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商银行特色化发展道路思考心得(共五篇)

时间:2019-05-14 05:58: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城商银行特色化发展道路思考心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城商银行特色化发展道路思考心得》。

第一篇:城商银行特色化发展道路思考心得

经过多年发展,城商行这只银行业新生代的能量开始厚积薄发。去年的城商行动作频频,在资产质量、经营规模、业务创新等诸多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并显现出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吸引各方资金力量纷纷涌入,彰显着耀眼的资本潜力。本文将从当前形势下城商行的各种品牌特色,品牌表现形式,针对品牌发展应制定何种经营对策来分析品牌效应对城商行的影响。

一、城商行的特色化战略在当前的发展情况。

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商行完成了更名跨区域经营。随着一轮轮扩张运动的开展,城商行角逐于各大中型城市之间。树立品牌形象,加强特色化品牌建设就成为了城商行新的发展方向。现如今,城商行已从区域化金融向全国范围内辐射,老生常谈的特色品牌推广成为开拓疆土的新武器。在当今,由于金融需求日益多元化,所以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是城商行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同城商行之间的定位将呈现出明显的区别。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城商行群体逐渐形成阶梯式分层。以北京银行等上市城商行为代表,一部分实力强发展快的城商行,以“做大做强综合定位型”为战略,朝着全国性、综合性银行的目标发展。而城市商业银行充分发挥自身在当地中小企业业务方面的先发优势,始终坚持并不断深化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做深做透中小企业业务,形成专业化经营模式,打造中小企业特色银行;还有一部分城商行从当前银行服务薄弱环节入手,选择其他银行尤其是工、农、中、建等大型银行不涉及或很少涉及的业务领域作为市场定位,以避开同质化竞争,形成差异化定位和竞争优势,实现特色化发展。山东临沂的临商银行经过对外跨区域设立宁波分行和其下属的北仑支行、慈溪支行,这几家在外地设立的银行,充分融入当地市场,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经营侧重点,形成了旗帜鲜明的风格,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立足本地实际,继续扩大本行在临沂市所属各县的影响力,积极开拓县级市场,陆续建立了多家县级支行,在宁波和临沂地区树立起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使“服务中小企业”的特色化经营理念深入大众。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城商行正处于未来发展的关键点。中国银监会明确了城商行未来的发展方向为“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毫无疑问,进入后金

融危机时期,在银行监管尤其是资本监管日趋严格、经济周期性波动加剧及经济转型加快推进,以及多层次银行体系逐步建立的大背景下,城商行只有找准定位,明确方向,与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实施差异化竞争,并形成自身特色,创出资深银行的品牌效应,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胜。

二、城商行特色化创新的不足。

1、我国商业银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往往习惯于“跟风”,而金融产品不像工业产品那样有专利保护,任何一项新的、有利可图的金融服务品种,都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被其他机构所引入,这种极易被仿效的特点,使得某一银行的产品或服务想要与其他银行区别开来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2、特色化的理念不够成熟。一些商业银行还没有意识到品牌战略的重要性,或是虽然从形式上接受了特色发展,但却错误地理解了其内容和实质,往往觉得特色就是做广告、招牌、标志和图案设计,只浮于表面形式,却没有接触到创新的实质内容。

xiexiebang.com范文网【www.xiexiebang.com】

3、特色化创新的力度不够。尽管我国商业银行品牌意识有所增强,但不论是银行产品的创新,还是服务上的改革,或是人员的培训上都还缺乏特色化的创新。墨守成规、欠缺主动服务性,银行主要利润收入仍局限于“收贷、放贷、吃利息”等早期形成的基本业务上,创新的力度不足。

4、没有形成统一创新管理模式。突出表现在特色化战略在上下级行之间、部门之间的执行缺乏整体性和一致性,直接影响了品牌战略的效果。特色品牌产品基本上由各业务部门分散营销,缺乏整合;不能形成直接的战斗力。

三、在特色化经营中城商行应采取的对策。

1、产品创新打造品牌含金量。

对于银行来说,传统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产品和服务方面。随着银行业同质化竞争的日益严重和外资银行的异军突起,品牌建设被越来越多的同业视为赢得客户忠诚的法宝。同时,客户的金融意识不断增强,客户不再只是简单地选择一种产品或服务,而是有意识地挑选某种品牌,是一种信赖与情感的归属。

2、找准方向,形成特色。城商行定位并发展为特色银行,关键在于找到有潜力的领域,做出特色。

从目前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寻找潜在特色领域:第一,从当地经济金融发展特色或区位优势入手,开发特色产品或服务;第二,依托大股东资源,形成与其他银

行的差异化竞争和特色发展。第三,从目前相对比较薄弱的金融服务领域寻找商机,如小企业金融服务、农村信贷等;第四,开发新产品,形成先发优势。

3、利用好已经产生的影响力,走特色化道路。

城商行在金融品牌建设中,一方面要利用已经树立的市场形象介绍新产品品牌,这样通常会容易吸引消费者注意;另一方面要继续推广已被顾客熟悉并经过多年使用的产品品牌,借用原有品牌影响力重新培育一个新品牌。从而延续原有品牌生命力,扩大品牌核心价值;增加人性化、个性化内涵;重视保留忠诚客户;形成不同档次与定位的特色策略。

4、银行各部门应密切合作,共同为企业的创新出力。

金融品牌的建设与提升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离不开各部门台前幕后的支撑保证。银行每一个品牌的推出,无不体现了银行的经营策略,需要市场调研、科研开发、系统支持等部门的合作。所以说部门合作效率的提升,对整个城商行的发展都很有利。在平常的经营中应加强各部门相互支持的影响力。

第二篇:城商银行特色化发展道路思考心得

经过多年发展,城商行这只银行业新生代的能量开始厚积薄发。去年的城商行动作频频,在资产质量、经营规模、业务创新等诸多方面取得长足进步,并显现出不可忽视的影响力,吸引各方资金力量纷纷涌入,彰显着耀眼的资本潜力。本文将从当前形势下城商行的各种品牌特色,品牌表现形式,针对品牌发展应制定何种经营对策来分析品牌效应对城商行的影响。

一、城商行的特色化战略在当前的发展情况。

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商行完成了更名跨区域经营。随着一轮轮扩张运动的开展,城商行角逐于各大中型城市之间。树立品牌形象,加强特色化品牌建设就成为了城商行新的发展方向。现如今,城商行已从区域化金融向全国范围内辐射,老生常谈的特色品牌推广成为开拓疆土的新武器。在当今,由于金融需求日益多元化,所以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是城商行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同城商行之间的定位将呈现出明显的区别。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城商行群体逐渐形成阶梯式分层。以北京银行等上市城商行为代表,一部分实力强发展快的城商行,以“做大做强 综合定位型”为战略,朝着全国性、综合性银行的目标发展。而城市商业银行充分发挥自身在当地中小企业业务方面的先发优势,始终坚持并不断深化服务中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做深做透中小企业业务,形成专业化经营模式,打造中小企业特色银行;还有一部分城商行从当前银行服务薄弱环节入手,选择其他银行尤其是工、农、中、建等大型银行不涉及或很少涉及的业务领域作为市场定位,以避开同质化竞争,形成差异化定位和竞争优势,实现特色化发展。山东临沂的临商银行经过对外跨区域设立宁波分行和其下属的北仑支行、慈溪支行,这几家在外地设立的银行,充分融入当地市场,逐渐形成各具特色的经营侧重点,形成了旗帜鲜明的风格,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立足本地实际,继续扩大本行在临沂市所属各县的影响力,积极开拓县级市场,陆续建立了多家县级支行,在宁波和临沂地区树立起了良好的企业形象,使“服务中小企业”的特色化经营理念深入大众。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城商行正处于未来发展的关键点。中国银监会明确了城商行未来的发展方向为“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毫无疑问,进入后金融危机时期,在银行监管尤其是资本监管日趋严格、经济周期性波动加剧及经济转型加快推进,以及多层次银行体系逐步建立的大背景下,城商行只有找准定位,明确方向,与国有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实施差异化竞争,并形成自身特色,创出资深银行的品牌效应,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取胜。

二、城商行特色化创新的不足。

1、我国商业银行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品往往习惯于“跟风”,而金融产品不像工业产品那样有专利保护,任何一项新的、有利可图的金融服务品种,都有可能在短时间内被其他机构所引入,这种极易被仿效的特点,使得某一银行的产品或服务想要与其他银行区别开来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2、特色化的理念不够成熟。一些商业银行还没有意识到品牌战略的重要性,或是虽然从形式上接受了特色发展,但却错误地理解了其内容和实质,往往觉得特色就是做广告、招牌、标志和图案设计,只浮于表面形式,却没有接触到创新的实质内容。

3、特色化创新的力度不够。尽管我国商业银行品牌意识有所增强,但不论是银行产品的创新,还是服务上的改革,或是人员的培训上都还缺乏特色化的创新。墨守成规、欠缺主动服务性,银行主要利润收入仍局限于“收贷、放贷、吃利息”等早期形成的基本业务上,创新的力度不足。

4、没有形成统一创新管理模式。突出表现在特色化战略在上下级行之间、部门之间的执行缺乏整体性和一致性,直接影响了品牌战略的效果。特色品牌产品基本上由各业务部门分散营销,缺乏整合;不能形成直接的战斗力。

三、在特色化经营中城商行应采取的对策。

1、产品创新打造品牌含金量。

对于银行来说,传统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产品和服务方面。随着银行业同质化竞争的日益严重和外资银行的异军突起,品牌建设被越来越多的同业视为赢得客户忠诚的法宝。同时,客户的金融意识不断增强,客户不再只是简单地选择一种产品或服务,而是有意识地挑选某种品牌,是一种信赖与情感的归属。

2、找准方向,形成特色。城商行定位并发展为特色银行,关键在于找到有潜力的领域,做出特色。

从目前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寻找潜在特色领域:第一,从当地经济金融发展特色或区位优势入手,开发特色产品或服务;第二,依托大股东资源,形成与其他银行的差异化竞争和特色发展。第三,从目前相对比较薄弱的金融服务领域寻找商机,如小企业金融服务、农村信贷等;第四,开发新产品,形成先发优势。

3、利

第三篇:关于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业的思考

一、砚山县旅游业发展现状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省委九届二次全会。县委、县政府对盘龙乡法土龙、响水龙、白石岩片区建筑、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整体规划发展。建设成为砚山县民族特色文化旅游区,打造成全县旅游示范区、民族特色休闲娱乐聚集区等,成为全县乃至全州民族文化特色的新亮点。

通过几年来对响水龙片区的规划建设,响水龙片区逐步呈现出特点和亮点。民居改造打造出来特色和亮点;三个民族村的道路已经修通;分别在三各民族村意见分别注入了民族文化内涵;修建了登山观光道和自行车越野道;三个民族村和睦相处,而且保留了原始的服饰特点,民族文化特点浓郁。

据了解,响水龙片区目前建设资金已经投入资金6700多万元,(整合资金)应该继续加强片区建设,使该片区成为民族团结和文化旅游的亮点。我建议:

(一)通过招商引资建设民族体育训练基地。目前,文山州还未有进行民族体育训练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基地,通过招商引资建立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一条龙服务,扩大响水龙片区的影响力,推动砚山县旅游业发展。

(二)建设桃花大道。现三个村7公里的环村路已通,需农业部门在道路两旁栽种春桃和冬桃,让来此观光旅游的游客一年四季都能观赏到美丽的桃园风光。

(三)加强三个民族传承馆建设。壮、苗、彝三个传承馆虽已建成,但因资金紧缺,每个传承馆需注入50―100万元资金,用于补充文化内涵所需物品。

二、建设草原上的羊圈楼

由公司投资建设,农户投入管理,实现股份制经营,促进畜牧业发展和民族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双丰收。项目需投资1500万元。(包括征地、基础设施建设、通电、通水和建盖羊圈楼)

(一)项目性质。项目以“羊圈楼”为文化内涵,突出旅游文化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打造民族文化旅游园区建设,突出优秀传统文化,即落实了中央关于《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实施意见,又拉动砚山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事业向产业化发展的有效探索与实践。

(二)项目建设内涵。彝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创造了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大量的彝族传统文化逐步失传,有些甚至面临濒危。因此,抢救、挖掘和保护彝族古籍文化,是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工作。

我们要通过挖掘来抢救,通过抢救来保护,通过保护来发展。把优秀的传统文化展现在世人面前。使大家都了解这个古老民族的风情、风貌。所以我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建草场观望台。黑巴草场顶峰是砚山县海拔最高的地方,站在山顶,可?t望到方圆数百里,山顶风力十足、气候凉爽,是观光大自然的好地方。

2、建羊圈楼。羊圈楼建盖两层,一楼属羊圈,二楼提供给广大游客居住,要通过观光旅游来反应彝家人现实生活的真实画面。建成后,可提供观光旅游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感受民风民情。

(三)目的意义。目前,仅有天圣牧业公司对黑巴草场进行开发,开发项目单一。要是对黑巴草场进行养牧业观光和民风民俗旅游为一体的综合性开发,有利于探索民族文化产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新路子,有效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1、企业实现的价值:抢救、保护和发展彝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精神,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沟通与发展。

2、企业实现价值的手段:黑巴草场的开发,将采取公益性和经营性两种模式运行,公益性是放开草原让大家自行观光,领略大自然赋予的美丽风光特色。经营性是在挖掘、抢救、保护和发展彝族传统文化的同时,提供神秘的“羊圈楼”让游客进驻。通过“羊圈楼”的建设,让更多的人了解彝族传统文化,更好地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拉动砚山县旅游业发展打开了山门。

三、砚山县旅游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旅游资源“散、乱、差”,产品开发水平层次较低。旅游资源散布在县域境内,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策划和开发水平不高,投入资金不足,传统观光型景点的资源品位、文化内涵和民族文化没有得到深入挖掘与利用开发。

(二)基础设施不完善。砚山旅游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旅游交通不完善,交通不便,使游客缺乏安全感和舒适感,造成各旅游资源散,在联动开发上困难;服务设施方面上,接待环境和接待水平差,普遍档次偏低,配套功能不齐全,且集中于市区,不便景区游客使用。

(三)旅游产品开发不完善。砚山已发掘的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没有叫得响的旅游景点,没有实物和较为深层次的旅游活动供游客消费,形不成规模,标准低,内涵少,缺少大项目的支撑,形成不了过硬的旅游产品。

(四)旅游资源宣传推介少,地区旅游产品研发缓慢,内质提升不高,外宣力度不够,旅游资源保护不到位。旅游资源保护不力,缺乏相关的制度约束,后期虽然采取了保护措施,但收效甚微。

(五)融资体系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砚山旅游在旅游资源的管理上,市场资金未能充分整合和利用,政府投入有限,景区景点建设缺乏启动资金,接待能力差,参观游客少,旅游市场的促销措施不力,造成旅游业发展的步伐缓慢。

(六)旅游企业数量少,缺乏竞争力。砚山旅游业起步较晚,旅游企业数量有限,主要集中在餐饮、住宿等方面,而旅游景区开发管理公司、旅行社、旅游交通运输公司等企业极少经营分散,难于形成规模竞争力。

(七)缺乏旅游专业人才。旅游业是人才密集型产业,旅游发展的各个行业、各个方面都需要不同层次的旅游专业人才,缺乏旅游人力资源等方面的人才严重不足。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相信砚山县的旅游业将走向新的辉煌。

第四篇:白河县发展特色农业的调查与思考

白河县发展特色农业的调查与思考

作者:刘义林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1447 更新时间:2005-11-29 15:01:26

白河县是传统的农业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80%以上,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是影响全县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因素。笔者认为,要实现白河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步发展,其根本出路在于加快调整产业结构,着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这是白河富民之路、兴农之本、强县之源。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

1998年以来,全县上下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大力发展黄姜、烤烟、蚕桑、畜牧、林特“五大产业”,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牢牢地巩固了农业基础地位。特别是主导产业建设逐步形成规模,全县黄姜留存面积高峰期达到10万亩,年种植烤烟稳定在2万亩左右,目前有13个乡镇发展烤烟,总面积可望突破2.5万亩。年养蚕达到3.8万张,以猪、羊、鸡等畜禽养殖为重点的畜牧产业迅猛发展,以木瓜为主导的林特产业形成规模,新建木瓜基地10万亩;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1997年的856元增加到2004年的1698元。其中,人均产业收入392.51元,劳务收入967.42元,其它方面收入338.15元,分别占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23%、57%、20%,人均减负增收129.93元。

可以说,这几年是白河对农村投入资金最多的几年,是农村经济发展最快的几年,也是农村面貌变化最明显的几年。这几年的发展经验启示我们,今后要继续咬定产业不放松,紧紧围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确保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我们仍然不能忽视发

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农民思想观念滞后,认识不到位。当前,随着农民求温饱、图平安短期目标的基本实现,大多数农民思想上都有了松劲之感,“小富即安”的小农思想有所抬头,农民的进取心、创造性和风险意识、市场经济意识以及信息意识受到制约,不愿紧跟市场发展特色产业。加之,农民本身的文化素质偏低,整体水平不高,对新事物、新技术的接受、理解和应用的能力较差,农业科技的推广、普及和运用很不平衡,大多数农民对新技术是一知半解或茫然不知,他们搞生产经营用的还是他们所熟知的传统方式方法,不会运用新技术发展特色产业,从而大大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农业基础差,资金投入不足。我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加之连年洪涝、泥石流灾害的破坏,更是雪上加霜。近年来财政、金融机构虽然加大了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投入,但与整个农村发展的实际资金需求量仍然相差很远,可谓“杯水车薪”。作为投资主体的农民,其基本收入多用于新建房屋、治疗疾病、子女上学、婚丧嫁娶等固定性支出,依靠自身力量扩大再生产的难度较大,即使瞅准了好的特色产业项目,也常因资金匮乏而放弃。

3、主导产业规范化、组织化程度不高,发挥效益不理想。主要产业的产、供、销衔接不到位,特别是黄姜龙头企业与基地联系不够紧密,难以抵抗市场风险,黄姜价格一跌再跌,市场难以调节,农民束手无策。烤烟、蚕桑产业技术含量不高,尚处于粗放经营阶段。畜牧产业缺乏强有力的龙头企业带动,肉禽蛋产品“卖难”问题不同程度地存在。2004年全县种植烤烟1.35万亩,产烟1411吨,产值664万元,烟农亩均收入492元,较技术成熟区亩产值698元低28.6%。去年全县养蚕发种3.67万张,产茧1061吨,产值1751万元,全县平均张产28.9公斤,比养蚕老区平均张产36公斤低19.7%。

3、产业结构调整问题多,农民顾虑重重。我县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大,但农民受过去“调啥赔啥”经验的影响,普遍存在“政府调什么,害怕干什么”的思想,由此也必然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和目的的实现。主要表现在:主导产业质量不高,重规模、轻管理,重生产、轻销售,导致“产品贱农民伤”;政府倡导的产业多以计划任务下达到乡镇,易造成农民犹豫不愿搞,干部工作

难度大,统计数据水份多的现象发生;主导产业布局不合理,有的乡镇发展产业五花八门,抓不住重点,不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4、农业产业化程度低,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差。我县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生产规模偏小,产业关联度低,基本属于“小打小闹”,很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也很难刺激一批农产品加工企业产生,有的仅仅只能影响到周边为数不多的村发展小规模生产。近年来县委、政府虽然积极探索以“公司+基地+农户”为基本组织形式的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和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形式,以及利用当地资源,发展特色产品,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区域经营模式,但都处在起步阶段,发展缓慢。

5、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我县农业多是以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为基础,生产规模小,商品率不高,由于技术、信息、资金、流通等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民很难走向大市场,对市场需要什么、自己发展什么、遇到资金技术困难怎么办、商品销往哪里、如何在市场风险中保护自己等问题常常感到困惑和盲目,以政府为主渠道的传统农业服务体系,已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生产经营的需要。如何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已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增强农业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的必然要求。

6、劳务输出工作需强化。白河土地资源紧缺,人地矛盾紧张,加之乡镇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效益低,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多。而劳务输出是目前投资最少、风险最小的农民增收方式,我县近年来虽然在抓此项工作,劳务输出人数超过5万人,劳务经济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很大比例。但是,劳务输出数量与隐形的农村富裕劳动力数量相比,仍然没有形成大的气候。输出的劳务质量较差,没有形成白河劳务输出的优势品牌。再加上,劳务输出的组织力量在人力、财力、物力等方面显得薄弱,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多数务工人员从事粗、重、累的体力劳动,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吸引人才回流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党委、政府与在外务工人员主动联系不够,少数成功人士回乡投资创业多是自愿行为。

对策与建议

1、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农民要增收,农业和农村经济要发展,连续

两个中央一号文件给了宽松优越的政策环境。但农民能否增收,农业和农村经济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在于执行政策的人和农民自身的努力情况。作为政府应以服务农民群众为根本宗旨,充分发挥“指导、协调、管理、服务”四大职能,用科技、信息、法律等服务手段为民谋利和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用超常规、追赶式、跳跃型的思路引导农民增收。作为农民应克服思想上的满、懒、散问题,增加竞争意识、市场意识和风险意识,善于学习,更新知识,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和过上富裕生活的信心,具备想干事,干成事的勇气和魄力。

2、在“多予少取”中增加农民收入。一是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集中力量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快路、水、电和通讯建设步伐,改变客观条件落后对农民增收的制约;加大人畜饮水安全、农村能源、农村公路、扶贫开发等建设的投入,改善农业发展环境;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二是对中央的政策要准确领会,全面贯彻,对农民的政策性补贴要逐一落实,兑现到农民手中。三是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切实把免征农业税,清理和规范涉农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政策落到实处,使农民得到真正实惠。

3、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增收新格局。从农民收入构成变化来看,显现出工资性收入增长快,家庭经营收入回落,二产业收入极低的态势,因此我们有必要因势利导,尽快建立多元化的增收格局。

一是优化产业结构,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调优结构,重点发展“姜烟桑林畜”五大主导产业,积极推行“一村一品”、“一乡一业”。黄姜产业按照“稳定面积,强化管理,留足种子”的方针,加快优势种源基地建设,紧跟市场,蓄势待发;烤烟和蚕桑产业要稳定面积,进一步提高质量;林果产业要以木瓜为重点,不断壮大林产品基地;畜牧产业要大力推广林下土鸡的养殖,用优越的政策引导农民发展,形成规模化养殖,对牛、羊等传统养殖项目要加快圈舍改造,推广良种扩繁,引进优质饲草。同时,无公害蔬菜产业要在扩大生产规模,提高管理水平,优化品种结构上下功夫,同时优化发展其它蔬菜品种;以杜仲、丹参等山地药材产业要依托独特的资源优势,抓好种植示范区建设,提高产业竞争力。

二是扶持龙头,壮大基地,组建中介组织。发展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产品增值、农民增收的关键。我县企业少,实力弱,一旦发展起了真正的龙头,必然会带动一方经济发展,所以应按照“突出重点、择优扶强”的原则,采用优惠政策、资金扶持、解决困难等方式支持龙头企业的发展,对有条件的项目可采取引企、引资等多种方式,创办一批龙头企业,不管它是哪种所有制和经营形式,只要能带动农户,给农民带来实惠,就给予大力扶持,引导农业和农村经济按照“品种优、技术新、规模大”的标准,走出一条“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发展路子。要积极推行“支部+协会”的模式,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群团组织的服务作用,鼓励支持中介组织的建成和成长,使农民能够进入市场,分享加工、流通等环节的利益,获得更多的收入。

三是实破农村二三产业发展瓶颈。我县二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已成为制约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瓶颈和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充分利用农村各种资源和生产要素优势,依靠优惠政策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从而拓宽农村内部就业空间,增加农民收入。继续加大对现有木瓜酒、茶叶、腊肉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支持力度,积极推进食品、畜禽、中药材等加工业的发展,强力提升绿色食品工业发展水平。要抢抓国家南水北调工程、襄渝铁路复线建设及县城狮子山开发等重大机遇,大力发展以砂石、建材为主的建材业,以餐饮、零售、运输为主的服务业,使农民快速受益,为今后的更大发展奠定基础。要认真把握城镇居民消费观念发生变化的机遇,鼓励在集镇周围大力发展“农家乐”,对现有的要通过提高档次和质量,提升文化内函和品味,创出特色。要依托旅游业的蓬勃兴起,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四是从扩大劳务输出中增加农民收入。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配臵、企业化运作”的原则,健全县、乡、村三级劳务输出组织体系,加强对农民工的技术培训,主动与大中城市建立长期的劳务协作关系和劳务输出联系,建立劳务输出基地,及时捕捉信息,抢占较多的劳务市场份额,千方百计增加农民劳务输出经济收入。同时,要积极鼓励、吸引更多的外出务工人员带技术、资金、信息回乡创业,既造福家乡,又吸纳剩余劳动力。

4、加强对农民的素质培训,让农民从自身的改变中增加收入。首先,加

强基础教育,让农民子女多上学,接受高等教育;其次,要加强对农民的实用技术和专业技能培训,帮助农民至少掌握一门种、养业或其它技能,提高他们的科技素质,有条件的可提供机会到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农业局要实施好“绿色证书”工程,力争使每个执证农民都成为科技明白人;最后,要创新培训形式,采用“校企联合”培训模式、中介组织培训模式、现场推广模式、现代远程培训模式等多种形式,围绕发展优势产业和特色农业开展培训,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和农民增收提供各项服务。

第五篇:关于基层银行加快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于基层银行加快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的几

点思考

一、电子银行发展目前存在问题分析

、认识方面存在的问题

1、外部认知不足 客户的认识偏差直接影响推广力度

从实际营销工作中的反馈情况来看,客户不接受网上银行主要有3大问题。一是对网上银行安全顾虑重重。由于网络中存在的众多安全隐患,加上大众及媒体对网络安全问题的负面宣传,客户对虚拟银行存有怀疑和戒备心理。二是对网上银行功能知之甚少。由于我行营销宣传网络的建设尚不健全,特别是电子银行示范网点数量少,且示范作用发挥不明显,使大部分客户主要依赖于客户经理的简单讲解,对网上银行功能的认识停留在简单的查询和转账结算上,网上银行银企互联、集团理财、在线支付、贵宾室、收费站、代报销等优势功能却不甚了解。

2、内部驱动不够 员工的认识偏差成为业务推广的阻力

企业网上银行作为分流柜面压力、优化客户结构、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而得到各家银行的高度重视,但我行在实际发展中却出现动力匮乏与不足,部分领导和员工对网上银行发展的认识偏差已成为业务推广的一大阻力。

首先,就基层负责人而言,目光停留在短期效益上。网上银行作为全新的业务处理平台,赢利模式尚未出现,短期效益体现不足。而网上银行在稳定客户、提高竞争力、降低营运成本、转移结算风险、改良业务运作模式上有着传统模式无可比拟的优势,而支行人员却对此缺乏足够认识,长远规划不足,对电子银行的认识仅限于是一项单纯的业务,能够增加电子银行客户,增加电子银行交易额,产生中间业务收入,还没有完全认识到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在分流柜面压力、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方面的优势,以及为全行带来的巨大的整体效益。支行业务发展目标仅限于分行下达的指标,自发营销的意识淡薄,致使网上银行营销陷入被动局面。

其次,就基层客户经理而言,营销意识亟待转变。由于网上银行业务由客户自行操作,银行不能直接监测客户资金动向,给收贷、收息、资金管理和资金监控带来难度。特别是目前我行存款指标仍是各支行及网点负责人最看重的,企业网上银行业务的开通,必然造成月末、季末存款实点数无法控制。对此客户经理常常不会主动寻求解决方案,更多的是在营销时顾忌太多、底气不足、力度不够。大多数客户经理将网上银行营销作为成功营销客户后的捆绑产品来进行推销,而未将其作为对传统柜面业务处理的渠道弥补和低运营成本、提高竞争力、有效竞争客户的得力手段,从而使网 上银行的营销进入误区。客户经理的营销意识成为业务发展推广的又一阻力。

再次,就基层员工而言,能动性急需提高。我行员工及客户经理普遍缺乏学习网上银行业务的主动性,即使组织多次员工培训,员工业务知识的接受也属被动填鸭式,效果不佳。不管是网点负责人还是客户经理,一旦需要营销客户,立即寻求电子银行牵头部门支持,普遍依赖牵头部门的直接营销。前线营销队伍中缺少全面掌握网上银行业务的核心人员,致使业务拓展人员对各自辖区注册客户或潜在客户不能做到主动引导、更不能手把手指导客户完成相关步骤,业务推广无法在面上快速展开,员工的营销主动性影响着业务推广的发展速度。

3、对快速发展的科技信息技术,给我行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带来的机遇认识不足。目前,一方面随着企业信息化、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家庭上网等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为电子银行的进一步普及和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另一方面企业财务管理要求不断提高、个人客户财富增长明显加快、各类客户金融需求层次不断提升,使社会各界对电子银行的认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前景看,转账汇款、缴费、电子商务、网上投资理财、网上现金管理等都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因此,对我们来说,关键的问题在于能否抓住这种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在最短 的时间内,抢占客户市场,形成规模优势,把我们的电子银行业务快速发展起来。

4、对于日趋激烈的同业竞争形势,我行电子银行业务在从容面对方面准备不足。当前,各家商业银行对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在认识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各家银行纷纷加大了电子银行发展力度,把发展电子银行作为突破网点和地域限制、抢占高端客户的重要手段,通过发展电子银行业务,达到稳存、增存的目的,因此,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我行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做好充分准备,从容应对。、业务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缺乏专职的电子银行队伍。电子银行业务涉及面广,业务综合性强,既要有熟知业务的营销人员,又要有懂得一定技能的技术人员,还要有懂业务、善管理的业务管理人员,同时还要组织广泛的宣传、业务推介等工作,因此,建立一支技术过硬、业务熟练的电子银行队伍尤其重要。

2、业务人员缺乏对电子银行制度规定、业务操作规程的全面了解和掌握。一是由于电子银行业务是我行的新兴业务,目前前台柜员人员少、柜面压力大,每天忙于应付传统日常业务,在学习、熟悉新业务方面,时间、精力不能得到保障;二是电子银行业务发展缓慢,业务量小,不能为柜员提供更多的熟悉、认识电子银行产品的机会;三是电子银行 业务的各项功能均为总行开发,加快了网银功能的更新、变化,业务人员适应业务变化的能力不强。

3、营销人员自信心不足。支行在营销网上银行产品时,乐于营销简单版产品,对于收费产品,如网银Ukey客户,畏难情绪明显,营销缺乏底气,知难而退,营销定位明显错位,没有把营销电子银行产品作为为客户提供的增值服务,而是把收费产品作为强加给客户的负担。

4、是媒体宣传力度明显缺乏。近年来我行电子银行取得卓越成就,在国内稳处行业领先地位,在国际金融界获得众多荣誉,产品受到客户的普遍认可,但我行对电子银行的宣传却声势较小,营销宣传主要集中于金融专业书刊、路排广告、网点横幅、宣传折页等方式,对大众的影响并不明显;而在普通报刊、XX信息港等本地访问量高的网站、收视率较高的电视频道等大众易于接受的媒体平台上,宣传投入较少、力度匮乏,导致媒体营销效果事倍功半,造成客户了解和认知度不够。

二、措施建议

目前,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已经得到上级行的高度重视。随着金融市场竞争的激烈、金融产品同质性的日益突出、企业客户资源成本的增加,企业融资渠道多样性等等因素,如何利用企业网上银行的强大功能,将传统网点与电子银行完美结合,为企业客户提供量体裁衣式的的金融服务,真正 实现以产品留住客户,低成本占领市场的目标,已成为分行考虑的重点议程。可喜的是,近期,分行已出台各种措施体现电子银行的发展思路:一是将电子银行业务并入信息科技部门,充分利用科技优势及人员素质及数量优势,发挥公司、机构、个金等营销部门营销渠道,形成全行齐抓共管的态势,迅速拓展电子银行市场;二是大幅提高电子银行指标在各级行行长绩效考核中的考核权重,以政策引导全行的业务发展向电子银行倾斜。目前,全行发展电子银行的意识大为增强,业务拓展已经启动,现从我行的实际,结合本人观点,提出近期发展企业银行的几点措施和意见:

1、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品牌营销,增加电子银行核心品牌价值。我行应以网点为阵地,以媒体为重点,以户外为补充,以强化品牌营销为突破口,以“安全”宣传为重点,制定系统的电子银行业务宣传计划、宣传方案,大力开展电子银行业务宣传活动,利用社会舆论的强大影响力为企业网上银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加快企业网上银行深层功能推广,寻找新的产品竞争点。我行在对企业网上银行查询、网上结算等传统功能进行营销的基础上,还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业务平台,加快深层次的功能推广,大力推广贵宾室、代发工资、网上收费站批量扣款、网上购物、银企对接ERP、现金管理等项目,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各种选择,寻找新的产品竞争点。

3、大力拓展市场,实施市场细分 提升营销效果

在企业网上银行发展中,应制定积极可行的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措施和发展目标,在确保发展本行企业优质客户的基础上,迅速抢占他行优质客户,提高整体竞争实力,拓宽业务发展渠道,树立电子银行产品在企事业单位心目中的品牌形象。并充分利用全行推广对公客户单位自助卡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企业电子银行业务,对凡已开立对公帐户的客户,主动营销企业注册企业网上银行,办理企业账户余额、明细查询等业务。并有计划、分步骤地营销。

在营销过程中,为明确营销目标、制定营销策略、发掘市场机会,我们应根据目标客户的行业类型、规模大小、核心需求等因素进行市场分析,合理细分客户,有的放矢进行拓展,提高客户综合回报,提升营销效果。

如对烟草行业、汽车行业等生产销售类客户企业加速资金周转、销售资金及时回笼的需求,大力推荐企业网上银行集团理财、网上结算、网上收费站等功能;根据政府机构、部队等行政事业类客户强化资金管理和保证安全的角度出发,重点推荐集团理财、贵宾室等功能;针对百货行业等零售类客户扩大营销渠道、加速采购资金周转的角度出发,重点推荐B2B和B 2C 在线购物、网上结算等功能等。

4、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环境,提高服务水平。一是实行定期回访制度,加强与企业客户的沟通与联系,调查 了解企业网上银行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反馈业务发展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解决企业对我行网上银行在网银功能方面的各种需求;二是在拓展新市场的同时,加强对使用率较低或尚未开通转账功能的客户进行业务辅导和培训,从客户的行业特点和业务需求入手,找准切入点选择适当的产品、功能加以引导,引导客户使用网上银行办理银行业务,提高客户对电子银行业务的忠诚度。

5、加大对电子银行业务的考核力度,促进电子银行业务发展。将电子银行各项任务目标、考核目标计划逐项分解、落实。遵循“客观公正、科学严格、奖惩分明、注重差别”的四项原则,将网上银行业务纳入行长经营绩效考核并提高权重比例,将售后服务纳入考核体系,自上而下实行营销业绩的评价考核,形成“营销→考评→结果→改进→提高”的良性循环;加大设立一定数额专项费用的激励力度,对各行新拓展客户实行费用挂钩的激励机制,增加适量现金激励,按照“谁办理、谁受益、谁维护”的原则,直接奖励到业务拓展部门和个人,充分调动各行营销的积极性和售后维护的主动性。

6、加大电子银行业务培训力度,做好各级营销人员培训工作,切实提高员工业务素质,达到标准化、个性化服务的内在要求。一是培养网点企网核心人员,使其能系统全面的掌握企业网上银行业务知识,能独立指导该网点进行营销 解释、客户维护的基础工作,以点带面强化市场营销力量。二是强化客户经理及二线营销人员的培训。通过建立定期培训考核制度,普及网上银行各项知识,渗透营销观念,由内而外进行营销。三是强化前台人员的培训。在了解和掌握网上银行业务与操作技能的基础上,兼顾市场营销知识培训,使前台业务人员既熟悉业务操作,又懂得营销技巧,提高工作效果。

7、充分发挥“电子银行业务示范网点”的作用。电子银行服务区大堂经理要积极引导客户使用我行网上银行办理银行业务,向客户做好辅导、示范工作,确保客户认识、了解我行电子银行产品,愿意使用我行电子银行产品,保证电子银行业务在示范网点的全面发展。

下载城商银行特色化发展道路思考心得(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城商银行特色化发展道路思考心得(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