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东湖水环境研究报告
东湖水污染研究报告
1背景介绍
东湖,降水丰富,常年湿润,我国最大的“城中湖”。拥有120多个岛屿、112千米湖岸线、区域汇水面积375平方千米。其水系分布共东、西、北三面,为长江围绕,并显现出西高东低的地形趋势。可分为东沙湖水系和北湖水系,其中东沙湖水系主要湖泊有沙湖、东湖、杨眷湖,北湖水系主要湖泊有严西湖、严东湖、北湖。由于隅堤建设,湖面养殖等原因,东湖被分为水果糊、郛郑湖、汤菱湖、庙湖、团湖、后湖、喻家湖等子湖。大东湖水系在历史上与长江是相连的,各湖泊间也有一定的水力联系。发挥着多种功能:遇到降雨时,雨水的调蓄功能;湖区周边的动植物,改善生态的功能;极具魅力的湖区风景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景观功能;农业方面,水产养殖的功能;城市工业方面,供水功能——影响着武汉的城市环境、东湖开发区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近儿十年来,随着武汉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越多的外来人口聚集,东湖湖区周围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加上工业、种植业和水产养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市政控制水环境的基本设施的不完善,污水整体面积32.5平方千米。2东湖污染概述
2.1点源污染
为了城市污水的排放的便捷,东湖与污染严重沙湖连通,造成大量污水流入东湖,使东湖的水质急剧下降;为了交通便利,填湖修路,把完整的东湖分割成一块块池塘,其中一些池塘被承包下来作为渔业养殖使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水体的自净能力,雪上加霜。东湖水生态群落结构被破坏,其结果就是水中的浮游生物的数量激增,湖水向富营养化状态发展。
2.2非点源污染 城市地表径流、降雨和底泥污染等面源污染因素导致东湖水质恶化:湖区周边地区会因降雨形成地表径流,将地表的大量污染物带入湖中;降雨初期形成的地表径流中,污染物不仅量大且浓度非常高,而且造成东湖周边地区空气中的尘埃、有害气体和颗粒物随降雨的过程进入东湖水体,致使东湖水环境受到污染;底泥污染详见下文。3污染项目类型(化学性污染)
3.1东湖富营养化
3.1.1污染物与污染源
一般认为富营养化发生所必备的条件因素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适宜的温度条件、光照和充足的氮、磷等营养盐;
(2)硅、铁等元素量适度;
(3)含溶解氧充足;
(4)水流流态缓慢,水体更新周期长。只有当上述四个条件均比较适宜时,才会出现某种优势藻类“疯狂增长”的现象,形成水华。东湖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的东湖整体处于营养化状态,并向富营养化发展,仅仅用了几年时间东湖水体就己经呈现富营养化状态。水生植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急剧变化,群落结构变得趋于简单,中小型浮游生物极具增加,湖中产生了大量的浮游动植物、底栖动物及水生植物、生物多样性指数骤降。经检测,东湖的污染物主要是氮、磷两种元素。点源污染方面,主要原因就是生活污水污染和工业废水污染所导致的。关于氮:目前我国对于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的管控不严,生活污水大量排放进入东湖,含有尿素、氨氮为主要氮形态的生活污水和人畜粪便,排入水体后会使正常的氮循环变成“短路循环”;而工业废水进入之后直接导致东湖水质污染超标。以及东湖曾经是武汉市市区比较重要的水产养殖区域,在水产养殖过程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的饵料通过人工投放进入水体,使东湖水质严重超标。再加上农田径流挟带的大量氨氮和硝酸盐氮进入水体后,改变了其中原有的氮平衡,促进某些适应新条件的藻类种属迅速增殖,覆盖了大面积水面。水体中的过量磷主要来源于肥料、农业废弃物和城市污水。在城市污水中磷酸盐的主要来源是洗涤剂,它除了引起水体富营养化以外,还使许多水体产生大量泡沫;以及来自外来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另一方面还有其内源作用.即水体中的底泥在还原状态下会释放磷酸盐,从而增加磷的含量,特别是在一些因硝酸盐引起的富存养化的湖泊中——城市污水的排入使之更加复杂化,使该系统迅速恶化,即使停止加入磷酸盐,问题也不会解决 ——多年来在底部沉积了大量的富含磷酸盐的沉淀物由于不溶性的铁盐保护层作用通常是不会参与混合的,可当底层水含氧量低而处于还原状态时通常在夏季分层时出现.保护层消失,从而使磷酸盐释入水中。
3.1.2污染危害
(1)影响水体的溶解氧;(2)降低水体的透明度;(3)使水味变得腥臭难闻;(4)向水体释放有毒物质;(5)对水生生态的不利影响。3.1.3污染治理
通过上面的分析:氮磷营养盐,特别是磷,是控制东湖藻类生长的主要因素,也是其富营养化的主要限制性因子。若要控制水体的富营养化,则必须控制水体氮磷等营养盐的含量及其比例。经调查,水果湖,郭郑湖和庙湖这三个子湖泊的主要污染物总磷是通过点源污染造成的,所以对于点源污染方面,应限制湖泊周围的排污口排放的污染物浓度并严格控制排污口的数量,尽量减少排污口。汤菱湖、后湖、庙湖这三个子湖泊的主要污染物总磷则来自于内源污染,就是底泥,现阶段解决底泥污染最好的措施是挖出湖底淤积的底泥,考虑长期发展,则用生态修复的方法也可以使底泥污染降低。在总氮污染方面,其中四个湖泊:水果湖、郭郑湖、后糊和庙湖的总氮污染都是内源污染造成的。因此,底泥的清除工作势在必行。故而氮磷营养盐,尤其是磷,是控制东湖藻类生长的主要因素,也是其富营养化的主要限制性因子。若要控制水体的富营养化,则必须控制水体氮磷等营养盐的含量及其比例。(利贝格最小值定律指出:植物生长取决于外界提供给它的所需养料中数量最少的一种。在合适的温度、光照条件、pH值、硅铁以及其他营养物质充分的条件下,植物的生长取决于外界供给它们养分最少的一种或两种。)
3.2重金属污染
3.2.1污染物与污染源
东湖各重金属污染程度大小为Cd>Zn>Cu>Pb>Ni>Cr。自2003年以来,东湖湖区周边的大多数排污口己关闭,可是依旧有些的排污口没有完全关闭,这是东湖水的工业废水污染源;此外,各类废旧电池和废旧电子用品的随意丢弃;以及底泥中吸附的重金属物质进入水体之后的二次污染均是重要来源。
3.2.2污染危害
以Cd为例:Cd是一种积累富集型毒物,进入人体后,主要累积于肝、肾内和骨骼中。能引起骨节变形,自然骨折,腰关节受损,有时还引起心血管病。这种病潜伏期10多年,发病后难以治疗。Cd浓度0.2~1.1mg/L可使鱼类死亡,浓度0.1mg/L时对水体的自净作用有害,如日本富山事件。工业含Cd废水的排放,大气Cd尘的沉降和雨水对地面的冲刷,都可使Cd进人水体。Cd是水迁移性元素,除了Cds外,其他Cd的化合物均能溶于水。进人水体的Cd还可与无机和有机配位体生成多种可溶性配合物。
重金属在水环境中的物理化学迁移主要包括下述三种作用。
(1)沉淀作用。重金属在水中可生成氢氧化物,也可以生成硫化物或碳酸盐。这些化合物的溶度积都很小,容易生成沉淀物。最终使重金属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速度和范围受到限制,从水质自净方面看这是有利的,但大量重金属沉积于排污口附近的底泥中。
(2)吸附作用。重金属离子由于带正电,在水中易于被带负电的胶体颗粒所吸附。吸附重金属离子的胶体,随水流向下游迁移,但大多会很快地沉降下来。因此,这也使重金属容易富集在排水口下游一定范围内的底泥中。沉淀作用和吸附作用都会造成大量重金属沉积于排污口附近的底泥中。沉积在底泥中的重金属是一个长期的次生污染源,很难治理,当环境条件发生变化时有可能重新释放出来,会成为二次污染源。
(3)氧化还原作用。由于氧化还原作用的结果,使得重金属在不同条件下的水体中以不同的价态存在,而价态不同其活性与毒性也不同。无机汞在水体底泥中或在鱼体中,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能够转化为毒性更大的有机汞(甲基汞)。生物迁移是指重金属通过生物体的新陈代谢、生长、死亡等过程所进行的迁移。过程比较复杂,它既是物理化学问题,也服从生物学规律。所有重金属都能通过生物体迁移.并由此使重金属在某些有机体中富集起来,经食物链的放大作用,构成对人体的危害。
3.2.3治理措施
1物理法:河流稀释和换水法、吸附法、生物膜修复法等。
2化学法:化学混凝沉淀法、离子还原法、离子交换法、电动力学修复法等。3生物法:植物修复法、动物修复法、微生物和藻类修复法等。
但对于东湖这个特定对象而言,大范围的修复方法很有限,结合修复效果而言,生物修复是目前比较好的方法:
(1)植物修复法:利用重金属积累或超重金属积累水生植物,将水体中的重金属提取出来,富集输运到植物体内,然后通过收割植物将重金属从水体清除出去。目前,人们已经发现许多水生植物能够较好地吸收水中的重金属离子:水浮莲、印度葵、香蒲和芦苇都己被用来处理污水。
(2)动物修复法:应用一些优选的鱼类以及其它水生动物品种,在水体中吸收、富集重金属,然后把它们从水体中驱除以达到水体重金属污染修复的目的。此法需驯化出特定的水生动物,并且处理周期较长、费用高,后续处理费用较大,要大力推广比较困难。
(3)微生物和藻类修复法:利用水体中的微生物或者向污染水体中补充经驯化的高效微生物对水体重金属进行固定和形态的转化。
3.3其他污染
从上表不难看出,除了主要的污染外,东湖的需氧性有机物污染也十分严重。在这里进行简介:
有机物可分为自然生成的有机物和人工合成的有机物。自然形成的有机物特征极不稳定,易于被生物降解,转化为稳定的无机物。在有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作用,主要产物为二氧化碳、水,等稳定物质;在无氧条件下,即厌氧微生物作用,主要产物为甲烷、二氧化碳、水、硫化氢、氨气等——既有毒害作用,又有恶臭味,严重影响环境卫生,会造成公害。生活污水和很多工业废水,如食品工业、石油化工工业、制革工业、焦化工业等废水中都含有这类有机物。虽然好氧分解的产物无害,但在分解过程中要消耗水体或环境中的溶解氧,故有机物又称为好氧物质。当水体中有机物浓度较高时,微生物耗氧量很大,从大气中补充的氧不敷需要,会使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下降,当水中溶解氧降低至4mg/L以下时,鱼类和水生生物将不能在水中生存。从而导致鱼类和水生物死亡。如果完全缺氧,则有机物将转入厌氧分解,生成大量硫化氢、氨气、硫醇等带恶臭的气体,使水质变黑发臭,造成水环境严重恶化。水体污染中有机物污染的程度,可用化学需氧量衡量(CoD)和生化需氧量(BOD)表示。
4应对总方略
4.1治理
(1)污染专项治理。(针对超标项目精确举措)
(2)污染内源、点源、面源治理。(武汉常年都是湿润的环境,特别是在进入雨季丰水期时,降下的暴雨会形成大面积的积水,城市径流将空气中的污染物与地面的污染物带入湖水中,造成严重的污染。所以,东湖未来面临的污染状况十分紧急,不管从内源、点源和面源污染来看都得引起重视)
4.2保护
(1)加强控污。(污水浓度、污水总量、污水容量控制。通过从武汉市2014年第四季度污水处理厂监测数据结果的调查,目前武汉市大部分排放入湖中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水质基本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标)
(2)提升环境容纳量。(根据下表管理)
4.3治理制度问题处理
(1)各部门多方治理,权责交叉与分歧,缺少责任机制;
(2)资金不足且缺乏有效的市场机制;
(3)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
(4)缺乏相关的法律法规;
(5)监督体系的建设。5东湖水环境展望
依据《武汉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它明确了构建“武汉大东湖”生态水网的规划理念和要求,并将大东湖水系作为武昌-江夏片水网的核心,通过建设严西湖、严东湖郊野公园、东湖分景区和沙湖市级城市公园等,形成深入城市中心的大东湖生态绿楔;提出了改善武昌大东湖区域生态环境、提升湖泊水功能、开发城市旅游资源的基本构想,在空间形态上提出构建一个“结构合理、生态良好、水流畅通、环境宜人”的水网体系,通过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恢复湖泊生态功能,实施大东湖水污染控制、水环境修复与水环境监测等工程措施。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与大东湖区域湖泊保护规划等,明确了大东湖区域各湖泊城市功能区定位、湖泊综合功能定位、湖泊规划水质管理目标等,如下表所示。
第二篇:武汉东湖水环境质量现状及水污染防治对策[范文模版]
武汉东湖水环境质量现状及水污染防治对策
周新萌
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武汉430015 摘要东湖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是武汉市靓丽的城市名片。像全国很多城市湖泊一样,东湖也
面临着湖泊富营养化和水生态环境脆弱的严峻形势。本文通过分析武汉东湖的主要水环境问题,有针
对性地提出了保护和改善东湖水环境的对策和措施。关键词东湖水环境防治对策
东湖是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的一个浅水型湖泊,水域面积为34.59平方千米,总湖容量
为8648万立方米,汇水区面积117平方千米。东湖是我国最大的城中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兼有渔业养殖、调蓄、调节气候等多项水体功能。多年来,由于粗放型地开发和利用东湖水体资
源,导致东湖的水环境质量现状令人堪忧。本文针对东湖的主要水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
施和建议。
一、东湖水环境质量状况
武汉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每月对东湖实施水质监测,监测点位有5个,分别是郭郑湖2个点
位,汤菱湖1个点位,庙湖1个点位,鹰窝湖1个点位。从监测结果来看:东湖水环境质量有以
下特点:
1.东湖水体污染物以氮、磷等营养盐为主,湖泊呈现中度富营养状态。表明东湖水质主要
受城市生活污水和面源污染的影响比较大。2001年至2008年,除2006年东湖水质为V类外,其余年份东湖水质类别均为劣V类。现在东湖水质在V类和劣V类之间波动。采用综合营养状
态指数法对东湖的富营养化程度进行评价,东湖的营养状态为中度富营养。
2.东湖各湖区水质相差较大。2008年4月,我们对东湖十个子湖进行了一次调查性监测。
从监测的结果来看,东湖十个湖区中,水质为Ⅲ类、Ⅳ类和V类的湖区各有2个,另有4个湖区 的水质为劣V类。各湖区营养状态也不一致,有的湖区是中营养,而有的湖区是中度富营养。造
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各湖区基本上由人工堤相互分隔,每个湖区纳污情况和水体自净能力的
差异导致各湖区水质相差较大。
2008年4月东湖调查监测各湖区水质类别和营养状态一览表
湖区郭郑湖汤菱湖后湖团湖庙湖小谭湖筲箕湖菱角湖喻家湖水果湖 水质类别 V ⅣⅢⅢ劣V Ⅳ劣V V劣V 劣V 营养状态指数 58 54 50 50 69 55 65 58 70 70 轻度轻度中度轻度中度轻度中度中度 营养状态中营养中营养
富营养富营养置冒乔富营养富营养置冒乔富营养富营养
东湖的主要水环境问题
(一)水质氮磷含量较高,水体呈中度富营养化 长期以来,东湖周边的排污口向东湖排放大量未经处理的城市污水,加上东湖周边地表径流
和渔业养殖投放饵料,这些都向东湖输入了大量氮磷等能导致湖泊富营养化的营养物质。据测·274·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09)算,东湖每年由外源污染输入的磷为99.6吨,其中,只有大约20.1吨输出湖外,其余蓄积在湖
内,主要是沉积在东湖的底泥中。高含量的氮磷使得东湖成为一个富营养化的湖泊。(二)水生生物种类减少,生物多样性指数下降 从东湖多年来水生生物种群生长趋势看,浮游生物种类大大减少,使其生物多样性指数明显
下降,而它们的数量却增加。在夏秋季,由于蓝绿藻的大量繁殖,在水果湖一带形成“水华”。
底栖动物也是种类减少,耐污种群数量增加。水生植物不但群丛结构趋于单一,许多种群已趋消
失,使其分布面积缩小,许多湖区已见不到水草。这些现象都说明东湖水环境质量已很差,水生
态环境十分脆弱。
改善东湖水环境质量的措施
(一)封堵所有入湖排污口,实现完全截污 经过多年的努力,东湖周边的排污口大多数已被截污,但仍有几个小排污口没有完全截污,有污
水排入东湖。要治理好东湖的水环境,首先应该实现东湖排污口的完全封堵和污水“零入湖”。
(二)控制地表径流等面源污染
雨季东湖周边汇水区地表径流会携带大量污染物排入湖中。有研究显示,东湖周边地表径流
污染负荷占整个人湖污染负荷的25%左右。因此,采取措施防治地表径流和农田灌溉回水对东
湖的污染是很有必要的。具体措施包括收集初期雨水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在有条件的地方建
设人工湿地,使地表径流和农田回灌水经人工湿地处理后排人东湖,尽量减少入湖污染物。
(三)合理疏浚底泥,控制内源污染 在排污口被截污后,富含氮磷等污染物的东湖底泥将成为影响水质的主要因素。有专家预
测,如不考虑底泥的影响,在控制外源污染的情况下,东湖水体在三年内可得以恢复。如果考虑
底泥的影响,底泥中的氮磷不断释放到湖水中,通过用水及生物输出,东湖需要约35年以上才 能得以恢复。因此,如何控制和削减底泥对东湖水质的影响应是东湖排污口截污后湖泊治理重点
考虑的问题。根据对东湖水质及底泥的调查结果,东湖重污染区,即现在的庙湖、水果湖等区域 的水质和底泥氮磷含量都比其它湖区高出很多。在考虑经济可行的情况下,重点选择这些湖区进
行底泥的疏浚。
(四)采用生物修复的方法进行水环境生态修复
合理放养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鱼类,如鲢、鳙等,使水生浮游植物的生物量控制在较合理的水
平。在部分湖区适当种植能吸收水体和底泥中营养盐的挺水植物和浮叶植物,并定期收获,利用
这种方式加速输出水体中富含的氮磷等营养物质。(五)实施大东湖水网构建工程,提高东湖的自净能力
“大东湖”生态水网地处武汉市东部,覆盖武昌区、青山区和洪山区,位于长江南岸,珞珈
山以北,区域内涉及东湖、杨春湖、外沙湖、严东湖、严西湖、北湖等6个湖泊,水域总面积
62.5平方千米,总库容l亿余万立方米。“大东湖”生态水网构建工程主要是为了构建良性水网
生态系统、改善水网环境、提升水景观和弘扬水文化。大东湖水网工程实施后,将引入水质较好 的长江水到东湖,同时疏通东湖的出水口,从而加快湖水的流动,增加东湖的自净能力,将湖水
中大量的污染物排入环境容量很大的长江,逐步减少东湖水污染物的总量。参考文献
[1]武汉市环境质量报告书(2001—2005)武汉市环境保护局. [2]隋少峰.武汉东湖底泥释磷特点.环境科学,2001. [3]金伯欣.武汉东湖引江灌湖控制水质可行性的初步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1.武汉
第三篇:东湖高新区光电子信息产业研究报告(新)
东湖高新区
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2009年5月
东湖高新区
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报告
东湖高新区自2001年被批准为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以来,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充分发挥科教优势,大力发展以光电子信息为主导的特色高新技术产业,着力塑造“武汉·中国光谷”品牌,形成了我国重要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聚集区和创新要素密集区。
一、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一)国内外光电子信息技术及产业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仍然是未来15年全球科技革命的主导力量,信息产业将继续保持在高技术产业中的龙头地位。
集成电路、软件等传统信息技术领域市场继续扩容,以数字内容为代表的新兴技术领域成为市场新亮点。
信息技术创新集中于宽带互联、无线网络、新型实用移动通信等领域,光纤到户、超3G、IPTV等技术将于3至5年内实现规模商业应用。
信息产业商业模式创新不断涌现,软件外包、信息服务等新型业态的出现使得信息产业向服务转型趋势加剧。
(二)东湖高新区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现状
光电子信息产业是东湖高新区的核心产业,主要包括光通信、移动通信、激光、集成电路、软件与信息服务等产业领域,2008年实现企业总收入580亿元。“武汉〃中国光谷”在光通信、移动通信、激光等领域具有全国领先实力。
1、光通信
光通信技术是我国与世界领先水平差距最小的高技术领域之一,商用产品与国际同类产品水平同步,东湖高新区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光纤光缆、光电器件生产基地和最大的光通信技术研发基地。光纤光缆生产规模全球第二位,国内市场占有率50%,国际市场占有率12%;光电器件的国内市场占有率提高到40%,国际市场占有率达6%;光传输系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占据国内10%左右的市场。
东湖高新区现有光通信生产企业83家,主要生产光纤预制棒、光纤光缆、光电器件、光通信系统设备和网络设备、各类工业气体和化学辅料、通信电源等产品。骨干企业有长飞、烽火通信、武汉日电、长江通信、精伦电子、光迅科技、华工正源、海创电子、奥普思科技、普天电源、光谷精工等。
2008年,东湖高新区光通信产业完成总收入249.38亿元。长飞公司签订了新一轮合资合同和章程,并正在同时进行第八、九扩产项目,为继续保持企业在光纤光缆领域的优势地位奠定基础;烽火通信与藤仓公司合作的光纤预制棒项目续建扩产;邮科院的光纤到户和下一代光网络产品和技术日趋成熟,光电子器件产业的工艺布局正在向前沿和上游技术延展….,这些都将促进武汉光通信产业向技术高端和市场前沿的发展。
2、移动通信
东湖高新区移动通信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有移动通信设备、终端和配套企业33家,已形成较完善的产业链,具备一定产业规模和知名企业,并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光谷3G产业联盟,为区内企业发展3G产业搭台。骨干企业有多普达、武汉普天、中原电子、凡谷电子、龙安集团、烽火移动、虹信通信、安凯电缆、光谷精工、萨基姆天喻等。产品主要包括GSM/CDMA移动通信终端、TD-SCDMA等3G移动通信基站、直放站及覆盖系统、天馈系统、射频电缆、锂电池、闪存卡、手机设计和增值软件开发等。2008年,移动通信产业实现总收入158亿元。其中移动通信基站天馈系统产量居全国第一位。
东湖高新区在TD-SCDMA、WCDMA两大3G标准的系统、终端等方面正全面进入市场。随着3G牌照的发放,烽火移动、凡谷电子、武汉普天和多普达等公司在3G基站、系统和终端市场取得新的突破。2008年,烽火科技和湖北移动签署了合作及采购协议,全面启动湖北省3G网络建设;普天集团在中国移动TD二期招标中中标武汉、石家庄和昆明等城市,其中武汉市场中标额超2亿元,份额达60%;邮科院已经布局4G移动通信产品研发及产业化,抢占发展先机;华为武研所在武汉一年时间发展至近千人,专门为华为公司提供技术研发服务。
3、激光
东湖高新区激光产业具备非常好的产业基础和技术创新优势,已经成为我国激光产业发展的引领区。
东湖高新区是全国三大激光研发和产业基地之一,产业发展集中,企业群体大。目前有各类激光企业84家,其中大功率激光器、激光加工设备、激光焊接设备、激光医疗设备、激光图像防伪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都在全国名列前茅,形成了一批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的激光技术以及规模企业,如楚天激光、华工激光、华工团结激光、光谷激光、大族金石凯激光、众泰激光、三工激光等骨干企业。在全国仅有的4家超亿元销售额的激光企业中,武汉占有3家。武汉激光产品的市场份额占国内总额约50%,拥有激光加工和医疗设备市场的半壁河山,在一些难度较大的高、精、尖类产品方面,在国内市场独占鳌头。在高功率激光切割系统、半导体泵浦激光打标系统、灯泵浦Nd:YAG激光焊接系统、C02激光治疗系统、IPL光子美容系统等领域形成了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已成为我国激光通讯、激光加工设备和激光医疗器械生产的重要基地。楚天激光在医疗设备上在国内企业中市场占有率最高;团结激光的激光切割设备销售数量国内第一,世界第九位。
2008年,随着锐科公司的光纤激光器、光谷激光的高功率激光器、凌云光电公司的大功率半导体激光综合微创治疗仪、大族金石凯激光公司的汽车多联齿轮激光焊接成套设备等项目的 建设,东湖高新区激光产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完成产业总收入达25.38亿元。
4、集成电路
目前,东湖高新区有专业集成电路设计或相关企业13家,制造企业1家,封装测试企业1家。2008年,集成电路产业实现产值2.98亿元,骨干企业有武汉新芯、华瑞高科、昊昱微电子、武汉邮科院、大江微电子、集成电路设计公司、群茂科技、磐大微电子、盛华微电子、亚芯微电子、芯动科技、旺宏微电子、法液空(Air Liquide)、普莱克斯(Praxair)、巴斯夫(BASF)、帅尔电子、晶封电子等。相关的科研单位有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科院物数所、国家光电实验室(筹)等。
2006年,东湖高新区引进的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是华中地区首条达到国际最先进水平的芯片生产线,也是武汉首次引进集成电路产业的核心环节,使得武汉半导体产业在国内异军突起,从而带动了一大批半导体厂商(包括IC设计与培训、半导体设备供应及售后服务、封装测试、原材料供应等)来汉投资,东湖高新区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
5、软件与信息服务业
东湖高新区是我国软件和信息服务技术领域重要的自主研究开发基地,有相关领域的国家级科研机构12个,可为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比较来看,东湖高新区在空间信息技术、制造业信息化、信息安全、网络通信、动漫和数字媒体内容、通信增值服务等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化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近年来,软件企业已申请软件版权近1000项,如MAPGIS,GEOSTAR、达梦数据库、开目PDM等大型软件。
近年来,东湖高新区大力建设光谷软件园、光谷创意产业基地和光谷金融港,积极引进企业总部、研发中心、软件与服务外包以及增值服务业企业,更进一步地促进了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的发展。2008年,又相继有EDS离岸外包研发中心、群硕软件、法国电信联想利泰(联合)研发中心、武汉传神联合信息多语言翻译基地、武钢软件外包中心、IBM武汉软件项目中心、华为武研所、瑞士泛亚班拿等知名企业入驻。招商银行信用卡营运中心、交通银行全国客服中心、太平洋信用卡中心等金融后台服务外包中心落户武汉;动漫从业人员达到7000人,动画片总制作能力达到每年25000分钟。2008年,东湖高新区530多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企业完成总收入达160亿。
在细分产业领域方面各具特色:
研发业资源丰富,地位突出。东湖高新区所在地是我国第二大智力密集区,科技开发实力全国领先,区内有科研院所及各类研发机构452家,高等院校52所;拥有两院院士48名,专业技 7 术人员45万,80万在校大学生;国家“十一五”期间12个重大科技专项中,武汉参与了11个。
设计业在中部地区首屈一指。铁四院、中南电力设计院等321家设计机构聚集,从业人员近万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国家级设计大师6人;神龙公司的环保先进性设计、武汉钢铁公司的钢铁设计、汉派服装设计等国内领先。2008年,武汉市设计业产值约70亿元,过亿元的企业达8家,设计实力在中部地区首屈一指。东湖高新区正积极创造条件吸引设计业大企业入驻光谷。
软件及服务外包业进入国内先进行列。武汉是我国最早一批涉足软件与服务外包领域的城市之一,东湖高新区软件科技资源丰富、原始创新能力较强、部分领域拥有国际领先技术,具备发展软件业的较好基础。近年来,东湖高新区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规模持续增长,现有软件及服务外包企业400余家,规模以上占15%,亿元以上占1%,5000万以上2%,千万以上占比10%,2008年总收入达到137.5亿元,产品以应用软件和嵌入式软件为主。骨干企业有EDS、联想利泰、群硕软件、烽火通信、华工达梦、开目信息、博彦、纬创、软通动力、方正国际、文思创意、光庭导航、中地信息、吉奥信息、立得空间、天喻信息、蓝星软件等。
东湖高新区已经成立了软件行业协会和光谷服务外包产业联盟,开通了8条125M国际专用通道。目前核心区光谷软件园已完成40万平方米办公用房建设,集聚企业100多家;占地1600亩总投资100亿元的光谷金融港已开工建设,一批企业正在入 驻;九峰山南麓9平方公里软件城也正在规划启动。专业化园区的建设将大大加快光谷软件企业的聚集、延展光谷文化品牌,软件业的发展将步入新的时期。
网络增值服务业:该领域现有企业近100家,从业人员3000余人,并诞生了一批国内知名的企业和品牌。如e-works是国内最权威的制造业信息化专业门户网站和知识平台,天空软件是国内排名前三位的软件下载网站。值得一提的是,园区在网络增值服务业领域专业孵化器的建设,将为企业创新创业提供更好的环境。依托武汉东湖创业中心正在建设的湖北互联网产业孵化基地,首期提供5万方办公用房,并配套有光纤到户和燃气冷热电三联供,受到了初创企业的欢迎,现已入驻互联网企业10余家。
空间信息产业:东湖高新区是我国唯一同时在地球空间信息产业及其集成技术方面具有科研、教学和产业化综合优势的地区。技术方面,拥有知识产权100多项,产品荣获国际、国家级奖项共35项,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双软企业、ISO 9001质量认证、CMM认证、国家测绘全甲资质等资质。产业方面,拥有吉奥、中地、立得、卓越、适普、泰通、奥发、泰跃、航天量子、新天地和长通等多家企业。其中,吉奥与立得具备电子地图导航资质。2008年东湖高新区30多家空间信息企业实现收入近10亿元。
动漫、创意产业活跃。光谷动漫产业在动画、动画周边、电子经济上有一定的优势。目前光谷有动漫、创意企业80多家,从业人员约1万人,动画片年生产能力达25000分钟以上。每年出版发行动漫书报刊约1000余种500万册,电视媒体年播出动漫节目约20万分钟。光谷每年都举办规模盛大的光谷动漫节,2008年动漫节参展机构110家,现场签订协议过亿元,销售达1500万元。动漫企业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大的业绩。江通动画的《天上掉下个猪八戒》在国内广受好评,以江通动画为基础,国家级动画产业基地落户武汉。武汉数字媒体技术工程有限公司与加拿大Joee公司签订协议,投资1亿元共同制作3D动画大片《7摄氏度》。光谷动漫创意产业基地一期入驻企业20多家,与新加坡合作的“光谷国际创意产业园”正在抓紧推进。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严峻形势
东湖高新区光电子信息产业虽然在技术和研发上实力雄厚,产业发展也较旺盛,但按建设国家光电子信息基地的要求,与形势的发展变化相比,与新的战略定位比,差距非常明显。光电子信息产业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很少,具有重大影响的创新成果还不多,产业规模还不大,离承担国家基地的任务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一些问题非常突出,需要高度重视、积极解决。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光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偏小,关键技术掌握不多,自主创新的成果不足;移动通信产业正在扩张,激光产业应用领域窄小,集成电路产业尚未形成,软件及信息服务业所占比重尚低,产业 10 结构需进一步优化,未来发展中须不断提升产业规模和产业整体竞争力。
二是产业链不够完整,缺乏完善的产业配套能力。上游产品多,下端产品少,消费电子缺乏,为产业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以集成电路产业链为例,制造和封测环节还未量产,企业数量少,配套规模小。在许多生产和技术领域还存在空白和薄弱环节,集群效应不明显。以手机制造为例,在本地的配套率很低,仅为3%,主要涉及闪存,PCB板,连接器,电阻、电感、电容等电子元件,以及LCD显示屏,LED,表面声波滤波器,电池、充电器,包装材料等9类产品,但由于价格、质量、供货批量、产品规格等多方面原因,大部分企业不能与二家终端手机整机制造企业形成配套,配套成功的仅少量充电器和部分包装材料。
三是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就目前企业规模来看,营业收入在10亿元以上企业5家,50亿元以上1家,至今尚无百亿以上大企业。而深圳华为、中兴等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达到了500亿以上。而东湖高新区的最大光通信企业武汉邮科院2008年销售收入仅68亿,两相比较,差距很大。究其深层次原则,主要受“小富即安”的内陆文化环境以及国有企业体制机制的弊端的影响。因此,未来应积极培育引进一批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
四是企业在制度机制上创新步伐不大,许多光电子企业还没有形成有效的技术创新投入机制,一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还不能 11 适应市场经济激烈的竞争的要求,推动企业完善运行机制任重道远。
五是在当前金融危机情况下,许多创新型、中小型光电子信息企业融资困难,国家拉动内需政策对中小型企业造成空白。
另外,处于高速发展期的东湖高新区在产学研合作力度、产业空间布局安排、产业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科技成果转化、创业、人才、社会服务、金融市场等方面)、企业机制体制与区域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功能建设等方面都存在许多制约因素。
(二)面临的严峻形势
一是全球高新技术产业竞争激烈,新技术不断涌现。数字电视、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产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市场竞争正在展开,信息服务业发展迅猛,全球光电子信息产业进入新发展期。“十五”期间,光谷光电子信息产业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依然保持了较快的发展,但只是在光通信、激光等少数领域取得了优势地位,其它市场规模大的领域还十分薄弱。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做大做强主导产业,拉长产业链,是摆在面前的重要课题。
二是国际竞争出现新特点。全球范围内产业的转移、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型步伐明显加快,人民币升值和金融危机的影响正在加深。光通信、激光、IC、服务外包等技术成为产业竞争力的关键;跨国公司通过制定技术标准、控制核心技术、加强产业链整合,不断巩固在全球竞争中的主导地位;越来越多的国家积极改 善环境,加大吸引外资力度,提升承接全球产业转移的能力;国际贸易磨擦和知识产权纠纷日益增加,光电子产业国际竞争形势日趋复杂,竞争压力不断加大。
三是与先进地区相比,在融入全球产业链和发展后劲上还有差距。在融入全球产业链方面,许多地方通过吸引跨国公司建立研发机构,融入全球技术创新链,利用全球创新资源,主导产业某些领域的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达到国际一流。许多中西部地区通过引进和建设一批如光显示、半导体等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项目,发展后劲十分明显。相比而言,光谷在承接跨国公司的研发、产业转移,融入全球产业链方面还比较薄弱。
三、发展定位、总体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发展定位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充分发挥和挖掘武汉乃至华中地区现有的工业基础、区位、市场、资源、成本、人才、技术等方面的综合优势,适时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实施一批光电子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一批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培育一批光电子信息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和创新型产业集群,促进光电子信息产业集约化发展,继续保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发展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将光谷建设成为中部地区促进技术进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和抢占世界光电子信息领域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二)总体原则
遵循“开放创新、结构调整、特色产业、跨越发展”的总体原则,正确处理好产业重点发展与全面发展的关系,发展具有“中国光谷”特色的光电子信息产业。
(三)总体目标
进一步强化在光通信、激光等领域的发展优势,着力发展IC、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等领域,加快发展移动通信相关产业;进一步汇聚全球高品质的技术、人才、资金等产业要素资源,大力推动高端产业发展,积极培育新兴业态。
按照25%的年均增长速度,到2010年,光电子信息产业总收入超过900亿元,2013年总收入超过1800亿元,培育2-3家年产值过100亿元龙头企业。到2020年,做亮光谷品牌,光电子信息产业进入全球第一梯队,引领世界光电子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成为全球光电子信息产业中心之一。
四、重点产业领域
(一)光通信
1、发展目标
充分依托雄厚的基础性创新资源和产业基础,进一步巩固武汉光通信产业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地位,积极扩大国际市场份额,积极促进产业链向上游关键技术、材料和核心器件延伸,大力开拓FTTX、RFID领域,发展电力、金融、交通等专用通信网络,建设光通信器件国家工程实验室,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 14 的光通信研发和产业化基地。到2013年,光通信领域实现总收入600亿元。
2、发展重点
光通信器件方面:重点发展四氯化硅、四氯化锗等基础材料的检测提纯技术;小型化、低成本、低功耗、远距离、高速率和热插拔的光模块;AWG、DWDM、FBG、PLC、拉曼放大器等具有较大的市场成长空间的光通信器件。
光纤光缆方面:光纤预制棒技术,单膜光纤外加套管技术,POF塑料光纤以及特种光纤、大规模带状光缆、浅海光缆、塑料光缆、室内光缆以及OPGW光缆等特种光缆。
光传输系统设备方面:以光纤到户、软交换为重点的相关传输设备;高速长距离大容量传输技术、城域网和接入网网络设备、光纤到户(FTTH)设备等。
3、重点项目
长飞光纤光缆有限公司的光纤第八、九期扩产及高精度光纤陀螺用保偏光纤项目,烽火藤仓公司的光纤预制棒项目,武汉邮科院的IPv6网络设备、NGN软交换系列产品、宽带IP综合业务接入系统、光纤到户(FTTH)传输设备及系统等项目,华工正源公司的LTE核心光器件和模块项目,普天通信公司的光通信电源项目,光迅科技的平面光波导集成器件项目,烽火富华的电力光电模块,凌峰科技的RFID,虹信公司的LTE,海创电子的新型石英晶体项目等。
(二)激光
1、发展目标
以激光器研发和生产为核心,积极推进以原始创新为核心的自主创新,建设国际领先水平的激光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拓展新的应用领域,建设一个国家级的光电测量仪器检测中心,形成较为完整的激光产业链,建成国内规模最大、具备全球竞争力的激光产业基地。到2013年,激光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
2、发展重点
重点发展激光上游关键性材料、元部件和激光器,重点发展半导体激光器、半导体泵浦激光器和固体激光器等;大力发展激光加工工业系统、激光生物医学仪器及成套医疗设备、激光通信应用系统、激光测量仪器等。激光打标软件、激光切割软件、激光打孔软件、激光器设计软件、激光加工光路设计软件;激光电源、声光电源、电光电源、激光制冷系统;激光加工集成控制系统等。
积极发展CMOS图像传感器件、光电测距仪、非制冷焦平面热成像系统、远距离红外线监控系统、车船载取证系统、激光陀螺、光电瞄准器、激光雷达、工艺设备和测试仪器等产品。
大力开发卫星云图和气象图红外相机、各类夜视仪、家庭安全用红外移动探测器、工业辐射的实时测量、工业加工的在线控制及全球环境监测产品等。
3、重点项目
华工科技的厚钢板大幅面激光精密切割成套设备、脉冲光纤激光器,楚天激光的激光医疗设备,团结激光的激光加工成套设备,蒂森中人的激光拼焊,华工激光的激光精密微细加工,华工图像的激光全息,法利莱的激光在线焊接,众泰数码的半导体泵浦、绿光激光器、汽车多联齿激光焊接,光谷激光的激光加工成套设备和激光连锁,华俄激光公司的大幅面固体激光切割机,凌云光电公司的激光生发梳,华工恒信激光的汽车安全气囊激光焊接工艺及装备,众泰激光公司的飞行激光打标机,光谷科威晶激光公司的紧凑型4kW轴快流CO2激光器,斯亚铭公司的高功率紫外固体激光器等项目。
(三)移动通信
1、发展目标
抓住移动通信产业技术升级的机遇,以终端设备生产为基础,大力发展3G、4G、移动WiMax等新兴技术与产业,建设一个国家级移动通信工程中心、一个下一代互联网接入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打造较为完整的移动通信产业链,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移动通信产业基地。到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450亿元。
2、发展重点
重点发展系统设备及电子元器件、电池、模具相关配套产品,手机设计、测试及相关软件,3G通信系统设备及天馈系统、检测设备等配套产品,移动WiMax技术、系统及终端产品。打造一条以3G/4G技术为特色的,集终端、网络系统设备及软件、营运、增值服务为一体的移动通信产业链,建成新兴的移动通信产品的生产基地及相关配套产品加工基地,壮大移动通信产业群。
3、重点项目
武汉普天的3G设备项目,邮科院与NEC、大唐电信的3G系统合资合作项目,多普达公司3G智能手机,中原电子数字集群、虹信公司3G直放站及覆盖系统、众友科技3G测试仪表、凡谷电子的天馈系统设备等项目。
(四)集成电路
1、发展目标
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发展IC制造,以此带动上游设计环节发展,培育10家产值超亿元的骨干企业,打造完整的产业链,成为我国重要的IC设计和生产基地之一。到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
2、发展重点
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芯片制造、集成电路封装测试、集成电路配套产品;突出IC设计、IP供应、EDA服务平台、前沿技术和产品研发等环节;积极发展消费电子类芯片产品,并积极发展高端电子产品设计,如高清晰度电视、光电显示驱动等技术和产品。
3、重点项目
武汉新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的12英寸集成电路生产线、45nm大容量存储器芯片,昊昱微电子的音频功率放大器芯片,磐大微电子的移动多媒体音频的数模混合编解码芯片,泰通卫星的RFID技术及应用示范,高德红外的红外热成像探测器,凌久高科的RFID手持式读写器,日本TOABO公司的半导体三扩材料及半导体器件,华瑞高科的半导体封装等项目。
(五)软件及信息服务业
1、发展目标
大力建设光谷软件园、光谷创意产业基地和光谷金融港,启动九峰光谷软件城建设,积极引进企业总部、研发中心、软件与服务外包以及增值服务业企业,更进一步地促进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力争到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550亿元。
2、发展重点(1)研发设计
发展目标:研发设计业要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检测服务和科技中介服务等环节,将东湖高新区打造成为“中部设计之都”的核心载体。到2013年,研发设计产业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
发展重点:不拘泥于具体的行业限制,重点发展研发业、设计业、检测认证和科技中介服务等环节。
(2)软件及服务外包
发展目标:以软件城建设为抓手,以承接服务外包为重点,发展成为国际知名的软件产业基地和服务外包交付中心。2013年,软件及服务外包行业实现总收入320亿元。
发展重点:软件产业将重点发展嵌入式软件、应用软件、信息安全等细分领域。服务外包将重点发展应用软件外包、业务流程外包、设计研发服务等细分领域。
(3)信息增值服务
发展目标:要积极把握宽带互联、三网融合趋势带动的新兴产业机会,以培育中小企业为抓手,打造我国新兴的信息增值服务产业基地。到2013年,信息增值服务产业实现销售收入50亿元。
发展重点:重点发展与武汉移动通信产业链配套的增值服务企业,坚持发展短信业务,积极发展MMS/WAP/JAVA等2.5G业务,大力发展移动搜索、手机音乐、3G无线定位、移动娱乐、视讯内容、数字内容提供等服务。
(4)空间信息服务
发展目标:空间信息服务业要充分发挥东湖高新区在地球空间信息领域的科研、教学和产业化综合优势,积极拓展基于网络的空间信息技术服务领域,形成基础平台开发、数据生产到增值服务的空间信息技术产业链,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空间信息服务产业基地。到2013年,力争实现总收入50亿元。
发展重点:重点发展汽车导航电子地图、导航仪和导航软件;车辆监控、物流管理和位置服务;航空航天对地数据的获取、数 据处理和数据产品生产;各种测绘仪器及地理信息软件的生产等技术和产品。
(5)动漫、创意
发展目标:依托国家动漫产业基地的优势,结合本地电子竞技发展较好的优势,将东湖高新区发展为我国重要的动漫产业外包、原创基地,引领我国动漫产业发展方向。到2013年,产业销售收入达到80亿。
发展重点:重点发展电子竞技、原创型作品、产业外包等,大力培育原创角色,以原创角色带动相关衍生品的发展。
3、重点项目
北大方正软件园、泛业班拿共享服务中心、台湾威盛研发中心,武汉捷讯的基于移动终端的一卡通,瑞达信息的可信计算平台,中地数码的MapGIS,武大吉奥GIS,武大卓越的道路路面破损、平整度、车辙快速自动识别系统,立得空间的基于移动测量技术的可视化地理信息服务平台,菲旺软件的企业基础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华工安鼎的数据库加密系统,华工达梦的数据库,烽火通信的嵌入式通信软件外包平台,迅彩科技的支持Flash6.0的手机动画播放及管理平台,东太信息的基于FLASH的数字电视数据增值业务平台,江通动画的动画数字化快速生成系统,武重的重型机床产品创新数字化设计集成平台,天虹仪表的TH-2000系列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数字媒体的民族文化数字系统,天喻软件的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仿真平台,开目公司的CAD系统等项目。
五、加快发展的措施建议
(一)强化政策引导,提高产业竞争力
按照国家产业振兴规划和国家重点鼓励和支持的领域、技术和产品发展方向,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制定和完善省市扶持光通信、移动通信、激光、半导体、软件与信息服务等专项产业政策。特别是自主创新产品政府采购政策、研究开发经费抵扣政策、中小高技术企业融资政策等。对涉及提升产业或产品层次的关键项目,尤其是研发中心和软件项目,考虑在政策上给予特别优惠。
实施“抓应用、促发展”方针,国家、省、市重点实施若干推广工程。在光通信领域要结合《物权法》实施,推动运营商与房地产开发商合作部署光接入,进一步推进园区企业参与城市示范工程,加大FTTH设备的应用示范力度和范围;支持企业拓展非传统客户,发展金融、电力、交通等企业专用通信网络系统。就激光产业而言,要把激光医疗器械和高功率切割机两类产品作为战略重点,制定“医疗、制造激光化”方针,由省市卫生、发改等组织市场对接,对购买本地激光产品财政给予一定补贴,促其突破性发展。大力实施“光城计划、三网融合、光纤到户”示范项目、“政务信息化、制造业信息化”和“十城万盏”项目,加大政府采购补贴力度。
(二)强化自主创新,实施一批重大产业项目
充分发挥3G、服务外包、激光等各领域技术创新联盟的积极作用,建立产学研协同推进机制,形成全方位运作项目机制,发挥各类科技、产业专项资金在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中的引导作 用,围绕重点发展的产业和重点建设的领域,集群式策划和实施重大项目,拉长、壮大产业链,不断强化产业优势和功能特色。
建议国家、省、市联合在光谷设立“光电子信息发展基金”,进一步放大省发改委、经济信息厅、科技厅等部门光电子信息专项资金的规模和功效。建议国家在实施重大产业振兴项目、科技支撑项目给予国家光电子信息基地重点支持。
(三)创新机制,培育国际化大企业集团
1、重点扶持发展潜力大的创新型企业
对于武汉邮科院、多普达、武汉新芯、华工科技、华工达梦、江通动画等领军企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积极争取支持,大力推动武汉邮科院、华工科技等国有企业改制,形成规模优势和对运营商的议价能力;支持武汉邮科院、长飞公司等企业加入国际国内标准组织,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帮助这些企业对其核心竞争力进行战略分析,以发展成为国际上有影响的大企业集团为目标,帮助企业制定发展战略和规划。通过共同努力,争取在“十二五”期间形成2-3个过100亿的企业集团。对于新兴的极具潜力的领域(如服务外包),用5年时间打造本地年收入过亿美元的龙头企业。
2、积极推进技术创新联盟建设,形成产业集群
加强专业园区建设,促进企业集群式发展。大力扶持光电子、移动通信等领域的重点企业,围绕整机厂有针对性地引进上游或下游配套企业,加大配套能力,完善产业链,形成上下游协调发 23 展的产业群体。积极为进入光谷的国内外大型企业提供产品配套与相关服务,以提高这些企业的当地植根性。
建议国家在光谷建设“国家光电子信息技术创新联盟”。目前,区内光电子企业间尚未通过协作配套形成企业群和产业链的整体优势。因此,要积极推进企业间的协作配套,促进优势企业群和产业链的形成,充分发挥企业和产业的集群效应。
3、创新机制,引导和促进企业间的优化重组
在光通信、激光领域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做大做强现有优势企业,重点支持龙头企业的形成。在光通信领域要力争取得国家国资委的支持和重视,对武汉邮科院加强民营和股份化改组改制。针对移动通信是大企业主导的产业特点,以龙头企业、核心技术为核心,以技术研发的形式支持有实力的中小型企业积极进入龙头企业的产业链;支持武汉普大、多普达、中原电子等企业开展技术创新、参与制定行业标准,保持提升东湖高新区在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话语权,提高国际竞争力。在激光领域,进一步拓展市场领域,激励企业重组和集团化,从重技术转向更加注重市场和应用。通过扩大产业规模、改制重组、战略引进和整合上市等措施,在未来几年内,形成结构合理、具有鲜明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光电子信息企业群。
(四)加强基地公共服务条件和创新能力建设
一是通过加大招商引技、招才引智力度,重点引进一批国际著名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和先进技术型企业,引进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开发项目。同时,结合中国科研体制改革,加快 引进一批相关的科研机构和研发中心,并促使其根据市场需要加快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和新工艺,或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推动光谷基地的技术进步。
二是鼓励并支持区内大中型光电子企业单独或与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研发中心,根据产业发展方向,积极引导和扶持这批企业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争取在FTTH、3G/4G、IC等光电子产业领域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和新产品,提高光谷产业的竞争力。
三是继续高度重视创新平台建设。持续加快光电国家实验室和地理空间技术国家实验室的建设步伐,并支持国内外科学家在光电子信息领域开展高水平的研究活动;积极争取国家扶持,建设新型激光器、光通信器件、下一代网络、SaaS、云计算等国家工程技术中心、企业实验室和各类创新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增强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后劲。
(五)实施人才战略,形成光电子信息人才高地
充分分析当前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人才流动市场趋势,努力优化人才环境,深化“武汉〃中国光谷”人才高地建设,如依托“中俄科技园”,争取更多的俄罗斯激光企业与中国的激光企业实现合资经营,大力引进俄罗斯激光专家;依托“中英科技园”,争取更多的金融和软件方面人才。
大力实施“3551”人才工程。加大留学生创业园建设和创业项目资助,吸引留学人员;积极推进企业博士后产业基地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进站博士后,为企业科研服务。建议国家、省、市联合在光谷设立“光电子信息人才基金”,加大对中小型创新创业企业的融资资助,继续加快改善人才环境。重点投入,集中培养关键领域中的稀缺人才。鼓励对人才实行补充养老和医疗保险,建立高级人才医疗保健制度。加快人居环境配套建设。重视人才宣传。
(六)加大国际合作,拓展产业发展空间
主动跟踪国内外光电子产业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的发展动向,分析把握技术和产业发展态势、战略规划和投资区位的变化,结合基地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做亮“光博会”品牌重点引进代表国际、国内光电子产业发展趋势的高科技投资项目。
大力发展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大力引进跨国光电子企业及研发中心。鼓励有实力企业到发达国家设立研发机构,积极利用国际智力资源,获取市场信息和跟踪前沿技术。支持行业中介组织境外专业市场推广活动,支持企业积极“慕尼黑国际应用光光电技术贸易博览会”等四大国际光电展会,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设立境外光电子产品注册和营销指导中心。依托价格优势,积极推动激光企业通过并购、设立分支机构等方式拓展国际市场,特别是东南亚、南亚和西亚等地市场。
建议国家在光谷基地布局一些带动面大、技术含量高的高科技产业项目。通过招商引进国际国内知名企业来武汉建厂,走高起点、系统化、规模化、跨越式的发展道路。
第四篇:某镇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镇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1章 总 论 1.1 项目名称
项目名称: XX县XX镇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1.2 项目建设单位
项目建设单位:XX镇人民政府 1.3 编制规范、依据(一)相关规划:(1)《XX县XX镇总体规划(2010,2030年)》
(2)《XX省XX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2009.5(二)设计标准及规范:(1)《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国家科委、建设部 2001年)(2)《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5)《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6)《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8)《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9)《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10)《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11)《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1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13)《堤防工程管理设计规范》(SL171-96)1 可行性研究报告
(14)《疏浚工程技术规范》(JTJ319-99)(15)《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2008)(16)建设部颁布的其他有关设计规范及标准(三)基本设计资料
(1)《XX省XX市中心城区防洪近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修订本)》2003.11 1.4 主要建设内容和规模
XX县XX镇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包括XX镇规划区范围内率水 3河段河道整治共约13.17km,生态清淤50.56万m,生态修复工程 2318810m,配套截污管网工程建设截污管道长度5.697km。
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对项目外部环境进行充分研究的基础上,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建设方案,制定项目初步实施计划,测算工程投资,并进行工程效益分析,最终提出项目建设的有关结论意见,供有关部门进行决策。
1.5 工程目标
(1)对河道进行切实可行有效的保护,保障水质,使水资源得以可持续利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服务范围内污水收入污水管网,通过污水管网工程建设可减少此区域污水排入率水河,改善河道水体水质,进而改善入新安江的水质。
(3)改善河流周边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型环保城市,促进大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自然和谐。(4)由于河道淤积导致泄洪和供水水质恶化,环境恶化,使得 2 可行性研究报告
洪水来临时内涝严重,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 环保清淤工程势在必行。1.6 技术经济指标
工程总投资19192.25万元,其中: 第一部分工程费用:16650.64万元 第二部分其他费用: 1119.47万元 第三部分预备费用: 1422.15万元
资金来源如下:其中13434.6万元申请新安江流域资金补助,其 余5757.7万元由建设单位自筹。附:技术经济一览表 3 可行性研究报告
表1.7-1XX县XX镇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技术经济一览表 序号 项目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km 河道护岸护坡整治 26.34 3m 河道清淤 505600 一 工程规模 2m 生态修复 318810 km 截污管网工程 5.7 3m 14080 浆砌石 3m 225390 钢丝石笼 2m 342418 三维土工格网 2m 661228 生态修复 2m 30960 混凝土底板C20 2m 308910 生态植物 二 工程量 3m 81700 挖方 3m 103480 填方 3m 3947 素砼
3m 1785 混凝土支护C20 3 清淤量 万m 50.56 km 管网工程d300,400 5.697 三 总工期 月 36 总投资 万元 19192.25 工程费用 16650.64 万元 四 工程投资 工程其他费用 万元 1119.47 预备费 万元 1422.15 4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2章 区域自然条件及现状评价 2.1 XX镇概况
XX镇地处XX县西南山区,三江(钱塘江、富春江、新安江)源头,镇政府所在位置的坐标为东经117?46′99″,北纬29?42′35″。东与XX县汪村镇山后接壤,南与XX县汪村镇回源村毗邻,西连XX县鹤城乡渔塘村,北临XX省祁门县祁洪乡、乔山乡、凫峰乡。全镇国土总面积为65.17平方公里,XX镇是XX市“有机茶之乡”和“环境优美乡镇”。
2009年全镇共实现财政收入13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870万元,招商引资20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650元,较2008年增长650元。2010年,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7758万元,比2005年的2360万元增长228%;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164.8万元,比2005年同口径增长328%;农民人均纯收入5360元,比2005年的2353元增长128%。2.2 地形地貌
XX镇位于皖赣交界处率水山麓,三江源头的率水之滨,四面环山,森林覆盖率92%以上。
XX镇区沿路依水地势比较平坦,镇区基本是群山环抱,大小源河与率水河在镇区内相交。
2.3 水文地质 2.3.1 水文气象 2.3.1.1 河流水系 2.3.1.2 水文基本资料(1)水文站 5 可行性研究报告
率水河属于新安江流域。新安江流域最早于1947年11月在歙县街口设立街口水位站,有1955,1958年共4年水位测验资料,其后撤销。建国后于1950年6月在屯溪黄口设立屯溪水文站,控制新安江流域面积
22670km。
新安江流域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设立了近10处小河径流站,但资料系列均较短,有些站现已撤销。统计至1999年,本流域共设立水文站(包括小河径流站)共33处,其中观测资料能用于水文分析的测站有10余处。
其中在率水河干流上设有XX、兰花、呈村、月潭、新亭等水文站,与新安江流域XX镇段河道防洪相关的水文测站如表2.2。
表2.3-2 新安江流域屯溪以上主要水文站一览表 2水文站名称 控制面积,km, XX站 106 月潭站 954 表2.3-2中各水文站为国家或省基本站网,水文监测、资料整编等均按国家有关规范规程进行,可以满足工程设计的需要。
(2)雨量站
本流域最早于1950年在屯溪设立雨量站观测降水量资料,自上世纪60年代起,设立的雨量站点逐渐增多,统计至1999年共有屯溪、渔梁等106处雨量站,其中观测系列超过30年的测站有23处,超过40年观测系列的测站有屯溪、渔梁和XX等9处。
2.3.1.3 洪水
中小河流干流设计洪水主要根据各控制水文站实测最大洪峰流量排频计算,支流设计洪水采用由原水电部规划总院验收、水电部批准颁发使用 可行性研究报告 的《XX省暴雨参数等值线图、山丘区产汇流分析成果和山丘区中、小面积设计洪水计算办法》(以下简称“84年计算办法”)推求。控制水文站上、下游无支流汇入的干流控制点设计洪水按面积比拟法求得;有支流汇入的,按干、支流错峰迭加后确定。
2004年8月XX市水电勘测设计院编制完成了《XX县城区城市防洪规划》,并通过了专家审查。本规划数据主要摘自以上报告最后确定的数字。利用月潭站1960,2004年实测流量系列和屯溪站1951,2004年实测洪水资料系列统计分析,各站不同重现期设计洪峰流量见表2.3-3。根据前述有实测水文资料各站洪水频率分析成果,采用地区综合的办法推求(qm,F/J关系,图2.1,1)无控区间的设计洪水。表2.3-3 率水河各主要控制断面洪峰流量统计参数表
32/s〃km, 峰模,m控制节点 控制面积 3/s, 均值,m2(km),断面名称, 10年 20年 50年 100年
2670 250 8.20 5.40 6.97 8.20 XX水文站 954 1160 1.95 4.33 4.82 3.18 月潭水文站 7 可行性研究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
从表2.1-1可以看出,对同一流域(支流或区间)而言,其统计参数Cv和各重现期洪峰流量有随面积的增大而逐渐减小的地区分布趋势,符合洪峰流量统计参数地区分布的一般规律。率水干流直接采用屯溪、岩前水文站实测洪峰流量排频计算选取。
综上,各站设计洪峰流量分析成果基本合理。2.3.1.4 主要气象条件
XX县XX镇地处中纬度地带,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总的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日照适宜,无霜期长,季节交替明显。春秋短,夏冬长。春季天气多变;夏季温度高、湿度大,降水集中;秋季降温快,常出现“夹秋旱”,气温日较差大;冬季冷而不寒,雨雪不多。年降水量2000~2200mm,无霜期220天左右。
2.3.2 工程地质 2.3.2.1 区域地质概况(1)地层岩性 工程区域的地层分区属于华南地层大区江南地层小区,出露的地层有中元古界长城-蓟县系牛屋组(Pt),中生界侏罗系洪琴组(J),石岒2n2h组(J,K),侏罗系炳丘组(J),白垩系徽州组(K),以及第四31S3b1h al系芜湖组(Q)。4w 1)中元古界长城-蓟县系牛屋组(Pt):为一套半风化呈灰黄、灰黄2n 绿色,新鲜呈青灰-深灰色的千枚岩、千枚状板岩及粉砂质千枚状板岩。岩石片理发育,产状呈陡倾角约70?,80?,倾向南东,构成了屯溪-祁门盆地的基底。可行性研究报告
2)中生界侏罗系洪琴组(J):主要分布在资口亭附近,黎阳、高枧2h 一带也有少量出露。为一套灰白-紫红色厚层状石英砂岩、粉砂岩及泥质粉砂岩韵律互层。
3)中生界晚侏罗-早白垩系石岒组(J,K):主要分布在柏山、31S 尤溪及南溪南一带,为一套火山-次火山岩建造,其岩性为灰紫、紫、灰白色流纹岩、流纹质凝灰岩、角砾状流纹岩夹粉砂质凝灰岩以及呈岩株状岩脉状产出的青灰绿色辉绿岩岩株(βο)、辉绿玢岩(βu)、以及角闪安山岩(小龙山)。
4)中生界白垩系徽州组(K):是率水本次治理段广泛分布的基岩,1h 岩性为紫红色厚层状砾岩、砂岩以及粉砂质泥岩韵律互层,它与下伏地层牛屋组(Pt)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其底砾岩中砾石随下覆地层的岩性2n 变化面变化,砾石的磨圆度不高,成分单一,呈次棱角状,砾石大小不一,砾径20,120mm,砾石含量达50%,颗粒支撑,钙铁质胶结。
al5)第四系芜湖组(Q):是坝址区的主要覆盖层,为一套现代河流相4w 沉积的砂、圆砾、砂壤土、粉土等,分布于率水组成河床、高河漫滩及?级阶地。工程区地表90%被其覆盖,一般具二元结构,上部为粉土、粉细砂,中粗砂、下部圆砾、砂(砾)卵石层,?级阶地一般厚6,10m。
粉土主要分布于一级阶地及河漫滩上,厚1m左右,松散。
粉细砂:分布于一级阶地及河漫滩上,呈黄,灰黄色,松散堆积,成分以石英、长石为主,含少量云母碎片及暗色矿物,厚1,5m不等。
中粗砂:浅黄色灰黄色,以长石、石英为主,颗粒不均含少量砾石,一般上细下粗,分布河床、河漫滩及一级阶地中下部。可行性研究报告
圆砾及砂卵石:浅灰色、杂色,卵砾石成分以石英、硅质岩、长石为主,含少量砂岩及杂岩,磨圆度一般,粒径2,8cm,大者10,20cm,含量一般大于50%。主要分布于一级阶地下部、河床及高漫滩下部。
ml6)第四系新近人工素填土(Q):主要为河床内的砂卵石填筑,做为4 外运砂石的运输道路及简易堤防的堤身土。2.3.2.2 区域地质构造与地震
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江南古陆北东端,皖南盆地的中部,是区域地质构造的复合部位。
地质构造方面主要有二条相互平行的篁墩断裂带在小华山一带通过,它是区域性断裂带,走向北东-北东东向,倾向南东,倾角在70?,为一逆冲断裂,具有断层泥、构造透镜体、片理化带、地层缺失等断层特征,近期未见活动迹象。该断裂带距工程区位置较远,对工程没有影响。
工程区属华南地震区中的铜陵-扬州地震带,区内地震活动轻微,根据2001年8月1日实施的《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1:400万)》(GB18306-2001),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分区为?区(0.35s)。根据《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与地震基本烈度对照表》,本工程区域相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度,设计烈度为?度时,建筑物可不进行抗震计算。
2.3.2.3 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本次勘察成果,工程区勘察深度范围内地层主要为第四系芜湖组 al(Q)冲洪积覆盖层和中生界白垩系徽州组(K)紫红色厚层状砾岩、砂4w1h 岩以及粉砂质泥岩韵律互层。11 可行性研究报告
地貌单元为现代河床及漫滩,两岸为率水一级阶地。通过钻探揭露的 al地层覆盖层为第四系芜湖组(Q)的砂壤土、砂质粉土、粉细砂、砾石;基4w 岩有白垩系徽州组(K)紫红色粉砂质泥岩、砂岩韵律互层。按其风化程1h 度及力学性质可分为强风化基岩、弱风化基岩。各岩土层工程地质特征简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芜湖组冲积层(Q4wal)al(1)耕作层(Q):表层耕作土层,黄褐色,土质疏松,夹植物根4 茎。
ml(2)素填土(Q):人工填土,黄色,稍湿及饱和,主要为外运砂4 石的运输道路路基和简易堤防的堤身土,主要成分为砂卵石、砂壤土夹碎石。卵石粒径一般2,10cm,大者大于10 cm。中等压缩性。该层推荐容许承载力150,300KPa,主要分布于河道两侧。
al(3)粉土(Q):土黄色,稍湿状态,稍密,可塑状态。主要分布4 于漫滩上及河床两侧一级阶地中上部,低压缩性。标贯击数N=4,6击。该层推荐容许承载力140KPa。
al(4)粉细砂(Q):灰黄色,呈松散-稍密状态,湿-饱和,均质。标4 贯击数N=4,6击,该层推荐容许承载力120KPa。63.5 al(5)圆砾层(Q):灰黄色,从上至下由稍密至中密、稍湿-湿状态,4 砾石粒径以1,3cm,大的5,10cm少数15cm以上,呈次圆状,充填物为石英质为主的中、粗砂及砂壤土,砾石成分以硅质岩、硬质砂岩、脉石英等为主,杂色。左右两岸河床及河漫滩中普遍分布,该层层位稳定,触探击数N=3,23击。该层推荐容许承载力中上部200,260 KPa,中下部300,63.5 350KPa。12 可行性研究报告
2)紫红色厚层状泥质粉砂岩为工程区的下伏基岩。
(6)强风化泥质粉砂岩(Kh):紫红色,岩芯较为破碎,表层30-50cm1 具粘性土特征,其余岩芯呈风化碎石块状,块度3,7cm,风化裂隙发育,产状紊乱不规则。该层推荐容许承载力400,500KPa。
(7)弱风化泥质粉砂岩(Kh):紫红色,岩芯一般呈碎石状、柱状,1 节理裂隙较少发育。该层推荐容许承载力1000-1200KPa。
本次主要对(3)粉土、(5)层圆砾层进行取样并统计。2.3.2.4 水文地质条件 a、地下水的赋存条件及运动规律
本次治理河道堤防沿线多为第四系松散冲、洪积层,河床内基岩基本不出露,地下水类型主要为赋存于第四系土层、砂砾(卵石)层中的孔隙潜水和贮藏于浅部风化基岩内的基岩裂隙水。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河水的补给,随季节变化明显,往低处排泄于冲沟、河道。
b、土体的渗透性
为了解各土层的渗透性,本次勘察对上下游堤基中的第四系冲、洪积覆盖层,主要为(粉土层、粉细砂、圆砂层)。根据现场注水试验,依据相关规范,各土层渗透性如下:-11)细砂: k=2.3×10cm/s,强透水性土层;-42)粉土层:k=2.4×10cm/s,中等透水性土层;-03)圆砾层:k=1.5×10cm/s,极强透水性土层。c、基岩的渗透性
岩石透水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基岩断裂构造发育程度和规模大小及风化深度。强风化基岩,风化裂隙、节理发育,且产状紊乱,一般张开,可行性研究报告
岩层透水性强。弱风化基岩,岩体相对完整,裂隙较少发育,岩层透水性差。微风化基岩,岩体完整,裂隙不发育,多短小闭合,延伸不远,基本不透水。
通过基岩两个钻孔的两段压水试验,了解基岩层的透水情况,具体成果见表2.3-4。
表2.3-4 基岩压水试验成果表
位置 试段深度 试段高程,m, 段长,km, 试验lu值 4.20 6.3 左岸 10.50,14.70 120.89,116.69 2.80 4.7 右岸 14.20,17.00 118.40,115.60 地下水及地表水水化学分析试验成果见表2.3-5,地表水、地下水矿化度都小于0.5g/L,Ph值在6.5,8.2之间,地下水类型为HCO,Ca,Na型3水。根据相关规范判定,地下水和地表水对砼均不具侵蚀性。
表2.3-5地下水及地表水水化学分析试验成果表 硬阳离子含量 阴离子含量 气体含量 度
矿侵,取总化水对混K22蚀CaMgP游离-2--样 + SO HCO 硬度 水化学凝土侵Cl,43性 HCO,2Na 地度 类型 蚀性评CO值 点 价 2 德mg/mg/L 国mg/L L 度
HCO-3率153.Ca-Mg0.39 12.8 6.5 0.71 6.3 30.5 30 0.77 9.7 8.1 无 25 水 型水
d、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与评价 1)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指标 14 可行性研究报告
根据野外勘察的原位测试以及室内土工试验成果分析,提出各岩土层的承载力标准值f、压缩模量E、饱和抗剪强度(粘聚力c、内摩擦角Φ)kS 指标建议值见表2.3-6。
基岩钻孔岩芯取代表性岩样送XX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做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根据室内物理力学试验成果,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并参照和类比有关工程资料,提出坝址区岩体主要力学性参数建议值见表2.3-7。
表2.3-6 各土层fk、ES、C、Φ推荐表
饱和抗剪强度 fk(Kpa)Es(Mpa)岩土层名称 c(kpa)φ(?, 140 4.1 17 15 ,3,粉土 120 5.2 32 ,4,细砂 , 200-350 41 ,5,圆砾层 , , 350-500 ,6,强风化粉砂质泥岩 , , , 1000-1200 ,7,弱风化粉砂质泥岩 , , , 表2.3-7 岩石主要力学指标建议值表 饱和 变形 抗剪断强度 抗剪断强度 抗剪强度 风化 泊松岩性 抗压 模量(砼/基岩,(岩体,(岩体)程度 比 Mpa Gpa f' c'(Mpa)f' c'(Mpa)f 弱风7 0.40 0.37 0.60 0.25 0.55 0.25 0.50-0.55 泥质化 粉砂微风岩 10 1.00 0.35 0.70 0.30 0.60 0.30 0.55-0.60 化
33泥质粉砂岩:干容重24.1-25.0 KN /m;湿容重25.2-25.8 KN /m;软化系数:k=0.65。d 2)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析与评价(1)边坡稳定问题
河流沿线地基主要为(3)层砂类土层、(4)层粉细砂层、(5)层砾石层(夹中粗砂),河床两侧边坡抗冲、抗渗性差,经多年的水流冲刷,可行性研究报告
两岸边坡逐渐变缓,多长有杂草、杂树,对洪水具有较好的防冲刷作用,右岸5+418.2,0+964.5间有断续浆砌石挡土墙及简易挡墙。如对河流采取清淤或清淤,冲洪积层边坡易产生失稳,同时已有的浆砌石挡土墙基础暴露于地表,易产生垮塌,需采取砌石挡墙等处理措施。
(2)堤基渗透稳定问题
河道沿线土层分布具典型山区河流特点,透水性较强的砂性土及砾卵石分布广泛,且其抗冲刷能力较差,对于右岸已建挡土墙及简易堤防段,洪水期堤基在砂类土及含砾中粗砂夹卵石地质结构段存在流土型和管涌型两种渗透破坏的可能。
率水河段河道整治工程地基地质结构以多层结构以及双层结构为主。(3)层砂类土层、(4)层粉细砂层、(5)层砾石层(夹中粗砂),在河床两侧普遍分布,在两岸阶地及高漫滩有一定厚度,河床段下伏基岩埋藏不深,拟建堤防段基本不存在抗震稳定问题和特殊土引起的问题,工程地质条件一般。
2.4 现状及存在问题 2.4.1 项目区现状 1)河道现状
根据XX市XX县XX镇人民政府提供的相关资料及现场调研,部分堤防堤顶高程不足,堤身普遍单薄,边坡陡;堤身填筑质量差,砂堤砂基缺乏防渗处理,洪水时极易发生堤基、堤身渗透破坏;外坡基本无防护设施,抗冲刷、抗风浪能力弱;淤积严重,多年未实施清淤,萎缩严重,行洪能力逐步降低;河道基本无护岸设施,岸坡刷脚、河势不稳;生产建设项目随意侵占河道现象严重,采砂乱挖、乱堆,影响行洪。可行性研究报告 2)排水现状
XX镇镇区内污水没有统一收集方式。雨污合流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于率水河,对河道造成的污染严重。暴雨期间,由于排泄不畅,部分地区易造成雨、污水漫流,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和环境卫生。
现状大多数规划区域仍为荒地及村镇,污水管网尚未建设,部分生活、生产污水就近排放到附近沟渠,不经任何处理,居民区内排水基本处于自然状态,历史遗留下来的明沟等排水系统很不完善。
2.4.2 工程方面存在的问题
此次率水河整治段和污水管网收水范围内污水排放现状存在以下问题: 1)率水河内坡冲刷、淤积。河道弯段堤岸受冲刷,影响河道边坡稳定。其中在河道转弯段的凹岸,一般都存在着水流淘刷河道坡脚的现象。由于河道冲刷。
2)城区生活污水乱排现象严重,从源头影响率水河河水水质。
3)沿途生活垃圾随意沿河岸堆放,对河道水质造成严重威胁。全线河障较多,河道基本无护岸设施。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3章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3.1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1)保护上游饮用水水源地的需要
本项目建设是从新安江源头保护新安江的。率水河河道是新安江流域代表性的河流之一,该流域不仅涉及水土流失防治、村落污染治理和农田面源污染治理,还特别涉及到城市污染治理。选取进行治理的河流段流经XX镇,由于老城区的污水管网等收集系统相对落后且不够完善,造成部分生活污水未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就进入河流,致使河道水质较差,直接影响下游地区的取水水源。并且河道沙石淤积,考虑到此处为XX镇的经济政治中心,河流水环境恶化的负面影响较大,工程的实施对保护饮用水水源地乃至整个新安江流域的治理都有重要意义。
(2)加快小城镇建设,保障小康社会建设的需要
XX县委及各级水利部门对XX镇河道整治工程非常重视,先后做了大量工作。为保护和改善沿河两岸的生态环境,营造绿水相连的优美景观,在《XX县XX镇总体规划》(2011,2030)规划中也明确提出了对XX镇段河道进行综合治理的要求。为充分发挥水利工程设施在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减少洪灾损失,促进XX镇段生态环境的改善,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实现,特别是关于加快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提出,对XX镇段进行河道整治已势在必行。
(3)河道整治是保护两岸公共设施及居民生活环境的需要
近年来,山洪爆发频繁,致使沿河两岸河岸坍塌、部分农田被毁,经济损失逐年增大,严重影响沿河群众的正常生产。率水河防洪能力偏低,防洪保护区的防洪标准达不到防洪规划的要求,给人民生命财产及社会经 可行性研究报告 济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须对河道进行彻底的整治,解决河道两岸的防洪问题已势在必行。
(4)生态修复机制遭到破坏,恢复健康的生态机制势在必行
率水河河道由于近年来人为活动的干扰,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大量的污染物,上游大规模的建设,河道缓冲带生态缓冲功能丧失,致使河道产流机制遭到破坏。同时农田面源污染物也严重影响着整个污染物净化与清水养护区水质,受到人类活动污染的水直接入河,使河水污染严重;入河水水质较差,污染新安江流域水体。
为了保证XX镇镇区河流水质,维持镇区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生态机制修复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因此,无论从新安江流域污染治理的总体目标出发,还是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角度着眼,本工程的建设都是非常必要而且十分迫切的。3.2 工程建设的可行性
由于工程沿线污染状况严重,各级领导都对此十分重视。高度关注河流周边的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在严格控制沿途污水肆意排放的同时,提出应加强综合治理,既要提高沿线防洪等级,又要杜绝沿线河流水质污染,改善周边环境,在资金和政策上都作了相应的工作。
工程的实施完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1)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率水河为新安江流域内的重要河流。近年来镇区水域出现水质恶化的趋势,人们环境保护意识明显加强,开始积极关注自己息息相关的生存环境和自然环境。人民迫切要求尽快采取有效措施保持镇区水域优良水质环境,愿意为治理各河道牺牲一定经济利益,积极响应政 可行性研究报告 府号召,投身到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中去。工程的实施完全符合新安江流域人民的共同心愿,政府和民众均有保护和改善流域景观生态环境的迫切要求,工程的实施能够得到当地群众的大力支持。
(2)积累了丰富的相关工程经验
近几年来,XX地区在河流、河道治理方面有很多成熟经验,同时也提出了很多崭新的先进理论。在河道生态治理方面的技术是完全可行的。
(3)具备了工程实施条件
工程所在地近几年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交通便利,具备完善的交通、运输、供电、材料供应等外部协作条件,因此本工程具备了充分的实施条件。
综上所述,广大人民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各级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以及扎实的科学技术基础,这些都为本工程的实施提供了必要条件。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4章 工程规模、拆迁征地及施工条件论证 4.1 工程规模及标准(1)河道整治工程
工程规模:治理长度13.17km(桩号0+000,13+170);工程等级建设标准:率水河段为?等;堤岸建设标准:率水河段为4级。(2)渠道生态清淤工程
3工程规模:清淤工程量50.56万m;工程标准:清淤深度为0.5~1.5m,超宽和超深分别控制在0.2m和0.1m。(3)生态修复工程
工程规模:修复面积658835?;(4)配套截污管道工程 2工程规模:收水范围内建设用地共,km,污水日收集量约,万m?,污水管,km;工程标准:比流量,L/s•ha计算污水量。4.2 征地拆迁范围论证
根据现场调查,本项目的实施不用移民,但是工程实施需要征用土地。a)征地范围
根据XX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规范,工程征地主要包括河道开挖及建筑物建设征地及施工中临时租用地等。
b)征用地数量
本工程共需征占地,亩,其中:工程永久征地,亩;临时用地,亩。21 可行性研究报告 1)永久征地
本工程永久征地新建防洪墙、拆除原有堤防重建防洪墙的征地范围为堤脚至墙后填筑边界及管理用地(护堤地)之间。主要包括:(1)防洪墙及人行便道占压用地(2)护堤地
为确保堤防安全运行,需对堤防内外土地确定一定的范围予以征用,该范围内所占土地即为护堤地,在此范围内的征地属永久征地
2)临时用地
本工程施工占地主要为施工布置占地,施工布置占地共,亩,右岸,亩、左岸,亩,为临时用地。
4.3 建筑材料、交通运输及主要施工条件论证
本工程需要的天然建筑材料主要有:块石、条石、碎石、黄砂和堤防(护岸)回填料等。本项目充分考虑山区石料丰富的优势,如堤防、防洪墙回填料采用河道中清淤的天然砂卵石统料,碎石、块石、条石、黄砂等均可就地取材或在山区开采。XX镇石料丰富,碎石以石岭组紫色安山岩为主,破碎加工后质量良好,块石、条石则分布于洪琴组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中,以采石场为堤岸建设的石料场。
黄砂主要分布于率水河道中,为河床冲积的清水砂,蕴藏丰富,质地良好,能满足砌筑质量要求。
工程对外交通极为便利,沿河有滨江大道连接数条城镇公路。工程线路较长,施工场地开阔,有利于施工布置。此外,水电供应均可到位。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5章 工程设计内容
本次工程设计内容包括河道整治方案设计、河道生态清淤设计、生态修复工程设计和配套截污管道设计。
5.1 河道整治方案设计 5.1.1 方案设计基本原则
为此,本次XX县XX镇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需统筹考虑城市总体布局与水系功能的关系,妥善处理生态、环境保护、市政工程之间的关系,遵循整体性原则,兼顾水体、岸线、滨水空间功能协调,体现生态优先原则,坚持人与自然和谐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处理好河道整治与生态环境建设的管理的关系,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永续利用,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真正体现“安全、资源、环境、生态”四位一体的现代城市水务理念。5.1.1.1工程等级及防洪标准
根据《XX县XX镇总体规划》(2011—2030)及《XX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XX镇(率水河段)采用20年一遇防洪标准,相应的水工建筑物等级为?等4级。5.1.1.2设计水位与堤顶高程的确定 a)设计水位
河道水位的变化直接影响防洪工程的规模,因此在河道整治工程中水面线的推算尤为重要。设计水面线是防洪工程建设的基本依据,设计洪水位用于确定工程顶部高程。
1)、计算方法及参数 23 可行性研究报告(1)计算公式
河道水位的变化直接影响防洪工程的规模,因此在河道整治工程中水面线的推算尤为重要。设计水面线是防洪工程建设的基本依据,设计洪水位用于确定工程顶部高程。
采用《水工手册》推荐的河道水面线推算公式,即伯努里方程: 22vv上下
2g2gZ+α= Z+α+ h 上上w 式中:Z、V———上游断面的水位、流速 上上 Z、V———下游断面的水位、流速 下下 h=h+h———两断面间水头损失 wyj h=JΔL ———沿程水头损失 y _2VJ= ——沿程摩阻坡度 _2εR _ V、ε———两断面平均流速、平均流速系数 _ R ———平均水力半径 ΔL———两断面间距
22VV下上h=ε 局部水头损失 j2g2g(2)设计流量、大断面资料及糙率选取
率水干流上有XX、月潭的实测洪峰流量统计资料,各主要断面按面积比拟法推求设计洪水洪峰流量。依据XX市水电勘测设计院设计的《XX省XX县中小河流治理规划》(2009年)可知率水河各河段的设计洪水位,具体见下表5.1-1 表5.1-1 率水各段主要控制断面特征值及设计洪水成果表
3设计洪水,m/s, 序集水面积 河段长度 河段名称 控制断面 2号 ,km, ,km, 10年一遇 20年一遇 可行性研究报告
XX水文1 211 46.2 995 1143 XX段 站 2 577 75 2115 2430 溪口段 溪口
根据率水干流上的XX、月潭水文站的水文资料,按20年一遇设计洪水的洪峰流量、河宽及河道坡降推算出XX水文站控制断面的设计洪水位为188.89m。率水河段按规划河道安全泄量(设计洪峰流量)、堤距和河底坡降,利用水流能量平衡方程以XX水文站控制断面(本次设计桩号0+000)为控制断面进行推算。规划堤距30,50m,河道坡降0.51‰。
本次规划率水河段整治长度约13.17km。根据1:1000地形图,计算选用了23个断面。参照《XX市中心城区防洪近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批复文件,率水河道糙率取0.033。
2)、水面线推算成果
根据上述流量、断面及糙率推算率水河水面线成果见表5.1-2。表5.1-2 率水河段河道设计水面线推算成果 流段长 河道坡降
序号 桩号 河底高程(m)P=5% 备注(m)J,‰,188.89 1 0+000 183.17 188.58 2 0+600 182.86 600 0.51‰ 187.93 0.51‰ 3 1+200 182.21 1200 187.61 0.51‰ 4 1+800 181.89 1800 187.31 0.51‰ 5 2+400 181.59 2400 0.51‰ 187.01 6 3+000 181.29 3000 25 可行性研究报告
186.7 0.51‰ 7 3+600 180.98 3600 186.39 0.51‰ 8 4+200 180.67 4200 186.09 0.51‰ 9 4+800 180.37 4800 0.51‰ 185.78 10 5+400 180.06 5400 185.48 0.51‰ 11 6+000 179.76 6000 0.51‰ 185.17 12 6+600 179.45 6600 184.86 0.51‰ 13 7+200 179.14 7200 0.51‰ 184.56 14 7+800 178.84 7800 184.25 0.51‰ 15 8+400 178.53 8400 183.95 0.51‰ 16 9+000 178.23 9000 183.64 0.51‰ 17 9+600 177.92 9600 183.33 0.51‰ 18 10+200 177.61 10200 183.03 0.51‰ 19 10+800 177.31 10800 182.73 0.51‰ 20 11+400 177.01 11400 182.41 0.51‰ 21 12+000 176.69 12000 182.1 0.51‰ 22 12+600 176.38 12600 181.81 0.51‰ 23 13+170 176.09 13170 b)堤(墙)顶高程
本工程堤岸建设应与人行道建设紧密结合,并保证与已建堤岸的
堤顶连接顺畅,继而确定本工程的堤(墙)顶高程。本工程堤防级别为4级水工建筑物,按照《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6-98)和《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50-92)中的有关 26 可行性研究报告
规定,堤(墙)顶高程应按设计洪水位加堤(墙)顶超高确定。1)堤(墙)顶超高 计算公式为:Y=R+e+A p 式中:Y——堤(墙)顶超高(m);R——设计波浪爬高(m);P e——设计风壅增水高度(m);A——安全加高(m),按允许越浪考虑,4级堤防取A=0.3m。
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中附录C,堤(墙)顶超高中有关各项分别计算如下:
(1)风壅增水高度计算公式为:e=-6式中:K——综合摩阻系数,取K=3.6×10;
V——设计风速,采用历年汛期最大风速平均值的1.5倍,V=1.5=23.25m/s;F——由计算点逆风向量到对岸的距离,F=180m;d——水域的平均水深,率水d=5.7m,β——风向与垂直于堤轴线的法线的夹角,β=0?,cosβ=1。经计算,率水河e=0.002m;(2)波浪爬高R , 根据堤段实际情况,本工程堤岸采取钢丝石笼护岸,率水河迎水坡斜坡坡率为1:0.20,即率水河m=0.20。
波浪爬高按下式计算:
式中:R——累积频率为P的波浪爬高(m);, ——堤前波浪的平均波高(m),27 可行性研究报告
经计算,率水河=0.158m;K——斜坡的糙率及渗透性系数,查表C.3.1-1,砌石护面取K??=0.8;
K——经验系数,查表C.3.1—2,K=1.137;, K——爬高累积频率换算系数,由 查表C.3.1-3,其中P=13%,(按允许越浪考虑),K=1.54;,R——无风情况下,光滑不透水护面(K=1)、=1m时的爬高?0 值,按《堤防设计规范》(GB50286-98)表C.3.1—4,确定,R=1.324。0 经计算,率水河R=0.212m。P(3)堤(墙)顶超高
根据以上计算结果,本工程率水河堤岸堤(墙)顶超高计算值为Y=0.002+0.212+0.3=0.514。
2)堤(墙)顶高程的确定
本工程位于XX镇区,为保证与已建堤岸的堤顶连接顺畅,确定本工程堤岸近期防洪标准的堤(墙)顶高程。保持与已实施及正在实施堤段的一致性,参考上下游已建堤防,堤(墙)顶超高率水河为0.514,因此,本工程率水河堤顶超高取0.6m。
5.1.1.3抗震设防标准 a)地基特性及设计参数
设计堤防挡墙基础座落于粘土上,块度0.3,0.7m。允许承载力[R]=140,300kPa。
b)地震基本烈度
按照《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1:400万)》(GB18306—2001),本工程区域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可行性研究报告
根据《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分区与地震基本烈度对照表》,本工程区域相对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度,设计烈度为?度时,建筑物可不进行抗震计算。
5.1.2 堤岸工程
设计取此段的相关理由阐述见2.4.1项目区现状阐述。5.1.2.1 堤岸线布置及堤距
a)堤岸线布设原则
堤岸线的选择和布置,应在河道过水断面满足设计洪水安全通过的前提下,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要求统一进行,按被保护区的范围确定总的走向。本防洪工程堤线布置遵循下列原则: ? 河道堤岸线与河势流向相适应;? 堤(岸)线力求平顺,各堤段平缓连接,不得采用折线和急弯,以保持良好的水流流态和优美的线型。
? 堤防、护岸工程尽可能利用现有堤防和有利地形,修筑在比较稳定的滩岸上,留有适当宽度的滩地,尽可能避开软弱地基、深水地带、古河道、强透水地基;?堤岸的转弯半径应尽量可能大些,一般取5~8倍的设计水面宽;?堤岸线宜选择在较高的地带上,可增强堤自身的稳定程度和节约土石方工程量;?正确处理好土地利用与规划堤距的关系,满足规划河道红线要求,堤岸线不得侵占河道。
b)堤防线路布置及堤距 29 可行性研究报告
从XX镇水文站(中心桩号0+000)起至桩号1+500段长1.5km堤防,堤岸线按50m堤距布置;自桩号1+500起至桩号8+000处长6.5km堤防,堤岸线按40m堤距布置;自桩号8+000起至桩号11+800处长3.8km堤防,堤岸线按50m堤距布置;自桩号11+800起至桩号13+170处长1.37km堤防,堤岸线按40m堤距布置。堤线布置见河道平面布置详图。
5.1.2.2 河道典型横断面设计 a)河道比降
设计范围内现状率水河河道平均坡降为0.51‰,但河床横向淤积,主河槽走向摆动较大,河道过水断面减小很多。
b)设计原则(1)河道断面的设计要与平面形态通盘考虑。
(2)根据平面形态变化和河流特点,可改变护岸的坡度,富于变化。(3)河道横断面不必拘泥于左右对称。
(4)生态护岸应满足河道功能,首先是稳定要求,并降低工程造价;(5)尽量减少刚性结构,增强护岸在视觉中的“软效果”,美化工程环境;(6)进行水文分析,确定水位变幅范围,结合植物调差结果,选择不用区域和部位的合适的植物;(7)尽量采用自然的材料,避免二次环境污染;(8)布置建筑物时考虑人们的亲水要求
堤防横断面设计时,需要重点考虑与地形的结合,以避免堤防填 30 可行性研究报告
筑时“大填大挖”的现象。
河道堤岸结构型式分别按整体为重力墙式断面和复式断面两种结构进行比选设计。
5.1.2.3 堤防断面比选 5.1.2.3.1重力墙式堤防 a)堤岸结构形式
根据测量地形和勘察地质资料,河道护坡结构根据计算流速及土体抗冲能力确定。河道采用重力墙式堤防作为比选方案之一进行设计。
本次治理河道总长约13.17km,本次设计护岸为率水河段(桩号0+000~13+170)左右岸。护岸总长26.34km。本工程堤防护岸型之一采用重力式浆砌石。墙顶高程按各点设计洪水位加0.1m安全加高值确定,另在防洪墙顶加0.2m厚的C20混凝土压顶。重力墙坡度1:0.2,墙身砌体强度等级采用M10,基础设厚0.6m的C20混凝土底板。防洪墙结构典型设计图详见图册HJZL―SG―01。
河道堤防典型断面图 31 可行性研究报告 b)堤岸稳定计算及分析 1)计算指标选定
根据有关规范及本工程地质勘察报告,选定砌块石砌体容重为
33321.3kN/m,砼容重24.2 kN/m,钢筋砼容重为24.7 kN/m。以强风化基岩作为持力层,基底滑动磨擦系数f=0.56。
堤后(墙背)回填天然粘土统料,夯(压)实后,其内摩擦角=30?,23凝聚力c=90,100KN/m,饱和容重为18N/m,堤顶计算活荷载为 2q=4kN/m。粘性土允许承载力[R]= 140,300kPa。2)荷载及荷载组合
作用于挡土墙上的荷载可分为基本荷载和特殊荷载两类。基本荷载包括:自重;设计洪水位时的静水压力、扬压力及风浪压力;土压力以及其他出现机会较多的荷载;特殊荷载包括:其它出现机会较少的荷载。其中自重应包括结构自重、填料重等;扬压力包括浮托力和渗透压力,渗透压力采用渗径系数法计算;土压力按主动土压力计算。
本工程采用库伦公式计算主动土压力,计算公式为: 1E=?γ?H?(H+2h)?k 02 qh= 0γ 2()cosφαk=()()sinφ+δsinφβ22[]cosαcoosα+δ1+cosα+δcosαβ()()()式中:E——库伦主动土压力(KN);K——库伦主动土压力系数;3γ——填土的容重(kN/m);H——墙背填土高度(m);2q——均布荷载(kN/m);32 可行性研究报告
h——外荷等代土层高度(m);0 φ——填土的内摩擦角(度);α——墙背与竖直线所成的倾角(度);δ——外摩擦角,填土与墙背之间的摩擦角(度);β——填土表面与水平线所成的坡度(度)。
挡土墙设计的荷载组合可分为正常情况和非常情况两类。正常情况由基本荷载组合,非常情况由基本荷载和一种或几种特殊荷载组合。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选择以下两组荷载组合作为最不利情况: ?完建期(墙背回填、无水),为正常情况,即正常运用条件;?设计非灌溉期(根据墙后填料为砂卵石料及墙身设排水孔情况,按墙内、外水位差2.0m考虑),为非常情况,即非常运用条件。
3)稳定及应力计算 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的规定,岩基上防洪墙稳定计算包括抗滑稳定、抗倾稳定和基底应力计算。本工程防洪墙采用重力式,防洪墙高度范围为6.5m。选取挡墙高度最高断面进行稳定计算。
4)抗滑稳定计算 f,W,K, cP, 式中:K——抗滑稳定安全系数;C ?W——作用于墙体上的全部垂直力的总和(KN);?P——作用于墙体上的全部水平力的总和(KN);f —— 基底面与地基之间摩擦系数。
允许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取值: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规定,?级建筑物岩基上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允许值
可行性研究报告
[K],在正常运用条件下为1.20,非常运用条件下为1.05。C 5)抗倾覆稳定计算 M,VK ,0M,H 式中:K——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0 ?M——作用于墙身各力对墙前趾的抗倾覆力矩(KN?m);V ?M——作用于墙身各力对墙趾的倾覆力矩(KN?m)。H 允许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取值: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98)规定,?级建筑物,防洪墙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允许值[K],在正常运用条件下为1.45,非常运用条件下为1.35。0 6)计算成果及分析 根据计算,浆砌石重力式护岸抗滑稳定和抗倾稳定成果见表5.1-
4、5.1-5,由表可见防洪墙抗滑和抗倾均可以满足规范要求。
表5.1,4 防洪墙稳定计算成果表 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 工况 计算值 允许值 计算值 允许值 1.32 1.20 1.62 1.45 完建期 水位骤降期 1.18 1.05 1.51 1.35 表5.1,5 防洪堤工程量表 23堤岸工程量 数量,m/m, 备注 挖方 ,运输距离5km以内解决, 填方 ,买土~运距10-20km, 浆砌石M10 混凝土底板C20 素矼C15 5.1.2.3.2复式断面堤防 34 可行性研究报告
河道断面结构根据计算流速及土体抗冲能力确定,选用复式断面作为方案之一,根据水力学整体计算分析结果。河道断面采用复式断面,因此河道不采取全范围的护砌,即4m以下的部分设置成浆砌石或者生态袋挡墙结构,4m以上的部分采用生态护坡的型式进行整体设计。为保证安全,采取以下工程措施:(1)根据弯道环流的理论,在凹岸为水流冲刷部位,而凸岸水流作用较弱,因此可根据河道平面走向,在河道凹岸水下部分、流速变动区域采用护砌结构,保证洪水作用下水土不流失。(2)在设置蓄水构筑物的范围采用护砌结构,已形成抗冲节点。除以上位置,在河底凸岸、顺直段均不考虑护砌。(a)复式断面型式
(1)对河道堤线位置的现状地形较低的区域设置浆砌防洪堤,护坡采用生态护坡,边坡坡度1:3.0~1:4.0,适用于桩号0+000~1+100段河道。本断面突出自然、生态的特点,不提倡有人进入。
可行性研究报告
表5.1,6 护岸稳定计算成果表
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 工况 计算值 允许值 计算值 允许值 1.43 1.25 1.70 1.50 完建期 1.26 1.10 1.63 1.40 水位骤降期
(2)对现状堤岸薄弱段的区域,断面采用钢丝石笼防洪堤+植被生态护坡,适用于桩号1+100~2+300、2+900~4+300、5+600~6+700、7+300~11+100段区域的河道。植被生态护坡采用三位土工网格中种植植物的型式。植物选择包括土生植物,草,灌丛,花卉,藤蔓等。生态措施种植可用水喷, 刷层,移栽,或种子等。
表5.1,7 桩号2+600~7+500段护岸(不含桩号5+100~5+700段右岸)稳定计算成果表
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 工况
计算值 允许值 计算值 允许值 1.31 1.20 1.62 1.45 完建期 1.21 1.05 1.41 1.35 水位骤降期
(3)对与居民聚集地较近的区域,断面采用生态袋护岸+植被生态护坡,适用于桩号2+300~2+900、4+300~5+600、6+700~7+300段的河道。这种渠道扩大了渠道的水域面积,有利于保养渠道的自然生态属性。在生态袋护岸上可以生长一些水生植物,避免了传统的硬质
可行性研究报告
护岸既不美观,也不生态的特点。而且在水中的水生植物可以起到吸附水中的有机物,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
表5.1,8 护岸稳定计算成果表
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 工况 计算值 允许值 计算值 允许值 1.51 1.25 1.62 1.50 完建期 水位骤降期 1.31 1.10 1.36 1.40(4)对现状堤岸现状良好的区域,断面采用现状原有护岸和植被生态护坡,适用于桩号11+900~13+170段的渠道断面。有利于保养渠道的自然生态属性。而且在水中的水生植物可以起到吸附水中的有机物,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
表5.1,9 堤防稳定计算成果表
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 工况 计算值 允许值 计算值 允许值 1.39 1.25 1.65 1.50 完建期 1.23 1.00 1.61 1.40 水位骤降期 37 可行性研究报告
(b)复式断面中生态护坡的设计(1)护坡类型的选择
生态护坡的设计主要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设计理念出发,在满足工程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植物、土壤、动物及微生物的生存的空隙空间,将生态学原理纳入工程结构设计中,将其设计为多空隙结构,确保生物的生育环境,恢复护坡生物多样性,最终达到提高河流自净能力、滞洪补枯、透水性强的生态材料进行设计。
本次治理河道段水岸环境是一个敏感的天然生态环境。这里自然活动频繁,包括季节性的洪水活动以及河流水位的涨落;还是人类与动植物的特殊栖息地,并拥有特殊的天然水岸景观,特别是该河流水位的落差区间与河堤,都具有各自与众不同的特点。这些自然界的天然活动与天然景观之间都具有密不可分的关联,因此,本次生态护坡的设计与施工上应特别注意对这些天然环境的保存与加强,并避免产生负面的影响。在河道基地开发中特别关键的两点分别是水岸的处理与水体质量的保持。项目的规划原则是尽量减少环境的破坏,并得用各种有效适用的水体系统来提升水岸环境质量。
因此,本次治理河道生态护坡规划的原则必然要涉及整个城镇环境,比如,必须保证城市雨水污水处理系统的质量,雨水和污水的排放不能直接流入河流中;拥有足够的环境缓冲带;合格的水文质量的维护措施与设备等。
根据生态护坡设计的基本资料、基本设计原则和生态要求,结合该段河道形态的设计确定、常水水水位、枯水水位、工程总体布置和工程区域内地质条件、现场施工条件、以及周边用地功能定位,按照“生态工程学”的理念,护坡的形式可采用三种:?自然型护坡、?亲
可行性研究报告
水型护坡,?强化型护坡。(2)生态护坡材料的选择
该段河道生态护坡材料的选择按照透水性、稳定安全性、施工简易性、利用植物生长等原则,选择生态和安全材料。采用的护坡材料主要有透水石笼、生态袋(内装利于植物生长的培植土)、活体桩(活体竹、木)、植物(水生、草本、灌木及乔木)等。
1)植物:植物护坡是利用植被根系涵水固土的原理稳定堤坡、修复生态的一种技术。植物护坡的功能主要通过深根的锚固作用、浅根的加筋作用、降低坡面土体孔隙水压力及削弱溅蚀等方式得以实现。
选择的植物有固土草本植物、水生植物(美人蕉、千屈菜、菖蒲、水葱等)。2)三维土工网垫:三维土工网垫护岸技术是在普通植物护岸易遭受强降雨和水流冲刷,引起边坡失稳和滑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结构包括基础层和网包层:基础层是一种经拉伸后的平面网,以稳定网垫的尺寸和形状,并形成底平网;网包层是一种经热变形后呈有规律波浪形的凹凸网。基础层和网包层网格间的经纬线交错排布粘结,形成立体拱形隆起的三维结构,质地疏松、柔韧,使网具有合适的高度和空间,可充填泥土。三维土工网垫具有固土性能优良、消能作用明显、护砌强度较高等特点。
研究表明,三维土工网垫护岸边坡的植被覆盖率达到30%以上时,能承受小雨的冲刷;覆盖率达80%以上时能承受暴雨的冲刷;待植物生长茂盛时,能抵抗6m/s水流速度的冲刷达50h,为一般草皮的2倍多。
3)透水石笼:透水石笼不仅可以解决本工程拆除产生的弃料,39 可行性研究报告
而且和砂石、土壤相互掺和提供动植物生息空间,增加透水性,并起到滞洪补枯的作用,施工简单、易行。
4)植生型混凝土:植生型混凝土主要由多孔混凝土,含土壤、保水剂和缓释肥等物质的适生材料及表层土组成,其中多孔混凝土由粗骨料、低碱水泥、适量的细料拌制而成,是植被混凝土的骨架。
植生型混凝土应用在护坡时,可使安全护砌与生态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再造由水、草共同构成的水环境;还可降低护砌材料表面温度及增加护砌材料表面透水透气性,减少热岛效应及提高湿热交换能力,生态环境功能显著。
以上各种护坡材料比较如下表: 表5.1-10 护坡材料比较
特 性 植物护坡 三维土工网垫护坡 石笼护岸 植生型混凝土护岸 护砌强度 低 较低 高 高 抗冲刷能力 一般 较好 好 好 抗淘洗能力 一般 较好 好 较好 植被覆盖率,80,,80,,60,,60, 景观效果 好 好 较好 较好 生态效果 好 好 较好 较好 工程造价 低 一般 较高 较高 使用建议 上部边坡使用 边坡使用 不推荐 不推荐 ,3,生态护坡宽度的选取
此段河道的植物护岸和三维土工网垫护坡在整个河道两岸的护坡中使用,根据治理河道段常水位情况表。又据实地考察,该段河道护坡宽度在9,16左右。因此,对于没有护砌的护岸其宽度在16m,有浆砌石和钢丝石笼护坡工程的宽度可选择8m。
(4)计算成果及分析
根据计算,复式断面护岸抗滑稳定和抗倾稳定成果分别见表 40 可行性研究报告
5.1-
6、5.1-
7、5.1-8和5.1-9,由表可见防洪墙抗滑和抗倾均可以满足规范要求。
5.1,11主要工程量表 23 数量 单位,m/m, 备注 m 挖方 ,运输距离5km以内解决, 3 m 填方 314080 m 浆砌石M10 3225390 m 钢丝石笼 330960 m 混凝土底板C20 33947 m 素矼C15 3混凝土支护C20 1785 m 290060 m 生态袋 2342418 m 三维土工格网 2308910 m 生态植物 5.1.2.4 两种堤防结构比较 以下是两个护岸技术经济比选表: 表5.1-12 浆砌石断面堤岸和复式断面堤岸技术经济对比表 经济技术比选表 浆砌石断面堤岸 复式断面堤岸 护砌强度 高 高较低 抗冲刷能力 好 较好 抗淘洗能力 好 较好 植被覆盖率 无,60, 景观效果 不好 好 生态效果 好 较好 使用建议 不推荐 使用
对于本次治理河道堤岸,重力式堤岸和复式断面堤岸都能满足要求。前者的优点是施工方法简单易操作,但隔绝了河道内生物与土体的交换,不利用生物的生长,同时需大量的水泥和石料,开山取石,不利于取材地的水土保持。后者体现了生态概念,使用少量浆砌石能防冲刷,复式断面护坡用土可以使用就地多余土料,种植植物体现了生态的概念,削减污染物入河量,防止水土流失,符合国家大政方针,41 可行性研究报告
堤岸初期需要人员维护和管理。根据现状和经济技术比选河道堤岸型式采用复式断面堤岸。
表5.1-13复式断面堤岸使用情况一览表 河段 护岸护坡形式 各断面工程量
33设计水位标高低挖方XX m,填方XXm,浆砌石3的区域设置浆砌M10:14080 m,三维土工格网桩号0+000~1+100段 22石护岸~护坡采33000m,生态植物33000 m,底
23用植被生态护坡 板修复3960 m,素砼660 m 对现状堤岸薄弱33桩号1+100~2+300、挖方XX m,填方XXm,钢丝石段的区域~断面32+900~4+300、笼225390 m,三维土工格网采用钢丝石笼防225+600~6+700、231260m,生态植物231260 m,洪堤+植被生态237+300~11+100段 底板修复27000m,素砼3287m 护坡
对与居民聚集地33挖方XXm,填方XXm~生态袋 桩号2+300~2+900、较近的区域~断2290060m,三维土工格网60378 m,4+300~5+600、面采用生态袋护2生态植物42140 m,混凝土支护6+700~7+300段 岸+植被生态护3C20:1150 m 坡
对现状堤岸现状
3良好的区域~断挖方XX m,填方XXm3,三维土
2桩号11+900~13+170段 面采用现状原有工格网17780m,生态植物12410 23护岸和植被生态m,混凝土支护C20 ::635 m 护坡~
5.2 河道生态清淤工程
由于XX镇段率水河河道两岸高滩淤泥,有碍观瞻,极大地影响了河道的水体质量。同时,由于淤积泥沙的存在,削弱了河道的输水能力,抬高了流量的洪水位,使得沿岸堤防高度存在隐患。同时河道中底泥的污染层中存在大量氮磷营养盐污染物,有必要彻底清除。
若此次河道污染底泥不疏浚,将会造成河道本段及下游入新安江水质的污染,以及河道淤积对下游防洪行洪安全造成影响,因此根据现状情况分析,此次河道清淤势在必行。
为配合截污及未来河道补水工程,巩固和提高XX镇水环境综合整治效果,逐步从根本上消除河道自身的污染源,必须对率水河XX 42 可行性研究报告 镇段已污染河床进行河道底泥清淤。同时通过河道清淤使河道容水量增大,提高泄洪排水能力。
5.2.1 河道清淤工程量
本次治理河道总长度约13.17 km。清淤率水河XX镇段13.17km(桩号0+000,13+170),该段河道平均挖槽宽度约20,60m,设计河道纵坡0.51‰。其中对项目中桥梁上下游各50m河段不实施清淤,同时注意对堤坝等构筑物的防护。
由于疏浚施工精度受气象、水文、疏挖机械设备等因素影响,不可能像陆地土石方开挖那样准确,根据交通部《疏浚工程技术规范》,为保证达到设计要求,允许施工单位在合理范围内超挖。根据现场调查,河道淤泥分布厚度一般0.50m,1.50m。
目前随着疏挖机械的革新和仪表精度的提高以及清淤理念的变化,本工程采用环保清淤技术,平均挖深1.0m。
1)计算参数 底泥挖深取1.00m;2)计算方法
采用断面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V=Ai*Li 其中: 3V:开挖土方量,m 2Ai:清污开挖断面积,m Li:代表断面长度,m 3)计算清淤工程量
本次清淤河道总长13.17km,计算成果见表5.2-1,计算疏挖工程 43 可行性研究报告 3量为50.56万m。表5.2-1计算疏浚工程量表
设计开挖 序分本段长度平均开挖沟槽宽度桩号 工程量(万号 段 ,m, 厚度,m, ,m, 3m)1 1450 1.2 50 8.7 1段 0+000,K 1+450 K1+450,2 1050 1.0 40 4.2 2段 K2+500 K2+500,3 2300 0.8 40 7.36 3段 K4+800 K4+800,4 2300 0.8 40 7.36 4段 K7+100 K7+100,5 5段 2000 1.0 45 9.0 K9+100 K9+100,6 900 0.8 40 2.88 6段 K10+000 K10+000,7 1150 1.0 40 4.6 7段 K11+150 K11+150,8 2020 0.8 40 6.46 8段 K13+170 合98 50.56 计
5.2.2 清淤实施方案说明
率水段河道底泥以砂石为主,河道断面较宽,开挖深度较大,结合河道挖深高度原则上采用机械施工,开挖的泥土两侧取土坑或堆填就地消化。
5.2.3 清淤施工
根据现场施工工况,适合的挖泥机械设备有两种:一是较为原始、设备简单、因价格便宜而广泛使用的水利冲挖机组(即泥浆泵组),另一种设备为芬兰阿克迈克公司“水王”CLASSIC.多用途两粞挖泥船,见图5-1。
可行性研究报告
图5-1水王多用途两栖挖泥船
泥浆泵组一般由发电机、输电电缆、泥浆泵、辅助清水泵、高压水枪、排泥管、消防水龙等组成。施工时需在排水干塘条件下进行,需多人协作进行,一般需将疏挖区分成多块区域,分块作业。施工时,泥泵固定不移动,采用高压水枪在泥浆泵周边切割底泥,使其稀释成泥浆,并将泥浆驱赶到泥浆泵处,由泥浆泵将泥浆吸送到管道中进行输送。当泥浆泵周边底泥清除完成后,将泥浆泵移至新的区域继续施工。当输送距离较远时,中间还可架设接力泵站。
第三种方式是将河道分段筑坝(坝间距约500—600m)坝内积水排干或导流,河床露出后,由挖掘机械进行施工。
“水王”CLASSIC多用途挖泥船为小型工程船舶,由一人操作,可独立完成装卸车,既可在水中漂浮状态行走和施工,也可在滩地进行作业,该船各种配件丰富,不仅有接力泵站,还有不同类型的标准组件,如图5-2,通过更换不同的标准组件即可完成反铲、泥泵绞吸、打桩、清除水草等作业。
绞吸泵站 泵斗 滤斗 45 可行性研究报告
硬接抓斗平口铲斗 硬土铲斗 耙子 打桩器 图5-2 水王多用途两栖挖泥船标准设备组件
针对本项目,上述三种设备优弱势比较如表5.2-2所示。
表5.2-2 污染底泥疏挖设备优弱势比较表 比较项 水王多用途两栖 筑坝抽水后机械挖掘泥浆泵组 目 挖泥船 和人工配合清淤法
1、对水深要求干塘施工~需进行既可干塘施工~也可要求干塘施工~需进要求 抽排水作业 带水施工 行抽排水作业
全机械~单人操作~
2、人员劳设备简陋~现场施工人设备简陋~现场施工有较为舒适的操作动强度和数较多~露天作业~劳人数较多~半机械作台~劳动强度低~安劳动安全 动强度大~安全性差 业~劳动强度一般 全性好
1、无法施工~因而雨
1、全液压~有独立
3、能否适季相应时间利用率低 可以施工~但雨季相机舱、驾驶室~施工应雨天施
2、所有设备均需防水应时间利用率低 不受雨天影响 工 处理~否则易触电和导 致设备报废
1、施工时~污染底
1、施工期间河底污染
1、施工期间河底污染泥仅少量暴露空气底泥大面积露滩~会底泥大面积露滩~会产中~仅会产生少量恶产生较多恶臭~不利生较多恶臭~不利施工臭~容易稀释消散 施工人员附近居民的人员附近居民的身体
4、施工的2、污染底泥随挖随身体健康 健康 环保性 清~泥浆扩散面小~
2、泥浆扩散面大~且
2、泥浆扩散面大~且扩散量小 量多~易产生二次污量多~易产生二次污染
3、采用高速静音型染
3、若采用发电机组时~发动机~且机舱有隔
3、若采用挖掘机时~噪音大~后者噪音较小 音设施~噪音不大 噪音大
由于河道内存在大
5、河底建仅能清除河底建筑垃量的杂质~包括各种既能清除河底建筑垃筑垃圾缝圾表层缝隙中的污染建筑垃圾~水王选配圾表层缝隙中的污染隙中的污底泥~而对底层缝隙中的滤斗可较为有效底泥~又能对底层缝染底泥的的污染底泥则无能为地清除淤积在建筑隙中的污染底泥则无清除 力。垃圾缝隙中的污染能为力。
底泥 46 可行性研究报告 挖泥船排距约 800m~其配套的接力
泵排距约为1500m~泥浆泵单泵仅500m左就地填埋到低洼地~
6、底泥输长距离输送时需配右~长距离输送时需配或者作为景观和绿化送 接的接力泵数量较接的接力泵数量较多。用土数量较多。少~且其泵站采用全
自动合泵、脱泵控 制~自动化程度高。
全进口设备~设备较设备价格便宜~成本
7、费用 设备价格便宜~成本低 贵~施工成本高 低
多用途~针对本项 目~除进行污染底泥 疏浚外~还可进行以 仅能进行污染底泥清下工作~可有效减少能进行污染底泥清淤
8、设备使淤工作~ 设备数量: 工作~ 用用途 泥浆泵不适合较硬土
1、打桩、拔桩~进又适合较硬土质开挖 质开挖 行边坡支护
2、平整河滩~清除 垃圾 等等
由表5.2-2以及根据河道的现状,综合以上经济技术比选,采用筑坝抽水后机械挖掘和人工配合清淤法配合是比较合适的。5.2.3.1疏挖方案
本项目中,清淤段筑坝抽干后,硬土部分采用挖掘机直接挖掘,软土部分采用人工进行挖掘,剩余的建筑垃圾或原位存放,或临时集中堆存。
5.2.3.2底泥运输
疏挖出来的砂石底泥通过挖掘机放入车厢,然后再用车辆沿途通过沿河施工便道将底泥运输到临近取土坑,运输距离平均约在1-5km左右。
5.2.4底泥处置
清出的淤积泥沙处置方案主要有三种: 47 可行性研究报告
1)堆场处置:选择地势比较低洼的绿化,此区域属于城市规划绿地使用性质,同时地质条件较好。
2)运至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 根据调查了解,XX镇无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XX县也没有无害化垃圾填埋场,此方案不可行。
3)建设垃圾焚烧厂: 设计时考虑河流清淤时污泥的设计容量及成分,此方案耗资巨大且由于底泥中砂石含量较大不太适宜,同时焚烧时产生的废气在处理的情况下也会对大气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故此方案不可行。
4)充当建筑材料: 由于该段河道淤泥中沙石含量较大,可考虑用作建筑材料。
结论:根据流域现状污染调查分析,河流水系流域没有重工业污染,河流的淤泥污染较小。同时底泥成分中砂石含量较大。故最终选择充当建筑材料和堆场处置处理淤积泥沙。
5.2.5生活垃圾管理
1、河道两岸居民使用的生活垃圾容器,以及以袋装垃圾收集堆放点的位置要固定,既应符合方便居民和不影响观瞻等要求,又要便于垃圾的收集和机械化清除。
2、在河道两岸每隔70米位置设置废物箱。废物箱应美观)卫生)耐用,并能防雨)抗老化)防腐蚀)耐用)阻燃。同时废物箱的设置应便于废物的分类收集,分类废物箱应有明显标识并易于识别。
3、同时考虑在河道两岸每隔1km处修建公共厕所。5.3 生态修复工程 5.3.1 构建思路 48 可行性研究报告
5.3.1.1 河道生态修复工程
在基底改造的基础上,通过种植植物增加水体净化能力,增加水体的生物多样性。
(1)植物配置 从经济性方面考虑,宜采用自然生长草。考虑到自然环境下草品种的多样性,选用多样野生花草进行种植。
(2)播种方式
播种方式采用预埋播种法,预埋播种法能够使草在混凝土孔隙深处发芽,耐践踏。
5.3.1.2 河滨生态缓冲带构建工程 1)、河滨生态缓冲带分类
河滨生态缓冲带即沿河两岸各20m范围内的区域。?缓冲带分类目的
缓冲带不同地带存在着地貌特征、生态类型、土地利用形式、污染状况等差异、对缓冲带进行分类,划分为特征鲜明的几种缓冲带类型,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缓冲带类型,针对其特征因素,从易于实施和管理的角度,制定最优的生态建设方案。
?缓冲带分类原则 ?“生态结构相似性”原则
?“因地制宜、结合地形地貌”原则 ?“突出主要问题”的原则
? “可操作性、实用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便于管理、易于实施的原则 ?缓冲带分类 49 可行性研究报告
综合分析不同地段缓冲带的差异,将缓冲带划分为村落-农田型和城区型两种缓冲带类型。?村落-农田型缓冲带
村落-农田型缓冲带是以村落、农田等主要土地利用形式的一种缓冲带类型,该类型缓冲带地势平缓,缓冲带附近主要以农田和村落为主,高强度的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破坏了河流原有的生态系统,产生的村落生活污染和农田面源污染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入河,给水系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
综合考虑村落-农田型缓冲带的污染源类型、污染程度等,将村落-农田型缓冲带作为率水河缓冲带生态建设工程的重点。
?城区型缓冲带
城区型缓冲带位于城区,而城区的主要污染源是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对此有专门的污水管网和垃圾回收机制,所以生态治理成效作为城区型缓冲带的主要治理目标。
2)、绿篱隔离带
为了隔绝人为干扰、阻止牲畜进入,保护缓冲带的正常功能得以发挥,同时为了明确缓冲带边界,在缓冲带最外侧构建绿篱隔离带。
?构建原则
?因地制宜,充分考虑外围人畜活动情况
充分考虑缓冲带外围的土地利用形式、人畜活动强度、人为干扰情况等方面的因素,选择适宜的构建形式。
?优先考虑发挥隔离功能
绿篱隔离带的构建中,应首先满足其隔离人为干扰的功能,真正实现保护缓冲带的目的。
可行性研究报告 ?优先选择本地物种
第五篇:东湖策划
医学院青年志愿者东湖风景区策划
一活动主题:心系医学,热爱生活
二活动目的:1弘扬绍医志愿者精神,传播服务
2展示绍医志愿者风采,丰富志愿者生活
3提升东湖景区的游客服务水平,丰富旅游内涵,点燃学生奉献
精神
4提高志愿者服务能力,锻炼自己,提高社会责任感
三活动时间:待定
四活动地点:东湖风景区
五活动人员:医学院志愿者(10左右)
六前期准备
八活动内容:
(1)测量血压、脉搏等数据,并根据测量结果对老人们提出了相
关的保健养生建议
(2)问卷调查的形式主动上前与带孩子的家长交谈,帮助家长们
了解儿童保健方面的知识,提升自身服务水平
(3)健康小贴士的形式开展卫生科普知识宣传,进行健康指导咨
询服务,急救自救知识宣传(4)为景区进行义务宣传,随时为游客提供拍照服务
(5)借用医疗模型用作宣教
(6)趣味医学知识竞答
九活动经费:(1)海报,横幅制做费
(2)车费,水费
十行程路线:待定
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
青年志愿者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