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读后感

时间:2019-05-14 05:51: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物理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物理读后感》。

第一篇:物理读后感

读《物理的妙趣》有感

在这个暑假里,我读完了《物理的妙趣》这本书。书中有很多奇妙的现象和物理知识,这本书中也有一些很有趣的问题,让我爱不释手。

就如这个问题:“早上八点,自远东的海参崴起飞,能在同一天早上八点到达莫斯科吗?” 看到这个问题,也许有人会说:“别开玩笑!”因为毕竟要在同一天早上八点到达啊!但其实这是有可能的,因为海参崴和莫斯科有九个小时的时差,而两地又相差约9000千米,所以这只要利用喷气式飞机达到每小时1000千米就可以了。

怎么样,是不是很奇妙?还是让你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其实,这本书中最吸引我的莫过于“游戏实例”了。这些游戏有很多我们都可以在生活中就能操作的起来。就如其中的“无底的杯子”。

这个实验只需要一个装满水的杯子和一些硬币就可以了,实验时只需要将硬币轻轻地放在杯子里,随着你放在杯子中的硬币越来越多,你会发现,这个杯子简直就像是一个无底洞!同样如果你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水面越来越鼓了,其实如果你用的杯子的底面直径是硬币的四倍的话,一枚硬币的体积其实只有鼓起的水面的十六分之一!

读了《物理的妙趣》这本书,丰富了我的知识面,让我了解很多物理知识,也让我懂得,物理其实很奇妙,而我如果想学好物理,就必须认真学习物理,多读课外书。

第二篇:物理读后感

《时间简史》

这本书由史蒂芬·霍金所撰写,我对其中的空间与时间尤为感兴趣。它阐述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从大爆炸到黑洞。作为宇宙里高等生物的人类不会满足于自身的生存和种族的绵延,一代代不懈地探索着存在和生命的意义。但是,人类理念的进化是极其缓慢和艰苦的。从亚里士多德到托勒密的地心说,到哥白尼,到伽利略的日心说的演化就花了2000年的时间。为什么会花了那么多时间呢?其实人们都是在不断的讨论中以及推翻前者的理论中,慢慢接近真实的。这本书我个人认为的它的好处就在于作者用通俗的语言从另一个角度解释宇宙的起因,看完这本书,我认为它是一本好书,值得人们花时间与精力来思索其中的奥秘,而不仅仅是看过且过。

《果壳中的宇宙》

《果壳中的宇宙》是一本图文并茂的科普著作,主题是宇宙学,涉及广义相对论、量子论、黑洞、暴胀、时间旅行、弦论、超引力等诸多前沿概念。霍金认为空间的最明显之处是它无限地向外延伸,通过现代仪器,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形状和尺度的数以亿万计的星系。尽管宇宙似乎在空间的每一位置上都很相同,它肯定是随时间变化的。霍金的量子宇宙论的意义在于它真正使宇宙论成为一门成熟的科学,它是一个自足的理论,即在原则上,单凭科学定律我们便可以将宇宙中的一切都预言出来。而量子引力论正是主题。

读过这本书才知道自己对天体物理、对宇宙与生命理解的是这么少,所以我们要多读书,开阔我们的视野。

第三篇:物理读后感范文

读后感

1、红外技术的物理基础及其军事应用

红外线是由于物质内部分子振动和转动能量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它是一种电磁波,处于可见光谱红光之外,特点是热作用显著。红外线的波长介于可见光与无线电波之间,从0.76~1000m,可分为近红外、中红外、远红外、极远红外四个波段,具有红外光电效应、红外辐射、红外反射、大气传输特性四大特性。红外光电效应是红外技术得到应用的关键,通过光电效应转换可使人眼看见红外线照射的物体。红外辐射差异体现了目标与景物的温度分布,通过光—电—可见光转换,称谓可见光图像即可从复杂的背景里识别目标。能透过或能较多透过大气的红外波段称“大气窗口”。三个大气窗口有着不同的应用。军事上,红外夜视、红外制导、红外侦查、红外火控、红外雷达、红外通信、红外隐形等技术在现代战争中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红外夜视即借助于光电转换器,把红外线转变成可见光以实现夜间观察。主动式红外夜视利用人眼对红外线不起视觉效应的物理特征,让红外线在敌我空间传递信息。被动式红外视仪也可叫热像仪,本身不带红外光源,依靠姐艘目标发射的红外线而成像,是目前最先进的夜间视器材。它有三个突出的优点:不易被对方干扰、作用距离远、穿透性较强。红外成像制导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红外制导前部装有红外引头,导引头接收目标的红外辐射,经处理产生能控制导弹飞行的电信号,把导弹引向目标,提高命中率。

红外侦察优点:能24小时工作;能适应不良天气;能提供定时信息;能把捕捉目标和攻击结合起来;有远距离探测和透过能力;能识别伪装;排除电子干扰等。是实现红外侦察的一种重要方式。

红外技术在火控系统中的作用是进行目标搜索和跟踪。与激光测距仪结合可以获得目标距离,在近距离内正好填补了雷达的空白,其未来的应用将非常广泛。

利用红外技术研制的新型红外雷达具有搜索、跟踪、测距等多种功能,精度很高,可达几分的角精度。可用来警戒空中、地面或海上侦察及导航,配合武器系统投射,测量并记录洲际导弹的运动轨迹等。

红外通信保密性高、通信距离远。军事后勤方面,利用红外技术可诊断治疗多种疾病、加工食品、烘干喷漆;利用红外测温仪或热像仪可实行不接触检查输电线路的鼓掌;利用红外报警装置可警戒、监视敌情等。另外,红外技术还可用于气象测量、测距的、红外引信等。红外隐形技术采用热抑制技术降低乙方的红外辐射能力;施放红外诱饵,设置假目标。

可以保护己方的军事目标,同时还能消弱敌方的力量。

2、降落伞与跳伞塔

截面积为A,流体中以速度v,р是流体密度,c称为阻力系数,一般来说,阻力的大小与圆柱体表面积的形状及表面的光滑程度有关,通常把阻力公式写成FR=cpAv2=bv2(b=cpA)

阻力系数可由风洞实验确定。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伞匀速下落,此时的速度即终极速度为v∞=mgmg bcpA

跳伞塔建造高度要根据跳伞员下落的距离y与下降速度v的关系来确定。

mdv22=vv bdt

2mvm1n21n此式通过变量分离与代换、积分可得y2bvv22cpA1v1v2

即跳伞员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路程与速度的关系。

将实际数据代入可得跳伞塔建造高度。我国现有伞塔高度为25~85m。

3、洲际导弹的射程

普通物理学中抛射体运动的方程式为

x(vocos)t,y(vosin)t12gt 2

vo是初速度,θ为初速度的仰角,y的方向铅直向上,而x是与它垂直是一个固定方向的坐标。把洲际导弹的运动近似地看成是绕地球中心的匀速圆周运动与垂直于地球表面的上抛运动的叠加,把前者看成是“水平”方向(“x方向”)的匀速运动,后者看成铅直方向(“y方向”)的匀变速运动。

洲际导弹绕地心O的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可近似认为是地球半径R,故这一运动的向2v0cos2心加速度为。两种运动叠加后,导弹在y方向的加速度为 R

2v0cos2,即铅直方向的有效加速度。g*gR

以g*代替g,有

1v2cos2x(vocos)t,y(vosin)tg2R

由普通物理知,抛射体的最大高度及水平射程分别为 2t 

22v0sin2v0sin2s H2gg

以g*代替g,可得导弹飞行的最大高度及“水平”射程分别为

22v0sin2v0sin2Hs22222g(1ccos)g(1ccos)

式中,cvo/gR,c<1,当c2时,导弹的最大射程为

smc2R

c2,β为导弹发射点与落地点之间的大圆弧所对的圆心角。

求解有心力的开普勒问题,可得最大射程为

1c2

tan222cm4、GPS的原理与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由空间部分、地面监控部分和用户部分三大部分组成。空间部分使用24颗高度约2.02×10km的卫星组成卫星星座。卫星的运行轨道均为近圆形轨道,运行周期约为11小时58分。卫星上装备有相当高精确度的铯或铷原子钟,藉此精确的时间方可得到从卫星到接收机精确的距离。当收到四颗卫星的信号时,可做三维空间的定位。全球定位系统的地面监控部分包括五个监控站、三个主控站和一个注入站。全球定位系统的用户部分可以是一个手持型或是安装于载具上的GPS接收机。

GPS的定位是利用卫星基本三角定位原理。GPS接收装置以测量无线电信号的传输时间来测量距离,以距离来判定卫生在太空中的位置,这是一种高轨道与精密定位的观测方式。如果要获得更精确的定位,则必定要再测量第四颗卫星。接收机连续不断地更新用户的位置,所以它可计算出用户的移动方向及速度。GPS定位的观测量误差源的来源有与GPS卫星有关的误差、与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与接收设备有关的误差。

4GPS广泛应用于军事、航天、航空、航海、测量、勒探等诸多领域。欧盟近来提出并正在实施的“伽利略计划”将解决干扰与抗干扰问题。

5、汽车的驱动与制动

汽车的驱动力是地面给汽车的摩擦力。前轮是被动轮,它与地面相接触的点有向前滑动的趋势,使得地面对前轮作用一个向后的摩擦力Ff2,Ff2,是阻碍汽车前进的外力,地面对后轮必须提供足够大的摩擦力,使Ff1> Ff2,汽车才能获得向前的加速度而启动。

设汽车质量为m,前后轮相距2l,质心C距前后轮等距,离地面高度为h。地面给后轮和前轮的支承力分别为FN1和FN2,地面给后轮向前的摩擦力为Ff1,汽车向前的加速度为a,则由质心运动定律及牛顿定律,得

Ff1=ma

FN1+ FN2-mg=0

从绕质心轴的转动定律,得

Ff1h+ FN2l-FN1l =0

后轮不打滑的条件为Ff1≤μfN1

即ma≤μmhag 2l

μ≥2laglha

gl,则FN1<0,这意味着后轮离地而腾起。这时,h加速度a的增大,FN1增大,而FN2减小,这表明地面对后轮的支承力增加,对前轮的支承力减小。如果汽车刹车过猛,以致|a|>

汽车刹车引起的惯性力Fi=ma对前轮与地面接触点Q的力矩已大于重力对Q点的力矩,即

mah>mgl

因而整个汽车会绕Q点顺时针方向转动,就会造成重大翻车事故。

第四篇:物理读后感

1、阅读门的制动器:

通过这次阅读,我看到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物理模型的方法,结合了我们所学的角动量定理和动量定理,求解出来使外力矩最小的力臂,当然我们还要看到一个前提,相同的角速度,否则,便不好比较,对于均匀的门来说,其得到的结论是距离轴线2/3处更能保护铰链,对于不均匀的门由于各点的密度差异,显然要求解要显得复杂得多,化繁为简,单一变量,这样才可能得到令人兴奋地结论,从这一点,我也要反思并学习。总之,其原理并不繁杂,却常常不能为我们所发现,发现问题的能力,可见其必要性。

2、阅读洲际导弹的射程

通过此文,作者是将洲际导弹的运动分解为绕地球匀速圆周运动和斜拋体运动,尽管对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所产生的影响忽略及各种理想化模型的利用,但经过理论分析和实践检验后相对照而言,误差确实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期间利用到了开普勒的有心力求解的问题,并对重力加速度进行了误差纠正,可以说是结合了不少的方面,我从中所看到的最为有趣的是其对导弹射程的研究中引入了弧长与圆心角的想法,很妙。

3、阅读扫描隧穿显微镜

不论是上文所提到的等流或是等高方法,其都是控制变量法的应用,通过粒子的波动性,来获得瞬间粒子移动,这种仿真应用也确实有不少应用。其原理是在量子隧穿效应中,原子间距离与隧穿电流关系相应。通过移动着的探针与物质表面的相互作用,表面与针尖间的隧穿电流反馈出表面某个原子间电子的跃迁,由此可以确定出物质表面的单一

原子及它们的排列状态。众所周知,金属中有大量的可以自由运动的传导电子,但它们只能在金属内部自由移动,电子要想从金属中逸出,必须具有足够的能量克服外力。也就是说,金属表面存在一个势垒阻碍了电子的逸出。所以简单的原理来自自然的仿真,这便是自然的奇妙。

4、阅读增透膜

这篇文章强调了增透膜在精密仪器中的应用,的确,反射所带来的能量的消耗对于自身需要亮度的情况下是不利的,对于其所提到的氟化镁和冰晶石作为镀膜材料的主要原因在于其折射率在空气和玻璃之间,至于说对人眼来看更敏感的黄绿色光则要从视网膜的发射及大脑神经纤维的传输来看。就材料而言,光学增透膜的研制,不仅要考虑它的透射率,而且还要考虑它的硬度,耐热、耐寒性,与玻璃等光体的接合力度,耐光照射性,吸热强度等因素,能满足这么多条件的材料可想而知是很困难的。根据适合不同的需求,目前人们发现、常用的材料有陶瓷红外光红外增透膜、乙烯基倍半硅氧烷杂化膜等。由于一般光学介质都是玻璃,并在空气中使用,那增透膜的折射率应接近1.23。现实中折射率小于氟化镁的镀膜材料很少见,而且像氟化镁那样很好的满足各种条件的材料更是稀少。因此,现在一般都用氟化镁镀制增透膜。虽然金刚石是迄今为止自然界中性能最优良的材料,但是存在工艺条件过于苛刻和成本高的问题。目前,大规模的使用金刚石薄膜的条件还不具备。通过人们对增透膜的不断发展和研究,相信会有比金刚石更为合适的材料被我们所发现利用,或者金刚石被大规模的使用。

5、阅读大学物理绪论观后感

物理学从宏观到微观,从表象到本质,从实践到理论确实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五次综合,三次变革,许多的前辈为此付出了大量的努力,学习这样一门课程,我觉得有必要了解它的发展过程,在大学阶段,我们能否通过运用以总结出的规律,来解释生活的现象,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手段。物理学,是工科工程的支柱,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大学问,我更应以积极的态度来学习它。通过这部短片,我同时也认识到数学的强大作用,只有具备深厚的数学储备,才能将实验现象上升到理论高度,才能从中挖掘出潜力,得到推论,发作用于应用。此外,我从中也学习到要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不仅会用规律和公式,还应确实知道其应用范围,盲干是达不到目得的。作为工科学生,物理是基石,是将来我们会用到的基础科目,它必将伴随着整个学习的历程。要重视实验课,多动手,多思考,多提问,抓住思想。正像短片中所说,我应学会自学,学会更新自己的知识,努力获取自己的收获。

第五篇:物理读后感

1、牛顿的故事

牛顿小时候虽然并不出众,但他不甘于平庸,在不如别人时努力的去超越别人,这是一种不服输的精神,我们平时在生活与学习中也应该具有这种精神。牛顿在大学的学习中发现了与当时理论所不同的事实时,并未立刻提出自己的观点,在现在看来这是里的所决定的,但我觉得他在相信自己的发现是正确的时候,他可以向老师提出观点,也许老师最终通过实践会同意他的观点也说不定。但这一切还是要基于他对科学的认真态度才能发现事实,我觉得我们还是要学号基础知识才能在基础上有所创造。

2、诺贝尔奖的目录

在看完一遍之后,首先第一印象是没有发现中国获奖的科学家。其次是获奖的内容基本在现阶段我是不了解或者没听过的高科技,我觉得未来的学习还是很漫长的,很多不懂得我都可以去了解了解,学习之路没有尽头。其次我感觉获奖的科学家都很伟大,他们具有创新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才能做出如此大的科研成果并为全世界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的科研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3、居里夫人的故事

谈到居里夫人,我们首先会想到她在科学上的杰出贡献,即她因成功提炼出放射性元素而两度获得诺贝尔奖的卓越成就。而他的丈夫并没有她那么有名,但居里夫妇对科学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他们是因对科学的爱好所结合在一起,并且居里夫妇相互帮助得以在科学上做

出如此大的贡献。我觉得合作是很重要的,一人之力毕竟有限,而一个团队的力量则是无限的,在遇到困难时,我们可以组成团队来相互帮助,相互协助解决难题。

4、GPS原理与应用

读过这篇材料之后,对GPS技术的第一感觉是环球卫星是其中的关键。每一颗卫星会传送信号源的位置给地面监控部分,并报告自己的位置和自己的卫星编号,这样地面监控部分就能处理这些信息并得出结果。那么卫星的数量就会直接的决定定位的精度,文后的“伽利略”计划就是使用了20颗轨道卫星组成,其精度比GPS高很多,很多国家已经加入了“伽利略”计划,这对未来军事战略方面也会有很大的影响。科技改变了世界。

5、同步卫星的发射

以前高中的学习中只了解到同步卫星是具有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的周期,固定的高度等等。读完这篇文章之后了解到同步卫星的发射时一门很高深的学问,首先需要二次启动和中间轨道。同步卫星并不是直接就发射之后进入轨道的,而是先在中间轨道上运行,在经过二次启动才进入与地球同步的轨道。这是因为这样做可以节省能量。这些过程都需要精密的计算,这就离不了科学家们的严谨态度和精细的计算。而且卫星的发现还需要选好地点,这些都是成功所必须的,所以成功的发射同步卫星也是一个国家科学实力的体现。同步卫星为人类的生活提供了诸多的便利,也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的发展,可见其重要性。

下载物理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物理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分钟物理读后感[大全]

    1分钟物理读后感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1分钟物理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

    物理世界奇遇记读后感

    物理世界奇遇记读后感 物理世界奇遇记读后感(一) 清明假期在家读了《物理世界奇遇记》,作者是美国的乔治。伽莫夫,他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讲述20世纪物理学的发现和重要理论。本书读......

    物理读后感读书笔记(通用)[推荐五篇]

    物理读后感读书笔记(通用5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物理读后感读......

    物理的本质-读后感

    《物理学的本质》读后感 通过对《物理学的本质》这篇文献的阅读,我了解了在物理学发展这条路上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而从作者对这些历史事件的介绍中,也反映出了作者对物理学本......

    量子物理史话读后感

    量子物理史话读后感真是太棒了,从泡利不相容原理开始,薛定鄂方程、测不准原理,这些名字原来在脑子里始终都是一个模糊的存在。一直以来,我都对这些名词充满着敬畏。波粒二象性是......

    物理世界奇遇记读后感

    物理世界奇遇记读后感篇一:物理世界奇遇记读后感《物理世界奇遇记》这本书是大名鼎鼎的科学家伽莫夫的科普名作。伽莫夫一直是我很敬佩的一位科学家,因为他能够在许多不同的领......

    物理世界奇遇记读后感(五篇范文)

    读完某一作品后,你有什么领悟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物理世界奇遇记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物理世界奇遇记读后感1《......

    物理5篇读后感和一篇观后感

    《热力学定律及其微观实质》读后感 这篇文献从宏观角度介绍了热力学的四个定律,并用分子动理论和统计物理学的知识揭示了微观实质。通过这篇文章,我对热力学第零定律,热学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