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和谐小康暖人心
和谐小康暖人心
欢迎继续收看《2007—2008回顾与展望》特别节目。建设和谐社会,就是建设一个人民幸福的社会。2007年,我们最深切的感受就是,这个社会越来越人性化,老百姓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好了。
【同期声】
观众朋友,我现在是在灵石县银彬小区,这个村庄从污水横流、乌烟瘴气的环境中解放出来,现在600余户村民已经全部住进了这样的新楼房,享受到了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环境。而这一切,全部得益于政府对城中村改造的决心和力度,利益于惠民利民的合理拆迁政策。
近年来,大量农村人口向县城聚集,车辆数量与日俱增,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欠账,人居环境相对较差,缓解这一矛盾已成为城建工作的重中之重。
2007年,县城续建和新建的发展安居及房地产工程20项,总投资5.4亿元,建筑面积55.08万平方米,年底已有凤凰新城等12项工程竣工。城镇人均住房面积已达到了29.3平方米,又有几千户人家要迁入新居了。
拯救生态环境,建设绿色灵石的愿望,从2007年开始变成现实。在大量私开和不合格煤焦污染企业被取缔淘汰后,全县重点实施了八大绿化工程,在村镇、厂矿、通道、河道、环城、环山和废矿井沟等地大搞绿色工程,实施发展
经济林战略,绿化面积达8.5成。
2007年的县城热电联供工程全面完工。这项工程建设,改造和完善了9个换热站,集中供热用户达到10698户。它的使用省煤减排,减少了烟尘和二氧化硫排放。2007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38天,比上年增加了147天。
交通,是灵石社会发展中一个永恒的项目。2007年,全长22公里的三双一级公路已经大部通车,预计今年将全线贯通;全长14.14公里的灵静线超一线路改造工程路基路面工程已完成总量的70%,预计今年将全线通车。县城三桥四路相继竣工并投入使用。
教育是全社会的大事。在2007年,灵石的教育工作也可圈可点。灵石中学高考历史上首次突破了400大关,中考质量继续保持全市上游水平。全县全年共投入1200多万元,胜利实现了学校布局调整、标准化建设和高中建设。如今,全县教育战线有着合理的布局,标准化的基础设施和教学条件,较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和教学管理水平,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齐头并进,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教育教学平台已经形成。
2007年,灵石的变化又何止住房、道路、教育?社会治安、医疗卫生、文化建设、旅游开发等各个方面,都有了许许多多的变化进步,大大小小的实惠老百姓都可以感受得
到。
2007年县政府向全县人民承诺的十件实事全部兑现,党和政府给了人民一个满意的答复。
回首2007,灵石加快工农业发展步伐,以“实力强劲、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文明和谐”为目标,扎实推进特色城镇群建设,全县全年生产总值完成63亿元,同比增长15.2%,财政总收入完成13.3亿元,同比增长9.4%,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300元,同比增长17.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167元,同比增长8.6%。
回顾2007,灵石的城市功能更加健全,交通更加使得,环境更加优美。随着政府以人为本的理念进一步强化,人们所期望的生活环境正在成为现实。
好,感谢你收看正播出的《2007—2008回顾与展望》的特别节目。
第二篇:信暖人心 铸和谐(精选)
信暖人心 铸和谐——娄底支队党委下发“清剿火患”家属慰问信
作者:任庆斌来源:本站整理发布时间:2011/11/4 16:35:59发布人:ld119
字体:减小 增大 | 打印 | 收藏
正当全国“清剿火患”战役激战正酣之际,10月31日,娄底支队党委站在全局角度出发,以从优待警为指导方针,向全市已婚官兵家属发出慰问信,慰问一直固守后方,默默支持全市官兵冲锋在“清剿火患”第一线的军嫂们,并下发了官兵家属调查问卷表。
慰问信中说: “十一”以来,全市消防部队响应公安部的号召,打响了“清剿火患”战役的第一枪,支队全体官兵们上下齐心,以保卫国家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为奋斗目标,以“清剿火患”为切入点,以“5+2”“白加黑”的工作状态坚持奋战在战役的第一线,为消防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各级各部门始终坚持从严管理、从严执法,严厉查处各类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和火灾隐患;各基层大(中)队积极开展业务熟悉和灭火救援演练等等,始终保持了对火灾隐患围剿的高压态势。全市社会火灾防控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火灾形势整体平稳,有效遏制了较大以上火灾事故的发生。
慰问信中特别提出:成绩的取得,更离不开官兵家属一直以来的理解、关心和支持。是家属,默默的承担着家庭和生活的重担,撑起了消防事业的后方阵地,让官兵能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为部队的全面建设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奉献自己的才智和青春。
为落实做好从优待警工作,帮助官兵解决实际生活困难,慰问信副页还制作了《娄底市消防支队官兵家属调查问卷表》,问卷中就当前家庭面临的困难,及希望组织能够帮助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提问,并留下了支队政治处主任及干事的联系电话,随时随地帮助支队官兵及家属解决疑难问题。
慰问信最后再次感谢家属们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消防工作和部队建设,并以最庄严的军礼为家属们送上美好的祝福和诚挚的问候!
第三篇:和谐计生促发展 优质服务暖人心
和谐计生促发展 优质服务暖人心
---**街道**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纪实 **街道**社区成立于200*年,面积**平方公里,现有总人口**000人,常住已婚育龄妇女***人,全员流动人口***人(已婚流动人口***人)。社区位于**市市中心,辖区内驻有市委、军分区等**个企事业单位,下辖*个资产管理委员会,**个居民小区,属于典型的城市社区。随着近年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口也随之快速膨胀,特别是流动人口呈现出流动数量大、流动频率高、流动区域广的特点,人口计生工作形势复杂。**社区针对当前工作实际,在市、区计生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在办事处计生办的坚强领导下,准确定位,真正体现“六个融入”,走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具有实际成效的城市和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新路子。
一、统筹规划,把人口计生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社区针对城市和流动人口计生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准确把握人口计生工作的性质、特点和规律,实现“三个纳入”。即把人口计生工作纳入社区全年重点工作整体推进,把人口责任目标纳入社区工作计划统一安排,将人口计生工作纳入综治、卫生、社会保障等基层工作“大联勤”,实现齐抓共管。2012年,街道斥资**余万元为**社区建立了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为计生工作开辟了专门的服务窗口,并配备了微机等现代化办公设备,还在二楼开辟了专门的咨询诊疗室,为群众提供多层次高质量的服务。
二、加强宣传,把人口计生宣传教育融入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社区紧紧围绕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方面的新进展,坚持以人为本,融政策性、知识性、服务性于一体,既充分利用墙报、标语、宣传画等传
统宣传渠道方式,又把QQ群、微博等现代信息技术溶入其中,开展温馨化、个性化、咨询式宣传教育服务。以社区驻地为中心点,建立社区文化阵地,宣传计生法规、优惠政策、免费服务项目和群众的权利义务,并以社区文体志愿者活动队伍为依托,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体娱乐活动,倡导文明的婚育生活方式,提高了群众依法约束婚育行为的自觉性,为城市和流动人口计生工作开展创造良好环境。
三、关注民生,把人口计生利益导向融入改善民生和完善社会保障全局。**社区根据社区实际情况,把劳动保障、扶贫帮困、优抚救助等工作和人口计生工作有机结合。落实城镇失业、无业人员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和企业职工独生子女父母退休一次性养老补助等法定奖励政策;把计生利导政策与城镇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制度进行对接,突出对计生家庭的奖励激励,让计生家庭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落实国家政策规定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基本项目免费制度;开展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保健等项技术咨询和药具随访服务,督促服务对象落实适宜的避孕节育措施;在流动人口中积极开展生育关怀、便民维权等服务,在入托、入学、就业等方面切实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四、健全组织,把人口计生管理服务队伍建设融入城市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和社会管理网络建设。**社区不断完善社区计生工作人员职责以及各项管理服务工作流程和标准,把辖区划分为*个责任区,每个责任区明确一名社区工作人员为责任人,并配备两名专职计生网络协管员,全面掌握育龄人群分布和房屋居住情况,做到姓名、年龄、流向地(户籍地)、生育节育、从业状况、流出时间(流入时间)、联系方式等“七个清楚”,并录入微机,实现动态管理。社区与居民小
区的物业公司签订责任状,物业公司和小区内各楼道长签订责任状,形成了社区、物业公司、楼道长三级共管的管理模式。依托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加强社区人口计生文化阵地建设,进一步筑牢了人口计生管理服务基层组织网络基础。
五、整合资源,把人口计生技术服务融入社区公共卫生事业。**社区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依托社区、服务于民”的原则,整合利用辖区内医疗机构在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生技术服务等方面的资源。专门聘请了**市第四人民医院的心理专家,设立了“健康咨询室”,定期为辖区育龄妇女开展心理咨询服务。聘请东昌府区妇幼保健院的专家,定期开展“生殖健康”、“亲子教育”等为主题的讲座,对育龄群众讲解产前及产后的生殖健康、家庭护理等必要的知识。实现了计生、卫生资源优化配置,推进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六、信息引导,把计生信息化建设融入政府统一的社会信息化建设。**社区充分利用全省计生信息平台,逐步落实以房管人、以业管人、以信息管人等措施,通过行业组织、社会组织、部门配合等方式,加强信息采集变更、分类管理、亲情服务等综合管理,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充分利用社区综合服务大厅,探索与公安、民政、劳动保障等部门的人口信息共享,努力实现户籍迁移、出生落户、失业和就业登记、孕期查体和保健、低保办理等“一站式”服务。
在今后的工作中,**社区将进一步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把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坚决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努力开创人口与计生工作的新局面,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第四篇:普法活动进校园 和谐新风暖人心
普法活动进校园 和谐新风暖人心
——务川自治县第三小学“关爱明天·普法先行”事迹材料
2008年,务川自治县人民政府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进城务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决定在我县新建一所大型公办小学,她就是我们今天的务川自治县第三小学,目前,该校占地面积94.5亩,有教学班45个,在校学生3102人,教职工142人,在这三千多学生中,绝大多数来自偏僻农村的留守儿童,他们法制意识淡薄,野性十足,再加上家庭教育的欠缺,对他们进行法制教育十分必要。适逢全国、省、市、县《关于开展 “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的通知》及相关文件精神的出台,该校积极行动,把加强学生普法教育工作,创建平安、和谐、幸福的校园作为学校工作目标,不断创新普法教育形式,在短短时间内收到了良好效果,该校已成长为仡佬山乡独树一臶的普法特色校园,多次获得省、市及县的表彰,得到师生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一、领导重视,措施有力
该校领导对“关爱明天〃普法先行” ——青少年普法教 育活动非常重视,把普法工作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普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德育处,明确学校内设机构人员普法工作职责,建立各机构人员岗位目标责任书,层层签订普法责任状,形成了职责明确、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确保普法工作扎扎实实的得到开展。
二、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为将“关爱明天〃普法先行” ——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2010年4月,该校举行了隆重的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启动仪式,他们在校门口、校园内,挂横幅标语、立图板,张贴《义务教育法》、《禁毒法》、《未成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安全事故处理条例》、《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法律法规来营造普法教育氛围,在启动仪式上,县关工委、县司法局、县综治委及县教育局一行11人到启动仪式会场作了相应工作要求,该校校长也在会上带领全体教师做了《做好普法教育,不让一名师生违法乱纪》的宣誓。会后,学校142名教师带领3102名学生从新城区到老城区进行游行,一路上,45个班级步伐整齐,他们高举普法标语,轮流高喊普法口号,将普法氛围引向了高潮。
三、活动多样,内容丰富
(一)、积极组织开展“关爱明天〃普法先行”主题宣讲活动
1、该校充分利用务川自治县普法依法治理办公室配臵的“关爱明天〃普法先行”主题宣讲团的作用,每学期邀请县关工委主任申茂凡,常务副主任王漾堂、王治高、肖应鹏、县公安局警官田建兵、县司法局普法办主任徐成江、县综治委综治办主任韩侦明、县教育局关工委吴定国主任、县文联涂文友及退休教师伍华生、冉茂章等到我校进行为期一天的普法讲座;法制副校长韩侦明也在每个学期分别邀请县交警大队的余代洪警官、邵勇警官、县消防大队的教导员曹益国、县公安局治安大队队长李成、县公安局禁毒大队队长陈彦等到校进行法制讲座,到目前为止,该校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法制讲座18场,在每场法制讲座中,该校认真组织全体师生员工,认真聆听普法宣讲团的讲座,并要求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及全体教职工书写听后感,共收集听后感达7556篇。
2、利用学校的远教设备,刻录了来自青少年法律关爱中心的视频30张、中央关工委专家郑子岳的讲座视频20张、中国关工委钱立杰教授的家庭教育视频50张及CCTV12的法制视频20张,《“六五“普法系列音像教材—青少年普法系列光盘》50张,通过学校校园网每学期定时播放4次,并要求收看的学生写一篇观后感,现也收集观后感15654篇。同时,该校还鼓励学生将光盘借回家放给家人看,让学生家长接受普法教育,学生借光盘达4128人次。
(二)、周密部署 扎实做好法律常识普及活动
1、要做好法律常识普及工作,就要先从教师着手,该校普法领导小组先后组织教师深入学习了《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劳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五五普法读本》、《六五普法读本》以及《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贵州省禁毒条例》、《治安处罚条例》、《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学生心理常识》等法律法规。在学习方式上,该校采取每周星期一集中学习、平时教职工自主学习与听法制宣讲团的讲座相结合等形式进行学习并做好学法笔记,同时要求每位教职员工每学期书写一篇学法心得和一篇学法论文,现收集的学法笔记142本、心得和论文共356篇,真正做到了落实培训人员,丰富学习内容,保障学习时间,讲求学习实效,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增加了教职员工的法律知识,也增强了教职员工的法律意识。
2、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开展法制教育进课堂活动。该校在课堂设臵上,三至六年级每周开设一节法制课,要求任法制课的教师,以《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读本》为教材,严格按照教学要求,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教学其他科目的教师,学校要求在日常教学中,要渗透法制教育,且在教案中有所体现。在一至二年级,学校主要以《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要内容进行教育,期间穿插以学生自编的法律儿歌、童谣进行吟诵,目前,学生吟诵的法律儿歌、童谣有50多首。
3、加强对学生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和法制安全教育。“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开始以后,该校的要求是,各值周领导在每周一国旗下讲话中至少要涵盖法制教育;各个班坚持每学期至少开展4次以上法制教育为主题的班队会活动;少先队处每学期利用校园广播至少播送20篇以上法制题材的广播稿;德育处、安全办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以“法律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征文、演讲等比赛活动。
4、结合重大节日宣传法律法规。如:“六〃一”节前宣传《未成年保护法》;6月26日世界禁毒日宣传《禁毒法》,让孩子深知毒品的危害性,教育他们“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开学时宣传《义务教育法》;在交通安全宣传周宣传《交通法》;教育学生不乘坐无证车辆,未满12周岁不能在公路上骑自行车,要走人行道,穿越路口一停二看三行;九月份第3周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语言文字法》;“11〃9全国消防日”宣传《消防法》,爱护消防设施,举行灭火逃生演练;“12〃4法制宣传日”来临之际,学校开展系列活动,以文艺演出等形式宣传法律知识。
5、构建学校、家庭、社会法律常识普及网络。每学期开学初,学校都要印制一份《致学生家长一封信》来对学生家长进行法律常识普及,现以发放10000多份,学校还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家访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法律知识,积极探索家校配合的最佳途径,追求良好的教育效果;由于该校的留守儿童多,他们大多寄居在亲戚或在校外租房,学校每学期都要与房东签订安全合同,现已与房东签订合同6000余份;此外,我校利用每年的12〃4法制宣传日,组织学生走进村居、走上街头,对群众进行法制宣传,共发放宣传材料15件20000余份。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使法律常识的普及得到了最大化。
6、开展警示教育活动。该校利用县中队的青少年法制教育警示基地和县交警队的青少年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要求每学期教师和学生一道走进基地,观看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典型案例、图片、实物、资料,通过以触目惊心的照片,引人思索的文字,发人深省的故事,揭示青少年违法犯罪、交通事故给家庭、社会带来的危害,起到警示、警醒作用。观看完后,学校组织师生通过分析案例、谈体会、写观后感等方式使师生受到触动和启迪,以提高普法教育的效果。
7、结合与学校师生有关的时事案例,对师生进行普法教育。对网络、新闻爆料及学校周边所发生的带女学生开房、教师强奸、猥亵学生,索要收受学生财物,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等案例,对师生进行法制教育。
(三)、精心组织 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教育活动
1、该校利用3〃15打假日开展我是小小打假员,将学生带到学校指定的超市进行物品真伪的鉴定3次,参与学生124名;利用3〃29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播放各类事故的发生,让学生观后受到震撼3次,参与学生6000多人次;利用4〃7世界卫生日,将学生带到街上进行清除牛皮癣、清理垃圾活动,让学生形成讲卫生的好习惯2次,参与学生3680人次;利用5〃20全国助残日,组织学生到孤寡老人家和残疾人家里,帮助孤寡老人和残疾人干家活、让学生自觉形成助残行为2次,参与学生23人;利用6〃5世界环境日,安排学生通过书籍、电视、广播等方式,了解我国乃至世界的环境问题,书写一篇环保心得体会2次,参与学生2987人次;利用12〃2交通日,组织学生到街上进行扮演交警执勤和进行文明劝导1次,参与学生180人。
2、该校普法领导小组安排,从三年级至六年级,每个学生每学期要出一份手抄报,现学生已出法制手抄报5000余份;每班每期出一次法制黑板报,现已出120多块;组织学生进行2次普法征文,共收集征文3563篇,组织普法演讲2次,参赛人员共88人;组织学生写儿歌、童谣、法制漫画各一次,收集学生作品3840篇。
(四)、积极开展“零犯罪学校”创建活动
根据相应的文件要求,该校坚持一般预防和特殊预防相结合,有效整合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以单亲家庭青少年、留守儿童、学困生、进城务工子女为重点,综合运用教育、服务、管理、帮教和优化环境等多种手段,努力保持校园未成年人零犯罪目标。
1、该校每学期由德育处建立问题学生库,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分析、然后有针对性的将有或可能有问题的学生实行包保,包保教师通过教育、沟通、跟踪观察、爱心帮扶等方法,对问题学生进行转化,近三年来,该校的问题学生没有出现过违法乱纪的问题。
2、关注留守儿童 使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该校有留守儿童1565名,这部分学生大多性格内向、孤僻、叛逆、厌学,他们急需学校的关爱。该校首先开展教师“帮一带一”活动,要求每学期一位教师要帮扶一名以上留守儿童,帮扶教师要从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给予帮扶,定期找他们谈心,做好思想工作,使他们能遵纪守法,不出问题。如这学期,该校教师除了按我县要求的人均1500元结对帮扶资金到位外,还为了让留守儿童得到关爱、得到温暖,由学校领导带头,给自己帮扶的每位留守儿童买了500元左右的衣物或学习用品等,各教师自主捐资6000元,给留守儿童购买书籍,并集中向他们宣讲了怎样进行自我保护,怎样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教育他们要守法等,惠及留守儿童430名。其次,学校还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组织留守儿童开展阳光互助活动,每月学校领导要集中他们进行交心谈心,尽可能地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为他们安装了亲情电话,让他们与远方的父母通通话,感受那份浓浓亲情,力争使留守儿童能能健康快乐成长。最后,学校每学期聘请我县武警中队的官兵到我校为留守儿童作为期3天的军事化训练,磨砺和锻造留守儿童的意志力,学校德育处每学期组织一次“十佳自强少年” 评选活动,并由获得该殊荣的留守儿童讲述自己的事迹,以感召其他留守儿童。
(五)、开展普法教育课题研究和交流研讨活动 该校将“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作为普法教育研究的课题,要求每位授课教师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结合授课内容,有机的将法律知识渗透在教育教学中,2013年,在“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设计及论文评选活动”中,我校获市级一等奖3篇、二等奖1篇、优秀奖1篇,县级一等奖5篇、二等奖5篇,在遵义市组织的“中小学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该校晏丽老师执教的《大鹿》获一等奖。
学校通过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进行交流研讨,先后请博士生导师于丹到校进行“感恩教育”专题讲座,请德行教育专家、儿童生命品质教育导师周海鸥到我校作“生命的品质”专题讲座,教研组与兄弟学校进行普法教学研讨3次;近三年来,学校先后派126人次到重庆、贵阳、杭州、遵义等地进行学习交流。
四、校园普法,成绩喜人
三年来,该校通过“关爱明天〃普法先行”主题宣讲活动、法律常识普及活动、普法体验教育活动、“零犯罪学校”创建活动、普法教育课题研究和交流研讨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师生遵纪守法意识得到增强,日常行为得到规范,好人好事呈逐年增多。该校未进行普法教育之初,由于受教师来源和学生来源的影响,25%左右的教师法律意识淡薄、上班期间外出做私事、在办公室电脑上做工作无关的事、在课堂上接打手机、抽烟、随意走出教室、对学生思想教育和养成教育不重视、体罚学生和变相体罚学生等,如该校的陆××老师,就因为师德师风被处分;35%左右的学生没有法制观念,他们拉帮结伙、打架斗殴、小偷小摸、不晓文明、脏话连篇,如该校原六年级的学生付××,在一家小卖部盗取现金5200元、原五年级覃××,因打架被派出所抓获、大部分学生放学回家乘坐公交车不顾文明礼仪。普法教育活动后,教师遵纪守法、尽责尽责,如该校教师在三年间,获省级表彰1人、市级表彰2人、县级表彰12人,成为市级骨干教师6人,市级教学名师2人,县级骨干教师12人;学生学习努力、行为规范,如该校三年间,在学校留存的好人好事达5681件,表现突出的有四年级(5)班李坤同学于2012年5月在街上拾到1700元现金主动交到学校、六年级(3)班的徐进飞扶残助残近2年,现在在公交车上的学生文明有礼、主动让座……师生呈现朝气蓬勃、文明有礼、积极向上的良好风尚,违法犯罪率为零也就理所当然了。
2、从学校看,该校先后获得遵义市“青年文明号”学校;务川自治县中小学管理综合考评一等奖;务川自治县中小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示范学校;务川自治县关工委授予的“五好”关工委称号;务川自治县“关爱明天,普法先行”示范学校。务川自治县校园安全管理工作一等奖;务川自治县继续教育工作示范校;务川自治县先进党支部;务川自治县远程教育管理工作先进单位;2013年6月,学校获“2012音乐之声我要上学1200助学行动”资助项目;2013年7月,学校获由中央文明办、财政部、教育部联合授牌“乡村少年宫—彩票公益”资助项目等。
“关爱明天〃普法先行” ——青少年普法教育活动在务川自治县第三小学的开展,使该校师生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观念和法制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教与学的行为得到规范、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提高,随着“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活动的深入,该校表示:将进一步拓宽思路,立足农村,关注留守儿童,积极探索普法教育新方式,为构建“平安三小”、“和谐三小”、“幸福三小”而努力奋斗。务川自治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务川自治县教育局
务川自治县司法局 务川自治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十九日
第五篇:关注民生谋发展 共享和谐暖人心
关注民生谋发展
共享和谐暖人心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先进集体申报材料
近年来,舞阳县妇联立足于全县妇女儿童发展,坚持“一手抓发展、一手抓维权”的工作方针,围绕大局找结合点,履行职能抓创新点,用与时俱进的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工作举措,推动了全县妇女儿童事业的较快发展。先后荣获了全国“双合格”家庭教育工作示范县、全国“十五”家庭教育工作先进县、全国“家庭教育与性别平等”项目试点县、全省“三八”红旗集体、实施妇女儿童规划示范单位、全市妇联系统先进集体、春蕾行动先进集体、扶贫工作先进单位等诸多荣誉。
一、以妇女发展为目标,带领全县妇女全面参与经济发展
近年来,该县妇联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发展,坚持在经济建设和妇联工作之间找结合点、求创新点,坚持为经济建设和妇女发展服务。在农村,通过突出“四项帮扶”,引领妇女全面参与新农村建设。一是抓好科技帮扶。通过实施“巾帼科技星火工程”,为广大妇女送去了打开致富之门的“金钥匙”。近年来共举办农业科技新技术为主的各类培训班近50期,培训妇女5000多人,二是抓好资金帮扶。通过与县农信社联合发放巾帼信用贷款及其授信卡,解决制约妇女增收致富的“瓶颈”问题。近年来共联合农信部门发放信用贷款近200万元,为近300名农村妇女发放了5000—10万元不等的授信卡。在巾帼信用贷款的扶持下,有发展潜力的贫困妇女增加了收入,有一定规模和技术的女能手,不仅实现了自我的较快发展,而且带动了一批妇女从事种养加项目,实现了由贫困——致富——共富的三级跳。三是抓好组织帮扶。为提高农村妇女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她们走联合致富、联合发展之路,舞阳县妇联根据不同乡镇、不同行政村的产业规模,通过成立妇女养猪协会、妇女草编协会、妇女手工艺品协会等妇女经济合作组织,促使更多的农村妇女投身新农村建设。四是抓好项目帮扶。结合农村妇女对项目信息的迫切需求,该县妇联充分发挥网络健全和联系面广的优势,通过多种渠道,发现并推广市场前景好、适合农村妇女发展的项目,及时引领妇女上项致富。截止目前,已为广大农村妇女联系到了珠绣加工、刺绣加工等十多个适合留守妇女发展的好项目。在城镇,深化两大活动,一是深化“巾帼文明岗”创建活动,通过命名表彰、组织岗点女同志参与活动、技能比武等形式,引导广大女职工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信服务。目前,全县已命名的国家级岗1个,省级岗4个,县级岗 个。二是深化女性再就业工程,每年“三八”节期间,该县妇联与县劳动部门联合开展“春风送岗位”活动,为下岗女工搭起“就业桥”。
二、以关爱留守儿童为重点,全方位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针对当前留守儿童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舞阳县妇联把关注留守儿童作为妇联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一是成功启动并实施全国妇联与联合国儿基会在我县实施的“家庭教育与性别平等”项目,通过开展留守儿童专项调查、评选“优秀家长”、举办家庭教育培训班、家庭教育文艺晚会、自编自演家庭教育文艺节目等形式,在全社会掀起关爱留守儿童的浓厚氛围。二是针对留守儿童普遍存在情感缺失的情况,该县妇联先后协调漯河老庙银楼、漯河奥克啤酒公司等社会爱心企业及人士,通过举行“城乡手拉手、共同关爱”文艺演出、“六一”节城市一日游、印制爱心贺年卡、开展致外出父母的一封信、为留守儿童赠送学习用品等形式,使广大留守儿童充分享受到社会的关爱。三是多渠道开展“春蕾行动”。为确保不让一名贫困女童因贫辍学,近年来,舞阳县妇联一方面不断争取省、市妇联救助金,另一方面不断创新救助形式,逐步变单个救助为集中救助。在原创春蕾小学班3个,春蕾初中班2个的基础上,2007年,又协调社会力量筹资5万余元创办了宏志春蕾班,解决了50名孩子初中三年的生活费问题。
三、以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为抓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依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是妇联组织的基本职责。近年来,该县妇联立足于促进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稳定,进一步加大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力度。一是抓好妇女源头维权。该县妇联通过举办法律知识培训班,送法进校园、进乡村,举办法律知识竞赛等形式,不断提高广大妇女的法律素质和依法维权意识。二是做好妇联系统日常信访接待。针对每一起妇女来访案件,县妇联都充分发挥“娘家人”作用,认真调查、协调、沟通和处理,真正为广大贫弱儿童撑起了一把“保护伞”。三是构建社会化维权工作新格局。该县妇联充分发挥妇儿工委办公室协调职能,先后与法院联合成立了维权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法庭、反家暴合议庭,与公安局联合成立了“110”反暴中心、编排反家暴文艺节目,在公、检、法、司等妇儿工委成员单位开展“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示范岗“创建活动等,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化维权工作网络。
四、以和谐家庭创建为载体,努力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为充分发挥家庭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特殊作用,该县妇联着重围绕“家”字做文章,以“和谐家庭”创建为载体,通过开展“美德在农家、构建和谐家庭”活动及家庭才艺展演活动、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经典文化进家庭、进校园活动、家庭助廉活动等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家庭文化建设活动,引导广大妇女及其家庭以德治家,文明立家、平安保家、节约持家、和谐兴家,以家庭的文明进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同时,并采取“一帮一”、“城市带农村”等形式,通过实施“以城带乡建设农家新生活工程”,组织20个县直单位妇委会与20个村妇代会结成帮扶对子,引导农村妇女以“三化”、“四改”、“五好”为内容,建立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任重道远。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舞阳县妇联将一如既往,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务实的作风,扎实工作,再铸全县妇女儿童事业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