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俺家屋后的黄泥路

时间:2019-05-14 05:28:2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俺家屋后的黄泥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俺家屋后的黄泥路》。

第一篇: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俺家屋后的黄泥路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也可以轮流转的,生活好了,富裕了,以前不敢想的,现在也都不奇怪了。看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标题,让我也想起了过去。最让我清晰记忆的是俺家屋后的那条黄泥路。

小时侯俺家住在村子里最后一排,屋后是

一排杨树和一条黄泥路。在我上小学的时候,那条路每当下雨的时候,就会处处留情,坑坑洼洼。穿着雨靴都不容易走路,走完了那条路雨靴也基本上都是黄的了。后来我上了初中它还是老样子。不过到是有件事情让我清楚记忆,难忘记啊。有一次,一个雨过天晴的下午,爸爸去上班,我去上学,我们爷俩都是一周回家一次。因为家乡很穷,那会连个公共汽车都没有,偶尔也可以遇到一次。于是爸爸骑着自行车载着我去镇上坐车。当时我身上背着背包,手上抱着一周生存的干粮,还拿着爸爸的包。坐在车子上都是心惊胆战,路上的泥泞,小水沟时不时地还挑逗你两下,蹭的裤脚上都是一个个梅花点。因为路不好,车子颠的我屁股好痛,可我又不敢叫。后来爸爸骑到一个大坡的时候,他可能有点累了依旧骑着,听到他的喘气声我匆忙从车子上跳下来,若无其事地跟着车子跑。还不敢大跑,生怕裤子被弄脏了回到学校被同学笑话。跑的差不多的时候爸爸让我上了车,恰巧身边刚好走过几个姑娘,也不知道怎么了,突然一下害羞了起来,结果猛地跳上了车子,就在这时,突然啪的一声,偶的干粮包掉在了地上,以前总觉得别人写找个地缝钻进去是胡说的,那时再也不那么认为了,还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呢。当时那个窘啊,脸都红了,爸爸有点生气地在旁边说我。此刻的心情真是糟糕了透顶,当时我就想我要是以后有钱了非把这个破路给修建的四通八达。不过爸爸也没有怎么说,擦干净了包就继续我们的“旅程”了。后来又走了一半的时候,后面来了辆车,我和爸爸都是近视眼,我觉得有点像公共汽车,就对爸爸说:“爸,我看后面那有点像公共汽车,要不你先走,我等会骑车子回学校,反正我也快要到了。”我让爸爸换了鞋子,然后我们爷俩就在路边等着,就在车子快到我们身边的时候我失望地告诉爸:“好象不是公共汽车哦。”爸爸也看到了没说什么,然后我们骑着自行车就走了。

那是我爸爸工作最艰难的阶段,也是我上学最艰苦的时候。后来我高中毕业考上了大学,接着就是大学毕业,一直在南方工作没有回家,后来准备回家的时候妈妈告诉我家乡已经通了水泥路,那样我回家就方便了。这中间还有插曲呢,事情是这样的,我在南方工作的第一年冬天的时候,爷爷去世了,恰好那些天下雨了,屋后的黄泥路依旧我行我素,任凭大家的踩踏它都无愿无悔。也真是巧合,爸爸的同事和领导来参加爷爷的追悼会,刚好他们经历了这一切,爸爸后来回去工作没多久县城里就批下来同意修我们家乡那条黄泥路。后来爸爸自嘲地说:“我申报了这么久,还不如领导亲自经历一切呢。”

去年再回家的时候,爸爸和他的司机亲自开车去接了我,车子再一次奔在那条黄泥路上的时候感觉真的不一样了,任凭司机快速加油也感觉不到颠簸,平稳而又舒服。车子经过山下的时候爸爸告诉我现在山上也盖了好多别墅,修建了许多寺庙和大佛。游客还很多呢。突然爸爸感叹了一句:“以后就是你做毛驴车都会觉得很舒服。”是啊,这一切再也不用和以前相比了,现在大家都富有了,很多的东西不敢想的现在也都拥有了而且也不足为怪。后来在家里呆了两个多星期,因为工作的需要我就准备回去了。走的时候爸爸在开会,我就在家乡的那条已经是水泥路的路边等公交车,方便的很,一会车子就来了,车上的人很多,男女老少,大小,以前他们要赶好久的路去镇上才能做到,现在就在路边就可以了。看着窗外的房屋,田地,远处的大山,还有这条漫长的水泥路,心里真是感慨万分啊。没想到我钱还没赚足就已经被别人抢先修好了。

每每去其它城市工作或出差时总会先看下他们的道路,也许是习惯了这样一个动作。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是这条路装载了我的梦想和希望远离家乡,让我养成了这样习惯看道路的动作。曾经的那条黄泥路现在已经换上了新装,它装载着好多的东西,装载了国家的繁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伙进步的思想,还有俺们村那些亲人们的开心和快乐,期盼和未来。黄泥路,会有更多的车辆在你的身上驰骋着。幸福瞬间的泪水有时也会莫名其妙地流出眼眶,因为那条黄泥路!

第二篇: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

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经济日报)

新合作化使农机化获革命性发展

□王鸿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机化经历了高—低—高的发展过程。前一个“高”,反映在广大农民和农业机械生产、使用、管理及科研领域对“1980年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呼声和热情高,笔者曾经在军垦农场务农十年,并且有六年的时间使用农业机械从事耕作,亲身体验了农业机械化对于农民和农业生产的重要性,也亲眼目睹周围“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缺“机”而导致生产艰辛、生活艰难的情状。而这后一个“高”恰恰是由改革开放的政策是催生的,这后一个“高”不仅体现在农业机械数量的提高,更重要的,一是体现在农业机械使用形式的质变,由完全集体所有发展到允许农民个人购买,又由农民个人购买、个人使用发展到形成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公司化地使用农业机械。二是农业机械概念的外延的扩大,由耕种收割发展到耕种收割、运输、农副产品加工、以及林牧副渔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正如邓小平同志1980年指出的,广义的农业机械化,不限于耕种收割的机械化。三是农机市场的对外开放,一大批国外先进农业机械进入了我国农村,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起点。

1978年以后,诞生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是同时,耕地小地块经营也限制了农机的使用和农机化的发展。在改革开放的头十年,即使是大型国营农场农机化的进程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

中国农业的出路在于科学技术,而农业机械是承载先进科学技术的重要载体。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顺应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把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和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根本道路,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本保障,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而实践证明,单个的、小地块的农业经营方式不可能充分利用当代新科技装备农业,不可能大幅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民的收入和建成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农业也无异于空谈。

现代农业生产方式的重要内容就是要有组织化的生产。而中国广大农民对产生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的“人民公社”式的“一大二公”、剥夺个人物权的“公有制”组织形态依然心有余悸。发展农业组织化绝对不能再走“人民公社”式的路子。中国农民是伟大的社会阶层。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引导下,不断探索现代农业的新路子。大约20年前,我国河北保定等地区的农民就开始酝酿和发展了一批新的农业生产组织——农机协会。虽然这种“协会”在带领农民向组织化发展起了重要的探索作用,但是并不具有“法人资格”,往往成立得快也消亡得快。但是广大农民一直在探索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组织,全国各地出现的“农机银行”“股田制”“农机互助组”“农机合作社”等,是农民艰辛的探索的见证。

20世纪末,笔者在相隔二十年后再一次踏上东北大平原时,尤其在吉林省榆树市弓棚镇意外地发现,一些地方并没有像人们传说的耕地分割得像“棋盘格”、农民牵着犁杖走的现象;恰恰相反,在全镇8200公顷耕地上看到是一眼望不到边的绿油油的玉米地,大型拖拉机正牵引着中耕机在除草……只是再没有看到当年夏锄时人们挥汗如雨、手握锄头除草的情景。

当时全国农产品价格下“浮”、甚至处于“滞销”状态,而吉林省榆树市弓棚镇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却有增无减。此前,当地也曾发生过粮食滞销和劳动力过剩的情况,但当地农民在党委和政府引导下,走“以农机化为先导、以规模种植为突破口、以大流通为载体”的发展路子,这个镇的长山村组建了全国第一个“农机股份合作社”,并逐渐在全镇各个行政村推广。这种“农机股份合作社”具有“现代企业”的形态。农机股份合作社把除个人所有的集体农机具和库房进行资产评估后(123.5万元),按地

7、人3的比例折股到农户(每股300元,折合4117个股份),农民自愿入社。农机股份合作社把合作社社员的土地集中连片进行规模经营,全程进行机械化作业,在土地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又突破了土地家庭承包的形成的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不高的局限。农机股份合作社机械作业对社员农户只收取作业成本费,农产品归农户;对外作业收入则按股分配红利。全镇8200公顷耕地没有一块地撂荒,当年农民的人均收入达到了4080元,比上年净增1580元。

2006年,国家制定和颁布了《农业专业合作法》,无疑是对弓棚镇以及全国广大农民在新时期农业生产尤其推广和促进农业机械化方面的创造的肯定和保护。弓棚农机股份合作社成立后,促进了土地流转集中和规模经营,土地实现了规模作业,既解除了无农机户的后顾之忧,又充分发挥了现有集体和个人所拥有农机的使用效率,农业生产效率大为提高,百公顷玉米全程生产成本仅48万元,亩作业成本低于全省43.27元,全镇机械化作业4000多公顷每年就可节约成本500万元。公斤粮成本仅0.272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0.224元,百公顷粮食纯利润24.6万元。弓棚农机股份合作社成立后还解放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为发展二、三产业提供了可能。笔者2000年底再次到弓棚镇时了解到,弓棚全镇11个行政村,村村有农机作业队,共拥有52台大型拖拉机、21台大型收获机,513台中小型拖拉机、配套农机具975台套,固定资产已经达到1200多万元。弓棚镇的农机股份合作社成为促进当地各业发展的“龙头”。全镇2.1万劳动力,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只有3000人左右,只占全部农业劳动力的13%从事粮食生产,87%的劳动力转移到了二、三产业上,催生了畜牧业合作社的诞生。全镇千头以上的养猪场2个,规模养殖户2600户,500头以上的养猪户有27户,养鸡户1200户,日产蛋量1万多公斤。畜禽养殖促进粮食年“过腹转化”5万吨,每年还要外购粮食3万吨,消解了当时粮食降价的不利因素。畜牧业的发展又促使以畜产品加工为主的向着工业和以畜产品销售、运输业为主的第三产业的发展。全镇的生产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牧业占到50%,农业只占9%,多种经营占18%,乡企民营占23%。第二、三产业发展,基本上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弓棚全镇的社会总产值中种粮收入只占了三成,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小城镇建设也有了相对充足的资金,城区改造、道路建设、市场规划以及文教卫生发展等城市化拉动工程得以顺利实施。当时国务院一位领导视察弓棚镇时,盛赞这里出现的与其他地方迥然不同的“新五怪”现象:农业大镇,近九成的农民不种地;产粮大镇,年产粮8万吨不够用,每年还要外购3万吨;粮价下跌,农民收入逐年递增;生猪大镇,生猪不够卖,每年还要外购30万头;销售领域收入比生产领域高,卖猪收入比养猪收入高。

实现了这一步,弓棚镇的农机股份合作社的作用功不可没。农业机械化的大发展首当其功!

弓棚镇曾是吉林省国家级农业综合改革的试点镇。而弓棚镇10年前成立“农机股份合作社”无疑具有革命性和里程碑的作用,为使处于低谷的我国农机化得以有一个新的发展发挥了探索者的作用。如今,全国各地各类形式的农机合作社已经遍布农村大地,全国农机化也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革命性的发展阶段,至2003年,我国农村各类机械总动力已经超过了6亿千瓦。弓棚镇“农机股份合作化”促使了农业规模化经营和多业并举的局面,起码给人以三点启示。一是农业生产必须拥有智能化的生产工具,这是先进生产力要求的突出标志。当前在我国农村,先进的农业机械就是先进生产力的载体,放弃了发展农业机

械化,就是背离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科学发展也就无从落实。二是发展农业尤其是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要有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产业组织。农民、农业要走出孤立、封闭的小农经济状态,必须有与市场化发展相一致的专业分工明确、社会化协作广泛的社会合作组织,与农业发展趋势相适应的经济组织同样是先进生产力发展的不可或缺的要求,是实现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直至“三农”问题全部解决的必由之路。包括农机股份合作社在内的各类农业经济合作组织有利于整合农业生产要素、提高利用率和解决无序化及扩大适度规模经营。三是农业生产必须借助先进的生产机械和经济组织走市场化的发展道路,通过经济组织用市场规律合理调节农业生产结构、把农业生产纳入市场化的轨道。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组织化、市场化,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要求,是“以人为本”原则的重要体现,也是农民增收的迫切要求,实现了这“三化”,才能说代表了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可喜的是,中央于2006年及时地出台了“农业专业合作社法”,保护了农民的首创精神和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在我国农村,各种农业生产和经营合作组织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我国农业经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此文获征文二等奖)

第三篇: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记忆深处的路

我是一个从小就爱做梦的人。1978年恰逢我豆蔻之年,梦便做得更多了。而自始至终氤氲心间的是大学梦。因为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走出那个闭塞的小村庄。为了这个梦,我少小离家求学。

学校里,老师经常敦敦教导我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而那时真真切切让我吃尽苦头的却是从家乡到学校的那条曲曲拐拐坑坑洼洼疙疙瘩瘩的路。这样的路再配上“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自行车,一路走下来,骨头要散架,五脏六腑要出鞘。如果刚吃完饭就上路,饭会顺原路溜出来。如果赶上下雨天,人扛车子是常有的事儿,当然能扛着车子走路的是男生或假小子女生,像我这样的纤弱女生只有哭鼻子抹眼着泪的份儿。

1982年我参加了高考,而且分数上了线。那时候,分数上线后再填报志愿。母亲说,让城里当局长的舅舅参谋着报吧,他见多识广。

去城里填报志愿的前一天,下了一夜的雨。

第二天一大早,母亲就带我上路了。我们一人推一辆自行车,母亲说,上了公路就能骑车了。

出了家门,我们就一脚踏进稀泥巴里。平时轻快如滑轮的两个车轱辘这时就像不上套的犟牲口,你拚命推它,它却死命打嘟噜。母亲说,淤泥糊住了车轮子,所以转不动了。母亲一边说一边找来一小片瓦喳往下刮车轱辘上的湿泥巴。别说,这个办法还真灵,泥巴被刮下来后,自行车推起来轻快多了。可是走不了几步,就又推不动了。母亲就又找了根小树枝一块一块往下刮。可是车轱辘上的淤泥就像冬天和小朋友滚雪球,越滚越大,越滚刮的间隔时间越短。原来十步一刮,慢慢得,八步一刮,五步一刮,甚至一步一刮。路上没有那么多现成的瓦喳或树枝,母亲干脆用手一块一块往下抠。路走了不到一半,我“哇”地哭起来,一边哭一边回头去拾被淤泥粘掉的鞋。母亲看了我一会儿说,要不你先在这儿等着,我把这辆车子推上公路后再来接你。

母亲是怎样一步一步把她的那辆自行车弄上公路,又一步一步返回来,再一步一步把我的自行车推出泥淖的,我记不清了。事实上,当时我光顾气恼和委屈了,压根儿没想到母亲。但是,我和母亲走到公路上时的情景却永远留在我记忆的深处了。

刚走上公路,母亲一下子瘫坐在路边上,一边大口喘气一边伸手抠我那辆自行车车轱辘上的稀泥巴。这时,我看见母亲的头发一缕一缕粘在头皮上,脸上衣服上的泥水汗水像要把她淹没了似的。而让我张大嘴巴的是,母亲竟然光着脚,左脚大拇指上的湿泥巴红艳艳的。母亲的脚被扎破了。可是母亲竟然没感觉到痛,至少她看上去是这样,只顾一块一块往下抠泥巴。自行车终于转动自如了,母亲朝我摆摆手,示意我先走。这时我才知道,母亲连说一句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可是,当时少不更事的我硬要和母亲一起走。母亲两手撑地好像很吃力地站起来,走到旁边那个土房前,拿过后车座上夹着的鞋,穿上,抠下几块堵在车轱辘上的泥巴,我们便一起上路了。

走在公路上,我有想飞的冲动,自行车的车轱辘又变成了滑轮跑得飞快。可是,母亲看上去举步维艰,每蹬一下脚蹑子,都要使出全身力气似的。有时我想,如果是现在,我们可以搭车去城里,母亲就不用受那份罪了,可那时,只有在城里的车站才能坐上汽车。我有时又想,即便那时有汽车,母亲也一定舍不得花钱省力气。

志愿填完后没几天,我就接到了一所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如愿以偿实现了儿时的大学梦。从此,便很少走家乡的淤泥路了。可是那条承载了我的泪水和母亲的血水的稀泥巴路常常出现在我的恶梦里。

上个世纪90年代,我恶梦中的那条稀泥巴路终于成为历史,成为永久的回忆。

母亲说,现在走在街上,感觉好像走在城里,到处是公路。

从我居住的小城回老家有n条路,不管走哪条,坐上车,几个钟头后下车,走三五步水泥路,再上几级水泥台阶,便能看到乡下老屋里的母亲了。母亲要是想女儿了,打开屋门

我是一个从小就爱做梦的人。1978年恰逢我豆蔻之年,梦便做得更多了。而自始至终氤氲心间的是大学梦。因为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走出那个闭塞的小村庄。为了这个梦,我少小离家求学。

学校里,老师经常敦敦教导我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而那时真真切切让我吃尽苦头的却是从家乡到学校的那条曲曲拐拐坑坑洼洼疙疙瘩瘩的路。这样的路再配上“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自行车,一路走下来,骨头要散架,五脏六腑要出鞘。如果刚吃完饭就上路,饭会顺原路溜出来。如果赶上下雨天,人扛车子是常有的事儿,当然能扛着车子走路的是男生或假小子女生,像我这样的纤弱女生只有哭鼻子抹眼着泪的份儿。

1982年我参加了高考,而且分数上了线。那时候,分数上线后再填报志愿。母亲说,让城里当局长的舅舅参谋着报吧,他见多识广。

去城里填报志愿的前一天,下了一夜的雨。

第二天一大早,母亲就带我上路了。我们一人推一辆自行车,母亲说,上了公路就能骑车了。

出了家门,我们就一脚踏进稀泥巴里。平时轻快如滑轮的两个车轱辘这时就像不上套的犟牲口,你拚命推它,它却死命打嘟噜。母亲说,淤泥糊住了车轮子,所以转不动了。母亲一边说一边找来一小片瓦喳往下刮车轱辘上的湿泥巴。别说,这个办法还真灵,泥巴被刮下来后,自行车推起来轻快多了。可是走不了几步,就又推不动了。母亲就又找了根小树枝一块一块往下刮。可是车轱辘上的淤泥就像冬天和小朋友滚雪球,越滚越大,越滚刮的间隔时间越短。原来十步一刮,慢慢得,八步一刮,五步一刮,甚至一步一刮。路上没有那么多现成的瓦喳或树枝,母亲干脆用手一块一块往下抠。路走了不到一半,我“哇”地哭起来,一边哭一边回头去拾被淤泥粘掉的鞋。母亲看了我一会儿说,要不你先在这儿等着,我把这辆车子推上公路后再来接你。

母亲是怎样一步一步把她的那辆自行车弄上公路,又一步一步返回来,再一步一步把我的自行车推出泥淖的,我记不清了。事实上,当时我光顾气恼和委屈了,压根儿没想到母亲。但是,我和母亲走到公路上时的情景却永远留在我记忆的深处了。

刚走上公路,母亲一下子瘫坐在路边上,一边大口喘气一边伸手抠我那辆自行车车轱辘上的稀泥巴。这时,我看见母亲的头发一缕一缕粘在头皮上,脸上衣服上的泥水汗水像要把她淹没了似的。而让我张大嘴巴的是,母亲竟然光着脚,左脚大拇指上的湿泥巴红艳艳的。母亲的脚被扎破了。可是母亲竟然没感觉到痛,至少她看上去是这样,只顾一块一块往下抠泥巴。自行车终于转动自如了,母亲朝我摆摆手,示意我先走。这时我才知道,母亲连说一句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可是,当时少不更事的我硬要和母亲一起走。母亲两手撑地好像很吃力地站起来,走到旁边那个土房前,拿过后车座上夹着的鞋,穿上,抠下几块堵在车轱辘上的泥巴,我们便一起上路了。

走在公路上,我有想飞的冲动,自行车的车轱辘又变成了滑轮跑得飞快。可是,母亲看上去举步维艰,每蹬一下脚蹑子,都要使出全身力气似的。有时我想,如果是现在,我们可以搭车去城里,母亲就不用受那份罪了,可那时,只有在城里的车站才能坐上汽车。我有时又想,即便那时有汽车,母亲也一定舍不得花钱省力气。

志愿填完后没几天,我就接到了一所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如愿以偿实现了儿时的大学梦。从此,便很少走家乡的淤泥路了。可是那条承载了我的泪水和母亲的血水的稀泥巴路常常出现在我的恶梦里。

上个世纪90年代,我恶梦中的那条稀泥巴路终于成为历史,成为永久的回忆。

母亲说,现在走在街上,感觉好像走在城里,到处是公路。

从我居住的小城回老家有n条路,不管走哪条,坐上车,几个钟头后下车,走三五步水泥路,再上几级水泥台阶,便能看到乡下老屋里的母亲了。母亲要是想女儿了,打开屋门[page_break],一边收拾东西一边朝路口摆摆手,便有车等她了。

三十年过去了,从家乡到城里的路程没有变,变了的是那条路。如果说昨天的路曾留下我和母亲的艰辛和跋涉,那么,今天的路,拉近了我和母亲的距离,承载着我和母亲的幸福。

第四篇:改革开放30周年的征文

我出生在上世纪70年代初,那时人们的日子依然还是十分清贫,我家也不例外。像当时绝大多数农家孩子一样,我基本上只是在逢年过节时才能有新衣服穿,然而记得那时我却极讨厌穿新衣服。

小时候我的新衣服总是很肥大:上衣下摆垂到了膝盖,袖子包了手,裤脚在地上拖着可做扫把,穿在身上绊手绊脚的。每次穿新衣服时,我噘了嘴表示不满,母亲就安

慰我:你正在长个呢,到明年就合适了。我就信以为真,只盼自己快点长个,然而个子却总不见长。往往是磕磕绊绊过了几年,新衣服变成了旧衣服,才算合了体。我于是讨厌新衣服而喜欢旧衣服了。年幼的我一直弄不明白,为什么父母亲总爱把我的衣服做得那么肥大呢?

后来我长大了一些,那肥大的新衣服穿在身上不仅仅只是不舒服了,而且还感到了别扭,我时不时会想到我的模样一定会是很滑稽可笑。有了这样的想法,我对新衣服就产生了一种抗拒心理。为此,我和父亲还曾发生了一次冲突。那是一年春节前夕,父亲给我买了一件袄子,兴冲冲地拿回家让我穿上。那袄子里面铺着一层淡黄的绒毛,看起来很不错,对那时的农家来说,算得上是难得的奢侈了,但照例还是很肥大。我就坚持着不穿,父亲大为恼火,狠狠地把我训斥了一顿,说我不知道生活的艰难。我当时感到极端的委屈,为父亲的毫无道理。而今天回过头来想一想,我那时真是太不懂事了。

清贫的日子慢慢地捱着,变化说发生就发生了。不过就那么几年的光景,人们的生活变了样。我们家承包了村里的10多亩地,一年还清了超支,第二年买了一辆自行车,过了几年村子里通了电,我们家和很多人家又买了电视机,再后来有人买了摩托车,有人建起了小洋楼。乡亲们的生活真可以说是一天一个样!随着生活一天天好起来,我穿新衣服的机会渐渐地多了,而父母给我或做或买的新衣服也合体了。因年龄的增长我也懂事了许多,幼时关于新衣服的疑惑自然消散了。

现在,我已做了父亲了,儿子有着一衣橱衣服供他挑选着穿,他不再有我曾经有过的烦恼,他烦恼的是我们买给他的衣服式样不够新潮与现代。看着儿子如今的幸福生活,有时会在不经意间触动我关于幼时新衣服的记忆,心中还会有一丝涩涩的感觉。可喜的是,现在一切都好起来了,我衷心地祝愿我的乡亲和普天下的人们: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强!

第五篇:改革开放30周年的征文(xiexiebang推荐)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出生在鄂中一个小山村里。三十多年来,我耳闻目睹了几辈故乡人的追求和梦想,五味杂陈,令人慨叹,特记之。

邻居哥哥读书梦

邻居哥哥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

我记事时,邻居哥哥已读到了小学五年级。邻居哥哥长得白白净净,斯斯文文,读书特别厉害,学校大考小考,每次他都是拿第一。乡亲们都说,要是在旧

时,他肯定会考个状元来当。邻居哥哥还吹得一手好笛子,夜幕降临时,他常会拿起笛子来吹,曲调婉转悠扬,很耐听。

邻居哥哥兄弟姊妹四个,加上爷爷奶奶两位老人,一家人全靠邻居哥哥父母在生产队辛苦挣工分养家,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所幸的是当时读书费用非常低,邻居哥哥成绩又的确是太好,他才得以继续学业。五年小学读完后,邻居哥哥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初中。小学升初中是一道坎,因为家里供不起,邻居哥哥的许多同班同学都没能过去这个坎,回家务农去了。邻居哥哥家生活过得决不比别人家好,他父母内心巴望儿子能早点回来帮他们分担生活的重担,但儿子的成绩实在让他们开不了口,只能咬紧牙关继续支持邻居哥哥读书。

上初中后,邻居哥哥学习成绩一如既往的好,二年初中的学业结束,他又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高中。这次邻居哥哥父母狠心作出决定:不能再读了,家里实在供不起了。邻居哥哥知道父母的难处,虽然内心极度渴望读书,他还是很顺从地接受了父母的决定。开学几天后,学校得知成绩第一名的考生没来报到,前来家访,劝说邻居哥哥父母让儿子上高中,最后总算做通了他们的思想工作。过了几天,邻居哥哥背上简单的行李,怀揣父母想方设法筹来的上学所需的二十多元钱,上高中去了。

但没过几天,邻居哥哥父母就后悔了,特别是他母亲,逢人就说儿子不听话,硬要上什么学,花了家里那么多钱。说到激动处,几至咬牙切齿。那时我已上了小学,感觉邻居哥哥并没有错,见他母亲那样,就觉得好象不是他亲妈似的,自家孩子聪明了难道还有错?!过了一个星期,邻居哥哥回家来背米,带点钱和腌菜,他母亲逼着邻居哥哥答应不再读书,并让他去学校要回了交的二十多元钱。邻居哥哥的读书梦就此结束了,跟随大人们一起下地劳动。邻居哥哥白晰的皮肤很快变得黧黑,笛子吹得少了,偶尔听到他吹,也是呜呜咽咽,充满了伤感。

后来,村小学缺教师,村里安排邻居哥哥当了代课教师,工作累,工资少,但他很知足。随着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大家的经济条件好了,孩子们读书基本不再是问题。十多年过去,邻居哥哥教的一些学生考上了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城市工作,回乡来风光得很。邻居哥哥打心眼里为他们高兴,但也隐隐的有一丝失落。最后悔的是邻居哥哥的父母,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有出息,想当初自己儿子的成绩那么好,如果坚持供他读书,一定更有出息,可惜世上没有了后悔药吃。

九十年代末,学校进行撤并,邻居哥哥被裁减了下来,从学校回到了家里,又开始了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这时,村里兴起了打工潮,年轻力壮的都外出打工,邻居哥哥也外出了一趟,但因年龄大了,又无学历,转了一圈只得回来。回来不久,邻居哥哥出了车祸,受了重伤,虽被抢救过来,但落下了终生残疾,瞎了一只眼,跛了一条腿。

几年前我回乡下去,在进村的路上碰到一个佝偻着腰、瘦小干巴的人一瘸一拐的踽踽独行着,他与我打招呼,我惊讶的问他是谁,他答是邻居哥哥,我竟然一点也认不出他了。

堂哥致富梦

堂哥出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

大学落榜后,堂哥回家务农。和父母一起在地里辛勤劳作了两年,堂哥不安份了,他想,靠几亩农田吃饭是没问题了,要想发家致富,还得另辟蹊径。经过一番调查和思考,堂哥决定:到大队部开小卖部。说做就做,堂哥筹借了一笔钱,在大队部建了一间小屋,进来商品,小卖部热热闹闹开张了。那时山里人的经济意识还不强,堂哥的小卖部成了第一家。独家经营的小卖部生意相当不错,年底一算账,堂哥惊喜的发现,他一年挣了种地几年的钱。堂哥大受鼓舞,将赚到的钱投入再发展,扩大了小卖部的规模。堂哥的小卖部物美价廉,服务热情周到,将供销社的客人基本都吸引了过来。

看到堂哥的生意那么好,有村民也试着开起了小卖部,之后越开越多,一个小小的大队部,小卖部有了十多家。竞争力大了,生意不那么好做了,堂哥就将小卖部交给弟弟打理。

此时堂哥已有了新主意:买拖拉机跑运输。因为他看到农村的物资越来越多,对运输的需求量很大。不过这次堂哥的想法遇到了阻力,在农田里辛勤劳作一辈子的父母觉得儿子太冒险了,买一辆拖拉机要几万块钱,搞不好就打了水漂。但堂哥是个犟脾气,看准了的事八匹马也拉不回来。父母反对无效,只得任堂哥去折腾。堂哥将几年来小卖部挣的钱全拿出来,又象亲戚朋友借了一些,买了一辆神牛拖拉机回来,跑起了运输。事实证明,堂哥搞运输的路是走对了,几年下来,堂哥赚了个盆满钵满,比开小卖部强出了许多。

跑了几年运输,堂哥又

下载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俺家屋后的黄泥路word格式文档
下载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俺家屋后的黄泥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电视情节

    本文作者:夏永旭 好范文原创投稿电视情节 文/夏永旭 有了电之后,家庭里就逐渐开始使用家用电器。在赵本山大叔的小品里,手电是家里唯一的家用电器之说成为了一时的笑谈,我觉得是......

    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演讲(电力系统)

    电力员工: 改革开放初期,**的电网是独立的,外来的电无法进来,所以只能靠小水电,供电极度困难紧张,经常是无电,缺电,工厂无法生产,居民无法照明,居民对用电紧张有“今晚肯定无电,明晚不......

    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演讲(电力系统)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县电力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特别是经过近10年来大规模的农网改造,电力供电能力不断提高,电网建设日益完善,全县实现了村村通电,户户通电,彻底摆脱了以......

    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演讲(通用版)

    1978年,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共和国作出了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大幕拉开,古老的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到2008年,改革开放步入而立之年,回眸这30个年头,......

    社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

    社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红花五月回忆三十年今年2008年,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伟大号召已经整30周年。30年前,那时应记得在广东深圳这个......

    农电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

    30年过去,小水电连成了大电网一条小溪,一座小瀑布,拦成河坝后靠着一根大小不同的铸铁管,推动着10千瓦、或20千瓦、50千瓦……等装机容量不等的小水电,供应着每一座小水电附近的自......

    改革开放30周年的征文(精选5篇)

    (一)、衣我们小时候穿的,哪有现在这样丰富多彩呵。记得那时候,绝大多数同胞,一年也就三件衣服:春秋一个小布衫儿,夏天一个大裤衩,冬天一幅老棉袄。哪里有现在的秋衣、秋裤、乳罩和内......

    改革开放30周年的征文(小编整理)

     站在高高的山坡上,放眼向下望去:在那陡峭的山峰下,庞大的挖掘机正在发出阵阵的轰鸣,象足球场一般大小的块块料场正在山谷间诞生。各种巨大的现代化机械整齐地摆在施工场地的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