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09-2011年)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教委等八部门制订的《上海市特殊教育三
年行动计划(2009-2011年)》的通知
沪府办发〔2009〕32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市教委、市发展改革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卫生局、市编办、市残联制订的《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2009—2011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九年八月三十一日
上海市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2009—2011年)
特殊教育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重视和发展特殊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关注民生,关爱弱势群体,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本市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本市特殊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基本形成了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特殊教育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送教上门、社区教育为补充的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互相衔接、普特融合的特殊教育体系。通过率先实施对特教学校学生免费义务教育,积极开展帮困助学工作,保障残疾学生的受教育权,满足了不同残疾类型和程度残疾学生的各种教育需求。特别是近年来,高中阶段特殊教育和高等特殊教育得到较快发展,开展盲、聋残疾学生在普通高校随班就读的尝试取得了成效;加大特教经费投入力度,引进现代信息、康复等先进的设施设备与技术,改善了特殊教育的办学条件;积极开展特教课程改革,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了特殊教育质量;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特殊教育教师待遇,促进了师资队伍的稳定。
本市特殊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发展程度同发达国家与地区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特殊教育支持保障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适合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和运作机制还需完善;残疾儿童发现、诊断、评估、转介、安置、服务网络亟需建立,教育与医学手段有效整合、建立特殊教育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的研究有待开展;特教师资的专业化水平需进一步提高。为加快本市特殊教育国际化、现代化的进程,建立有利于残疾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特殊教育支持保障体系,促进特殊教育内涵发展,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重视特殊教育。积极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9〕41号)、《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教育综合改革率先基本实现上海教育现代化的若干意见》和《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落实《上海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和《上海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通过三年的努力,建设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特殊教育事业,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配置特教资源,加强医教结合研究,提高教育与康复质量,使本市的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更好地满足残疾学生的发展需求。
二、主要目标
积极推进特殊教育现代化,优先发展特殊教育、优化配置特殊教育资源、创设优良成长环境。以实施“医教结合、按需施教、开发潜能、人人有所发展”为目标,提高特殊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构建满足残疾学生身心全面发展需求、医教有机整合的特殊教育支持保障体系。全面提高特殊教育发展水平,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残疾儿童发展的良好氛围。具体包括:
(一)优化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全市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校舍与场地符合特殊教育需求,聋校、辅读学校教学与康复设施设备达到《上海市聋校、辅读学校教学与康复设施设备装备标准(试行)》(沪教委基〔2007〕47号)要求。按照《关于加强随班就读工作管理若干意见》(沪教委基〔2006〕29号)要求,配置随班就读资源教室。改善学前特教办学设施设备,满足学前儿童康复需求。
(二)创建医教结合的特教课程体系。开展特教康复课程研究与开发,为残疾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提高特殊教育质量。
(三)开展特教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按照沪教委基〔2006〕29号文的要求,配备巡回指导教师、资源教师和康复专职教师。对所有巡回指导教师、资源教师和康复专职教师,进行特教与康复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
(四)建立各部门分工合作、教育与医学相互结合的特殊教育医教结合信息平台、服务网络和运行机制。
三、具体措施
(一)多途径实施特殊教育机构建设,创设良好的教育与康复环境。
1.加强义务教育阶段特教学校建设。各区县要通过搬迁、扩建、改建等多种方式,对特教学校进行改造,增设无障碍设施,配齐必需的专用教室,使校舍场地面积和功能满足不同类型残疾学生生活、学习和康复需要。
2.根据市颁装备标准和本地区残疾学生的特点配备聋校与辅读学校的教学与康复设施设备,使设施设备数量和功能满足特教学校实施教育教学与康复的需要。
3.积极发展学前特殊教育,根据本地区人口分布情况与残疾儿童的实际需求,对学前特教进行合理设点布局,为学前特教机构配置必需的教育与康复设施设备。
4.在随班就读学生超过10人以上的中小学设立资源教室,并根据各校随班就读学生的实际需要,配置必需的设施设备和丰富的教具、学具、图书资料等教育教学资源,满足随班就读学生个别化教育需要。
5.大力推进残疾人高等教育,各普通高校积极利用现有资源,从符合残疾人特点、与残疾人就业相适应的要求出发,拓宽招收残疾人的专业种类,努力满足残疾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二)加强康复课程建设,完善特教课程体系。
1.开发适合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等不同年龄阶段和盲、聋、弱智、自闭症、脑瘫等不同残疾类型学生发展需求的相关康复课程指南,编制相关的教师指导用书。
2.研究与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开发残疾学生的潜能。针对残疾学生的特
点,运用教育与医学等多种手段,实施教育与康复服务,开展个别化教育与康复训练,促进残疾学生全面发展,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开展特殊教育评价研究,建立适合残疾学生特点的特殊教育评价体系,对残疾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评价。
(三)规范随班就读管理,提高随班就读工作水平。
1.建立健全随班就读工作管理制度,明确随班就读工作任务与要求,建立规范的工作程序。
2.加强对随班就读学生的发展性评估,在此基础上,对其安置方式、教育目标、课程、教育内容、评估内容与方法等进行整体设计,注重潜能开发,实施个别化教育,使随班就读学生得到充分发展,提高随班就读教育教学质量。
3.发挥各类特教康复指导中心的作用,按要求开展特教康复指导中心的基本建设,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完善管理、指导、研究、培训、服务等五大功能。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1.研究制定特殊教育教师管理方法,修订与完善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并保障落实,使特教学校教师结构、岗位设置符合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工作需要。
2.建设一支随班就读资源教师队伍,有随班就读学生的普通学校根据实际需要,配备资源教师,负责本校随班就读学生的教育教学工作。每个区县根据实际需要,配备特教巡回指导教师,负责对本区县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工作的巡回指导。各类特教学校应根据需要配备专职康复教师,负责对本校残疾学生的康复训练。
3.开展在职教师与新教师特教岗位证书培训与考核,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4.建立特教教师在职培训长效机制,研究并编制特殊教育教师培训课程与教材。对全体特教学校专职康复教师、资源教师及巡回指导教师开展上岗培训和康复知识与技能培训,使其掌握本岗位的工作要求与相关的康复知识与技能。对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教师开展特殊教育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使其了解残疾学生的特点,并掌握基本的教育原理与方法,提高开展特殊教育的能力。
5.加强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养,通过组织特教教师出国培训、考察和引进国外特教专家来沪讲学等方式,对特教教师进行培训,使其了解国际特教发展的新趋势,掌握先进的特殊教育理念、方法与技术,提高特教实践与研究能力,成为特教学科带头人,从而形成一支特教骨干教师队伍。
6.探索特教教师双学历职前培训机制,使特教教师具备开展医教结合特殊教育的学识与能力,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五)实施资源整合,构建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服务网络。
1.建立残疾儿童筛查、检测、建档、转介、安置网络化的运行机制。实施定点、定标准的医学检测制度。建立医学检测定点单位,确定专人负责对残疾儿童的检测工作,全市统一检测工具与标准,加强对检测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根据残疾儿童入学检测与评估结果建议安置形式,对残疾儿童实施随访、跟踪服务。
2.建设残疾儿童筛查、首诊报告信息平台,建立残疾儿童资料库,实现残疾儿童信息资源共享。
3.探索建立顾问医生制度等多种医教结合模式,实现特殊教育机构中残疾儿童教育与康复手段的有机整合。
4.加强特教资源中心建设,为残疾学生及其家长、教师及各级各类残疾人教育与管理机构提供指导与服务。在完善对现有区县特殊教育康复指导中心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依托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加强视力残疾和听力残疾教育康复指导中心的建设;依托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建立市特殊教育资源中心,明确市资源中心和各特教康复指导中心的功能定位、工作职责,形成网络化的运行机制。
(六)各部门、各区县各司其职,完善特殊教育管理体制。
1.各级政府将特殊教育的发展纳入当地教育事业发展的整体规划,根据区域内实际,对特教事业发展作整体规划,并根据全市整体部署,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区特点的特殊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切实解决当前特殊教育事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整合各方面力量加以实施。
2.市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相关社会团体各司其职、加强合作,研究与制定相应政策,切实解决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尤其是实施三年行动计划中的经费、师资等困难与问题,使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有新的突破。
教育部门统筹制定本市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实施对特教机构的管理和特教师资队伍建设,对残疾儿童进行合理安置,开展课程建设与教科研,确保特殊教育质量。
发展改革部门将特殊教育事业纳入本市社会事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对特教学校进行合理设点布局,研究制定并推进实施特教学校建设标准。
民政部门研究与制定残疾学生帮困助学政策,关心残疾学生生活,配合教育部门做好重残学生的教育与康复工作。
财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适合特殊教育发展需求的经费投入政策,并根据有关规定,为本地区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提供经费保障。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研究制定教师待遇、职称评定标准等特殊教育教师管理政策,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卫生部门负责对残疾儿童的检测与筛查,建立残疾儿童资料库,组织力量为特教机构提供康复服务。
编制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合理配备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职工,为本市特教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保障。
残联开展残疾儿童的调查摸底工作,并协助教育部门做好残疾学生的入学安置、康复、职业技术教育和残疾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工作,协助卫生部门做好残疾儿童资料库的建设工作。
3.定期召开由市教育、发展改革、民政、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编制、残联等部门与社会团体参加的特殊教育工作联席会议,研究与协调解决特殊教育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加强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各区县建立相应的联席会议制度,形成各部门协作、支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机制。
4.建立上海市特殊教育专家咨询委员会。由市教育部门牵头,聘请本市著名儿童医学、康复、心理、特殊教育专家,对本市特殊教育的重大决策、特殊教育与康复工作进行咨询与指导。
5.建立残疾儿童入学鉴定委员会。由各区县教育部门牵头,医学、康复、心理、特殊教育专家、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共同参与,根据鉴定结果及学生的实际表现,对残疾儿童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估,提出安置与个别化教育建议。
(七)增加资金投入,确保特教事业持续稳定发展。
1.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各区县要按照有关规定,将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纳入教育经费预算,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根据市颁布的定额标准拨付。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
2.完善特殊教育帮困助学机制。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免费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对家庭困难的残疾学生帮困助学工作。研究制定特殊教育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实施免费教育的政策。
3.加强特教经费管理。市、区县教育部门健全特殊教育经费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八)加强督导,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1.各区县要将特教事业发展纳入当地教育督导工作中,定期不定期的对特教工作开展专项督导。
2.市教育督导部门要组织力量对各区县实施三年行动计划的情况进行督导,市教育部门根据督导结果,对成绩显著的区县教育部门进行表彰。
3.加强对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宣传,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上海市民政局
上海市财政局
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上海市卫生局
上海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
二○○九年八月十八日
第二篇:上海市特殊教育考察报告
上海市特殊教育考察报告
何文明
4月24日至27日,我们组织部分教师赴上海学习考察特殊教育。我们先后考察了上海市第一聋校、第四聋校、聋哑青年技术学校和卢湾区辅读学校。笔者作为湖南省特殊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及盲聋弱智教育专业部负责人,并就上海市特殊教育发展作了比较详细的了解。通过听领导介绍、进课堂听课和查阅有关资料,我们感觉到上海市的特殊教育无论在教育对象的数量和类别上,还是特殊教育的质量上,都发展很快,给我们很多教育和启发。
教育零拒绝健全的管理
负责上海市特教事业发展的主要职能部门是市教委。教委副主任直接分管特殊教育工作,各个处室及部门的负责人定期研究解决当特教发展问题,并形成“特教工作要点”,基教办具体负责协调和各区(县)的行政管理,市师资培训中心、教研室、教科院负责培训、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各区(县)由分管局长和科长直接管理,特教指导中心具体负责特殊教育工作。
上海市对特教学校的管理主要采取市、区双重管理的办法。1998年上海市对聋校重新进行布局调整后,全市只有4所聋校,其中3所为义务教育学校,1所为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由于聋校数量少,区教育局难以对学校业务进行管理和指导,上海市的做法是区负责学校党务和人事工作,市教委教研室特教部负责全市特教学校的业务管理,对全特教学校进行业务检查和考核。对于初中毕业的学生由市教委统一组织毕业考试,对于考试合格的学生发给初中毕业证。这样,避免了特教学校因量少而业务管理无人过问或管理不到位的状况,特教学校之间也有了竞争,纷纷通过强化内部管理和教育科研等途径来提高办学质量,受到老师和家长的欢迎。我省如果有可能也可参照上海的做法,各个市州特教学校的党务和人事由市州管理,而业务归口到省教育厅和省教科院特教研究室管理。这样有利于全省统一布局,避免只发展聋校的单一畸形局面,也有利于各校竞争发展,避免特校“资源高消耗,效益低产出”的状况。专业的师资
上海市特殊教育的迅速发展离不开一支过硬专业技能的师资队伍。上海市第四聋校的办学质量是全国有名的学校,学校三位校长都是全国著名特教专家,学校的口语教学改革在全国推广。上海市聋哑青年技术学校、学校每年毕业学生就业率为100%,并且不少毕业生成为上海市乃至全国有名的管理和技术人才,现在上海市闵行启音学校又成了全国特殊教育现代化实验学校。上海市特教学校名校、名师的涌现,与上海市对特教师资的重视和培养分不开。
上海市重视特教学校培养和选拔干部担任学校领导,并且保持学校校长相对稳定。特殊教育专业性很强,由既懂管理又通业务的骨干担任校长尤其显得重要。上海市第四聋校老校长,全国聋校语文教材主编季佩玉先生从事聋教育3
5年,在校长岗位上工作了34年,接任季校长的第二代校长顾爱玉是上海市“名师讲坛”主持人、全国著名特教专家,从事聋校工作三十多年,担任正副校长25年。2001年从校长岗位退下来,为培养教学新秀,开展教学科研,卢湾区教育局专门为她成立了“顾爱玉工作室”,继续战斗在特教岗位上。新任的第三代校长也是具有着二十多年聋教育教学经验的全国有名的青年骨干教师。校长的专家化、工作稳定化,保证了办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第三篇:上海市特殊教育资格证书
上海市特殊教育资格证书
(Certificate of Special Education of Shanghai)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特殊教育专业证书。1997年9月开始实施,使上海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个实行特殊教育专业证书制度的地区。实施对象是获得国家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证书并在盲校、聋校、弱智学校、工读学校、普通学校辅读班、学前特殊教育幼儿园任职的教育教学人员和学校教育管理人员。申请者须参加上海市统一组织的培训,书面考试和能力考核合格,达到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制定的各类特殊学校教师岗位考核准规定的师德修养、教育法规、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教学技能4方面要求。“词条内容来源于七维教育支持中心与特殊教育辞典第二版。”
第四篇:泾川县特殊教育2014年行动计划
泾川县特殊教育2014年行动计划
发展特殊教育是推进教育公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关注民生,关爱弱势群体,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弘扬人道主义精神的重要举措,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在中央、省市县各级部门的鼎力支持下,2012年末,泾川县特殊教育学校全面建成,这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县残疾儿童入学难的问题,保障了残疾学生的受教育权,满足了不同残疾类型学生的各种教育需求。
全县现有残疾人16800人,7~15周岁视力、听力言语、智力三类适龄残疾少年儿童75人。其中,视力残疾10人,听力语言残疾37人,智力残疾28人。为确保2014年秋季开学招生,加快泾川县特殊教育学校正规化、现代化的运行进程,建立有利于残疾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特殊教育支持保障体系,促进特殊教育内涵发展,特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重视特殊教育。积极贯彻《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9‟41号)以及教育部、发展改革委、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计生委、中国残联《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国办发[2014]1号)文件精神,落实全国特殊教育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认真实施特殊教育工作,本着特教特办的原则,努力建设与泾川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特殊教育事业,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优化配置特教资源,加强医教结合研究,提高教育与康复质量,使我校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好地满足残疾学生的发展需求。
二、主要目标
积极推进特殊教育现代化,优先发展特殊教育、优化配置特殊教育资源、创设优良成长环境。以实施“医教结合、按需施教、开发潜能、人人有所发展”为目标,提高特殊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构建满足残疾学生身心全面发展需求、医教有机整合的特殊教育支持保障体系。全面提高特殊教育发展水平,形成全县社会上下共同关心残疾儿童发展的良好氛围。具体包括:
(一)优化特殊教育办学条件。多方筹措、尽快配足配齐教学办公设施,公寓楼及餐厅设施,改善特教办学设施设备,满足学前儿童康复需求,积极开拓高中阶段残疾人职业教育,创设有利于残疾人实训就业的社会氛围。
(二)创建医教结合的特教课程体系。结合泾川地方实际开展特教康复课程研究与开发,为残疾学生提供针对性的康复训练,提高特殊教育质量。
(三)开展特教师资队伍专业化建设。按照国家相关部委、省教育厅文件要求,配备资源教师和康复专职教师。对所有资源教师和康复专职教师,进行特教与康复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
(四)多部门联动,构建社会共同参与的特殊教育格局。与残联、民政、医疗卫生、广电等部门分工合作、建立特殊教育与医学相互结合的特殊教育医教结合信息平台、服务网络和运行机制。
三、具体措施
(一)多途径实施特殊教育机构建设,创设良好的教育与康复环境。
1.加快特教学校建设。对特教学校后续配套工程尽快落实,力争2014年上半年建好锅炉房并调试供暖,配齐必需的专用教室,教职工宿舍等附属用房,使校舍场地面积和功能满足不同类型残疾学生生活、学习和康复需要。为了解决经费的不足问题,我们将积极争取福利彩票基金作为补充。同时考虑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将餐厅与营养餐加工点结合使用,以减轻运营成本。
2.积极发展学前特殊教育,根据本地区人口分布情况与残疾儿童的实际需求,对学前特教进行合理规划,为学前特教配置必需的教育与康复设施设备,并根据实际需要,配置必需的教具、学具、图书资料等教育教学资源,满足学前残疾儿童个别化教育需要。到2015年,全县基本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视力、听力、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以上,其他残疾人受教育机会明显增加。
(二)加强康复课程建设,完善特教课程体系。
1.开发适合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等不同年龄阶段和盲、聋、弱智等不同残疾类型学生发展需求的相关康复课程指南,购置相关的教师指导用书及图书资料。
2.研究与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开发残疾学生的潜能。针对残疾学生的特点,运用教育与医学等多种手段,实施教育与康复服务,开展个别化教育与康复训练,促进残疾学生全面发展,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开展特殊教育评价研究,利用我校现有测评工具建立适合残疾学生特点的特殊教育评价体系,对残疾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评价。
(三)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1.落实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正常教学和管理工作所需编制,执行国家规定的特殊教育津贴等特殊教育教师工资待遇倾斜政策。针对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少、班额小、寄宿生多、残疾差异大、康复类专业人员需求多的实际情况,配足配齐教职工。根据2014年初摸底结果,全县现有三类适龄残疾儿童75名,按最小师生比1:3的比例,目前我校需招聘25名专任特教教师。解决途径:1)招聘专业教师;2)抽调培训。
2.开展在职教师与新教师特教岗位证书培训与考核,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建立特教教师在职培训长效机制,研究并编制特殊教育教师培训课程与教材。对全体特教学校专职康复教师、资源教师开展上岗培训和康复知识与技能培训,使其掌握本岗位的工作要求与相关的康复知识与技能。
3.积极引进特教专业师资,加强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养。通过组织特教教师外出培训、考察和专家来校讲学等方式,对特教教师进行培训,使其了解特教发展的新趋势,掌握先进的特殊教育理念、方法与技术,提高特教实践与研究能力,成为特教学科带头人,从而形成一支特教骨干教师队伍。
4.研究制定特殊教育教师管理方法,完善特殊教育学校教职工编制标准并保障落实,使特教学校教师结构、岗位设置符合特殊教育医教结合工作需要。根据需要配备专职康复教师,负责对本校残疾学生的康复训练。探索特教教师双学历职前培训机制,使特教教师具备开展医教结合特殊教育的学识与能力,为教师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统筹制定泾川县特殊教育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实施对特教机构的管理和特教师资队伍建设,对残疾儿童进行合理安置,开展课程建设与教科研,确保特殊教育质量。
(四)实施资源整合,构建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服务网络。
1.建立残疾儿童筛查、检测、建档机制。实施定点、定标准的医学检测制度。确定医学检测定点单位,确定专人负责对残疾儿童的检测工作,全县统一检测工具与标准,加强对检测工作的规范化管理。根据残疾儿童入学检测与评估结果建议安置形式,对残疾儿童实施随访、跟踪服务。
2.建设残疾儿童筛查、首诊报告信息平台,建立残疾儿童资料库,实现残疾儿童信息资源共享。
3.探索建立顾问医生制度等多种医教结合模式,实现特殊教育机构中残疾儿童教育与康复手段的有机整合。
4.建立残疾儿童入学鉴定委员会。由县教育局牵头,医学、康复、心理、特殊教育专家、教师代表、家长代表共同参与,根据鉴定结果及学生的实际表现,对残疾儿童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估,提出安置与个别化教育建议。
(五)增加资金投入,确保特教事业持续稳定发展。
1.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将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纳入教育经费预算,切实保障特殊教育学校正常运转。争取残联及民政等部门的支持,争取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捐资助学,确保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学校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标准目前要达到每年4000元,到2016年达到6000元。
2.完善特殊教育帮困助学机制。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免费教育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对家庭困难的残疾学生帮困助学工作。
3.加强特教经费管理。健全特殊教育经费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全方位做好泾川县特殊教育学校发展的宣传工作,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一四年二月八日
第五篇:上海市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市政府办公厅转发《上海市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0年—2012年)》
沪府办发〔2010〕27号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市卫生局、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制订的《上海市进一步加快
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0年—2012年)》的通知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
市卫生局、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制订的《上海市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0年—2012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一○年六月十三日
上海市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0年—2012年)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与疾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上海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特制订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契机,以促进上海中医药事业全面发展为目标,完善中医药工作的管理体制与机制,大力推动中医药继承与创新、中医中药协调发展,积极促进中医药现代化与国际化,探索符合科学规律的中医药事业发展道路,构建与上海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适应的中医药事业高地。
(二)基本原则
1.完善网络,满足需求。完善中医药医疗、预防、康复、保健等服务网络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服务在基层社区和郊区农村的作用,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
2.继承创新,发挥特色。坚持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原则,以继承传统、发扬特色、提高疗效为目标,以理论创新、学术发展、技术进步为抓手,促进中医药发展。
3.培育人才,提升能力。完善中医药各类人才培养、引进政策,制定符合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标准,探索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的新模式,打造中医药人才高地,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4.中医中药,协调发展。建立中医、中药协调发展的机制,形成以医促药和以药辅医共同发展的工作局面,推动本市中药产业的发展。
5.加强管理,落实政策。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领导和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理顺中医药管理体制,制定并落实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形成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合力。
(三)总体目标
围绕《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上海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确定的战略目标,全面落实中医药发展的各项政策,起好步、开好局,通过三年的努力,理顺中医药管理体制,加强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完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加快中医药人才培养,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促进中药产业发展,加强中医药文化传播,进一步提高上海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整体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中医药服务、继承和创新、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重要基地。
二、主要任务
(一)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建设
1.完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符合中医医疗特点,由综合性中医院、中医门诊部、中医专科诊所、综合医院中医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等组成的中医药服务网络,基本实现本市城乡一体化中医药服务网络的全覆盖。
2.加强中医医疗机构建设。以国家重点中医院建设规划和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指导意见为标准,高质量、按计划完成龙华医院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目标。制定体现中医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化、有利于发挥中医临床特色优势的中医门诊部建设规划。落实《上海市发展中医条例》,在崇明、金山、闵行等地设立由政府举办的中医院。完成颜德馨中医院建设工程并投入运行。启动岳阳医院扩建工程、市中医院门诊部建设工程、宝山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工程。推进中医坐堂诊所项目计划,鼓励社会资本开设民办中医专科诊所。
3.推进中医医疗资源整合。探索建立1~2个以三级甲等中医院为核心,由若干个市、区县两级中医医疗机构以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的中医医疗联合体,并与综合医院中医科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形成布局合理、分工服务、梯度支撑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推动优质中医医疗资源向下辐射,加强人才和技术对口支持,促进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
(二)中医药特色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加强各级中医院急诊科建设。巩固上海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07年—2009年)中14家中医院急诊科、感染科建设项目的阶段性成果,落实新一轮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的中医药建设项目,完成2所国家级中医、中西医结合急诊临床基地建设。
2.加强传染病中医药防治。继续开展浦东新区传染病医院(上海市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医院)建设。在各级传染病医院加强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病毒性流感等疾病的中医药诊治,研究制定中医药干预相关传染病的诊疗规范或方案,提升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
3.参与制定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中医药标准和考核标准。在深化“治未病健康工程”基础上,将中医药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妇女保健、儿童保健、精神卫生干预、老年保健、健康宣教等方面的特色服务,纳入本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三)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
1.以国家和上海市重点学科和专科(专病)建设工作为基础,再创建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5个体现上海中医药学术先进水平的中医临床优势专科,在肿瘤、慢性肝病和肝纤维化、代谢性疾病、老年退行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领域取得重大临床科技成果。
2.由各区县卫生部门制订开展社区中医药服务的政策,建立与“六位一体”服务功能有机结合的中医药服务管理规范和评估考核标准。在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广运用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动12项专项中医药适宜技术普及和中医康复技术等相关中医药服务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
3.全市9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规范达标,实现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设置全覆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备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基本中医诊疗设备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的中药品种。完成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中医药服务的达标建设。
4.各级综合医院按照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切实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的意见》,加强中医科建设和中医药工作的管理。综合医院要设置专(兼)职分管中医药工作的院长,统筹规划中医医疗、教育、科研等工作的协调发展,注重中医药人才梯队的培养和引进,积极扶持中医学科建设和中医临床及中医康复特色专科(专病)的建设。继续开展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达标单位建设项目。全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要按照《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的要求,设置中医临床科室、中医(中西医结合)病房和中药房。根据中医优
质医疗资源均衡化的原则,充分利用市级中医院的学科和人才资源,加强郊区“5+3+1”三级医院的中医科建设,建成相对独立的综合性中医学科,引导优质中医医疗资源向郊区覆盖。
(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建设
1.在各级中医院推行“传统型临床学科”建设。各级中医院要开设能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符合“传统型临床学科”要求的综合或专科病房。
2.进一步推进海派中医流派学术研究和临床传承工作。完成对建立三年以上的名老中医工作室的阶段性检查。建设10个以传统流派为特点的市级中医专科流派研究中心,加强和完善名中医工作室建设。
3.初步建成具有中医理论学习、学术思想研究、名老中医经验继承、适宜技术推广和中药研究开发的综合性交互式的中医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4.在现有管理模式下,整合各方资源,以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为核心,初步构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知识与技术创新体系。在已有的中医药相关研究机构的基础上,新建若干个中医药研究机构,形成以中医临床、针灸推拿、中医康复、中药、中医药文化、中医药文献、中医药国际标准化、中医药知识产权研究为主体,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学科交叉的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体系。
5.完成浦东新区国家中医药发展综合试验区的阶段性计划;结合市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推进研究型中医医院部市共建项目。按照计划完成全国重点中医院建设规划和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规划。
6.结合国际传统医学标准化建设计划,依托本市中医药标准化建设的基础,建立中医药国际标准化研究中心,开展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标准第11版中医疾病分类标准及中医药行业其他国际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加强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技术委员会(ISO/TC249)秘书处的工作,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要求,协调各国中医药标准化的研究与制定工作,推动中医药标准的国际化进程。
7.建立以国家药物(中药)临床试验机构为基础,以符合中医药临床评价要求的实时电子化临床数据管理及其配套分析技术为核心的中医药临床评价体系,初步形成符合管理规范要求的中药、中医诊疗技术临床研究平台。开展以肿瘤、退行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和脏器纤维化等重大、疑难疾病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初步形成具有上海特色、国内一流,以现代临床药理技术为基础,可以承接各类中药、中医诊疗技术临床研究并开展国际多中心临床评价的中医药临床研究平台。
8.加强中西医结合研究,为探索创建东西方医学优势互补、相互融合的新医学作出贡献。以常见病、多发病、重大疾病和疑难疾病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本市优势学科,包括肿瘤、糖尿病、骨关节和骨代谢性疾病、老年医学、心脑血管疾病和针刺麻醉等学科,发挥现代医学在疾病诊断等领域的技术所长,开展中西医结合的联合攻关,提高临床疗效。结合现代辅助生殖技术,发挥中医药治疗不孕不育症的临床特色,开展中西医结合生殖领域的临床和应用研究。
(五)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1.打造中医药领军人才队伍,实施上海百名名中医工程,完成本市第三批名中医遴选。制定院校教育与师承培养相结合的“现代中医师承模式”人才培养方案以及相关配套政策,培养新一代中医药领军人才。开展中医药优秀青年人才的遴选和培养,形成年龄结构合理的中医药人才梯队。制定传承型高级中医人才培养专项规划,加快形成中医药人才高地。
2.启动高级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计划,并制定相应的职称制度和鼓励政策,促进中西医结合高级人才的成长,形成能够开展中西医结合应用和临床研究的高水平团队。
3.制定和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村卫生室等基层中医药人才和技术骨干的培养计划,开展中医药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全员培训。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类别全科医师人员占
全科医师总数的比例应不低于18%。
4.完善与传统型中医临床人才培养相衔接的人事和技术职务评价制度。结合现行的中药行业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强中药行业技能实训室建设,加大政府补贴培训力度,完善和落实重要行业有关职业工种企业内培养鉴定政策。
(六)中医药文化建设
1.积极争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支持,依托本市中医药文化现有资源,充分利用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机遇,大力推进中医药文化传播,将上海市中医药博物馆纳入世博系列展示内容。充分利用上海中医人文学科的人才优势、研究基地优势和传播载体优势,努力建设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科学重点研究培育基地,统筹学科资源,提升研究平台,打造优秀团队,在全国中医文化研究和传播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2.多渠道宣传和弘扬中医药文化,到2012年,形成以一所国内外重要的中医药博物馆、一本雅俗共赏的中医文化杂志、一份老少咸宜的科普性中医药报组成的弘扬中医药文化框架。编写一本适合中小学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中医药知识普及读物。筹建具有上海特色的中医药网站。
3.进一步加强中医院中医文化建设,弘扬行业传统职业道德,开展中医院中医文化示范点建设活动。结合中药行业产业发展规划,加强传统中药品牌、中药老字号的保护和文化内涵的宣传。继续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请和传承保护工作,到2012年,新增4项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七)中医药国际合作与交流
1.加强中医药科技、教育和医疗的对外合作交流,推进各项中医药国际合作项目。依托本市中医药国际高等教育机构和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培训中心,扩大国际教育规模,包括招收长期境外本科和研究生、短期培训和进修生,以及交流生等。
2.以项目为主体,进一步加强本市的两个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的建设和发展。办好各类中医药国际学术性会议,初步形成国内外传统医药学术交流重要基地。
3.积极发展中医涉外医疗保健服务,在现有基础上,与国内外保险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开设可以为境外人士提供优质医疗服务的中医诊疗和康复中心,为提高上海城市国际竞争力作出贡献。
(八)中药和相关产业发展
1.结合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制定上海中药产业振兴计划,实现中药产业发展率先突破。探索中医中药协调管理、联动发展的新机制。以企业为主体,大力发展心脑血管治疗和清热解毒等现代中药,重点开发1-2个中药新药,或启动3-4个中医经典方和经典方新用途、名医名方开发及推进传统中药产品和名优中成药的二次开发。
2.以现有沪产复方中药为基础,加强对年销售过亿元品种的支持,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在现有基础上销售额增加50%。支持企业做强其它临床有效的沪产中药品种,实现5个中成药品种年销售额超过亿元的目标。
3.推进中药材种植的GAP管理,以提高中药饮片质量为核心,完善中药饮片生产加工、市场准入、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为中医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提供可靠保障。
4.由卫生部门配合药品监管部门加强和完善对中医医疗机构医院制剂管理办法,落实国务院22号文件中关于“鼓励和支持医疗机构研制和应用特色中药制剂”的政策。
5.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鼓励大型骨干企业按市场主导、政府推动的原则,参与中医医疗机构医药分开探索性研究。
6.力争在中医四诊客观化、中医适宜技术等诊疗设备的研制应用上取得突破,形成中医诊疗设备产业。
三、保障措施
(一)完善中医药发展部门协调工作机制
参照国家中医药工作部际协调机制,成立由市政府领导牵头,各有关部门组成的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各相关部门根据领导小组的部署,加强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宏观指导和政策支持,协调解决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推进本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二)建立市、区县两级中医药工作管理体制
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负责加强中医药全行业管理,统筹推进本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各区县卫生部门建立相应的组织体系,并由专人负责履行本区域内中医药事业发展管理工作。
(三)完善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财政投入机制
各级政府继续贯彻中西医并重的方针,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有关投入支持政策,按照公共财政和分级管理的要求,在加大对卫生事业投入的同时,根据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特点,向中医药事业倾斜,进一步完善公立中医医疗机构财政补偿机制,扶持中医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
根据国家医改政策,政府对公立中医医疗机构投入政策上予以倾斜。公立中医医疗机构符合国家和本市有关配置标准的大型设备,经专家论证和有关部门审核后,纳入政府专项补助资金项目库管理,由政府根据轻重缓急和承受能力,逐年安排所需资金。
按市、区县分级管理原则,落实本行动计划确定的重点项目所需专项经费。
(四)加强中医药法制建设与政策扶持
制定《上海市发展中医条例实施细则》,保障本市发展中医药事业各项政策的贯彻实施,促进本市中医药事业有序、规范发展。
市物价、卫生、医保部门根据本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需要,增加辨证施治费等中医药特色服务收费项目,并逐步提高中医特色服务项目的价格,充分体现中医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务价值。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制订相关政策,支持参保人员优先利用中医药特色服务,按照贯彻国家基本医疗保障服务项目和基本药物支付政策的要求,将临床诊疗必需、疗效确切、技术成熟、费用适宜的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各类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报销范围,完善有利于鼓励中医药服务提供和使用的基本医疗保障支付政策,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各区县制订本区域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五)制订中医药知识产权战略
建立和完善本市中医药知识产权创造和保护体系,加强中医药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保护。鼓励高等院校、研究机构将与中医药相关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技术方法向企业转移,维护各方利益,发展知识产权服务合作联盟,推动中医药相关成果的产业化。
(六)实施中医药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系列项目
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上海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和本行动计划确定的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目标,提出与之配套的系列项目,经论证后组织实施,并搞好与上海市中医药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之间的衔接。
上海市卫生局
上海市中医药发展办公室
二○一○年六月八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