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Ⅲ-1-09物业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涟水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物业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倪翠芳
改革开放20 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衣、食、住、行是百姓生活的四要素,住是其中很重要的要素之一。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不再仅仅满足于“有屋住”,而是要住的舒适、住的方便、住的安全,物业管理随之也得以快速发展。物业管理是一门新兴的管理科学,是指对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各类房屋及其与之相配套的设备、设施和相关场地的综合管理。物业管理的目的就是服务千家万户,满足多层次需求,让广大老百姓满意。
一、物业管理人才需求前景乐观
物业管理行业被誉为“朝阳产业”。绝大多数的专家认为服务业将是未来10 年中人才需求量最大的行业。物业管理、专业咨询、法律服务等这些属于新兴的广义服务业,是服务业人才需求增长的主体部分。在未来服务业人才需求增长的数量里,70%左右的需求将在新生服务行业产生。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住宅商品化和产权多元化格局的形成,促使物业管理快速进入社会经济生活,并得到了迅猛地发展,成为社区建设、城市管理和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批设计新颖、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落成,消费者在改善居住环境和居住面积的同时,也对居住软件和物业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吸引了大批物业管理企业进入市场。与此同时,政府也不断根据市场发展需求,调整行业行为规范,通过加大行业自治管理力度,促进物业管理健康有序地发展,这一切都刺激了对物业管理人才的需求。行业的发展为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强劲的需求,从近几年对各行业职位需求的分析来看,物业管理行业的职位需求数量始终列居前列,因此可以预计,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物业管理专业的应用技能型人才不仅将成为物业管理市场发展的必须人才之一,而且将保持较强的市场需求。据估计到2010年,全国城镇物业管理覆盖面将在50%以上,新建筑物业管理覆盖率将在90%以上。而目前该专业人才的缺乏,使得就业前景非常光明。
二、物业管理人才需求现状
物业管理行业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服务的细化与品质提升、现代楼宇高科技设备的增加以及现代管理手段的应用,都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大量既懂专业,又懂现代物业服务理念的高素质人才。目前对物业管理人才的需求与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需求数量方面:人才非常缺乏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和城市现代化的推进,房地产投资额还将不断扩大。我国物业管理行业迅速发展,并不断向规模化、集团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对高级物业管理专门人才的需求激增。中国城市房地产网统计,物业管理项目(面积)的增加,要求从业人员的数量增加。以10 000 m2 需要4~5 个物业管理人员计算,全国每年至少需要新增十万名从业人员。目前不少企业对物业管理人员的要求从学历到经验都更加严格,随着物业行业趋于专业化、法制化、市场化、国际化、集团化,专业物业管理人员需求将继续走高;而相关的专门培养单位的培养能力却很有限,造成了行业内总体人才紧缺。
2、在需求结构方面:结构性矛盾突出很多地区都呈现出物业管理人才供求的结构性矛盾,即高层次管理人才紧缺。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需要既懂实际操作又懂管理的实用型优秀人才。很多不具备专业物业知识技能的人在为找不到工作而发愁,而懂信息技术的物业管理工程师以及物业管理高级经理用高薪也难聘到。一些针对物业公司的调查发现小区高级物业管理人才倍受青睐。劳动力市场中高端的物业管理职位其中需求较多的职位包括客户部经理、工程管理等,尤其需要有较强服务意识、较强公关能力以及环境管理、治安管理、车辆管理等能力的综合人才。
一边是物业管理高素质人才的缺乏,一边是我国当前就业形势紧张,缺乏专业技能的人找不到工作,结构性矛盾突出。
3、在需求质量方面: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的素质亟待提升由于物业管理在我国起步较晚,物业管理行业发展过快导致相关核心人才培养相对严重不足,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的素质亟待提升。迄今为止,我国物业管理企业已超过2 万多家,物业管理人员达250 万人。然而,物业管理人员多半为半路转行,未受过正规的专业教育和培训,整体素质偏低,人才匮乏导致服务水平低是当前我国物业管理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国内物业管理行业的从业人员主要来源于几个方
面:一是原有企业或行政事业单位的房屋管理和维修部门的人员直接转化而来,他们不熟悉现代物业管理的模式;二是学管理专业的人改行,他们有一定的管理能力,但不熟悉物业管理业务;三是学物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他们缺乏工作经验,往往是理论与实践脱节,专业实操能力较差,并且人数较少。在工作中处于被动的地位,不具备从战略上进行管理的能力,需要用人单位进行一些培训后才能上岗。四是城市的下岗职工、农村剩余劳力,经简单培训后进人物业管理行业,他们只能从事一般的体力劳动和服务。由此可知,物业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不高、业务水平有限、综合素质偏低,已经制约了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
三、物业管理人才需求特点及素质要求
1、人才需求的层次性
物业管理工作纷繁复杂,从房屋设备维修养护到物业管理企业经营管理,甚至物业管理的理论研究都在其范围之内,这就造成物业管理对人才有不同层次的要求。从物业管理公司的构架上来看,物业管理公司的用人需求包括二个层次:管理层和操作层。管理层包括管理人才、策划人才和首脑人才;操作层包括技术人才和营销人才。同时,从专业教师培育和学科发展研究角度上看,物业管理人才还需要有学术人才,即理论研究人才和教育人才,这就形成了物业管理的学术层。
2、实用型技术人才和复合型通用人才并重
现代物业管理涉及物业的种类繁多,有居住物业、商业物业、工业物业和其他用途的物业。物业管理和服务对象有显著的差异,需要一批熟悉各物业特点,掌握常规管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实用型技术人才;另一方面,由于每种物业的管理服务工作都会涉及到房屋设备、公共设施的维修养护,公共区域的治安、环卫、交通等综合管理与经营,需要有一批懂得企业管理与经营、经济分析、公共关系学等复合型通用人才。
3、物业管理人才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能力兼备
物业管理是一个典型的以人力资源及智力输出为特征,附着情感价值,并对管理服务模式、技能与方法持续动态创新的行业。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服务的质量。行业的发展速度使得工作中不断涌现新的问题,这就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但从具体工作岗位来看,较为具体的日常管理工
作和对动手能力要求颇高的技术工作居多,所以有无实践能力也是物业公司招聘人员的重要考察指标。
随着近两年物业管理业政策的变化,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越来越规范,专业化程度越来越深。物业管理行业内的各类人员必须更加专业化才能适应这个行业发展的需要。
物业管理用人单位普遍认为物业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几点:①首先要有责任心、进取心、遵守职业道德,有敬业精神,具备服务意识,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②掌握现代物业管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操作技能和方法,具备工作能力(包括组织能力、决策能力、表达能力、协调能力、专业能力);③要有较扎实的物业管理知识和相应的物业管理经验,包括公共秩序、安全知识,例如小区内的车辆交通维护、保安岗哨、安全设备设置,以及园林绿化、水暖施工、通气通电等。房层的维修、养护、鉴定完损等级知识。物业的保洁知识,如清洁、消毒、灭“四害”等;④熟悉国际国内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物业管理最新发展动态;⑤要有丰富的工程设备管理知识,对机电设备系统有较清晰的概念,懂得高端物业管理中的自动化控制,包括建筑设备上的知识,如通风、排气、消防、排污、排烟等;还有电器设备方面的知识,如电梯、中央空调、高低压配电等;⑥要具有经营决策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全面管理能力。
四、物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观点及建议
1、物业管理行业发展迅速且前景较好
物业管理专业人才严重匮乏,我校开设物业管理专业符合社会对紧缺人才的需求。各种调研结果表明:物业管理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发展前景较好,对物业管理专业人员需求量大,其中尤为突出的问题是物业管理行业专业人才严重匮乏,现有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很多从业人员自己本身对物业管理就不甚了解,管理不规范、服务质量差成了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间矛盾的焦点。随着物业管理行业的快速发展及物业智能化程度的提升,对物业管理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物业管理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对于物业管理的规范发展极为重要,亟需大量高素质物业管理专业人才。
2、我校开设物业管理专业有着明显的知识结构优势现代物业管理的发展对从业人员的法律素质要求提高。在目前的物业管理实践中,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
间纠纷不断,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具备相当的法律素养,可以帮助物业管理人员处理物业管理企业与业主间的矛盾,能够利用法律法规更好的为业主服务。我校具备充足的法律教学资源,在法律教学研究中师资力量雄厚,有很好的法律教育传统和教育环境,且很多教师在法律实践中经验丰富,处理过物业管理公司与业主间的法律纠纷,因此能够培养出具备深厚法律知识背景的物业管理人才,弥补现代物业管理人才法律知识缺乏的不足,彰显我校人才培养的特色,使学生在就业后能分析和解决物业管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处理物业管理的一般纠纷。
3、坚定办学信心,培养学生投身于物业管理行业的热情随着物业管理行业的快速发展,不仅对物业管理专业人才需求量将大幅度增加,社会各方还会进一步认可物业管理行业并支持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我们要坚定办学信心,加快课程改革,以便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技能物业管理人才。同时,学校应定期请一些知名度较高的物业服务企业经理、管理处主任参与学校的教学,把行业的希望、企业的追求介绍给学生,使学生在学校就能树立“与企业共同发展的理念、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实现个人的职业发展”的意识,充满积极投身于物业管理行业的热情,为学生成长为高素质的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增加“原动力”。
4、突出“校企结合”的特色努力调动校外实训基地,合理设置我校物业管理专业课程,恰当选用人才培养模式,以符合企业用人要求。从相关物业服务企业选用人才的标准来看,物业管理专业以“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设置课程,突出“校企结合”的思路,符合人才培养要求,符合企业选用人才的标准。相关物业服务企业一致认为:对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必须采取“校企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增强其对物业管理行业的热爱之情,在形成专业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灵活处理问题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跨专业能力,把学生真正打造成高技能物业管理人才。在校企合作中,学校与一些规模较大、运作规范的物业服务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强化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物业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实现学校课堂教学和直接获取物业管理实际工作经验的企业岗位实操有机结合,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2010年8月
第二篇: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专业人才需求状况调
查报告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教改00
1姓名:李军平
学号:10110059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需求状况调查报告
大三上学期已经过完,很快就到大四求职的时间了,大学的学习生活,不仅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也是大学生社会化的第一站。现在普遍认为大学生就业难,大学生如何才能跨好迈出校门的第一步?大学生如何成为一个成功的就业职场人?在如今的大学校园中,诸如此类的话题早以引起了大家众多的关注和热情。为了充分地了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人才需求情况,掌握市场动态,了解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企业对人才素质、知识结构和能力的要求,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我们深入基层、深入企业,进行全面、广泛的市场调研,以就业为导向,特此借大三的寒假就本专业人才需求状况做下调查。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同学之间的交流,认真思考自己在今后的专业学习阶段应该学些什么,怎么学习。怎样使自己的愿望与社会的需求相一致,成为国家需要的合格人才。从而对今后学习专业课程的主动性起到积极作用。有助于毕业之后能更快、更成熟地融入社会之中。
一、职业前景展望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是一个专业口径较宽的专业,与该专业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不仅数量多、地域分布广,而且规模、层次各异。如大连机床集团、华录电子、一汽集团大连柴油机厂、主营塑钢门窗的实德集团、制造大型起重及港口设备的大重集团都拥有大量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毕业生,随着市场经济下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及知识经济、信息化社会所孕育的高技术大踏步进入制造领域,各企、事业单位通过对工业生产线的技术改造和引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企、事业单位使用的生产设备和主要技术多采用引进与自行开发相结合。因此,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岗位需求量也日益扩大。
本专业服务面向大连装备制造业,生产一线的电气产品维修工、电子电气产品制图与制板员产品辅助设计与开发岗位的测试员、工艺员。电气产品生产企业从事电气产品生产线的工艺技术指导、生产一线的管理及产品检验工作;生产线仪器设备的安装、操作、维护、维修工作;电气产品装配、维修、售后服务工作;电气产品研制、开发、消化、吸收工作。
面对如今的大学生的求职热潮,求职、就职的前景却并不十分乐观。第一,如今的大学生过于高估自己,没有正确的摆正自己的实际地位,弄到最后往往成为了“高不成,低不就”的现象。所以,就业前摆正自身正确位置是首当其冲的。第二,人才观念发生变化。以往的“学历通行证”、“学历敲门砖”,逐渐被人们所忽略,各个公司开始更注重实际性和实用性。上海昌硕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李经理认为,对企业而言,用大专生更经济,用一个本科生,年薪大概在5万元左右,而大专生只要2.5万元足已,而且有的大专生比本科生还要干的好,进了公司之后就不看你的敲门砖了而是你的真实水平,实际的动手能力,因此除非岗位特殊需要,企业一般都不需要高学历人才,人职匹配最重要。
二、电气工程及其专业方向工作的学生应该具备的能力
(一)专业能力
1、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控制系统及供配电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的能力。
2、具备从事电气工程初步设计、系统运行维护、技术经济管理等工作的能力。
3、熟练使用手工焊接工具,具备手工焊接、拆焊的能力;
4、常用元器件的识别、测量、选用能力;电子装配、制作能力;
5、利用电路基本理论分析、调试、维修简单电路的能力;
6、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绘制电路图、设计线路板并进行仿真;
7、根据实际需要选取合适的单片机芯片,并能对单片机系统设计应用
8、能够设计产品生产的工艺流程、编制各流程工艺文件和工具、设备操作规程;
9、具备自动插件机、波峰焊接机、自动在线检测设备、回流焊接机和SMT等常见设备的基本操作能力;
10、具备生产线元件成型、焊修、调试等各工位的操作能力,能够在工艺技术方面指导操作工人;
11、能够进行产品基本的工艺技术管理;
12、具备基本的生产管理能力,具有独立工作、着眼全局的整体观点和追求综合效益的管理素质;
13、具备基本的质量管理能力;
14、具备电气工程行业的职业规范、质量第一的观点、安全生产和分工协作的团队意识及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15、掌握安全生产的操作规程;
16、能根据原理图或产品调试说明书对设备安装、调试;
17、能正确判断及排除SMT设备的常见故障
(二)社会能力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
2.具有较强的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3.具有较强的开拓发展的创新能力;
4.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人际沟通能力。
(三)方法能力
1.具有较好的对新的技能与知识的学习能力;
2.具有较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
3.具有查找维修资料、文献等取得信息的能力;
4.具有较好的逻辑性、合理性的科学思维方法能力。
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需求现状
随着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不断崛起,国际贸易壁垒的消失等因素的影响,各行业对人才需求出现较大变化,衡量人才的标准也随之发生改变,使人才交流市场呈现以下特点,造成一些走俏专业人才奇缺。
(1)、人才需求数量骤减,供求总量不平衡
在经历了2004年的供求高峰过后,人才市场迎来了 “低谷”。企业所提供的求职岗位逐渐减少,而每年的大学毕业生却随着高校前几年的扩招逐年增加,出现供远大于求的趋势。
(2)、人才市场供需不协调
各类企业在用人机制上心态基本是一样,在进行招聘时企业所提供的岗位,大多是这些企业发展生产所需要的,因此,在计划的时候,往往偏重于动手能力,而不看重学历。企业真正在管理岗位重用的是经过在基层锻炼后逐级提拔起来的,而不是高学历的应届毕业生。但是每一年都有大量应届毕业生涌入市场,大多数企业就不可避免的选用许多大学生进入生产线,结果必然导致“人才高消费”现象的出现。但必需注意的是,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具有大专(含)以上学历,且有两至三年工作经验的求职者更受欢迎。
(3)、求职者素质与市场需求不一致
企业需求岗位更多的是集中在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及服务领域,而求职者所提供的专业则侧重于各类专业技术岗位,这些岗位往往需要求职者具备基本的经验及动手能力,应届毕业生往往不能满足需求。
四、社会对大学生求职者的评价
通过调查分析可以发现:在短时间内认同企业文化;对企业忠诚,有团队归属感;不苛求名校出身,只要综合素质好;有敬业精神和职业素质;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强,有亲和力;有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能带着激情去工作等。这些人很受用人单位欢迎。与此相对应,对薪酬要求过高;频繁跳槽和缺乏团队精神。显然,这样的就业环境,给毕业生带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得不同学历层次的毕业生同台参与竞争,施展才华成为可能.但与此同时,也对我们自身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人就会遭用人单位反感的。
总体而言,各类企业对广大大学毕业生都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与此同时,他们也客观地指出了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主要表现为:
(1)、自身定位不准确,职业发展方向不明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大学毕业生的求职成功率以及就业质量
(2)、普遍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心浮气躁,不愿意接受基层的锻炼,对自身认识不足,要求过高,盲目攀比心理较为严重。
(3)、能力、知识宽而不精,知识结构不合理,没有很好地反映业界发展的最新动态。
五、人才需求调查的总结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潮中人才供需出现不平衡的现象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是与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和中国与世界经济的接轨相适应的。面对人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应使我们既能学得一技之长,又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和顺应社会的择业观念
在校期间,我们要通过各种主题集体活动和就业教育,树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实事求是找到自己的优缺点,既不妄自菲薄也不狂忘自大,要对自己充满信心,要自强不息,要敢于迎接各种挑战,相信自己能面对一切困难。我们要及时关注社会发展变化,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将客观的社会需要与主观的个体需要有机结合。转变择业观念,树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主动到基层去,到中、小企业中去,到“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去,脚踏实地、勤奋工作、施展才华、实现
价值。
(2)具备良好的学习素质和完善的知识结构体系
在学习中要通过努力尝试新思路和新方法,把握学习规律,更新学习观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要注重拓宽知识领域,可以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以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有选择地进行跨学科交叉领域相关知识的学习,从而不断充实学习内容,完善知识结构体系,以弥补单一学科在知识体系上存在的不足,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3)在各项素质教育活动和专项实践活动中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在校期间,不仅要在专业理论学习中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更要在专业实践训练中勤学苦练不断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特别要积极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和各种学生组织,通过丰富多彩的二课活动锻炼自己的集体主义精神、团队合作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使自己的应变能力、公关能力、交际能力、协调能力、写作能力都得以提高。从而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要求学生具有良好政治思想和道德修养,从事企事业单位电子产品的生产、设备维护、生产管理、技术开发、营销服务等岗位工作,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的高技能型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日后职业生涯的发展争取更多的主动权,以获得更大的发展。
通过这次人才需求调查,发现经过了基础理论强化特别是基本技能重点强化训练的高职毕业生在社会上需求量是巨大的,因为他们迎合企事业的实际岗位需求,而且我院现开设的专业也适应社会未来十年人才需求规律,特别是机电一体化、电子、电气工程、市场营销、汽车制造、电子商务等专业仍是社会最为需要的人才。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发展,满足社会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类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我们现在应强调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坚持外语和计算机教学不断线;注重专业课的学习方法及思维模式,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学院应重视学生的能力培养,按照学生毕业后从事职业所必需的能力和终身学习所必需的能力,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通过系统的、紧贴生产一线要求的实践训练,要初步培养出自己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注意培养自己的实验及动手操作的能力。为我们学生适应现代企业要求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调查
前言: 作为一名国际贸易专业的本科大学生,认清社会的需求,适应形势发展的变化,紧贴市场需求培养自身的应用型人才,是我们国贸学子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当前我们的专业人才走向面临多元化、综合化的人才市场,不仅有大小型国家企业、民族企业、集资企业、个体企业,还有外资企业等的多重选择。本次调查旨在通过对河南省人才中心各招聘企业的问卷调查,对国贸专业人才需求的分析,研究现企业对国贸专业人才的需求形势,进一步剖析各企业单位对国贸专业人才需求的基本分类和素质要求,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国贸专业学生在今后发展自身能力方面的方向和要求。
一调查目的:通过调查往年今年毕业生就业与需求情况,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信息和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
二调查对象:XXX人才中心各招聘企业
三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四调查时间:20XX年X月XX日—20XX年X月XX日
五调查内容:
1、贵公司的企业性质: □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
2、贵公司国际贸易业务类型: □为仅从事贸易活动的企业□有自主出口权的生产型企业□其它
3、贵公司所在地:省市(或县)。
4、贵公司员工总数约人。
5、贵公司有网站,网址是
6、贵公司近2年有无招用国际贸易专业学生的计划: □有□无
如有,贵公司需要以下哪些岗位?(可多选)
□外贸业务员□业务助理□跟单员□单证员□报关员□商务秘书□外贸报关员□外贸报检员 □其它
7、以下哪个学历水平可以满足贵公司对外贸业务员的学历要求?□研究生或以上□本科生□大专生□高中生□其他
8、贵公司要招聘外贸业务员,可能会考虑从哪些专业的毕业生中选择 ?
□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外语专业毕业生□与产品直接相关专业的毕业生
□不考虑所学专业
9、贵公司在招聘外贸业务员时最关注以下哪些因素?(可多选)
□学历□性别□年龄□学习成绩□实践经验□外语能力□专业
知识□户籍所在地□工作态度□创新能力□沟通能力□产品知识
□外表□其他
10、作为企业负责人,请你对员工的专业素质按重要性进行排序,分别
是。
① 吃苦耐劳的精神② 工作认真负责③ 创新能力④ 团队合作精神⑤公
关交际能力 ⑦后续学习能力
11、贵公司对外贸业务员的英语能力有何要求?
□英语专业八级□英语专业四级□英语六级□英语四级□不看重
考级证书
12、从业务工作来看,您认为哪些语言课程比较重要?(可多选)
□英语阅读□英语口语□口译□笔译□听力□英语应用文写作
13、您认为业务员是否有必要选修第二外语?
□有□否
如果有,哪一语种对贵公司相对重要?
□日语□德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韩语□其他
14、从业务工作来看您认为哪些专业课程比较重要?(可多选)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外贸英语函电□国际营销□国际金融□国
际结算□国际商法□电子商务 □报关实务□外贸综合实训□外贸商品检
验其它
15、您认为贸易专业毕业生取得哪方面的专业资格证书作用较大?
□商务英语证书□国际商务师证书□外销员证书□单证员证书□报关
员证书□报检员证书□高级营销员证书□证书作用不大□其他
16、除了专业课外贵公司认为业务员还应该接受以下哪些训练?
□商务礼仪□语言表达艺术□职业素养□其他______________
17、贵公司是否对业务员进行入职培训?
□有□没有
如果有,主要进行哪方面培训?
18、贵公司有没有和高校建立合作关系?
□有□没有
如果有,主要是什么形式(指职工培训、项目开发、技术指导、实习基地等)?
19、您认为专业毕业生的最大不足是什么?
□理论与实践脱节□适应能力弱,上手慢□知识面过于狭窄□动手能力差
□与客户沟通能力弱□缺乏职业态度□其它
20贵公司认为招聘员工过程中有效的招聘方式是什么?
□通过网络□参加人才交流会□参加大专院校招聘会□到学校定单招聘
六 调查结果:
1.企业背景信息:企业业务领域集中在商业和IT业,服务行业所占比例大,调查的企业中,44%家企业属于商业领域,25%家企业属于IT业,其他领域占了25%。金融、证券、保险业、外贸代理业、农业、旅游业6项一共占了16%。所调查的问卷中,有47%家企业属于民企,37%家企业属于个体。国企12%,三资4%。从大环境来看,在这个多种企业性质共存的社会里,民企和个体的数量正在呈上升趋势.调查表
200人以下的企业有230家(60%),200-500人的104家(27%),这两项相加就
占了总数的87%。
2.企业人才资源状况:本科及本科以下学历人才为主,所调查企业人员的学历中,本科及本科以下学历人员占80%。其中本科346人,专科357人,总数相差不大,高中相对较少,有255人,专科学历的人是最多的。硕士、博士、博士后总共占
20%,其中硕士116人,博士66人,博士后50人。由此可见,企业所需人才中,绝大多数都是本科或者专科人才。企业对国贸实务毕业生看法不一,但大多数企业
反映毕业生仅有书面知识,肯定毕业生的企业中,有14%的企业认为国贸实务毕业
生能够胜任较高级的工作,表现出专业的水平;12%的企业认为高职高专的毕业生
工作能力比本科的毕业生实际能力更强。企业认为国贸毕业生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毕业生仅有书面知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有36%的企业选择了上述选项。15%企业认为且知识结构设计不合理,没有反映出业界的发展现实。13%的企业认为毕业生职业定位不清晰,能力知识宽而不精。还有7%的企业认为各高校的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差异太大,难以确定毕业生的能力特点。
3约有六成企业认可国贸毕业生各种资格认证,企业认为含金量最高的证书是报关员、国际商务师和报检员。调查显示59%的企业认可各种资格证书的。其中39%的企业认为各种资格认证能够帮助他们培养和选择相关层次的人才。也有14%的企业认为各种认证名不副实,没有反映出相应的专业能力。
4.初级人才是企业主要需求人才;企业对学生英语水平要求高。企业人才需求层次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初级人才是企业主要需求人才。在返回的406份问卷中中要求学生英语达到四级水平的有192个,占总数的48%,六级水平的127个,占总数的31%。三级只占6%。13%的企业要求学生掌握一门非英语语言。5.企业认为国贸实务人才应具备的素质总计结果按照得票和得分进行分析后发现,职业道德与忠诚度、责任心、组织协调能力等素质是企业对国贸人才提出的必要素质,专业知识消化吸收学习能力,市场推广开拓能力;理论政策水平等是企业对国贸实务人才提出的职业素质要求。
6.企业解决国际贸易实务人才需求的方法主要通过社会人才市场招聘。被调查企业中43%的企业选择了依托社会的人才市场招聘;24%的企业选择了依托外贸代理商提供的解决方案来解决需求;19%的企业选择了自己在工作中培养;另有14%的企业选择了接受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毕业生。
七 调查体会:
从调查结果来看,大量企业急需一线国贸实务人才,而正真能胜任相关岗位工作的毕业生数量不多。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高,在校期间实践量不够,知识结构不合理。专业调整要着眼于社会需求,要避免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脱节。要继续加强外语,国际业务方面内容的课程教学。其次,从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上得到充分的改革。在教学内容上,要摒弃陈旧的教学内容,注意知识的更新;要改变过去只重知识传授的做法,把传授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及探索和检验知识的方法
相结合,并在课程内容中融入有关创造知识的教育;在教学方法与手段上,则是要改变过去的被动灌输方法,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潜能,重点加强对于进行创造性活动有关的方法,能力,品格的教育;要努力改变学生忽视基础理论学习的倾向,提高学生学习基础理论课的兴趣。最关键的一点是学生必须要有更多的实践机会。
为满足社会对国际贸易人才的实践操作技能的要求,应积极增加专业实践教学的投入和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通过设立与之相契合的特定场景或案例的方式,创造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环境,做到对症下药,增加学生在特定环境下的应变能力与操作能力,同时还可印证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很多企业表示更加看重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综合能力,不太看重学生手中的各种资格证书。但近六成企业还是认可学生的资格认证证书的。我们要做的关键是要提高资格认证的含金量,使职业资格证书能够代表学生真正的能力和实际水平。
目前社会上各种资格认知机构名目繁多,鱼龙混杂,证书和实际能力不成正比,这些现象使一些企业对资格认证的含金量持怀疑态度。学校应该推荐学生参加权威机构或部门的认证考试,同时做好相关的培训辅导工作,使学生真的能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第四篇:数控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数控技术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数控技术的应用是提高制造业的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数控机床是国防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战略装备,是关系到国家战略地位和体现国家综合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专家们预言:二十一世纪机械制造业的竞争,其实质是数控技术的竞争。
一、数控技术人才的工作岗位分类:
根据调研情况,数控技术人才可分为三个层次:
.“蓝领层”数控技术人才
“蓝领层”数控技术人才是指在生产岗位上承担数控机床的具体操作及日常简单维护工作的技术工人,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70.2%,是目前需求量最大的数控技术人才。
所需知识与能力结构:掌握数控机床结构的基本知识和机械加工与数控加工的工艺知识,具备数控机床的操作、日常维护和手工编程的能力,了解数控加工的自动编程。
这类数控技术人才可通过中等职业教育来培养,企业也可依靠自身力量从普通机床操作工中培养。
2.“灰领层”数控技术人才
“灰领层”是指在生产岗位上承担数控编程的工艺人员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这类人员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25.0%,其中数控编程工艺员占12.6%,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占12.4%。
所需知识与能力结构:
数控编程工艺员:掌握数控加工工艺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模具制造基础知识,具备数控机床的操作、日常维护和手工编程的能力,能运用至少一种三维cAD/cAm软件进行三维造型和自动编程。此类人员在模具行业尤其受欢迎,待遇也较高,如在华东地区所调研的企业主要是汽车零部件、模具行业的民营企业,其数控编程人员占到数控技术人员总数的12.8%。这类数控技术人才可通过高等职业教育来培养。
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掌握数控机床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知识,掌握主要数控系统的特点、接口技术、PLc、参数设置和机电联调知识。具备数控机床的操作、手工编程和数控机床的机械和电气的调试和维护维修能力。此类人员需求量相对少一些,但也非常缺乏,是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抢手人才,待遇较高。由于此类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要求较高,可通过本科或高职教育作基础培养后,经企业大量实际工作经验积累不断提高。
3.“金领层”数控技术人才
“金领层”是指具备并精通数控操作、数控工艺编程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所需要的综合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大量实际经验,知识面很广。精通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设计和数控系统的电气设计,掌握数控机床的机电联调。能自行完成数控系统的选型、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维修和精度优化。能独立完成机床的数控化改造。适合于担任企业的技术负责人或机床厂数控机床产品开发的机电设计主管。
二、调研活动开展情况
XX年10月,XXX领导同志在听取XXX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关于数控技术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思路和建议的汇报后,认为有必要对以下问题开展社会调研:
近年来,我国的职业院校培养了大量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许多学生已取得了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颁发的数控技能等级证书,为什么我国的数控技术人才仍然非常短缺?教育部门培养的数控技术人才是否能满足企业的需求?
企业到底急需什么类型的数控技术人才?对其知识和技能结构有什么要求?
目前,我们的职业院校的数控教育体系现状如何?是否能保证培养出社会急需的数控技术人才?如何深化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为此,我院对珠三角地区部分院校、企业,另通过网络和报纸,进行了“关于数控人才需求与数控教育改革”的调研任务。
(一)对部分职业院校的调研
调研组对XXX大学、XXX大学、XXX职业技术学院、XXX职业技术学院、XX职业技术学院、XX职业技术学院等十余所学校进行了调研。调研的主要内容是数控人才的需求状况、培养现状、知识结构、教学体系、实训基地建设模式、数控人才技能考核体系、数控教育教材建设等方面。
(二)对部分企业的调研
本次被调研的企业共计20家,其中,国企2家,占10%;民营企业2家,占10%;外资企业16家,占80%(见表2-1)。
应该说,被调研的大部分企业是所在行业的龙头企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表2-1.调查企业体制背景.调查地区
调查企业总数
国有
民营
外资
其它
重点企业名称
珠三角地区
0
广电林仕豪、科龙空调模具公司、深圳东江模具厂、xx机械研究所数控机床厂等
(三)网络调研
调研组通过搜狐网、网易、新浪等大型网站进行了调研,在网上搜集了大量相关资料,并对一些专业网站和BBS进行专门调研。
(四)报纸调研
在注意到xx省大型报纸,如羊城晚报、广州日报、南方都市报、南方日报、深圳特区报等报纸,发现其在社会影响力较大后,对所载新闻进行了调研和分析。
三、企业数控人才现状分析
(一)人才现况统计
表3是本次被调查企业的数控技术人才现状统计表。
表3-1数控技术人才现状统计表
调查范围
数控人才
学历状况
工作岗位类型
从学校招收应届生
从社会
招聘
自行培养
操作工
本科
以上
本科
专科
中专及
以下
数控
编程
系统
维修
机床
操作
以上均能从事
珠三角地区
43.6%
42.1%
4.3%
.8%
8.4%
36.9%
45.3%
33.2%
0.4%
48.3%
8.1%
调研数据表明,数控技术人才中专及以下学历占78.5%,大专学历占15.7%,本科学历占8.4%,本科以上学历仅占1.8%。可以看出,中等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方面大有可为。
数控技术人才的渠道
调研数据表明,企业现有数控技术人才中,依靠企业自身力量培养提高的占14.3%,而直接从学校招收的学生占43.6%,从社会招聘占42.1%。这说明:
.职业院校学历教育培养的数控人才还很难完全满足企业的需要。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具有不同程度的英语水平、计算机应用能力、机械和电气基础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动手能力,但由于在校期间难以积累工艺经验,实际动手能力差,难以满足企业对数控人才的要求。
2.数控人才的培养并非高不可攀,企业可以依靠自身力量从普通机床操作工中培养。这就要求职业院校进一步拓展办学功能,加强校企合作,根据企业用人“订单”培养人才,也要企业职工提供在岗、转岗数控技术培训。
(三)数控技术人才需求量大
调研中,网络、企业及报纸等数据表明,数控技术人员人才需求量大,存在10万年薪请不到技师的现象,数控技术综合性人才紧缺,从图3-1及图3-2能充分证明数控技术人员紧缺的现况。
图3-1xx省东莞市急需技术报道
图3-2模具和数控等专业技术人员紧缺报道
四、企业现有数控装备情况
(一)“普通型”、“经济型”机床数量较多
在被调研企业的现有数控设备中,按照通常的分类标准,高档型、普及型和经济型数控机床各占的30.40%、34.95%和35.15%。“普通型”和“经济型”的数控装备共占企业现有数控装备的70.10%。在大型制造业密集的地区,“高档型”数控装备所占比例相对较高。
但由于这些装备的维修配件太贵及国内暂时无法买到,而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又有限,造成了设备完好率低。
(二)维修力量不足是影响设备利用率和完好率的主要原因
表4-1影响现有数控设备利用率及完好率的因素
影响利用率的因素
影响完好率的因素
编程能
力不够
维修力
量不够
生产任务
不饱满
操作人员
不熟练
系统陈旧
无法维修
操作不当
维修太贵
或无法买到
维修力
量不足
机床有
待改造
珠三角地区
7.6%
42%
5.4%
25%
0
5%
0
20%
65%
表4-1为影响现有数控设备利用率及完好率的因素,据分析,企业现有数控设备的利用率和完好率普遍偏低,除了由于普遍存在的生产任务不足的原因外,维修力量不够和编程能力不够成为开工不足的主要原因,分别占34.8%和17.6%。影响数控设备的完好率的主要原因是维修力量不足,占42.5%。由此可见,数控维护维修人员和数控编程工艺员是目前企业急需的数控人才。
图4-2为当前企业数控人才结构图。
教育部关于紧缺人才的报告称,部分企业已大规划引进了高职毕业生从事数控机床的操作,可以预见,企业对蓝领的数控技术工人有很大的需求,而对他们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会越来越高;灰领是指在生产岗位上承担数控编程的工艺人员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这类人员在企业数控技术岗位中占25%,其中,数控编程技术工艺人员占12.6%,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占12.4%,灰领数控人才需求明显增加。(摘自《青年参考》XX年4月7日)
我国数控机床实际利用率不足20%。提高数控机床(特别是进口的)利用率有重大经济价值。如果提高利用率5%,相当增加1—2万台,约合5~10亿美圆。提高数控机床(特别是进口的)利用率的根本措施是人才培养。
五、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预测
(一)数控技术人才需求旺盛的重点行业
.军工企业需要大量数控技术人才。20世纪90年代前,由于我国军工企业整体形势不太景气,军工企业的数控人才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流失严重。由于数控人才匮乏,军工企业数量有限的数控机床也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军工的投入,军工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数控机床的数量和水平得到较大提高。特别是国防科工委“十五”规划万台设备数控化改造专项实施后,许多机床设备也将进行数控化改造,迫切需要大量的掌握数控技术的各层次人才,数控机床的操作、编程、维护维修人才已成为制约军工制造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装备制造业是数控机床应用大户,也需要大量数控技术人才。这些企业近年来效益较好,任务饱满,但企业技术与设备的更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无论是数控机床操作人员、数控加工工艺编程人员,还是数控机床的维修人员都很缺乏。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大多数国有企业职工的收入偏低,对数控人才吸引力不强,这是造成数控人才普遍缺乏的主要原因。甚至出现个别数控人才的流失,造成企业数控设备停工,给企业造成很大损失。
3.珠三角地区数控人才更是供不应求,主要集中在模具制造企业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大量民营、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人员比较精干,更加需要既精通数控加工工艺、编程,又能熟练操作数控机床,同时对数控机床的维护维修有一定基础的复合型的技术人才。
4.称职和优秀的售后服务工程师和销售工程师,也是珠三角地区所需求人才的特点之一。
(二)数控技术人才需求的层次结构
.“蓝领层”需求数量大,但相对比例将会有所下降
在我们所调研的企业中,虽然大部分企业目前只要求操作者能熟练操作机床,程序由专人负责编写,但随着企业对数控人才的高效利用和进口数控系统的配置,已有企业对“蓝领层”提出了更高的知识结构要求。部分企业(如成都飞机制造公司)已大规模引进了高职毕业生从事数控机床的操作。可以预见,在企业对“蓝领层”的数控技术人才的数量有很大需求的同时,对其知识和能力要求会越来越高。
2.“灰领层”数控人才需求的相对比例增加
现代企业中只会单纯操作的“蓝领层”已经不能满足企业需求,进口的大量高档数控加工中心需要既能编程又能进行熟练操作的“灰领层”来操作。未来几年,我国企业对“灰领层”数控人才的需求将明显增加。
3.“金领层”复合型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
数控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目前在企业中所占比例仅为3.52%。尤其是专业理论知识层次较高和具备一定动手能力的高级人才更显紧缺。近年来模具企业大量采购数控设备,需要大量设计、数控编程及高层次维护的复合型人才,对复合型数控人才的迫切需求占其未来需求量的20%。
(三)对数控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
随着我国企业的生产技术进步和数控设备的更新换代,对各层次的数控技术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对于“蓝领型”数控人才,必须以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切削原理及刀具、机床夹具、机制工艺等)为基础,学习掌握“数控机床原理及应用基础”和“数控加工编程技术”,还需要熟练掌握“cAD/cAm”软件。
对于“灰领型”数控人才,数控加工编程工艺员应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更加熟悉产品的三维设计,精通产品的加工工艺;数控机床维修人员要以机、电、光和液(气)控制技术为基础,掌握数控机床维护与维修的技术和技能。
对于“金领型”数控人才,必须具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全面地掌握数控设备的相关原理与技术,具备数控设备研制与开发能力,还必须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包括英、德、日语等),掌握网络技术。
六、xx制造学院数控技术专业现状
现代制造系由xx职业技术学院与xx省机械研究所(xx省现代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广州市今明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办学,旨在结合双方优势,强强联合,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以服务于企业与社会。
(一)教学安排合理,注重能力培养
整个教学计划由文化素质教育、专业基础及技能课、核心技能课、技能拓展课四大模块组成,实践课占总学时的46.4%。
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基础与基本技能课教学中侧重于原理和主要技术环节的讲授和深入分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核心技能课的教学则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
在实践教学方面,从一年级开始安排学生进行为期两周的《基本技能训练》;在二年级全年安排《专业技能训练》课程,该课程全部安排在机房利用三维设计软件cAXA软件进行学习;《综合技能训练》安排在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进行,通过这三个实践环节的学习分别培养学生接受车、铣、刨、磨、钳工加工的基本技能;熟练运用cAXA等cAD/cAm三维软件进行机电产品设计、加工;掌握机械加工工艺、数控编程等方面的综合技能。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二年级的上半年集中组织学生参加AUTocAD绘图员中级证书考试,三年级组织学生考取计算机辅助制造中级程序员职业技能证书。
一方面在进行专业课学习和技能训练过程,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思维和能力,如采取现场教学、学生亲自制作实物构件、模拟实践基地的建设等;另一方面,开展一系列的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如学院举办“现代制造学院大学生创新设计大赛”、学生团体举行“cAD绘图大赛”和举办学术性讲座、文艺活动、大型体育赛事;充分利用学生党校进行思想教育等。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诱发学生的创新思想,让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总体上做到循序渐进的同时,将生产见习等专业课放在学生入校之后的入学教育中,学生一进校就知道将来要从事的工作、面对的行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
(二)加强实训教育,注意学生适应社会能力
学院有先进的教学实训设备和全套的技能训练机床,建立了5个现代化计算机cAD/cAm实操室,配备400多台P4级先进计算机,使用多种国际最流行的先进三维设计软件,和3D造型设计软件等,其中三维设计软件均是最新正版;并拥有专业实训车间,各类先进的数控机床。它们是学生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有力保障。所有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操技能课均由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和xx省机械研究所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讲授。
XX级毕业生的职业技能证书考证通过率达88%,计算机应用水平考试平均通过率为84%,XX级为88%,XX级毕业生“双证”率达90%以上,学生毕业后,适应社会能力较强,就业率高达100%
七、对学院数控技术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加强校企合作,打造“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走校企合作的道路,有利于提高数控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企业的需求是职业院校确定数控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依据。职业教育只有面向市场,以就业为导向,才会有出路。
2.建立专业技术委员会,指导教学改革
建立计算机数控技术专业技术委员会的指导下,组织制订适合不同类型数控技术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指导方案、实训基地建设标准、考核评估标准等指导性文件,为学院的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3.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从高等院校毕业的新教师,其基础理论知识一般都比较扎实,但缺乏实际经验,为此学院应将他们有计划地送到企业进行实践和见习,根据对数控技术的教学需求进行实战培训。要从企业招聘有丰富的现场经验、组织能力强的工程技术人员充实教师队伍。直接在企业聘用数控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参与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制定,并直接承担教育教学任务。
4.加强数控技术实训基地的建设
(1)继续重视传统金工实习基地的建设
现代制造技术是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自动化的数控机床,离不开传统的车、铣、刨、磨加工技术。所以,在建立现代制造技术实训基地时,也同时应重视传统金属加工技术训练基地的建设。
(2)加大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建设
已建立了一定规模的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应包括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电火花成型机床、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等加工设备,数控模拟软件、数控机床典型部件装拆、数控系统调试和维护维修综合实验台。但要不断完善教学与培训内容,改善数控机床操作实训、加强数控技能考证,还需要加大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建设,组织开发适合各层次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专业的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教育与培训的教材,丰富教材形态,及时更新教育教学内容,增强教材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第五篇:焊接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
人才需求调查分析报告
焊接技术是制造业的重要技术之一,主要应用于船舶、车辆、锅炉、化工机械等各个行业。目前,企业对焊接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我国已成为焊接生产大国,但不是生产强国。其主要原因是焊接人才短缺。特别是在特殊材料的焊接、高压容器的焊接和焊接自动化方面严重缺乏专业高技能人才。我们通过对企业的焊接技术人才需求展开调研,使我校重视焊接专业,并能为企业输送高技能人才。
一、人才需求调研分析
(一)现代焊接技术水平提高
焊接技术的优良程度直接影响着零件或产品的质量。随着焊接技术的发展,大量新的焊接技术不断涌现出来,而这些不同的焊接技术又表现出不同的工艺特性和应用环境。在短短的十余年间就被应用于铁道车辆、船舶、飞机制造业中,且应用领域正在迅速地扩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焊接已从过去简单的金属材料连接发展成为各工业领域应用最广泛,其他连接方法无可比拟的精确、可靠、低成本、高质量的金属材料连接方法。我国目前焊接自动化率虽只达 30%(发达国家已达 80%多)但小车式自动焊接机已在国内问世,焊接技术由手工到半自动、自动、智能化的发展转变已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焊接技术人才社会缺口大
我国每年消耗钢材 3亿吨,今后十年还将保持快速增长,需要通过焊接后才能用于社会各领域的钢材占总量的 45%左右,全国每年最少需用 75万台焊机,更需要具有技能和相关知识的人使用它。有关资料透露,每年全国最少需要焊接人才 60万左右,而目前全国有关院校相关专业培养的初、中、高三个级别的焊接技术人才最多 15万人,供是求的 1/4,且高级焊接人才比例太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
根据我国2020年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求以及我国焊接行业的发展趋势预测,我国可能在今后5至10年时间内达到60%的水平。届时我国钢产量将介于2.5至3亿吨之间。这意味着焊接量将增加一倍,这就形成了对焊接生产效率和劳动力的可观需求。考虑到我国焊接生产效率增长的实际空间,生产率和劳动力之间的联动关系等方面因素,未来我国焊接劳动力的需求可能在百万数量级以上。因此,焊接行业将在今后5至10年继续保持增长的势态。
根据企业调研,发现企业对焊接技术人员需求非常大,现在很多工厂缺少焊接技术人员,或存在焊接技术人员老龄化问题,焊接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
二、企业对中职焊接专业学生和教育教学的建议
为进一步提升学校企业从职业素质、岗位能力、岗位知识等角度对学校培养 焊接专业学生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要求,现将反馈中较
通过下企业实地调研,确定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如下:
(一)职业道德素质目标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爱岗敬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具有团队精神、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与人交往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二)业务素质目标
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和最新研究成果;经过专业职业技能训练,具有从事专业岗位工作的能力。通过调研,要求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是面向各工业企业或单位,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的中、高等专业技术人才。
(三)专业要求
1.掌握焊接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知识,具有焊接施工、设备维修方面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焊接安全、劳动卫生、安全操作规程。
2)焊条、焊丝、焊剂、保护气体组成、类型、作用及常用焊接材料的选用。
3)金属材料、焊接装配识图基本知识。
4)焊缝符号及代号,坡口形式尺寸及坡口选用,焊接变形及预热知识。
5)常用焊接和切割方法,如碳弧气刨、气割、焊条电弧焊、CO2焊、埋弧 焊、氩弧焊、等离子焊、电阻焊等分类、原理、工艺参数及常用设备的组成。
6)熔化焊基础知识。
7)低碳钢、低合金钢、珠光体耐热钢、奥氏体不锈钢的分类、焊接性及焊 接工艺。
2.具有一定的钳工和机械设备维修与安装等相关工种的基本理论知识
(四)能力要求
1)能正确选择的使用常用焊条、焊丝、焊剂及保护气体;
2)能进行低碳钢的平、横、立、三个位置的焊接;
3)能进行低碳钢的水平固定和垂直固定管的焊接;
4)能进行氩弧焊、CO2焊、埋弧焊、等离子弧焊、电阻焊等之一的焊接操作;
5)能控制和矫正焊接变形,能减少和消除焊接应力;
6)能选择低碳钢、珠光体耐热钢、奥氏体不锈钢等材料之一的焊接工艺;
本专业毕业生面向各行业,主要从事焊接岗位技能操作、焊接设备安装、调 试、运行、维修与焊接质量检测工作,也可从事焊接产品的营销与技术服务等与 焊接技术应用相关的工作,焊接设备的安装、维护、调试、运行与管理等工作。
四、专业改革意见与建议
1.紧贴社会的要求进行课程体系的设置,把社会需求和学生学习需求有机统一。学生进入职业学校后,学习的目标改变了,由升学转为就业,面临的是更为严峻的就业挑战。我们要在社会调查的基础上,找到学生适合的岗位群,进行合理的课程调整,逐步使焊接专业的课程体系与社会的要求相适应。例如:加大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教学力度;尽量多地介绍新工艺和新设备;带学生到生产一线实地参观,切身体会等。
2.打破学科体系中的课程界限,进行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我们更要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真正在观念上突破,积极进行课程与教学体系的改革,从传统的学科知识系统化向工作过程系统化转变,从以知识为本位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转变。在课程设置上,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认知规律、能力水平以及面向的就业岗位群对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进行课程内容的整合,按照岗位需求和工作程序进行,强调实际的操作技术,并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焊接专业培养的学生要想能够适应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就必须注重提高专业建设的质量,使专业能够持续不断地向前发展,能够在招生市场、就业市场、职业环境急剧变化的时候处变不惊。学生的培养必须走专门化道路,使之有一技之长,同时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有利于扩大学生的择业面,并为其终身学习创造条件。这样,才能不断焕发中等职业教育的生命力,使它拥有一片宽广、灿烂的天空。
3.通过走访企业调研,根据现代焊接技术发展状况,结合本校目前情况:加强焊接实训场地和焊接设备建设、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对焊接老师进行培训。
五、焊接专业课程设置建议
(一)课程体系及设置
1.公共基础课是专业教育的基础,其目的主要是为学生大学阶段的学习乃至终身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外语、计算机基础及应用、体育等课程。
2.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限选)主要是本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课程,包括焊接结构与生产、焊接检验与管理、焊接安全、机械制图、熔焊原理、压力容器、公差与配合、焊接英语、工程力学、焊接电工、金属学及热处理、机械设计基础、焊工工艺等课程。
3.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包括安全教育、焊接实训、专业见习、专业实习、实验教学、电工实训、专业技能训练等。学生必须参加全部实践活动。
(二)主要专业课程
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制图、金属学及热处理、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焊接电弧及弧焊方法、焊工工艺学、焊接结构生产、焊接无损检测、金属工艺学、焊接冶金学等。
(三)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为适应高职教育2+1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应加强实际能力的培养。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安全教育、焊接实训、专业见习、专业实习、电工实训、专业技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