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炭资源概况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4 04:33: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煤炭资源概况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煤炭资源概况调研报告》。

第一篇:中国煤炭资源概况调研报告

中国煤炭资源概况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了解神州煤炭资源地理分布、种类、利用的状态,了解神州煤炭行业的近况,同时了解怎样写调研陈诉。

二、调研方案

由于现真实情况况的限制,此次调研陈诉的完成只路程经过过程了上网和在藏书楼查阅资料的体式格局。

三、调研实践

4、数值分析

神州煤炭资源地理分布

神州煤炭资源首要集中在山西省、陕北—内蒙古西部地区、新疆北部和川、黔、滇接壤地区。这四个地区的煤炭资源分别占全国煤炭资源总量占9.6%、38%、31.4%和5.3%,共计约占85.3%。而沿海工、农业发达的13个省(自治区)总共只有1686亿t,仅占总资源的3.4%;剩下省(自治区)市约占11.6%。不平衡性又表现在煤炭资源绝大部分数分布于天然前提差,交通未便的地区,且阔别经济发达区。这就注定了从产地到销地煤炭必须经过远程输送。可以认为,在大兴安岭—太行山脉—雪峰山一线以东,煤炭资源的潜力已基本挖尽,此后的储存有的数量和产量都难以增加。

保存储存利用情况

煤炭资源持有储存有的数量按利用情况分类表

持有储存有的数量分类 储存有的数量(亿吨)所占比例(%)

持有(表内)储存有的数量 8737.18 100

(一)已利用储存有的数量 1762.11 20

1.出产在建矿井储存有的数量 1687.21 19.32.停采停建闭坑储存有的数量 74.9 0.7

(二)尚未利用储存有的数量 6975.07 80

1.规划近期利用储存有的数量 461.66 5.32.保举近期利用储存有的数量 631.44 7.23.可供边探边采储存有的数量 68.32 <

14.可进一步事情储存有的数量 5202.79 60

5.近期难以利用,近期不宜进一步事情储存有的数量 588.65 6.7

神州煤炭资源概况

神州是世界熬头产煤大国,也是煤炭消费的大国。1996年神州煤炭探明可采储存有的数量居世界第三位,全行业年煤炭开

采量达到近10亿吨。煤炭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

一、神州能量物质研发状态

在我国的天然资源中,基本独特之处是富煤、贫油、少气,这就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量物质中的重要地位。与石油和天然煤气比

较而言,我国煤炭的储存有的数量相对于比较富厚,占世界储存有的数量的11.60%。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为5.6万亿吨,其中已探明储存有的数量为1万亿吨,占世界总储存有的数量的11%,而石油仅占2.4%,天然煤气仅占1.2%。建国以来,煤炭在全国一次能量物质出产和消费中的比例长期占70%以上。据相关部门预测,到2005年,全国一次能量物质出产量为12.3亿吨规范煤,其中煤炭为7.85亿吨规范煤(折合11亿吨原煤),仍占63.8%。专家预测,在本百年前30年内,煤炭在我国一次性能量物质组成中仍将占主体地位。从表1中可以看到,我国首要能量物质的研发深度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出格是石油和煤炭的研发更是远高于平均水平。

从1995年到1999年我国能量物质出产总量逐年下降,能量物质消费也逐年下降。从我国能量物质出产的总量及组成来看,煤炭的比

例有所下降,而石油的比例有所上涨(见图1),可是总体的能量物质供给结构保持稳定。在1999年之前,我国煤炭的出产一直占全般能量物质出产总量的70%以上,而石油所占比例不到20%,天然煤气和水电二者之和所占比例还不到10%。1999年往后,煤炭出产的比例有所下降,首要是行业主管部门采用总量节制、关井压产政策进行调节控制的结果。

2、我国煤炭行业运行述态

我国1996年煤炭探明可采储存有的数量为1145亿吨,居世界第三位。全行业年煤炭挖掘量达到近10亿吨,是熬头产煤大国。其中,出产矿井和在建矿井占用可采储存有的数量的比例仅为27%,尚未利用的占73%。我国煤炭资源质量差异较大,烟煤、白煤比例较大(见表3),其中烟煤储存有的数量最高占总

量的75%。我国煤炭资源虽然比较富厚,但分布极不服衡。西部资源比较富厚,但地区发展比较滞后,运输也未便利;东部较少,但市场需求大,运输前提比较好;北部资源集中;南部分散且较少,而需求较大;是以形成为了西煤东运,北煤南调的格式,煤炭运量占铁路货运总量的40%摆布。

可是煤炭仍将是我国的首要能量物质。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地区范围经济的不服衡性和资源禀赋的特殊性,决定了煤炭是我国的首要能量物质。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几十年内,煤炭仍将是我国的首要能量物质和重要的战略物资,具备不成替代性,煤炭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将是长期的和稳固的。在最近完成的《神州可持续能量物质发展战略》研究陈诉中,20多位中科院和工程院院士一致认为,到2010年煤炭在一次性能量物质出产和消费中占60%摆布;到2050年,煤炭所占比例不会低于50%。“九五”期间,煤炭工业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技术立异战略的确立和进步先辈挖掘技术的应用,使我国煤炭工业使成为事实了长足的进步,建成为了世界进步先辈水平的特大型矿井及采煤事人情。国家安排煤炭企业技改投资50亿元,重点对于矿井、选煤厂和石煤电厂等15四个工程进行技术改造。2000年与1995年比拟,国有重点煤矿全员效率由每工1.8吨提高到2.5吨;采煤机械化程度由72%提高到75%。今朝,已建成为了一批高产高效矿井,并有一批高效高产在建矿井正在紧着建设(见表2)。

3、煤炭资源近况不容乐不雅

熬头,煤矿点多面广,财产集中度低,资源设置分歧理,资源浪费紧张。我国已利用煤炭资源量3469亿吨,大型矿井占用资源量约680亿吨,中型矿井利用资源量300多亿吨,而小型矿井利用资源量达2500多亿吨,其中,州里煤窑占用资源达2200多亿吨,而且很可能是优质资源。小型煤矿回采率仅10%-15%摆布,州里煤矿资源回采率仅10%,大中型矿井资源回采率也不高,资源浪费紧张,触目惊心。

第二,尚未利用资源中可供建井的可采储存有的数量紧张不足。我国尚未利用资源量6563亿吨,其中,精查617亿吨,详查1086亿吨,普遍调查1500多

亿吨,找煤3400多亿吨,找煤资源量占50%。按照煤炭资源综合评价,可供大中型矿井利用的精查资源量仅300亿吨摆布;优等详查资源量约420余亿吨,精查勘探选择的余地半大,响应的普遍调查资源也不足,资源外部研发前提差。

表1 神州首要能量物质探明贮量(1999)

石油 煤炭 天然煤气

贮量 3.3Bt 114.5Bt 1.31Tm

3占世界贮量比2.30% 11.60% 0.90%

贮量/产量 20.6 110 5

5全球贮量/产量值41 230 61.9

资料来历:神州能量物质信息网

表2 加速建设在建矿

地区 在建矿井数 在建能力(万吨)

华北地区 11 3690

东北地区 7 1535

华东地区 5 940

中南地区 1 240

西南地区 1 180

西北地区 1 150

合计 26 6735

资料来历:按照涉及集会资料整理

表3 神州煤炭各类类的据有比例

按含碳量 低变质烟煤 中变质烟煤 贫煤白煤 褐煤

比例 33%

按含硫量 特低硫煤、低硫煤 低中硫、中硫煤

比例 56% 33%

按灰分 低中灰、中灰煤 特低灰、低灰煤

比例 76% 22%

按发烧量 发烧量高、中高热值煤 中低热值煤

比例 92% 很少

五、总结

我国煤炭资源富厚,是上风矿产,是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量物质的重要物资基础。可是,煤炭资源近况不容乐不雅,勘探程度低、经济可采储存有的数量和

人均据有量少,资源浪费紧张,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紧张制约着煤炭资源的研发,必须科学地、客不雅地认识我国煤炭资源上风和资源近况。

同时也要看到,随着煤炭科学技术的发展,煤炭可能转化成为新型洁净能量物质,减少研发使用过程当中所造成的污染。最近十多年来洁净煤技术产生重大冲破,今朝我国已经研究出脱硫、脱氮、除尘和煤炭气化、液化、水煤浆等技术。这些个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将使煤炭的应用基本上可以兴许达到环保要求,从而树立起全新的形象。此外,煤炭的应用范畴不断拓宽,正在慢慢开脱单纯的一次性能量物质形象。在炭化工方面,今朝已经可以从煤炭中提炼出硅、木焦油、苯等上百种化工产物。煤炭液化和“煤变油”技术的研发,使煤炭改变了其原始的固体型态,使用范畴至关广漠。煤炭是我国最安全、最经济、最靠患上住的能量物质。我国煤炭资源总量远远跨越石油和天然煤气资源;随着高科技的推广应用,煤炭出产成本正在并将继续减低;洁净煤技术已取患上重大冲破,这些个都将使煤炭成为价格低廉、洁净、靠患上住的能量物质。

第二篇:中国煤炭资源现状

中国煤炭资源现状 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也是煤炭消费的大国。1996 年中国煤炭探明可 采储量居世界第三位,全行业年煤炭开采量达到近10 亿吨。煤炭行业已经成为 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煤炭状况:在我国的自然资源中,基本特点 是富煤、贫油、少气,这就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与石油和天然 气比较而言,我国煤炭的储量相对比较丰富,占世界储量的 11.60%。我国煤炭 资源总量为 5.6 万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为1万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 11%。建 国以来,煤炭在全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例长期占 70%以上。据有关部门 预测,到 2005 年,全国一次能源生产量为 12.3 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为 7.85 亿吨标准煤(折合 11 亿吨原煤),仍占 63.8%。专家预测,在本世纪前 30 年内,煤炭在我国一次性能源构成中仍将占主体地位。我国的煤炭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均匀。全国除上海外,其他省(区)、市均有 探明储量。从地区分布看,储量主要集中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云南、贵州、河南和安徽,七省储量占全国储量的 81.8%,分布呈现“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特点。当前我国煤炭行业产业的低机械化带来的采煤效率低下,煤炭企业占用劳动 力过多,煤炭开采安全等突出问题日渐严重;煤炭行业的低进入壁垒以及高退出 壁垒使得我国煤炭行业竞争无序,较低的产业集中度也造成了国际竞争力的下 降。因此,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我国煤炭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我 国煤炭行业工作的重点。近年来,煤炭行业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支持下,坚持以发展为中心,以 结构调整为主线,通过实施关井压产、关闭破产和安全专项整治,使煤炭供需总 量基本平衡,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呈现恢复性增长的强劲势头。但是,煤炭行业 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里,我主要是从“煤炭产 业集中度低”这一方面进行具体的说明。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煤炭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很低。据了解,目前 世界各产煤国煤炭行业集中度均高于中国,美国年产煤 10 亿吨左右,前 4 家公 司占 70%; 澳大利亚年产煤近4 亿吨,5 位公司占 71%; 前 印度年产煤 4.5 亿吨,1 家公司占 90%。然而,我国高度分散的市场结构加剧了小矿与大矿之间激烈的 资源争夺战,为现代化矿井建设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留下了巨大的隐患,进而导 致我国煤炭市场的供需失衡,煤炭产业效率极低的规模结构,影响了我国煤炭企 业的国际竞争力严重制约了煤炭产业发展,造成了有限煤炭资源的巨大浪费。(1)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低。炭开采业发达,煤炭加工业滞后;产品初级 加工较发达,深加工、精加工较欠缺,产业链条短;产品品种单一,产业发展过 于依赖初级产品;煤炭加工转化率低,投入产出率低,产业自我积累能力低下,经济效益不佳。具体表现在:筛选、洗选、炼焦、发电在煤炭加工转化的整体数 量中占有绝对比重,而深度加工产品极低。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清洁能源产品和 技术,如工业型煤,干法洗煤、水煤浆、煤焦油深加工、煤层气开发等基本上还 停留在初级阶段。(2).煤炭企业管理水平低,劳动力素质低。几年,在旺盛市场需求刺激下,一 些大中型煤矿超能力、超强度生产,采易弃难,造成采掘衔接紧张,资源回收率 低,矿井服务年限下降,埋下事故隐患,导致重特大事故频发。煤炭行业从业人员多是富余人员、待业青年、农转非家属,文化水平普遍较 低。产业结构调整后,不能尽快适应新的产业在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的要求,使 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不协调,严重制约了煤炭企业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步伐。

(3).环境污染破坏严重。国经济增长需要消耗煤炭,发展煤炭生产。近年来,我国煤炭消费总量维持在 12-13 亿以上,其中 80%是原煤直接燃烧,由此造成的 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身体健康。从各地区情况来看,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最大的地区为高硫煤产区及能源 生产和消费量大的地区。从各行业看,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具有非常明显的行 业特征,以煤炭为基础的电力行业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大约占全国工业二氧化硫排 放量的 50%。1[2]大规模开采煤炭同时还造成矿区土地塌陷,地表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并由此引发了许多自然灾害。据测算,山西省每挖 1t 煤造成的 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损失约为 61 元,保守估算,1978~2004 年全省产原煤 70 亿 t,生态环境损失约 5000 亿元左右。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造成外部不良经济 状况日益突出,进而使得山西煤炭产业的后续发展能力不足。严重的煤炭环境问 题已经成为中国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从以上关于我国煤炭产业集中度存在的问题来看,煤炭产业内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组织结构方面提高煤炭行业的集中度。政府等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和鼓励措施加快我国煤炭企业联合、重组、兼并的步伐,通过提高产业进入壁垒和降低产业退出壁垒使占有次经济可采资 源、非经济可采资源的煤矿以及国有煤矿的富余劳动力大部分退出煤炭行业,形 成以若干少数大型煤炭企业或企业集团为主体,小煤炭企业并存的市场格局,将 适度垄断的有限优势同竞争的基本优势结合起来,以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性和范围 经济性。山西省在煤炭企业整合重组推进过程中,始终坚持政府协调指导与市场作用 发挥相结合,坚持煤炭企业整合重组与煤炭开采秩序治理整顿相结合,坚持上大、改中、关小和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坚持既注重发挥省内外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的 作用,又注重发挥民营骨干企业的作用,将全省矿井由 2600 座减少到 1053 座,企业主体由 2200 多个减少到 130 个,煤矿整合重组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煤炭产 业集中度明显提高,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形成多元办矿格局,在保留的 1053 座 煤矿中,国有占 20%,民营占 30%,混合所有制占 50%;进入 2009 年 11 月,煤炭产量已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达到 6100 万吨。我国煤炭物流 众所周知,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而煤炭消费重心则在东部 和南部,我国能源构成以及煤炭资源的分布情况决定了我国煤炭对外调运量巨 大。但是我国煤炭物流市场由于种种原因,一直存在着以下问题:①多数煤炭企 业以及煤炭需求企业对煤炭物流认识不足。据统计,煤炭企业以及煤炭需求企业 大部分都是实行自营物流,煤炭物流 80%左右都是由煤炭企业以及工业企业自 身承担的。由于市场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不完善,企业内部各种物流装备、各类物流从业人员等,还不能合理社会化。②煤炭物流市场混乱。我国煤炭物流 市场中,煤炭经营单位过多过滥,中介机构过多,煤价层层加码,层层盘剥,交 易成本过高。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而煤炭消费重心在东部和南 部,从而形成了“北煤南运、西煤东调”的格局,提高了运输和交易成本,流通 市场分布不均也提高了交易成本,流通过程中运输和交易费用大幅增加。③煤炭 物流市场产品差异程度低,功能雷同。调查表明,我国煤炭物流服务企业现有的 主要服务内容仅局限于货运代理、仓储、运输等基本的低层次物流作业层面,很 少有物流服务企业提供综合性、全程性、集成化的现代物流服务。因此,设立煤 炭企业配送中心既有不要性,又有可行性。

必要性。着煤炭加工技术的发展以及客户多元化的需求,煤炭个业必须尽快 发展外部配送。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的特点,存在的弊端以及煤炭产品 销售也要 求煤炭企业设置物资中心。通过配送中民,不但解决了储备分散的层层设库的问 题,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现行的供应管理体制。北煤南运是煤炭企业生产,运输与消费的基本格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煤炭 资源分配和水,陆联运的运输方式曾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经 过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电子商务的普遍应用及物流业的兴起,传统 运作模式的弊端突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流通成本高。煤炭客户(特 别是电厂)最为关心的问题是煤炭供应的安全和及时性,为此各企业都有各自的 燃料供应系统;而煤矿最关心的问题是 煤炭的产销衔接,为此各煤炭企业也各自的营销网络。这些机构虽然发挥了 不少作用,但也耗费了大量 人力财力,煤炭的流通成本也相应增加。二是资金 占用量大。我国的煤炭运输主要依靠公路,铁路,航运及港口企业,这些企业按 区段承担,衔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问题,加之煤质等方面的因素,煤炭企业间难 以调节余缺。为避免发生此类现象,企业增大了各自的煤炭储量,这既占用了大 量资金,又增加了管理费用,这些成本最终还是导致客户的财务成本增加。可行性。目前,煤炭生产企业已具备了开展企业内部物流配送的基本条件,诱惑力配送中心的时机已成熟。第一,对国家而言,国家可以通过配送中心控制 煤炭市场,配送中心是替代煤炭资源计划分配模式的最佳方案,国家的方针政策 都可由其落实和体现,保证国民经济快速正常地发展。第二,对资源地与市场而 言,可以 通过供应链与两者建立牢固的联系。由于煤炭配送中心介于市场和资 源之间,从煤炭企业生存发展的角度来看,它将更有稳固市场地们,所以组建配 送中心将是两者的积极选择。第三,对运输企业而言,融入煤炭配送中心,不但 可以借助配送中心的信息优势,使其运输能力得以最大化,还能够能获得稳定的 货源,从而获得更好的效益。

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状况及分析研究

我国是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目前,除上海等少数地区外,在我国的大多数省区都赋存有煤炭资源,从整体上来说,我国煤炭品种齐全,煤炭资源丰富,但是,也存在着资源分布不平衡,资源赋存的地质条件较差的情况。

在漫长的地质演变过程中,煤田受到多种地质因素的作用;由于成煤年代、成煤原始物质、还原程度及成因类型上的差异,再加上各种变质作用并存,致使中国煤炭品种多样化,从低变质程度的褐煤到高变质程度的无烟煤都有储存。按中国的煤种分类,其中炼焦煤类占27.65%,非炼焦煤类占72.35%,前者包 括气煤(占13.75%),肥煤(占3.53%),主焦煤(占 5.81%),瘦煤(占4.01%),其它为未分牌号的煤(占 0.55%);后者包括无烟煤(占10.93%),贫煤(占5.55 %),弱碱煤(占1.74%),不缴煤(占13.8%),长焰煤(占 12.52%),褐煤(占12.76%),天然焦(占0.19%),未分牌号的煤(占13.80%)和牌号不清的煤(占1.06%)。

判别煤炭质量优劣的指标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指标为煤的灰分含量和硫分含量。一般陆相沉积,煤的灰分、硫分普遍较低;海陆相交替沉积,煤的灰分、硫分普遍较高。

中国煤炭灰分普遍较高,秦岭以北地区,晋北、陕北、宁夏、两淮、东北等地区,侏罗纪煤田为陆相沉积,煤的灰分一般为 10%~20%,有的在10%以下,硫分一般小于1%,东北地区硫分普遍小于0.5 %。中国北方普遍分布的石灰纪、秦岭以南地区、湖南的黔

阳煤系、湖北的梁山煤系等属海陆交替沉积的煤,灰分一般达15%~25%,硫分一般高达2%~5%。

广西合山、四川上寺等地的晚二叠纪煤层属浅海相沉积煤,硫分可高达6%~10%以上。

据统计,中国灰分小于10%的特低灰煤仅占探明储量的17%左右。大部分煤炭的灰分为10%~30%。硫分小于1%的特低硫煤占探明储量的43.5%以上,大于4%的高硫煤仅为2.28%。

中国的炼焦用煤一般为中灰、中疏煤,低灰和低硫煤很少。炼焦用煤的灰分一般都在20%以上;硫分含量大于2%的炼焦用煤占20%以上。中国炼焦用煤的另一大特点是:硫分越高,煤 的动结性往往越强,其可选性一般较差。

中国褐煤多属老年褐煤。褐煤灰分一般为20%~30%。东北地区褐煤硫分多在1%以下,广东、广西、云南褐煤硫分相对较高,有的甚至高达8%以上。褐煤全水分一般可达20%~50%,分析基水分为10%~20%,低位发热量一般只有11.71~16.73MJ/kg。

中国烟煤的最大特点是低灰、低硫;原煤灰分大都低于15%,硫分小于1%。部分煤田,如神府、东胜煤田,原煤灰分仅为3%一5%,被誉为天然精煤。烟煤的第二个特点是煤岩组分中丝质组含量高,一般在40%以上,因此中国烟煤大多为优质动力煤。中国贫煤的灰分和硫分都较高,其灰分大多为15%-30%,流分在1.5%-5%之间。贫煤经洗选后,可作为很好的动力煤和气化用煤。

中国典型的无烟煤和老年无烟煤较少,大多为三号年轻无烟煤,其主要特点是,灰分和硫分均较高,大多为中灰、中硫、中等发热量、高灰熔点,主要用作动力用煤,部分可作气化原料煤。

中国在地质历史上的成煤期共有14个,其中有4个最主要的成煤期,即广泛分布在华北一带的晚炭纪――早二叠纪,广泛分布在南方各省的晚二叠纪,分布在华北北部、东北南部和西北地区的早中侏罗纪以及分布在东北地区、内蒙东部的晚侏罗纪―早白垩纪等四个时期。它们所赋存的煤炭资源量分别占中国煤炭资源总量的26%、5%、60%和7%,合计占总资源量的98%。上述四个最主要的成煤期中,晚二叠纪主要在中国南方形成了有工业价值的煤炭资源,其他三个成煤期分别在中国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形成极为丰富的煤炭资源。中国煤炭资源分布面广,除上海市外,其他省、市、自治区都有不同数量的煤炭资源。在全国2100多个县中,1200多个有预测储量,已有煤矿进行开采的县就有1100多个,占60%左右。从煤炭资源的分布区域看,华北地区最多,占全国保有储量 的49.25%,其次为西北地区,占全国的30.39%,依次为西南 地区,占8.64%,华东地区,占5.7%,中南地区,占3.06%,东北地区,占2.97%。按省、市、自治区计算,山西、内蒙、陕西、新疆、贵州和宁夏6省区最多,这6省的保有储量约占全国的81.6%。

中国煤炭资源在储量、勘探程度、地理分布、煤种及煤质等方面有以下特点:

1)煤炭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低。

中国煤炭资源虽丰富,但勘探程度较低,经济可采储量较少。所谓经济开采储量是指经过勘探可供建井,并且扣除了回采损失及经济上无利和难以开采出来的储量后,实际上能开采并加以利用的储量。在目前经勘探证实的储量中,精查储量仅占30%,而且大部分已经开发利用,煤炭后备储量相当紧张。中国人口众多,煤炭资源的人均占有量约为234.4t,而世界人均的煤炭资源占有量为312.7t,美国人均占有量更高达1045t,远高于中国的人均水平。

2)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极不平衡。

中国煤炭资源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煤炭资源的分布与消费区分布极不协调。从各大行政区内部看,煤炭资源分布也不平衡,如华东地区的煤炭资源储量的87%集中在安徽、山东,而工业主要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南地区煤炭资源 的72%集中在河南,而工业主要在武汉和珠江三角洲地区;西南煤炭资源的67%集中在贵州,而工业主要在四川;东北地区相对好一些,但也有52%的煤炭资源集中在北部黑龙江,而工业集中在辽宁。

3)各地区煤炭品种和质量变化较大,分布不理想。

中国炼焦煤在地区上分布不平衡,四种主要炼焦煤种中,瘦煤、焦煤、肥煤有一半左右集中在山西,而拥有大型钢铁企业的华东、中南、东北地区,炼焦煤很少。在东北地区,钢铁工业在辽宁,炼焦煤大多在黑龙江;西南地区,钢铁工业在四川,而炼焦煤主要集中在贵州。

4)条件简单,适于露天开采的储量少

露天开采效率高,投资省,建设周期短,但中国适于露天开采的煤炭储量少,仅占总储量的7%左右,其中70%是褐煤,主要分布在内蒙、新疆和云南。

第三篇:榆林市煤炭资源开发及补偿情况调研报告(节选)

市政协经济委组成专题调研组于7月上旬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和市直有关部门的同志,就我市煤炭资源开发及补偿政策、机制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深入榆阳、神木、府谷等县区的部分企业进行了实地调查,召开了座谈会进行了深入讨论,形成了“榆林市煤炭资源开发及补偿情况调研报告”,现节选主要内容,供地矿工作人员参考交流。

榆林市煤炭资源开发及补偿情况调研报告(节选)

一、榆林市煤炭资源开发基本情况

榆林是煤炭资源富集区,全市煤炭资源的预测储量为2714亿吨,探明储量为1447.74亿吨,分别占全省的70%和86%,占全国探明储量的12%。

我市煤炭工业从“七五”起步,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重大成就。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以来,煤炭工业经济持续发展,势头强劲,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目前已形成了以大柳塔、榆家梁和榆树湾煤矿为代表,大中小矿井齐全,国家、地方、个人联合开发的格局。2009年,全市煤炭产量首次突破2亿吨大关,达到2.1亿吨,同比增长35%,成为全国第二产煤大市。2010煤炭产量达2.57亿吨,同比增长22.9%,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产值888.46亿元,实现税费150.3亿元,利润369.9亿元,税费占财政收入的37.5%。煤炭工业已成为全市的龙头骨干财源。以煤炭为主的资源开发带动了交通运输、电力、通讯、建筑、建材、旅游、餐饮等行业的发展,使榆林成为西部乃至全国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经济社会发展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二、煤炭资源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煤炭资源总量丰富但我市煤炭资源拥有量却明显不足

目前,国家已明确的煤炭资源分配总量为491.67亿吨,其中神华集团占有资源106.87亿吨,占已明确资源分配总量的21.58%,陕煤集团占有资源60.87亿吨,占已明确资源分配总量的12.38%,其他外省企业占有资源311.15亿吨,占已明确资源分配总量的48.81%,榆林地方企业占有资源84.73亿吨,占已明确资源分配总量的17.23%。目前,全市矿区已进行探矿权登记的井田项目有55个,勘探面积7039平方公里,其中我市地方企业登记探矿权的井田有22个,勘探面积1450平方公里,勘探项目、勘探面积分别占40 %、17%,资源占有量明显不足。

(二)资源浪费严重,超强度开采、超能力生产现象普遍

一是资源消耗高,煤炭回采率低。二是弃贫采富,资源综合利用率低。三是浅层煤没有得到合理释放。四是规划不合理。对煤炭资源开发没有长远规划,开发力度大,几乎形成“遍地开花”的全面开采局面,按照目前这种形势,资源开发远景不容乐观。

(三)对煤炭资源的掠夺式开采和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大量存在,使矿区环境日益恶化

1、采空区塌陷问题令人担忧。随着资源开采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环境承载压力进一步加大,生态恢复治理和生态建设任务艰巨。

2、“三废”污染问题仍然突出,工业“三废”排放量逐年增加,地表水污染呈上升趋势。

3、地下水遭到严重破坏。地下资源的大量开采,地表水、地下水大面积渗漏,导致不少井泉下漏、淤坝干涸、树林枯死、矿区不少地方发生水荒。

4、安全隐患增多。首先,受采煤方法限制,房柱式硐室开采导致工作面无法实现全负压通风,工作面空顶作业,顶板事故频发。其次,煤层自燃倾向严重,矿井防治水任务艰巨。

再次,煤矿安全欠账多,技术装备落后。影响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发展的因素仍然存在。大规模的资源开发,使榆林本来脆弱的生态环境雪上加霜,矿区生态环境的问题开始显现,其累积效应一定程度上将形成代际转移,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隐患。

(四)中省企业、地方政府、地方企业和群众的矛盾日益突出

1、在资源占有上,中省企业有明显优势,地方企业无法与之竞争。我市有不少煤、油、气、盐资源重叠共存的地区,长庆已登记了油气探矿权,地方企业要开采煤、盐,必须经其签字同意。神华弃而不采的煤炭资源,地方企业要开采,也必须经神华同意。地方政府对类似问题毫无办法。地方对央企提出的一些问题,他们则以“你们找中央去说”的理由进行搪塞。

2、地企矛盾突出。地方煤矿对解决环境、学校建设、学生上学、群众用煤、贫困户的生活、就业等问题都给予了很大支持,企业和群众矛盾较少。中央企业基本不考虑此类问题,地企关系紧张,纠纷不断。

3、对于塌陷区的治理不重视。部分煤炭企业只重视开采和经济效益,对开采造成的塌陷问题不够重视,有的只是给村民一定补偿,造成了“重补偿,轻治理”现象,长此以往,将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为该地区以后的发展埋下严重隐患。

(五)财税分配不合理,利益均衡机制缺失,引发各方利益冲突日益突出,严重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

1、税收的纵向分配不尽合理。现行税制把收入来源稳定、税源集中、增值潜力大的税种,都列为中央税或共享税。由于缺乏科学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直接导致中、省、市县收入分配的不均衡,严重制约地方经济发展。2005年至2010年,榆林市上划中央和省上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64.4%上升到68.7%,而留市县收入比重由35.6%下降到31.3%。2010年全市财政总收入400.8亿元,其中市县财政收入仅为125.5亿元。市县财政基本上仍属于“吃饭型”财政,造成媒体所说的“富资源,穷财政”现象。

2、税收与税源背离,造成区域间不合理的税收转移。现行税制造成的税收与税源背离。总公司统一汇总纳税,使分、子公司所在地榆林的税收转移到总公司所在地;跨区经营造成生产、经营地榆林的税收向注册地的转移。本应体现为资源输出地的税收,反而流到了资源输入地。这种税收收入由欠发达区域向发达区域的转移,既影响了经济公平和社会公平,又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致使“贫者愈贫,富有愈富,恶性循环,周而复始”。2010年神东煤炭分公司东胜结算部、神朔铁路公司应缴企业所得税实行北京神化股份有限公司总机构汇缴后分配各分支机构,致使应缴企业所得税从榆林被转移1.77亿元。

3、税费政策不合理,资源税制度不合理造成的背离,地方损失太大。近年来,煤炭资源产品价格大幅度上涨,但由于资源税实行从量计征并且税额偏低,使榆林无法得到这些资源产品价格上涨所带来的税收利益。2010仅煤炭产量2.57亿吨,完成产值888.46亿元。而地方财政收入仅为125.5亿元,反差太大。企业所得税中、省、市、县分配比例为60%、20%、10%、10%,市县分配比例仅占20%,财政增收的大部分被中省集中,2010年两税收入225.95亿元,比2005年增长了4.5倍,而返还却没有明显增长。资源税的计征依据是按销售量或自用量确定的,而不是按储量来确定,既流失了税源,又助长了掠夺式开采。中央企业不执行省以下政府的收费项目,导致了现代化大型煤矿的贡献还比不上装备落后的小煤矿的贡献。如神华能源股份公司拒缴地方煤炭价格调节基金问题。若按2008-2010年的煤炭产量测算,该公司3年共少缴煤炭价格调节基金38.4亿元,其中按2010年煤炭产量6680.7万吨计算少缴13.4亿元。

三、建议与意见

(一)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创新资源开发思路

按照中央的要求,彻底改变过去单纯追求GDP和财政收入增长的观念,树立可持续发

展观念,更好的满足民生需求,着眼于社会建设和文化建设,切实提升我市的综合竞争力。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利益,不仅要考虑中央的利益,也要照顾好地方的利益,做到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统一。要切实认识到中省企业并不代表中省政府,也不代表全局和整体利益。没有地方利益就谈不上整体利益,只有承认地方利益,放手发展地方经济,才能找到中央与地方利益的最佳结合点,才能使榆林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才能对中央对整体贡献更大。一个地方和群众正当利益不能保证的榆林必定是一个不稳定的榆林,最终只能危害国家能源基地这样一个整体利益。因此,要敢于为发展地方经济去争取资源配置权、规划权、经济宏观调控权和为老百姓谋福祉的办事权。

(二)积极推进资源有偿使用,建立有利于保护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政策体系

1、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应当停止对各类资源的行政划拨,停止无偿或低价出让资源。国家应尽快制定资源价格体系,为开发企业配置资源,应从制度上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进行市场运作,公开拍卖、挂牌出让。要规范采矿权价款评估办法,实现矿业权资产化管理。对已开采和决定开采的矿区,要按“一次置权,分期付款”的原则,公开拍卖采矿权。对已取得采矿权的企业,我们应争取以地上资源如土地、水等资源换取股份,合作开采。

2、创新制度设计,建立平等的市场准入机制。应深化能源工业市场化改革,由政府做好开发项目的前期工作,用招、拍、挂的方式选择投资者,为各类企业参与能源资源开发,创造平等的准入和竞争机制;外来投资的大型资源开发企业,应当吸收当地企业以资本入股,保障开发地有一定的投资权。如神木县红柳林煤矿,是省、市、县合作的典型代表,该矿神南公司(省属企业)占51%的股份,市上占24%的股份,县上占25%的股份,并由县上派四名人员进驻该矿,任副总等职,协调企业与地方的关系。

3、制定资源综合开发的详细规划和相应的法律法规。通过国家规划、法律和法规的权威性,解决煤、气、油、盐等资源重叠的开发和伴生资源综合开发的问题,解决超计划、超设计能力开采和资源浪费的问题,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能源化工基地的可持续发展。

4、努力争取中省政府赋予市县政府一定的资源处置权和知情权。在规划区内的资源处置也应征求市县政府的意见。边角矿区由县级政府按照规划组织开采,可以参照鄂尔多斯市的做法,将边角资源配置给实施技术改造和进行资源整合的煤炭企业。尽快释放浅层煤,《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国家鼓励煤矿企业进行复采或者开采边角残煤和极薄煤”,这既有利于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非法乱采。

5、合理规划,有序开发。对煤炭资源开发进行长远规划,合理分布,统筹开发,改变煤炭资源全面开采局面,实现长久可持续开发。

(三)要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加大依法治理力度,做好生态保护工作

1、应当组织有关专家对榆林采煤塌陷区进行权威性鉴定、评估,研究恢复方案。对因采煤导致的地面塌陷和裂缝,利用高科技进行一次系统调查;对已经造成破坏的予以及时修复;对可能发生的地区进行预防和补救。要遵照《矿产资源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矿产环境保护规定》制定矿区开采沉陷治理补偿办法及实施细则。

2、要采取综合措施,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工作。特别要注意煤炭开采导致地下水漏失,大力推广保水采煤法。煤炭和水资源相互交错存在的地区,必须以保护水资源为原则。在水源地不提倡大规模植树,以减少水资源的蒸腾损失。要组织技术力量,对当地地下水的储量、质量、分布、补排等条件作系统勘察和了解,并划定水源保护区加以保护。

3、要适当提高和调整收费标准,多方面、多渠道筹措资金,搞好环境综合治理。一是强化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环境破坏赔偿意识,落实企业的出资义务和治理责任,提高环境保护费的征收标准。要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保证金,为治理环境筹集足够的资金。

按照“企业所有、政府监管、专款专用”的原则,直接存入财政部门指定银行开设的保证金专户。本金及利息属采矿人所有,在其履行地质环境治理义务后,经验收合格,保证金及利息返还采矿人,否则不予返还。二是加大西部矿业大省矿产资源补偿费地方分成比例,即由现行的中省各半改为中央、地方各占40%、60%。三是要建立有效的资源补偿机制,公开拍卖采矿权时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加上增加的资源补偿费,一并用于解决因采矿引发的地质灾害、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当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问题。

(四)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建设,切实改善当地群众生存、生活和生产条件

1、加大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特别是在生态保护、产业结构调整、产业扶持、群众生活生产等领域的转移支付,支持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作为能源化工基地建设投资主体的中央企业、省级企业及外资企业,应当做负责任的企业,在环境保护、工业反哺农业、安排劳动力就业等方面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与地方政府共同为榆林的科学发展、共富共赢、和谐稳定做出应有贡献。

3、针对具体情况,应借鉴府谷县新民镇的做法,成立村企联合党支部。村干部到企业任民调副矿长或副经理,具体协调村企之间的矛盾和争议。鼓励村民以多种形式参与企业经营,鼓励企业优先吸收本地村民入股,不愿入股者给予一定补偿。在用工上,优先本地群众,一些技术要求不高的工程包给本地群众,切实增加群众的财产性收入。

4、要密切关注采空区、塌陷区的群众生活状况。针对资源开发给群众带来的各种困难,要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帮扶措施,协调煤炭开采企业按照吨煤利润一定比例,确定合理的帮扶资助额度,在村民吃水、行路、上学、就医、培训、农资、养老等方面积极扶持资助,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

(五)加大财税体制改革力度,逐步解决税收与税源背离问题,促进地方财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

1、调整原煤资源税政策。将计征依据由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应按资源消耗量,而不应只按产量计征。在计征依据未改之前,建议调整资源税税额,以此调节级差收益,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2、充分发挥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的作用,促进西部经济发展。建议中央对总部设在西部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而总部不在西部、仅在西部设立生产经营机构的企业不实行税收优惠,以此加快西部发展,缩小东西经济发展的差距。

3、完善能源化工基地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一是适当提高榆林市县增值税和所得税的分享比例,达到既保证中央又促进榆林化工基地科学发展的目的。二是建议中央对税收与税源背离严重的榆林,给予专项转移支付,使当地政府有相应财力去解决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第四篇:中国煤炭资源现状分析

中国煤炭资源现状

中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也是煤炭消费的大国。1996年中国煤炭探明可采储量居世界第三位,全行业年煤炭开采量达到近10亿吨。煤炭行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国煤炭状况:在我国的自然资源中,基本特点是富煤、贫油、少气,这就决定了煤炭在一次能源中的重要地位。与石油和天然气比较而言,我国煤炭的储量相对比较丰富,占世界储量的11.60%。我国煤炭资源总量为5.6万亿吨,其中已探明储量为1万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11%。建国以来,煤炭在全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例长期占70%以上。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05年,全国一次能源生产量为12.3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为7.85亿吨标准煤(折合11亿吨原煤),仍占63.8%。专家预测,在本世纪前30年内,煤炭在我国一次性能源构成中仍将占主体地位。

我国的煤炭资源分布广泛但不均匀。全国除上海外,其他省(区)、市均有探明储量。从地区分布看,储量主要集中分布在山西、内蒙古、陕西、云南、贵州、河南和安徽,七省储量占全国储量的81.8%,分布呈现“北多南少”、“西多东少”的特点。

当前我国煤炭行业产业的低机械化带来的采煤效率低下,煤炭企业占用劳动力过多,煤炭开采安全等突出问题日渐严重;煤炭行业的低进入壁垒以及高退出壁垒使得我国煤炭行业竞争无序,较低的产业集中度也造成了国际竞争力的下降。因此,加快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我国煤炭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煤炭行业工作的重点。

近年来,煤炭行业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支持下,坚持以发展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通过实施关井压产、关闭破产和安全专项整治,使煤炭供需总量基本平衡,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呈现恢复性增长的强劲势头。但是,煤炭行业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里,我主要是从“煤炭产 业集中度低”这一方面进行具体的说明。

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煤炭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很低。据了解,目前世界各产煤国煤炭行业集中度均高于中国,美国年产煤10亿吨左右,前4家公司占70%;澳大利亚年产煤近4亿吨,前5位公司占71%;印度年产煤4.5亿吨,1家公司占90%。然而,我国高度分散的市场结构加剧了小矿与大矿之间激烈的资源争夺战,为现代化矿井建设和大规模机械化开采留下了巨大的隐患,进而导致我国煤炭市场的供需失衡,煤炭产业效率极低的规模结构,影响了我国煤炭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严重制约了煤炭产业发展,造成了有限煤炭资源的巨大浪费。

(1)产品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低。炭开采业发达,煤炭加工业滞后;产品初级加工较发达,深加工、精加工较欠缺,产业链条短;产品品种单一,产业发展过于依赖初级产品;煤炭加工转化率低,投入产出率低,产业自我积累能力低下,经济效益不佳。具体表现在:筛选、洗选、炼焦、发电在煤炭加工转化的整体数量中占有绝对比重,而深度加工产品极低。一些科技含量较高的清洁能源产品和技术,如工业型煤,干法洗煤、水煤浆、煤焦油深加工、煤层气开发等基本上还停留在初级阶段。

(2).煤炭企业管理水平低,劳动力素质低。几年,在旺盛市场需求刺激下,一些大中型煤矿超能力、超强度生产,采易弃难,造成采掘衔接紧张,资源回收率低,矿井服务年限下降,埋下事故隐患,导致重特大事故频发。

煤炭行业从业人员多是富余人员、待业青年、农转非家属,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产业结构调整后,不能尽快适应新的产业在技术方面和管理方面的要求,使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不协调,严重制约了煤炭企业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步伐。

(3).环境污染破坏严重。国经济增长需要消耗煤炭,发展煤炭生产。近年来,我国煤炭消费总量维持在12-13亿以上,其中80%是原煤直接燃烧,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影响到了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的身体健康。

从各地区情况来看,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量最大的地区为高硫煤产区及能源生产和消费量大的地区。从各行业看,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具有非常明显的行业特征,以煤炭为基础的电力行业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大约占全国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的50%。1[2]大规模开采煤炭同时还造成矿区土地塌陷,地表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并由此引发了许多自然灾害。据测算,山西省每挖1t煤造成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损失约为61元,保守估算,1978~2004年全省产原煤70亿t,生态环境损失约5000亿元左右。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造成外部不良经济状况日益突出,进而使得山西煤炭产业的后续发展能力不足。严重的煤炭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从以上关于我国煤炭产业集中度存在的问题来看,煤炭产业内可持续发展,需要在组织结构方面提高煤炭行业的集中度。

政府等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和鼓励措施加快我国煤炭企业联合、重组、兼并的步伐,通过提高产业进入壁垒和降低产业退出壁垒使占有次经济可采资源、非经济可采资源的煤矿以及国有煤矿的富余劳动力大部分退出煤炭行业,形成以若干少数大型煤炭企业或企业集团为主体,小煤炭企业并存的市场格局,将适度垄断的有限优势同竞争的基本优势结合起来,以充分发挥规模经济性和范围经济性。

山西省在煤炭企业整合重组推进过程中,始终坚持政府协调指导与市场作用发挥相结合,坚持煤炭企业整合重组与煤炭开采秩序治理整顿相结合,坚持上大、改中、关小和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坚持既注重发挥省内外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的作用,又注重发挥民营骨干企业的作用,将全省矿井由2600座减少到1053座,企业主体由2200多个减少到130个,煤矿整合重组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煤炭产业集中度明显提高,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形成多元办矿格局,在保留的1053座煤矿中,国有占20%,民营占30%,混合所有制占50%;进入2009年11月,煤炭产量已恢复到历史最好水平,达到6100万吨。

我国煤炭物流

众所周知,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而煤炭消费重心则在东部和南部,我国能源构成以及煤炭资源的分布情况决定了我国煤炭对外调运量巨大。但是我国煤炭物流市场由于种种原因,一直存在着以下问题:①多数煤炭企业以及煤炭需求企业对煤炭物流认识不足。据统计,煤炭企业以及煤炭需求企业大部分都是实行自营物流,煤炭物流80%左右都是由煤炭企业以及工业企业自身承担的。由于市场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不完善,企业内部各种物流装备、各类物流从业人员等,还不能合理社会化。②煤炭物流市场混乱。我国煤炭物流市场中,煤炭经营单位过多过滥,中介机构过多,煤价层层加码,层层盘剥,交易成本过高。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而煤炭消费重心在东部和南部,从而形成了“北煤南运、西煤东调”的格局,提高了运输和交易成本,流通市场分布不均也提高了交易成本,流通过程中运输和交易费用大幅增加。③煤炭物流市场产品差异程度低,功能雷同。调查表明,我国煤炭物流服务企业现有的主要服务内容仅局限于货运代理、仓储、运输等基本的低层次物流作业层面,很少有物流服务企业提供综合性、全程性、集成化的现代物流服务。因此,设立煤炭企业配送中心既有不要性,又有可行性。

必要性。着煤炭加工技术的发展以及客户多元化的需求,煤炭个业必须尽快发展外部配送。煤炭企业物资供应的特点,存在的弊端以及煤炭产品 销售也要求煤炭企业设置物资中心。通过配送中民,不但解决了储备分散的层层设库的问题,而且从根本上改变了现行的供应管理体制。

北煤南运是煤炭企业生产,运输与消费的基本格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煤炭资源分配和水,陆联运的运输方式曾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经过近年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电子商务的普遍应用及物流业的兴起,传统运作模式的弊端突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流通成本高。煤炭客户(特别是电厂)最为关心的问题是煤炭供应的安全和及时性,为此各企业都有各自的燃料供应系统;而煤矿最关心的问题是

煤炭的产销衔接,为此各煤炭企业也各自的营销网络。这些机构虽然发挥了不少作用,但也耗费了大量 人力财力,煤炭的流通成本也相应增加。二是资金占用量大。我国的煤炭运输主要依靠公路,铁路,航运及港口企业,这些企业按区段承担,衔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问题,加之煤质等方面的因素,煤炭企业间难以调节余缺。为避免发生此类现象,企业增大了各自的煤炭储量,这既占用了大量资金,又增加了管理费用,这些成本最终还是导致客户的财务成本增加。可行性。目前,煤炭生产企业已具备了开展企业内部物流配送的基本条件,诱惑力配送中心的时机已成熟。第一,对国家而言,国家可以通过配送中心控制煤炭市场,配送中心是替代煤炭资源计划分配模式的最佳方案,国家的方针政策都可由其落实和体现,保证国民经济快速正常地发展。第二,对资源地与市场而言,可以 通过供应链与两者建立牢固的联系。由于煤炭配送中心介于市场和资源之间,从煤炭企业生存发展的角度来看,它将更有稳固市场地们,所以组建配送中心将是两者的积极选择。第三,对运输企业而言,融入煤炭配送中心,不但可以借助配送中心的信息优势,使其运输能力得以最大化,还能够能获得稳定的货源,从而获得更好的效益。

第五篇:调研概况

调研概况:调研团队成员由2015级旅游管理行远创新实验班全体同学、带队教师李君轶、张春晖、赵超组成,于2016年6月18至19对蓝田县周边景区进行调研,调研地点包括水陆庵景区、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王顺山国家森林公园。本次调研旨在明确野外调研与室内研究的关系,通过旅游市场学的角度分析三大景区现存问题。

调研过程:1资料准备:1“水陆庵”位于秦岭北侧蓝田县境内,县城东南十几公里王顺山脚下,原名水陆殿,为六朝古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保存古代精巧罕见的彩塑而闻名,被誉为“中国第二敦煌”。它是陕西省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的彩绘泥塑群,泥塑内容、结构和彩绘非常特殊,保存了多种历史艺术文化信息,具有极高的艺术、历史和佛教研究价值。水陆殿于明嘉靖四十二年(公元1563年)至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修建,殿内13面墙壁上精雕细塑着大量泥制彩绘塑像、壁塑、悬塑,总计3000多尊。水陆庵现院内已经改建为类博物馆:水陆庵壁塑博物馆。是国内目前保存最大的壁塑群。2.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白鹿原民俗文化村位于西安市蓝田县滨河西路,总占地1200亩,投资额3.5亿元。民俗文化村依白鹿原地势而建,南望秦岭、东临灞河,为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三级重点建设项目。西蓝高速、312国道、关中环线、沪陕高速贯通全境,交通便利。村内保留了最原始的自然森林公园形态,绿树成荫、溪水潺潺,通过仿古建筑、美食特产、传统技艺表演等形式完美呈现原滋原味的关中文化,是集生态旅游开发、休闲度假、民俗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休闲区。

3.王顺山国家森林公园:王顺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陕西省境内秦岭北麓的蓝田县蓝桥乡,距西安市45公里,312国道横贯公园。总面积3645公顷,共分6大景区,150多个景点。山奇峰耸立,沟谷幽深,云海浩渺,森林植被完好,素有陕西“小黄山”之美誉。公园森林景观独特,地形地貌奇险、人文景观历史悠久,旅游配套设施完备,是观光、度假、休闲、避暑的理想之地。王顺山原名玉山,因大孝子王顺担土葬母于此而得名,著名的蓝田玉即产于此山中,是终南山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2.实际调研:18日调查组从学校出发,前往水陆庵,在水陆庵景区内根据讲解员的讲解对其发展的历史、背景均有所了解,运用观察法和实地访问法,通过对景区内部的基础设施和旅游设施观察,对景区内部工作人员和游客的访问,基本了解了水陆庵景区目前旅游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18日下午调查组转战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在民俗村中体验消费,进而了解消费者的实际消费体验感受,并通过对比其他西安市周边的民俗村,了解明确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的特色优势及其运行状况。对民俗村中的建设格局的合理性及日后发展所存在的问题。

19日上午,调查组乘车抵达王顺山国家森林公园,对森林公园进行长达五小时的攀爬,以游客的角度进行体验,了解王顺山国家森林公园在景区道路建设、游客休息区建设及其他基本设施建设是否合理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森林公园的运营模式。

调研发现:水陆庵存在问题:

1.市场宣传不足:在调研过程中,调研组发现景区对外宣传工作不完善,没有醒目的宣传标语,仅在入口出发现一小块指示标牌,且在西安市区内也没有进行充足的宣传,游客对其不了解,知名度较低。

2.内部设施过于单一:景区吸引游客的主要是壁塑,虽然壁塑较为壮观,但是毕竟过于单一,不能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且调查组认为该景区内缺少增加游客体验感的设施。

3.交通不便:相距西安较远,比较适合以家庭为单位的出游模式,但是对于学生等不是很便利。

4.规模较小:水陆庵是一坐规模不大的四合院,前有5间山门,南北两边各有厢房13间,院中有3间中殿,西有5间大殿,相对其他寺院来说规模小,与西安其他博物馆相比,规模小、知名度不高是造成目前发展问题的关键

白鹿原民俗村存在问题:1.旅游产品单一目前,乡村旅游尚未深入挖掘乡村农业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内涵,旅游活动主要停留在观光、美食等项目上,白鹿原民俗文化村,主要以关中小吃吸引西安市民,其他的体验项目不多。以满足游客的物质需求为主,缺乏精神需求和氛围,旅游产品单一,缺乏精品,重游率低,不能适应现代旅游市场的需求。

2.不具有特色: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因陈忠实先生所写的《白鹿原》而出名,但是和西安周边的民俗村相比,例如周至水街、上王村、袁家村相比特色不明确,均是以关中小吃为特色,且其他地区还具有农具的体验项目,又处于刚刚兴起,所以在吸引游客方面做的没有特色。

3.淡旺季、昼夜客流量差别巨大。白鹿原是新兴的农村旅游地,关中文化的集聚地,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参观游玩。通过调研得知,袁家村客流量分布不均衡现象明显,具体体现在:白天和周末及法定节假日,袁家村旅游的客流量非常大。客流量分布不均的现象,既不利于游客高质量游览,也不利于为袁家村营造更好的口碑。游客多但村子店铺容纳量有限。从购买特色小吃与旅游纪念品方面看,不利于游客顺利、便捷地购买到心仪的纪念品、品尝到喜欢的特色小吃;从精神层面看,人山人海的局面,也不利于游客充分体验到闲淡、淳朴的、有着关中特色的生活格调。这或多或少会影响到游客游玩的兴趣,从而导致部分游客对袁家村产生了不好的印象。如果任由这样的现象发展下去而不采取有效举措,势必会影响到袁家村的长远发展。

王顺山国家森林公园:1.基础设施建设不合理:调研组在进行考察时发现,景区内有很多基础设施的建设存在很大问题,例如卫生间大部分处于关闭状态,游客不能使用,如果游客发生特殊情况得不到满足,会造成游客的满意度大幅度下跌。景区内的指示牌、路标过少,很多游客在登山过程中均发生迷路的现象。2.景区商贩不成规模:在登山途中有大量的当地居民出售食物等补给,但是这些商贩并不具有一定的规模,只需每月缴纳150元就可在此进行商品销售,旅游管理人员并未对其进行统一管理,不能满足游客特定需要,且对当地的景色也造成一定破坏。

3.游客以当地居民为主:王顺山国家森林公园因为实行的是免门票制,所以当地居民有时间便会进山,反而外地游客较少,当地居民进山很少会在景区内消费,所有的补给以自己带为主。且相比外来游客,当地居民对景区内的环境破坏力更大。

下载中国煤炭资源概况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煤炭资源概况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的煤炭资源概述(精选五篇)

    中国的煤炭资源概述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能源消耗总量大。我国是一个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煤炭在能源生产和消费中的比例一直在70%以上,而且这种格局短期内不会根本改变;......

    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概况

    《中国会展经济发展报告(2010)》 2011年01月14日 报告认为,2010年中国展览业的宏观发展态势呈现六大特征: (一)会展业宏观政策不断完善,规制内容向微观领域延伸。2010年中国会......

    煤炭资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

    先进纺织材料与制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纺织工程”重中之重学科 开放课题申请指南 (2007年度) 一、总则 1. 材料科学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是当今......

    中国留学概况

    绿色:留学代表人物红色:各个时期的主要特点 一、留学时代分期: 以时间为主线, 结合重大社会事件、留学人员身份、资金来源等几个方面, 将出国留学生分为十代。其中, 清政府派出的......

    中国银行业概况

    中国银行业概况 关闭 课后测试 如果您对课程内容还没有完全掌握,可以点击这里再次观看。 测试成绩:93.33分。 恭喜您顺利通过考试! 单选题 1. 银监会的监管新理念不包括: × A......

    中国水环境概况

    中国水环境概况 我国是一个资源型缺水的国家和水质型缺水的国家。联合国规定,地区年人均水资源量小于1 700 m3,称为资源型缺水。我国人均水资源,已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4,......

    中国铁路概况

    所谓中国高铁技术主要来自国家多家公司!以德国ICE 技术为核心的中国CRH(和谐号)和以日本新干线技术为核心的CRH2。 中国的高铁技术确实是引进的。可喜的是,在改进技术早已经成......

    贵州省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检查报告

    贵州省国土资源厅文件贵州省煤炭资源开发利用情况检查报告 黔国土资函[2011]252号 根据贵州省人民代表大会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关于对圈占煤炭资源检查的函》(黔人环函[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