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物业费标准是如何确定的
物业费标准是如何确定的物业服务费,是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秩序,向业主收取的费用。
物业费标准由价格主管部门核定
物业服务收费,按物业的性质和特点分别实行政府指导价和市场调节价。我市商务办公大厦、高级公寓、别墅区等实行市场调节价,住宅小区实行政府指导价。住宅小区物业服务收费,根据小区物业的配套设施、环境和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的服务内容、服务标准及服务质量等因素,分等级管理,并按对应等级确定物业服务收费的基准价及浮动幅度。
住宅小区业主大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等级的政府指导价和服务细则,与物业服务企业签订物业服务合同,在合同中明确物业服务收费标准。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签订物业服务合同后,向价格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价格主管部门会同物业管理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由价格主管部门颁发《收费许可证》。
物业费标准取决于物业服务成本
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颁发的《物业服务定价成本监审办法》规定,物业服务成本定价的原则是:物业服务直接相关或间接相关的费用,并与物业服务内容及服务标准相对应。
物业服务定价成本包括:管理服务人员的工资、社会保险和按规定提取的福利费等;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的日常运行、维护费用;物业管理区域清洁卫生费用;物业管理区域绿化养护费用;物业管理区域秩序维护费用;物业服务企业办公费用;物业服务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及公众责任保险费用;经业主同意的其他费用。
物业服务定价成本,不包括保修期内应由建设单位支付的维修费、应由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支出的维修、更新、改造费。
物业收费采取包干制或酬金制
物业服务收费,主要采取包干制和酬金制两种方式。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可采取包干制或者酬金制等形式,约定物业服务费用的收取方式。
包干制是指,业主向物业服务企业支付固定物业服务费用,盈余或者亏损均由物业服务企业享有或者承担的物业服务计费方式。物业服务费用的构成包括物业服务成本、法定税费和物业服务企业的利润。
酬金制是指,在预收的物业服务资金中,按约定比例或约定数额提取酬金,支付给
物业服务企业,其余全部用于物业服务合同约定的支出,结余或者不足均由业主享有或者承担的物业服务计费方式。预收的物业服务资金,包括物业服务支出和物业服务企业的酬金。
业主应按时足额交纳物业费
业主应按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按时足额交纳物业服务费用。业主违反物业服务合同约定,逾期不交纳服务费用,业主委员会应当督促其限期交纳;逾期仍不交纳的,物业服务企业可依法追缴。开发建设单位暂未售出的物业也应按标准全额交纳物业费。
第二篇:标准是个好东西
标准化----成功的DNA系列丛书(1)
本书以全球著名企业成功案例为主线,以国际化视野和战略性思维导 入,力求与您一起探寻企业成功与个人成长的奥秘,分享标准中的智慧
标准是个好东西
对全球八十个企业成功案例的全面剖析与思考
60名国家级专家鼎力推荐 50家顶尖级企业成功经验 30位领袖级人物智慧语录
刘杰 著
中国标准出版社
作者简介
刘杰,生于1973年5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广东省有突出贡献专家,教授级高工。
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直接接触商界精英,一直从事质量检验与质量管理、标准化战略推广与实施、品牌研究、技术壁垒研究及ISO9001、ISO14001、卓越绩效管理、标准化良好行为等标准体系的咨询与辅导,是我国较早开展实验室认可研究、咨询和评审的专家之一,为国家质检总局批准的质量专业国家师资,曾辅导过美的、格兰仕等近五百余家大型企业改进质量、提升管理,培育品牌,曾在国际与国家层面、广东、山东、北京、浙江、四川、重庆等地大型论坛或讲座中授课百余场。
作为发起人之一,曾组织筹建了全国性太阳能、陶瓷机械、水产饲料等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国内率先建立了标识标签检查实验室并经国家认可,率先建立了标准化与质量工程研究中心,率先提出了企业发展标准化八步战略及争取标准话语权等理论体系。作为主要起草人之一,参与了广东省《关于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意见》(粤府„2010‟1号)和《广东省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十二五”规划》(粤府办„2011‟69号)等省级重点规划的编写工作。
2009年后,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省委组织部派遣,曾赴美国科学院、芝加哥大学、费米实验室、硅谷、英特尔公司总部及惠普总部等全球一流机构交流学习,之后在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接受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研修。
现任广东省名牌产品评价中心(广东省WTO/TBT通报咨询研究中心)副主任,兼全国建材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ISO中国国家委员会委员和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等职务。
序
言
读毕刘杰著的《标准化----成功者的基因》丛书,我头脑里逐渐浮现出2006年5月在广东顺德作讲座并调研的情景,调研期间,一位思维敏捷、言语睿智的青年人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遂向陪同人员了解到,这位年轻人是创建顺德标准与编码所的所长刘杰,听说还干了不少颇有动静的事情。
后来,我调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担任主任,由于工作关系,一直关注南方的标准化动态。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风向标和排头兵,是领导干部出思路、出政策的地方,很多标准化的新思路、新做法就是来自于广东的实践。而顺德位于广东珠三角腹地,堪称风向标的箭头,锋芒所指,所向披靡,顺德速度国人早已耳熟能详,我去过顺德多次,顺德的标准化动态、好经验和好做法,我当然会更加留意。
工作之余,我经常看看《中国标准化》、《中国标准导报》等杂志,刘杰的名字又引起了我的注意,他所写的文章,论点明确,令人信服,推论逻辑清晰,针对性强,切合时宜。在国标委,也听说过他为顺德争取有关全国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事情,他殚精竭虑的苦心和非我莫属的闯劲,让我对顺德标准所有了进一步了解,也对一直在基层从事标准化工作的这位青年干将、闯将,有了进一步印象。
今年,我由国标委主任任上退下来,担任中国标准化协会理事长,继续为我国标准化事业鼓与呼,适值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赖天生局长约我为刘杰所著的《标准化----成功者的基因》作序,这本是责无旁贷的事,我欣然命笔,写上几句与作者、读者共勉。
在顺德这片经济热土上,顺德标准与编码所在小刘的带领下,闯出了一片新天地,带出了一支标准化基层队伍,摸索出一些标准化的发展规律,使一个县级标准化技术机构发展壮大,成果十分显著,很不容易,为基层一线标准化工作者树立了个人成才、单位兴旺发达的良好榜样,正是由于他出色的成绩,他还被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七部委确认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成为我国标准化领域为数不多的国家级人选,非常不简单。
后来,刘杰调至广东省WTO/TBT通报咨询研究中心担任副主任,工作之余,结合过去和现在的工作,对自己的标准化工作历程、工作体会、个人的独立思考与见解,全面系统地进行了整理,并结合中外成功企业的典型案例,以国际化视野和战略性思维,深刻而独到地剖析了企业成功、个人成长、国家兴旺与标准化的关系,雄辩地展现了标准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尤为可喜的是,作者出于对标准化事业的热爱,使这本科技管理类书籍洋溢着质量强企、标准强国的满怀激情,令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虽为理工科出身,书中不仅大量引用外国名人名言,还不时见到旁征博引的我国经典著作及哲人先贤的经典语录,可见作者知识面广,国学功底颇为深厚,这不仅使论说与励志更加警策动人,并坦露了青年一代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值此付梓出版之际,我衷心祝愿我国标准化领域,涌现更多像刘杰这样的闯将干才,使我国标准体系建设更加健全,服务科学发展的支撑与保障功能更加明显,谨以此为序。
中国标准化协会会长(原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纪正昆于北京
前 言
对一名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经常接触企业的人而言,干不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把平时的每件小事做成经典加以积累,再与优秀企业成功的经验和经典的案例串联起来,实为一部企业成功与个人成长的“标准化模式”之书,所以才有了写书的冲动,且将本套丛书定名为《标准化---成功者的基因》,全书共分三册,分别从个人成长、企业发展和区域探索三个层面娓娓道来。全书案例真实、内容全面,知识丰富,为我多年心血所铸,力求形成读者喜欢,风格特别的专业类与普及类出版物。
本套书第一册《标准是个好东西》,从生活工作中的身边事情谈起,由浅入深,属人人应知应会的基础知识,既是对企业、区域及社会实施标准化战略一次知识普及,也是对我个人参加工作十多年来实践、学习与思考的一次盘点和小结。
第二册《规则之战》,以国际化视野和战略性思维导入,以国内知名企业实施标准化战略为主要落脚点,深刻剖析古今中外著名企业灵活运用标准化手段的典型案例,力求与企业界朋友,一道分享成功的奥秘,探寻企业发展的规律。
第三册《战略抉择》以区域实施标准化战略为主线,高度浓缩了区域寻求科学发展的成功经验,是对区域标准化战略的经验总结,也是先发地区标准化做法的一次回顾,同时融入了对标准化事业兴旺发达的独立思考与实践探索。
本书的内容,以2004年之后接触的知名企业与发生的重大事件为主线。这个时期,国内正处于加入WTO后的过渡期,企业竞争趋于激烈,为应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2003年,国家提出了“人才、专利、技术标准”三大战略,但在基层如何落实技术标准战略,企业如何推进标准化战略,在全国并没有先例和经验。全国标准化技术机构,尤其是基层标准化技术机构如何发展与定位,如何为企业提供高质量的标准化服务,提升核心竞争力也没有现成的成功模式。
也正是在入世后的大背景下,2004年初,我从佛山质检所来到顺德筹建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的自收自支事业单位----顺德区标准与编码所,这是一次人生的转型,当然面临着巨大的工作挑战。在相对艰难的情况下,我一干就是五年,其间充分利用各种政策,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将自己的知识与所有的心血都花费在事业的发展之中,其中有成功的喜悦,也有酸甜苦辣,实为我人生历程的重要一节。通过五年的努力,一个机构发展起来,一支队伍成长起来,多个平台搭建起来,一些规律摸索出来,这或许是对我顺德五年的最大回报。
在这期间,有两件事情是不得不提的,2004年底和2005年初,在时任顺德质量技术监督局李春江局长的高度重视和推动下,在国内主流媒体《人民日报》、《中国质量报》等策划了一系列标准化宣传报道活动之后,引起了刚来顺德担任区委书记、知名经济学者陈云贤博士的高度关注,陈云贤博士专门为此开展了调研,并形成了后来的企业发展五个阶段的理论体系,也正是在陈云贤书记的直接关心和支持下,创造了由政府奖励资助标准化工作的先例,并推动了顺德“三三三战略”、佛山市标准化战略等区域性战略的实施,也翻开了我国市县域经济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新篇章。后来陈云贤书记先后任佛山市市长、书记、广东省副省长职务,一直非常关注和重视标准化工作,走到哪儿把标准讲到哪儿,而顺德实施标准化战略无疑是一个起点。
还有一件重大事情,2008年4月18日,作为奥一网的基层网友代表,我写得一篇《争取标准话语权,抢占全球产业制高点》网上博文,引起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省长黄华华、省委常委、宣传部林雄部长的高度关注,并邀请我与高层领导直接对话,在座谈会上,面对面与三位省高层领导对话标准化,我想这在全国也是第一次,相关话题还引起了汪洋书记的浓厚兴趣,会后汪洋书记拉着我的手,让我站在他旁边合影留念,当时心情既紧张而又深感荣幸,至今仍记忆犹新,第二天《人民日报》还刊登了我发言时的一张照片,通过对标准化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鼓与呼,让高层领导更加重视标准化。
2008年10月,由于工作需要,我调至广东省WTO/TBT通报咨询研究中心工作,有一种重新回到五年前的感觉,其间不时跟知名企业打交道。2009年底,在广东省质监局张燕飞副局长、林璨总工程师、陈锦汉处长的信任下,我有幸作为执笔人之一,参与了广东省《关于实施技术标准战略的意见》(粤府„2010‟1号)和《广东省实施技术标准战略“十二五”规划》(粤府办„2011‟69号)等省级重点规划的策划与编写工作,开拓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增长了阅历。“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是因为对这项事业爱得深沉”,正是在这种“感恩”和“大爱”的感受中,工作之余,促使我拿起笔来,记录下这么多年来从事标准化的心路历程。
三册书侧重点不同,均以详实的案例为主线,知识点尽量避免重复,可以三册成套,也可以单独成籍,还可以第一册与第二册、第一册与第三册分别成套,书中所有案例或为作者经历,或为精选加工,纯属个人观点。资料说明主要针对前文所述,以说清对象为目的,部分为引用资料,部分为作者加工。以便于读者各取所需,特作此说明之。
由于水平所限,书中错漏在所难免,特别是书中引用了大量数字会有所变化,但它们仅用于说明论点之论据,与时间关系不大,也不作其它用途,若有差错,敬请批评指正和谅解,以便再版时修订。
为便于广大领导学会灵活运用标准手段,便于广大企业少走弯路,便于广大青年读者成就人生,同时,为促使我们的生活与工作环境更加美好,为促使标准化事业由弱变强,为促使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并参与标准化的新格局,撰写本书,并作此前言。
著者 2011.12.26
后记
国人有“成才感恩师,出书思友人”的传统,我深知:一个人的成长固然与自己的努力、勤奋、自信与对事业的热爱息息相关,当然也离不开周围的领导、同事、朋友的关心和帮助。
在此,非常感谢广东省质监局赖天生局长在百忙之中审阅了本书,并亲自出马邀请原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纪正昆为本书作序,让我甚为感动。非常感谢李春江、郭元强两位领导对我的知遇之恩,是他们为我创造了不断提升价值的平台。也非常感谢广东省质监局张燕飞、林璨、陈锦汉三位领导,他们的敬业精神、宽广胸怀、开放视野、严谨作风让我耳濡目染,不断思考,不断学习,不断成长,本书字里行间有他们思想的影子。林璨总工程师还在百忙之中审校了全书,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和意见,在此深表感谢。同时,也非常感谢我在佛山质检所的引路人黎苗、梁以流、张青等,是他们让我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功底。
标准化事业的发展必须依靠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关注和支持,尤其离不开人才培养与选拔等部门的高度重视,非常感谢中央人才工作小组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江力平、俞家栋、杨晓春、张建新、徐凤琴等领导和朋友一直对我国标准化事业的关注,对我个人成长的关心。感谢广东省委组织部吴惠龙、杨西将,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赵伟光、贺东、刘绍辉、黄明、罗磊等领导和朋友多年来对我的无私帮助。感谢广东省质监局高国盛、杨波、李若维、孔祥佩等领导对我的爱护与支持。正是在他们的关心努力下,我国各层面的标准化人才培养体制才逐步引起重视。同时,也感谢他们给我提供了很多学习的机会,让我能够站在一个较高的思想高度认识标准化问题,并不断开拓视野,深层次思考标准化的未来。
非常感谢中国标准化协会理事长、原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纪正昆主任在百忙之中欣然为本书作序,让我深感使命,我会加倍努力。感谢我的老师、广东省民盟专职副主委李竟先教授多年来一直通过提案的方式在广东省层面宣传和呼吁重视标准化工作。感谢一起参加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等培训的同学闫宏涛、王旭春、徐培涛、冯世庆、任东、谢华生、李青丰等六十位来自于全国各地、各领域的知名专家教授,为本书的出版鼎力支持。
感谢我的新老同事或同行:林武山、陈权、梁远勤、罗建辉、吴玉銮、冯茵、张鸿、冯尚斌、金晓石、刘亮、刘圆圆、崔晓东、叶敏、洪浩峰、吴宏宽、周伟涛、董蕊、栾辉、陈江伟及杨西学、郭天宇、欧阳丹、周到、李军生等在精神支持、插图扫描、校核等方面的操劳,特别感谢谢迎芳、王璐玲两位同事付出了很多心血进行校对。我的学生张赞、田维、郑文、刘书强也帮忙绘制了部分图片,一并表示感谢。
感谢原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现中国计量院)房庆副院长、中国标准出版社王寿魁、王成等,本书的出版和问世得到了他们多年的支持和鼓励。感谢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和省标准化院张定康、刘穗鲁、鲁晓芳、李木华等同志一直以来对我工作的直接关心、支持和鼓励。
感谢广东省标准化研究院陈海鹏为本套书第二册起名,并为附带DVD解说,感谢广州市标准化研究院程丽萍、冯智辉、徐湛为本书策划并制作本人标准化讲座光牒。本书的付梓都有他们的心血。
本书在编著过程中,也收录了2004年之后,作者结合标准化国际国内发展趋势,在地方和国家层面陆陆续续发表的一些文章,这些鼓与呼在当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如:顺德标准化战略与国内国际贸易、关于联盟标准与标准联盟的探讨、标准化科学发展八项原则、企业发展八步战略、争取标准话语权等,这些文章都是在实践中总结思考的成果,有些在国内同行中产生过一定影响,有些还成为决策的依据,这些并未过时的故纸旧文,分别编入到本书的第二册与第三册中。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一位处长曾对我说,他们的领导要求读我写的文章,一是来自于乡下,有泥土气息,二是来自于实践,针对性很强,因此,也“神交”了很多大领导。说心里话,写东西已成为我的习惯,一方面,为自己所热爱的标准化工作鼓与呼,以便于让各级领导关注标准化,便于让全社会关心参与标准化,便于让广大企业重视标准化。另一方面,也为自己所在的单位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实现借势发展,因为没有外界的支持,标准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事隔多年,直言不讳,这才是本意。
事实上,基于过去多年与企业打交道和使用标准进行检验及认证审核的经验和体会,对标准保障千家万户中的健康与安全,培育个人成长的理念和方法,支撑企业的发展,规范与引领产业,优化与调整利益格局,维护和保证国家核心利益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应该说,我在认识上是很深刻的。但如何将这些转化成发展技术机构的引擎,如何将之成为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内生动力,如何将之上升到推动地方经济科学发展的大格局之中,我一直在实践中思考、探索与总结。
当前,区域层面的标准化战略如火如荼,稳步推进,组织内部标准化工作已成关键,而人才是做好标准化工作的核心。根据自己多年从事技术工作的经验,标准不是吹出来的,更不是空想出来的,而是在企业和区域发展的实践过程中,扎扎实实、踏踏实实做出来的,标准化人才是复合性人才,本书对标准化人才用了较大的篇幅,意在引起广大企业和部门的高度重视,努力建立一支稳定的专业标准化人才队伍,否则仍是纸上谈兵,徒劳无益。用原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郭元强副局长的话说“标准是软项目,需要硬功夫”。
在顺德标准与编码所时,我曾力排众议,从美的、格兰仕等知名企业和高校中吸收和引进了一大批熟悉专业技术、企业生产经营及高学历的人才,一心一意培养锻炼他们,如今他们大都独挡一面。在人才培养方面,我就此悟出了一些门道。为了进一步探索标准化人才的培养方式,2009年开始,我与华南理工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第一届学生业已毕业,取得了一定成效。通过在实践中和高校里双向培养,也摸索了一些规律,相关内容已融入到本书相关章节,特别是积极发动高等院校的参与,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以促进标准化工作的深入开展与全面普及。
十年磨一剑,我犹如一名苦行僧,在思考中不断探索,在争议中不断总结,这三本书算是一个交代,也是我的一个责任,三本书完成之后,我终于可以在人生的驿站上休整一下。
非常欢迎广大读者对本书提出意见和建议,因为你们才是我的直接客户,也是我不断思考与总结的源动力,没有你们的支持,这本书将毫无价值,让我们一起共勉。我的邮箱:chunlscq@163.com。
刘杰 2012.3 第一章 标准化就在我们身边
标准化就在我们身边,对每个人都很重要
标准化就在我们身边
案例1:买产品看标签,强制标准有规定,维权本有护身符
案例2:地方标准让广东特色小吃湿米粉既有安全保证,又有地方特色 案例3:食品中二氧化钛检测方法,让面粉中的二氧化钛无处藏身 案例4:强化热水器标准,保万家安全 从日常消费到国计民生都离不开标准化
案例5:环境质量决定生活质量,我们都来监督超标排放 案例6:买房关系切身利益,小心不良房产商玩“面积猫腻” 案例7: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维护职业病多发场所人员健康 案例8:各类公共标志标准构成了我们生活与工作的一部分 案例9:关注安全生产标准化,是保护工人生命
从历史中寻找标准化的精彩,认识祖先的伟大
在标准化史中寻找精彩
案例10:传统经典标准---中华特色建筑是留给人类文化的瑰宝近现代标准化发展迅速
案例11:传统经典标准---珍视千年中医标准化成果给我们留下的无限财富 案例12:传统经典标准---重新审视千年佛教丛林制度对华夏文明的影响
第二章 标准化是影响全局的大事
标准化是影响全局的大事,把它当战略抓永不过时
案例13:国家领导对标准化工作的部分经典语录
标准水平通常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区域、一个产业、一个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
案例14:海尔靠标准形成核心竞争力 标准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和潮流
案例15:广东长菱公司制定国家标准引领热泵行业新潮流 标准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形之手
案例16:利用标准之手,促进中山红木家具产业规范与提升
标准化用得好,事半功倍,得民心、顺民意
标准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好手段
案例17:制定严格的浙江热电联产地方标准,推动节能减排,绩效明显 案例18:东莞市中堂镇发布严于国标的联盟标准,保护环境,成效显著 超前标准化是引领创新成果的好手段 案例19:《精密注射塑料成型机》地标,促进创新成果产业化,超前引领 标准已成为保障社会管理、促进公平正义的重要支撑 案例20:《青岛市机关建设评价标准》促进作风建设,提升政府服务
标准化是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软实力 标准化传播优秀文化,使世界变平
案例21:ISO 9001标准风靡全球,传播先进文化,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标准已构成我国法律、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案例22:我国相关部门按照法律法规设置的标准实施机构或监督机构状况 标准化产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案例23:广东金域医学检测中心在夹缝中形成大产业,进军国际市场 案例24:SGS在中国发展壮大的启示
案例25:华测六年“上市”给我们的启示
第三章 标准化是企业基业长青的基石
标准化是企业用以规范和引领的好工具
标准是企业(组织)管理人、事、物的好工具 案例26:麦当劳依靠标准体系建立强大品牌
案例27:肯德基依赖完善的标准体系消除不良影响 案例28:得了艾滋病,责任谁来负
案例29:沃尔玛靠一流体系实现全球连锁 标准是企业产品或服务进入市场的最好广告
案例30:运用国际标准推销设备与仪器仪表已成为国际惯例
案例31:佛山艾科电子借助国家标准,产品迅速占领国内半壁江山 案例32:事实标准本身就是最强大的广告
标准化是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好平台
标准是促进企业、产业及区域国际化的主要工作平台
案例33:顺德电压力锅国际标准获得立项,促进了产品国际化和国际交流 技术性贸易措施已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主要表现形式
案例34:国家因技术性贸易措施的损失逐年增加,值得关注和研究 案例35:格兰仕集团积极应对美国新标准,推动技术革新
案例36:佛山市利达玩具公司一老板,因产品召回自杀,教训深刻
第四章 追根溯源,熟练掌握标准化基础知识
掌握基本术语,了解标准化真谛
一、标准
二、标准化
三、按照标准适用范围分类
四、标准体系
五、标准化战略
六、技术性贸易措施
七、采用国际标准
八、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TC)、分技术委员会(SC)及工作组(WG)
九、国际标准化
十、标准化示范区
十一、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
十二、标准学
熟练运用标准化基本知识,把握标准化基本原则
制定标准的原则
资料说明1:谈谈标准制定科学、合理、协调等几项因素 标准制定的对象
资料说明2:应了解我国主要标准的存在形式 标准化的存在形式
案例37:经典的标准化形式案例 学好法规政策是把握机遇的重要一环
案例38:熟悉法律可为领导分忧解难,佛山提案引起领导高度重视
实施标准化战略就是建立良好机制
标准化战略的基本内涵
案例39:剖析标准化战略的“纲”如何布局? 案例40:剖析标准化战略的“目”如何开展?
案例41:剖析各类评审专家在“目”中的作用与管理 对实践标准化战略的十二项认识
案例42:国外自愿性标准也是事实强制性,强化对事实标准的认识 案例43:从中餐标准化中正确认识标准化与个性化的关系
案例44:品牌价值标准化是提升企业品牌和区域品牌的国际趋势
标准学是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相联的学问
标准学涵盖的领域广泛
案例45:ISO/IEC 17025标准将自然科学与社会管理有机融合 案例46:先进制造领域标准学内涵丰富,标准话语权机遇众多 标准学是系统之学
案例47:电动摩托车标准源何引非议
案例48:行政公文格式标准统一规范公文往来,成效显著 案例49:下一代DVD标准竞争背后的智慧之争
案例50:中美无线局域网(WAPI)标准之争给我们的启示
第五章 实践是检验标准化人才的唯一标准 标准化人才应成为区域或企业的智囊性人才
标准化人才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资料说明3:古今中外学习、思考、行动的经典语录 案例51:家庭实施ISO 14001标准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标准化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
资料说明4:标准化人才应学习的业余或相关科目推荐 案例52:三聚氰胺劣质婴儿奶粉事件给我们的启示 标准化人才应具备的能力
案例53:争取陶瓷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落户顺德,推动产业健康发展 案例54:曾分管标准的吴仪副总理,在中美知识产权谈判中的睿智对话 案例55:中国产品出口屡遭打压,标准化人才是重要因素
实践是检验标准化人才的唯一标准
标准化人才铁三角
资料说明5:合理的人才结构是事业兴旺发达的重要因素 如何在实践中培养标准化人才
案例56:笔者在实践中培养标准化人才的几种典型模式
第六章 标准化理念决定兴衰成败
以人为本理念是任何机构发展的核心理念
资料说明6:国内外经典人才观或言论
案例57:看看柳传志如何看企业核心价值观 第一、为顾客创造价值就是为自己创造价值 资料说明7:顾客是组织的生命之泉 资料说明8:顾客是否满意有标可依 第二、领导是关键
资料说明9:有关领导的经典理论与哲学
第三、全员参与、人人学习是标准化的生命线
案例58:通用公司“人人参与”的企业文化值得借鉴 第四、关注别人也是保护自己
案例59:ISO 26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倍受关注 案例60:通用汽车公司原总裁史密斯下台的原因 第五、建立互利共赢的价值链是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 案例61:警惕新国际标准对供应商的要求 案例62:上海火灾带给我们的启示 案例63:爱立信因供方火灾失去市场
标准化理念决定兴衰成败
第六、科学的过程管理是标准化方法的基础 案例64:追求卓越绩效是企业的永恒目标 第七、管理的系统方法让你1+1>2
资料说明10:美国的管理机制值得学习
资料说明11:到底该不该发展LED和电动汽车产业? 第八、持续改进是组织的永恒追求
案例65:六西格玛管理是持续改进的有效方法 案例66:王永庆重“持续改进”,促台塑集团完善机制 第九、基于事实的决策与管理是管理者的核心任务 案例67: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国家强大的真实原因 第十、关注未来就是关注我们的子孙后代 案例68:关注低碳会赢得国际市场
案例69:波音关注未来,成为全球最大的商用飞机公司
第七章 标准化方法是成功的DNA 标准化方法能让我们把当前的事情做的更好
熟悉标准化活动的过程原理
资料说明12:信息化助推标准化
标准化方法----成功的DNA
泰勒标准化方法
案例70:再认识当今哈佛模式中的标准化
案例71:太阳鸟游艇运用泰勒标准化方法在逆势中发展 方圆财富标准化方法
案例71:丰田汽车方圆结合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戴明的过程方法(PDCA)
案例72:PDCA在组织建立各类标准体系中的应用 案例73:PDCA过程方法在人力资源培训中的应用 四面宝塔标准化方法
案例74:南方航空采购空客A380,航线天天爆满带给我们的启示 朱兰三部曲
案例75:朱兰螺旋图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中的应用 案例76:朱兰三部曲在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财务核算中的应用 标准化基本过程模式(标准化三角形)案例77:酱油**缘何再起? 其它标准化方法
案例78:佛山质检所使用“质量改善提案”,不断优化检测质量
第八章 超前思维,领先半步,以标准化实践人生
标准化升华人生价值
成功始于方法,标准化方法让我们终生受益
案例79:本书作者从一个农家孩子成长为高级专家的切身体会 理念升华价值,标准化思维让我们一通百通
案例80:用“管理的系统思维与方法”创业的经历感受
第三篇:独生子女的界定标准是怎样的?
独生子女的界定标准是怎样的?
活着的法律
独生子女的认定标准时怎样的?没有同父同母、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或者本人的兄弟姐妹均已死亡只剩下自己一个人的即是独生子女。接下来活着的法律小编为您一一介绍。
独生子女一般指夫妇生育或者合法收养的唯一存活子女,即没有同父同母、同父异母、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或者本人的兄弟姐妹均已死亡。
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可视为独生子女:
(一)本人十四周岁前被收养,养父母无其他子女的。
(二)由社会福利机构抚养成人且没有兄弟姐妹的。
(三)夫妇只生育一个子女,该子女以及该夫妇依法收养的查找不到生父母和兄弟姐妹的弃婴或儿童。
(四)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妇离异后,该子女经法院判决或协议由一方抚养并长期共同生活,且抚养方未再婚或再婚后未再生育的。
具体事宜请咨询本人户籍所在地的乡(镇)街道计生办。
相关知识拓展: 独生子女的确定
独生子女按下列标准确定:
(一)夫妻双方只生育一个子女或所生育子女只有一个存活的;
(二)无子女的夫妻依法只收养一个子女的;
(三)由社会福利机构抚养成人且没有兄弟姐妹的;
(四)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离异后,一方依法与该子女共同生活,未再婚或与无子女的人再婚但没有生育的。再婚夫妻,双方各有一个子女,原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生育子女已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再婚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可以继续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待遇。
再婚夫妻,一方未生育过,另一方生育过一个子女且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再婚后未再生育或收养子女的,生育子女的一方可继续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待遇,未生育子女一方可享受计生条例规定的奖励。
(五)单独二胎政策独生子女的认定:
1、本人没有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
2、本人没有同父异母的兄弟姐妹;
3、本人没有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
第四篇:重大疾病保险赔付标准是....
重大疾病保险赔付标准是......虽说在国内还是存在部分朋友们对保险持有怀疑的看法,但是已经有绝大多数朋友们选择了信任保险公司,选择了把自己一生的理财规划交付于保险公司上。在这信任保险产品的朋友中,根据调查显示,几乎每人都有一份重疾险。重疾险的重要性完全可以从我们的生活之中体验出来,当然小编宁愿大家永远不要采用这笔钱,而是把这笔钱用作养老,这样至少证明自己或者家人是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
今天,我们不谈什么重疾险的重要性,主要来看看国内重大疾病保险赔付标准是依靠什么及国内、境外的重疾险不同之处。
国内“重大疾病”的认定和理赔标准
从目前我国对该规范的适用范围和使用原则来看,《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是现行保险行业通用的认定“重大疾病”名称、定义及术语释义的依据,亦是规范保险公司签订涉及“重大疾病”保险合同的重要文件,且其中的“重大疾病”定义也是由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与中国医师协会共同制定的,应当视作现行通行的医学诊断标准的依据。
同时,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在其审议通过的《健康保险管理办法》第21条第1款中也明确规定,“保险公司在健康保险产品条款中约定的疾病诊断标准应当符合通行的医学诊断标准,并考虑到医疗技术条件发展的趋势。健康保险合同生效后,被保险人根据通行的医学诊断标准被确认疾病的,保险公司不得以该诊断标准与保险合同约定不符为理由拒绝给付保险金。”
因此,对于保险合同中重大疾病的确认标准不应仅以保险公司格式性保险条款中所列范围为依据,而应按照《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中对重大疾病的认定标准加以认定。
虽说如今国内重疾险已经慢慢踏上了正规,但是购买境外重疾险显然已经成为了很多内地居民购买渠道。这不,据香港保险业监理处数据显示,向内地访客所发出的保单,新造保单保费为 132 亿元,占2016年首季个人业务的总新造保单保费(385亿元)的 34.2%。
那么,境外重疾险究竟与国内重疾险有何不同?
国内、境外的重疾险不同
1、对疾病定义的不同 谈起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我们之前也说过了相关话题,今天我们便来看看我们熟知的香港重疾险与内地重疾险在理赔上的不同之处。
重疾险理赔的不同之处,主要是体现在疾病定义上。在此之前,我们也谈到过内地与境外的重疾险对疾病定义。
如:
详情可以查看保了么微信公众号中《两岸保险疾病定义大比拼,医生看完都哭了!!》文章。
在癌症理赔上,可以说是香港保险业最为看重一部分。根据保诚最新理赔数据来看,保诚在意外赔偿为0.44亿(理赔成功率98%)、身故理赔达到5.09亿(理赔成功率97%)、重疾理赔为5.03亿(理赔成功率87%)及住院理赔8.23亿(理赔成功率96%),住院理赔位居第一位。其中,癌症、心脏疾病及中风(脑血管疾病)是重疾理赔的前三名,尤其是癌症,占总理赔的78.7%。
其实,对于癌症定义,在香港保险行业中,每家保险公司也有所不同,但都比内地完善。
香港友邦对癌症从第一期即癌细胞有扩散“特征”即可赔付(较早期);而其他香港或内地保险公司基本都需要从癌细胞已经扩散才赔付。
因此,大家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境外购买重疾险,一定要对其定义熟知!!
2、是否加倍赔付
多重保加倍保,是香港重疾保险中,保障更全面的一类高级产品。最多能提供7次重大疾病赔偿。如,保诚的危疾终身加倍保最多可提供7次重疾赔付!而内地在这一方面则是远远落后于香港保险业。
3、保额逐年增长
香港的大部分重疾险保额会逐年增长,增长率均在3-4%,是完全有能力去抵抗通胀风险的。内地大部分重疾险的理赔额度都是固定形式。
4、两地重疾险的定义及不保项目不同
5、两地重疾险的保障范围不同
国内《规范》中,主要包括了25种重大疾病。市场上的保险公司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一些险种,多的有40种左右,少的有30种。
与此相比的是,香港的重大疾病保险通常有50种(不含特殊疾病),多的有56种以上,如果算上早期严重疾病的保障,香港最多可以保障126种疾病(56种严重疾病+18种特别疾病+52种早期严重疾病)。
以上信息源自保了么。保险很专业,购买需谨慎,拒绝人情保,保障更贴心。保了么,做更专业的港险测评,欢迎免费获取测评报告。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官方网址:http://www.baole.me/更多精彩测评为您提供!)
第五篇:城市管理标准是人的感受
城市管理标准是人的感受
2011-10-17
城市管理不是单纯追求市容市貌的漂亮,而是要以“人”为中心,以人内在的、主观的感受为标准,用“人”的视角、以“人”的需求,去考量城市管理工作的措施、步骤、细节和成效,突出人在城市生活中的主体地位,给老百姓更高的生活品质
城市环境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这次我们提出“城管革命”,就是要运用先进的理念、一流的标准、科学的方法,使城市管理境界、城市管理效能、城市环境面貌、城市品质,都发生根本变化,实现质的飞跃。“城管革命”的目标是让武汉在2013年达到国内一流环境城市的标准。
客观地讲,当前武汉的工地多,在短期内的确是增加了城市管理的难度,是对我们城市管理的一次“大考”。但城市建设的大规模推进,并不是我们搞不好城市管理的理由。城市建设与城市管理难不难,关键要看我们怎么抓城市管理、用多大力度抓城市管理、抓到什么水平,这既是发展理念问题,也是政绩观的问题,更是各级干部履职尽责的意识和态度问题。我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们正视工作中的困难和不足,正确处理好城市建设与管理的关系,在加快推进新一轮城市建设的同时,强力推进“城管革命”,我们这座城市一定会变得更加整洁、文明、有序。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道出了城市管理的真谛。城市管理不是单纯追求市容市貌的漂亮,而是要以“人”为中心,以人内在的、主观的感受为标准,用“人”的视角、以“人”的需求,去考量城市管理工作的措施、步骤、细节和成效,突出人在城市生活中的主体地位,给老百姓更高的生活品质。“以人为本”的真正含义,是以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本,以公共利益为先,并非个人的随心所欲。对极少数损害城市环境和公共秩序的不文明行为,我们必须实行违者必罚、违者必究,最大限度地维护公众利益。
城市管理工作的本质是提供公共服务,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归结到对人的服务上。我们推进“城管革命”,不是要搞得鸡飞狗跳、乱上加乱,而是要大力倡导人性化、亲民化管理,寓管理于服务中,与人民群众一道共管共享,实现“管理上水平,百姓得实惠”。
城市管理就像太阳每天升起和落下一样,旧的一页翻过,新的一页重来,天天“归零”,每天都是新的起点。“城管革命”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将进一步下沉力量、下放权责,将“城管革命”工作重心一直沉到社区;各区区长要上街,在马路上解决问题,所有的政府部门都不能做“旁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