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复习

时间:2019-05-14 05:52: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复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复习》。

第一篇: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复习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复习

一、填空题:

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记忆)

2、我们要使铁丝发生变化,可采用(折)、(拉)(锤打)等方法。(了解)

3、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记忆)

4、金属汤匙取一小勺白糖放在蜡烛火焰上慢慢加热,白糖会(熔化)、(炭化)。(记忆)

5、我们可以用(筛网)分离沙和豆子的混合物。沙和豆子的混合是物理变化。(记忆)

6、有些物质混合后不会生成新的物质,如(白糖)和(水)混合;有些物质混合后会生成新的物质,如(小苏打)和(白醋)混合。(记忆)

7、米饭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变得有(甜味)了,这是因为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被我们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记忆)

8、淀粉遇到碘酒颜色会变成(蓝色),产生了一种蓝色的新物质。(记忆)

9、小苏打和醋混合产生大量的气泡,生成新的气体,这种气体能使燃烧的细木条熄灭,说明这种气体(不支持燃烧)。(记忆)

10、物质的变化一般分成两类,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很多,最重要的特征是(产生新的物质)。(记忆)

11、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等。(记忆)

12、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利用(物质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了温度计,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等环境问题日趋严重。(了解)

13、通过观察比较铁片和铁锈,我发现铁锈是(红褐色)、(有空隙)、(没有光泽)、(不导电)、(不能被磁铁吸引)、(粗糙)等。(记忆)

14、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的物质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如(折纸)、(水结冰)、(加热水)、(豆子和沙子混合)等。(了解)

15、用镊子夹住铁钉并将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铁钉,可以发现浸入溶液的铁钉表面有(新物质附着),同时蓝色的硫酸铜液体颜色会(变浅),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了解)

16、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气体(二氧化碳)具有的特征是(不支持燃烧)、(比空气重)、(无色透明)。(记忆)

17、哪些食物含有淀粉?(记忆)

含有淀粉的食物:玉米、土豆、番薯、苹果、面包、馒头、南瓜

不含淀粉的食物:花菜、胡萝卜、白萝卜、菠菜、番茄、桔子、白糖、洋葱

18、实践中,人们一般采用什么方法防止、减缓铁制品生锈速度?(记忆)

答:(1)制成合金;(2)铁制品表面涂防护层;(3)保持铁制品表面的洁净和干燥。附:

1、现在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记忆)

答:

1、垃圾污染;

2、水污染;

3、大气污染。另外还有:白色污染、物种数量锐减、土地沙漠化、酸雨等。

2、请你制定一个家庭节水计划:(记忆)

答:

1、洗手洗脸用水盆;

2、淘米水用来洗碗;

3、淋浴水用来冲马桶;养鱼水用来浇花草;使用节水器具等。

3、为了减少“白色污染”的环境问题,你会怎么做?(记忆)

答:购物时自带购物袋;少领取商店给的塑料袋;重复使用已有的塑料袋;买菜时带上菜篮子、布袋子;在单位或学校就餐,自带餐具;外出就餐,少用塑料快餐盒。将废旧塑料制品收集起来,卖给废品收购站回收炼油。

第二篇: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复习题一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个空格1分,共60分):

1.整个世界都是由()构成的,包括空气、电、火、声音。物质是()的,物质变化有()和()两类。它们的区别在于(),化学变化最重要的特点是()。

2.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有些变化产生了(),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

3.比如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的变化,我们就称为()。

4.米饭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变得有()了,这是因为米饭中有一种叫()的东西,在被我们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化——淀粉变成了麦芽糖。()在口腔里与()作用会发生()。

5.()和白醋混合后产生大量的气泡,产生新的物质(),这样的变化属于()。二氧化碳气体具有的特征是()、()、()。

6.铁生锈是一种(),()是一种不同于()的新物质。铁锈具有()、()、()、()、()、()等特点。

7.铁生锈的原因是()和()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

8.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关系很大。把铁与()、()隔绝开是防止()的好方法,如刷油漆、电镀等。

9.()会伴随各种现象,如:()、()、()、(),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10.镊子夹住铁钉并将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铁钉,可以发现浸入溶液的铁钉表面有(),同时蓝色的硫酸铜液体颜色会(),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产生()。

11.白糖熔化是由(),在熔化后变黄、变黑,有焦味是()。

12.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进行的所有的生产活动和人类的生活,都是利用了()。如利用物质的()的原理制成了温度计,这种变化属于();又如空气中()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等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13.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我们的体内,要经过许许多多的(),才能变成身体所需要的()。

二、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1分,共34分)

1.下面的变化没有新物质产生的是()。A.火柴燃烧 B.木材做家具 C.白糖加热至焦黑 2.像易拉罐压扁、木头碎裂、玻璃碎裂、折纸这样的变化等是()。

A、形态发生了改变 B、产生新的物质 C、没有什么变化 3.用蜡烛火焰加热调羹中的白糖5分钟,白糖()。

A.只变成液态的糖 B.先变成液态的糖,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 C.先变成水,然后变成黑色的物质 4.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况下变成液体的白糖是()。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5.燃烧一张纸和撕碎一张纸作比较分析正确的是()

A、前者没有产生了新物质,后者产生了新物质。B、前者发生了物理变化,后者发生了化学变化。C、前者发生了化学变化,后者发生了物理变化。

6.咀嚼米饭会感觉到甜,这是因为米饭含有()。A、糖 B、淀粉 C、甜蜜素 7.长时间地咀嚼米饭的时候感觉到米饭有甜味,这是()。

A、口腔中含有糖

B、米饭中淀粉在咀嚼中发生了变化 C、米饭本来就是甜的

8.把一定量的沙倒入装有豆子的杯中,用筷子搅拌,它的体积会()。A.多起来 B.没有变化 C.减少了 9.把沙和豆子混合,轻轻搅拌,豆子()。A、没有明显变化 B、变成其它物质 C、发芽了 10.马铃薯遇到碘酒会变色,这种变色的物质()。A、是马铃薯 B、是碘酒 C、既不是马铃薯,也不是碘酒 11.在米饭或淀粉上滴上碘酒会出现()。A、黑色

B、紫红色

C、蓝色 12.将碘酒滴在下列物质中,能呈现蓝色的是()。A、鸡蛋清 B、葡萄糖 C、白砂糖 D、面包

13.下列选项,属于小苏打的特点是()。A.白色大颗粒 B.立方体颗粒 C.粉末状颗粒 14.下列选项,属于白醋的特点的是()。A.具有酸味 B.白色液体 C.无色液体 15.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生成的气体是()。A、氧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碳 16.汽水中含有的气体是()气体。A、水蒸气 B、二氧化碳 C、氧气 17.把点燃的细竹条伸进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杯中,火焰会()。

A、马上熄灭 B、继续燃烧 C、燃烧半分钟后熄灭了 18.将燃烧的细木条伸进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玻璃杯中,木条会()。

A、没有什么变化

B、会熄灭

C、燃烧的更旺

19.发面时,面团胀大的原因是()

A.面粉变大 B.面团里酵母菌迅速增多 C.面团里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 D.面团里产生了大量氧气 20.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含量的增加。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21.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能看到()。A.产生大量气体 B.溶液变紫色 C.铁钉上有物质附着 22.关于铁的特点描述①有空隙②光滑③能导电④粗糙⑤比较韧⑥比较脆⑦褐红色⑧银白色,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⑥⑧ B、②③⑤⑧ C、②③④⑤⑧ 23.关于铁锈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铁在干燥的空气中更容易生锈,铁锈叫氧化铁。B、铁锈能导电不能被磁铁吸起来,铁锈的颜色是红褐色。C、用涂油漆、电镀、制成不锈钢、保持干燥等方法可以防止铁生锈。24.半根铁钉浸入水中,半根露在空气中,()部分最容易生锈。

A、在空气中的半根 B、在水的的半根 C、在空气和水交界处

25.将铁钉()生锈速度最快。A.完全浸没在菜油里

B.放置在空气中 C.放置在潮湿的餐巾纸上 26.影响铁生锈的因素是()。A、只是空气 B、只是水分 C、是空气和水分的共同作用 27.铁钉在有腐蚀的情况下容易生锈,()不能防止和减缓铁生锈。A、刷油漆 B、抹油 C、放入盐水中。28.菜刀用完后擦干并放在干燥的地方是切断铁和()的接触以防生锈。A、水

B、空气 C、细菌 29.()的环境能减缓铁生锈的速度。A、潮湿 B、高温 C、干燥 D、寒冷 30.给铁制品的表面涂上()最容易使其生锈。A、油漆 B、水 C、食用油 D、白醋 31.物质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A、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是化学变化。B、点燃的蜡烛在发生物理变化。C、铁生锈是物理变化。32.下列各种物质混合后不能生成新物质的是()。

A.酒精和酱油 B.红糖和白酒 C.大米和白面 D.醋和小苏打 33.下列物质的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块被切割成木屑 B.铁锭被加工成铁丝 C.铁生锈了 D.水变成了水蒸气 34.下列现象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碘酒遇淀粉变成蓝色 B.白糖加热后变为黑褐色 C.水加热形成水蒸气 D.硫酸铜溶液放入铁钉后颜色变浅

三、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30分)

1.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但都会变化。()2.小苏打和醋混合后,留下的液体仍然是醋。()3.房屋和马路是不变的物质。()4.做泥塑或面塑属于是仅仅形态发生了变化。()5.在我们的周围有许多化学变化在进行着。()6.我们在吃米饭时,一开始就就尝到了甜味。()7.蜡烛的燃烧过程属于物理变化。8.蔬菜中含有丰富的淀粉,所以我们要多吃蔬菜。()9.化学变化过程中只能出现颜色的改变。()10.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后,溶液的颜色会变浅。()11.物质变化的速度都是一样快的。()12.物质之间的变化一般分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类。()13.淀粉遇到碘酒变蓝是一种化学变化。()14.物质混合后产生了气体不属于化学变化的现象。()15.油和水混合后会放出很多气体。()16.人是由物质构成的,而空气、火、声音不是物质。()17.物质只要变化都会产生新的物质。()18.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生成新物质。()19.淀粉遇到碘酒会变成黑色。()20.往猪肉上滴碘酒,猪肉会变成蓝紫色。()21.铁和铁锈实际上就是一种物质。()22.往猪肉上盖上印,猪肉变蓝色是化学变化。()23.铁锈具有和铁相同的性质。()24.物质变化无处不在,跟我们生活密切相关。()25.物质的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26.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发光、发热现象。()27.米饭的味道是甜的。()28.铁生锈和水、氧气都有直接的关系。()

29.淀粉遇到碘酒都会变色。()30.只要物质发生颜色变化,就发生了化学变化。()31.铁生锈是一种物理变化。()32.有些物质会发生变化,有些物质永远不会变化。()33.铁片的颜色和铁锈的颜色很接近。()34.只要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就一定会发生颜色变化。()35.铁生锈和水、氧气有直接关系。()36.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主要区别是能否产生新物质。()37.因为我们摸不到空气,所以它不是物质。38.硫酸铜溶液与铁钉反应产生红色的铜。()39.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40.用蜡烛加热白糖时既会发生物理变化,也会发生化学变化。()41.蜡烛燃烧是形态上发生了改变慢慢变短了,这是一种物理变化。()42.化学变化的这些现象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变化。()45.沙和黄豆混合后,我们观察到的两中物质都没有发生变化。()46.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物质可以使火柴烧得更旺。()47.用蜡烛加热白糖时,既发生了物理变化,又发生了化学变化。()48.物质的物理变化不产生新的物质,物质的化学变化会产生新的物质。()49.自然界中的物质都在变化着,它们的变化速度基本一样。()50.物质的形状、状态、体积和位置的变化都属于物理变化。()51.二氧化碳气体能帮助蜡烛燃烧,使蜡烛的火焰越烧越旺。()52.化学变化不一定有气体产生,也不一定发光发热,只要有新的物质生成。()53.米饭、玉米遇到碘酒会变成蓝紫色,因为它们都含有淀粉。()54.生产水泥的过程,包含了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55.火药是我国的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古代炼丹道士发明的。()56.混合物中的各种物质,通过一定的方法可以把它们分离出来。

57.铁锈是红褐色的,并具有无光泽、较脆、有空隙、粗糙、不能导电,不能被磁铁吸引等特征。58.为了防止金属生锈,我们可以在金属表面涂上保护层,如油漆。

59.小苏打和白醋在玻璃杯中进行混合后,用手触摸玻璃杯外壁会有凉的感觉。60.水结冰、把易拉罐压扁只是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是物理变化。

61.物质变化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类可以利用物质的变化解决生产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四、连线:(11分)将下列物质变化及伴随的现象连接起来。

化学变化 在面包上滴碘酒 颜色改变

小苏打和白醋混合

铁钉生锈 产生气体 点燃火柴、酒精燃烧

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 发光发热 苹果腐烂

物理变化 弯折铁丝 产生沉淀物

易拉罐压扁 皮筋被拉长 形状变化 生米煮成熟饭

水结冰或蒸发、冰化水、冰直接变成水蒸气 形态变化

五、巧分变化(12分)

1、物质的变化真是丰富多彩,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分一分。(只写序号)

①冰融成水

②钢铁生锈

③酒精挥发 ④空气液化 ⑤海水晒盐 ⑥食物腐败 ⑦灯泡发光

⑧煤气爆炸 ⑨木材燃烧 ⑩酱油拌饭 ⑾书法创作 ⑿柠檬汽水 你觉得是化学变化的是: 你觉得是物理变化的是:

2、用碘酒检验下列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只写序号)

1.玉米、2.马铃薯、3.花菜、4.胡萝卜、5.白萝卜、6.番薯、7.苹果、8.菠菜、9.番茄、10.面包、11.馒头

12.南瓜、13.桔子、14.白糖、15.洋葱、16.蛋糕、17.饼干、18.鸡蛋、19.猪肉、20.海鲜、21.黄瓜 22.粟米、23.芋头、24.绿豆芽、25.山药、26.地瓜、27.藕

我认为含有淀粉的食物是: 我认为不含淀粉的食物是:

六、实践操作(共30分)

1.(5分)有两个相同的玻璃杯。其中在一号杯里面倒入了三匙醋,然后又小心的倒入一匙小苏打,这时把一根燃烧的细木条立即伸进杯里,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二号杯里什么也没放,把一根燃烧的细木条立即伸进杯里,我们会看到什么现象?

(1)燃烧的细木条伸进一号杯里。燃烧的细木条伸进二号杯里。

(2)实验说明:醋和小苏打混合后产生了大量的,这种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说明这种气体 燃烧。(填“支持”或“不支持”)2.实验记录:品尝米饭,记录米饭发生的变化(6分)。

刚品尝时的味道:

咀嚼一分钟后的味道:

我推测的原因:

3.探究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变化(8分)。

(1)我们看到了什么现象?

(2)把玻璃片盖上,用手摸玻璃杯,有什么感觉?

(3)用燃烧的细木条伸人杯中,观察到什么现象?根据这个信息,你们可以做出怎样的推断?

(4)分析已经获得的证据,能判断出杯中的气体是什么气体吗?为什么?

4.探究铁生锈与空气有无关系(11分)。

(1)研究的问题:

(2)我们的假设:

(3)实验材料:

(4)实验方法:

(5)现象分析:

(6)实验结果:

七、简答(18分)

1、举例说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至少4种),并说明其中的科学道理。

2.米饭在嘴里开始不甜,咀嚼一会儿就会有甜味,这是什么道理?

3、白糖加加热后,会慢慢熔化变成液体状,继续加热就会烧焦变成黑色的焦炭状。这个过程中有物理变化吗?有化学变化吗?哪一步是物理变化?哪一步是化学变化?回答并说明理由。

4.放在厨房里的铁刀几天不用就会生锈,为什么?你有哪些预防铁刀生锈的好方法?

5、夏天到了,同学们都喜欢喝柠檬汽水,制作柠檬汽水需要哪些原料,怎样制作呢?

6、木条燃烧和木条折断发生的变化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三篇: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复习题(模版)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第一课 我们身边的物质

1、物质:是指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

2、世界总是在不断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形式也是多样的,变化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为地,变化过程有快有慢。物质的变化有两种情况,一类是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位置等,但没有产生新物质,另一类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第二课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1、白糖在加热的过程中。首先,固体的白糖在加热的情况下变成液体的白糖,这是物理变化;然后继续加热,白糖的颜色逐渐加深,直至全部炭化,能闻到焦味,这时发生的是化学变化。如果继续加热,黑色的炭还会燃烧。

2、蜡烛燃烧过程中,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液体的蜡烛油汽化后燃烧是化学变化。

3、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

第三课 米饭、淀粉、碘酒的变化

1、米饭里面的主要成分是淀粉,米饭在口腔里主要是淀粉与唾液作用发生了化学变化生成了麦芽糖。

2、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第四课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1、小苏打和白醋发生化学反应,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除此之外,留下的液体,既不是醋,也不是小苏打,而是醋酸钠的新物质。

2、二氧化碳气体能使燃着的火焰熄灭,人们利用这个性质生产出了二氧化碳灭火器。

第五课铁生锈了

1、铁生锈实际上是铁跟空气、水等物质相互作用,发生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变化,生成氧化铁。

2、金属生锈的危害:金属生锈后,表面会受到腐蚀,失去原有的金属光泽,原来平整的表面会粗糙不平,严重的会生洞、剥落。因为钢铁制品的生锈,为此全世界每年损失的钢铁占当年钢铁产量的20-30%.第六课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1化学反应的实质是生成了新的物质。比如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发现铁钉的表面有红褐色的物质(铜)附着,这就是化学变化。

2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发光发热(蜡烛燃烧),改变颜色(铁钉生锈、碘酒和米饭),产生气体(小苏打和白醋),产生沉淀物(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淀粉和碘酒)。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第七课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1、防止铁生锈的措施—就是破坏铁生锈的条件(隔绝空气和水)。基本方法有:

①保持铁制品表面干燥和洁净(隔绝水分);

②在铁制品表面涂一层保护膜如:刷油漆、涂油、烧搪瓷、镀上一层耐磨、耐腐蚀的金属铬、高温灼烧金属,进行“烤蓝”处理等(隔绝水分和空气);

③制成不锈钢;(改变内部的结构)

2、铁在与水、空气隔绝的地方不生锈。铁在多水的空气环境下最易生锈。尤其在有盐存在的潮湿、有空气的环境中铁生锈明显、速度加快。

第八课 物质的变化和我们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和区别:两者根本区别在于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物理变化中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大小、位置的改变。化学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同时伴随着发光发热、改变颜色、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物等现象的发生。两者的联系是: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2、建筑用的水泥,它的生产过程包含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先将石灰石、黏土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再经高温煅烧、研细而成。

第四篇: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复习DJJ介绍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一、放大镜(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观察工具之一。)

1、放大镜具有 放大物体图像 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 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 透明和中间厚(凸起)、边缘薄。只要具有放大镜片透明、中间较厚的结构(比如加满水后的烧杯、烧瓶等),就具有同样的 放大 功能。

3、放大镜的镜片和能起放大作用的器具有的共同特点是 中间凸起,透明的,所以放大镜也叫 “凸透”镜(凸 透 ——“凸透”镜)。

4、放大镜的构造: 镜架、镜片。

5、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 镜片的直径 没有关系,和 镜片的凸度 有关。放大镜的凸起程度越大,放大的倍数也越大。由此推断 球形的透明物 放大倍数最大。

二、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1、使用 放大镜 能够观察到许多用 肉眼 观察不到的 细节。如通过 放大镜 能观察到更多关于昆虫的细节:蝇的 复眼 ;蟋蟀的耳朵在 足的内侧 ;蝴蝶翅膀上布满的彩色小鳞片是 扁平的细毛。

2、科学研究表明昆虫头上的 触角 就是它们的 “鼻子”,能分辨各种气味,比人的鼻子灵敏得多。

三、放大镜下的晶体

1、像食盐、白糖、味精那样,有 规则几何外形 的 固体物质 叫做 晶体。

2、生活中常见的晶体有 食盐、白糖、碱面、味精、长石、云母、石英、黄铜矿、雪花、水晶、维生素C 等

四、怎样放得更大

1、两个 凸透镜 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 图像放得更大。

2、荷兰生物学家 列文虎克 制成世界上最早的可放大近300倍的 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

3、显微镜 的发明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 微观世界。显微镜是人类认识 微小世界 的重要观察工具。

五、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一)1、正确使用显微镜的方法: 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2、细胞的形态是 多种多样的,它们具有 不同的功能。

六、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二)1、罗伯特·胡克 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 细胞结构,而 列文·虎克 用他自制的显 微镜发现了曾经不为人知的奇妙的 微生物 世界,2、洋葱表皮是由 细胞 构成的。生物 都是由 细胞 组成的。

3、英国科学家 罗伯特·胡克 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生物的 细胞 结构。

4、生物细胞的 形态 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 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 不同器官 的细胞也是不同的。

5、一切生物体都是由 细胞 组成的,细胞 是生物最基本的 结构单位,也是生物最基本的 功能单位。

6、细胞学说的建立 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

七、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

(三)1、用 显微镜 能看到肉眼不能看到的 微小生物。

2、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 微生物,如 草履虫、变形虫 等。

3、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 构造和功能,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4、微生物 具有 生物 的特征,如: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对外界的刺激有反应、能繁殖等。

八、微小世界和我们

1、人类(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 肉眼(能看清昆虫等较小的动物)放大镜(能看清小于毫米的肉眼看不清的东西)光学显微镜(能看清细胞和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看到更小的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

2、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如:(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2)克隆生物(3)利用微生物酿酒、发面、制作酱油、醋、酸奶等(4)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

一、我们身边的物质

1、世界是

物质

构成的,物质是

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二、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2、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 物理变化 和 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 产生了新的物质。

3、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 物理变化。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就称为 化学变化。

4、在变化中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 化学变化,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 化学变化 又发生 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

三、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

1、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 淀粉→麦芽糖

2、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 蓝紫 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 淀粉。

四、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

1、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二氧化碳气体,这样的变化属于 化学变化。

五、铁生锈了

1、铁生锈是一种 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是 空气和水 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 氧化铁,就是铁锈。

六、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

1、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如: 改变颜色、发光发热、产生沉淀物、产生气体,根据这些现象可以初步判断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2、硫酸铜溶液和铁钉会发生 化学反应,产生 新的物质。

七、控制铁生锈的速度

1、在平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 水的多少 关系很大。把铁与水、空气隔绝开是防止铁生锈的好方法,如 刷油漆、电镀 等。

八、物质变化与我们

1、我们周围的世界是由 物质 组成的,物质是 变化 的。物质变化有两类: 物理和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最重要的特点是 产生了新物质。综合填表:

第三单元:《宇宙》

一、地球的卫星——月球

1、月球 是地球的天然卫星,它在不停地 自西向东 自转,同时围绕地球 自西向东 公转。月球上 没有 空气,没有 水分,没有 生命,是个表面 凹凸不平的星球。

2、月球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 四分之一,质量大约是地球的 八十分之一,体积大约是地球的 四十九分之一,引力大约是地球的 六分之一。

3、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 肉眼观察 —— 天文望远镜观察(伽利略 第一个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到了月面的凹凸不平)—— 探测飞行器 —— 登月考察

4、美国的 阿波罗11号 载人飞船于 1969 年7月在月球上着落,阿姆斯特朗 第一个踏上月球。

5、阿姆斯特朗的著名格言:“ 我迈出了一小步,但人类迈出了一大步。”

二、月相变化

1、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 月相,月相的变化是有 规律 的:上半月月相由 缺 变 圆,下半月由 圆 变 缺。

2、月

3、上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 大,直到 满月,亮面在 右侧 ;下半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 小,直到 朔月,亮面在 左侧。

4、月球是一个 不发光、不透明 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 太阳 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 被太阳照亮 的部分。由于观察的角度不同,所以看到的月相亮面 大小、方向 也就不同。

三、我们来造“环形山”

1、月球地形的主要特征是分布着 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环形山的形成原因曾有过许多的猜测,现在公认的观点是“ 撞击说 ”,这种观点认为:环形山是长期以来

流星、陨石

撞击后留下的痕迹。因为月球上没有

空气,就相当于少了一层保护,使撞击更为猛烈和频繁。

四、日食和月食

1、日食时,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关系是:

2、日食的形成:当 月球 运动到 太阳 和 地球 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 一条直线上 时,月球 就会挡住 太阳 射向 地球 的光,于是就发生了 日食。日食一般发生在 农历初一。但并不是每个月的 初一 都会发生。日食的过程为: 西边缘开始,东边缘结束。日食一般可分为: 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

4、月食的形成:当 地球 位于 太阳 和 月球 的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 一条直线 上时,地球 就会挡住 太阳 射向 月球 的光,于是就发生了 月食。月食一般发生在 农历十五。但并不是每个月的 十五 都会发生。月食的过程为: 东边缘开始,西边缘结束。

五、太阳系

1、太阳

是太阳系里唯一发光的恒星。

2、以

太阳

为中心,包括围绕太阳转动的八大行星、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

等组成的天体系统

叫太阳系。

3、八大行星与太阳距离的排列顺序是: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4、其中体积最大的行星是

木星,体星最小的行星是

水星,地球

是我们人类生活的星球,地球半径约是

6400 千米,到太阳的平均距离大约是

1.5亿

千米。太阳的直径是

140万

千米。

六、在星空中

(一)1、为了便于辨认,人们将天空中的星星分成一群,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就称为

星座。

2、北斗七星 是大熊星座的主要标志。北极星 可以帮助大家在夜间辨认方向,利用大熊星座的 北斗七星 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它。

3、利用北斗七星找到北极星: 把北斗七星勺子前沿的两颗星的连线延长,在大约相当于这两颗星距离的5倍处,有一颗比较亮的星,那就是北极星。北极星属于 小熊星座。

4、大熊座的显著标志是 北斗七星,小熊座的显著标志是 北极星,狮子座的显著标志是 头部的几颗星像一个反写的问号。狮子座 的流星雨特别多。

七、在星空中

(二)1、“夏季大三角”: 天津四、织女星 和 牛郎星

2、夏季主要星座—— 天鹅座(天津四)、天琴座(织女)、天鹰座(牛郎)天蝎座(心宿二)。

八、探索宇宙

1、在天文学上,我们常用 光年 来计量恒星间的距离,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钟 30万 千米,1光年就是 光在一年中所走的距离,1光年约为 9.5万亿 千米。

2、太阳系 和 众多的恒星 一起组成的一个 恒星集团,被人们称为 银河系。银河系大约由 1000亿~2000亿 颗恒星组成,直径约为 10万 光年。

3、银河系还不是宇宙的全部,类似银河系一样的星系还有 100亿 个,人们把它们统称为 河外星系。

4、恒星的一生:(小恒星)

星云→原恒星→红巨星→白矮星→黑矮星(大恒星)

星云→原恒星→超巨星→超新星→中子星→黑洞

5、宇宙是

无限的,而且正处于

膨胀

之中,宇宙中每时每刻都有许多恒星诞生,同时也有许多恒星消亡,宇宙是充满

活力的。

6、中国

是火箭的发源地,神州5号于

2003 年 月

15日

升天,将航天杨利伟

送入太空。这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

俄罗斯

以及

美国

之后,第三个有能力独自将人送上太空的国家。神州六号于

2005 年 月 日升天,将航天员

费俊龙,聂海胜

送入太空,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多天”任务的载人飞船。神州七号于

2008 年 月 日升天,航天员包括 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三名宇航员,翟志刚 在27日下午进行中国第一次出舱活动,实现了中国人第一次 太空行走。现在 “嫦娥”一号 探月卫星又发射成功,不久的将来,我国宇航员还将登月考察。

7、人类在探索宇宙的过程中共有 14人 献出了生命,美国的 挑战号 在升空的过程中爆炸,共有7名宇航员遇难。

8、天文望远镜可以分为: 光学 望远镜和 射电 望远镜两种,美国的 阿雷西博望远镜 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孔径射电望远镜。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一、一天的垃圾

1、人们在生活中要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 垃圾。丢弃的垃圾 危害环境。

二、垃圾的处理

三、1、目前处理垃圾的方法有 填埋、焚烧 等,但 填埋、焚烧 的方法还是会影响环境。

2、垃圾填埋场对周围环境的危害有:(1)散发恶臭,污染空气(2)滋生蚊蝇,引发疾病(3)造成土壤污染,影响农业生产等。

3、焚烧垃圾的优点:(1)占地小,使垃圾减量(2)避免污染地下水(3)产生的热量可用来发电; 缺点:(1)消耗大量电能(2)留下残余物(3)造成二次污染

4、设计合理

的 垃圾填埋场

能有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三、减少丢弃及重新使用

1、减少垃圾

很重要,常用的方法是

减少丢弃

重新使用

2、日常生活中以下垃圾是可以减少的:(1)

双面打印可以节约纸张(2)自带喝水杯外出,少买瓶装饮料(3)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用品,以减少纸和塑料的丢弃„„

3、过度包装 会造成 资源浪费 而且产生 大量垃圾。

四、分类和回收利用

1、垃圾中的一些原材料可以重新 回收利用,包括 纸、金属、塑料、玻璃 等。这样可以 减少垃圾、节约资源。

2、要有效地回收垃圾,必须改变 垃圾混装 的习惯,对生活垃圾进行 分类 和分装。

3、垃圾分类、分装便于垃圾 回收利用 和对一些 有毒垃圾 的处理。

4、对自然环境威胁最大的五种物质,电池里就包含了三种: 汞、铅、镉。

5、堆肥法 可以有效减少垃圾并形成 肥料。

6、减少固体垃圾的科学方法是 减少丢弃、重新使用 和 回收利用。五、一天的生活用水

1、人们生活中要用掉大量的水,淡水资源 很紧缺。

2、由于 人口迅速增长、环境污染 和 全球气候变暖,目前 60%的大陆面临淡水资源不足,100多 个国家严重缺水,其中最严重的国家达 40多 个。

3、我国是一个水资源 短缺 的国家,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 六 位,按人均水资源量计量,人均占有量为2500立方米,为世界人均水量的 四分之一,世界排名第110位,被联合国列为 13个 贫水国家之一。

六、污水和污水处理

1、在淡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水污染更给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威胁。水污染主要是人类的活动 造成的。

2、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 农业的杀虫剂、肥料 等,可能来自 工业的废水、油污等,可能来自 家庭的洗涤剂、人的排泄物,也可能来自 动物的尸体 等。

3、淡水在自来水厂中除了 沉淀 和 过滤 之外,还要加入药物进行 灭菌处理,这样才能符合我们使用的标准。

4、污水需经过 复杂的处理 才能使用,一般要通过三种方法 物理方法、生物方法、化学方法 获得净化。物理方法主要就是分离 水中的杂物和较大的颗粒,杂物有 塑料袋、菜叶杂草 等;生物方法是通过 细菌 分解水中的污物;化学方法主要是用于 消毒,通常的做法是向水中加人 化学药剂——氯,通过它来有效杀灭水中的 病源微生物。

八、环境问题和我们的行动

1、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有 垃圾、水污染、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 等,人类正着力于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

2、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 是控制大气污染最根本的办法。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广“无车日” 活动,以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

3、减少白色污染 塑料垃圾 的方法有:(1)用纸袋和布袋(2)提菜篮子上菜市(3)减少塑料包装(4)用可降解塑料袋。

4、由于 全球森林的大量破坏 和 海洋环境的恶化,现有的生物物种灭绝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 1000倍。人类 滥捕乱猎 和 过度开发利用,更使得许多生物资源濒临枯竭。

5、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我国的 九寨沟、长白山、四川卧龙 等地都建立了自然保护区。

6、许多环境问题是 人类活动 造成的,但人类的活动也能够改善环境。

第五篇: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2013-2014学下学期小学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卷

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

班级姓名等级

一、我能填(每空2分,共35分)

1、蚕的一生要经过________、生长发育、繁殖和________四个阶段,叫做蚕的生命周期。

2、蚕蛾的身体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触角长在__________部,胸部有对足和____________。

3、蚕的生命是从__________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____________。

4、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____________。

5、有些动物幼年期和成年期的样子很不相同,从一种形态变成了另一种形态,这种变化叫做。

6、人的一生有两副牙齿,一副,一副。牙齿的生长过程也可分为三个阶段:阶段、阶段、阶段。

7、变态的动物有、、等昆虫,还有、等两栖动物。不变态的动物有、、等。

8、从卵里孵出来的动物是动物,如、等。由母亲直接生下来 的动物叫动物,如、等。

9、蚕的一生有四个形态变化,分别是、、、。

二、我能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共20分)

()

1、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四个过程。()

2、动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变态过程。()

3、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长短不同。

()

4、不同动物的生命周期所经历的阶段是相同的。()

5、蚕的生命周期大约是56天。

()

6、蚕蛾刚从茧里钻出时,身体是湿的,鳞片和毛贴着身体。()

7、蛹的身上不能找到眼睛和足。

()

8、在养蚕的小盒子上用不着扎洞,如果扎洞蚕就会逃出来。()

9、在青春期,人的大脑发育最快。()

10、蚕蛾也会吃东西。

三、我能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中,共32分)

1、保存蚕卵的合理方法是()。A、冷藏B、冷冻C、加温

2、蚕的生命是从()开始的。A、蚁蚕B、蚕蛾C、蚕卵

3、雄蚕蛾的身体与雌蚕蛾相比()。

A、稍大,腹部后端稍突起B、稍小,腹部后端稍突起C、一样大

4、()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

A、养蚕B、抽取蚕丝织成丝绸C、养蚕、抽取蚕丝织成丝绸

5、下列动物中,要经历变态发育的是()。A、猫B、苍蝇C、金鱼

6、下列动物中,由母亲直接生下来的是()。A、狗B、蛇C、蚂蚁

7、下列动物中,由卵孵化而来的是()。A、熊猫B、蝴蝶C、狗

8、下列动物中,属于不变态发育的是()。A、羊B、蚊子C、蚕

9、会蜕皮的动物是()。A、老鼠B、青蛙C、蚕

10、刚出生的蚕叫()。蚕的成虫指的是()。A、蚁蚕B、蛹C、幼虫D、蚕蛾

11、蚕最喜欢吃()。

A、桑叶B、白菜叶C、莴笋叶

12、蚕宝宝吐丝结成了()。A、茧B、蛹C、蚕

13、下面的动物中幼年期和成年期变化很大的是()。A、袋鼠B、鸡C、蜜蜂

14、蝉和蚕一样,一生经历了这几个形态()。

A、卵、蛹、幼虫、成虫B、卵、幼虫、蛹、成虫C、成虫、卵、蛹、幼虫

15、下列动物是变态动物的是()。A、牛B、猫C、青蛙

16、蚕丝制成的布叫()。A、棉布B、丝绸C、涤纶

四、我能分(共13分)

把鲫鱼、猫、鸡、猪、蝗虫、蟾蜍、狗按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类,并填入相应的横线上。①动物的一种分类方法:

变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物不变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动物的另一种分类方法:

由卵孵化而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物由母亲直接生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载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复习word格式文档
下载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复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热 一、 热起来了 1.有多种方法可以(产生热)。 2.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衣服本身(不能)产生热量,它只能减缓身体向空气散发热量的速度,起到(保暖)的作用。 3......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复习题

    第三单元宇宙 1、月球是地球的,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2、月球围绕地球方向运行。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 3、1969年7月,美国的......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填空 1、放大镜也叫。 2、计算机和电视屏幕的图像在放大镜下是由组成的。 3、通过透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 4、如果一个放大......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复习提纲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魏铭洋 1、我们生活在物质构成的世界里,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还会发生变化。 2、世界是物质构成的。 3、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范文大全]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放大镜的特点实验器材: 放大镜 1 只、玻璃塑料瓶 1 个、圆柱玻璃杯 1 只、烧杯 1 只、烧瓶 1 只、保鲜膜 3 张、透 明塑料绳 2 米我......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期末试卷2013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试卷班级:姓名:一、填空题(20分) 1.借助我们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洋葱表皮是由构成的。 2.世界是由构成的,而物质总是在不断地。 3.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是,离太阳最......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全集)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 1、放大镜 科学概念 1、 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能看到更多 的细节。 2、 放大镜广泛......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杨运明 一、学生情况分析 通过几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科学本质有一定的了解,科学素养得到相当的培养,已经具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