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 统 文 化 学 习 心 得大全

时间:2019-05-14 05:07: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传 统 文 化 学 习 心 得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传 统 文 化 学 习 心 得大全》。

第一篇:传 统 文 化 学 习 心 得大全

传 统 文 化 学习心 得

许昌县实验中学张新亭

7月8-12号,我有幸参加了许昌市传统文化的学习,这次学习,让我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每个老师的演讲都各有其特点,各有其精髓,有的让我们感动,有的让我们深思,有的让我们反省,有的让我们忏悔。

聂振弢教授精彩的演讲让我们明白了“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王凯老师的《感恩号》让我们知道了“百善孝为先”,使我见贤思齐;程志杰老师使我们知道了“万恶淫为首”,自责让我反省;周程程老师声泪俱下的演讲使我们明理了“父子血相通,母子心相连”;王希海老师照顾瘫痪的父亲,三十年如一日;贺慧琴老师“让国学经典照亮孩子童年的天空”;温素梅老师的“演好生命的角色,使生命更加伟大”;以及卢允忠老师所列的各种社会现象让我深思、潘丽平、吕鹏、张卫社、张国堂等老师的故事都让我有不同程度的收获;让我由衷地感动,使我更为深刻地体味了一遍父母为我付入的爱和辛劳;正所谓 “人同此心,情同此理”。现将学习心得与大家做一点分享:

一、中华传统文华的精髓——“孝”

本次学习,我真正理解了“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勿需多言,人做为一个活的生命而存在,从哺育到成长都一刻也没有离开过父母的恩德;人做为一个有思想有自有我意识的高级生命,更没有 1

离开过父母的谆谆教导。因此,我们恪守向父母尽孝是“天之道,地之常,人之本”,这是人之常情。中华传统文华中提倡的基本道德要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就将孝列为首位,至圣先师孔老夫子亦明确说明“夫孝,德之本也”。我们的古圣先贤及今天很多人也是这样做的。且不说远古的大孝之人舜帝、孝文帝,单看今天的王希海、王凯就是生动的例证和学习的榜样。自然万物,小羊知道跪乳,乌鸦知道反哺;更何况人为万物之灵,自然更应格守孝道。

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关键——“行”

学习中,老师们常常谈到“孝门一开,百善皆来”,这就说只有先按“孝”的标准行事为人,人的各种善的本性才能源源不断的涌现出来。从这一点,我体会到: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是学习某种知识,也不是学习某种技能,而是“德行”的修习。所谓德行,一般都理解为“品德和品行”,我理解为“品德和行为”。德行不在于你懂的是什么,知道什么,会做什么,而在于你做过了什么,是抱着什么样的目的,以什么样的心态和价值观去做的。因此,我认为“德在于心,而现于行”,德行修习是要从内心发愿而又以行动去体现的,凡事要从内心里去求,只要内心真正去求了,而不是自己骗自己,自然会有与内心一致的行为,也自然会有想得到的善果。我想佛家所说的“因果”,也是这个意思吧。

那么,对过孝道又何如具体地去“求”,去“行”,去修习呢?还是在传统文化学习班里我们学到的内容:孝的四个方面内容以及三重境界。

所谓孝的四个方面内容,即“孝父母之身、孝父母之心、孝父母之志、孝父母之慧”;“三重境界,即孝应是“始于事亲,中于事亲,终于立身”,这些是我们需要格守孝道的具体内容,也是孝的德在行动中的具体体现。同时,“真孝”需从内心去求,要努力恢复人之本性。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做到两个放下、两个恢复,那就是“放下傲慢心,放下抱怨心;恢复恭敬心,恢复感恩心”。正所谓“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人的本性都是善良的,但后来在社会的大染缸中的不良习气所污染了,所以我们要去修习,要去恢复本性。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这里的习不应理解为复习,而是修习啊。《弟子规》也告诫我们:“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可见“行”乃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关键。

三、中华传统文化在企业的落实——“帮”

中华传统文化的修习,不仅促进家庭的和谐,还可以运用在企业这个大家庭里。促使企业成为受人尊敬的企业。修习中华传统文化的目标本身就是要达到“家庭和谐、企业和谐、社会和谐”,形成一个人人讲爱心、个个互帮助的和谐美好的大局面。《弟子规》里讲,“同是人,皆需爱;天同覆,地同载”,我们在家里讲孝,是对父母的爱;“事诸父,如事父”是对长辈的爱;“兄弟睦,孝在中”、“事诸兄,如事兄”是兄弟姐妹们之间的爱。这样都是可以运用在企业里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但更为重要的是企业还可以也应该帮助自已的员工在自已的家庭里去实践孝道,所以我认为中华传文化在企业的落实在一个帮字;只有员工在家

里真正地,由心的做到了孝道,才可能在企业里自觉地按孝道要行事。正所谓“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谓之悖理”。对于因工作繁忙或经济所限,而不能在家更好地尽孝的员工,企业就要帮他们去尽孝。有了这个帮字,帮字一旦在企业形成共识和习惯,就不尽可以体现在孝道上,而且一定会体现在工作中,人都是感情动物;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事例比比皆是。帮还可以在经典的修习上,因为传统文化的传承的确也断代很久了,刚学习的时候,可能很激动,时时间长了,可能就平淡了,又恢复到以前的习性中了。因些,在学习上企业也要帮大家,经常组织活动,促使员工对做到“父母的话,百听不厌;老师的课光盘,百看不厌;经典读物,百读不厌”。

四、我的悔过及改变(或称心路历程)

我一直以为我个人是非常孝顺的孩子,一个人奋斗打拼,经常利用可利用的时间看望父母,已经尽孝了,但对比老师们的故事,我才知道自己离孝的标准还很远。我的孝,层次太低,仅想到了孝父母之身,却谈不上孝父母之心,以前对父母在言辞上的不恭敬,对父母曾心存抱怨,这些都令我追悔;更不要说孝父母之志了。因此我决心追求“和谐家庭,幸福人生”,因为我坚信,“人在做,天在看”,“德不配位,必有其祸”,“孝悌之至,通于神德明,光于四海,无所不至”。我决不允许“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事在我身上发生。

第二篇:传统文化学习心得

传统文化学习心得

曾经用了一年的时间做自己的心理辅导,艰难的啃完几部西方哲学,好不容易搞明白一个道理:要爱自己,相信自己本善纯净。而我们伟大的先祖,只用了45天,却让我明白了一个更重要的哲理:让别人幸福就是幸福。关于人性中国的先人只用一句话就概括了:人之初,性本善。而这个基本观点为我的思想体系定下了主轴。

在此之前,我跟所有身边的人一样,忙忙碌碌为了升迁,加薪,使尽浑身解数争取上位,对情义,道义看得比较淡,略做一点就自以为比别人好很多,已经相当了不起。常常在面临选择时,在利与义的天平上摇摆,最后随顺了大众取向,背信弃义,而浑然不觉。

当我明白了古代圣贤的存心,看到伟大的中华文化真正的精髓,不是浩如烟海的文学艺术作品,也不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人文遗产,而是为了他人幸福勇于牺牲自己的无我精神,是处处为他人着想的仁爱之心,是君子不忧不惧的浩然之气,是不受利益驱使,永远维护道义,正义,“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高尚节操。我只能说,我完完全全被折服了。

我开始明白,利益不是人生最大的目标,即使是为了让别人过上好生活,也未必只能以利益来体现。对任何人,任何物,须时时持有恭敬的心,因为你与整个世界都是一体,不论好人,恶人,真诚关心别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才是人际交往的真理;面对任何抉择,判断,首要的标准应是是否符合道义,是否对他人有益。“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个人要修炼的最大任务是德行,世间第一大学问叫时时处处为他人着想,当把自己放到最低,当一心只想成就别人,自己所希望的一切都会到来。幸福的极致也就在其中。

为了自己的人永远不知满足,不知快乐,为了他人的人时时处处是天堂。我怀揣着这颗打开的心,回到熙熙攘攘的生活中。不再计较公交车上的拥挤,随时为身边的人报以微笑,为他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我的心从未有过的宽阔,真实,明亮;我不再妒羡旁人能力卓越,收入丰厚,周游世界,坐拥豪宅美眷,我知道我已明了生命的价值,我不再肓目追逐,不再彷徨犹豫,我踩在生命的中轴线上,从此不会偏移。

初学君子之道,挑战迎面而来。因为得了宝,免不了到处宣扬,劝人向善,屡遭讥讽,辅之以毁谤先人,此般心痛,不知诉于何人。遂拾起老师教诲: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此其一。

对于常理来讲看不过眼的人和事,须转怒为恕,却仍只见怒不见恕,天天在境界中考验自己耐力,此其二。

道能弘人,非人能弘道,当行为世范,言为世则者方能为师,而行不知如何行,或说不知如何行方能影响他人。此其三。中华传统文化强调“百善孝为先”,孝心虽起,却因漠视父母良久,不知能做什么,如何做,此其四。

种种逆境,当勤勉自励,从内心突破,找到法门。

学习期间,曾发愿做传播传统文化的一分子,如今如愿,却深感任重道远,唯恐德不配位,立志多多立行,修身为本,愿至诚如神,助我顺利前行。

每日晨起,习练太极迎接朝阳,诵读经书抚平心境,洒扫庭除降服傲慢,承袭古人生活习惯,受益良多。此余生之目标:成为新世纪淑人君子,以身作则感召更多人回归传统文化的怀抱。

第三篇:传统文化学习心得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每一个人都随时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作为一名教师,传统文化使我们的必修课,可是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中,有太多新的元素融入到我们生活中,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应该说是严重缺失。近几年,我有缘结识了一些潜心学习传统文化的老师,受到很大启发,传统文化对我的世界观、价值观、为人处世都起到了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以前,我只是读弟子规,读论语,觉得很好,针对自己只要严格要求,孝敬父母、公婆。兄弟姐妹和睦相处,觉的做的就很好了。通过近几年参加许建国老师的讲座、收看《百家讲坛》以及参加洛阳市科技馆每周日上午的“传统文化大讲堂”,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有价值的东西,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改造自然和社会中的一些高尚品质,是应该得到继承的。作为一名校长,我学好传统文化不仅是一种需要,更是一种责任,我要继续努力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做一个有精神有信仰的有灵魂的人,给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的教育做出有利的贡献„„

第四篇:传统文化学习心得

以身作则,努力践行。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 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 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身为一名机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一 是要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严格要求自己,为夷陵区建设发展、为

史志事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就是道德,学习传统文化心得体会。五伦八德:夫义妇德、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君仁臣忠、朋友有信。而其中,百善孝为首,我们就应该以身作则,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养父母之慧。

人生当中有很多挑战,改坏习惯的过程是不断上进的,但不是直线上升,而是总会有很多波折的曲线上升。在我们平常处事行事的过程中,别人对不对不是最重要的,首先要看看自己做的是否正确。“各自择,天心地宁;各相择,天翻地覆”,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少说抱怨的话,多说宽容的话;少说讽刺的话,多说真诚的话;少说命令的话,多说尊重的话;少说批评的话多说鼓励的话,家里的每个人,都做好了,那这个家自然兴盛,自然和谐。百善孝为先,什么是孝?如何行孝?有父母去奉养,又亲爹、亲娘可以叫,是一种人生的幸福,不能做“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后悔事。

我们中国人的孝并非愚孝,舜的故事告诉我们孝敬父母,不能让父母难受,伤心,“大杖则走,小杖则受”的心灵才是对父母真正的孝顺。

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今之孝者,立身行道,而扬名于后世。

8月30日—9月5日本人在肇庆学院进行了为期一个星期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交流,这次学习给我们带来的震撼和思考是深刻的,使我们对人生、对生活、对事业的信念得到了纯净和提升。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我们的祖先曾以自己创造的物质文明影响和推动着人类的历史进程,也曾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影响和推动着人类精神世界的建设。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围绕着“和”这个核心,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人际和谐的五伦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以及“仁、义、礼、智、信”的做人行为准则。另外就是对“孝”的理解,引申开来说,对家庭里的父母亲,为人子(女)一定要尽孝道,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单位的规章制度要尽忠,对自己的工作岗位要尽责尽能,和谐社会在我们的祖先2500年前的孔老夫子那里早就期望了,老夫子希望的社会:人们和睦相处,国家安定团结,社会和谐。中国有五千年道德教育的方法,五千年的经验,五千年的智慧,这些都是前人经验教训的承传,值得我们认真地吸取。

一、传统文化强调“仁者爱人”精神的涵育,培养爱人民、爱人类的全球观念

“一个在家庭中得到过爱的照耀的人,他会用爱心去照亮世界;一个在家庭中得到爱的温暖的人,他会用爱心去温暖世界!”要培养公民,特别是培养孩子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情感,首先从爱家庭、爱父母开始。试想,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的人,又怎能要求其爱祖国、爱人民?一个“爱”,是我们一切教育的基点。儒家的“仁”的核心是爱人,它奠定了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的基础。

二、传统文化重视修身立德,诚信笃志的修养文化,重视个人道德品质的修养

我们看到儒家提倡的是一种示范性的教育。从儒家的道德培养看,我们今天强调的“其身正不令而行”,“身教重于言教”,不正是强调示范性吗?这也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和延伸。修身是一种主体的自觉、自需与自律,重在“慎独”,古今在道德上有建树的人,无不重视修身教育,而重视道德的自我修炼强调教育的示范性,恐怕正是我们今天加强道德教育,提高 民警的道德素养的必由之路。

三、中华传统文化重视推己及人道德思维和行为方式的运用,重视义,利观的培养

胡锦涛主席说得好,一个社会是否和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和谐的。

中华民族的新道德必须与中国人意识和潜意识中的传统美德相承接,才能生根成活,才能持续发展。弘扬它便可以将潜藏于国人心中的传统美德复苏起来,培育起来。而以仁义礼智信为代表的传统美德本身,突出的就是群体和谐精神,滋养了崇尚和谐的民族心理和品格,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

另外,友善与团结是同一层次的道德规范,她主要强调公民与公民之间道德关系,强调公民之间的亲和力。要团结友善,首要之点是要关心他人,尊重他人,要学会平等待人。也就是传统文化中的推己及人的道德思维。其核心还是一个“仁”字。儒家的道德体系中“仁”为道德总纲,强调厚德载物和人际和谐。邓小平同志提倡的:我为人人, 人人为我的风尚,就是新时期所发扬光大的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关心他人,当然包括尊重他人的权利。我们每个人不论生活贫富,地位高低,在基本人权方面都是平等的,一个人只有平等地对待他人,才有可能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友善。在对待他人与自己、群体与个人的利益方面,儒家非常注重义利观的培养,重视整体利益和价值观的追求。在传统文化中,与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关系最密切的是价值观思想。今天,学习孔孟之义利观,引导人们正确对待经济利益,仍具有道德上的规范和约束作用。特别是市场经济的求利原则,金钱在市场经济中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地位,容易引发人们的拜金主义、唯利是图、见利忘义的思想与行为。学习传统义利观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传统文化重视个人道德行为的训练,强调学会做人。这正是培养遵纪守法公民的基础

孔子非常注重仪容礼节,把它看作为人处事的重要一面。其实我们监狱系统不论对民警和服刑人员都十分注意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例如:我监有《女子监狱民警行为规范实施细则》、司法部部也颁布了《服刑人员行为规范》。所以,我们首先是做人,其次才是学习其他知识。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这样说:“千教万教,学做真人”。意思是教育的目的,就是教人做人。另外,传统文化中强调严教齐贤,见贤思齐。在传统的伦理文化中,以严字当头,强调以进德修身,反对溺爱、宠爱。

公民道德教育是我们共同经营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齐心协力,齐抓共管,人人身体力行。中华传统文化浩如烟海,我这里谈的只是沧海一粟。以此抛砖引玉,希望和大家一起为全面提高中华民族公民道德素质尽绵薄之力。

第五篇:传统文化学习心得

学习传统文化心得体会

---刘敏

中华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的,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他包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内容。通过学习《论语》、《六小篇》等中华传统文化,感想、体会颇深。

一是认识上的转变。在以前的学习和工作中从没有真正接触过国学方面的知识,只知道是儒家学问,还有些封建思想意识,认为学这些也没有多大的用处。然而,通过这段时间对《论语》和《六小篇》的学习,认识有了新的转变。我认为,国学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几千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安居乐业,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脊梁。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文化延绵五千年而没有中断的国家,正是因为有如此深厚的国学文化作为支柱,这种文化一直贯穿于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

二是学习的重要。人的一生是从学习开始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开篇即提出了以学习为乐事,反映了孔子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一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有很多不可知的部分,但是知识可以增长才干,知识可以改变命运。因此,我感到爱学习是一种快乐,想学习是一种幸福,求知若渴是一种喜悦。学习新知识,温习旧知识是一件让我们感觉愉悦的事情,学习能使我们提高素质、增长才干。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

三是努力践行。只要我们认真去学习、去思考、去感悟,就会明白其中的许多道理。在为人处世就知道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就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和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就是指凡事说出去的话,首先要讲信用,不可以欺诈别人或者胡言乱语,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说话只要恰当,切题就行,不要花言巧语。尤其是我们面对学生,要为自己说过的话负责,所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言既出,行必果,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不可收回,不可反悔。对学生们提出的意见建议要认真研究解决,要敢于承担责任。

中国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瑰宝,要传承,要发扬;但它更需要我们去接受,去实践,去体悟。学古不泥古,我们要将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精神,融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去;以传统文化规范自己的言谈举止,用传统文化宽抚我们的内心,让传统文化促进社会的和谐。只有与时代结合,运用到生活中去,传统文化才是活的,才能在世界文化之林立于不败之地。我相信五千年祖辈的智慧会在日益强大的中国和富有创造力的中华儿女的传承和发扬下,在世界文化之巅闪烁出属于中华民族的智慧之光;让世界见证中国传统文化的神奇与博厚

下载传 统 文 化 学 习 心 得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传 统 文 化 学 习 心 得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传统文化学习心得

    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心得 通过一个学期来对中国传统文化这门选修课的学习,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新的认识。文化并不是一种虚无飘渺的东西,其实它就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生活创造......

    传统文化学习心得

    一直对传统文化了解甚少,直到来到新京华后,学校为我们创造了很多学习机会,从江苏常州的学习到这次苏兴老师的讲座,让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 生活在新时代,科技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

    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心得

    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心得孙青松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引《归去来兮辞》东晋陶渊明学习传统文化之心得体会可以陶渊明先生之言概括,以下标题......

    传统文化学习心得1000字

    学习传统文化心得体会竹马小学方建英 人生不外乎三情:亲情、爱情、友情。因为利益的鬼使神差,我们的友情变得有些刀光剑影了,我们的爱情变得有些呼天抢地了,我们的亲情变得有些......

    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心得

    “聚焦国学经典教育,探索内涵建设”主题交流活动 ——心得体会 中国有历史悠久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融会了几千年来中国人们的智慧结晶。然而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中国的传统......

    传统文化参观学习心得

    传统文化参观学习心得 《大学》中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意指,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

    传统文化培训学习心得

    传统文化培训学习心得 10月17—21日,我有幸参加了新郑市政府组织的传统文化培训。四天的学习,倍觉时间短暂。感恩、感动、崇敬、赞叹„„交织在一起的感情,总让人留恋与思念。......

    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心得

    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心得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包容万象、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涵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传统文化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