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西高考语文2012“瓷器爱国”作文导写
材料作文“瓷器爱国主义”导写及例文
高安中学 付荣华
【题目】
1、2010年11月11日,在英国举行的拍卖会上,一件估价仅为80-120万英镑的清乾隆粉彩镂空瓷瓶,由于数名来自中国大陆的商人相互竞争,最终以4300万英镑的高价落槌,创下亚洲艺术品拍卖成交最高纪录。据说,竞拍结果竟让拍卖行和出售者都狂喜不已,连英国《金融时报》的记者史堤夫文森称:“如今中国的一些富人们,正带着爱国主义情结,急切地想买回本国文化遗产。收回这些文物,有助于他们重寻身份和文化。”他甚至激动地称之为“瓷器爱国主义”。
2、2010年11月9日,国际博物馆协会发布了《中国濒危文物红色目录》。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不赞成不支持购买非法流失出境的中国文物,主张通过法律和外交手段,按照国际社会处理非法流失文物返还问题的法律框架和原则,依靠国际合作,依法追索。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感想和思考?请全面理解材料,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
【写作点拨】
题目提供的是社会发生的热点事件。“意者,文之帅也。”立意作文成功的前提。要准确立意,就必须把握热点事件所蕴含的价值取向。一般说来,可从两方面突破。
一、理解事件关涉的中心词句,准确剖析其内涵。在这门热点事件中,“瓷器爱国主义”是关键词。众所周知,“爱国主义”是指人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的思想,是一种深厚而真挚的美好情感。而“瓷器爱国主义”呢,从事件来看,指的是中国商人竞相以天价购买瓷器的行为,这种行为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吗?结合宋局长的观点,国家是不赞成不支持这种购买行为的。由此可见,“瓷器爱国主义”是英国记者有意强加的,是让中国商人“被爱国”了,是应遭受批判的。
二、揣摩材料叙述的情感态度,理性把握其倾向。材料作文在叙述热点事件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表露出一定的情感态度,这需要写作者细细揣摩叙述语言。如,“竞拍结果竟让拍卖
行和出售者都狂喜不已”中的“竟”,“他甚至激动地称之为‘瓷器爱国主义’”中的“激动”等词语,都含蓄地流露出了叙述者对天价竞拍行为的情感。特别是材料二,是对文物购买行为评价的材料,可谓鲜明地表露了态度,更不能忽视。
据上分析,可从如下角度考虑。
一、大陆商人:竞拍绝不是爱国,而只是一种投资;
二、英国拍卖行:这是预设的阴谋,是二次抢掠行为。
三、中国:国家主张依法追索文物,反对商业购买。
四、综合:利益至上是拍卖行和商人开展活动的原则。
还应注意的是,作者应在本人掌握素材的基础上确定高远的立意。在写作时,应调遣较丰富的事例,展开精当的分析,以论证自己的观点。
【例文】
利益:博弈者的必然追求
朱映锴 江西省高安中学高二
日前,从大洋彼岸传来消息:清乾隆年间的一只粉彩镂空瓷瓶在英国一拍卖行以5160万英镑(约合人民币5.5亿元)的天价拍卖给了一位来自中国大陆的商人。英国媒体激动地将中国商人的竞拍行为称为“瓷器爱国主义”。
这样看来,商人的“爱国主义”,真可以让国人感动不已,夜不能眠了。可让人夜不能眠的拍卖又何止于这呢?
大约在半年前,北宋大家黄庭坚的书法长卷《砥柱铭》,以8000万元起拍,落槌价竟飙升为3.9亿元,开创了中国书法作品拍卖价格的新纪元。此次拍卖行的负责人也曾欣喜地说,这意味着在中国经济发展后,中国艺术品的价值也开始得到人们的正确认识,中国艺术品在国际市场的地位也得到了提升。
自孔老夫子以来,中国人对富豪总是敬而远之,怀而疑之的;现在看来,世人不得不对诟病良多的富豪刮目相看了:争相竞买流失国外的文物,唯恐他国他人先于己有;附庸风雅不再是文人骚客的专利,富有如斯者已后来居上矣。如此进步,焉得不喜不贺?
只是欣喜终不应属于我等凡夫俗子。我们不妨再看看有关这只粉彩镂空瓷瓶的拍卖报道。《每日电讯报》报道称,“在竞拍的最后阶段,每一次出价都以100万英镑递增,这时只剩下了数名竞拍者,据说,他们都是来自中国大陆的商人。”一个原本估价不高的瓷瓶竟在一些中国商人的竞拍中屡创新高,落槌价竟是原估价的40倍。其实,在这场由中国富豪自己挑起的价格“屠戮”战中大受其利的是欣喜若狂的英国拍卖行和那对英国兄妹。有资料显示,以全球著名拍卖行英国佳士得拍卖行为例,仅2005年上半年,记录涉及中国商人的交易金额就高达9.1亿英镑。国内的拍卖市场也频频爆出天价。11 月底,在嘉德拍卖会上,王羲之的草书《平安帖》高古摹本以3.08亿人民币成交,这一天价,仅次于黄庭坚的书法长卷《砥柱铭》。
为了“爱国主义”,为了艺术,中国商人竟大度地将巨额的财富拱手送给了外邦和他人。当然,也有人说如此天价的竞拍行为未免有些愚蠢。但精明的商人绝不会“愚蠢”到花如此天价买下“爱国”文物搁在家里赏鉴不已,甚或径直转呈给国家博物馆珍藏。今日的竞拍豪举,必为他日“居为奇货”后的价值飙升。这绝不是妄加臆测,有例为证。黄庭坚的《砥柱铭》早于10年前被台湾一位收藏家从日本有邻藏馆以数千万购得,经有关专家考证,高度品评,10年后的《砥柱铭》在众人的关注与竞争中一飞冲天,定格为3.9亿元。
据说,中国已进入利益博弈的时代。博弈,俗称为游戏,在古代,参与者多以消遣时光,寻求乐趣为主;而演绎到现代,博弈者的眼里闪烁的唯有利益了。利益,必然是博弈者的终极追求。
史迁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因此,拍卖市场的日益繁荣热闹也就不足为怪了。只是——面对天价竞拍,我们切莫因他人送了一顶华丽的“爱国主义”冠冕而盲目激动,也不必为富豪的阔绰壮举而惊呼不已。
【考场点评】
作者以简述热点事件开篇,由所谓的“瓷器爱国主义”让人感动,引出黄庭坚《砥柱铭》的天价拍卖一事,然后分析指出,世人不得不对诟病良多的商人刮目相看,焉得不喜不贺?但
接下来,作者笔锋一转,运用较多的数字形象阐述:在拍卖中大受其利的是狂喜不已的拍卖行和物主。文章继而分析商人的竞拍绝不会是爱国,而是一种“居为奇货”的投资。末两段,作者借用史迁名言,水到渠成地引出文章的观点。文章语言简练,抑扬有致,结尾点睛,遒劲有力。(此文刊发于<作文通讯>2011年第4期)
第二篇:2013届高考语文作文导写两篇
高考冲刺20天!编辑整理:山东淄博七中2010级高三十五班
山东淄博七中2013届高考语文作文导写两篇
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扛着瓦缸沿街叫卖,不小心手没有抓紧,瓦缸往后掉落,只听得“叭”的一声,摔成碎片。但卖缸人头也不回往前走,路人跑过来问他:“为何摔破了缸,却看都不看一眼?”卖缸人说:“再看多少眼也不会变成完整的缸,不看也罢。”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些什么联想和感受?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2、不少于800字;
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这道题材料的内涵较易把握,审题难度不大,可以说既平中见奇,又平中见深:它切合高三学生的生活经历,在青春的历程中往往伴随的是失误错误,也有许多不值得留恋的、无法还原的人与事;它体现了对人的关注,或指向人的内省,或指向人的处世,或指向人的生活态度;既能引导考生将触觉伸向社会现实,又能引导他们对事物进行哲理思考;既能引导考生将目光投入社会热点,又对考生播撒了人文关怀的浓浓雨露。题目有助于培养考生处理社会生活事务的能力,让他们学会理性思考,学会把眼光投向远方,懂得哪些该放下,哪些该回头思考总结,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从而更好在把握自己。
【思路导引】
(1)横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据此,我们顺着原材料分析就会发现,卖缸人之所以大步往前走,是因为他明白再看多少眼也无法变成完整的缸。这就启示我们:当出现了失误(损失)的时候,如果我们一味停留在失误(损失)上,只会对自己伤害,而无益于事情的改变;放弃对“缸”的眷恋与惋惜,继续赶路才是聪明之举;放弃意味着新的开始,前面的路还很长,会有更多补偿的时候。这种立意的好处是能紧扣材料的基本倾向、主要观点,因而不会出现偏题、走题的现象。
(2)反向立意:就是把原材料的问题倒过来想想,从相反的角度对原材料提出质疑。那么,我们对上述材料就会提出疑问,卖缸人的态度就一定对吗?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正因为害怕检讨自己的失误,害怕反思而失去了得到教训的机会,以至多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在同一个地方、同一条路上跌倒吗?这就启示我们一旦出现了失误或者说错误,首先应当毫不犹豫地停下来“看”一眼,反思检讨,才能走得更好更稳。这种立意是一种扩散性思维,能开拓我们的思维能力,写出新意,是寻求新思想,提出新见解,阐发新理论的一种思维角度。
(3)辩证立意:把正反两方面的立意结合起来思考。既要有卖缸人的果敢,又要听从路人的忠告反思检讨,该走就走,该“停下来看”就看。这有利于思维的进一步发挥,使我们能够进行恰当合理的逻辑推论,写出立意新颖、主题深刻的文章来。
【构思举例】
一、从肯定“卖缸人”的角度立意:对于已经破裂的无法还原的事物、生活中的失误缺憾,一味留恋,止步不前,是不明智的。大胆往前走,才是聪明之举。
二、从否定“卖缸人”的角度:一旦出现了失误损失,首先必须毫不犹豫地停下来看一看,以避免犯更多的错或者付出更多无谓的浪费。“停下来看”有时需要比“不回头地走”更大的勇气与承受力,有时甚至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
三、从自身经历的角度谈:自己因对“过去的事物恋恋不忘,以致无心前程,无法发现前面路上的美好”,从而得出要敢于放下过去的那些“摔破了的缸”;也可写自己不敢面对生活中的失误,总如卖缸人一样逃避,结果是摔得更惨,得出要直面失误,勇于反思的哲理。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将错过群星了
——泰戈尔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第 1 页(共 4 页)2013-5-18
要求:①自定立意; ②自拟标题;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本作文题所提供的文字,是一句富含人生哲理的名句,表达的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要特别注意抓住这个句子中的三个形象词语,即“太阳”“流泪”“群星”,搞清楚三者所指向的理性含义,即所能比喻或象征的人生内涵,理清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构成作文立意的内核,此即为判断是否切合题意的根本标准。
首先要弄清楚“太阳”和“群星”的含义,它们都是指我们所追求的东西。其次要弄清“流泪”的含义,是指面对“错过”表现出来的遗憾、悔恨、脆弱、萎靡、气馁、失望等消极心理和态度。我们有着许多远大而美好的理想,有着太多的追求,我们难免会“错过”许多美好的东西,人生自然也难免会有太多的遗憾。因此,当“错过”的已经成为过去时,我们不能沉溺其中不能自拔。正确的做法是坦然面对,用积极的态度向前看,去迎接美好的未来。
【最佳立意表述参考】
1、不要为过去的遗憾而后悔,否则会错过许多美好的东西。
2、在错过一次机会的时候不要沮丧而不进取,因为那样可能再次失去机会。让我们珍惜每一次机会。
3、错过了的东西就不要再去为它而后悔,否则你将会失去更多。
偏离题意的作文多数表现为不能反映句子的整体内涵,只有部分内涵的体现或无任何体现。对句中的三个形象不能作全面整体上关照,只抓住了其中一个或两个,或忽略了“错过”这个关键词,不能从以“错过”为纽带的条件和结果的关系的角度全面审视而提炼立意,导致只静止地看到一部分内容。如只写“放弃也是一种美丽”、“学会忘记”、“要有达观的心态”“坚强”“逆境出人才”“人生因错过而精彩”“错过是另一种美丽”“机遇”等方面的内容。
最好能在题目中体现出立意,如
错过太阳,依然有闪烁的群星
悟既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不要让泪水模糊了视线
错过了太阳还有群星
错过了太阳还有月亮
错过不等于结束
擦干你的泪水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纠结于“错过”是过错
春去依旧繁华香
没有太阳,还有星星
不要一“错”再“错”
明天会更好
忘掉过去,放眼未来
在失败中学会坚强
莫叹往昔且看今朝
【优秀作文】
一
别为错过哭泣
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将错过群星了
——泰戈尔
人生是两条折线,有时平行,有时相交,当我们于交点处痛失机遇时,也许我们还有机会。
为何我们面对身边不断变幻的景色时会错过?为何我们会因小事而耽误了人生中的重点?都因为我们想得太多有时想抓住所有,却忘记只有两只手,只有一个行囊,我们不能承载太多,于是,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期待已久的美好从身边擦过。
西方有句格言:人生易逝,幸运之神只光临人一次。那么,当我们失去了,错过了,我们是应该哭泣,还是应该微笑?
有人错过了,于是哀叹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像贾谊,虽然才学广博,但因无法释怀主子的年少死去,竟也抑郁而终,无怪乎苏轼要嘲笑他。
有人错过了,却不是一脸的颓衰,一身的怨气。智者面对一只鞋子掉下火车,果断地扔掉另一只,这是一种睿智;苏东坡被贬,却高唱“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一种气度;朴树以0.5分错过上北师大附中的机会,他勇敢地走人生地路,终能“一生如雪花一样绚烂”,这是错过后的另一机遇。
悲观地咀嚼错过的苦果,让自己被泪水淹没,这种人是无法走出阴影拥抱新生的,他必将错过更多。
积极地把握一次失败,将错过看作警戒,看成提醒,终能于错过的枯井终挖掘出甘泉,滋润人生新的航程。
当欧洲人为寻找更边便捷的“香料之路”时,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前赴后继地踏上行程,虽然他们错过了财富,却抓住了真理的尾巴,他们发现:原来地球是圆的!
有人于错误的实验中错过本身目标,却发现了青霉素;有人于一个糟糕的药方中寻找到可口可乐;有人不小心弄脏了一件昂贵的礼服,却意外地发现了干洗剂。人生是多么微妙,错过星辰,还有太阳;错过太阳,还有云朵。这些从错过中有所收获的人一定会告诉你:别为错过叹息,从错过中收获,你会增加生命的深度,你会获得幸运之神的垂青。
现在,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回答:当我们失去了,错过了,微笑是我们的唯一表情,思索在实践是我们的唯一行动,成功也将是我们的唯一结果。
错过了春天,请别放弃迎接夏天。
二
往者不可谏,来着犹可追
纵观人的一生,每一人都有很多的错过,错过了事业的高峰,错过青春年少,错过了人生的激情,错过了路旁的美景,错过了身边的感情,错过了„„虽然错过是一种遗憾,也会带来一种伤感,但是错过能使我们看清自己,认清方向,珍惜拥有。
正是这多错过使我们从迷惘中走出来,正是这多错使我们升华出省悟,而去成就我们另一个人生高峰,也拓展了我们的生命宽度。
六十年前,德国,这个手上沾满鲜血的国家,制造了令世界人民难以忘却的惨境他们错过了发展,错过了理智,错过了人性,错过与其他民族融合友好的机会,也错过了拥有维护世界和平天使的脸庞。
但在六十年后的今天,德国总理在波兰二战烈士墓前那惊人一跪以及在民族教育中追悔,都表明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来反思他们的错过,今天德国人没有被世界所遗弃,相反他们的人格更令人尊重!也令那不敢正视反思错过的民族汗颜!他们的生命中少了许多狂野,多了几份博大和从来没有深度和广度只有敢于正视反思错过,我们的生命才会更加辉煌。
敢于正视反思错过的民族是伟大的,敢于正视反思错过的人也是不平凡和成功的。还记得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提着罐子回家的人,在路上不小心摔坏了罐子,那人头也不回继续回家,旁人感到奇怪,便问他为什么,那人回答说:罐子都摔破了,还去伤心,只会令自己更加责备自己,只要日后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过就可以了!是呀!既然已经摔破了,只要将来不再失去、错过就行了,这是怎样一种豁达与大度,既然失去了,何必再去感伤呢?不如面向阳光,昂首阔步,去寻找另一个目标,去成就下一个人生的高度。
徐本禹,这个让所有国人湿润眼睛的年轻人,毅然离开繁华的城市,只身来到贫困的农村做义教,用自己娇嫩的肩膀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顶住了贫穷用他的行动灼痛了我们的眼睛,他错过了繁华的都市,错过了进一步深造的机会,然而,他没有错过心中那种神圣的季节,没有错过孩子的眼光虽错过城市的风景,他却给山区带去了希望、光明。
错过是徐本禹的日记本,它记录着生活舒适的错过,也记录着他在大山中的醒悟与责任。错过是卢梭的《忏悔录》,它记录着一切错过,也记录着他迷惘中的醒悟。
错过是顾炎武的《日知录》,它记录着一切的过错,也记录着他心灵的光彩。
我们或许错过了流星划过时的许愿,或许错过了浪花打在礁石时的祝福,或许错过了聆听美妙动人的故事,但是人生短暂,我们错过的都已过去,这世上还有无数流星,无数浪花,只要我们细细咀嚼错过,我们是不会每一个都错过。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过有思,善莫大焉。
三
花儿一路盛开
人生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就像电影,一旦搬上银幕,胶卷轻轻转动,一个美丽的故事就被定格在剧院的历史上,不再删改纵使导演错过几个必能成为经典的细节,也只能叹息无法回首。
人总是容易错过繁华灿烂的梦想与期待小时候曾迷过画画,简单的线条、大胆的着色涂抹出一个小女孩纯真的心怀也曾背起沉甸甸的画夹拜师学艺,可枯燥单调的素描练习使我望而却步,后来学业繁重,画笔也就渐渐生疏现在的我依然喜欢看画,可这已经退化为单纯的欣赏与热爱,偶尔也会信手涂鸦自娱自乐,这依旧是一种心灵的享受童年那个“画家梦”我是永远错过了,可那份执著于美好的信仰一直镌刻在心间,随我长大,陪我变老
有人害怕错过,尤其是在等待之后等待花开,却偏偏错过花儿怒放的那个夜晚;等待日出,却偏偏错过紫霞吐晕的那个瞬间;等待梦圆,却偏偏错过了与成功的那次邂逅可是,错过并不是致命的错误,错过实质上给了你下一个希望。
记得几年前有过一次辉煌壮观的流星雨,听说肉眼就能看到美景,我便信誓旦旦地要把握这千载难逢的机会那一夜,我却睡得格外香甜,闹钟轰响我却不顾于是,我自然是错过了奇迹的发生,自那以后便耿耿于怀可是,奇迹最终发生在平凡的日子去年暑假,夏夜我在田野边纳凉,流萤飞转在身旁,我怔怔地望着幕布般光滑的夜空蓦然间,一颗夺目的流星划过天际,璀璨的光芒烙在我的心房这一次,我没有太多期待,却收获了最动人的美丽美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于是,我渐渐学会坦然地面对错过错过了,捡拾当时一份寂寞的心情细细咀嚼,尘封于年少的梦想与期待中,不失为一种别样的幸福。
你说你最爱繁花似锦的春天,到处都荡漾着青春的气息,可是,你还是会错过美丽的花,请别放弃期待,因为花儿会一路盛开。
【评点】在岁月的长河中,谁能每次都能把握机遇、抓住好运?当无数的错过接踵而至而又瞬间消失时,我们该是一种怎样的心态面对,本文提供了一种平和豁达的心态解读方式,生活还是以它原先的方式不紧不慢地向前走着,重要的是我们不能一味沉溺和伤感于过去的风景,坦然面对,往后的路上还有无数动人的风景诗意化的解读和抒情性的论说,让文章以一种亲近动人的方式进入了读者的心灵。
第三篇:2013高考语文作文最新素材.材料作文“路人”导写
材料作文“路人”导写
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2011年10 月13 日,在佛山街头,一名两岁女童小悦悦被两辆车先后3 次碾轧,7 分钟内18名路人视若无睹,默然走过。第19位路人“拾荒”的阿姨陈贤妹将孩子救起,把她抱到路边并找到其妈妈,小悦悦被送往医院后抢救无效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了这个她仅仅生活了2年的世界。
2011年8月12日下午,南阳市内乡县赵店乡红堰村69岁农村老太太柴小女老人在河边洗衣服时,看到本村4个孩子不慎落水,便不顾安危,跳入湍急的河水中救人,终因体力不支,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2011年7月2日下午,杭州滨江区一住宅小区,一名2岁女童突然从10楼坠落,路人吴菊萍奋不顾身地冲过去用双手接住了孩子,吴菊萍因受到重创造成手臂骨折,孩子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
从2009年开始,郑州市市民李老发在郑州市中州大道桥下摆了3台饮水机,并花3000多元买了一台制水机器放在家里,3年来不间断地为路人和农民工兄弟送水2000余桶。他的事迹感动了无数网友,被网友亲切地称为“送水哥”。
要求:读完材料,你有什么感想?请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写作导引】
本题是则多则材料作文,我们可用异中求同的方法来审题立意,四则材料一反三正,但所讨论的主题相同,就是做为“路人”的我们该如何对待我们的“同路人”。
“路人”本意是“陌生人”,亦或是“情同陌路”的“熟”人。面对当今社会道德滑坡、诚信危机等畸形现象,对冷漠路人的鞭挞和拒绝、对热心路人的讴歌与呼吁应是文章的主调。因此本题可就“路人”展开联想,用化大为小的方法审题立意:
1.生活中的“路人”形形色色。
有“热心”的路人,有“冷漠”的路人,有“丑陋”的路人,有“互助”的路人”、有“崇高”的路人,有“伟大”的路人„„
2.结合当今社会现实谈“路人”在当今社会的现状。
路越来越宽了,良知却越来越窄了;路越来越长了,责任却越来越短了;路越来越多了,奉献却越来越少了„„当今社会发展虽然突飞猛进、日新月异,但道德滑坡确实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作为每一名“路人”,都应该唤醒自己的内心的良知、责任、奉献等传统人文精神,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算得上一名拥有良心道德的合格的“路人”。
3.“路人”与公民素养和文明发展。
今天您是我的“路人”,明天我也会成为您的“路人”,在人生社会的大舞台上我们都互为“路人”。路为人行,人为义行,“路人”的种种表现折射出的是整个公民素养及国家发展的文明程度,因此,提高“路人”素养同时也是在提高整个国民素养,也是一个国家文明健康发展的保障。
【佳作展示】
珍惜今生的擦肩而过
佛曰:“前世五百次回眸,换得今生的擦肩而过”。就像夏日里烂漫的山花遍野,我们的身边少不了路人,或是擦肩而过,一次完美的邂逅;或是相视一笑,赢来点头之交。
我想说,留意身边的路人,播散你的爱,往往会比匆匆而过有价值。
三国,这样一个战乱的烽火时代。招兵榜下,刘备偶遇关羽,谈笑间,身边路过虎胆雄心的张飞,就这样,三人相识又相知。前一秒的陌生人,之后的桃园三结义,再之后便是成为三分天下中最得民心的一方。此段“路人”相聚传为佳话,流传千古。
鲁迅曾说:“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路上相逢,或为亲友或路人,只要我们分享爱,这条路便不再冷漠。
于是,路人不仅会给你同生死的兄弟,而且还会给你的心底一份温暖,更会给你的心灵建筑一所憩园。
有这样一则公益广告:一位收废品的老大爷蹬着满载货物的三轮上天桥,一位路人帮助了他;一个雨天,路旁一个女孩无助地躲雨,一位路人将伞移到了她的头顶,帮助了她„„
看到这个广告,我为之动容,那一张张美丽的笑脸化作了春风将我的心沐浴。若是路人与路人都将爱传递,将关心接力,那我的人生,是否还会有阴霾?
非常佩服白芳礼老人,他,一位年过八十的老人与那些素不相识的学生也是路人,而他却辛苦工作资助那些贫困的学生,起早贪黑,每天骑着三轮车收废品卖垃圾,日复一日,从不间断。孩子用努力的学习和优异的成绩回报了白芳礼老人。这便是路人的缘分,他们已不再是路人,而是心与心的相交。
今天,这个快节奏的、物欲横流的社会,这个尔虞我诈点缀着的尘世,许多温热在慢慢消逝,许多良知被欲望掩埋。一位老人跌倒在路边,许久无人过问;一个仅有两岁大的小女孩悦悦连被两辆汽车碾轧后18位路人相继而过却无人施以援手,而只有等到第19位“路人”拾荒的陈阿婆才将孩子救起,维护了这个社会最后的一丝道德底线。
感谢那个拾荒的阿婆,她让我绝望的心有了一丝气息。或许那些路人真的把他们当做“路”人,事不关己,何以弯腰。但是,这些路人,我想问他们,是什么让你我的心变得冷漠,是什么让真情相拥变成白眼以对。
当城市的楼房拔地而起时,当街沿的广告越来越多时,人们在灯红酒绿中早已习惯了一掷千金,为缺斤少两而吵吵嚷嚷。于是人们在浮华着中学会了浮华,在麻木中学会了麻木,在虚荣中学会了虚荣。最终在心灵的航路上,我们越偏越远。
冰心说:“爱在左,同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撒,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装点的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人们踏着荆棘也不觉得忧伤,有泪可落,也不觉得悲痛。”
让我们做好属于自己的“路人”吧,因为唯有路人轻轻地播散,才能走出铺满鲜花的康庄大道,唯有路人的轻轻微笑,才能登上山之巅峰,欣赏那空朦美妙的山色。
【佳作点评】
本文列举种种路人,既写路人间的温情,也写路人间的冷漠。刘关张桃园结义,路人变兄弟,现代公益广告中的感人画面,白芳礼老人资助孩子,写出了如果路人与路人都将爱传递,人生将没有阴霾;小悦悦事件,引导我们思考路人间何以如此冷漠,最后写人与人之间应如何相处。文章立意高远,切中时弊,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哀而不伤,足见作者深厚的语言功底和善于思考社会的能力。.
第四篇:2014年江西高考语文作文
高考满分作文赏析:2014年江西高考语文作文范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探究作为我国现行课程标准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常常出现在课堂、实验室或课外学习过程中,有的同学觉得,探究给自己留下了一段难忘的学习经历。有的同学认为,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有的同学则抱怨,探究在教学活动中往往流于形式。
对课内外学习中的探究,你有何体验、见闻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记叙文或议论文;(2)不得透露个人信息;(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字数不少于700字。
学会探究学习
对于探究学习,人们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见解,甚至是抱怨,但这些都不能改变探究学习是一种积极的、有效的学习方式的事实,尽管在日常的课内外探究学习中,有着这些或那样的不如人意的地方,但我仍然觉得:探究学习不可弃,我们必须学会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对未知和疑惑的不断追问。
在学习《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时,想到闻一多先生回忆梁启超讲授古乐府《箜篌引》时说,梁启超先把那首古诗写在黑板上,然后摇头摆脑地朗诵了一遍,接着大声喝彩,叫一声“好”!“好,真好,实在是好!”并无半句解释。
那么,任公先生到底为什么要喝彩这首古诗呢?真的是如闻一多所说的“大师讲学,就是这样”吗?
究其实,我们分明看到任公先生对白发狂夫寄予了敬佩之情。先生为什么会对白发狂夫有如此情感呢?
“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其奈公何。”它的主题,乃是疯狂与死亡。究竟是什么驱使一个人急急奔赴死亡?答案只有一个:强大到疯狂的人格力量。
虽然事情的发展会以生命为代价,但仍有不屈者勇敢前行,这不能不让人想起在戊戌变法中慷慨就义的谭嗣同。这位湖南热血男儿,他本来是有机会躲过这场劫难的,可他却选择了做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流血的第一人。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慷慨诗篇,谭嗣同与白发狂夫有着同样的执着,梁启超对他们有着同样的敬佩!
任公先生演讲中十六个字的《箜篌引》,二十多年后为什么又让梁实秋先生仍然记忆犹新呢?
究其实,二十年后的梁实秋看到“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就想到了中国当时沧海横流的现状,想到了疲弱的祖国又到了该要革新的时候了,于是又一次想起了梁任公先生的那一次演讲,想起了先生讲的那首古诗。
是探究学习,是不断地追问,让我对《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篇课文有了全新的认识。
探究学习,是对权威和规则的勇敢挑战。
在学习《秋兴八首》(其一),“塞上风云接地阴”一句中“塞上”一词在教科书中注解为“这里指夔州的山”,我对此质疑。
站在寒秋之中的诗人,极目远望,诗人看到了:“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这似乎暗示了是安史之乱使唐王朝衰败了,衰败到“气萧森”,在这就似乎流露了诗人的忧国之情。诗人还看到了:“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这时的望,已经远远的超出了诗人的目力范围。诗人不能释怀的是时局的安宁,诗人知道此时此刻在边塞之上吐蕃人正在大举入侵,烽烟四起,阴云压地。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说明国家战事吃紧,有多少家庭都有在外征战和流落的人,到处都在赶着作冬衣。
在尾联,诗人“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的思乡之情终于与忧国之情交织在 了一起。
因此,通过探究学习,我认为,从诗的首联和尾联可以读到颔联中“塞上”是指“边塞”,而不是教科书上所说的“指夔州的山”。
探究学习,是发现答案和真理的有效途径。
在《过秦论》中,贾谊说秦王朝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先说“仁义不施”。两千多年来,“残暴”几乎成了秦朝的的代名词。然而一想,哪一个王朝不残暴呢?你很难举出一个“不残暴”的帝王来,因为封建统治就是专制统治,即使是父子兄弟,也可能会遭到无情的杀戮。
再说,不是也有讲“仁义”的君主也亡国了吗?可见,贾谊讲的这个“仁义不施”不是秦灭亡的主要原因或直接原因。
再看“攻守之势异”,那么秦攻天下与守天下的形势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贾谊在文章中说到“废先王之道”。就是说秦王朝废除周朝的领主分封制而实行中央集权制。
当年秦在攻取天下的时候,是举国同心,不管是贵族还是百姓,都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些人图的是什么呢?图的是日后能列土封疆,所以,他们能与秦王同心协力去攻取天下,这样,胜算的机会就大得多。
而在守天下的时候,秦王“废先王之道”,打破了新贵族封王立侯的美梦,使得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再也不能象以前那样齐心协力了,所以,形势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因此,通过探究学习,我懂得了秦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攻守之势异”。
平日里,在课内外的探究学习中,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每忆及,心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如在感遇的波纹里,一叶扁舟掠过思念的海,浪花满怀蔚蓝的恋情„„让我们在学习中愉快的探究,在探究中愉快的学习吧!
2013年江西高考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一段时间以来,‚中学生有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成了校园流行语。实际情况是,有些同学有这‚三怕‛(或其中‚一怕 ‚二怕),有些同学不但不怕反倒喜欢。
你对上述“怕”或“不怕”(含喜欢)有何体验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写记叙文或议论文。(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4)不少于700字。
难易相生,怕与不怕相生
道学学派的鼻祖老子有言:“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几千年前的老子就道出矛盾的对立统一性,怕与不怕是相依相赖而存在的,没有绝对的畏惧或喜欢,一切取决于你的态度。有时,怕与不怕就像天平的两端,你起他就落,你落他便起。
“中学生有三怕,奥数、英文、周树人”成了流行语,一定有其根源。
何为畏惧?英国心理学家理查德·怀斯曼说:“畏惧是当一个人没有能力解决某一事物时产生的恐惧、退缩的情绪。”
在此,我便暂且以“怕奥数”为例来说明吧!众所周知,奥数是一门十分难的学问,特别是文科生,更想对其敬而远之。我们可以把“奥数”理解为“深奥的数 学”,对一般人而言,深奥的数学往往超出其承受范围,所以,同学们会对奥数产生畏惧感,怕触碰奥数;然而,俗话说“跳一跳,摸得到”,对于一些智商较高的同学,他们有能力去解决这一类的问题,于是乎,他们对于奥数的喜爱便胜于害怕。
由此,我们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人害怕与否,其能力的高低是关键因素。
然而,我们也不能完全说是如此,大多数的中学生智力相当,却还会出现害怕与不怕的区别。
林徽因说:“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而我要说:真正 的不畏,不是避开难题,而是敢于直面问题。中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并不是 一个数学天才,然而他有一颗强大的心,面对数学问题,他从不退缩、不逃避,反而选择直面难题、认真钻研,体味其中的乐趣。于是,他强了,畏惧便弱了,他对数学的喜爱也就多了一分。最终,他登上了数学的“高峰”。
徐志摩在《想飞》中说:“是人没有不想飞的,老是在这地面上爬着够多厌烦,不说别的。飞出这圈子,飞出这圈子„„凌空去看一个明白——这才是做人的趣味,做人的权威,做人的交代。”怕与不怕,是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只有当你鼓起勇气,鉴定你那颗追求向上的心,直面问题,你的喜爱便会战胜畏惧,你便会攀上高峰。
【名师点评】
本文最大的特点就是善于引用。一开始就引用道家学派的鼻祖老子的名言,从对立统一的观点出发,指出“怕与不怕是相依相赖而存在的,没有绝对的畏惧或喜 欢”,既巧妙地切入了所要论述的话题,又自然地引出中学生“三怕”的分析。在具体分析“三怕”时,先引用理查德·怀斯曼的名言,进而引出第一个层面的分析,指出“一个人害怕与否,其能力的高低是关键因素”。之后又化用林徽因的话,从第二个层面展开论述,指出“真正的不畏,不是避开难题,而是敢于直面问 题”。两个层面各有侧重,前者侧重思维能力,后者侧重思想心态。最后又引用徐志摩的话巧妙地结束全篇。这些直接引用或化用的名言,既可以作为行文的线索衔 接起论证的过程,同时也彰显了考生丰富的文化积淀。
我想和您同行
尊敬的鲁迅先生:
你好!
风停,雨静。穿过时光隧道,我终于见到了您。我真的想和您同行,我有很多话想跟您说,请容许我慢慢道来。
近来,中学生有三怕:一怕奥数,二怕英文,三怕周您。我就觉得很奇怪。他们怕奥数怕英文,我可以理解,但是我很困惑:他们为什么要怕您呢?莫非是因为您的文字太尖锐,他们不喜欢您直刺现实的文字?尖锐一点不好吗?我不懂,真的不懂。但是我清楚地知道:我很喜欢您,喜欢您冷峻的文字,喜欢您“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还喜欢您“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一语一词,铿锵有力。我喜欢您的率直与坦然。
如今的社会,敢说真话,敢于坚持真理的人似乎在减少,这个世界需要像你一样正直的人啊!我想和您同行,一起直面人生!我需要您做我坚强的后盾!
说到这,我突然想到了一件事,听说有些地方的教材禁止选您的文章。知道这个消息,我是多么愤怒啊。那么好的文章为什么不可以入选教材,难道是因为中学生怕您吗?您的文章有那么多的闪光点啊,也可以给学生传递“正能量”。不过呢,您也不要难过,其实您有很多“铁杆粉丝”的,比如我,嘻嘻„„我没有骗您哦!还有呢,我们班也有好多同学喜欢您的作品呢!您的文字就像一座永恒的丰碑,永远地矗立在我们的心间。
还有啊,我十分敬佩您那种针砭时弊、勇于解剖的精神。您为了唤醒人们麻木的心灵,毅然放弃学医,走上了文学之路。我想当时肯定没有几个像您这样有勇气有魄力的人吧!不过,我坚信:您那尖锐冷峻的文字一定唤醒了不少国人。在那个昏暗的年代,有您真好!我愿与您同行,倚笔走天涯!
对了,偷偷告诉您一个小秘密哦。其实呢,我也很喜欢文学,我想长大以后成为一名作家,像您一样。我很喜欢文字,有事没事地写点东西。我都写了几千篇日记了,也是记录一些时事的。我想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我要把它们编成书,您千万不要笑话哦!
呀,糟了,快下课了。我得先遛了„„拜拜。此致 敬礼!
您的“粉丝”
2013年6月7日
【名师点评】文章有三忌:忌庸、忌陋、忌袭。本文作者围绕题意给鲁迅先生写了一封信,在阅卷现场瞬间吸引了阅卷老师的眼球。作者多用短句,叙事风格直白,语言浅显清新,如叙家常,还略带调皮,符合书信体和高中生的性格特征,相较于那些板着脸孔来说教的文章,更舒展,更能让人容易接受。同时,文章联系现实进行论述,更显深刻
在怕的背后
“奥数、英文、周树人”,大多数中学生谈之色变,我们因奥数难寻的解题方法而退缩,因英文脱离母语原则而不敢迈进,最后面对周树人艰深难懂的文字,我们彻底恐惧。这一系列的胆怯,有我们自己的原因,也有学校、国家的责任。
“怕”的背后,有你我的“惰性思维”。
我们所惧怕的“奥数、英文、周树人”恰恰是需要我们进行长时间、深度思考的。但如今的中学生早已被家庭、社会圈养成一个个只知享乐、不会思考的“沙发人”。现盛行的娱乐节目一步步地蚕食着青少年走向勇于探索的好奇心,一步步地引导者青少年走向仅仅满足于大脑皮层微量兴奋的深渊。想想古时“闻鸡起舞”的志士,“头悬梁,锥刺股”的学子,还有“凿壁偷光”的读书人,他们抛却惰性思维,勇于向课本中艰深难懂的知识发起挑战,终将难以降服的知识收入囊中。“奥数、英文、周树人”,确有难以接受之处,但如果我们能破除惰性思维,征服这一切自然不在话下。
“怕”的背后,有老师的引导不当。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一语点破老师的作用。著名英语专家俞敏洪在创立“新东方”初期,便坚持“新东方式教授方式”,并规定所有新进老师,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这是因为俞敏洪知道,只有正确的教学之道,才能让学生真正爱上英语,只知道照着教辅念,不注重教学方法,无法让学生打开知识这扇大门,最终让学生对知识感到恐惧。
“怕”的背后,有国家教育体制的不健全。
在德国,青少年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需要将文化知识不断运用到生产实际中,也正因为这样,德国的青少年乐于接受知识,也乐于应用知识。相反,在我们国家,不健全的教育体制制造出一堆眼睛仅停留在书本上的扫描仪,而非真正四肢健全、头脑发达的知识分子。学习方式的单一化以及应试教育制度下学习目标的绝对化,让我们对一切与学习有关的东西产生不满、厌倦甚至恐惧的情绪。
在“怕”的背后,我们逐渐慵懒的思维宣告着对“难点”的让步;老师的不当引导尘封了我们探索新知识的热情;另外,教育体制存在的漏洞抹杀了我们探索的兴趣。“奥数、英文、周树人”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我们惰性的思维、学校和国家不完善的引导方式以及由此导致的整个社会的畸形的价值取向。
【名师点评】这是一篇规范的议论文,开头扣住材料中的‚三怕‛现象,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这一系列的胆怯,有我们自己的原因,也有学校、国家的责任”,观点明确,旗帜鲜明。紧接着从个人(自己)、学校(老师)、国家(教育体制)三个方面,设置了三个分论点并逐一展开论证,思路清晰,说理透彻。最后又对这三个方面加以总结,结束全文,铿锵有力,引人深思。
全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时时处处紧扣材料,既不旁逸斜出,也不拖泥带水,充分挖掘“三怕”背后的原因,深入思考学校教育的现状,既显示了考生善于思辨、精心布局的能力,也表现了中学生敢于直面现实、勇于揭露问题的胆略和勇气,确实是一篇立意深刻、结构严谨的考场佳作。
第五篇:2012江西高考语文满分作文
知足者常乐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陶潜,知足于美丽的田园风光。“行到水穷处,坐起看云时”的王维,知足于幽静的山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知足于浪迹天涯的逍遥自在„„知足者常乐,懂得知足,生活便充满快乐。
懂得知足,才能抛却世俗的金银财富的沉重的镣铐,领悟生命的真谛。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说道:“我无意写一首闷闷不乐的颂歌,可我要像破晓晨鸡在栖木上引吭啼唱,只要能唤醒我的左邻右舍就好。”梭罗在静谧的瓦尔登湖畔搭屋、种豆,与自然同居,探索生活的真谛。他教导我们崇尚简朴,懂得知足,一切崇俭。许多人把瓦尔登湖看做归隐之处,认为它是消极的,避世的。其实他们误解了梭罗的本意,梭罗思考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思考着生存的意义,它应该是积极的,入世的。梭罗告诉我们,生活应崇尚简朴,不必让世俗的金银财富为自己打造一副沉重的镣铐,知足者常乐。
懂得知足,才能于平常生活中构建丰富的精神世界,回归淳朴自然。
没有了利欲熏心,没有了急功近利,没有了尔虞我诈,生活便如美好绝伦的歌声带给我们舒适的享受。亦舒懂得知足,“一个人不必大富大贵,光是一生每晚可以安然入睡便已足够。”林徽因懂得知足,“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心中修篱种菊。”李银河懂得知足,“樱花虽然凋谢了,但她毕竟灿烂地开过。” 因此人生来固有七情六欲,若我们一味的去追求索取,最终只会让欲望占据我们的心灵,永远得不到满足。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是一条永无止境的道路,唯有懂得知足,生活才会有意义。
尽管左耳几乎失聪,但姚明知足于自身的身高优势,用自己的勤奋与汗水弥补了这一劣势,最终在篮球领域取得惊人的成就。在自己的退役新闻发布会上,姚明感谢了自己的良师益友,“这只是一个逗号,不是句号,我还是姚明。试想如果姚明沉沦在自己的缺陷中自卑,自怜,一蹶不振。艳羡他人,看不到自己拥有的,生活中只会多了一个怨叹者。所以懂得知足,让姚明更快乐地生活。“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知足者常乐。
知足者常乐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陶潜,知足于美丽的田园风光。“行到水穷处,坐起看云时”的王维,知足于幽静的山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知足于浪迹天涯的逍遥自在„„知足者常乐,懂得知足,生活便充满快乐。
懂得知足,才能抛却世俗的金银财富的沉重的镣铐,领悟生命的真谛。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说道:“我无意写一首闷闷不乐的颂歌,可我要像破晓晨鸡在栖木上引吭啼唱,只要能唤醒我的左邻右舍就好。”梭罗在静谧的瓦尔登湖畔搭屋、种豆,知足于与自然同居,探索生活的真谛。他教导我们崇尚简朴,懂得知足,一切崇俭。许多人把瓦尔登湖看做归隐之处,认为它是消极的,避世的。其实他们误解了梭罗的本意,梭罗思考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思考着生存的意义,它应该是积极的,入世的。梭罗告诉我们,生活应崇尚简朴,懂得知足,不必让世俗的金银财富为自己打造一副沉重的镣铐,知足者常乐。
懂得知足,才能于平常生活中构建丰富的精神世界,回归淳朴自然。没有了利欲熏心,没有了急功近利,没有了尔虞我诈,生活便如美好绝伦的歌声带给我们舒适的享受。亦舒懂得知足,“一个人不必大富大贵,光是一生每晚可以安然入睡便已足够。”林徽因懂得知足,“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心中修篱种菊。”李银河懂得知足,“樱花虽然凋谢了,但她毕竟灿烂地开过。” 因此人生来固有七情六欲,若我们不懂得知足而一味的去追求索取,最终只会让欲望占据我们的心灵,永远得不到满足。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是一条永无止境的道路,唯有懂得知足,生活才会有意义。
尽管左耳几乎失聪,但姚明知足于自身的身高优势,用自己的勤奋与汗水弥补了这一劣势,最终在篮球领域取得惊人的成就。在自己的退役新闻发布会上,姚明感谢了自己的良师益友,“这只是一个逗号,不是句号,我还是姚明。试想如果姚明沉沦在自己的缺陷中自卑,自怜,一蹶不振。艳羡他人,不知足于自己所拥有的,生活中只会多了一个怨叹者。所以懂得知足,让姚明更快乐地生活。“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知足者常乐。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陶潜,知足于美丽的田园风光。“行到水穷处,坐起看云时”的王维,知足于幽静的山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知足于浪迹天涯的逍遥自在„„知足者常乐,懂得知足,生活便充满快乐。
懂得知足,才能抛却世俗的金银财富的沉重的镣铐,领悟生命的真谛。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说道:“我无意写一首闷闷不乐的颂歌,可我要像破晓晨鸡在栖木上引吭啼唱,只要能唤醒我的左邻右舍就好。”梭罗在静谧的瓦尔登湖畔搭屋、种豆,知足于与自然同居,探索生活的真谛。他教导我们崇尚简朴,懂得知足,一切崇俭。许多人把瓦尔登湖看做归隐之处,认为它是消极的,避世的。其实他们误解了梭罗的本意,梭罗思考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思考着生存的意义,它应该是积极的,入世的。梭罗告诉我们,生活应崇尚简朴,懂得知足,不必让世俗的金银财富为自己打造一副沉重的镣铐,知足者常乐。
懂得知足,才能于平常生活中构建丰富的精神世界,回归淳朴自然。
没有了利欲熏心,没有了急功近利,没有了尔虞我诈,生活便如美好绝伦的歌声带给我们舒适的享受。亦舒懂得知足,“一个人不必大富大贵,光是一生每晚可以安然入睡便已足够。”林徽因懂得知足,“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心中修篱种菊。”李银河懂得知足,“樱花虽然凋谢了,但她毕竟灿烂地开过。” 因此人生来固有七情六欲,若我们不懂得知足而一味的去追求索取,最终只会让欲望占据我们的心灵,永远得不到满足。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满足是一条永无止境的道路,唯有懂得知足,生活才会有意义。
尽管左耳几乎失聪,但姚明知足于自身的身高优势,用自己的勤奋与汗水弥补了这一劣势,最终在篮球领域取得惊人的成就。在自己的退役新闻发布会上,姚明感谢了自己的良师益友,“这只是一个逗号,不是句号,我还是姚明。试想如果姚明沉沦在自己的缺陷中自卑,自怜,一蹶不振。艳羡他人,不知足于自己所拥有的,生活中只会多了一个怨叹者。所以懂得知足,让姚明更快乐地生活。
“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知足者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