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理课教学反思
心理课教学反思
孝道历来是中华民族伦理道德中最基本的内容。如今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不会站在父母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懂得体谅父母生活的艰辛与劳累,那就更谈不上去关心和孝敬父母了。今天我给学生们上了一节心理课——《猜猜我有多爱你》,让学生懂得爱父母,明白父母对我们的爱。
本节课设计了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用故事导入,摘抄了《猜猜我有多爱你》中的章节对学生进行展示,主要让学生明白我们也要向父母表达爱。第二环节是回顾父母与我们之间的那些事,用实例描述,让学生了解父母的苦心。第三环节是回报亲情,让学生知道该怎么表达对父母的爱,学生有了感恩的心从而产生了感恩的行动,从而无形中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承下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触动了孩子们的内心,激发了孩子们的感恩意识,教学效果较好,基本上实现了教学的目标。
整节课有两处让人难忘:
第一,在导入环节,当我用充满深情的讲述再配以感人动听的音乐《母亲》,一下子将学生带进了一个充满亲情的感情世界,教室里静悄悄的,几乎所有人都沉浸其中。
第二,在“回顾”环节,三名同学讲述了自己的亲情故事,第一名同学叙述了她的母亲是如何忍受种种病痛同病魔做斗争才终于将她生下来,其中的艰辛深深打动了其他同学,引起了他们感情上的共鸣,于是其他同学纷纷举手、争相发言。后面的故事一个比一个感人,尤其是最后一位同学的发言发自肺腑,千言万语道不尽他的悔恨和对父亲的感激之情,虽然是男子汉但感情却如此的细腻,叙述中几次泣不能语,让我欣慰。
但反思整个教学过程,还是有太多的不足之处,比如:
1、为了更好的煽情,整堂课语调比较轻柔,因为声音偏低没能很好的照应到坐在后面的同学。另外本堂课情感虽然丰富但没有跌宕起伏,我没有激情,语调有点单一。
2、课堂突发问题的处理上还显得稚嫩。如最后一位同学在讲述他的亲情故事时似有说不尽道不完的话,所以花了很多时间。虽然我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在引导的时候不够技巧,结果我的提问不但没能结束他的话反而又激发了他的情感又引起了他的长篇叙述。致使后面的环节时间紧凑,草草结束,整堂课有点虎头蛇尾的感觉。
3、回报亲情是这课的第二个重点,但因为时间关系没能深入,如果展开来讲效果会更好,也更有实际意义。
4、最大的遗憾——没能给这堂课画上圆满的句号。时间匆忙学生的心里话没能在课堂上得到抒发。另外,学生要懂得感恩更要知道及时感恩是对本堂课的提升,虽然备课是备了,但课堂上没能点出来。
5、最后在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上还有点小的瑕疵,如故事有点重复、课件不够简洁。
第二篇:心理课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一般是教师课后做的教学工作上的总结及思考。下面是关于心理课教学反思的内容,欢迎阅读!心理课教学反思
月初,我参加了市直心理优质课的评选。感谢各级领导给予的帮助和支持。讲课在临沂国际学校。起初,刚刚熟悉学生时,还怕课堂上压不住孩子们,因为那里的孩子真的是太活跃了。来到六一班的教室,当我做自我介绍的时候,班里的班长就带头起来鼓掌,各个活泼至极。所以,上课前,强调最多的是上课纪律。很感谢那里的葛晓老师,帮我给孩子分组,又挑选组长,又强调课堂表现。真是特别感动。
第二天上课,效果特别好,可是,一时兴奋,时间上把握的不够好。但是上完课,孩子们都高兴地围绕着我,说:“谢谢您,张老师,我知道以后生气时怎么调整自己的情绪了!”“老师,您讲的真好啊!”“老师,我很想抱抱你!”上完课,觉得这节课的课堂效果也是出乎意料的。尽管后来时间不够,但我要达到的课堂效果已经有了,那就不枉此行。孩子们上课时思维特别活跃,听课状态也很好,真的让我很震惊。
但这节课在众多评委的评课中,我也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时间的把控上,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前紧后松比较明显。
第二,我的三个模块,觉察情绪,接纳情绪和调整情绪。接纳的情绪有积极情绪也有消极情绪。但情绪的调整方式中,只有对消极情绪的调整。
第三,视频还是稍微有些长,占用时间多。
第四,心理课的语言还是要注意,比如“控制”、“负面情绪”等是否应该出现的问题。
第五,对于接纳。评委说处理的稍浅了一些。甚至有待思考,接纳了情绪,那还为什么要去调整呢?
第六,有的评委说,情绪小人出现时,不代表情绪小人就被控制了。出现不等于控制。
第七,关于调整情绪的方式,游戏我只是说在转移注意力,关于“游戏”是否要正面引导,这个存在疑问。方式要健康方面,存在疑问。
第八,有的评委说,开心的人如何要涂鸦,如何去扔掉烦恼呢?所以,前后的不严谨还是存在着问题。
第九,可以改变成:你不喜欢哪种情绪呢?你欢迎哪种情绪,不欢迎哪种情绪呢?然后聚焦烦恼,该如何调整呢?
第十,扔掉烦恼的体验方式,要有带入也要有带出。带入烦恼,然后再走出烦恼。可以采用主人公有什么烦恼,表演出来,把孩子带进去,然后再用扔掉烦恼的方式帮他走出来。
不管怎样,收获还是蛮多的,感谢这次经历!
心理课教学反思心理健康活动课是当前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途径和载体,是高中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的一种有益补充。那么心理活动课究竟应该怎么上?怎样才是一堂好的心理健康活动课?这是我每一节课都在思考的问题。
“活动”和“体验”是心理活动课最核心的两个要素。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的还不在于解决知与不知的问题,而是要通过创设一定的心理情境,开展极富启发意义的活动,来造成个体内心的认知冲突,唤醒学生内心深处潜意识存在的心理体验,以达到影响他们心理,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对于个体心理来说,再精彩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个人的亲身感悟和直接体验,哪怕只是一点小小的启发,也能留下深刻的记忆。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心理教育是一种以体验式学习为主的教育。
心理活动课可以运用的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如游戏、情境剧、角色扮演、情景模拟、讨论沟通、行为训练、心理测试等等。但我在活动的选取上根据主题的需要,选用了以下教学方式:
一、故事导入引心情:
引入新课时,我设计了一个《草船借箭》的故事,让学生在他们熟悉的故事情节中了解到“嫉妒心理就是看见他人比自己强,心理就不舒服,甚至产生强烈的憎恨,总想排除别人超越的地位,破坏别人超越的状态。”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嫉妒的心理现象,变抽象为形象。
二、情境剧中见情境。
情境剧与现实相结合,使学生转变观念,接受心理训练。
情境剧表演是学生喜欢的形式,特别是心理健康课中,一些生活故事更适合学生表演。而每一个故事中都包含着深刻的哲理。它使学生在愉悦的故事情境中明白了道理,转变观念,接受心理训练。在本课中通过情境剧表演,总结出了克服嫉妒心理的技巧:宽宏大量,善于帮助别人;心胸宽广,热情赞扬别人的长处等。使学生明白: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和态度。世上很多的事取决于我们自己的想法,可以说是一种快乐的选择。
三、引导反思改错误。
心理健康课对于教师来说是倾听是引导,对学生来讲是倾诉是交流。它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说心理话、宣泄情绪、情感的机会和场所。在感知、体验、明理之后,我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过去的行为和经历进行反思、检查、评价,从而调整自我,寻求新知,使问题得到初步的解决。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纠正旧我,寻找新我。
四、精心设计净心灵。
精彩的结束不仅仅是全课的总结升华,更是对学生寄予无限期望与启迪,所以本课我在结束时设计了《美丽的心愿》这一环节,让学生许下一个心愿,让孩子们在舒缓的音乐里净化心灵,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对的,应该怎么来做,相信在课件背景小女孩子的祈祷中,在柔和的乐曲里,孩子们一样许着美丽的心愿,并且愿意与大家一起来分享。从而达到心理健康课净化心灵目的。
五、课堂结构 巧安排
对于小学高段的孩子来说,嫉妒心理可能有些不好理解,孩子们感受到的,不一定可以说得出来,我在课堂教学中却有些过急,或者情绪不够饱满,没有带动课堂气氛,孩子们处于很茫然的状态,或者是因为这种课堂结构设计对孩子们来说过于复杂,他们所能感受到的身边的嫉妒太有限,至使学生的发言不够勇跃,这是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努力避免的。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是个崭新的、又极被孩子们所需要的学科,因此觉得肩头的责任,所以每一次课后,我都会努力反思自己的一些做法、想法。永远做一个优秀的、进步的、努力的心理健康课教师,成为我——美丽的心愿!
第三篇:风雨同行心理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该课获得山东省2008山东省第一届中小学班级心理辅导活动优质课二等奖。
《风雨同行》教学设计
滨城区实验小学
李桂茹
设计意图:
合作精神是学生形成良好人际关系所必须的心理品质,也是教师塑造良好的班风必须加以训练的必要内容,是小学生发展性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
我校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并且家庭条件大多优越,在家庭、学校生活等多层面中表现出不善于听取别人意见,不愿意与人合作的弱点,也有的学生想跟别人合作,但找不到有效的方法。这不但给班级管理带来许多问题,也容易让他们在将来的社会生活中受挫。小学高年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广泛,由于不善与人合作所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虽然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也有“学会合作”的教学内容,但通过观察,我发现学生对“合作”的概念并非不了解,也知道遇到难题时应该合作解决,但是却找不到有效的合作方法,不知道该具体怎样实施合作,出现了说和做两张皮的现象。为了让学生发现自身在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形成善于与人合作的优秀心理品质,我设计了《风雨同行》这一团体心理辅导课。
辅导目标:
1、通过游戏,让学生体验合作协助的快乐,体会合作的重要意义,增强合作意识。
2、通过游戏及讨论交流,让学生发现自己在合作中的问题,学会与他人合作的策略,并能把活动感悟迁移到现实生活中,指导学生有效地与人合作。
辅导重点难点:
1、找出合作中出现的问题。
2、领悟有效合作的策略。辅导方式: 游戏体验、讨论交流 课前准备:
1、学生座位围成半圆形
2、眼罩、口罩、短绳;篮球、书包、黑板擦、帽子、纸盒、椅子等。辅导过程:
一、游戏
1、介绍游戏规则。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做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风雨同行”。在这个游戏中,我们将要举行一次特别的运动会――残疾人运送物品比赛。比赛前,我先介绍一下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
1、比赛“开始”之前,所有同学保持安静。
2、每组有1个“聋哑人”、1个“盲人”、1个“无脚人”、2个“无手人”。扮演者的行为要符合实际情况。
为了清楚的区分不同的角色,要给“盲人”戴上眼罩、给“聋哑人”戴上口罩、给“无脚人”捆绑双脚、给“无手人”捆绑双手。
扮演者要充分想到你扮演的角色的特点。
3、所有物品必须一次运到终点,且中途不能落地。
4、物品全部运完后,小组全体成员在终点站成一排才算结束。用时最少的组为胜。
5、起点与终点间设有障碍,所有成员要经过障碍物安全到达终点。
6、比赛从主持人宣布 “开始”后计时,包括角色分配、搬运物品、排队的全过程。
7、违反以上规定的小组,不参与排名。
2、报数分组。
谁有不明白的要问吗?都明白了。下面我们要通过报数分成三组。“1、2、3—1、2、3”依次往下。从这边开始报数。“开始”。
请喊“1”的迅速的到这里站成一列,喊“2”的到这里站成一列,喊“3”的站到这里。这是一组,这是二组,这是三组。每组要运送的物品包括两把椅子,一个篮球,一个纸盒,一个黑板擦,一个帽子,一个辩论牌,五个书包。运送路线从这里到那头,再返回来,也就是说起点也是终点。
各组都准备好了吗?“预备--开始”。
3、小组分配角色、运送物品。
4、公布比赛结果。“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
二、小组自评。
各组同学都把物品成功运送到了终点。下面我给每组发放一张评价表,请每个同学默默地对自己小组的表现做一下自我评价。(每人发放一张评价表)
三、全班交流,分享感悟。
做完这个自我评价表,我想大家就能发现你们小组在游戏中存在哪些问题了。请各组的同学小声的讨论一下,完成后举手示意我一下。好,都讨论完了。哪个组先汇报一下?还有补充的吗?(指名回答。)
现在,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趁热打铁,赶快把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下来吧。全班交流。每人都把自己的感悟说一下。
如果让你们重新做这个游戏,你们有信心合作的更加完美吗?那我们就再进行一次比赛?请各组迅速地站成一列。规则不变。
准备好了吗?“开始”。“第一,第二,第三。” 这次各组的合作水平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总结。同学们,游戏中这些残疾人身上的残疾,正像我们生活中的困难。每个人在人生的道路上都会遇到许多风风雨雨,但是只要我们善于与人合作,取长补短,实现优势互补,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就让我们“风雨同行”,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精彩!
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自我评价
1、你们组的角色是怎样分配的? A商量分配
B任意选择 2、你们分配角色的根据是:
A每个组员的身体特点
B每个人的意愿
C有人强迫分配 3、你的角色是怎样得到的?
A抢到的B别人分给的C别人剩下的 4、你们组有人争抢同一个角色吗? A有
B没有
5、你们组有哪些组员你清楚吗? A是
B不是
6、游戏前你主动跟别人商量解决办法吗? A是
B不是 7、你们组有人主动组织分工、指挥搬运吗? A有
B没有
8、运送物品的过程中有人互相帮助吗? A有
B没有
9、你发现你扮演的角色的长处和短处了吗? A有
B没有
10、你想到利用其他角色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了吗? A有
B没有
11、运送物品时每个角色都充分利用了自己的优势吗? A是
B不是
12、在游戏中,你们组付出最多的人有怨言吗? A有
B没有
13、你们合作得愉快吗? A是
B不是
《风雨同行》教学反思
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实验小学
李桂茹
作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每个人都要随时与他人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善于与人合作是学生形成良好人际关系所必须的心理品质。现行的学科教学和德育教育,都非常强调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学生在各门学科的学习中,也经常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因此“合作”对学生来说是比较熟悉的,他们也知道遇到难题时应该合作解决。但是却缺乏对合作方法和策略的了解,不知道该具体怎样实施合作,出现了说和做两张皮的现象。为了让学生发现自身在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学会与人合作的有效策略,形成善于与人合作的优秀心理品质,我设计了《风雨同行》这一团体心理辅导课。
在整堂课中,所有学生的思维和情感自始至终处于一种积极、主动、活跃的状态,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合作愉快,很好的实现了教学目标。
一、教学目标较好实现,首先归功于课前预设。
1、参加辅导的学生预先不知道辅导内容。因为心理辅导课跟别的课不一样,同一个活动只有在第一次参与时表现才最真实,感悟才最深刻。预演过后会显得很做作,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2、这节课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会合作的策略,但是我没有提示学生这个游戏需要合作才能完成得更好,而是直接让学生做游戏,目的是想最真实的再现生活中孩子们不善于与人合作的场景,然后让他们自我反思,找出自身在合作中的问题,深刻地感受到合作的必要性,懂得合作中还得讲究方法。
3、教师话语少。心理辅导重在亲身体验,自我反思,教师只需要引导学生思考,发现问题,调整自我,最终促进心理健康发展。过多的说教只会引起学生反感,影响他们主动性的发挥。因此在辅导中我尽量减少话语,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
4、学生书写感悟时教师没有巡视。因为学生是面向墙壁,背对教师,当感觉背后有人监督自己时,会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也会因为有人“窥视”自己的“内心世界”而降低速度,影响反思的效果。
5、座位的编排方式。我在教室内沿两边墙壁摆放了一圈课桌,教室中间不留课桌。目的是将有可能阻碍师生、生生交流的障碍去掉;需要书写感悟时每个人面向墙壁书写会更容易集中注意力;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做游戏时需要较大的空间。在教室中间呈半圆形摆放板凳,是因为这样可以让所有的同学都能清楚地和教师对话交流,同时这些板凳也是游戏中需要设置的障碍物,一举两得。
6、自我评价题目的设定。这些题目都是精心设计的,它们能有效地引导学生思考合作中出现的问题,预防学生的反思因为抓不住重点浮在表面泛泛而谈。
7、重复游戏的目的是检测学生是否把刚才发现的问题纠正,并且巩固刚刚学会的合作策略。
8、所有成员一一汇报。这里体现的是人人平等、共同参与的原则。每个孩子的感悟不尽相同,让所有学生参与汇报,不是浪费时间,而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发挥相互启发,互通有无的作用。
二、课堂生成的问题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本次辅导课中,正如我所料,第一次运送物品时,几乎所有的小组都没有合作,为了取得好的成绩,每组的成员都自顾自的往前跑。结果,不是东西没有一次运完,就是成员站错了队,许多角色的行为跟实际情况一点也不相符。比如,有的“无脚人”的扮演者跳着走,而且跳得很快;“无手人”居然还能用手提书包;聋哑人也能说话了;只有盲人扮演者符合实际,走的最慢的就是他们,有两个盲人站错了队,却没有人去拉他们归队„„出现这些现象,跟有人录像导致紧张有一定的关系,但是这也说明同学们日常生活中缺乏与人合作的意识和策略。这些问题的出现为后面找到合作策略埋下了伏笔,也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打下了基础。
在学生做完自我评价后,很快就找到了自己小组在运送物品时出现的问题。如:没有合作,没有领导者,没有商量分配角色,没有明确分工,没有利用不同角色的优势,没有互相帮助,没有遵守规则,秩序混乱等,而这些正是善于合作的优良心理品质没有形成的证明。发现问题后,同学们自然会反思自我,从而帮助他们提升了认识。找到了“病因”,就可以“对症下药”了。找到了合作中出现的这么多问题,促进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从同学们的感悟和表情中,我清楚的看到了他们的遗憾。因此我给了他们弥补缺憾的机会,让大家重新做了这个游戏。孩子们进步很快,基本避免了第一次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他们注意了根据同学的身体特点分配角色,有人主动担当起了领导,身强力壮的“盲人”背着“无脚人”,有人主动搀扶着盲人前行,没有手的人用脚踢着物品走,聋哑人因为手脚比较利索,负担了最多的物品„„至此教学目标已经实现。
看到同学们的进步我由衷的舒了一口气。尽管合作中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他们已经开始深入思考,合作的意识已经开始扎根,合作的策略初步学会。我想,经过这次游戏中的深刻体验,在生活中再遇到需要合作解决的问题时,他们一定会从容不迫了。
每次上完课都会留下缺憾,这次也不例外。我感觉这次辅导课还有两个缺憾。
1、如果在第二次游戏之前,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讨论合作中要注意的具体问题,违反游戏规则的地方会少些,他们体会到的合作的快乐会更多。
2、总结时,如果能把学生们找到的那些有效的合作策略再总结一遍的话,会更加深学生的印象。
该课获得山东省2008山东省第一届中小学班级心理辅导活动优质课二等奖。
2008年5月11日
第四篇:《多元智能》心理课反思
《多元智能》心理课反思
丰台七中陈文凤
成就和幸福的核心在于发挥你的优势,而不是纠正你的弱点。优点:语言亲切,便于与学生的情感联系。学生状态积极,课堂组织能力较强
反思如下:
1、用词用语要准确和精确
特别感动的是我上课过程中出现了一个知识性的错误,就是“吾日三省吾身”这句话我当时给学生讲的时候写的是孔子说的,后来上完课之后专家专门打电话给刘校和顾老师说这事情,让我再核对。专家的这种敬业精神和严谨治学的精神特别值得我学习。
2、把握学生认知过程,准确定位重点。
虽然为了讲多元智能我看了不少的资料和书籍,但是还是没有很好地把握学情,把握学生的认知过程,所以在定义重点的时候就出现了偏差,我最开始把这节课的重点定在如何提高学生自己的每个智能,重在方法。实际上,通过这堂课能让学生找到自己的优势是我的教学目标,但整节课下来却没有很好地深入地完成教学目标。一开始我很不舍得把自己原以为最出彩的讨论方法环节去掉,但是经过专家分析,我觉得重点应该放在找到自己的优势能力。所以只得忍痛割爱。所以我认为一堂课重要的不是形式,而是真正让学生收获到什么。课后,我就本节课采访了几个学生,学生自己的感悟和专家的分析一样,方法的东西他们并不感兴趣,对他们的触动不是很大。
3、注意课堂中学生认知冲突的构建,以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改变。
整节课我在备课时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就把学生可能会有的疑问提了出来,但是这种是教师提出来的,不是学生自己提出来的,学生思考的程度就不一样。而且在讲课过程中,我也没有留足够的学生思考的时间。
4、应用学生自我评价特点,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相结合有一个环节是让学生找自己的优势,这个我没有考虑到学生自我认识的特点,自己找自己的优势是很难的,对我们成人都有一定难度,何况是孩子呢。这个时期的孩子虽然能够进行自我评价,但是自我评价往往不够准确和客观,而且他们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所以同学互评更能够把学生的优势挖掘出来。
5、对有些问题的思考不足。
比如优势和优点什么区别,能力和智能怎么区分。是不是每个人都有优势,暂时没有发现优势怎么办,发现优势之后怎么对待自己的优势,李老师提出:发现自己,重用自己。
6、心理课堂对学生的触动作用有多大值得思考。
专家建议之后,我对这节课进行了改进,把一个主要环节“我的自豪故事”打造成为本节课的亮点,这个环节准备用20分钟的时间来完成。并且将叙事的方法融入其中。如学生讲完自己的自豪故事之后继续追问:“你是怎么做到的呢?”“这里面最难得的地方是什么?”“最不容易的地方在哪里?”“遇到困难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放弃,最后怎么克服的?”“成功的经验是什么?”“你准备怎么把这些成功的经验用到别的地方?”同时每个同学讲完故事之后我除了问讲故事同学问题,还让其他的同学谈谈启示和感悟,体现了生生互动的教学原则。改进之后的课程,学生的回答很让我感动,有个学生在叙述自己写作故事的时候,提到“那时候我在看书,看了很久了,其他伙伴都在外面开心的玩,妈妈说你出去玩会儿或看会儿电视休息一下吧,我没有我今天一定要把这本书看完”当她讲述完我问其他同学感受的时候,他说得非常到位“她经受住了诱惑,我们生活中就会面对很多诱惑,比如玩的诱惑,游戏的诱惑,但是我们要学会克制诱惑”
7、教师语言的感染力需要提高
整节课下来语言都比较平淡,缺乏感染力和煽动性。讲课过程中的抑扬顿挫是教师语言魅力的体现,后来再上课的时候我注意到了这一点。
上多元智能课带给我的感动和思考
每个孩子都有他的优势和优点。就像加德纳说的“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一个独特的创造!”
可惜我们的孩子被成绩禁锢得太久了,一直以成绩作为唯一标尺的教育让那些学习不太好的孩子慢慢地失去了自信,失去了前行的动力。开始变得自卑,开始表现得无所谓,开始自暴自弃。在我的校本课程上有个孩子动情地说“我在我们班是学习最差的,是老师眼中的坏孩子,吸过烟,喝过酒,还打过架”,我问他“打架是去欺负弱小吗?”“不是,是我看不惯别人欺负我班同学”。虽然打架不是一种恰当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但是我们能看到这个孩子身上的正义感。通过与他的接触我知道,他乒乓球打得很不错,学校很少有人能打得过他,他还有一定领导能力,做事情特别细致,每次上课都帮我维持纪律。但是他的这些优势并没有通过什么活动被挖掘出来,表现出来的就是极度自卑后的叛逆和反抗。
有一个孩子在做多元智能的时候说老师我没有优势,他真的会认为一个学习那么差的孩子怎么会有优势呢,怎么配谈优势呢?当同学帮他找出“他跳绳特别好”时,他迷茫的目光中充满了惊讶和感激。
在我的校本课程中我也上了这一课,在最后一次校本课程时有几个同学谈到了这次课,谈到是这次课让自己慢慢发现了自己的优势。有个学生给我讲了他的自豪故事“他为了看昙花的盛开从晚上9点一直等到凌晨亮点,他父母都睡了,但他一直等着,当他看到昙花特别的兴奋”,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这是多么的难得,多么的有毅力,如果他能够把这种毅力用在别的方面该会有怎么样的进步!
有一个学生上我课的时候带了两个蜂窝,放在小盒子里面。我认为这是违反了课堂纪律,生气地没收了。这个孩子估计太喜欢这个了,第二天冒着再次被批评的风险去找我了,我想了想决定把小盒子还给他,当我拿起小盒子时,里面出现了几只蜜蜂,给我的时候并没有,我也特别惊奇,于是,对这个孩子我有了一点欣赏,甚至是敬佩。我想起了陶行知先生的那句话“当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差点就可能扼杀了一个未来的动物学家,于是我决定让他在我的课堂上给大家介绍一下蜜蜂的习性,生长和繁殖等知识。他欣然接受了这个任务。
我们就是通过教育,帮孩子捡起一个一个曾经丢掉的珍珠,然后把一个一个的珠子穿起来,那时,我们看到的会是他们进步后的喜悦,成功后的自豪。
如果一个孩子从一入学就找到自己的优势,学校和老师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比如乒乓球比赛,羽毛球赛,通过这样一些活动,他们就能够建立起自尊,我相信一个有自尊的孩子怎么允许自己有太差的成绩呢?同时,他在某一个方面突出了,会带动其他方面。另外,我们的多元智能可以和校本课程结合一下。有的校本课程不用非得老师准备多少教案,比如作文兴趣小组,老师讲再多没用,就给他们提供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看书。再比如历史故事,就可以让每个学生自己讲,还能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能不能尝试学生自助课程,比如让初三个别学生抽出一节课时间来带初一的校本。初三有的学生学习真的不行的,多上一节课也没有太大意义。
第五篇:心理课教学设计
windows movie maker 小学二年级《多彩的情绪》教学设计
梅河口市第四实验小学 李洋
教学目标:
1.了解情绪的多样性及自我情绪的丰富多彩; 2.提升对情绪觉察能力,培养积极情绪。
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对情绪的多样性有深入的了解。教学准备:
课件、情绪图卡。
教学过程:
一、热身游戏,揭示主题。
师:伴着优美的上课铃声我们相聚在心理健康课的课堂,老师心里很高兴,你们呢?为了将高兴的心情传递给同学们,老师带给大家一个游戏。
师生同玩击鼓传花的游戏,教师相机采访各环节中学生的心情。师:像高兴、紧张、兴奋、害怕等都叫做情绪。情绪像一个万花筒,每旋转一下就会有不同的花色。这节课我们来了解和学习多彩的情绪。
二、观察情绪七彩镜,体验情绪丰富性。老师准备若干“情绪卡”,找同学领读这些情绪词语。小组讨论交流自己曾经体验过哪种情绪,把当时的情景讲将给同桌、老师、同学们听。
三、情绪对对碰,感受不同的情绪。
出示不同的情境,让学生说说遇到这些情况人们通常会表现出什么样的情绪。
情境表演:出示三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学生选一选对应的情绪脸谱,然后尝试演一演。
四、成语直通车。
师:人的情绪大都会通过表情、眼神、举止动态表现出来,我们要学会从这些表情、动作中了解人们的情绪。
出示成语,说说这些成语描述的是怎样的情绪。
五、教师小结。
总之,我们要过得快快乐乐的,并将快乐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