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物业管理的一点认识(改)

时间:2019-05-14 05:37:5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对物业管理的一点认识(改)》,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对物业管理的一点认识(改)》。

第一篇:我对物业管理的一点认识(改)

我对物业管理的初步认识

经过在学校的几年学习、实习和简短的工作经历,我逐渐对物业管理这一行业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和认识。现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物业管理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它是伴随着我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发展起来的,它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产物之一。作为的一个新兴行业,物业管理在我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需求。因此我希望加入物业管理这一行列,更相信在各位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通过自己的艰苦努力,自己的职业发展将有着光明的前途。物业是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各类房屋及与之相配套的设备、设施和场地等。物业管理则是物业服务企业受物业所有人的委托,依据物业管理委托合同,对物业的房屋建筑及其设备、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绿化、卫生、交通、治安和环境容貌等管理项目进行维护、修缮和整治,并向物业所有人和使用人提供综合性的有偿服务。

物业管理的对象是物业,服务对象是人,是集管理、经营、服务为一体的有偿劳动,实行社会化、专业化、企业化经营之路,其最终目的是实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同步增长。

既然决定投身于物业管理这个新兴行业,就必须对物业管理人员应该做的主要工作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通过学习,我认识到物业管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大类别:

1、物业管理市场开发

2、物业管理方案制定

3、房屋租赁管理

4、客户关系与管理

5、物业服务费用管理

6、物业维护与管理

7、物业环境与管理

8、物业安全管理

9、物业管理培训与考核

为了科学地进行物业管理,我们必须认识到:物业管理属于第三产业,即服务行业。其基本服务内容按服务性质和提供方式可分为:常规性的公共服务、针对性的专项服务和委托性的特约服务三大类。

1、常规性的公共服务包括:

①房屋建筑主体的管理及住宅装修的日常监督;

②房屋设备、设施的管理;

③环境卫生的管理;

④绿化管理;

⑤配合公安和消防部门做好住宅区内公共秩序维护和安全防范工作;

⑥车辆和道路的管理;

⑦公众代办性质的服务;

2、针对性的专项服务:

①日常生活类;

②商业服务类;

③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类;

④金融服务类;

⑤经纪代理中介服务;

⑥社会福利类;

3、委托性的特约服务:

指按照业主不同的特定要求,为业主提供的“量身制定”的特色服务。

物业管理企业在实施物业管理时,第一大类是最基本的工作,是必须做好的。同时,根据自身的能力和住用人的要求,确定第二、第三大类中的具体服务项目与内容,采取灵活多样的经营机制和服务方式,以人为核心做好物业管理的各项管理与服务工作,并不断拓展其广度和深度。

现代高层建筑具有设计复杂,技术含量高,建设周期长和安装、施工难度大的特点。为了保证物业正常使用和发挥功能,对物业实施有效管理,需要物业管理企业的前期介入。一些富有远见的物业管理公司已开始尝试对物业项目实施前期介入管理,但大多数的前期介入都是在入住前半年左右进入的。主要就建筑安装的后期工作提出一些建议,为接管和验收做前期准备,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仍然难以解决、开发商给物业管理带来的很多问题。真正意义上的前期介入是从项目前期设计开始到物业接管验收为止的质量监督过程。

物业管理公司前期介入对业主和物业管理公司都是非常有利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项目设计开始提前介入,参与物业建设项目的优化设计,对物业实施超前管理,为完善物业建设提出建设性意见,避免物业建成后的使用和管理问题。

2、积极参与工程监理工作,从物业管理的角度对工程施工、设备安装的质量进行全面监控,及早发现和解决问题,避免物业建成后给使用和管理服务带来的缺憾。

3、提前熟悉所安装的设备设施,严格按规范做好接管验收工作,确保物业管理单位从物业开始投入使用即能为业主提供良好的物业管理服务。

4、实践证明,让物业管理单位提前介入物业开发建设,对完善物业功能、确保物业建设质量和投入使用后的维护保养等方面,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目前业主和设计、建设、施工、安装、监理等环节的单位对物业管理的认识不足和重视不够,致使物业管理行为相对滞后,给后期物业管理带来诸多不便。

现代社会,无论是大事小事都要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我国《物权法》的颁布对于物业管理行业来说有着深远的影响。《物权法》的制订关系到每个公民的切身利益。其中建筑物区分所有权部分以及相关物权的定义与物业管理密切相关。其意义在于它从法律层面界定了建筑物区别所有权的三个权利,即区分所有建筑物专有部分的专有权,区分所有建筑物共有部分的共有权,以及建筑物区分所有权人的管理权。这为建立物业管理的法律体系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物权法》出台后。《物业管理条例》及其他相关法规将根据《物权法》不断完善物业管理方面的规定。

《物权法》在物业管理方面引发变化的主要内容表现在:

1、明确规定了业主投票权的确定方式及议案通过的双多数原则;

2、建筑区划内,规划用于停放汽车的车位、车库应当首先满足业主的需要;

3、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需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

4、业主大会取得诉讼主体资格。

《物权法》中规定“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对任意弃置垃圾、排放污染物或者噪声、违反规定饲养动物、违章搭建、侵占通道、拒付物业费等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依照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要求行为人停止侵害、消除危险、排除妨害、赔偿损失。业主对侵害自己合法权益的行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作出的决定侵害业主合法权益的,受侵害的业主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这样赋予了业主大会诉讼主体的资格。

《物权法》颁布后,为应对物业管理市场业态的变化、各类专业机构介入以及业主诉讼维权的增加,物业管理人应持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素质,以优质的服务为基础,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积极面对和解决物业管理中的新矛盾、新问题。但同时应该指出目前在物业管理活动中所涉及到的物业管理法律问题远远不止上述这些,诸如物业管理的监督、开发建设单位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的地位和权利义务、规范物业管理市场竞争、政府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的地位与作用等

等。随着物业管理的深入发展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人们的对物业管理的法律意识的不断提高,深入研究和探索思考物业管理的法律问题,强化物业管理理论研究,用所有权构筑起物业管理理论体系,从立法对策上构筑物业管理生存和发展的法制基础,是我们从事物业管理行业的每一个业内人士应尽的职责和义务,只有通过我们大家的不断探索、开拓和进取,才能迎来管理的灿烂明天。

此外,物业管理还应该树立品牌意识。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也是企业赢得市场的关键。因为物业管理是一个新兴产业, 目前还不够完善,它的社会地位也有待提高,加上物业管理的赢利微乎其微,因而很多物业管理企业都忽略了品牌的创立。事实上, 品牌能让人们保持忠诚和充分信赖,好的品牌能够传达出企业的价值、文化和个性。建设部举办的“物业管理与ISO9001认证 研讨会”,吹响了鼓励和推动物业管理企业通过IS0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提高企业知名度,实施物业管理品牌战略的号角。现在,企业已经进入了“品牌竞争”的时代,未来几年,物业管理企业要在品牌塑造上下功夫,制定品牌策略,全面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知名度。

作为新时代经济快速发展的产物,物业管理行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作为一名有志投身于物业管理的年轻人,我期待着有机会和北方物业管理公司的同事们一起工作,为把北方物业打造成业内的知名品牌而奋斗!

(以上根据我以往的学习笔记整理而成,一定有不妥之处和错误,盼望各位领导和同事给予批评和指正。)

张启元

2011年1月

第二篇:我对物业管理的认识

我对物业管理的认识

在我国,物业管理发展至今已有若干年头,它对于普通百姓已不再是个陌生的名词。但由于我国房地产业起步较晚,因此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忽视了物业管理对房地产市场的反作用。于是人们对于它的看法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认为物业管理不符合国情,收费太高,服务又太差;又有人认为物业管理使原本沉寂的小区出现了生机,既方便了百姓,又使物业得到了增值。我认为物业管理行业虽然还是个发展不够完善的行业,但是它的存在却是非常必要的。从发展的眼光看,陈旧的房管制度已跟不上日新月异发展的社会,人们已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而物业管理作为新兴的服务行业恰恰迎合了人们的这种需求。从房地产业的发展来看,更多更高档的物业正在以飞一样的速度产生,而它们的产生大大带动了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物业工作是后勤中的一大部分,也是保障生产一线工作的马前卒。这项工作具有事多、事杂、事难等特点,如何做好企业中的物业工作是我们首先考虑的问题。

1、从事物业工作,首先要学会理财。

俗话说,巧夫难做无米之炊。没有一定物质基础确实难于办好物业。那么如何合理的、科学的安排和使用它,最大限度的既能把问题处理好,又能最大限度的为公司节省开支,这就需要物业管理人员必需具备一定的作风大公无私,勤勤恳恳,吃苦耐劳的主人翁精神。2.物业工作人员要有爱护公司财物的意识。

公司财物点多面广,所有公司财产在使用和生产过程中会不同程度的造成损坏和报废,有部分是不可修补的,有部分是是修补后再利用的,只有认真进行分拣,修旧利废。合理利用。爱护公物最大程度的为公司节省开支。

3.物业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协调能力

物业协调是物业主管及服务生产一线的直接体现,物业人员要具有吃苦耐劳的思想,首先树立把位臵摆正的思想,不可与服务对象本末倒臵,要时刻提醒工作是为生产一线服务的观念,经常与公司领导、各部门多沟通常联系,形成一种相互了解,关系融洽的人际关系基础,端正服务态度、认真负责,管理服务工作就会得心应手,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4、物业工作要区别事务轻重急缓的工作能力。

物业工作繁杂事多,临时性工作也多,事务有大有小,有急有缓,要严格按照领导的意图及时拿出良好的解决办法,并及时向领导请示汇报工作,突出领导的执行力度。作为物业工作人员首先要考虑周全,并作出合理安排,才能有条不紊的提高工作效率。

4、在日常物业管理实践中提升服务质量的品质,务必做到“精、细、深”:

“精”——大到房屋的本体维修养护,环境卫生、绿化,机电设备的保养,小至一个工作牌、警示牌的视觉效果,在工作中都必须达到精益求精,达到最优的“顶点”极限状态,我们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必须严格、规范、标准。

“细”——我们对物业管理中的每项工作内容都应进行分解,把物业管理和服务的各项内容用流程图的方法画出来,使得管理服务过程中的关键工作能够清楚、客观地识别和呈现。此外,我们还应把容易导致失误的关键点找出来,如前台的服务人员,投诉处理中的接待与拜访,上门维修服务后的现场清理等等。简而言之,物业管理人应从每一件小的事情做起,达到细微处见真情,细微处展示我们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深”——就是在管理过程中,不断求新挖掘质量管理的深度,并进行持续改进。也就是抓住企业员工与住户之间的最后关系点,以此深化质量管理。

总之,物业工作是艰巨的,无论事情大小必须同等对待处理,这就要求物业必须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时刻树立形象,在复杂的环境中,坚定信念,磨练耐力,持之以恒,做好每件分内工作,为今后发展注入新的支撑作用。

第三篇:我对物业管理的认识

我对物业管理的认识

在我国,物业管理发展至今已有若干年头,它对于普通百姓已不再是个陌生的名词。但由于我国房地产业起步较晚,因此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倾向,忽视了物业管理对房地产市场的反作用。于是人们对于它的看法也是褒贬不一:有人认为物业管理不符合国情,收费太高,服务又太差;又有人认为物业管理使原本沉寂的小区出现了生机,既方便了百姓,又使物业得到了增值。我认为物业管理行业虽然还是个发展不够完善的行业,但是它的存在却是非常必要的。从发展的眼光看,陈旧的房管制度已跟不上日新月异发展的社会,人们已开始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而物业管理作为新兴的服务行业恰恰迎合了人们的这种需求。从房地产业的发展来看,更多更高档的物业正在以飞一样的速度产生,而它们的产生大大带动了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

一、既然物业管理这么重要,人们为何又对其又爱又恨呢?我认为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一)物业管理服务与物业管理费的平衡点不明确。

(二)物业公司和业主之间产生

1.停车 小区的道路非停车场地

2.门禁 半年都没有修理好,为什么?

3.安全 门关好,视而不见。

4.嘈声 保安互相间大声喧哗,晚上还要对着对讲机大声说话,小区

里的汽车喇叭声不断---保安不在岗位上,没有将通道上的栏杆升起。

5.各位业主手上的钮扣型门禁还有用吗?物业回答:在自家内部设置

报警模块时要用的,其它就无用处了。

6.绿化 不时的倒腾这些绿化,你看看你身边的这些绿化都是我们的钱,换了几次了,钱有地方出的嘛。

7.车库 有的地方昏暗,美其名曰:简约用电。

8.物业费 连续不断的骚扰性的打电话,还好现在的门禁不能使用,不然让你好好休息?

9.宠物 的。吵叫声不断......以上种种就发生在你我的周围,就在小区管理人员的眼睛里,我们业主的利益何在?

(三)许多物业公司的服务意识还跟不上发展迅速的行业。可调和的矛盾。

二、在日常物业管理实践中要提升服务质量的品质,务必做到“精、细、深”:

“精”——大到房屋的本体维修养护,环境卫生、绿化,机电设备的保养,小至一个工作牌、警示牌的视觉效果,在工作中都必须达到精益求精,达到最优的“顶点”极限状态,我们所做的每一项工作都必须严格、规范、标准。

“细”——我们对物业管理中的每项工作内容都应进行分解,把物业管理和服务的各项内容用流程图的方法画出来,使得管理服务过程中的芙键工作能够清楚、客观地识别和呈现。此外,我们还应把容易导致失误的关键点找出来,如前台的服务人员,投诉处理中的接待与拜访,上门维修服务后的现场清理等等。简言之,物业管理人应从每一件小的事情做起,达到细微处见真情,细微处展示我们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深”——就是在管理过程中,不断求新挖掘质量管理的深度,并进行持续改进。如重点应狠抓服务过程中的“末端接触点”,即企业员工与住户之间的最后关系点,以此深化质量管理。

综合部年 月 日

第四篇:我对课改的认识

我对课改的认识

建国以来,国家的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八次,可以说像走马灯似的。课程的改革,教材的改变,课标的修订,迫使教师的课堂教学要随之而改变,课堂教学改革这个名词便应运而生。

2008年9月,我开始分管我县的教育教学业务工作。当时,我就想,在我任职期间重点干三件事:一是规范常规教学;二是有重点地推行课改,最起码是在一小部分,甚至是个别学校推行课改;三是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我们借鉴外地经验,结合我县实际,多方面征求意见,经过半年的修订,最终形成了“伊川县常规教学管理手册”,这个手册从学校的管理机制到教师的“备、讲、批、辅、考、评、纠”七个环节以及教学反思等角度都做了具体而规范的要求,自2009年下半年在全县开始正式实施。这个手册是个纲领性文件,这个文件是指导全县“建立基本教学秩序,对学校进行规范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文件。我们可以这样说,“抓常规万万丢不得”,因为抓常规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一些同志可能会这样质疑:像你这样说,不用搞课改了吗?既然抓常规能提高教学质量,还搞课改做啥啊?或者说,常规还抓不好呢,还搞什么课改啊?持这种思想的老师不是少数啊!乍听起来,也是这个道理,其实不然。搞课改必须学会两条腿走路,一条腿就是抓常规教学,而另一条腿就是抓教改教研。抓常规是为了夯实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而抓教改教研则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

事实上,我们每一位教师或者校长都在致力于上述的两项工作。我们只有更有效地抓好这两项工作,才能体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2000年以后,我们县已经开始学习洋思、杜郎口的经验,全县中小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到那里参观的人次不少,我们也曾经把杜郎口的老师请到我们县做课,传授经验,我们推行了七八年,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本质上讲,基本上没有大的进展,现在为什么还要搞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呢?基于如下三个理由(理由当然很多,这里只阐述最重要的三个),我们县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第一,深化课改是新课程的需要。在新课程改革中,新课标的确定,新教材的编写,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变化最大的就是:从教育对象上讲,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从教育方法上讲,更突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从培养方面讲,更突出了学生的能力培养。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改革。

第二,深化课改是新时期教育发展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网络发达的今天,知识的传递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接,人们的思维方式以及认识事物的方式都在转变。在这样的时代中搞教学,不改变课堂教学方法是不行的。

第三,伊川的基础教育现状迫使我们必须走课堂教学改革之路。伊川基础教育的现状是: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学校布局不合理,资源不能充分利用;教师配备不合理,城乡之间的差距很大。最关键的问题是:有相当一部分校长和教师是在被动的状态下工作,是在应付的状态下从事教育教学。这些因素导致我县的基础教育质量长期处于低谷。

所以,我们必须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为了稳步推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经过多方论证、多次讨论,经教育局党委研究,于2010年3月31日召开了我县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动员会。这次会议规模大、规格高、效果好。会上印发了“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制定了实施课改的方法、步骤以及具体措施,提供了经验模式,同时从组织上给予强力的支持。按照梯次推进课改的计划,我们确定了32所学校进行课改(其他学校不强制)。5月19日,我们召开了改革座谈会,会上,实验中学朱站菊老师的发言震撼了全体与会的同志。我在那次座谈会上讲“课改呼唤有锐气的校长”,对我县的课改,我一直讲:强化学习,致力于转变观念;鼓励大胆尝试,闯出路子;及时总结反思,扶正祛邪。

自4月以来,我们采取了许多办法积极推进课改。比如,教育股、教研室的同志经常下乡调研,深入学校,深入课堂,与学校校长和教师共同探讨课改方法。教研室接连在《教学动态》上刊发“教研员论课改”系列文章,刊登试点学校的阶段性经验介绍。第二届中小学校长论坛班的主题就是“推进课堂改革,成就智慧校长”。我们还诚邀洛阳市教研室的教研员到我县实验中学听课、研讨、把脉、会诊,结合我们课改实际进行指导,等等。通过努力,我县的课改已经稳步开展起来,但是,课改过程中遇到的许多问题更亟待我们解决。今天,围绕“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教与学”这个话题,谈一下我个人的意见,仅供大家参考。

一、课改的精髓是什么?

精髓是什么?就是事物最重要的部分。那么,课改的精髓自然就是课堂教学改革最重要的部分。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课改的主要任务是“转变教与学的理念,转变教与学的方式”,突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所以,课堂教学改革的精髓就是“更有效地激发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构建高效课堂,最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弄明白这个问题对于整体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认识非常重要。

目前,在教师队伍中对课堂教学改革持怀疑观望态度者大有人在。一些同志总是认为,多年的教学方法已经运用得很好了,教学效果也不错,何必要改变呢?个别同志甚至认为,课堂改革是胡闹,谁改革,谁吃亏;个别同志不但不能积极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而且对热心课改的同志冷嘲热讽,对教育局以及学校的工作部署不予配合。

这是思想问题,对这些同志而言,观念不转变,课改就是一句空话。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新旧教学方法的区别。

在传统教学中,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它表现为:一是以“教”为中心,“学”围绕“教”转。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很难学到知识,所以教师就是课堂主宰者,教与学的关系成为“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在这样的课堂上,“教”代替了“学”,学生是“被教会”,而不是“自己学会”。二是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多少,学多少;怎么教就怎么学,不教不学。在这样的教学理念指导下,教师苦教,学生苦学,扼杀了学生的兴趣,周而复始,差生越来越多,教师越来越沉不住气。

这样,我们就不能不研究一下教师的教书方式。这里有两种方式,试和大家讨论一下: 一是因教施教。因教施教是指教师必须依据自身的个性特点、能力特长进行创造性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向着艺术化的方向发展。

二是因学施教。因学施教是指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风格的差异,灵活运用并适时调整教学方法与策略,使教学与学生的风格相匹配而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因教施教和因学施教的结合,体现了教师所起的主导作用。这里的关键是,教师要认识自身的特点,更要认识学生的特点,从而设计教学策略。

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和帮助学生,教离不开学。我们常说,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学。学生的差异与个性特点制约着教师的教学,所以教师必须了解把握学生的差异,因学施教。

新课程正是树立了这样的教学理念,它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会和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这种交往互动式教学意味着人人参与,平等对话,互助合作;意味着学生主体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意味着教师上课不仅传授知识,而且与学生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还意味着教师角色定位的转换,教师从教学中的主宰转向“平等中的首席”,由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指导者、引领者和促进者”。

明白了这样的区别,有利于我们认清课改的精髓。我们不但要转变观念,我们更要探索适合自己的课改模式,以求构建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课改的模式有什么作用?

教学模式就是教学活动的结构和方式。这种结构和方式必须符合一定的原则、有一定的理论依据,符合一定的教学规律,有一定的可操作程序。

我们要充分肯定模式在课改中的重要性。

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打破旧的教学模式(如满堂灌,教师唱独角戏等),重建新的教学模式。这就需要一个既破又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破”比较容易,“立”有一定难度。“立”需要探索新路子,研究新方法。新路子、新方法还必须结合地域实际、学校实际。洋思的经验之所以被教育部认可,得益于“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的强行推广;杜郎口的经验曾经被称作“杜郎口旋风”席卷全国,应该得益于“三三六”模式的强行推广。而且,他们的模式以“高效优质”为特点,给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了生机。我觉得,离开了既定的模式,洋思、杜郎口都不会成为全国名校。

今天,当我们面对课改,观念不清、方法不明、束手无策的时候,模式的规范与指导意义更为重大。结合我县课改实际,我建议试点学校必须首先选准自己的课改模式。因为,课堂教学改革就像是一个人进行书法训练,现在,只是处于“描红”阶段,只有按照一定的模式描画到一定的时候,我们才可以逐步地“脱贴”,之后才能结合自身的特点形成自己的风格。所以,选准自己的课改模式是搞好课改的关键一步,走妥这一步,才可以在今后的路程中走稳走好。

课改初期,一定的模式可以“迫使”大家行动起来,这是教师从事课改的“被动时期”。依靠模式引导教师达到“自觉运用模式,从事高效课改”是非常重要的方法措施。

在课改起始阶段,模式的强迫性对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具有战术意义。因为,课改的方法和策略来自于这样或那样的模式,备课、讲课等教学环节都是在既定模式下操作完成的。教师遵循一定的模式,方向正确,目标明确,措施合理,方法得当,从而积累经验,日臻完善,在不自觉的状态下培养起自身从事课堂教学改革的能力,完成自身从传统型教师到课改型教师的嬗变。这就是战术,有了这样的战术,就有了颇有价值的战术意义。

我们不但要认识模式在课改中的战术意义,更要认识模式在课改中的战略意义。这就是因“脱贴”而形成的自己的风格——浓淡相宜,虚实相生,下笔行云流水,一气呵成。达到这样的境界,模式就成了铭记于心、灵活运用的东西了。

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听说“杀猪杀屁股,一人一杀法”的说法,有人把这句话化用到我们的课改上来,认为“课堂教学的方法应该多样化”。教无定法是正确的,问题的关键是要看谁方法最科学,最简便,最符合规律。谁都知道,杀猪的时候,一刀捅进心脏的手法与“杀屁股”的手法是不一样的,前者是捷径,猪死得快,受罪少;后者是拙办法,猪死得慢,受罪多。我们的课改要“高效”,不要“低效”,这是必须树立的正确观念。否则,便无从构建“高效课堂”,也无从追求“课改中的高质量”。

如此说来,从被动运用模式,到灵活运用模式,这无疑是提高教师课改能力的有效办法。

三、如何处理课改课堂中的“教与学”?

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三大要素是“教师、学生与教材”。三者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材是媒介”。教师的课堂三大功能是“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

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应该是“因材而教,因人而教,因时而教,因事而教”。

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正确处理课改课堂中的“教与学”是我们必须研究并认真解决的重要问题。

首先,教师的“教”是不容替代的。

长期以来,在倡导学生“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过程中,我们的课改课堂总有一种错误导向,似乎说到新课程、新课改,课堂教学就是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交流,然后是廉价的表扬、肤浅的肯定与模糊的评价。这是对课改的误解,淡化或忽视了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地位。新课程中的新课改并不是要教师淡出课程,而是要教师做学生自主学习的引领者。在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中,贯彻“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样一条课改核心理念应该是始终如一的教学行为,但无论何时,教师在课堂上必要的讲解、分析、点拨、启发、评价等都是必不可少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这个三主方针同样适应于课改课堂。

认真设计问题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我们要按照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原则,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设计问题;同时要养成在课堂上随机应变、设计问题的能力。余映潮老师的课好就好在设计上。他给我们上过展示课《夸父逐日》,从知识的传授,到学生的积累,到文本的解读,再到课外拓展与升华,余老师对教学的各环节把握得恰到好处。虽然没有分组讨论,但时刻引导着学生在探索——按照余教师的设计在探索。余老师的课堂教学技巧就是很好的课改经验,值得我们研究学习。

结合我县课改实际,我有五点建议,希望大家采纳: 第一,不要把所有问题全都交给学生自主讨论和交流; 第二,课时重点、难点必须要讲,而且要讲透彻;

第三,充分备课,保证在课堂上正确处理好讲与不讲的关系;

第四,结合学科实际,结合课时实际,创新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第五,准确把握并使用教材。新课改的课堂,教师应该是“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

其次,学生的“学”应该是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与科学指导下的“学”。

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追求是“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个追求决定了教学过程必须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既然是互动的,教与学就必须是相融而不能分离的。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是在“一定的知识范围,围绕一定的学习目标,按照一定的学习要求,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一定的价值判断”的过程中进行的。这就决定了学生的课堂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与科学指导”。

我认为,教师的正确引导与科学指导应该考虑这样三个要素:

第一,应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依据教材,区分梯度;考虑学生,照顾多数;循序渐进,把握尺度。

第二,应重视教学过程中师生的互动方式。力求多样化,避开单一化;力求灵活性,避开机械性;遵循一定模式,兼顾学科特点。

第三,应重视课堂训练中的启发与拓展。让学生多做课时练习,在练习中发现学生的错误,并以此为契机,启发引导学生自我纠错,自我总结;让学生多做发散性思维,在自由思维中寻找契机,诱导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解读自然与社会的实际问题,实现高效拓展目标,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对全县正致力于课改的同志们有三点希望: 第一,希望学校的领导班子团结一致向前看。团结不是口号,是一种品质,是一种胸怀,是互助友爱的体现,团结才能产生纯真的友情。搞课改更是离不开团结,百金安家,千金买邻,和谐的人际环境是我们取得课改成功的重要前提。十年数十年过后,当我们回首今天的成功与收获,我们更会为曾经并肩战斗而欣慰!

第二,希望学校领导尊重教师、相信教师、依靠教师。校长及领导班子成员是课改的指挥者,教师是课改的具体实施者,所以教师是课改的真正主人!教师也要自觉拥护学校的决策,积极参与,出谋划策,尽自己的一份努力。

第三,希望教研员搞好研究和指导,真正起到学科教研员的学科指导作用。教研员与科任教师要相互尊重和理解。尤其是县、乡两级教研员,要体谅教师们的苦衷,要认真研究,深入课堂和师生交流,要以诚恳的态度帮助教师从事课改,切不可一知半解,信口开河。盲目地肯定或否定,既有伤教师的积极性,又有损自己的形象。我们的教研员要向洛阳市教研员学习,既有实践经验,又有理论水平;既能深入细致地分析,又能高屋建瓴地把握,使授课教师心悦诚服。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在任何时候都是行不通的。

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我县基础教育的核心工作。做好这项工作,我们坚定不移!但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我们知道,洋思经验、杜郎口经验等虽然参观学习者多,但收到实效者少。这说明“打破旧模式,确立新方法”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结合我县的课堂教学改革实际,我真诚希望,我们的教师在开始尝试课堂教学改革的时候,先认真学习新课程、新课标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要求、新精神,解决思想问题,树立新的理念,认清课改方向,探索课改模式,构建高效课堂,追求教学效益,为我县的课堂教学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浅谈我对课改的认识

汝南县课改征文大赛

浅谈我对课改的认识

学校:老君庙镇老胡庄小学 校长:曹清华 沐浴着汝南课堂教学改革的东风,汝南县各个学校承担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使命,接受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洗礼。如今,新课改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作为学校工作的管理者——校长,如何使教师接受挑战,尽快适应汝南课堂教学改革的要求,已是一项紧迫的任务。校长只有正确地认识到自己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应承担的角色,并勇敢担起新时期赋予的历史使命,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职能,进而促进新课改的成功实施。

一、推动学校教育改革的实践者

课程改革系统而复杂,内容博大精深,要领会实质、把握精髓,决非易事。我认为:校长应做新课改的实践者、探索者。首先,校长在实施新课改中,应做到“四带头”,即带头上课、听课、评课、探讨;其次,要重新改建学校管理模式,为新课改保驾护航,如在制度上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体制创新上要建立一套有利于推进新课改的运行体制;其三,在学校还要创建一种领导重视,教师愿意,学生配合,家长理解的课改氛围,在校园文化建设上突出人性化、和谐化;其四,在评价方式上注重“全面、过程、综合”的全方位综合评价。如我校对教师评价提出“发展性评价”,激发了教师自我发展、实现自身价值的内驱力,为学校和教师的发展注入活力。校长还应通过教学实践,设法将新课改的先进理念转化为一线教师的自觉行为。如我校采取“三、三、三”课堂教学模式。所谓的“三、三、三”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实现“三自”(即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分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三有”(即有争论、有发现、有创新),“三动”(即引动、互动、自动)的教学模式。“三、三、三”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同学参与教学过程,倡导课堂师生互动和生成。我们希望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努力,使其成为我校教学特色。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如何培养同学的问题意识,创设问题情景;科学分配教与学的时间、提问与讨论的时间;怎样引动、互动、自动;教学秩序的调控等等。一方面张扬同学个性,另一方面引导师生、生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培养同学的竞争和协作能力。

二、建立“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

对教研活动进行新的定位;把教研的“立足点”放在解决课堂教学的实际问题上;把“着眼点”放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把“切入点”放在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上;把“生长点”放在改革创新的精品意识上。教研的内容以交流上一周课堂教学的反思、体会及研讨下一周的教学设计为重点,通过集体备课,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保证了课改教研的质量。通过定期组织校专题研讨、“优秀教师与新课改同行”活动、与骨干教师对话等形式进行教学研讨,形成浓厚的教研氛围,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三、深入课堂实践

我校提出的“以人为本,成功发展”发展战略规划,正是基于学生健康成长、基于教师专业发展,也是基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它既是我校教育理念,也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和追求的教育目标。我校认为:“理想的教育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成功发展,理想的学校应该为每一位教师的成长提供广阔的平台。”就学生而言:“以人为本”,从同学出发,关爱每一位同学,尊重同学人格和个性,对完满人格的培养和追求,是我们的教育理念;“成功发展”,挖掘同学的潜力,让每一位同学都得到成功发展,是我们追求的教育目标。就教师而言:学校相信每一个教师有成功的潜能,期望教师成功,同时也为教师搭建成功的平台,使教师有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通过“教科研一体化”,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实现教师自我价值。

作为一名村小负责人,我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深入课堂听课,时刻关注师生思想和学习动态,例如与老师谈教学设计、谈教法,跟学生谈学习方式转变,详细了解课改的进展状况。比如针对课堂教学状况,我县在汝南教学模式中提出的“三主六环”模式,所谓“三主”是以学生自学为主体,以教师点拨为主导,以当堂解决问题为主线。所谓“六个环节”,是指揭题示标、学习指导、自研共探、学情展示、归纳总结、巩固提高。这些措施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效。

四、自觉的改革创新意识

美国管理学家西蒙认为,管理的本质是决策。校长管理学校,首先要决策学校的发展,要根据社会主义教育方针,从学校实际出发,提出校本化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描绘学校发展的蓝图和远景,形成良好的教育环境。在新课改的引领下校长的创新心理素质也极其重要,应完全克服那种因循守旧、盲目依附的心理状态。有人把后者归纳为“三从四得”。“三从”,就是“一从过去,轻车熟路;二从上级,不担责任;三从老规矩,不冒风险。”“四得”,就是“一得省心省事;二得保险可靠;三得上级欢心;四得众人称赞。”这种从众、依附心理其实就是“攀显权贵心理”、“权术营生式心理”的表现。作为一名校长应完全摆脱这种消极心理,树立创新意识。

五、课改工作的引领者

面对课改以及平时各项工作中的困难、压力、磨难,校长应有很强的心理承受力,而不是被弄得身心疲惫、消沉、牢骚满腹、怨天尤人,而是顽强拼搏、冷静思考,善于从失败、挫折中总结经验教训;从困难中寻找突破口,在逆境中用顽强的意志力去征服困难,走出困境,获得成功。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指出:“实际上,我们绝大多数人,一定有可能比现实更伟大些,只是我们缺乏一种不懈努力的自信。”缺乏自信心的校长,工作起来总是徘徊观望,等一等、瞧一瞧的心态严重,往往错过许多机遇。特别是在受到挫折以后,更是缩手缩脚,毫无创见。心理学研究表明,自信作为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能够充分调动、发挥人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等潜在的智力因素。校长们具备了坚定的自信心,才能百折不挠,大胆进行改革,办好学校。

课堂教学改革是一项在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的教育改革,是一项严谨的教育科学研究活动,需要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因此,必须克服好高鹜远、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等倾向,比如不能正视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掩盖或淡化问题;在教师培训过程中不重实效、走过场等。作为校长,必须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抓课改,克服在改革中出现的种种弊端。务实是课改的保证,务实是发展的根本,务实就体现着一种思想观念、一种工作态度、一种精神风貌、一种干群关系。所以,作为校长我们都必须具有这种务实的工作作风,保证课改顺利进行。

作为一名校长,如果仅凭老知识和老经验,也许能应付眼前,但绝不能适应未来,尤其不能适应汝南课堂教学改革大潮,所以不仅要注重自身的学习与提高,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而且要影响、引导全体教职员工自我充电,把提高自身素质的学习转化为内在需求,使之成为自觉行为。

课堂教学改革离不开校长的领导,课堂教学改革也在促进校长的成长,只要我们校长在课程改革实验中恰当地扮好自己的角色,发挥应有的作用,课程改革就一定能顺利推进并取得最终胜利。

下载我对物业管理的一点认识(改)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对物业管理的一点认识(改).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对建筑认识

    我对建筑的认识 真武阁是一座布局精巧,技术高超,风格独特的木构建筑物,显现出中华古时代文明,今天,我就给你们介绍一下真武阁的壮丽奇观吧! 真武阁曾有一个传说......古时候,人们还处于迷......

    我对材料的认识

    我对材料的认识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定义是:研究有关金属、无机非金属、有机高分子等材料的组成/结构、测试/表征、制备/合成、性能/应用四要素及其关系的科学技术与应用。 材料......

    浅谈我对美的认识

    浅谈我对美的认识 摘要:对于美,每个人的理解定义都不一样,每个人诠释的没都不一样。我谈谈我对美的认识,我从建筑、绘画、雕刻等三个方面来谈谈我自己对于美的理解,从建筑的建筑......

    我对美的认识

    我对美的理解 何为美呢?美无处不在,秀丽的山川是美,无限的草原是美,奔腾的河流是美,辽阔的海洋是美,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在社会生活的领域中,在文学艺术的殿堂内,到处都有美的存在,到处......

    对物业管理企业安全文化的认识

    安全是人的一种基本需求,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安全就将伴随我们走完整个人生历程。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幸福。为此,我们在工作中要控制和规范自己的行为,约束不良行为,把规范自己......

    物业管理的认识

    物业管理的认识 在我刚进入物业管理这门专业时,我对此专业还不是很清楚 ,只限于小区物业这一块,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对于物业管理的解读也越来越明了。首先物业管理是指业主通过......

    我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课改培训心得

    我对新课程改革的认识 ———“课改新理念”培训心得 在2012年暑期教师全员培训中,“课改新理念”也这次培训的主题之一,通过学习,我对新课程改革及新形势下的课堂教学技能又有......

    对医改的认识和建议五篇范文

    对医改的认识和建议 医改的启动和目标 2009年4月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启动。新医改确认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原则,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新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