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民信赖的好医生事迹材料
在南岗区红旗乡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坐落着一座全乡2万多父老乡亲们值得性命相托的健康之家--红旗乡卫生院,在这个家里有一个父老乡亲们忠心信赖的好医生--白玉军大夫。几年来,他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在四里八乡父老乡亲们心里竖起了一座无言的丰碑,成为他们生命中的一缕阳光,照亮了他们的健康和幸福之路。
勤奋敬业、无私奉贤
XX年9月,白玉军从待遇优厚的王岗医院调到地处偏远的经济状况最差的红旗乡卫生院,从来到红旗乡卫生之日起,白玉军就肩负起组织的期望和重托,全乡父老乡亲们的健康就成为了他沉甸甸的牵挂。当时的红旗乡卫生院,可以说白手起家:医务人员严重匮乏,医疗设备极其简陋,连做一个最简单的阑尾炎手术都不能做。看到这种情况,白玉军对自己暗下决心:一定要带出一支技术过硬、医术高超的医疗队伍,不辜负院领导和全乡父老乡亲们的期望。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咱不能把进门农民兄弟往外推”。从此,他日夜刻苦钻研技术,顾不上自己经济上的拮据,购买了许多医学书籍,不断完善提高自己,并大胆应用于临床。在外科手术过程中他亲自给医生们做示范,在给患者诊断时他手把手的教大家,以榜样的力量带动身边的每一个人,以自己高超的医术带动了医务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短短的三年时间,在院领导和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卫生院从一个连简单手术也做不了的小诊所似的医院,成长为一个能成功开展甲状腺全切除术、胃癌根治术、卵巢癌根治术,还有效治疗了多例急性重症胰腺炎等多种疑难病症,红旗卫生院成为四里八乡父老乡亲们家喻户晓、值得性命相托的健康之家。这个家一年一个跨跃,二年一个飞跃,三年一个发展的可喜变化,凝聚了白玉军大夫无私的奉献!
医术高超、医德高尚
在白玉军从医的二十几年当中,不论在哪个岗位上,他都是默默无闻的奋战在医疗战线的最前沿,不辞辛苦、甘于奉献。在手术台上,他一站就是七、八个小时,不是他不想休息,而是排着队急切地等待着他医治的父老乡亲们期盼的眼神容不得他走下手术台,有时干脆就不吃饭了。XX年3月,他组织全院医护人员成功抢救了一个高压电击伤患者,当时患者呼吸心跳骤停30分钟,即将被宣叛死亡,有的医生说放弃吧,白大夫坚定地说:有一线希望,我们要做万分努力:气管插管、呼吸机、心内注射、胸外心脏按压……奇迹终于出现了,患者的心肺成功复苏了。终于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患者家属激动的双膝跪下感谢他救命之恩,这一情景,至今仍令许多医护人员难已忘怀。
虽然白玉军大夫已经是一个很有名的医生了,但始终保持勤俭质朴的良好作风。XX年12月的一天,快要下班了,这时医院来了一位急性消化道穿孔的患者,白大夫二话没说,马上为患者实施了手术治疗,这台手术一直做到晚上8点多钟。这时外面已是漆黑一片,院领导让他打车回家。可是他考虑到医院的经济很比较困难,就硬是在寒风里站了四十多分钟,等来了最后一辆回家的班年。由于疲劳,到了家里才知道自己的双脚已经冻伤了,妻子看到这种情景,心疼地瞒怨,你这是图个啥呀!他就是这样一个甘于奉献和甘于平谈的好医生。
医院就是家,父老乡亲们就是全部
白玉军同志,这个普普通通的汉子,双肩上,一头挑着农民兄弟的健康平安,一头挑着妻子、儿女的家庭重任。他的妻子常年身患重病,但繁忙的工作却让他无暇顾及妻子和孩子,因为父老乡亲们离不开他,他也离不开父老乡亲们啊!XX年年5月,白玉军的妻子突患重病,当时他正准备做一例急诊手术,接到妻子病重的电话,他没有回去看望妻子,只歉疚地说了一句“我的病人已经躺在手术台上了”。今年5月妻子病情再度恶化需要去北京会诊,院领导劝他陪妻子一起去看病,可是他一想到还有五名重症患者在等待着他手术,就婉言谢绝了领导的好意。因为他觉得五名患者的生命比爱人一个人的生命更重要,他不能丢下满怀期盼的患者们,他含泪送走了独自去北京治疗的妻子。当他得知爱人被确诊为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后,一个坚强的男人流下了无言的泪水,面对病重的妻子,他感到无比的愧疚。但他始终认为:我可以做一个不称职的丈夫、父亲,但绝不能做一个不称职的医生,因为父老乡亲们把生命托付给了我!
三年来,他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多为病人着想,最大限度为农民兄弟降低医疗费用。父老乡亲们是淳朴的,他们表达感激也从来都是直来直去的。他们从家里拿来鸡蛋、青菜等表达对白大夫的感激之情,但都被白大夫婉言谢绝了。
---白医生,我们“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乡”的愿望实现了。谢谢您。医院留言簿上质朴的话语倒出了全乡父老乡亲们的心声。
在二十几年的从医生涯里,党和人民对他所付出的一切给予了充分肯定,他先后获得了黑龙江省农村卫生优秀人才、区优秀共产党员、区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在组织和人民给予的荣誉面前,他依然保持着谦虚谨慎、勤奋敬业的工作作风。
白玉军大夫很普通,也很平凡,但正是因为牵挂着父老乡亲们的健康,因为对乡村医疗事业的执着的热爱,他才用大爱书写出生命的礼赞,用坚强的臂膀撑起农村医疗事业的一片蓝天!
第二篇:心系农民的好医生战胜军
8月31日,来自黑龙江省各条战线的500多名党员干部和省委书记宋法棠等省领导一起,聆听了战胜军先进事迹报告:从医28年,他累计主刀手术11000余例,抢救危重患者6000多人;他带领全院职工把一个不能做任何手术的乡镇卫生院,建成可做30多种手术的一级甲等医院……9月9日,记者在哈尔滨市新发镇红十字医院见到了他。把根扎在乡镇1954年,战胜军出生在鹤岗市一个普通矿工家庭。1968年,不满15岁的他下乡到了北安农场。一天,正在种地的表舅突然肚子疼得直不起腰,他陪着表舅到县医院去看病。还没到午休时间,医生们却在办公室里打扑克,“下午上班再来!”医生的冷漠让战胜军无法接受。他发誓,今生一定要当一名农民的好医生。1974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他被佳木斯医学院录取。1977年毕业后,他和妻子门春华一起来到了哈尔滨市新发镇卫生院。卫生院的条件太差了:十几间平房、6个医生、十几万元的外债。两年后,医生们调的调、走的走,只剩下了他们夫妻。一位在杭州某医院当领导的老同学给他们夫妇发来了聘书,战胜军回信说:“我无法离开贫困而又淳朴的农民们,农民们也离不开我。”把爱送给农民1998年初,家住万家村的马桂香老人患胆结石在新发医院做了手术。术后10天回到家中,误将爆米花皮吸入气管造成剧烈呛咳,使刚拆线的刀口崩裂,胃肠涌到腹外。老人的7个女儿认为,母亲是在战胜军的医院做的手术,医院不能不管。她们把老人扔在医院,一分钱不交就走了。战胜军啥也没说,马上为老人又做了手术,并留在医院治疗了20多天,经常给她喂吃喂喝,帮她梳头,有时还给她接大小便。出院时,老人的女儿非常愧疚,主动补交了近4000元的医药费。2004年10月20日,战胜军被确诊为肺癌。战胜军仅住院半个月就回到了工作岗位,一边化疗,一边坚持工作。一周之内,他两次因体力不支,在做完手术后晕倒。去年10月24日,就在去北京做左肺叶切除手术的前一天,他还坚持做了两台阑尾炎手术和一台剖腹产手术。把“红包”还给农民战胜军提出了“三不准”,即不准收“红包”、不准勒卡患者、不准开大处方,并制定了《医患协议书》、《告患者书》,详细告知患者各种诊疗所需的费用,同时还公示了30多个病种的收费标准。像阑尾炎,全部医疗费用限定在1000元,胃穿孔限定在2500元,比市内的各大医院便宜一半还多。2005年1月26日,阎家岗农场的农工魏亚珍请战胜军给她作剖腹产手术。孩子顺利出生后,家属拿出了500元钱,战胜军婉言回绝。魏亚珍泪流满面:“战院长,你让我们母子平安,这点心意你不领,这不是让我们难受吗?”战胜军只好收下了这500元钱,回头又把这笔钱打到了魏亚珍的住院押金里。把农民的新医院建起来战胜军有一个愿望:攒钱建一座现代化的农民医院,让贫苦的农村患者也享受城里人的医疗待遇。他和全体员工勒紧腰带,不该买的一分钱也不花。医院的办公桌还是几十年前的“老古董”,刨一刨贴个面儿,照样是新的。医院每年的招待费不超过1000元,去年才700多元钱。当院长18年,战胜军和全院的医护人员艰苦奋斗,不但还清了十几万元的外债,账面上从100元已经攒到了150多万元,医院也从十几间平房变成了二层小楼,固定资产达到了190多万元。全院陆续购进了一些先进医疗设备,一跃成为一级甲等医院。在新发镇医院小楼的后面,记者看到新的地基已打牢。战胜军高兴地说,新建的医院有3600平方米,明年“七一”竣工。
第三篇:心系农民的好医生战胜军
天空高远,因为它知道雄鹰和小鸟需要飞翔;大地宽厚,因为它记得大树和花草需要生长。
崔晓满说,我们党伟大,因为她始终记得人民需要安康和幸福。作为党的一员,他始终不忘自己在党旗下喊出的铿锵誓言。
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
“我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崔晓满这么说,也这么做。
崔河村山多、水少;荒地多,耕地少;人口多,资源少。崔晓满一次次地和村干部分析研究当地实际,终于从发展种养殖业和第三产业上找到了一条致富的路子。
~年,他带领村干部多次到外地参观学习,调研考察。为了节省开销,每次他们都是能步行就不坐车,能用2元坐三轮,就不花5元坐大客,能带干粮就不在外面吃。经过再三考察对比,最后选择了养蚕、养兔两个项目。
崔晓满先在村里扶持了几个种桑养蚕示范户,结果两张半桑蚕就能收入近3000元。看到养蚕有钱赚,乡亲们纷纷找老政委和示范户学技术。如今,全村桑田已发展到100多亩,仅两年就实现了“户均一亩桑,户养3张蚕,人均增收1000元”的目标。
随后,崔晓满又启动养兔项目。为避免风险,他又先从老伴的积蓄中拿出5万元,从河南引进玉黄肉兔、浙系獭兔和西斯兰大耳长毛兔各10组、120只,并购买粉碎机、颗粒机,在村里办起种兔常到今年3月,种兔已繁殖到1500只以上。一个“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在崔河村正式启动。
建起一个群众满意的好班子
刚回村时,崔晓满发现有的党员干部只想着自己发家致富,党支部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村支部建设不好,群众没有主心骨,党的富民政策再好,村里的面貌也难改变。崔晓满决心从教育入手,与党员干部一起学党章,学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传授自己在部队带班子的经验,指导督促支部按组织程序定期研究决定重要问题。他还和党员干部一起开展“一个党员学一技,一个党员带一户”活动,带动大家积极投身帮贫脱困改变面貌的工作中。
~年初,崔晓满建议召开村民大会,改选村班子。建议被采纳后,一位年轻党员被推举为村委会主任。他又帮村支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发展一名预备党员,确定3名重点培养的年轻积极分子,给村支部增添了活力与生机。这年底,崔河村党支部甩掉了20多年的后进帽子,被评为先进党支部、红旗党支部。群众的事最大
崔河村小学老师们说,老政委自当上名誉校长那天起,学校无论什么事,总是抢在先干在前。一天夜里,天降暴雨。第二天一大早,他第一个扛着锹赶到学校冒雨清理校园周围的水沟。校领导说:“您老60多岁了,不能再让您干这些粗活、累活了,指挥指挥就行。”他说:“我是党员,还是名誉校长,光指手画脚群众能信服吗?”
县教育局王全吨感叹,他见老政委3次,留下3次难忘的记忆。盖新学校时,他看到老政委戴个旧草帽,正和老百姓一起埋头平地基,累得满头大汗;到学校进行安全检查时,看到老政委和老师们一起清垃圾,满身尘土;来听课时,老政委和大家一起认真听课,一起查看教案,还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说了很多内行、独到的见解。
在崔晓满的心里,老百姓的事都是大事急事,他身先士卒,说办就办。村支部的同志劝他:您年龄大,不要干得太累,啥事您说,我们干。他说:也不是去堵枪眼、炸碉堡,就是干点活,没什么大不了的。
第四篇:建工集团民工信赖带头人先进个人事迹
建工集团民工信赖带头人先进个人事迹
人物小传
经历:1969年生,河北邯郸人,1991年到建筑工地干活,1995年带领建筑队到**,1999年加入到**建工集团二建公司劳务队。工程师、二级项目经理。
荣誉:XX年、XX年两次荣获“**市劳动模范”称号、XX年荣获“**市‘五一’劳动奖章”。
出体力也学技术
**二建公司承建的工程体量大、工艺复杂、质量技术要求高,**的队伍有些力不从心。“干建筑,不能光靠体力还要靠技术。”**对同行如此说。为此,**白天在工地上干活,晚上到夜校学习技术和管理。自己充电不算,他还与**二建公司合作建立农民工培训学校,请来专业人员讲授施工技术、安全生产等知识。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的劳务队参与了**市重点工程津湾项目多公司大会战。按照常规,环梁支撑从爆破到清理完毕得5至6天,他们与爆破队伍密切配合,只用了36个小时就完成了,成绩骄人。
急援建不问价钱
XX年,抗击非典时期,**紧急修建救治非典患者的海河医院。**的劳务队不问价钱,立即开工,圆满完成。
“5·12”汶川大地震,二建公司希望**组织一支40人的施工队,结果呼啦啦100多人报名。他们克服了余震不断、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等困难,仅用60天时间,就完成了105套临时住宅、1所小学、1所幼儿园,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的施工任务。
待工人亲如兄弟
建筑工地的农民工最怕两件事:欠薪和受伤。**劳务队的农民工从来没有这些顾虑:队里每个农民工都有意外和工伤保险;**包工14年,没拖欠过农民工一分钱。
**觉得农民工干的大都是体力活,一定要吃好喝好。对农民工的伙食标准,他要求荤素搭配、顿顿有肉。夏天炎热,他自己掏钱买西瓜、冷饮,熬好绿豆汤送到工地,还给每个宿舍都装上空调;冬天寒冷,农民工宿舍里都有暖气。他还添置彩电、音响、DVD等设备,让大伙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14年过去了,**的劳务队从最初的四五十人,发展到四五百人。他们分布在**二建公司的3个工地上,年产值近亿元。
劳动者感言
知足,不满足。
第五篇:典型农民创业事迹
典型农民创业事迹
记龙河镇康庄村农民------孙长青
孙长青,男,35岁,小学文化,龙河镇康庄村2组,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康庄村地处偏僻,交通条件不好,但土地肥沃。长期以来,全村以传统农业为主,技术落后,观念陈旧,效益低下。多年的农村生活使人们养成了“几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的闲散生活,决心改变这种落后的思想观念,他说:“要改变他人,先要改变自己”。
2009年初,针对康庄村缺少大型机械的情况,又逢国家补贴政策,购买了1204型约翰迪尔拖拉机及其配套农具,先后为农民春耕,秋整地大开方便之门,提高了耕种技术,为农民丰收夯实了基础,同时也安排了年轻劳力3人,自己也增加了收入。几年后自己有了一点点积蓄,又在2012年,购置了W210约翰迪尔联合收割机一台,为农民秋收提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2014年看到村里的大型拖拉机逐渐多了,在种地时拖拉机有了闲余的时间,考虑了几天后决定走出康庄村,在部队农场承包大面积土地,发动十几人合伙组建了自己的合作社,2014年实施特色金谷种植,多年来农民种植杂粮的积极性不是很高,谷子种植面积逐年下降到零。为了改变全村的印象,他发起组织5户农民成立了谷类种植专业合作社,以此带动全村农户发展优质谷子产业。俗话说,打铁先得自身硬,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项新生事物,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只能在实践中规范、提高中发展,生产经营上坚持以科技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带动农民致富为宗旨,建设优质谷子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绿色农业和品牌农业,秋后自己制米,小包装打入市场,经济效益几乎翻倍。
看到了希望后,在2015年改种玉米,组织社员“走出去学习”,激发合作社社员的创新力,开阔视野,更新观念,不断接受了现代农业的理念和知识,提升合作社的凝聚力,从品种、技术、农资及产品储存销售等环节上,对贫困社员进行系列化服务,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扶持。巧的是这两年风调雨顺,获得了大丰收,收益可观。
2016年和2017年紧跟省里土地种植的要求改种大豆,现在庄稼长势喜人,有望再创丰收,他经常和乡亲说:“一切事情都是自己想和做才能发生的。”
虽然小试成功,但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我想在他的带动和辐射下,康庄村会有一个个的农机大户组建自己的合作社,发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