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德育小论文感恩教育
感恩教育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一个人精神素养的体现。俗话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学会感恩,就是让学生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使其心灵深处受到感动。教育学生认识到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的起码的修养,也是人之常情,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现将课题感恩教育之研究开展情况作如下小结:
我每周都给学生布置爱心家庭作业,开展为父母多做事,对父母多说知心话,为父母过生日,给父母送礼物,体会和感激父母的艰辛和不易,培养学生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情。在3月8日妇女节和5月母亲节、6月父亲节期间,组织感恩活动,要求学生为父母洗一次脚,或帮助父母进行做饭、扫地、洗衣服等家务劳动,以此来树立学生的家庭责任意识,让学生在活动中了解父母的辛劳,从而感谢父母,尊重父母。我们还号召学生亲手为父母制作贺卡,并写上发自内心的祝福或者以写一封信的形式,与父母谈心,进行思想上的交流,使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更加融洽,避免孩子逆反心理的产生。同时,开展“亲子共读一本书”活动,将感恩气息和信息带给家长,通过开家长会,家访等途径让家长感受到学校的感恩文化,积极支持感恩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得到学生和家长的高度评价,许多家长在家长会上要求学校继续开展类似的活动。
为使学生懂得:老师给了我们知识,提高了我们的能力,为了我们的成长,老师付出了许多心血,我们应该感谢老师,我校将魏书
生老师管理班级的成功经验引入各班,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让班内“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学生在参与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老师工作的辛苦,不仅懂得了尊重老师,更培养了做班级小主人的责任感。在九月份教师节来临期间,我们教育学生,要感谢老师的付出,不需要什么礼物,只要能勤奋学习,争取好成绩,遵守纪律,讲文明,懂礼貌,就是对老师最好的回报。
经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学生进一步懂得了“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一个人对社会、对父母、对亲朋好友,要永存感恩之情,永怀感恩之心,才能从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情感回报。
开展感恩父母活动,使学生明白了要孝敬父母,听父母的话,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感恩师长的教育,让学生感到老师是园丁,是人生道路的灯塔,为了他们的健康成长无私奉献,懂得了如何尊敬老师,感恩祖国的教育,让同学们深刻地认识到,祖国让我们摆脱了贫穷和屈辱,拥有了尊严,享受安宁幸福的生活,拥有美好的明天,要努力学习尽己所能为建设祖国出一份力。
然而,在少数学生身上依然存在一些不良的现象如生活上攀比、追求享受、学习上不求上进,课堂不专心。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还没养成习惯内化为素质。以上这些告诉我们学生的思想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
第二篇:小学生感恩教育论文
小学生感恩教育论文:
小学阶段实施感恩教育浅探 “感恩”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对别人所给予的帮助表示感激。”中国的感恩文化源远流长,“知恩不报非君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等古训更是代代相传。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个人的基本品德。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准则,是做人起码的修养,是一种处世的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是人之常情。
一、小学阶段实施感恩教育的必要性
我国社会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的新时期,各种思潮不断涌入,各种道德价值观念激烈碰撞,导致部分青少年的道德品质出现明显的下滑趋势。此外,我国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多年,许多家长给予孩子过度的物质上的满足与精神上的溺爱,导致孩子形成自私自利、知恩不报甚至恩将仇报的不良品行,他们在校轻视同学情、师生情,在家漠视亲情,在社会蔑视公德。感恩教育是以一种合乎人类情感的方式进行的有针对性的教育,可使人类逐渐疏离的情感重新焕发生机,因此对小学生实施感恩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1.小学感恩教育的实施是德育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当前,感恩教育已经成为小学德育课程的基本内容之一,在新的德育课程设置的德目中,如: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亲近自然,爱护环境,勤俭节约,珍惜资源;孝敬父母,尊重他人,乐于助人,诚实守信等,都蕴含了丰富的感恩教育内容——要求学生拥有对父母、对他人、对自然、对一切生命的感恩情怀。要达此目的,就必须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感恩教育。
2.感恩教育是弘扬我国传统美德的重要手段
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感恩与报恩的民族,但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感恩文化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甚至出现了巨大的文化断层。面对蜂拥而至的现代文明,人们对物质欲望无限追求,更显露出我们在传统道德传承上的缺失。感恩教育是弥合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裂痕的工具,是弘扬我国传统美德的重要途径。当然,随着时代的进步,感恩教育的内容与形式也要与时俱进。
3.感恩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建设和谐社会同样需要感恩教育。对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实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如果在儿童阶段没有产生感恩情怀,成人后也必将缺少感恩意识,缺少与社会、与伙伴的团结友爱,当然,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就成了一句空话。感恩情怀是现代社会公民的起码素质,只有每个人从小就接受感恩教育,为感恩情感的养成、感恩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使个人成为和谐的个人,进而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
4.感恩教育是促使学生形成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径
感恩情感的形成要经过一个自我认识与超越的过程。现代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消费品,却没有提供充足的信仰与追求,古人说“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现代人说“穷得只剩下钱了”,都是对人们感恩情感缺失的真实写照。须知,人与动物的最大不同就在于,人有一个内在的、具备丰富潜能的心灵世界,而感恩教育正是充实学生心灵世界、提升学生人格修养、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小学阶段实施感恩教育的内容与阶段策略
一般来说,感恩教育包括三个层次。初始阶段是认知层次:受教者通过教育者的语言感化、实践示范、实例分析产生朴素的感恩情怀,建立基本的判断标准;中级阶段的情感层次:经过认知的升华,内化为受教者内心的一种情感,认识到施恩与报恩是一种自觉的意识,从而在做的过程中产生幸福感与满足感;实践层次的感恩教育阶段:感恩的行为已经内化个体的品质,外化为日常行为。这三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其中认知是基础,情感是动力,实践是目的。
感恩教育是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的一项重要手段,把它作为德育的切入点,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使感恩意识在每个人心中传递。具备了感恩意识,学生才会自觉保护环境,自觉遵守校规校纪,自觉尊敬师长,因为他们对学校、对教师有深深的感恩之情;具备了发自内心的感恩意识,学生才会勤俭节约,因为他们已经知道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而不仅仅是语言来表达对父母的感恩;具备了良好的发自内心的感恩意识,学生会对社会的一切都充满美好向往,因为他们知道社会给予了他们很多。那么,在实践中该如何实施呢?
1.识恩、知恩教育
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无时无刻不受着别人的恩泽——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育之恩,朋友的知遇之恩,社会的提携之恩。如果没能认识到这些恩情,那么孩子将丧失对整个世界的爱。因此,感恩教育首先要做的就是识恩、知恩的教育。小学是人生第一个求学阶段,他们是任教师刻画的一张白纸,通过识恩、知恩教育,可引导小学生明白父母对他的挚爱、老师对他的关爱、同学对他的友爱、社会与国家对他的大爱,使其学会用自己实际的行动回报父母、师长和社会。
2.引导报恩教育
古人有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可见知恩图报是人之常情。父母给了子女养育之恩,子女就应该尊敬和赡养父母;老师给了学生教育之恩,学生就应该刻苦学习,用取得的好成绩答谢老师;朋友给了自己深厚的友情,自己就应该为朋友信守承诺;社会给了个人各种公共资源,学生作为社会人自然就该讲公德、守秩序。如此等等,皆是报恩教育的重要内容。
报恩的行动可以是物质上的回报,也可以是行为上的回报,还可以是精神上的回报。广义的报恩既可以是一声真诚的道谢,也可以是“涌泉以报”的物质回报。对小学生的主动报恩教育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如:为父母做点具体的事情,在学校主动承担帮助老师的工作,在社区主动帮助别人等等。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这种报恩并不是建立在交换的基础上的,否则极易让学生因美好道德情被物化而误入歧途。
3.施恩不求报的教育
施恩不求回报是更高层次的品质,是学生对自我价值的重新认识,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途径。学生不但能知恩图报,还能在不受恩的前提下广泛施恩,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主体行为是从内心发出的,甚至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是施恩行为,这才是人类最高的情感,是社会文明的表现。对此阶段的教育可在小学高年级初步开展。
感恩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一个长时间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更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和配合。小学感恩教育的具体活动也应该走实践道路,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认识,接受考验,得到锻炼,唤醒感恩心,激起责任感,从而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篇:小学生感恩教育小故事
感恩是学会做人的支点,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感情,是对世间所有人所有事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感恩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一个正直的人的起码品德。下面小编带来的是小学生感恩教育小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生感恩教育小故事1一饭千金
帮忙汉高祖打平天下的大将韩信,在未得志时,境况很是困苦。那时候,他时常往城下钓鱼,期望碰着好运气,便能够解决生活。但是,这究竟不是可靠的办法,因此,时常要饿着肚子。幸而在他时常钓鱼的地方,有很多漂母(清洗丝棉絮或旧衣布的老婆婆)在河边作工的,其中有一个漂母,很同情韩信的遭遇,便不断的救济他,给他饭吃。韩信在艰难困苦中,得到那位以勤劳克苦仅能以双手勉强糊口的漂母的恩惠,很是感激她,便对她说,将来必定要重重的报答她。那漂母听了韩信的话,很是不高兴,表示并不期望韩信将来报答她的。之后,韩信替汉王立了不少功劳,被封为楚王,他想起从前曾受过漂母的恩惠,便命从人送酒菜给她吃,更送给她黄金一千两来答谢她。这句成语就是出于这个故事的。它的意思是说:受人的恩惠,切莫忘记,虽然所受的恩惠很是微小,但在困难时,即使一点点帮忙也是很可贵的;到咱们有潜质时,就应重重地报答施惠的人才是合理。
咱们运用这成语时,务必透澈的了解它的含义,第一,真心诚意的乐于助人的人,是永远不会想人报答他的;第二,有钱人对穷人的救济,那是一种捐助,即使穷人真有一天得志了去报答他,也不能称之谓“一饭千金”;第三,最难能可贵的是在自我也十分困难的情形下,出于友爱、同情的去帮忙别人,这样的帮忙,在别人看来,确是“一饭”值得“千金”的。
小学生感恩教育小故事2小孩的心
有一位单身女子刚搬了家,她发现隔壁住了一户穷人家,一个寡妇与两个小孩子。有天晚上,那一带忽然停了电,那位女子只好自我点起了蜡烛。没一会儿,忽然听到有人敲门。
原来是隔壁邻居的小孩子,只见他紧张地问:“阿姨,请问你家有蜡烛吗?”女子心想:“他们家竟穷到连蜡烛都没有吗?千万别借他们,免得被他们依靠了!”
於是,对孩子吼了一声说:“没有!”正当她准备关上门时,那穷小孩展开关爱的笑容说:“我就知道你家必须没有!”说完,竟从怀里拿出两根蜡烛,说:“母亲和我怕你一个人住又没有蜡烛,因此我带两根来送你。”
此刻女子自责、感动得热泪盈眶,将那小孩子紧紧地拥在怀里。
小学生感恩教育小故事3失去的腿
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据传有一个个性灵验的水泉,常会出现神迹,能够医治各种疾病。有一天,一个拄着拐杖,少了1条腿的退伍军人,一跛一跛的走过镇上的马路,旁边的镇民带着同情的回吻说:“可怜的家伙,难道他要向上帝祈求再有1条腿吗?”这一句话被退伍的军人听到了,他转过身对他们说:“我不是要向上帝祈求有1条新的腿,而是要祈求他帮忙我,叫我没有1条腿后,也知道如何过日子。”
试想:领悟为所失去的感恩,也接纳失去的事实,不管人生的得与失,总是要让自已的性命充满了亮丽与光彩,不再为过去掉泪,发奋的活出自我的性命。
小学生感恩教育小故事4沙漠中的一对兄弟姐妹
以前有两个人在沙漠中行走,他们是很要好的兄弟姐妹。在途中不知道什么原因,他们吵了一架,其中一个人打了另个人一巴掌。那个人很悲哀很悲哀,于是他就在沙里写道:“这天我兄弟姐妹打了我一巴掌”。写完后,他们继续行走。他们来到一块沼泽地里,那个人不留意睬到沼泽里面,另一个人不惜一切,拼了命地去救他...最后那个人得救了,他很高兴很高兴。于是拿了一块石头,在上方写道:“这天我兄弟姐妹救了我一命”。兄弟姐妹一头雾水,个性得问:“为什么我打了你一巴掌。你把它写在沙里,而我救了你一命你却把它刻在石头上呢?”那个人笑了笑回答道:“当别人对我有误会,或者有什么对我不好的事,就就应把它记在最容易遗忘、最容易消失不见的地方,由风负责把它抹掉。而当兄弟姐妹有恩与我,或者对我很好的话,就就应把它记在最不容易消失的地方,尽管风吹雨打也忘不了。”
第四篇:德育小论文
班 主 任 德 育 小 论 文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自己出来工作已有半个年头了。回头看自己缓慢成长的经历,心中百般滋味。也让我深刻认识到班主任工作的艰辛与不易。正所谓:五味俱全,冷暖自知。
当班主任是我从没想过的事情,以为当班主任对于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我来说发生概率应该是很小的事。很感谢学校给了我这么一次机会。在这半年的班主任工作中,让我学习了很多,也让我成长了不少。也发现了自己工作值得肯定的地方和不足之处。以下是我的当班主任的几点感受:
一、尽快熟悉班上每个学生的情况
俗话说:不同的个性,有不同的生活背景。了解每个个体 学生的情况,对于往后的班主任的工作是得心应手。记得开学的一周里,自己还没能记住班上的学生名字,常常名不对人。正因为这,也使得自己后来得工作处处受阻。就拿贫困生的申请来说,就是因为不了解学生,使得申请表在学校的一再催促之下才交上去。任务虽然完成了,但后来学生强烈反对的呼声也随之而至。尽快了解学生,是班主任解决学生问题最好的基石。
二、班委机构的建立
班干部的工作,是教师工作的分担。好的一支班干部队伍,能使教师的工作事半功倍。开学之初,由于不了解学生,迟迟不建立班委,使得自己早出晚归,事事亲力亲为,抓考勤,监督卫
生,给我的感觉一个字:累。后来,建立班委以后,自己把权利外放,工作也轻松了好多。
三、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班规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由于自己工作的疏忽,总是以为自己当学生时能够做到自律,他们也能行。然而自己的信任只能说是付诸东流。由于我班学生大多数是来自下面乡镇,身上总是带着一股野性,很难做到自律。使得没有框框条条来限制他们,他们总是有漏洞可钻。这一次的班主任评价,批评占大多数,都说我管的不严,课堂纪律有点差,都强烈要求我制定班规。谢谢这些学生对我的评价,因为这对我以后成长和工作来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制定合理的班规,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教师的工作顺利。
四、促膝谈心,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想要了解学生,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学生聊天。而这时教师 充当的角色是朋友。这学期我班有一个厌学的学生,经常请假不来上课,其父母也为其担心,自从找她谈心之后,她坚持了下来。同时班上有爱迟到、爱旷课,爱睡觉的学生,自谈心和写保证书之后,其不良行为大为改观,以致后来得到同学的认可,表现不错,被评为进步积极分子。在谈心的这一方面,我反省过自己的工作,自己做得还不够,还需努力。因为这学期我的谈心对象大多数是表现不好的学生。对于中等学生,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好。对于以后的工作,我会积极平等的对待每个学生,一视同仁。
五、对学生要多作肯定性评价,珍视学生的成功
这学期,学校举行了很多活动,虽然都不能取到很好的成 绩。但学生的努力,是值得我肯定的。记得广播体操比赛的第二天就要比赛了,那天时值天下雨,下了第八节课后学生都积极训练到很晚,我叫他们早早回去,晚上要晚修,但每个人都坚持训练。做书架,出黑板报,都是学生团结合作的成果。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当学生自己动手干一些事,或根据老师的指令完成了力所能及的要求,老师所给予的肯定和鼓励,能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适当的赞美言辞是滋润自信心的雨露。
以上是我这半年来的班主任工作体会,作为一名年轻的班 主任,自己还有许多要摸索和学习的地方。展望新的一年,我将在往后的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学年的挑战!希望自己在往后的班主任工作中完成的更好。
第五篇:感恩式教育对小学生德育的启发
感恩式教育对小学生德育的启发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小学生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出现的问题,目前教育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上的忽视,造成现代小学生能力的缺乏。提出以感恩式教育为主要教育方法的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通过事实案例,倡导在实践中感恩的教学方法并分析感恩式教育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意义。
【关键词】思想道德教育感恩实践
一、背景
当前对于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国家非常关注。总书记对未成年人精神文明教育强调“未成年人是国家民族的未来。对他们的教育要讲究日积月累,水滴石穿,找准切入点,要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避免不良社会环境对他们产生消极影响”。新课程目标提出:要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终身学习的一代新人。社会经
济快速发展,对学生的要求不仅仅只停留在知识学习上,更多的是综合型人才的培养。而小学德育工作滞后,内容上的枯燥单调,方法措施上的简单,因此拓展学校德育工作的新途径势在必行。
二、存在问题
我校是农村乡镇中心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在本区或内是佼佼者,学校处于镇中心,教学范围大,家长对孩子和学校都寄予极大的希望。像我们这种类型的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教育课程得不断改变,我校的德育工作还面临着重重困难,德育的实效性亟待提高。主要表现为重灌输,轻践行;重结果,轻过程。此外,由于现在家庭环境优越,长辈的溺爱让孩子就像生活在温室中的花朵,娇生惯养缺少社会实践让现在的孩子觉得一切都是理所当然。因此,以感恩教育为切入点,开展活动式教育就成为了德育工作的必然选择。
三、实施方法
(一)以班级文化为阵地,让“感恩”常态化进行
感恩教育应当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全程渗透,与课堂教学、主题班团(队)会、读书征文、演讲比赛、社会实践、献爱心活动等各种学习活动有机融合,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道德素质,培养学生懂得包容、学会尊重、乐于奉献的优秀品质,树立正确的感恩观、价值观、生活观、人生观。一滴水里见世界,班级是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从班级工作的细节之处入手,一点一滴加以落实,才能将感恩观念“播种”到每个学生心中,以至生根发芽和开花结果。去年,镇举行篮球比赛,这是一项考验团队精神的活动。我校的女生很有上进心,赛前很努力练习,比赛场上实力略逊于对方的我们在比赛开始阶段就出现默契性不足,队员之间相互不满的现象,赛后在对队员进行视频辅导的时候发现,每次队员发球、击球、扣球失败或胜利时,全体队员都会送去一个安慰性的拥抱,表示对队友的鼓励。由此想到很多时候,很多比赛,很多场合中,互相拥抱是一种抚慰人心的做法。在之后的训练中,我紧紧抓住这个细小的动作,在开始之前,比赛之时,结束之后都不忘给队友一个大大的拥抱。正是这个小小的举动,让队员增强了默契,少了抱怨,有的同学还通过这个比赛交到了好朋友。排球比赛结束后,不仅是队员们以互相拥抱的方式庆祝胜利,全校队员都拥抱在了一起。在赛后马上对学生进行了教育,让学生了解到,其实生活中一个小小的动作可以让对方感受到你的心,一颗感恩的博大的心。学生们也通过这次活动深深地体会到这一点,有的同学在《家校联系本》上写到:“晚上我回家,放下书包,给了妈妈一个大大的拥抱。”通过这个教育,孩子们通过这个小小的举动,明白了宽容与感恩,增强了团队意识,并把这种意识迁移到生活之中。
篮球赛后恰逢感恩节,学生们精心准备了感恩节校性主题活动,每个同学都为老师、为家长准备了礼物,有亲手制作的卡片,有花了零用钱买的小礼物,有的学生还贴心地送上了热水袋。这样的举动无不表示着对老师、家长的感激。一段时间的感恩教育,让孩子成长了,我校一个长年见不到父母,由外婆看管而怨恨父母的孩子,找到了学习目标,开始变得乖巧懂事。通过这样团队式的感恩教育,学生平时的行为规范了,也懂得了替他们人思考的重要性。此外,在班级中培植 “感恩文化”阵地,从学生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地方入手,培养学生感恩意识,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同化”。在校训、校纪律公约、校规等制定中,融入感恩内容,让学生时时处处感受到,学校因文化而精彩,学生因思想而卓越。
任何活动都要有科学的评价,只有这样,才能行之有效,感恩教育也不例外。我们学校建有《成长的足迹》手册,有对学生品德的星级评价,各班通过自我评价、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全班互评,详细地记录了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感恩行动,全面、科学、综合、发展地反映了学生的成长情况,为教师因材施教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价值,成为学生日后升学的重要“见证”。在此基础上,我校各班依据学校的评价制度,对感恩评价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形成了各有千秋的评价特色。通过一个学期的教育考评,学生品行上大大改观,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每个举动关系到的是整个集体,整个家庭,团队意识,合作意识的加强让孩子们能更好地投入到实践中去。
(二)以实践活动为支点,让“感恩”触动学生心灵
以感恩节、母亲节、教师节等节日为契机开展各种活动,能够从正面感召学生,引领学生的思想意识,但真正让学生内心有所触动的,还是各种实践活动。学校每学期组织实践队活动,而每学期以“感恩”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必不可少。去年夏天我们的青苗假日大队活动到赤岗山蓝天佛堂去实践了一把“小小劳动者”,通过体验佛事生活,让他们从心灵深处产生强烈的碰撞,从而深刻体会自己掌心里握着的幸福生活,激发他们内心感恩生活、感恩父母之情。到进村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虽是一个个小小的活动,学生从中学到了感恩父母,感恩生活的道理。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存训练,也是我们学校送给学生的一个特殊的成长礼物。我校将“学会感恩,学会生存”作为德育目标,结合学生身心成长规律和特点,精心设置了综合性、探究性、实践性作业,如积极倡导孩子捐款捐物,合理利用零用钱、压岁钱做有意义的事等,放手让学生去独立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并以照片、手抄报、调查研究报告等形式进行反馈、评比和表彰,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培养了学生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感。
四、意义
感恩教育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单纯的说教和“季节式”感恩活动,这种人为的、主观的空中楼阁式的感恩教育,对“90后”为主流的学生明显得作用甚微,学生照样还是自我意识膨胀,养成自私、偏狭的性格,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更加影响着他们未来的发展和幸福。因此,将感恩教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孩子在实践中懂得感恩,这样学校,社会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我们自身也会因为这种感恩心理的存在而变得愉快和健康起来,生命将得到滋润。对今天的广大青少年来说,感恩意识绝不是简单的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它更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只要我们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就会感到世界原来是那么美好。拥有一颗感恩的心,我们就会拥有快乐,拥有幸福。我们就会明白事理更快地长大,我们就能够拥有一个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