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水环境

时间:2019-05-14 03:32: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桂林水环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桂林水环境》。

第一篇:桂林水环境

桂林水环境

摘要本文分析了桂林市面临的缺水、水污染严重、水环境设施不足、水旱灾害加剧等水环境 问题及原因, 并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对水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实行统一规划和管理;保护水源 林, 提高林木覆盖率;采取适当的蓄水补水工程措施;提高环保投入, 加强污染综合防治;节约用 水大有潜力;合理布局, 优化产业结构。

关键词水环境;水资源;给水排水;水污染

一、桂林市水环境状况

(一)桂林市的水系

桂林市境内主要河流有漓江及桃花江、桂柳运河(相思埭)、义江、大江、金宝河、遇龙河、大源河等, 均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全市境内河流总长度692.97km , 集水面积约3 971.09km 2。大部区域属漓江流域, 另有一部分属柳江流域。

漓江是桂林市及桂林地区的主要河流, 发源于猫儿山东麓, 属西江水系桂江上游, 大溶江汇合口至平乐一段称为漓江;流经桂林、阳朔部分总长度116km , 其中市区部分约40km。桂林上 游集水面积2 860km 2, 多年平均流量为120m 3.s, 最大流量3 920m 3.s, 最小流量3.8m 3.s ,年平均径流量37174 亿m 3。年平均含沙量01020~01091kg.m 3。桃花江是漓江最大的支流, 集水 面积300km 2。此外漓江的支流还有小东江、相思江、南溪河、宁远河以及灵剑溪等。

桂林市的湖塘主要有芳莲池、桂湖、榕湖和杉湖, 芳莲池位于城市西北郊, 桂湖、榕湖和杉 湖位于城市中心区, 这些湖塘与漓江及其各支流构成了桂林市水系, 历史上所有这些水体都是相通的。

桂林市地下水主要有孔隙水、岩溶水和裂隙水三大类, 市区有地下河9 条, 地下水量丰富, 埋藏浅、分布广, 贮藏量约为3012 522 亿m 3。

(二)给水状况

桂林市的给水事业发展很快, 解放初期全市供水能力仅3 000t.d , 用水普及率约10% , 人均用水量为22L.d。桂林市现有自来水厂四座, 全部以漓江水为水源。总供水能力3215 万t/d, 1994年全年供水8 217 万t, 供水管网总长22015km , 服务人口3615 万, 用水普及率97.7% , 人均用水量达到278.3L/d。另有自备水源200 多处, 其中以地表水为水源的为17.5 万t/d, 以地下水为水源的12.5 万t/d。

(三)排水状况

1994 年桂林市区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 913 万t, 其中直接排放江、河、湖的废水量为2 093万t, 排入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厂的废水量为603 万t, 符合排放标准的废水量为2 063 万t。废水中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为6 447t。

桂林市纳污水体主要有漓江干流及小东江、桃花江、宁远河、南溪河等支流。1994 年, 排入漓江干流的工业废水量为638.02 万t, 排入小东江的工业废水量为139.96 万t, 排入桃花江397.69 万t, 排入宁远河126.59 万t, 排入南溪河301.64 万t。

桂林现有污水处理厂四座, 处理能力共17.85 万t/d, 排水管总长161km , 按建成区面积计 算的下水道普及率为55% , 污水处理率36.7%。处理厂及管网的规模远远不能适应城市建设的 发展, 大量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导致河、湖水质恶化, 其中污染最严重的小东江8 项指标超 过地面水V 类水标准, 严重威胁沿江居民健康并破坏了景观价值。

(四)防洪状况

桂林市目前已建成防洪堤20 余处, 总长18.24km。但大多数堤防没有经过正式的设计, 多 属挡土墙性质, 防御洪水能力较低, 防洪工程设施尚达不到10 年一遇的洪水标准。桂林以上漓江流域已建有水库20 座, 总有效库容量4.572 亿m 3, 水库总集水面积597.6km 2, 占流域20.9%。其中除青狮潭水库外, 均属小型水库, 调节能力差, 防洪效果

不大。并且各水库普遍存在着工程质量差的问题。

二、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缺水

桂林市是全国年降雨量最高的城市之一, 多年平均降雨量1 894.39mm , 市域内水系发达地表水及地下水资源可谓丰富, 说桂林市缺水似乎是杞人忧天。然而, 桂林市不仅存在潜在的缺水威胁, 而且目前已初露端倪。根据人畜饮用水、工农业生产用水、旅游航运用水以及维持环境态平衡等需要, 漓江在枯水期缺水113 亿m 3;按照桂林市社会经济发展预测结果, 到2010年桂林市将缺水2.08 亿m 3, 到2010 年将缺水4.59 亿m 3。桂林市的缺水问题表现如下:

1.水体污染引起的暂时性供水不足或中断

桂林市的净水厂均以漓江为水源,近些年由于漓江有机污染加重, 藻类大量繁殖, 从而导致 的供水事故时有发生。特别是枯水期, 因水量严重不足、污染加剧, 使得问题更为突出。最严重 的一次曾导致水厂停产三天, 全市水荒, 严重危及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 造成巨大损失

2.漓江枯水期航运用水严重不足

漓江枯水期是指月径流量低于全年径流量5% 的时期。漓江维持正常航运所需的流量是不 低于30m 3/s, 而枯水期平均流量不足10m 3/s, 严重地制约了桂林市水运及旅游航运的发展,并且 呈现出恶化的趋势。表现为两点: 一是枯水期延长, 已由过去的3~4 个月延长到目前的6 个月;二是枯水期流量逐年减少, 已由过去的12~16m 3/s 减少到8m 3/s 以下。究其原因, 主要有以 下几点:

(1)水源林面积减少、单位蓄积量下降、郁闭度降低, 导致土壤腐植质层减少、紧实度增加, 调 节水量、涵养水源的能力急剧下降, 水土流失严重, 流水暴涨急落现象加剧。据调查, 30 年内水 源林蓄积量共减少184 万m 3, 总共下降了34.2%;

(2)农业用地大量施用化肥, 造成土壤板结, 土壤含水量大为减少, 使枯水期地下水补给越来越 少;

(3)在河道上挖沙取石、盲目的疏浚航道不仅破坏了河床的自然形态和景观效果, 而且造成水位 下降加剧了枯水状况。据桂林市水文站1988~1989 年观测, 流量30, 15, 7m 3/s 的相应水位 比前30 年同级流量水位分别下降15, 28, 37cm。

3.设施不足和老化引起的供水不足

桂林市市区自来水普及率97.7% , 这说明至少有2.3% 的人口, 亦即有近1 万人缺少供水保障。此外, 在老城区由于供水设备老化, 时常因维修而短时中断供水。

(二)水污染态势堪忧

桂林市水环境状况总体上不错, 漓江干流绝大多数指标好于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类水体水质标准, 其主要支流及市内风景湖塘的水质亦基本符合iii 类水体水质标准。但是桂林市水环境污染态势十分堪忧, 表现如下: ①地表水总体趋于恶化, 尤其是石油类污染、有机污染和生物性污染十分严重, 反应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含氮类指标呈上升趋势, 个别湖塘已富营养化;②地下水总体污染水平呈上升趋势, 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以及铁、锰等指标超标严重, 水质较差的地下水分布面积达7.2km 2。

造成桂林市水体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水体自身的脆弱性。漓江及其支流是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 最大流量与最小流量相差 一千多倍, 枯水期水环境容量过小, 极易受到污染, 而洪水来时, 由于夹带大量垃圾及农业污染 物, 使得水质更差。风景湖塘如桂湖、榕杉湖等, 面积不大、流动不畅、换水周期很长、死角太 多, 加之底泥积年不清, 大量有机残物沉积和有害物质富集, 环境容量极为脆弱。桂林市以岩溶 地貌为主, 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快, 土壤渗透性强, 地下水防护能力较差, 易受地上污染的影响。

(2)污染源控制不力。工业污染源虽有所控制, 特别是重金属污染基本得到了控制, 但是每年仍有约2 000 万t 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江河湖库, 带入大量的有机污染物、悬浮物和石油类物质, 是水体污染的主要根源;生活污染源控制不力, 城市污水处理率36.7%(1994 年数据),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溢流或直接排入漓江, 排污口附近河段水质明显恶化;农业面源污染难于控制, 漓江 两岸农田大量施用化肥, 造成土壤板结, 加剧了水土流失, 暴雨季节大量农作物秸秆、人畜粪便、垃圾等等随径流进入漓江, 致使漓江洪水期水质最差。此外, 游船将各种垃圾直接排入漓江也是 不容忽视的污染源。

(3)缺乏集中统一的全流域规划和管理。漓江上游及中游的一部分在兴安和灵川县, 由桂林

地区管理, 中游临桂、阳朔县由桂林市管理, 为漓江蓄水和补水的青狮潭水库则由广西自治区管 理;水源林的保护和开发归林业部门负责, 水资源的开采和利用由水利部门管理, 工业废水的处 理与排放受环保部门监督, 城市污水的收集与处置则由市政部门管理;此外, 漓江的保护和开发 还直接关系到旅游部门、农业部门和航运部门等等机构。这就给水环境的保护带来很多困难。

(三)水环境基础设施不足

水环境基础设施不足主要指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的管网设施不足。桂林市目前城市污水处理 能力为1718 万t.d, 污水处理率3617%。这在国内同类城市中已经是相当高的了, 但是与桂林市 水污染控制的需要相比, 与发达国家同类城市相比, 则差距很大。

桂林市排水管总长161km , 按建成区面积计算的下水道普及率为55%。目前旧城区仍是雨

污合流制, 有的新建住区有污水干管却无配套支管, 还有的城区污水管长期超负荷, 大量污水直 接溢流。由于污水收集系统不完善致使已经形成的污水处理能力不能充分发挥作用, 造成极大的 浪费。

(四)水旱灾害加剧

据史料记载, 从宋崇宁四年(1105 年)至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 年)的802 年间, 桂林市共 发生水灾31 次, 频率为3187% , 其中从清顺治七年(1650 年)至光绪三十三年仅257 年中就发 生了19 次, 频率为7139%。然而, 从1913 年至今的80 余年中, 已发生水灾19 次, 频率高达 23175% , 水灾越来越频繁由此可见一斑。桂林市地处丰水区, 旱灾是极其罕见的。然而, 1989 年 夏末干旱、秋旱与冬旱相连, 竟使得市域内66 条溪河中有34 条断流, 374 处山塘和水库竟干涸 了373 处, 漓江的流量也曾一度降至4m 3/s, 东镇路等三个总生产能力为20 万t/d 的水厂, 因取 水头露出水面10~30cm , 供水能力骤然降至218 吨/日, 停产三天, 整个城市发生严重水荒, 市 郊亦有2 万余人饮水困难。

为什么水灾越来越频, 而且又出现了旱灾呢? 主要原因还是自然生态系统日益受到破坏。枯 水期越来越长、枯水流量越来越小, 必然伴生着洪水愈演愈烈以至成灾的局面。所以说缺水与水 患加剧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此外, 桂林市防洪设施总体防洪能力不足, 只能抗10 年一遇 的洪水, 大量湖塘被填, 湖塘数由1957 年统计的63 个减至现在的20 个, 并且淤积严重,造成洪 水的自然调蓄能力下降, 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三、对策

桂林市水环境面临的上述问题不是孤立的, 缺水、水污染、水患加剧、设施不足, 这些问题 相互关联, 有的互为因果, 因此, 必须视其为一个整体, 针对问题的根源, 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一)对水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实行统一规划和管理

建议成立一个强有力的漓江流域水资源管理机构, 改变政出多门的局面, 对漓江从源头到下

游实行全流域控制, 正确处理好中、下游的经济效益与上游生态效益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辩证 关系, 协调好自然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之间的矛盾, 协调好漓江上下游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 利益及责任冲突, 运用生态学和系统工程的原理, 对漓江流域的水源林保护、蓄水补水工程、污 染控制、旅游、航运、以及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活动, 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 推进水资源的永续 利用。

(二)保护水源林, 提高林木覆盖率

水源林是漓江的“根本”, 保护好水源林就是“治本”。常绿阔叶林是天然的“绿色水库”, 涵养

水源和调节水量的功能很强, 据测算, 对于一次降雨过程, 林下枯枝落叶层和土壤含水量达到饱

和时, 贮有的水量占总降雨量的30.4%。全年调节水量的功能是林外草坡的2.4~2.6 倍。目前漓江上游的水源林覆盖面积锐减, 群落结构受到严重破环, 郁闭度降低, 已带来严重后果。要使上游水源林覆盖率得以恢复并扩大, 任务十分艰巨, 不仅要立刻停止一切破坏活动, 保护好 现存的水源林, 而且要采取鼓励营造水源林的政策, 有计划地开展育林活动, 同时要调整水源林 区域的有关农、林业生产政策, 调整能源结构, 以减轻对林木采伐的压力, 使水源林保护落到实 处。

保护水源林虽然不能迅速改善桂林的水环境状况, 但是却可以带来长期稳定的生态效益,据 测算, 保护好漓江上游现存的森林面积, 再增加2.65 万公顷常绿阔叶林, 使阔叶林覆盖率达 32.95% , 森林覆盖率达60.4% , 就可使漓江枯水期各月增加流量4m 3/s, 从而使平均最

低流量达到14.8m 3/s, 枯水期可缩短至2 个月。再配以适当的蓄水补水工程, 则桂林市缺水的 问题必能得以解决。

(三)采取适当的蓄水补水工程措施

修筑水库, 蓄洪补枯, 是解决水资源在时间上分布不均的有效措施, 可以大大提高水资源的 利用程度, 减少浪费。在桂林以上漓江流域已建有20 座水库, 总有效库容为4.572 亿m 3, 水 库总集水面积597.6km 2, 占流域面积的20.9%。可是除青狮潭外, 其余水库均属小型水库, 库 容量小, 调蓄能力有限, 防洪效果不大。因此, 应全面考察漓江上游的地质及生态环境, 在条件允 许的地方兴修蓄水设施。

跨流域调水可以缓解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 是解决水资源供求矛盾的重要途径。桂林市有就近跨流域调水的有利条件, 目前正在规划中的调水工程主要有: ①北水南调工程: 拟在浔江龙胜江乡段修建高坝拦蓄洪水, 枯水期通过隧洞引库水入青狮潭水库, 再补水给漓江。引水隧洞长16km , 设计流量30m 3/s , 估算总投资9.2 亿元。②义江引水工程: 义江流域上拟建华境、平水江水库和黄沙电站群, 该项目综合利用这些水电工程的尾水, 开挖浔江至义江和义江至桃花江两条引水渠, 引水至桃花江再至漓江。两条引水渠总长21.7km , 其中明渠18.3km ,隧洞3.14km ,枯水期可为漓江补水5~7m 3/s , 估算总投资3 444 万元。

(四)提高环保投入, 加强污染综合防治

(1)兴建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厂, 集中控制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桂林市现有城市污水处理能 力为17.8 万t/d, 预计到2000 年需增加4~6 万t/d 的污水处理设施, 以保证处理率超过40%;到2010 年需再增加26 万~30 万t/d 的污水处理设施, 以保证处理率达到80%。

(2)推广生态农业, 控制农业污染。生态农业建设可以减少农业生产对化肥农药的依赖,减轻 水土流失, 可以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农作物秸秆、养殖业粪便、生活垃圾等等固体废弃物,可以改 善能源结构, 减轻对用材林的压力, 可以在提高农村经济效益的同时, 有效地控制农业面源污 染。

(3)控制旅游污染。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旅游船舶不断壮大, 游船对漓江的污染越来越 不容忽视, 应制定相应的法规和行政管理措施, 防止旅游船舶垃圾继续污染漓江。

(五)节约用水大有潜力

(1)工业用水: 1994 年桂林市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只有29.79% , 而1993 年全国城市平均 水平已达60%;桂林市万元工业产值的废水排放量达43.83t/万元, 而全国城市平均水平是

38.13t/万元。可见桂林市工业节水大有潜力, 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不仅可以节约新鲜用水 量, 而且可以有效地减少废水排放量, 既降低费用又减少污染。

(2)生活用水: 桂林市人均日生活用水量为440L , 在全国城市中仅低于广州(542L), 而远远高于同处南方的北海(307L)、海口(385L)、深圳(271L)、珠海(322L)、厦门(154L)、上海(271L)等城市, 更高于北方城市, 这说明桂林市生活用水定额太高, 存在浪费, 必须加强节约生活用水 的措施。

(六)合理布局, 优化产业结构

依据最新城市总体规划, 未来实施的西部发展战略, 可把在其他城市组团限制或禁止发展的工业搬迁至西城临桂组团的工业开发区, 同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淘汰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 的产业, 对一时无法实施“关停并转迁”的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限期治理, 推行清洁生产。

第二篇:水环境保护

水环境保护

一、什么是农业面源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由沉积物、农药、废料、致病菌等分散污染源引起的对水层、湖泊、河岸、大气等生态系统的污染。与点源污染相比,面源污染的时空范围更广,不确定性更大,成分、过程更复杂,更难以控制。在农业活动中,非科学的经管理念和落后的生产方式是造成农业环境面源污染的重要因素,如剧毒农药的使用、过量化肥的施撒、露天焚烧秸秆、禽畜粪便不做无害化处理随意堆放等。这些污染源对环境造成污染,尤其对水环境的污染影响最大,据统计,农业面源污染占河流和湖泊富营养问题的60%~80%。

二、如何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发展生态农业可以使农业生产中的能量和物质流动实现良性循环,实现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对农业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实现资源化处理,可以使其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小。

1、应用栽培管理措施消灭病虫害,加强果园土肥水管理、精细修剪、疏花疏果、套袋、采取炎夏或隆冬深翻。

2、采用有效物理措施,针对病虫对某些物质或条件的强烈趋向习性,采用物理措施集中消灭。如利用糖醋液、黑光灯、黄板、树干束草等诱杀多种害虫;保护和利用害虫天敌,如草蛉、瓢虫、赤眼蜂等害虫天敌。在天敌发生期,严格控制用药种类,不用药或少用药,在果园间种植牧草,以利于天敌繁衍,消灭害虫。

3、利用化学防治措施,使用低毒化学农药,科学使用多菌灵、咪鲜胺、吡虫啉、除尽、齐螨素、Bt等高效低毒新药剂

三、农药化肥的使用对水资源如何影响?

化学农药的使用,对防治农作物病虫草害,促进农业高产稳产,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不合理使用,会造成对环境及农产品污染。农药在田间使用后,除少部分附着在作物体表外,大多逸散在大气中或降落在农田土壤上;大气和土壤中农药,随着雨水的冲淋,又会进入邻近的水体;附着在作物体表的农药及进入土壤中的农药,又可被作物吸收而进入作物体内及农产品中。过量施用化肥,不但降低化肥的增产效益,提高农业生产成本,而且会破坏土壤的理化性质,影响作物根系对水分的吸收,诱发土壤中某些必需元素转化为难溶性化合物而导致作物缺素症、污染农产品等;散失的肥料由于雨水下渗或流散等原因,使施入的化肥(主要是氮素和磷素肥)污染地表水体及地下水源,造成水体的富营养化污染。

四、科学使用农药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根据农药特性及防治对象选用农药。

2、根据病虫害发生特点和环境条件适期用药,合理确定用药浓度和用药量。

3、根据防治对象和农药性能确定用药方式,合理轮换和混用农药。

水环境安全提示

1、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共在一片蓝天下。

2、让我们采取新行动保护和净化我们的地球。

3、控制全球变暖刻不容缓

4、西部开发环保先行

5、家园只有一个 地球不能克隆

6、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命

7、地球是万物生灵共同的家园,共生共荣来自万物的和谐。

8、保护赖以生存的海陆环境需要我们人类的节制和努力!

9、洁净的空气、幽雅的环境是我们共享的,每个人都应对环境保护尽一份义务。

10、沙化、风尘、赤潮是环境对人类的惩罚。

11、拯救地球,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

12、保护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

13、美好的环境来自我们每个人的珍惜和维护。

14、善待自然也便是人类自珍自重。

15、改善环境,创建美好未来是我们共同的愿望。

16、水是生命的源泉,珍惜水源也就是珍惜人类的未来。

17、保护环境,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18、人类若不能与其它物种共存便不能与这个星球共存。

19、让我们共同行动,还家园碧水、蓝天。20、保护自然平衡,拯救绿色环境。

21、保护海洋,防止赤潮。

22、搞好水土保护,改善生态环境。

23、森林是地球的肺,我们要保护森林。

24、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25、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清除白色污染。

26、人与自然需要和谐共存。

27、早一天保护环境,多一份生命保证

28、保护生态,改善环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29、请您以宽宏大量之心给生而自由的动物们以自已的空间,善待动物就是善待我们自已。30、污染环境,害人害已

31、保护环境,持续发展

32、破坏环境就是自掘坟墓

33、保护碧水蓝天,共建绿色家园

34、保护野生生物,人与自然共存

35、锁住黑龙保蓝天,治理污水护家园

36、为了子孙的幸福,请您珍爱环境

37、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

38、上项目必须先办环保审批手续

39、烟尘污染要减轻,集中供热是途径 40、发展生态农业,改善生态环境

41、要做保护环境的有为之人,不做污染环境的负罪之辈

42、污染环境 千夫指 保护环境 万人颂

43、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强化城市改革开放功能

44、动员起来,为拯救我们的地球掀起一场环境革命 4.无污染旅游——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记忆,什么都不要带走 5.地球资源有限,尽量不用一次性消耗品 6.21世纪拒绝含铅汽油 7.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8.废塑料的用途 9.拒食野生动物 10.我们的母亲河

11.提布袋购物是一种时尚 12.多乘公交车,少用私家车 13.请选用无磷洗衣粉 14.废旧电池随处丢弃的危害 15.使用农药、化肥、农膜的环境安全准则 16.养殖业的环境安全准则 17.农村面源污染的危害 18.选用无氟制品,保护臭氧层 19.酸雨是地球万物的共同敌人 20.保护生物多样性 21.保护海洋环境,禁止向海洋倾倒有毒有害废弃物 22.购买尾气排放达标的汽车 23.种树种草,有利环保 保护环境 就是保护生产力 水-----20亿人生命之所系 既要金山银山 更要青山绿水 提倡绿色生活 实施清洁生产 树立节水意识 反对浪费水源 保护环境 抗击非典 提高环境道德水平建设文明小康城区 保护环境 造福后代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同心共创美好家园 当环保卫士 做时代公民 让大气清新、让天空蔚蓝、让河山碧绿 企业求发展 环保须先行 别让眼泪成为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 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爱护我们共有家园 天蓝水清 地绿居佳 合理利用资源 保护生态平衡

第三篇:水环境问题

进入“九五”以来,我国大规模水污染防治在“三河三湖”"淮河、太湖、巢湖、滇池、海河、辽河等重点流域全面展开。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部分河段水质有所改善。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水环境问题比较复杂,在现有经济技术条件下,解决水环境问题需要经过一个缓慢的过程。因此,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重点流域的水污染问题仍将十分严重。

1.我国水环境问题及其影响因素

我国水环境面临着水体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洪涝灾害等多方面压力。水体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短缺,水生态环境破坏促使洪涝灾害频发。据199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目前我国七大水系、主要湖泊、近岸海域及部分地区的地下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河流以有机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是氨氮、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和挥发酚等;湖泊以富营养化为特征,主要污染指标为总磷、总氮、化学需氧量和高猛酸盐指数等;近岸海域主要污染指标为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重金属。这些因素构成了水环境问题影响范围广,危害严重,治理难度大等特征。我国水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人类主观因素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企业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工业发展中,水消耗量大、利用率低。不仅单位产值污水排放量大,而且万元产值用水量各省区间差距悬殊。1998年全国平均万元GDP用水683m3以上。其中,北京161m3,天津201m3,上海300m3。但是,黑龙江、内蒙古、江西、广西、贵州、青海、甘肃等省区大多在1000m3以上。宁夏、新疆为4000m3左右。北京1m3灌溉用水可以生产2kg粮食,而宁夏才生产不到1kg。同时,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使企业生产经营缺乏节能降耗的动力。企业技术改造往往以扩大再生产为目的,生产工艺落后,更新换代速度慢。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增长方式的日趋转变,以及科技水平的快速提高,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将逐步走上科学化管理轨道。但是,这种转变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水环境问题严重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政策导向的偏差。长期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注重经济增长速度、主要产品产量、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等指标,没有把资源消耗和环境代价纳入经济核算体系。迄今为止,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仍作为“非生产性福利事业”。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由政府包揽,使政府不堪重负,以至于拿不出钱搞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甚至建成污染处理设施也因经费来源问题没解决而难以正常运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些经济发展政策有悖于环境保护。我国一度“遍地开花”的“十五”小企业,布局分散,规模不经济,生产工艺落后,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环境容量不相适应,也是造成水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以往在确定地区产业发展方向、地区生产力布局时,往往忽视区域环境容量。我国主要江河出现的严重流域性水污染,在很大程度上与流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有直接关系。淮河流域四省自80.年代初开始,利用当地资源,大力发展高耗水的化工、造纸、制革、火电、食品等小型工业,污染物排放量超过了淮河的承载能力,使淮河流域水质急剧恶化;由于缺乏科学认证和科学管理,一些缺水地区盲目发展高耗水型工业,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一些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单一的资源型产业,不发展与之相配套的加工业,产业结构雷同,形成严重的结构型污染。

自然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水环境问题的恶化,增加了水污染防治的难度。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引起全球温度、湿度、降水量的分布变化,使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灾害频发。我国北方地区气候也明显变暖,华北地区冬季平均气温90年代比50年代上升2.1℃。气温上升,地表径流减少,蒸发量增大,发生旱灾的机会增多。1997年我国北方地区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降水量异常偏少,温度偏高,海河水资源量只有多年平均量的40%;黄河水资源量为多年平均量的61%。由于河道径流减少,水体自净能力下降,加剧了水环境恶化。1998年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长江中下游、嫩江、松花江流域降水量偏多,导致特大洪水灾害的发生。

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相差悬殊,水资源分布与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布局极不协调。北方黄河、淮河、海河、松辽河,以及内陆河5个流域,总人口占全国的47%左右,耕地面积占65%以上,GDP占全国的45%以上,而水资源却只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9%,人均占有量仅为南方地区的1/3。这些因素也是导致水环境问题突出的重要方面。

2.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面临的主要问题

“九五”以来,我国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以淮河治理为先导,太湖、巢湖、滇池,以及海河、辽河相继开始。通过采取工业污染源的末端治理,以及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压缩过剩生产力中,取缔、关闭、和淘汰生产工艺落后、设备陈旧、污染严重的企业等一系列措施,治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部分水域已经接近实现第一阶段的污染防治目标。“九五”水污染防治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流域水污染防治,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对于开拓我国的环境与发展道路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但是,从总体上看,重点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进展还比较缓慢,取得的成果十分脆弱。在实践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充分说明,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流域水污染防治仍面临严重挑战。

2.1 黄河、长江流域水环境问题亟待解决

“九五”期间“三河三湖”的治理仅仅是拉开了我国水污染防治的序幕。在大规模治理“三河三湖”的同时,必须看到,黄河、长江的污染问题也到了非治理不可的程度了。黄河这个中华民族的摇篮,他养育了人类,也无数次地给人类带来灾难。如今,由于人类活动的作用力,使黄河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1999年,在黄河流域的114个重点监测断面上,V类和劣V类水体分别为70%和56.2%,黄河主要支流的污染更为严重,而且黄河的污染主要来自支流。目前,黄河水量少,自净能力弱,水环境处于危机之中。在西部大开发中,黄河流域的经济发展将进入较快增长时期。黄河的水污染必然使沿岸的水资源短缺“雪上加霜”。

长江上游沿岸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这一地区的污染物排放量迅速增加,污染问题随之加重,特别是三峡库区及其上游的水质不断恶化。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预计到2010年,长江上游重点地区废水排放量将以年均4.1%的速度增长;沿江城镇生活垃圾入江量,将由1995年的约200万t增加到2010年的467万t;三峡库区的水体自净能力将大幅度下降。2009年

三峡库区建成蓄水后,库区将由一个流速快、流量大的河流变成一个流速缓、滞留时间长,回水面积大的人工湖。水体稀释自净能力下降,水污染必然加重。根据预测,三峡工程建成后,湖区上游岸边污染带主要污染物浓度将比建坝前增加2-10倍,将成为重污染区。

2.2 城市生活污水逐年增加,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城市基础设施是工业建设的载体,制约着工业建设规模和发展速度。长期以来,我国城市建设不恰当地把基础设施建设的载体地位降低为工业的一般附属物地位,基础设施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和工业建设不协调,导致基础设施长期超负荷承载。特别是城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仅仅在近几年才开始兴建。全国绝大多数城市的污水处理能力远远满足不了实际需要。

随着人口迅速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污水产生量大幅度增长。近年来,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量的比例已接近持平。但是,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一般情况下,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周期为3年。从目前的建设进度看,实现“九五”期间国家提出的全国50万人口的城市都要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装置的要求,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以淮河为例,按规划,到2000年,淮河流域四省需要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52座,总投资60.8亿元,形成污水处理能力352万l/d。到1999年6月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只有3座,污水处理能力仅为44万l/d。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缓慢的原因,除了资金短缺外,现行管理和运行机制的掣肘也使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营陷于困境。由于没有真正落实“污染者负担”的政策,地方财政因无力支付污水处理费用,常常使建成后的污水处理厂不能正常运行,环境保护投资不能有效发挥环境效益。

2.3 大量的面源污染问题尚未找到解决途径

目前,全国的工业污染已经开始得到有效控制。到2000年底,全国所有工业污染源都将实现达标排放。城市污水处理正在逐步加快步伐。但是,农村经济发展带来的农药、化肥、畜禽养殖污染量大面广,有一定治理难度。从50年代到90年代,我国农药施用量增加近100倍,成为世界上农药用量最大的国家。我国每年因农药中毒的人数占世界同类事故中毒人数的50%。而且由于农药的大量流失,造成严重的水体污染。全国化肥使用量也在成倍增加。1995年是1978年的4倍。目前,偏施化学氮肥,使氮、磷、钾比例失调现象比较严重。而且化肥的利用率只有30%左右,大量化肥流失,进入河流、海洋、湖泊,成为水体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同时,由于大量化肥的使用,农村畜禽粪便的农业利用减少,畜禽业的集约化程度提高,加重了养殖业与种植业的脱节。畜禽粪便的还田率只有30%多,大部分未被利用。1998年全国畜禽粪便产生量是当年全国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的3.4倍。这些畜禽粪便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湖海。同时,作为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企业的发展也一直是困扰农村环境的一大难题。据1991年和1997年两次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乡镇工业二氧化硫、烟尘、化学耗氧量和固体废物排放量分别增长了22.6%、56.5%、246.6%

和552%;在全国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总量有所控制的情况下,乡镇企业排污量却在增长,这将对水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2.4 经济政策不配套,污染治理资金严重短缺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污染防治资金以国家预算内资金为主。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全依靠行政手段管理环境已经不能奏效。但是,由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尚未建立,多元化的环境保护投资体制难以形成。作为促进污染防治的重要经济手段排污收费制度,目前还很不完善。主要问题是,排污收费标准过低,不能发挥刺激污染防治的作用。超标排放污水收费作为排污收费的主体,其收费额不足污染处理设施运行成本的一半;污水排放收费最高不超过0.5元/l;排污收费项目不全,主要对象是大中型企业和部分事业单位,城市污水处理费仅在少数城市开征,而且收费标准较低,“污染者付费”的原则没有充分体现;排污费的转移支付机制尚未建立,流域内上下游之间缺乏利益补偿政策,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不协调,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九五”期间我国环境保护投资有了大幅度提高,特别是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扩大内需中把环境保护作为重点投资领域,一些水污染防治重点项目得到国债资金的支持。但是,由于环境保护资金渠道狭窄,投资量小,污染治理资金短缺的问题仍然非常突出。按计划,“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约需资金1260亿元,但是目前已经落实的资金与需求相差甚远。1998年国家增发财政债券和银行贷款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分配给淮河流域10亿元财政债券资金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但是,这些资金仅为淮河城市污水处理厂总投资的16.5%,而且投资项目达34个之多。由于地方配套资金不足,开工的项目不少,却因缺乏资金施工建设进度缓慢,很多工程至今投资尚无着落。

3.关于水污染防治的政策建议

我国是在经济技术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防治将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特别是水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经过一个艰苦的治理过程。因此,我们必须在认真总结“九五”期间水污染防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借鉴世界一切成功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不断加强政策创新、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逐步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水污染防治道路。

3.1 在决策中控制新的水环境问题产生

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在确定经济发展速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资源开发计划、区域开发计划,以及制定经济技术政策,进行重大经济决策时,应当对实施这些决策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做出科学评价,评价的结论作为各级决策的依据。在决策中综合考虑环境、经济和社会因素,统筹兼顾,使发展对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设置专门的评价审议机构,并使这一制度法制化,逐步建立起依法决策的运行机制。

区域经济的发展要充分考虑水资源保护。限制缺水地区发展耗水型产业,调整缺水地区的产业结构,严格控制高耗水、高耗能和重污染的建设项目。近期应重点调整北方缺水地区的产业结构,防止水资源短缺问题进一步加剧。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经济发展应考虑为生态用水留有余地,防止因过度开发导致下游地区河湖萎缩、土地沙化、生态退化。在水源地区,引导和组织水源地生态经济体系建设,避免水源地区经济发展导致下游城市水源污染。

3.2 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坚持开源节流并举的方针

大力开展节水活动,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水消耗。有组织地推行节水、高效的农灌技术;完善科学的农业用水管理措施,尽快改变农业生产大量耗水的局面。制定单位产品用水定额和水重复利用率考核指标,建立工业用水考核制度;明确规定冷却水及工艺用水等工业废水必须循环利用和再生利用;大力发展水的闭路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废水排放量。

在开展节约用水,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同时,全面加强水污染防治,特别是重点流域的水污染防治。流域治理的重点在城市,城市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要走集中与分散治理相结合和废水资源化路子。因地制宜地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的污水要用于工业冷却水、城市景观和园林绿地用水等。

3.3 建立和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价格体系

国家有关部门应抓紧组织开展资源定价研究,有计划地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资源和国家稀缺资源制定分类指导的价格政策,尽快改变“资源无价”,资源产品低价的不合理状况,使水资源价格体现资源价值、资源利用和污染防治费用。同时,积极推进水资源资产化管理进程,加强资源核算体系的研究,为逐步将水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创造条件。

3.4 完善环境经济政策

抓紧制定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环境经济政策,进一步强化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环境经济手段。尽快提高排污费标准,使之高于污染治理成本;制定水污染防治相关政策,建立资源更新的补偿机制;全面实现“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在用水收费中,普遍增加污水处理费,作为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行费用;环境保护作为“市场失效”的领域,特别是环境科技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国家应加强产业政策支持。同时,鼓励和推动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企业化。

积极建立环境税收制度。扩大资源税的征收范围,对地下水等稀缺资源征收资源税;对新建污染项目征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控制结构型污染;对现行排污费与费改税进行利弊分析,探索征收污染附加税;对从事城市污水处理的企业实行零税率;对生产再生资源和利用再生资源生产的产品,应给予税收减免的优惠。

3.5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工业部门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合理调整工业布局,推动资源消耗小、效益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结合技术改造推行以清洁原料、清洁生产过程和清洁产品为主要内容的清洁生产。要把清洁生产当作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指导下的一次工业企业的全面改造,在全国所有工业企业推行清洁生产。通过加强环境管理审计,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促进我国工业向新的技术基础转移,以集约方式提高质量,降低消耗,增加经济效益。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我国资源节约型生态工业生产体系。

3.6 加强农村面源污染的防治

农村要推行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农业生产体系。全面推广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合理配置的“大农业”生产模式,注重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把现代化科学技术和传统农业精华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增加有机肥料的使用,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开发生物农药技术,推广以菌治虫、以虫治虫的生物技术替代农药。目前,我国已有2000多个生态农业试点,应当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把推行生态农业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场革命,在全国广大农村普遍展开。逐步把农村富余劳动力从污染型乡镇工业转移到生态农业建设上来。县、乡两级政府要制定生态农业建设规划,国家有关部门要加强技术推广,有计划地在全国乡、村培养一批技术骨干,指导农民发展生态农业。

3.7 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改革现行城市污水处理体制,实现污水处理厂建设和运营的社会化、市场化、企业化。污水处理厂的建设要引入竞争机制,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建立多元化投资建设、企业化运营管理、社会共同负担费用、政府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的模式。积极探索城镇给排水建设和运营一体化的管理体制。逐步使政府从直接管理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行中解脱出来,让污水处理真正走向市场。

环保产业的发展应当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国家应制定扶持环保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在投资、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鼓励一部分产品过剩的企业转向环保产品生产和服务;组建环保产业集团,尽快形成产业规模;抓紧培育环保市场,把原来政府管理的环保服务事业推向市场。同时,要加强环境科学研究,组织开展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等急需的重点水处理技术攻关;加速污染防治和生态工程成套设备的国产化,改变我国环保产业落后的现状,以适应我国污染防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钱 勇.现代废水处理新技术.北京:中国科学出版社,1993.[2] 井文涌.采取有力措施,推进中国水环境保护:水工业与可持续发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3] 解振华.完成跨世纪的环保任务.科技日报,1999 09 28(1).[4] 周春晖主编.过程控制工程手册[M].北京:化工出版社,1992.[2] 李永和主编.工业酸度计[M].北京:化工出版社,1988.

第四篇:水环境总结

地表水环境管理工作总结

****地处***南部,****横穿本街道,区域内干渠10条、支渠6条,水资源丰富。水是主要的环境要素之一,而地表水又是一个地区水环境最直观的表现,集中体现一个地区水资源状况、污染排放以及污染防治工作,因此,地表水环境质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水环境最重要的指标。本我街道管理水环境总结如下:

一、分段管理,责任到人

我街道内共20个行政村,各村负责本村内河流、渠道的日常管理维护工作,村主任为责任人。禁止村民的生活垃圾倒进河道,同时指派专人对本村负责的河道进行定期的清捞工作。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定期对各村进行检查,如发现水资源污染立即责令整改。

二、依托“清洁家园”,加大治理力度

今年市委市政府开展“美丽天津,一号工程”,我区开展“清洁家园”活动,我街道依托“清洁家园”活动加大力度对区域内地表水环境的治理,对我街道内青龙湾左右截渗沟、***排干及6条支渠进行了集中整治、清淤。使我街道内地表水环境得到了显著提升。

三、加大宣传力度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要求各村用广播的形式向村民宣

传,保护地表水环境。同时向街道内的企业进行宣传,避免工业企业污水直排到河流。

第五篇:水环境整治从我做起

水环境整治从我做起

---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学校: 中余中小 姓名: 方杉杉 班级: 六(2)班 指导老师:吴珏 唤醒“州界多水,水波扬也”的浦江记忆,重现“小桥清流水,人家尽枕河”的水乡江南,我们全县人民都要行动起来。在治水攻坚战中,没有旁观者。铁腕治水的大幕已经拉开,政府“五水共治”保护水环境的口号已经吹起,作为新一代的优秀少先队员我们有这个责任和使命保护我们的水环境。

一、水环境污染的原因

1、城镇居民生活污水以及不合理的排放恶化了水体生态环境。

2、工业废水。由于进年来我县经济快速发展,导致部分工业废水未经处理便流入河道,严重影响到了我县的水环境质量。

3、水土流失。由于前些年的毁林开荒、开山采石、河道采砂以及在各支流内非法砍树等野蛮行为,致使天然植被遭到破坏,生态调节能力下降,加剧了水土流失

4、城区内渗水井、公厕以及排水管线和部分化粪池渗漏,直接污染地下水,导致水体恶化。

二、实践目的及意义

1、了解污水主要的来源。

2、制定相应的污水整治方案,做到有的放矢。

3、倡导家人及邻居共同参与到本次水环境整治调查活动当中来。

4、通过宣传及其它方式,让更多的人意思到水环境整治的重要性。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时刻倡导节水社会。

三、确定调查范围

家庭、亲戚、邻居、学校

四、调查方法

走访调查法、电话采访法、问卷调查法

五、具体调查方案

活动实践时间:1个半月

调查成员:爸爸、妈妈以及班里的十名同学 调查内容: 走访邻居及村民

(1)、对于县政府提出的“五水共治”方案如何看待?

(2)、家里的节水工作做的如何?

(3)、在生活中有哪些节水以及保护水资源的方案? 走访村民及邻居

(1)、说说村里水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地方?

(2)、村里有哪些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对于这些污染环境的行为你又是如何看待的?

(3)、如何让村里的水污染情况好转,是否有好的建议?(4)、对县政府提出的“五水共治”方案了解有多少? 开展问卷调查的形式:学校、村民(1)、你希望得到一个怎样的人水和谐的生活环境?(2)、以前的水环境与现在的环境有什么变化?

(3)、珍惜水资源,还我一片境土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4)、你有哪些保护水环境、节约用水的好办法?

(5)、如果看到一些破坏水资源的行为出现,你又该怎么去处理呢?

(6)、知道“五水共治”指的是哪五水吗?

(7)、你觉得导致水环境严重污染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下载桂林水环境word格式文档
下载桂林水环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水环境保护法论文

    环 境 与 资 源 保 护 学 论 文 班级:09环境科学01班 姓名: 惠璠 学号:40904060102 指导老师:谭志海 论《水资源保护法》中制度条款的不足与改进 【摘要】本文从我国可持续发......

    水环境综合整治大全

    创新机制综合施治 全面打造绿色生态水域环境 各位领导,同志们: **县河道纵横交错,库坝星罗棋布,现拥有大小河流600多条,水库、塘坝1000余座。水域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我县......

    保护水环境作文(精选合集)

    保护水环境作文10篇保护水环境作文1水是生命之源,水资源已经越来越少了,我们更加要保护水环境。我在一个新闻上看到了被污染的河水的照片:河面上漂浮着许许多多的垃圾,河里的小......

    中国水环境概况

    中国水环境概况 我国是一个资源型缺水的国家和水质型缺水的国家。联合国规定,地区年人均水资源量小于1 700 m3,称为资源型缺水。我国人均水资源,已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4,......

    水环境治理汇报材料(模版)

    改善区镇水环境 提升群众幸福感 区镇党工委坚持把水环境治理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以治脏、治乱、治污为重点,以发动有序化、整改示范化、管理制度化为抓手,高点定位、提升......

    东湖水环境研究报告

    东湖水污染研究报告 1背景介绍 东湖,降水丰富,常年湿润,我国最大的“城中湖”。拥有120多个岛屿、112千米湖岸线、区域汇水面积375平方千米。其水系分布共东、西、北三面,为长江......

    水环境保护论文

    水环境保护 摘要:水和空气一样, 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资源。可以说, 没有水就没有生物。 现代社会随着工业的发展, 水又成为发展生产的一项重要原料。没有足够......

    水环境课程论文

    西北大学 研究生课程论文论文题目:生态文明视野下旱区生态保护与生态修复-以黄土高原为例院系名称:城市与环境学院课程名称:水资源与水环境管理任课教师:专业:环境工程学号: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