场景。我不是算命先生,我不知道如果现在又发生类似的情况,人民群众会不会那么义无反顾地再现当年那种可歌可泣的历史画面。事实上在很多地方,交通越来越发达,通讯越来越便捷,但一些党员干部和群众之间的距离却越来越远,“主人”找不到“仆人”,人民往往被阻挡在“人民政府”之外,这是一些地方的实际情况。少数党员干部从“为人民服务”蜕变成“为人民币服务”。党内频发的腐败现象日益侵蚀着群众对党的信任基础,党群之间很难再像过去那样手牵手、心连心了。所以,当原深圳市海事局林副局长猥亵少女被发现后却对受害人父母说“我就是干了,怎么样”;当原郑州市规划局逯副局长质问记者“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当兰州市城关区旅游局张局长在交通摩擦后喝问对方“知道我是谁吗?我是局长”时,我们也就不必大惊小怪了。党长期执政后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但这种危险在一些地方已经成为现实,群众对党的信任在极少数地方岌岌可危,日益增多的群体性事件就是给我们发出的信号。
当然,说了这么多党情的变化,不是因为对党灰心丧气,更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因为我们有责任、有权利对党有着更高的期望。我们党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在党的建设特别是反腐倡廉建设上下苦功、动真格、求实效。相信有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有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党的凝聚力、战斗力一定会更加强大,党的事业一定会更加兴旺发达,党一定会得到人民群众越来越多的拥护!
归根结底,我们党情的变化应该真正做到:无论世界上还是国内发生了什么大事,我们的宗旨始终不变,我们的目标始终不变,以这样的不变来应万变。我们党才能是伟大的、光荣的、正确的,我们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篇:生活与大数据发生了哪些有趣的联系
生活与大数据发生了哪些有趣的联系?
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加剧了互联网与金融业在客户管理、风险控制、渠道建设、商业模式、战略等层面广泛的融合和创新,不难想象,在不久的将来,真正能带来改变的互联网金融一定是由深谙互联网思维,立足小额信用贷款服务,涉及海量用户,注重数据资产,耐心长远的公司所推动的。只有这样,才是符合大数据的趋势,才能拥有长期的核心竞争力。但不可否认,无论选择与社交网络进行品牌联合,还是借助丰富而强大的数据系统实现精准定向,亦或求同存异定制产品打通,社交关系与大数据的结合,不仅搅动了金融业,而且演变为整个商业社会乃至人情社会的制高点工具,即将催生真正的互联网与金融领导者。
中国在国际秩序演变中的作用
中国是国际和平的保卫者,无论是伊核、朝核,还是中东、乌克兰,中国都发挥了正面的,不可代替的独特作用。中国还是世界发展的火车头,对经济的牵引作用世界第一,代表是一带一路和亚投行的一呼百应。
中国的贫困问题与缓贫对策
一、现阶段中国贫困问题的基本特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贫困人口曾经占世界贫困人口总数的20%,经过近20年来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大规模的扶贫运动,这种局面无疑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然而,这种成就只表明中国的贫困问题在快速缓解,离基本解决贫困问题的社会发展要求仍有很长一段距离,即中国现阶段依然存在着严重的贫困问题。现阶段中国贫困问题呈现出来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贫困人口的规模庞大和贫困程度仍然深刻。中国的贫困人口规模仍然很大;在贫困程度方面,不仅乡村中的贫困人口面临着基本生活条件缺乏保障的困境,城镇中因各种先天及后天原因(如失业、下岗等)导致的贫困人口同样面临着生存困境,部分居民生活水平极端低下,无钱治病、无钱送子女上学等现象并不罕见。因此,在充分肯定中国贫困问题已经得到极大缓解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问题仍然严重。现阶段中国贫困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另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在状态结构与致因方面变得异常复杂。在状态结构方面,中国目前的贫困问题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四个并存”:一是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并存。其中绝对贫困人口主要包括不发达地区的乡村贫困人口、没有收入来源或收入水平低于现阶段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线的城镇贫困人口,这些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食物保障;相对贫困人口则是指发达地区的乡村与居住在城镇的部分低收入家庭,其收入能够维持其食物保障,但无法满足在当地条件下被认为是最基本的其他生活需求;由此得出的结论即是中国现阶段的贫困问题不仅表现为不同阶层社会成员在收入与生活状态方面的不平等,而且也表现为不同贫困人口群体在生存条件与保障条件方面的不平等。
二是区域贫困与阶层贫困并存。1994年“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确立的592个国家贫困县或市虽在近几年中陆续有部分县市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但仍然有相当部分贫困地区未能摆脱贫困;而城市阶层贫困问题却正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显突出区域贫困问题与阶层贫困问题此消彼长的趋势,既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也决定了政府在继续做好扶贫工作的同时还宜及早筹划缓和阶层贫困问题的对策是乡村贫困与城市贫困并存。从世界范围考察,可以发现发达国家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而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口则主要集中在乡村,中国的现实却是城市贫困与乡村贫困并存
四是精神贫困与物质贫困并存。即由于自然环境恶劣、教育文化落后、思想观念落后和人口素质差等原因,中国的贫困人口还存在着突出的精神贫困现象,它主要表现在接受教育程度低、轻视科学与技能、盛行迷信等方面,贫困往往与愚昧混合在一起。中国贫困问题在总体上表现出来的上述状态结构,实际上是中国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的一种规律性反映,它与特定的社会经济背景相吻合,同时也在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而发生着变化。在致因方面,通过文献资料的归纳分析和笔者近两年在鄂、湘两省组织的城乡贫困问题专题调查,可以发现中国贫困问题的致贫因素虽然还在变化之中,但主要的仍然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历史因素。即旧中国的贫穷落后和新中国成立后人口众多、决策失误、生产效率长期低下及人们思想观念的禁锢等,均造成了大多数乡村居民长期处于赤贫状态而不能自拔,城镇居民亦因长期领取低工资而处于低水平生活状态,这些历史因素的影响不是短期内能够解决的。二是自然因素。592个国家重点扶贫县几乎都是山区、高原等自然环境较差的地区,其中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尤其如此,如果再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影响,自然因素对中国贫困问题的影响更大。三是地区发展不平衡。据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抽样调查显示,贫困程度差异很大,愈是中西部地区,贫困问题就愈加突出与严重。四是收入分配原因。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行业分配不公与分配要素发生变化两个方面,在社会财富一定的条件下,一部分人占有太多,更多的人所分享的份额自然减少,从而必然导致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与贫富分化。五.是失业原因(现阶段还包括下岗现象)。失业意味着收入来源的丧失,进而导致陷入生活困境,而中国正处于一个失业(包括下岗)高峰期,其中相当一部分因收入来源丧失或剧降而可能陷入生活困境。
六是家庭及个人原因。单亲家庭,有残疾人、重病患者,无养老金的老年人的家庭,往往经济负担较重,容易陷入贫困;而孤寡老人和孤儿、残疾人、重症病人、受教育程度低者、无依无靠或因无固定收入来源或因收入极低者,则构成了中国贫困人口的基本成份。家庭结构与人口素质是研究中国贫困问题必须充分考虑的因素。此外,中国的贫困问题还与社会生产力水平和国家的财税政策、价格政策乃至产业政策等因素密切相关。所有这些,均客观地显示了中国现阶段贫困问题致因的异常复杂性
二、中国贫困问题的未来走势 基于中国贫困问题的现状及与之相关的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乃至国家的发展战略,可以对其未来走势作出相应的判断。
1.衡量贫困的水平指标将趋于高位化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和中国在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近几年来的实践,可以发现,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绝大多数赤贫人口可以在不久的将来脱离贫困,过上温饱水平的生活,但衡量贫困的标准也会持续提高,这是贫困水平刚性发展使然,也是贫困人口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具体体现,从而是世界各国贫困问题的一条共同发展规律。这一规律带来的另一规律,就是在赤贫人口持续减少的同时,一些原来不属于贫困人口的低收入者在收入增长不快的情况下将迅速落入贫困阶层,从而使相对贫困人口规模扩大。因此,政府面临的救济任务可能持续加重,这是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
2.历史致贫因素的影响力减弱,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致贫因素的影响持续扩大 经过近20年来的持续发展,历史贫困的影响正在持续弱化,中国贫困问题的关键致因由历史原因与自然原因等逐渐转变为与市场经济体制密切相关的就业竞争日益激烈、收入分配方式变迁等原因表明现实致贫因素尤其是失业、下岗等原因导致的贫困现象已逐渐上升到占主导地位。与此同时,收入分配不公现象在近期内还有继续恶化的可能,收入差距与贫富分化进一步影响着中国贫困问题的未来走势。这一规律带来的另一规律,就是在赤贫人口持续减少的同时,一些原来不属于贫困人口的低收入者在收入增长不快的情况下将迅速落入贫困阶层,从而使相对贫困人口规模扩大。因此,政府面临的救济任务可能持续加重,这是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
3.乡村贫困问题与城市贫困问题将此消彼长 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包括:一是发达国家均是城市贫困大于乡村贫困,中国正在持续发展,也必然不会偏离这一规律;二是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正在加快,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进入城市,进而带来城镇工作岗位的竞争持续加剧,一个必然的现象便是城市低收入阶层队伍会不断扩大;三是国民经济在持续发展,国家的扶贫力度也越来越大,尤其是以工代赈计划的实施和国家加强对贫困地区的自然环境的治理及基础设施的建设,促使构成贫困乡村的贫困人口急剧减少;四是乡村人口流向城市,减轻了乡村土地的承载力,加之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居住在乡村的社会成员将越来越多地过上稳定的、丰裕的生活。
4.贫困问题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但可能出现反向运动的现象 人们丝毫也不怀疑,经济发展能够缓解贫困问题。中国过去20年来的发展实践也证明了经济发展能够减少贫困人口甚至消灭绝对贫困人口。然而,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收入分配方式等的影响,以及贫困人口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迫切要求并由此带来贫困线的提升,却可能出现与反向运动现象。即一定时期内不仅贫困人口未减而且有增加的趋势。类似现象在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也存在。因此,在经济持续发展的条件下,未来中国的贫困问题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完全可能出现反向运动的现象。政府对此应当提高警惕,并给予高度重视。
5.妇女、老人和儿童将成为贫困人口中倍受关注的群体 劳动力资源过剩和男女平等观念上的某些障碍及妇女本身的原因,决定了妇女就业机会不如男性、失业风险也大于男性,进而导致女性较男性更易陷入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贫困,妇女的低就业、低收入、低素质,带来的低地位、低生活水平,并直接影响着家庭生活水平。同时,老年人因退出劳动领域而致使收入锐减,有的甚至没有任何养老保险,极易陷入贫困境地;即使是有退休养老金的退休人员,相当一部分也因养老金收入低而沦落贫困阶层。此外,儿童的贫困问题还表现在接受教育的机会和受教育的程度方面,失学儿童与受教育程度低的儿童不仅是现阶段的贫困群体成员,而且充当着未来贫困人口的主体。因此,妇女、老人与儿童作为社会成员中处于较为弱势的一方,无疑需要引起特别的关注。
三、进一步缓解中国贫困问题的对策建议 在许多发达国家贫困问题仍然严重、相当多的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仍在持续恶化的国际大背景下,应当肯定中国的贫困问题虽然变化日益复杂却在快速缓解,这主要应当归功于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政府近20年来为反贫困所做的努力及反贫政策的效能,但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贫困问题的客观存在和中国贫困问题的现实情形与基本走势,亦表明中国的贫困问题又绝对不是短期内能够获得解决的。因此,国家需要适应贫困问题的发展变化与基本走势,重新制定或修订缓和贫困问题的政策措施。具体建议包括: 第一,将反贫困作为国家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来实施。减少贫困乃至消灭贫困,几乎是所有国家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而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更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原则与既定目标.当然,美国的贫困人口是相对贫困人口,但它依然被视为美国的严重社会问题。反贫困战略作为困扰美国两党政府的一个重大难题,也是国会长期争论不休的热点之一。可见,贫困问题绝不只是一个历史问题或现阶段的社会问题,而是所有国家面临的并且将在未来时期仍长期面临的严重社会问题,中国也不会例外。因此,反贫困应当纳入国家和地区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在其中占有重要位置。
第二,调整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将以往20年来从沿海到西部“陡峭”的阶梯型发展战略转变为“和缓”的协调型发展战略,以达到缩小地区发展差距、进一步缓解全国贫困问题的目的。基于地区经济发展是解缓地区贫困问题的根本措施,针对中国贫困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中西部地区(包括乡村与城镇贫困人口)的现实,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开发与发展,已成必然。在国家已经作出开发西部的重大战略决策的条件下,关键的措施还在于:一是落实国家的投资,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根据东西部地区互补互利的市场取向,实现区域分工的产业政策,如发展西部的特色工业、特色农业与特色旅游业,以为东部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与市场,最终促使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三是继续加大扶贫力度并巩固其成果,即使是近年来已经步入温饱阶段并脱掉贫困县市帽子的贫困地区,亦需要进一步强化扶贫措施,并从简单的资金投入向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投入发展,这应当成为巩固扶贫效果的必要举措
第三,强化收入分配领域中的国家干预,调整并规范收入分配政策。造成中国现阶段贫困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致因就是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着混乱与不公现象,因此,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也应当重视国家在分配领域中的干预作用。可以采取的政策包括:一是依照西方国家的通行做法,尽快完善与收入分配相关的税收制度,如开征遗产税、赠与税,完善个人所得税、利息税及有关消费税,同时坚决打击偷税漏税行为以防止一部分社会成员非法暴富,通过这些税制的确立与完善,将富裕阶层的一部分所得变为财政资金再用于缓解贫困问题,显然是体现政府职能与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二是在工资领域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如尽快制定权威的、不同类别的工资指导价,纠正行业分配不公现象,适度限制不同行业之间工资收入的差距,同时严格规定并执行最低工资标准,将失业者、低收入阶层作为收入保障的重点;三是针对城乡差别的持续扩大,国家应当扩大农业投入,同时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通过经济、科技等手段引导高效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以增加农村居民的收入,城乡差别的缩小不仅会稳定农村居民的收入,还能够就地消化乡村剩余劳动力,减缓乡村劳动力对城镇就业岗位的压力,进而亦使城镇贫困问题得到缓解,因此,重视农业与农村的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实质上是一项从源头减轻中国城乡贫困问题的综合性措施。第四,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具有防止非贫困的社会成员沦为贫困阶层及帮助贫困的社会成员摆脱生活困境的双重功能,故任何市场经济国家都建立有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在中国现阶段的贫困人口中,一部分人是因为缺乏社会保障或社会保障严重不足(如领不到退休金、失业保险金、救灾款等)而从并不贫困的阶层陷入贫困阶层的,这一事实表明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目前,国家适宜采用的政策取向便是建立和健全能够覆盖全体城镇劳动者的社会保险制度和覆盖全体国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同时促进乡村卫生保健事业的发展,尽快形成一张有力的“国民生活安全网”。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各地的反贫困政策与救济政策不仅需要考虑本地居民,亦需要考虑流动人口中的贫困人口,并在尊重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口流动规律及中国流动人口的发展走势,建立起有别于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流动人口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种三元模式的济贫制度在现阶段是必要的,也是适合国情的选择。同时,政府在制定反贫困政策与救济政策时,尤其需要着重考虑老年人、妇女、儿童等等弱势群体,如确立最低养老金标准、保证足额发放养老金,完善生育保险制度、维护妇女的平等就业权力,建立专门面向老年人、妇女与儿童的物质援助制度等,均是中国社会发展进步所必要的,也是缓和中国贫困问题所必需的。
第五,完善其他相关配套措施。包括:通过政策与舆论的引导,树立劳动谋生观与自我保障观念;进一步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使贫困人口真正实现“少生快富”;调整传统户籍政策,以使一部分贫困人口能够通过迁移而获得摆脱贫困的机会;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及各种民间互助保障事业,通过社会化的非制度型经济安排来援助贫困阶层,等等。
小康社会
小康社会,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满足城乡发展需要,比如:社会主义的民主要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要更加完备,人与环境更加和谐,每个人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标准涉及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口素质、生活质量、民主法制、可持续发展6个方面,共18项指标。
(一)经济发展指标3个: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农村小城镇人口比重。
(二)社会发展指标4个: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万人农业科技人员数、农村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
(三)人口素质指标2个:农村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平均预期寿命。
(四)生活质量指标 4个:恩格尔系数、居住质量指数(包括农户人均住房面积、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砖木结构住房比重、农户饮用自来水、农户使用清洁能源、农户享有卫生厕所、农户室外道路为硬质路面6个子指标)、农民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比重、农民生活信息化程度(包括彩色电视机普及率、电话普及率、每百户计算机拥有量3个子指标)。
(五)民主法制指标 2个:农民对村政务公开的满意度、农民社会安全满意度。
(六)可持续发展指标 3个:常用耕地面积动态平衡、森林覆盖率、万元农业GDP用水量。
1、所谓小康社会,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满足城乡发展需要。
2、十六大报告中,从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四个方面界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内容。特别将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要求包含在其中。具体就是六个“更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第五篇: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社会矛盾和革命任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的社会矛盾和革命任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一、社会性质的变化。在政治上,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鸦片战争后,通过不平等条约,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贸易等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的破坏。在经济上,鸦片战争以前,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市场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逐步解体。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社会矛盾的变化。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转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三、革命任务的变化。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的封建统治。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中国从此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