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游龙华烈士陵园有感1
参观龙华烈士陵园有感
在3月14日的那天,我们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龙华烈士陵园”。上海龙华烈士陵园记录着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再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至中国解放、改革开放之后各个时期无数烈士们的生平事迹。他们把中华民族从深渊中拖了出来,他们用头颅热血换来了祖国的解放、民族的独立,他们用赤诚的爱国之心创造了无比美好繁荣昌盛的新中国。这就是中华民族龙的传人的力量!这就是从钢铁中炼出来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力量!
当双脚迈入那个庄严又不失生机的陵园,我的心里涌起了一股莫名的感受。注视着陵园走道两边石碑上刻着的遒劲大字“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我陷入了沉思。
这里,没有文本教材,却有丰实的图片板报资料,图文并茂,富有生动感情和真实理性;这里,没有教师的滔滔不绝与强行灌输,却有逼真的史迹、鲜明的烈士形象,供游客们瞻仰感受;这里,没有什么校规成绩的压力,却有来自块块烈士丰碑的革命情怀熏陶与爱国主义的陶冶„„。这里,都是活的,在这里受教育,全凭自己的人性良知,全靠自己的睹物感怀,全依自我的情感融入。
从入口沿着甬道,走过纪念桥,迎面展示的就是开阔的纪念广场。广场的两侧,耸立着“独立、民主、解放、建设”两座主题雕塑。广场中央是红色花岗石纪念碑,碑上镌刻着江泽民主席亲笔题词的“丹心碧血为人民”。纪念碑后即为巍峨壮观的龙华烈士纪念馆。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墓区,墓区由烈士纪念堂、烈士墓和无名烈士陵组成,安息着近1700位革命烈士的英灵。烈士墓为东南朝向月牙形坡地,环抱近旁的两层圆形烈士纪念堂,共同组成意为“日月同辉”的箭镞造型。无名烈士陵由墓碑、雕塑的长明火组成。昼夜燃烧的长明火,象征着烈士们生命之火不灭和革命精神永驻。
看着这些烈士英勇牺牲的悲壮史实,让我想起了这首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我彻底地明白了这首诗的意义,这些烈士为了和平,为了我们今天的生活,与敌人顽强作战,他们却都倒在了地上。他们克服重重困难,浴血奋战,正因为心中存着的信念,才有了“红军不怕远征难”的精神;胜利的步伐正是踏着烈士的鲜血走来的。他们的灵魂,永存在于人们的心间!
参观完龙华烈士陵园,我的心情无比沉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与社会主义成就的取得,同我国近一个半世纪无数烈士的英勇奋斗是分不开的。烈士的一生,就是一篇无比壮丽伟大的史诗。他们坚定的信仰、光辉的思想、高尚的人格、不朽的业绩,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做人的楷模。我们应该多学习这些革命先烈的精神,紧紧围绕在党的旗帜下,更好的为祖国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不辜负国家和人民的期望。
第二篇:游龙华烈士陵园有感范文
游龙华烈士陵园有感
第一组
郑敏
为了通过回顾党的历史,坚定理想信念,我们小组选择了龙华烈士陵园作为课外实践活动的地点。2016年11月12日下午,我们组一行5人来到了龙华烈士陵园,自发买了象征高尚的白菊花来表达对烈士们的敬意与哀思。
进入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金字塔状的烈士纪念馆及刻有江泽民同志题字“丹心碧血为人民”的纪念碑,的确,埋骨于此的烈士们当得起这7个字。
我们首先瞻仰了有名烈士墓和无名烈士墓。在无名烈士墓前,长明火象征着英雄们的精神与世长存。后方的巨大石像最为震撼人心。半身入土的人,不知道他是谁,他却拼尽全力托举起民族的希望,这就是无名烈士,不求留名,只为信仰而战,至死方休。我们向无名烈士墓献上了菊花,并三鞠躬,以表追思。来到有名烈士墓,我们凝视着每块墓碑上的大名,心中满怀敬意和感激,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他们用生命换来的,英雄们请安息吧,你们未完成的使命就由我们来继承,在党的领导下,终有一日,你们会看到你们的理想达成。
接着,我们参观了烈士纪念馆,馆内分为三个主题厅,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厅、,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厅、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厅。走进前言厅,一下子就被两边巨大的照片墙所吸引。由一位位烈士和各种实况照组成的黑白照片恰恰比任何颜色都能震撼人心。自1840年起,中国经历了长达百年的革命征程,其中所涉及到的革命烈士不计其数,甚至不是几面墙就能展现的。照片中的他们或眉目清秀、或孔武有力,有人扛起机枪,有人示威游行,有人伏案奋笔,无论选择何种道路,他们有着共同的信仰:那就是为中华民族而战。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美好都是烈士们用生命换来的,我们该感恩、该永远铭记先辈们的付出,学习他们高尚的品格与不屈的坚韧。我们要跟随他们的脚步,在党的带领下继续实现他们未完成的使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厅,高中课本中鲁迅先生的《为了忘却的纪念》中的左联五烈士首先出现在我们眼前,当年懵懵懂懂还不太了解他们的事迹,现在再次回顾,这五个熟悉的名字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与反动势力作斗争,不惜牺牲生命,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奉献精神,随时准备着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一切。
最后我们去了看守所的遗址,那里是烈士们的就义地,“男牢房”里是四张双层床,没有灯,只在墙的最上方开了一扇小窗,阳光都无法照射进来,一进去就能感受到刺骨的阴寒,这样的环境最能消磨人的意志与斗志,然而烈士们并没有屈服,依旧死守党的秘密,顽强抗争,直至生命最后一刻。“女牢房”虽有窗,但没床,只能睡在阴冷的地上,实在很难想象她们是如何熬过这段艰难岁月的。看守所遗迹仍在,烈士们身虽不在,英魂却会一直笼罩在看守所上方,看着这个迫害他们身心的地方变成了我们缅怀他们的地方,愿英灵得以安息。
走出龙华烈士陵园时,大家的心情都有些沉重,想到烈士们的遭遇,在恶劣的环境下,遭受着严刑拷打仍旧坚持着信念,实在可敬可佩。我们该以这些烈士们为榜样,坚定自己的信念,实现自身的价值,为共产主义事业献出全力。
第三篇:览龙华烈士陵园有感
览龙华烈士陵园有感
十月二十七日,我们一行九人踏上红色旅途寻访“龙华烈
士陵园”。龙华烈士陵园由邓小平同志题写园名,位于龙华寺西侧,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这里原为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旧址和龙华革命烈士就义地。解放后,作为革命烈士纪念地予以保护,20世纪90年代初与上海烈士陵园合并建设。1995年7月1日建成开放,是一座集纪念瞻仰,旅游,文化,园林名胜于一体的新颖陵园,素有“上海雨花台”之称。此次对龙华烈士陵园的参观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先烈们“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精神。
我们去的时候由于不知道怎么走,靠问路前行,所以进
陵园时走的是小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旧址。刚进门就有一种阴暗昏惑的感觉,恰逢此时又下着蒙蒙细雨。我们先参观了卫兵营房和有关龙华介绍的照片和文字,接着我们走进了一个围墙高耸的院子,对,这是一个看守所,里面曾关押过许多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人物。
看守所分男牢和女牢,我们先去了男牢参观,打开牢门,里面阴暗潮湿。当我走进一个房间想近距离感受一下先烈们的生活环境时,我有一种窒息想要往外冲的感觉,我无法想象先烈们是怎样在这样的环境下度过的。而在我要出牢门时,几个爱开玩笑的同学将牢门关上了,里面瞬间暗下了许多,我往上面看了一下,高耸的墙面让我望而生畏,唯一的出路就是那扇牢门,我当时确实有一丝恐惧,同时也有一丝同情,同情那些被关在这暗无天日的地方的先烈们,他们无法逃脱,只能被无情地禁锢在此。接着我们去了女牢,那里的环境和男牢差不多,四周高墙耸起,令人望而生畏。
走出看守所,回首相望,我的心情沉重了许多。想到先
辈们毫不畏惧,坚贞不屈的精神太值得我们在温室里长大的这一辈青少年学习了。那阴森窄小的看守所,那地道中隐约的斑斑血迹,以及仿佛听到的铁镣碰撞声,都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这时天开始放晴了,虽然阳光并不明媚,但至少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去参观烈士陵园,那里曾是一个血腥的刑场,无数先烈和爱国志士们抱着“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情怀英勇就义。也许战争的硝烟已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的爱国精神却永远烙在我们的心灵深处。这里视野开阔,加入了一些现代化的场景设备,同时以相应的植物风姿来烘托陵园的主题内涵,庄重而不失生机。园内有大草坪,大面积的松柏、香樟、红枫、桃花、桂花、杜鹃,使陵园呈现“春日桃花溢园,秋日红叶满地,四季松柏常青”的景象。整个陵园中,处处回荡着老一辈革命家的浩浩正气。从陵园中走过,随处可见大块的石头树立在树丛和草地上,上面都题有革命烈士的肺腑之言,当然,我们也时不时凑上去拍两张照片作为留念。看到一个个高耸的雕塑,以各种被残害的姿态展示在我们面前时,我的心一颤,为当年烈士们献身救国的豪情万丈和慷慨激昂而感动。
走过纪念桥,来到纪念广场,那块红色花岗石纪念碑吸
引了我们的注意,碑上镌刻着江泽民主席亲笔题词的“丹心碧血为人民”,其后便是龙华烈士纪念馆。走进馆内,两个热情的志愿者担任我们的导游,领我们逐一参观。这里不是抽象的文本教材,而是拥有丰富的图片和板报资料,图文并茂,富有生动感情和真实理性的纪念馆。在这里我们需要将感情融入,与烈士同在。面对布满弹孔的烈士遗物和让人眼花缭乱的被害革命烈士的照片集,我们的心情异常沉重,眼前浮现出一幕幕血腥的场景,就像火一样燃烧着我们的爱国之心,它激起我们对烈士们的无比敬畏之情,想到我们作为烈士的后代,应该继承他们的遗志,为祖国的发展开拓进取,勇往直前。
我们一路参观来到了纪念馆的一楼,那里放着几台现代
化设备,上面记录了许多革命烈士的资料和一些革命歌曲,当一首首革命金曲在我们耳边响起时,我热血沸腾,感觉充满了力量,我知道,这种力量来自对革命先烈的大无畏精神的感动,我们应该将这股力量化为学习的动力,以实际行动来证明,争做祖国栋梁,这样才能告慰英烈们,让他们得以
安息。作为一个大学生,这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伴着歌曲回音,我们徐步走出纪念馆,不一会儿,来到一个雕塑前面,他跪倒在地,伸手张口后仰,我猜想他一定是在快要被害时,高喊着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向世人昭示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这一幕该是多么的悲壮啊!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墓区,墓区由烈士纪念堂、烈士
墓和无名烈士陵组成,安息着近1700位革命烈士的英灵。烈士墓为东南朝向月牙形坡地,环抱近旁的两层环形纪念堂,共同组成了意为“日月同辉”的箭镞造型。无名烈士陵由墓碑、雕塑的长明火组成。昼夜燃烧的长明火,象征着烈士们的生命之火不灭和革命精神永驻。也许我们记不住英烈们的名字,但他们英勇不屈,为党和人民付出一切的大无畏精神却是让我们永远铭记在心。
走出陵园时,再看到“丹心碧血为人民”这几个大字,心
里对它有了更深的了解,心头涌上来的是一种更为复杂和沉重的感情。是啊,这里的每一位烈士,都是一座不朽的丰碑,他们一心一意为人民的崇高精神将像烈士幕前的长明火一样永远燃烧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这让我想起了一首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些烈士们为了和平,为了我们今天的生活,与敌人浴血奋战,虽然倒下了,但他们的灵魂却永远存在人们的心中。革命先烈们的奉献精神给中华民族精神上渲染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我们在这种精神的感召和激励下,自强、自信、自尊、自律,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我们美好的明天,储备知识,储备能量,抓住机遇,笑迎挑战,用我们这一代人特有的风采去描绘未来更加光彩夺目的画卷。
时光漫漫,许多往事都会如过眼云烟,稍纵即逝,但参观烈士陵园所激发出来的坚定信念,却永远铭刻在心。
第四篇:览龙华烈士陵园有感
览龙华烈士陵园有感
十月二十七日,我们一行九人踏上红色旅途寻访“龙华烈士陵园”。龙华烈士陵园由邓小平同志题写园名,位于龙华寺西侧,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这里原为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旧址和龙华革命烈士就义地。解放后,作为革命烈士纪念地予以保护,20世纪90年代初与上海烈士陵园合并建设。1995年7月1日建成开放,是一座集纪念瞻仰,旅游,文化,园林名胜于一体的新颖陵园,素有“上海雨花台”之称。此次对龙华烈士陵园的参观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了先烈们“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精神。
我们去的时候由于不知道怎么走,靠问路前行,所以进陵园时走的是小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旧址。刚进门就有一种阴暗昏惑的感觉,恰逢此时又下着蒙蒙细雨。我们先参观了卫兵营房和有关龙华介绍的照片和文字,接着我们走进了一个围墙高耸的院子,对,这是一个看守所,里面曾关押过许多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人物。
看守所分男牢和女牢,我们先去了男牢参观,打开牢门,里面阴暗潮湿。当我走进一个房间想近距离感受一下先烈们的生活环境时,我有一种窒息想要往外冲的感觉,我无法想象先烈们是怎样在这样的环境下度过的。而在我要出牢门时,几个爱开玩笑的同学将牢门关上了,里面瞬间暗下了许多,我往上面看了一下,高耸的墙面让我望而生畏,唯一的出路就是那扇牢门,我当时确实有一丝恐惧,同时也有一丝同情,同情那些被关在这暗无天日的地方的先烈们,他们无法逃脱,只能被无情地禁锢在此。接着我们去了女牢,那里的环境和男牢差不多,四周高墙耸起,令人望而生畏。
走出看守所,回首相望,我的心情沉重了许多。想到先辈们毫不畏惧,坚贞不屈的精神太值得我们在温室里长大的这一辈青少年学习了。那阴森窄小的看守所,那地道中隐约的斑斑血迹,以及仿佛听到的铁镣碰撞声,都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这时天开始放晴了,虽然阳光并不明媚,但至少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去参观烈士陵园,那里曾是一个血腥的刑场,无数先烈和爱国志士们抱着“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情怀英勇就义。也许战争的硝烟已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的爱国精神却永远烙在我们的心灵深处。这里视野开阔,加入了一些现代化的场景设备,同时以相应的植物风姿来烘托陵园的主题内涵,庄重而不失生机。园内有大草坪,大面积的松柏、香樟、红枫、桃花、桂花、杜鹃,使陵园呈现“春日桃花溢园,秋日红叶满地,四季松柏常青”的景象。整个陵园中,处处回荡着老一辈革命家的浩浩正气。从陵园中走过,随处可见大块的石头树立在树丛和草地上,上面都题有革命烈士的肺腑之言,当然,我们也时不时凑上去拍两张照片作为留念。看到一个个高耸的雕塑,以各种被残害的姿态展示在我们面前时,我的心一颤,为当年烈士们献身救国的豪情万丈和慷慨激昂而感动。
走过纪念桥,来到纪念广场,那块红色花岗石纪念碑吸引了我们的注意,碑上镌刻着江泽民主席亲笔题词的“丹心碧血为人民”,其后便是龙华烈士纪念馆。走进馆内,两个热情的志愿者担任我们的导游,领我们逐一参观。这里不是抽象的文本教材,而是拥有丰富的图片和板报资料,图文并茂,富有生动感情和真实理性的纪念馆。在这里我们需要将感情融入,与烈士同在。面对布满弹孔的烈士遗物和让人眼花缭乱的被害革命烈士的照片集,我们的心情异常沉重,眼前浮现出一幕幕血腥的场景,就像火一样燃烧着我们的爱国之心,它激起我们对烈士们的无比敬畏之情,想到我们作为烈士的后代,应该继承他们的遗志,为祖国的发展开拓进取,勇往直前。
我们一路参观来到了纪念馆的一楼,那里放着几台现代化设备,上面记录了许多革命烈士的资料和一些革命歌曲,当一首首革命金曲在我们耳边响起时,我热血沸腾,感觉充满了力量,我知道,这种力量来自对革命先烈的大无畏精神的感动,我们应该将这股力量化为学习的动力,以实际行动来证明,争做祖国栋梁,这样才能告慰英烈们,让他们得以
安息。作为一个大学生,这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伴着歌曲回音,我们徐步走出纪念馆,不一会儿,来到一个雕塑前面,他跪倒在地,伸手张口后仰,我猜想他一定是在快要被害时,高喊着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仰,向世人昭示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这一幕该是多么的悲壮啊!
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墓区,墓区由烈士纪念堂、烈士墓和无名烈士陵组成,安息着近1700位革命烈士的英灵。烈士墓为东南朝向月牙形坡地,环抱近旁的两层环形纪念堂,共同组成了意为“日月同辉”的箭镞造型。无名烈士陵由墓碑、雕塑的长明火组成。昼夜燃烧的长明火,象征着烈士们的生命之火不灭和革命精神永驻。也许我们记不住英烈们的名字,但他们英勇不屈,为党和人民付出一切的大无畏精神却是让我们永远铭记在心。
走出陵园时,再看到“丹心碧血为人民”这几个大字,心里对它有了更深的了解,心头涌上来的是一种更为复杂和沉重的感情。是啊,这里的每一位烈士,都是一座不朽的丰碑,他们一心一意为人民的崇高精神将像烈士幕前的长明火一样永远燃烧在每一个中国人心中。这让我想起了一首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些烈士们为了和平,为了我们今天的生活,与敌人浴血奋战,虽然倒下了,但他们的灵魂却永远存在人们的心中。革命先烈们的奉献精神给中华民族精神上渲染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让我
们在这种精神的感召和激励下,自强、自信、自尊、自律,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我们美好的明天,储备知识,储备能量,抓住机遇,笑迎挑战,用我们这一代人特有的风采去描绘未来更加光彩夺目的画卷。
时光漫漫,许多往事都会如过眼云烟,稍纵即逝,但参观烈士陵园所激发出来的坚定信念,却永远铭刻在心。
第五篇:游烈士陵园有感
游烈士陵园有感
题记:沉沉的坟冢,埋葬了许多,也寄托了许多
清晨我们一行五人踏着朝露来到烈士陵园。烈士这个词似乎已经让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所遗忘了,美好而又安逸的生活已让我们磨平里悸动,但烈士又是一个让人敬佩又振奋的词语。今天的参观让我们平静的血液又再次沸腾。
走进烈士陵园,看到了非常庄严的大门,和“哈尔滨烈士陵园”几个黄金大字,心情也开始沉重了起来,低沉的情绪在酝酿。这里是如此的安详静谧,就如同人间净土,精神的天堂。
进门便是许多的碑文,这些碑文如同历史的长廊将我带到战火纷飞的年代。我似乎听到了冲锋号的响起,一阵震彻山谷的厮杀,随后又进入死一般的沉寂,战火的硝烟弥漫了整个天空。它是一场可歌可泣的战争。
革命先烈的一幕幕事迹总是浮现在眼前,我的心灵深深体会这次参观受到的洗涤和震撼,那些名字被刻在纪念碑上的革命先烈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光辉的一生。是你们让自由的曙光再现,但你们却长眠地下,或许是我的脚步太重,惊醒了你们。你们说:一生一世为人民,一生一世爱人民,我们是共产党员,就应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要吃苦在先,享乐在后,今天的分离和吃苦是为了全民的解放和以后的永不分离。就是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我国几代优秀的中华儿女奋斗拼搏,无私奉献,为新中国的崛起,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烈士永生,浩气长存。你们豪壮的歌声穿越时空,“照耀全球,闪烁不灭,最惊人的火星;万恶日寇,自掘坟墓,非人能回生,勇猛的冲锋,吉凶祸福,并非天定,事在人为,诚至金开,自有曙光逢。”我曾怀疑过人的永生,但当乐观豁达、坚定的信念,无私奉献的精神汇聚到一个人或一群人身上时,它便是永生。
战火的硝烟已经消散殆尽,历史的长河也一去不复返了,而你们光辉伟大的灵魂却与华夏同在。几十年来,你们奉献精神已经深入人心,这种奉献精神体现了中华儿女的精神风貌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典型化,人格化。它是“为祖国分忧,为民族争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干事业“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对工作精益求精,为祖国发展“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是不计名利,不计报酬,埋头苦干的“老黄牛”精神。
归去的路上,迎着阳光的笑脸依旧灿烂,又一次经过高高的纪念塔,向烈士们致敬,庄重的凝视他们,或许他们也在看着我们---新世纪的大学生。他们在期待着我们的精彩。安息吧,先辈们,星星之火已燎原,人民大众正在你们的庇佑下幸福生活,感谢你们,你们将永远被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