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文明美德伴我成长作文集[本站推荐]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
——孝敬父母
从我“哇哇”坠地那一天起,父母就围绕在我的身边,无时无刻的关注着我的成长,教我说话,教我走路,教我做人的道理,送我上学,让我懂得更多的知识„„ 随着我一天天的长大,我慢慢的懂得了父母的不易,看着他们渐渐变白的头发和慢慢佝偻的身板,我总觉得我欠他们点什么,但到底是什么呢?我总是想不出来。
今年五年级时,老师教我们读《弟子规》,其中的一句话让我深深感悟:“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从”。它告诉我们“父母亲的呼唤,应该立即应答,不应迟缓,父母亲叫你做的事情,应该执行而不该懒惰对待,要赶快去做,父母亲的教诲,需严谨听从,恭敬地倾听,父母亲的责备,不能顶嘴,应该顺从他们,承受他们的责备,努力改进自新。”这时我才明白。原来是对父母的孝敬,听父母的话。
记得有一次,我在家里看电视,而且是看到最精彩的那个部分。突然,“新琪——”的叫喊声把我从陶醉中叫醒。我当时好愤怒,心里想:“干什么呀?一天到晚老叫我,让我做这个做那个,烦死了。”我怒气冲冲的跑出去,大声吼到:“到底什么事?别烦我好不?”妈妈看到我这个样子,愣了一下,和气地说:“没事,只是叫你来吃饭。”听到这话,我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根,没想到自己看电视很长时间了,已经到吃饭时间都没察觉,妈妈叫我,我却对她大声嚷嚷,真是羞得我无地自容。想想老师教我的文明礼仪、弟子规,怎么这下子却忘到脑后了呢?真不该啊!一想到这,我满含歉意的说:“妈妈,对不起,我不该这么大声的对您说话。”而妈妈却像没事一样回厨房继续做饭了。
经历这一次事后,我变得很听话、很乖。每次放学回到家,我总会亲切的叫一声:“爸爸!妈妈!”我也会主动的帮助父母做事,帮他们洗菜、做饭、扫地、喂猪„„,晚上等他们坐着看电视时,我会把一杯泡好茶的水端给爸爸,悄悄绕到妈妈后面帮她锤背,给他们讲我在学校里的趣事„„,凡是我能做的,我都尽力去做,并且把他做好。
我想,是什么促使我这样去做的呢?是妈妈那次“吃饭”事件,是我长大了?是《弟子规》?是文明美德?„„,看到父母渐渐变白的头发和慢慢佝偻的身板,我明白了,原来是文明美德,我们得孝敬父母,听父母的话。(指导教师:李乐弦)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
——拾金不昧
拾金不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老师们常常教育我们要做一个文明的好学生,要具有拾金不昧的品质,捡到东西要想办法交还给失主。我一直想,这事应该不会发生在我的身上,可是就在上星期,这样的事竟然被我撞到了。
那是一个星期天,陈娇、赵艳和我去买东西,东西买好后,我们就准备回学校。没想到,刚走出商店门口不远,就发现路上有一个小钱袋。我跑上前去捡了起来,打开钱袋一看,没想到里面竟然有50元钱。
“哇,这么多钱啊!”我们三个异口同声的说。
“这会是谁的钱呢?怎么那么不小心。”陈娇说,“那个丢失钱的人一定很着急吧!”
“是啊,我们应该把钱还给失主”赵艳接着说。
我们向四周看了看,一个人也没有,我们寻思:这失主到底会是谁呢?„„“你们发现没,这钱袋是纸做的。”我惊奇地说。
“对啊,”陈娇说,“看来这钱应该是我们学校里的一个同学丢失的吧。如果他发现钱没了,应该会回来找的,那我们就在这儿等会吧。”„„
果然,没过多久,便有一个同学低着头像这边急促的走来,一边走一边还四处看,好像很着急。
“应该是他了。”我高兴地说。于是我们三个便向那个同学走去,“你在找什么啊?”我问道,他抬起头来看了我们一眼,没作声,只顾低着头找。
“是不是你丢失什么东西了?”陈娇说,那个同学悲伤的看了看我们,带有哭声地对我们说:“我的钱不见了。那是我两星期的生活费,如果找不到我就只能饿肚子了。”
“你看是不是这个”我急忙掏出钱袋来给他看,他一看,脸上立刻露出了高兴的笑容“是我的。”我正想把东西交给他,没想到被陈娇一把抓到手里,对那个同学说:“你说说这里面都有什么?”那个同学一分不差的说对了,这时陈娇才满意的把钱袋交给对方,那个同学接过东西后,连声向我们道谢,然后才离开。
事后,陈娇向我说:“你不可以一下子就把钱袋给他,你应该先问明情况再给,不然给错了就麻烦了。”我听了后一下子明白过来,觉得自己做得是有点莽撞,还是陈娇心细。
拾金不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作为一名小学生,应该具有这样的品质,我希望你们也能像我们一样,做个文明的小学生。(指导教师:李乐弦)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
在学习了文明礼仪知识后,我被其中的一些语句和故事深深感动着:“守信为荣,失信可耻”,就是要求我们要诚信。诚信就是诚实守信,不求虚假。它贯穿于我们日常的生活和学习活动中。
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席卷发下来了。我得了93.5分,排名第五名,同学们都向我投来的惊讶的目光,我的心里喜滋滋的。正当我得意洋洋之时,忽然我发现在读拼音写词语中,有一个词语是“绒毛”,我拼成了“容貌”,老师没有发现我的错。此时,我心里怦怦真跳,思想斗争异常激烈:给老师重改嘛,肯定会失去前五名,但不改嘛,又不诚实。我心里犹如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脸红到了脖子根。该怎么办呢?老师不是经常教育我们要做诚实的人吗?想到这里,我便毫不犹豫地把试卷中出错的地方告诉了老师。虽然这样做使我失去了前五名的机会,但我却获得了诚信上的快乐与幸福。
还有一次,课间休息的时候,我和几个同学在蓝球场上打沙包,我们个个都想抢到沙包把对方打败。在一次混乱中,我抢到了沙包,高兴之余就用劲把沙包扔向了站在中间的“敌人”,没想到他们的反应很快,一闪便躲开了,可是沙包
却因为我用劲过大,径直飞向了教室宿舍,只听到“砰”一声,沙包击中了老师的玻璃。同学们见状,四哄面散,我也乘机跑回了教室。
回到教室,我心里一直忐忑不安,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起初我在想,那个时候大家都在抢沙包,应该没人有看到是我扔的吧!但转念一想,这样做不是在推卸责任吗?我们读过《诚实的孩子》这篇课文,列宁小时候和表兄妹在姑妈家玩游戏,不小心打破了花瓶,虽然没人知道是列宁打碎的,但列宁支取有主动向姑妈承认自己的错误。我也要像列宁一样诚实,于是我主动向老师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老师非但没有批评我,还夸奖我是个知错能改的好孩子。
诚信是美德,诚信是做人之本,如果我们小学生能做到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那么我们的校园将更加文明、和谐。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
自从学校里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之后,我发现身边的很多同学都变得听话了,变得礼貌了,变得文明了,而我也在这样的环境慢慢的变化着。
曾经的我是一名不听话的学生,整天只知道玩耍、捣乱,给父母添麻烦,让老师头痛。不是被父母打,就是被老师教育,越是这样,我越不听话。可是自从老师带领我们学习了《小学生文明礼仪》知识后,我才发觉我的很多行为是错误的,我决心改掉我的坏习惯。慢慢地父母和老师都说我变了,还经常受到他们的夸奖,我好高兴。
现在的我见到老师我会主动的问好,自觉的遵守学校的校纪校规,和同学间和睦相处,关心爱护小同学,帮助有困难的人。一天,我在学校里打扫卫生,刚扫不久,就发现有个小同学由于不注意而滑倒了,我急忙跑过去把他扶起来,关切地问:“小同学,有没有跌伤啊?”,可是那小同学只是哭不说话,我一看,原来是脚跌破了皮,还好伤的不重,我忙去找了个创可贴,贴在伤口处。可能是那小同学感觉不痛了吧,我刚把创可贴贴好,他就不哭了。他抬起头看着我,突然说了声:“谢谢大哥哥。”我听到这样的话,心里可高兴了,就像喝了蜜一样,心想:原来做好事会让自己这么开心啊。我笑着说:“没事,以后走路小心些。”“嗯”接着那小同学又一蹦一跳的去玩了。看到他走开了,我又继续扫地。
不知道是谁把这件事告诉了老师。第二天,老师进到教室,当着同学们表扬了我,大家向我投来了敬佩的目光,可我却有些不好意思,脸热乎乎的。
现在我会主动地帮助父母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比如:打扫卫生、洗衣服、做饭、洗碗等,不再让他们为我操心。父母看到我的变化,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我觉得是文明礼仪的知识改变了我,让我变成了好孩子,好学生。
第二篇:文明美德伴我成长
文明美德
伴我成长
读了《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这本书以后,我懂得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尤其是《尊敬爸爸妈妈》这篇文章,更让我了解了爸爸妈妈工作的辛苦,也让我更深的体会到了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文章中写到,著名作家老舍爷爷出生在北京西城的一个小胡同里,他们家里的条件不好,家有赊账,而且老舍爷爷出生不久,他的父亲便去世了,家里的事都由母亲操持,为了供老舍爷爷读书,他的母亲经常给别人家当女仆,挣了钱,全都供老舍爷爷学习用了。在老舍爷爷的心中,母亲就是他最尊敬的老师,母亲给他印象最深的,是供他读书,教会了他劳动,也教会了他做人。
读到这里,我不由想起和我有关的一件事。那是半个月前,有一天晚上,都十二点了,我看到爸爸还在灯下写东西,我知道,爸爸明天肯定又是要开会,在准备开会的材料。我看到爸爸的背影,轻轻地拿起杯子,倒了一杯开水,送给爸爸,爸爸接过水杯,笑着说“谢谢你,儿子”。我听了以后,心里很高兴,不过也感觉到很不好意思,爸爸妈妈为我做了许许多多的事,我只是为他端了杯水,和爸爸妈妈对我付出相比,简直差得太远了。
读完《文明美德,伴我成长》这本书以后,尤其是关于孝敬父母的文章,更是让我深感惭愧,我也明白了,要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在家里多为父母分担家务,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尽量要让父母少操心。
爸爸妈妈,你们辛苦了!
第三篇:文明美德伴我成长(精选)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
———为心田种一片百合唐潇玥
六月,透蓝如水晶的天空,挂着一轮耀眼的太阳,春随着落花走了,一路上留下了他的足迹。夏的影子悄悄走进,与春混合在一起,初夏已到„„
百合在这个初夏盛开,瓣瓣像鳞片似散发着股股细细的幽香,被中间的一根淡淡的绿色经脉分成两瓣却紧紧连在一起,鳞片根部染着淡黄色,然后逐渐升华为纯白色,不含一丝杂质,到了顶端被绿色经脉分成的两瓣又渐渐融合,六瓣鳞片中间围着几根细细的茎,上面顶着椭圆的金色花粉,一片一片的百合花丛让人误认为进入了天堂,一块与世无争的伊甸园„„
其实,每个人的心中一出生就有一片百合花丛,只不过看不到罢了,时间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有的人心中的百合枯萎了,有人的百合变成了黑色,而有人的百合却越开越艳,越变越纯,花将陪他自己过完一生„„
我轻轻闭上眼,想知道,我心中的那片百合是什么样子„„ “„„”
睁开眼,发现自己躺在了一片花丛中,丝丝白云飘过天空,浮现着一段画面„„
“那不是我吗!!!”
画面中的那个短发的女孩似乎是去上补习班,背着个蛮漂亮的斜挎包,到附近的店里买了一个冰淇淋,随手一扔,包装纸像羽毛一样,落在了地上,而那个女孩呢?笔直走着,路过了身旁的一个垃圾箱,往前走去,直到她在人群中消失不见„„
我的脸不禁刷地一下变红了,再看看百合花丛,似乎微微有点焉了。另外一段画面还是我,毕竟是在我心里。
“一群小孩子在我的楼下好像很高兴的样子,看样子蛮好奇的。一个女孩从楼下走下来,镜头放大,那群孩子中间围着一只小猫,脖子被绳子勒着,绳子绑在粗壮的树干上,被那群孩子揉过去揉过来,镜头转向,那个女孩的表情由好奇渐渐转变成惊讶,最后变成愤怒,然后像只恐龙愤怒地赶走了那群孩子,拉近镜头,女孩一脸温柔地替小猫解开了绳子,看着小猫走远„„”
“这也是我?”惊讶远远大于高兴,“我有这么生气过?”天空温柔地洒下一束束阳光,百合花怒放着„„
“铃————”预备铃响起,恍然抬起头,是梦啊。
望着窗外初夏的天空,丝丝白云飘过,跟心中的天空是一样的啊。心中的百合一定会开得更艳的!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
唐颖岑
文明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它的主要作用,一是追求个人道德完善,一是维护公众利益、公共秩序。
说到文明美德,我想到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准备退回去给他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这不就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吗?
当然,大家不要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文明礼仪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我们则无须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
韩梦蝶,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好榜样。她几乎跟我们同林,她任班级的英语课代表,是一名德才兼备、品学兼优的优秀中学生。父母的言传身教,老师们良好的感染和熏陶,在她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一颗颗健康向上的 种子,使她一天天茁壮成长起来。小学毕业时,她已经抱回家许多证书和奖状:“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少先队员”、“文明学生”等。2008年9月,她以优异的成绩升入中学部,在学习生活中,练就了她不服输的精神,她用辛勤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创造了一项项优异的成绩,为师生们所称道,在学生中起到了楷模和表率作用。
在知识的海洋中,她是个贪婪的索求者。她不但努力学习教科书上的知识,课余时间还广泛涉猎,不断丰富、充实自己。在此基础上,她读书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那就是爱思考、爱发问,甚至有时把老师问得哑口无言。正是因为这种勤奋刻苦、孜孜不倦、善思好问的精神,使她不但具备了广博的知识基础,还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在学校的各级考试中,她的成绩始终名列前茅,被评为班级“好学生”、“文明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韩梦蝶姐姐就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好榜样,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学习看得很重,却常常忽略了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
福楼拜曾说:“一个人如果不具备文明的修养,那么他将一无所有。”事实也是这样,我相信我们大家的身边都充满着这样的例子。愿文明美德伴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
-----妹妹,我的文明老师
王韦臻
我有一个三岁的妹妹,她留着可爱的蘑菇头,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别看她小,她可是我文明礼仪的好榜样
看到长辈,她总体是笑咪咪的打招呼;看到同龄人,她也高兴地向他们挥手;见到老师,她总是恭敬地说‘老师好’;进电梯时,他总是帮别人按着电梯门;吃东西时,他总是把打得分给别人,小的自己吃……
记得有一次,姨妈来我们家玩。当时我和妹妹在客厅看电视,听见‘咚咚’的敲门声,作为姐姐的我并没有主动去开门,反而抱怨起来,心想:是谁呀?!大清早的。而这时,刚刚看得正入迷的妹妹赶紧跑去开门。妹妹一见是姨妈和表哥,连忙向他们问好,还帮他们找了两双拖鞋。我则见到长辈不理不睬,自顾自的看电视。妈妈说几天出去吃饭,只见妹妹换好鞋后很快的冲出了门。我不知她说为何是于是也跟着出来了。这时姨妈、妈妈都陆陆续续的出来了。只见妹妹先按的电梯正好来了,妹妹先冲了进去按住了开按钮,直到人都进来完了才松手。电梯一到,妹妹又赶忙按了开按钮,让大家先出去好自己再出去。
记得还有一次,家里买了许多橘子。这橘子十分可口,刚买来不久,就被我和妹妹一扫而空他。第二天,水果篮里只剩下两个橘子,一个大一个小。我很想吃大的,正琢磨这该如何骗过妹妹让她吃小的时。妹妹却大方的说:‘姐姐,你吃大的,我吃小的。’说着她就把大的橘子递到我手中。
看着妹妹那天真无邪的脸,作为姐姐的我深感惭愧,连比自己小八岁的妹妹都抵不上。我从这件事中开始反醒自己的不足:
1.见到长辈没有主动问好。
2.没有三岁的妹妹想得那么周到,主动先去按电梯 3.没有妹妹大方,懂得把好的给别人分享。
有些人,可能因为言行举止上的一些不文明现象,却是他的人身少了文明没得着可重要的纽扣。失去了它,你将面临失败。只有紧紧的扣好它,成功的大门才会像你打开。
其实,文明礼貌很简单。它是一个三岁孩子都能做到的,何况是我们呢。用文明去对待每个人,你将得到身边每个人的文明对待。
文明在我心中
李蕊琳
需要文明的社会,需要文明的我们。
——题记
如果你失去了自信,你不算失败,因为你可以重新拥有自信。如果你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金钱。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就彻彻底底的失败了,因为你失去了做人的真谛。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一个看重道德品质、个人修养的文明礼仪之邦。一种执着的追求,一个慰藉他人的笑容,一颗宽容他人的心灵都能融汇成一首首文明颂歌,一个个动人心弦的音符。
文明其实很简单。只不过是一声问候,一次鞠躬,一次道谢······看似简单的文明,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我们每个人扪心自问:我到底是不是每一天都做到了文明呢?到底有多少能理直气壮地说我做到了呢?那么,文明到底是什么呢?
文明,是自身的修养。它如一棵娇弱的幼苗,需要你每天的细心呵护才能成长成一棵参天大树,从此在你心中扎根,发芽成长。虽然微不足道,却是我们每个人都不能缺少的一部分。
假若有一天我们身处的这个社会不再拥有文明,那样一个蛮横的社会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不敢想象。不知道同学们还记不记得那一则关于文明的公益广告:
那是一个正直上班高峰期的清晨,夹着公文包的白领们匆匆忙忙地挤进一节拥挤的地铁。不知谁扔了一个易拉罐在这拥挤的车厢里,易拉罐随着地铁的摇晃滚落到一个身着西装的男人脚边,而这个男人厌恶的瞟了一眼易拉罐,然后用脚将易拉罐踢到了另一个打扮靓丽的女孩脚下,这个女孩的表情就如刚刚那个男人一般,又把易拉罐无情的踢开了,就这样,易拉罐在这个拥挤的车厢里,在众多人厌恶的眼神下,在那么多只无情的脚下不停地滚来滚去,没有一个人愿意伸手去把它捡起来。直到易拉罐被人们踢到一个穿着运动衣的男孩脚下,男孩环视一圈周围的人,然后弯下腰,伸出手捡起易拉罐,最后直起腰,扔进垃圾桶。
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三个动作,无论男女老少都可以做到的动作,却没有一个愿意去做。难道这就是我们每天挂在嘴边的文明吗?难道这就是我们信誓旦旦说地所要做到的文明吗?难道这就是我们所要创造的文明社会吗?这,简直太可笑了。在文明这个千年不变的话题上,有很多人总拿国外的文明与中国的文明作比较,说国外怎样怎样的好,说中国怎样怎样的差劲,而许多人却说这些作比较的人崇洋媚外,没有一颗爱国情怀。简直就是笑话,如果我们中国的文明做的比国外的文明做得好,那么又有谁会去批判自己的国家呢?
“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有礼则身修,心有礼则心泰。”亲爱的人们,让我们携手创造一个文明的社会,让中华民族名副其实的成为“文明礼仪之邦”。
第四篇:文明美德伴我成长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讲究品德教育、个人修养的名族,一种执着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宽容微笑都能融汇成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动人心弦的音符。
千百年来的文明礼仪之风传承至今,因此我国向来就有“文明古国”之称。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现代文明人,必须有良好的礼仪文明。文明礼仪处处可见,这些利益就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们所忽略。
其实,文明礼仪是从日生活中的小事表现出来的。下课时主动向老师问好;进老师办公室前先敲门;坐公交车时主动给老人让座;不乱扔垃圾„„
文明礼仪是自身的修养,它就如同一棵小树,只要你注重它,从点点滴滴的事去表现它,它就会在你的心中扎根,成长。虽微不足道,但却是我们每个人都不能缺少的。
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集中体现,但是,公共文明是建立在我们每个人的道德修养之上,所以,个人文明才是根本。鲁迅曾说过:“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举。”所以首先要完善个人修养,人的文明修养斌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
文明美德就如一泓清泉可以为我们滋润心灵,给予我们心灵的慰藉。
前进的路已经为我们铺好,下一步,就是要我们顽强的走下去,事在人为,我们首先就是要具备中学生的美德,具备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没有美德的人,不算高尚,别让陋习沾染如花的青春,更别让陋习陪伴你度过最美好的人生!让我们的校园从此绽放美丽,让我们的社会迸发出文明的火花,让我们抱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结伴同行!
一种初三:杨家大少
第五篇:文明美德伴我成长
文明美德伴我成长
今年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名叫《文明美德伴我成长》的书,这本书用生动的故事告诉了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书中的第9课《爸爸妈妈辛苦啦》的文章介绍了邓小平孝敬继母的故事,这篇文章深深打动了我。
当我读完这个故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联系自已平常的言行举止真的是有很多需要改正的地方。平日里父母经常指出我的一些小毛病、坏习惯,可我总是不能彻底改正,甚至有时会产生对立情绪,对父母的态度极其不好,嫌他们太啰嗦。从我的言行对照邓小平爷爷的事例我感到很惭愧,父母永远都是站在为子女好的角度出发,他们指出我的问题是希望我能再优秀一些,再进步一点。
读完这个故事后,我知道了百善孝为先的道理。在寒假中我也努力改正缺点,同时也尝到了改掉坏毛病的甜头:我的作业错误率降低了很多!而父母的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其实,孝敬父母,回报父母,并不是非得要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情。只要在平时多注意从身边的小事,比如:坚持帮父母做一件家务,早晨起来向父母问好。和父母谈谈心,为父母捶捶背,学习有了进步……这些虽然是微乎其微的小事,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就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让我们成为父母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