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乡长在2010年烟叶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乡长在2010年烟叶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正确分析形势、把握发展机遇
进一步提升全乡烟叶产业发展水平
同志们:新年伊始,党委、政府决定今天召开全乡2010年烟叶生产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全乡烟叶生产工作,安排部署2010年烟叶生产工作,兑现党委、政府关于烟叶生产的各项奖励政策,奖励在烟叶生产工作
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一步调动全乡各级干部抓好烟叶这一优势产业的工作积极性。刚才,乡人民政府重奖了烟叶生产中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并签订了2010年目标责任状,严书记代表党委、政府对全乡的烟叶生产进行了全面总结和回顾,对2010年的工作作了很好的安排部署,**片区和石马村负责人作了很好的表态发言,我完全赞同。同时,在这次会议上,乡党委还表彰了在全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涌现出的十佳排头兵,他们都是各行各业的标兵。乡党委号召,全乡广大党员干部向这十名同志学习,以先进为榜样,更好的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在此,我提议,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获得表彰的“十佳排头兵”和在烟叶生产中涌现出的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表示最热烈的祝贺。也希望大家深刻领会这次会议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鼓足干劲,扎实工作,确保我乡2010年的各项工作起好步,开好局,为实现2010年全乡经济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我就如何抓好今年的烟叶生产讲以下几个方面的意见。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坚持持之以恒的抓好烟叶生产的信心和决心不动摇
刚刚过去的,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全乡上下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决策部署,结合**乡情,同心协力,真抓实干,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我们的烟叶生产,克服了金融危机带来的冲击,战胜了低温、寡照等自然灾害对烟叶生产造成的不利条件,全乡烟叶生产工作取得了难能可贵的可喜成绩,可以说是亮点份呈,全面发展,各项工作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全乡种植面积19000多亩,收购量6万担,收购均价5.1元,烟叶单项收入3500万元,创税收680万元,是全乡白肋烟种植的历史最高水平。烟草产业得到突破性发展,带动了全乡经济工作全面升级,**乡的工作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得到了全乡人民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全面实现了烟农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的三增目标。
(一)不失时机的抢抓机遇。近几年来,烟叶生产的政策机遇、市场机遇,有利于把这一产业做大做强,乡党委、政府一班人,结合我乡实际,瞄准这一产业,倾其全力,把烟叶生产作为全乡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全乡已有3个800亩以上的专业新村,13个500亩以上的专业村,11个300亩以上的重点村,并突出抓好6条1000亩示范线。像周塘、石马、易家荒村等村的村支两委在抓烟叶生产工作上在全乡带了好头,起到了排头兵的作用,并得到了乡党委、政府的重奖。在烟叶收购工作中,我们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抓分级扎把,抓预检工作,抓早收早卖,抓收购秩序、收购进度、杜绝烟叶外流,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收购总量的完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都是值得我们总结和吸取的经验。
(二)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规范化种植,使全乡的烟叶产量、质量得到了大的提升。全乡共建标准化晾房2100栋,烟水配套工作超年度任务,漂浮育苗覆盖面达到90%以上,产前投入达到700万元,亩均达到400元以上,三先三带一深栽技术基本普及,特别是改善晾制条件和方法收到明显效果,使我乡的烟叶质量上升,均价提升较快,达到全县平均水平。
(三)加大奖励力度,部门配合密切。乡党委、政府在烟叶生产工作上将兑现各项奖励资金51万元分布到有关单位、片区党总支和村支两委,奖励额度是历史上最高的,也是对大家工作的充分肯定,奖励面是最广的,也是为了进一步的调动、抓好2010年烟叶生产积极性的重大措施,充分体现了党委、政府为抓好2010年烟叶生产的决心和信心。烟草部门在的烟叶生产收购工作中与行政部门的配合力度是前所未有的,基本上能按党委政府的工作思路落实到位,这一态势要进一步的发扬光大。
回顾的烟叶生产工作,我们有很多值得总结的地方,但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全乡的烟叶生产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差距。一是标准化生产意识还不够,对标准化生产抓的还不到位,不具体。其次是对抓质量就是抓效益的认识还不够,甚至观念还停留在广种薄收和简单完成数量任务上,同时,在烟叶生产,收购等各个环节仍然存在考核不严格,工作不到位问题,等等以上这些问题,是影响全乡烟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障碍,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在今后工作中切实加以研究和解决,坚定信心,克服困难,扎实工作。但要我们把好的东西发扬光大,把不足之处加以改进,继续保持良好的精神
状态和务实的工作作风,就一定能使全乡2010年的烟叶生产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抓住重点,把握关键,坚定及早谋划和落实好2010年烟叶生产工作任务不动摇
对2010年的烟叶生产工作,严书记都作了具体安排,请三片和各村各单位要早谋划,早安排,早落实。我在这里再强调几点。
一要冷静分析形势,加快发展步伐。2010年白肋烟生产的政策优势,市场行情都是非常有利的。首先我们乡被定为全县现代烟草农业整乡推进示范乡镇,州公司已列为重点扶持发展产区之一,县政府在经济工作会议上将我乡定为连片种植板块基地,为我乡争创全省第一白肋烟乡镇创造了外部条件。其次市场行情有利于白肋烟的发展,全国的形势是烤烟生产过剩,压缩计划面积,白肋烟求大于供,增加计划面积,而且真正形成板块将划归大型烟厂的生产基地,烟农得到的扶持、实惠将更多。同时我乡种植烟叶历史悠久,技术资源丰富,适应种植面广,气候条件优异,是得天独厚的优势,打造白烟全省第一的条件已经成熟,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些优势,把这一富民强乡产业抓出成效。
二要明确目标,抓重点、亮点。2010年,全乡的白肋烟工作目标已敲定,全乡种植面积达到22500亩,收购量6.5万担,培育7个专业新村建设,抓好6条示范线和两个示范园的工作,要做到规模大、示范新、质量高、效果好,真正实现规模化、规范化、有亮点(来源:公务员在线 http://www.xiexiebang.com)、有看点。
三要全乡各级干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把白肋烟生产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抓好抓实。白肋烟生产是我乡的一项优势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经济支撑,是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体现工作效果的重要标志,我们一定要做到思想统一,行动一致,把这项工作始终当作首要工作来抓,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动员的工作力度,充分调动广大烟农的种烟积极性和全体干部抓好烟叶生产的工作积极性,做到年度常年抓,环节重抓,重点环节全力抓。
四要今年的工作重点我们要下决心抓好2个千亩村,5个800亩以上的专业新村建设和6条千亩规模示范线,同时抓好两个标准化示范园。凡规划的专业新村、千亩示范线要加强领导,要提早动员排除一切困难和干扰,坚决按照规划抓落实,使之成为全乡烟叶生产的亮点和看点。
五要突出搞好部门配合。烟草部门要继续搞好配合,同时抓好内部管理,要做到把精干力量放在重点区域工作,要加大内部管理的力度,杜绝坑农、害农的行为,搞好服务,搞好兑现(烟棚、烟款)。树立良好的部门形象,乡直有关单位要全力配合形成互动,紧紧围绕乡党委的科学决策开展工作,做烟叶发展的有功之臣,做产业发展的得力帮手。
三、强化责任,加强考核,坚定合力推进全乡烟叶产业健康发展上水平不动摇
抓好烟叶产业的发展,是贯彻落实全县经济工作会议和两会精神的具体行动,是抓好新农村的重要抓手,新的一年,我们将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全乡上下要站在全局的高度,明确责任,强化考核,合力推进全乡烟叶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烟叶生产发展的好不好,加强领导是关键。各单位都要继续发扬好的传统,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书记、主任要亲自抓,其他成员具体抓,全乡上下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发展局面。从明年开始,驻片领导就要深入到各村知道烟叶生产,一直工作到腊月二十二,不准放假,要在一周内把年前的工作搞到位。
二是加强目标考核。大小会议上,我都强调了目标考核兑现的问题,很多人不信,今天我们已严格兑现了。2010年全乡对白肋烟生产仍然实行严格的奖惩兑现政策,奖惩兑现从我做起,从班子成员做起,严格执行乡下达的奖励措施,做到不姑息、不迁就,要有跳起来摘桃子的机制,激励工作的热情和激情,仍然实行项目扶持产业,产业带动项目的方式,使全乡烟草产业在2010年真正上水平、上档次,真正达到强基础、上水平、调结构、增效益、添活力、可持续的工作要求,为夺取2010年烟叶生产新突破而努力。
三是加强检查督办。要实行烟叶生产督察制度,促进各项技术措施和工作任务的落实,要加大检查督办力度,在育苗、移栽、大田管理、预检收购等主要环节,党委、政府将组成督察专班对个单位进行检查督办,并对阶段检查情况进行通报和考核兑现,确保阶段工作目标的落实。
同志们,做好2010年烟叶生产工作,事关烟叶产业健康发展,事关新农村建设,事关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我们一定要按照乡党委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求真务实,克难奋进,扎实工作,以优异的成绩为促进**和谐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在2006年全市烟叶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O m文秘
同志们:
这次会议非常重要。春节刚过,市委、市政府就在此召开全市烟叶工作会议,充分表达了市委、市政府对我市烟叶工作的高度重视。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省烟叶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现场会议精神,总结2005年及“十五”期间我市烟叶生产工作,安排部署2006年及“十一五”期间的烟叶生产工作。会议将表彰奖励2005烤烟生产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等一会儿,XX书记、XX市长将对加快我市优质烟叶产业的发展作重要指示,请大家认真贯彻执行。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2005年我市烟叶工作情况
去年,对于我市来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一方面是我们克服了35年不遇的干旱和40年不遇的高温影响,另一方面是战胜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省烟草公司的指导下,坚持烟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经过全市上下干群的共同努力,克服重重困难,我市烟叶生产在2004年的基础上再次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连续四年实现了我市烟叶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在此,我代表市政府向长年辛勤工作在烟叶生产第一线的同志们表示深深敬意和诚挚的问候,向关心支持烟草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即将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科技兴烟农户代表表示热烈的祝贺!
总结我市2005年的烟叶工作,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规模扩大,产量增加,质量提高,促农增收。
2005年,除了种植面积未能完成8万亩的目标任务外,其余目标任务全部超额完成,用十六个字概括,就是“规模扩大,产量增加,质量提高,促农增收”。2005年,全市种植烤烟7.7万亩,完成计划的96%,比上年的4.4万亩增长75%;收购烟叶20.4万担,完成计划的102%,比上年的13.6万担增长50%;上等烟占28.81%、上中等烟占85.58%,分别比上年增长2%和1%;收购均价为9.94元/公斤,比上年的9.28元/公斤增长7%;烟农实现收入12400万元,比上年的7887元增长52%。去年,烟叶产业为“促农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在米易县民区为农民人均增收贡献了500元以上,而麻陇乡就达到了800元。
(二)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是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关键战略性措施。2005年,全市烟叶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烟叶产区牢牢把握“科学规划、专家设计、明确权责、加强监管、规范运行”的原则,在地方党委、政府的强力领导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力打造烟水、烤房、标准化站点、防雹和烟路等五项基础工程。新建烤房5560 座;新(扩)建了的米易南坝、盐边共和等10个烟叶收购标准化站点,共计1.1万平方米,新建仓储中心仓库1.2万平方米;新增防雹点2个,达到70个固定防雹点和2个移动防雹点;烟路建设方面,投入了 350万元完善和修复烟区道路。2005年,我市烟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是烟水配套工作,从去年9月开始,到12月底结束,我市共修建小水窖36147口,总容积达99万立方米,总投资1亿多元。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我市烟叶生产经营条件得到改善,防灾抗灾能力得到增强,特别是已建成的烟水配套设施将在提高烟叶质量、促进烟农增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三)科技兴烟战略稳步推进。
1、制定了《XXX市优质烤烟生产技术方案》。为全面提高科技兴烟水平,市烟草公司整合国家局技术政策、烟草科研技术成果和《四川省烟叶生产技术方案》,结合XXX市气候、土壤特点,制定了包括优化布局、选种、育苗、整地、理厢、移栽、大田管理、病虫害防治、成熟采收、烘烤、分级扎把、交售等烤烟生产收购全过程技术标准的《XXX市优质烤烟生产技术方案(2005)》,并及时印发给每一位烤烟生产管理人员、烟技员和广大烟农,为科学规范生产技术提供了依据。
2、提高了烟农技术水平。采取多种形式对烟农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了烟农技术水平。去年共培训烟农125次,60000余人次。一是通过理论培训提高烟农的理论水平和科技兴烟意识,以会种、会烤、会分级“三会”为目标,通过完善培训手段,丰富培训内容,提高培训效果,使广大烟农真正掌握烟叶生产的关键性技术,提高种植水平。二是通过现场指导,提高烟农的操作水平,统一规范化标准,提高规范化生产水平。三是认真实施烟农户籍化管理,为烟农提供个性化服务,缩小烟农与烟农之间掌握种植技术的差异,平衡烟农与烟农、村与村、乡与乡的种植水平。
3、壮大了烟技员队伍。为有效落实生产技术方案,提高实用技术推广到位率,烟草部门进一步加强了队伍建设和培训,生产及技术管理队伍素质得到较大提高。在烟技员队伍建设方面,调整充实了烟技员队伍,提高了烟技员整体素质,并有效推进烟技员队伍的专业化与本地化相结合,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基层服务体系。2005年,全市共有227名烟技员、168名村社辅导员。
4、其它措施。在生产中,大力推广“云烟85”、“云烟87”、“红花大金元”等优良品种,使品种结构更加合理;推广漂浮育苗,基本上实现了以乡、村、社为单位的集中育苗,合理密植达到技术方案要求,按时完成移栽定植;平衡施肥基本落实到位,全面启动示范片建设工程;在县(区)植保部门的配合下,开展病虫害统防统治,病虫害发生率和危害较去年大为减少。生产技术方案和实用技术的贯彻落实,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烤烟种植技术整体水平的提高和烟叶亩产量、等级质量、烟叶内在质量的较大提高。
(四)扶持力度加大,扶持政策不断完善。
为加大对烟叶产业的扶持,2005年,我市不断加大对烟叶产业的投入,全市安排烤烟扶持专项资金1400万元,比2004年增加600万元。同时,扶持政策不断完善:一是继续执行四川省关于烟叶生产特产税及附加税返还扶持烟农的规定。二是实行种植补贴,对烟农每亩补贴不低于90元。三是实行烤房建设补贴,对烟农新建标准化烤房补贴为400元/座。四是实行了燃煤补贴,为保护生态环境,对用煤或电烘烤烟的烟农,实行8元/担的燃煤补贴。五是进一步完善烤烟生产风险救助体系建设。去年6月末,我市在全省率先全面开展了烟叶自然灾害商业保险。适逢去年我市遭遇到严重的洪涝灾害,保险公司按协议进行了理赔,面积达到 6368.67亩,赔付60.11万元,最高赔付达到315元/亩。通过烟叶自然灾害商业保险,调动了农民种烟的积极性。六是建立了基本烟田保护制度。
(五)烟叶产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形成。
2005年5月,市政府制定了《XXX市烟叶产业可持续发展规划》,2005年8月,市政府与四川省烟草专卖局签订了《加快建设XXX优质烤烟生产的战略合作协议》。发展规划和合作协议是我市烟叶工作中的两件大事,形成了我市烟叶产业“十一五”发展目标,即:到“十一五”末,全市建成配套设施完善的基本烟田40万亩,年种植烤烟23万亩,稳定产量60万担,上等烟35%,上中等烟90%以上,成为全国优质烤烟生产基地;建成攀西烟草物流中心;建成烤烟打叶复烤厂(60万担/年)1座;引进国内知名烟草集团在我市建设优质烟叶生产基地10万亩以上。
二、对“十五”期间我市烟叶工作的评价
“十五”的五年,是我市烟叶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五年,我市的烟叶产业由2001年的面积0.5万亩,1万担,烟农收入233万元,发展到2005年的7.7万亩,20.4万担,烟农收入12400万元,分别翻了14番、19番、52番。烟叶产业已成为我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我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成功范例,在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总结“十五”的烟叶工作,概括起来有“五离不开”,即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各有关部门的分工配合和大力支持,离不开烟草公司的具体指导和大量资金投入,离不开公司+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离不开广大烟农的辛勤劳动。
三、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一是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水利设施不完善,烟区道路不畅通,防雹设施陈旧,收购站点少和仓储设施容量小;二是生产技术适应不了生产规模的大力扩张,烟农、烟技员和烟草职工队伍,还不能充分适应当前的需求;三是一部分基层干部和农民认识还不高,种烟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还没有烤烟打叶复烤厂,烟叶损失比较大,质量不能保证;五是风险救助机制、激励机制等还没有完全建立。
四、关于“十一五”期间和2006年的烟叶工作的意见
“十一五”是我市实现烟叶产业可持续发展、建立全国优质烟叶生产基地的关键时期,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起步之年,开好局、起好步,非常重要。各级各部门要齐心协力、扎实推进,确保烟叶工作2006年“十一五”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一)进一步提高对发展烟叶产业的认识。
去年初,市委、市政府明确将烟叶产业定位为我市特别是“山区和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去年末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今年初的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这是我市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历史机遇,全市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出发,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烟叶产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真正把重视、扶持烟叶生产作为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重要举措,把支持、帮助烟区发展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具体行动,抓住机遇,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我市烟叶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二)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烟叶综合生产能力。
重点是加强烟站、烟房和烟区水、路等相关设施建设。
“十一五”期间,烟草部门要积极筹措资金,推进烟站整合,重点扶持发展一批规模大的烟站,并按照“功能齐全、制度健全、队伍精干、服务一流”的要求,全部建成标准化烟站,提升烟站组织生产、服务烟农、推广技术的功能和水平。适应规模化种植的需要,大力推广密集烤房,降低烘烤成本,提高烘烤质量,特别是对于重点种烟村、烟叶生产生态村和烟叶农场等各种集约化、规模化生产模式,要加快配备密集烤房。2006年的重点工作还是实施烟水配套工程,要完成6.8万口小水窖的目标,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科学规划、突出重点、整体推进”的原则,逐步完善水利设施,改善烟叶生产条件,提高烟叶种植效益。
各县(区)要把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基地建设等项目,加大投入。有条件的地方可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加快烤房和烟区水、路等生产设施建设。
(三)狠抓科技落实,不断提高烟叶质量和烟叶生产整体水平。
实用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是科技兴烟、实现烤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必须把科技进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各项实用技术的推广力度,不断提高烟叶生产的科技含量,节约成本,减少投入,让烟农从繁杂低效的农事劳作中解放出来,把主要精力用在烟叶生产的关键环节上,切实提高烟叶质量和烟叶生产整体水平。尤其是要突出“调整品种结构,推广漂浮育苗和集约化、商品化育苗,示范推广智能化、自动化密集式烤房和集约化、专业化、商品化烘烤模式”等技术重点,狠抓各项技术措施的落实,全面提高科学技术到位率和贡献率。大力推进烟叶科技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烟叶科技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加快基层烟叶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专业技能培训,培养一支生产科研开发和技术推广队伍,提高烟农的科技素质和技术水平。市农科所、林科所等要把烟叶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关键技术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创新生产组织模式,提高集约化生产、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水平。
一是大力提倡适度规模生产模式。积极引导烟草公司、企业职工、烟农或社会力量参与农场建设,或采取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的规模生产模式。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大力发展烟农协会、烟农互助组等多种形式的烟叶生产合作经济组织,提高烟农的组织化程度。
二是积极推进烟厂办基地建设。借鉴这几年上海卷烟厂、武汉卷烟厂在XXX办基地的成功经验,围绕重点企业和优势品牌推进烟厂办基地建设,选择企业实力强、品牌附加值高的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采用基地化生产、市场化运作模式,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内大部分烟区实行基地化生产。
三是探索建立烟叶生产生态村。在具备优质烟叶生产条件的重点种烟村,通过大力发展“订单”烟叶等措施,给予重点扶持,通过实施土壤改良、烟水配套、专业化生产、社会化服务等一系列措施,提高种烟效益,把烟叶生产培植为当地优势产业,逐步建立起以发展烟叶为主的烟叶生产生态村,并逐步建立起独具特色的烟叶生产产业带。
四是大力培植烟叶生产种植大户。制定扶持政策,在烤房建设、水利配套、化肥农药、烟苗供应等方面给予扶持,引导、促进种烟农户向种烟大户发展。
五是全面推行集约化、专业化生产模式。积极推广统一育苗、统一移栽、统一施肥、统一植保、集中烘烤的集约化生产方式,不断简化烟农劳动程序,降低劳动强度,减少用工时间。
六是逐步建立“责任到人、考核到位、规范管理、绩效挂钩”的烟农和内部管理运行机制,构筑起以烟农为中心、以烟站为基础的生产服务体系和公司、烟站、职工捆绑考核,按绩分配的奖惩机制。将烟农全部纳入服务管理网络,切实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五)健全生产保障机制,切实维护农民利益。
一是完善气象服务及防雹减灾体系。各地县(区)要高度重视防雹减灾工作,不断建立完善烟草气象服务及防雹减灾体系,明确部门职责,加强协作配合,科学组织烟叶生产,降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给烟叶生产带来的危害,切实减小种烟风险,增加烟农收入。
二是完善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统防统治体系。各烟草部门要进一步充实完善全市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统防统治体系,建立烟草病虫害快速反应机制和有效控制机制,切实减轻突发性病虫害给烟叶生产造成的损失。
三是实施风雹灾害保险或风险储备金制度。按照市场化运作的思路,进一步建立健全烟草部门、保险公司和烟农的风险共担机制,一旦发生风、雹等自然灾害,要给予烟农合理经济补偿,切实保护好烟农利益,减少烟农后顾之忧,保护和引导好烟农种烟积极性。
(六)关于今年的工作。
今年要完成12万亩、30万担的烟叶生产任务,烟农收入达到1.5亿以上,政府在《关于抓好2006烟叶生产工作的通知》里对今年的工作做了具体安排,各级各部门要抓好贯彻落实。
同志们,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机遇,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以工促农,以工哺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烟叶质量、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科技为动力,优化生产布局,加大扶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服务措施,降低种烟风险,走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生产的路子,为把我市打造成中国的“津巴布韦”、实现烟叶产业可持续发展而努力奋斗!
莲山 课件 w ww.5Y k J.cO m文秘
第三篇:**局长在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讲话
同志们:
我们召开这次全省安监局长座谈会,主要是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按照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提出的“六个强化”的要求,研究和部署安监工作的重点,明确任务。经过昨天一天的会议,大家交流工作和经验,对省局和全省的安全监管工作也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许多好的工作经验大家要互相学习和借鉴,许多
好的建议我们将认真吸收采纳。下面,我结合大家谈的内容,再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增强做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去年以来,全省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围绕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中心任务和工作重点,克服机构不全、人员缺少,经费紧张等困难,以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扎扎实实开展工作,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的基本稳定,为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
回顾去年的工作,以下几个方面尤其值得肯定:一是全面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加快了安全生产法制建设的步伐。去年,全省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以安全生产年活动为载体,加大学习、宣传和贯彻《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的工作力度,加快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配套规章的制定,先后出台了诸如危险化学品管理等十余个规范性文件。杭州、宁波等地也积极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全省安全生产监管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二是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得到一定的改善。在各级政府的重视和安监部门的努力争取下,全省安监机构和队伍建设有所加强,部分市县的安监机构和人员得到充实。全省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监管人员已由年初的400余人增加到目前的600多人,部分县(市、区)还建立了安全监察大队,并积极尝试在乡镇建立安全生产监管队伍;三是安全生产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各项工作得到加强。去年,全省各级安监部门继续强化各级安全责任的落实,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与培训,深入组织开展各项安全大检查,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严肃查处各种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一年中,全省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和依法取缔、关闭的小厂、小矿等生产经营单位共2600多家。全省矿山点多、面广、规模小、安全生产条件差的状况初步得到改观;通过全面整顿,目前全省尚有的58家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条件和管理水平都有一些改善;4500多家危化品生产经营单位完成了安全评价工作,剧毒化学品的经营单位也从整顿前的585家缩减到50家;全省查封了800余台不符合安全生产要求的冲压设备,并有15000余台的冲压设备安装了防护装置。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正确认识当前全省安全生产面临的形势,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做好当前安全生产工作,既有许多有利的条件,也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对此要保持清醒的认识。
一是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取得进展,但仍满足不了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需要。目前全省只有温州市和极少数县(市、区)建立了安全生产监管机构,部分市、县(市、区)加挂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的牌子。但现有安全生产监管机构设置与监管力量,与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实际需要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也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已经挂牌设立的,大多不具备行政法人和执法主体资格。
二是安全生产监管力度有所加大,但加强依法监管的任务仍十分艰巨。去年,我省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一些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依法采取了责令停产、停业整顿、吊销有关证照、实施经济处罚、直至关闭、取缔等法律措施,这对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改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条件,加强事故防范,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从总体上看,监管不到位、查处不得力的现象还较普遍存在。一方面,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还存在大量的盲区和死角;另一方面,我们对发现的事故隐患或违法行为,整改、处理不严,有的甚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三是各级政府安全生产责任进一步落实,但基层和企业的安全责任落实仍是一个薄弱环节。这几年来,我省各级政府把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作为加强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中心环节来抓,将安全生产考核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县(市、区)及乡镇,以及政府各部门和单位。但在基层政府和企业的层面上,安全生产责任的落实还有很大差距:有些乡镇责任书一签了之,没有具体抓落实和督促检查。特别是大量中小型民营和个私企业,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疏于安全管理,事故隐患多,这些都是企业主体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的具体反映。
四是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与培训工作取得成效,但广大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仍然不高。去年以来,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通过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与培训考核工作,加强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不少中小企业中大量雇用的务工农民,绝大多数没有经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操作技能培训,他们安全生产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在各类事故中往往既是肇事者,又是受害者。
我们要客观认识当前我省安全生产状况,研究新形势下安全生产的特点和规律,从我省的实际出发,立足当前,坚定信心,紧紧抓住影响安全生产稳定好转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扎扎实实做
好各项工作,推进安全生产工作从人治向法治、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从集中开展专项整治向规范化、经常化、制度化管理、从事后查处向强化基础、从以控制伤亡事故为主向全面做好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五个转变”,尽快实现我省安全生产状况的稳定好转。
二、突出重点,求真务实,扎扎实实做好工矿企业安全生产工作
关于今年的安全生产工作,省政府召开的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已作了部署,重点是抓好“六个强化”。下面,我就进一步围绕六个强化,做好工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立足防范,切实抓好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与整改。根据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指示要求,省局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工矿企业重大事故隐患排查与整改工作。排查的重点是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矿山生产与采掘施工、烟花爆竹生产、民用爆破器材生产、建筑施工等领域。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加强领导,制订具体工作方案,指导和督查重大事故隐患排查与整改工作。
(二)加强监控,认真搞好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与监督管理。实施重大危险源的监控与管理,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实现“关口前移”、“重心下移”的重要措施,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建立我省重大危险源监控机制也多次作出指示,要求我们摸清底数,制订预案措施,加强防范。为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省局专门成立了重大危险源申报登记工作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并正着手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各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宣传培训教育工作,摸清底数,掌握动态,促进我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建设,为下一步制订预案措施,加强防范,提供可靠的依据。
(三)强化监管,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执法行动,严肃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依法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管,不仅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需要,也是安监部门自身履行法律职责的需要。为搞好这项工作,省局已拟定了全省工矿企业安全生产执法行动方案,对执法检查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工作步骤和主要措施均提出了要求。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认真组织开展好执法行动,督促有关生产经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依法监管,也包括加大生产安全事故特别是重特大事故的行政责任追究力度,要通过安全生产执法行动,改变目前执法不严的状况。
(四)堵疏结合,综合治理,抓好矿山安全整治。多年来,矿山事故死亡人数一直位居我省工矿各行业伤亡事故之首。2000年我省开展矿山安全专项整治以来,已先后关闭了各类矿山企业4175家,但截止到去年底,我省矿山企业总数仍有3802家(其中约90是露天矿山),安全生产问题仍然突出。今年2月27日,婺城区双峰砩矿发生采空区大面积坍塌,15名井下作业人员受困,经全力抢救,13名获救,2人死亡;3月1日,临安市河桥镇石瑞砩石矿清理矿洞塌方时,3名作业人员被埋,2人死亡,1人受伤。3月30日,王永明副省长主持召开了全省矿山安全整治会议,对今年矿山安全整治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整治标准,以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矿山和淘汰落后开采方法为重点开展好整治工作,把住矿山安全准入关口,力争实现今年全省矿山事故死亡人数下降3的目标。
(五)深化工作,继续抓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和烟花爆竹专项整治。今年的整治工作要以2003年统计为基数,要努力实现下列目标: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安全评估率达到95以上,定点批准书审查考核颁发率达到90以上;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经营许可证换发率达到100;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单位登记率达到70以上。在烟花爆竹安全监管职能未移交前,各地要配合公安部门,做好相关工作。职能移交后,要全面开展烟花爆竹生产、经营企业的安全评估,并加大安全监管力度。今年内,烟花爆竹生产企业的安全评估率要达到100,经营企业安全评估率也要达到50以上,力争使我省这一行业领域中安全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程度。
(六)落实措施,制订和完善事故应急处置预案,逐步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今年以来,国务院和省政府领导对应急机制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省局已将制订和完善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列为今年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切实抓好应急预案的制订与完善工作,逐步建立和完善应急救援体系。要把预案制订与安全生产宣传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有机的结合起来,把预案演练作为今年全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重要内容,并在演练中及时修订、完善。要尽快建立省、市两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的应急救援资源,建设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专业化应急救援队伍,提高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效率和应急反应能力。
(七)加强调研,编制好全省安全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根据国家安监局的部署,全国安全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已全面展开,省局对全省安全生产“十一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方案也已作部署。各市安监部门要按照国家和省局的要求,加强领导,调查研究,制订方案,认真实施,保质保量完成编制任务。
(八)贯彻《决定》,把《决定》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国务院专门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这是党和政府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又一重大举措。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国家局出台了一个指导意见,对有关重点问题提出了原则性要求。省政府也将在近期出台《关于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省政府的《决定》出台以后,省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协商和制定有关可操作性的办法。各地安监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决定》精神,对《决定》提出的有关政策措施,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具体的操作办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贯彻落实上狠下功夫,使安全生产工作得到实实在在的加强。
(九)实施《条例》,严格把好安全生产准入关。《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颁布实施,把对企业安全监管的关口向前移了一大步,为加强源头管理提供了法律依据。全省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一是要做好宣传工作,创造有利的社会舆论环境;二是要指导、帮助企业改善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加强安全管理,使之尽快具备办证条件;三是要按照法律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认真审查企业安全生产资格,把好发证关;四是对确实存在较大差距,即使经过整改也难以达到法律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要坚决从市场退出;五是要实施动态管理,当企业安全条件恶化,达不到国家或行业规定的安全标准时,就要及时淘汰,收回有关证照。通过实施动态管理,不断提高企业的总体安全素质。
(十)积极探索,切实加强非公有制企业的安全监管工作。4月10日至11日,国家局在广东省佛山市召开了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监管现场会。这次会议,对我省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监管来说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
广东省在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监管方面的基本做法主要有:一是建章立制,逐步完善安全生产配套法规体系。二是强化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推动安全生产监管重心下移。三是依法行政,不断改进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手段。四是深化改革,推进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创新。五是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强化日常监管。广东的许多做法我们也都在积极借鉴,但总体上我们在工作力度和深度方面还不够,成效不大。下一步,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一些措施,贯彻落实好广东会议的精神,切实抓好我省中小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一是要下决心转变思想观念,把加强安全监管作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战略性举措。二是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把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安全监管摆上应有的重要位置,逐级抓好落实。三是加强机构队伍建设,完善监管体系。四是要用足用好经济手段,强化经济政策的导向作用。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安全监管,主要依靠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五是要加强法制建设,坚持依法监管。六是加大安全投入,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要对非公有制企业安全生产投入问题实行严格的监管和督促,促使企业落实《安全生产法》关于安全投入的法律规定,及时淘汰危及安全的工艺和设备,积极采用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和新材料,推动企业科技进步,改善安全生产基础条件。
三、理清思路,转变作风,正确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综合协调职能
安全生产综合监管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多行业、多领域,以及社会各个层面。我们必须迎难而上,通过加强自身建设,进一步更新观念,规范工作行为,理顺和处理好各方面的工作关系,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综合管理水平,推进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扎实有效的开展。
第一,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队伍和体系建设。吕祖善省长在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积极推进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建设。首先要建立健全市、县(市、区)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各地要加大力度,尽快在全省各市、县(市、区)普遍建立相应的监管机构,做到机构、人员经费三落实。”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要积极向政府反映情况,各市局领导在到各地检查安全生产或其他工作联系时,要向当地政府的主要领导沟通这方面情况,督促各县政府尽快建立安全监管机构、落实人员和经费。有条件的地方要加快建立安全生产执法监察大队,经济发达,企业较多的乡镇(街道)也要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建立乡镇(街道)安全监管队伍。
第二,依法履行工作职责,正确处理好依法监管和综合管理的关系。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是《安全生产法》的执法主体,负有依法对安全生产实施综合监督管理的重要职责,同时也承担着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的日常工作,工作任务十分繁重。依法履行职能,必须要正确处理好综合监管与行业部门专门管理的关系,安监部门既要指导、协调和监督行业管理部门所承担的专项安全监管工作,又不能取代行业管理部门在安全生产上的职能,要加强与各行业部门之间的协调联系,相互支持配合。各地安监机构成立后,要按照政府下达的“三定”方案,正确履行好职责,处理好工作关系,分清工作层次。对工矿企业等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监管,要按照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抓实抓好;对道路和水上交通运输、防火等方面的安全监管工作,要按照综合协调管理的要求,配合有关部门努力做好;对安全生产工作面上的有关情况,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向政府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提供信息。要摆正位置、充分发挥综合监管作用,关键是要正确把握安全生产综合监管的基本职责,做到“三个到位”和“三不”。所谓“三个到位”,就是思想认识要到位;履行职责要到位;工作措施要到位。而“三不”,则一是工作不缺位。即该管的事一定要管好、做实,抓出成效;二是不越位。即不能把我们不该管,实际上也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情揽过来。属于行业部门职责范围内的事,安监部门应履行综合监管职能;三是不错位。即我们安监部门要与其他负有安全监管工作的部门各司其职,不能代替他们的工作,还要与生产经营单位分清职责,不能替代他们去抓其内部的安全管理。总之,在工作中,既要树立安全生产综合监管的权威,也要充分发挥好行业管理部门的作用,使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第三,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严格规范安全生产监管各项工作行为。新时期的安全生产工作与以往有着很大的区别,要正确履行好安全监管的职能,我们必须转变思想,更新观念,改进作风,创新思路。把监管手段从一般性的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转向依靠科技手段、提高综合监管的科技含量上来;把单纯依靠集中整治转向既抓集中整治又加强日常监管上来;把注重行政审批转向行政许可上来;把依靠高压看管转向建立长效机制上来。要跳出习惯思维和传统的工作思路,把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安全生产的综合监管上,严格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监管干部,一定要增强和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切实履行好法律赋予的职责,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和工作行为。下一步,省局将根据国家局和省政府领导的要求,对事故调查处理等有关工作作出硬性的规定。当前,首先要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几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抓好事故查处工作,确保及时结案。今年,省政府对省局实行目标管理责任考核,其中事故结案率作为一类考核目标。省政府对各市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指标中,也把事故查处与结案情况作为一项重要的管理指标,各级安监部门一定要充分予以重视。二是要及时报告安全生产信息特别是重特大事故信息。各级安监部门对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在向当地政府进行报告的同时,要及时向省局报告,特别是重特大事故的信息,要在规定时间内准确上报。三是要认真做好省、市领导的批示件的落实和督办。今后,凡发现事故查处久拖不决、结案超过时限、安全生产信息报告不及时、对上级有关部门领导批示督办不力、工作不落实等情况,省局将对其进行全省通报,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相关责任。
第四篇:在全市烟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烟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进
一、认清形势,进一步增强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责任感使命感
2011年,是国家烟草专卖局推行“烟叶原料保障上水平”战略的第一年。全市各区县、各部门坚持把“稳定规模、提升质量”作为烟叶工作的首要任务和重中之重,克服了产业竞争、种烟成本持续上升、农资价格上涨和严重干旱影响等诸多不利因素,着力夯实基础、强化管理、提升水平,实现了全市烟叶生产稳步健康发展。全年工作呈现四个亮点:一是产业规模稳步提升。全市落实烤烟种植面积12.4万亩,实现烟农户均种植面积23.7亩,创历史新高。全年收购烟叶21.73万担,实现烟叶产值1.78亿元。二是烟草质量显著提高。积极推进烟叶标准化生产,5个产烟县收购等级合格率全部达标,其中4个县达到中等烟比例,超过目标要求。三是发展基础不断夯实。进一步完善烤烟政策性保险制度,出台了总投入高达4600万元的产前无偿投入扶持政策。全年烟基投入1.22亿元,用于烟水配套工程、机耕道工程、密集型烤房建设和购置小农机具补贴,顺利通过了烟基工程省级验收。中国烟草大型水源工程筠连后沟水库完成了前期工作,已进入审批阶段,预计今年可以开工建设。四是工商共建迈出新步伐。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专业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三种生产组织主体,与红云红河、浙江中烟、广东中烟、川渝中烟等4家工业企业共建了6个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单元,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取得长足发展。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各区县、各有关部门奋力拼搏、通力合作、协力攻坚的结果。借此机会,向各区县党委、政府,市级相关部门和企业表示衷心的感谢!向辛勤工作在烟叶战线上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烟叶工作还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尤其是面对“烟叶原料保障上水平”的新要求,在打造全省重要的独具特色的优质烟叶生产基地目标方面还有一定差距。一是烤烟产业稳步发展的压力增大。近年来,烟区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不断增多,部分地方出现劳动力短缺,粮食和烟用农资价格居高不下,加之2011年遭受了严重旱灾,对烟农种烟积极性有一定影响。二是烤烟生产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与全国及省内部分先进烟区相比,我市烤烟生产整体水平依然偏低,不同区域之间发展很不平衡。三是烤烟生产规模整体偏小。由于受国家“双控”限制,近年来我市烟叶生产规模一直在30万担左右,未能实现大的突破,与我市烟叶产业发展的潜力不相匹配。
当前,我市烤烟生产总体上已进入了在稳步发展中上质量、上水平、上效益的重要阶段。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北烟南移”计划、烟叶价格上调、四川推进“两烟大省”向“两烟强省”转变,以及我市被列为全国优质烟业重点市等机遇,充分发挥宜宾独特的气候、土壤、温度、湿度等自然优势,突出特色和效益,以发展现代烟草农业为路径,以全面提高烟叶质量为中心,以落实烤烟种植面积为基础,以推进烟叶标准化生产为主线,以抓好烟草重点水源工程和烟基工程建设为保障,坚定信心、夯实基础,提高质量,再上水平,努力把宜宾打造成为全省重要的独具特色的优质烟叶生产基地。
二、突出重点,狠抓现代烟草农业发展关键环节
2012年是全面推进烟叶“原料保障上水平”持续提升的关键年。我们要紧紧围绕今年烤烟种植12.22万亩,计划生产烟叶33.6万担,收购烟叶31万担,田间处理不适用烟叶2.6万担的目标,突出重点,把握关键,不断提高烟叶生产整体水平,推动我市现代烟草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全面落实种植面积。各烟区县务必要把全面落实种植面积摆在首位,在工作中要把握好三个基本要求。一是优化种烟布局。按烤烟轮作、方便采烤的原则,注意种植环境、利用已建烤房,把烤烟种植布局在适宜烟区。二是坚持规模种植。依法、自愿、有偿做好土地合理流转,努力促进烤烟种植向专业村、专业社、专业大户集中,实现种烟的规模效益。三是规范完善种烟合同。必须与种烟农户签订种烟合同,并以此作为计划落实的依据和收购烟叶的依据。同时,各烟区县在落实种烟面积过程中,要注意留有余地,保证收获面积达到种烟计划面积的要求。
(二)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优化烟叶结构,核心是全力推进烟叶标准化生产。烤烟从播种移栽到采烤收贮,都有一套严格的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各烟区县要严格按照工商企业对烟叶质量的要求,大力推进烟叶生产标准化生产,力争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贯彻到每一个种烟环节,落实到每一个种烟农户和种烟地块。
(三)加快烟基工程建设步伐。现代烟草要发展,基础设施须先行。与烤烟产业相配套的烟基工程不仅是烤烟产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改善烟区基础条件,发展烟区现代农业,提高烟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迫切要求。市、县两级相关部门要按照省上要求,超前工作,抓紧对接,主动做好烟草重点水源工程建设项目的申报和项目的前期工作,争取列入2012年国家烟草专卖局的项目建设计划。特别是要加大工作力度,抓紧落实筠连后沟水库项目审批,力争今年上半年开工建设。今年烟草系统将继续加大烟基工程项目资金投入,用于烟水配套工程、密集型烤房、机耕道、土地整治、购置小型农机具补贴、育苗工场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烤烟生产基础设施配套不足等问题。各烟区县要按项目建设的各项
要求,加强项目管理,跟踪项目进度,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保质保量完成建设任务,不能因工期延误影响烤烟生产。
(四)优化烟叶生产组织模式。烤烟是资源集约型、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我们必须要进一步改进烟叶生产方式,拓展烟叶生产的专业化和专业综合服务,培养一批烟叶重点乡镇、专业村、专合社和职业烟农。特别是加快专合组织建设,逐步建立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构建激励机制和相应的分配体系,组织协调劳动力,充分利用烤烟收获后的土地开展秋延后合理轮作,结合烟叶育苗大棚、烤房等基础设施开展综合经营服务,不断提高烟农组织化程度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五)高度重视防灾减灾。我市烟区多位于山区,是自然灾害高发易发区,特别是干旱、大风、冰雹等对烟叶生产威胁很大。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1—2月阶段性低温特征明显,开春气温回升缓慢;春季气温波动大,低温阴雨较常年偏重;初夏和盛夏气温均偏高,对流天气可能频繁发生,易造成局部风雹多,局部洪涝偏重等灾害。为此,我们要牢固树立防灾抗灾夺丰收意识,建立健全防灾抗灾减灾工作机制,制定工作预案,备好备足防灾抗灾物资,确保有备无患,力求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三、精心组织,确保烟草工作任务圆满完成现代烟草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市特色效益农业迈上新台阶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各烟区县、相关部门要精心组织,细化措施,确保各项工作和政策措施真正落到实处,圆满完成全年烟草工作目标。
(一)明确目标责任。各烟区县要充分认识现代烟草农业发展对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重要性,把烟草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要严格落实双线目标责任制,对涉及烤烟产业发展的重大事项,主要领导要抓好决策、协调,分管领
导要主动作为,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良好工作局面。
(二)落实配套政策。采取印发宣传单、召开专题培训会、办墙报、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扶持烟叶生产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落实国家对烟叶价格调控、税收政策,推行处理不适用烟叶每亩补助政策,继续加强对种烟农户实行政策性保险,更好的运用政策调动烟农积极性。
(三)加强督查督办。各烟区县要进一步细化分解指标,明确时限要求,把任务和责任下达到每一个具体的单位和个人。相关部门要及时组织人员深入烟叶产区调查研究、检查督办、汇总情况,并及时将情况报市烟草发展领导小组。要严格按照考核奖惩办法,要动真碰硬,说到做到,充分体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
——摘自《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进在全市烟叶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012年1月18日)
第五篇:乡长在全乡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求真务实攻坚克难
全面完成2012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任务 ——在全乡人口和计划生育重点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乡党委副书记、政府乡长**
(二〇一二年八月一日)
同志们:
今天,乡党委、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通报前9个月工作,深入分析我乡人口计生工作面临的形势,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动员全乡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强化措施,合力攻坚,务求实效,全面完成2012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前面,副乡长于小明同志通报了前9个月的计生工作运行情况和督查情况,查找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打算和措施,讲的很好,请同志们务必高度重视,认真领会精神,各寻己短,各查不足,狠抓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分析形势,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2012年,全乡人口和计生工作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这一主线,坚持“夯基础、优服务”这一中心,深入开展“提升能力年”活动,整体工作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但是在半年考核中暴露出了许多突出问题。一-1-
是个别村支部书记、村主任、管理员抓计划生育工作思路跟不上形势,工作措施不得力;二是个别村支部书记、村主任工作责任心不强,对计生工作重视程度不够,认为是计生办与管理员的事,管理员汇报了,才安排部署,不汇报就不闻不问;三是个别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不严格落实“盯紧看牢”工作责任制,导致环孕检服务这个关键环节的措施不力,二孩出生性别比升高,社会抚养费征收率低,流动人口管理难度大。这些问题归纳起来,关键的问题是领导不力,根本的问题是作风不实,核心的问题是责任不清。四是计生工作衔接不紧密,队伍素质参差不齐。因业务不熟、情况不明致使计生奖励扶助政策兑现不及时,计生信息错报漏报迟报现象时有发生。五是一些村干部和计生工作人员工作作风不扎实,工作态度不端正,存在盲目乐观和麻痹松懈思想,致使工作力度减弱,工作出业绩滑坡。六是计生政策宣传工作有偏差,部分育龄群众在思想上形成了交了罚款就可以违法生育的错误认识。七是与派出所、卫生院等部门协调配合不紧密,没有形成工作合力。存在的这些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及时纠正和整改,确保全面完成2012年人口计生工作目标。
二、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全面做好2012年人口计生工作
剩下的3个月,全乡人口计生工作要坚持以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为目标,着力抓好“生殖健康服务进家庭”行动,规范服务管理,夯实基层基础,强化任务落实,促进优质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利益导向机制不断完善,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局面初步形成,确保全乡人口计生整体工作水平稳步提高。
(一)坚持“一条主线”,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稳定低生育水平是当前人口计生工作的首要任务。要严格执行人口计生法律法规和现行生育政策,严格落实目标管理责任书确定的各项约束性指标。要统筹处理好人口数量、素质、结构、分布的关系,统筹处理好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关系。要坚持分类指导,突出抓好流动人口、人户分离人员等特殊人群的计划生育工作。要进一步控制政策外出生,确保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稳定低生育水平。
(二)实施“五大工程”,进一步提升人口计生工作水平。
一是实施利益导向惠民工程。在认真落实省、市、区各项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的基础上,政策落实要向计生“两户”家庭倾斜,加大优先优惠政策的宣传,发挥利益的导向和示范作用,提高育龄群众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度。
二是实施生殖健康促进工程。要继续深入推进“生殖健康服务进家庭”行动,在生殖健康教育、咨询、检查和优生促进上下功夫,全面开展优生促进工程和孕前检查等活动,全
面提高育龄群众对人口计生工作的满意度。
三是实施流动人口服务关怀工程。积极开展以“掌握百分之百信息、提供百分之百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双百”活动,要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出台的《甘肃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办法》,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整合公安、民政、卫生、计生等部门信息网络和资源,充分发挥流动人口信息交换平台作用,实现用现代化手段对育龄流动人口进行管理,全面提升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婚育证明》发放和查验工作,及时落实免费技术服务和避孕药具服务,提高流动人口符合政策生育率。要深入开展流动人口关怀关爱活动,为流动人口家庭提供生育、生产、生活和便民维权服务。四是实施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建设工程。要以“幸福家庭”创建活动为抓手,将其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社会管理和扶贫开发等工作中。继续开展“四级联动,四级示范”工作,每个村要创建10-20户村级家庭示范户,每个社要创建2-3户社级幸福家庭示范户。加强人口文化宣传阵地建设,开展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创建活动,优化户外宣传环境,深化入户宣传,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人口文化活动。充分发挥计生协会的作用和优势,积极参与区、乡组织举办的文化活动,扩大人口文化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五是实施信息化提质工程。要以“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互利双赢、服务社会”为目标,按照“网络畅通、数据准确、突出应用”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人口信息化。健全全员人口个
案数据库,维护更新管理信息系统,提升人口数据质量、日常服务管理和应用共享水平。提高“育龄妇女阳光服务卡”的推广应用水平,覆盖率达到95%以上。
(三)强化“五项措施”,进一步夯实人口计生工作基础。
一是坚持依法行政。在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合理合法、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原则,遵守国家人口计生委制定的“八不准”规定和群众工作纪律,抓好节育对象的思想动员工作,强化孕前管理,坚决杜绝行政违法行为,全面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要以经常监管为基础、集中整治为突破,严肃查处“两非”案件。加大社会抚养征收力度,对出现的计划外怀孕和生育行为进行严肃处理,对今年的计划外生育二孩行为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
二是强化行风建设。要结合正在开展的效能风暴行动,抓好政风行风评议、请育龄群众评计生、请流动人口评计生和“下评上”活动“四个评议”。畅通群众诉求和监督渠道,切实做到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通过计生队伍行风建设,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
三是推进队伍建设。全面落实人口计生干部培训制度,加强对新任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强对技术服务、统计信息和行政执法等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组织开展经常性的岗位练兵,全面提升计生服务水平。
四是强化群众自治。建立完善“两委负总责、依法立规
章、协会做骨干、群众当主人”的计生协会工作机制。按照“六好”标准,继续推进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创建活动,使创建率达到90%以上。全面推进“诚信计生”工作,在村民中广泛建立计生诚信小组,全乡所有村达到“四有”标准(“四有”即:有诚信计生小组、有村规民约、有诚信计生协议、有诚信计生规章制度),逐步建立“双向承诺、合同管理、民主监督、互为守信”的“诚信计生”工作模式,真正做到政府诚信、群众守信、村民互信。
五是强化督促指导。乡村两级计生干部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经常深入实际、深入村社,摸实情、出实招,对人口计生工作困难大的村,要善于帮助他们出思路、想办法、鼓干劲、解难题,进一步加快后进村转化步伐,促进全乡人口计生工作平衡发展。督促落实计生专干包村包对象责任制,强化责任追究。
三、咬定目标,狠抓各项工作措施落实
(一)加强领导,靠实责任。各村要把人口计生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要全面落实人口计生工作属地管理责任,认真审核本辖区的计划生育情况,达到无缝隙全覆盖。各站所要大力支持配合乡计划生育办公室开展工作,将责任措施具体化,依法落实和履行职责。
(二)转变作风,抓好落实。群众生育意愿与现行生育政策之间的较大差距,决定了人口计生工作仍然是天下第一
难事,抓好计生工作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之风,真抓实干,严禁弄虚作假和虚报浮夸,变应付检查为主动工作,说实话、干实事,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确保计生工作落到实处。
(三)强化措施,严格奖惩。要层层落实计生工作责任制,加强责任目标管理,严格督查考核。认真执行《**乡计划生育工作制度》、《**乡计划生育工作责任追究办法》、《**乡计划生育工作考核细则》以及相关工作奖惩办法等的规定,对工作落实不力、工作水平滑坡、计生责任目标任务完成较差的村要严格执行“一票否决”制度,对相关责任人要从严问责,严肃追究责任。同志们,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事关我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当前工作时间有限,任务繁重,各村、各单位一定要认清严峻形势,保持清醒头脑,抓住工作重点,奋力解决难点。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和乡党委的领导下,求真务实、创新苦干、攻坚克难,全面完成2012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各项目标任务,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的召开!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