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55养殖户诉温州市政府案: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撤销行政复议申请不予受理决定)(2006年10月24
55养殖户诉温州市政府案:
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
(撤销行政复议申请不予受理决定)
发表时间:2006-10-24 14:43:00阅读次数:43
3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法院
行政判决书
原告暨诉讼代表人邵时枢,男,1949年6月12日出生,汉族,住温州市龙湾区瑶溪镇河滨路4 9号。
原告暨诉讼代表人杨显丰,男,1968年2月28日出生,汉族,住温州市龙湾区瑶溪镇白楼下村。·
原告暨诉讼代表人林国岳,男,1947年2月5日出生,汉族,住温州市龙湾区瑶溪镇黄石村。
原告暨诉讼代表人吴金松,男,1952年6月24日出生,汉族,住温州市龙湾区灵昆镇北段村。(原告计5 5人,名单及基本身份情况见附录)
委托代理人袁裕来(特别授权),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徐利平(特别授权),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温州人民政府,住所地温州市市府路。
法定代表人邵占维,男,代市长。
委托代理人白植强(一般代理),温州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工作人员。
原告邵时枢等55人不服被告温州市人民政府行政复议,于2006年2月20日向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将该案移送本院,本院经请示后于2006年8月10日受理,于2006年8月15日向被告送达了起诉状副本及应诉通知书。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6年9月18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原告的委托代理人徐利平,被告的委托代理人白植强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被告经审查于200 年2月15日作出温政行通[2006]11号行政复议申请不予受理通知书,认为申请人孔祥仁(原告之一)等养殖户提出的复议申请(要求确认被申请人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政府2006年1月25日作出的《关于永兴围垦南片养殖纠纷调处的意见》第二条内容违法)属被申请人主体不合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十七条规定,决定不予受理。被告于2006年8月21日向本院提供了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
1、行政复议申请不予受理通知书(温政行通[2006]11号),证明被告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
2、国内特快专递邮件详情单(EY021271105CN),证明原告于2006年2月17日收到上述不予受理通知书,已超过诉讼时效。
3、行政复议申请立案审批表,证明被告在收到申请后,在法定期限内进行审查并审批决定不予受理。
4、行政复议申请书,证明原告提出的复议申请。
5、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函;
6、授权委托书,5、6证明原告特别授权委托代理人进行复议活动。
7、证据清单,证明原告提供的证据材料清单。
8、身份证复印件,证明申请人的身份。
9、公证书;
10、《永兴南片围垦孔祥仁等养殖户养殖场面积一览表》;
11、《龙湾区永兴南片围垦海水养殖示范区污染损失估算》,9、0、11证明原告要求复议时提供的证据。
12、温龙委办[2 0 0 6]1号文件即《关于永兴围垦南片养殖纠纷调处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第二条,证明原告要求复议的行
为。
13、规范性文件依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九)项,《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十二条至第十五条、第十七条。
原告诉称,原告邵时枢等55人系温州市龙湾区永兴围垦养殖示范区养殖户,2003年下半年至2004年3月所承包的养殖池塘发生特大污染事故,水产品死亡现象十分严重。经检测池塘水源工业废水有害成分铜、PH、BOD严重超标。特大污染事故曾引起温州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曾发给每亩9 0 0元的补助费,但事情并没最终解决。经多次交涉,龙湾区人民政府于2 0 0 6年1月2 5日下发《意见》,其中第二条内容是“确仍有养殖并有设施投入的,补偿标准指导价确定为每亩5500元;若在2006年2月10日前签订协议的,每亩增加500元;在2006年3月8日前腾空并确有残值的,每亩再增加500”。原告认为,“指导价”实际上是硬性规定,原告根本无讨价还价的自由,遂向被告温州市人民政府提出复议,要求确认《意见》第二条违法,但被告却以被申请人主体不合格为由作出不予受理决定。原告认为《意见》是龙湾区政府办公室和龙湾区委办公室共同下发的,龙湾区政府办公室行为对外的法律责任当然由龙湾区人民政府承担,龙湾区人民政府是合格的被申请人。被告在审查时未询问龙湾区政府是否与区委办联合发文即作出不予受理原告的复议申请决定,不符合法律规定,故请求判决撤销被告作出的温政行通[2006]11号行政复议申请不予受理决定,责令被告限期受理原告的复议申请。
原告向本院提供的证据:
1、身份证复印件,证明原告的身份。
2、行政复议申请书和行政复议申请不予受理通知书复印件,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
3、《永兴南片围垦孔祥仁等养殖户养殖场面积一览表》、《龙湾区永兴南片围垦海水养殖示范区污染损失估算》复印件,证明孔祥仁等养殖户养殖池塘位置、面积、受污染情况,与申请行政复议的行政行为具有法律上利害关系。
4、《意见》复印件,证明申请复议的行政行为存在。
5、2006年2月20日向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邮寄行政起诉状及相关材料的回执,证明原告的起诉符合法定起诉期限。
被告温州市人民政府辩称,原告于2006年2月17日收到不予受理通知书,至今才起诉,已超过法定诉讼时效。原告申请复议的《意见》(温龙委办[2006]第1号),是由中共温州市龙湾区委办公室以区委办公室和区政府办公室的名义作出的,但公文上只有中共温州市龙湾
区委办公室的印章,温州市龙湾区政府办公室并没有在《意见》上加盖印章。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规定,该《意见》不能认定为温州市龙湾区政府办公室下发。根据《意见》的形式和内容,我们可以直接认定该文件的性质为党委发的文件,不是政府发的文件,所以我们就不再向龙湾区政府询问有关情况,原告对中共温州市龙湾区委办公室下发的公文不服,却将龙湾区人民政府作为被申请人提起行政复议申请,显然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十二条、第十三条、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被告根据该法第十七条作出不予受理决定,并无不当,请求予以维持。
本院依法调取了以下证据:2006年7月20、7月24日、7月26日、8月7日原告身份校对笔录四份,对原告邵时枢的谈话笔录,立案审查说明一份,张建光没有参加本案诉讼的声明一份,还有陈显安死亡证明一份,证明立案前原告邵时枢等55人的身份核对及审查情况。《意见》(温龙委办[2006]第1号),证明《意见》由中共温州市龙湾区委办公室以区委办公室和区政府办公室的名义作出,公文有中共温州市龙湾区委办公室的印章及温州市龙湾区政府办公室的印章。
经庭审质证,本院对以下证据作如下确认:
原告对被告提供的证据4至11未提出异议,原告提供的证据1、2、3、与被告提供的证据1、4、8、10、11相符,本院予以确认。被告对原告提供的证据5未提出异议,结合被告提供的证据
2、本院调取的证据,能够证明本案原告系邵时枢等55人,且其于2006年2月17日收到被告的不予受理通知书,而于2006年2月20日向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邮寄行政起诉状,符合法定起诉期限。
对于被告提供的证据1 2即原告提供的证据4,结合本院依法调取的证据即《意见》(温龙委办[2006]1号)第二条,证明了原告向被告申请复议的行为,其内容为“根据市场价和专家评估价,确仍有养殖并有设施投入的,补偿标准指导价确定为每亩5500元;若在2006年2月10目前签订协议的,每亩增加500元;在2006年3月8目前腾空并确有残值的,每亩再增加500元”。该《意见》由中共温州市龙湾区委办公室以区委办公室和区政府办公室的名义作出,公文有中共温州市龙湾区委办公室的印章及温州市龙湾区政府办公室的印章。因此被告未予必要调查即认定该《意见》并非温州市龙湾区政府办公室下发的行政机关公文,属认定事实不清。
原告对被告向法庭提供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未提出异议,但认为其适用错误。
经审理查明,被告依原告2006年2月1 4日的申请,经审查于2006年2月15日作出温政行通[2006]11号行政复议申请不予受理通知书,认定被申请复议的行为即《意见》(第二条)是由中共温州市龙湾区委办公室以区委办公室和区政府办公室的名义作出的,但公文上只有中共温州市龙湾区委办公室的印章,温州市龙湾区政府办公室并没有在《意见》上加盖印章。遂根据2000年8月24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九)项公文除“会议纪要”和以电报形式发出的以外,应当加盖印章之规定,认为该《意见》不能认定为温州市龙湾区政府办公室下发的行政机关公文,申请人孔祥仁(原告之一)等养殖户提出的复议申请(要求确认被申请人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政府2006年1月25日作出的《意见》第二条内容违法)属被申请人主体不合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十七条规定,决定不予受理。另查明《意见》上盖有温州市龙湾区政府办公室的印章,故被告的上述不予受理决定属认定事实不清,主要证据不足。
综上,本院认为,原告于2006年2月17日收到被告作出的行政复议申请不予受理通知书(温政行通[2006]11号),于2006年2月20日向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邮寄行政起诉状,原告的起诉符合法定起诉期限。被告认为原告申请复议的《意见》没有温州市龙湾区政府办公室加盖的印章,故不能认定为温州市龙湾区政府办公室下发的行政机关公文,与事实不符。因此,原告认为《意见》为温州市龙湾区政府办公室所发的意见,本院予以采纳。其要求撤销被告怍出的不予受理决定,本院予以支持。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项第1目之规定,判决如下:
一、撤销被告温州市人民政府2006年2月15日作出的温政行通[2006]11号行政复议申请不予受理决定。
二、责令被告温州市人民政府对原告的上述行政复议申请是否受理重新作出决定。案件受理费80元,由被告温州市人民政府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上诉受理费80元,至迟在上诉期届满后的七日内预交到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逾期不交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
审判长孟东
审 判员赵 一 睿
人民陪审员邵 建 和
二OO六年十月十九日
书 记 员邵 时 锡
第二篇:82位养殖户诉国家环保总局案: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撤销不予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决定)(2006年
82位养殖户诉国家环保总局案: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
(撤销不予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决定)发表时间:2006-7-19 15:51:00
阅读次数:489
(2006)一中行初字第374号
原告孔祥仁等8 2人。
诉讼代表人王振法,男,1964年5月10日出生,汉族,养殖户,住温州市龙湾区永兴街道沙园村。
诉讼代表人林祥峰,男,1972年8月20日出生,汉族,养殖户,住温州市上陡门路21弄4号。
诉讼代表人陈志衡,男,196 4年11月5日出生,汉族,养殖户,住温州市龙湾区灵昆镇海恩村。
诉讼代表人林国岳,男,1947年2月5日出生,汉族,养殖户,住温州市龙湾区瑶溪镇黄不村。
委托代理人袁裕来,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徐利平,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律师助理。
被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住所地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小街115号。
法定代表人周生贤,局长。
委托代理人夏军,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赵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干部。
原告孔祥仁等82人不服被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作出的不予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于2005年9月27日向本院提起行政诉讼。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6年4月3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原告的诉讼代表人王振法、陈志衡、林祥峰、林国岳及其委托代理人袁裕来,被告的委托代理人夏军、赵柯到庭参加了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2005年9月16日,被告作出环法[2005]27号《不予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书》(以下简称被诉决定)。被告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以下简称《行政复议法》)第六条的规定,原告提出的要求其责令浙江省环境保护局(以下简称浙江省环保局)限期对温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保护违法行为依法作出处理决定的复议申请,不属于法定的复议范围,决定不予受理。
在法定期限内被告提供了以下证据证明被诉决定合法: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
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3、《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加强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发[2002]174号);
4、《关于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新区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复函》(浙环项建[200]65号);
5、《关于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新区的复函》(浙政办发[2000]51号);
6、《温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滨海产业园区总体规划的批复》(温政办[2002]200号)。
上述证据用以证明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与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不同性质的,区域开发不是建设项目,浙江省环保局无权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对开发区进行验收、实施处罚。
7、《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
8、《关于温州汇浩亚麻纺织有限公司年产6500吨亚麻纱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批意见》(温环建[2003]142号)。
上述证据用以证明具体建设项目环保验收由当地机关负责。
9、《中华人民共和国信访条例》;
10、《投诉书》;
11、浙江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受理中心信访件交办单:
12、浙江省环境信访反馈单;
13、《行政复议申请书》;
14、浙江省环保局《关于孔祥仁等8 2养殖户要求我局限期对温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环保违法行为依法作出处理决定行政复议案件有关情况汇报》;
15、《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不予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书》(环法[2005]27号)。
上述证据用以证明浙江省环保局依信访程序由温州市环境保护局对原告投诉予以处理,原告如有不服,可以申请复查、复核。
原告诉称:2000年,原告等130多位养殖户承包了温州市龙湾区永兴街道南片围垦区5500亩荒滩。2000、2001年养殖池塘偶尔发生水产品死亡的污染事件。2003年下半年至2004年3月,发生了特大污染事故,养殖池塘水产品死亡现象十分严重。原告了解到,早在2001年4月10日,浙江省环保局在《关于温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新区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复函》中对于温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提出过严格的要求。其中第五条规定,“滨海新区建设开发要按总体规划的要求有序的布局;新区要编制环境保护规划,按规划要求建设各类环保功能达标区;新区的基础设施,包括排水管、污水管、污水处理厂、集中供热、固废集中收集处理等要抓紧、提前实施,营造一个良好环境的新城区。第六条明确要求,“滨海新区相邻海域的海水养殖等功能,建议作相应的调整,请温州市政府作相应的协调。可是这些环保措施并没有得到落实,特大污染事故就是因此造成的。2005年6月15日原告向浙江省环保局提出投诉,要求对温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没有落实环境保护措施,以及滨海园区项目投入使用之前环境保护措施没有经过验收等违法行为进行查处。但是浙江省环保局却一直未作出处理决定,其行为已构成不履行法定职责。2005年8月29日原告向被告提出复议申请,请求被告责令浙江省环保局依法作出处理决定。2005年9月16日被告作出被诉决定,对原告复议申请不予受理。原告认为,滨海园区环境措施没有落实,就有可能导致养殖池塘发生污染事故,而且事实上也已经发生了特大污染事故,原告要求浙江省环保局对温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违法行为进行查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财产权,属于《行政复议法》第六条规定的受案范围。因此原告请求人民法院依法撤销被诉决定,判令被告限期受理原告复议申请 2 并作出复议决定。
原告提供了以下证据:
1、(2000)浙温瓯证字第635号公证书(复印件);
2、(2000)浙温瓯证字第4038号公证书(复印件);
3、永新南片围垦孔祥仁等养殖户养殖场面积一览表(复印件);
4、龙湾区永新南片围垦海水养殖示范区污染损失估算(复印件);
5、温州市龙湾区行政区划示意图(复印件);
6、检验报告(复印件);
7、关于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园区工业企业污水排放情况的说明(复印件);
8、照片9张(复印件)。
上述证据用以证明原告养殖池塘位置、面积、受污染情况。
9、《关于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新区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复函》;
10、温州市环境监察支队给孔祥仁等养殖户的答复(复印件)。
上述证据用以证明温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违法行为存在。
11、《投诉书》(复印件);
12、邮件查单(复印件)。
上述证据用以证明浙江省环保局收到了原告的投诉材料。
13、《行政复议申请书》;
14、《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不予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书》(环法[2005]27号)。
上述证据用以证明原告申请复议、被告不予受理的事实。
‘
15、生产养殖合同3 5份(复印件);
16、生产补助协议6 1份(复印件)。
上述证据用以证明原告养殖户身份,与投诉事项有利害关系。
1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该证据用以证明本案应当适用《行政复议法》第六条第(九)项,属于《行政复议法》的受案范围;依据第十七条的有关规定,对于决定不予受理的行政复议申请应当在5日内进行审查,而被诉决定未在该法条规定的期限内作出;而被告在对本复议申请进行审查的过程中,未听取原告意见仅听取浙江省环保局意见且未告知原告,违反了《行政复议法》第二十二、二十三条的规定。
18、《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于严格执行国法函[2 0 0 0]3 1号文件进一步提高行政复议法律文书质量的通知》(国法函[2001]210号)。
该证据用以证明被诉决定加盖的印章不合法。
19、《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对北京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关于中止审理余国玉复议案件的请示)的复函》(国法函[2002]3号)。
该证据用以证明被告应受理本复议申请。
20、《信访条例》。
该证据用以证明被告对于其中第三十四条的理解不正确。
2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该证据第二条证明被告一直将开发区建设作为建设项目管理。
2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程序》。
该证据用以证明建设项目的概念。
2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
该证据用以证明建设项目包括开发区。
2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1999年):
2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2003年):
26、《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上述证据均用以证明建设项目包括开发区。
27、《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9、《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上述证据均用以证明其中明确规定建设项目环境违法应由环保部门查处。
30、《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
该证据用以证明温州市也具有查处职责。
被告辩称:
1、本案中,浙江省环保局按照信访程序对原告的投诉作出了处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信访条例》的规定,如原告对该局处理信访的行为不服,应当请求上级行政机关复查和复核,申请行政复议缺乏法律依据。
2、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属于规划性质的环境影响评价,区域开发也不同于建设项目,法律、法规、规章都没有赋予环保部门对规划环评和开发区组织进行验收的职权,更没有规定开发区不办理验收手续就要给予行政处罚。
3、浙江省环保局不负有验收滨海园区的法定职责,也不存在查处开发区“未经验收即投入使用”行为的法定职责,该局将原告投诉事项交温州市环保局查办,没有按照《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规定对开发区进行验收和实施行政处罚是符合法律规定的。故,被诉决定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正确,符合法定程序,请求人民法院依法予以维持。
原告对被告提供的证据发表了如下质证意见:证据1因其生效时间晚于被诉行为作出时间,故其与本案无关;证据2是对建设项目的环评规范,不是对开发区规划的规范,不能证明被告主张;证据3是2002年的规范性文件,不能适用;对证据4的真实性无异议,但未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原文;对证据5、6、8-15的真实性没有异议,但不能证明被告的主张;证据7与本案无关。
被告对原告证据发表了如下质证意见:对原告的养殖户资格无异议,但原告所处养殖区域签订终止养殖的养殖户已占80%以上,故原告放弃了养殖承包,不具有原告资格。对证据9—1 4的真实性、合法性无异议,但对其证明作用不认可。2003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未将开发区纳入建设项目,之前与其冲突的规范性文件应予废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可以证明建设项目配套设施属于验收范围,未规定对开发区整体的验收、处罚问题。
本院对双方当事人提交的证据经庭审质证并评议,认证如下:
由于本案仅涉及被告做出的被诉决定是否合法,即原告的复议申请是否属于法定的复议范围,因此被告提交的证据8,原告提交的证据1-
10、15—
16、21-30,因其证明事项不属于本案审查范围,本院不予评述。对于被告提交的证据9—1
5、原告提交的证据11—1 4、17—2 0,与本案具有关联,且合法真实,本院均予以确认。
经审理查明:原告于2 005年6月15日向浙江省环保局提出《投诉书》,认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没有落实《温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环境影响报告书》和浙江省环保局在审批意见中提出的环保措施,尤其是没有对滨海新区相邻海域的海水养殖等功能作相应调整,以及滨海园区投入使用之前,环境影响报告书和审批意见中的环境保护设施没有经过验收等,要求浙江省环保局依法进行查处,并将结论及时告知原告。浙江省环保局将此事依照信访程序交由温州市环境保护局调查处理,要求温州市环境保护局将查处结果上报浙江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中心,并书面反馈原告。
2005年8月29日原告向被告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书,认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没有落实《关于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滨海新区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意见的复函》中的环保措施,违反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的有关规定,浙江省环保局对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环保违法行为进行查处是其法定职责,但是浙江省环保局至今未作出处理决定,其行为已经构成不履行法定职责,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请求被告责令浙江省环保局限期对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环保违法行为依法作出处理决定。
被告于2005年9月l6日作出被诉决定,该决定落款处印章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行政复议办公室”。开庭审查中,被告明确表示,其复议专用章目前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行政复议办公室”。
本院认为,行政诉讼是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被诉决定系被告针对原告向其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书》作出的行政行为,根据被诉决定的事实、理由和双方当事人的诉辩主张,本案的争议焦点为被告作出不予受理的复议决定是否符合《行政复议法》的有关规定。
《行政复议法》第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本法申请行政复议:(九)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履行的”。原告要求浙江省环保局对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违法行为进行查处,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财产权,但现无证据证明浙江省环保局针对原告的《投诉书》做出过答复并已告知原告。因此,原告针对浙江省环保局的不作为行为提出的行政复议申请属于《行政复议法》第六条规定的复议受理范围。被告对原告的复议申请不予受理缺乏法律依据。
《行政复议法》第十七条规定:“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5日内进行审查,对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被告于2 005年9月1日收到原告提交的《行政复议申请书》,至2005年9月16日作出被诉决定时,已经超出了上述法定的审查期限,故被诉决定作出程序违反了法律规定。
对于被告提出的浙江省环保局按照信访程序对原告的投诉作出了处理,根据《信访条例》的规定,原告对该局处理信访的行为不服,应当请求上级行政机关复查和复核,申请行政复议缺乏法律依据的主张,本院认为,被告的此项理由在被诉决定中并未提及,并未告知当 5 事人,不能在本次诉讼中作为支持其观点的依据,因此,对于被告的此项主张本院不予支持。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于严格执行国法函[2000]31号文件进一步提高行政复议法律文书质量的通知》(国法函[2001]210号)中规定:“行政复议机关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出具的各类行政复议法律文书,除告知当事人依法应当受理的行政复议机关、县级地方人民政府转送行政复议法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通知被中阻出答复等规定情形可以加盖行政复议机关法制工作机构印章外,必须加盖行政复议机关印章;行政复议机关已经启用行政复议专用章的,可以加盖行政复议专用章,行政复议专用章与行政复议机关印章具有同等效力。但是,不能以行政复议机关法制工作机构印章或者行政复议机关办公机构印章代理行政复议机关印章。”对于原告提出的在被诉决定落款处盖章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行政复议办公室是被告内设机构,无权以自己名义对外做出决定,无权在决定书上盖章的主张,本院认为,鉴于被告尚未启用《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于严格执行国法函[2000]31号文件进一步提高行政复议法律文书质量的通知》中规定的行政复议专用章,行政复议办公室是其处理行政复议案件的专门机构,且被告认可被诉决定系其作出并对此承担相应的权利义务,故原告提出被诉决定用章不符合国务院有关通知要求的问题,并未对原告的实体权益产生影响。
综上,被诉决定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依法应予撤销。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二)项第2目,判决如下:
一、撤销被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作出的环法[2005] 7号不予受理行政复议申请决定;
二、责令被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本判决生效后6 0日内对原告孔祥仁等8 2人提出的复议申请重新作出决定。
一审案件受理费80元,由被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担(于判决生效之日起7日内交纳)。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上诉人在接到人民法院预交诉讼费用的通知后7日内未预交又不提出缓交申请的,按自动撤回上诉处理。
审
判
长 梁
菲 代理审判员
贾志刚 人民陪审员
高
雪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二OO六年六月一日 书
记
员
许
纯
第三篇:温州市49农户诉温州市人民政府案: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书(撤销土地行政补偿复议申请不予受理通知)(20
温州市49农户诉温州市人民政府案: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书
(撤销土地行政补偿复议申请不予受理通知)
发表时间:2006-7-15 17:20:00
阅读次数:349
(2006)温行终字第58号
上诉人(原审原告)刘万瑞等49人(名单附后)。
共同委托代理人袁裕来,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律师。
共同委托代理人徐利平,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温州市人民政府,住所地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市府大道。
法定代表人邵占维,代市长。
委托代理人应海桐,温州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工作人员。
刘万瑞等49人因诉温州市人民政府行政补偿复议一案,不服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法院(2005)龙行重字第15号行政判决,向本院提起上诉。本院于2 0 06年3月1 4日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 006年4月12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上诉人王宝杰、王汉文及上诉人刘万瑞等49人的共同委托代理人袁裕来、被上诉人温州市人民政府的委托代理人应海桐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原判定认:2004年11月12日,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征地办公室、龙湾区天河镇新川村民委员会三方签订了一份《征地补偿补充协议书》。协议约定,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一次性向龙湾区天河镇新川村民委员会支付补偿费469.928万元,征地补偿到位后一星期内,龙湾区天河镇新川村民委员会需交出土地。刘万瑞等49人于2005年1月14日向温州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温州市人民政府于2 005年1月18日做出不予受理决定,并于2005年1月23日送达给原告等人。原审法院认为,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征地办公室与龙湾区天河镇新川村民委员会签订的《征地补偿补充协议书》,系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协商达成的协议,不具有具体行政行为的强制性特征。温州市人民政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以下简称《行政复议法》)第六条、第十七条的规定做出不予受理决定,程序符合法律规定。故判决维持温州市人民政府做出的温政行通[2005]第10号行政复议申请不予受理通知。上诉人刘万瑞等49人上诉称: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与所属征地办公室、龙湾区天河镇新川村民委员会签订《征地补偿补充协议书》,实质是征用上诉人承包地的行为,该征用行为未经有关部门批准,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规定。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的行为属于《行政复议法》第六条第(六)项规定的“行政机关废止农业承包合同”的行为,属于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请求撤销原判,撤销温州市人民政府做出的行政复议不予受理决定,判令温州市人民政府限期受理复议申请。
被上诉人温州市人民政府在法定期间内没有提交答辩状,庭审中辩称:《征地补偿补充协议书》不属于《行政复议法》第六条规定的申请复议范围,不予受理复议申请正确。
法庭审查时,双方当事人围绕《征地补偿补充协议书》是否属于行政复议受理范围的审查重点进行了举证、质证和辩论。本院综合各方当事人的意见,认定如下:
2004年1 1月1 2日签订的《征地补偿补充协议书》,是由用地单位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甲方)、征地单位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征地办公室(乙方)和被征地单位龙湾区天河镇新川村民委员会(丙方)签订,三方针对开发区滨海园区丙方所征地范围内的所有地面附属物进行一次性政策处理补偿而订立的协议,属行政合同范畴的行政补偿具体行政行为。刘万瑞等49人认为该《征地补偿补充协议书》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属于《行政复议法》第六条第(十一)项规定的行政复议受理范围。刘万瑞等49人认为该行政补偿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申请行政复议。但刘万瑞等人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属于《行政复议法》第六条第六项规定的“行政机关废止农业承包合同”具体行政行为,与事实不符;其主张签订《征地补偿补充协议书》的实质是征用其承包地,也没有相应的证据印证,本院均不予采纳。
本院认为,刘万瑞等49人以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征地办公室与龙湾区天河镇新川村民委员会签
订的《征地补偿补充协议书》侵犯其合法权益为由,申请温州市人民政府复议,属于《行政复议法》规定的受理范围,温州市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对刘万瑞等49人的复议申请是否符合受理条件进行审查。现温州市人民政府仅以不属于行政复议受理范围为由决定不予受理,与法不符,本院予以纠正。原审法院认定《征地补偿补充协议书》系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协商达成的协议,与事实不符,本院予以纠正。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第(三)项、第五十四条第(二)项第2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判决如下:
一、撤销温州市龙湾区人民法院(2005)龙行重字第15号行政判决。
二、撤销温州市人民政府于2005年1月18日作出的温政行通[2005]第10号行政复议申请不予受理通知。
三、责令温州市人民政府依法就刘万瑞等49人的复议申请是 否符合行政复议受理条件进行审查,并依法作出是否予以受理的 具体行政行为。
本案一审案件受理费100元,二审案件受理费80元,合计180元,由温州市人民政府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审
判
长
张
禾
舟 审
判
员
吴
忠
烈 代理审判员
陈
成荣
温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二00六五月十日
代
书记员
项 岳
云
第四篇:大庆诉宁海县人民政府案:浙江省奉化市人民法院行政裁定书(不服行政复议不予受理决定书)(2006年11月19日
大庆诉宁海县人民政府案: 浙江省奉化市人民法院行政裁定书
(不服行政复议不予受理决定书)发表时间:2006-11-19 10:52:00
阅读次数:382
(2006)奉行初字第3号
原告高大庆,男,1972年1月17日出生,汉族,农民,住宁海县西店镇樟树村。
委托代理人袁裕来,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代理人徐利平,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宁海县人民政府,住所地宁海县县前街18号。
法定代表人马晓晖,男,县长。
委托代理人祝立标,男,宁海县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主任,住宁海县人民政府大院。
委托代理人何尔荣,男,宁海县西店镇人民政府海洋办主任,住宁海县西店镇人民政府大院。
原告高大庆不服被告宁海县人民政府于2005年12月13日作出的宁政行复(2005)23号行政复议不予受理决定书,于2006年1月4日向本院提起行政诉讼。本院于2006年1月4日受理后,于2006年1月9日向被告送达了起诉状副本及应诉通知书,本院依法组成合议庭,于2006年2月13日公开开庭审理了本案。原告高大庆的委托代理人袁裕来,被告宁海县人民政府的委托代理人祝立标、何尔荣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
被告宁海县人民政府于2005年12月13日作出宁政行复(2005)23号行政复议不予受理决定书,该决定书认定原告高大庆于2005年12月3日向被告宁海县人民政府申请复议的事项不属行政复议受案范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十七条的规定,决定不予受理。被告于2006年1月18日向本院提供了作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
1、关于西店镇2005年676号收文少一行的说明,拟证明该文件少一项的原因;
2、关于县政府(2005)16号会议纪要差错告知高大庆的情况说明,拟证明文件发生差错的情况已于2005年10月24日告知高大庆本人;
3、(2005)16号宁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会议纪要、西店镇党委、政府文件轮阅单,拟证明该文件经有关人员轮阅;
4、何尔荣的情况说明、关于高大庆船只拖离事先告知的说明,铁江村证明、吉山村证明,拟证明西店镇政府也参加的拖船行为是属解救和帮忙行为;
5、《宁波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第三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六条、第十七条,拟证明原告高大庆申请复议事项不属行政复议受案的围范及被告作出行政复议不予受理的依据。
原告高大庆诉称,2005年10月12日被告宁海县人民政府就吉山村和铁江村部份村民强行拖走原告浙宁采103采沙船一事召开了协调会,会后形成了(2005)16号宁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会议纪要,事后,原告向宁海县西店镇人民政府要求查阅该会议纪要,但宁海县西店镇人民政府提供给原告的会议纪要与原件内容不一致,属提供的政府信息不真实,当事人对此可以申请复议,至于宁海县西店镇人民政府未经原告同意擅自拖移原告被扣的采沙船,且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造成了船只倾覆,给原告带来损失,其行为也属行政复议的受案 1 范围,原告就上述事项向被告提出行政复议并要求国家赔偿,被告针对该行政复议申请作出的宁政行复(2005)23号行政复议不予受理决定书属适用法律错误,为此请求法院撤销被告2005年12月13日作出的宁政行复(2005)23号行政复议不予受理决定,并判令被告受理原告的复议申请及限期作出复议决定。原告起诉时向本院提供的证据有:
1、原告高大庆身份证、宁海县西店镇樟树村村委会证明、船舶名称申请书复印件各一份,拟证明原告是浙宁采103采沙船船主;
2、不予受理决定书复印件一份,拟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的存在;
3、行政复议申请书一份、(2005)16号宁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会议纪要二份、证人证言四份、估价意见书一份、采沙船被抢财物及相关经济损失清单一份,拟证明原告提出复议申请以及提供的材料。
被告宁海县人民政府辩称,原告高大庆向被告宁海县人民政府申请复议的事项不属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宁海县西店镇人民政府向原告提供的(2005)16号宁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会议纪要与原件内容不一致,其行为符合《宁波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第三十二条第(五)项情形即提供的政府信息不真实的,应按该条款规定的程序处理,而不是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宁海县西店镇人民政府与其他部门一起拖离原告被扣的采沙船是应原告多次要求,才实施的解救和帮助行为,原告所主张的宁海县西店镇人民政府擅自拖离被扣船只与事实不符,至于船只拖到码头后造成倾覆是意外事故,给原告造成损失要不要赔偿是民事法律关系所调整的范围,不是行政复议受案范围,为此,被告宁海县人民政府针对原告高大庆的复议申请所作出的不予受理决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的规定,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经庭审质证,原告的委托代理人认为被告提供的证据1、2、3、4与本案没有关联性,是被告在受理复议申请后应审查的内容,且村委会没有作证资格,被告未提供相关证人的身份情况,该些证人证言也不能作为定案依据,原告对被告提供的依据没有异议。被告的委托代理人没有对原告在起诉时提供的证据提出异议。
经审理,本院确认以下事实:2005年10月12日,被告宁海县人民政府专门就吉山村和铁江村部份村民扣留原告高大庆浙宁采103采沙船一事召开协调会,会后形成了(2005)16号宁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会议纪要,事后原告高大庆向宁海县西店镇人民政府查阅该会议纪要,但宁海县西店镇人民政府提供与原件内容不一致的(2005)16号宁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会议纪要给原告。2005年10月20日上午宁海县西店镇人民政府与其他部门一起,将原告高大庆被扣的浙宁采103采沙船从铁江村拖离至峡山码头,后浙宁采103采沙船倾覆沉没,倾覆原因不明。为此,原告高大庆于2005年12月3日向被告宁海县人民政府提出了行政复议申请,要求:
一、确认宁海县西店镇人民政府向原告提供虚假的(2005)16号宁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会议纪要行为违法,二、确认宁海县西店镇人民政府擅自将原告船只拖到码头后未采取切实的保护措施致船只倾覆的行为违法,三、责令宁海县西店镇人民政府赔偿原告损失40万元,被告宁海县人民政府针对原告高大庆的申请,于2005年12月13日作出了宁政行复(2005)23号行政复议不予受理决定书,该决定书认定宁海县西店镇人民政府实施的行为不属于行政复议的受理范围。
本院认为,宁海县西店镇人民政府向原告提供内容不全面的(2005)16号宁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会议纪要,其行为符合《宁波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第三十二条第(五)项情形 2 即提供的政府信息不真实的,而《宁波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第三十二条对发生上述情形的处理规定已很明确:由政府信息公开主管部门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由监察部门或主管行政机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为此,对被告宁海县人民政府主张的宁海县西店镇人民政府提供信息不真实的行为不属行政复议受案范围的观点,本院予以支持。对于包括宁海县西店镇人民政府在内的由多个部门参加的拖回原告高大庆被扣在铁江村的浙宁采103采沙船的行为,本院认为,这是政府各个部门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平息矛盾所做的调和工作,不是具体行政行为,应不属于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被告宁海县人民政府于2005年12月13日作出的宁政行复(2005)23号行政复议不予受理决定书,事实清楚、程序合法、依据正确,本院予以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一)之规定,判决如下:
维持被告宁海县人民政府于2005年12月13日作出的宁政行复(2005)23号行政复议不予受理决定书。
本案诉讼费280元,由原告负担。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浙江省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
审
判
长
戴
亚
忠
审
判
员
江
早
国
审
判
员
姚
杰
二00六年二月二十八日
书
记
员
裘
曼
红
------------------姓名:袁裕来律师
时间:2006-11-19 10:44:00
撤诉申请书
申请人高大庆,男,1972年1月17日出生,汉族,农民,住宁海县西店镇樟树村,手机:***。
被申请人宁海县人民政府,住所地宁海县县前街18号。
法定代表人马晓晖,县长。
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不履行行政复议法定职责行政纠纷案,现申请人寻求其他合法途径解决问题,本案已没有实际意义,故自愿申请撤回上诉。望准许。
此致
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
申请人高大庆
特别授权代理人袁裕来
2006年3月27日
姓名:袁裕来律师
时间:2006-11-19 10:44:00
行政上诉状
上诉人(一审原告)高大庆,男,1972年1月17日出生,汉族,农民,住宁海县西店镇樟树村,手机:***。
被上诉人(一审被告)宁海县人民政府,住所地宁海县县前街18号。
法定代表人马晓晖,县长。
上诉人因不服奉化市人民法院(2006)奉行初字第3号行政判决,提起上诉,请求:
一、撤销一审判决;
二、撤销被上诉人2005年12月13日作出的不予受理决定【[2005]23号】,判令被上诉人受理原告复议申请并限期作出复议决定。
事实和理由:
被告不予受理决定适用法律错误,一审判决予以维持错误。
上诉人申请复议的第一个对象是宁海西店镇人民政府向上诉人提供虚假或者说不真实信息的行为。向上诉人提供真实的信息,是被上诉人的法定职责,提供信息的行为是具体行政行为,属于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
其实,《宁波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第34条第2款就明确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政府机关违反本规定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司法实践中,当事人向政府机关查阅政府信息或者档案,遭到拒绝或者认为政府机关提供的信息不符合法律规定,当事人有权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诉讼,几乎已是一个常识问题。至于《宁波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第34条第1款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认为政府机关不依法履行政府信息公开义务的,可以向政府信息公开主管部门、监察部门或者上级政府机关举报。”只是就政府信息公开增加了一个内部监督措施,不应该因此否定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的权利。地方规章也无权限制或者剥夺当事人申请复议的权利。
上诉人申请行政复议的第二个对象是,西店镇人民政府未经上诉人同意擅自拖移船只且造成了船只倾覆的行为。西店镇人民政府拖移过船只,船只已经倾覆,双方都没有争议,被上诉人没有提供西店镇人民政府拖移船只经过上诉人同意的证据,也没有提供船只停放后,已经向上诉人交付的证据,也即西店镇人民政府未经上诉人同意擅自拖移船只且造成了船只倾覆的行为,是完全可以认定的。而且,正如被上诉人也一再强调的,西店镇人民政府的行为是执行公务,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与被上诉人处于平等法律地位实施的民事行为,被上诉人认为与西店镇人民政府与上诉人之间存在的是民事法律关系,因而不属于行政复议受案范围,显然是无法成立的。
一审判决就这一焦点作出判决的理由更加莫名其妙,认为是“政府部门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平息矛盾所做的调和工作,不是具体行政行为,应不属于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上诉人认为,即使西店镇人民政府是确实是在调处过程中或者是为了更好完成调处工作,才实施了拖移船只的工作,拖移船只行为也是一个独立的行为,造成了上诉人财产损害,也应该承担赔偿责任。《国家赔偿法》第9条明确规定,对于这种行为可以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请求国家赔偿,也就是说这种行为属于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
综上所述,特提起上诉。
此致
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
上诉人:高大庆
2006年3月4日
第五篇: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不服行政复议不予受理决定):被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11月19
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
(不服行政复议不予受理决定)
被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表时间:2007-11-19 12:45:00
阅读次数:254
(2007)一中行初字第989号
原告王振林,男,1941年11月20日出生,汉族,农民,住浙江省瓯海县三甲乡西前村。
原告王小春,女,1981年11月17日出生,汉族,农民,住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天河镇天河南路63-64号。
原告何进生,男,1966年12月2日出生,汉族,农民,住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天河镇中川路4幢6号。
原告林彩花,女,1956年8月6日出生,汉族,农民,住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天河镇环川南路89号。
四原告的共同委托代理人袁裕来,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律师。
四原告的共同委托代理人徐利平,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所地北京市西城区月坛南街38号。
法定代表人马凯,主任。
委托代理人韦大乐,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法规司处长。委托代理人梁波,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司副处长。
原告王振林、王小春、何进生、林彩花(以下简称四原告)不服被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作出的发改复字不受字(2007)第9号不予受理决定(以下简称被诉决定),向本院提起行政诉讼。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并通知利害关系人孔春菊参加诉讼,孔春菊明确向本院表示不参加本案诉讼。2007年9月24日,本院依法公开开庭审理本案,四原告的共同委托代理入袁裕来,被告的委托代理人韦大乐、梁波到庭参加了诉讼。现本案已审理终结。
2007年3月20日,被告作出被诉决定,认定四原告与孔春菊5人(以下简称王振林等5人)的直系亲属曾于2006年8月对699号批复(即:《关于浙江嘉善等500千伏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申请复议。四原告作为同一块土地的承包人,就同一事项再次申请行政复议,已超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以下简称《行政复议法》)第九条规定的期限。故依据《行政复议法》第十七条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行政复议实施办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对原告的复议申请不予受理。
在法定期限内,被告向本院提交了如下证据,用以证明被诉决定合法:
1、《关于王绍金等人行政复议申请调查情况的说明》;
2、原告王小春、何进生、林彩花的户籍证明及原告王振林的户籍查询记录;
3、土地承包权证4份;
4、四原告等5人的行政复议申请书;
5、王芝仁等132人(以下简称原申请人)的行政复议申请书。
四原告诉称:2 0 07年3月4日,原告设法从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查阅并复印了6 9 9号批复,于同年3月1 2日向被告申请行政复议,请求撤销6 9 9号批复。被告以原告的直系亲 1 属曾经提出过行政复议,认为我们的申请超过法定期限的理由无法成立。原告是独立的主体,任何人都不能代行其权利。原告的直系亲属行使和放弃的只能是按照承包地的份额享有的权利,与原告无关。因此,请求法院撤销被诉决定。
原告在开庭审理前,向本院提交了如下证据,用以支持其诉讼主张:
1、身份证和土地承包证等4份;
2、申请复议的行政行为,项目可行性批复和原告知道该批复的时间;
3、选址意见书和浙江省环保局的撤销意见书的决定,证明被申请复议的行为不合法;
4、不予受理决定书。
被告辩称:2006年8月,原申请人曾针对699号批复向我委申请行政复议,要求撤销699号批复第二条第(六)项的内容。四原告申请复议的原因和复议请求与原申请人申请复议的内容完全相同。经查当地户籍档案和土地承包权证,四原告系前次复议申请人的直系亲属,其土地承包权证上记载四原告与前次申请复议的4人所承包的是相同的四块土地。所以,四原告作为同一块土地的承包人,早已知道699号批复的相关内容。因此,王振林等5人于2007年4月申请复议已经超出《行政复议法》规定的期限。综上,我委作出的被诉决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符合法定程序,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维持被诉决定。
在庭审质证中,原告对被告证据的真实性没有争议,但不同意被告的举证主张。被告对原告的证据1没有争议;证据2不能证明原告在2 007年3月才知道被复议的行为,浙江之星律师事务所与本案有利害关系,其提供的证据不能证明原告在2007年3月才知道被复议的行为;证据3属于实体问题,与本案无关。同时,其提出国家环保局已经重新作出了同意选址的批复。
经审查,本院认为被告的证据1-5与原告的证据1、2来源
合法,且与本案有关联,能够作为本案的有效证据,本院予以确认;原告的证据3与本案尚无关联,本院不予确认。
根据上述有效证据,本院确认事实如下:
2004年4月28日,被告作出699号批复。2006年8月,原申请人认为该批复侵害其权益,向被告申请行政复议,请求撤销该批复的第二条第(六)项内容。同年10月20日,原申请人撤回了行政复议申请,被告于同年11月1日终止行政复议。
2007年3月5日,王振林等5人书写了行政复议申请书,请求被告对699号批复进行行政复议。被告的行政复议机构于同年3月14日收到该申请。经过审查,被告认为王振林等5人的直系亲属曾对699号批复提出行政复议,王振林等5人作为同一块土地的承包人,就同一事项再次申请行政复议,已经超过了《行政复议法》第九条的法定期限,于同年3月20日作出不予受理决定。原告王振林等人不服,向本院起诉。
在开庭审理中,原告对被告确认的以下内容没有争议:第一,原申请人中的王茂云系原告王振林的父亲、项友月系原告王小春的父亲、王晓红系原告何进生的妻子、王炳聪系原告林彩花的文夫;第二,上述四户及其他家庭成员均是以家庭承包土地的方式分别承包涉案批复涉及的农村集体土地;第三,四原告的直系亲属王茂云、项友月、王晓红及王炳聪曾经针对699号批复申请过行政复议,后于2006年10月20日撤回了复议申请。
另查,原申请人的委托代理人与本案四原告的委托代理人相同。
本院认为: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九条的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四原告与原申请人申请复议时均针对6 9 9号批复中的同一宗土地。四原告分别与原申请人中的家庭成员是同一宗土地的共同承包人,在原申请人于2006年8月针对699号批复申请行政复议时,其应当知道699号批复。所以,被告以四原告应当自2006年8月知道699号批复为由,认为四原告申请行政复议超过了((行政复议法》第九条规定的期限的结论事实清楚。因四原告的委托代理人曾经作为原申请人的委托代理人,四原告以其于2007年3月4日从委托代理人所在的律师事务所得知699号批复为由,认为其提起行政复议没有超过法定期限的主张缺乏根据,本院不予支持。
综上,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六条第(四)项的规定,判决如下:
驳回原告王振林、王小春、何进生、林彩花的诉讼请求。
案件受理费100元,由原告王振林、王小春、何进生、林 彩花共同负担(已交纳)。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及预交上诉案件受理费100元,上诉于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审
判
长 饶亚东 代理审判员
刘景文 人民陪审员
崔哲勇 二OO七年十一月九日 书
记
员
蒋利玮
------------------姓名:裕来
博客网址:yuanyulai.fyfz.cn
时间:2007-11-19 12:42:00
行政上诉状
上诉人(原审原告)王振林,男,1941年11月28日出生,汉族,农民,住温州市龙湾区天河镇环川南路76号。
上诉人(原审原告)王小春,女,1981年11月17日出生,汉族,农民,住温州市龙湾区天河镇天河南路63-64号。
上诉人(原审原告)何进生,男,1966年12月2日出生,汉族,农民,住温州市龙湾区天河镇中川路4幢6号。
上诉人(原审原告)林彩花,女,1956年8月6日出生,汉族,农民,住温州市龙湾区天河镇环川南路89号。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所地北京市月坛南街38号。
法定代表人马凯,主任。
上诉请求:
一、撤销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07)一中行初字第989号行政判决;
二、撤销被上诉人2007年3月20日作出的不予受理决定(发改复不受字[2007]9号),判令被上诉人受理复议申请并限期作出决定。
事实和理由:
被上诉人不予受理上诉人复议申请不符合法律规定,原审判决驳回诉讼请求错误。
被上诉人不予受理上诉人复议申请的理由是,上诉人的直系亲属曾经提出过复议申请,上诉人作为同一块土地的承包人,就同一事项再次申请行政复议,已经超过了法定期限。原审判决驳回诉讼请求的理由与此类同,“四原告分别与原申请人中家庭成员是同一宗土地的共同承包人,在原申请人于2006年8月针对第699号批复申请行政复议时,其应当知道699号批复„„被告以四原告申请行政复议超过了《行政复议法》第九条规定的期限的结论事实清楚。”
上诉人认为,上述理由是无法成立的。上诉人的直系亲属或者家庭成员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并不等于上诉人也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上诉人一直在外经商,不可能知道此前的复议事项。实际上,原申请人也并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原申请人委托律师全权代理与温东变电所案件有关的一切诉讼和复议事项。原申请人只关心结果,而不管提出复议申请的是什么机关的什么行为,因此从来没有看过699号批复。
综上所述,特提起上诉。
此致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上诉人:王振林、王小春、何进生、林彩花
2007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