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今天,我们该怎样爱国?
今天,我们该怎样爱国?
爱国,其实很简单,只要你心中有爱,只要你为人正直、善良,知道怎样帮助别人,就是爱国。
爱国,其实不需要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同样可以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比如,先要懂得怎样爱自己、爱长辈和爱朋友;还要懂得尊敬国旗、国徽;更要及时的关注国家的新闻;国家有困难时,知道关心,愿意帮助……只要你懂得了这些你就可以称得上是爱国者了。
我还是个小学生,虽然对祖国帮不上大忙,但我认为,只要好好学习、用心读书、尊敬家长、乐于助人、不干坏事,就可以了。如果你觉得你的表现还不够好,就可以看一下小学生守则,按照上面的每一条去做,努力让自己变的更好。
我们也可以多看一些爱国者的故事,比如:毛泽东、孙中山、邓小平、雷锋、刘胡兰、郑成功、王二小、白求恩和《开学第一课》上的藏族老人等。我相信,看了他们的故事,你也一定会被他们的爱国精神所感动的。
爱国,其实每个人都能做到,重要的是,你有没有这种伟大精神。加油吧!只要大家都爱国,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实验小学四年级二班 何平
第二篇:今天我们该怎样爱国作文
今天我们该怎样爱国作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今天我们该怎样爱国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今天我们该怎样爱国作文1每次学校周一的升旗仪式时,看到那那缓缓上升的五星红旗,那振奋人心的义勇军进行曲当然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我们亲爱的祖国,还有那些为了我们今天美好生活的抛透露撒热血的先祖先烈们。
在今天的和平年代里,我们该怎样爱国呢?我不禁问妈妈。妈妈说:“爱国,首先要懂得爱。”看过了“开学第一课”,原来爱是分享,爱是力量、爱是承担、爱是荣耀。
如果,我们能尽自己所能帮助别人。比如当放学时,扶一个颤巍巍的老奶奶过马路,奉献了我们小小的爱心,比如,为灾区和因困难需要捐款的,伸出我们的手,能给那些受难的人们以力量。将来,我们有可能成为道德模范,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我们的举动已经爱国了,爱国的大爱就需要从小小的爱心做起。
如果今天我们好好学习,学到更多的知识,一点一滴的将自己的知识积累,为国家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所以,我今天认真学到每一个滴知识,做好身边的小事,做好身边需要自己承担的小事,才能承担起大事,才能担负起建设好祖国的重任。这也是爱国。
如果今天我们好好吃饭,刻苦锻炼身体,让自己的小身体健康茁壮成长,在将来,我们才能像姚明、许海峰、郎平一样成为英雄,想其他奥运一样站在领奖台上,为我们的祖国发光发热。所以,我如果今天好好吃饭,坚持锻炼了,保持一个强壮的体魄,那么我们,已经爱国了。
其实,爱国就是要自尊自爱,爱家人,爱朋友,爱家乡,爱自己的学校。爱国,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现在起要将爱国热情倾注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深入了解祖国和人民,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努力学习、勇于创新和开拓、关爱他人、乐于奉献,为今后投身祖国建设事业做好准备。
今天我们该怎样爱国作文2是祖国养育着我们,是祖国关心着我们,祖国一直爱着我们,那我们又应该再怎样爱国呢?
我们应该怎样爱国?我认为:
第一点:认真学习,天天向上。我相信,这句话对于我们初中生来说,不知道已经听过老师、父母说过多少遍了,但是,尽管父母、老师一直在耳边唠叨,又有多少人正真做到过呢?现在的祖国虽然已经十分繁荣昌盛了,但是,祖国仍然需要栋梁之才,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所以,无论是谁,都要记住这一句话,并且时时刻刻的问自己做到了吗?只要这样,才能使我们亲爱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那么,你做到了吗?
第二点:忠孝雅诚。忠,忠于国家,在六十年前,为了性中国的.成立,烈士们一个个死于沙场,虽然说并不只是烈士才是忠于国家的,但是,我们也要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那为祖国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他们那坚强的意志;孝,孝敬父母,是父母给了我们生命,是父母让我们可以享受这个世界上的一切,所以说,父母是我们最大的恩人,我们要孝敬他们,尊敬他们,懂得知恩图报;雅,行为文雅,虽然说我是以生活在山疙瘩里面的孩子,但是,我并不是像有些城里人人说的那样鲁莽的,我也知道应该如何做一个行为文雅的人,但是,那些说像我一样生活在山疙瘩里面的人都是很鲁莽的同时,就已经证明那些城里人比我们好要鲁莽;诚,真诚待人,只有对别人真诚,别人才会对你真诚,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在面对一些自己不了解的人。
今天我们该怎样爱国作文3爱,是最自然,最真诚的一种情。
——题记
在九月一日,在开学的第一天,在雄伟的八达岭长城脚下,全中国两亿中小学生一同上了开学的第一课——《我爱你,中国》。
爱是什么?
于丹教授说,爱是分享。学会分享,痛苦会减少,快乐会加倍。当我们能去爱别人,我们的爱就会有力量;当我们作为后排人,没有危险时,如果我们还会帮助别人,我们就拥有了永恒不变的爱。伸出你的双手,随时准备着,这就是分享,这就是爱。
爱是力量。李连杰说,有爱,就没有敌人,爱是最好的护身符。
爱是承担。14岁的马鹏飞,六岁就学会了承担,奶奶的爱让他早就长大,早已成熟。他的故事催人泪下,让我们被深深触动,我们要学会承担,学会爱。
爱更是一种荣耀。西藏地区九十九岁高龄的次仁曲珍老人视祖国为荣耀,坚持每天升降国旗,四十五年天天如此。这是对中国的认可,这更是祖国的骄傲。荣耀是爱,爱是荣耀。
祖国的六十岁生日就要到了,祖国,我们伟大的祖国从六十年前的坎坷路启程,经历了六十年的漫漫历程。路上的一切风雨,一切喜悦,都是我们的记忆,是新中国成长的见证。今天,我们的祖国富强了,昌盛了,重新站起来了,我们依旧是文明之国、礼仪之邦。我们可以昂首阔步,成为世界的领路人了!
但是,今天我们该如何爱我们这位蛮可爱、蛮可爱的母亲呢?她需要我们共同去呵护,她要我们用爱去武装自己,用爱去感染所有的人。世界的东方有一颗心在跳动,我们可以听见那声音,因为正是我们组成了这颗心,我们组成了中国——有爱的中国!
被爱滋润的祖国花容月貌,被爱包围的祖国笑容灿烂。爱祖国、爱人民,爱让中国更美丽!
第三篇:今天我们该怎样孝敬父母
今天我们该怎样孝敬父母?》读后感
“百善孝为先,有了孝才能谈其他的。由孝敬父母做起,再设身处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这个基础上再谈爱国。”读了院领导推荐的《今天我们该怎样孝敬父母?》感慨很多,受益匪浅。
首先很赞成书上说的“人从一出生开始,首先面对的就是家庭关系,孩子从父母,特别是从母亲身上,学会了如何处理好基本的伦理关系。父母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子女的品格、气度、和性情,担负起子女真善美的引领和追求。”
今天我们该怎样孝敬父母?
-今天,孝敬父母不仅要养父母之身,重要的是要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这是行孝的三个含义。养父母之心,首先是不能让父母为你的健康担忧。养父母之心的第二条就是要顺父母之意。顺,合乎天理。有一句话叫“顺着为孝”,就是说对老人不要苛求,不要较真、不要下意识地去改造老人,而是应该努力适应老人。养父母之心的第三条就是兄弟姐妹要友爱和睦。养父母之心还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常给父母发自内心的笑容。
有学生向孔子问孝。他简单的回答了两个字,说“色难”。色是脸色、表情。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在孝敬父母这事里,千难万难,难不过给爹妈一个好脸色,和颜悦色比什么都难,比你给他买房子、买衣服,带他去旅游都难。因为这“色难”,是要持之以恒的,不管你心里烦不烦,不管他叨叨的对不对,你都能听下去,还得有个好脸色。在家中父母面前,要始终是欢乐的样子,不能长吁短叹的发愁。这种修养不仅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家庭人际氛围,而且也有利于自己的身体健康。而现在我们都是跟爹妈先甩脸色,停一段想起来后悔了才安慰。在家里,恶劣情绪是最大的污染源。一张拉长的脸,足以熏黑一片晴朗的天。我们常常听到老人们说:吃孬吃好没什么,只要回家能见个好脸,得口好气,就心满意足了。这叫“孝颜”。正如《礼记、祭义》上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现在很多青年人,朋友之间交往打扮得漂漂亮亮,那你回家时打扮过吗?相互经常不断的又是献殷勤又是献花,那你给父母献过吗?每天又是打电话又是发短信,那你给父母打过吗、发过吗?一见面又是说又是笑,那你给父母说过多少话、笑过多少次呢?据调查,当下80%的年轻人,对自己偶像明星的生日记得清清楚楚,而对于自己父母的生日竟毫无所知。《二十四孝》里的老莱子,70多岁了,为了父母高兴,忘却年老的忧虑,常常在父母面前表演很多节目,手摇拨浪鼓如小孩般戏耍,甚至翻筋斗,让父母欢笑舒心。
有人专门做了问卷调查:100位老人见到后辈儿孙时,有91位表情愉快,面带微笑,有5人显得平静,有4人面带期待和希冀。而100位儿孙见到长辈时,有46位板着面孔,显得冷淡,脸色难看;有41人平淡无情,无动于衷;只有13人笑脸相迎,问寒问暖,情意融融。以上调查数字不一定严谨,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一个严峻的家庭问题。有人把“脸难看”称为家庭暴力中的表情暴力。
目前,供养老人吃穿并不难,难在对老人由“食养”提升到“色养”的层面。关注老人的心理世界,呵护老人的精神生活,是时代赋予孝敬的更深内涵。
大家知道,丘吉尔是上个世纪闻名全球的英国首相。他领导英国人民打退外敌入侵、振兴民族经济的丰功伟绩早已载入史册,广为世人称颂。然而,这位伟人的另一面,作为儿子,他对母亲的拳拳爱心也为世人做出了楷模,人称他是一位当孝子不要面子的首相。
第四篇:今天我们该怎样孝敬父母
今天我们该怎样孝敬父母?
* 作者: 鲁献启 * 发表时间: 2011年10月26日 *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很高兴和大家见面。很感谢主办方的邀请。
我这次演讲的题目是《今天我们该怎样孝敬父母》,这也是我学习传统文化,对弘扬中华孝道,构建和谐社会,一点肤浅的感悟和体会。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一些欧洲学者一直在探讨: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中其它三个文明都消失了,唯有中华文明得以传承下来,并保持了五千多年经久不衰?经过研究他们终于得出了结论——那就是中国人特别重视家庭教育的结果。历史证明,这个结论是完全正确的。
家庭教育是伦理道德教育的开始,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续,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扩展。
人从一出生开始,首先面对的就是家庭关系,孩子从父母,特别从母亲身上,学会了如何处理好基本的伦理关系。比如: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种最基本的伦常大道。父母以自己的身先示范影响子女的品格、气度和性情,担负起子女真善美的引领和追求。
现代社会的很多美德都是以家庭关系中推出来的,好的概念几乎都是从父亲母亲之中浮现出来的。父母的言行和诚信度对子女人 性、心性、禀性的培养和人格形成具有很大影响力,是为子女打造做人基础的决定关键。
今天的家庭从过去的三世同堂、四世同堂慢慢的到现在的小家庭化,个人化,人们关注的是一个人的享受,许多年青人失落了中国固有的文化,失落了中国固有的精神,做父母不像父母,做子女不像子女,做兄弟不像兄弟,现在的学校教育,大多讲的是市场,科技,信息,很少强调学思并重,言行相接,如何做人。知识的教育重于生活的教育,功利的教育重于道德的教育,填鸭式的教育重于启发式的教育。重规范化管理,轻个性化发展,重普世科学文化,轻中华人本文化。邓小平曾说:10年改革开放的最大失误是教育。20多年过去了,失误以另外的形式变幻着另外的后果仍在持续发展着。传统伦理道德被颠覆,社会互信不断消解,社会心理日益扭曲,公共责任和核心价值观缺失,特别是一些权力和金钱持有者缺乏高尚的道德支撑,缺乏内心敬畏的法律约束,其严重程度绝不小于邓小平当年的担忧。温家宝总理在一次讲话中直指:“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这里大家看一看今天“教”字的写法,左边是孝,右边是文,这也就是说教育要先教会孝道再教学文化,这样德才兼备才成其教育。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有生也”。这就是说孝道、孝顺父母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所有的教育包括伦理教育、圣贤教育、道德教育,都是从孝道引申出来的。教人要从教孝道开 2 始,做人要从行孝道做起。古文讲:“天下之人,不孝不教”,就是说,不懂得孝敬父母的人,不能教化。
孝对一个人的人生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人没有学好孝道,他感恩、道义、责任、奉献的人生态度就没有办法形成。一个人假如从小就受圣贤教育,用爱心经营人生,他的生命绝对不会到成年才发光,也绝对不会到退休就结束,而是愈老愈有价值。
孝的教育是维持良好社会伦理的根本,他培养的是人的一种恩义、情义。孝心一开,百善皆开。古人名言:知为人子者,然后可以做人。意思是说懂得自己作为“人子”应尽的孝道,那才谈得上是一个真正的人,才算是一个具有人性的人。那么下面我们就讲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孝?
(一)什么是孝?《孝经〃开宗明义章》说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这是孝的三个阶段。“始于事亲”是指幼年时期从开始侍奉父母做起。“中于事君”是指中年时期以效忠君王为孝。“终于立身”一说指老年时期应建功立业、留名后世,这是孝的圆满结果。“事亲”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层次,否则“事君”谈不上,“立身”更不可能。三个阶段既有着相辅相成的内在关系,又有着层层递进的内在逻辑。就今天来说,让父母生活的好是小孝,小孝为家。让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因为自己生活的好,是大孝,大孝为国。一个人的孝心永恒不变,并能发扬光大,做到立身,进德,修业,成圣成贤,那你就是至孝了。养花的人都知道,浇花要浇根。而孝就是中华民族的根,中华文化的根。今天我们讲传统文化也好,论国学智慧也好,则孝道不能不讲,《孝经》不能不读。
汉朝大儒郑玄说《孝经》是六经总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按章太炎先生的说法:《孝经》是国学之宗。汉朝自惠帝起,所有的皇帝谥号都有一个孝字,如汉孝文帝、汉孝景帝、汉孝武帝,使孝道达到了新的高度。这种谥号特点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唐、宋、元、明、清等朝代都一如既往地把《孝经》放在了重要地位。因为每一个人都有父母,所以《孝经》是一部受到关注最多的书。
《孝经》从“入则孝”开始,详尽地讲解了孝道。例如:听父母之命,养父母之神,暖父母之心,谏父母之过,侍父母之病,葬父母之身,祭父母之魂。并从五个方面向我们对什么是事亲、什么是尽孝作了具体的阐释:
首先“居则致其敬”。“致”就是尽心尽力切实做到,而且做得圆满。就是说对父母要发自内心,完全真诚,没有丝毫保留、虚伪。对父母由衷的尊敬,这样的一种敬意就叫“致其敬”。二是:“养则致其乐”。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关键是要尽心尽力做到承欢膝下,让父母舒心快乐,没有忧虑、没有烦恼。
三是:“病则致其忧”。就是说父母到了老年,各种疾病随之而来,做儿女的心中不仅要忧心忡忡,问寒问暖,而要尽快为父母检查治疗,尽力照料,护理,争取早日痊愈。
四是:“丧则致其哀”。就是说如果父母过世了,做儿女的要知恩图报,尽其哀情,这是儿女情感的自然流露。
五是:“祭则致其严”。是讲父母埋葬后,要定期的祭祀,庄严、肃穆、恭敬,追忆感念父母的恩德。
如果一个人对父母的居、养、病、丧、祭五个方面都很好的完成了,作为子女的基本责任就算尽到了。
“孝”是一棵从人的心灵深处生长出来的道德之树的根,根正才能大树茁壮,根深才能枝叶繁茂,根蒂牢固才能花果飘香。没有这个根,学什么都不会对社会、对人类有益。
人之根本在孝,本就是本性,也即是人性。这个根、这个本是情感最原始的生发地,一旦触动,便如闪电一般照亮那个地方,最能“摇其心、动其志、利其行”。也就是说最能帮助人回归本性,回归人性,恢复本善。
这里向大家举一个例子:说的是抢劫犯李斌,入狱一年了,从来没人看过他,眼看别的犯人隔三差五就有人来探监,送来各种好吃的,李斌就给父母写信,让他们来,在无数封信石沉大海后,伤心和绝望之余,他又写了一封信,说父母再不来,他们将永远失去他这个儿子。
这天天气特别冷。李斌正和几个在押犯人密谋越狱,忽然,有人喊道:“李斌,有人来看你!”进探监室一看,李斌呆了,是妈妈!一年不见,妈妈变得都认不出来了,才五十开外的人,头发全白了,腰弯得像虾米,人瘦得不成形,衣衫破破烂烂,一双脚竟然光着,满是污垢和血迹,身旁还放着两只破布口袋。没等李 斌开口,妈妈浑浊的眼泪就流出来了。这时,指导员端来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鸡蛋面进来了,热情地说:“大娘,吃口面再谈。”等妈妈吃完了,李斌看着她那双又红又肿、裂了许多血口的脚,忍不住问:“妈,你的脚怎么了?鞋呢?”“是步行来的,鞋早就磨破了。”步行?从家到这儿有三四百里路!“您怎么不坐车啊?怎么不买双鞋啊?”“做什么车啊,走路挺好的,唉,今年闹猪瘟,家里的几头猪全死了,天又干,庄稼收成不好,还有你爸……看病……花了好多钱……你爸身子好的话,我们早就来看你了,你别怪爸妈。”
探监快结束了,指导员进来,手里拿着钱,说:“大娘,这是我们几个管教人员的一点心意,您可不能再光着脚走回去了。”“这哪成啊?娃儿在你这里,已够你操心的了,我再要你的钱,不是折我的寿吗?”李斌撑不住了,声音嘶哑的喊道:“妈!”就再也发不出声了,此时窗外哭泣声一片,那是旁观的劳改犯们发出的。这时,有个狱警进了屋,故作轻松的说:“别哭了,妈妈来看儿子是喜事啊,应该笑才对,让我看看大娘带了什么好吃的。”他边说边拎起麻袋就倒,李斌妈妈来不及阻挡,口袋里的东西全倒了出来。顿时,所有人都愣了。第一只口袋倒出的,全是馒头、面饼什么的,四分五裂,硬如石头。不用说,这是李斌妈妈一路乞讨来的。李斌妈妈窘极了,双手揪着衣角,喃喃地说:“娃,别怪妈做这下作事,家里实在拿不出什么东西…..”李斌好像没听见似的,直勾勾的盯住第二只麻袋里倒出来的东西,那是一个骨灰盒!李斌呆呆地问:“妈,这是什么?”李斌妈神色慌张起 来,伸手要抱那个骨灰盒:“没……没什么……”李斌发疯般抢了过来,浑身颤抖:“妈,这是什么?”李斌妈无力的坐了下去,花白的头发剧烈的抖动着。好半天,她才吃力的说:“那是……你爸!为了攒钱来看你,他没日没夜的打工,身子给累垮了。临死前,他说他生前没来看你,心里难受,死后一定要我带他来,看你最后一眼……”李斌发出撕心裂肺的一声长号:“爸,我改……”接着“扑通”一声跪了下去,一个劲儿的用头撞地。“扑通、扑通”,只见探监室外黑压压跪倒一片,痛哭声响彻天空…… 第二个例子说的是,《二十四孝》中有一则“拾葚供亲”的故事。故事主人翁叫蔡顺,是我们河南人。蔡顺父亲早年去世了,他与母亲相依为命,对母亲很孝顺。当时正赶上饥荒,没什么吃的,他就背着筐去采桑葚。有一天,他采了不少桑葚,背了两筐往回走,路上碰上了贼。贼是当时官方记载的说法,实际上就是造反的农民赤眉军。赤眉军一看他背的桑葚分两个筐装,都很好奇,问他,这是为什么?蔡顺说,黑紫色的是成熟的,好吃,有甜味。红的是生的,不太好吃,有酸味。黑的给我妈吃,这个红的我吃,我们没有粮食可吃,就靠这山野果子充饥。赤眉军的这些人认定蔡顺是孝子,他们决定给他两袋粮食,饥荒年代有人给粮食可是不得了的事!而且不是一般人,是强盗给的!赤眉军除给粮食外,又给他一个牛蹄子,说给你妈妈改善改善生活吧。
李斌的例子告诉我们:孝道可以让服刑人员触动他们的天性,启发他们的良心,转变改造为好人。蔡顺的例子告诉我们:盗亦有道。如果你真的是一位孝子,那些社会边缘人物,或是暴力起 家的强盗,也会尊重你,甚至尽其所能帮助你。孝道与亲情是人类共同的情感共鸣。
孙中山先生说:“国家讲伦理道德,才能长治久安。”“《孝经》所讲的,几乎无所不包。现在世界中最讲文明的国家讲到孝字,还没有像中国讲得这么完全。所以孝字更是不能不要的。” 我国已故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说:“在人类,中国是最讲孝道、最注重伦理的国家。在众多的伦理教条中,孝总是摆在第一位。在封建社会,许多英明皇帝告知天下以孝治国。”
周文王在当太子的时候,对父母就由衷敬爱。继承王位之后,更是以孝著称,以德治国,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都尽到极致,成为全国人民的表率,开创了周朝八百年基业,成为我国历史上最长久的一个王朝。汉代的“文景之治”,唐时的“开元盛世”,清朝的“康乾盛世”,之所以能把国家治理的那么好,根源就在于这些皇帝以天子身份行孝垂范,以孝驭官,以孝化民,以孝治天下。
《孝经》在汉武帝时传入朝鲜,梁武帝时传入日本,他们都把《孝经》视作盛典。日本古《学令》规定,学生必通《孝经》、《论语》方可取用。在韩国,不孝者根本不能在社会上立足,更不能做政府官员。
韩国、新加坡等周边邻国,港澳台地区以及世界华人聚居地,孝道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他们在修身齐家、治国理政、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在近代,毛泽东情深意切的《祭母文》,其孝情、纯情、哀情、悲情不知打动了多少人。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收入语文课本,使无数人受益。1966年11月,一位意大利记者采访朱德。
记者问:在您的一生中,对你影响最大的书是什么? “是识字课本。”
“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是谁” “是我母亲。”
“你一生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我没能侍奉老母,在她离开人世的时候,我没有在她的床前给她端一碗热水。”
本世纪以来,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华孝道的宣传和教育,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刘云山、回良玉、陈至立,对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传统美德,对把孝道作为德育教育内容都作出过重要批示,发表过重要讲话。2007年3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弘扬孝道、共建和谐的专版,把孝道郑重地摆在全国人民面前。2008年,国家决定清明节放假三天,让人民群众祭奠祖宗、追念先烈、感恩和怀念逝去的父母。这一举措,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中华孝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0年重阳节期间,北京市开展万名孝星和千家为老服务先进单位评选活动,其规模之大、气魄之大,为全国各地树立了榜样。有的地方提出“以德招商,以孝引资”。有的地方以“教育一代人,受益几代人为”宗旨。编制“孝心教育大纲”。孝是众德之根,诸善之源,立身之本,齐家之宝,治国之道,是民族认同,民族团结、民族振兴的基础。今天提出的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实则都包涵了中华传统的孝道。
孝关乎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它让人的内心充满温暖,并把人提升到一个庄严和神圣的境界。“百善孝为先”的古训早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准则。
我们每年的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其实质都是在演孝。“每逢佳节倍思亲”,贯穿过年过节始终的是浓浓的人伦情义。祭拜祖先,感恩长辈,敦亲睦邻,关爱晚辈,充盈着亲情情结。敬祖意识,寻根心理,报本观念,慈爱心肠,唤起我们对民族文化的记忆,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唤起同根同宗同源的民族情,凝聚和睦和谐和平的亲和力。这也是节日的动力、魅力所在。
比如大年正月初一,作为晚辈的儿孙都要给祖宗长辈磕头行礼。有人认为这是作秀,这是封建,不合时宜。“都啥年月了,给父母磕头好意思吗?”你要知道,磕头这种形式为什么能上百年、上千年的流传下来呢?因为给父母磕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礼节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情感最深重、礼仪级别最高的表达方式。只有当你低下头,弯下腰,折服傲慢,摒弃轻浮,双膝跪倒在亲人面前时,你才能体验到那种毕恭毕敬的崇拜,那种和站着无法相比的神圣情感。那一刻你才会觉得只有那样的跪拜才能表达对父母高堂的祝福。因为那一刻你又似乎变成了一种近似于母胎内婴儿的姿态,那是一种庄严的、神圣的、感恩的姿态。历来人们都知道磕头是大礼,他不仅是尊敬,也是一种权威。但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住房要下跪,就个医要下跪,吃个救济要下跪,打个官司要下跪,这种带有自卑和自甘屈辱的行为是要不得的,这和为了表示孝敬、感恩,发自内心的给父母磕头下跪是完全不同的行为。今天我们所应追求的是平等、自主、科学、创新、公平、正义等价值观念,人要有尊严地活着。因此:“男儿膝下有黄金,只跪苍天和娘亲”。
第五篇:我们该怎样爱国演讲稿
我们该怎样爱国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们该怎样爱国》。
每当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冉冉升起的时候,我激情澎湃,心中马上会联想到祖国壮丽秀美的山川,历史悠久的文化,还有那些千百年来为抵御外辱,振兴中华英勇献身的英雄志士。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上幼儿园时,老师就教我唱“我们的祖国是花园”但那时我还不知道祖国是什么,以为祖国真的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对祖国有了一些了解。上小学后,爸爸妈妈在我的小屋里挂起了一张中国地图,那像雄鸡一样昂首挺立的中国版图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里,激起了我了解祖国的热情,我经常缠着爸爸妈妈问那些五颜六色,密密麻麻的东西都是什么?妈妈就一手牵着我,一手指着中国地图:“孩子,你知道吗 ?这就是祖国妈妈。”长大了,老师指着地球仪,教我认黄河、西藏、长城、北京„„才使我知道了黄河就是祖国的摇篮,青藏高原就是祖国的脊梁,长城是祖国的动脉,北京是祖国的心脏。而我们都是母亲的孩子,大家同是华夏子孙。在这个世界上,我最亲的是妈妈,最爱的是中华。
听故事我知道了雷锋叔叔,他有一颗博爱的心,在雨夜里他用那敦厚的肩磅为人们遮风挡雨。在那步履艰难的残疾人家里,有他那双手撑起的一片天;在路边,在风雨里,在赤日炎炎下,他用生命书写着人间至爱的歌,就如他曾经说的那样:“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的更美好”。他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他那高尚的情操,强烈的责任感深深的打动着我,感动着我的心。读课文我认识了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他从来都是把祖国的利益,人民的生活放在首位,他告诉我们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中国人也因为他的伟大魅力而赢得了世人的尊敬。神洲大地“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但“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该怎样爱国呢?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了早日成为未来祖国的栋梁之才,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尊重别人、助人为乐,讲文明,懂礼仪,诚实诚信,勤俭节约,吃苦耐劳,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高尚的爱国情操。同学们,我们要努力学好各种文化课,因为这是一切学习的基础;同时,对各种适合我们小学生看的科普书籍、报刊,最好在课余多阅读一些;还应该积极动手搞各种科学小实验、小制作,写科学小论文等,培养对科学的兴趣。我们只有热爱科学,拥有丰富的科学知识才能够报效祖国。
我亲爱的母亲曾告诉过我,我是你的妈妈,你还有一个母亲叫祖国,妈妈在我的心里种下了祖国这颗种子,老师为它浇水施肥,如今这棵种子已经开始长大,我一定会努力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
让我们对着五星红旗庄严宣誓:爱国,我们就要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爱学习做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点点爱心让祖国更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