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3生物群落的演替典型例题剖析(苏教版)

时间:2019-05-14 03:35: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高中生物必修3生物群落的演替典型例题剖析(苏教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高中生物必修3生物群落的演替典型例题剖析(苏教版)》。

第一篇:高中生物必修3生物群落的演替典型例题剖析(苏教版)

高中生物辅导网http:///

生物群落的演替

新题解答

【例1】下列因素中哪一项对群落演替的影响是最大的()

A.群落中植物繁殖体的迁移B.气候的变化

C.人类活动D.大规模的地壳运动

解析:影响群落的主要因素有三类:第一类是群落内部因素,A选项即是。第二类是外界环境因素,B、D选项即是。第三类是人类活动。因为人类活动通常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因此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远远要超过其他所有的生态因子。

答案:C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演替的主要因素这一知识点。四个选项都是其中的主要因素,但要求学生要学会对比各因素的主次关系。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加强挖掘课本,以本为本,以不变应万变。

【例2】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

A.初生演替B.先是初生演替后为次生演替

C.次生演替D.先是次生演替后为初生演替

解析:演替分为两个类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在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弃耕的农田里植被虽然已不存在,但土壤条件没有被彻底毁灭,甚至土壤里还保留有农作物的种子或其他的繁殖体。故而属于次生演替。

答案:C

点评:对于课本上的概念,不要只停留在表面的叙述上,我们要在不超出范围的基础上,通过互联网、图书馆等渠道,认真领会此概念,要敢于大胆扩展,勇于创新。

京翰教育中心http:///

第二篇:高中生物必修二月考试题(苏教)

生物必修二月考生物试卷

2012年3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5分)

1.下列性状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水稻的早熟和晚熟

B.豌豆的紫花和红花 C.小麦的抗病和易感染疾病

D.绵羊的长毛和细毛 2.基因分离规律的实质是()

A.子二代不出现性状分离

B.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C.子二代性状分离比是 3∶1

D.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 1∶1

3.绵羊的白毛(W)为显性,黑毛(w)隐性,一只白羊与黑羊杂交,生了6只小羊,3白3黑,这2只亲本的基因型是()

A.Ww×ww

B.WW×ww

C.Ww×Ww

D.WW×Ww

4.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纯合亲本与杂合体交配,子代中具有与双亲基因型都不相同的个体的比例可能是()

A.0

B.25%

C.50%

D.100%

5.如果精原细胞中的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从理论上分析能产生精子的基因组成类型有()

A.3 种

B.6 种

C.8 种

D.9 种 6.在生物性状遗传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是()

A.具有等位基因的个体

B.具有显性性状的个体 C.具有隐性性状的个体

D.自花传粉的个体

7.一只杂合的黑毛家兔产生200万个精子,这些精子中含隐性基因(白色基因)的约有()A.25 万

B.50 万

C.100 万

D.200 万 8.下列生物的基因型中,不属于杂合体的是()

A.AaBB

B.AAbb

C.aaBb

D.Cc 9.果蝇体细胞中含有四对染色体,若每对染色体上有一对杂合的基因,在果蝇产生的卵细胞中,全部是显性基因的配子出现的几率是()

A.1/2

B.1/4

C.1/ 8 D.1/16 10.如果用皮毛黑色(D)光滑(r)的豚鼠与皮毛白色(d)粗毛(R)的豚鼠杂交,其杂交后代是黑色粗毛 18 只,黑色光滑 15 只,白色粗毛 16 只,白色光滑 19 只,则亲本最可能基因型是()

A.DDrr × ddRr

B.DDrr × ddRR C.Ddrr × DdRr

D.Ddrr × ddRr

11.雌豚鼠的卵巢中,含有20个带黑毛基因的杂合型初级卵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后,最多能产生带黑毛基因的卵细胞()A.10 个

B.20 个

C.40 个

D.80 个 12.下列现象,属于减数分裂细胞特有的是()

A.有纺锤体的出现

B.有染色体的出现

C.有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D.同源染色体分开,分别移向两极 13.下列基因型中不是配子的是()

A.YR

B.Dd

C.BV

D.AB 14.人类的卵细胞中,在正常情况下,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的数目是()A.22 + Y

B.44 + XY C.22 + XX D.22 十 X 15.若某家庭已有4个孩子,3男1女,那么再生1个孩子是女孩的几率是()A.0

B.1/2 C.1/4

D.1/8 16.多指症为显性遗传病,如果父母亲中有一方患多指症,子女中既有多指的,也有正常的。那么他们的子女患多指症的几率是()

A.1/4

B.1/3

C.1/2

D.3/4 17.具有两对性状的个体杂交,若按自由组合规律,其F2代出现的新组合的性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F2总数的()

A.1/16

B.1/8

C.3/16

D.1/4 18.如果一个杂交组合的子代是 3:1 的性状分离,那么这个杂交组合可能是()A.Dd×dd B.Ddtt× ddTt C.DdTt×ddTt

D.DDTt×ddTt

19.豌豆的红花对白花是显性,下列各组亲本杂交,能在后代中产生表现型相同而基因型不同的亲本组合是()

A.纯合白花与纯合红花

B.纯合红花与纯合红花 C.纯合白花与杂合红花

D.杂合红花与纯合红花

20.杂交组合的后代有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 3:1:3:1,则这种杂交组合是()A.Ddtt×ddtt

B.DDTt×ddTt C.Ddtt×DdTt

D.DDTt×Ddtt 21.具有 AaBb 基因型的个体(二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二对同源染色体上),它的一个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别裂后,产生一个 Ab 基因型的卵细胞三个极体,这三个极体的基因型是()

A.AB、Ab、ab B.Ab、Ab、Ab C.AB、aB、ab D.Ab、aB、aB 22.纯合的黄色圆粒豌豆(YYRR)与纯合的绿色皱粒豌豆(yyrr)杂交,F2 中出现绿色圆粒豌豆的几率是()

A.1/4

B.3/16

C.1/16

D.3/4 23.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是()A.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彼此自由组合

B.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减数分裂时彼此自由组合 C.产生的各类雌、雄配子彼此自由组合 D.代发生 9∶3∶3∶1 的性状分离

24.下列哪项表示的是基因型 AaBb 的个体所产生的配子()A.Aa

B.Aabb

C.Ab

D.AaBb 25.人的周期性偏头痛(M)对正常人(m)是显性,如果两个亲本都是杂合体,那么他们的孩子中,出现偏头痛的几率是()

A.25%

B.50%

C.75%

D.100%

26.小麦高杆(H)对矮杆(h)是显性。现有两株高杆小麦,在它们的亲本中都有一个是矮杆小麦,那么这两株小麦杂交,后代中出现纯合体的几率是()

A.75%

B.50%

C.25%

D.12.5% 2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个纯种交配后,后代必是纯种

B.两个杂种交配后,后代全是杂种 C.纯种自交的后代都是纯种

D.杂种自交的后代都是杂种

28.具有下列基因组合的植物体进行自花传粉,其后代能产生性状分离的是()A.AABB

B.aabb

C.AAbb

D.AABb 29.将基因型为AA的个体与aa的个体杂交,得F1后,F1自交得F2,再将F2自交得F3,在 F3中,出现的基因型AA:Aa:aa的比是()

A.3:2:3

B.3:4:3

C.5:2:5 D.1:2:1 30.人类的眼皮遗传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双眼皮为显性基因(A)控制,单眼皮由隐性基因(a)控制。有一对双眼皮夫妇,男方的母亲是单眼皮,女方的弟弟是单眼皮,但女方父母均为双眼皮。这对夫妇生出单眼皮孩子的几率是()

A.2/3

B.1/2

C.1/4

D.1/6 31.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是白化病患者,那么他们第二胎所生的子女是白化病的几率是()

A.100%

B.75%

C.50%

D.25%

32.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A.4和9

B.4和27

C.8和27

D.32和81 33.人体与性别决定有关的X、Y性染色体同时存在于()

A.卵细胞

B.精子

C.极体

D.体细胞 34.性染色体存在于()A.体细胞

B.精子

C.卵细胞

D.以上都有

35.基因型为Bb的动物,在其精子形成过程中,基因B与B、b与b和B与b的分开,分别发生在()

①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

②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 ③次级精母细胞形成精细胞

④精细胞变形成为精子 A.①②③ B.③③②

C.②②②

D.②③④

36.A和a为控制果蝇体色的一对等位基因,只存在于X染色体上。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发生该等位基因分离的细胞是()A.初级精母细胞

C.初级卵母细胞

B.精原细胞

D.卵原细胞

37.下图为某家系遗传病的遗传图解,该病不可能是().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C.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注:

正常男性 正常女性 患病男性 患病女性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D.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39.人类的卷发对直发为显性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遗传性慢性肾炎是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有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女人与直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男人婚配,生育一个直发无肾炎的儿子。这对夫妻再生育一个卷发患遗传性慢性肾炎的孩子的概率是()

A.1

4B.

C.

1D.

8340.如图所示的细胞正处于()

A.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有丝分裂后期 D.有丝分裂中期

41.在某动物的卵细胞核中,DNA的质量为A g,那么在有丝分裂前期时,其体细胞细胞核中DNA质量为()

A.4A g

B.8A g C.A g

D.2A g 42.下图表示某生物个体的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其中,示意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的图示是()

43.社会调查中发现,人类性别的比例为男︰女 = 1︰1,下列哪项叙述与该比例形成无关()

A.男性产生两种含有不同性染色体的精子,且数量相等 B.女性产生两种含有不同性染色体的卵细胞且数量相等 C.男性产生的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相等 D.受精卵中含性染色体XX和XY的两种类型比例相等

44.一个患先天聋哑的女性(其父为血友病患者)与一正常男性(其母为先天聋哑患者)婚配。这对夫妇生出先天聋哑和血友病两病兼发患者的概率是()

A.1 B.4

C.

D.

3845.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又兼有色盲症的男孩和一个正常的女孩,问这个女孩的基因型是纯合子的概率是()

A.1

B.4

C.

18D.164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生物的性状和性别都是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②属于XY型性别决定类型的生物,雄性个体为杂合子,基因型为XY;雌性个体为纯合子,基因型为XX ③人体色盲基因b在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既没有色盲基因b,也没有它的等位基因B ④女孩若是色盲基因携带者,则该色盲基因一定是由父亲遗传来的

⑤男性的色盲基因不传儿子,只传女儿,但女儿不显色盲,却会生下患色盲的儿子,代与代之间出现了明显的间隔现象 ⑥色盲患者一般男性多于女性 A.①③⑤

B.③⑤⑥

C.①②④

D.②④⑥

47.人工诱导多倍体最常用的有效方法是()

A.杂交实验

B.射线或激光照射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C.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D.花药离体培养

48、某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8条,下图中,表示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

48、某生物的基因型为AAaaBbbbCCCc,那么它有多少个染色体组

A、2、B、3

C、4

D、8 49.某男性色盲,他的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处于着丝点刚分开时,此时该细胞内可能存在()

A.两个Y,两个色盲基因

B.两个X,两个色盲基因

C.一个X,一个Y,一个色盲基因

D.一个Y,没有色盲基因

50.下列为某一遗传病的家系图,已知Ⅰ-1为携带者。可以准确判断的是()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Ⅱ-4是携带者

C.Ⅱ-6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2

D.Ⅲ-8是正常纯合子的概率为1/2

二、非选择题:(每个空一分)

51.某种雌雄异株的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类型,宽叶由显性基因B控制,窄叶由隐性基因b控制,B和b均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b使雄配子致死。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后代全为宽叶雄株个体,则其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_。(2)若后代全为宽叶、雄雌植株各半时,则其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和__________。(3)若后代全为雄株,宽叶和窄叶个体各半时,则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__和______ ________。

(4)若后代性别比为1︰1,宽叶个体占3/4,则其亲本基因型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52.人的正常色觉(B)对色盲(b)为显性,正常肤色(A)对白化(a)呈显性。如图是一个白化病和色盲病的遗传系谱,请回答下列问题。

(1)1号、2号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号是纯合子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号和4号婚配后生育先天性白化且色盲的女儿的概率是 ________________。(4)根据3号和4号夫妇的基因型,从理论上推测正常子女与患病子女的比例是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不考虑肤色,11号与12号若婚配,生育色盲男孩的概率是________;如果不考虑色觉,11号与12号婚配后生育白化女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3.假设下图为某动物精巢内的一个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的变化的曲线图(1为精原细胞的分裂间期)。请根据图示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2~4时期的细胞的名称是 ___________,该细胞有______条染色体,有______对同源染色体。

(2)图中8时期,是减数分裂的___ ________期,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3)图中4发展到5时期,染色体数目发生的变化是由于____________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分裂最终完成后形成的子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54: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患者(由显性致病基因D控制),母亲表现型正常。他们婚后却生了一个手指正常但患先天性聋哑的孩子(先天性聋哑是由隐性致病基因p控制),问:

1、父亲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2、母亲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3、他们再生一个只患一种病的女孩的概率是 ______

答案与提示 .D 2 . B 3 . A 4 . A 5 . C 6 . C 7 . C 8 . B 9 . D 10 . D 11 . B 12 .D 13 . B 14 . D 15 . B 16 . C 17 . B 18 . D 19 . D 20 . C 21 . D 22 . B 23 . B 24 . C 25 . C 26 . B 27 . C 28 . D 29 . A 30 . D 31 . D 32 . C 33 . D 34.D 35.B 36---40.CCDDA 41---45 BBCAB 46—50 CCCBB 51 .(1)XX

XY

解析:雄株产生Xb和Y雄配子,而Xb雄配子死亡,因此后代全部为雄株,又由子代为宽叶,知母本只提供XB基因,即母本是XBXB基因型。

(2)XBXB

XBY 解析:全为宽叶可知母本为XBXB基因型,雌雄各半知父本含XB染色体。(3)XX

XY 解析:全为雄株知父本为XbY基因型,宽叶窄叶各半知母本为XBXb基因型。(4)XBXb

XBY 解析:雌雄各半知父本为XBY,与XB雄配子结合的全为宽叶,与Y雄配子结合的一半为宽叶,因此宽叶个体占52.(1)AaXBXb

AaXBY 解析:由于子女中出现了性状分离,而亲代全部正常,因此父母均为杂合子。(2)1634BbbBBb。

112解析:正常女性5号具有AA基因型的概率是,具有XBXB基因型概率是

3,因此纯合的概率是(3)0 16。

解析:3号的X染色体为正常XB,女儿必定带有该基因,不可能患色盲。(4)9︰7 解析:根据F2的性状分离,可以看出3号、4号的基因型分别是AaXY和AaXX,子女不患白化病的概率和不患色盲的概率各是女比例是9︰7。

(5)11

4634B

B

b,因此不患病的概率是

916,因此正常与患病子解析:首先根据7号与8号的儿子同时患有两种病可推知 8 号基因型为AaXBXb,7号为AaXbY。12号从父亲7号那里遗传了Xb,必然是色盲基因携带者,因此11号与12号生色盲男孩的概率为12(男孩)2312(色盲)=

14;12号有

1223的概率携带a基因,因此她与11号生下白

12化女孩的概率是(携带白化病基因)(配子含白化病基因)(女孩)=

16。

53.(1)初级精母细胞 10

解析:由于5代表第一次减数分裂的结束,2~4时期的细胞是初级精母细胞,同源染色体还处在同一个细胞内。

(2)第二次分裂后 次级精母细胞

解析: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加倍。(3)同源染色体 精细胞

解析:注意减数分裂完成后的细胞叫精细胞,精细胞经过一系列形态变化才形成精子。

54.1、DdPp

2、ddPp 3、1/4

第三篇:[苏教必修3]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

【教学目标】

1、通过比较阅读,赏析“散文中三峡的神韵”。

2、借助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收集、筛选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同学们,人们常用“亘古未变”来形容山川河流,现在,山川河流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明年的6月1日,三峡这条古文明的大通道就要消失了,永远的消失了。三峡是灵异的、浪漫的、富有诗意的,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用心去认读三峡、研究三峡。

二、播放三峡风光片

1、学生谈从“风光片” 中获得的信息。(风光片中的三峡过于文静、单薄)

2、学生补充自己收集的资料。

教师小结:从同学们的交流中,我深深地感到,人们的心中存在两种三峡:一个是自然的三峡,一个是文学作品中的三峡。那么,到底哪个更具魅力?

三、明确研究专题

如此美丽的自然三峡就要消失了,这是令人遗憾的,幸运的是文学作品保存了三峡的美丽,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研读“文学作品中的三峡”。文学作品的样式很多,可研究的领域依然很广阔,一节课是不可能面面俱到的,我们只可能就一种样式展开研究,我们这一节课的研究专题是:“散文中的三峡神韵”。

四、比较阅读 要求:

自读郦道元《三峡》和刘白羽《长江三峡》,说说你更喜欢哪一篇?为什么?(提示:可以从景物特点、写作角度、语言风格、情感态度等方面比较)让学生跳读两分钟,然后让同一爱好的学生自由组合,学习研讨,进而双方擂台赛。

(谈到情感态度的差异时插入的资料:相同的景物,不同的作者,由此写出不同的意韵;其实,就同一作者,对同一景物也会写出不同的篇章。如李白58岁时流放到夜郎,经过三峡时,他的感觉是“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上三峡》)。而到白帝城时,忽然接到大赦的消息,这时的李白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一切景语皆情语”,文学作品中的景物无不烙上作者的感情色彩。)

五、老师引导大家梳理归纳讨论结果

大家刚才找出了许多的不同点,现在我们把它归纳整理一下,着重是哪几方面?

异同点主要体现在:①景物特点②情感态度③语言风格④写作角度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围绕研究专题重点探讨的四个方面,即四个切入点。

六、引导学生探究研究课题

我们从散文中去看三峡,还是一孔之见,三峡是我们民族古文化的繁衍之地,是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的聚集之地,值得我们去探究的东西还很多。如今,随着“高峡出平湖”的奇观出现,中国人70年的梦想就要实现了,其经济价值是不言而喻的,但令人遗憾的是三峡的灵异、浪漫也将不复存在,它将意味着三峡的文化,特别是传统文化面临着如何继承和发展的问题。

下面就请大家凭着对三峡的热爱、了解,思考一下,你将确立哪方面的研究专题。(小小组讨论,后大班交流;所研究的专题可以独立操作,也可以几个人合作。)

(如果时间允许,就其中的某一课题探讨研究方向)

七、老师总结

你们关注、研究的领域很广阔,三峡的文化积淀的确很丰厚的。同学们,随着你们走近三峡、研究三峡,美丽的三峡将在你们心中永恒!

第四篇:高中地理第三章 典型例题 湘教版 必修3

第三章 典型例题

典型例题 1、1999年3月27日,北约部队一架F-117A隐形战斗机被南联盟防空部队击落。飞行员跳伞后在脚触地的一刹那,通过手持式信号发射器发出紧急呼救信号,当间谍卫星把呼救信号传送到北约空袭南联盟指挥所后,美军立即安排了救援行动。6小时后,当一架EA-6B电子干扰机发现飞行员的准确位置时,一架MH-60G搜索与救援直升机降落在飞行员面前,把飞行员接上直升机并安全返回基地。阅读上述材料,回答(1)~(2)题。

(1)飞行员发出的呼救信号是

A、GIS系统信号

B、GPS系统信号

C、RS系统信号

D、以上都不对(2)北约轰炸的科索沃,其气候属于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解析:通过材料阅读与分析,结合问题,再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全球定位系统能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科索沃地区位于南联盟地区的南部地区,西临地中海,属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地中海气候。答案:(1)B(2)C

2、下列叙述属于GIS系统的是: A、需要航天传感器

B、其运载工具有飞机、卫星、火箭等 C、运用计算机建立空间模型和数据模型 D、确定某地精确的经、纬度

解析:GIS系统是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称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可建立空间模型和数据模型。空间模型是用点、线、面来表示地物的空间特征(如位置、形状)和属性(种类、大小)。数据模型是通过一定的方式将所要表示的内容转变成数值,这是GIS与地图最基本的差异。答案:C

第五篇:高中生物4.4群落的演替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3

4.4 群落的演替

【目标导航】

1.简述群落演替的概念。2.举例说出初生演替、次生演替的过程。3.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一、群落的演替及演替类型

1.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2.类型(1)初生演替

①概念: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地衣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③实例:在沙丘、火山岩和冰川泥上的演替都为初生演替。(2)次生演替

①概念: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②弃耕农田上的演替过程:弃耕农田→一年生杂草→多年生杂草→小灌木→灌木丛→乔木。③实例:在火灾过后的草原、过度砍伐的森林和弃耕后的农田上的演替为次生演替。

二、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人类的活动方式

(1)不合理方式:砍伐森林、填湖造田、捕杀动物。

(2)合理方式:封山育林、治理沙漠、管理草原,甚至可以建立人工群落。2.影响结果: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3.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1)原因: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垦殖活动(如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并且成为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重要原因。

(2)目的:处理好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3)措施:颁布了《退耕还林条例》。

(4)预期结果:预计很多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有望得到明显改善,调节气候和洪水流量的功能将大大增强。

知识点一 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比较

1.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 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

C.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所用的时间少,原因是次生演替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 D.初生演替能形成森林,次生演替很难形成森林 答案 C 解析 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应是初生演替;不论初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在环境适宜条件下所 形成的群落内均有竞争现象;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所形成的终极群落均是森林。2.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二者的起始条件不同

B.农田被弃耕后,在自然状态下演替的起点是从一年生草本植物开始 C.一般来说,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 D.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内物种的多样性增加,能量减少 答案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区别,具体分析如下:

知识点二 群落演替的原因及过程 3.群落演替的一般过程是()A.裸地形成→生物侵移、定居及繁殖→环境变化→物种竞争→环境变化→群落稳定和平衡

B.环境变化→裸地形成→生物侵移、定居及繁殖→物种竞争→群落稳定和平衡 C.裸地形成→生物侵移、定居及繁殖→物种竞争→环境变化→群落稳定和平衡 D.环境变化→裸地形成→物种竞争→生物侵移、定居及繁殖→群落稳定和平衡 答案 A 解析 本题从群落演替的方向、原因及过程三个方面进行考查。环境变化是该群体演替的一个重要原因,使群落结构向复杂的方向进行,并依次经过了侵入定居阶段、竞争平衡阶段和相对稳定阶段。

4.群落演替是一个动态的发展变化过程,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群落演替是群落自身发展的过程,不受外界因素影响 B.人类活动不会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

C.一般来说,群落的演替总是朝着物种逐渐增多、结构逐渐复杂的方向发展 D.海洋生态系统中不会出现群落演替 答案 C 解析 群落演替受外界多种因素的干扰,如人类活动。植树造林会加快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海洋中与陆地上的群落都是在不断演替的。知识点三 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5.我国在某些地区进行退耕还林、还草、还湖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当地森林、草原等的面积 B.改变产业方向,提高经济效益

C.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增强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 D.增加植被 答案 C 解析 我国在西部地区实施的退耕还林、还草、还湖措施,是为了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实现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6.下列有关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类的许多活动在影响群落的演替 B.人类可以建立人工群落,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控制之下 C.人类活动可以任意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以控制 D.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不只是破坏性的 答案 C 解析 群落的演替也是有规律的,人类的活动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也就是说不能任意对生物和环境的关系加以控制,否则要遭到客观规律的惩罚。

基础落实

1.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群落中一些生物消失了,另一些生物来占据它们的空间,就属于演替 B.光裸的岩石上最先出现的是地衣 C.在弃耕的农田上不可能形成树林

D.不论在什么条件下,群落的演替都能形成树林 答案 B 解析 原来的群落被新的群落取代了,这就是群落的演替,这里的取代并不是群落的代替,故A错;如果在干旱的荒漠地区,群落的演替很难形成树林,但如果气候适宜,弃耕的农田就会演替成树林,故C、D两项错误。

2.下列群落演替系列中,哪一种演替属于初生演替()A.从湖底开始的水生演替

B.草原的放牧演替

C.农田弃耕后的恢复演替

D.砍伐森林的恢复演替 答案 A 解析 从湖底开始的水生演替是从自由漂浮植物阶段演替而成的,这一阶段湖底有机物的积聚,主要靠浮游生物的死亡残体,以及湖岸雨水冲刷所带来的矿质微粒,天长日久,湖底逐渐提高,湖底从来没有被植被覆盖属于初生演替。B、C、D三项原有的土壤条件并没有被破坏,属次生演替。

3.在气候条件合适的条件下,从裸露的岩石开始的初生演替的完整过程是()A.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B.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森林阶段 C.地衣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 D.森林阶段、灌木阶段、草本植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 答案 A 解析 初生演替是在从未有过生物或有过生物生长却被彻底消灭的原生裸地上发生的生物演替。从岩石表面开始的群落演替为初生演替。陆地植物的初生演替过程大致经过地衣植物群落、苔藓植物群落、草本植物群落和木本植物群落阶段。地衣、苔藓两个阶段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土壤的形成和积累方面,对小气候的影响还很不显著。草本植物群落阶段土壤继续增加,小气候也开始形成。同时土壤微生物和小型土壤动物的活动能力增强,植物的根系可深入到岩石缝隙,因此环境条件得到了大大的改善,为一些木本植物的生长创造了条件。到了森林群落阶段,演替速度又开始减慢。

4.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A.灌木繁殖能力较强 B.草本植物寿命较短 C.草本植物较为低等 D.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 答案 D 解析 灌木高大,能够获得较多的阳光,在竞争过程中处于优势,而草本植物处于劣势,部分喜阳草本植物被淘汰,久而久之,草本植物被灌木取代。5.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A.影响因素不同 B.起始条件不同

C.产生的植物种群不同 D.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 答案 B 解析 初生演替是发生在裸岩上且不存在土壤的条件下,由地衣等生物作用而逐渐形成的,而次生演替是从土壤条件良好的情况下开始的。无论初生演替还是次生演替,都会受到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6.人类的下列活动,有利于群落向正面演替的是()A.围湖造田

B.过度放牧 C.封山育林

D.退草还耕 答案 C 解析 围湖造田、过度放牧、退草还耕都会导致生物群落结构简单化,生产力下降,不利于群落向正面演替。封山育林使生物群落的结构和成分由简单到复杂,对环境资源利用由不充分到充分,使生产力由低到高,有利于群落的正面演替。能力提升

7.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A.初生演替

B.先是初生演替,后为次生演替 C.次生演替

D.先是次生演替,后为初生演替 答案 C 解析 演替分为两种类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在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弃耕的农田里植被虽然已不存在,但土壤条件没有被彻底毁灭,甚至土壤里还保留有农作物的种子或其他的繁殖体,故属于次生演替。

8.群落不断发展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着演替。下列关于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初生演替历程短、速度快

B.在正常情况下,群落演替的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降低 C.在演替早期,群落中优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显著变化

D.在森林遭受火灾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森林,是次生演替的一个例子 答案 D 解析 根据发生环境的差异,群落演替可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相比,初生演替经历时间长,速度要缓慢得多;演替若不受外界干扰,最终结果使生物多样性增加;在演替过程中,群落中的优势种群相对稳定,因此其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会过于显著;火灾过后的森林,其土壤条件基本不变,甚至还保留着植物的繁殖体,因此,再重新形成森林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9.在寒温带地区,一场大火使某地的森林大面积烧毁,在以后漫长时间中,在原林地上依 次形成了杂草地、以白桦为主的阔叶林、以云杉为主的针叶林,这种现象称为()A.物种进化

B.外来物种入侵 C.群落演替

D.垂直结构 答案 C 解析 在森林被破坏后,群落结构发生变化,从杂草到白桦林及针叶林,该现象为群落的次生演替。

10.下列关于演替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植物群落也像群落个体一样,有一个发生、发展到死亡的过程 B.初生演替一般都比次生演替进行得快

C.促使植物群落发生演替的动力因素既有内因,又有外因

D.地衣、苔藓被称为先驱物种,是初生演替中出现的第一批物种 答案 B 解析 初生演替与次生演替的起始条件不同,是从无到有再到发展繁荣,时间较长,所以演替进行的慢;群落演替主要受内因决定,外因也影响演替;地衣、苔藓被称为先驱物种,属于初生演替中出现的第一批物种。

11.实施西部大开发,要切实搞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大力植树种草、治理水土流失、防治沙漠化等。试回答下列问题:(1)西部大开发过程中,“退耕还林、还草”的目的是为了处理好________同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走__________________的道路。

(2)根据群落演替的原理分析,如果草原的载畜量过大,将会造成牧草的________,引起________的减少,甚至消耗殆尽,________就会取而代之。由此可以看出,人类的活动往往会使________按照不同于________的速度和方向进行。答案(1)经济发展 人口 资源 环境 可持续发展(2)过度消耗 优质牧草 杂草 群落演替 自然演替

解析 群落演替是有规律的,掌握了这种规律,就能根据现有的情况来预测群落的未来,从而正确掌握群落的动向,使之朝向有利于人的方向发展。

12.某生态学家以“保护和利用草原生态系统”为课题,对某草原进行了几项专题研究,并绘制了如下两图。其中,甲图表示一个鼠群迁入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后的种群增长曲线,乙图表示单位面积的放牧量与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关系,图中的虚线代表未放牧时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放牧引起的群落演替属于__________________,研究者发现,适当放牧__________(“促进”、“抑制”)牧草生长,该草原的最适宜放牧量应为乙图中____点对应的放牧量。(2)甲图中最可能表示因种内斗争而限制鼠群数量增长的线段是________________。(3)乙图中适宜的放牧量应控制在A~D之间,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该草原生态系统的放牧量长期大于C点,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请列举两点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原生态系统应采取的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次生演替 促进 A(2)C~D(3)既能保持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又能保持较高的畜产品产量(4)草原退化,严重时可导致草原沙漠化

(5)培育优良牧草,消除有害植物,提高牧草产量;合理确定载牧量,防止过度放牧;发展季节性放牧;提倡划区轮牧;采取合理灌溉、施肥、灭鼠、防旱等措施;积极宣传有关法律、法规等(答对两条即可)解析 放牧引起的演替是次生演替,草本植物是群落演替中重要的物种。一般正常的放牧,能促进牧草的发育,增强其再生性,提高营养价值。因此,适当的放牧,对草原植被的发展和维持、畜产品产量的提高都有好处。但是如果过度利用,长期过度的啃食及践踏,超出了草原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则常常引起草场的退化,即植被的“逆行演替”。根据放牧引起的演替规律,对草场进行合理的经营管理,消除无价值的植物物种,提高有价值牧草的生产率,可以防止因过度放牧引起草场退化。一般情况下,简单的封育就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但是积极的方法是对退化的草场进行改良和改造,建立起保护与合理利用天然草场的制度。在草场建设上实行“划区轮牧”,通过轮牧,缩短家畜的啃食期,延长草原休整期,并可使优良牧草开花结实,自然落子,为提高植物覆盖度创造条件。实验拓展

13.某实验小组欲探究外界环境对群落演替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目的:探究酸雨对水体中的原生动物群落演替的影响。

材料器具:干稻草、蒸馏水、池塘水、量筒、滴管、载玻片、SO2溶液、盖玻片、显微镜、镊子、酒精灯、铁架台、烧杯等。探究过程:

a.取适量的干稻草加水煮沸,然后冷却至室温后,取一滴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并记录结果。

b.将冷却后的稻草水均分到两个大烧杯中,并进行标号,即为A、B。向A烧杯加入________________;B烧杯加入________。

c.向A、B烧杯中分别加入等量的池塘水,混合均匀后,取水样用显微镜进行检察,以后每隔3天,对原生动物的________进行观察并记录。d.分析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补充探究过程中的空缺部分。(2)加入干稻草并加水煮沸的目的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观测到的生物来源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其中加蒸馏水的烧杯,结果如图所示: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开始时培养液中有机物较多时,种群中________、________占优势,然后随有机物减少而减少,最后,培养液中所有的动物种群终将灭亡。②从演替方向来说,这种演替群落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1)b:适量的SO2溶液 等量的蒸馏水 c:相对密度(2)①灭菌 ②提供有机物(3)空气和加入的池塘水(4)①滴虫 肾形虫 ②由复杂到简单

解析 干稻草为生物的生存提供有机物,而不能有其他生物干扰,所以要灭菌;观察SO2对群落生物的影响应设置对照实验,而最终观察到的生物来源于加入的池塘水或空气;在研究群落数量变化时只能从其相对密度来考虑;从实验结果的曲线中可知各种生物数量的变化,在起始段内数量较多的生物是滴虫、肾形虫;由于培养液中的有机物是有限的,所以生存环境变的越来越差,生物种类越来越少。

下载高中生物必修3生物群落的演替典型例题剖析(苏教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高中生物必修3生物群落的演替典型例题剖析(苏教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