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住宅小区安全指示灯、灭火器的使用方法、配备标准、检查规定、年检标准
住宅小区安全指示灯、灭火器的使用方法、配备标准、检查规定、年检标准 灭火器:
一、使用方法:
(1)干粉灭火器使用方法 :
1、除掉铅封;
2、拔出保险销;
3、左手握着喷管,右手提着压把;
4、在距离火焰2米的地方,右手用力压下压把,左手拿着喷管左右摇动,喷射干粉覆盖整个燃烧区。
(2)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方法 :
1、除掉铅封;
2、拔掉保险销;
3、站在距火源2米的位置,左手拿着喇叭筒,右手用力压下压把;
4、对着火焰根部喷射,并不断推前,直至把火焰扑灭;
(3)泡沫灭火器使用方法:
1、右手捂住喷嘴,左手执筒底边缘;
2、把灭火器颠倒过来呈垂直状态,用劲上下晃动几下,然后放开喷嘴;
3、右手抓住筒耳,左手抓筒底边缘,把喷嘴朝向燃烧区,站在离火源8米的位置喷射,并不断推进,围着火焰喷射,直至不火焰扑灭;
4、灭火后把泡沫灭火器卧放在地上,喷嘴朝下;
二、配备标准
1、当住宅楼每层的公共部位建筑面积超过100㎡时,应配置一具1A手提式灭火器;每增加100㎡时,增配一具。
2、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数量不宜多于5具。
3、一个计算单元内的灭火器数量不应少于2具。
三、检查规定
1.清水灭火器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检查时应卸下器盖,其内容:一是检查气瓶的防腐层有无脱落和锈蚀状况。轻度锈蚀的及时补好,明显锈蚀的送消防专业维修部门进行水压试验;二是检查气瓶内二氧化碳的重量,若重量减少10%时,应进行修复充足;三是检查灭火器筒体有无明显锈蚀,有明显锈蚀的应送消防专业维修部门进行水压试验;四是检查灭火器操作机构是否灵活可靠;五是检查灭火器内水的重量是否符合规定,水量不够的补足,水量超过的排出;六是检查灭火器盖密封部位是否完好,喷嘴过滤装置是否堵塞。各项要求合格者应按规定装配好。
2.泡沫灭火器每半年应检查一次。检查时应拆开灭火器盖,其内容:一是检查滤网安装是否牢固,滤网是否堵塞;二是检查灭火器盖的密封橡胶垫是否完好,装配有无错位现象;三是检查瓶盖机构,在向上扳起后,中轴是否能自动弹出:四是推车式灭火器应检查行驶过程中有无药液渗出现象;五是推车式灭火器检查瓶口密封圈是否腐蚀,喷枪、喷射软管及安全阀有无堵塞,行走机构是否灵活可靠,并在转动部位加注润滑脂;六是每年检查一次灭火剂,主要检查药液的发泡沫倍数和泡沫消失率是否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
3.干粉灭火器检查内容:一是每半年卸下气瓶,称量气瓶内二氧化碳的重量。手提式灭火器二氧化碳气瓶的泄漏量达于额定重量的5%或7g(取两者中较小值),推车式灭火器二氧化碳泄漏量大于10%时,应按规定充足。二是检查操作机构是
否灵活,筒体密封是否严密,灭火器盖是否紧固。三是每年检查一次干粉是否吸湿结块(干粉受潮的烘干可继续使用),若有结块应及时更换。四是检查灭火器出粉管、进气管、喷嘴和喷枪等有无堵塞;出粉管防潮膜、喷嘴防潮堵有无破裂。发现堵塞应及时清理,防潮膜、防潮堵破裂应及时更换。
4.二氧化碳灭火器每半年检查内容:一是检查喷嘴和喷射管道是否堵塞、腐蚀和损坏。二是刚性连接式喷嘴是否能绕其轴线回转,并可停留在任何位置。三是推车式灭火器行驶机构是否灵活可靠,并加注润滑脂。四是每年至少称量一次重量,手提式灭火器的年泄漏量不得大于灭火剂规定充装量的5%或50g(取两者中较小值),推车式灭火器的年泄漏量不得大于灭火剂规定充装量的5%,超过规定泄漏量的应检修后按规定充装量重灌。
四、年检规定:
1、使用过的灭火器必须送到有灭火器维修许可证的维修单位对灭火器进行检查,重新充装灭火剂和驱动气体。
2、灭火器不管是否使用过,超过出厂的保质期限时,必须送到灭火器维修单位进行水压试验检查。
3、《1211、干粉、二氧化碳》手提式及推车式灭火器从出厂日起期满五年以后每隔二年必须对灭火器进行水压试验等检查。
4、《机械泡沫、清水》手提式及推车式灭火器从出厂日起期满三年以后每隔二年必须对灭火器进行水压试验检查。
5、《化学泡沫、酸碱》手提式及推车式灭火器从出厂日起期满二年以后每隔一年必须对灭火器进行水压试验检查。
6、外观检查发现有筒体严重锈蚀、筒体严重变形、结构不合理、没有生产厂名称和出厂年月、未取得生产许可证厂家生产、公安消防部门命令禁止销售和维修等情况的灭火器必须作废品处理。
应急照明灯
配置标准:
消防应急照明灯应是经国家消防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部门检测合格的产品,有国家消防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部门出具的检验报告及出厂合格证,其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1、高层建筑的下列部位应设置应急照明:
(1)、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及其前室、合用前室和避难层(间)。
(2)、配电室、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排烟机房、供消防用电的蓄电池室、自备发电机房、电话总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其它房间。
(3)、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和商业营业厅等人员密集的场所。
(4)、公共建筑内的疏散走道和居住建筑内走道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
2、疏散用的应急照明,其地面最低照度不应低于0.51x。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防烟排烟机房、配电室和自备发电机房、电话总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坚持工作的其它房间的应急照明,仍应保证正常照明的照度。
3、除二类居住建筑外,高层建筑的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处应设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4、疏散应急照明灯宜设在墙面上或顶棚上。安全出口标志宜设在出口的顶部;疏散走道的指示标志宜设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1.00m以下的墙面上。走道疏散标志灯的间距不应大于20m。
5、应急照明灯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玻璃或其它不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
6、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可采用蓄电池作备用电源,且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20min;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连续供电时间不应少于30min;新建工程消防应急照明灯的应急工作时间不应小于90min,且不小于灯具本身标称的应急工作时间。
检查规定:
当正常交流电源供电切断后,消防应急照明灯应顺利转入应急工作状态,自带电源型的消防应急照明灯,其应急转换时间应不大于5s。
第二篇:客车灭火器配备标准
前 言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汽客汽车零部件(厦门)有限公司、郑州旭凯消防器材有限公司、金龙联合汽车工业(苏州)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 本标准首次制定。
第2 / 5页
客车灭火装备配置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客车灭火装备的类型、数量、位置及安装要求。本标准适用于M2和M3类客车。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351.1-2005 《手提式灭火器 第1部分:性能和结构要求》 GB 15089-2001 《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 GB 50116-98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A 578-2005 《超细干粉灭火剂》 3 术语和定义
GB 15089 确立的术语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A类火 class A 固体有机物质燃烧的火,通常燃烧后会形成炽热的余烬。3.2 B类火 class B 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燃烧的火。3.3 C类火 class C 气体燃烧的火。3.4 E类火 class E 燃烧时物质带电的火。3.5 手提式灭火器 portable extinguisher 能在其内部压力作用下,将所装的灭火器喷出以扑救火灾,并可手提移动的灭火器具。注:3.1~3.5来源于GB 4351.1-2005.3.6 自动灭火装置 device of automatically extinguishing 具有温度探测功能和发生火灾时自动喷射灭火剂功能的灭火装置。3.7 灭火性能 extinguishing capability
第3 / 5页
灭火装备能够扑灭不同种类火灾的效能。灭A类火的性能用级别代号数字和火的类别A组成;灭B类火的性能用级别代号数字和火的类别B组成;灭C类火的性能用字母C表示;灭E类火的性能用字母E表示。火灾级别模型见GB 4351.1-2005表11和表12.4 要求
4.1 灭火装备类型的选用原则
4.1.1 客车灭火装备应能同时扑救A类火、B类火、C类火和E类火。客车选用的手提式灭火器应符合GB 4351.1的规定,客车选用的自动灭火装置应是经国家鉴定合格的产品.如果选用不同类型的灭火器,灭火剂应相容。4.1.2 乘员舱内应配置手提式灭火器,中置和后置发动机的发动机舱内应配置自动灭火装置。一辆客车上配置的手动灭火器,操作方法应相同。
4.1.3 乘员舱配置的灭火器单具灭火性能应不小于2A级、并不小于55B级。中置和后置发动机舱配置的自动灭火装置总灭火性能应根据产品规定的保护空间进行选择。4.2 乘员舱灭火器配置要求 4.2.1 灭火器数量的配置要求
乘员舱内配置的灭火器数量应不少于表1的规定数量。
4.2.2 灭火器的配置位置要求
4.2.2.1 乘员舱内至少应有1具灭火器靠近驾驶员。其它灭火器应分开布置,宜符合表2的规定。
4.2.2.2 灭火器应设置在明显易见、便于取用的位置。对于有视线障碍的灭火器设置点,应在易见处设置指示其位置的红色标志,标志上图案高度不小于50mm、字高不小于25mm。
4.2.2.3 灭火器及支架的设置不得突入通道、乘客门和安全门引道,以免影响乘员撤离。4.2.2.4 灭火器设置环境的温度应与灭火器标注的储存温度一致。4.2.2.5 手提式灭火器顶部距地板高度应小于1.5m。
4.2.2.6 每具灭火器距离其最远保护点的距离不得超过12m。4.2.2.7 任何内舱门开启时不得遮蔽灭火器。4.3 发动机舱和缓速器部位自动灭火装置配置要求 4.3.1 自动灭火装置要求 4.3.1.1探测器的选择
火灾探测器的选择应符合GB 50116-98中7.1的规定。4.3.1.2 探测器和引爆控制要求
第4 / 5页
在任何情况下,探测器都应处于工作状态;引爆控制装置都应处于通电状态。当环境温度达到170ºC±5ºC时应自动引爆。自动灭火装置除具有自动引爆功能外,还应在驾驶员正常驾驶位置的易见区域内设置强制引爆控制器。一旦需要强制引爆,强制引爆控制的动作应优先于自动引爆控制器的动作。自动灭火装置应相互连接,以满足组合起动的需要。4.3.1.3 报警要求
自动灭火装置应具有高温报警功能。当温度达到设定的报警温度时,应向司乘人员发出警示高温的声和(或)光报警信号。4.3.2 发动机舱内自动灭火装置的灭火性能
发动机舱内自动灭火装置的灭火性能应能扑救A类火、B类火、C类火、E类火,自动灭火装置应适应-30ºC—95ºC的存放环境,应能承受车辆正常行使条件下的振动。
灭火剂的总量应根据需要保护的容积、自动灭火装置标注的单位质量灭火剂的保护空间进行计算。自动灭火装置的数量根据需要保护的位置设定,保证一旦自动灭火装置起动,灭火剂能喷射到需要保护的位置。如果选用超细干粉灭火剂,灭火剂应符合GA 578的规定。自动喷射有效时间不大于5s。喷射剩余率不大于5%。
4.3.3自动灭火装置的安装
自动灭火装置应采用悬挂式安装,喷头朝下并尽量对准保护对象,如蜗轮增压器。喷射口距离保护面的垂直距离应不小于200mm。自动灭火装置应避开排气管等过热部位。灭火装置的悬挂支架(座)应能承受5倍的灭火装置质量,不得产生变形和脱落现象。在灭火装置喷射过程中,悬挂支架(座)不得产生变形或脱环、脱落等现象。4.4 灭火装备的安装要求
灭火装备安装应稳固,防止发生跌落、倾倒等现象。灭火装备的铭牌必须朝外。
第三篇:营运客车灭火器的配备和检查标准
[键入文字]
营运客车灭火器的配备和检查标准
一、灭火器材配备标准
1.灭火器
大型及以上客车应配置灭火器不少于12公斤,中型客车不少于8公斤,其它车辆不少于4公斤。车辆出厂时标准配备的灭火器不准随意减少。
采用每具不少于4公斤的ABC型干粉灭火器。
火灾依据物质燃烧特性,可划分为A、B、C、D、E、F六类,常见的有ABC三类。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毛、麻、纸张及其制品等燃烧的火灾。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燃烧的火灾。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燃烧的火灾。
2.灭火弹
所有专用校车和发动机后置的其他客车应装备发动机舱自动灭火装置,其灭火剂喷射范围应包括发动机舱至少两处具有着火隐患的热源(如增压器、排气管等),启动工作时应能通过声觉信号向驾驶人报警。
公交车发动机舱应配备不少于4个自动灭火器。超细干粉灭火弹的有效期应在弹体上合格证标注的范围内,超期或无合格证标签视为无效。弹体应无破损。
灭火弹启用后应及时更新。
[键入文字]
二、灭火器放置的位置
客车应装备灭火器,灭火器在车上应安装牢靠并便于取用。仅有一个灭火器时,应设置在驾驶人附近;当有多个灭火器时,应在客厢内按前、后,或前、中、后分布,其中一个应靠近驾驶人座椅。
灭火器应尽量按车辆出厂时的安装位置进行摆放,不可随意变更。
三、灭火器的管理
1.灭火器的检查与维护应由安全科指定专人承担。
2.安全科专人建立灭火器台账,记录每台车配备的灭火器型号、数量、摆放位置、有效期限和维修记录。
3.安全科专人每月对灭火器的压力、外观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送修,每次检查留下记录。
4.驾驶员结合三检每日对灭火器进行例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5.检查或维修后的灭火器均应按原设置点位置摆放。
6.每次送修时应使用周转灭火器顶岗,避免车辆营运过程中缺少灭火器。
7.需维修、报废的灭火器应由灭火器生产企业或专业维修单位进行。
四、灭火器送修判定标准
1.存在机械损伤、明显锈蚀、灭火剂泄露、被开启使用过或符合其他维修条件的灭火器应及时进行维修。灭火器的喷管有弯折、堵塞、损伤和断裂等缺陷的,应更换喷管。
[键入文字]
2.压力降低进入红区。3.出厂期满5年; 4.首次维修以后每满2年;
五、灭火器报废判定标准
1.筒体严重锈蚀,(锈蚀面积大于、等于筒体总面积的1/3,表面有凹坑。
2.3.4.5.6.筒体明显变形,机械损伤严重。器头存在裂纹,无泄压机构。筒体为平底等结构不合理。没有间歇喷射机构的手提式。
没有生产厂名称和出厂年月,包括铭牌脱落,或虽有铭牌,但已看不清生产厂名称,或出厂年月钢印无法识别。
7.8.9.筒体有锡焊、铜焊或补缀等修补痕迹。被火烧过。
自出厂日期计算寿命已达到10年以上。
六、引用标准及文件 1.2.3.4.号)《灭火器的维修与报废》(GA95-2007标准)《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检查规范》 GB 50444-2008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2012)《辽宁省包车客运管理暂行规定》(辽交运发[2007]360
[键入文字]
5.《关于开展公交车辆消防安全设施检查和加强安保防范工作的通知》(沈公交发[2014]43号)
第四篇:灭火器配备标准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
施行日期:1991年8月1日
第一章 总则
第1.0.1条 为了合理配置灭火器,有效地扑救工业与民用建筑初起火灾,减少火灾损失,保护人身和财产的安全,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生产、使用和贮存可燃物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
本规范不适用于生产、贮存火药、炸药、弹药、火工品、花炮的厂(库)房,以及九层及九层以下的普通住宅。
第1.0.3条 配置的灭火器类型、规格、数量以及设置位置应作为建筑设计内容,并在工程设计图纸上标明。
第1.0.4条 工业与民用建筑灭火器的配置设计,除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第二章 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和灭火器的灭火级别
第2.0.1条 工业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应根据其生产、使用、贮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可燃物数量、火灾蔓延速度以及补救难易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以下三级:
一、严重危险级: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多、起火后蔓延迅速或容易造成重大火灾损失的场所;
二、中危险级:火灾危险性较大、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较迅速的场所;
三、轻危险级:火灾危险性较小、可燃物较少、起火后蔓延较缓慢的场所。
工业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举例见本规范附录二。
第2.0.2条 民用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应根据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性、可燃物数量、火灾蔓延速度以及扑救难易程度等因素,划分为以下三级:
一、严重危险级:功能复杂、用电用火多、设备贵重、火灾危险性大、可燃物多、起火后蔓延迅速或容易造成重大火灾损失的场所;
二、中危险级:用电用火较多、火灾危险性较大、可燃物较多,起火后蔓延较迅速的场所;
三、轻危险级:用电用火较少、火灾危险性较小、可燃物较少,起火后蔓延较缓慢的场所。
民用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举例见本规范附录三。
第2.0.3条 火灾种类应根据物质及其燃烧特性划分为以下几类:
一、A类火灾:指含碳固体可燃物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燃烧的火灾;
二、B类火灾:指甲、乙、丙类液体如汽油、煤油、柴油、甲醇、乙醚、丙酮等燃烧的火灾;
三、C类火灾:指可燃气体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丙烷、乙炔、氢气等燃烧的火灾;
四、D类火灾:指可燃金属如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等燃烧的火灾;
五、带电火灾:指带电物体燃烧的火灾。
第2.0.4条 灭火器的灭火级别应由数字和字母组成,数字应表示灭火级别的大小,字母(A或B)应表示灭火级别的单位及适用扑救火灾的种类。
第三章 灭火器的选择
第3.0.1条 灭火器应按下列因素选择:
一、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
二、灭火有效程度;
三、对保护物品的污损程度;
四、设置点的环境温度;
五、使用灭火器人员的素质。
第3.0.2条 灭火器类型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扑救A类火灾应选用水型、泡沫、磷酸铵盐干粉、卤代烷型灭火器;
二、扑救B型火灾应选用于粉、泡沫、卤代烷、二氧化碳型灭火器;
扑救极性溶剂B类火灾不得选用化学泡沫灭火器;
三、扑救C类火灾应选用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型灭火器;
四、扑救带电火灾应选用卤代烷、二氧化碳、干粉型灭火器;
五、扑救A、B、C类火灾和带电火灾应选用磷酸铵盐干粉、卤代烷型灭火器。
扑救D类火灾的灭火器材应由设计部门和当地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协商解决。
第3.0.3条 在同一灭火器配置场所,当选用同一类型灭火器时,宜选用操作方法相同的灭火器。
第3.0.4条 在同一灭火器配置场所,当选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灭火器时,应采用灭火剂相容的灭火器。
不相容的灭火器见本规范附录四。
第四章 灭火器的配置
第4.0.1条 A类火灾配置场所灭火器的配置基准应符合表4.0,1的规定。
第4.0.2条 B类火灾配置场所灭火器的配置基准应符合表4.0.2的规定。
B类火灾配置场所灭火器的配置基准表4.0.2
┌───────┬─────┬────┬────┐
│ 危险等级
│严重危险级│中危险级│轻危险级│
├───────┼─────┼────┼────┤
│每具灭火器最小│8B
│
4B
│
1B │
│ 配置灭火级别 │
│
│
│ A类火灾配置场所灭火器的配置基准
表4.0.l
┌───────┬─────┬────┬────┐
│ 危险等级
│严重危险级│中危险级│轻危险级│
├───────┼─────┼────┼────┤
│每具灭火器最小│5A
│
5A
│
3A
│
│ 配置灭火级别 │
│
│
│
├───────┼─────┼────┼────┤
│最大保护面积
│10
│1
5│20
│
│(m^2/A)
│
│
│
│
└───────┴─────┴────┴────┘
├───────┼─────┼────┼────┤
│最大保护面积 │
│
7.5 │
│
│(m2/B)
│
│
│
│
└───────┴─────┴────┴────┘
第4.0.3条 B类火灾配置场所灭火器的配置基准应按B类火灾配置场所的规定执行。
第4.0.4条 地下建筑灭火器配置数量应按其相应的地面建筑的规定增加 30%。
第4.0.5条 设有消火栓、灭火系统的灭火器配置场所,可按下列规定减少灭火器配置数量:
一、设有消火栓的,可相应减少30%;
二、设有灭火系统的,可相应减少50%;
三、设有消火栓和灭火系统的,可相应减少70%。
第4.0.6条 可燃物露天堆垛,甲、乙、丙类液体贮罐,可燃气体贮罐的灭火器配置场所,灭火器配置数量可相应减少70%。
第4.0.7条 一个灭火器配置场所内的灭火器不应少于2具。每个设置点的灭火器不宜多于5具。
第五章 灭火器的设置 第一节 灭火器的设置要求
第5.1.1条 灭火器应设置在明显和便于取用的地点,且不得影响安全疏散。
第5.1.2条 灭火器应设置稳固,其铭牌必须朝外。
第5.1.3条手提式灭火器宜设置在挂钩、托架上或灭火器箱内,其顶部离地面高度应小于1.50m,底部离地面高度不宜小于0.l5m。
第5.1.4条 灭火器不应设置在潮湿或强腐蚀性的地点。如必须设置时,应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设置在室外的灭火器,应有保护措施。
第5.1.5条 灭火器不得设置在超出其使用温度范围的地点。
灭火器的使用温度范围见本规范附录五。
第二节 灭火器的保护距离
第5.2.1条 设置在A类火灾配置场所的灭火器,其最大保护距离应符合表5.2.1的规定。
A类火灾配置场所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m)表5.2.l
┌──────┬──────┬──────┐
│ 灭火器类型 │
│
│
│
\ │手提式灭火器│推车式灭火器│
│危险等级
│
│
│
├──────┼──────┼──────┤
│严重危险级 │
1│
│
├──────┼──────┼──────┤
│中危险级
│
│
│
├──────┼──────┼──────┤
│轻危险级
│
│
│
└──────┴──────┴──────┘
第5.2.2条设置在B类火灾配置场所的灭火器,其最大保护距离应符合表5.2.2的规定。B类火灾配置场所灭火器最大保护距离(m)表5.2.┌──────┬──────┬──────┐
│ 灭火器类型 │
│
│
│
\ │手提式灭火器│推车式灭火器│
│危险等级
│
│
│
├──────┼──────┼──────┤
│严重危险级 │
│
│
├──────┼──────┼──────┤
│中危险级
│
│
4│
├──────┼──────┼──────┤
│轻危险级
│
│
│
└──────┴──────┴──────┘
第5.2.3条 设置在C类火灾配置场所的灭火器,其最大保护距离按本规范第5.2.2条规定执行。
第5.2.4条 设置在可燃物露天堆垛,甲、乙、丙类液体贮罐,可燃气体贮罐的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灭火器其最大保护距离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执行。
第六章 灭火器配置设计计算
第6.0.1条 灭火器配置场所的计算单元应按下列规定划分:
一、灭火哭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和火灾种类均相同的相邻场所,可将一个楼层或一个防火分区作为一个计算单元;
二、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或火灾种类不相同的场所,应分别作为一个计算单元。
第6.0.2条 灭火器配置场所的保护面积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建筑工程应按使用面积计算;
二、可燃物露天堆垛,甲、乙、丙类液体贮罐,可燃气体贮罐,应按堆垛、贮罐占地面积计算。
第6.0.3条 灭火器配置场所所需灭火级别应按下式计算:
(6.0.3)
式中 Q一灭火器配宜场所所需灭火级别,A或B;
S一灭火器配置场所的保护面积(平方m);
U一A 类火灾或B 类火灾的灭火器配置场所相应危险等级的灭火器配置基准,平方m/A或平方m/B;
k一修正系数。
无消火栓和灭火系统的,k=l.0;
设有消火栓的,k=0.7;
设有灭火系统的,k=0.5;
设有消火栓和灭火系统的或为可燃物露天堆垛,甲、乙、丙类液体贮罐,可燃气体贮罐的,k=0.3。
第6.0.4条 地下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所需灭火级别应按下式计算:
(6.0.4)
第6.0.5条 灭火器配置场所每个设置点的灭火级别应按下式计算:
(6.0.5)
式中:Qe一灭火器配置场所每个设置点的灭火级别,A或B;
N一灭火器配置场所中设置点的数量。
第6.0.6条 灭火器配置场所和设置点实际配置的所有灭火器的灭火级别均不得小于计算值。
第6.0.7条 灭火器配置设计计算应按下述程序进行:
一、确定各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
二、确定各灭火器配置场所的火灾种类;
三、划分灭火器配置场所的计算单元;
四、测算各单元的保护面积;
五、计算各单元所需灭火级别;
六、确定各单元的灭火器设置点;
七、计算每个灭火器设置点的灭火级别;
八、确定每个设置点灭火器的类型、规格与数量;
九、验算各设置点和各单元实际配置的所有灭火器的灭火级别(应不小于其计算值);
十、确定每具灭火器的设置方式和要求,在设计图上标明其类型、规格、数量与设置位置。
附录一 名词解释
灭火器配置场所指要求配置灭火器的场所,如油漆间、配电间、仪表控制室、办公室、实验室、厂房、库房、观众厅、舞台、堆垛等。
保护距离灭火器配置场所内任一着火点到最近灭火器设置点的行走距离。
计算单元指将建筑中若干相邻且危险等级和火灾种类均相同的灭火器配置场所作为一个总的灭火器配置场所进行灭火器配置设计计算的组合部分。其保护面积、保护距离和灭火器配置数量等,均按该计算单元所包括的总的灭火器配置场所考虑。
附录二 工业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害等级举例
┌─┬──────────────────────┐
│危│
举例
│
│险├──────────────────────┤
│等│厂房和露天,半露天生产装置区
│
│级│
│
├─┼──────────────────────┤
│严│
1、闪点<60℃的油品和有机溶剂的提炼、回收、│
│重│洗涤部位及其泵房、灌桶间
│
│危│
2、橡胶制品的涂胶和胶浆部位
│
│险│
3、二硫化碳的粗馏、精馏工段及其应用部位
│
│级│
4、甲醇、乙醇、丙酮、丁酮、异丙醇、醋酸乙酯 │
│ │苯等的合成或精制厂房
│
│ │
5、植物油加工厂的浸出厂房
│
│ │
6、洗涤剂厂房石腊裂解部位、冰醋酸裂解厂房
│
│ │7,环氧氢丙烷、苯乙烯厂房或装置区
│
│ │
8、液化石油汽灌瓶间
│
│ │
9、天然气、石油伴生气、水煤气或焦炉煤气的净 │
│ │化(如脱硫)厂房、压缩机室和鼓风机室
│
│ │
10、乙炔站、氢气站、煤气站、氧气站
│
│ │
11、硝化棉、赛璐珞厂房及其应用部位
│
│ │
12、黄磷、赤磷制备厂房及其应用部位
│
│ │
13、樟脑或松香提炼厂房,焦化厂精萘厂房
│
│ │
14、煤粉厂房和面粉厂房的碾磨部位
│ │ │
15、谷物筒仓工作塔、亚麻厂的除尘器和过滤器
│ │ │室
│ │ │
16、氯酸钾厂房及其应用部位。
│ │严│17,发烟硫酸或发烟硝酸浓缩部位
│ │重│
18、高锰酸钾、重铬酸钠厂房
│ │危│
19、过氧化钠、过氧化钾、次氯酸钙厂房
│ │险│20、各工厂的总控制室、分控制室
│ │级│
21、可燃材料工棚
│ │ ├────────────────────── ┤ │ │库房和露天、半露天堆场
│ │ ├────────────────────── ┤ │ │
1、化学危险物品库房
│ │ │
2、装卸原油或化学危险物品的车站、码头
│ │ │
3、甲、乙类液体贮罐、桶装堆场
│ │ │
4、液化石油气贮罐区、桶装堆场
│ │ │
5、散装棉花堆场。
│ │ │
6、稻草、芦苇、麦秸等堆场
│ │ │
7、赛璐珞及其制品,漆布、油布、油纸及其制品, │ │ │油绸及其制品库房
│ │ │8、60度以上的白酒库房
│ ├─┼──────────────────────┤ │中│厂房和露天、半露天生产装置区
│ │危├──────────────────────┤ │险│
1、闪点≥60℃的油品和有机溶剂的提炼、回收工
│ │级│段及其抽送泵房
│
│ │
2、柴油、机器油或变压器油灌桶间
│ │ │
3、润滑油再生部位或沥青加工厂房
│ │ │
4、植物油加工精炼部位
│ │ │
5、油浸变压器室和高、低压配电室
│ │ │
6、工业用燃油、燃气锅炉房
│ │中│
7、各种电缆廊道
│ │危│
8、油淬火处理车间
│ │险│
9、橡胶制品压延、成型和硫化厂房
│ │级│
10、木工厂房和竹,藤加工厂房
│ │ │
11、针织品厂房和纺织、印染、化纤生产的干燥 │ │ │部位
│ │ │
12、服装加工厂房和印染厂成品厂房
│ │ │
13、麻纺厂粗加工厂房和毛涤厂选毛厂房
│ │ │
14、谷物加工厂房
│ │ │
15、卷烟厂的切丝、卷制、包装厂房
│ │ │16,印刷厂的印刷厂房
│ │ │
17、电视机、收录机装配厂房
│ │ │
18、显像管厂装配工段烧枪间
│ │ │
19、磁带装配厂房
│ │ │20、泡沫塑料厂的发泡、成型、印片、压花部位 │ │ │
21、饲料加工厂房
│ │ │
22、汽车加油站
│ │ ├──────────────────────┤ │ │库房和露天、半露天堆场
│ │ ├──────────────────────┤
│ │
1、闪点≥60℃的油品和其他丙类液体罐贮,桶装 │
│ │库房或堆场
│
│ │
2、化学、人造纤维及其级物和棉、毛、绘、麻及 │
│ │其织物的库房
│
│ │
3、纸张、竹、木及其制品的库房或堆场
│
│ │
4、火柴、香烟、糖、茶叶库房
│
│中│
5、中药材库房
│
│危│
6、橡胶、塑料及其制品的库房
│
│险│
7、粮食、食品库房及粮食堆场
│
│级│
8、电视机、收录机等电子产品及其他家用电器产│
│ │品的库房
│
│ │
9、汽车、大型拖拉机停车库
│
│ │
10、<60度的白酒库房
│
│ │
11、低瘟冷库
│
├─┼───────────────────── ┤
│轻│厂房和露天、半碍天生产装置区
│
│危├───────────────────── ┤
│险│
1、金属冶炼、铸造、铆捍、热轧、锻造、热处理 │
│级│厂房
│
│ │
2、玻璃原料熔化厂房
│
│ │
3、陶瓷制品的烘干、烧成厂房
│
│ │
4、酚醛泡沫塑料的加工厂房
│
│ │
5、印染厂的漂炼部位
│
│ │
6、化纤厂后加工润湿部位
│
│ │
7、造纸厂或化纤厂的浆粕蒸煮工段
│
│ │
8、仪表、器械或车辆装配车间
│
│ │
9、不燃液体的泵房和阀门室
│
│ │
10、金属(镁合金除外)冷加工车间
│
│ │
11、氟里昂厂房
│
│ ├───────────────────── ┤
│ │库房和露天、半露天堆场
│
│ ├───────────────────── ┤
│ │
1、钢材库房及堆场
│
│ │
2、水泥库房
│
│ │3,搪瓷、陶瓷制品库房
│
│ │
4、难燃烧或非燃烧的建筑装饰材料库房
│
│ │
5、原木堆场
│
└─┴─────────────────────┘
注:1.未列入本表内的工业建筑 灭火器配置场所,可按照本规范第2.0.1条确定危险等级。
2.本表中的甲、乙、丙类液体的范围见《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附录三 民用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的危险等级举例
┌──┬───────────────────────┐
│危险│举例
│
│等级│
│
├──┼───────────────────────┤
│ 严 │
1、重要的资料室、档案室
│
│ 重 │
2、设备贵重或可燃物多的实验室
│
│ 危 │
3、广播电视演播室、道具间
│
│ 险 │
4、电子计算机房及数据库
│
│ 级 │
5、重要的电信机房
│
│
│
6、高级旅馆公共活动用房及大厨房
│ │
│
7、电影院、剧院、会堂,礼堂的舞台及后台部位 │ │
│
8、医院的手术室、药房和病历室
│ │
│
9、博物馆、图书馆的珍藏室、复印室
│ │
│
10、电影、电视摄影棚
│ ├──┼───────────────────────┤ │ 中 │
1、设有空调设备、电子计算机、复印机等的办公室 │ │ 危 │
2、学校或科研单位的理化实验室
│ │ 险 │
3、广播、电视的录音室、播音室
│
│ 级 │
4、高级旅棺的其它部位
│
│
│
5、电影院、剧院、会堂、礼堂、体育馆的放映室 │ │
│
6、百货楼、营业厅、综合商场
│ │
│7,图书馆、书库
│ │
│
8、多功能厅、餐厅及厨房
│ │
│
9、展览厅
│ │
│
10、医院的理疗室、透视室、心电图室
│
│
│
11、重点文物保护场所
│
│
│
12、邮政信函和包裹分检房、邮袋房
│
│
│
13、高级住宅
│
│
│
14、燃油、燃气锅炉房
│ │
│
15、民用的油浸变压器室和高、低压配电室
│ ├──┼────────────────────── ┤ │轻 │
1、电影院、剧院、会堂、礼堂,体育馆的观众厅 │ │危 │
2、医院门诊部、住院部
│ │险 │
3、学校教学楼、幼儿院与托儿所的活动室
│ │级 │
4、办公楼
│ │
│
5、车站、码头、机场的候牢、候船、候机厅
│ │
│
6、普通旅馆
│ │
│
7、商店
│ │
│
8、十层及十层以上的普通住宅
│ └──┴───────────────────────┘
注:1.未列入本表的民用建筑灭火器配置场所,可按照本规范第2.0.2条确定危险等级。
附录四 不相容的灭火剂
┌─────┬─────────┐
│类型
│不相容的灭火剂
│
├─────┼────┬────┤
│干粉与干粉│磷酸铵盐│碳酸氢钠│
│
│
│碳酸氢钾│
├─────┼────┼────┤
│干粉与泡沫│碳酸氢钾│蛋白泡沫│
│
│碳酸氢钠│
│
│
├────┼────┤
│
│碳酸氢钾│化学泡沫│
│
│碳酸氢钠│
│
└─────┴────┴────┘
附录五 灭火器的使用温度范围
┌──────────┬─────────┐
│灭火器类型
│使用温度范围(℃)│
├──────────┼─────────┤
│清水灭火器
│+4 — +5
5│ ├──────────┼─────────┤ │酸碱灭火器
│+4 — +55
│ ├──────────┼─────────┤ │化学泡沫灭火器
│+4 — +55
│ ├─────┬────┼─────────┤ │干粉灭火器│贮气瓶式│-10 — +55
│ │
├────┼─────────┤ │
│贮压式 │-20 — +55
│ ├─────┴────┼─────────┤ │卤代烷灭火器
│-20 — +55
│ ├──────────┼─────────┤ │二氧化碳灭火器
│-10 — +55
│ └──────────┴─────────┘
附录六 用词说明
一、执行本规范条文时,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以便在执行中区别对待。
1、表示很严格,非这样作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2、表示严格,在通常情况下均应这样作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3、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
二、条文中必须按指定的标准、规范或其它有关规定执行的写法为“应按„„执行”或“应符合„„要求或规定”。
第五篇:灭火器使用及检查标准
前 言
本标准的4.3、4.4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
为了指导对灭火器的检查,规范灭火器的维修,完善灭火器的监督管理,确保灭火器完好有效,参考国际标准ISO11602-2:2000(E)《 消防-手提式和推车式灭火器 第2部分:检查和维修》制定本地方标准。
本标准编写格式符合GB/T1.1-2000的规定。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是规范性的附录。
本标准由江苏省公安厅消防局提出。
本标准由江苏省公安厅消防局科技处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高宁宇、钱涛、赵伦元、王万能。
灭火器检查与维修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灭火器检查与维修的术语和定义、要求、水压试验、检验规则、维修记录和维修标识。
本标准适用于手提式、推车式灭火器的检查、维修和再充装。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4351 手提式灭火器通用技术条件;
GB 8109 推车式灭火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T9251 气瓶水压试验方法;
GA90 手提式灭火器检验规则;
GA95 灭火器的维修与报废。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有能力的人员 competent person
受过必要的培训,有经验的,带有必不可少的工具、设备、零件和资料(包括生产厂家的服务手册),能够按规定执行灭火器检查、维修和再充装的人员。
3.2
检查 check
为确保灭火器是能用的和可操作的而进行的简单的检验。
3.3
维修 service
为确保灭火器安全操作和有效灭火而对灭火器进行的彻底检查和必要的部件更换。
3.4
再充装 recharge
更换灭火剂。
3.5
工作压力 working pressure
压力计量器或压力表上显示的和贮压式灭火器铭牌上指示的、在20℃时的正常操作压力;或20℃时在气体从贮气瓶到灭火剂储存容器的释放过程中贮气瓶式灭火器中所产生的压力。
3.6
试验压力 test pressure
对灭火器的承压部件进行试验的压力。
要求
4.1 一般规定
4.1.1 用户应负责对灭火器的检查,并委托具备灭火器维修条件(见附录A)的单位进行灭火器的维修、再充装及报废。
4.1.2 用户应掌握和实施4.2中所规定的检查程序。具备灭火器维修条件的单位按照4.3和4.4的规定进行灭火器的维修和再充装。
4.1.3 凡GA95规定应报废的灭火器立即报废,并用符合使用场所要求的灭火器来替换,其灭火级别至少应等于原配灭火器的灭火级别。
4.2 检查
4.2.1 用户从灭火器开始设置时就要进行检查,以后要以1季度的间隔来进行检查。环境恶劣时,应对灭火器进行更频繁的检查。
4.2.2 检查灭火器,应符合以下要求:
a)灭火器应置于设定位置,无障碍物,摆放稳固,没有埋压,没有挪作它用,责任人维护职责落实;
b)灭火器的使用说明应朝外,灭火器箱不得上锁,灭火器应避免日光曝晒和强辐射热;
c)灭火器铭牌应完整清晰,保险销和铅封应完好,灭火器操作要求应清楚易懂;
d)灭火器筒体不应有锈蚀、变形现象,喷嘴不应有变形、开裂、损伤,喷射软管应畅通、不应有变形和损伤,灭火器压力表的外表面不应变形、损伤,灭火器压把、阀体等金属件不应有严重损伤、变形、锈蚀,灭火器的橡胶、塑料件不应变形、变色、老化或断裂;
e)灭火器不应泄漏(通过称量或用手去掂量);
f)灭火器的压力指示器的指针应指在绿区;
g)灭火器应在有效期内,灭火器不属于淘汰产品。
4.2.3 在对灭火器进行检查时,如发现4.2.2中a和b两条款不符合要求,应立即采取整改措施予以纠正;如发现4.2.2中c和d两条款不符合要求,进行相应的维修程序;如发现4.2.2中e和f两条款不符合要求,进行相应的再充装程序;如发现4.2.2中g条款不符合要求,报废灭火器。
4.3 维修
4.3.1 一般规定
4.3.1.1 进行灭火器维修的人员应是有能力的人员。
4.3.1.2 灭火器的维修应按 GA 95的要求进行。
4.3.1.3 二氧化碳灭火器不得采用加热办法充装。
4.3.1.4 维修后的灭火器的使用性能应符合GB 4351及GB 8109要求。
4.3.2 维修程序
灭火器维修按以下程序进行。
a)检查确认灭火器的规格型号;
b)检查灭火器的内部压力,只有在确认灭火器内部无压力时,方可拆卸;
c)对灭火器筒体逐只进行水压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d)对灭火器筒体进行清洗,干粉、二氧化碳及卤代烷类灭火器应将筒体干燥后使用;
e)检查灭火器配件,更换密封件和已损的部件;
f)按灭火器相应标准规定进行灭火剂再充装,并逐只进行气密性试验;
g)对维修后的灭火器进行维修检验,合格后,贴上维修标识;
h)整理维修记录。
注:不同类型的手提式灭火器的维修程序详见附录B。
4.3.3 注意事项
灭火器维修时,注意以下事项:
a)在拆卸灭火器前,只有在确认灭火器内部无压力时,方可拆卸,且要采用安全的拆卸方法和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
b)清理灭火器内残剩灭火剂和充装新的灭火剂时,要防止不同灭火剂混杂污染。
c)对贮气瓶式灭火器进行维修时,贮气瓶不管使用与否,都应释放完二氧化碳,对贮气瓶逐只进行水压试验、清洗、干燥、更换密封件、按规定充装二氧化碳、并逐只进行气密性试验。
4.4 再充装
4.4.1 所有可再充装型灭火器在使用后、维修中或在检查中若发现需换灭火剂时,应由有能力的人员进行再充装。
4.4.2 在进行再充装时,应按制造商的要求进行操作。
4.4.3 用称量的方法来确定灭火剂的再充装量,灭火器再充装后的毛重(总质量)应与制造商标签上的标记量一致。
4.4.4 再充装后,应对贮压式灭火器和贮气瓶式灭火器的贮气瓶进行气密性试验。
4.4.5 机械泡沫和水型灭火器应按照制造商说明书的要求用近期出厂的灭火剂进行再充装。
4.4.6 应使用灭火器铭牌上指定的灭火剂。
4.4.7 一种干粉不应与另一种干粉混合,亦不得被其污染。
4.4.8 灭火器不得从一种类型转换成另一种类型,任何一种灭火器均不得转换充装不同种类的灭火剂。
4.4.9 喷射过的灭火器中剩余的干粉不得再次使用。
4.4.10 进行五年期维修或做水压试验的灭火器应排空。除使用封闭回收、贮存系统外,干粉不得再次使用。在再充装前,应对干粉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干粉灭火剂的干燥和不被混杂。
4.4.11 对所有非水型灭火器,再充装前将空灭火器中的水分处理干净。
4.4.12 卤代烷型灭火器只能按铭牌上规定的灭火剂和剂量去充装。
4.4.13 从卤代烷灭火器中取出灭火剂时,应使用密闭的卤代烷回收系统。取出的卤代烷灭火剂应经净化处理符合制造商要求时,才可以循环使用。
4.4.14 用来计量的压力表每年至少检定一次。
4.4.15 可再充装型贮压式灭火器的内部增压须符合灭火器铭牌上所规定的充装压力的要求。制造商生产的加压异径接口在对灭火器内部进行增压前须联接阀门组合。所设置的调压源在调压到不高于灭火器工作压力0.2MPa时,方可用于对灭火器内部进行增压。
4.4.16 低于-55℃的工业用氮气或其它惰性气体以及不含水分的压缩空气,才可用于贮压式干粉灭火器和卤代烷灭火器的驱动气体。
4.5 报废
4.5.1报废灭火器,应在确认灭火器内部无压力的情况下,在灭火器筒体或钢瓶上打孔,并且用不干胶贴上“报废”的明显标志。
4.5.2 在维修、再充装过程中,当灭火器钢瓶或筒体有下列情况时,灭火器应予以报废:
a)有锡焊、熔接、铜焊或补缀等修补痕迹时;
b)钢瓶或筒体的螺纹受损时;
c)因腐蚀而产生凹坑时;
d)灭火器被火烧过时;
e)灭火器按国家规定应予报废时。
水压试验
5.1 一般规定
5.1.1 在灭火器维修和再充装过程中,应进行水压试验。
5.1.2 进行水压试验操作的人员应是有能力的人员。
5.2 试验时机
5.2.1 灭火器维修和再充装时,对灭火器的承压部件应进行水压试验。
5.2.2 具有间歇喷射功能的灭火器软管组合的水压试验时机同该灭火器筒体水压试验时机一致。
5.2.3 用于贮存惰性驱动气体的高压贮气瓶和二氧化碳灭火器钢瓶,水压试验周期不应超过5年。
5.3 试验压力
5.3.1 灭火器和贮存驱动气体的贮气瓶应按制造商规定的试验压力进行水压试验,或按GB4351、GB8109的规定进行。
5.3.2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软管组合水压试验的压力为10.0MPa,其它各类灭火器的软管组合水压试验的压力为2.0MPa。
5.4 试验程序
5.4.1 将灭火器内部压力泄空,按顺序拆下喷嘴(或喷管)、器头,清洗各部件。
5.4.2 将被试筒体注满水,筒口螺纹与水压泵出水口连接,缓慢加压至试验压力,保压1min,筒体不得有泄漏和明显的变形。
5.4.3 将灭火器软管组合一端关闭,另一螺纹端口与水压泵出水口连接,缓慢加压至试验压力,保压1min,软管组合不得有泄漏和破裂。
5.4.4 试验标识: 水压试验合格的灭火器筒体应有相应的标识。标识内容包括:试验年月、检验员代号、试验压力值。软管组合不要标识。
5.5灭火器筒体残余变形率的测定
5.5.1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钢瓶应按照GB/T9251规定进行筒体残余变形率的测定,其他灭火器可以按照以下简易程序测定筒体残余变形率。
5.5.2水压试验前将灭火器筒体装满水秤重G1;
5.5.3水压试验后再将灭火器筒体装满水秤重G2;
5.5.4残余变形率V按以下公式计算:
V=[(G2-G1)/G1 ] ×100%
5.5.5残余变形率V不得大于3%,否则灭火器筒体应予报废。
检验规则
6.1检验分类
维修或再充装灭火器的质量检验分为灭火器维修检验和灭火器维修能力检验。
表1
序号 检验项目
规定进行的检验项目
灭火器维修检验 灭火器维修能力检验 1 外观质量检查 × × 2 标志 × × 3 水压试验 × × 4 喷射软管及接头强度检验 × × 5 灭火剂充装量检查 × × 6 灭火器气密性检查 × × 7 操作机构检查 × × 8 常温喷射性能检查
× 9 灭火剂质量检验
× 10 振动试验
× 11 结构检查
× 12 灭火试验
×
6.2 维修检验
6.2.1 维修和再充装后的灭火器应经灭火器维修检验合格,并附有维修标识。
6.2.2 灭火器维修检验为逐具检验。
6.2.3 灭火器维修检验项目按表1规定进行。
6.3 维修能力检验
6.3.1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灭火器维修能力检验。
a)维修企业领取营业执照前;
b)维修企业厂址变更时;
c)停止维修半年以上恢复维修时;
d)维修工艺或配件发生重大变化时;
e)正常维修满一年时;
f)质量监督部门提出要求时。
6.3.2灭火器维修能力检验项目按表1规定进行。
6.3.2灭火器维修能力检验的样品从经过灭火器维修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抽取。
6.4 判定规则
参照GB 4351、GB 8109及GA 90中的规定进行检验结果判定。
维修记录和维修标识
7.1 维修单位应对维修的和再充装的灭火器进行编号,并按编号记录维修和再充装信息,确保能够实现维修和再充装灭火器的可追溯性。
7.2 每具维修和再充装后的灭火器都应贴有一个维修标识,并在上面注明灭火器维修编号、维修/再充装日期、水压试验的压力值、维修单位名称、维修人员姓名。
7.3 维修标识应采用发光材料,此标识要用不加热的方法固定在灭火器的筒体上,当将其从灭火器的筒体拆除时,这些标识应自行破损。维修标识不得置于灭火器的正面。
附录A
(规范性附录)
灭火器维修条件
A.1维修厂房
A.1.1 维修厂房总实用面积不得少于60m2。
A.1.2 应独立设置水压试验室、充气室、仓库,维修场地应设有组装区、灌装区、气密试验区、质检区,布局应合理。
A.2 维修设备
A.2.1 维修设备应满足维修品种的需要。
A.2.2 维修设备包括:灭火剂灌装机、驱动气体灌装机、烘干设备、清洗设备、拆卸设备、组装设备、报废设备、灭火剂回收设施。
A.3 检测设备
A.3.1 检测设备应满足维修品种的需要。
A.3.2 电动或手动水压试验机不少于1台。并配置0~4MPa,0~40MPa压力表各不少于2块,其精度不得低于1.5级。试压夹具应满足维修要求。
A.3.3 残余变形测量装置1套(用于二氧化碳灭火器维修)。
A.3.4 恒温气密试验装置1套和高温气密试验装置(用于二氧化碳灭火器维修)。
A.4 计量器具
A.4.1 计量器具应满足维修品种的需要。
A.4.2 计量器具包括;
a)衡器数量和量程应满足维修品种要求,精度不低于1%,其中案称最小刻度为2-5g。
b)游标卡尺不少于1个,精度为0.02mm,规格为0-150mm。
c)M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