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发挥游戏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定稿]
发挥游戏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英语课程改革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游戏就是兴趣最好的载体。英语教学要注意结合儿童心理和生理特征,让学生学会用视觉、听觉和触觉感觉信息,现代教学中的游戏教学正是立足于这样的宗旨而成为一种教学形式进入课堂的。游戏教学是指围绕教学目标将游戏形式融于教学活动中,在游戏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轻松愉快的学习预设的教学目标。游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协作能力,这点是现代教育非常关注的。那么在英语教学中,游戏教学的意义是什么?如何
进行?又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一、游戏教学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意义游戏有利于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
游戏是活跃课堂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和游戏,来激发学生求知欲,唤起他们的兴趣,起到很好的设境激趣作用。游戏有利于排除学生学习语言的心理压力
游戏教学中许多动手、动口、动眼的奇思妙想,让学生进行练习,使他们在玩玩、说说、唱唱中学习巩固知识,缓和课堂上的紧张气氛,有助于消除学生的疲劳。游戏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记忆
小学生的记忆,往往以无意记忆占据优势,感兴趣的就注意,也易牢记,不感兴趣的不注意,记得显然也不牢固,记忆与兴趣紧密相关。在“乐学”中记忆,并能保持记忆的持久性。游戏教学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趣
每种游戏都含有丰富的美育因素,如颜色、声音、动作、图象等,都是无声教育,而游戏经常结合这些,令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美的含义,有利于陶冶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二、游戏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范围很广,可用于字母、词汇、句型等各项内容的教学,而且游戏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在字母教学中的运用
字母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关键,对日后的词汇和句型教学有直接影响。在教26个字母时,常用的游戏有
A “Who is missing”让一个学生到前面来,藏起一字母卡片,大家来猜是哪一个。
B 找邻居教师出示一小写或大写字母卡片,学生找出与其相邻的前后两个小写或大写字母。
C 接龙背字母表 根据字母表顺序,每个学生依次背一个或两个字母,也可每人一次背多个字母。
D 找朋友教师将字母的大小写分别写在卡片制成的头饰上,让学生戴上头饰,按大小写是一对朋友的原则,找出自己的朋友。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词汇是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单词的记忆有时是枯燥无味的,为此应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各种感觉,让学生在看、听、说、摸、动的过程中轻松记忆单词。常见游戏有:
A 接龙游戏 在规定时间内,看谁的龙长,没有毛病。如this-sit-tea-apple-egg-green
B 找敌人(反义词)如 full-emptylight-heavybig-small black-white
C 找朋友(同音异义词)two –toono-knowhi-highmeet-meat
D 听摸法老师快说,学生随即拿出说的东西,如pen ,学生马上拿出钢笔,谁快谁获胜。
E 高低音老师声音高,学生声音就低。老师声音低,学生声音就高。3 在句型教学中的应用
句型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句型教学主要体现语言的结构。但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并非一定让学生掌握语法规则,而是让学生的语言表达更加规范。通过游戏,可以唤起学生们丰富的想象,激发他们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表达自己的思想.例如在教“I love┈”句型时,让学生具体扮演爸爸、妈妈和小孩。三人一组轮流介绍并表达相互之间的爱意时,他们无不踊跃争先。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调动了他们的学习节奏。在对话教学中的应用
对话是小学英语教学的核心,它体现了语言的交际能力。情景表演游戏是对话教学中最受学生欢迎而又常使用的游戏。如在教购物的对话时,可在讲台上摆出琳琅满目的学习用品和玩具,教师或者学生扮演售货员,引导学生用句型“May I have ┈?”提问才可拿走自己所需的东西。也可设计成小组竞赛,看谁说的又快又好,哪个小组“买”到的东西最多,从而引发学生的竞争欲和表现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好的掌握购物时的对话。
三、游戏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1目标性原则
开始游戏前,教师应做出必要的准备。教师对游戏应心中有数,应先示范或协助同学示范,这样可以在一开始就避免混乱,使游戏井然有序。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只需从旁指导,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锻炼了自主能力,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形成了活跃的课堂氛围。同时在游戏中切不可中途改变规则。课堂教学结束时,应将游戏延伸到课外,比如布置抄写、默写,这种“有声有色”的作业,可调动学生兴趣。
2游戏设计要多样化,生动有趣
再好玩的游戏,玩过几次就没有新鲜感了,所以教师就要不断设计新游戏,不断翻新游戏。教师还尽可能以小组合作形式,扩大练习面。同时教师每次分组都要有所改变,男生与女声,组与组.同时使游戏能顺利进行,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组织和纪律性,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游戏设计都是直接为一定的教学内容服务的,而不是“为游戏而游戏”,也是寓知识于游戏中,边游戏边学习语言,从而熟练的掌握语言规律.因此游戏可以用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游戏应结合教学要求,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同时寓思想教育于游戏活动中。
总而言之,游戏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英语教师而言,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才是重要的。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确实具有相当大的魅力,而且大有用武之地,只有运用得当,相信这种教学手段将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二篇:游戏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山西省曲沃县里村镇蒙城小学
辛东丽 邮编:043400 游戏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英语肩负着英语启蒙和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打基础的重任,但它面临着教学对象年龄小,注意力,接受,分辨能力相对较低等多重困难。那么,怎么才能克服困难,有效地进行小学英语教学呢?我认为应在分析学生的年龄、心理、注意力等特征的前提下,精心设计组织教学。
这个时期的孩子好奇、好玩、好动、好强、喜欢表扬。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也说:“小学生生来是好玩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只工作,不玩耍,聪明的孩子会变傻)。但从纯英语教学的角度看,英语课程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的能力,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正是由于这种“任务”所施加的压力,课堂上教师难免会有机械的灌输和学生机械的接受。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很注意课堂纪律,学生静静地坐在那儿,师云亦云,整个课堂也因此变得沉闷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也在不知不觉中逐渐消失殆尽。
如何在教育中添加“欢乐”这种调味品?我觉得,让课堂游戏化是关键。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如何做到既不违背他们的天性,又能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呢?游戏就可以做这个桥梁。游戏既满足了儿童的天性,又解决了儿童“学与玩”的矛盾,它可以满足儿童自我表现欲望强烈的需求。若能将知识融于游戏中,在课堂教学中把游戏和教学结合起来,使教学游戏化,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游戏中练习所学的知识,在蹦蹦跳跳中学英语,那么学生就会学得快,记得牢,也不会觉得学习内容枯燥,乐于参与,自然也乐于学习。因此,游戏成为儿童普遍喜爱的活动。
那么游戏在英语教学中有哪些作用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激发兴趣,活跃气氛,吸引注意力
一节好课不是老师一味的讲,学生一味的听,而应是有静有动,动静相结合的,小学生天性好动,要让他们端端正正的坐着听四十分钟,是很难办到的。即使做到了也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还可能压抑了他们的个性,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心理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注意力稳定性较差。最好的也只能保持30分钟,况且长时间的有意注意容易使人感到枯燥乏味,投入程度也不会高,如果在教学中结合教师的讲解,适当地安排一些游戏,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动的舞台,把他们的思维和身体从疲劳、紧张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涣散的注意被吸引过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学习任务。例如,在学习人身体部位名称时,刚开始学生们觉得新鲜,兴趣很浓,热情还很高,但随着单词加多,听讲和读的时间加长,他们感到很疲乏,觉得没意思了,注意力也不能很好地集中了。这时,我适时地加入了“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一听说要做游戏,孩子们立刻变得活跃起来,注意力又集中了,在随后“Touch your head” “Stamp your head ” “Wave your arm”的口令中,他们一会摸头,一会跺脚,一会挥胳膊,忙得不亦乐乎,最终在笑声中记住了个部位的名称。
二、创设情景,加深记忆
一种语言习惯的习得,必须是在一定的语言背景和情景中完成,这些仅靠课文中提供的情景对话是远远不够的。那些对话是别人的,学生只是一个扮演者和朗读者,因为没有心灵的感受和理解,许多人不能很好地融入其中。游戏就弥补了这个不足。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情境,语境,还让学生们真正地成为“主人公”亲身经历,这对他们的记忆又是一大帮助,如果为了记忆只是一味地重复练习,他们就只能是机械地记忆,而这种记忆是很难保持的,但如果将所学的内容安排在他们积极从事着的活动中去,成为活动的直接对象,这样,因为是他们亲自感
受体验,直接参与了的,记忆效果受识记时的情绪状态的影响。情绪状态较佳时对记忆作用明显。这一研究结果提示我们,在教学时,应该重视情境,愉快地教学,这又如何做到呢?游戏便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捷径。在教学中开展多种多样轻松幽默的游戏,使他们在笑声中学会英语。
三、训练口语,发展思维
英语的学习不仅仅是记忆、理解、书写,还要能够说出来,能够正确流利地说出来。这是重点也难点。对于初学英语的人来说,更是难上加难。他们往往心理紧张,没有自信,不敢开口。更别说在课后生活中运用了。要攻破这个拦路虎,首先必须给学生一个没有压力的轻松环境,消除内心的紧张与害怕,同时,鼓励他们进行语言交流,在运用语言与其他人互相讲话时,学习的内容会丰富起来,游戏就恰恰能够做到这些。游戏给了学生接近生活,轻松愉快的环境,带给他们描述、表达、说明的欲望,在不知不觉中训练了口语,这些都比学生自己读教材重复教师的话有价值得多。
语言与思维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游戏在联系课本词汇的同时,促使学生准确地表达思想感情,把他们所学的语言词汇合理地组织,适当地安排,准确地表达,这个过程,丰富了他们的词汇,丰富了他们的的感性经验,推动了思维的灵活性、逻辑性的发展。
此外,游戏给了学生想象和思考的空间,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如在教学“friendship”时,为了让他们深刻理解记忆这个单词的含义,我采用了画图的游戏,就是把这个单词的意思用画图表示出来。因为“friendship”的概念是抽象的,没有实物可以比拟,这样就不能照猫画虎了。只能凭借自己的脑子去思考去想象。有的学生想象了一个有关友谊的故事,画了一幅漫画,有的想到了同学间的友谊,画了两幅肖像;有的想到了一句古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并且惟妙惟肖地画了出来,以次来体现“friendship”的含义,这样,学生们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和思考的能力,深刻地理解了单词的意义,思维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四、培养情感,发展能力
在教学中,有趣的游戏活动,可以养成学生热爱生活,开朗乐观的生活态度,能够让学生有机会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有机会展现自己的生命活力和丰富想象力,创造力,从而树立自信心和自豪感。在游戏活动中,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使其体验到团结、友爱、互助、荣誉感、责任感,进取心等积极的情感。比如,在角色扮演的游戏中,使其学习表达各种社会角色的情感,在画画游戏中进一步发展了他们的美感,此外,游戏中还存在一个如何协调的问题,如何制定游戏规则和如何违反规则进行处罚的问题,学生们需要自主地讨论和解决这个问题。这个过程中他们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都得以锻炼,同时这队学生的独立性、正义感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以上是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四方面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作用,这根据游戏形式、内容的不同而异。当然,游戏教学的实质是把枯燥的学习内容和机械操练变成了充满趣味性的各种活动,从而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它把英语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英语语言技能的训练有机地结合在娱乐活动中,既可以改变英语教学枯燥呆板的局面,又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激发儿童求知欲,还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起到“以趣激情、寓教于乐”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游戏都能起到了这些作用。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为了让学生放松玩乐才安排游戏,归根结底,任何游戏必须服务于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游戏。在游戏规则上也要体现对教学内容的操练,使游戏为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运用服务。切不可为了游戏而游戏,否则就失去了游戏教学的意义。
因此,教学中我们一定要精益求精,恰当地运用游戏,让每一位学生在游戏的陪伴下自由快乐地走向一个神奇美丽的英语王国。
第三篇:发挥游戏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精)
发挥游戏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英语课程改革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兴趣是学好语言的关键,游戏就是兴趣最好的载体。英语教学要注意结合儿童心理和生理特征,让学生学会用视觉、听觉和触觉感觉信息,现代教学中的游戏教学正是立足于这样的宗旨而成为一种教学形式进入课堂的。游戏教学是指围绕教学目标将游戏形式融于教学活动中,在游戏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轻松愉快的学习预设的教学目标。游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荣誉感和协作能力,这点是现代教育非常关注的。那么在英语教学中,游戏教学的意义是什么?如何
进行?又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一、游戏教学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意义 1 游戏有利于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
游戏是活跃课堂的重要途径,有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和游戏,来激发学生求知欲,唤起他们的兴趣,起到很好的设境激趣作用。游戏有利于排除学生学习语言的心理压力
游戏教学中许多动手、动口、动眼的奇思妙想,让学生进行练习,使他们在玩玩、说说、唱唱中学习巩固知识,缓和课堂上的紧张气氛,有助于消除学生的疲劳。游戏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记忆
小学生的记忆,往往以无意记忆占据优势,感兴趣的就注意,也易牢记,不感兴趣的不注意,记得显然也不牢固,记忆与兴趣紧密相关。在“乐学”中记忆,并能保持记忆的持久性。游戏教学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趣
每种游戏都含有丰富的美育因素,如颜色、声音、动作、图象等,都是无声教育,而游戏经常结合这些,令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理解了美的含义,有利于陶冶情趣,提高审美能力。
二、游戏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范围很广,可用于字母、词汇、句型等各项内容的教学,而且游戏的方式也是多样的。在字母教学中的运用
字母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关键,对日后的词汇和句型教学有直接影响。在教26个字母时,常用的游戏有
A “Who is missing” 让一个学生到前面来,藏起一字母卡片,大家来猜是哪一个。
B 找邻居
教师出示一小写或大写字母卡片,学生找出与其相邻的前后两个小写或大写字母。
C 接龙背字母表 根据字母表顺序,每个学生依次背一个或两个字母,也可每人一次背多个字母。
D 找朋友
教师将字母的大小写分别写在卡片制成的头饰上,让学生戴上头饰,按大小写是一对朋友的原则,找出自己的朋友。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词汇是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单词的记忆有时是枯燥无味的,为此应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各种感觉,让学生在看、听、说、摸、动的过程中轻松记忆单词。常见游戏有:
A 接龙游戏 在规定时间内,看谁的龙长,没有毛病。如this-sit-tea-apple-egg-green
B 找敌人(反义词)如 full-empty light-heavy big-small black-white
C 找朋友(同音异义词)two –too no-know hi-high meet-meat
D 听摸法
老师快说,学生随即拿出说的东西,如pen ,学生马上拿出钢笔,谁快谁获胜。
E 高低音
老师声音高,学生声音就低。老师声音低,学生声音就高。3 在句型教学中的应用
句型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句型教学主要体现语言的结构。但小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并非一定让学生掌握语法规则,而是让学生的语言表达更加规范。通过游戏,可以唤起学生们丰富的想象,激发他们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表达自己的思想.例如在教“I love┈”句型时,让学生具体扮演爸爸、妈妈和小孩。三人一组轮流介绍并表达相互之间的爱意时,他们无不踊跃争先。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调动了他们的学习节奏。4 在对话教学中的应用
对话是小学英语教学的核心,它体现了语言的交际能力。情景表演游戏是对话教学中最受学生欢迎而又常使用的游戏。如在教购物的对话时,可在讲台上摆出琳琅满目的学习用品和玩具,教师或者学生扮演售货员,引导学生用句型“May I have ┈?”提问才可拿走自己所需的东西。也可设计成小组竞赛,看谁说的又快又好,哪个小组“买”到的东西最多,从而引发学生的竞争欲和表现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好的掌握购物时的对话。
三、游戏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1目标性原则
开始游戏前,教师应做出必要的准备。教师对游戏应心中有数,应先示范或协助同学示范,这样可以在一开始就避免混乱,使游戏井然有序。
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只需从旁指导,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锻炼了自主能力,使人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形成了活跃的课堂氛围。同时在游戏中切不可中途改变规则。课堂教学结束时,应将游戏延伸到课外,比如布置抄写、默写,这种“有声有色”的作业,可调动学生兴趣。
2游戏设计要多样化,生动有趣
再好玩的游戏,玩过几次就没有新鲜感了,所以教师就要不断设计新游戏,不断翻新游戏。教师还尽可能以小组合作形式,扩大练习面。同时教师每次分组都要有所改变,男生与女声,组与组.同时使游戏能顺利进行,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组织和纪律性,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游戏设计都是直接为一定的教学内容服务的,而不是“为游戏而游戏”,也是寓知识于游戏中,边游戏边学习语言,从而熟练的掌握语言规律.因此游戏可以用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游戏应结合教学要求,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同时寓思想教育于游戏活动中。总而言之,游戏教学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们英语教师而言,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才是重要的。游戏在课堂教学中确实具有相当大的魅力,而且大有用武之地,只有运用得当,相信这种教学手段将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四篇:浅谈游戏环节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游戏环节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内容摘要:兴趣是学习的动力,生动有趣的教育方式才能吸引学生,才能引起孩子的注意力,从而让学生学到知识。游戏环节是最有趣,也是最有效的教学环节。通过游戏学英语,学生在快乐中学会语言,掌握语言,从而开发智力,在游戏中找到学习英语的兴趣。关键词:兴趣、游戏环节、学习英语
相对于初中、高中英语来说,小学英语肩负着启蒙和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打基础的重任,但由于教学对象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接受、分辨能力相对较低等,小学英语的教学就更为困难一些。那么,如何解决这些困难?如何在教育中添加“欢乐”这种调味品?我认为应在分析学生的年龄、心理、注意力等特征的前提下,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所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英语教学中要结合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征,要有利于引起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实践表明,游戏教学环节正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活动。游戏既满足了学生的天性,又解决了学生“学与玩”的矛盾,它可以满足学生自我表现欲望强烈的需求。若能将知识融于游戏中,在课堂教学中把游戏和教学结合起来,使教学游戏化,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游戏中练习所学的知识,在蹦蹦跳跳中学英语,那么学生就会学得快,记得牢,也不会觉得学习内容枯燥,乐于参与,自然也乐于学习。因此,游戏环节成了学生普遍喜爱的教学活动。
那么游戏环节在英语教学中有哪些作用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激发兴趣,活跃气氛,吸引注意力。
英语是一种语言教学,既抽象又枯燥。而且大部分学生周围没有相应的语境,难免会使刚开始接触英语的小学生感到陌生。心理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注意力稳定性较差。最多的也只能保持30分钟,况且长时间的有意注意容易使人感到枯燥乏味,投入程度也不会高。但是小学生的天性是玩,他们活泼好动,爱表演,乐于接受趣味性强的事物。游戏正好顺应了小学生之一特点,寓教于乐。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手等感官,用视听说写画唱等形式满足他们好动、好奇的心理,营造出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问候语时,刚开始学生都觉得新鲜,兴趣很浓,热情还很高,但随着句子越来越长,听讲和读的时间加长时,他们便感到很疲乏,觉得没意思了,注意力也不能很好地集中了。这时,我适时地加入了游戏环节,让学生自由搭档,两个学生为一组,让他们用hello,what’s your name,my name is „等句型编写对话并练习。同学们忙得不亦乐乎,然后抽几组同学上讲台上进行情景对话,最后评选出最佳搭档,并给予一定的表扬和鼓励。,最终同学们在笑声中记住了这些问候语。
二、游戏环节有利于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由于小学生爱动手、动脑,因此要给予他们展示自己能力的空间。英语的学习不仅仅是记忆、理解、书写,还要能够正确流利地说出来。对于初学英语的人来说,更是难上加难。他们往往心里紧张,没有自信,不敢开口说,更别说在课后生活中运用了。要攻破这个拦路虎,首先必须给学生一个没有压力的轻松环境,消除内心的紧张与害怕,同时,鼓励他们进行语言交流,在运用语言与其他人互相讲话时,学习的内容会丰富起来,游戏就恰恰能够做到这些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unit2 GREETINGS时,我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游戏游戏比赛。班上以排为单位,前后进行问好,轮到的同学必须战起来大声向后面的同学问好。所以,他们就把本课的good morning, good afternoon, nice to meet you等句型掌握得很好并熟记。在课后,我要求学生与老师或同学见面时要运用这些问候语问好。经过我的表扬后,同学们对自己更有信心,每次开口说英语都特别神气。以游戏为形式的动态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孩子们爱学、会学、乐学,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提高了兴趣,增强信心。
三、培养情感,发展能力。
在教学中,有趣的游戏活动,可以养成学生热爱生活,开朗乐观的生活态度,能够让学生有机会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有机会展现自己的生命活力和丰富想象力,创造力。在游戏活动中,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使其体验到团结、友爱、互助、荣誉感、责任感,进取心等积极的情感。比如,在角色扮演的游戏中,使其学习表达各种社会角色的情感,在画画游戏中进一步发展了他们的美感,此外,游戏中还存在一个如何协调的问题,如何制定游戏规则和如何违反规则进行处罚的问题,学生们需要自主地讨论和解决这个问题。这个过程中他们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都得以锻炼,同时这队学生的独立性、正义感都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游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只有学生的思维活跃了,才能丰富他们的语言,语言才能流畅。游戏在英语教学中就起到了促进孩子们的思维发展的作用。在游戏的同时,还能够引导孩子们动用多种感观进行学习,将他们的注意力、观察力、想像力、创造力在游戏中能得到较充分的发展。在句子教学时,可让学生编儿歌。在编的过程中,通过不断启发学生观察句子的结构,继而大胆合理地想象,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这样我们的教学效果往往能得到意外的收获。例如:“I have„”I have a dog ,I have a cat ,I have a frog, in my hat.I have a pear ,I have an apple, I have an orange, I love them very much.„„练习时,再引导学生配以动作以及声音,学生的学习兴趣浓了,积极因素性就提高了。思想集中了,思维活跃了,自然也就记得快,记得牢了。因此,以游戏为形式的动态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孩子们爱学、会学、乐学,而且有利于师生之间、伙伴之间的人际活动关系和多种类型的交往。
五、游戏能帮助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游戏不单纯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一个游戏的设计能突出重点难点,老师能在游戏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作出补救,有的放矢,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以上是游戏环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五个方面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作用,这根据游戏形式、内容的不同而异。当然,游戏教学的实质是把枯燥的学习内容和机械操练变成了充满趣味性的各种活动,从而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但并不是所有游戏都能起到了这些作用。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为了让学生放松玩乐才安排游戏,归根结底,任何游戏必须服务于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使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游戏。总之,游戏是伴随儿童成长的必经历程。在教学过程中,赋予游戏新的内容,使它们成为教学中的辅助,能使你的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游戏教学符合孩子们年龄,他们不再感到学习英语是枯燥的。他们会感到英语课上“我能说”、我能演、我会做、我会玩、„„他们是学习的主人,特别对一些学困生来说更使他们扬长避短,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学习,给他们带来欢乐,带来兴趣、带来自信、带来动力、带来成就感。游戏不但大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更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到主动地在语言实践掌握知识,学生无论在学习效果上还是整体素质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第五篇:发挥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2012—2013学上学期小学英语教学论文 发挥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青龙山学区中心校
李秀云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技术已成为整个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课程整合”成为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新课程标准要求在英语教学中注重人的发展,尊重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建构主义理论也指出: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为这一理念的实现提供了物质基础。它的非线性设计,图、文、声、像一体的多媒体表现形式,交互的学习方式等,都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教师可以通过直观、生动、形象的教学,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学生则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知识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如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资源和优势,将信息技术与小学英语课程有机整合,充分发挥其作用,就成为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在教学中就这方面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
学习主动性的形成与学习动机的激发有着很大的联系,学习动机是形成学习主动性的内在因素。激发学习动机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经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的一般状态变为活动的具体状态的过程。也就是诱发学生的学习心向,使其产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使学生获得强大的动力源泉,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而生动、真实、声像并貌的多媒体教学,对于充满好奇心、求知欲的小学生来说,无疑是最具有吸引力的,因此将多媒体技术整合到英语课堂中,利用它创设情境可以说是激发动机的最好诱因之一。
1.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质疑”是一种对现有认识不满足的理智情感状态,它是学习过程中积极思维的内驱力。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认知过程,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积极发现问题,进而主动地探求答案。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过程中,唤起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激发学习主动性。因此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是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的良好途径。
在教“How much is it?(这个物品多少钱?)”这一句型时,笔者录制了一段学生用英语买冰棍儿的录象,课堂放映时故意剪掉了问价钱和付钱的环节。由于录象将学生的实际生活真实地再现于课堂当中,学生非常感兴趣,眼睛紧紧盯着电视屏幕。但好奇心使学生第一遍只专注于内容,还顾不上琢磨人物语言,于是又放了第二遍,这时学生开始纷纷议论:“怎么还没给钱呢,就拿走了?”听到学生的问题,笔者高兴极了,这说明学生在视听过程中,理解了语言的含义,达到了锻炼听力和理解力的目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积极、活跃的思维。笔者因势利导:“对呀,不过怎么用英语询问物品的价格并付款呢?”然后,马上播放了完整的录象,这时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注意力不约而同地集中到要学的新句型上,学习过程成为一种愉悦的探索过程。不必教师督促,他们便调动全部感官去获取这一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强大动力。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建构主义强调创设真实情境,把创设情境看作是“意义建构”的必要前提。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也认为:要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就必须让学生直接面对各种现实问题,让他们经历将来会成为他们真正问题的情境。多媒体特有的逼真地再现生活的功能,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记忆更牢固,更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思维,成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在讲购买食品这一内容时,笔者设计了到麦当劳购买食品的情境,并制成课件。麦当劳是每个学生最熟悉不过的地方,因而对学生有亲切感,充满极大的吸引力。一上课,笔者边导入边出示课件:缤纷的焰火、五彩的气球、欢快的乐曲,一派节日气氛将学生的情绪一下调动起来,孩子们争先恐后地说出学过的食品单词,每说一个,就会从麦当劳的小窗户中跳出一个可爱的食品卡通形象,还会和学生打招呼,甚至叫出某个学生的名字,学生纷纷回映:“Hello,hamburger.(你好,汉堡包。)”等等。借着这学生情绪的高潮,教师及时播放了在麦当劳购物的录象,使学生了解如何用英语在快餐店购物。熟悉的内容,身边的人物,真实的情境,唤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多媒体在课堂上创设了一种类似于生活的真实氛围,把间接抽象的书本知识变得形象具体、生动活泼,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调动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参与,整节课都保持了高昂的情绪。
学习“What’s the weather like?”一课中,有11个与天气有关的单词。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在短时间内,学习这么多有关联的内容会彼此干扰,违反了记忆的规律。为此,教师把描述天气的单词制成课件:色彩鲜艳、富有特色的画面,适宜的进入方式,使枯燥的单词学习变得新鲜和有趣。再配上欢快的歌曲,使学生在欣赏美丽的情境中对单词的音、义加深了印象,对句型也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学句型做了铺垫。
3.创设交际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运用语言交际。
学习外语的根本目的是运用语言进行交际。学生如果能运用新知,在模拟情境中进行交际练习,就会产生成就感,对这门课、对自己产生信心,激发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和愿望。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就可以激发学生主动交际的动机。
学习在麦当劳购物一课时,为了使学生能利用所学语言解决实际中的交际问题,学完新知后,笔者设计了CAI课件,分别出示买快餐、冷饮、水果、玩具、文具、服装六个购物情境。逼真的画面、鲜艳的色彩、尤其是贴近实际生活的内容,激起学生极大兴趣。每个情境中都有示范对话,带读,分角色对话。为了更贴近生活,对话中故意把价钱说的很高,看到学生面有难色,就及时指导如何侃价。这一下,学生的情绪更热烈了。为了把这种情绪变为主动的交际行为,教师出示了事先准备好的六个小摊位,指导学生进行模拟购物。直到下课铃响了,学生仍意犹未尽,有的学生通过侃价,竟以1元钱买了一件衬衫。
学生在模拟情境中交际,达到了学以至用的目的。使学生看到了学习的成果,满足了他们的成就感,激发了主动学习的动机。
二、教会学法,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从素质教育的观点来看,会学知识比学会知识更重要。而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则可以有效地实现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思考,学习的主体地位突出,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得到加强,才有可能自觉
地、主动地进一步获取知识,获得主动学习的能力。
1.指导认读、记忆单词的方法
对于学习英语的人,特别是初学英语的小学生来说,单词可以说是一只很难制服的“拦路虎”。要想能自己学会认读单词,并快速、牢固地记忆单词,只有借助语音知识。在传统教学中,语音教学与单词教学往往是分离的,语音教学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很少能为学生学习单词提供帮助。很多人都是在学习了一段时间的英语,积累了一定的单词量后才悟出二者之间的联系,但已走了一大段弯路。为此,笔者设计了CAI课件,揭示语音、单词之间的内在联系,教给学生利用语音知识认读、记忆单词的方法。通过建立支架帮助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能力。在教有关天气的单词时,首先在复习环节出示与新单词有关的元音字母和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则,学生就可以很容易地读出单词,再配合画面,使学生理解了词义。当堂检测表明:绝大多数学生依据语音知识,都能准确地读出新词,并且记住了7、8个单词。
2.利用CAI课件,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能力。
建构主义认为,自主学习是教学环节之一,学生要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信息技术可以构建信息丰富的学习环境,允许学生进行自由探索,从而在自主的、交互的环境中主动探究新知。
在学习“《What colour is it?》”时,笔者设计了课件,其中包括单词、句型、课文、游戏、扩展练习、自我小结、相关知识等环节。课上首先在交际情境中呈现新知,又示范了如何利用课件获取新知。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功能句和生词,通过课件中相应的环节自学,继而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利用课件创设的情境,开展分角色对话、模拟交际练习、自我反馈练习。最后还可以浏览从光盘中截取和网站下载的相关内容,扩大信息量。由于学生处于自主的宽松环境,又掌握了学习步骤,更由于课件生动有趣的设计,使得学生始终处于一种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因此学生乐此不疲,无形中锻炼了主动学习的能力。
3.利用CAI课件,培养学生听、说、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要想学到地道、标准的英语,必须借助原汁原味的录音,才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录音机、复读机只是单一的声音刺激。即不利于学生理解内容,又不利于保持学生的兴趣,单一枯燥的形式很容易使学生厌烦。运用CAI课件则可以集图、文、音、像于一体,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效果,综合培养学生的能力。
在学习课文时,笔者第一步利用动画和课文录音整体呈现课文内容,让学生借助逼真的情境和表演理解课文内容,锻炼理解能力。第二步出现声音和文字,重点训练听、读能力。第三步录音带读,训练学生的认读和跟读模仿能力。第四步人机分角色对话,学生根据课件创设的不同情境,运用所学的新知识自编对话,既强化记忆课文内容,又培养了交际能力。最后小组练习。通过这几步,使学生逐步体会到学习课文的方法,清楚了综合训练听、说、阅读、理解能力的步骤,掌握了主动学习、锻炼各种能力的工具,并且养成了良好的外语学习习惯。
三、精心设计自主学习活动,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空间。
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总是不稳定的,容易变化。这种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学习成绩的好坏。很多学生因为学习失败而体验着一种痛苦的情感,影响着对学科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拥有学习时空的自主权。
特别在交互的条件下,学生可以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内容、知识的难易程度,在各自的空间内取得成功,避免挫折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1.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
不管什么水平的学生,都渴望有表现的机会,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将知识划分为不同的水平,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学生因为要求明确,空间自由,且受到鼓励,学习的主动性和实际效果会大大提高。
学习第二册第七课“《What colour is it?》(这是什么颜色?)”时,笔者制作了交互课件,把有关颜色的单词做了不同层次的要求,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只要求记忆符合读音规则的单词;一般学生记忆全部单词;成绩好的学生可以通过课件自主选择学习更多的表示颜色的单词。课件中,三个词设为一组,每学完一组,学生完成反馈练习后,就出现一个可爱的卡通形象和一句鼓励语:“Very good!(太棒了)”没有压力和斥责,只有不断的激励和进退的空间。
2.创设自主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机会
传统教学常常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压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不能成为知识的主动发现者和探索者,进而影响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形成。而借助网络教学的交互特性,可以创设自主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难度、数量,有助于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学习北京版教材第二册第六课《Have you got a dictionary ?》时,笔者把课文编制成声、像、文字一体的交互型课件,学生学习时,可以选择只听录音,锻炼听力;也可以选择配有画面的录音,借助生动逼真的形象帮助自己理解课文内容;还可以选择出现文字,在视听基础上通过阅读来理解课文内容,遇到生词通过链接查询。学完课文,出示与课文紧密配合的四个情景对话,每个情境都配上文字、范读、带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帮助形式,生词也做好了音、义的链接,供学生查询。课上,指导学生分组学习:2人为一小组,3个小组为一个大组。每个小组首先熟读课文,根据课文分角色表演,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补充的情景对话进行扩展交际练习,按照自己的水平,或照搬模仿原文,或对原文的部分内容加以替换、修改,或直接根据情境,自己创编对话。怎么练,练多少,完全由自己决定。老师只是组织者、指导者。学生遇到困难时,可以向计算机查询或寻求老师的帮助。一段对话练习完,学生在大组内交换学习伙伴,更换学习内容,重新组织语言进行有效的交际,拓展了学生对话的广度和难度,增加了练习量,锻炼了学生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学习中,学生有不断自主选择的权利和机会,发挥了认知主体的作用,真正实现了让信息技术来支持学生的学习。
3.设计多种自主活动,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的空间。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是学生自主活动的展开。学生的主动性只有在自主活动中才能充分展示和培育。将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整合进行分层教学,为各种水平的学生都提供了主动发展的机会和空间,使每个学生都有努力的目标,都能体验成功的乐趣,满足了他们的成就感,激发了他们今后更加积极努力地学习的愿望,培养了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
笔者根据教材、学生、学校的实际情况制作学校的英语网页,开辟第二英语课堂,在网页中设置各种内容,为学生课外英语学习提供帮助。如:在“学习指导”中针对教材的重、难点加以指导;在“知识在线”中,用多媒体形式再现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预习、复习的积极性。此外还有擂台赛、每周一练、背景透视、文化习俗、英语游戏、谜语、师生信箱、家长信箱等版块,这
些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增进师生感情,取得家长的支持和协助,从而为学生提供一个无时不在、内容丰富的英语学习帮手,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效果。这些内容也可以用于课堂教学,学生通过人机交互自由选择想看的内容,学习效果有时比老师讲的还好。
综上所述,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可以更好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给学生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信息技术就象给学生插上了主动学习的翅膀,带领学生自由翱翔在英语学习的广阔蓝天里。
年12月20日
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