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解决XX镇联合煤矿土地纠纷专题会议纪要
关于解决XX镇联合煤矿土地纠纷专题会议纪要
2006年11月16日上午,县委副书记XX,县委常委、县政府常务副县长XX召集县政府办、县法院、公安局、政法委、法制办、国土局、信访办及XX镇等单位负责人,在县政府小会议室就如何解决好XX镇联合煤矿土地纠纷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形成了一致意见。现纪要如下:
会议认为,纠纷事实清楚:XX县XX镇煤矿建厂于1978年,当年经XX、杨柳人民公社党委研究决定,报县社队企业局同意,两公社在位于XX公社农兴四队与青杠公社大胜13队交界处,开办煤矿一个,名为XX、杨柳人民公社联合煤厂。1980年该煤厂为扩大规模,口头协议占用龙兴4队5.36亩(现实际占地2.0亩)土地建厂房、煤坪,该占地农兴4队社员认可当时XX公社每年解决了1500斤,共给了三年。同时,为扩大销路,修建公路一条,占用龙兴4队19.2亩土地,签订公路占地合同,明确了占地补偿方法和标准,并核减了农兴4队征购面积19.2亩。煤矿开办几年后,由于效益不好,公路占地合同关于每年补偿未履行,农兴4队与联合煤厂纠纷由此不断。1990年8月17日,原XX县屏锦区公所出面解决此占地补偿纠纷,并作出了《关于解决XX、杨柳联合煤厂占遗留问题的决定》(屏所发〔1990〕20号文件),该文件明确:联合煤厂的公路占地,按照原合同规定的数额,占地补偿费截止1990年底,一次性补偿清楚,今后煤厂继续开办或不开办,不再给任何补偿费。公路为乡公路,厂房、煤坪及一切设备,属联合煤厂所有。农兴4队按该文件规定领取了占地补偿费。
会议指出,根据原国家土地管理局1995年颁发的《确定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二条、二十三条第一款、第二款和XX县人民政府《关于贯彻执行国务院发布的<村镇建房用地管理条例>的紧急通知》(梁府发〔1982〕156号文件)第三条第五款的规定,XX镇煤矿占用原农兴4队土地修建的厂房、煤坪及公路,其土地所有权属XX镇农民集体所有,土地使用权属XX镇煤矿。原农兴4组部分群众以占地未获补偿为由,拦车堵路、阻碍煤矿正常生产经营的行为是违法的。
会议决定,为了妥善处理好此次纠纷,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切实保护投资商的合法利益,提升我县对外招商引资的形象,XX镇人民政府及县相关部门应及时做好以下工作:
1、由XX镇继续向当地村民做好土地法律法规及党和国家政策的宣讲工作,把工作做到村组,做到农户;要认真排查摸清领头闹事的人,向其交待清楚带头或指使部分村民进行阻塞交通,妨碍或干扰他人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等违法行为将要承担的法律责任;要密切注意部分村民可能发生闹事的动态,及时向县里反馈信息。
2、由县法制办会同国土房管局,针对龙兴村4组提出的确权申请,尽快草拟出具有行政法律效力的答复,并按照有关法律规定送达;同时要做好本案可能产生的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的准备工作。
3、由县委政法委负责全县政法系统的协调工作。
4、县公安局要针对出现的不稳定苗头,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煤矿和当地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5、县信访办要积极配合其他部门做好上访群众的解释说服工作,并及时向相关部门通报有关情况。
会议要求,一是各部门要加强联系、密切配合、互通信息;二是要严格依法行政,对违法者要依法严肃处理;三是各部门要统一思想,统一认识,不能因工作疏忽而形成新的不稳定因素。
附:参会人员名单
第二篇:镇土地矛盾纠纷情况汇报材料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作为农民的生存之本,土地已经成为引发各类矛盾、纠纷、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根源。2006年以来,我镇土地纠纷呈逐年上升趋势,上升幅度高于同期其他各类纠纷,其中主要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为主。如何有效调处此类矛盾纠纷,已成为当前我镇工作中的一个难点问题。按照调研通知要求,现就我镇土地纠纷相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镇耕地面积5.05万亩,人均耕地2.2亩。自2006年以来,全镇出现了大量的农区土地纠纷案件,经不完全统计,全镇各类土地纠纷共涉及农户400多户,土地2000多亩。从矛盾纠纷分布来看,土地纠纷集中发生在近年来有土地征占行为的行政村如*村、*村、*村,以及承包经营权纠纷多发的*村、*村。在面对此类纠纷时,各级党委、政府投入了大量精力进行协调,但目前仍有部分没有妥善解决。
二、土地纠纷案件的特点
(一)土地发包程序不合法、签订合同不规范。土地矛盾纠纷案件中,小部分案件是由于二轮土地承包时个别村合同乱签乱发,未经土地主管部门审查备案,土地承包合同签发不规范,出现“一地多证”的现象。
(二)土地权属不明、四至不清。由于历史原因,村委会与村民签订一轮土地承包合同时,承包书只写明总承包亩数,具体土地四至不明。1998年签订的二轮土地承包合同大多也只是延续了一轮土地承包合同,由于土地之间没有固定界址,只是指手为界或以某一点作参照物,随着时间推移,参照物自然遗失或被毁,原来的经办人多数去世,调查取证的难度大,认定困难。
(三)土地流转的随意性。承包法规定承包人有权将自己的土地依法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以其它方式流转。但在实践中,因农户间流转随意,流转不规范,手续不完善,大多数农民以口头协议进行流转,没有见证人,也未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一旦发生纠纷,取证困难。
(四)土地纠纷具有矛盾激化性。土地纠纷往往涉及多人利益,社会影响较大,村民反映强烈,一旦处理不当,容易引起矛盾激化,引发当事人上访告状,影响农区社会稳定。
三、土地矛盾纠纷形成的原因
(一)土地承包合同签订和管理不规范是造成土地纠纷的重要原因。村委会在与村民签订土地承包合同时,承包土地四至不明,部分村民将土地承包合同遗失,而村委会对承包合同管理混乱,致使部分承包合原始凭证遗失,发生土地纠纷时无法取证,成为引发土地矛盾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乡镇机构改革后,部分行政管理和服务部门上划,许多涉农管理机构触及不到农区,特别是专门针对农区土地管理方面,没有明确的管理执法机构,造成管理上的缺位,这也是土地纠纷频发的重要原因。
(二)土地流转的随意性引发矛盾纠纷。以前种田效益不高,且有各种税费,农民负担沉重纷纷外出务工经商,土地弃耕、转包或由他人代耕代种。现在不仅没有了税费,而且国家实行了粮食直补等一系列惠农补贴政策,原承包户见有利可图回来索要土地,但因土地弃耕后由其他农户耕种,即便是流转和代耕代种大多数也只是农户间口头协议,权责不明,没有第三人见证。即使有的签订了合同,也未告知村委会和镇政府备案,双方因土地承包经营权产生纠纷。
(三)因土地被征用引发纠纷。近年来,城镇化、工业化建设用地加快,我镇周边经济迅猛发展,一些项目建设征用了村民土地,而资金补偿、安置不到位或农户间土地权属不明补偿款由他人冒领等引起纠纷。
(四)由土地开发引发纠纷。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我镇盐碱荒地较多,同时由于黄河改道形成了大片河滩地,部分村民在未获得审批的情况下擅自对盐碱荒地和河滩地进行开发种植。因为开发的是荒地,开发前没有人耕种,也没有核实所有权,开发后和所有权方发生矛盾。
四、处理土地纠纷案件的对策及建议
我镇在处理各类土地纠纷案件时,在许多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丰富纠纷解决机制。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第51条的规定,土地纠纷解决方式有三种:调解、仲裁和诉讼。对于一般矛盾纠纷,主要由镇、村两级负责调解。对村镇调解无效的,主要采取听证调解的方法予以解决。听证调解即:由土地纠纷一方提出申请,在收到申请5个工作日内将申请书副本及取证通知送达纠纷另一方,30日后召开由区农牧局、区司法局、国土资源分局、镇政府、土地纠纷当事人共同参与的听证调解会。听证调解会上,土地纠纷双方分别陈述各自观点,出示各类证据。双方陈述举证完毕后,与会各相关单位进行合议,形成土地纠纷裁决书,并将裁决书及时送达到当事双方。对于听证调解无法达成协议或对裁决不服的,引导纠纷双方通过诉讼方式予以解决。
(二)成立农区土地工作站,加强对农区土地承包管理。针对当前农区土地
管理缺位的问题,2008年镇政府成立了农区土地工作站。工作站为镇政府内设机构,负责全镇草原、林地、水利、渔业用地、农区耕地承包合同档案的备案管理,与村委会共同做好各村各类用地的依法管理及各项土地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农区土地工作站成立以来,共成功调处各类土地纠纷5起。工作站的成立,使我镇部分土地纠纷得到了及时的调解和处理,有效地维护了
农区社会稳定。
(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特别是对村两委成员的法制宣传教育。通过法制宣传教育,提高了村两委成员及村民的守法意识和合同意识,规范了村两委的土地发包行为。要求村委会在村集体土地发包时必须严格执行《农村土地承包法》第19条规定,按5个程序签订承包合同:村民会议选举产生承包工作小组、承包小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拟定并公布承包方案、召开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承包方案、公开实施承包方案、签订承包合同。以此来规范村委会土地发包行为,扼制各种侵犯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苗头性行为,将纠纷消灭在萌芽之中。
结合当前实际,为进一步做好土地纠纷调处工作,我们建议:
(一)成立农区土地管理机构,加强对农区土地管理。建议上级成立专职的农区土地管理机构,加强对村委工作的监督和指导,特别是土地发包的全程监督,以维护村民承包经营权的落实。规范土地承包合同样本,指导村委依法订立合同,减少订立合同中的随意性和粗放性。同时,建议上级土地管理部门组织进行土地详查,在对现有土地详查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明确地界,确定一些新增地及权属不明地的权属,并及时发放权利证书,通过及时确权达到从根本上减少土地纠纷的目的。
(二)建立土地纠纷仲裁机构,加大土地执法力度。在处理各类土地矛盾纠纷时,镇村两级投入大量人力开展调处工作,但因此类矛盾纠纷涉及面广,多数纠纷在镇政府职权范围内无力解决,又缺乏专门的纠纷仲裁机构,使此类矛盾纠纷不能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理。为了正确处理农区土地承包纠纷,维护农区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仲裁法》等到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地区实际,建议区人民政府成立由区农业主管部门牵头,土地、林业、水利、法院、司法等相关部门共同组成的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机构,负责农区土地承包纠纷的仲裁,指导镇政府、村委会开展土地承包纠纷调处工作。
(三)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机制,避免土地纠纷发生。随着城乡建设的大步推进,土地征用过程中新的土地纠纷在所难免。对土地纠纷,特别是征地纠纷,用地单位在征地前要会同所在地政府、行政村、社全面考虑征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哪些单位配合,哪些问题需要提前沟通,与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工作预案形成工作合力,有效预防土地纠纷的发生。
第三篇:解决当前土地承包纠纷矛盾的几点对策
解决当前土地承包纠纷矛盾的几点
对策
解决当前土地承包纠纷矛盾的几点对策2007-02-10 16:49:1
3农业税免征、取消特产税、粮食直补、粮食最低保护价收购等政策出台,农村出现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农村土地承包纠纷问题表现尤为突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及《陕西省农村集体经济承包合同管理条理》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结合陕西省的农村实际情况,特提出如下解决对策。
一因势利导调解农村土地承包纠纷
⒈对重新要田要地的农民与村里的矛盾纠纷处理办法:一是对二轮土地
承包时,农户书面申请放弃承包土地(岁以上全体家庭成员签字),现在又回来要田分地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原则上不分配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承包方在承包期内交回承包地的,在承包期内不得再要求承包土地”。如这些农户的户口仍在本村,村有机动地的,可以从机动地中调剂解决,订立其它方式的承包合同,并明确承包的期限(不能超过二轮土地承包期限)和双方权利义务没有机动地的,村组应积极协调,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解决耕地。二是二轮土地承包时农户口头承诺不要土地,现在又回来要土地的,村里可将“机动地、依法开垦的耕地或承包方依法、自愿交回的”三种耕地调整给这些农户经营,确无耕地可调剂的,通过村民大会讨论同意,可在原生产队范围内适当微调,让其获得耕地,并订立二轮土地承包合同,完善二轮土地承包手续,发放经营权证书。
三是对外出农民回乡务农的,只要在二轮土地承包中获得了承包权,村组必须将承包地退还给承包户,依法恢复农民承包经营权。
⒉对人多地少的农户与村里的矛盾纠纷处理办法:一是二轮土地承包比较完善的地方,要稳定原承包关系不变。个别农户人多地少要田要地的,如有机动地,适当调剂耕地让其经营。二是没有搞二轮土地承包的地方,时隔多年,人地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人地矛盾大,要尽快按二轮土地承包政策,依照法律程序搞好二轮土地承包工作,解决人多地少的矛盾。
⒊对耕地被占压的农户与村里矛盾处理办法:一是被占压耕地的各项补偿费全额发到了农户,村又无机动地的,村里可以不调剂土地给这些农户,但对于无地农民,国家应考虑解决其最低生活保障问题;二是仅给农民发放了部分补偿费,大部分补偿费由村组收取的,村组应适当调剂土地给占压户;三是村
内公益事业(如建校、挖塘建库)占压承包户的土地的,村组应适当调剂土地给占压户;四是采取有偿转让的办法,解决无地农民的土地。渭南市官道乡一农户亩耕地全部占压,他与另外农户协商,订立亩的土地流转合同,一次性付给出让方土地转让费元,转让期至承包期满(年)。
(二)客观公正地调解农村土地流转矛盾纠纷
农村土地流转矛盾纠纷千差万别,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逐一进行处理,先解决纠纷,后完善流转手续。
⒈对转包转让型纠纷处理:一是要稳定二轮土地承包关系,依法保护原承包户的权利;二是看流转合同是否合规合法,符合法规的,围绕原流转合同条款做好工作,进行调解;三是对不规范的土地流转要及时做好矛盾双方的工作,以自愿为原则协商解决,并签订土地流转合同。四是土地流转必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凡违背这一原则 的流转合同都是无效合同。土地流转主体是农户,要确保原承包户得到相应的流转收益。五是要规范流转行为,引导流转双方经过平等协商,订立土地流转合同,明确流转的时间、流转的用途、流转的补偿金额等。
⒉对代耕代种型纠纷处理:一是明确二轮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护原承包户的土地承包权利。农户二轮土地承包中获得的承包地,无论是欠缴税费还是土地抛荒,其承包经营权不变。代耕代种农户应将土地返还给原承包户,集体收回的要无条件返还给原承包户。二是没有搞二轮土地承包的,目前按一轮承包合同认定土地承包经营权,调处纠纷。下一步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和二轮延包政策的规定,搞好二轮土地承包工作。
(三)尊重历史,妥善处理机动地出租方与承包方的矛盾纠纷
此类纠纷的矛盾焦点有二个,一是免征农业税后,承租户要求少交或减免
交租赁费;二是“两补”后,种粮农户要求得“两补”。我们认为一要履行原租赁合同,维护合同严肃性。因为租赁承包不同于家庭承包,此类承包是少数农民占有较多土地资源。如果不交租赁费,明显不合理。至于租赁费的额度,矛盾双方可以协商,或经街镇调解解决。二要落实好“两补”政策。对于良种补贴,要努力向上争取,尽可能地解决这部分种粮户的良种补贴。
(四)稳定承包,实事求是地解决机动地发包方与承包方的矛盾纠纷
一要稳定原承包关系。此类承包属专业承包,有的还是通过招投标的方式承包的,只要原承包合同合法,发包、承包双方必须遵守合同。二要实事求是地解决纠纷。鉴于农业税全免、特产税取消后,其他农户为“”负担的情况,发包、承包双方可以通过平等协商,适当降低承包标的,降标额度不大于原农业税亩平负担额度,并签订补充协议,完善发包、承包手续,解决矛盾纠纷。
(五)完善“两补”办法。建议今后在制订“两补”政策时逐步完善,既要坚决制止虚报面积、非法套领“两补”资金的行为,又要全面准确地执行国家的“两补”政策,最大限度地给利于民,做到应补尽补,公平合理。
第四篇:解决土地矛盾纠纷的建议(共)
水库土地等矛盾纠纷化解的建议
—XXX—
我县水库前期实物指标外业调查工作已全面结束,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留下了多起土地等矛盾纠纷未化解,主要表现为私人与私人之间、私人与集体之间、集体与集体之间的权属矛盾纠纷。由于现行法律、法规对水库工程建设中涉及的土地等权属纠纷调处程序的设置存在局限性,导致了土地权属纠纷存在一定的难度,成为影响民生工程建设和移民稳定的热点问题。人民调解是我国现行法律的重要补充,充分运用人民调解将土地等权属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才能实现水库建设和移民稳定。
随着我县水库工作的开展,土地权属矛盾纠纷的化解工作成为制约水库建设的问题,同时也成为诱发移民不稳定因素的原因,水库工程建设工作中的矛盾纠纷如果处理不好,将演变成行政案件。因此要以乡村为主要力量,充分运用人民调解化解土地等权属矛盾纠纷,对于巩固我县水库工程前期调查成果,促进和谐赫章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一、当前土地权属矛盾纠纷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由于历史原因和现行法律对土地权属矛盾纠纷化解的局限性,导致土地权属矛盾纠纷化解难。主要表现在:
1、土地界限-1-
不清楚,土地承包证指定范围模糊,调查取证难。
2、由于大自然的力量,导致私人与私人之间在利用土地上出现混种、越界,私人与集体之间出现界限不清楚,土地界限混乱,集体与集体之间权属不明确,难于取证。
3、历史的原因,导致历史遗留问题难于解决。
4、当事人的权利长时间得不到保障,群众不满意,移民不稳定因素增多。
二、人民调解在土地权属争议纠纷工作中的运用
人民调解的宗旨是既便民又要从源头上解决矛盾纠纷。
1、在调解工作的实践中,我们要深入调查、精心组织、适时引导、程序合法,为调解工作奠定基础。
2、精心组织。要充分听取当事人对问题的陈述,做到有倾诉就有倾听,对双方的证据材料进行当面质证,让当事人明确自身证据的优劣,找到双方争议的盲点。
3、适时引导。要掌握好调解节奏,在当事人明白争议存在盲区后,要适时引导当事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不管当事人提出的方案是否可行,都把它当做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要充分体现对人的尊重,对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反复研讨,最后对当事人存在的小分歧就依据社会公德规范进行劝说,促使当事人在和谐的气氛中达成协议。
4、程序合法。程序合法必须贯穿于人民调解的全过程,只有程序合法才能体现调解工作的权威性。使当事人达成的协议内容真实,不违背国家现行法律法规,从而保障协
议的执行。人民调解协议书是准司法文书,在核实无误后,应当面宣读。并告知双方当事人,若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后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从而终结土地矛盾纠纷的处理,实现就近及时化解矛盾纠纷的预期目标。
三、强化人民调解的功能和作用
人民调解是以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规范为依据,对民间纠纷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劝说,促进他们互相谅解、平等协商、自愿达成协议,切实消除纠纷的活动,是我国现行法律的重要补充。由于当前人民调解制度的不完善,调解水平较低,在群众中缺乏威性,得不到群众的认同。因此强化人民调解的功能和作用尤其显得重要。
一是强化调解协议法律效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33条“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依法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有效,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规定完善人民调解协议的效力。让人民调解协议由准司法文书演变成正式司法文书。
二是加强调解员队伍建设。人民调解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
道防线”,加强人民调解队伍的建设是人民调解制度的核心内容。人民调解机构要加大对调解员的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提高其法律政策水平、文化水平、调解工作技能和职业道水平,加强同基层司法所的联系,吸收基层司法所法律专业人士,不断补充新的血液。
三是充分发挥基层政府的作用。基层人民政府是基层各项事业发展的领导核心,人民调解制度离不开政府的指导。政府要正确引导人民调解制度的发展,落实好人民调解工作所需的经费,解决好人民调解员的待遇,进一步规范人民调解制度,让人民调解真正成为现行法律的重要补充,及时化解权属矛盾纠纷,促进水库工作健康发展。
第五篇:土地纠纷调解书
下是由
土地权纠纷调解协议书
甲方:XX县百货公司;
法定代表人:XXX,系该公司董事长。
乙方:城关镇XXX村民委员会;
法定代表人:XXX,系该村村委会主任。
甲、乙双方因土地权属发生争议,经过县信访局、城关镇政府、县国土资源局、县商贸办及县政府法制办等部门和单位的协调下,现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乙双方一致同意甲方和县商贸办所占土地四至范围以XX县百货公司现状占地平面图为准,见本协议附件。甲乙双方所争议的土地使用权归甲方。
二、本协议的附件为XX县百货公司占地现状平面图。
三、甲方自愿在公司固定资产处理后一次性付给乙方人民币五十五万元整(¥55000×××元)。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四、甲方今后在XX县百货公司现状占地范围内(以XX县百货公司现状占地平面图为准)重建时,乙方不得阻挡。
五、如一方反悔,不履行本协议及附件的义务,自行承担法律责任。
六、本协议及协议附件一式九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协调部门和单位各执一份,县政府存档二份,自甲乙双方签字后发生法律效力。
甲方:
协调单位签字:乙方: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