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解决贷款难融资难问题建议措施
近日,《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关于2009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发【2009】26号)明确提出,要“抓紧完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和贷款担保机构等多层次担保体系,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风险补偿机制;推进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和信用担保机构评级制度建设”。市委书记多次强调指出,开发
区、工业园区是我市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要“不断创新融资方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市本级要在 ‘整合资产、搭建平台、规模贷款’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市各工业园区企业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诸如贷款难、融资难等问题。
为保证“火车头”平稳快速发展,笔者认为,应根据国发【2009】26号文件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抓紧构建、完善我市园区企业贷款、融资担保体系,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为我市经济发展“火车头”的平稳、快速发展再添动力。通过吸收园区内企业入股、市县两级财政从工业园区土地出让金中划拨一定比例的资金给予扶持,成立股份制担保公司,为我市开发区、工业园区内企业提供贷款、融资担保。同时,还应鼓励各商业银行根据园区内不同企业的管理水平、负债比例、偿还能力等因素,确定不同的授信额度。最后,还要积极探索“银、园、企”三方封闭运行的土地质押、资产抵押等灵活多样的信贷办法。(
第二篇:关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建议
关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建议
在持续收紧的货币政策之下,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难、成本高的问题。近年来,金融机构普遍提高贷款利率,2012年各家银行又推出了承兑贷款业务,使我区中小企业的贷款成本迅速增高。我区数千家中小企业是出口创汇、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的生力军,是吸纳社会人员就业的主要平台,事关民生大计,对
于繁荣区域经济、改善民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较少,融资难度大,就连一些科技创新项目、民生项目、现代农业项目也得不到资金保障,严重影响了中小企业群的可持续发展。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解决融资成本高问题成为广大投资经营者的普遍要求。
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成本高原因非常复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政策环境因素。《中小企业促进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区出台多项政策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但是相关政策并不完善,银行贷款主要还是流向大型企业。在实际操作中,一些政府部门倾向于支持大型企业和招商工作中的新入住企业;对中介机构的培育相对滞后,信用评级部门对中小企业缺乏统一的评级标准,中小企业不能有效、及时地获取银行贷款。为确保企业生存,经营者不得不借助于民间渠道,无疑增加了利息成本。二是金融因素。各家金融机构仍然以大企业、大项目为主,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不够。在金融行业日益强化信贷风险防控的大背景下,多数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资信认定以大企业的指标作参照,多数中小企业难以达到发放贷款的条件,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中小企业贷款门槛,加剧了融资难的矛盾。三是企业自身因素。多数中小企业缺乏规模优势、品牌优势,固定资产、土地、房产等抵押不足,先天抗击市场风险能力较差;信息透明度不高,财务报表不规范,难以获得银行较高的信用评级;再加上贷款频次多、数额小、贷款管理成本高等因素,致使直接和间接融资渠道相对较少。由于银行融资渠道不畅通,一些企业向社会融资,又增加了成本。
近年来,国内物价持续走高,劳动力成本、原料成本、经营成本持续增高,我区多数中小企业面临艰难境地。帮助中小企业群走出困境,需要企业、银行、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对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完善相关政策,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
根据国家政策,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地方性法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首先,完善财政金融机制。目前我区在财政预算中已经安排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为中小企业担保、贴息。在坚持这一政策的基础上,应适当增加财政专项资金的数额,满足中小筹资需要;积极建设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建立健全社会参与、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中小企业融资创新服务体系。同时,建立一定数量的中小企业贷款风险准备金,鼓励各类金融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其次,建立公平的融资环境。政府加强与国有银行和地方银行的沟通,以政府推动、银行主导、中小企业参与的方式,研究制定与大企业脱钩、符合本区中小企业实际的银行独立信用评级体系,适当降低中小企业贷款门槛,营造大、中、小企业公平融资环境。
二采取多种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支持力度。
一要完善对地方银行的激励机制与业务指导机制。目前我区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等地方金融机构虽然资金规模与发展实力相对较小,但在支持城乡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却做出了重要贡献。政府可以在为中小企业的贷款数量与规模等方面提出业务指导意见,明确地方金融的具体信贷目标,在其自愿与防控风险的基本前提下,引导其不断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同时政府亦可将各类公共资金及部门账目,比如自来水公司业务、政府涉农性财政资金、社会保障资金、政府各单位工资发放业务等,转移到地方银行,激励其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二要加强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政策性银行的协调。建立政府、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代表组成的“余杭区中小发展论坛”,定期召开会议,增进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了解,搭建相互沟通、互利共赢平台,促进几类银行认识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提供资金支持。
三整合社会资源,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拓展。
在政府指导与监督下,充分发挥区工商联合会及各类行业协会的牵线搭桥功能,坚持企业自愿原则,积极发展企业之间互助性担保、参股投资合资等业务,引导中企业抱团发展,降低融资成本。政府加强对中介机构、信用评级机构、担保资产评估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监管,进一步规范操作,提升服务中小企业融资的能力;建立健全担保机构准入制度,风险评估制度、信用评估制度、资金资助制度和行业运行规则等,切实为中小企业提供合法、便捷、高效服务;同时政府财政适当给予担保机构一定的风险补偿,降低其经营风险,鼓励其更加注重服务中小企业。
四发挥职能部门作用,提高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政
府相关职能部门目光下移,关注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进一步发挥好行政监管与服务作用。财政、税务等部门进一步加强对中小企业会计人员的培训,指导其规范企业财务管理,健全财务报表、缴税台账等,为银行信用评级打下基础。中小企业主管部门指导中小企业完善经营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制度等,提高经济效益,提升社会形象,履行还贷义务,争取各类金融机构的广泛
支持。同时,亦应建立中小企业信息共享交流平台,鼓励其参与大型集团企业原料、生产、销售、市场等环节的分工,争取大企业的资金支持,尽量减少向社会及金融融资的频次。
第三篇:关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和建议的提案
关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和建议的提案
【提案者】:杨海平
【案由】: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央明确提出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积极发展中小企业。但贷款难、担保难、融资难问题十分突出,是当前影响和制约中小企业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有效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各界非常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当前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主要原因
造成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因素很多,总的来看,主要可归于以下几个方面:
1、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不够完善。随着近年来《中小企业促进法》等的颁布,我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法律体系正逐步健全,但仍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主要是未建立起当地统一的企业与个人征信系统,缺乏统一权威管理部门,导致当地相关政策缺乏有效协调和衔接,信用担保机构运行秩序不规范。
2、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不足。受各种因素影响,相当一部分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仍然是以面向大城市、大企业、大项目为主,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落实不够。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由于自身信贷资金规模的有限性,不能全面承担支持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3、中小企业自身素质有待提高。中小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技术含量低、资信情况不透明等情况,很多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财务状况不透明,财务报表不真实,无法向融资方提供有效信息。
4、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规模小,风险分散与补偿制度缺乏。政府出资设立的信用担保机构,缺乏后续的补偿机制;没有财政资金的持续投入,没有有效的资金来源,仅仅依靠自身担保费用和利息收入,很难维持担保基金的有效运作。
5、信用环境不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小企业融资。社会信用体系的欠缺和不完善,相关部门建立的信用数据系统缺乏共享性,缺乏完善的信用风险评估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还缺乏强有力的监测。
【委员建议】:
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一项涉及面广、系统性强的工程,需要政府、银行、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的相互配合、通力协作和共同努力。对此,本人提出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几点建议:
1、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环境
当前,要进一步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法律体系,全面落实细化《中小企业促进法》等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清理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发展的当地法规,营造公平的发展环境,拓宽中小企业发展空间。
2、增强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首先,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政策性银行等金融机构要进一步增强支持中小企业力度。其次,当地政府要鼓励充分发挥地方金融机构作用。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由于是地方性金融组织,规模小、信贷资金有限,在金融体系中是弱势金融机构。而实际承担的支持中小企业的任务,超过了任何一家商业银行。因此,要增强普陀农合行支持中小企业力度,将政府涉农性财政资金存放农村合作银行,以增加农合行信贷资金,增强农合行支持中小企业力度。
3、构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服务体系和风险补偿机制
第一,完善担保服务体系。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应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建立“一体两翼”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一体”指以政策性担保机构为主体“;两翼”指商业性担保和民间互助性担保为“两翼”。建立和完善担保机构的准入制度,资金资助制
度,信用评估和风险控制制度,行业协调与自律制度等。
第二,建立担保机构的风险补偿机制。由财政对担保机构按照实际担保金额的一定比例给予风险补偿,降低担保机构经营风险。
4、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素质
政府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应帮助中小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改善和规范财务运行质量。建立和健全中小企业信息共享机制,鼓励中小企业积极参与大企业、大集团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依托大企业加快发展。
5、加强诚信体系建设
政府要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组织相关部门构建统一的中小企业社会征信系统和运行机制,扩大征信系统的覆盖面和信用信息的采集面,增加企业信用信息的全面性、实用性和透明性,对企业自觉履约形成约束。有关部门要加大对违约中小企业的惩罚力度,坚决打击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失信行为,共同营造诚实守信的经济环境和社会信用环境。
第四篇: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确立了以市场化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小企业产值在中国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占比越来越高,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和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渠道和保障。但中国中小企业如何解决融资难的问题一直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
现状许多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因素,例如企业资产规模问题,财务制度不健全,信息不对称,有些还存在信誉缺失等问题,难以控制信贷风险。由于外部因素,例如现行金融体制的国有商业银行垄断程度过高,不利于开展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活动。融资成本较高,融资方式,渠道狭窄,政策供应不足等,已经成为中小企业融资难得大问题了,我们需要解决。
首先,第一基本点,中小企业要自我提高。(1)树立良好的信用观念,建立良好信誉。提高自觉还贷意识,保持良好的银企关系。小企业的良好信誉形象是融资成功的重要角色,2)提高中小企业经营者和管理者的水平,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不断建立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大力引进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3)建立监督机制。不仅企业内部需要建立的机制是监督机制,企业外部也要建立监督机制。因此,中小企业必须从自身做起,通来扩大社会影响力。
第二.加强政府的制度供给。(3)由政府发起,同担保机构、银行、企业、四方共同组建贷款融资平台,扩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1)政府主导建立信用担保体系。由政府出面组建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融资进行担保,这样不仅能够使中小企业获得生产经营所需资金,同时也降低了银行的风险。(2)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立法手段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发挥政府的政策导向与资金支持功能,培育、引导规范发展中小企业创业投资、风险投资机构。由政府来保障中小企业的发展,这些都将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第三,深化金融机构的改革与完善。(1)完善中国的银行体系,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中小银行。在金融机构上有所创新,例如建立民营银行,这样有效的降低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打破现有的银行垄断,实现金融的多元化,更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2)同时,还要加大国有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力度,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例如可以建立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机构,建立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政府专项基金等(3)利率和银行收费市场化。应该进一步使利率市场化,发挥市场的作用合理配置资源。
第四,建立与完善信用担保制度(1)开展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利用企业信用记录,对企业的综合信用度评出若干不同等级,为政府部门监督、银行放贷、社会中介担保组织和投资经营者提供信用信息服务。(2)要加快建立中小企业守信激励失信惩戒机制。通过信用等级评估,将各个中小企业按照信用等四类:守信企业、警示企业、失信企业、严重失信企业。然后设立黑名单制度,将不守信用企业在各类媒介中曝光,加强新闻媒体监督,使企业不敢失信。(3)建立信用担保制度及机构,中小企业就可以获得更多的贷款支持。这是中小企业融资信誉度的最有效方式。政府还应鼓励设立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风险投资基金,多渠道﹑多形式扩大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范围,从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总之,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不只是企业自身一方面的解决问题,还是金融机构,政府一起努力解决的问题。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核心,它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企业,金融机构,政府政策不断变革创新与完善的过程。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资金强有力的支持,所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是必须努力彻底解决的。
第五篇:关于创新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的建议
关于创新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的建议
近几年,政府相关部门构建多元化、多层次金融服务体系,多渠道化解中小企业资金供求矛盾。与以往相比,小微企业贷款无门的问题有所改善。据省金融办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末全省462家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331.5亿元,同比增长27.4%,其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三类贷款占全部贷款的86.2%;融资性担保机构在保余额突破1100多亿元,其中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责任余额超1000亿元,占比97.8%。但在调查民营企业生产经营遇到的困难中,“缺资金”列第一位,认同度为53.5%。
一、小微企业融资难现状
目前企业在融资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融资贵,贷不起”。国有商业银行仍然存在“扶大不扶小”的偏见,对小微企业“短、少、散、快”的资金需求无法提供有效供给。中小企业只有转向小额贷款公司、民间借贷等途径,形成了事实上的贷款利率双轨制。据调研,小微企业贷款的综合成本费用率为10%以上的占75.5%,有17%的企业的贷款成本在12%以上。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的年利率是12-15%,企业所贷资金,50%为现款,另一半是承兑汇票,或者全部是承兑汇票,再加上各种费用,实际资金的使用成本更高。另外有不少企业反映,小额贷款公司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矛盾的同时,推高了资金的使用成本,充当了“影子银行”。不少实 1
力较强的大企业在国有商业银行获得利率较低的贷款,再通过小额贷款公司转贷给小微企业,获取利差。
二、小微企业贷款难的原因分析
(一)小微企业旺盛的资金需求与银行机构信贷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小微企业普遍原始资本积累不足,随着企业的逐步发展壮大,对资金的需求极其旺盛。受成立时间短、盈利水平低等因素制约,其内源融资能力有限,故而许多小微企业都有通过银行机构借款进行外源融资的强烈需求。而近几年,我国实行稳健货币政策,市场流动性收紧,央行和监管部门对银行机构实行严格的信贷规模控制,银行机构信贷投放(包括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不足,与小微企业发展旺盛的资金需求形成强烈的反差。
(二)小微企业经营高风险性与银行机构信贷资金安全性之间的矛盾。相对而言,小微企业生命周期短、破产率高、抗风险能力差,并且小微企业普遍缺乏有效的还本付息保证和风险分担机制,包括可提供的抵押担保不足等,导致其获取金融支持后,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风险、形成的损失极有可能通过信贷环节转嫁给银行机构。
(三)小微企业高分散和高成本性与银行机构资本逐利性之间的矛盾。小微企业具有规模小、数量大、分布广的特征,资金需求“短、频、急”,银行机构向小微企业经营等量收息资产较其他贷款对象而言需付出更高的营运成本。另外,大多数小微企业没有规范的财务会计报表,内部的监督制衡机制也不够完善,由于信息不对称,银行机构为防止资 2
产风险,要么放弃交易来避免逆向选择,要么加强监管来规避道德风险,两者的最终结果都将导致小微企业信贷市场的萎缩或交易成本的增加。
三、破解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的建议
1、明确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要求。分机构类别提出小微企业贷款占比要求,将各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信贷投入实行量化考核,达到一定规模,政府给予奖励。如大型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占比不低于30%;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不低于40%;城市商业银行不低于50%;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不低于70%;村镇银行不低于85%。
2、建立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体系。积极稳步发展村镇银行、小贷、担保公司等小型金融机构,打通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通道,建立广覆盖、差异化、高效率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机构体系。通过建立小微企业融资信息网,扩大金融服务网点覆盖面,积极谋划各金融机构在工业园区,经济强镇的布点问题,切实降低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及准金融机构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无法借贷问题。
3、推进金融产品创新。小微企业虽然无抵押、少抵押,但是生产经营稳、管理灵活。围绕这一特点,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开发适合小微企业的金融产品,鼓励围绕小微企业、“三农”和个人创业等融资需求实际,加大商标权、专利权、集体土地使用权质押等金融创新产品试点推广,持续开展各类金融产品创新工作。建议对成功开展首单业务、贷款利率不上浮,并及时投放至企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分别 3
予以奖励。对同时成功开展多项业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可按产品创新种类分别奖励。指导保险业金融机构创新小微金融产品,推出小额贷款信用保证类保险业务,为小微企业提供增信和贷款便利。
4、推进“增信式”和“分段式”还贷方式。针对民营企业因贷款期限错配、新担保机构难落实及民间融资成本高等现状引发的还款难题,推出“增信式”、“分段式”两种流动资金贷款还款方式,缓解小微企业周转快、还款难、成本高、期限错配等根源性问题。其中,“增信式”模式主要针对符合条件的优质小微企业或基于实体、经营前景良好但暂时出现流动资金紧张的小微企业,在原授信额度基础上,通过增加一部分专用授信额度的贷款,并在合同上明确该贷款用于归还其他借款合同项下到期的流动资金贷款;“分段式”模式主要支持生产周期和回款周期较长,在贷款使用前期主要为投入期、后期回款较为集中的小微企业,合同项下贷款期限被灵活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不还本,第二阶段分期还本,并延长至2或3年。
5、探索信用贷款试点工作。在坚持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重点选择成长性、科技型、环保型等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支持的小企业作为试点对象,大力推广信用贷款试点,试行免抵押、免担保。其做法不受银行权限和额度限制,不仅有助于缓解小微企业贷款难、助推企业及实体经济发展,也有助于促进银行转变“唯抵押论”的信贷理念,提升自身经营管理能力。
6、建立健全小微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建立以省信用担保集团为龙头的再担保服务体系,在银行、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公司之间构建新型风险共担机制。加强对全省各级国有担保机构的管理考核,促使其降低融资担保费率,提高风险容忍度,更好地发挥为民营企业提供政策性金融服务的作用。
7、鼓励、支持、培育网上融资。建立健全安徽金融网络平台,全省中小企业可借助网络平台发布融资需求,银行可在第一时间获取企业融资信息,并立即指派信贷员深入企业作进一步调查,在指定工作时间内给予企业回复。同时,引入规范的专业担保公司参与,对抵押担保有困难的企业可直接在网上洽谈、合作,促进企业融资对接。
8、完善政策激励措施。制定出台对小额贷款、融资性担保机构的增资扩股、税收、业务增长等方面的具体扶持政策,鼓励其围绕“小、个、农”的市场定位,拾遗补缺提供金融服务。设立小微企业信贷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直接对银行机构提供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贴。对于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银行机构,在小微企业贷款经营利润的所得税减免、小微企业贷款拨备税前列支、不良小微企业贷款核销等方面给予相应政策倾斜。制定有别于大企业的中小企业评级标准,科学考核和处臵中小企业不良贷款,合理制定中小企业不良贷款控制指标,切实保证新增贷款规模真正用于中小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