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大学文化传统及校园景观浅析论文

时间:2019-05-14 03:01: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渤海大学文化传统及校园景观浅析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渤海大学文化传统及校园景观浅析论文》。

第一篇:渤海大学文化传统及校园景观浅析论文

渤海大学文化传统及校园景观浅析

[摘要]渤海大学是中国唯一一所以中国海域命名的综合性大学,坐落于渤海之滨的历史名城辽宁省锦州市。它在不断发展的办学实践中积淀了丰富厚实的校园文化,拥有悠久的文化传统。本文通过自己实地考察及对渤海大学文化传统的理解,来探究渤海大学文化传统及校园景观建设的独特之处。本论文希望能够对推动我校校园文化及校园景观的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渤海大学校园文化校训景观

一、研究背景

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经过长期发展积淀形成的学校成员共同遵守的价值体系、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是一个大学精神与氛围的集中体现,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灵魂。大学生每天学习、生活在校园里,一个良好的、有特色的校园,对于浓郁人文氛围、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形成优良的学风、增强凝聚力、激发创造力等,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本文将以坐落于渤海之滨的渤海大学校园文化传统建设为例,通过分析渤海大学校园文化传统及校园景观的建设,积极探索有利于我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校园文化及校园景观建设。

二、渤海大学文化传统

(一)简介

渤海大学(Bohai University)简称渤大,前身是锦州师范学院(辽西工农速成中学),由辽西省省委省政府于1950年创办,位于渤海之滨的历史名城辽宁省锦州市。渤海大学是伴随着新中国成立而创建的,是一所省属公立综合性大学,它经过两次大发展:第一次是由锦州师范学院与辽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于2000年合并组建后定名为“锦州师范学院”,第二次是于2003年正式更名为“渤海大学”。

(二)文化传统

在辽宁的多所大学中,渤海大学的校园文化及校园景观极具个性,丰富多彩,独树一帜。经过风雨60年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以及全校师生在共建校园文化过程

中的不断努力,铸就了“艰苦奋斗、严谨治学、知难而进、敢为人先”的渤大精神,并且一直把“努力建设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突出、国内知名的高水平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初到渤大,看到校门上醒目的八个大字,便深深地印在脑海中,不知道它其中真正的含义,只能理解着,要广泛地学习和观察同时学会为人处事,经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及和本校学生的了解,才深刻理解其中蕴含的深意。如下将简要介绍一下渤大的校园文化传统:

1、校训

校训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所在,是一所大学办学的理念,可谓看一所大学具有怎样文化、是怎样定位的就看它的校训就可知道十之八九。

渤海大学的校训是:“多学博见,和而不同”。“多学博见”寓博览群书,学贯中西,博采百家之长的丰富内涵。具体可解释为广泛地汲取知识,养成渊博的学识,拥有广博的见识、开阔的视野和深刻的见解,达到治学的最高境界。这既体现了渤海大学60年发展所形成的文化精神,也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能够广泛地汲取知识养分,融会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科学知识,文理兼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质量、复合型人才。“和而不同”出自《论语·子路》中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意为在大目标不冲突的前提下,承认差异,包容差异,和谐而不千篇一律,不同而不违背规律,彼此既要和谐相处,又要有独立个性和思想,达到“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的境地。具体可解释为与人交既要和谐,不与人针锋相对,又要有自我独特见解,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渤海大学不仅着力于营造一个密切合作,同心协力,和谐团结的人文环境,而且还着力于营造一个激发创造活力,鼓励推陈出新,允许个性张扬,尊重个体差别,保护独树一帜的文化环境,从而形成和而不同的学府氛围。

“多学博见,和而不同”这两句话既独立成意,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浑然一体,涵盖了教育思想、治学态度、科学精神、品格修养等各个方面,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渤大人精神。

2、校徽

校徽是一所大学的形象标识,拥有一个独特的校徽会彰显一所大学的独特之处,给人以深刻印象,此外还会引起别人对其进一步了解的兴趣,达到扩大学校影响力的效果。

渤海大学的校徽主要以蓝白色为主色调,由两个圆圈及一艘帆船组成。校徽外圈以蓝色为基调,写有渤海大学标准中英文校名,象征着科学与理性,体现了学校雄厚的教学科研实力和明晰的发展方向。内部圆弧及帆船造型象征着渤海大学正以“乘风破浪”之势在渤海湾的知识海洋里扬帆远航。海浪造型象征着渤大人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汹涌澎湃的力量在不断追求更高的目标和更辉煌的未来。中间的红色象征热情与开放,体现了渤大新一代学子的青春活力和学校注重交流与合作的办学思路。

3、名人轶事

如大家所熟知“红回形针换房子”的故事——经过16次交换,加拿大人麦克唐纳用一枚红色大回形针换来了一套双层公寓两年的免费使用权。这样的惊人事迹在渤大也曾发生过,他就是“换客”冠军王麟皓。王麟皓是易物网“换客”排行榜上的冠军,他在不到三个月间,完成了100多次交换,其中全新闲置的蓝牙耳机被他换取了5根棒棒糖,但机器猫扭蛋玩具也帮他换来了两张演唱会门票。让王麟皓记忆深刻的是一次突发奇想的交换,就是他在网站上发布了一条名为“欢乐的回忆”的“物品”,他这样写道:“喜欢超级玛利吗?喜欢机器猫吗?喜欢我们儿时快乐的回忆吗?来,让我们交换回忆,一起快乐”。他也因此在换客界一举成名,通过换物他还认识了十几个好朋友,而且大家每天都要在线上碰头。

这个故事充分体现了“换客”们所遵循的不是传统的“等价交换”理论,而是遵循“需要决定价值”理论,同时也展现了渤大“不同”的独特思想,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4、著名校友

渤海大学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优良学子,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周立元、高科、牛刚等人。周立元现任辽宁省人民政府秘书长一职,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曾为辽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物价专业);高科现任盘锦市市长,毕业于渤海大学化工学院(原锦州师范学院);牛刚现为大商集团董事会主席,毕业于渤海大学管理学院(原辽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

5、特色专业

渤海大学拥有众多专业,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数学3个一级学科通过考核被列为一级特色项目,此外还有汉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等也比较有优势。

三、渤海大学校园景观

渤海大学校园环境优美,林木葱茏,南临秀美的女儿河,与巍巍南山隔水相望;校园楼宇林立,欧式风格浓郁;壮观的现代化图书馆蕴含着学贯中西、博大精深的寓意;秀湖假山交相辉映,湖光山色、灵动清雅。渤海大学以其优美的校园景观曾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辽宁省造林绿化先进单位和辽宁省安全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

1、图书馆

渤海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50年,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和建设,图书馆的规模不断扩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现在的图书馆馆舍面积为36,000平方米,馆藏图书200多万册,是渤海大学2005年校园异地换建后落成的。馆舍主体共十三层,设计雄伟壮观、别具一格,具有浓郁的现代气息和学术氛围,是渤海大学的标志性建筑,该建筑还被评为我国建筑最高奖——鲁班奖。图书馆始终遵循“读者第一”的办馆理念,馆内设施、设备均按一流水平配置,拥有大型图书借阅大厅、期刊阅览室、教师资料室等大型阅览室。馆内公共活动场地幽静洁净,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当你学习劳累时登上图书馆最高层可见四面优美的风景,顿时心情轻松了许多。

2、听林湖

渤海校园南临秀美的女儿河,与巍巍南山隔水相望,北可观小凌河和古老的城市风光。为了使校园环境与周边自然环境协调,在校园环境建设上采用了中国古典园林风格,并且在校园中心位置建造了一个40000平方米的人工湖。渤海大学人工湖主要位于图书馆南、西两侧。南湖既是主湖,渤大人把它称为听林湖,其名由来一部摄影作品——一湖秀色映空碧。主湖设计成一个渤海海岸形状,寓意渤海大学。中间伸向湖中的两个小岛为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把校训“和而不同”的理念在山东半岛上体现,展现了儒雅,博大精深的校园文化;把曹雪芹诗中小桥流水的情景也再现在辽东半岛,形成校园深厚的文化底蕴。

人工湖的建造不仅调节校园的微气候循环,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还增添了校园的文化景观,师生更加热爱校园,大大的激发了师生学习文化热情,湖边木凳上、山石边、凉亭里、树荫下时常可见青年学子的身影,平添了校园幽雅的学习氛围和生活气息。

四、结束语

想要了解一个大学,就要亲自走进它,因为只有你身临其境才能体会它的壮丽,这就是我对渤海大学的感受。我想渤海大学以其浓厚的文化传统、优美的校园环境,独特的建筑风格魅力,一定会吸引众多的海内外莘莘学子慕名到渤大学习,在这一点上我想我校还是应该借鉴,致力于将我校也建设成一个“高大尚”的文化殿堂。

参考文献:

[1]宋东皓.大学校园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D].郑州:河南农业大学,2013:7-8.[2]学校符号[EB/OL].http:///newsgl/page/bz/view.asp?newsid=7721.[3]渤海大学简介[EB/OL].http:///page/xxgk_index.asp.[4]曹达.论渤海大学校园人工湖的建设[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17).

第二篇:校园景观色彩设计初探论文

1校园景观色彩的重要性及研究现状

1.1概念界定及其重要地位

校园色彩可分为校园建筑色彩以及校园景观色彩。其中校园建筑色彩按使用性质可分为教学楼、宿舍、服务用房建筑色彩等,而校园景观色彩则包括除建筑立面之外的其他色彩,为植物、构筑物、地面铺装、景观小品色彩等,是校园外部空间各个构成要素所呈现的色彩面貌。拥有一个优美合理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提供舒适便利、缓解压力、放松心情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力和思维。19世纪著名政治家罗伯特欧文系统提出了环境决定性格学说,认为良好的环境可使人获得善良、高尚的品格。色彩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它凌驾于形态之上。景观的一切构成要素只要诉诸于视觉,必受色彩影响,因此研究景观色彩具有现实意义。校园作为城市中特殊区域,其历史、文化底蕴与使用性质就决定了它特殊的色彩表达,在某种程度上有着体现学校性质、发扬校园文化的责任,它可以反映地域精神。

1.2校园景观色彩研究现状

笔者针对校园景观色彩相关文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总库和优秀硕士论文数据库,搜索关键词为“校园景观”。由于其涉及多个专业领域,所以为加强数据针对性,主要以设计类专业的论文为样本。此次共收集相关论文1992篇,时间跨度为2003年—2014年,并从研究范围、研究环节、研究方法和景观要素和设计原则五个大方面进行了分类。其中大多数论文可归纳出明确的研究对象,分为景观小品、道路、植被、空间、色彩、声和照明等,共210篇。关于植物的论文居多,有81篇。色彩有6篇,主要涉及建筑色彩和校园色彩规划。虽然我国校园景观的研究范围颇为广泛,个别元素研究也较为详细,但关于针对校园景观色彩的研究可参照文献较少。20世纪70年代是国际色彩研究的重要阶段,法国色彩学家让菲利普朗克洛和日本色彩规划研究机构都较具深度,还将其纳入了城市规划实践中,力图消除色彩污染和色彩趋同。我国色彩研究起步较晚,现在仍是一个新领域。虽然在城市色彩、景观色彩学方面已有较成熟的理论,但针对高校校园景观色彩的设计专题研究才刚刚起步,缺乏系统的理论。需从相对系统的城市、景观、园林色彩理论中找寻借鉴。目前校园特别是高校倾向于快速扩建,使得色彩规划往往被忽视,实践性较弱。在文献中关于校园景观色彩的论述大多从植物配置、影响因素等方面入手,且大多围绕建筑,缺少针对性、深入的论述。

2武汉高校景观色彩现状与改善思路

2.1高校自身景观色彩的统一格局

现对武汉市综合性高校华中科技大学的景观色彩进行研究。调研主要进行色彩数据的提取,取色时间选择秋季,时间区间为16:00—17:00,并将影响景观色彩的要素都列入考察范围内。我们对校园景观内复杂的色彩组成进行了适当简化,提取了景观主色调、辅助色和点缀色,尽可能全面掌握代表性色彩,色彩印象主要呈现为色彩搭配后的整体观感。另一方面,校园不同功能区域的景观色彩差异性较小,色彩组成较为单调。植被色彩除校区大门附近较为突出外,其余功能区之间植物配置相似,导致色彩相似度高。虽然体育场区域采用纯度高的蓝、红色,与主色调差异性最大,但这是由于其功能属性所决定的。在其他区域并没有体现功能区各自的特点和性质,导向性弱。例如校园居住区,应追求温暖、愉悦、安全感。行政区域色彩则倾向凝重、严肃,可考虑运用低彩度的灰色或是明度对比高的冷色调。校园文化中心、体育馆区域应简洁、活泼,色彩的丰富性应该更高。校园商业服务区域的色彩则需醒目和新颖。校园中的重点景观,如入口大门、青年园、醉晚亭等,色彩层次感较好,但突出处理感较弱。如果这些区域合理拉开色彩差值,则可以使色彩除了秩序井然外,加强导向性。总之,如果对校园景观色彩进行合理定位和分区规划,制定景观色彩控制准则,可以逐步解决这类问题。

2.2高校之间景观色彩的共性与差异

现对武汉市综合性高校中的四所(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及华中师范大学)进行景观色彩研究,取色时间选择秋季,时间区间为16:00—17:00,大多为主要景观区域。四所高校均为综合性大学,根据图表可看出,武大、华师的色彩明度较为适宜,其中武大由于有大面积的草坪而使得太阳光可不间接穿过树丛照射的缘故。四所高校色彩主要以暖色调为主,人工要素以明灰色系为主。辅助色和点缀色的色相区间相对较宽,选色较为丰富,大多以较高的饱和度和中、低纯度的暖调色为主。高校大部分景观色彩相似,这是因为选用相同绿化植物的原因,也和它们同处武汉市同一地域的地理因素有关。四所高校的色彩倾向及组成有一定差异:华中师范的整体色系偏亮黄,给人温暖的感觉,而武大则偏向红色系,与种植的樱花树有关。这两所高校的色彩纯度也相对较高,其余两所大学色彩明度偏低,且偏向于蓝、灰色系,其中地大的景观色彩基调略偏黄,这是由于较少面积的绿草坪及有裸露土壤存在的缘故。在基本色调中,武大以鲜亮的绿色为特点,得益于大面积的草坪绿化。华科大的植被覆盖率较高,绿树成荫,颜色较为深沉。这种差异化部分来源于高校的属性差异:因为色彩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相比而言,偏文科类院校(华中师范、武大)更重视色彩要素的丰富和夸张,色彩明度高,视觉冲击力较强,色彩倾向性明确。偏理工类高校(华科大、中国地大)在色彩选择方面则更具理性,显得庄重肃穆。高校校园是多种条件制约下形成的高度复杂的系统,景观色彩是表达文化个性特征的一种有效手段。色彩需要自己的风格定位,不同高校需各有千秋,展示不同的风貌和场所记忆。这无疑是一项振奋人心的工作。芬兰艺术家伊利尔沙里宁曾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同样,“校园色彩内涵”来源于独特的色彩文脉,它融合了功能、文化与艺术表现,塑造了高校形象,增强学生心理认同感,这些都需要进行整体、科学的环境色彩规划和梳理。可以站在城市的角度,依据城市色彩理论对高校景观色彩提出规划策略。

3校园景观色彩与城市色彩的统一策略

3.1武汉城市色彩导则的借鉴意义

中国的城市建设规模和速度惊人,但色彩领域观念和水平滞后,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缺少系统、科学的控制和管理依据,城市色彩基本处于自主、随机状态。为使城市色彩体现地域性、发扬形象特色,城市制定了色彩规划设计的总体策略,并提出了以“控制”为目的的总体规划策略。2003年,武汉市围绕城市建筑色彩的规划,编制了一套《武汉城市建筑色彩技术导则》。导则以功能片区为单元,推荐城市建筑色谱为:冷灰、暖灰、中灰、重彩和淡彩等5类色系,同时推荐了300多种建筑外观用色。此导则是一项对城市建筑色彩的规定性、技术性控制框架。它虽然是针对建筑色彩而执行的,但毫无疑问为景观色彩提供了一个可参考的实证,也为城市视野之下的校园景观指明了方向。校园景观色彩作为城市色彩的组成部分,要力求与整个城市的规划取得协调,并延续地域特色。

3.2校园与城市景观色彩的协同

校园景观是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不能孤立存在。高校景观色彩如果不与城市环境包括其他高校产生某种联系,就破坏了城市的完整性。正如调研所得出的结论,正因为高校都是处于城市的同一区块(武昌洪山区),才展现出了一定的相似性。武汉俗称“江城”,拥有武昌、汉口、汉阳三地。它是一个典型的亚热带内陆城市,夏季日照充足、气温偏高,所以为避免人们产生浮躁的心理感受,景观应少量选用鲜艳夺目的色彩,以免造成过于强烈的色彩刺激。在季节上,秋冬气温偏低,不宜使用偏深冷色调。因此,武汉色彩应以活泼、轻快的浅暖色调为主,校园景观色彩也是如此。武昌作为文教科研区,包括了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在内的多所高校,因为文化植被十分丰厚,色彩应简洁、平和、富有朝气。总之,校园景观色彩设计可仿效城市色彩控制原则,比如通过推荐色谱的形式进行指导与约束。具体而言,需首先对城市整体色彩基调现状进行调研,然后再进行定位和个性化分析,提出大的指导方向。再次,可综合考虑校园文脉、历史、气候等各种要素,对校园景观中各类公共功能空间色彩进行分区设计和规划。

3.3校园景观色彩的控制理念

校园景观色彩的引导与控制包括主色调的形成、控制范围的划定,以及确定各区色彩的主色调、辅助色及点缀色,明确禁止使用的色彩以及对应的对象和位置等。还可将校园景观色彩专项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色彩控制管理的范畴,避免各自为政。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策略必须拥有一定的可操作性。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的色彩管理体系和数据标准,然后通过导则的方式来实施。其次,实施模式可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的层面针对现状色彩进行评价,划分出控制层级,做到大方向的校园景观色彩控制。除此之外,还可建立校园景观色彩规划的评价体系,加强公众参与,实现对色彩规划的监督。而这种控制体系在建设规划校园之时就可纳入,将其和建筑、道路等作为整体来设计,甚至可以在城市规划阶段实施,使校园与城市相得益彰。结语我们将校园称为“象牙塔”,校园景观色彩的人为统一规划、梳理是必要手段。以城市色彩的导则为指引,我们形成了校园景观色彩设计控制理念。话虽如此,却实行不易,操作上就是难点。但通过此番论述,也为校园景观色彩设计探索了一个规划模式,将有助于校园景观的发展。希望在今后,校园景观色彩设计能够同步纳入校园建设中,并拥有一个完善、系统的控制导则,一方面使校园与城市色彩形成和谐、统一的格局;另一方面校园景观色彩之间保持多样性差异,校园自身也能合理进行功能区规划。由于本人自身经验有限,研究尚不够全面、深入,不足之处需进一步研究。

第三篇:渤海大学调查报告 .

锦州渤海大学体育馆设施调查报告

(渤海大学文理学院

体育系)

目前锦州大学体育发展和全国大中小城市相比处在中上水平,如果与发达城市相比,锦州的大学体育还处在初级向中级过渡阶段。学生具备了许多休闲意识,但很多体育休闲起步还不久,在运动健身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供需矛盾突出,全校师生对健身场地、场馆、器材、健身技术培训指导等的要求更高了,健身设施还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建立一个完整、严密的体育服务体系还需做出很大努力。高校体育馆是高校体育设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为学校全天的体育教学、团队训练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场所,是开展体育竞技运动和全民健身活动的重要载体,其发挥作用的多少直接制约着高校体育运动发展水平及体育产业的发展,关系到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高等教育事业呈跳跃式进步,锦州市也为体育馆的建设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较好地促进了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并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在场馆规划、功能性质及发展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体育馆情况分析

作为体育场馆中有鲜明特色的大学高校体育场馆,它的建设、管理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那就是:方便、实用、实惠;以服务在校大学生的教学、训练、比赛为主,以兼顾周边群众社区体育为辅;以服务全体师生健身为主,以兼顾少数高水平运动队为辅;以提供无偿体育服务为主,以提供有偿体育服务为辅。我国多数高校的体育场馆存在着数量不足、功能单

一、不能适应当前不断发展的教学和健身娱乐的需求等问题,主要是建设资金不足、旧场馆严重老化、新场馆选址不好、功能欠多样化、经营管理体制不健全和和管理水平较低等原因造成的。本文提出了建设高校体育场馆的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多方筹集资金,合理改建旧场馆,科学选址建设新场馆;建设符合当地自然、人文和民情风俗的多功能场馆;用动态和发展的观点设计适应时代发展的场馆;科学的管理和自我发展等,从而进一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二、体育馆的基本情况

我们调查的内容是锦州渤海大学体育馆设施的情况。通过几天的实地走访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根据体育馆按使用性质可分为比赛馆和练习馆两类;按体育项目可分为篮球馆、冰球馆、田径馆等;按体规模可分为大、中、小型,一般按观众席位多少划分,中国现把观众席超过8000个的称为大型体育馆,少于3000个的称为小型体育馆,介于两者之间的称为中型体育馆。渤海大学经我们实地调查属于小型体育场馆,设计新颖别致,符合校园规模和规划,其开放性一般,只在活动和课程时进行开放。体育场馆内部照明和节能均达到要求,该体育馆原设计使用400W灯具182套,平均照度641Lux,效果在高校体育馆中达到中上水平,节电效率高达52.9%。

体育馆平面布置应严格按照各项国际标准,如网球、排球赛场净高不低于12米。一般适应国际比赛的体育馆室内高度不低于15米。观众席要安排在最佳视觉范围内。比赛场地的长轴方向不应设天然采光窗。比赛场地和练习场地应联系方便。主席台位置应按比赛仪式要求选择地位适中、视线最佳的地段。主席台人员、观众和运动员的进出路线和房间应分开。运动员入口宜设在主席台对面。裁判席、记分牌、计时装置、广播、电视和电气控制室的位置均应合理安排,以使比赛顺利进行。实地考察其受场馆规模影响变为极其紧凑,但满足学校需求。渤海大学体育场整体宽敞明亮,通风效果明显,做为高校体育场馆符合其体育设施的要求,为广大师生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总结

经过这次调查总结了许多,同时希望我们的一番心血没有白费,希望那些报告对同学有些帮助,最后,感谢老师的指导和各位的帮助。

体育系10级6班

王 爽 2010年12月9日

第四篇:景观论文

对森林公园景观评价方法的综述

摘要: 风景评价是风景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在风景林抚育管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深远的意义。文中全面介绍了目前国内外风景评价及风景林景观评价的研究进展状况和森林景观综合评价的方法,包括风景评价研究的发展过程、要的评价学派及其在森林经营管理中应用最广的森林景观评价方法,亦即心理物理学派中的美景度评判法。

关键词:森林公园

景观功能

景观评价

森林旅游

森林公园是以良好的森林景观和生态环境为主体,融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利用森林的各种功能,以开展森林旅游为宗旨,为人们提供具有一定规模的游览、度假、休憩、保健疗养、科学教育、文化娱乐的场所。森林景观不同于人文景观,是一种有规律的动态景观,随着时间的推移、林木的生长及人类活动会按照一定的节奏发生相应的变化。森林景观是形成森林旅游环境的物质基础,在森林公园进行旅游开发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对森林公园进行生态旅游规划、管理,则应全面地对森林景观资源进行科学的评价。

风景评价是风景经营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在风景林抚育管理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近年来我国开始重视风景林的发展与建设,许多地方的做法是将其它林种的林分经过抚育改造等管理措施使其朝着风景林方向发展,然而目前面临着管理使景观特征将如何发生变化,发生变化后将如何评价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将说明管理措施是否合理,是否需要改进,因此一套完整的理论和方法来对风景进行评价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国内外在该领域做了一些工作,下面将分别阐述。

一 国外风景评价研究现状

1.1 风景质量的评价方法

在西方,相当于汉语的风景的景观一词最早出现在希伯来文本的《圣经》旧约全书中,它用来描写梭罗门皇城(耶路撒冷)的瑰丽景色,这时景观的含义也等同于英语中的景色“scenery”,均是美学意义的概念。有关景观的研究有记载的可追溯到1757年Edmund Burke对景观美学的哲学研究。在林学方面,Gilpin在1791年发表了《森林风景与树林景观》,之后Marsh于1864年出版了《人与自然》一书,它在书中首次提出了利用分析手段(ana-lytical approach)来描述风景。风景的价值特别是在美国1858年首建中央公园时得到重视,并且这

种重视在1872年建造加利福尼亚州中部的约塞米蒂(Yosemite)国家公园及其它国家公园建设中得到加强。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以美国为中心开始开展了“景观评价”的研究,到了70年代该领域研究得到快速发展,并一直持续到现在。国外大多数学者认为风景主要是视觉意义上的景观。美国所做的“景观评价”也主要是就景观的视觉美学意义而言的。

一般来说,景观评价(风景评价)是指景观视觉质量(visual quality)的评价。风景评价(景观评价)实际上是风景美学的研究中心,也是指导风景资源管理的基本依据。20世纪70年代前后国外涌现的大量风景评价的方法,其特点大多表现在2个极端方面,Arthur等将这些方法分为描述因子法和公众喜好法,而且两者都有定性和定量的方法。Briggs等利用直接和间接的方法进一步划分模型,Crofts描述了2种方法,即喜好性方法和代理组成方法。Daniel等将方法细划为生态的、美学的、心理物理的、心理的、现象的(Arthur等1977年已经分过)和数量整体。描述因子法包括生态和美学方面,一般是由专家评定。公众喜好法包括心理和现象方面,通常采取问卷方式评定。数量整体方法包括心理物理、代理组成分法,是将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方法。目前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相比,重点放在定量评价上。经过近40年的发展,风景评价研究领域建立了许多学派,目前世界较为公认的有四大学派:专家学派、心理物理学派、认知学派或称心理学派和经验学派或称现象学派,可以说它们的理论和方法各具特色。

1.2 国际四大风景评价学派

专家学派(Expert paradigm):参与风景评价的是少数艺术与设计、生态、资源经营等领域的专家或受过专门培训的观察家来完成。评价结果将指导生产。Daniel等将专家学派方法细分为2种模型,即生态模型(Ecological model)和形式美学模型(Formal aesthetic model),生态模型强调自然美,认为人为干扰最轻的森林最美,提倡营林措施尽可能贴近自然。形式美学模型则以形体、线条、色彩和质地4个基本元素在决定风景质量时的重要性,以“丰富性”、“奇特性”等形式美原则作为风景质量评价的指标。目前美国的土地管理部门、林务部门多采用专家评价方法建立了风景评价系统(Visual Management System ,VMS)。心理物理学派(Psychophysical paradigm):把“风景—审美”的关系看作是“刺激—反应”的关系,主张以群体的普遍审美趣味作为衡量风景质量的标准,研究者通过心理物理学方法制定一个反应“风景—美景度”关系的量表,然后将这一量表同风景要素之间建立定量化的关系模型——风景质量估测模型。风景物理学派最有名的是Daniel等所创的SBE法,有关SBE详细情况将在下文描述。心理物理学方法在小范围森林风景(如一个林分)的评价研究中应用较广。认知学派(Cognitive paradigm):该学派和下面的经验学派没有像专家学派和心理物理学派那么令人注目。认知学派把风景含义建立在人的感觉和知觉上,景观一般用神秘性、可识性、庇护性、危险性等术语来描述或者从人对景观的感觉如安全、热烈、压抑或恐慌来描述。这些都是从人的生存需要和功能需要出发来评价风景(景观/生活环境)。认知学派是将人过去的人生体验与景观实际判别结合起来。代表性的学者有英国地理学者Apple-ton,他在1975年提出“嘹

望—庇护”(prospect-refuge)理论。之后美国地理学者提出了“情感/唤起”反应理论。Ulrich的理论则融进化论美学思想和情感学说于一体,试图通过生理测试技术(如脑电图、心电图)来测定人对于特定风景区的反应和评价,从而克服了语言表达对风景评价结果可能带来的误差。经验学派(Experiential paradigm)同认知学派相比更加主观化。它把景观的价值建立在人同景观相互影响的经验之中,而人的经验同景观价值也是随着两者的相互影响而不断的发生变化。它不像认知学派那样观测者对景观给出一般感觉描述,经验学派的观测者在与景观相互作用中对景观详细描述,并试图说明各种环境因子的作用和意义。

二 国内风景评价研究现状

国内对风景资源的评价过去有定性和定量2种方法,但多数采用定性描述法。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对定量评价法的研究越来越多。定性描述法主要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森林景观、环境质量、旅游条件等方面,用文字描述的方法进行评价。自然景观评价主要是对山水的评价,有的分为佳景、美景、胜景、奇景和绝景5个等级,但在具体操作时尚无严格的标准。森林景观评价,主要是对各种林分的外部特征、季相变化、搭配组合和古树名木等方面,评价其观赏和科研价值。还应进一步从森林内涵上评价其特殊的生态效益和保健功能。环境质量评价主要考虑直观感觉的安全、舒适和理性分析的卫生、健康等4个因素来分析,评价其生态状况、适用程度和游憩质量的优劣。刘滨谊对各派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利用多种专业科学的现代理论,把各派理论与方法的优点综合在一起,编构成“风景元素周期表”的框架系列,并应用景观遥感、图像处理和电脑运算等技术,使风景资源从信息集取、转译、评价、规划到提供各类规划图纸,实行电子计算机一体化,总称“风景景观工程体系”。俞孔坚认为心理物理学派是最科学最可靠的方法,并用其建立了森林公园风景质量评价的数量化模型。吴楚材根据专家学派的理论,利用层次分析法,结合森林公园的特点制定了中国森林公园等级划分标准。把生态因素放在重要地位,具体分为自然资源(65分)、人文资源(1 5分)、旅游条件(2 0分)三大要素。在自然资源中又分为山体(6分)、水体(5分)、植被(4分)、森林生态环境(37分)、天象(3分)、特异性(7分)、动物(3分)。在森林生态环境中又分为森林覆被率(6分)、环境质量(27分)、木本植物(4分)等。

三 心理物理学派理论在森林风景评价及风景管理中的应用

心理物理学派的方法应用最为成熟的风景类型就是森林风景,而且心理物理学方法在森林风景评价及其管理中应用最广泛的是SBE法。SBE法又称美景度评判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Daniel和Boster于1976年提出),该法的评判结果是由景观本身的特征和评判者的

审美尺度2个方面决定的。它是各种风景评价方法中最严格、可靠性最好的一种方法。因为它将观察者和景观相互联接起来,使美既不是只在观察者眼里也不是只在景观本身的特征。有许多研究都证明了不同风景评价者及团体之间存在着高度的一致性,又由于该方法把审美态度测量同风景成分的定量分析结合起来,实现用数字模型来评价和预测风景质量,而且本身具有一整套的检验方法,使该风景评价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性。另外,心理物理学方法是一种公式化的方法,一旦风景评价模型建立起来了,则只要对有关风景成分进行测量,即可根据模型得出风景质量的有关数据。

四 森林景观功能综合评价

对森林公园森林景观的评价工作按其美化功能、生态功能和保健功能三大功能

4.1美学功能

从美学角度,森林公园的开发应选择生态环境良好、群落稳定、植物品种丰富、层次结构复杂、垂直景观错落有致、林龄大、浓荫覆盖、色彩绚丽等森林景观供人观赏。森林景观之美是多形态、多成分、多层次的,对其美学功能评价研究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作,主要从珍稀植物、古树名木、奇花异草、林相季相等角度出发,也常以风景林、古树名木或专类园等形式进行开发。国内外对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价的研究已有较大的发展,其中应用心理物理学方法建立的森林景观评价体系得到最广泛的应用。国外主要采用描述因子法、调查问卷法、审美态度测定法,其中审美态度测定法又称心理物理学方法。由Daniel等提出的美景度评判法和Buhyoff等提出的比较评判法是心理物理学方法中应用最多且公认是最有效的两种评价模式。国内对植被美化作用的评价方法多是在心理物理学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调查,本着科学性、完备性、简明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等原则设置适宜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采用专家征询法、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采用相关的数学理论和专家意见建立评价模型和划分标准。

4.2生态功能

森林景观所具有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减轻噪音等生态功能,是森林公园的无形资产,也是森林公园得以发展的根本。评价森林景观的生态功能,应从森林景观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考虑。森林景观的结构与功能主要取决于植物群落的结构和类型、林分组成、植被景观多样性等。

4.2.1群落多样性

群落多样性是指生物群落在组成、结构、功能和动态方面丰富多彩的差异性。植物群落分类与排序也是认识一定区域内植被、研究植物群落多样性的重要手段和基础。物种多样性是群落结构特征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测定物种多样性指数及与之相联系的物种均匀度和生态优势度,可以综合地反映群落的组织水平,如结构类型、生境差异、演替阶段及稳定性程度等,进而可为森林景观资源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是一个群落结构和功能复杂性的度量,对物种多样性的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群落的组成、变化和发展,也可以反映群落及其环境的保护状况。对森林公园的植物群落进行物种多样性研究,探讨其一般变化规律及其生态学意义,可为森林公园的物种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森林公园森林景观的生态功能评价,常以森林植被的树种组成、郁闭度、林层结构、植被盖度为主要指标,通过植被调查,划分公园的主要植被类型,进而对森林公园的林分改造提出建议,为公园建设提供参考。

4.2.2景观多样性

森林景观多样性是区域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景观是由相互作用的、以某种方式重复出现的异质生态系统组成的陆地区域,可称之为景观要素,主要指各主要森林植被类型、林窗采伐迹地等。景观要素的组成结构对景观整体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根据各要素所占面积大小、形状及其所处的地位与作用,可将其分为基质、廊道和斑块3种基本要素分别进行质量评价基质是指森林景观中面积最大、连接性最好的景观要素类型,它在景观功能上起着重要作用,对森林景观的动态变化也产生巨大影响;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基质的狭长地带,在森林景观中主要起运输、保护资源和观赏作用,通常是森林公园的主要交通路径;斑块是在景观空间比例尺上所能见到的最小异质性单元,是一个具体的生态系统。森林景观类型的划分有多种分类形式和方法,依据的景观特征因子有景观的尺度、嵌块体特征、基质(包括形状、大小、色调等)及景观网络构型与均质性等。其中按景观基质划分,并把景观基质层作为景观分类系统的主要层次是常用的基本方法现有的工作多是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利用3S技术分析森林景观的空间结构特征,进行森林景观多样性评价。通过分析森林景观多样性,研究森林公园内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对生态过程的影响,并对景观进行合理配置,可充分发挥森林景观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功能。

4.3保健功能

4.3.1空气负离子

森林景观的保健功能是开展森林生态旅游的特有吸引点。开展森林旅游的一个重要目的

就是到森林环境中呼吸含有大量负离子的新鲜空气,达到消除疲劳、疗养保健的效果。空气负离子被喻为空气维生素或生长素,有利于人体健康,其作为一种重要的森林旅游资源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空气负离子与污染情况、人的体感舒适程度密切相关,是衡量环境质量的指标。而空气质量的好坏,是激发旅游者兴趣及开展旅游活动的因素之一。根据森林环境中空气离子的特点,提出森林负离子系数的概念,建立了森林空气离子指数评价模型,并以国内10个森林风景区空气离子的测定结果,建立了森林风景区空气负离子分级评价标准,认为:森林游憩区的最低负离子浓度(临界浓度)为400个/cm;负离子浓度达到1 000个/cm以上时对人体有益,属于保健浓度范围;负离子浓度为400~1 000个/cm的空气对人体既无多大危害,也无多大益处,属于允许浓度范围

4.3.2气候舒适度

舒适度是人体对大气环境所感觉的舒适程度。人对气候的感觉最敏感的是温度和湿度,因此,舒适度被认为是温度和湿度的综合效应,常用温湿指数表示。温湿指数是表征大气环境对人体冷暖、凉热感觉影响的综合指标,它考虑温度、湿度、风和日照等气象要素,即从生理气候角度评价人体对气候环境的舒适程度。其公式为:温湿指数(THI)=t-0.05(1-f)(t-14.4),t为平均温度(℃),f为相对湿度(%)。利用温湿指数划分人体感觉舒适度等级,可为森林旅游者提供参考,也为森林公园的管理提供方便。

国际上公认的四大学派:专家学派、心理物理学派、认知学派或称心理学派和经验学派或称现象学派,为景观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而景观功能的评价则为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参考.最终森林公园景观评价的发展为森林旅游准备了科学依据.相信景观评价和森林旅游的相互促进会使森林旅游的发展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参考文献: 1 俞孔坚.论景观概念及其研究发展.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7, 2 俞孔坚.自然风景质量研究——BIB—LCJ审美评判测量法.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88, 3 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4 俞孔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首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5 陈鑫峰.京西山地区森林景观评价和风景游憩林营建研究—兼论太行山区的森林游憩业的建设.博士论文.北京林业大学,2000 6 刘滨谊.风景景观工程体系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7 吴楚材.张家界森林公园研究.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

第五篇:渤海大学景点简介

通知:为了弘扬渤海大学 校总会 的历史发展文化和加强 校学生总会 的组织性,渤海大学 校总会 决定征集“渤海大学 校学生总会 会徽、会旗、会歌、会服、会章、口号”设计内容积极向上,形式简洁明了,含义深厚,方向明确,结合渤海大学 校总会 具体特点来进行设计。每个部门的部员,副部,部长主席团都要上交一份小稿内容包括:(会徽、会旗、会歌、会服、会章、口号),纸张要求:A4复印纸 要求字迹工整图案清晰,交稿时间定为下周一12月2日晚8点前交给美宣部长王珊珊各部门的交稿态度数量都

计入各部门考核中。

渤海大学景点简介

一. 北门

渤海大学北门始建于1950年,正对着西区图书馆,大门采用欧式造型,大门里面一侧上面有八个字是校训:多学博见和而不同。

二. 图书馆

渤海大学图书馆始建于1950年,面积为36,000平方米,坐落于北门正南方,图书馆现藏图书200万册。该建筑被评为我国建筑最高奖——鲁班奖。

三. 综合北楼

渤海大学综合楼坐落于图书馆北侧,主要用于计算机、听力等多媒体课程教学,内有电梯,环境一流。

四. 经法楼

渤海大学经法楼坐落于图书馆东侧,临近校园东门,楼内主要有:旅游学院、经法学院、管理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六个院系。

五. 人文楼

人文楼,位于经法楼南侧,音乐楼北侧。主要有文学院、教育与体育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共四个院系。

六. 音乐楼

音乐楼始建于2003年,位于校园东南,听林湖畔东侧,占地面积8600平方米,欧式的建筑风格,主要供艺术与传媒学院音乐系教学使用。

七. 理工楼

理工楼,位于图书馆西南侧,由三座单体建筑连贯而成,自南向北依次为理工1号楼、2号楼、3号楼。现有数理学院、化学化工与食品安全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新能源学院,共四个院系。

八. 听林湖

听林湖位于图书馆南侧,占地面积50余亩,景色美轮美奂,一湖秀色,名字由来一部摄影作品--一湖秀色映空碧。

九. 渤大超市

渤大超市始建于2003年,坐落于图书馆西侧,超市商品类型齐全,为同学们的衣食住行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十.综合实验楼

综合实验楼始建于2011年,坐落于图书馆西北侧,楼上有一楼

钟,该建筑主要用于化学化工与食品安全学院实验的研究。十一.食堂

渤海大学共有金和园和金盛园两座餐厅,分别位于渤大超市楼上和理工楼西侧,环境优雅,为同学们餐饮提供便利条件。十二.植物园

渤大植物园位于行政楼东侧,有瀑布、小溪、花海,景色优美,令人心旷神怡,犹如世外桃源。

十三.瀑布

瀑布位于图书馆西侧,是渤大著名景点,多年以来,校外各人事慕名而来,为渤大校园环境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新华网北京11月18日电(记者秦杰、徐京跃、霍小光、华春雨)这是8500多万中国共产党人用使命和担当作出的战略抉择。

这是13亿中国人民以智慧和力量写就的改革宣言。

2013年11月12日,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中国,北京,人民大会堂。

下午3时,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举行闭幕会,出席全会的中央委员经表决,一致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当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宣布《决定》通过时,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这是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宣言书,对中国走什么路、向何处去这个带有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作出了旗帜鲜明的回答:高举改革开放旗帜、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这是一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蓝图,对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战略部署,在理论上有一系列重大创新,在实践上有一系列重大突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勾勒出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

新世纪新阶段,人民共和国的改革开放航船,沿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辟的正确航道,又一次扬帆起航。

肩负伟大使命 回应时代要求——确定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的坚定意志

站在历史和未来的交汇处,有着强烈使命感的中国共产党,引领着拥有伟大复兴梦想的中华民族,继往开来,接力奋斗,开启了一个新的伟大征程。

“制定出一个好文件,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关键还在于落实文件,真正把全会精神转化成改造现实世界的强大力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总书记沉着雄浑的话语,向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发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员令。

整整一年之前,也是深秋初冬的季节。人民大会堂东大厅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向人民、向世界庄严承诺——

“党领导人民已经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完全有理由因此而自豪,但我们自豪而不自满,决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5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洪流中搏击风浪,创造出世所罕见的发展奇迹。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八大立足于“三步走”战略,明确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于前人孜孜以求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7年!

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35年,今天距离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也大致还有35年!

时不我待。今天,中国航船领航者肩负的使命,重大而紧迫。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选择一个什么样的重大课题,党内外、国内外都极为关注。党的十八大闭幕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研究。

当代中国处于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当今世界处于格局演变的重要阶段。

放眼世界,国际体系酝酿深刻变革,综合国力竞争空前激烈。

审视自我,重要战略机遇期稍纵即逝,机遇和挑战并存。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产生了,其复杂性、艰巨性、敏感性前所未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在经受现实挑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激发更大活力。

党的十八大结束不到一个月,2012年12月,总书记第一次到外地调研,就来到了广东深圳。8日上午,莲花山公园,总书记向***铜像敬献花篮。总书记坚定地表示,我们来瞻仰***铜像,就是要表明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奋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2012年12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繁重的事业,必须一代又一代人接力干下去。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朝着党的十八大指引的改革开放方向奋勇前进。时代的课题,摆在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前。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解决中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顺应时代潮流,满足人民期待,保持党和国家生机活力,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2013年4月,新一届国家机构换届选举刚刚完成。中共中央政治局从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的高度,作出了一项意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决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问题并作出决定。

冲破思想观念障碍,突破利益固化藩篱,只有中国共产党人才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中共中央政治局同时批准成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起草组,由总书记亲自担任组长。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党的最高领导人首次担任全会文件起草组负责人,彰显了党中央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高度重视。

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旗帜的坚定意志。这种坚定来自对35年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深刻总结,来自对我国基本国情和形势变化的清醒认识,来自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4月20日,中共中央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央和国家机关,解放军和各人民团体发

出通知,征求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118份意见和建议从全国各地汇集到北京。从上到下、自下而上,成千上万条关于深化改革开放的意见和建议反映上来。广东、河北、甘肃、海南、天津、四川、湖北、辽宁、湖南……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调研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遍及社区、乡村、企业、学校。他以深邃的洞察力和高屋建瓴的战略眼光,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需要调查研究的6个重大问题——

进一步形成全国统一的市场体系,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为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进一步提高宏观调控水平,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进一步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通过制度安排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各方面权益;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

这6个重要课题,直指中国改革发展的关键。

今天的改革,复杂程度、艰巨程度、敏感程度,丝毫不亚于35年前。

“我们在研究和思考全面深化改革问题时对此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总书记语重心长告诫全党。

随着调研的不断深入,随着认识的逐步提升,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遵循逐渐清晰了起来。——必须坚定深化改革的信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不动摇。矛盾越多、难度越大,越要与时俱进、攻坚克难。

——必须坚持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增强战略定力,创新具体方法,坚持核心立场,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在众说纷纭的建议中开好改革药方。

——必须凝聚深化改革的共识。找出最大公约数,在深化改革上形成聚焦点。对一些领域的改革通过试点先行,逐步解决思想认识上的差异。

——必须注重深化改革的统筹谋划。在进行战略全局的思考中,对完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作出科学的顶层设计,提出改革的总体方案、路线图、时间表。

——必须协同推进各项改革。加强对各项改革关联性的研判,努力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标相结合、渐进和突破相衔接。

……

35年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如平地惊雷,打破坚冰,开启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航程。今天,宏伟壮丽的改革事业又一次到了关键时刻,决定着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圆梦蓝图正在徐徐展开。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闭幕,记得这次会议在未召开之际就已引起各界的极大关注,除了全国人民翘首以盼,可以说世界各国都在拭目以待。毕竟,这次会议的成果将关系中国经济社会在未来的发展走向,关系人民的民生福祉,也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其具有的重要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为了传达学习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学院共青团召开全体人员会议,会上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会议指出,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全面改革,实际上是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五个建设提供了体制支撑,是十八大精神的延伸和扩展,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充分体现了执政党肩负的使命和领导人责任的担当,站在一个新的历史高度,表现出空前的改革勇气和决心,让我们备受鼓舞、充满信心。

习总书记的六条基本上构建了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的核心框架。“改革”又一次成了重中之重的关键词。但与十四届三中全会和十六届三中全会主要涵盖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相比,十八届三中全会将以经济体制改革为核心,同时兼顾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改革。再一

次说明了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这是《决定》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体现了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也契合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

可以预期的是,这次会议全面深化改革,也将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必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而我们要做的是怀揣梦想和信心,不断关注改革动向,提出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在党的号召下积极配合做出相应改变、落实和完善。

在下一步学习工作中,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及今后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号召全校团组织、团干部在第一时间结合本职工作开展专题学习活动,努力做到用心学、用脑学,并引导全校广大团员青年坚定不移跟党走,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为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平安、生态、幸福的社会主义社会学好本领贡献青春和力量!

文章

下载渤海大学文化传统及校园景观浅析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渤海大学文化传统及校园景观浅析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渤海大学专科专业(含5篇)

    渤海大学专科专业名称计算机应用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 应用电子技术 会计电算化 国际贸易实务 市场营销 工商企业管理(超市与连锁管理) 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餐饮管理与服务) 导游......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

    一、地块概括 二、规划依据 1.国家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规定。 2.建设方提供的《桓台实验学校修建性详细规划》。 三、设计理念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艺......

    校园景观设计方案

    校园景观设计方案(一) 为更好地展现沈阳城市建设学院的文化底蕴,提高校园景观品质,学校拟在校园绿地广场建校园景观雕塑,把学校的城市精神、历史沿革、文化元素以雕塑的形式展示......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 一、地块概括 1.图书馆和主教学楼间的方形地块园林设计。 二、规划依据 1.国家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规定。 三、设计理念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

    校园景观装饰[推荐]

    文案由金火炬校园文化公司提供: 承接学校的CI系统设计、展馆设计施工、行为识别系统规划、校园景观规划、校史馆设计施工等各项业务。 北大精神是北大校园文化的本质和核心,百......

    城市景观论文

    描述该城市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文化历史、景观特色、 并总结其城市景观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万城之城——罗马每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之处,令人难忘。意大利的首都罗马,是意大利......

    景观水电论文

    【摘要】本文根据园林工程电气设计的需要,提出了构思绘图中应注意的问题,以期对园林项目工程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配电设计TT接地系统景观照明 园林工程的电气......

    景观实习论文

    景观、建筑与城市规划综合实习报告 ————记苏州六日的行与悟 时间:2012年10月21日至10月26日 地点:江苏省苏州市 目的:通过参观苏州园林景观及城市设计实例,充实和提高专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