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VFT公司焦油加工技术的考察报告

时间:2019-05-14 04:29: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德国VFT公司焦油加工技术的考察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德国VFT公司焦油加工技术的考察报告》。

第一篇:德国VFT公司焦油加工技术的考察报告

德国VFT公司焦油加工技术的考察报告温燕明 徐新洲 陈昌华(济南钢铁集团总公司)

1基本情况

1997年7月16~30日,我公司组团考察了德国的煤焦油加工、炼焦和煤气净化等技术,先后与Thyseen Still Otto公司、VFT焦油加工公司、Krupp Koppers公司和Kaiserstuhl焦化厂等8个单位进行了技术交流和现场参观。德国的VFT公司主要从事煤焦油加工,该公司由在德国境内的Castrop-Rauxel厂(焦油处理量50万t/a)、比利时的Zelzate厂(焦油处理量25万t/a)、法国的Marienau厂(焦油处理量18万t/a)和加拿大的Hamitton厂(焦油处理量24万t/a)等4个焦油加工厂组成。VFT公司下设运输、塑料和焦油加工厂等3个部门,煤焦油加工则是公司的主要部分,公司年销售收入达8亿马克,员工1400人。主要产品有煤焦油、粗苯、电极、芳烃、特种溶剂和浸渍树脂等。我们主要参观了德国境内的Castrop-Rauxel厂和比利时的Zelzate厂,现将情况分别介绍如下。2Castrop-Rauxel焦油加工厂

该厂焦油蒸馏装置的设计处理能力为65万t/a,实际处理量为48万t/a,全厂职工约1000人, 主要产品有精萘、精蒽、咔唑、菲和酚产品等。

2.1焦油加工技术

焦油蒸馏采用常减压多塔式工艺,每个主塔均配有1个副塔,塔底油的循环加热都用管式炉,各塔的回流量均可单独调节,工艺流程见图1。图1Castrop-Rauxel厂的多塔式常减压焦油蒸馏工艺流程图

如图1所示,原料焦油与脱水塔的轻油蒸汽换热后,再在加热器中用低压蒸汽预热到105℃后送入脱水塔中。脱水塔底的塔底油经管式炉循环加热到150℃后进行脱水,无水焦油先后与酚油塔顶的蒸汽和蒽油塔底的热沥青换热后,其温度可升高到250℃,进入常压操作的酚油塔中部。酚油塔由上下两段组成,下段为10m高的填料层,上段有40块泡罩塔盘组成。从酚油塔顶逸出的酚油蒸汽经冷凝后部分作酚油塔的回流,回流比为16,其余部分作酚油产品。酚油塔的侧线馏出物送入有20层塔盘的副塔顶部,副塔采出萘油。酚油塔的部分塔底油先在换热器中加热副塔的塔底油,然后送入甲基萘塔的中部,甲基萘塔的塔顶压力控制在27kPa,该塔下段为高10m的填料层.上段为40块泡罩塔盘,回流比17, 塔顶产品即为甲基萘馏分。甲基萘主塔的上侧线馏出物引入副塔中,经副塔蒸馏得洗油产品。主塔的下侧线馏分即为芴油,主塔塔底油用管式炉循环加热,副塔的塔底油在换热器中用主塔的塔底油加热。主塔塔底油与副塔塔底油换热后送入蒽塔中部,塔顶压力控制在9kPa。蒽塔的上下段均为高10 m的填料层,塔顶采出蒽油,塔底产品为沥青,其回流比控制在1.5。蒽油蒸汽冷凝时放出的热量用蒸汽发生器回收,塔底油用管式炉循环供热。管式炉出口温度控制在380℃。在该流程中,由于采用了常减压蒸馏技术和采取了完善的余热回收措施,不仅可精细地将粗焦油分为各种馏分,而且加工焦油的耗热量可控制在0.882MJ/t左右。2.2粗酚精制

Castrop-Rauxel厂的精酚装置是集中加工从德国各焦化厂焦油中提取的粗酚和废水脱酚时回收的粗酚,其处理能力为3万t/a。粗酚先用NaOH稀溶液萃取,再用CO2分解,最后用连续蒸馏获得各种酚类产品,工艺流程见图2。

图2Castrop-Rauxel厂的粗酚精酚装置制流程

如图2所示,原料粗酚在换热器中与脱水塔顶的蒸汽换热后进入脱水塔中,塔顶蒸汽经冷凝和油水分离后,所得油类返回脱水塔。分离水送至废水脱酚装置处理。从脱水塔底排出的无水粗酚送入真空蒸渣塔,在此除去高沸点酚和残碱,塔顶蒸汽经冷凝器冷凝后进入苯酚塔,塔顶蒸汽经冷凝后即得产品苯酚。苯酚塔采用塔底再沸器循环加热塔底油的方式供热,部分塔底油作为邻甲酚塔的原料,塔顶采出邻甲酚产品,塔底油也用再沸器循环供热。部分塔底油作为间对甲酚塔的原料,在此蒸馏得间对甲酚馏分,塔底也用再沸器供热,部分塔底油与经残渣洗涤器处理后的蒸渣塔残渣一起送入二甲酚塔的蒸馏釜中,在此用稀硫酸脱除残碱,蒸馏切取二甲酚产品,釜内残渣作为酚渣送至原料焦油槽中。包括蒸渣塔在内的5座蒸馏塔均在真空下进行蒸馏作业,其真空度控制在1~14kPa,其中苯酚塔的真空度为8kPa, 回流比12;邻甲酚塔的真空度为6.5kPa, 回流比25;间对甲酚塔的真空度为4.5kPa,回流比15。

3Zelzate焦油加工厂

该厂位于比利时的GHENT海峡,联结欧洲最主要的高速公路,紧靠比利时、德国和荷兰的炼焦厂。年销售收入约1亿美元,有50%以上的产品销售到欧洲以外,全厂员工169人,焦油处理量25万t/a,年产电极沥青12.5万t。为减轻环境污染,沥青采用液态输送。精苯装置的处理能力6.5万t/ a。该厂的主要产品有苯酐、纯苯、电极沥青、铺路沥青、粗蒽、粗喹啉和炭黑油等。

3.1焦油蒸馏技术

该厂的焦油加工装置采用Still-Otto公司开发的二塔式常减压蒸馏技术,工艺流程见图3。

图3Zelzate厂的焦油蒸馏工艺流程

如图3所示,原料焦油先后与酚油塔顶蒸汽、真空塔顶蒸汽和塔底沥青换热后进入常压脱水塔中脱水,塔顶的轻油蒸汽经冷凝冷却和油水分离后,部分轻油作回流,其余部分作轻油产品(沸点90℃,180℃前馏出量90%)。塔底的无水焦油经管式炉循环加热后为脱水塔提供热量,部分无水焦油送入酚油塔中部。酚油塔在负压下操作,塔顶采出的酚油,部分作回流,部分作为酚油(沸点140℃, 206℃前馏出量95%)产品,塔底油由管式炉循环加热提供热量,塔侧线切取的萘油送入萘油塔,塔顶蒸汽回送至酚油塔,塔底所得萘油(沸点214℃, 218℃前馏出量95%)即为工业萘。从酚油塔底抽出的部分塔底油送入真空塔底部,该塔在真空度2kPa下操作,故不必补充热量,塔顶馏出洗油(沸点255℃, 290℃前馏出量95%),上部侧线切取甲基萘油(沸点288℃ , 250℃前馏出量95%),中间侧线切取一蒽油,下部侧线提取二蒽油,塔底产品即为沥青。加工每吨焦油的能耗为836MJ,耗电12kWh,15℃冷却水2~8m3。该流程的特点是能耗低,我国大厂加工每吨焦油的能耗

一般在13.4GJ,而Zelzate厂焦油蒸馏装置的能耗仅为国内大厂的62.5%。另外,由于生产过程全部采用了计算机自动控制,其劳动生产率很高。

3.2苯酐生产技术

苯酐生产装置是以液态工业萘为原料,在装有V2O5催化剂的反应器用空气氧化成450℃的苯酐蒸汽,在冷却器中冷却到250℃左右进入苯酐结晶器中。废气用铂催化剂催化燃烧后放散,苯酐结晶用热油将其熔化成液态苯酐。

3.3粗蒽生产技术

粗蒽装置的生产能力为3.4万t/a,粗蒽含蒽量约35% ,蒽结晶机为连续操作的转动机械刮刀式结晶机,与国内相似。蒽油在3台串联的一次结晶机中冷却结晶,然后进行离心过滤,滤液送入4台串联的二次结晶机中进一步结晶和再次离心过滤。每台结晶机的冷却温度是不同的,通常是由高到低逐渐降低到35~40℃,过滤方式也不相同。粗蒽送Castrop-Rauxel厂加工成精蒽。该公司已开发成功了从蒽油直接生产蒽醌的新工艺,即蒽油经一次结晶、蒸馏得含蒽60%的粗蒽,再经溶剂蒸馏制取95%精蒽,最后经氧化得蒽醌,整个工艺过程较简单,其产率高达70%。

4几点体会

(1)德国在炼焦化学产品的集中加工方面已形成了规模经济,煤焦油和粗苯全部实现了集中加工。如德国的VFT公司集中加工德国所产的全部焦油,鲁尔煤矿公司Veba厂的粗苯加氢装置就是集中处理德国所有焦化厂的粗苯,其处理能力达35万t/a。而在我国,年产200万t的焦油却分散在50个厂加工,其中处理能力在10万t/a以上的仅占15%, 3万t/a以下的装置却占了75%。不仅工艺技术落后,而且能耗高,能耗一般都在12~13GJ/t,有的则高达20GJ/t。还存在经济效益差和污染严重等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实现焦油和粗苯加工的规模化才是唯一的出路。

(2)尽管德国的煤化工技术已达到了世界最先进的水平,但他们仍在积极地开展科研工作,不仅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进行科研工作,各公司也都有自己的研究室,并与生产密切结合,对传统工艺进行改进,用蒽油直接生产蒽醌的新工艺代替传统工艺就是极好的例子。

(3)在德国,无论是建设新装置、改造旧设备和开发新工艺,始终把节省能耗和提高产品质量放在重要地位。如比利时Zelzate厂的焦油蒸馏装置采用了Still-Otto公司开发的三塔新工艺,可从第二塔侧线直接切取95%工业萘,而第三塔则利用了前面两塔的热物料进行减压蒸馏,就不必再外加热源,从而可大幅度降低焦油加工的能耗;又如在KruppKoppers公司观看录像片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99.995%的产品质量要求。

(4)德国的大型焦炉和焦油蒸馏装置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各生产装置的计算机与总调度室均实现了联机操作,可大大减少岗位操作人员数量,如比利时Zelzate焦油加工厂的职工仅169人;年产焦炭200万吨的Kaiserstuhl焦化厂的定员也只有467人,我们在参观焦炉时,炉顶的操作工仅2人。

(5)德国极其重视环保工作,在我们参观的所有焦化厂和焦油加工厂的环境均非常好,包括焦炉在内的各生产装置均设有完善的消烟除尘设备,管道和设备的外观清洁,绿树成荫,空地上都种了草坪,厂区空气中闻不到气味。简图

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大家顶起

焦油与蒸汽之间是接触换热还是非接触式换热?

我们公司加工每吨焦油耗能23.6万大卡,每吨焦油耗用天然气36方

脱水焦油有哪些管制标准?

轻油回流比例多少?

回复 8# 杰科特

天然气的热值是多少,应在32万左右吧

回复 10# 不明白

9000大卡

回复 1# huaiqiang

一、焦油工艺说明

原料焦油经无水焦油输送泵直接从原料油库抽吸,分别与焦油/混合份换热器、焦油/二蒽油换热器和焦油/一蒽油换热器,再送入焦油预热器加热,后送入一轻油塔脱出一轻油和部分水分,一轻油经过油水分离器分出水后进入回流槽,一轻油部分经过回流泵回流,部分送入油库一轻油储槽。塔顶一轻油采出循环水冷凝器冷凝。酚水则自流入酚水槽,由酚水泵定期送往污水处理。

脱除一轻油的焦油通过塔底泵送入二轻油塔,塔釜二轻油循环泵将底部焦油送往管式炉对流段,加热后再送入二轻塔继续脱出水分和轻油,二轻油塔精馏段侧线采出二轻油和部分水分,经过冷却器冷却和油水分离器脱出水分后进入二轻油中间槽。塔顶一轻油经过一轻油冷凝冷却器后进入油水分离器脱出水分后,部分经过回流泵回流,部分送入油库一轻油中间槽,酚水则流入酚水槽,由酚水泵定期送往污水处理。

二、原料焦油→焦油输送泵→三混换热器→二蒽油换热器→一蒽油换热器→导热油换热器→一轻塔→一轻塔底抽出泵→二轻塔→ 二轻塔底循环泵

→一轻油

焦油管式炉对流段→二轻塔→二轻塔底抽出泵→管式炉辐射段→沥青塔→中温沥青二轻油馏份

改质沥青→沥青放料

闪蒸油

酚油

馏份塔→ 三混

一蒽油

二蒽油

三、洗涤工艺说明

洗涤岗主要负责萘油脱酚工作及调节焦油三混槽与工业萘原料槽槽存平衡工作。连洗系统将萘油中酚类以盐类形式与油相分离得到中性酚盐,然后中性酚盐经蒸吹系统将其中的中性油及多余水分和其它杂质吹出得到净酚盐(精制钠);净酚盐再经CO2分解系统得到半成品粗酚,最终经硫酸分解得到合格的酚产品(即粗酚)。

四、蒸吹工艺说明

性酚盐经蒸吹泵送于酚钠换热器(50m2×2)与蒸吹柱顶蒸出的废水换热后进入

蒸吹柱顶,以雾状形式向以喷入蒸吹柱内,在蒸吹釜内以间接蒸汽加热并以直接蒸汽蒸吹,油水及杂质吹出后进入油水分离器,水进入焦油区废水槽,油进入焦油区地下槽,釜内净酚盐冷却至70-80℃后进入精制钠槽。

五、分解工艺说明

精制钠经精制钠泵送至尾气净化塔进行初步反应再经一次分解泵送至一次分解塔与上升的CO2进行第一次反应,生成的粗酚初次产物与Na2CO3分离器内与分离后进入一次分解缓冲槽,再经一次分解泵送至二次分解塔经两次反应后于塔底分离器分离出Na2CO3后进入二次分解缓冲槽,再经二次分解泵送至三次分解塔经两次反应后于分离器内分离出Na2CO3后的粗酚取样化验含酚75%-80%进三次分解缓冲槽后经三次分解泵倒入粗酚槽,否则经三次分解泵倒回至二次分解缓冲槽再次反应,Na2CO3进缓冲槽后,经泵送废水处理系统处理。

六、工业萘工艺说明

经过脱酚后80-90℃的原料已洗萘油由原料泵经换热器打入工业萘初馏塔,沉入塔底的原料由初热油泵抽出经初管式炉进行加热后,再回到初馏塔,当塔顶温度达到180-185℃时,从塔顶蒸出重质轻油,这部分产品一部分打回流来控制初塔顶温度,另一部分作为产品外卖。初塔底初馏点在215-220℃的循环油由初热油泵出口支管进入精馏塔,沉入精馏塔底的原料由精热油泵抽出,经精管式炉进行加热后,再回到精馏塔,当精馏塔顶温度达到214-217℃时,从塔顶蒸出工业萘产品,工业萘进入回流槽再由精回流泵打入精馏塔顶控制塔顶温度,剩余部分进入工业萘满流槽,由泵打入成品槽,进入转鼓结晶机形成片状工业萘,包装后外卖,其中在精热油泵出口有一支管,用来排出塔底的低萘洗油,低萘洗油经冷却器冷却后进入洗油成品槽。输送至洗油深加工车间。

七、目前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废水生成量太多,造成消耗大。节能的重点是蒸汽用量,水用量,控制废水生成量。

回复 10# 不明白

我公司实测天然气热值8900,焦炉煤气3800。吨焦油能耗是76立方煤气

第二篇:德国考察报告

德国数控企业考察报告

本人于2010年1月28日至2月5日参加了由德马吉公司组织的开放参观日活动,德马吉公司总部设在德国德克尔马豪弗朗顿,我们一行参观学习了德国数控先进生产解决方案、生产工艺和技术、刀具系统、相关数控软件和辅助设备的展示,现场观摩了五十五台先进数控机床的演示,同时了解了以双元制为主体的德国先进的教育制度、教学方法、职业教育概况、德国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在国际职业教育中享有盛誉的行为导向教学法;了解了数控最新领域的发展,参观学习数控设备的操作、CNC编程。通过此次考察学习,了解了德国先进数控制造的能力,理解了德国的理实一体的教学模式,使我对教育教学的理论与方法掌握得更加系统,提高了自身创新使用和改进教学方法的能力。现将参观学习内容简要总结如下:

一、德国数控发展概况

我们参观的德国德马吉是欧洲最大的机床设备制造企业。其机床产品以精度高、技术全面、刚性强、性能佳而闻名,广泛应用于汽车制造、航空航天、医疗器械、模具、轻工机械等领域,多年来雄踞欧洲机床行业榜首。德马吉公司的发展,和政府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德国政府一贯重视机床工业的重要战略地位,在多方面大力扶植。特别讲究“实际”与“实效”,坚持“以人为本”,师徒相传,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在发展大量大批生产自动化的基础上,于1956年研制出第一台数控机床后,一直坚持实事求是,讲求科学精神,不断稳步前进。德国特别注重科学试验,理论与

实际相结合,基础科研与应用技术科研并重。企业与大学科研部门紧密合作,对用户产品、加工工艺、机床布局结构、数控机床的共性和特性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在质量上精益求精。德国的数控机床质量及性能良好、先进实用、货真价实,出口遍及世界,尤其是大型、重型、精密数控机床。德国特别重视数控机床主机及配套件之先进实用性,其机、电、液、气、光、刀具、测量、数控系统、各种功能部件,在质量、性能上居世界前列。如西门子公司之数控系统和海得汉公司之精密光栅,均为世界闻名,竞相采用。

二、最新数控技术发展动态

通过考察学习,我们了解到数控领域发展水平是代表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现在最新的数控机床都具有较高切削功率,主轴回转精度可达μm级,德马吉公司五轴加工中心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拥有多项技术专利。操作系统集开放性和灵活性于一身,操作、编程和显示具有统一的新型结构,即我们所谓的“所见即所得”。当然,机床内置DNC接口,可以方便融入网络,实现最佳的路径控制能力,包括高速切削,从而获得较高表面加工质量。采用直接驱动技术的线性轴,从而不再考虑磨损件和其他机械传动件,实现了稳定的高精度,从而节约能耗,使工件加工时间减少。采用多通道操作面板,使编辑、同步、仿真和试运行更为舒适,能借助动画组件进行图形编程,加工复杂零件。采用矿物铸件床身,使床身拥有最佳的动态性能、热稳定和生态特性,以及较高的集成度和配合性,利于机床自身的稳定。同时装夹系统采用全密封动力卡盘和夹具,这样工件不容易在加工中轻易移动和变位。在加工中,采用多工位,自动上下料,工件自动对

中,能完成批量和大批量生产,为适应5轴加工发展,带特种NSK润滑脂的密封型精密轴承可有延长润滑脂的寿命,使组装变得简单,可以同时提高主轴性能。其设计的机床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高、换刀时间短、响应频率快,机床设计结构符合人机工程学,大量应用在汽车、航天、制造、能源、军工各个行业。在整个参观中,我们都被德国的数控技术实力所折服。

三、双元制职教体系

在工厂进行参观时,我们看到很多学生在工厂里进行相关技能培训,通过了解,德国采用的是双元制教学方式。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职业教育成功的关键,是德国工业经济腾飞的致胜法宝。所谓“双元制”,是指学生在职业培训时采用企业培训和学校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一般情况下,初中毕业的学生有75%通过职业导向,选择一项职业,然后通过自己或劳动信息中心选择一家企业,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得到一个培训位置,然后再到相关的职业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习资格,这样他就成为一个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学生。这种教育一般持续四年,前三年半的时间是三天在职业学校学习,两天在企业中实习,到后半年是一天在职业学校学习,四天在企业中度过,这种模式下的学生具备双重身份:在职业学校是学员,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在企业是学徒工,学习操作技能。在制订学习计划时,企业和职业学校要做好合作,职业学校根据企业需要,确定学习的内容,同时企业也要根据学校所计划的时间来安排学生到学校学习的时间。

同时双元制的有效实施与企业有着直接的关系,德国的法律中明确规定,企业有接纳学徒的义务,并且国家也为企业提供相应的经济补贴,所以企业必须接受学徒工,也愿意接受学徒工,并为学徒工提供相应的实习条件和费用。近年来,又出现了另一种培训形式,即跨企业培训。学生在接受企业培训和学校教育的同时,每年抽出一定时间,到跨企业培训中心接受集中培训,这种形式对双元制教育是一个很好的补充。

四、德国企业管理机制

德国企业管理机制核心是理性主义管理方式,以技术管理为基础,重视员工素质的提高。德国是世界上进行职业培训教育最好的国家之一,具有完善的职业培训和员工广泛参与管理机制。其法律规定的职业培训有三项:一是带职到高等学校学习;二是企业内部进修;三是由劳动总署组织并付费的专项职业技能培训。在德国要成功谋职,除了必备的文凭外,没有经过必要的专业职业教育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是一个传统经营农业生产的家庭农场,如果其子女没有经过专业农业训练教育,也不可能继承祖业来从事农业生产,这使得每个德国家庭都非常重视教育培训。除了成年人在上岗前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外,就是对口学校毕业出来的学生,被企业录用后,也首先得进行三年的双轨制教育培训:通常每周三天半到四天在企业学习实际操作技巧,一天到两天去职业培训机构学习理论知识,这三年的培训费用和工资一般由企业负担。

德国是比较民主的国家,完善的服务机构根本见不到有人去管理,也见不到有什么摄像头在监督,但在我们参观的每一个地方,根本见不到

有违章现象的发生,是不是德国人天生就守章呢?我们说不是的,原因在于在德国有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大家相互之间互相影响,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当你违反了管理制度时,没有什么情面可言,唯一做的是按章办事。在与德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最大的感觉是德国人做事严谨,工作务实,讲究实事求是,在单位、企业里根本不存在领导和员工的关系,所有的人在一起都是员工,都有建议和被建议的权利,并且也不存在着什么人情,所有的一切让人感到工作是特别的舒心。

五、体会

通过将近十天的考察学习和参观,此次参观活动专业性高、沟通针对性强,针对机械产业的特殊性与专业性。我们认为,德国在数控技术研制、生产、管理及后续人才培养方面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很多经验值得我们研究,通过学习这些好的东西,可以使我们在数控化发展和职业教育中少走弯路,可以更加有效的加强对我们数控教育领域管理,使我校数控技术专业发展有明确目标。

总之,德国数控企业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健全的法律制度是成功的基础,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成功的前提,严格的管理制度是成功的保障,对产品的精益求精是成功的积累。通过将近十天参观学习,留给我们的思考是长远的。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怎样结合我校实际,将德国成功的经验和范例应用到我们的职业教育中去,使我校的职业教育不断焕发生机,是我们要不断探索的主题。

第三篇:德国社会保险考察报告(网)

******* 赴德国培训考察报告(草稿)

**********对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及经办管理情况进行了考察。在培训考察期间,全体团员严格遵守各项外事纪律和德方制定的培训考察计划,积极与外方授课人员进行深层交流互动,学习氛围浓厚,展现了社保系统干部的良好形象,得到了外方专家的认可与好评,圆满的完成了各项学习考察任务,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培训考察的主要情况

一是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考察培训团成立了班委会和临时党支部,班委会下设了调研学习组、组织管理协调组、安全生活保障组,在考察期间各组组长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细节性的事务逐级分解,具体落实到人,较好的完成了班委会交办的各项任务,确保了考察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是求真务实,学有所获。在德方人员的精心组织下,我们在柏林经济技术交流培训中心听取了拜尔教授对德国经济体制现状和社会保障改革情况的介绍,由泰马博士为我们讲解了德国伤残人员的保险制度;参观了慕尼黑老年培训教育机构;实地走访了阿豪

斯小镇的圣弗里德里希养老院。又分别到德国联邦保险总部、行业保险联合会、柏林法定养老保险咨询服务站听取和了解了德国社会保障的历史渊源、发展进程和远期的规划,以及社会保险的经办、管理、服务情况。

三是形式新颖,不拘一格。此次培训考察形式多样,既有现场课堂讲授、幻灯片演示、交流研讨,又有现场观摩、实地走访等多种形式,从理论到实际,从课堂到工作现场,激发了大家自主发问、主动思考,积极学习的热情。团员之间将两国制度差异进行对比,并就各国制度体系的优缺点进行交流研讨。

四是纪律严格,步调一致。在考察、学习、生活期间,全体团员严格遵守外事纪律,尊重外国人的民风与习俗,在与外方人员交往的过程中,做到有礼有节,不卑不亢,在集体行动过程中每名队员都能顾全整体,在吸烟等诸多细节上做到自我节制,维护了考察团队的整体形象。同时,德国同行在工作与生活中的严谨、细致、认真、节俭、诚信的品质也令人有所启迪和感悟。

二、德国养老保险的历史沿革、特点

(一)基本国情

德国全名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位于欧洲西部,首都柏林,行政区分为16个州,人口数量为8200万,宗教信仰为基督教和天主教,国土面积为 35.7万平方公里,自然资源较为贫乏,大部分用于农业生产,但农业人口仅占2.2%左右,德国是全球八大工业国之

一,工业产品在世界享有盛誉,西德拥有世界最大的汽车生产线。2011年GDP总值3.62万亿美元,人均GDP为3.79万美元,经济总量居欧洲首位、世界第四。雄厚的经济基础为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了较为坚实的物质保障。

(二)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

1871年德国“铁血宰相”俾斯麦为了对付工人运动,于1883年至1889年先后颁布了疾病、工伤、养老保险法案,1911年制订了统一的社会保险法,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正规社会保险制度的发祥地。

一战期间随着德国战败,建立了魏玛共和国,但很快解体。1927年德国颁布了失业保险法,但由于战争赔偿和世界经济危机导致经济萧条和动荡,使德国社会保障制度陷于法西斯专制管理。

二战期间,希特勒上台后为发动战争做准备,在延续了原有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上,在一定程度上为工人提供了一些福利,但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德国社会保障制度几乎完全崩溃。

二战后,德国社会经济经历了从恢复和重建到快速发展的过程,1949年颁布了新的社会保障法,社会保障制度在德国才逐渐恢复,1976一1989年社会保险制度进入一个调整时期。1990年分裂了41年的德国再次统一,德国社会保障政策也经历一个从快速发展到走向福利国家的趋势,通过1972年、1992年及当前的改革,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

(三)德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特点

1、德国养老保险体系框架。德国养老保险体系由法定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商业保险(个人自筹)等多种形式组成。

2、覆盖范围。根据法律规定,所有的工人和职员都参加法定养老保险,法定养老保险覆盖了从业人员的90%,目前全德国参保人员2500万人,退休人员930万人。公务员和法官是国家终身雇佣人员,不参加法定养老保险,有独立的养老保险制度,公务员适用《联邦公务员社会保险法》。农民具有独立的农民养老保险制度。

3、基金来源及筹集。法定养老保险为强制性保险,所有的投保人都有义务依法按时缴纳养老保险费。养老保险资金的来源有两个渠道,一个是雇主和雇员缴纳的养老保险费,比例各占50%,这是养老保险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另一个是国家财政补贴。

4、筹资模式。从完全积累到现收现付,从1957年开始,基金积累制向现收现付制转变,到1969年彻底实现,现收现付制模式一直保持到现在。

5、给付条件。被保险人必须达到规定的退休年龄和达到缴纳保险费的期限,才有领取养老金的资格。德国规定享受养老金的基本条件为年满65岁,累计缴费35年。

三、德国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

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和人口低生育率,使德国现收现付制的养老金运行模式已经面临危机,成为国家财政的沉重负担。为了缓解这种状况,德国政府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提高退休年龄。德国现行养老保险法律是2005年新修订的

《老年和伤残保险法》,决定从2012年起开始逐步将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由65岁提高至67岁,退休年龄由实际平均60岁提高到63岁,以保证2O3O年养老保险费的交纳不超过工资的22%。

二是提高缴纳比例。为解决交纳人与领取人比例不断下降带来的收支失衡问题,德国养老保险金缴纳比例从1995年的18.6%增长到1999年的19.5%,2009年又增长到19.9%,预计2030年起将达到21.8%,退休人员享受3年大专院校培训的福利待遇将很快被取消。

三是鼓励多种渠道发展养老保险。2002年德国开始实施“里斯特”法案,即德国公民只要同保险公司、银行或基金签订私人退休养老金合同,就可以得到国家的补助,而且补助金额每年都会增加。政府有关部门希望通过这种措施扩大私人养老保险的影响,使这部分养老金近期占到整个养老金的15%,中远期达到25-30%,由现在的补充地位逐步提升到与法定养老保险相近的支柱地位。

四是加大国家财政补贴。在改革中,政府仍然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但财政负担要相对稳定。近期每年拿出700亿欧元来补贴养老保险基金,同时把提高的生态税补充到养老基金中。

四、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几点启示

(一)用垂管的优势健全科学体制

德国社会保险行政机关与社会保险承办机构是完全分开的。联邦政府劳动与社会事务部是政府管理社会保险的最高行政机关,联邦政府设有社会保险管理监督办公室作为具体的管理部门。该办公

室隶属于劳动与社会事务部,但不同于劳动与社会事务部的内设机构,有相对的独立性,该办公室工作人员是公务员。德国社会保险承办机构与众不同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自治管理模式。

德国社会保险机构的所谓自治管理,其含义是参保人通过选举产生自己的代表组成社会保险机构的最高决策和管理机关(理事会),实施对社会保险机构的管理,如选举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总裁,通过社会保险机构的报告等。德国的自治管理模式实际上是让社会直接参与管理,而政府退到幕后,通过间接监控方法管理社会保险,如审查和批准社会保险机构的报告和建议,调查社会保险机构的活动等。另外,在比较大的城市设有社会保险咨询和代办机构,隶属于地方政府,主要工作是宣传介绍政策,发放表格,指导填写,代理送达,通告错误等,向市民提供便利。由此可见德国社会保险自治管理模式是基于两个特点,一是由于社保基金完全来自由雇员和雇主,因此,自治模式实现了权责对等的机制,二是自治模式的根本是一种政事分开的模式。

与我省社会保险经办体制相同之处在于,我省的垂直管理模式也是一种政事分开的管理模式。按照权责对等以及十二五期间实现全国统筹的趋势,我省的垂直管理模式将越来越体现出其优越性。

一是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上的责任性,有效避免了地方保护主义的干扰,保证“上传下达、政令畅通”。目前,各级地方政府对于中央政令的执行情况并不统一,有的是由于行政能力不足、资源不够等原因达不到要求,有的是从本地区利益出发,习惯

了饭来张口的思想,有意降低本地区的标准,以吸引资金向本地区流动。如果社保经办机构对上责任弱化,就会向地方利益因素妥协,届时社保基金新的增支缺口将是巨大的,同时在社会所造成的影响还会产生联动效应,将进一步加剧基金损失,也为社保基金的监管带来沉重压力。

二是实现了权责对等,有利于实现全国统筹后社保基金的顺畅运行。根据十二五规划,社会保险将在五年内实现全国统筹,势必形成一个从中央到地方,从地方到中央的双向基金流动大链条,在上解和下拨过程中上下形成了纵向关系,这种关系是否顺畅,决定了社会保险基金是否能够安全运行,在这个大链条中,最大的风险在于,各个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一些处于基金链条的末端的地方政府,难免会产生在全国统筹基金这个大锅里张嘴吃大锅饭的思想,一些地方政府等、靠、要的心态和惰性心态难免会延续和助长。

由于中央的统筹基金届时将成为社会保险系统的核心资产,因此对应的权责在上,而非地方,而垂直管理体制完全符合这种对上负责的权责对应机制,与全国统筹基金纵向链条的运行路径是彼此对应的,因此垂直管理体制有利于全国统筹的施行。这种情况下,社保经办机构负责人考虑更多的则是对上的责任、考虑的是基金的安全与基金的承受压力。对上责任的最大化确保了基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地方本位主义思想的制约性,最大程度降低了社会保险全国统筹基金的安全风险。

(二)用战略的思维开展精算决策

在柏林培训期间,拜尔教授等讲课人员运用了近三分之二的篇幅演示了各种精算数据,这些精算数据包括了对社会保险各项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对社会及人口各项数据指标的统计分析和计算,根据这些数据为我们讲解德国社会保险改革的动因,简要叙述了待遇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并对未来三十年乃至五十年的社会人口变化趋势、社会保险收支变化趋势等各项指标进行了预测。

精算在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险中已经有百年的历史,在德国不仅在社会保险构建之初就采用精算的方法进行严密的论证,而且在制度运行过程中仍然运用精算方法对制度的可持续性和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与此同时,他们还将评估的结果以精算报告的形式向社会公开,让整个社会来监督社会保险制度的运行情况。而近期欧盟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也无一例外地运用了精算技术为改革方案提供智力支持。可以说,当今世界范围内社会保险的重大决策都是以精算师们提供的稳健可靠的精算数据为基础的。精算已成为支撑社会保险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技术方法,毫无争议地成为社会保险专业化的重要标志。

目前德国联邦养老保险局有经济学家职位近20个,联邦政府劳动与社会事务部有专门的精算部门,设有首席精算师、研究、评估和统计办公室以及精算办公室等。每季和每年都要出版统计报告。对将来待遇支付能力和人口变化趋势的平衡进行全面的检查评估,其他职能还包括广泛研究短期和长期人口和经济发展趋势,死

亡率和生病率分析,向国会和社会公众提供社会保障项目财政研究,为国会有关社会保障立法的制定和修改提供财务影响的证明报告等。

可见精算是全部社会保险政策与规划的基础所在。精算使未来可以预见,精算可以给政策打分,精算可以成为决策者的智囊。我们应该看到,在社会保障领域,精算在制度建设、政策评估、财务预算、风险预警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数据是精算的生命,所有的精算分析和研究都是基于数据。随着我省社会保险业务经办的数据得到进一步的积累和集中,尤其是近几年开展的数据质量年活动,使得社会保险基础数据和核心业务数据质量大大提高,这些都为精算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必备的基础条件。

在全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背景和人口老龄化加速的情况下,国家将对社会保险加速覆盖和有效保障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对制度可持续性进行评估,如何评价政策制定能否有效提供保障,这都对经办机构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传统的分析方法和手段显然难以满足这些要求,引入精算是必然途径,这与国家提出的精确化管理的方向和目标是一致的。

(三)用良性的机制强化保障能力

德国社会保险采取的是现收现付制度,2011年德国一般养老保险总收入2494亿欧元,总支出2446亿欧元,当年余额为48亿欧元,供养比为2.21:1,预计20年后为 1.18:1,以上这两组数字说明了德国社会保险当前所面临的危机。改革背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

加快,德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严重问题。特别是东西德统一后,保持整个德国较高的保障水平对现有财政造成很大压力,再加上较高的失业率,现收现付的养老金运行模式面临危机,养老保险制度也陷入困境。所有这些使得德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挑战,迫使他们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改革。

德国在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没有设计新的方案取代传统社会保险方案,只是在扩大受保险人范围、调整保险费征收比例、延长退休年龄、鼓励商业保险参与等方面做了政策调整。实践证明,改革后的社会保障制度能够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和经济情况,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这种改革是极为有限的,如PPT所演示改革后的供养比,和缴费费率的前后比较,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可见当前的改革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危机,各项负面的数据指标仍然呈现上升的态势。并且,德国社会民间的承受能力目前已经接近极限,来自民间和工会的压力巨大。尤其是中老年人。他们抱怨自己辛苦工作,缴纳保险费,让上一代人享受了优厚的养老金,到头来自己的待遇却今不如昔。同时,工会长期以来坚决反对降低社会福利的任何改革,这也给政府的改革带来阻力。

与德国相同的是,中国今后几十年最大问题也是要面对伴随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以及基金支撑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早动手,早准备,借鉴德国等社会保障制度发达国家的一些做法,同时也要结合国情,尽量避免西方国家在改革中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尽量少走弯路,做到未雨绸缪。

1、完善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行机制。社会保险基金的运行应该从近期、中期和远期,三个方面考虑。

一是近期措施,主要是要进一步加强征缴清欠工作,在基金入口关做到应保尽保,应收尽收,认真落实各项任务指标,努力减少当期支付缺口,强化考核机制,强化和完善激励机制,促进扩面征缴工作的顺利进行,把好基金出口关,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严格审查提前退休人员的待遇资格,对伪造原始依据,通过各种手段提前领取待遇的,要运用《社会保险法》这个法律武器,坚决予以清退、查处,进一步加大离退休人员生存认证力度,加大对冒领现象的清退和查处。

二是中期措施。可以借鉴德国提高缴费比例,延长退休年龄,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等做法,也可以完善企业年金制度,健全商业保险运行机制,运用好社会各种保险,对参加法定保险以外的人群建立适当的激励机制,以分担法定保险所承担的压力,减低政府所承担的责任。但这样的做法会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例如:提高缴费比例可引发在职人员贫困,延长退休年龄导致降低国民幸福指数,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会形成新的潜在的增支因素,企业年金实际应用范围有限,商业保险存在着一定的运营风险,如果再连续以这种单纯的方式进行改革,势必导致激化系列矛盾,会诱发而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所以,诸如德国当前的种种措施仅仅是权宜之计,只能适用于某个特定的时段。

三是远期措施。当前,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问题日趋凸显,且经过几年的调待,使离退休人员工资水平大幅度上涨,增支因素日趋严重,如果仍然实行我国现行的部分积累制方式分配社会保险基金,资金将不可避免的出现缺口,因此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来解决包括资金筹集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这需要我国从根本上对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实施改革,开拓新的社会保障基金来源渠道。建议在国家、单位、个人注入的基础上,增加金融机构运营盈利资金的注入。基本思路是创立具有双重职能的金融机构,即:建立国有社会保障银行,除了搞经营外,还须承担社会保障任务,国家运用法制手段确保国有社会保障银行的运营资金来源,资金来源主要是部分国有企业国有存量静态资产、社会保险基金个人账户做实运营部分、部分财政收入、个人存款、及其他社会资金,运用这个具有一定垄断性的国有企业的运营盈利资金,长期注入到社会保险基金之中,承担起社保基金的支付压力。国有社会保障银行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建立预筹积累制度,提高社会积累资金的比重,将政府风险和责任减少到最低程度,通过金融形式的预筹制实现对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根本性改革,确保社保基金不出现任何缺口。

2、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征缴力度。在培训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德国社保经办机构在征缴方面不存在强制性问题,主要依靠国民优良的传统和完善的诚信机制,考虑我国的现实国情,建立完备的诚信体系仍然需要几代人付出的努力来实现。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社会保险现行的各种措施强制力不足,仍有相当一部分参保

单位存在着申报、缴费行为不规范的问题,少报、瞒报、漏报、拖欠社会保险费的情况在各个地区仍然不同程度的存在着。在现实情况下,我们仍需建立刚性的制度来规范参保单位的申报缴费行为,因此建议建立与参保单位诚信挂钩的退休人员待遇奖励机制,在退休人员待遇计算中,增设参保单位诚信奖励金,属于当年诚信参保单位的当年退休人员在退休时待遇中可以多计入诚信奖励金,即不违背及时足额支付的原则,又体现了不同诚信度的差别,做到哪个参保单位在社保没诚信,就让他在职工面前没威信,通过这种机制来促动职工对本单位缴费行为的监督,以及对自身权益的维护。

3、政策体系上的制定要体现激励机制。德国长时间高福利导致了收入倒挂,有时失业者的收入受益于各式各样的补贴和福利反而比就业者中的低收入者还多,造成了人们不劳而获思想的滋生,也推高了失业率水平。社会福利开支大增,政府不堪重负,赤字扩大,需要通过发行债券、提高税率等方式缓解,大量的社保资金也挤占了社会生产力发展所需的资本。在德国社会保障体制改革过程中,考虑到了降低待遇标准的问题,但引发社会强烈反弹,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因此社保制度建设的规模和水平要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相适应,处理好国家、企业个人三方面的关系,也要处理好各地区之间的统筹平衡,循序渐进,稳步发展,在社会保险政策体系上的制定要充分体现激励机制,不可急于求成,盲目冒进,要坚决杜绝“吃大锅饭”的现象。

(四)用长远的眼光建立全息数据

目前在全德国乃至全欧洲,实现了各个部门之间的数据联网,因此德国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便捷的从其他部门获取参保人员或非参保人员基本信息,用以审核,或进行精算调研,建立健全这种全息数据体系的过程经历了数十年的时间。

我国社会保险的数据库的基本信息的建立和采集是在一种有限的被动的基础上建立的,只能适应于即时的需求,例如:根据参保和建立个人账户等业务行为的需要,我们仅为参保人员建立基本信息,而社会保险全民覆盖的潜在需求,社会保险战略性精算统计决策的需求,以及未来一个时期业务经办的现实需求,需要我们将全民的数据都纳入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中来,实现动态监管。

建议建立社会保险全息数据库,即将全部中国公民的基本信息纳入到社会保险数据库之中,一是中国境内出生的婴儿一获得出生证明,即强制将其基本信息在社会保险进行基础信息备案登记,其出生证明等原始材料即以影像资料形式留存于社会保险数据库之中,二是需要将参保人员以外的一切其他中国公民全部纳入数据库之中。

一方面,通过建立全息数据,使我们对社会潜在参保情况,未来人口发展变化趋势,摸清家底,并将这种数据结合精算,实时性的予以掌握,并引导各项政策的制定,另一方面,在业务经办中,我们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已经成型的基础数据,而在对今后该人员办理各项社会保险业务时,即以出生证明为法定基础信息,档案和身份证出生信息仅供参考,与现有的基本信息采集机制相比,这种

出生即有的信息更为客观、准确、权威,也使得业务经办更加主动。

我国人多地广,各个地区发展不均衡,在我国实现全社会的信息共享还需要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且社会各个部门之间的数据质量参差不齐,社会保险若需快速发展,占据主动,需在各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机制尚未完善的情况下,先行做起,建立起全息数据,形成全息数据的管控机制,扩展社会保险的核心资产,不能守株待兔,等人家送上们来。

(五)用整合的方式兼顾诚信监督

德国在养老保险监督领域,遵循国家立法和自治相结合的原则。经选举产生的雇员和雇主代表对养老保险实行自治管理。自治机构是游离于政府之外的,所有这些机构共同构成了德国养老保险行业联合会(VDR)。这种将政府从直接的管理责任中脱离出来的自治管理模式还形成了有效的、内外结合的监督体系。外部监督机构是政府,内部监督机构是自治机构,从而有力地保障养老保险制度的日常运行。自治组织的管理能力也在不断的实践中变得越来越强大。

德国社会保险的自治管理是一种透明、民主和有效率的社会保险管理模式,一方面自治管理可以充分吸收社会力量,直接减轻政府的管理责任;另一方面,赋予了劳动者和工会参与管监督的权利,是对劳动者保险权益的最大尊重;而且,自治管理有助于政府更好地履行监督职责,保证制度运行的效率。

德国社会保险费的征缴不存在强制性的问题,这主要得益于德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社会信用制度和管理体系。该体系将各种与

信用相关的社会监督力量结合起来,共同促进社会信用的完善与发展,制约和惩罚失信行为,从而保障雇主正常依法履行参保缴费的义务。

完善的社会诚信机制必须依靠各种力量的有效监督来实现,也只有依靠有效的监督,诚信才能得到认可,西方诚信系统的根本是将监督机制社会化,将监督控制机制与考核评议机制高度细化与整合的结果,监督机制与诚信机制是相互促进互为完善的关系,诚信与监督是支撑社会保障发展的两块基石,信用管理体系的建立不仅对于防范经办风险、提高资源配臵效率有积极的作用,而且对惩治失信行为提供了法律保障。但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金融机构、企业、个人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一方面要运用《社会保险法》等相关法律武器,继续完善和强化社会保险内部控制与监督制约机制,要加大对社保基金的监管力度,尤其是在我省各个县市一旦实施综合柜员制后,面临着将控制、监督、考核、柜员内部评议(类似于诚信评议)一体化和系统化的问题,即诚信的评议源于考核的结果,考核的结果源于事后监督审计所形成的数据,事后监督审计与业务环节的事中控制又构成了完整的内控机制,有效的内控机制是建立诚信机制的前提,内控机制与诚信机制相辅相成,共同成为促进社会保险事业健康发展、持续运作的有力保障,也是实施综合柜员制经办模式的坚强保障与后盾。

另一方面要加强诚信教育,整合社保系统的监督、考核、内控、纪检、政行风建设等资源,促进社保系统内部和外部诚信机制的建立和发展,发挥社会保险内控监督部门、纪检部门在建立社会保险信用体系中的作用,通过广泛的宣传教育和对失信行为加强惩治力度,提高参保单位和社会保险内部员工的信用意识,使信用成为社会保险运行中的通行证。因此,应以更开放的姿态鼓励诚信机制的建立与发展,整合现有的内部资源和外部社会资源,推动信用机制的建立,使其在加强对社保基金的监管、规范参保单位自律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六)用尖端的手段实现智能经办

在德国,我们参观了大众汽车的组装生产线,从汽车零配件入口,到整车下线驶出工厂,短短的生产线上,看不见热火朝天一派繁忙的景象,为数不多的几名工人,看上去有几分悠闲,在传送带边上,运送零配件的智能机器人安静而有秩序的忙碌着,流水线末端车身和发动机的组装其主要的工作也是由智能机器人完成的。在这个车间里实现了90%以上的智能化管理、智能化生产,实现了成本最小,差错最小,流程最优,效率最高,劳动强度最低。达到了生产布局结构科学严谨,工艺流程细致无间,产品性能质量最优的效果。高度智能化的管理模式和生产模式,令人大开眼界。

目前我省的社会保险系统经办模式经历了专管员制发展阶段、分柜制发展阶段、目前已经初步开始的综合柜员制起步阶段、以及即将迈进的无窗式经办阶段,受德国大众汽车生产智能化的启发,应该预见,随着世界智能技术的日趋成熟,未来的经办模式必将有智能化的手段参与其中,在社会保险无窗式经办模式之后必将是智能化的经办阶段。

在智能化经办阶段,具有高度自主智能的计算机系统将在多个服务领域发挥其优越性,目前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在这方面的产品已经呼之欲出,新一代的计算机在面对服务对象时更具人性化,强大的学习能力和适应性,使其既是社保知识专家,也是心理专家,强大的管理能力和计算能力,使其既可以成为经办者,也可以成为精算信息与决策方案的提供者,不仅面对服务对象进行互动,也面对社会保险管理人员进行互动,未来的经办手段将实现服务智能化、经办智能化、精算智能化、决策智能化、学习智能化。智能化手段的介入最终使我们的服务更加贴心,更加高效,人员投入更低。社会保险的人员结构将由经办服务型人员占主体,转为管理型、维护型、研究型、决策型人员占据主体。

任何一种经办模式都是在上一个经办模式中积累了足够的经验与教训后,经历漫长时间的完善和发展,最终实现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德国人之所以在某些方面领先于我们,并非有捷径可走,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重视人才,尊重知识,加上德国人认真、严谨的品质,每一个值得称道的方面都是经过脚踏实地的付出和努力得来的。

我省目前的综合柜员制经办服务模式和网上经办服务模式刚刚起步,也同样需要一个脚踏实地的发展过程,目前在全省推行综合

柜员制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如观念转变的问题,统一思想的问题,地区之间发展条件不均衡的问题,我们的综合柜员制仍面临着进一步提高内控力度和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的问题,而网上经办系统与德国全国联网的层次相比,仍然处在一个十分稚嫩的萌芽阶段,综合柜员制经办服务模式与网上经办服务模式,并非是十全十美的产物,他不是静止存在的,也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仍需用辩证的眼光和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综合柜员制经办服务模式和网上经办服务模式是我省社会保险在发展中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是为下一个发展阶段奠定基础和积累经验教训的过程。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省当前需要做的是,统一思想,抓好推行综合柜员制的落实,将各个地区在操作过程中反映上来的问题,集中汇总、解决,在开展综合柜员制的过程中要不断积累经验、改进不足,在今明两年内认真落实好三版软件平台的应用,三板平台软件采用业务流的方式,对原有的经办流程进行了优化升级,是符合新时期、新环境下的经办手段,也是符合综合柜员制经办模式下的经办手段,要认真抓好试点单位的试运行与测试工作,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要与综合柜员制环境下的经办模式进行有效的磨合与衔接。加速网上经办系统的二期研发进度,在应用方面要进行细致的组织和精密的筹划,加强对参保单位劳资人员的培训力度,转变其思想观念,使其尽快适应新的经办模式,尽快进入角色,积累网上经办环境下的各种经验性资料,形成《网上经办》操作手册,建立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

(七)用扎实的基础加强队伍建设

在德国一个地区级的经办机构负责人,为我们讲解了宏观的、系统的德国社会保险体系,对各项社会经济指标,人口数据,了如指掌,分析到位,这应该是一个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与德国相比,我们各个市县的绝大多数领导干部还停留在处理具体业务,承担业务经办的层次上,当我们的经办体系,内控体系健全并完备的时候,我们的领导干部,应该做到抓大放小,个人的主要精力和时间除了落实上级的各项政策、决定外,更重要的是研究地区经济运行情况,研究政策、法规、提出合理化建议,对所分管的业务组织人员进行地区级精算,并参与到决策型的事务上来。例如在山东省淄博市,在综合柜员制经办模式下,全部经办权限下放至柜员、专职复核员和大厅主任,其社保经办机构的领导干部不参与具体业务,而是开展调研,提出合理化建议,实施组织人员开展统计分析与决策等事务。我们目前之所以达不到这一点,是由于我们目前经办效率较低,经办环节中高风险业务尚未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消除。

要实现这种转型,需付出大量的代价和艰苦的漫长的努力,一是要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人才培养要体现阶梯性,有些县市工作人员并不少,但是能够干事的人员往往始终是有限的几个人,有的县市中间人才断档情况也不容乐观,我省社会保险需要建立一支高、中、低的阶梯性人才队伍,具体到每个县市,需建立相关的机制对人才应用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形成直观的

数据,加强专业型、复合型、研究型、领导型人才的建设,确保社保各个领域工作的开展齐头并进,避免出现“拖后腿”的情况,同时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使用、管理和激励机制。二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员配比机制,德国参保人员2500万人,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为2.4万员工,平均每个工作人员面对的服务对象为1041人。***省今年全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总覆盖要达到619万人,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80万人和40万人,全省参保总人数共为1139万人,目前我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工作人员共计2100人左右,平均每个工作人员面对的服务对象为5424人,人均工作量为德国人的五倍之多,数量的提高往往是以牺牲经办质量和服务质量为代价的,所以我们应该尽快建立一个常态化的人员配比机制,确保人员数量与社会保险工作量处于一个科学合理的比例,以确保社会保险的经办质量和服务质量。

(八)用公平的理念推动持续发展

社会保险制度与商业保险最本质的区别是其公平性。社会保险以确保每一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为目标,不论民族、身份、职业、宗教信仰和居住地点。德国以及大多数国家的社会保险制度基本遵循这一原则。

相比之下,我国现行社会保险制度的公平性不足。一是具体政策和待遇水平在人群之间、地区之间存在差异,社会保险制度部分项目职业相关、部分项目户籍相关,不同的人群享受不同的待遇,于是,全民本应同等享受的社会养老保险权利被分成多种类型,例如:“五七家属工”、厂办大集体、下乡知青、下乡干部、被征地农民、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城居保等各种类型的保险,这实际上是把国人分成若干等级,社会保险制度“碎片化”违背了社会保险制度公平性原则;二是在收入分配领域产生了逆效应:地位越高,收入越高,社会保障待遇越好,地位越低,收入越低,社会保障待遇越差,使得这项基本公共服务的公平性受到质疑。三是制度设计的种种缺陷,使得社会保险各项制度运行的可持续性面临挑战,如果处理不当,终将影响人人公平享有社会保险服务。

这种局面的出现,虽然有其历史的原因,但主要是因为近期社会保险制度改革过程中,指导思想存在一个理念问题。如果承认国民具有享受基本风险保障的权利,那么,为社会成员提供社会保险就是政府的基本职责;如果承认每一个国民具有平等的权利,那么,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险就不应该因户籍、职业和居住地不同而有如此巨大的待遇差异。

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国家未来一个时期的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应当以控制和缩小群体间待遇差距为目标,降低社会保险职业关联度和户籍关联度,从职业保险走向国民保险,从城市保险走向城乡保险,从人人享有走向人人公平地享有。具体地说,一是要把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整合成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浙江省在2009年就已经整合并实现老年人群全覆盖),再积极创造条件,在适当时,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

老保险制度与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整合,形成全民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需要注意的是,这两个阶段的整合,都必须把保障待遇的逐步统一作为核心内容。

我们国家这几年在社会保险领域投入是不少的,但其绩效并没有与投入成正比。这就要求在今后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要以有限的资源为社会成员提供最好的风险保障服务为原则,探索一个由“人人享有”走向“人人公平享有”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九)用民族的美德弘扬特色文化

在德国我们感受至深的是德国的文化,而德国的文化核心是宗教文化,在各种养老机构中,深切的感受到各种宗教力量的参与,在养老院里,虽然有着优雅舒适的环境,老人们颤抖的双手前虽然不乏敬业的职员为其端茶倒水,但是孤寂眼神里却难以掩饰这个高度文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一丝冷漠,老人们虽然多了些许舒适安逸,却少了一份天伦之福。

社会保险所从事的就是老年工作,其本质是一种慈善事业,孝敬父母、爱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国家特有的区别于西方的特色文化,然而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加剧,这种传统文化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亲情的淡漠呈现一种西化的趋势,这种文化的复兴需要有一个主体和一种力量予以推动,社会保险应该在这方面起到对全社会的引领作用,承担起这种重任,并将其作为社会保险文化核心与精髓。作为社保人,我们首先应该从自身做起,从加入社保的每个干部职工做

起,对我们的干部职工进行孝敬父母、爱老、敬老的再教育,并营造社会舆论,营造社会氛围,以核心文化为载体,创建多种形式的孝敬父母、爱老敬老的活动。试问,一个不能孝敬父母的社会保险职工,何谈人性化服务,何谈发自内心的服务于社保工作。从每个人做起,从自己的家庭做起,社保人应该用自己孝敬父母、尊老爱老的行动为全社会的年轻一代率先垂范,以此来影响和动员社会,凝聚人心和力量,使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得以复兴和弘扬。孝敬父母、爱老、敬老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主流之一,是人类得以生存的天伦之道,而作为西方,将更多的老年人托付于社会和宗教慈善机构的趋势,只能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支流。

总之,德国之行,全体团员感同身受,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维,丰富了头脑,我国的社会保险虽然起步较晚,但与德国相比,我们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有些方面的制度甚至优于德国,当然,我们更多的看到了差距和不足,德国有着自己的国情与传统,我们不能紧随其后东施效颦,亦步亦趋,我们对外来的理念,应该取其精华,对我们自身应该扬长避短。“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我们应该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建设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险,打造一个体现中华民族勤奋、智慧、以爱老敬老为文化核心的社会保险。

*******

第四篇:德国职业教育考察报告

--精选公文范文--------------------------德国职业教育考察报告

德国职业教育考察报告

XX区职业教育考察团

20**年11月30日至月9日,以XX区社发局教育处领导陶国强为团长,高桥职校校长尤庆华、群星职校校长顾晓光、新陆职校校长陈野弟、教发院教研部主任唐水明为团员的考察团,赴德国考察职业教育。考察团着重考察了2所国立学校:汉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慕尼黑服装设计职业学校,并和巴伐利亚州文化部职业教育司官员进行座谈。

短暂的考察,收获颇丰,从中可获得许多发展我区职业教育的借鉴。

一、本次考察我们所了解的德国职业教育

1.德国的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学生升学就业的主要渠道。

巴伐利亚州文化部职业教育司官员告诉我们,他们的学制一般是孩子三岁进幼儿园,六岁入小学,小学学制是四年,小----------------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学后实行第一次分流,多数学生一开始升入初中,就初步确定了今后就业升学的基本方向,目的性比较明确,初中毕业后的第二次分流,是根据不同职业的要求和学生及家长的意愿而定。较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必须以接受过较低层次的职前教育为基础,并应有一定的职业实践经验;经过职业教育的人员,既可利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长期从事相应的职业,也可接受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在从事新的工作。职业教育是每个职工的终身教育,即培训——就业——再培训——再就业。劳动就业部门既管理就业、救助失业,又管理培训工作;各行业协会、各同业公会、各州政府、各企业为实施各司其职,政府实行宏观管理和协调组织工作。

巴伐利亚州文化部职业教育司官员还告诉我们,德国高中学生需学2-3门外语,完成学业方可进入大学,高中生上大学所占比率仅约占30-35%,其余学生选择高等职业学校,比率65-70%以上。

汉----------------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相当于我国的“中职”,校长在回答我们问询时说:“我们的学生毕业后也可以上大学,但只能进入对口的专业,即不能进综合性大学,只能进技术学院。”他还介绍说,德国人特别喜欢职业学习,高中考上大学的,有的也先到港口学习三年再读大学。

德国的教育体系,既使绝大部分学龄儿童及青少年能接受到至少一项职业教育训练,直接掌握一门技术,被企业雇用,同时又能提供有志于继续深造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2.“双轨制”职业教育,是德国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特点,也是德国推行职业教育最成功的关键。

在德国,约有70%的职校属于”双轨制”。所谓双轨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接受双轨制培训的学生,一般必须具备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毕业证书,之后,自己或通过劳动局的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一家企业,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同企业签订培训合----------------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同,得到一个培训位置,然后再到相关的职业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习资格。这样他就成为一个双轨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学生。他具备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他有两个学习受训地点: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学员或定期或分期在企业里接受实践教育、在职校里接受理论教育。职校大约60%是专业课程,•40%是普通教育课程。

企业的技能培训是“双轨制”的主体。企业的培训按照联邦教科部和有关专业部共同颁布的培训条例进行。德国经济部公布的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有93个大类、371个职业。各专业部分别制定相关职业类别的培训条例,包括教育内容、时间安排以及考核办法等,并会同联邦教科部共同颁布实施。各企业根据培训条例和本企业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并付诸实施。作为学徒工,企业发给学生每月500-600欧元的生活费用。

职业学校的教育是服务于企业培训的,职校的教学任务主要是以专业理论来辅----------------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导和提高学员在企业中的实践培训成果,并加深和补充普通教育的任务。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由各州文教部制定。

双轨制职业教育的考核、成绩认定及证书发放由各行业协会负责。考核内容分为书面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两种。通过考核的学徒工可以得到国家承认的岗位资格证书,成为该岗位上的合格技工。

据巴伐利亚州文化部职业教育司官员介绍,在巴伐利亚州,约有70%以上的初中毕业生直接进入企业中的培训机构接受职业技术培训,同时进入各类相应的职业学校学习基础知识。这种体制,有利于培养出既懂理论又有动手能力的生产技术工人。

近年来,在德国又出现了另一种培训形式,即跨企业培训。学生在接受企业培训和学校教育的同时,每年抽出一定时间,到跨企业培训中心接受集中培训,作为对企业培训的补充和强化。

按照德国联邦政府职业教育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企业内的职业教育经费完全由企业自己负----------------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担。职业教育学校的教育经费由国家、州政府、地方政府承担,通常是州政府负担教职工的工资和养老金等人事费用,地方政府负担校舍及设备的建筑与维修费用和管理人员的工资等人事费用。

3.学校既不需要为生源发愁,也不需要为学生就业去兜售什么,因为法律法规完善了职业教育的管理和运行。

德国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完备。相关法律法规有、、等。企业根据产业需要招收员工,对新招收的员工,企业必须依法送至国立职校学习培训。“企业根据产业需要送出培养对象,企业会找上门来。对于不了解我们学校的企业,学校才安排去做点宣传,让它们知道我们的学校。”汉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校长如是说。

4.培训项目由国家订立,学校培养国家认可的职业,而不能自己另立项目。

德国是16个州联邦制国家,每州有自己的教育体系,为使职校培养的人才国家通用,职校培训项目由国家订立。学校都培养国家认可的----------------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职业,而不能自己另立专业和培训项目。职业教育,都针对整个经济政策而言,作为国家经济范畴,宏观的。

考察中我们了解到,德国的职业教育在学校名称、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制长短、办学条件、经费来源、教师资格、教师进修、考试办法、管理制度等等,都有政府提出的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同时还设立了一套包括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在内的职业教育实施监督系统,使职业教育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法律法规完善了职业教育的管理和运行。

5.从汉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看德国职校的2个组成部分:“正规部”和“准备部”。

汉堡共有50所国立职业学校,其中19所是工业产业技术学校,其中5所学校全招女生;其他31所均是商业方面的。

汉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建于1870年,是汉堡最为古老的学校之一,它发端于船舶油漆工的培养。该校现有61个班级,1343位学生,70名教师,45个授课点,6个----------------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计算机教室,1个自学中心,1个餐厅实习点,1艘港口实习船。

国立职业学校一般都包含“正规部”和“准备部”2个部分。

该校“正规部”有港口、仓库、船厂三个领域的专业,承担着为汉堡360家企业培养学生的任务。学生都由港口和造船类企业与学校联手培养,学制3年至年。三个领域,各设一个科长,科长与企业有联系、沟通。

港口领域培养11种与港口有关的职业,如:仓库管理技工、仓库经营技工、仓库搬运技工、仓库包装技工······“仓库”行业在汉堡很重要,汉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一年为港口培养701人,包括港口船长等人才。

造船领域的专业有:船舶结构机械工、板金工、造船工。

该校还培养来自铁路、银行等单位需要的保镖、保安、安全人员。

学校生源来自全国各地,但需要他们的企业都在汉堡。

学生或定期集中一段时间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集中一段时间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或分期每周2天----------------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在校上课,3天在厂里工作。定期与分期,根据企业需要决定。这是典型的德国职业教育“双轨制”,一轨在用人企业,一轨在国立学校。

企业都想知道学生在学校里学些什么,学校也想知道学生在企业接受培训的情况。因此,学校主管部门的教师常常到360家工厂去了解情况,并听取对教学的要求。

该校“准备部”为纪律差的、学习差的学生就业做准备,学生自己还不知道从事何种职业,学校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明确专业。德国中小学年教育制,纪律差学习差的学生,后2年到准备部,由学校帮助他做就业准备。

职业准备教育的学生还在学习期内,由学校情报中心推荐过来。学校努力培养,2年后推荐,让其能就业。如果找不到工作,学校把他们交到劳工部,劳工部把他们当作失业人员登记。

职业准备部在建设工地也有教学点,学习泥瓦匠等。

职业准备部还在监狱设有教学点,帮助失足青少年及社会成员作出狱后的就业----------------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准备。

职业准备部的学习采用项目制,让学生在学习项目过程中形成兴趣。学校还对他们加强现实的思想教育、前途教育。当然,对有些学生,学校对其无能为力。

6.慕尼黑服装设计职业学校见闻。

慕尼黑服装设计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高级服装设计师。

这所学校已有100多年历史,校舍欧洲味的古色古香,原先曾是某公爵的宫殿,当今是慕尼黑的文物保护单位。该校创办之初只是为宫廷贵族夫人服务,指导她们各种场合的服装搭配、着装礼仪,培养她们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各类服装的情趣。现在,她是一所只要愿意人人可以免费进来的学校,学生只需买些材料。

为了培养高级服装设计师,教学不仅仅停留于二维,还进行塑泥人、剪裁、服装、造型设计等三维动手实践,通过制图制版、立体剪裁、造型设计,培养动手能力。学校还经常为学生提供参观时装展览、参观博物馆等活动,学生参观的视野从本城、本州、本国,一----------------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直到米兰、罗马等地。我们一一参观了学生正在动手操作的课堂,参观了学生完成的服装创意设计的展示室。学生的作品,样式丰富多彩,构思新颖独特。这些作品,曾由艺术总监送至制衣厂的服装设计部作为广告展示。

据介绍,服装设计学习过程中,教师常常通过项目组织学习,围绕一个主题、一项任务,把学生组织到一起。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并充分展示自己。

7.德国对职业教育从业人员的要求严格。

考察中,汉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校长、巴伐利亚州文化部职业教育司官员对我们都有如下介绍:德国对职业学校教师的技能有很高的要求:职业学校教师最低学历为大学本科,有教育学背景,有一门专业,至少有2年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经验。准入的过程是:经过国家考试合格,到学校任教2年;2年试用期内,既有教学实践培训,又有专业进修;试用期结束再经过国家考试,合格者进入学校成为----------------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正式教师,政府终身雇用。月收入为3500欧元,与其他学校教师工资基本相同,也与高校助教基本相同。

“职业学校教师必须干过这一专业才能执教此专业,唯此,学生学习才有信心。我们学校教师都有职业头衔,均是汉堡市行业技术学会成员,参与各种考试命题、立法……还到博览会做产品专业介绍。”汉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校长以强调的口吻对我们说。

慕尼黑服装设计职业学校的教师,大多毕业于艺术院校,且有造型设计经历,有位上海师大艺术系毕业的服装设计硕士、高级服装设计师张女士,在此已执教15年。我们进入教室时,她的学生正在以“我”为题设计姿态各异的造型。

8.学校的管理系统简洁,人员精干。

汉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拥有60多个班级、70多名教师、1300多名学生,管理系统只有一名校长,一名副校长,下设4个部门,各部门一名负责人。每周校长与四个部门负责人举行例会,布置具体工作。----------------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慕尼黑服装设计职业学校的管理系统大体也如此。

二、德国职业教育特点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1.同生产紧密结合。相对于学校制职业教育,双轨制职业教育更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并使之得到了确切保证。

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下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而且所接受的是企业目前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从而减少了费用并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随即投入工作。

这使得以培养生产第一线实际操作人员的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受企业欢迎的教育。虽然我国目前也非常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但学校制的培养模式客观上使学生远离了生产第一线,而集中安排的生产实习又不利于学生及时将所学理论同实践相结合。

2.企业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大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人员。没有能力单独按照培训章程提供全面和多----------------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样化的职业培训的中小企业,也能通过跨企业的培训和学校工厂的补充训练或者委托其他企业代为培训等方法参与职业教育。

除学校与企业密切结合外,还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关心和支持办好职业教育,形成一股合力,共同承担义务,推动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3.在双轨制职业教育体制下,由于学生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学习,使得学生和企业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大大降低了培训后失业的风险。

这对我国多年难以解决的对口录用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4.同我国现行的偏重系统理论传授的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相比,以岗位要求为培训目标的双轨制职业教育更受企业的欢迎。以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标准的要求为培养目标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体系,应当是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5.重视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

进门难,要求严,待遇高是德国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主要特点。通----------------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过激烈的竞争,他们的职教师资大都具有良好的品质,广博的知识,精湛的技能,快捷的效率。这对我们的师资队伍建设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结束语:德国的职业教育发达,早有所闻。德国的产品,结构合理,加工精密,外观讲究,质量上乘,性能优异,这是他们重视职业培训、员工持证上岗,人人关心质量的结果。德国产品质量之所以驰名世界的秘诀正在于此。据说农民也要持证上岗,因为他们农民使用的主要农具,早已不是锄头、钉耙,而是各种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耕作、施肥、除虫、灌溉、采收也已采用一整套科学的办法,多数不是靠一般的手工操作了;各种养殖业、种植业也按照先进的种养方式来完成,未经培训的人难以胜任。在德国,不论担任那一种工作,完成那一种任务,“资格”是非常重要的,而这种“资格”,绝大多数是靠职业教育来实现的。普通教育、基础知识教育固然重要,但他们更重视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的形式----------------精选公文范文------------------精选公文范文--------------------------是多种多样的。成人教育也是职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的“资格”,决不是单纯的一种学历文凭或证书,除一般的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要懂得操作应用,有动手能力。因此,在德国各行各业都重视职业,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精选公文范文----------------

第五篇:德国职业教育考察报告

德国职业教育考察报告

浦东新区职业教育考察团

(执笔唐水明)

2005年11月30日至12月9日,以浦东新区社发局教育处领导陶国强为团长,高桥职校校长尤庆华、群星职校校长顾晓光、新陆职校校长陈野弟、教发院教研部主任唐水明为团员的考察团,赴德国考察职业教育。考察团着重考察了2所国立学校:汉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慕尼黑服装设计职业学校,并和巴伐利亚州文化部职业教育司官员进行座谈。

短暂的考察,收获颇丰,从中可获得许多发展我区职业教育的借鉴。

一、本次考察我们所了解的德国职业教育

1.德国的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学生升学就业的主要渠道。

巴伐利亚州文化部职业教育司官员告诉我们,他们的学制一般是孩子三岁进幼儿园,六岁入小学,小学学制是四年,小学后实行第一次分流,多数学生一开始升入初中,就初步确定了今后就业升学的基本方向,目的性比较明确,初中(五年或六年制)毕业后的第二次分流,是根据不同职业的要求和学生及家长的意愿而定。较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必须以接受过较低层次的职前教育为基础,并应有一定的职业实践经验;经过职业教育的人员,既可利用已经学到的知识和技能,长期从事相应的职业,也可接受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在从事新的工作。职业教育是每个职工的终身教育,即培训——就业——再培训——再就业。劳动就业部门既管理就业、救助失业,又管理培训工作;各行业协会、各同业公会、各州政府、各企业为实施《职业教育法》各司其职,政府实行宏观管理和协调组织工作。

巴伐利亚州文化部职业教育司官员还告诉我们,德国高中学生需学2-3门外语,完成学业方可进入大学,高中生上大学所占比率仅约占30-35%,其余学生选择高等职业学校,比率65-70%以上。

汉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相当于我国的“中职”,校长在回答我们问询时说:“我们的学生毕业后也可以上大学,但只能进入对口的专业,即不能进综合性大学,只能进技术学院(高职)。”他还介绍说,德国人特别喜欢职业学习,高中考上大学的,有的也先到港口学习三年再读大学。

德国的教育体系,既使绝大部分学龄儿童及青少年能接受到至少一项职业教育训练,直接掌握一门技术,被企业雇用,同时又能提供有志于继续深造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2.“双轨制”职业教育,是德国职业教育最主要的特点,也是德国推行职业教育最成功的关键。

在德国,约有70%的职校属于“双轨制”。所谓双轨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接受双轨制培训的学生,一般必须具备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相当于我国的初中)毕业证书,之后,自己或通过劳动局的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一家企业,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得到一个培训位置,然后再到相关的职业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习资格。这样他就成为一个双轨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学生。他具备双重身份:在学校是学生,在企业是学徒工,他有两个学习受训地点:培训企业和职业学校。学员或定期或分期在企业里接受实践教育、在职校里接受理论教育。职校大约60%是专业课程,40%是普通教育课程。

企业的技能培训是“双轨制”的主体。企业的培训按照联邦教科部和有关专业部共同颁布的培训条例进行。德国经济部公布的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有93个大类、371个职业。各专业部分别制定相关职业类别的培训条例,包括教育内容、时间安排以及考核办法等,并会同联邦教科部共同颁布实施。各企业根据培训条例和本企业的特点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并付诸实施。作为学徒工,企业发给学生每月500-600欧元的生活费用。

职业学校的教育是服务于企业培训的,职校的教学任务主要是以专业理论来辅导和提高学员在企业中的实践培训成果,并加深和补充普通教育的任务。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由各州文教部制定。

双轨制职业教育的考核、成绩认定及证书发放由各行业协会负责。考核内容分为书面考试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两种。通过考核的学徒工可以得到国家承认的岗位资格证书,成为该岗位上的合格技工。

据巴伐利亚州文化部职业教育司官员介绍,在巴伐利亚州,约有70%以上的初中毕业生直接进入企业中的培训机构接受职业技术培训,同时进入各类相应的职业学校学习基础知识。这种体制,有利于培养出既懂理论又有动手能力的生产技术工人。

近年来,在德国又出现了另一种培训形式,即跨企业培训。学生在接受企业培训和学校教育的同时,每年抽出一定时间,到跨企业培训中心接受集中培训,作为对企业培训的补充和强化。

按照德国联邦政府职业教育法及有关法律的规定,企业内的职业教育经费完全由企业自己负担。职业教育学校的教育经费由国家、州政府、地方政府承担,通常是州政府负担教职工的工资和养老金等人事费用,地方政府负担校舍及设备的建筑与维修费用和管理人员的工资等人事费用。

3.学校既不需要为生源发愁,也不需要为学生就业去兜售什么,因为法律法规完善了职业教育的管理和运行。

德国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完备。相关法律法规有《职业教育法》、《企业基本法》、《青年劳动保护法》《培训员资格条例》等。企业根据产业需要招收员工,对新招收的员工,企业必须依法送至国立职校学习培训。“企业根据产业需要送出培养对象,企业会找上门来。对于不了解我们学校的企业,学校才安排去做点宣传,让它们知道我们的学校。”汉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校长如是说。

4.培训项目由国家订立,学校培养国家认可的职业,而不能自己另立项目。

德国是16个州联邦制国家,每州有自己的教育体系,为使职校培养的人才国家通用,职校培训项目由国家订立。学校都培养国家认可的职业,而不能自己另立专业和培训项目。职业教育,都针对整个经济政策而言,作为国家经济范畴,宏观的。

考察中我们了解到,德国的职业教育在学校名称、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学制长短、办学条件、经费来源、教师资格、教师进修、考试办法、管理制度等等,都有政府提出的明确而具体的要求。同时还设立了一套包括立法监督、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在内的职业教育实施监督系统,使职业教育真正做到了有法可依,法律法规完善了职业教育的管理和运行。

5.从汉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看德国职校的2个组成部分:“正规部”和“准备部”。

汉堡共有50所国立职业学校,其中19所是工业产业技术学校,其中5所学校全招女生;其他31所均是商业方面的。

汉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建于1870年,是汉堡最为古老的学校之一,它发端于船舶油漆工的培养。该校现有61个班级,1343位学生,70名教师(其中专职教师50名、非专职教师10名、从其他学校来兼职的10名),45个授课点(教室),6个计算机教室,1个自学中心(利用电脑等做功课),1个餐厅实习点,1艘港口实习船。

国立职业学校一般都包含“正规部”和“准备部”2个部分。

该校“正规部”有港口、仓库、船厂三个领域的专业,承担着为汉堡360家企业培养学生的任务。学生都由港口和造船类企业与学校联手培养,学制3年至3.5年。三个领域,各设一个科长,科长与企业有联系、沟通。

港口领域培养11种与港口有关的职业,如:仓库管理技工、仓库经营技工、仓库搬运技工、仓库包装技工······“仓库”行业在汉堡很重要,汉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一年为港口培养701人,包括港口船长(内河船长)等人才。

造船领域的专业有:船舶结构机械工(船定单800条船、600条为与朝鲜订购)、板金工(智力不是很发达的学生)、造船工(主要建造体育用船游艇等)。

该校还培养来自铁路、银行等单位需要的保镖、保安、安全人员。

学校生源来自全国各地,但需要他们的企业都在汉堡。

学生或定期集中一段时间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集中一段时间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或分期每周2天在校上课,3天在厂里工作。定期与分期,根据企业需要决定。这是典型的德国职业教育“双轨制”,一轨在用人企业,一轨在国立学校。

企业都想知道学生在学校里学些什么,学校也想知道学生在企业接受培训的情况。因此,学校主管部门的教师常常到360家工厂去了解情况,并听取对教学的要求。

该校“准备部”为纪律差的、学习差的学生就业做准备,学生自己还不知道从事何种职业,学校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明确专业。德国中小学12年教育制,纪律差学习差的学生,后2年到准备部,由学校帮助他做就业准备。

职业准备教育的学生还在学习期内,由学校情报中心推荐过来。学校努力培养,2年后推荐,让其能就业。如果找不到工作,学校把他们交到劳工部,劳工部把他们当作失业人员登记。

职业准备部在建设工地也有教学点,学习泥瓦匠等。

职业准备部还在监狱设有教学点,帮助失足青少年及社会成员作出狱后的就业准备。

职业准备部的学习采用项目制,让学生在学习项目过程中形成兴趣(学生都有特强心理)。学校还对他们加强现实的思想教育、前途教育。当然,对有些学生,学校对其无能为力。

6.慕尼黑服装设计职业学校见闻。

慕尼黑服装设计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培养高级服装设计师。

这所学校已有100多年历史,校舍欧洲味的古色古香,原先曾是某公爵的宫殿,当今是慕尼黑的文物保护单位。该校创办之初只是为宫廷贵族夫人服务,指导她们各种场合的服装搭配、着装礼仪,培养她们设计制作自己喜欢的各类服装的情趣。现在,她是一所只要愿意人人可以免费进来的学校,学生只需买些材料。

为了培养高级服装设计师,教学不仅仅停留于二维,还进行塑泥人、剪裁、服装、造型设计等三维动手实践,通过制图制版、立体剪裁、造型设计,培养动手能力。学校还经常为学生提供参观时装展览、参观博物馆等活动,学生参观的视野从本城、本州、本国,一直到米兰、罗马等地。我们一一参观了学生正在动手操作的课堂(与其说是课堂,不如说是工场),参观了学生完成的服装创意设计的展示室。学生的作品,样式丰富多彩,构思新颖独特。这些作品,曾由艺术总监送至制衣厂的服装设计部作为广告展示。

据介绍,服装设计学习过程中,教师常常通过项目组织学习,围绕一个主题、一项任务,把学生组织到一起。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并充分展示自己。

7.德国对职业教育从业人员的要求严格。

考察中,汉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校长、巴伐利亚州文化部职业教育司官员对我们都有如下介绍:德国对职业学校教师的技能有很高的要求:职业学校教师最低学历为大学本科,有教育学背景,有一门专业,至少有2年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经验。准入的过程是:经过国家考试合格,到学校任教2年(试用期);2年试用期内,既有教学实践培训,又有专业进修;试用期结束再经过国家考试,合格者进入学校成为正式教师,政府终身雇用。月收入为3500欧元,与其他学校教师工资基本相同,也与高校助教基本相同。(高校教授月收入约4500欧元)

“职业学校教师必须干过这一专业才能执教此专业,唯此,学生学习才有信心。我们学校教师都有职业头衔,均是汉堡市行业技术学会成员,参与各种考试命题、立法……还到博览会做产品专业介绍。”汉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校长以强调的口吻对我们说。

慕尼黑服装设计职业学校的教师,大多毕业于艺术院校,且有造型设计经历,有位上海师大艺术系毕业的服装设计硕士、高级服装设计师张女士,在此已执教15年。我们进入教室时,她的学生正在以“我”为题设计姿态各异的造型。

8.学校的管理系统简洁,人员精干。

汉堡港口和造船职业教育学校拥有60多个班级、70多名教师、1300多名学生,管理系统只有一名校长,一名副校长,下设4个部门(正规部、准备部、协调科等),各部门一名负责人。每周校长与四个部门负责人举行例会,布置具体工作。慕尼黑服装设计职业学校的管理系统大体也如此。

二、德国职业教育特点及其对我们的启示

1.同生产紧密结合。相对于学校制职业教育,双轨制职业教育更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并使之得到了确切保证。

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下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而且所接受的是企业目前使用的设备和技术,培训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从而减少了费用并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培训结束后随即投入工作。

这使得以培养生产第一线实际操作人员的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受企业欢迎的教育。虽然我国目前也非常重视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但学校制的培养模式客观上使学生远离了生产第一线,而集中安排的生产实习又不利于学生及时将所学理论同实践相结合。

2.企业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大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人员。没有能力单独按照培训章程提供全面和多样化的职业培训的中小企业,也能通过跨企业的培训和学校工厂的补充训练或者委托其他企业代为培训等方法参与职业教育。

除学校与企业密切结合外,还发动社会力量(包括同业公会、行业协会、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共同关心和支持办好职业教育,形成一股合力,共同承担义务,推动职业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

3.在双轨制职业教育体制下,由于学生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学习,使得学生和企业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大大降低了培训后失业的风险。

这对我国多年难以解决的对口录用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4.同我国现行的偏重系统理论传授的职业教育教学内容相比,以岗位要求为培训目标的双轨制职业教育更受企业的欢迎。以工人技术等级考核标准的要求为培养目标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体系,应当是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5.重视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

进门难,要求严,待遇高是德国师资队伍建设中的主要特点。通过激烈的竞争,他们的职教师资大都具有良好的品质,广博的知识,精湛的技能,快捷的效率。这对我们的师资队伍建设有普遍的借鉴意义。

结束语:德国的职业教育发达,早有所闻。德国的产品,结构合理,加工精密,外观讲究,质量上乘,性能优异,这是他们重视职业培训、员工持证上岗,人人关心质量的结果。德国产品质量之所以驰名世界的秘诀正在于此。据说农民也要持证上岗,因为他们农民使用的主要农具,早已不是锄头、钉耙,而是各种现代化的农业机械;耕作、施肥、除虫、灌溉、采收也已采用一整套科学的办法,多数不是靠一般的手工操作了;各种养殖业、种植业也按照先进的种养方式来完成,未经培训的人难以胜任。在德国,不论担任那一种工作,完成那一种任务,“资格”是非常重要的,而这种“资格”,绝大多数是靠职业教育来实现的。普通教育、基础知识教育固然重要,但他们更重视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职业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成人教育也是职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他们的“资格”,决不是单纯的一种学历文凭或证书,除一般的基础知识外,更重要的要懂得操作应用,有动手能力。因此,在德国各行各业都重视职业,职业教育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下载德国VFT公司焦油加工技术的考察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德国VFT公司焦油加工技术的考察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德国教育考察报告

    德国教育考察报告厦门集美中学校长、书记刘卫平前言:由福建省教育厅组织的中学校长境外培训班,于2002、4、11——2002、5、10对德国小学、中学、大学(含教育学院、教育研究院)进......

    德国职业教育考察报告(含五篇)

    德国职业教育考察报告 湖南省民办教育协会赴德教育考察团 应德国联邦职业教育和培训研究所(Germany's federal institut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简称BIBB)的......

    瑞士德国生态农业考察报告

    瑞士德国生态农业考察报告应瑞士、德国农业部的邀请,以部科技教育司魏百刚副司长为团长,部国际合作司、科技教育司、种植业管理司、上海市农委、山东省农业厅等单位组成的中国......

    赴德国考察报告(正式稿)(推荐)

    调研报告德国建筑节能新理念给我们的启示文/厉益芳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承载了人类追求生态、健康、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美好理想。发展绿色建筑、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赴德国培训考察报告

    赴德国培训考察报告一、他山之石———德国职业教育的超前性情况 (一)办学体制与模式的超前 在办学体制上,德国的超前做法是创办了双元制大学。以前,双元制的办学模式只限于一般......

    英国、德国消费合作社考察报告

    英国、德国消费合作社考察报告 早在十七世纪初叶,英国从发明飞梭、珍妮纺纱机以及瓦特改进和发明的复动式蒸汽机开始的产业革命风暴中,与日俱增地产生着无产无业的穷人及其阶......

    德国教育考察报告(最终版)

    德国教师培训考察报告 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 蓝杰 2011年10月9日—16日,随浙江省培训者培训主题考察团赴德国巴伐利亚州的迪林根教师培训与人事管理学院对德国教师教育情况进......

    德国教育考察报告5篇范文

    德国教育考察报告厦门集美中学校长、书记刘卫平前言:一、办学体制及管理(一)办学体制德国由16个州组成,每个州相对独立,各州的教育状况略有差异,但大致相同。德国法律规定:德国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