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父亲的书
父亲的书
●俞律
书买到手,父亲便忙不迭再去买些坚厚的麻浆纸和蓝色的厚布,调制兑了明矾的浆糊,亲自给书做书套,往往忙一整天也忙不完。母亲便嘲笑他:“你只会给你的书做好看的衣裳,没见你给自己也做一套像样的穿起来。”
父亲做的书套谓之帙,正面贴上书签,亲自写上书名,端端正正像一幢房子,堆叠起来简直就是一座城。古人说藏书如筑书城,看来很富形象思维呢!
八十五年前,我率真到肆无忌惮的程度,大哭着降临到了人世,然后,哭着哭着,逐渐产生了人的最初感受——记忆。这记忆的最初形象当然属于母亲,我逐渐清晰地记住了她有节制的笑容。虽然她笑得不多,但笑得有礼貌。
至于父亲,因为他长年在上海教书,只有寒、暑假期内才回来探望生活在扬州的父母和妻子儿女,回来也几乎整天坐在他的书房里,埋头写些属于他自己的文字,几乎没有什么像母亲的笑容那样使我不能忘怀。一直到我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祖父母相继去世了,父亲将我们全家接到上海去长年团聚着生活了,我的记忆里才正式映现了父亲。
这个记忆是从书开始的,那时父亲给我订了两本期刊,一本是《小朋友》,又一本是《儿童世界》。每月最初的几天里,总有邮差把当月的这两本儿童读物送来,而我每月的月头最期盼的事,就是那位绿衣人捺我家的门铃。但是父亲看来并不怎样关心我是不是认真读这些期刊,他从不曾问过我这两本期刊里有什么好看的故事和插图,他总是忙他自己的事。他关心的是星期日,他盼星期日就像我月头盼绿衣人似的。每逢星期日,他十有八九去英租界的书肆集中地三马路淘书,有时发现一些中意的线装古书,即使价格高得很,当教师的经济难以承受,他也要设法筹款买回来。妈妈有时笑着骂他:“败家精!”
他是清朝末年光绪皇帝坐到第二十五年龙位那一年出生的人,先读私塾,后毕业于第五师范文科,难怪对古书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感情。他最爱的是宋本,就是宋朝雕版刻印的书。宋本字体每用颜体或欧体刻成,字体古朴劲秀,是传统第一等艺术品。父亲经济力不能致,只有泡在大图书馆里才能得到这种艺术享受,若要宋本出现在自己家里的书架上,那就只能到书肆去购买书坊仿刻影印的宋本了,这种宋本叫做“影宋”,有用宣纸印的,有用皮纸印的,还有罗纹纸印的,好在一样的古色古香,精美程度并不逊于真宋本。
书买到手,父亲便忙不迭再去买些坚厚的麻浆纸和蓝色的厚布,调制兑了明矾的浆糊,亲自给书做书套,往往忙一整天也忙不完。母亲便嘲笑他:“你只会给你的书做好看的衣裳,没见你给自己也做一套像样的穿起来。”
父亲做的书套谓之帙,正面贴上书签,亲自写上书名,端端正正像一幢房子,堆叠起来简直就是一座城。古人说藏书如筑书城,看来很富形象思维呢!
父亲最大的快乐在此,而这种快乐的最高境界,则在每天的夜晚,他翻开这些书,几乎全无节制地高声诵读。母亲怕邻居们嫌烦,常提醒他注意;好在邻居们似乎并不厌他,背后倒善意地调侃道:“书呆子又开唱了。”这是传统知识者的读书乐,母亲和我也分享着这种梦也似的生活情趣。直到1937年夏天,“八·一三”的炮声响了,我们的好梦才被日本鬼子的魔影惊醒。一场连天烽火,把我们家,当然还有上海中学整个教师住宅群,烧成了一堆劫灰。父亲全部心爱的书籍和他亲手为它们制作的衣服都化为乌有,而我,当然也失去了我的所有的《儿童世界》和《小朋友》。
我家避难于法租界,父亲忍受着文化破产的切肤之痛,即使如此,也治不好他的书癖。在混乱的“孤岛”上,他居然又往三马路的书店跑了,虽然乏钱问津,也算是一种精神安慰吧!而我的期刊呢?再不见绿衣人送书来了。父亲总算关心到了我的失落情绪,在书店顺便带给我一本德国作家著的儿童小说《爱弥儿捕盗记》,写的是一个聪明机智的十多岁的孩子,在火车上协助警察捉住了一个伪装君子的强盗。
父亲有几位书友,常来畅谈藏书的乐趣。我听得入神,才知道父亲“八·一三”遭逢的焚书之灾并不是第一次。1931年,他在沪江大学教书,独身居住在军工路的教师宿舍里,当时就陆续收藏了一大批古书,全毁灭于日寇制造的“一·二八”兵燹。他和书友们有时也无奈地叹息:国家积弱,人民衣食尚且无着,我们白面书生,百无一用,不要再为书忙啦!一直到1945年,日寇败降,劫难才算过去。虽然内战又打了三年,好在很快就分出了胜负,父亲盼望的太平世界,看看实现了。他充满喜悦,书痒难挠,继续又购买了一大批古书,新制了一大批雅致的书套,一心想当个厮守着文化一辈子的藏书人了。
我喜欢看蜘蛛在屋角结网,慢慢地,一丝接一丝地组织成八卦式的阵图,这种阵图式的网,具有何等精美的、自然的艺术审美价值啊!你如果今天用竹竿去摧毁它,但明天就会看见另一张同样艺术的网又严严整整地挂在屋角上了。
到了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父亲收藏的旧书已经蔚为大观了。有一次,一位朋友来借书读,父亲是很惜书的,一怕书被污损,二怕有借无还,但他不像元朝作曲家马致远在《借马》那首散曲里形容的吝马人遭朋友借马时的左右为难的尴尬,他慨然对借书人说:“古人说过,真正渴望读书的人是自己无书而借书读的人,我不像有些人手中书多却束之高阁,自己不读又不肯借给别人读。我理解借书人总是真正专心读书的,知道书的可贵,读完就会归还主人的。”这位借书人拿到书喜不自禁,果然如期璧还。父亲平时不多说话,但口才不错,肚里书多,有诸葛亮舌战群儒的能耐。
话再说回来,我是1946年高中毕业的,下一步是上大学的专业选择。本打算投考性之所近的中文系,父亲却不以为然。他说:“文学这玩艺是不用上大学的,你把我的藏书好好读读,有四年工夫,比大学文学系毕业生水平高。你看现在的社会情况,大学文科毕业谋生不易啊。你要考虑实际些,先要谋个饭碗,然后才有机会当个没有生活上后顾之忧的文学家。”
我明白他的意思,当时是大学毕业即失业的年头,我若失业,父亲是不可能长期供养我生活的。他即使有些余钱,也要为他的最高爱好一藏书服务的。于是我不得不考虑饭碗问题,不太情愿地读了大学的银行系,因为银行里堆着银饭碗哪!有趣的是我毕业之时已是建国后的事了,社会体制变了,只要是大学毕业生,不管哪个专业,一概统一分配,统一的工资标准,人人有大锅饭吃。父亲也颇后悔:如果当时让儿子读文
学系,现在也一样有个铁饭碗的呀!
我工作了一年多以后,就调动工作,离开上海到南京来。临行时,父亲跟我谈了一次话。他平时难得和我正式谈话的,这一次可是一本正经的,不过也很短略,先说:“古人云:‘遗子黄金满蠃不如一经’。”最后说:“我没有什么东西给你送别,你就在我的书架上拿几本书去吧!”这可真使我受宠若惊,他居然肯把最心爱的书送我,不禁呆呆地站在他面前,涌出几颗感激的泪珠来,等着他把书拿给我。他说:“还等什么?自己拿吧!”我这才恍然,说到底,我是他的亲儿子,不像别人,借了他的书,还要讽喻人家早还,我于是真的就伸手拿了十来本。我不顾他所说的“几本”,而一下拿了十几本,他竞也面无难色,点点头,看着我把书装进书包,叮嘱说:“好好读,保管好,别弄脏弄破。”
临行时他拍拍我肩膀对我说:“南京离上海近在咫尺,我可惜没有去过。清朝有个诗人袁枚,在南京营造过随园,园里有个‘所好轩’,置着许多好书,他为此写过一篇《所好轩记》的散文,把自己喜爱置书的道理说得很透彻。你到南京后一定要去随园看看,如今是个什么样子了?‘所好轩’还在不在?”我诺诺,可是到了南京,也不知忙些什么,并不曾去寻随园,后来竞也淡忘了。
光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父亲到了退休的年龄,他办了退休手续,他自由了,随时都可以上书店去淘书了。古旧书店有位职员卢先生,和父亲交游甚厚,时常向父亲传递一些关于书的情报,譬如书店收到了什么好书,价格几何等等。父亲平时不多交友,惟有卢先生来谈书,他是绝对欢迎的。
父亲退休后的第二年,我春节回上海探亲,一走进门,忽觉得家里的布置有点异样。定神一看,呀,房间当中多了两张大沙发。这一大块地方,原来安置着几个大书架,上面整整齐齐安插着父亲的藏书的呀,而如今偌大一座书城,竟摇身一变,化为沙发了。自古以来有情者都为“物是人非”而悲怆,我此时却为“人是物非”而不知如何措手足了。
母亲见我猜疑不定,便有点凄然地告诉我一个最近家里发生的故事。她说话有一点急促,失去了平时含蓄的笑。就在春节前一个星期,父亲突然对母亲说:“我粉笔生涯数十年如一日,总在课堂上坐硬板凳,回家也还是坐硬板凳。”母亲插嘴说:“硬板凳怎么啦?又不是冷板凳!”父亲长叹一声,指着满架的书说:“我想把这些书全部卖掉,买两张沙发和你并排坐坐。”母亲以为他在开玩笑,便也开个玩笑:“你这些破书能卖几个钱!买条沙发腿差不多!”
然而父亲是绝对认真的。第二天旧书店的卢先生开了一辆汽车来,跳下来几个搬运工,七手八脚,把父亲的书(第2页)一五一十地搬上汽车,扬长而去。如此匆匆几个来回,竞把一座书城搬走了。
“哎呀!”我只说了这两个字,母亲就接着说:“一共两千多本书,你爸真舍得呢!然后就真用卖书的钱买了这两张沙发。”
我明白了,是父亲用两千多本书换了这两张沙发!唉,他多少年来省吃俭用余下来的钱买的书,如今就只抵两张沙发么!
父亲坐在他的书桌旁的木椅上,猛烈地吸着烟,一言不发。母亲说:“他把沙发买来了。自己却从来不去坐!”
父亲从此没有书了!
过了几年,我在河北邯郸工作的弟弟,接父母去北国度晚年。父亲到了邯郸的第三天,收拾房间,踏在板凳上,向墙上挂装饰画,不小心失足跌下来,竟然昏迷不醒了。这是中风!从此半身不遂,神智不清,失去语言和行动的能力了。我接到弟弟的信,慌忙去邯郸了解究竟。母亲只是哭,而父亲已经不会哭了,但是他见了我却似乎凸现了愕然的表情,我相信这是他看出来是大儿子来了而产生的亲情激动。他望着我,还望着我,半晌,伸出两个指头,嘴蠕动了许久,忽然努力挤出了三个字:“两个人。”母亲和弟弟惊讶地望着他:他居然说话了!真是奇迹!希望他接下去说,然而他却再也不说什么了,只是瞪着眼瞧我。我看到他混浊的眼球上,分明映着相伴他一辈子的那个家里的大书架和架上全部的书——一座书城。哎呀,我突然明白了他的意思,他是说邯郸有两个人呀!对啊!是蔺相如和廉颇这两个赵国最有名的人物啊!司马迁《史记》不是有廉颇、蔺相如列传么!这两个人的戏剧性的恩怨故事就是发生在战国时代的这片土地上的呀!
谁说父亲没有书了!书都在他肚子里哪!
又过了两年,父亲带着他一肚子的书远走了。他生前喜欢吟陶渊明的诗,陶诗有云:“有生必有死,早终非命促”。父亲是和陶渊明一样豁达的.虽然他只在世间和他的书相伴了七十有六年。他去世的那一年是1975年,而现在是2012年了。我——他的长子,如今已经是85岁的老人。父亲身后这属于我的三十七个寒暑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地飞驰而去了。父亲和母亲生前相依,死后同穴,合葬墓在故乡扬州。扬州是一个有很多凄清的故事的文化名城,父亲是一位文化人,但这个文化古城里几乎竟没有人知道他的姓名了。
去年春节,我接到一个使我极其惊讶的电话,对方的声音完全陌生,他自我介绍说他是《扬州晚报》社周刊部的编辑。他起先只是淡淡地问我:“我想打听一个人,你听说过俞牖云这个人么?”听到俞牖云这个名字,我真的就像被天雷轰了一记。三十七年来,从没有人问过我这个名字!我立刻大声说:“俞牖云是我父亲。”我的回答使对方大大地兴奋起来了,他告诉我,他名叫慕相中,这几年一直注意收集扬州已故文化人的资料,最近发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的一位扬州籍的鸳鸯蝴蝶派的作家俞牖云的资料,收集到了他在上世纪二十年代m版的长篇文言小说《绿杨春好录》、《柳暗花明》、《风尘双雏传》和白话文短篇小说集《喜轿》等等多种言情小说和其他文字,查明他是扬州小说家李涵秋的学生……过了几天,这位慕先生从扬州带着他收集到的我父亲的作品复印件亲自送到我手里,当时我手上的第一感触无以名状!唉!我这个从事文化工作的儿子,还是第一次见到父亲出版的书,其旧装潢形式的质朴气息使我想起孔夫子说的“丹漆不文,白玉不雕”之美。我在父亲身边长大成人,却从没有听他对此透露过一个字。他是只珍惜别人著的书,不珍惜自己著的书么?
我想,也许是鸳鸯蝴蝶派这个文学派别在建国后受过批判,故而父亲对这些孤寂的往事一直不愿意为外人道,甚至都不曾对自己的亲儿子提起过吧。
我的眼疾,无缘用电脑,不会上网,便吩咐女儿替我查找关于她爷爷的历史资料。女儿很快查到了,兴奋地喊我去面对电脑上的那个闪亮的荧光屏,我一个字一个字
地读着,一个字一个感慨系之;本想对女儿说:“谁说你爷爷把书藏在肚子里走了,这里不是还有许多他自己著作的书留存在人世么!”却忽然哽咽起来,说不出一个字来。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世事翻复,人生易老,我早已不会像85年前刚到人间时那样大哭了。
第二篇:书杰一家贺父亲80寿辰篇
赞泰山
——祝父亲80大寿 时光 轻轻地
把您———— 推到了 耄耋之年。然而,您———— 依然
那么睿智豁达,那么思路清晰,那么令人敬仰!八十年,近一个世纪 的历程中,真可谓: 纷纭变换,错综复杂。但是,在您的 悠长的
人生辞海中,却又描述的 那么简单。可以———— 毫无夸张 并无修饰 地概括为: 您
把毕生的 精力,毫无保留地 献给了 共和国的 公安和安全。您————
没有过高的学历,却遨游在 文字和书画的 太空中; 看过您 发布的 两部著作,应当说
您是————
文人、诗人———— 然而,您却是———— 地地道道 从警一生的 人民警察; 而且是
早于共和国的 老警官。您———— 勤奋、努力 从基层民警,一步步 一级级 成为了啊 呼伦贝尔 公安的首长,成为了啊 兴安盟
公安和安全的 最高首长。几十年来,您————
一贯对党忠诚,为了两地安宁,为了事业的发展,几乎每天都在 加班加点,常常日以继夜;
无私奉献,堪称楷模。您———— 从不
摆条件、争待遇,总是
严于律己 宽于他人; 一生
拒腐、反腐,两袖清风 品格高尚。您——— 一生
指挥、侦破 指挥、处理 大案无数; 注重
调查研究,及时总结 经验教训,在 对犯罪 对敌特 对现反 对民分 对治安 ———— 等多项
犯罪对策中,求真务实 勇于探索,走在了
时代的前列; 取得了
优异的成绩!您———— 在抓队伍
培养干部上,坚决奉行 任人唯亲。使大批的 年轻干部,走上了
各级领导岗位。几十年来 证明: 在您的
言传身教下,所提拔的 大批干部,个个都成为了 政治、业务 素质过硬的 带头人。我就是
其中的受益者。因此,公安、安全 长期保持了 队伍的纯洁 和工作的 高水准运行。可以说,您为
公安、安全 安装了
可持续发展的 强劲引擎。您———— 对亲人、朋友 也是有口皆碑。对老人,您是 孝顺的晚辈; 对同辈人,您是 关爱有加的兄长;
对子女,包括第三代,您是 正确人生的 引航员;
对朋友、同事,您是 君子之交淡如水。您———— 仿佛是一个 能量巨大的 磁场,把 亲戚 同事 朋友
身边的人们 有序地 汇聚在 您的周围; 您———— 仿佛是一个 规模宏大的 中心,带领着
训练有素的队伍,从这里出发 向前、向前!榜样的力量 是无穷的,您的 理想 思维 行动
在第二代 甚至是第三代 得到了继承; 得到了发扬。您给予我们 巨大的 精神财富,将使我们
享用终生!啊———— 泰山, 我们的 心中之巅。您,默默的 无私的
奉献了一切。这精神,将
跨越时代 超越时空。您,荣誉
值得拥有,人生
应当赞颂!
刘书杰父亲生日祝词
爸爸、蔺姨、姑姑、姑父、舅舅,以及在座的各位亲戚、孩子们: 大家中午好!
故乡六月艳阳天,四世同堂阖家欢,恭祝老父八十寿,福寿安康乐百年。
我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向前来参加父亲寿辰喜宴的各位长辈、亲属,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多年来对父亲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你们的到来,为今天的祝寿活动带来了亲情、带来了祝福、带来了吉祥;为父亲的八十寿宴添了色增了辉。为此,再一次的感谢你们,欢迎你们!
感谢蔺姨,多年来是你同心同德陪伴和精心照顾父亲,与父亲携手共度幸福的晚年。
感谢我的小妹书平、妹夫树春;弟弟书陶、弟妹曹宏;你们给了父亲无私的、无微不至的关心、照顾、呵护;是你们代替我们远在外地的子女尽孝、尽责。使我们能在外地安心、放心地工作、生活。
还要感谢外甥女潇潇、外甥女婿程浩、外甥乐乐,你们为姥爷的祝寿活动进行了精心策划、周密安排、从形式到内容,从串联词、配
乐到音频、视频编辑剪接,从服装到主持风格充分体现了时尚、别出心裁、唯美的风采,使整个寿宴活动亲情荡漾,温馨可人,既隆重又不奢华。全方位展现了你们的聪明和才智。再一次向你们表示感谢。
还要深深感谢小妹在组织整个祝寿活动过程中的努力和付出。还有刚才弟弟、妹夫们的祝寿词,让我非常非常的感动。你们对父亲一生的功绩,给予了实事求是的、客观的、多角度的、全面的、高度的评价;也道出了我们的心声,使我们心里非常快慰。在这里,我要说,是父母给予了我们生命,并且含辛茹苦培养我们成人;帮我们成家、指导我们立业;关爱和帮助我们教育第三代。在父亲诲人不倦、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一以贯之的教育和影响下,五双儿女都能在各自的岗位上,作出应有的贡献。家庭都和谐美满;第三代也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努力学习、认真工作、自强奋发。
可以说父亲的崇高理想和道德情操,已内化为我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准则;并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内化为孩子们的为人处事及行为规范。当前,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但是,人们的道德观念却江河日下,追求利益、物欲横流、假丑恶现象到处可见,贪污腐败相当严重。这种形势下就越发彰显出父亲高尚的道德品质,他为官一生,两袖清风,是具有真、善、美高尚品格的人,他是真正的共产党人。他真诚、真挚、对党的事业一片赤诚;他具有大爱、博爱,他爱党、爱我们国家,更爱为之奋斗一生的公安事业;他爱家庭、爱子女,记得母亲病重期间,父亲竭尽全力予以关怀照顾、施以最好的治疗,使母亲的病情得到有效的缓解和及时的精神抚慰;当我们有困难的时候,父亲立刻挺身而出。记得那年我因患缺铁性贫血,病情较重,父亲得知后,立即召开家庭会议,研究讨论下一步求医方案并不顾自己年迈体弱,坚持亲自陪送我转院到天津血液病研究所。为了筹措医疗费和准备更好的治疗环境,父亲竟然整夜无眠。此情此景令我至今记忆犹新。我举此例,仅为无限父爱中的沧海一粟。父亲对第三代也尽显添犊情深的大爱。
父亲以美好的情操用笔去讴歌祖国的美、山河的壮,人间美好的事物;用诗词,表达他美好的心灵。父亲传承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巨大的,是享之不尽的。准确地说,父亲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人,是我们的领航者、是我们的导师。在父亲八十寿辰之际,我衷心的祝愿父亲健康长寿!当信人生二百年,祝愿父亲福寿绵绵!
陈大威老爷生日祝词
姥爷,值此您八十岁生日之际,我祝你:松风鹤骨,松鹤延年。我知道,姥爷一直在远方关注、关心我的身体,我的生活,我的工作。目前,我做的一切,还没有达到您的期望和要求。但是,我努力了。客观地说,是没有大起大落;是在平稳向前。
目前,应当说我们这个大家族情况都很好,长辈们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和谐;弟弟、妹妹们,都在各自的事业上努力拼搏。我衷心希望弟弟、妹妹们发展的更好,达到锦上添花。我也不会等闲视之,我要努力发展我的事业;多赚些钱,孝敬姥爷。
乐乐建议,因工作学习不能回去的我们,搞一个音频或视频,向姥爷祝寿。这几天,广州连续降雨。使我想起扬州八怪的郑板桥一个典故。雨中祝寿的郑板桥,给寿星写了一首祝寿诗,现转赠姥爷:“奈何,奈何,可奈何。奈何今日雨滂沱,滂沱雨祝外公寿,寿比滂沱雨更多。”
郑板桥是个有骨气的人,平生喜欢书画。这些性格、特点都与姥爷相似,我想您会喜欢的。外孙以此向您祝寿!
第三篇:沉痛悼念我的父亲---殷书华
我的父亲殷书华教师
各位长辈、领导、各位亲朋:
今天我们怀着万分悲痛的心情,悼念我们敬爱的父亲大人,并向他作最后的告别。首先,我们弟兄代表母亲和全家衷心地感谢大家百忙之中不辞辛劳,在此与我们共同分担这份悲伤,我们由衷地说一声:谢谢!
尊敬的父亲大人出生于公元1929年3月17日(农历:已蛇年二月初七日), 因病医治无效,于2014年8月30日(农历午马年八月初六日)下午5时28分,逝世于曲靖第一人民医院,享年86岁。患病区间儿女尽孝、医院尽力尽责。在这里还特别感谢六楼消化科的全体医护人员,我们只能对朱医生及所有医护人员说一声:谢谢您们了,您们辛苦了!四十载教书育人 桃李满天下躬耕一生,桃园杏坛不言悔,一生授业,呕心沥血,育来桑梓苗成栋,建百代功绩,孔子风范,万世流芳,。我的父亲是一名教师,他任教在师宗的一边远山村――七村,那里是彝族山村,开始没有学校。一个年青年人被分配到那里,他就是我的爸爸,师宗县彩云公社额则大队,有一个以彝族为主的山区村寨—七村。全村六十户,除十一户汉族外,均是彝族。解放后,七村的普及教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全村三百五十五人,已有高小毕业以上程度学生五十三人,初小毕业生十四人。村中七至十二岁的适龄儿童五十三人,有五十二人入学且绝少流动;十二至三十五岁的青壮年五十四人,五十二人已经脱盲。队干部都能看报。人们称七村家家可闻读书声,户户都有识字人。然而,这个村的经济条件却极差。全村均是雷响田,没有猛水不能栽种。正常年景社员吃粮不过三百来斤,每个劳动日工分值也只二角多钱。去年干早,水稻无法栽插,每人分得二百八十多斤包谷、荞面,社员年三十都未吃上大米饭;现金则分文未分。群众说:“队上分值二角八,今年分了明年拿。”七村的文化情况更是一张白纸:解放前从未办过学。建国初期,要到外村请会计,世代没有上学人。为什么这个经济特别困难、文化特别落后的山村,普及教育的工作能够取得这样显著的成绩呢?关键是七村有一个立志扎根山区村寨,愿为普及教育献身的好教师我们的好爸爸—殷书华。他是一九五九年九月调到七村任教的。在他之前,已有六位教师先后到过那里。有的只呆了一两个月,有的报个到就离去了,最长的只在了一年半载。可是,我的父亲却四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在七村办学,教了村中两代人,成为大家敬重的“阿波老师”(当地彝语,阿波为祖父之意)。那里路不通没有电,他带领群众修路架线,排水修渠,最后在政府的帮助下,解决了村里的行路难,饮水难,照明难的大问题。他兢兢业业,呕心沥血;为了学生,他循循善诱,废寝忘食。他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耕耘着,为七村小学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百度网可查)。曾多次被省、市、县教育部门评为先进教师,担任过师宗县第八届人大常委委员。可以说,父亲的一生是为教育事业奋斗的一生,是光明磊落的一生……
敬爱的父亲大人,您就这样悄然地去了另一个世界,风树之悲,千万声的呼唤,也无法唤回您的生命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在泪眼中,您还是那样的慈祥,我们不相信,您已经离开我们了。怎么能忘记2014年8月30日您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我们兄妹唯有泪千行。悲心长泪忆我父,摧肝裂胆思音容。
父亲大人,您平凡的一生是用善良和朴实来书写的。您虽言语不多,却处处充满睿智。父亲大人,您也可以含笑九泉了,您就安心地一路远行吧,去那个极乐世界好好地生活,别再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了。您的子孙会在您的庇护下,健康地成长,平安地生活,正直地做人。
父亲大人您走后,我们无数次在心中念着这句话,无数次任悲泪长流,让思念永驻。而今我们再怎么呼唤父亲也不能回应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痛心疾首,心如刀绞!父亲,儿女不孝,无力分担您的痛苦;儿女不孝,无法找到回天之术。千金可以买良药,千金却不能挽回您的生命。羊羔跪乳之恩,乌鸦反哺之情,禽兽尚知报恩,何况为人子者? 在床侧朝夕伺候,空留孝心,愧儿女不孝,未能报父恩!如今梦境缥缈,纸灰摇曳,我父何在?悔!痛!未能朝夕陪伴。此时儿女哽咽难耐,眼泪奔涌而出,数次失声,真想大声疾呼父亲安在?三春之晖未报,寸草之心何安!多想再为您侍奉汤药,多想再听您早晚教诲,多想回家时能看到您的音容笑貌,亲热地叫您一声爸爸!可惜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从此之后,进门不见父亲面,出门谁与儿叮咛。
父恩如山高,高不可攀;父恩似海深,深不可测。父恩何报?一腔悲情何日能谴?数行泪水今朝尽流。如今难睹我父音容,不尽为儿女之孝道,欲想念只有合目追思,长痛在心!
我们最敬爱的父亲!您和母亲不但给了我们生命,还给了我们幸福的童年,给了我们温暖的家,带领我们战胜了一切艰难困苦。您给我们留下了享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我们为有您这样一位好父亲而骄傲,我们将永远铭记您对我们的养育之恩,铭记您为我们这个家所付出的一切,铭记您对我们的殷切教诲。我们是您生命的延续,我们将继承您的优良品质,像您一样做一个善良正派的人。请您老人家放心,我们今后会更好地照顾好母亲,使她健康长寿,安静、祥和、幸福地欢度晚年生活。
纸短情长,笔拙意远,十分才思不尽我父滴水之恩,万千泪水难报我父养育之情。胸闷难耐,思情难排,寥寥数语,权泄寸寸相思之苦,且谴片片追念之郁。
悲哉,善良的父亲,哀哉,痛楚的心灵!
夏风炎热,呜咽着儿女无尽的悲伤,流云无语,带走了我们永远的牵挂。
尊敬的父亲,您太累了,您是需要休息了,安息吧,父亲!我们相信,逝去的只是您衰弱的身体,升华的将是您永恒的灵魂。让您的灵魂如同春日的朝晖永远照耀着您的子孙,保佑我们这个大家庭,世世生息,代代繁衍,人人健康,处处平安,家家和睦。
尊敬的父亲,您一路走好,安息吧!
哀思于2014年9月1日
第四篇:父亲
父亲
有人说’’父亲是山!: 的确”小时候、仰望父亲'觉得他好高大。在我们家绝对象征着尊严和权威,我很敬慕他,也十分敬畏他,他是传统的老革命那一辈,对党和毛主席忠心耿耿;对工作废寝忘食,春蚕吐丝;对同事像春天般温暖;对周围的邻居也特别和蔼可亲“乐于助人?
只是?在我记忆里;他对家人很严厉”甚至显得有些苛刻。不尽人情/
在家里‘他说话很武断‘对母亲的建议很少听'他最爱说母亲'”头发长”见识短,不知道世上的事,可是“往往很多事情发生后:印证了母亲比父亲看得更准?更远;
父亲对我的教育主要是”皮带教育法''
记得小时侯。每当周末。他会命令我站在屋中央/他解下自己腰间的皮带,逐一审问我们这一个礼拜都干了一些什么,坏事,,做错一件在手心上狠抽一下'有的时候甚至无中生有地诈称看到我们做坏事“叫我们“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最糟糕的是'如果有邻居告状“他会不分清红皂白:先让我罚跪,用皮带抽。直到我屈打成招;承认错为止:他的理由很简单、;一个巴掌拍不响;别人告状说明招惹了人家”再有理由都是错“:
那个时候“我们都很怕周末来临,见到父亲像老鼠见到猫一样,尤其是犯了打破碗之类的小错。站在父亲面前、从身体到心里都会瑟瑟发抖‘那是恐惧在作怪啊!
很遗憾:在我们的记忆里。父亲从来没有扮演过保护我们的角色”我也从来没有享受过坐在父亲肩头骑马马的快乐、有人说,;父与子在一个家里是强与弱的消长过程”,对此:我深有体会”
因为在小学“我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在外也不惹事生非:在老师和邻居眼里”我是一个乖乖崽的形象。
父亲以为是他教育有方的结果/感到很骄傲;可是’我不快乐,甚至很痛苦,因为我内向“不敢与人交往“不敢张扬地说笑。我很自卑”甚至有些自闭’我在内心郁积着对父亲的怨气'
长大一些后‘我学会了用沉默来反抗”有一次,我的沉默导致了一场战争,那是我们父女之间的第一场、战争'。
其实,事因很简单’我读四年级时“一次在台灯下做作业。写得太投入“没有听见父亲叫我吃饭的声音:他气鼓鼓冲到我的面前、大骂道?;耳朵聋了?叫你这么多句都不答应?!,随后把我桌上的台灯一把扯过去,摔在地上。我没有说一句话、逃出了家门、绝食了一天多'此后'我拒绝喊他'爸爸”“对抗了一个多月“直到他向我承认错为止“
我从心里很流畅地喊出”爸爸,一词?是在我读四年级后第一次回家(因为我在学校住宿);那天'父亲做了一桌的好菜招待我‘次日早上早早起来煎了荷包蛋,炒了油炒饭给我吃?临别时?他塞了五十元零用钱给我'说是给我买书‘他知道我喜欢书”
在那一刻/望着父亲渐渐鬓白衰老的容颜”我的眼眶湿润了:觉得自己也许以前对他太冷酷了:我从喉管里费劲地挤出了;爸爸、两个字,虽然声音很细微’但父亲听见了”跳动的鱼尾纹布满了眼角:他用苍老的手抚摩着我的头、我禁不住哭了!
从那以后“我不再畏惧父亲”但是“父亲还是无情地走了„„„„
第五篇:《父亲》
地下室
时间:某日下午
地点:某大学地下室宿舍
人物:王萌
李军
父亲
场上有两张床,李军的那张铺盖卷起来,几件衣服还没来得及放进行李包里,李军啃着馒头,写着退学申请书,被馒头噎着,找水,没水,硬吞下去,再看看馒头,毫无兴趣的扔在碗里。继续写,发现笔没油,找出一只,坏了,看看房间没人,到对面桌上拿了一只继续写。
王萌拿着洗漱用具上,李军刚想还回钢笔,王萌已经上来,李军慌忙藏起来
王:当当当……大功告成!经过这次洗浴,本人顺利完成“老鼠窝”生活体验100天!哎呀,想到明天就可以搬回去了,真是兴奋啊,还是单间舒服,一个人一个洗手间,再也不用和人抢水龙头洗澡,我想洗多久就洗多久,……嗨,我老爸这回该请我新马泰十日游咯!哎,(对李军)你说我爸要我来体验体验地下室的生活,可我也没觉得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不过是人多一点点,水龙头少一点点,还有还有,厕所蹲位少一点点,至于住的地方嘛,虽然黑一点,但是安静,倒也挺自在的,哎,你说呢,哎,跟你说话呢,你干嘛呢!
[李军忙掩盖,]
王: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哼哼……写情书吧!给我看看……[说着就抢]
退学申请书!你要退学……
李:不关你的事![拿回申请,吃馒头做掩饰]
王:哎,你怎么又吃这个!
李:我不叫哎!
王:哦,李军,你好象已经一个礼拜没去食堂吃饭了,都吃这东西?这样可不行,营养跟不上的,我这里有汉堡包,蛋白粉……
李:你不是要体验生活吗,(拿着馒头)这就是我的生活,老鼠窝里一名成员的生活,要不要尝尝!]
[王萌碰了一鼻子灰,自己回到自己的一半,收拾行李准备走]
王:咦,我的派克笔呢,糟糕,这可是我妈给我的生日礼物,三百块啊!哎,有没有看到……(怕影响李军)肯定是隔壁那小子拿去了……(下场)
[李军赶紧找笔,想放回去走到台中,王萌上,李军一紧张笔掉在地上]
王:我的笔![拾起来,摔坏了]
王:你!
李:我……
王:你偷我的钢笔!
李:我没偷!
王:那这是什么!
李:这……我刚才……
王:这也是你的生活?是不是也要让我体验体验警察抓小偷啊!
李:我不是小偷!
王:走,跟我上保卫科!
李:我没偷!
王:哎,你也真是,在一起住那么久,怎么就没发现你有这个爱好,李:我的笔写不了,你的笔搁在那,我就拿过来用了
王:用就用呗,犯得着偷偷摸摸的吗,现在笔也坏了,你说怎么办吧!
李:我,我赔你就是了!
王:好啊,三百块,拿来!
李:我没钱。
王:没钱……,好,有什么值钱的东西抵帐也行!
[李军翻遍所有的行李,也没有一件值钱的东西,王萌见状,不理解]
王:这就是你所有的东西!
李:都在这儿了,全给你!
王:不是,我不是这个意思。[看李军的行李]
[王萌翻着所有的物品,发现一件红肚兜]
王:哈哈,你还穿这个?
李:这个不能给你!
[二人抢,]
王:红肚兜,我从来没穿过,给我试试……
李:还给我![抢下]
王:哎,我就看中这个了,李:这个不能给你!
王:为什么??
李:……我晚上睡觉不老实,我妈怕我睡地下室,夜里着凉,就连夜给我缝了这件肚兜。可是我穿着它来学校以后,就再也没见上我妈!
王:你妈她……
李:癌症,走了!
王:对不起!
李:该说对不起的是我。我不该不经你同意就用你的东西,可我真的不是偷你的笔!
王:嗨,刚才我也真是……对不住了哥们!
李:你放心,反正这学我也上不了,我马上就要去打工了,等我挣了钱,一定还你。
王:你干嘛要退学呢!
李:我爸一个人支撑这个家,供我和弟弟上学,他都瘦得没人形了,我不想我爸那么苦。今年弟弟考上大学,我现在又要交明年的学费,可是我们没钱供两个大学生。
王:是这么回事……嗨,不就是只破笔吗,其实没那么严重,坏了就坏了,算了!
李:是我弄坏的,我一定得赔!
王:不用了,我还有好多呢,刚才真是……哎!呸,李军,这些东西反正我也没什么用,你拿去吧,这件衣服你也拿着,我穿着大了点,还是名牌呢!还有这些钱,虽然起不了什么作用,可是,你千万不能退学,马上就要毕业了,你不能前功尽弃啊!
[李军受不了,摔开王萌]
李:我用不着你可怜我!
[李军父亲背着蛇皮袋上]
王:您是……
李:爸!……
王:叔叔好
父:你好你好,李军收拾衣服,父:军儿,你这是干嘛
王:叔叔,您快劝劝他吧,他要退学
父:什么,退学?
王:喏,他连退学申请都写好了!
父:李军,你这是干什么!
李:干什么,没钱就别读了。打了那么多电话,你都说没钱,要我撑着,你要让我能撑得下去啊,我都啃了一个月的干馒头,饭都吃不上还念什么书!
父:你别急,我总有办法,总有办法……
李:等你想出办法人都饿死了!
王:李军,你怎么这样跟你爸说话!
李:你别站着说话不腰疼,换做是你,你该怎么办,你是衣食无忧,你买一只钢笔的钱够我两个月的生活费!
王:我我,我……我不要你赔!]
父:赔什么?
王:没什么。
李:我把他的钢笔弄坏了,父:哦,那要赔要赔,一定要赔的李:赔赔赔,三百块的钢笔你赔得起吗?!
父:哦……总有办法总有办法……[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大堆零钱]
王:叔叔,您这是……
父:不好意思,刚卖完柑橘,都是零钱,但还是够的![边数边说]本来想凑凑给李军交学费,没事,明天我回去再上来一趟,应该没事……没事!
[父亲拿零钱硬塞给王萌]
王:叔叔我真的不要你赔
父:要的要的,嗨,真是,乡下人没有大票全是零票,卖桔园的时候……
李:什么,爸,你把桔园卖了!
父:傻孩子,不卖,哪来这些钱
李:那桔园里的桔树是妈妈在世时我们一家一棵一棵亲手种下的,你怎么舍得!
[拿起申请书走]
父:(拦住)你去哪!
李:这书我不读了,我回家种地!
父:混帐!
[两人撕扯,父亲抢下申请书吃下]
王萌李军惊呆了
李:爸!
王:叔叔!
父:[吃完]好了,[拿着零钱口袋]都在这儿了,你点点清楚去银行换个整数,省得老师们麻烦,本来我要去,可是怕你等急了。
李:爸!
父:总有办法,总有办法……[边说边一步一步走上台阶]
李:爸![双腿跪地,音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