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制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

时间:2019-05-14 05:06: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五四制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五四制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

第一篇:人教版五四制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

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目曛xūn祈祷 qǐ延绵mián 潜心贯注qián B.含蓄 xù鞠躬 jū亘古 gèn义愤填膺yīng C.嗥鸣há赫然 hè哽咽gěng惹人注目zhǔ D.郝叟 sǒu瞬息 shùn嫉妒 jí历尽心血xuě

2、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磐石深邃稔熟谶语 B.炽痛羁绊顾名思意锋芒毕露 C.漠不关心踌渚懊悔以身殉职 D.筹划赫然迥乎不同荒草萋萋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

A欢乐的溪流唱着清脆的歌声,跳着优美的舞姿奔向远方。B看到这张照片,仿佛把我带回到那充满无限乐趣的童年。

C中学生上网吧,已经引起了教育工作者尤其广大班主任老师的重视。D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分)

A.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救灾物资络绎不绝地到达灾区,灾民们终于有了欢声和笑语。B.我看见就在那一瞬间,大黄狗忽然戛然而止,不再跟车追赶。

C.记者来到工厂采访,当他们看到现代化的大楼拔地而起、气贯长虹时,不停地啧啧赞叹。

D.他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凭着三十年开车的经验,果断地采取制动措施,避免了一场车祸。.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段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3分)

学习古诗文的目的是恰当自如地运用它,但前提是要积累一定的数量。分类整理是积累的有效方法。分类整理标准多样,比如把关于表现忧国忧民、怀才不遇、归隐田园、思乡念友等主题的诗句分别归为一类,把关于表达哀怨忧愁、欣喜欢快、离愁别恨等情感的诗句分别归纳为一类,把关于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的诗句分别归为一类,把关于描绘流水、落花、杨柳、荷花等的诗句分别归为一类。通过这样的积累,在一定的写作情境中就会意到笔随,左右逢源。

6诗文默写(8分)

①,风烟望五津。②俱怀逸兴壮思飞。

③《陋室铭》中写环境之雅的句子。④《爱莲说>>中写莲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许句子是。⑤《石壕吏》中写老妇人被抓走的诗句。

7名著知识填空 3分

.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又

唤,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后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

二口语交际(5分)

考试结束不久,你作为学校广播站一名小记者去采访一位英语考满分的同学,原先设想的问题是:‚你的父母是否具有辅导你学英语的能力?‛但看到他的父母也在场,你发现这个问题不合适,就改变了原先设想的问题。

(1)原先设想的问题不合适的原因是。

(2)怎么问才比较恰当,请你重新设计这个问题。三 综合实践 结合提示,完成(1)~(3)题。(10分)

为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家庭亲情关系,学校准备开展‚培育和谐精神,共建和谐家园‛主题教育,并指定你担任活动的组织者。

(1)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形式开展活动?请参照示例,列举两种。(2分)示例:主题班会

答:①②(2)请从上述活动形式中任选一种,简要列出活动步骤。答:①活动形式:(2分)

②活动步骤:(3分)

(3)作为活动的组织者,你认为怎样的师生关系才是和谐的?(3分)

四阅读(33分)

(一)(10分)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

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

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

终。后遂无问津者。1.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武陵人/捕鱼为业B.问/今是何世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后遂无问/津者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1)阡陌交通..()(2)便要.

还家()3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寓

了他什么样的愿望?(2分)

(二)(13分)

父亲的眼神

①一个背影,让朱自清潸然泪下;一个眼神,让我终生悚然汗下。

②那是在我上高中时,尽管我的语文、英语成绩居班里前凡名,但是数理化成绩

却出奇地差。在这样的情况下,自己估计高考肯定无望,因此,高一期末考试后,我彻底失望,决定回家务农。⑧因自觉惭愧,回到家后听说父亲正在田里拔草,我赶紧戴上草帽,赶到田里帮

忙。学都上不好,再不勤快一点,会被人骂为‚混混‛的。顶着烈日,到了田里,我告诉父亲,不想再上学,反正学不好了,还不如回家种田。④我以为父亲会勃然大怒,因为母亲去世较早,这些年来他节衣缩食,对我寄予

了很大的希望,当了一辈子的‚睁眼瞎‛,他不想我走他的老路。但是,父亲始终埋着

头,并不理会我,好像并没有听我讲的话。我不敢再说话了,只好随着他卖力地拔草。近晌午的太阳很毒,汗水不住地渗出来,衣服贴在身上,抬起头,父亲仍然在埋头拔

草,我怎好意思停下来。

⑤中午,回家吃饭,父亲仍然没有就我辍学的事发表意见。让我说什么好?情况很不妙,我知道,越是在闷热干燥的夏日午后,越会有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这即将燃

烧的沉默,真让我忐忑不安。

⑥这时父亲对我说:‚走吧,去地里把瓜秧翻一下,要不夸年地瓜就没收成了。‛我爽快地拿起锄头就走。我就不信,父亲能干,自己就不行!

⑦夏目午后的太阳实在太厉害了,汗水把我迷糊得睁不开眼睛。要在学校,正是

午睡的时候,而现在;我早已经呵欠连天了。看看我的老父亲,光着黑黝黝的脊梁,仍在埋头翻秧——趁着父亲不注意,我跑到树阴底下枕着锄头就睡着了。

⑧好像没过多大一会儿,我就被父亲推醒。睁开眼,我看到父亲冷冷的眼神,那

眼神很复杂,既有悲哀、绝望,更有期盼和激励,还有许多我一下子读不出的内容……⑨‚娃儿,种庄稼也像做学问,如果你不上心,啥子事情都干不好。你在地头睡

觉,庄稼也会在田里‘睡觉’……‛

⑩父亲的眼神让我受不了,我的后脊早已经汗流下来了,不是热汗,是冷汗。(11)当天晚上,回到家,我觉得浑身骨头都散了。摸着胳膊上已经晒脱了皮的地

方,我的心乱成一锅粥。

(12)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父亲又轻轻把我叫醒。一睁眼,除了看见他瘦弱的躯体、苍老的面容外,又是郅特有的眼神。想到父亲近70岁了,身体多病,为供我读书,每天仍在田间地头躬亲劳作,毫无怨言……这时,我突然坐起来,大声地喊了曾经相伴的蛙吟虫鸣,记住朋友们在夏夜里那轻柔如风的人生畅想……每一个画面,一句:‚我要上学!‛每一种声音,每一个瞬间都会因那里有我生命中最美好的回忆而被永恒地怀念。

(13)后来的事情变得很简单。高考后,我上了大学中文系。再后来,到电视台当⑨再见了,我的老师、我的慈母、我的恩人!你们那渊博的学识、崇高的人格,真上了一名记者。让我由衷敬佩;你们那、,真让我。在这临别之际,我披着月光,(14)尽管远离了家乡,远离了父亲,但那熟悉的眼神始终占据了我的记忆。今夜独上西楼,凭栏眺望着你们住处的灯光,依恋着一个个熟悉的身影,耳畔又响起了你回想起来,仍然抑制不住自己汹涌的感情。走到院子外,望着深速的苍穹和满天的繁们深情的寄语。面对着浩瀚的夜空,我思绪万千,百感交集,除了频频回味外,更多星,我不由喃喃自语:‚山一样沉默的父亲啊,你的期盼,你的鞭策,你的激励,终于的却是感恩和祝福。

成就了我的今天,我水远也忘不了你的眼神!‛⑩再见了,我们呆过的这问寝室,四年来,你如同一个好兄弟,默默地为我们透(文段有删改)11.填空。(4分)(1)文段是运用第人称来叙述的。段③一段⑩是按照顺序来记叙的。(2)段⑥中划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和的人物描写方法。12。段⑩中划波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达方式?(2分)13.简要概括:文段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情?(3分)14文段中哪些内容是略写?哪些内容则是详写?(4分)(三)(10分)①七月,盛夏,银杏还是青翠的绿色,而我的心痛已经渐渐弥散开去。②最后一堂课,是和老师告别;考完最后一场试,是和学业告别;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是和学生生涯告别。然后,知道一个个朋友离去的日期,开始一场场告别。告别朋友,告别同窗,告别四年已经习惯的大学生活。③已经习惯了晚饭后在校园竹林中漫步,习惯了晚上的卧谈会,习惯了下雨时有人把衣服一起收回,吃饭前尝两口别人的饭莱,几个室友像一家人似的相濡以沫。离别的日子将近,学校周围的饭馆总是挤得满满的。所有的朋友在那里举杯,为过去的日子和情感,为今天的惜别与感伤。④还记得入学第一天我们的自我介绍么?⑤还记得我们的‚新生杯‛篮球赛么? ⑥还记得‚小刚‛的梦话,‚鲁汉‛的鼾声么?⑦还记得我们一起读书,一起辩论,一起赋诗,一起唱歌么?⑧那些有趣的、飞扬的,色彩鲜明、动人心弦、无比快乐的时光将要一去不复返了。我会永远记住那些和善可爱的面庞,记住你们每个人青春的风采,记住那星光下

风挡雨,无私地为我们全。付出。对着空无一人的寝室依依道了一声:‚兄弟,我走了!‛然詹轻轻掩 上门……(11)再见了,我的恩师;(12)再见了,我的朋友;(13)再见了,我的青春;14)永别了,我的学生时代!(15)青春散场,一幕幕的场景,就像一张张绚丽的剪贴画,串连成一部即将谢幕的电影,播放着我们的快乐和忧伤,记录着我们的青春和过往,也见证着我们的友谊和感情。(16)我们等待下一场开幕。我们将会在前面的旅途上,迎着灿烂的阳光,乘着青春的翅膀,勇敢地飞向梦想的天堂。(文段有删改)15.段①中的‚心痛‛具体是指‚我‛什么样的心情?(2分)

16.文段主要抒发了作者的哪三种思想感情?(3分)

。17.请在段⑨中的横线处根据划线句的文意和结构形式续写出恰当的内容。(3分)18.请为文段拟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作文(50分 某件事情发生以后,人们会对生活、对人生产生深刻的感悟;某段时间消逝以后,在人们的记忆里会留下美好的回忆。听到老师的教诲以后,和朋友分别以后,一场大

雨以后,天亮)以后……请以‚以后‛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抒写真情实感。(50分)

(2009年贵阳市)

参考答案:文段(一)

11.(1)一时间(事情发展的先后)(2)动作描写心理描写(4分)12.抒情议论描写(答出任意两点即可)(2分)

13.记叙了‚我‛因学业不顺,辍学回家务农并屡屡受挫,经父亲的教育和鞭策后,幡然醒悟,又返校复学,直至走向成功这件事。(3分)14.‚我‛辍学回家的原因是略写,返校复学后的事是略写,怀念父亲的眼神也是略写,在家务农一段则是详写。(4分)文段(二)

15.指毕业将至,离别在即,‚我‛心中自然地滋生出一种难以言表的依恋、惆怅、忧愁和感伤等复杂而苦痛的心情。(2分)

16.怀念(依恋、惜别)感恩(赞美)励志(憧憬理想)(3分)

17.谆谆的教诲、无尽的关爱,难以忘怀;深情的话语、鼓励的眼神,万分感动;动情的叙述、精彩的分析,心潮澎湃;……(所写内容只要文意贴切,结构句式与划线句相符即 可。)(3分)

18.毕业抒怀青春感怀毕业之歌惜别怀念‘感恩‘憧憬谢幕与开幕……(标题只要能高度概括文段的思想内容,语言精练即可。)(2分)

19.略。(‚留言‛在内容上要表现出对老师的怀念和感恩、赞美或祝福;情感真挚,语言优美。)(4分)

第二篇:七年级语文下册 15 苏州园林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推荐)

《苏州园林》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掌握“轩榭、丘壑、嶙峋、镂空、因地制宜、重峦叠嶂”等词语。(2)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

(3)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能力,初步学写说明文。(4)揣摩语言,体会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5)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特别是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过程与方法

(1)学生自主预习课文,搜集整理资料,了解我国园林建筑艺术。(2)学生鉴赏品味,研讨探究,教师点拨引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我国园林建筑的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 的特征,并突出这个特征的。

2、学习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

3、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教学难点:

了解文章严谨的结构层次,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特点。教材分析:

本文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作者赞美苏州园林的美如画,实际上也是在赞美中国园林的博大精深,赞美设计者和匠师们巧夺天工的技艺。同时,读者也从中获得了一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型:新授。方法:讲述。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园林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设计巧妙,构思新颖,很有艺术性。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步入叶圣陶老先生的《苏州园林》,一起体会一下它的“美”吧。

二、检查预习:

1、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读音写汉字.xuān xiè {轩 榭)lín xún(嶙峋)jiàn shǎng(鉴赏)zhēn zhuò(斟酌)池沼(zhǎo)丘壑(hè)

镂空(lóu)阑干(lán)模样(mú)2.借助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因地制宜 : 根据个地不同的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自出心裁 :出于自心的创造和裁断。

标本:这里指样本典范 》

败笔 : 写字中写的不好的一笔或绘画中画的不好的部 分。

嶙峋:枯瘦的样子。

3.朗读课文,标记段落序号,了解大概内容,感受文章要点。

思考:⑴本文的体裁是什么?⑵文章主要介绍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⑶从那些方面来具体介绍的?

4.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想法写在下面,课堂交流。

三、自主合作学习

1、朗读课文,自主完成

(1)整体把握课文,划分结构层次,说出文章的结构特点,概括段落大意(2)精读第二段,找出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为了体现这个特点,设计者和匠师们都有哪些讲究?这种追求是为了实现怎样的目的?

4、小组合作,深入探究

(1)课文的第3、4、5、6段内容与第2段是什么关系?你能找出与这些关系照应的句子吗?

(2)课文第7、8、9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与中心有何关系(3)划出文章的结构脉络,体会文章的说明顺序

(4)细读文章第4段,说出本段的说明中心及结构层次,体会说明顺序

四、点拨讲解

1、学习方法指导:抓住事物特征,采用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增强说明效果。

2、板书设计 苏州园林

总: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地位及特点 分: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

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

图画美(总说)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分说)大

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 局部

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角落图画美

门窗图案美(分说)小

屋瓦色彩美 细处 总:总结全文

五、布置作业.运用你从课文中学到的欣赏中国园林的知识,介绍你游玩过的一座园林。提示:①要注意园林各方面的布局是否妥当适宜,具体景物布置是否自然合理。②注意抓住特点来写,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和合理的表达方式。

第二课时

课型:新授、练习。方法:讨论。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苏州园林的美,这节课我们探究一下本文,用怎么样的语言和手法来介绍苏州园林特征的。

二、自主合作学习:

{1}、(范读开头两段)苏州园林的地位和特征

1、请对出“江南园林甲天下”的下联?(苏州园林甲江南)

2、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作者是如何引出苏州园林的? 明确:

a、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标本地位决定了苏州园林值得鉴赏、不该错过,即:窥苏州园林之一斑,见各地园林之全豹!

b、用作比较的方法,通过与其他地方的园林比较,说明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标本。

3、(苏园特征)苏州园林的设计理念是什么?(凭什么能成为中国园林的标本?)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4、(操作方法)如何体现出出入画的原则?

为了达到“完美的图画”的目的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12-21),把握重点部分脉络。

1、让我们一起走入苏州园林,欣赏下面苏园美景图片,说说在这些苏州园林的图画中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看后的感觉如何?

2、同学的感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点评)

明确:有亭台轩榭、有假山池沼、有花草树木、有镂窗廊子……

3、刚才同学们各抒已见,或云园林斗拱飞檐,仿佛鸟儿要振翅欲飞,十分生动;或云园林曲径通幽,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下面老师谈谈我的感想。

明确:或曲径通幽 ,或庭院幽深……倏忽间似乎深谙了其中的深味,转瞬间又无法洞悉其神韵,完完全全被苏园图画的完美、内涵的博大精深折服,却不能用言语表达!

4、下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仔细阅读课文中的三至六段,看看苏州园林在具体设计时是如何体现四个讲究的。

阅读要求:⑴自由读,读准字音,掌握字形

⑵和邻座讨论,尝试画出你认为可以概括各段意思的中心句。提问:a、四个语段按照什么顺序,各语段间能否互换? b、布局、配合、映衬和层次用的是否精准?

明确:“亭台轩榭”是园林中的主要建筑,分布范围广,风格类型一致,用“布局”最能说明这类设置的全局性和整体性。“池沼”在园林景色中主要起连通、映照、组织作用,平旷的图景或大小不

一、相互关联的若干景点,用“配合”一词最为恰当。“花草树木”美在千姿百态的形态组合和万紫千红的光色辉映,因而用“映衬”。“近景远景”不是园中的单一的、某一类,而是同一方面的景色整体画面,所以说“层次”。可见作者遣词很准确,贴切。

(三)详解重点段落,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画意美

1、请同学读第三段,思考

⑴苏州园林中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和其他地方有何不同,为什么要这样?(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突出自然之趣,决不讲究对称。)

⑵这一自然段写法上有什么特色?明确:作者运用比较和比喻的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布局特点有了明确的认识。

2、齐读第四段,试着给语段分层。(精讲)

⑴苏园中是否都有假山和池沼,苏园主人造假山和池沼的原因是什么,遵循的是什么原则? “人道我居城市里,我疑身在万山中” 怡情山水、置身山间,让人暂时“忘却”尘世的喧嚣、烦忧!达到“ 叠山理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

⑵引导分析说明层次。明确:首先说明“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指有创造美的方式方法;技术,指生产操作方面的技能),有“自然之趣”,能使游人“只觉得身在山间”。其次写池沼。先抓住关键,说明“大多引用活水”,然后从动静的配合上说明了苏州园林的池沼多姿多彩,各具匠心又有其共同特色。通过对假山池沼的形象说明,让读者对苏州园林的山水既有画意又有诗意的特点留有深刻印象。

⑶以下有关我校水假山的资料,及《于园》中的语句各表明了什么?

“惠荫园水假山的堆叠技法是采用数十块重达几吨的太湖石,横卧互压互咬,合拢至中间,运用石拱桥的力学原理挑压堆砌而成,在我国园林中堪称孤例。”

“瓜州诸园亭,俱以假山显,胎于石,娠于磊石之手,男女于琢磨搜剔之主人,至于园可无憾矣。”

明确:a、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

b、成功的假山不仅需要奇石和能工巧匠,也离不开园林主人的精心构思;自然界没有长得完全相同的真山,园林中也不应有堆叠得一模一样的假山。一句话,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⑷池沼的安排有何讲究?

池沼大都引用活水,池沼设计因地制宜,桥梁安排决不雷同,河岸边沿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3、指导学习第5自然段。⑴自读这一段,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应注意些什么?

注意高树与低树、落叶树与常绿树、季节不同的花树的相间映衬,栽种中式的藤萝、不栽西式宝塔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行道树。

⑵逐句分析:第一句是中心句。第二、三两句从正面概括说明栽种上“着眼于画意”,是空间上使高低树俯仰生姿,互相映衬;一是根据季节变化“花树相间”,达到四时不谢。第四句从修剪和栽种方面说明“着眼画意”。第五、六两句举例说明苏州园林树木的画意美。

4、讲析第6自然段

⑴在苏园里安排“镂空的花墙、无所依傍的廊子、一面大的镜子……”这样做想达到什么目的?为了避免一览无遗、为了体现柳暗花明;为了增加景致的深度、层次和观赏点;为了给人“如在画中、美不胜收”的感觉。

⑵你能运用刚学到的知识,谈谈你对杜甫的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的理解吗?窗子本来是起阻隔作用的,可是推开窗户,西边的山岭,白雪皑皑,尽收眼底,反而别有洞天,是景外有景,景中有景……

(四)、略谈其他段落

1、完成或达到了四个讲究后苏州园林就可以成为处处完美了吗?苏州园林大处十分讲究,是“一幅完美的图画”,小处也“不可忽视”,更进一步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处处入画”。

2、苏州园林各个角落都注意画意美,门和窗简朴而别具匠心。苏州园林的彩绘也“自出心裁”。这几节是紧紧围绕“处处入画”的说明中心来说明的,而且巧妙地照应了第一段中“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之句。

三、反馈和迁移

1、设计者和匠师们的设计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完美的图画的效果,你能从文中找到例句证明吗?(从游览者的角度来谈)

2、游览苏州园林有没有最佳观赏角度和观赏时间?谈谈你的看法!“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角度)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3、“鱼戏莲叶间”和“荷动知鱼散”这两句诗意境上有何不同,你更喜欢哪句?)文章结尾叶老说“可以说的不止以上这些”的确,苏州园林值得我们了解的还有很多很多,介绍苏州园林的方法和思路也不会只有本文的一种。它要我们亲身去体验、用心去品味、执画笔来描绘、写文章来赞美……

四、小结。

本文由总到分地说明了各具特色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角度)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表现了对苏州园林的赞美和眷恋之情。

五、作业。

第三篇:新教材五四制英语单词七年级下册

Unit 1 1.情景喜剧

2.新闻节目,新闻 3.肥皂剧

4.教育的,有教育意义的 5.打算,计划 6.希望

7.查明,弄清 8.讨论,商量 9.忍受,站立 10.发生,出现

11.也许,可能,可以 12.预料,期待 13.笑话,玩笑 14.喜剧,喜剧片

15.毫无意义的,意思不明确的 16.行动 17.动作影片

18.动画片,卡通片 19.文化,文明 20.著名的,出名的 21.出现

22.开始变得,变成 23.富有的

24.获得成功的,有成就的,有成效的25.可能,可以

26.主要的,最重要的 27.原因,理由 28.普通的,常见的 29.电影

30.不幸的,不吉利的 31.失去,丢失 32.女朋友

33.愿意的,准备好的 34.愿意迅速做某事 35.人物,角色 36.简单的,易做的 37.装扮,乔装打扮 38.代替,替换 39.陆军,陆军部队 40.干得好

Unit 2

1.长大,成熟,成长

2.计算机程序,设计员,编程人员 3.厨师;烹饪,煮

4.医生

5.工程师 6.小提琴手 7.驾驶员,司机 8.飞行员 9.钢琴家 10.科学家

11.确信,对…有把握 12.确保,查明

13.学院,大学,高等专科学校 14.教育 15.药,医学

16.综合性大学,高等学府 17.伦敦

18.文章,论文 19.邮寄,发送 20.决心,决定 21.队,组 22.外国的 23.能够

24.能够做某事

25.表示疑问,怀疑,提问,质询 26.意义,意思 27.讨论,商量

28.承诺,诺言;许诺,承诺,答应29.开头,开端 30.在…开始 31.改进,改善 32.写下,记录下 33.身体的,肉体的 34.他(她,它)们自己 35.关于,与…有关系 36.自我改进,自我提高 37.学着做,开始做 38.业余爱好 39.每周的

40.学校作业,功课 41.自己的,本人的 42.个人的,私人的 43.关系,联系

Unit 3 1.纸,纸张 2.污染,污染物 3.预言,预测 4.将来,未来 5.污染 6.环境 7.行星

8.地球,世界 9.种植,植物

10.参加,参与,部分 11.参与某事 12.和平13.海,海洋 14.天空

15.宇航员,航天员 16.公寓套房 17.火箭

18.太空,空间

19.太空站,宇宙空间站 20.人的,人本性的,人 21.仆人

22.有危险的,不安全的 23.已经,早已 24.工厂

25.多次,反复地

26.相信,认为有可能

27.不同意,持有不同意见,有分歧28.甚至,连,愈加 29.许多,大量 30.形状,外形

31.倒塌,跌倒,掉落 32.突然倒下,跌倒,倒塌 33.在…里面 34.寻找,寻求

35.可能存在或发生的,可能的 36.不可能存在或发生的,不可能的37.一方(的意见,态度,立场)38.很可能,大概 39.在…期间 40.假期,假日 41.单词,词

Unit 4

1.摇动,抖动 2.奶昔

3.食物搅拌器 4.接通,打开 5.剥皮,去皮 6.倒出,倾倒 7.酸奶 8.蜂蜜 9.西瓜

10.勺,调羹 11.锅

12.增加,添加 13.最后,最终 14.食盐 15.食糖

16.干酪,奶酪 17.爆米花 18.玉米,谷物 19.机器,机械装置 20.掘,凿,挖 21.洞,孔,坑

22.夹心面包片,三明治 23.黄油,奶油 24.火鸡

25.莴苣,生菜 26.片,块,段 27.感恩节

28.传统的,惯例的 29.秋天,秋季

30.漂泊者,旅行者,游客 31.英格兰 32.庆祝,庆贺 33.使混合,融合 34.甜椒,柿子椒 35.使充满,装满 36.烤箱,烤炉 37.盘子,碟子

38.遮盖,覆盖;覆盖物,盖子39.调味肉汁

40.接待,服务,提供 41.温度,气温,体温

Unit 5 1.使做好准备,把…准备好 2.为…做准备 3.考试

4.流行性感冒,流感 5.有空的,可获得的 6.其他时间,别的时间 7.到…时,直到…为止 8.悬挂,垂下

9.常去某处,泡在某处 10.及时赶上,接住,抓住 11.接受 12.拒绝 13.前天 14.后天 15.工作日 16.照顾,照料 17.邀请,请柬 18.拒绝

19.回答,答复

20.转寄,发送,向前,前进 21.删除

22.打印,印刷

23.令人悲哀的,令人难过的 24.再见 25.去旅行 26.高兴,愿意 27.准备,准备工作 28.胶水

29.没有,不(做某事)30.惊奇的,感觉意外的 31.盼望,期待

32.接到(某人的)信、电话等33.乔迁聚会

34.开幕式,落成典礼 35.音乐会,演奏会 36.校长

37.大事,公开活动,比赛项目38.客人,宾客 39.日历,日程表 40.白天,日渐

Unit 6

1.会议,集会,会面 2.录像带,录像 3.组织,筹备

4.炸土豆片,炸薯条 5.巧克力

6.难过,失望,沮丧 7.出租汽车,的士 8.劝告,建议 9.旅行,游历

10.代理人,经纪人 11.专家

12.保守秘密

13.(13-19岁的)青少年 14.正常的,一般的 15.除非,如果不

16.无疑,肯定,当然,行 17.钱包 18.英里

19.发怒的,生气的

20.善解人意的,体谅人的 21.粗心的,不小心的 22.错误,失误 23.他自己

24.小心的,细致的,精心的,慎重的 25.劝告,建议 26.解决,解答 27.步,步骤 28.相信,信任 29.经验,经历 30.分成两半

31.在中途,到一半,部分地做到或达到

Unit 7

1.问题,事情

2.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3.疼痛的,酸痛的 4.感冒

5.胃痛,腹痛 6.胃痛 7.脚,足 8.颈,脖子 9.胃,腹部 10.咽喉,喉咙 11.发烧

12.躺,平躺 13.躺下

14.放松,休息 15.咳嗽

16.X射线,X光 17.牙痛 18.量体温 19.头痛 20.发烧

21.间歇,休息 22.休息

23.使疼痛,受伤 24.她自己

25.绷带,用绷带包扎 26.生病的,有病的 27.膝盖,膝 28.鼻出血 29.击,打 30.呼吸 31.晒伤的 32.我们自己

33.登山者,攀登者 34.习惯于…,适应于… 35.危险,风险,冒险

冒险(词组)36.事故,意外遭遇 37.情况,状况 38.千克,公斤 39.岩石

40.用尽,耗尽 41.刀

42.离开,不工作,从…去掉 43.切除 44.血

45.意思是,打算,意欲 46.离开,从…出来 47.重要性,重要 48.决定,抉择

49.限制,约束,管理 50.掌管,管理 51.勇气,意志 52.死,死亡 53.放弃

54.问题,苦恼 55.护士

Unit 8

1.打扫或清除干净 2.欢呼,喝彩

3.使变得更高兴,振奋起来 4.分发,散发

5.义务做,自愿做;志愿者 6.想出,提出 7.推迟

8.标志,信号

9.公告牌,通告,布告 10.分发

11.打电话给某人,征召 12.曾经…, 过去… 13.孤独的,寂寞的 14.照顾,非常喜欢 15.无家的 16.募集,征集 17.独自,单独 18.修理,修补 19.安装,使固定 20.修理,装饰 21.赠送,捐赠

22.(外貌或行为)像 23.破损的,残缺的 24.车轮,轮子 25.信,函 26.女士,小姐 27.建起,设立

28.丧失能力的,有残疾的 29.影响,有作用 30.瞎的,失明的 31.聋的

32.想象,设想 33.困难,难题 34.开,打开 35.门

36.拿,提,扛 37.训练,培训 38.激动的,兴奋的 39.训练,培训 40.仁慈,善良 41.聪明的,聪颖的 42.理解,领会 43.变化,改变

44.几个,数个,一些 45.强壮的,强健的 46.感觉,感触 47.满足,满意 48.高兴,愉快 49.物主,主人

50.参加…选拔,试用

51.(尤指长途)旅行,行程

52.兴趣,关注;使感兴趣,使关注 53.先生

54.夫人,女士 55.工程,项目 56.教练

第四篇:七年级语文下册 17 说“屏”练习鲁教版五四制

《说“屏”》

一、给加粗字注音

韶光()伧俗()休憩()相称()曲屏()锦屏()()

二、根据所给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无益地耗费劳力。______________ 2.创作出来的物体形象。___________ 3.恰当,恰如其分。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___________

三、选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按屏的建造材料及其装饰的________程度,分为金屏、银屏、锦屏、木屏、竹屏等。

A.美丽 B.秀丽 C.美观 D.华丽

2.可是总勾不起我的诗意,原因似乎是造型不够________,色彩又觉伧俗。A.精巧 B.轻便 C.轻巧 D.精密

四、阅读

(一)“屏”,我们一般都称“屏风”,这是很富有诗意的名词。记得童年与家人在庭院纳凉,母亲总要背诵唐人“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其情境真够令人销魂的了。后来每次读到诗词中咏屏的诗句,见到古画中的屏,便不禁心生向往之情。因为研究古代建筑,接触到这种似隔非隔、在空间中起着神秘作用的东西,更觉得它实在微妙。我们的先人,善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关健是在一个“巧”字上。怪不得直至今日,外国人还都齐声称道。

1.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在括号内。(1)()—()(2)()—()

2.解释加粗字:令人销魂()齐声称道()3.为什么作者认为“屏风”是个很有诗意的名字?

4.屏风有什么特点?

5.起初作者对屏风有什么感情?后来因为研究古代建筑,又对屏风有了什么新的感受?

(二)楼

“重屋曰楼”,这是古人常说的一句话,从古代建筑实例来看,这“重”字不限于两重,二层以上的就可称之为“楼”。楼有很广泛的用途,在宋画《清明上河图》中绘 1 有作为商业建筑的茶楼酒肆;在明、清的住宅和园林中有作为卧室、书房和观赏风景的楼,如“见山楼”“明瑟楼”“听橹楼”等等。古代建筑中还有许多不同于前者的楼,如汉画像石所刻的大住宅旁的“望楼”,北宋在汴梁城中所建监视火警用的“望火楼”,古代城防工程中的敌楼、城楼,许多古城中的钟楼、鼓楼。它们虽然很高,但多数不是“重屋”,下半部有的以木构架支撑,有的是夯土台或城墙。楼的体型繁简不一,人们常见的钟楼、鼓楼、城楼是较简单的型式,历史上曾出现过体型非常复杂的楼,如宋画中的黄鹤楼。类似这样的建筑今天已不多见,仅山西省还幸存有明、清所建的万泉飞云楼和介体玄神楼,是极宝贵的遗构。

阁在古代往往是对收藏贵重文献的建筑的称呼。历代的寺院中常可见到“藏经阁”这样的名字;汉代曾建有藏书的“天禄阁”“石渠阁”;清代乾隆皇帝为收藏四库全书,专门修建类似国家图书馆性质的“内廷四阁”,即北京故宫的“文渊阁”,沈阳的“文溯阁”,圆明园的“文源阁”,承德避暑山庄的“文津阁”。这四阁的建筑形式均仿宁波私人藏书的“天一阁”,做成长方形平面,两坡硬山顶,二层楼,阁的正面满开山窗。其余三面都是实墙。

阁在园林中是作观赏风景用的建筑。例如苏州拙政园的“留听阁”,命名用了“留得枯荷听雨声”这句诗的意思,表明建它是为了欣赏荷花。

在一些宗教建筑群中,供奉高大佛像的多层建筑也被称为阁,如辽代建筑的河北蓟县独乐寺“观音阁”,明代建筑的广西容县“真武阁”,清代建筑的承德普宁寺“大乘阁”、颐和园“佛香阁”等。它们的平面有长方形、凸字形、八角形,立面造型挺拔庄重,是中国多层木构建筑的代表。其中“大乘阁”在现存木构建筑中高度居第二位(39米多),“佛香阁”高度居第三位。

亭是我国园林中几乎不可缺少的建筑,无论公园、私园,大园、小园、古园、今园,都可找到亭子。在我国古典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名篇描写了亭子,至今脍炙人口。亭既是供游人在内停留小憩的得景建筑,又是供游人自外观赏的点景建筑。例如苏州拙政园西部的“补园”,本来是另一家的园子,园内小山上有一座“宜两亭”,这个亭名据说寓意是“一亭宜作两家春”。登上这个亭子,就可以饱览两园春色。由于亭子是点景建筑,人们对它们的体型推敲得更为细致,总是力求完美。匠师们依据它们所处的不同自然环境,常把它们的平面设计成三角、四面、六边、八边、扇面、圆形、梅花等不同的形式,供人们欣赏。

轩是古典园林中观赏性的小建筑,也是起点景作用的,但在轩中往往陈放简单家具,供人们饮茶、下棋、鉴赏书画使用,这是和亭不同的地方。轩可以露在水边,也可以隐于半山,建筑布局较为自由,风格也多轻盈疏朗。网狮园的“竹外一支轩”和颐和园的“写秋轩”,代表了私家园林和皇家园林中轩的不同形式。

1.文中作者是如何介绍说明每种建筑的?

2.阁与楼彼此相近,作者怎样抓住阁的特征,将阁与楼区分清楚的?

3.作者是如何比较轩和亭的特征的?(用原文语句回答)

4.本文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举例加以说明。

(三)漫话扇子

有风不动无风动,不动无风动有风。

这是民间流传的一个谜语。稍加思索,不难猜出它的谜底是扇子。提到扇子,我们总会想到它在炎炎夏日,驱酷暑送清风的功劳。可是,你知道扇子在我们这个文明古国的历史么?

我国是扇子的故乡,扇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很早以前,古代的能工巧匠就开始制作扇子,而且由于时代不同,扇子的样式也不断发生着变化。最初的扇子叫羽扇,是用鸟的羽毛制成的。工匠们采集飞禽羽毛,选用其中又长又美丽的,按颜色配在一起,制成一把把美丽的羽扇。不过,羽扇刚诞生时,并不用于扇风解暑,而是由侍者手持,为帝王遮风蔽日,有时也作为仪仗。只是到了汉代,羽扇才有了今天的用途。羽扇产生后,很快就成为文人儒将的爱物。《三国演义》中足智多谋的孔明军师,手中常常轻挥一把鹅毛扇,神态潇洒地运筹于帷幄之中。这鹅毛扇就是羽扇的一种。苏东坡在词中这样描写周瑜: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寥寥数语,为我们描绘出一位风流倜傥的都督形象。由此可见,羽扇在三国时期已经普遍被人们使用。

大约在汉末,又出现了一种新扇子——团扇。用竹木或兽骨做柄,竹篾或金属丝做成圈,蒙上白色的绢、纸而成。聪明的艺术家又在扇面上题诗作画,团扇就更精美了。唐朝 A 的《 B 》中有“轻罗小扇扑流萤”的诗句,这里的“轻罗小扇”应该就是指这种小扇子。随着历史的发展,团扇渐渐只成为小姐贵妇们的宠物。《红楼梦》里的“宝钗扑蝶”中,薛宝钗拿的就是这种扇子,只不过扇面上的图案是用五彩丝绣成的。团扇上的图案或是花鸟虫鱼,或是古代仕女,件件都是精美的工艺品。

大概在唐代,折扇从朝鲜传入我国,开始得到一些官僚贵族、文人墨客的喜爱。这种扇子是由竹、木、象牙等做骨架,上面蒙上纸或绢做成。可以折叠,打开有30~40厘米宽,而折上只有2~3厘米宽,30厘米来长。它比较耐用,携带方便,因而久盛不衰,我们今天大多也使用这种扇子。折扇有几十种,最常见的扇面是纸的,上面或题诗,或绘画,或诗画俱全。在扇面上作画,宋朝时就有这种风气。北宋画家郭熙年迈时曾在扇面上画了一幅风景画,后来这把扇子被苏东坡得到。苏东坡对郭熙绘画技术赞叹不已,亲自为画题诗,成为宋朝一段佳话。

随着扇子的发展,扇子艺术产生并发展起来。明朝画家唐伯虎经常在扇面上作画题诗。他作画题诗的扇子,成为后人收藏的艺术珍品。

到了近代,有许多画家还举办了扇画展览。朱孔阳先生是我国现代杰出的画家、书法家。他当年在上海卖艺时,曾与陶冷月先生合办扇展。陶先生作画,朱先生挥毫作书,“陶朱公卖扇”,一时传为美谈。

除了上面介绍的几种扇子外,我国劳动人民多使用植物的茎叶做成扇子。如葵扇、蒲扇、棕榈扇等。这些扇子虽不能登“大雅之堂”,但物美价廉,经久耐用,又能就地取材,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

我国的扇子不但种类繁多,而且制作精巧,有许多是精美工艺品。其中浙江杭州的黑纸扇、湖州的羽毛扇、广东新会的葵扇、四川自贡的竹丝扇,被誉为“扇子之王”,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

扇子的制作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扇子艺术也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一部分。

1.请为A处填上作者的名字________;B处填上作品的名称________。2.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文中抓住它的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加以说明的。

3.文中主要说明了几种扇子的样式?它们各具有什么特点?

4.为什么“植物茎叶做成的扇子”不能“登‘大雅之堂’”,却受到人们普遍喜爱?

5.文章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参考答案:

一、sháo;cāng;qì;chèn;qǔ;jǐn;píng

二、1.徒劳 2.造型 3.得体 4.因地制宜

三、1 .D 2.C

四、(一)1.(1)善—擅(2)健—键 2.销:离散,消失。称:称赞。3.因为小时候受到古诗词中有关绘屏或咏屏的佳句的影响,就觉得屏风充满了诗意。4.似隔非隔,在空间起着神秘的作用;功能与美感相结合。5.起初作者对屏风充满喜爱与向往之情,后来对屏风的认识加深了,认为它实在是微妙,对它的感情也加深了。

(二)1.首先从楼的名称的意义、用途和体型来介绍楼的建筑特征;然后从阁的功用特点来介绍阁的建筑特征;接着从亭的功用和体型、轩的用途和风格介绍其建筑特征。2.作者介绍阁的特征,抓住了它功用上的特点来说明,这也是与楼最明显不同的地方,这样就把阁与楼区分清楚了。3.轩是古典园林中观赏性的小建筑,也是起点景作用,但在轩中往往陈放简单家具,供人们饮茶、下棋、鉴赏书画使用,这是和亭不同的地方。4.文中运用了分类别的方法来讲述几种古代建筑特征;介绍亭时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 方法:“例如苏州拙政园西部的‘补园’……”;介绍阁时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其中‘大乘阁’在现存木构建筑中高度居第二位(39米多),‘佛香阁’高度居第三位。”

(三)1.杜牧;秋夕2.扇子;繁多的种类和制作的精巧 3.主要介绍了三种扇子的样子:羽扇、团扇、折扇。羽扇是用鸟的羽毛制成的。最初它并不是用于扇风解暑,而是由侍者手持,为帝王遮风蔽日,有时也作为仪仗。到了汉代,羽扇才有了今天的用途。团扇由竹木或兽骨做柄,竹篾或金属丝做成圈,蒙上白色的绢、纸而成。而且可以在扇面上题诗作画。折扇是从朝鲜传入我国的,开始得到一些官僚贵族、文人墨客的喜爱,这种扇子用竹、木、象牙等做骨架,上面蒙上纸或绢做成,可以折叠,较为耐用,携带方便,所以今天人们也仍在使用它。4.它物美价廉,经久耐用,又能就地取材,所以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5.时间顺序。

第五篇:七年级语文下册 17 说“屏”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

《说“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说明的对象及特征,了解“屏”的有关知识。

2、了解中国古代的屏风,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3、让学生掌握说明文的基本写法,实际运用,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过程与方法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自学讨论法、创设情境法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屏为媒介,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体会作者的感情,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装点更加美好的生活。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屏”的有关知识,体味语言,弄清文中古诗句的含义。教学难点:

1、体味本文生动的语言,理解引用的古诗词的诗意。教学过程:

一、导入:师提问:“同学们听说过我国有一种名叫屏风的家具吗?”学生回答后,展示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屏风的图片,请同学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多媒体展示)师:“那这种家具有什么作用呢?”(起遮挡视线和装饰的作用)

师:看来同学们对屏风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今天我们要一起来学习陈从周先生的《说“屏”》,更多地了解美丽的屏风。

二、检查预习情况,弄清重点词语的读音。

流萤 帷幕 忒 书斋

韶光 休憩 伧俗 闺房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回顾学习说明文的基本方法(步骤),师生先朗读,再根据这个方法自学课文。遇到困难可小组讨论或者询问老师。出示问题提示有困难的同学:

①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作者从哪几方面说明其特点? ②本文运用的是哪一种说明顺序?

③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举例具体说明作者运用什么说明方法说明了说明对象的什么特点。写说明文时,依据什么来选择说明方法?

④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举例说明。(评点时侧重①③)

2、谈谈文中作者对屏的感情是怎样的?

明确:受古诗词及古画的影响,小时侯就对屏风产生喜爱、向往之情;后来在实际接触和研究工作中,对屏风的认识更深,感情加深,为我国有如此巧妙的屏风而自豪。

四、练一练,说一说(任选一题)。

1、多媒体展示几幅屏风图,现场讨论准备,让学生扮演店主和顾客,出售屏风。

2、学生展示课前准备的工艺品,作一段说明。

让学生了解向别人介绍一件物品时,可介绍它的质地、特点、作用,也可和同类事物作比较说明。把所学的说明文知识学以致用,使学生明白生活处处皆语文。

五、作业布置:

1、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的国家,像这样的有较高的审美和实用价值的工艺品不计其数,他们漫漫演变成了一种器物文化,如中国的茶具、扇子、雨伞、陶瓷、编织工艺品等。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为有如此丰富的文化遗产而感到自豪,更有责任把这种文化发扬光大。请同学们任选一种工艺品,写一段说明,200字左右。

下载人教版五四制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五四制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教七年级语文下册工作总结3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七(5)班的语文教学工作。又是一个学期的收尾工作,回想这一学期一路走过来,就像五味瓶,但体会收获却很多。一学期来,我不断追求......

    【金识源】2015七年级语文下册 12 冬日看海人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

    《冬日看海人》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积累并运用语言。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入境悟情,体会关键句的含义。 3、感受并掌握本文的写......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题 命题老师寄语:有付出必有回报。半学期的刻苦努力,你会惊奇地发现你有多棒:学习自信,见解独特,想象丰富„„请你赶快拿起笔,将累累的硕果记录在这张试卷上,......

    七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范文大全

    一、选择题(共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玫瑰(guī) 吹拂(fú) 舢板(shān) 心悸(jì) B.浏览(liú) 汹涌(xiō ng yǒ ng) 竹篙(gāo) 模样(mó) C.湍急(tuān......

    七年级下册语文试卷(期中)

    七年级语文期中试卷(本卷共24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相信你能考出水平,收获喜悦。 卷面书写(4分)要求: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字迹清楚......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精选合集)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题 姓名:得分 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亲爱的同学: 只要你心境平静,只要细心、认真地阅读、思考,就会感到试题并不难。一切都在你的 掌握之中,请相信自己......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

    说明:本试卷共四大题,共4页。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7分)1、选出下面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2分)A、体魄(pò) 菜畦(wā) 收敛(1iǎn)泯然(mǐng)B、炽痛(chì) 镐头(gǎo)......

    人教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资料

    一、生字新词 第六单元复习资料 巢 (cháo) 瞅(chǒu) 雏(chú)呷(xiā) 垂蔓(chuí màn) 眼睑(jiǎn) 眸子(mïu) 流泻(liú xiè)斑斑驳驳(bān bó) 生意葱茏(shēnɡ yì cōnɡ lïn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