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近年来女性犯罪的特点及对策分析

时间:2019-05-14 05:59: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近年来女性犯罪的特点及对策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近年来女性犯罪的特点及对策分析》。

第一篇:对近年来女性犯罪的特点及对策分析

对近年来女性犯罪的特点及对策分析

作者:襄城县人民法院 海淑娟 王洪亮发布时间:2011-09-23 11:38:59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妇女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同时却出现了另一不容忽视的现象:女性犯罪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近年来女性犯罪呈上升趋势。以襄城县法院一审刑事案件统计为例,2009年女性犯罪的全年收案数为21件,2010 年为30件,上升42.8%,2011年猛增至49件,又上升了63%。由于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处于特殊的地位,且女性犯罪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是长期而巨大的,所以对女性犯罪的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女性犯罪的主要特点

(一)犯罪者的年龄趋向低龄化

从襄城县法院统计资料可以看出:2009年女性犯罪高峰期为31--40岁,犯罪人数为33人,占犯罪总人数的33.6%,其次是26岁--30岁,犯罪人数为29人,占犯罪总人数的29.5%;而2010年,女性犯罪高峰期虽未改变,但是18—25岁年龄段的人数比例上升至

第二篇:女性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女性犯罪的特点、女性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对策
刘青 2002 年桐柏县人民检察院起诉的女性犯罪 16 人,占全年起诉总人数 201 人的 7.9%。2003 年起 诉的女性犯罪 31 人,占全年起诉总人数 243 人的 12.8%。比 2002 年增加 15 人,增长 48%。女性是 家庭的纽带,女性犯罪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是长期而巨大的。从调查数字分析,女性犯罪占整个犯罪比率不 断上升,对整个社会稳定来说无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女性犯罪存在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我们 应采取应对之策,遏止其发展之势。

一、女性犯罪的主要特点:

1、被动性犯罪。女性在现实社会中属于弱势团体,女性犯罪有相当比例属于“逼近犯罪”、“情面犯罪”,而积极主动实施犯罪的比例相对较小,女性犯罪案件中,80%属于被动性犯罪,是由于受到伤害、欺骗、盲从而犯罪。女性贪污犯罪的案件中,90%的女性都不是单位主要负责人而是会计或出纳,出于对领导的 盲从,或者是来自于领导的压力,而被动的成为领导实施不法行为的工具。

2、激情犯罪。激情犯罪,是一种强烈情绪情感的表现形态,当女性在外界强烈的刺激下,由于认识范 围缩小,内控能力减弱,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行为的意义和后果,从而产生突发性、短暂性和难以控制性等 特点的行为。从犯罪主体上看,这类女性具有性情暴躁、文化水平低、控制能力不强等特征。不善于用理 智去控制自己的情感,对一些社会现象和个人行为往往难以作出正确的理解和判断。女性故意伤害案件中,100%是属于此类犯罪。如杨某由于和其公公因几百元债务发生纠纷,在争吵时,持刀将其公公的头部砍 成轻伤。事后,杨某也很后悔自己的一时冲动。

3、无知犯罪。由于对法律的无知和淡薄,用无知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行为。如卢某、殴某,明知乔某 杀害其丈夫的的犯罪行为而为其提供钱物、食品等而构成包庇罪,在当地引起的很大的轰动,许多群众,尤其是女性认为,卢某、殴某作为乔某的朋友,如果不帮助乔某,会被别人骂成不讲仁义,根本就不能算 作犯罪。再如李某为了帮助夫弟赵某逃脱强奸的罪名,而串通 6 人作出赵某不在作案现场的伪证,李某被 判处六个月的拘役,在法庭中李某还很委屈:我怎么能算犯罪呢?

4、高知犯罪上升。具有较高知识的女性犯罪大多是贪污受贿、诈骗等经济犯罪。如范某是某石油公司 的经理,采取收入不入账、欺骗等手段贪污 40 多万元,在接到判决书时还不愿承认自已是在贪污。高知 女性在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同时,也要用法律约束自己,才能远离犯罪。

二、女性犯罪的原因

1、自身原

因(1)心理障碍,偏狭自私走极端。女性暴力犯罪大多心理存在障碍,性格上有自私、偏激和狭隘的缺 陷。因而在遇到冲突时,易采取极端的方式。女性有两个特殊生理期,一是青春期,一是更年期,在这两 个时期的女性易烦躁、易忧郁、易产生攻击性行为。如贺某在外地打地,因怀疑其丈夫在家同别人相好,而产生猜忌心理,再加上从外地打工回来,因为其婆婆不叫其吃饭,而导致精神失常,怀疑前来看望她的 大姨彭某要加害于她,就将彭追到庄外一麦地内,用掐脖和用瓦片击打头部的手段,将彭某打死。(2)贪图安逸享受,好逸恶劳。这类女性一般爱慕虚荣,贪图享受,不是用自己的劳动来换取,而是 采取非法的手段去换取。如王某被同酒店的服务员取笑没有手机,她便将老板价值 5000 元的手机盗走而 被判刑。(3)文化层次低,法律知识淡薄。法律知识淡薄,分析事非能力不强。女性此帖为广告帖!!!点 击后出现病毒后果自负!犯罪案件中 20%的女性,是由于文化水平低,不相信科学技术,而相信此帖为广 告帖!!!点击后出现病毒后果自负!能治病解难。

2、家庭和环境原因(1)家庭暴力。家庭暴力是女性犯罪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发生暴力的家庭,农村略高于城市,个人职 业多为农民、工人和个体户,文化程度普遍偏低。究其根源:一是有些女性没有经济来源,在家庭中没有 地位,经常遭受丈夫的打骂。

二、丈夫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以为丈夫是凌驾于女性之上的,可以随便打骂。

我们在办案中发现,女性在遇到家庭暴力,最初的容忍都是源于“家丑不可外扬”的心理,怕丈夫报复、怕 亲友、领导知道。可当这种侵害积累到一定程度,忍无可忍时,便采取伤害或杀人的方式进行“反抗”。据 有关部门调查 23.6%的女性曾向娘家及亲朋好友或有关机构求助过,但被求助者有 15.6%采取不管或者 劝其不要伸张的态度。这种不被扼制的家庭暴力,终因施暴者有待无恐而变本加历,使受虐女性在积愤难 消的情况下,走向疯狂报复的极端。如赵某因生活琐事长期受到丈夫的暴力殴打和虐待,日积月累,终于 无法再忍受,而在给丈夫做的饭里放进了老鼠药。(2)婚姻和感情危机。婚姻和感情危机很容易使女性挺而走险,或者是产生消极思想。在婚姻和感情 方面,女性往往因处于受侵害地位,难以改变自身处境而采取极端手段。例如:乔某因其丈夫王某与他人 姘居,因叫王某回家,而遭到王某拒绝和打骂,乔某用刀将王某扎伤,造成王某失血性休克死亡。还有一 种情况由于感情不和,一些女性长期生活在封

封闭状态,无处宣泄感情而形成自闭忏悔,无处宣泄感情而形 成自闭性格,人格扭曲而产生犯罪欲望。桐柏县检察院 2003 年起诉的此帖为广告帖!!!点击后出现病 毒后果自负!案件中,80%的女性是由于家庭存在着存机,由于受传统家丑不可外扬的思想影响,承受着 巨大的心理压力而无处寻求帮助,从而从练此帖为广告帖!!!点击后出现病毒后果自负!中寻找寄托,进一步陷入此帖为广告帖!!!点击后出现病毒后果自负!的泥潭里。

3、社会原因(1)不良社会现象。由于婚外情、包二奶、非法同居等现象的日益蔓延,使无数家庭陷入危机,特别 是女性深受其害。这也导致女性心理失衡。当女性对感情过于看重时,自身情感因爱人和恋人的行为受挫 后,大多首先感到伤害,继而是委曲求全地想要挽回,当得不到相应的回应后,性格偏激者会将爱转化为 愤怒和复仇心理,孤注一掷地选择极端的方式。(2)传统和封建思想影响。传统封建思想认为,女孩以后是别人家的人,没有必要受上学受教育。所 以导致女性文化水平都低于男性,尤其是农村女性。传统上受“清官难断家务事”的影响,对家庭矛盾调解 不力也容易导致矛盾激化。

三、女性犯罪的预防对策近几年来,女性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了一个现实的社会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采取综合 治理的方针,尤其是做好预防工作。因此要动员全社会力量都来关心、帮助女性,形成一个良好社会环境。第一,要大力宣传和认真贯彻《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社会各方面要认真全面履行。第二,要发挥家庭、社会主阵地作用,坚持预防为主、教育为主的方针。女性犯罪受社会客观环境和 自身生理、心理因素的影响较大,是多种消极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因此,必须运用各种手段调动社会上 一切积极因素,采取专门性的防治措施,以防止、遏制和减少女性犯罪。家庭是女性的一个重要活动场所,它以特有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女性。我们要按照女性的心理、生理特点,以健康 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和正确的方法去引导、教育女性。要发挥各群众团体、政府有关部门和司法机关,城 乡基层组织的作用,切实加强对女性的教育、保护和管理。由有关职能部门牵头,可采取街头法律咨询、专题报告会等载体活动进行有益的女性犯罪预防工作。由妇联、单位、居委会、村委会定期进行培训,增 加法律知识、心理健康、社会科学、劳动技能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要针对女性心理,对因生活和感情挫 折而情绪不稳定、意志较脆弱及时

第三篇:对近年来贪污贿赂犯罪的调查分析报告

对近年**县院查办职务犯罪案件 特点、成因及预防对策调查分析报告

当前,职务犯罪已成为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和科技发展的阻力,是造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之一。做好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有利于维护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珍惜和利用党的人才资源、保护好党的干部。综观近三年我院反贪局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主要表现是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经济犯罪,是腐败现象最突出的表现。因此,对我院近几年查办案件情况的摸底,了解所查办的主要案件的基本情况、特点、危害性及其发案缘由,针对法案缘由提出预防职务犯罪的几点建议对我县经济、文化、政治和科技的发展尤为重要。

一、近三年查办的主要职务犯罪案件基本情况及其特点 从2009年1月1日至今,我院反贪局共查办贪污、受贿和挪用公款案件28件40人,其中贪污案件16件24人、受贿案件9件13人、挪用公款案件3件3人,涉案金额共计634.98万元,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共计289.44万元。我院反贪局近三年所查办的主要职务犯罪案件的基本情况及其特点如下:

(一)犯罪主体整体素质不高,发案部门相对集中。1.涉案人员中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总人数的 52.5%,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总人数的45%,小学文化程度的占总人数的10%;涉案人员平均年龄45.3岁,其中30岁以下的3人,30-39岁的9人,40-49岁的16人,50岁以上的12人。公职人员的文化水平偏低、年龄结构老龄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体素质不高。

2.涉案人员中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有15人,煤炭行业的工作人员有8人,国有公司的有8人,行政机关的有5人,教育系统的有1人,公安机关的有1人,林业部门的有1人,政协机关的有1人。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占总人数的37.5%,其中大多数是村民组织的村支书、村主任和副主任。发案部门相对集中,煤炭行业和国有公司是职务犯罪的高发行业,而行政机关主要集中在扶贫领域。

(二)案件线索以自行发现为主,其他途径来源为辅 查办的贪污、受贿和挪用公款案件共28件40人,其中通过本院自行发现的有14件22人,纪检监察部门移送的5件8人,单位举报的有5件6人,上级院交办的有3件3人,自首的仅有1件1人。

(三)涉案金额较大,窝案串案较多

近三年贪污、受贿及挪用公款的涉案金额为634.98万元,总体平均每案的涉案金额为22.68万元。其中贪污犯罪案件的涉案金额为293.54万元,平均每案的涉案金额为18.34万元;受贿犯罪案件的涉案金额为123.47万元,平均

每案的涉案金额为13.7万元;挪用公款犯罪案件的涉案金额为217.97万元,平均每案的涉案金额高达72.66万元。贪污犯罪案件的涉案金额相对较高,而挪用公款犯罪案件的平均涉案金额最高。

在查办的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案件中,其中有9件21人是共同犯罪,即贪污又受贿的有3件3人,即贪污受贿,又挪用公款的有1件1人,窝案串案较多。

(四)党员犯罪数额较多,科级干部为数不少 涉案人员中,属于中共党员的有27人,占总人数的67.5%,副科级干部1人,正科级干部5人,科级干部占总人数的15%。

(五)作案时间持续较长

查办案件中,能及时发现的较少,大多数是在持续作案的过程中发现的,有的持续作案时间甚至长达5年之久。作案持续时间长,一伸手就不知道收手,而且疯狂作案。

二、职务犯罪的危害性

(一)侵犯了国家公职人员的廉洁性,毁损了国家政党的形象

作为国家公职人员,应当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然而,违反公共财物管理和使用的规定,假公济私、化公为私;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谋取利益,以权谋私;脱离实际,弄虚作假,损害群众利益和党群干群关

系。这些行为不仅侵犯了国家公职人员的廉洁性,而且严重毁损了国家政党的国际国内形象。

(二)引发了社会矛盾,影响了社会稳定

腐败与矛盾是一个共生体,有腐败的地方必然有矛盾,有矛盾的地方也往往深藏腐败。很多发生在人民群众身边、直接侵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人民群众强烈反映的职务犯罪的案件,特别是发生在村民组织、移民办、扶贫办、粮站等领域的职务犯罪案件,比一般的经济犯罪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阻碍社会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

在近三年的贪污受贿、挪用公款职务犯罪案件中,截止目前已经造成了345.54万元的国有资产流失。贪污腐败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最大敌人。贪污腐败对于投资、人力资源配臵、制度绩效、社会稳定等负面影响都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健康稳步发展。

三、职务犯罪的原因剖析

(一)公职人员思想道德素质低下,法制意识淡薄是造成职务犯罪的主观原因

思想是一切行为之先导。公职人员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异化、私欲膨胀,产生“拜金主义”思想,享乐主义思想,内心没有真正的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自己牟利的工具,铤而走险,踏上了职务犯罪的道路。待到归案后,很多涉案人员都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脚”,这就是没有好好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没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思想理念。法律作为职务犯罪防的最后一道防线起到威慑的作用,然而,法制意识淡薄,不知法律严不可碰、威不可测,触碰法律的“高压线”,以身试法,方知法律的威严,为时晚矣。公职人员思想道德素质低下,法律意识淡薄甚或为法盲是导致公职人员职务犯罪主观因素。

(二)权利过于集中,监督机制不健全,监督制约软弱无力是造成职务犯罪的客观原因

权力越集中,监督越疲软,就跟人治社会没有区别,便谈不上法治社会,职务犯罪也会有增不减。近几年,随着新农村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国家各种支农、惠农资金给农村经济带来活力和动力,各管理支农、惠农资金的公职人员特别是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的权限空间也得到扩大,负责管理的资金也相应增多,这些工职人员既是具体经济活动的实际运作者,又是经济活动管理者,集权钱于一身,权力相对集中,为职务犯罪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内外部监督缺失,有的虽然建立了内部监督机制,却由于相关环节人员相互勾结等原因,致使监督机制形同虚设。而在外部,对于干部管理、财务管理等重要环节缺乏有效的监督方式,无法真正发挥预防犯罪的实际效果,使腐败分子更是有机可乘。

四、预防职务犯罪的几点建议

(一)努力提高公职人员特别是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增强法制观念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修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2.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要时刻拥有“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 识。如果权力主体连根本的监督意识都没有,那么监督就是纸上谈兵。因此要加强对公职人员权力的监督制约,最基础性的措施就是要从思想教育入手,着力强化权力主体的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和主动大胆监督他人的意识。自觉接受监督既包括自觉接受上级机关、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审计机关的监督,也包括自觉接受单位内部的领导干部、同事之间的监督,还包括大众媒体、人民群众及社会舆论的监督。主动监督他人是对他人的关爱、对社会负责。公职人员有违纪违规的行为要及时加以规劝,将问题处理在萌芽阶段;有违法犯罪行为的,要及时向司法机关举报,阻止职务犯罪的进一步危害。

2.建立健全的监督制约机制。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作为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具有严格的规范作用和鲜明的行为导向性,它是领导干部权力运行的准则,是规范管理和执法执纪的准绳,是党内外群众监督领导干部的依据。因此通过建立健全有关监督制约机制进行监督,是加强对权力制约的重要保证。制度建立要要抓住关键人、关键部门和关键问题来加强监督制度建设;要有针对性、系统性,形成全方位的监督控制体系;要有强制性、约束力;要有量化标准,不能笼统,过于原则;要有可操作性,尽量减少弹性,便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督;要赏罚分明,制定切实可行的处罚

条款。

(三)确保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营造良好的社会职场环境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容易淡忘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是物质文明建设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抓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要坚决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抓好“两个文明”,可以从切实解决公职人员的现实问题着手,适当提高公职人员的福利待遇,解除公职人员的后顾之优,加强推动各机关单位精神文明建设的物质动力。在工作环境、住房等方面作投资、特别是在活跃公职人员业余生活上多作努力,为公职人员自娱自乐、丰富业余文体生活提供良好的场所,使精神文明建设有一个较现代化的载体。营造良好的社会职场环境,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常抓不懈,毫不偏废。

第四篇: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及对策探讨

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及对策探讨

刘彩艳七台河市成人教育学院(黑龙江〃七台河154600)

[摘 要]:青少年犯罪具有犯罪起因奇特、动机简单,犯罪诱发快、蔓延广、纠合性强,犯罪智能化等特点。减少和预防青少年犯罪,党和政府、学校、家庭、社会要形成合力,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学校;社会;政府;教育

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突出,愈来愈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给社会增加了许多不稳定的因素,青少年犯罪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点之一。如何减少和预防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一、当前青少年犯罪的特点

青少年的生理、心理特征与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有很大的关系,青少年的生理、心理一般特征是:蓬勃成长、急剧变化、精力旺盛、求知欲强、模仿性大、好奇心强、可塑性大。目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犯罪起因奇特,动机简单。

1、寻求刺激。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致使目前有相当一部分青少年处于无理想、无文化、无道德、无法制观念的状态,他们学习无兴趣,整天在社会上游逛,精神空虚。旺盛的精力得不到正确的支出,往往便从打架斗欧、寻衅滋事等方面寻求刺激,追求一种野蛮 1的快乐。

2、物质欲望。一些青少年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但想吃好穿好,而且愈奇愈时髦的东西就越想追求,当家庭满足不了他们的欲望时,就自找“门路”,非偷即抢。

3、逆反心理。青少年虽然年幼无知,但渴望独立、自尊,本能地不愿受管束,希望无拘无束地过所谓自由自在的生活。这种心理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发育逐步成熟越发加强。特别是当他们有某些劣迹后,如果管教方法不当,使他们觉得吃了点“亏”,轻则反感对抗,重则视若仇敌,予以报复。

4、好奇心驱使。青少年时期,好奇心模仿力很强,感情极易冲动而又不能控制,容易误入歧途,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犯罪诱发快、蔓延广、纠合性强。

诱发快是指青少年从接触不良影响,产生不良行为以至犯罪动机,到最后实施犯罪行为的过程很短,有的只有几个小时,长的也不过一两年,就完成从中毒到模仿犯罪,从心虚到无所顾忌的角色转化过程。蔓延广是指青少年犯罪传播范围广泛,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合群是青少年的一大特点,只要兴趣相投即可结为好友,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却对家长和老师怀有较深的戒心。一个青少年堕落下水,往往就会象被传染一样在同伴中传播蔓延,影响和带坏一批。这种蔓延腐蚀不仅在同龄之间,而且还向纵深发展,形成大带小、旧带新,一批接着一批。纠合性强是未成年人犯罪活动方式和组织形式的基本特点,突出表现在团伙作案多,而且团伙又多具有区域性、多样性和不稳定性。

青少年犯罪近年来团伙作案的现象比较突出,他们在学校和社会上相互结交,称兄道弟,纠结作案。有的划定“势力范围”胡作非为。青少年团伙作案数量多,涉及面广。

(三)、具有较强的暴力倾向。

从犯罪类型来看,青少年犯罪主要集中在流氓、盗窃、抢劫、强奸、伤害这几个方面。这是由于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消极影响没有及时得到解决,致使一些青少年个人主义恶性膨胀,感到自己的私欲野心在现实社会中得不到满足而铤而走险,用犯罪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的需要。加上一些报刊、影视对暴力事件的宣传报道,实际上起着暴力犯罪的渲染作用,使许多青少年在犯罪过程在稍遇反抗便可实施暴力,手段日益成人化,其凶狠程度并不亚于成年人。青少年容易感情冲动,受到刺激就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也不考虑行为的后果,往往是暗偷不成即明抢,遇上反抗就拔刀伤人。

(四)、犯罪智能化

犯罪手段智能化、成人化。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青少年动手能力和掌握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能力大幅度的长进。青少年将这一“优势”运用到违法犯罪上,危害性就更大了。在青少年犯罪中利用电脑、应用技术犯罪的多了;提前预谋、诈骗、内外勾结、善于伪装、反侦察手段运用的也较多,作案后想方设法转移实现、消赃灭证等智能化的特征越来越明显,青少年犯罪的手段越来越高明,给公安机关的侦破工作带来了难度。

(五)、犯罪低龄化趋势。

青少年犯罪低龄化发展。不少少年犯年龄很小却有过多次犯罪历史。但却不思悔改,以至发展到严重的犯罪行为。据目前有关资料分析预测,青少年犯罪低龄化趋势仍将继续发展,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犯罪在青少年中占的比例仍将不断增加。因此,运用各种手段实施超前预防战略。

二、减少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几点对策探讨

(一)、各级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在学校、街道、农村、家庭等社会层次中,大力加强青少年教育,积极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切实加强领导,定期分析形势,及时掌握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工作动态,力求做到心中有数。各级综治机构切实承担起组织、领导、协调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职责,要加大对减少青少年犯罪作为衡量各地部门综治工作好坏的重要根据。

(二)、办好职业教育,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要在中学阶段加强职业教育,办好多种形式的职业学校,针对社会的择业状况对学生进行不同类型的职业教育,使学生在中学即掌握一门技艺,拓宽就业渠道。另外,要坚决取缔不健康的娱乐活动,加强对报刊影视等传播媒介、社会娱乐场所的管理。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健康的文体活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利用娱乐室、广场文化等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使青少年受到健康向上的文化熏陶。

(三)、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家长要用

艰苦奋斗精神和耐心细致的方法来教育和引导孩子,不能百依百顺,过分溺爱,也不要粗暴地用打骂、罚跪或责怪等简单的方法。同时家庭当中父母要言传身教,以身作则,不要让家庭中的不和造成孩子心灵上的创伤,使他们感到失去家庭的温暖而流落社会,从而误入歧途。

(四)、司法机关要在处理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中,严格执行惩教结合的办案原则,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既要教育、挽救少年罪犯,切实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又要惩罚少年刑事犯罪。根据青少年刑事犯罪有别于其他成年人犯罪的特点,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工作,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青少年犯罪的诉讼体系和预防体系,确保《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顺利实施。

(五)、建立帮教违法犯罪青少年的希望工程

希望工程是一个内涵深刻、外延宽广的概念,仅是希望小学不能代表他的全部内容,有教育扶助义务的部门和机构都在此列。改革青少年工作机构,提高工作效率,有作用的则留,无作用的则减。因为不起积极作用,就在起消极作用。

(六)、青少年自觉地增强防范意识

青少年要自觉地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特别要熟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从“反引诱”开始,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培养健康向上的行为习惯,增强辨别是非能力,主动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要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自觉地进行自我监督、自我约束、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积极地对违法行为进行自我防范。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的侵害,有效地预防、避免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对自己的不法侵

害,增强反侵害的意识和反侵害能力。要尊重监护人、老师对自己的教育,“逆反”的武器应该对准加害或诱使自己走向违法犯罪的人。

(七)、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预防和治理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任务仍然相当艰巨。必须唤起全社会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把预防犯罪,自我安全保护的教育纳入中、小学的教育计划,切实做到“法制要从娃娃抓起”。依法约束和规范中小学生行为,通过开展多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动,增强广大青少年法制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做到学法、懂法、守法。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做好青少年教育工作,消除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丑恶现象,减少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因素,从源头上解决青少年犯罪的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 于淑芬:关于减少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思考、J、社会科学战线、2004.4

[2] 卢兴治:新形势下青少年犯罪的现状、特点及对策、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2.5

[3] 李孟:面对21世纪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M、人民日报出版社、2000

第五篇:盗伐林木犯罪的特点及对策

迭部林区破坏森林资源犯罪的特点及对策

迭部林区人民检察院—伍 浩 梁红海

破坏森林资源犯罪中最主要的方式是盗伐,盗伐林木对森林的破坏程度,从表面来看,不如侵占林地那么一目了然,也不如森林病虫害那么一片狼藉,更不如森林火灾那么触目惊心,但对森林资源无休止的破坏、蚕食,其后果也是十分严重的。虽然每年都有一例例盗伐案件被侦破,一批批违法分子被严厉查处,但是,盗伐活动并未因此而绝迹,有时甚至较为猖獗。可以说,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犯罪行为依然是林区公、检、法的主要任务,并且任重而道远。

迭部林区地处甘肃南部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白龙江上游,迭部林区属于国家天然林重点保护工程的林区之一,其天然林管护面积达521.1万亩,活立木蓄积量为3733.23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89.96%。林区内除森林资源丰富外,其他资源匮乏,工矿企业较少,林区经济较为落后,群众普遍缺乏额外经济收入,丰富的林业资源和巨大的经济利益诱发了盗伐林木案件频发,呈现出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

一、破坏森林资源犯罪案件的特点

(一)破坏森林资源案件在林区刑事犯罪中占很大比例,并呈上升趋势。

自1998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后,林区封锯停采之后,盗伐林木案件有所下降。但从2005年后,破坏森林资源犯罪案件发案又有上升趋势。2005年迭部林区检察机关受理的涉林案件占当年刑事案件总数的69.2%。2006年迭部林区检察机关受理的涉林案件占当年刑事案件总数的88%。2007年迭部林区检察机关受理的涉林案件占当年刑事案件总数的91.6%。

(二)破坏森林资源案件在林缘地区发案率较高

迭部林区东与陇南市的宕昌县、甘南州的舟曲县相连,南与四川的九寨县、若尔盖县相接,西与甘南州的卓尼县、临潭县相邻,北与定西市的岷县接壤,迭部林区地处两省三市(州)七县之中,林区分布面广、点多、林缘线长,周边地区经济不发达,面对丰富的森林资源,盗伐分子进入林缘地区砍伐林木现象屡见不鲜,盗伐林木案件发案率较高。据统计:2005年迭部林区检察机关受理的林缘地区涉林案件占当年刑事案件总数的41.4%。2006年迭部林区检察机关受理的林缘地区涉林案件占当年刑事案件总数的39.2%。2007年迭部林区检察机关受理的林缘地区涉林案件占当年刑事案件总数的31.6%。

(三)雇佣犯罪增多。从近年查处的一些盗伐林木案件分析,组织者(雇主)在实施盗伐林木过程中均不到盗伐现场,到现场具体实施盗伐林木犯罪的都是一些临时雇佣者。由于被雇佣者对雇主的情况不了解,给案件查处带来很大的困难,不能及时地对雇主进行打击和惩处。2005年雇佣他人盗伐林木案占当年涉林 2 犯罪案件的25.7%。2006年雇佣他人盗伐林木案占当年涉林犯罪案件的38.5%。2007年雇佣他人盗伐林木案占当年涉林犯罪案件的42.5%。雇佣他人盗伐林木增多,并呈上升趋势。

(四)为修建自家房屋而盗伐林木犯罪增多。迭部林区自1998年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在林区范围内全面禁伐,林区的民用材采伐指标也停止办理。由于在林区生活藏族农牧民修建房屋的习惯是大量使用木材,林区停采已经快十年了,一直未发放民用材采伐指标,当地有的群众房屋已经年久失修需要修补住房,有的群众因火灾房屋被烧需要重建住房,有的群众与老人分家,另立门户需要新建住房,而现在又无处办理民用材采伐手续,故而只好去盗伐林木来修建住房。据统计::2005为修建自家房屋而盗伐林木案占当年受理涉林犯罪案件的15.5%,2006为修建自家房屋而盗伐林木案占当年受理涉林犯罪案件26.5%,2007为修建自家房屋而盗伐林木案占当年受理涉林犯罪案件的38.5%。

二、破坏森林资源犯罪案件的作案特点

(一)合伙性。尤其发生林缘地区的盗伐林木的行为危害最大,犯罪分子三五成群,甚至有时多达三五十人同时进入林区盗伐,因其组织严密、雇用眼线、专人放哨,并使用望远镜、对讲机和现代通讯工具(手机)等,掌握和观察公安干警巡山查林的情况,为其同伙通风报信,逃避打击。如果与巡山查林公安干警相遇:盗伐分子人数没有公安干警人数多时,他们则四下逃窜,逃避打击;盗伐分子人数相当或多于公安干警人数时,则与公安 3 干警对峙,甚至有时暴力抗法。加之随到随伐、伐后随即离开的作案手段,加大了对案件侦破、查处的难度。

(二)伪装性。盗伐林木常以放牧、砍柴、搞副业(挖药材、采摘山野菜)等活动为掩护进行。一是伪装现场。一般在盗伐林木后,盗伐者常在伐桩上覆盖林下腐殖质土,人在远处不易发现,同时也加速截面的腐化。冬天雪后,盗伐者也会将积雪覆盖在伐桩上,现场勘查人员稍不注意就会错误判断为雪前砍伐的。二是伪装运输。选择人们不太注意的交通工具。如吉普车、面的车、客运班车等,或用伪装物遮掩运输,物品有篷布、矿石、废品等。

(三)隐蔽性。盗伐地点一般选择在人员活动较少的偏远林区,时间多选择在凌晨或傍晚。

三、破坏森林资源犯罪案件发案原因

(一)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林区及周边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观念陈旧,林区内部及周边不少群众小农思想严重。多年来林区内部及周边地区的人养成了“靠山吃山”的传统观念。从迭部林区内和周边县区看,除了农田外,也没有大规模成型企业,经济欠发达,人民生活水平不高,不得不依赖林区的各种资源而生存。

(二)法律意识不强。从发案情况看,不论是涉案人还是普通群众,绝大多数对《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不了解或不清楚。对涉林案件罪名、立案标准、违法后应负什么责任等知之更少。

4(三)打击的局限性。由于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在抓获犯罪分子方面都是很不容易,在短时间内不能给予快速打击,虽然每年都进行专项整治(绿盾行动),但收效有一定的局限性,待行动一结束,风声一过,他们又进入林中,砍伐林木。加之,盗伐林木犯罪的隐蔽性,给调查取证带来一定的难度,从而使得一些不法分子难于受到法律的惩处。

(四)个别林政工作人员不负责任。从各林业部门来看,其林政执法工作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缺乏执法经验及责任感。个别工作人员法制观念淡薄,对涉林案件麻木不仁,更有甚者,为谋取私利,利用手中的权利为犯罪分子开绿灯。同时,个别沟系护林检查站形同虚设,检查员执法不严。木材检查站是犯罪分子盗伐林木、偷运木材的最后一道屏障,这对检查人员素质提出了一个较高的要求。然而,迭部林区的林业管护部门—迭部林业局在林区的东西主要出口现在却没有自己的木材检查站。在1995年以前,林业局在管护区的省道东西出口上设有木材检查站,由于国家政策原因,林业企业在省道上不得设臵木材检查站。1995年以后木材检查站移交当地政府管理,这使得林区又失去一道自己的、最后的屏障。

四、对破坏森林资源犯罪,保护森林资源的几点对策 针对目前办理涉林案件的实际情况,我们认为今后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一)加大森林刑事案件查处力度

一是严格依法办案。森林公安机关和林业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活动中,应严格执行法律规定,杜绝人情案、关系案和金钱案等执法不严、徇私枉法及以赔代罚、以罚代刑等行为发生。针对零星盗伐林木突出的问题,积极开展集中整治工作,对为首的、多次参与且屡教不改的顽固分子要从严查处,对达到刑事立案标准的,坚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二是案件一查到底。每查获一起案件,要对盗、运、销、收行为全部立案查处,追查所有涉案人员,打消部分人员的侥幸心理。同时要将工作做深、做细,深挖余案、积案,顺藤摸瓜,乘胜追击,取得更大的战果,对违法犯罪分子和蠢蠢欲动的不法分子形成强大的心理威慑和法律威慑力。

(二)加大法制宣传力度

要组织和调动林业企业内部的宣传力量,针对职工群众、行政领导、职能部门和林区内的村民,开展长期的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重点宣传《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国家林业局、公安部印发的《关于森林和陆生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管辖及立案标准》,森林管护、依法行政的有关规章制度等。努力使职工群众树立爱护森林资源、依法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使行政执法人员和司法人员树立打击意识和不作为应负法律责任意识,使行政领导树立依法行政意识。

(三)建立联防联护制度。

各级森林公安机关应当和林区法院、检察院的协调配合,建立起打防控网络。不定期地开展工作交流,密切关系,取得支持,实现预防犯罪工作中的职能互补,从而促使联防、群防、协查由临时松散配合型向长期紧密协作型的转变。

(四)加大司法打击力度

对于情节严重的破坏森林资源犯罪,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从重从严的原则,依法惩处。对盗伐滥伐的处罚,只要达到立案标准则必须追究刑事责任,绝不能降格处理,不能因利益驱动,以罚代刑。要从党的领导、机构设臵、队伍管理、运行机制、诉讼合力、物质保障等方面全面加强林区司法工作,使其在打击与预防涉林犯罪、保护森林资源安全上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林区检察机关则要加强与林业行政执法部门的联系,对执法案件进行复查和不定期抽查,对林业执法过程中暴露出来的职务犯罪予以坚决查处。

(五)修改涉林刑事案件立案标准

一是建议制定涉林案件向检察机关报送备案审查的制度,以便更好地发挥林区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二是建议修改涉林犯罪的定罪量刑标准,适当降低涉林犯罪的立案标准。因我省森林资源不是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低,只有加大打击力度,才能切实保护好森林资源。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的林木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刺激盗伐林木犯罪行为的发生,只有适当降低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的林木罪定罪量刑标准(现在的 7 标准是20立方米以上)来惩处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的林木的犯罪分子,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涉林犯罪的发生。

(六)注重开展区域性综合治理工作。

根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工作方针,采取多种手段落实各项措施,既要解决现实的治安问题,更要消除和减少导致违法犯罪的诸多因素和条件,一般来说,盗伐案件多发的区域都是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方,群众普遍缺乏经济来源,盗伐林木也就成为一种“副业”了。为此,林业执法部门在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的同时,还应结合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主动承担起帮助林区群众发展自营经济的重任,把案件多发区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纳为一项工作重点,同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一起支持、引导和帮助林区困难群众发展适合的“种、养、加”项目,想方设法地增加群众收入,使其走上正当的致富之路。

下载对近年来女性犯罪的特点及对策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近年来女性犯罪的特点及对策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对未成年人犯罪成因的分析和对策

    对未成年人犯罪成因的分析和对策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比率不断提高,已成为社会各界的焦点问题,也是近年来我院公诉科工作的重点之一。五年来,我院公诉科共受理未成年人犯罪共17......

    各国女性消费特点及其营销对策

    各国女性消费特点及其营销对策 市场营销环境是企业营销职能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和力量,是影响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 市场营销环境包括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 微观环境......

    浅谈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其对策

    浅谈大学生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其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大学教育已经由精英型教育转变为大众型教育,这对提高国民整体素质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作......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及预防对策(精选)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及预防对策近几年来,特别是今年三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以来,省、潍坊及我市先后召开了专题工......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呈现出一些新的动向与特点,笔者通过对2005年以来江苏省阜宁法院审理的五十余件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通过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成因并......

    浅谈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原因和对策

    浅谈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原因和对策 姓名 摘要: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日趋严重,已经上升到一个社会的热点问题,从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我国法制和教育等方面的薄弱。通过这几个月在法......

    浅谈当前女性犯罪的原因与对策

    浅谈当前女性犯罪的原因与对策[摘要]:2004年以来,福建省大田县检察院共审查批准逮捕女性犯罪案件27件30人,分别占批准逮捕总数的9.4%和8.9%。与男性犯罪相比,她的案件虽然不多,......

    残疾儿童犯罪现象分析及对策

    残疾儿童犯罪现象分析及对策 摘要:我国的残疾儿童数量逐年递增。相应的,残疾儿童的犯罪问题正在摆在我们的面前。关注残疾人犯罪问题成为了公众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残疾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