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弗洛姆《爱的艺术》妙语抄录
1.两个迄今为止同我们一样是相互陌生的人,当他们突然决定拆除使他俩分隔的那堵高墙,相许对方,融为一体时,他俩结合的一刹那就成为最幸福、最激动人心的经历。
2.再也找不出一种行为或一项行动像爱情那样以如此巨大的希望开始,又以如此高比例的失败而告终。
3.人从天堂里被赶出去后失去了同自然的和谐状态,带有火剑的天神就挡住了人的归路。人只能继续前进,不断发展人的理智,用一种新的、充满人性的和谐去取代永不复返的类人猿时代的和谐。
4.爱情是一种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情绪,是人内心生长的东西,而不是被俘虏的情绪。一般来说可以用另一个说法来表述,即爱情首先是给而不是得。
5.爱情的积极性除了有给的要素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基本要素。这些要素是所有爱的形式共有的,那就是:关心、责任心、尊重和认识。
6.上帝向约拿解释道,爱的本质是创造和培养,爱情和劳动是不可分割的。
7.今天人们常常把责任心理解为是义务,是外部强加的东西。但是责任心这个词的本来意义是一件完全自觉的行动,是我对另一个生命表达出来或尚未表达出来的愿望的答复。„有责任‟意味着有能力并有准备对这些愿望给予回答。
8.尊重对方不是惧怕对方。尊重这个词的出处就是有能力实事求是地正视对方和认识他独有的个性。尊重就是要努力地使对方成长和发展自己,因此尊重绝无剥削之意。我希望一个被我爱的人应该以他自己的方式和为了自己去成长、发展,而不是服务于我。
9.„开枪是永远不能深入他的灵魂,到达他作为一个人和有灵魂的地方‟
10.只有爱情才能带给我知识,在结合的过程中回答我提出的问题。在爱情中,在献身中,在深入对方中,我找到了自己,发现了自己,发现了我们双方,发现了人。
11.如果我确实爱一个人,那么我也爱其他的人,我就会爱世界,爱生活。如果我能对一个人说:„我爱你‟,我也应该可以说:„我在你身上爱所有的人,爱世界,也爱我自己。‟
12.性的吸引力虽然在一刹那间会造成两者结合的幻觉,但是如果没有爱情,在这次结合后留下来的,只有陌生的感觉,他们之间的距离没有缩小。他们仍是一对陌生人,他们不是觉得羞愧,就是相互憎恨,因为他们比过去更强烈地感受到在幻觉消失后留下来的这种陌生感。温柔决不是如弗洛伊德所说的性本能的升华,而是博爱的一种直接表现,既表现在爱的生理形式中,也表现在爱的非生理形式中。
13.爱一个人不仅是一种强烈的感情──而且也是一项决定,一种判断,一个诺言。
14.现代人的幸福就是享受,就是满足消费和同一群人同化的要求。他们消费商品、图片、食品、饮料、香烟、人、杂志、书籍、电影,真是无奇不有。世界只是为了填报他们的肚子,就像一个巨大的苹果,一个巨大的酒瓶和一个巨大的乳房,而我们是婴儿,永远在期待,在希望,却永远是个失意者。
15.母亲不仅能赋予生命,而且能夺走生命。母亲是活跃生活、也是破坏生活之人。她能创造爱的奇迹──但没有人比她更能伤害人。
16.不乏少见的假爱情的一种形式──这种形式又常常被人们称为„伟大的爱情(‟经常出现在小说和电影里)──是偶像化的爱情。一个没有达到产生自我感觉高度的人(这种自我感觉的基础是创造性地挥发自己的力量)倾向于把自己所爱的人„神话‟。
17.另一种假爱情的形式就是人们称之为多愁善感的爱情。这种爱情的本质就是它只能存在于想象之中,而不是存在于同另一个人实实在在的结合之中。这类爱情最广泛的形式是用代用品使自己满足,那就是消费爱情电影、爱情小说和爱情歌曲。
18.爱情只能产生于这样两个人中间,这两个人都从他们生存的圈子里跳出来并互相结合,同时他们每个人都又能脱离自我中心去体验自己。只有这种“中心体验”才是人的现实,才是生活,才是爱情的基础。这样体验到的爱情是不断地挑战,这种爱情不是避风港,而是一种共同的努力、成长和劳动。
19.真不知道有多少丈夫认为他们的妻子很专横,实际上是由于他们自己同母亲的幼稚的联系而把妻子的每一个要求解释为是限制他们的„自由‟。真不知道有多少妻子认为他们的丈夫无能或者软弱,而实际上仅仅是因为丈夫不符合她们童年时代想像中的光彩夺目的骑士啊!
20.爱的能力取决于我们本人成熟的程度,以及在我们同世界和同自己的关系中能不能发展一种创造性的倾向。这种脱离自己的过程、诞生和成熟的过程需要另一种品质作为必不可少的条件:那就是信仰。爱情是以信仰为基础的。
21.爱一个人就是要献出自己,而不期待得到回报,但相信自己的爱一定会唤起对方的爱。
22.排斥爱情发展的每一个社会最终都要因其对抗人的基本要求而衰亡。我们谈爱情,不是在„说教‟,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因为我们谈的是存在于每个人本质中的最深的要求。
《爱的艺术》目录
第一章爱是一门艺术吗?
第二章爱情的理论
(一)爱情是对人类生存问题的回答
(二)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
(三)爱的对象
(1)博爱
(2)母爱
(3)性爱
(4)自爱
(5)神爱
第三章爱情及其在当代西方社会的衰亡
第四章爱的实践
第二篇:弗洛姆《爱的艺术》讲稿
1开篇: 爱是什么?这是千百年来人类苦苦探索的一个问题,是被无数文学作品所描述的,被无数电影所演绎,无数歌曲所传唱的永恒主题,少有人能给爱下准确的定义,却还是有一代代人前仆后继的追随爱的脚步,为爱辛苦为爱忙,为爱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爱很神秘么?父母的爱是需要我们通过努力才能获得的么?
如果你爱一个人,那么以什么样的方式去爱他,才是既可以给予对方温暖,又给予自己安全感的一种正确的成熟的爱人的方式呢?
2、请同学们任选上述问题之一回答。
3、本篇课文节选自德裔美籍心理学家弗罗姆的一本著作《爱的艺术》,该书以基于大量的实践观察,从精神分析立场出发,对爱进行了一番与众不同的诠释。
弗罗姆认为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可以通过训练自己的行为规范、专心的投入和养成耐性而学到的一门艺术。
那么,一个人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成长为一个成年人,他的爱的能力是怎样发展的呢? 通过这段的阅读,我们可以感受得到,作者结尾:爱是你走到奈何桥边时,即将饮下孟婆汤时,含泪告别的东西,爱是丘比特射到你身上的箭,是你再辛苦也不想放弃的痛,爱是月下老人系在你脚上的红线,是甜蜜的牵绊。我们从出生到死亡,都在接受爱,给予爱中学习着怎样去爱,愿每个人都被温暖的爱着,都有着强大而宽广的怀抱去拥抱你爱的人,愿你们爱自己,像爱别人一样慈悲,回馈爱,感激爱,创造爱,散播爱。
父母是生我们的人养我们的人不光给了我们生命,甚至给了我们宿命。我们的基因遗传自 父母,我们生长的环境取决于父母,我们受到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来自父母,我们人生的许多关键性的转变可能就是在父母无意识中的一句话一个举动中产生,然而对子女富有如此大责任的父母,他们却并不是完美的,驾驶员需要考核后才能上岗,可是做父母缺不需要。于是,我们发现,生养我们的父母可能自己也不是一个具有成熟的爱的能力的人,他们可能是一个焦虑的人,不会妥善的处理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眉头紧缩地将压力转移到家庭中,他们可能没有广博的知识,也给不了我们优渥的生活,他们可能会打碎我们笃信的美好梦想,会因为一次人生路上的差池而给我们带来永难磨灭的负面影响,会秉持着爱的名义剪断我们的翅膀,所有这一切,都是因为,父母也是普通人,而他们给与我们的爱,确实他们力所能及的最好的付出了。所以,尽我们所能的爱他们,陪伴他们,带欢笑给他们,为他们解忧,让他们随着你的成长,可以更进一步的了解这个广博的无尽的世界,共同学习这门爱的艺术。
第三篇: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
弗洛姆认为,爱是一门艺术,要求人们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但是大多数人认为爱仅仅是一种偶然产生的令人心荡神怡的感受,只有幸运儿才能“堕入”爱的情网.以下是小编带来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 第一篇
或许,每个人都会经历那样的一份爱,它时而酸涩、时而甜蜜、时而苦楚、时而幸福,然而,就算是心情每天像坐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也还是依旧迷恋着那种感觉,那是初恋。青涩而懵懂的我们在还不懂什么是爱的时候爱上了彼此,在还不懂什么是分离的时候离开了彼此,在期待着永远的时候永远却变成了永远触不可及的遥远。毫无疑问,爱是一门艺术,也许只有掌握了那门艺术,才会获得持久而永恒的爱吧。
当我拿起艾里希·弗洛姆的《爱的艺术》,轻轻地翻开带有浓郁的爱的味道的篇章,映入眼帘的便是那一句句富有哲理和艺术性的话语。弗洛姆轻轻地告诉我:“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他还对我说:“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永远得不到满足”,如果想要发展爱的艺术,便首先要使自己变得成熟起来,因为天真的、孩童般的爱情遵循下列原则:“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成熟的爱的原则是:“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其次我们要有爱他人的能力,爱情是一种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情绪,是人内心生长的东西,而不是被俘虏的情绪。即爱情首先是给而不是得,如果我确实爱一个人,那么我也可以爱其他的人,我就会爱世界,爱生活。如果我能对一个人说“我爱你”,我也应该可以说:“我在你身上爱所有的人,爱世界,也爱我自己。”也许这便是爱他人的一种能力吧。如果大多数人掌握了这种能力,这个世界上,便不会有那么多的爱的错过。在爱情里,最大的过错就是错过,错过了便是一生。但就是这种遗憾的美,会让我们一生珍恋,没有了地久天长,那些美好的记忆会永远伴着我们去追寻下一站幸福。
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来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爱是人格整体的展现,要发展爱的能力,就要努力发展自己的人格,并朝着有益的目标迈进......爱情是以信仰为基础的,这种脱离自己的过程、诞生和成熟的过程需要另一种品质作为必不可少的条件:那就是信仰。正如尼采所说是因为人有能力许诺,那么信仰就是人生存的一个条件。在爱情方面,就是要把相信自己的爱情并相信这种爱情能唤起别人的爱以及相信这种爱的可靠性看作是爱情的基本条件。
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每个人都在找寻属于自己的那份爱情,也许上天会对你开个玩笑,让你错过,让你悔恨,让你痛苦,但仔细想想,这又何尝不是一种礼物呢?慢慢地拆开它丑陋的包装,仔细地品味它带给你的伤痛,它给你的哭,给你的笑,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在成长,在成熟,有了更多的勇气去追寻那未知的幸福。
看啊!远方那束光,那就是我的幸福。
弗洛姆《爱的艺术》读后感 第二篇
读完了弗洛姆的《爱的艺术》,感受良多。
人的孤独感是无法回避的事情,克服的办法一是创造,主动去改造自然,实现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联通;另一个就是爱,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实现自我和人群之间的联通。无论是创造还是爱,都是主动性的行为;所以弗洛姆提倡“创造性的人格”。
通俗地说,爱是给予而不是接受。爱确实是内心强大的表现。当然,大多数时候,我们会说,爱情是弱者的感情,但是,过于脆弱的相互依赖的爱情可能也无法真正健康而长久。我赞成说,一个懂得并且能够享受孤独的人——独处,而不求助于各种他者(包括人和物)的支持——才有着真正的去爱人的力量。真正的爱里,应该能够同时成就自己和他人。无论是一味索取的爱,还是按照自己的臆想一味给予并且认为对方需要的爱,都是不健康的。
在本书的开始,弗洛姆即指出,爱是一门艺术,就像生活中的其他艺术一样,要学习如何爱就像学习其他艺术一样,先需了解爱的理论,再探讨爱的实践。弗洛姆所讲的爱的实践,绝非一般畅销书中的夫妻情侣“相处之道”,而是就个人自身行为进行的探讨。
可是长久以来,为什么多数人认为爱是不需要学习呢?弗洛姆在书中阐述道,大部分人认为爱不需要学习的前提主要为以下三点:第一,多数人宁愿把爱当成被爱的问题,人们不断付出努力获得大众的认可,使自己变的“可爱”,这样迫使男性取得成就,获得他自己所处的社会条件最大限度的地位和财富,女性通过修饰仪表健美等来吸引男性;第二,把爱的问题设想为一个对象的问题,而不是能力的问题;第三,把最初坠入情网的经历与爱的“久恒”之间的区别混淆了。
这三点真是字字珠玑,就拿第一点来说,现在的八零九零后都是独生子女,多少有些“自私”,常更渴望被关注被爱,而不愿意付出自己的感情去关心对方,孰不知,“握紧拳头,里面什么也没有。张开双手,你就拥有了整个世界。”持有“被爱比爱更幸福”这种言论的人,多数是不成熟的。而提到第二点,强调爱的对象就像在中国强调“缘分”。不少书中的“爱情警句”不断地告诉大家,“世界上总有一个人在等着你”,其实不少任性的年轻人不懂得爱,总是错过了一个又一个“对的人”。
第四篇:埃 弗洛姆 爱的艺术 读后感
埃 弗洛姆 爱的艺术 读后感
在记忆中,写读后感一直是让我痛苦的事,痛苦的根源在于我读后没有“感”,却为了完成任务硬是要挤出一些感想,总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但在读弗洛姆的《爱的艺术》的过程中,我的感受充满心中,每看一部分都会有新的感觉出现。在怕没有感想可写的问题解决之后我又有了新的焦虑。担心我写的不全面,不能准确的表达出我的感受,或是让读者误解了作者的意思。这个过程体现了人生的一个剪影,那就是人在焦虑和解决焦虑的过程中成长。
为什么这本书让从来走马观花看书的我,能如此细致的读如此多遍。为什么这本书让从不愿意影响别人思想的我,如此热情的向朋友们推荐。为什么这本书让坚信自己观点的我,能如此快的进入另一个新的世界、新的阶段、新的人生呢?这是因为它从另一个视角给出了与这个社会以及我们给出的定义截然不同的含义。
世界万物发生联系都是双方面的,一方面《爱的艺术》这本书的内容很有能量。另一方面看书的人也为看这本书做好了同样重要的思想准备。是读者与作者超越时空通过书这个媒介进行了思想上的交流。我很庆幸我接触到这本书,同时我也庆幸我是在正确的时间看到了这本书。
我们每个人出生时,是个一无所知的孩子。没有自我的意识,需要通过触摸和破坏身边的东西去学习自己与外界的不同。我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都认为自己和母亲是一个整体。在妈妈的帮助下,在自己的努力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分离。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个体,有能力自己去探索大千世界。但是我们的探索停留在事物的表面,我们看到的主要是使我和其他的人分开的差别。这种差别使人与人之间产生距离,这就是孤独和恐惧的根源。
同人的共有的核心相比,人与人之间在才能、智力和知识上的差别微不足道。要了解这种人共有的核心,必须要深入了解人,而不是停留在表面。如果说身体上的自我意识需要在外界的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下形成的话。那么思想的形成、独立和分离也是需要帮助和努力的。
我们思想的建立受到很多无形和有形因素的影响,其影响力最大的是母亲、父亲和社会。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母爱使我一方面得到了幼儿维持生命需要的关心和爱护。另一方面母爱使我发自内心的感到活着真好,当个女孩真好。我得到的健康的母爱不仅仅是把孩子看做自己的一部分,自恋的爱。同时,它也是允许孩子和母亲分离,关心孩子成长的爱。我得到的父爱是有一定要求并且宽容和耐心的。所以家庭给予我一个基本健康的人格。之所以说是基本,是因为他们还是有自身的问题,导致我内心的父亲部分发展的更多,我更多的是理智服从原则,却缺少对无条件爱的向往和信任。在此基础上,我开始了自己思想的人生之旅。在路上,相当长的时间我有很多不确信,我的理智使我感受不到思念、爱、责任心等等感情。这些名词在于我仅仅是别人的,我对于它们的态度是相信有,但在我身上什么时候发生,是否会发生都持怀疑态度。我曾一度认为,太过于理智的我今生没有刻骨铭心的爱情是一大憾事,即使是失恋也是我想要的。但是理智又不可能让我去飞蛾扑火。
我是个被垂青的幸运人,慢慢的我有了很多感受和体会。我发现了内心的某些难以形容的感受和书中的爱是那么的一致。这发现让我惊喜和幸福。
给的最重要范畴还不是物质范畴,而是人所具有的特殊范畴。一个人究竟能给予别人什么呢?他可以把他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他的生命给予别人。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一定要为别人献出自己的生命,而是他应该把他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给予别人。他应该同别人分享他的欢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幽默和悲伤-简而言之一切在他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通过他的给,他丰富了他人,同时在他提高自己生命感的同时,他也提高了对方的生命感。他给并不是为了得,但是通过他的给,不可避免地会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因此他的给同时也包括了使接受者也成为一个给的人,而双方都会因为唤醒了内心的某种生命力而充满快乐。在给的行为中诞生了新的东西,给和得的人都会感谢这新的力量。这一点表现在爱情上就是:没有生命力就是没有创造爱情的能力。马克思极其优美地表达了上述思想。他说:“如果你以人就是人以及人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充满人性的关系为先决条件,那么你只能用爱去换爱,用信任换取信任。如果你想欣赏艺术,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对他人施加影响,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对他人施加影响,你必须是一个能促进和鼓舞他人的人。你同人及自然的每一种关系必须
是你真正个人生活的一种特定的、符合你的意志对象的表现。如果你在爱别人,但却没有唤起他人的爱,也就是你的爱作为一种爱情不能使对方产生爱情,如果作为一个正在爱的人你不能把自己变成一个被人爱的人,那么你的爱情是软弱无力的,是一种不幸。”
————第二章 爱的理论 《爱的艺术》 作者 :弗洛姆
之所以说我是在正确的时间看了这本书,是因为它对于我不是完全陌生的。如果完全陌生,我会仍旧用老的怀疑眼光看它,理性的认为它可能存在,但对于我不适用。目前的我拥有经历和体会,只是不能用理论全面的论述和分析。所以它的每一句话都在我心中激起阵阵涟漪。
虽然是读后感,但我不想具体的谈书的内容,因为每个人的体会是不同的,我不希望我的感受对其他人有什么影响,我仅以《爱的艺术》的前言作为结尾,也是作为你阅读的开始。
这本书必定会使所有期望从这本书得到掌握爱的艺术秘诀的读者大失所望。恰恰相反,这本书要告诉读者,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每个人都可以问问自己,你确实见过多少真正有能力爱的人呢?
————前言 第一段 《爱的艺术》 作者 :弗洛姆
第五篇:爱的艺术弗洛姆 读书笔记
爱的艺术弗洛姆
题记:
一无所知的人什么都不爱。一无所能的人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懂的人是毫无价值的。但是懂得很多的人,却能爱,有见识,有眼光……对一件事了解得越深,爱的程度也越深。如果有人以为,所有的水果都同草莓一起成熟,那他对葡萄就一无所知 巴拉塞尔士**巴拉塞尔士(1493-1541),德国医学家,自然科学家及哲学家。
前言
这本书要告诉读者:爱情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只需要投入身心的感情。这本书要说服读者: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每个人都可以问问自己,你确实见过多少真正有能力爱的人呢?
对爱情的三个错误看法
1.大多数人认为爱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爱,而不是自己有没有能力爱的问题。因此对他们来说,关键是:我会被人爱吗?我如何才能值得被人爱?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采取了各种途径。男子通常采取的方法是在其社会地位所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去获得名利和权力,而女子则是通过保持身段和服饰打扮使自己富有魅力;而男女都喜欢采用的方式则是使自己具有文雅的举止,有趣的谈吐,乐于助人,谦虚和谨慎。
2.很多人认为在爱这件事上一无可学,他们认为爱的问题是一个对象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他们认为爱本身十分简单,困难在于找到爱的对象或被爱的对象。当代文化是以购买欲以及互利互换的观念为基础。现代人的幸福就是欣赏橱窗,用现金或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他力所能及的物品。爱情的产生往往是以权衡对方及本人的交换价值为前提,我想做一笔交易,那我既要考虑从社会价值的角度出发,对方值不值得我追求,也要考虑基于我的一目了然的实力以及潜在的实力,对方会不会看中我。在这笔交易中,如同购买地皮一样,对方的有发展前途的潜力也起到很大的作用。在一个商业化占统治地位以及把物质成功看得高于一切的文化中,事实上是没有理由对下列事实抱有吃惊的态度:人与人之间的爱情关系也遵循同控制商品和劳动力市场一样的基本原则。
3.第三个错误是人们不了解“堕入情网”同“持久的爱”这两者的区别。如果我们用falling in love和being in love这两个英文搭配也许就能更清楚地区分这两个概念。两个相互陌生的人,当他和她突然决定拆除使他和她分隔的那堵高墙,相许对方,融为一体时,他俩相结合的一刹那就成为最幸福、最激动人心的经历。这一经历对那些没有享受过爱情的孤独者来说就更显美好和不可思议。这种男女之间突如其发的奇迹般的亲密之所以容易发生,往往是同异性的吸引力密切相关或者恰恰是由此而引起的。但这种类型的爱情就其本质来说不可能持久。这两个人虽然慢慢熟谙对方,但他俩之间的信任会越来越失去其奇迹般的特点,一直到隔阂、失望和无聊把一息尚存的魅力都抹掉为止。当然一开始双方都不会想到这点。事实是:人们往往把这种如痴如醉的入迷,疯狂的爱恋看作是强烈爱情的表现,而实际上这只是证明了这些男女过去是多么地寂寞。
再也找不出一种行为或一项行动像爱情那样以如此巨大的希望开始,又以如此高比例的失败而告终。如果是别的事,人们会想方设法找出失败的原因,吸取教训,以利再战或者永远洗手不干。但因为人们不可能永远放弃爱情,所以看起来只有一条可行的路,那就是克服爱情的挫折,找到原因并去探究爱情的意义。
在这方面采取的第一个步骤是:要认识爱情是一门艺术。人们要学会爱情,就得像学其他的艺术—如音乐,绘画,木工或者医疗艺术和技术一样的行动。
可以简单地把学会一门艺术分成两个部分,一是掌握理论,二是掌握实践。只有
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一直到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融会贯通起来变成灵感—也就是掌握了艺术的灵魂,才能成为一名大师。要成为大师,除了学习理论和实践外还有第三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即要把成为大师看得高于一切,这一目标必须占据他整个身心。这一点既适用于音乐、医学、雕塑—也适用于爱情。这里也许就解释了为什么在我们这个社会有不少人经常不断地遭受爱情的挫折,却很少有人去努力学会爱情这门艺术。人们一方面渴望爱情,另一方面却把其他的东西:如成就、地位、名利和权力看得重于爱情。
成熟的爱情指得的是在保留自己完整性和独立性的条件下,也就是保持自己个性的条件下与他人合二为一。人的爱情是一种积极的力量,这种力量可以冲破人与人之间的高墙并使人与人结合。爱情可以使人克服孤寂和与世隔绝感,但同时又使人保持对自己的忠诚,保持自己的完整性和本来的面貌。在爱情中出现了两个生命合为一体,却依然保持两体的怪现象。
爱情是一种行动,是运用人的力量,这种力量只有在自由中才能得到发挥,而且永远不会是强制的产物。爱情首先是给而不是得。
什么是“给”?这个问题看起来似乎很容易回答,实际上却很复杂并有双层意义。十分流行的误解是把“给”解释为放弃,被别人夺走东西或作出牺牲。一个性格还没有超越接受、利用或者贪婪阶段的人对给的理解就是这样。一个“重商主义”的人也准备给,但一定要通过交换。只“给”而没有“得”对他来说就是欺骗。那些基本上是非生产性性格结构的人则会有一种被别人拿走东西的感觉。因此这种类型的大多数人拒绝给予别人东西。而有些人却又把“给”变成一种自我牺牲的美德。他们认为,正因为“给”是痛苦的,所以应该这么做。给的美德就是准备牺牲,对他们来说,“给”比“得”好这一准则就是意味着宁可忍受损失也不要体验快乐。
有创造性的人对“给”的理解完全不同。他们认为“给”是力量的最高表现,恰恰是通过“给”,我才能体验我的力量,我的“富裕”,我的“活力”。体验到生命力的升华使我充满了欢乐。我感觉到自己生气勃勃,因而欣喜万分。“给”比“得”带来更多的愉快,这不是因为“给”是一种牺牲,而是因为通过“给”表现了我的生命力。
一个人究竟能给予别人什么呢?他可以把他拥有的最宝贵的东西,他的生命给予别人。但这并不一定意味着他一定要为别人献出自己的生命,而是他应该把他内心有生命力的东西给予别人。他应该同别人分享他的欢乐、兴趣、理解力、知识、幽默和悲伤—简而言之一切在他身上有生命力的东西。通过他的给,他丰富了他人,同时在他提高自己生命感的同时,他也提高了对方的生命感。他给并不是为了得,但是通过他的给,不可避免地会在对方身上唤起某种有生命力的东西。因此他的给同时也包括了使接受者也成为一个给的人,而双方都会因为唤醒了内心的某种生命力而充满快乐。在给的行为中诞生了新的东西,给和得的人都会感谢这新的力量。这一点表现在爱情上就是:没有生命力就是没有创造爱情的能力。马克思极其优美地表达了上述思想。他说:“如果你以人就是人以及人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充满人性的关系为先决条件,那么你只能用爱去换爱,用信任换取信任。如果你想欣赏艺术,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对他人施加影响,你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如果你想对他人施加影响,你必须是一个能促进和鼓舞他人的人。你同人及自然的每一种关系必须是你真正个人生活的一种特定的、符合你的意志对象的表现。如果你在爱别人,但却没有唤起他人的爱,也就是你的爱作为一种爱情不能使对方产生爱情,如果作为一个正在爱的人你不能把自己变成一个被人爱的人,那么你的爱情是软弱无力的,是一种不幸。”⑤不仅在爱情上“给”意味着“得”。教师向他的学生学习,演员受到观众的鼓舞,精神分析学家通过治愈他人的病而治愈自己的病也都如此,先决条件是给的人不应该把对方看作是他帮助的对象,而应该同对方建立一种真正的、创造性的紧密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