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第一章知识点

时间:2019-05-14 03:31: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一化学第一章知识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一化学第一章知识点》。

第一篇:高一化学第一章知识点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过滤:分离没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物的操作。要点是“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二低:过滤时滤纸的边缘应低于漏斗的边缘,漏斗内液 体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倾倒液体的烧杯嘴紧靠引流的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轻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的下端紧靠接收的烧杯。

外焰加热:酒精灯的火焰,越靠近外部,能结合的氧气越多,所以燃烧效果越好,温度越高;内焰能接触到的氧气少,温度当然低了。

还有,内焰部分的棉线,含有大量酒精,加之挥发,温度很低,如果试管在加热时触及到,很有可能炸裂!

蒸发

1.蒸发皿中液体的量不得超过容积的2/3.2.蒸发过程中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

3.当加热至(大量)固体出现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4.不能把热的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应垫上石棉网。

5.坩埚钳用于夹持蒸发皿。

除杂原则:

不增加新物质不减少提纯物质杂质被转化成沉淀,气体等易分离的物质 萃取

四氯化碳萃取水中的碘

仪器:分液漏斗带铁圈的铁架台烧杯

现象:分层上层液体呈浅黄色(溶剂水)下层呈紫色(溶剂四氯化碳)

四氯化碳无色液体密度比水大不溶于水

使用分液漏斗注意事项:1.使用前检查上口和活塞是否漏水

2.加入萃取液后先到转震荡,再静置

3.分液时,分液漏斗下端紧贴烧杯内壁,当分液漏斗下层液体恰好流尽时,马上关闭活塞,防止上层液体流出,上层液体由上口倒出

化学计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体积V、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数、物质的量之间的转化

第二篇:高一化学知识点

2013--2014学(上)市级重点高中协作校期中测试

高一化学知识点

1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2.电解质

3.气体摩尔体积

4.物质的量浓度

5.离子方程式书写

6.物质分类

7.物质的鉴别

8.浓度计算

9.氧化还原反应

10.化学式确定

11.离子共存

12.胶体的性质

13.氧化还原反应

14.氧化还原反应

15.混合物分离

16.物质的量

17.电荷守恒

18.氧化性强弱的判断

19.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0.氧化还原反应

21.离子共存和离子检验

22.基础计算

23.溶液的配制

第三篇: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1-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过滤 一帖、二低、三靠 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混合体时,除去液体中不溶性固体。(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

蒸发 不断搅拌,有大量晶体时就应熄灯,余热蒸发至干,可防过热而迸溅 把稀溶液浓缩或把含固态溶质的溶液干,在蒸发皿进行蒸发

蒸馏 ①液体体积②加热方式③温度计水银球位置④冷却的水流方向⑤防液体暴沸 利用沸点不同除去液体混合物中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蒸馏烧瓶、酒精灯、温度计、冷凝管、接液管、锥形瓶)

萃取 萃取剂: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② 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③ 要易于挥发。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操作,主要仪器:分液漏斗

分液 下层的液体从下端放出,上层从上口倒出 把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分开的操作,与萃取配合使用的

过滤器上洗涤沉淀的操作 向漏斗里注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沉淀物,等水流完后,重复操作数次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需用的仪器 托盘天平(或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

主要步骤:⑴ 计算 ⑵ 称量(如是液体就用滴定管量取)⑶ 溶解(少量水,搅拌,注意冷却)⑷ 转液(容量瓶要先检漏,玻璃棒引流)⑸ 洗涤(洗涤液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⑹ 振摇⑺ 定容⑻ 摇匀

容量瓶 ①容量瓶上注明温度和量程。②容量瓶上只有刻线而无刻度。①只能配制容量瓶中规定容积的溶液;②不能用容量瓶溶解、稀释或久贮溶液;③容量瓶不能加热,转入瓶中的溶液温度20℃左右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2-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实际上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摩尔

物质的量的单位 标准状况

STP 0℃和1标准大气压下 阿伏加德罗常数NA 1mol任何物质含的微粒数目都是6.02×1023个摩尔质量

M 1mol任何物质质量是在数值上相对质量相等气体摩尔体积

Vm 1mol任何气体的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都约为22.4l 7 阿伏加德罗定律

(由PV=nRT推导出)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有同分子数

n1

N1

V1

n2

N2

V2 8 物质的量浓度CB 1L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所表示的浓度

CB=nB/V

nB=CB×V

V=nB/CB 9 物质的质量

m m=M×n

n=m/M

M=m/n 10 标准状况气体体积 V V=n×Vm

n=V/Vm

Vm=V/n 11 物质的粒子数

N N=NA×n

n =N/NA

NA=N/n 12 物质的量浓度CB与溶质的质量分数ω

1000×ρ×ω

M 13 溶液稀释规律 C(浓)×V(浓)=C(稀)×V(稀)以物质的量为中心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变化-1-物质的分类

元素分类: 金属和非金属元素 2 化合物分类: 有机物(含C)和无机物

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SiO2、SO2、CO2、SO3、N2O5、(多数为非金属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Fe2O3、CuO、MgO

(多数为金属氧化物)、两性氧化物(与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Al2O3、ZnO 不成盐氧化物 NO2、NO、CO、(盐中的N的化合价无+

2、+

3、C无+2)分散系 溶液(很稳定)分散质粒子小于1nm,透明、稳定、均一

胶体(介稳定状态)分散质粒子1nm-100nm,较透明、稳定、均一

浊液(分悬、乳浊液)分散质粒子大于100nm,不透明、不稳定、不均一 化学反应的分类 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2SO2+ O2

2SO3

分解:2NaHCO3

Na2CO3 +CO2↑+ H2O

置换:Cl2 +2KI ===2KCl+I2

复分解: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是否有离子参加反应(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离子反应:Cl2+H2O = HCl+HClO

非离子反应:2Fe+3Cl2 = 2FeCl3 是否有元素电子得失或偏移(有升降价)氧化还原反应:2Na+2H2O=2NaOH+H2↑

非氧化还原反应: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热量的放出或吸收 放热反应:3Fe+2O2 = Fe3O4

吸热反应:C+CO2 = 2CO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变化-2-离子反应

电解质(酸、碱、盐、水)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本身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包括CO2、SO2)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碳酸的电离方程式 H2CO3 = H++HCO3-

(弱电解质用“

”)

NaHCO3的电离方程式 NaHCO3=Na++HCO3-

(强电解质用“ = ”)

离子反应式 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所表示的式子

离子反应式写法 一写、二改、三删、四查

单质、氧化物、气体、难溶、难电离的物质要保留分子式

离子共存 有颜色的离子 MnO4-紫红、Fe3+棕黄、Fe2+浅绿、Cu2+蓝色

与H+不共存(弱酸根)OH-、CO32-、SO32-、SiO32-、AlO2-、S2-、F-等

与OH-不共存(弱碱金属阳离子)H+、Fe3+、Fe2+、Fe3+、Cu2+、Al3+、Mg2+、NH4+ 与H+和OH-都不共存 HCO3-、HSO3-、HS-、等

常见生成沉淀 Ba2+、Ca2+与SO42-、CO32-、Ag+与Cl-胶体 胶体的性质(介稳定)丁达尔现象、布朗运动、电泳、聚沉

判断胶体最简单的方法 丁达尔现象

胶体提纯 渗析(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

Fe(OH)3胶体制备的方法 取烧杯盛20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然后逐滴加入饱和FeCl3溶液1mL~2mL。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观察所得红褐色液体Fe(OH)3胶体。

Fe(OH)3胶体制备方程式

FeCl3+3H2O = Fe(OH)3(胶体)+3HCl 胶体凝聚的条件

加热、加电解质、加相反电性的胶体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变化-3-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不一定有氧的得失)

升失氧 还原剂、还原性、失电子、(升价)、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成氧化产物

降得还 氧化剂、氧化性、得电子、(降价)、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成还原产物

化合反应 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一般有单质参加的化合反应或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才属氧化还原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复分解反应 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气体的检验 NH3的检验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SO2的检验 用品红溶液褪色

SO2的吸收 用KMnO4溶液

(强氧化性)CO2的检验 用澄清石灰水变浊

Cl2的检验 用湿润的KI 淀粉试纸变蓝

NO的检验 打开瓶盖后遇空气变红棕色

离子的检验 NH4+的检验 加NaOH溶液加热后放出气体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Fe3+的检验 ①加NaOH溶液有红褐色沉淀②加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

Fe2+的检验 ①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马上变灰绿色,最终变红褐色②加KSCN溶液无现象,再加氯水后出现血红色

SO42-的检验 先加HCl无现象后加BaCl2溶液有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Cl-、(Br-、I-)的检验 先加AgNO3后加HNO3溶液有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AgCl(淡黄色沉淀AgBr、黄色沉淀AgI)

NO3-的检验 加浓缩后加入少量浓硫酸和几块铜片加热有红棕色的气体放出(NO2)物质的保存 K、Na 保存在煤油中(防水、防O2)

见光易分解的物质 用棕色瓶(HNO3、AgNO3、氯水、HClO 等)

碱性物质 用橡胶塞不能用玻璃塞(Na2SiO3、NaOH、Na2CO3)酸性、强氧化性物质 用玻璃塞不能用橡胶塞(HSO4、HNO3、KMnO4)物质的保存 F2、HF(氢氟酸)用塑料瓶不能用玻璃瓶(与SiO2反应腐蚀玻璃)保存在水中 白磷(防在空气中自燃)、Br2(防止挥发)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氧O、硅Si、铝Al、铁Fe 地壳有游离态存在的元素 金、铁(陨石)、硫(火山口附近)

金属共同的物理性质 有金属光泽、不透明、易导电、导热、延展性

能与HCl和NaOH都能反应的物质 两性:Al、Al2O3、Al(OH)3

弱酸的酸式盐:NaHCO3、NaHSO3、NaHS

弱酸的铵盐:(NH4)2CO3、(NH4)2S

两性金属 锌Zn、铝Al(与酸和碱都放H2)

钝化金属 铁Fe、铝Al(被冷的浓H2SO4、浓HNO3)酸化学性质 稀、浓硫酸的通性 1强酸性----反应生成盐

2高沸点酸,难挥发性——制备易挥发性酸

浓硫酸的特性

1、吸水性—做干燥,不能干燥NH3、H2S

2、脱水性—使有机物脱水炭化

3、强氧化性——与不活泼金属、非金属、还原性物质反应

硝酸 HNO3

1、强酸性

2、强氧化性

3、不稳定性

(见光、受热)

次氯酸 HClO

1、弱酸性

2、强氧化性

3、不稳定性

(见光、受热)

硅酸 H2SiO3

1、弱酸性

2、难溶性

3、不稳定性

(热)漂白 氧化型(永久)强氧化性:HClO、Na2O2、O3、浓H2SO4、浓 HNO3 加合型(暂时)SO2

(使品红褪色,不能使石蕊变红后褪色)

吸附型(物理)活性碳

明矾溶液生成的Al(OH)3胶体 水溶液 氯水主要成分 分子: Cl2、H2O、HClO

离子: H+、Cl-、ClO-

氨水主要成分

分子:NH3

H2O

NH3·H2O

离子:NH4+

OHˉ

氯水与液氯、氨水与液氨的区别

氯水、氨水属混合物、液氯与液氨属纯净物

氯原子Cl与氯离子Cl-的区别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化学性质不同,氯离子Cl-达稳定结构 气体 极易溶于水(喷泉)NH3(1:700)HCl(1:500)只能用排气法收集 NO2

NH3

HCl

只能用排气法收集 NO

N2

CO

钠与水的反应 现象: ①浮、②熔、③游、④咝、⑤红 ①钠浮在水面上——密度小于水;②水蒸气——放热;③熔化成一个小球——溶点低;④在水面上游动——生成气体;咝咝发出响声——反应剧烈;⑤变色——生成碱

俗名 苏打Na2CO3、小苏打NaHCO3

水玻璃:Na2SiO3的水溶液

漂白粉主要成分:Ca(ClO)

2、CaCl2,有效成分Ca(ClO)2

用途 Na2O2(淡黄色)用作呼吸面具,Al(OH)3和NaHCO3(小苏打)可中和胃酸

明矾用作净水剂,次氯酸HClO杀菌、消毒、永久性漂白、SO2暂时性漂白

自来水常用Cl2来消毒、杀菌但产生致癌的有机氯,改用广谱高效消毒剂二氧化氯(ClO2)

Fe2O3—红色油漆和涂料;Al2O3—耐火材料,NH3可用于氮肥、制冷剂。

晶体硅Si作半导体、太阳能电池;SiO2可作光导纤维;硅胶是常用的干燥剂及催化剂的载体。水玻璃可做肥皂填料、木材防腐防火剂及黏胶。

第四篇:人教版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精彩回答

高一化学模块I主要知识及化学方程式

一、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 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2. 基本程序:

第三步:用比较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二、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2. 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

3. 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4.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5.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7. 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

8. 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三、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2. 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

3. 制取漂白粉(氯气能通入石灰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 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

5. 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

6. 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

四、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物理量关系

1. 物质的量n(mol)= N/N(A)

2. 物质的量n(mol)= m/M

3. 标准状况下气体物质的量n(mol)= V/V(m)

4. 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mol)=cV

五、胶体:

1. 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2. 胶体性质:

① 丁达尔现象

② 聚沉

③ 电泳

④ 布朗运动

3. 胶体提纯:渗析

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 定义:①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②性质:能否导电;③物质类别:化合物。

2. 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等。

3.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① 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② 拆:将易溶、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其它以化学式形式出现。下列情况不拆: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等)、氧化物、HCO3-等。

③ 删:将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离子符号删去。

④ 查:检查元素是否守恒、电荷是否守恒。

4. 离子反应、离子共存问题:下列离子不能共存在同一溶液中:

① 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如Ba2+与SO42-;Ag+与Cl-等

② 生成气体或易挥发物质:如H+与CO32-、HCO3-、SO32-、S2-等;OH-与NH4+等。

③ 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弱电解质)

④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MnO4-与I-;H+、NO3-与Fe2+等

七、氧化还原反应

1.(某元素)降价——得到电子——被还原——作氧化剂——产物为还原产物

2.(某元素)升价——失去电子——被氧化——作还原剂——产物为氧化产物

3.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八、铁及其化合物性质

1. Fe2+及Fe3+离子的检验:

① Fe2+的检验:(浅绿色溶液)

a)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而变灰绿色,最后变红褐色。b)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溶液显红色。

② Fe3+的检验:(黄色溶液)

a)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2. 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铁与盐酸的反应:Fe+2HCl=FeCl2+H2↑

② 铁与硫酸铜反应(湿法炼铜):Fe+CuSO4=FeSO4+Cu

③ 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氯水:(除去氯化铁中的氯化亚铁杂质)

3FeCl2+Cl2=2FeCl3

④ 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变质:4Fe(OH)2+O2+2H2O=4Fe(OH)3⑤ 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FeCl3+Fe=3FeCl2

⑥ 铜与氯化铁反应(用氯化铁腐蚀铜电路板):2FeCl3+Cu=2FeCl2+CuCl2⑦ 少量锌与氯化铁反应:Zn+2FeCl3=2FeCl2+ZnCl2

⑧ 足量锌与氯化铁反应:3Zn+2FeCl3=2Fe+3ZnCl2

九、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雷雨发庄稼”涉及反应原理:

① N2+O2放电===2NO

② 2NO+O2=2NO2

③ 3NO2+H2O=2HNO3+NO

2. 氨的工业制法:N2+3H2 2NH3

3. 氨的实验室制法:

① 原理: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② 装置:与制O2相同

③ 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

④ 检验方法:

a)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验,会变蓝色。

b)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有大量白烟产生。NH3+HCl=NH4Cl⑤ 干燥方法:可用碱石灰或氧化钙、氢氧化钠,不能用浓硫酸。

4. 氨与水的反应:NH3+H2O=NH3•H2O NH3•H2O NH4++OH-

5. 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 4NO+6H2O(制取硝酸的第一步)

6.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4HCO3 NH3↑+H2O+CO2↑

7. 铜与浓硝酸反应:Cu+4HNO3=Cu(NO3)2+2NO2↑+2H2O

8. 铜与稀硝酸反应:3Cu+8HNO3=3Cu(NO3)2+2NO↑+4H2O

9. 碳与浓硝酸反应:C+4HNO3=CO2↑+4NO2↑+2H2O

10. 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 NH3↑+HCl↑

十、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铁与硫蒸气反应:Fe+S△==FeS

2. 铜与硫蒸气反应:2Cu+S△==Cu2S

3. 硫与浓硫酸反应:S+2H2SO4(浓)△==3SO2↑+2H2O

4. 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SO2+2H2S=3S↓+2H2O

5. 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2SO4△==CuSO4+SO2↑+2H2O

6. 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 2SO3

7. 二氧化硫与氯水的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

8. 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SO2+2NaOH=Na2SO3+H2O

9. 硫化氢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3O2点燃===2SO2+2H2O

10. 硫化氢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O2点燃===2S+2H2O

十一、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在空气中点燃镁条:2Mg+O2点燃===2MgO

2. 在氮气中点燃镁条:3Mg+N2点燃===Mg3N2

3. 在二氧化碳中点燃镁条:2Mg+CO2点燃===2MgO+C

4. 在氯气中点燃镁条:Mg+Cl2点燃===MgCl2

5. 海水中提取镁涉及反应:

① 贝壳煅烧制取熟石灰:CaCO3高温===CaO+CO2↑ CaO+H2O=Ca(OH)2② 产生氢氧化镁沉淀:Mg2++2OH-=Mg(OH)2↓

③ 氢氧化镁转化为氯化镁:Mg(OH)2+2HCl=MgCl2+2H2O

④ 电解熔融氯化镁:MgCl2通电===Mg+Cl2↑

十二、Cl-、Br-、I-离子鉴别:

1. 分别滴加AgNO3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Cl-;产生浅黄色沉淀的为Br-;产生黄色沉淀的为I-

2. 分别滴加氯水,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下层溶液为无色的是Cl-;下层溶液为橙红色的为Br-;下层溶液为紫红色的为I-。

十三、常见物质俗名

①苏打、纯碱:Na2CO3;②小苏打:NaHCO3;③熟石灰:Ca(OH)2;④生石灰:CaO;⑤绿矾:FeSO4•7H2O;⑥硫磺:S;⑦大理石、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⑧胆矾:CuSO4•5H2O;⑨石膏:CaSO4•2H2O;⑩明矾:KAl(SO4)2•12H2O

十四、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铝与盐酸的反应:2Al+6HCl=2AlCl3+3H2↑

2. 铝与强碱的反应:2Al+2NaOH+6H2O=2Na[Al(OH)4]+3H2↑

3. 铝在空气中氧化:4Al+3O2==2Al2O3

4. 氧化铝与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5. 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2O3+2NaOH+3H2O=2Na[Al(OH)4]

6. 氢氧化铝与强酸反应:Al(OH)3+3HCl=AlCl3+3H2O

7. 氢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OH)3+NaOH=Na[Al(OH)4]

8. 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沉淀:Al3++3NH3•H2O=Al(OH)3↓+3NH4+

十五、硅及及其化合物性质

1. 硅与氢氧化钠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

2. 硅与氢氟酸反应:Si+4HF=SiF4+H2↑

3. 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

4. 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SiF4↑+2H2O

5. 制造玻璃主要反应:SiO2+CaCO3高温===CaSiO3+CO2↑ SiO2+Na2CO3高温===Na2SiO3+CO2↑

第五篇:2013级高一化学知识点及化学方程式汇总

2013级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总复习

必修1主要知识点和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

一、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物理量关系(NA=6.02×1023mol-1)物质的量n(mol)= N/NA = m/M 摩尔质量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原子或分子质量

2气体的物质的量n(mol)= V/Vm(标况:Vm = 22.4L/mol)

3.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mol)=c·V溶液的密度等于质量除以体积,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溶质的质量除以溶液的质量

二、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定义:①判断标准:水溶液或熔融状态能否导电;②物质类别:纯净物中的化合物。

2.电解质:活泼金属氧化物、酸、碱、大多数盐、水等。非电解质:

非金属氧化物CO2、氨气 有机物蔗糖 酒精等。

注意:导电的物质有:金属类、石墨、酸碱盐的水溶液或它们的熔融物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反应大多是溶液中的置换和复分解反应

① 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② 拆:将易溶、易电离(酸碱盐的溶液)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其它以化学式形式出现。下列情况不拆:难溶物质(沉淀碱Cu(OH)2

Fe(OH)3AI(OH)3等,沉淀盐AgCICaCO3 BaSO4等)、难电离物质(弱酸

-CH3COOH、HCIO、H2SO3等 弱碱NH3.H2O,水等)、气体、单质、氧化物、HCO3 等。

③ 删:将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离子符号删去。

④ 查:检查元素是否守恒、电荷是否守恒。

三、胶体

1.定义:分散质微粒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混合物。

2.胶体性质:丁达尔现象(散射)、聚沉、电泳、渗析等

3.代表物:烟云雾、Fe(OH)3胶体、AI(OH)3胶体、硅酸胶体、淀粉胶体、蛋白质胶体等

四、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元素化合价有变化。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有电子转移 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失得电子总数等于化合价升降总数。1.反应物:氧化剂——得到电子——降价——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 2.反应物:还原剂——失去电子——升价——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

五、钠和碳及其化合物的性质(Na.C)

钠单质银白色金属,质软。密度比水小。保存在煤油中。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钠着火用沙子或泥土灭火。钠单质很活泼,具有强的还原性。1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 + O2 ==2Na2O 失去金属光泽.钠表面银白色变灰暗

2. 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Na2O2(加热)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

3.钠与水反应:2Na + 2 H2O== 2NaOH + H2↑2Na+ 2H2O== 2Na+ + 2OH-+ H2↑ 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 ...

④伴有嘶嘶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 ==4NaOH+O2↑H2O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

剂过氧化钠为淡黄色粉末,不是碱性氧化物

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供氧剂

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有吸水性易潮解,有强碱性

6.2NaOH + CO2(少量)== Na2CO3 + H2O2OH-+ CO2(少量)== CO32-+ H2ONa2CO3 + H2O + CO2 == 2NaHCO3NaOH + CO2(过量)== NaHCO3

--OH+ CO2(过量)== HCO3

应用:可用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除掉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气体。碳酸钠(俗称纯碱、苏打)正盐、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酸式盐,7.碳酸氢钠受热不稳定易分解:2NaHCO3 ==Na2CO3 + H2O + CO2↑(加热)(除去NaHCO3)

8. 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 + NaHCO3 ===Na2CO3 + H2O

HCO3-+OH-=== CO32-+H2O

9. 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 + CO2 + H2O == 2NaHCO3(除去Na2CO3)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的溶解度。鉴别方法:加热法和加入氯化钙溶液沉淀法。

10.CO32-的检验:取样、加入C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 加盐酸 沉淀溶解,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使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CO32-

六、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Cl)

氯气: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氯气可用于纸浆和棉布的漂白,也可用于饮水的消毒。氯气很活泼。氯水有漂白性和酸性、氧化性。氯水的主要成分有Cl2、H2O、H+、Cl、、HClO。

1. 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 + 3Cl2 == 2FeCl3(点燃 棕黄色的烟)

2. 氯气与水的反应:Cl2 +H2O==HClO + HClH2O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使紫色石蕊试液先变红后退色,氯水有漂白性和酸性

3. 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Cl2 + 2OH-== Cl-+ ClO-+ H2O用于氯气的尾气吸收

4. 制取漂白粉(把氯气通入石灰浆)2Cl2 + 2Ca(OH)2 ==CaCl2 + Ca(ClO)2 + 2H2O 5. 次氯酸钙在空气中长期放置而失效:Ca(ClO)2 + CO2 + H2O ==CaCO3↓ + 2HClO 6.Cl-的检验:取样、先加稀硝酸酸化,再加入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这说明有Cl-; 7.SO2 -的检验: 取样、先加盐酸酸化,再加入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这4

说明有SO2 - 4

七、铁及其化合物性质(Fe)

有光泽的银白色金属,硬而有延展性,有很强的铁磁性,并有良好的可塑性和导热性。

1.铁的氧化物碱性氧化物 FeO(黑色粉末)、碱性氧化物Fe2O(、3红棕色粉末)Fe3O4(黑色粉末、具有磁性)炼铁:Fe2O3 + 3CO==2 Fe+ 3CO2(高温)Fe 2O3 + 6H+== 2 Fe 3+ + 3H2O

2.铁的氢氧化物 :难溶弱碱 Fe(OH)2(白色固体)Fe(OH)3(红褐色固体)3. Fe2+及Fe3+离子的检验: ① Fe2+的检验:(浅绿色溶液)

a)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而变灰绿色,最后变红褐色。b)加KSCN(硫氰酸钾)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溶液显红色。② Fe3+的检验:(黄色溶液)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4.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 比较活泼,只有强的还原性,亚铁盐 FeCl2 既有还原性又有氧化性,铁盐FeCl3只有氧化性。

① 铁与盐酸的反应:Fe + 2HCl== FeCl2+H2↑Fe + 2H+== Fe2+ + H2↑② 铁与硫酸铜反应:Fe+CuSO4 ==FeSO4+Cu

③ 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氯水:FeCl2 + Cl2 == 2FeCl3 2Fe2+ + Cl2 ==2Fe3 ++ 2Cl-

(除去氯化铁中的氯化亚铁杂质)

④ 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变质:4Fe(OH)2 + O2 + 2H2O == 4Fe(OH)3现象: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逐渐变成红褐色 ⑤ 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FeCl3 + Fe == 3FeCl2(除去氯化亚铁中的三氯化铁)2Fe3+ + Fe == 3Fe2+

⑥ 铜与氯化铁反应:2FeCl3 + Cu ==2FeCl2 + CuCl22Fe2+ + Cu ==2Fe3+ + 2 Cu2+(用氯化铁腐蚀铜电路板)

八、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N)

氮气在空气中体积占4/5,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但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1.氮气的性质N2 + O2 == 2NO(放电)N2 + 3H2 == 2NH3(可逆号 高温、高压、催化剂)

2.二氧化氮:红棕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3NO2 + H2O = 2HNO3 + NO +H2O 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一氧化氮:无色,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与空气立即变成红棕色2NO + O2 = 2NO2

3. 氨气: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氨气与水的反应: NH3 + H2O = NH3•H2O = NH4+ + OH-(可逆号)

氨的催化氧化:4NH3 + 5O2 == 4NO + 6H2O(高温 催化剂)(制取硝酸的第一步)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

检验方法:a)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验,试纸变蓝。

b)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有大量白烟产生。NH3 + HCl = NH4Cl

干燥方法:可用碱石灰或氧化钙、氢氧化钠,不能用浓硫酸、氯化钙 五氧化二磷干燥

下载高一化学第一章知识点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一化学第一章知识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一化学第一学期知识点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历史 人类对原子结构认识的发展 Ⅰ.古代朴素的原子论 战国时期的惠施认为物质是无限可分的;战国时期的墨子认为物质被分割是有条件的;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

    2018—2018学年度高一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2018—2018学年度高一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化学中存在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种变化形式。精品小编准备了高一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一、硅元素:......

    高一化学最新知识点总结[推荐五篇]

    高一化学最新知识点总结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

    高一化学下册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一、 元素周期表 ★熟记等式: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2021(推荐阅读)

    高一新生要根据自己的条件,以及高中阶段学科知识交叉多、综合性强,以及考查的知识和思维触点广的特点,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2021,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一化学必考知识点整理[5篇范例]

    高一化学必考知识点整理4篇【导语】进入高中后,很多新生有这样的心理落差,比自己成绩优秀的大有人在,很少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心理因此失衡,这是正常心理,但是应尽快进入学习状......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模版)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一、 元素周期表★熟记等式: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必修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从实验学化学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