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荆楚垄上行》电视栏目策划案
《荆楚垄上行》电视栏目策划案
策划背景:
“垄上”这个由湖北人自己打造的电视品牌已经日渐成熟,在全省各地方电视台“遍地开花”、各显特色,湖北电视的“垄上”节目已经在全国的电视界里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为了更好地宣传“三农”、服务“三农”,做大做强湖北电视“垄上”品牌,湖北省广播电影电视局和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台决定,整合全省“垄上”电视资源,于2011年8月5日成立“湖北省垄上电视联盟”,加强全省市、州、省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及各县(市)电视台之间的对农电视栏目、节目、活动及经营方式的沟通与交流,探讨多层次全方位的合作模式,实现合作共赢。
湖北电视垄上频道作为全省对农专业电视频道,拟策划开办《荆楚垄上行》栏目,为全省各市州电视台“垄上行”节目提供一个合作、交流、展播平台,同时本着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携手全省市、州、省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及已经开办对农节目的县(市)广电局、电视台在节目、活动和经营等方面展开密切合作。
实施步骤:
为了将《荆楚垄上行》栏目打造成我省乃至全国的知名电视品牌,湖北电视垄上频道将利用频道的平台优势,拿出最好的时段,大力宣传和推进《荆楚垄上行》栏目,具体计划如下:
1、集中展播阶段:(3个月)
该阶段我们将发挥平台优势,对全省的垄上节目进行集
中展播,以选择、编辑、包装、串联为主,以全省视野,展示、宣传湖北各地服务三农及新农村建设成果为核心
内容。条件成熟后,《荆楚垄上行》栏目逐渐由现在的周播30分钟,发展成为日播栏目。
2、调整整合阶段:
在此阶段我们将总结展播阶段的经验,用大编辑部的思
路,对《荆楚垄上行》栏目进行调整和整合。将全省的垄上节目统一策划、统一编排,统一包装、标准化制作、形成全省垄上节目一盘棋的构架。
3、合作共赢阶段:
在这个阶段,湖北垄上电视联盟将联合各个地方台共同
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发起宣传具有湖北特色的农业经
贸洽谈会、交易会和各种形式的文化艺术节,推动湖北
经济文化的交流,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频道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和合作模式,共同策划、共同举办、节目
共享、收益共享。
4、全国推广阶段:
在每年的不同季节,湖北电视垄上联盟将借鉴大连服装
节的成功运作思路,联合全国其他省市的对农频道发起
组织全国范围的农交会,将湖北变成农产品交易中心,把《荆楚垄上行》的节目、品牌和模式推向全国。
《荆楚垄上行》栏目策划方案如下:
一、栏目名称
《荆楚垄上行》
二、栏目宗旨
服务湖北“三农”,共建“垄上”品牌。
三、栏目定位
汇编、展播全省各具特色的“垄上行”节目,切实有效的宣传、服务湖北“三农”和新农村建设。
四、栏目宣传语
乡情乡音,汇聚垄上。
五、栏目风格
朴实,亲切,好看,有用。
六、栏目基本板块设定
日常版节目时长25分钟,由《垄上动态》、《垄上致富经》、《垄上发现》、《垄上体验》等板块构成。
1、《垄上动态》
汇编播出各市州县电视台上传的涉农新闻资讯。
2、《垄上致富经》
汇编播出全省“垄上行”致富节目,向广大电视观众介绍致富经验,提供致富信息。
3、《垄上发现》
汇编播出全省“垄上行”人物、故事、特产、风景、文化等内容,3反映农村的新风新貌,奇闻趣事和文化特色。
4、《垄上体验》
汇编、展播或合作举办各地《垄上行》节目农村体验活动以及其它的策划制作的垄上营销活动。
栏目特别版节目根据具体节目内容和形态确定播出时间和方式。
七、栏目播出
1、日常版:时长为25分钟,每周六、日晚上21:34左右首播,次日上午8:46,下午13:00左右重播。
2、特别版:不定期和“湖北省垄上电视联盟”成员合作活动,制作特别节目播出。
八、栏目目标
1、搭建平台,汇编、展播“湖北省垄上电视联盟”各成员的对农电视节目,并在联盟内部内展开优秀节目交流、学习、评比活动,提升“湖北垄上”节目品质,扩大“湖北垄上”影响力。
2、致力于“湖北省垄上电视联盟”各成员间全方位、多层次的活动合作,充分利用市场化的手段,整合各方资源,优势互补,加强互动,努力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共同打造全省“垄上”活动品牌,实现联盟成员之间的合作多赢。
3、“节目搭台,经营唱戏”。充分利用《荆楚垄上行》节目和活动,为“湖北省垄上电视联盟”各成员之间共同开展经营活动提供平台和服务。
电视垄上频道
2011年8月16日
第二篇:大二寒假作业《垄上行》
替电视立德 为农民立功
荆州电视台《垄上行》栏目调研报告 “我从垄上走过/垄上一片秋色/枝头树叶金黄/风来声瑟瑟/仿佛为季节讴歌/我从乡间走过/总有不少收获/田里稻穗飘香/农夫忙收割/微笑在脸上闪烁/蓝天多辽阔/点缀着白云几朵/青山不寂寞/有小河潺潺流过/我从垄上走过/心中装满秋色/若是有你同行/你会陪伴我/重温往日的欢乐/啦啦...啦啦啦..”这首旋律欢快、充满了乡土气息的歌曲回荡在江汉平原的荆楚大地,给广大的农民朋友送去了及时的农业资讯。这首歌曲是开播于2002年4月26日的荆州电视台《垄上行》的主题曲。十年以来,《垄上行》栏目始终坚持“三贴近”原则和“三下乡”的要求,倾心农村、农业、农民,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表现“三农”、服务“三农”,赢得了江汉平原广大农民的喜爱和盛赞,对当地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建设产生了巨大影响,也为农村文化建设作出了贡献。为此,在寒假中,我对荆州电视台的《垄上行》栏目进行了相关的调查与研究,希望对其开播的背景、现状及其意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拓展自己的见识。
一、开播背景
巨大的市场需求是其开播的根本原因。荆州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长江中下游,江汉平原腹地,是全国有名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和淡水鱼养殖基地,广大的农民朋友需要及时有效的三农信息,他们的生活与生产需要不一样的现代化农业生产的资讯,面对这如此巨大的农业市场需求,荆州本地上的专业的对农电视节目几乎没有,而地方电视台具有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最有利条件,应该有更大的作为,当许多电视媒体把主战场摆在城市的时候,我们也必须深刻地认识到,中国还是一个农业大国,荆州还是一个农业大市,电视观众的主体是农民;广大农民迫切需要农业科技知识和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电视媒体要有一档服务“三农”节目,这既是应有的良知,更是社会责任的所在。因此,荆州电视台于2002年4月26日,创办了全省第一个对农电视栏目《垄上行》。因此,巨大的市场需求就是垄上行的开播的根本原因。
二、栏目现状
2011年在探索对农服务的新长征中,《垄上行》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农民
服务这一宗旨,把履行社会责任作为自身发展的第一追求。《垄上行》视美誉为动力,以公益树公信,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向促进。2011年,垄上频道《垄上行》、《有么子说么子》、《致富加油站》、《垄上故事会》共完成对农服务13958次,全年平均收视市场份额超过50%。同时,《垄上行》自觉践行新闻立台、服务立台、产业立台理念,目前已形成以垄上频道为基础,以垄上行新公社、垄上行新农会、垄上行生态文化产业园为产业延伸的对农服务品牌阵营,《垄上行》成为全国媒体对农服务著名品牌。《垄上行》生在荆州,长在江汉平原,品牌影响力在全国,作为对农服务的媒体标杆,《垄上行》社会责任观的视野更广、要求更高。说国家事,办农民事,《垄上行》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依托自身传播优势,《垄上行》极力打造政务交互平台,发挥媒体传播优势,一方面实现群众呼声的上传和政策信息的下达,另一方面寻找各类问题的解决途径和办法,为政府分忧,为农民解难。传递诚信,接力爱心,《垄上行》是社会公平与公益的引导者。凭借品牌影响力,《垄上行》倾心构筑公益互助平台,联合爱心人士爱心企业,既救急更救贫;输出项目和产业,既“输血”又“造血”,扶助“弱势群体”,完成爱心接力。依靠品牌凝聚力,《垄上行》倾心打造文化集散平台,寻访乡村,挖掘传统文化和民间艺人,实现传统文化新演绎,为农民烹制出一道道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文化大餐。
1.服务新农村,真情垄上行,你行,我行,大家行。2011年,《垄上行》已经形成以记者主持人为核心,以农民特约记者、垄上情报站站长为两翼,以垄上行专家服务团为后盾的立体人力资源链。目前,垄上频道共有员工67人,分布在《垄上行》、《有么子说么子》、《致富加油站》、《垄上故事会》和综合活动组,他们一年365天行走在田野间,人均年拍摄节目200余条,时长8小时以上,特殊时刻,这些记者甚至连续几个月战斗在工作一线,他们愈战愈勇,愈挫愈强,因为大家坚信,为农民服务有意义,更有价值。
随着农民特约记者和垄上情报站站长计划向纵深推进,2011年,农民特约记者人数已经达到100人,垄上情报站站长已经达到2160人,基本实现荆州市每个行政村都有一个情报站点,每个镇都有一个农民记者,荆州周边枝江、当阳、安乡、澧县、沙洋、天门、潜江、仙桃也发展了农民特约记者和垄上情报站站长队伍。作为《垄上行》采编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为“垄上行”实现贴近,服务“三农”奠定了基础。现在,乡亲们有事都愿意找农民记者和情报站长。
2.伴随《垄上行》服务广度的扩大和服务内容的增多,2011年,《垄上行》集结了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司法等多领域的专家,成立了垄上行专家服务团,为服务“三农”提供完备的技术和智力支持。目前,专家服务从农技类扩展为综合类,各行各业专家下乡帮忙已成常态。而在《垄上行》这个大平台上完成对农服务的职能部门,也在更大程度上体现了社会责任。《有么子说么子》策动的“我为乡亲打官司”——荆州市十大公益法律援助行动,就是典型的案例。这个栏目同荆州市司法局合作,一同开展为农民免费打官司行动,受到农民认可,引起国家司法部门的高度重视。在上海举行的全国司法工作会议上,此项同媒体结合,履行司法责任的做法成为全国经验。
3.荆州电视台立足新闻立台、服务立台、产业立台,目前已形成以垄上频道和《垄上百事通》为基础,以垄上行新公社、垄上行新农会、垄上行生态文化产业园为产业延伸的对农服务框架,有效串起了传播链、服务链和产业链。
垄上行新公社是一站式新农村服务连锁体系。目前已经整合电视媒体、渠道网络、信息、产品、政府资源、运营商、液晶屏、英特网、农技服务、资本等十大资源,实现一站式对农服务。目前,已经成立720家连锁加盟店,这些加盟店集销售店、信息站、服务站、记者联络站四大职能为一体,全面为农民提供服务。2011年11月,肥料价格上涨,垄上行新公社同湖北南国化工有限公司合作,经过几个轮回的砍价,将原价150元/袋的南国51%含量复合肥砍至129元/袋,并承诺限量供应5000吨,惠农资金也在260万之多。2011年,仅仅依靠水稻种子的订单回收这一方式,就为江汉平原的老百姓带来了将近1个亿的额外收入,2011年,垄上行新公社实现农资销售额1.2亿元。
2011年成立的垄上行新农会是三农信息与社会综合服务平台,目前已经发展会员10万人。垄上行新农会既为农民提供一对一的信息服务,还能让农民会员在看病、就学、购买生产生活资料方面,得到除国家有关补贴政策之外更多的实惠,尤其家电团购和新农会赶集会等大型让利活动,在让农民得到实惠的同时,也拉动了乡村内需。2011年12月15日,垄上行新农会组织团购品牌洗衣机,农民在享受国家家电下乡补贴之后,每台洗衣机还能再省400多元,仅5天时间就收到了1600多个订单。连当地的厂方负责人都说:“万万没想到会有这么猛的势头,我们几乎招架不住了”。
4.在湖北第三大湖——长湖之畔,占地1200亩的垄上行生态文化产业园也即将启动。作为湖北省鄂西生态旅游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荆州市海子湖生态文化旅游区第一个启动的文化产业及旅游龙头项目,垄上行生态文化产业园已经列为湖北省发改委文化产业重点扶持项目。产业园利用海子湖的自然资源优势和荆州电视台垄上行品牌,全面打造现代农业产业,探索“影视传媒+现代农业”的复合发展模式,推动传媒优势资源,农业优势资源和旅游业优势资源的聚合裂变增长,实现旅游和文化产业的互动共赢协同发展。至此,荆州电视台已经初步形成了“从传播链到服务链,再到产业链”一条完整的电视媒体创新服务三农的新模式。
以责任成就公信力,以亲情提升亲和力,以活动造就影响力,“垄上行”不仅深得观众信赖,也获得政府部门、媒介同行以及媒体评价机构的认可: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尹汉宁视察《垄上行》时说:“农民,我们的衣食父母,也要和其他的像城市里面的公民一样,分享我们科技进步的成果,分享信息服务的成果,你们满足了这个要求,你们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感谢你们。”
荆州市委书记李新华说:“《垄上行》为三农服务,应该说是把党委政府最关心、但关心的手段又最少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通过这样一种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的模式,改善了党委政府对农民、对农村、对农业的服务。”
2011年4月26日到29日,2011第二届中国(寿光)农业电视论坛暨节目评估年会在山东寿光召开,《垄上行》再次获得对农栏目一等奖。
2011年8月18日,在上海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新农村电视艺术节】节目评选上,《垄上行》栏目主持人魏建明荣获全国对农节目主持人十佳,《有么子说么子》栏目荣获全国最佳对农栏目五强,垄上频道和CCTV—7一道荣获全国最佳对农电视频道。
2011年9月21日,在天津举行的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对农宣传(电视)工作委员会第十六届年会上,荆州电视台和河北、河南、吉林、山东、陕西五个省级电视台当选为副会长台,荆州电视台台长李海昌当选为副会长,荆州电视台成为全国333个地级电视台的唯一代表。这次会议还进行了全国优秀对农节目评选,共有10件作品获得一等奖,荆州电视台《垄上行》被评为优秀栏目类一等奖。
2011年9月25日,在西安举行的“第七届中国电视制片人高峰论坛暨2011名优电视栏目总评榜”发布会议上,荆州电视台《垄上行》栏目获得“2011年十大最具商业投资价值电视栏目”称号。2011年12月16日,荆州电视台垄上频道被评为中国传媒学院奖——2011传媒机构最具三农影响力电视媒体。
三、实践意义
1.给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垄上行栏目运用多种方式向广大的农民群众提供了便捷的农业生产与销售信息,促进了荆州地区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提高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收入,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有力的促进了荆州经济社会的发展;
2.促进了农村文化的大建设、大繁荣,垄上行采用多种方式将荆州本地风俗与现代化传播方式有机结合,丰富了广大人民的精神生活,提高了农民朋友的精神状态;
3.为全省乃至全国的对农广播电视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荆州电视台的垄上行作为一个全国的品牌,能够给其他地区的对农广播电视业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帮助,发挥带动作用,促进整体的农业发展水平。
四.结语
荆州电视台的垄上行栏目将农业发展与现代化传播方式相结合,不仅为农民朋友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农业资讯,而且采用多种方式宣传渠道丰富了农民的精神生活,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状态,有力的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愧为“替电视立德 为农民立功”!
第三篇:从《垄上行》看对农电视栏目品牌的建构
从《垄上行》看对农电视栏目品牌的建构
摘要:在中国电视对农传播不景气的情况下,《垄上行》能够闯出一片新天地,成为江汉平原家喻户晓的名牌栏目,十分难能可贵。本文试图从《垄上行》栏目的品牌定位、节目制作、品牌拓展、品牌的精神内涵等角度,探讨《垄上行》构建对农电视栏目品牌的奥秘,期冀在新农村建设的大环境下对电视媒体尤其是对农电视栏目如何成功打造品牌、更好地服务“三农”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垄上行》;对农电视栏目;品牌;建构
2006年,中国权威媒体行业杂志《市场观察·媒介》在北京发布了“2006中国原创电视栏目20佳”名单,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与湖北荆州电视台《垄上行》并驾齐驱入选中国原创栏目“20佳”中的科教类栏目“双佳”。《垄上行》作为一个市级电视台栏目,能够在中央电视台及众多省级电视台等节目中占有一席之位,十分难能可贵。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探索,《垄上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已成为当地乃至周边外省的广大地区农村观众心目中的品牌栏目,自开播以来,在城市的收视率曾高达7%,在农村创下41%的收视纪录,逐渐成为湖北地区电视媒体服务“三农”的典范和唯一一个登上全国广播电视服务“三农”高层论坛的地市级电视栏目【1】。
一个小小的地市级电视台栏目为何能打动江汉平原众多观众,并受到外省同行的密切关注?在中国电视对农传播不景气的情况下,《垄上行》为什么能够闯出一片新天地,成为江汉平原家喻户晓的名牌栏目?本文试图探讨《垄上行》构建对农电视栏目品牌的奥秘,期冀在新农村建设的大环境下对电视媒体尤其是对农电视栏目成功打造品牌、更好地服务“三农”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一、从《垄上行》看对农电视栏目的品牌定位
栏目品牌是栏目的品质、个性和核心价值的标识化体现,是一个栏目区别于其它栏目的重要标志,是带动并维系高收视率、增加广告收入的主力军。培育栏目品牌虽是一个涉及众多因素的系统工程,但它首先是一种定位,一种媒体对受众的承诺,一种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执着。这种定位最主要是理念定位与市场定位。所谓理念定位,即明确电视栏目在信息传播上的价值取向,关注媒体的功能定位; 所谓市场定位即聚焦目标受众。
《垄上行》栏目在整个发展过程中,一直把树立品牌作为发展的目标,高度重视栏目的品牌定位。首先《垄上行》从理念上对栏目进行了定位,哪就是以“农”为核心,万变不离其宗。栏目组深深知道,他们节目生命的源头和活力就是一个“ 农”字,节目的价值乃至他们的价值都与“三农”密切相关。虽然《垄上行》的节目和活动的地点与重心期期有变化,月月有变化,年年有变化,但都是围绕“农”字做文章,越变越“农”【2】。
作为一档服务“三农”为主的栏目,《垄上行》市场定位即目标受众聚焦于农民。《垄上行》和很多兄弟台不同,其产生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基于市场目标,打开农资市场。因为江汉平原拥有2500万农民,而这些农民比较集中,形成了相对固定的目标受众群。事实证明《垄上行》市场定位很成功,该栏目开播后的8个月里,其广告额度就超过了2001年农资投放量的总和。而如今,《垄上行》一个
1每周三期的栏目每年收入近200万。该栏目良好的拓展态势已经吸引了诸多强势企业的关注。荆州电视台李海昌台长曾深有感慨的说:“媒体在强化对农服务上,就必须整天围着农民转,说农民话,替农民说话,农民才爱看我们的节目,同时也壮大了自己。” 【3】 正是这种一切以农民为中心的理念和功能定位,才赢得农民的喝彩,也赢得市场的认可。
《垄上行》的成功定位给我们的宝贵启示是,对农电视栏目首先应有品牌定位意识,在目前我国电视业日益都市化、市场化的潮流中,有定力,有恒心,咬住“农”字不放松,坚守脚下的土地,在理念定位上突出“三农”特色,加强服务功能,贴近农业产业、农民生活与农村实际;在市场定位上以广大农民为主,立足于满足广大农民受众的需要,从农民出发,向农民提供它们所需要的信息和服务。
二、从《垄上行》看对农电视栏目的节目制作
栏目品牌的基础和核心是具有鲜明个性、稳定品质与较强竞争力、影响力的节目。在一定意义上,品牌化的过程就是精心打造有影响节目的过程。对农电视栏目应通过制作精彩的、有影响力的电视节目,逐渐形成栏目的品牌。那么,《垄上行》是如何制作为农民朋友所喜闻乐见的节目并增强节目竞争力、影响力的呢?
1.贴近性内容
《垄上行》 节目的优势就在于贴近,一种血融于水、心灵激荡着心灵的贴近。为了加强农技服务,它开设有“王凯热线”、“十里八乡”、“庄稼医院”等几个子栏目,各种实实在在的服务可谓贴近到农民的心底里。为了让《垄上行》的“专家医院”和“王凯热线”两个子栏目的服务收到实效,台里动员社会资源,联动职能部门,成立100多人的农业专家服务团,涉及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30多个种类,常年为农民免费服务。随着栏目品牌的扩展,目前已由原来的每周三期增加到每周五期,时长也由原先的每期20分钟增加到每期30分钟,并打破了子栏目界限,内容涵盖农村新故事、维权、农家乐和资讯等广泛领域。他们将普通农民作为报道对象,不仅报道先进典型,“更注重展示普通农民的形象,关注他们的生存状态,反映他们的喜怒哀乐,充满了人文关怀” 【4】。
诚然,《垄上行》现在的节目型态总的来说还不是深层次的,还比较表面化,主要是为农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服务,注重于物质生活层面,但其服务精神和贴近性努力,是极其可贵的。《垄上行》栏目下一步还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是,如何将栏目向深度拓展,如何深入农民的精神世界,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素质,这不仅是《垄上行》需要进一步考虑的深层次“贴近”问题,也是我们对农电视肩负的主要任务。
2.“第一现场”采制
《垄上行》一直是一个“没有演播室的”电视栏目,其主持人出镜几乎全部在田间地头完成。制片人杨小龙说得好,《垄上行》的演播室不是设在办公大楼里,而是设在春夏秋冬交替轮转的田野上,他们不是做一般意义上的采访,而是和农民融在一起,在完成某一生产生活的流程【5】。《垄上行》现场化制作播出的形式得以成功的核心元素还是两个字——贴近,一种从内容到形式皆充满亲和力和生动性的的贴近。
《垄上行》栏目组成员常年活动在田间地头,每期节目都在“第一现场”采制,使节目呈现生活的“原生态”,带着浓浓的“土味”。他们常常把转播车开到田头,现场直播诸如“手抛”、“机抛”等农业技术,节目融技术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农民爱听爱看。很多农民当天坐在家里就能学到不少新技术,立马仿效,使不少农技很快在江汉平原普及开来。
不少农村电视栏目以居高临下的态度或猎奇的心态反映农村生活,在节目内容和形态方面比较死板,基本上是演播间比较机械、单调和说教的主持加图像加解说。难免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电视市场上受到冷落,甚至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垄上行》“第一现场”采制方式或节目现场化,值得学习和推广。对农电视栏目应不断创新制作播出的形式,不断增强节目现场感; 对农电视采编人员应走出演播室,走进田间地头,走到农民身边,悉心反映农民的所思所忧及媒体的贴心关怀,实实在在地与农民打成一片,使对农节目真正成为农民自己的节目。
3.趣味性表达
虽然《垄上行》是一个农业实用科技、生产、市场等信息含量相当高的栏目,但是节目中却丝毫不缺乏收视的趣味点。《垄上行》一直在探索将实用性与趣味性巧妙结合、能给观众带来新鲜意外的收视体验的节目形态。他们要达到“两个效果”,即“一个好看,一个实用”;他们追求“两点”,第一点能够透露出信息来,第二点,老百姓爱看,让农民在欢声笑语中得到实惠。这样一个系统工程,《垄上行》总制片人杨小龙总结为将相对枯燥的科教内容“进行娱乐化改造” 【6】,即通过戏剧化、娱乐化、故事化来完成节目形态。因为,在农民的生活中,在新农村建设的视野里,到处都是原生态的鲜活素材:比谁会种田,比谁的西瓜甜,比谁的力气大,比谁家的婆媳关系好,还有关注农资打假、关注困境中的人、满足农家愿望等,总之,农民需要什么,《垄上行》就满足什么。已连续举办多届的《春天垄上行》和《金秋垄上行》大型媒体活动,就是将实用性与趣味性巧妙结合的新成果。象“庄稼医院”这样的子栏目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技、养殖知识解说,“而是体验式的现场互动,专家讲时,农民可以反驳,可以争论,这样才能加深理解,才能被农民所接受。” 【7】
某些对农节目缺乏趣味性和娱乐因素,以过于直白的教化形式,报道农业新闻、介绍脱贫经验等,这样制作出来的节目,很难得到农民的青睐。学界实证调查研究表明:当今农民看电视的主要动机是娱乐消遣。研究者还指出:“对农村受众而言,娱乐性节目更易影响其观念的变更”,因为“在面对娱乐性节目,农村受众所能获取
【8】 的信息常常会大于城市受众,他们的感悟也常常会比城市受众多......” 鉴于农民
受众群体的收视兴趣与特点,农业栏目须重视趣味元素的开掘,在体现节目多种功能的同时,充分发挥娱乐功能。这是电视传播艺术的基本要求,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需要。
4.本土化战略
《垄上行》自诞生之日起,就坚持走本土化、地域化的道路,“以本土演员演出为主、以本土艺术形式为主、以表现农民生活内容为主,甚至让农民直接走上舞台,土洋结合,形式多样,生动活泼,雅俗共赏” 【9】。他们先后运用本地的民歌、山歌和湖北大鼓、当阳独角戏等这些农民爱听好记的艺术方式,宣传党的农村富民政策和计划生育国策,表彰在“五好家庭”评选中涌现出来的好村嫂、好媳妇、好女婿,收到了好的宣传效果; 他们还将深受农民欢迎的乡土文艺节目重新填词包装,赋予新的时代精神,如采用“公安说鼓”这一民间曲艺形式,编制了“中央一号文件好”的节目播放,以农业免税为题材,创作了大量的电视文艺,歌颂党和政府对农民的关怀和表达农民的无限喜悦心情; 《春天垄上行》和《金秋垄上行》活动的文艺演出也以农民自编自演的乡土文艺节目为主,请当地农民书法家和农民诗人现场咏写对联,游戏和竞技均取材于农事活动,等等。
《垄上行》节目的内容和形式都十分贴近当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实际,很好地满足了他们急于发家致富又渴望贴近他们自身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我国农村分布广,农民在地域文化、接受心理、审美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对农栏目应学习
《垄上行》这一本土化、地域化战略或成功经验,善于在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或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各自独特的节目风格和品牌优势。
三、从《垄上行》看对农电视栏目的品牌拓展
《垄上行》经过一番打拼形成自己的品牌之后,为满足观众的需求变化,树立基于创新的竞争优势,不但随着农村媒介市场、农民需求与时代的变化,在内容和制作方式上适时进行调整和革新,永褒品牌栏目的生命力,而且一直不断改革经营与服务活动方式,努力拓展与延伸品牌,扩大栏目影响力和品牌效应,如该栏目已经与网络、报刊、杂志、列车电视多家媒体长期合作,形成立体传播网络,其品牌效应延伸到SP电信增值业务的短信打包订制、手机报、纸媒的发售,并且正打算向成立农资公司、信息服务公司、农民剧团等经营方向发展,同时积极与其他区域媒体合作,期冀建立强势媒体形象,以实现品牌价值的最大化和多元化; 由《垄上行》派生出来的“春天垄上行”、“金秋垄上行”等大型活动,已经成为一个集中送农业科技、农用物资、通信服务、医疗卫生下乡,兼有文化娱乐、扶弱助困等功能的当代农村大集; 除了这样的大型媒体活动外,栏目还大量组织系列活动,谋求“大中小型”活动常态化,把服务送到农民家中,成为农民心中“没有围墙的农技学校,没有舞台的农家乐园,没有挂牌的农村福利院”。【10】
【11】如今,《垄上行》已探索出一种“以低成本进行品牌运营和扩张的新路径”。
他们一方面勤俭持家,倡导义务奉献;一方面积极寻求多方支持。比如,举办春秋两季大型活动时,既要请当地县政府协调大量事务,给予政策支持,还要邀部分商家赞助或认领摊位,以补贴经费之不足,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在广告方面,经过摸索,《垄上行》的年广告额稳定在500万元左右,实现了良性运转。该栏目自创办之后,广告额与收视率同步攀升,从第一年的几十万元到第二年的180万元再到2006年的500万元。
《垄上行》在品牌拓展方面的成功做法,给我们的启示是,对农栏目不仅要为农民提供高质量的节目及配套服务,还要善于通过各种产业化运作方式和服务性活动,提高栏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扩大栏目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四、从《垄上行》看对农电视栏目品牌的精神内涵
按照营销管理学泰斗菲利浦·科特勒的说法,品牌是一个复杂的符号,其背后蕴含着很多东西:品质、技术以及服务等等。它不但能传达产品或作品的属性和功能利益,而且还蕴含着一种精神,一种品质,一种价值和文化。如果我们细心洞悉那些让人们广泛接受的强势品牌时,我们不难发现,每一个成功品牌的背后都蕴含着源于本土文化的精神力量。那么,荆视《垄上行》栏目品牌背后的精神又是什么呢?是《垄上行》栏目建设者们“情为农所系、利为农所谋、为垄上人办垄上事”的奉献精神。
为了使节目更好地贴近农民生活和农村实际,记者、主持人常年不畏劳苦,活动在田间地头,几乎天天在垄上行走,每期节目都在“第一现场”采制,实实在在地反映农村的发展变化和农民的酸甜苦辣,并力所能及地为他们排忧解难。他们不仅经常送节目下乡,而且经常随节目给农民们送医送药、送面送油、送农资送技术甚至送科技人员。可以说,《垄上行》品牌的精神内涵集中体现在栏目组成员对服务精神的执着追求上。《垄上行》交流材料中提到了这样一件事:2002年夏天,位于四湖地区的江陵县遭受了特大涝灾,栏目组闻讯后,立即派出主持人王凯和摄影记者赶赴灾区,实地拍摄灾区农民抗灾保苗的实况和灾后加强田间管理的技术示范录像。他们在淹至齐腰深且有血吸虫的疫水中泡了一整天,也饿了一整天,直到傍晚,才和农民一起啃救济船上的冷馍头充饥。“记者要做农民。编导和主持人必须深入采访的全过程,进行体验式采访,让老百姓根本感觉不到他们是在做节目。” 【12】这已经成为《垄上行》栏目的制作理念。他们长期工作、生活在农民中间,真正做到了与农民同呼吸、共命运。农民们深有感触地说:“荆州电视台的记者、主持人和我们一个样。”
《垄上行》栏目的“农民情结”让我们想起古希腊神话中巨人安泰的故事。安泰的力量源于大地母亲,只要不离开大地,他就力量无穷,所向披靡,如果离开大地,就虚弱无力,不堪一击。那么,对农电视栏目生命依附的大地母亲是谁?是广大的农民群众。对农电视信息传播是一项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充分结合的事业,农村问题的复杂性、农业问题的专业性、农村条件的艰苦性,以及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激烈的传媒生态环境,都对被称为“电视农民”的对农电视栏目建设者们的意志品质、精神信念、职业理想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农电视栏目的经营管理者和采编人员如果没有对农民的深情厚谊,没有对黎民百姓的关心、理解、支持和帮助,没有从心与心的交流中得到勇气、精神和力量,那么就如同古希腊神话中巨人安泰离开了生命依附的大地母亲,离开了无穷无尽的力量源泉,传媒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将会成为一句空话,对农电视栏目的品牌建构工程也就会成为空中楼阁。
力量之根,扎在大地深处。我们的“大地”母亲是慷慨的,我们的新农村建设的“地气”是充沛的。只要我们对农电视栏目建设者们有接通“地气”的自觉,有根扎大地、求索不息的精神,热爱“三农”事业,甘于奉献,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清苦,沉下心来深入农村生产第一线,实实在在与农民打成一片,在广大群众的火热实践中感受时代脉动,吸收丰富营养,就有希望构建《垄上行》那样为广大农民所认可和满意的对农电视栏目的品牌。
注释:
[1] 曾伟,李德虎:《媒体与新农村对接——荆州电视台〈垄上行〉栏目解读》,《市场观察·媒介》,2006年10期。
[2] [9] 陆地:《<垄上行>成功因素解析》,《现代视听》,2007年第2期。
[3] 杨芳秀:《荆州电视台对农栏目 <垄上行>探索为农服务新路径》2006年12月14日。
[4]张君昌:《<垄上行>案例的鲜活启示》,[5] [7] 王才忠,吕金舫等:《<垄上行>栏目解读:把心紧贴在广阔的田野》,湖北日报>>日报关注,http:///200608/ca1164572.htm。
[6] [12]侯耀晨:《<垄上行>的“突围”:把栏目发展成产业聚合体》,价值中国推荐 2008-07-30 10:29:00 《今传媒》。
[8] 方晓红:《对农村受众选择电视节目倾向的研究—江苏农村受众的实证调查》,《电视研究》,2003年2期。
[10]杨芳秀:《荆州电视台对农栏目 <垄上行>探索为农服务新路径》>>2006年12月14日。
[11] 张君昌:《中国农村电视现状调查报告——基于对一个农村电视样本的解剖》
江苏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新闻系
王平
第四篇:《垄上行》——防汛减灾-稿件[推荐]
防汛减灾紧急行动
稿件
【开场】
【演播室】 主持:为农村服务,为农民办事,观众朋友大家好,我是张峰。今年的七月是天公不作美,连续暴雨带来的洪涝灾害给畜牧养殖户造成了不小的损失。为了让受灾的农民朋友们了解洪涝灾害的应对措施,我参加了“农技110”专家应急小分队的一次救灾行动,接下来请跟我一起到灾害现场去看一看。【转场】
【主持】
一年多来养猪行业的行情一直比较低迷
养殖户们基本是亏本的 而这次的洪水内涝灾害带来的损失更是使得养殖户们雪上加霜 我们现在是来到了康利赤壁湖猪场 因为现在整个养猪行业正在爆发无名高热病等流行病 人是不能进猪场的我们去问一下这里的老板他们的受灾情况。【采访】 罗池军 养殖户
目前我的存栏数有2800多头 在产仔过程中死亡小猪157头 造成母猪33头在病危中
在这个情况下 我的玉米豆粕损失28吨 一共四十多万
当时的水位在那个时候已经淹到这个地方来了 【画面】 卫生防疫制度
空镜等
【配音】一夜之间损失四十多万,突如其来的灾害令养殖户罗池军心痛不已。好在他反应及时,第一时间拨打了农技110热线电话。
【画面+同期】
情景再现
养殖户罗老板给农技110打电话寻求帮助
我们尽快与黄州区农技110应急分队联系 稍后有专家给你解决问题
(黑白场景,若声音不好则尽量剪短,字幕介绍:情景再现。)【转场】
【画面】 空镜
【配音】 与此同时,黄冈市农技110工作室已经完成了各县市区专家应急小分队的组织工作,他们在接到报灾电话后,分头赶往受灾地点处理灾情。【采访】 李尧 黄冈市农技110工作室 应急专员
在暴雨来临之前 黄冈农技110工作室通过农技110短信平台向农民朋友发布气象预警信息以及灾情预防信息
及时提醒农民朋友做好防范工作
暴雨发生以后 黄冈农技110工作室迅速联络组织了市区两级科技部门 组成了农技110专家应急小分队 赶赴现场 为农民朋友以及养殖户提供帮助和指导,力争将这次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画面】 专家与养殖户握手 座谈等镜头
【配音】 很快,黄州区农技110专家应急小分队就来到了养殖户罗池军的家中,详细地了解这个养猪场的受灾情况,并向他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法和防控措施。那么具体来说,养殖户在洪涝灾害发生时,应该怎么做才能减少损失呢? 【采访+字幕】
江广安 黄州区畜牧兽医局 副局长
第一 各地各养殖场要做好畜禽免疫工作
特别是现在高致病蓝耳病 猪链球菌 炭疽病 以及奶牛疫病这些防控工作 加大补注免疫 疫苗的力度 争取达到100% 确保灾后不发生重大疫情
第二加大监控监测力度 疫控中心、兽医站加强监测
第三做好因灾死亡畜禽无害化处理 防止死畜禽流入市场
第四 加强检疫监管工作 特别是加工流动运输环节
做好检疫把关工作 严厉打击经营病死畜禽行为
第五 加强灾后消毒工作 对过水的畜禽栏舍 饲养器具以及周边的环境要进行全面的消毒灭源。【转场】
【画面】 江边的空镜
【配音】 正在我们垄上行栏目对畜牧专家进行采访的时候,又一个报灾电话打了过来,黄州外滩养鸡场告急,灾情就是命令,农技110应急小分队立即赶赴受灾地点。
【主持】
在我身后这条路是通往黄州外滩养鸡场的大家可以看到已经全部被水淹了 只能坐船才能过去。【画面】 张峰上船
船上拍摄的画面
【配音】 垄上行摄制组和专家应急小分队一起踏上了进场的小船。通过在船上拍摄的这些镜头,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进出养鸡场的道路已经完全被洪水淹没;往日高耸的森林公园大门在水里仅仅露出了一米多高;我们乘坐的这艘小船几乎是在树梢的高度上穿行。平时步行十分钟的路程,今天却花了将近半个小时。【主持】
这里就是黄州外滩养鸡场
大家可以看到这院墙房子都已经淹了一半了
再向远处看 网子围着的地方 之前土鸡散养的地方现在全部被水淹掉了
听厂长说只有地势高一些的地方才没有被水淹
整个养鸡场现在成为一座孤岛。【画面】 空镜
【配音】 现在,孤岛上唯一幸存的鸡舍离江水也只有十几米,所有的鸡都被一张大网围在一块地势较高的空地上。说到洪水来临时的情景,养鸡场老板王永军心有余悸。【采访】 王永军 养殖户
水来得猛的时候 一天涨七十公分 靠那边的鸡舍来不及转移
就是边搬运的时候边压死(死了)将近2000只左右
饲料被水浸湿大约20吨左右
鸡蛋包装盒子将近四万多块钱也在水中
现在这个鸡场没被淹 就是说外江的水比内江的水要高40公分 每天还在涨水
到了两三天左右我们这个鸡场就要全部被淹没了 【画面】 鸡的镜头
【配音】 养鸡场即将被大水全部淹没,但是王永军却不愿意提前几天把这些鸡运走,这又是为什么? 【采访】 王永军 养殖户
我们这本身是散养的鸡 以前都是敞开的 喝漫过来的水很多鸡都生病了
现在我们把它圈养起来 改变了它的生活习惯
产蛋率由60%降到了20%,每天损失一到两千块钱 FLASH 我们这个鸡如果搬动的话
损失非常大
搬过去第一个吃料不生蛋 小鸡搬过去的话吃料不长个子
白吃一个月一万只鸡相当于损失十多万
我们为了水到门口才搬就是这个原因
要不然损失太大了
【配音】 大水之后必有大疫,针对严重的灾情和可能出现的疫情,畜牧专家邵桂林当场给王永军提出了十分详细的防控措施,这些措施对于电视机前的养殖户们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采访】 邵桂林 黄州区农技110畜牧专家
第一 环境改善 加强鸡舍的通风 第二 加强营养 严禁饲喂发霉的饲料
第三 饮用清洁饮水 最好是在饮水中添加抗生素
第四 加强各种疫苗的补注工作 提高抵抗力
第五 天晴之后加强消毒灭源工作
最后 要对病死鸡进行无害化处理。
【转场】
【画面】 下雨等空镜
【配音】 在黄州区,除了赤壁湖养猪场、江滩养鸡场之外,一些大型农业科技项目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具体的受灾情况。
【采访】 周剑清 黄州区农技110应急中心 指挥长 由于七月份连降暴雨和高温 黄州区承担的省级市级区级的五大农业科技项目严重受灾
总损失达到了5523万元
其中奶牛基地死亡成品奶牛16头 减产40% 湖北省科技示范基地 无公害蔬菜基地被水淹埋3098亩
冲毁40亩
精养鱼池冲毁980亩
网箱养殖有60口全部无收
我们的区级科技项目虫草鸡蛋的养殖 目前死亡产蛋鸡6000只 减产达到40% 鉴于科技计划项目的严重损失 受灾情况 黄州区农技110启动了应急预案 组织了省市区12名农技110专家奔赴各个养殖基地 组织抢险救灾 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限度。【黑场】
【演播室】 俗话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像这样的农技110专家应急小分队在黄冈还有很多。如果电视机前的农民朋友们也需要专家的帮助,不要忘了拨打农技110热线电话或者直接与我们垄上行栏目组联系,服务三农是我们一贯的宗旨。好,感谢收看本期垄上行,咱们下周同一时间再见。(或垄上热线)
第五篇:电视栏目策划案范本
背景分析:
当前,人们的旅游动机、价值取向、消费能力都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旅游市场逐渐向细分化发展,电视旅游节目的受众需求也呈现出个性化和多元化的趋势。在日益增长的旅游大军中,越来越多的人渴望了解更多的旅游信息,很多电视台纷纷创办旅游节目,甚至个别城市还积极上马旅游频道。然而,国内的多数电视旅游节目仍然在走综合型的大众化路线,以目标受众多多益善为导向,对自身的内容、形式、风格、功能缺乏明确定位。有些节目为了尽可能多地吸引观众,把节目做成了“大杂烩”:既想体现娱乐趣味的元素,又要深度挖掘民俗学、考古学、宗教文化,还想报告最新的旅游资讯。从表面上看似乎是面面俱到了,但是节目的时间是有限的,信息量过多而冗杂,只能使受众消化不良,并造成节目因重点不突出导致定位上的混乱,收视率不如人意,甚至有些节目难以为继。但在未来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精神生活也将随之富裕起来,人们对旅游的热衷度只会越来越高。
策划目的:
湖南卫视以“快乐”为传播理念,在全国刮起了一阵快乐之风,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对低俗的娱乐文化将越来越排斥,更具内涵、更具文化底蕴的节目形式将受到更多关注。在符合“快乐中国”这个大的理念下,用一档文化类旅游节目来树立品牌形象至观重要,因为旅游将成为未来人们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文化养分的补给对于湖南卫视来说也不可缺少,这将是一个双赢的节目,在看似严肃的节目题材里,加入新鲜活泼的元素,使节目更具观赏性,也让每一趟心灵之旅都带给观众更多的启发。
一、栏目名称:朝圣之旅
栏目宣传语:倾听心灵的呼唤„„
二、节目形式:《朝圣之旅》是一档户外旅游节目,全程外景录制,以外景主持、嘉宾互动的形式呈现。
三、栏目定位:
①功能定位:《朝圣之旅》将突出电视媒体的服务性、指导性和引导性,即服务大众,指导人们生活,传播先进思想、理念,引导人们合理、正确生活,从而起到沟通社会,传递信息的作用。
②内容定位:《朝圣之旅》是一档专业化的旅游节目,旅游景点会围绕“朝圣之地”来选择,每一期节目都将是一趟全新的心灵之旅,为人们的俗世生活增加一道净化器,让人们倾听内心的声音。A、介绍朝圣之地;
B、嘉宾用亲身经历向你展现朝圣之路的艰辛; C、对当地的优美风景和人文景观进行介绍; D、与当地受人尊重和敬仰的人进行对话;
E、寻找当地有特色的的小店或餐厅放松和享受。
③受众定位:
A、热爱旅游,喜欢在路上,具有人文主义情怀,有信仰,有一定知识背景,对生活有无限憧憬的人群;
B、由于邀请的嘉宾可能是大家熟悉的名人,或者是当红偶像,也会因此引起一些青少年人群的关注;
四、栏目宗旨:
栏目要坚持“三个贴近”的原则。一切为了人们的需求,在求新、求变、求实用的基础上注重栏目的贴近性和指导性。了解人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渴望什么,并时刻用“三个贴近”作为检验栏目成功与否的标准。
五、栏目概况:
①时间:每周一期,一期栏目为70分钟。(包括十分钟的广告,八分钟的商业广告和两分钟的公益广告)
播出时间:希望播出时间是周六或周日晚上十点至十一点之间。这个时段被称之为次黄金时段,收视主力是中高档人群,这将有助于吸引高端广告,同时,青少年观众也会在这个时间段持续关注电视节目,有利于收视率的提高,②基本形式:全程外景录播,主持人与嘉宾进行互动。以主持人和嘉宾亲身经历的形式来展现朝圣之旅的各种精彩。
③特点:
(1)观赏性:旅游节目要从内容、视角上入手,尽量把优美的画面展现给观众。仅仅画面拍摄制作得优美还不够,解说词、配乐等也要运用得恰到好处,注意言语美、音效美,做到诗情画意交融。让人们看后留有余味。
(2)知识性:不仅包括当地的自然知识,更重要的是人文知识。旅游资源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雄浑奇绝的自然景观,一是辉煌灿烂的人类文明,前者是发展旅游产业的载体,后者是发展旅游产业的灵魂。《朝圣之旅》更加注重人文精神的关注,是对人生的思考和历练,更是对心灵的一次洗涤。
(3)趣味性:在节目当中加入一些非常有味道的人和事,这将大大增强了旅游节目的趣味性。
(4)特异性:克服内容同质化现象,以鲜明的特色、新奇的内容、新颖的表现形式来吸引观众。以往的旅游节目要么是介绍本省的一些旅游景点,要么是带着明星嘉宾到处吃吃喝喝,而像《朝圣之旅》这样具有人文情怀,有深度的旅游节目,带上明星嘉宾的比较少,特别是让观众看到嘉宾和普通人一样,具有探索精神,具有一颗虔诚的心,共同经历路途的艰辛和磨难,最终完成朝圣之旅的过程,这是非常特别的形式,严肃又不失活泼。
(5)指导性:当前社会,有踏上朝圣之旅的想法的人越来越多,他们需要一个具体的、详细的、生活的攻略来进行指引,《朝圣之旅》就能给他们起到一起指导性的作用,给他们的行程做一些参考作用,也给他们的路途一些小的忠告,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6)互动性;融入互联网,在博客、微博客上做实时更新和一互动活动,并从 网络上选择一些旅行发烧友共同参与节目,跟我们的主持人和嘉宾一同踏上朝圣之旅。
(7)专业性:当前旅游节目想赢得观众的好评,必须做到专业化、多样化、分层化、分众化,《朝圣之旅》的定位十分明确,选取的节目录制之地都跟“朝圣”这个主题有关,不再是以往旅游节目大杂烩的形式。
④风格:节目的总体风格定位为自然、神秘和流畅,节目将根据旅程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形式,宗旨就是要将节目做得精致,并且赋予其美感,赋予其生命和力量,使人们得到启发,并蠢蠢欲动。
六、栏目包装:
片头、片尾:由专业人员制作,突显沿途迷人的风景和人文主义情怀 栏目宣传语:朝圣之旅,倾听心灵的呼唤„„
主持人和嘉宾的服饰:路途中为一些专业的户外用品服装,在当地换上具有本土特色的服装。主持人的服装最好联系几家品牌服饰赞助,可以在节目过程中做软性广告,把LOGO放大在镜头中,也可以在节目最开始或结尾处打上厂家赞助广告。
七、栏目核心卖点、吸引受众点:
①形式的个性化:大部分时候电视旅游节目都只呈现了旅程到达之后的美好,但其实,在旅行的过程中,旅途本身更具魅力,主持人、嘉宾和旅行发烧友之间的互动,旅途过程中的互相帮助,一起发生的一些趣事都将成为吸引受众眼球的交点,这也是相对新颖的旅游节目形式。
②旅途的选择、设计:这是节目的核心竞争力。选择好的目的地,经历一次绝妙的旅程,去人们内心向往的地方,这是吸引观众的关键,这一部分需要精心的选择和设计,而栏目本身的定位就已经为大家确定了去向,每一个朝圣之地都是神秘而让人神往的,诸如墨脱、贡嘎雪山、尼泊尔、印度等等„„
③明星的平民化:明星嘉宾在节目中不再光彩熠熠,而是跟普通人一样,充满信仰,为求得内心的宁静、到达的喜悦而经历路途的磨难,这能让观众看到明星更真实、更贴近的一面,也能为节目赢得更多的收视率和广告收益。
八、主创人员组成: 人是栏目运作的主观能动资源,况且做栏目对电视从业人员的个人责任和团队总体素质有相当多的要求。本档栏目以10~15人为宜,分两个团队来合作,包括监制、制片人、主持人、编导、摄像、灯光及辅助人员(1)监制: 栏目的总负责人
(2)制片人:主要负责栏目选题的选择和整体策划(3)编导、主持人(参与):栏目的选题、内容、形式、嘉宾的选择、与台里联系等。编导和主持人是栏目的具体负责人。汇报栏目内容、选题、嘉宾等相关情况。编导负责解说词的撰写,把握栏目节奏,起到桥梁作用。
(4)主持人:男性,年轻,活泼,有探索精神,并且具有一定的地理知识背景和文化底蕴,对于节目的整体把握要流畅自如
(5)摄像、灯光及辅助人员:因为路途艰辛,外景拍摄任务艰巨,对于摄像的要求很高,因为旅游节目很注重观赏性,由于灯光对于作品的观赏性具有极其关键的作用,灯光的工作尤为重要,其他辅助人员将在其他工作人员的指导下 完成联络、后勤等一系列工作
九、工作步骤:
①节目流程:片头——旅程目的地介绍VCR——嘉宾介绍——旅途中的故事——到达目的地后的一些列活动——与当地受人尊重和敬仰的人进行对话——寻找当地有特色的的小店或餐厅放松和享受——下期节目预热——片尾
②前3期为工作人员间的磨合期,3期后再根据观众的收视反映对栏目进行微调,8期后逐步打响,启动创收步骤。
十、栏目的经营创收:
1、栏目设立初期可由本台广告部指定广告公司代理本栏目广告,等到栏目具有一定实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后,栏目可以对栏目内广告时段根据实际情况在市场上进行投标;
2、与相关企业联姻,在栏目中植入广告,做软广告,但不能植入过多,达到物极必反的效果,可以学习CCTV5主持人服饰LOGO扩大化的方式,不刻意,不做作,却又突显出广告品牌;
3、实施“栏目个性化、栏目精品化”战略,不仅要把栏目做好,而且要调整栏目的结构、整合栏目资源,让有限的栏目时段获取尽可能多的创收资源,吸引广告客户的广告投入。如栏目的特约播映,赞助播映,冠名栏目和时段广告等,通过频道和栏目品牌形象提高广告创收,栏目的品牌经营要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创新的目标是形成自己的风格,强化品牌形象,要在内容上下功夫,新的栏目只有不断提高内容质量才有可能成为新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