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焦裕禄 是清正廉洁的典范
“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这是对焦裕禄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诗意表达。焦裕禄的一生,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作风,他是清正廉洁的典范。
首先,焦裕禄在日常生活上自我要求极为严格,这表现在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他的衣、帽、鞋、袜都拆洗过多次,缝了又缝,补了又补。一床被子他用了几十年,上面有42个补丁、褥子上有36个补丁。他下乡蹲点、调研、劳动时吃百家饭,住农民的草庵子、牛棚。他的办公桌、文件柜都是原兰封县委初建时购买的,有不少破损的地方。一次,有位干部提出要装潢一下领导干部的办公室,焦裕禄同志严肃地说,“坐在破椅子上不能革命吗?兰考的灾区面貌还没有改变,群众生活还有困难,富丽堂皇的事不但不能做,就是连想也很危险”。他只靠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走遍了兰考大地。
其次,焦裕禄从不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子女、亲属谋取好处。作为县委书记,他有着一般人所没有的权力,但他时刻以人民的公仆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率先垂范。他经常教育子女要做脏活、要到最困难的地方去,穿衣要朴素,生活要节俭。1963年,焦裕禄的大女儿初中毕业找工作时,本来有更体面的工作,但焦裕禄硬是坚持让她去了酱菜厂担水、推磨、洗辣椒,走街串巷卖酱油、卖酱菜。孩子看了白戏,他及时教育并让其补了戏票钱。城关渔场为感谢焦裕禄指导,送来了几条鱼让他补补身子,他让孩子立即送了回去。这一个又一个故事,无不传递着焦裕禄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精神和力量。
再次,焦裕禄要求干部任何时候都不能搞特殊。上世纪60年代初,由于兰考“三害”严重,群众生活极为艰苦。焦裕禄同志认为:“越是艰苦的的环境越能锻炼干部,越是艰苦的条件越要严格要求干部。”当时,群众生活困难,吃饭都是粗粮加瓜菜,经常吃不饱,个别干部下乡时因而不吃农民家的饭。焦裕禄发现后,严肃批评这种现象:“不吃贫下中农的饭,咋知道他们的疾苦?咋能了解到真实情况?这样下去不得了。不刹住这股歪风,还谈什么为党工作,还怎样为人民谋福利?”从此,他就给县社干部下乡立下一条铁规矩:吃住必须在群众家里。1962年1月18日,根据焦裕禄的提议,针对当时的一些不良倾向,由他亲起草并经县委研究决定下发了一个《干部十不准》的文件,规定任何干部都不准用国家或集体的粮款或其他物资大吃大喝、请客送礼;不准参加或带头搞封建迷信活动;不准赌博;各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和党员干部都要以身作则,勤俭过年;一律不得请客送礼,一律不准拿国家的物资到生产队提取国家统购统派物资;一律不准用公款组织晚会;一律不准送戏票,一律不准到商业部门、合作社部门要特殊照顾;不准借春节之机,大办喜事,做寿吃喜,大放鞭炮,挥霍浪费等。时至今日,当我们读到《干部十不准》时,焦裕禄同志执政为民的清廉形象仍然在我们面前展现。
第二篇:清正廉洁的典范
清正廉洁的典范
自有了人类以来,历史上的贪官污吏就不少,他们互相勾结搜刮百姓们的钱财;而清正廉洁的官却了了无几。但在新中国成立后却涌现了许多让人们爱戴的领导干部,例如我们的周总理。
有一次,福州军区副司令龙飞虎托人给周总理送来了一筐桔子,桔子很新鲜,说是请老首长尝个新鲜。总理见到了桔子就说:“我不需要,再送回去吧!”大家劝总理说:“已经送来了,还能再送回去呀?”总理对工作人员说:“你们问一问,这一筐桔子多少钱?”赵秘书打电话问过之后报告了总理,说是一筐桔子25元。总理吩咐赵秘书: “你给他寄50元去。’’赵秘书强调说:“是25元,你多寄,他会退回来的。”总理说:“就寄50元,多余的钱叫他处理,不这样做就制止不了他。我多付钱,他以后就不回再送东西来了。”
果然,龙飞虎以高出一倍的价钱“卖”给了总理一筐桔子,以后他再也不敢给老首长送东西了。他说:“送东西就等于敲总理竹杠,以后谁还敢送啊?”
周总理就是这样一个清正廉洁,不收属下礼物的好领导。同样,他是我最敬仰的伟人,也是我们的好总理!
第三篇:焦裕禄是一面镜子
焦裕禄是一面镜子
——电影《焦裕禄》观后感
学校党委组织观看电影《焦裕禄》,让我对焦裕禄同志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升华。片中的多个情节给我本人心灵巨大的震感,让我清醒认识到要时刻对党忠诚、对岗位热爱、对人民群众要具有深厚的感情。作为一名高校普通教师又是一名高教系统的基层干部,铭记感动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感动之后需要不折不扣付诸行动。
一是要对党忠诚。对党的忠诚是要坚定党的宗旨、执行党的决定、维护党的形象、严守党的纪律。焦裕禄同志便是我们学习的最好榜样,他不畏困难,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义无反顾的投身艰苦地区从事党的事业,仅这一点就值得我们许多党员同志深思。有时我们遇到棘手的工作时就紧皱眉头,完不成上级交办的工作时讲客观理由。但焦裕禄同志在工作中,遭人误告,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可他却一如既往的干工作。他的光辉业绩为我们当今的领导干部确立了一个笔直的标杆,用自己的言行了树立一个共产党员的丰碑。从中我个人明白,学校和学生信任我,不能只看官位的大小,更不能看财富的多少,要看在这个岗位上为学生为学校为社会做了什么。
二是要对岗位热爱。对岗位热爱就是要时刻把工作岗位当作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要一切为了学生作为标准干好各项工作,通过不断学习,提高为学生为学校服务的技能,将学到知识,总结的经验、练就的本领,全部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为毕业生服务。影片中,焦裕禄同志的一句话时刻在我脑海中回响,“党是叫我们带领30万兰考人民战胜灾荒的,而不是来送人民群众逃难的„”。焦裕禄同志的这种精神让无数人为之动容,对我们广大党员同志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在工作中,作为基层干部的我们,有些时候干事怕担责,遇难绕道走,这都是一些违背党的原则的做法。焦裕禄同志在身患重病,却依然坚持工作,在病房里还在学习,这种爱岗敬业,无私无畏,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三是要对学生要有深厚的情感。焦裕禄同志将自己的全部余生交给了党和国家还有人民群众,他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他在人民群众内心深处树起了一座高大的精神丰碑,他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关心群众疾苦、与人民群众患难与共、不怕牺牲、不搞特殊都是我们当代领导干部所应具有的基本素质。焦裕禄同志的精神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体现,我从焦裕禄同志的精神中受到深刻教育和启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始终坚持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按照“三严三实”的具体要求,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定不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为学校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向学生和学校交一份满意的答卷。总书记近日在河南兰考调研时强调,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与焦裕禄精神是高度契合的,要把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作为一条红线贯穿活动始终,学习他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对照当前我校在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更要以焦裕禄精神为镜子,认真查找整改,解决“四风和不落实顽症”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对照焦裕禄的求实作风,查改自身的形式主义。实现学校工作的赶超发展,要反对形式主义,靠真抓实干,一桩一桩实事去办,一个一个难关去闯。二是对照焦裕禄的公仆情怀,查改自身的官僚主义问题。官僚主义的本质就是只关心自己帽子和位子,不肯作为、不负责任。要经常对照焦裕禄精神,认真查找自己在实践宗旨意识、为民服务理念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审视自己是否像焦裕禄那样做到了全心全意为学生为学校服务。三是对照焦裕禄同志的奋斗精神,查改自身的享乐主义问题。作为民族地区普通高校教师,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敢于奋起直追、敢于知难而进、敢于迎难而上,做到敢于担当。四是对照焦裕禄同志的道德情操,查改自身的奢靡之风问题。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廉洁自律、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勤俭办事,公正做人,干净做事,清白为师。
第四篇:包拯是如何清正廉洁的
包拯是如何清正廉洁的
苏轼在《晁错论》中说:“天下之患,最不可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确实,自古至今,当官者人品乃至作风,都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都是万民瞩目关注的话题。基于当今社会全国上下都在大整作风问题,于是我想很有必要学习包拯。
包拯,也是包青天,他是古往今来知名度最高的官员,是黎民百姓乃至海内外华人呼唤清官与盼望治世的精神寄托。包拯是民间最具号召力的代表公平与正义的化身,是集中体现秉公执法,一身正气的精神力量。
包拯,庐州人,天圣五年考取进士。出任长知县,端州等地。因政绩卓著,升任监察御史,曾上书建议朝廷采取裁汰冗官,选将练兵,轻瑶薄赋,抑制贵戚等措施。至和三年,以龙图阁直学士权知开封府,因不畏权贵,不徇私情,清正廉洁,民间流传着“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的赞誉。许多戏剧电影中把包拯表达成断案如神,机智勇敢的形象,其实,包拯是一个孝心最重的孝子,包拯29岁中了进士甲科,包拯做官了却看到父母年事已高,自己又是独苗,索性把官给辞了,安心在家陪父母,直到34岁包拯依然是一个连官门都没进的“待业老青年”。是在包拯父母去世后,范仲淹入主开封之后,包拯才在乡亲邻居苦口婆心的劝说鼓励下,正式踏上仕途之路的。而且包拯为官清正廉洁,包青天的故事家喻户晓,成为万众心目中的好官。那么,包拯是如何为官清正廉洁的呢?
其一:包拯为官清正,敢于打破官场的潜规则。
至今很多电视剧和电影都表达出包拯善断奇案,为民沉冤昭雪的形象上,而事实上,历史上的包拯的主要事迹却体现在他的为官清正上。自古至今,官场腐败根源于送礼走后门贿赂的潜规则上,而且也出现不少贪官贪赃枉法,害国害民。而包拯却善于打破潜规则,身体力行倡导廉洁之风尚。包拯42岁的时候,被提拔为大理寺丞、知端州“一把手”。端州也就是今天的广东肇庆,端州特产端砚是宋朝士大夫最珍爱时髦的雅器,当地每年都向朝廷进贡。凡在这里做“一把手”的官员,都在“贡砚”规定的数量外加征几十倍的数额以贿赂朝廷权贵,所谓“打点”中央的关系,此举加重了包百姓的负担。包拯一上台就破除这则运行多年的潜规则,下令只能按规定数量生产端砚,州县官员一律不准私自加码,违者重罚。并且表态,自己作为“一把手”,绝不要一块端砚,此举在当地掀起轩然大波。3年后,包拯被调任中央任职,因“岁满不持一砚归”而受到皇帝赏识,被任命为监察御史,负责监察百官。从此包拯可以直接参与朝政,对于刚直不阿的包拯来说,还真的在官场暂露头角,并始终坚持清正做官,对国家的内政外交提出过许多意见,反对朝廷以进贡求和西夏。包拯从而成为历史上从不接受贿赂的刚直的清官。
其二:包拯刚直不阿,牛气十足地弹劾冗官,真正的铁面无私。
包拯真的是一个个性刚直不阿的好官,有一股子牛劲让权幸大臣,甚至仁宗本人都有点畏惧三分。包拯的不畏权贵,铁面无私,当时的官场便流行一句时髦话“包弹”,为官清廉正派,就叫“没包弹”,贪官污吏就叫“有包弹”。包拯的第一次弹劾是范仲淹的吏治改革导致朝廷陷入“党争”,出现了保守派和改革派,包拯对范仲淹的监督地方官员的按察使权力过大提出质疑,两派对新政是否加重官员腐败争论不休,保守派士气大振。变法失败新政被废,包拯又上奏,建议保留范仲淹考试选拔人才等新政。其实,包拯并不支持保守派,而是不与人苟合,不伪辞色悦人,一生不结派不卷入党争,甚至没有一个走得近的朋友。包拯的弹劾只是出于刚直的个性,也出于卓著的见识和远见。
包拯渐入佳境,走上政治舞台之后,弹劾冗官还真的有一股牛劲。被包拯弹劾被降职、罢官、法办的重要大臣不少于30人。包拯弹劾官员,火力之猛,大有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气势,并且被他弹劾的都是当朝权贵。包拯七次弹劾酷吏王逵,顶住各方面的压力,最终把这个宠臣拉下马。包拯弹劾仁宗最亲信的太监阎士良“监守自盗”,还四次弹劾皇亲郭承佑,让仁宗下不了台。包拯弹劾宰相宋痒,其人文采风流道德高尚,实无过错。包拯越弹越牛,甚至六次弹“国丈”,硬生生地把仁宗宠妃的伯父张尧佐给弹下马来。包拯甚至和皇帝对面理论,在争执到达高潮时,包拯一激动,站在仁宗面前义愤填膺滔滔不绝,唾沫星子溅了仁宗一脸,皇帝尴尬至极又窝火。这就是包拯,一生刚直不阿,正气凛然地弹劾贪官污吏,是一个真真正正铁面无私,不畏权贵,为官清正的好官。
其三:包拯重实干,在开封府深得民心。
1056年,58岁的老包终于成为开封府的最高领导。电影中的张龙、赵虎、王朝、马汉,公孙先生,南侠展昭,还有狗头铡、虎头铡、龙头铡等等,都是出神入化的《三侠五义》改编而成的。事实上,以包拯的个性,不在开封府干出点名堂是不会善罢甘休的。包拯一上任就改革诉讼制度,裁撤了门牌司,毁去达官贵人占地修豪宅,堵水筑起的“水上公园”,疏通了水利,一时间便威名大振,京师老百姓都盛传“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包拯处理案件公道正派,执法严峻,对各阶层一视同仁,又不苟言笑,过于严肃,便得了个“包大人笑比黄河清”的民间评价。包拯在开封府还真的是一个实干家,深得民心。61岁的包拯就被任命为三司使,负责全国经济工作,展现出了经济改革的天赋。两年后,63岁的包拯被提拔为枢密副使,相当于主管军事的副国防部长。包拯这样连升职务也是皇帝对这个忠心耿耿一生的荣誉和回报。包拯64岁病逝的时候,开封的老百姓莫不悲痛,皇帝亲自到包家吊唁,并宣布停朝一天以示哀悼。这相当于国家领导人逝世的时候举国悲伤,下半旗以示哀悼一样,是一个深得民心的好官。
包拯还真的是历史上真正清正廉洁深得民心的好官,包拯一生纯朴平实、刚直不阿、嫉恶如仇、爱民如子、不畏权贵、敢于打破官场贪赃枉法的潜规则,敢于向贪官污吏进行大力弹劾,在开封府的时候重实干,是中国历史上无人能及的崇高有正义的化身,连皇帝看到包家生活十分简陋,很是俭朴的时候都发出很多感慨。因此,包拯真的是一个清正廉洁、至忠至正、至刚至纯的清官标志与忠臣样本,很值得我们学习,在当今社会倡导转变作风,重塑党在群众心目中的新形象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好好学习包青天。
第五篇:孔子是因材施教的典范
孔子是因材施教的典范。孔子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总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不无的放矢。有一次学生子路和冉有同时问孔子:“听到道理后是否马上去实行?”孔子回答子路说:“你有父兄在前,怎么可以听到就去做呢?”而对冉有则说:“听到后应该就去做。”学生公西华不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就问孔子。孔子就解释说:“冉有太谨慎,所以要进而加以鼓励;子路急躁好胜,所以要退而制止。”正因如此,孔子培养出来的学生成就也就各不相同。这正是孔子平日因材施教的结果。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就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
对于班主任来说,因材施教就是对优秀生、中等生、后进生进行个别教育工作。进行优秀生的个别教育工作,首先要严字当头,高标准、严要求,教育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其次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使他们发挥榜样带头作用,推动所有学生共同提高。进行中等生的个别教育工作,首先要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要关注处在当中的不前不后的所谓中等生,因为他们最容易受忽视。“一个人可以被人爱,也可以被人恨,但决不能被人忽视。”其次要积极给予扶持,经常给他们推一推,促一促,让他们跃上一个新台阶,向优秀生转化。进行后进生的个别教育工作,首先要树立后进生也可成材的坚强信念,要坚信“朽木可雕”。我国模范班主任刘纯朴同志抱着“一碗水也要救活几棵秧苗”的信念,坚持“誓把锈铁炼成钢”的精神,对学生循循善诱、因势利导,管得严,跑得勤,想得全,把整个身心扑在教育线上,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其次要千方百计地捕捉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要在后进生身上寻找积极因素,就得有点绣花姑娘的功夫,老婆婆的心肠。”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要发现后进生身上的积极因素,不仅要肯下一番功夫,而且要有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尤其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即对他们要看“变”,要立足于争,着眼于救,着手于拉,才能把他们的闪光点发现出来。并象园丁爱护幼苗一样珍惜他们的闪光点和点滴进步。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并对他们的点滴予以高度肯定和赞扬,把他们心灵中微弱的火光点燃起来,这是转化后进生工作最重要最关键的一步。
著名教育家朱熹曾经说过:“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以此为鉴,争取最大程度做好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