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荷塘区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实施办法
荷塘区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实施办法
学校特色化发展是我区中小学校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我区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客观需要。为落实株洲市教育局“城区初中创优工程”、“三育特色学校”创建工程、“课改样板校”建设工程和2011“质量建设年”的相关要求,根据荷塘区教育发展现状和《荷塘区十二五基础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学生发展为本,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教育现代化建设,树立“特色立校、特色兴校、特色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理念,以特色学校建设为抓手,开展“快乐德育,人文智育,阳光体育”特色学校建设,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校内涵发展,提升我区基础教育质量。
二、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落实“三育”理念,提高教育质量,创建教育特色。
具体目标:创建5所区级以上课改样板校,创建2所市级挂牌优质初中学校,培育3所“新基础教育”项目学校,培育10所区、市级“三育特色”学校。
具体实施阶段:
第一阶段(2010-2011年):全面发动、特色选定阶段:全区所有中小学至少选定一个项目作为学校重点培育的特
色项目,在系统思考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学校特色项目培育方案,并切实加以实施。
第二阶段(2012-2013年):重点催生、分层打造阶段:全区学校特色项目培育在区域内产生较好影响,力争有显著成效。在此基础上,对已有一定影响的特色学校进行特色推介,其他学校借鉴其创建经验分层打造本校的特色。
第三阶段(2014-2015年):全面培育、重点提高阶段:全区中小学特色项目在区内外产生较大影响,力争有3-5所学校成为省、市教育特色学校。全区所有学校特色建设目标基本得以实现,并确定下阶段可持续深入发展的特色建设目标。
三、推进措施
(一)建立管理机制,科学指导。各校要充分认识加强学校特色建设对我区加快教育改革、丰富教育内涵、推进素质教育、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意义。各校要成立中小学特色建设指导小组。要建立相应的管理组织机构,建立规划引领、计划实施、措施到位、责任到人、保障有力的管理体系,确保学校特色建设有效、持久、深入开展。
(二)挖掘思想文化,引领方向。各校要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指导,在深入挖掘学校的办学思想文化和传统优势的基础上,选择与学校、师生贴得最近,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与当地历史充分融合的项目,形成与学校办学思想文化一脉相承学校特色建设,将特色建设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
方面、各个环节有机融合,充分发挥教育理念与办学思想的引领作用。
(三)研制可行方案,股研先导。各校要认真分析、系统思考、缜密规划、科学论证,结合特色建设和学校发展实际制定3~5年的学校发展规划,统领学校特色建设工作。学校要研制切实可行的特色培育方案,充分发挥教育股研的先导作用,以科学规范的教育股研课题研究与管理方式切实推进学校特色建设工作。
(四)加大配套投入,保障实施。区教育局将根据学校特色建设的需要,优先解决与学校特色建设配套的师资问题,在专项经费、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以及其他教育教学资源等方面,提供充分必要的保障,各校要根据制定的方案,认真实施,确保学校特色建设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和学校特色建设目标得以实现。
(五)建立激励机制,深化成果。区教育局制定特色学校评选办法,并在此基础上择优推荐评选株洲区各类区级特色学校和省级特色学校。各级特色学校先进经验通过研讨会、现场会、展示会及教育信息网等平台进行交流推广。
四、实施步骤与管理
(一)成立荷塘区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实施领导小组。
组长:张光明
副组长:刘美贞、刘骞晖、董海军、王沧海
成员:陈菊、王晓红、罗向阳、蔡建平、彭运莲、朱海军
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普教股,由刘骞晖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各校特色建设工作的监管、督导、组织与协调等工作,王晓红兼办公室副主任,负责联络协调。
具体联系领导和联系人员安排:
合泰片:董海军、蔡建平
红港片:刘美贞、彭运莲
向阳片:张景奇、王晓红
农村片:王沧海、罗向阳
中学片:刘骞晖、陈菊
(二)成立荷塘区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工作指导组。负责对学校特色建设工作和有效课堂建设理念的学习、特色的提炼与定位、特色的培育过程中的具体问题进行指导。
特聘专家组成员:罗立林王迅帅常凯丁文平陈捍东王开和苏志宏李飞国市教科院各学科教研员
中学组:
组长:刘骞晖
成 员: 徐江洪邓钢黄建彪过斌中学市级学科带头人区教研室中学教研员
小学组:
组长:蔡建平
成员:刘影吴世伦易文胜吴健金华李妮红 马谋幸曹丽英康梅红陈劲松欧阳海燕帅慧娟市级学科带头人区教研室小学教研员
(三)制定各特色项目的实施方案,进行建设与评定。2011年起区教育局接受各学校的特色项目(含培育项目)申报,到2011年3月15日截止。各学校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将特色项目培育方案或特色建设规划上报区中小学特色建设指导小组办公室和区教育局基础教育股,区教育局将组织专家组进行评审,并实行评审结果网上公示。
(四)被评定为特色学校的学校,区教育局将对其进行表彰奖励,并颁发荷塘区特色学校牌匾。特色学校要发挥自身示范、引领与辐射作用。每两年复查一次,对不合要求的学校取消其称号。
(五)中小学特色学校建设第一轮申报包含《荷塘区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示范校建设方案》(见附件1)、《荷塘区中小学“书香校园”建设实施方案》(见附件2)、《荷塘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样板校建设实施方案》(见附件3)、《荷塘区中小学阳光体育特色学校建设方案》(见附件4)和《荷塘区中小学快乐德育特色学校建设方案》(见附件5)等内容。
荷塘区教育局
二0一一年一月十三日
第二篇: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小结
中都中心小学特色学校建设第一阶段工作小结
特色学校建设是深入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它能有效地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和力量,对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教育。同时,也有利于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自主教育的氛围,加强自我的教育和管理,促使身心和学习各方面的健康成长和进步。
回顾2011,我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扎扎实实开展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初步形成了以“文化濡染心灵,礼仪修身立人”为主题的特色办学思路。现将这一阶段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一)统一认识,形成合力
创建特色学校、构建学校特色,是一项长期、重要的工作,需要经过师生双方共同的努力才能逐渐形成,并成为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方面。这一工作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它需要学校长期坚持才能逐步达成。
为了建构学校办学特色,我校首先在校行政会研究的基础上,在全体教师中广泛宣传、发动,使创建特色学校的思想在全体教师中形成共识,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使之形成一股合力,全体教师共同为建构学校的特色群策群力。
(二)加强领导,推进步伐
统一认识的过程是创建教学特色的先期工作、思想基础,但还需要加强领导,我校组建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特色学校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总结前一阶段工作,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使领导小组成员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下,推进学校特色建设的步伐。
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张守琼
副组长:郑启家 邓建军 丘福全
成 员:丘小青 何伯文 钟敏光 丘锦雄 何永祯
何宜昌 何喜梅 丘建湘 何秀华 丘永保
二、明确主题,制定目标、方案
(一)明确特色学校创建主题
我们给学校的特色发展定位在“校本”二字上,也就是在立足于农村、立足于学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本土资源,深入挖掘校本潜力,灵活运用教育手段,科学合理地把学校特长转化为特色。因此,我校将创建特色学校的主题定位为“文化濡染心灵 礼仪修身立人”。学校依托中都特色的本土文化资源,扮靓校园文化,让文化濡染学生心灵,这一活动与学校德育工作结合在一起,进一步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把文明礼仪教育落到实处,提高学生文明素质,形成讲文明、懂礼仪的良好氛围。
(二)制定特色学校创建目标
在开展经典诵读、写字教学、口算、教师专业化发展等基本办学特色基础上,根据自身实际,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精心选择“文化濡染心灵 礼仪修身立人”特色办学切入点,把开展“寻找中都文化、感悟中都文化、实践中都文化”活动与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有机整合,让我们的学生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文明的礼仪举止,两者相得益彰。
1、通过构建书香校园,营造师生乐读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用书香熏染学生的人生底色,引领教师的专业化和个性化发展。
2、以中都特色文化为载体,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师生的情操,促进师生和谐发展,提升师生的生命质量。
3、通过抓好学生的文明礼仪细节,培养他们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提升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
(三)制订特色学校建设实施方案
学校领导小组在制定特色学校建设的规划和目标基础上,拟定较为详细的特色学校建设实施方案,并在工作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地修订和完善实施方案。按阶段实施,做到定时间,定人员,定目标,定内容。
三、彰显特色、促进和谐发展
围绕特色学校建设着力打造两大亮点工程:文化濡染心灵,礼仪修身立人,让每一个孩子获得和谐生动的发展。
(一)环境营造氛围,以校园文化建设推进书香校园建设
基本目标就是以优美的校园环境,多彩的文化生活,浓厚的学习氛围,科学的人文精神,优良的学风、班风,带动和促进催人奋进的精神,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1、全力营造“书香校园”的环境,让校园处处弥漫书香。
通过广泛开展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校园环境,努力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使校园更富人文底蕴,充满智慧和生机,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构建师生理想的精神家园,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贡献。
在教师中积极倡导“书香为伴”的思想,将朴素的“读书是一种需要”上升为“读书是一种责任”、“读书是一种乐趣”、“读书是一种有益的生活方式”,促进教师提高业务素质,享受阅读、享受教育、享受人生。
在学生中倡导“与好书交朋友”的思想,以新颖活泼、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养成读书好习惯,让读书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根据县局对活动类课程安排的指导意见,我校结合实际,每天早晨安排课前二十分钟时间开展诵读经典活动,让经典陶冶学生情操;从活动类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节课进行写字教学,夯实学生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基础,提升学生文化品位和写字水平。
2、加强校园显性文化建设,营造特色氛围。
根据自身特点对学校的校园文化作出统一部署,整体优化学校的校园环境,使校园文化成为学校特点的显性标志。
(1)在宣传栏内开辟作品栏,悬挂学生的美术、书法、电脑作品、手抄报等;布置“文化中都”展室,展示学生收集、整理、创作的本土文化作品,让学生在实践中品味本土文化的精髓,在特长展示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思维和想象,为他们提供展现才华、张扬个性、实践创新的平台。
(2)教学区布置著名科学家和学者画像、名言警句,书写催人奋进的标语,如校训、校风等内容,体现严谨治学、勇攀高峰的文化主题。
(3)宿舍区走廊张贴宿舍文明礼仪、制度等,宿舍内发挥学生智慧与特长,自主设计宿舍文化环境。
(4)结合学校环境构筑三条“德育墙”,除设置两图、守则、规范、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内容外,创设以“文化中都”为主要内容的大型文化墙,彰显本土文化和当地名人。
(5)加强校风、教风、学风“三风”建设,为学校特色建设增添内在动力。
(二)传承中都文化,以本土文化濡染学生心灵
学校是传承文明的地方,学校文化这棵参天大树深深扎根于本土文化的土壤中,因此应体现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为此,我们在绿化、优化、美化的基础上,引入地方人文资源,创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用本土资源扮靓学校环境,让本土文化与经典文化互补共生。
(1)五枚武术系北方五枚武术流派,该武术流派在中原一带早已失传,却在闽西汀江流域的上杭中都得以继承。五枚武术具有动作灵活、快疾如风、变幻莫测等特点。为了使这一中华武术瑰宝发扬光大,后继有人,我们将其引进校园,促进青少年生动活泼健康成长,培养青少年积极向上的精神。学校成立五枚拳兴趣小组,编写校本教材,供学生练习使用,还娉请五梅武术传人丘金连作武术指导,开展兴趣小组活动。
(2)客家十番音乐、山歌、船灯、舞狮等内容新颖,有特色,曲调优美。我们把这些乡土艺术引进校园,请民间乡土艺人来学校教学、传唱,有助于学生传承传统文化,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推动学校文体活动的开展。
(3)中都素有“文化之乡”之美誉,2008年被国家文化部公布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存耕堂”、“云霄阁”、“周公塔”等已被列入省级涉台文物保护单位及第七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女子五枚拳”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上富有客家文化特色的十番音乐、山歌、船灯、舞狮、书画、诗词等,我校依托这些特色的本土文化资源,开展“寻找中都文化、感悟中都文化、实践中都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并结合学生的德智体美等表现,评选“文化之乡好学生”,在此基础上推荐参评县“著名苏区好学生”。
(三)强化礼仪教育,以礼仪修身促进学生立人
切实加强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引导学生从小掌握校园、家庭和公共场所的礼仪基本知识,逐步养成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成为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在社会上是个好公民。
1、从“把话说好,把路走好,把课上好,把字写好,把操做好,把地扫好”起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好习惯(做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的养成将有助于孩子们一生的成长。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活动,离不开这些最基本的行为动作。虽然每个学生的行为动作都不一样,但是总有个规范。因此,我们将“六好”大行动的要求高高悬挂在德育墙上,将具体细则下发每个学生。通过长期的训练,逐步使之内化为学生的个人习惯。
2、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好习惯。
孔子曰:“道之以正,齐之以礼”。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是人们形成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基础。因此,我们发挥广播站、校园网、黑板报、宣传橱窗等文化宣传阵地,要求学生知晓与养成如下礼仪:称谓礼仪、问候礼仪、尊师礼仪、同学礼仪、升旗礼仪、穿着礼仪、行走礼仪、集会礼仪、赛场礼仪、餐桌礼仪、待客礼仪、做客礼仪、假日旅游礼仪等。通过抓反复、反复抓、扎扎实实,坚持不懈,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从他律走向自律,由被动走向自觉,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逐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行为习惯。
3、营造和谐的养成教育环境。
学校围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实行全员育人,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风气育人。通过名人名言,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通过学习校风和校训,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审美,教育学生应团结友爱、互帮互助;通过美化、净化、绿化校园,让学生置身于整洁、清新、优美又有文化氛围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
四、建章立制,完善运行机制
围绕“文化濡染心灵 礼仪修身立人”的特色学校创建目标,学校优化管理制度,制定一整套为特色学校建设服务的规章制度,建立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优化学校教育资源配置,在资金投入等方面重新调整,优化组合,使其发挥最大的功能,凸显学校的特色。
特色学校建设是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我校在特色建设的路上正在加快发展的脚步。由于基建等原因,特色学校建设在某些方面受到牵制,难以全面开展,今后,我们将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发挥全体教师的智慧和力量,不断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和不足,在与兄弟学校的学习与交流中不断进步,走出一条富有生命力的成功的特色办学之路来。
中都中心小学 2012年6月
第三篇:特色学校建设工作小结
西渠完小特色亮点建设工作汇报
特色学校建设是深入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的需要,它能有效地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和力量,对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教育。同时,也有利于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自主教育的氛围,加强自我的教育和管理,促使身心和学习各方面的健康成长和进步。现将这一阶段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创建特色学校、构建学校特色,是一项长期、重要的工作,需要经过师生双方共同的努力才能逐渐形成,并成为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方面。这一工作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它需要学校长期坚持才能逐步达成。为了建构学校办学特色,打造我校亮点,首先在校行政会研究的基础上,在全体教师中广泛宣传、发动,使创建特色学校的思想在全体教师中形成共识,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使之形成一股合力,全体教师共同为建构学校的特色群策群力。
(二)加强领导,推进步伐
统一认识的过程是创建教学特色的先期工作、思想基础,但还需要加强领导,我校组建了以校长为组长的特色学校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工作会议,总结前一阶段工作,部署下一阶段的工作,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使领导小组成员相互配合、各司其职,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下,推进学校特色建设的步伐。
领导小组成员:
组 长:王国新
副组长:叶永祥
成 员:白国本 杨有军
二、明确主题,制定目标、方案
(一)明确特色亮点创建主题
我们给学校的特色发展定位在“校本”二字上,也就是在立足于农村、立足于学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开展沙雕创作活动。有计划,有方案,有记载,有作品。学生每天践行日行一善活动,教室有记载本,学校有登记,每日广播一次,让中华传统美德濡染学生心灵,这一活动与学校德育工作结合在一起,进一步加强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把文明礼仪教育落到实处,提高学生文明素质。
(二)制定特色学校创建目标
在开展经典诵读、写字教学、口算、教师专业化发展等基本办学特色基础上,根据自身实际,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精心选择“文化濡染心灵礼仪修身立人”特色办学切入点,把开展“寻找中都文化、感悟中都文化、实践中都文化”活动与学生文明礼仪教育有机整合,让我们的学生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文明的礼仪举止,两者相得益彰。
1、通过构建书香校园,营造师生乐读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用书香熏染学生的人生底色,引领教师的专业化和个性化发展。
2、以中都特色文化为载体,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师生的情操,促进师生和谐发展,提升师生的生命质量。
3、通过抓好学生的文明礼仪细节,培养他们理解、宽容、谦让、诚实的待人态度和庄重大方、热情友好、礼貌待人的文明行为举止。提升学生的文明礼仪素养。
(三)制订特色学校建设实施方案
学校领导小组在制定特色学校建设的规划和目标基础上,拟定较为详细的特色学校建设实施方案,并在工作的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地修订和完善实施方案。按阶段实施,做到定时间,定人员,定目标,定内容。
三、彰显特色、促进和谐发展
围绕特色学校建设着力打造两大亮点工程:文化濡染心灵,礼仪修身立人,让每一个孩子获得和谐生动的发展。
(一)环境营造氛围,以校园文化建设推进书香校园建设
基本目标就是以优美的校园环境,多彩的文化生活,浓厚的学习氛围,科学的人文精神,优良的学风、班风,带动和促进催人奋进的精神,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1、全力营造“书香校园”的环境,让校园处处弥漫书香。
通过广泛开展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校园环境,努力塑造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使校园更富人文底蕴,充满智慧和生机,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构建师生理想的精神家园,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贡献。
在教师中积极倡导“书香为伴”的思想,将朴素的“读书是一种需要”上升为“读书是一种责任”、“读书是一种乐趣”、“读书是一种有益的生活方式”,促进教师提高业务素质,享受阅读、享受教育、享受人生。
在学生中倡导“与好书交朋友”的思想,以新颖活泼、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载体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养成读书好习惯,让读书渐渐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方式,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根据县局对活动类课程安排的指导意见,我校结合实际,每天早晨安排课前二十分钟时间开展诵读经典活动,让经典陶冶学生情操;从活动类课程中每周安排一节课进行写字教学,夯实学生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的基础,提升学生文化品位和写字水平。
2、加强校园显性文化建设,营造特色氛围。
根据自身特点对学校的校园文化作出统一部署,整体优化学校的校园环境,使校园文化成为学校特点的显性标志。
(1)在宣传栏内开辟作品栏,悬挂学生的美术、书法、电脑作品、手抄报等;布置“文化中都”展室,展示学生收集、整理、创作的本土文化作品,让学生在实践中品味本土文化的精髓,在特长展示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思维和想象,为他们提供展现才华、张扬个性、实践创新的平台。
(2)教学区布置著名科学家和学者画像、名言警句,书写催人奋进的标语,如校训、校风等内容,体现严谨治学、勇攀高峰的文化主题。
(3)宿舍区走廊张贴宿舍文明礼仪、制度等,宿舍内发挥学生智慧与特长,自主设计宿舍文化环境。
(4)结合学校环境构筑三条“德育墙”,除设置两图、守则、规范、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等内容外,创设以“文化中都”为主要内容的大型文化墙,彰显本土文化和当地名人。
(5)加强校风、教风、学风“三风”建设,为学校特色建设增添内在动力。
(二)传承中都文化,以本土文化濡染学生心灵
学校是传承文明的地方,学校文化这棵参天大树深深扎根于本土文化的土壤中,因此应体现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为此,我们在绿化、优化、美化的基础上,引入地方人文资源,创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用本土资源扮靓学校环境,让本土文化与经典文化互补共生。
(1)五枚武术系北方五枚武术流派,该武术流派在中原一带早已失传,却在闽西汀江流域的上杭中都得以继承。五枚武术具有动作灵活、快疾如风、变幻莫测等特点。为了使这一中华武术瑰宝发扬光大,后继有人,我们将其引进校园,促进青少年生动活泼健康成长,培养青少年积极向上的精神。学校成立五枚拳兴趣小组,编写校本教材,供学生练习使用,还娉请五梅武术传人丘金连作武术指
导,开展兴趣小组活动。
(2)客家十番音乐、山歌、船灯、舞狮等内容新颖,有特色,曲调优美。我们把这些乡土艺术引进校园,请民间乡土艺人来学校教学、传唱,有助于学生传承传统文化,活跃校园文化氛围,推动学校文体活动的开展。
(3)中都素有“文化之乡”之美誉,2008年被国家文化部公布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存耕堂”、“云霄阁”、“周公塔”等已被列入省级涉台文物保护单位及第七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女子五枚拳”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上富有客家文化特色的十番音乐、山歌、船灯、舞狮、书画、诗词等,我校依托这些特色的本土文化资源,开展“寻找中都文化、感悟中都文化、实践中都文化”社会实践活动,并结合学生的德智体美等表现,评选“文化之乡好学生”,在此基础上推荐参评县“著名苏区好学生”。
(三)强化礼仪教育,以礼仪修身促进学生立人
切实加强学生文明礼仪养成教育,引导学生从小掌握校园、家庭和公共场所的礼仪基本知识,逐步养成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成为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在社会上是个好公民。
1、从“把话说好,把路走好,把课上好,把字写好,把操做好,把地扫好”起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好习惯(做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的养成将有助于孩子们一生的成长。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活动,离不开这些最基本的行为动作。虽然每个学生的行为动作都不一样,但是总有个规范。因此,我们将“六好”大行动的要求高高悬挂在德育墙上,将具体细则下发每个学生。通过长期的训练,逐步使之内化为学生的个人习惯。
2、普及文明礼仪知识,形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好习惯。
孔子曰:“道之以正,齐之以礼”。必备的文明礼仪知识是人们形成良好文明礼仪行为习惯的基础。因此,我们发挥广播站、校园网、黑板报、宣传橱窗等文化宣传阵地,要求学生知晓与养成如下礼仪:称谓礼仪、问候礼仪、尊师礼仪、同学礼仪、升旗礼仪、穿着礼仪、行走礼仪、集会礼仪、赛场礼仪、餐桌礼仪、待客礼仪、做客礼仪、假日旅游礼仪等。通过抓反复、反复抓、扎扎实实,坚持不懈,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从他律走向自律,由被动走向自觉,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逐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行为习惯。
3、营造和谐的养成教育环境。
学校围绕文明礼仪教育主题,实行全员育人,做到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风气育人。通过名人名言,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成才;通过学习校风和校训,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审美,教育学生应团结友爱、互帮互助;通过美化、净化、绿化校园,让学生置身于整洁、清新、优美又有文化氛围的环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
四、建章立制,完善运行机制
围绕“文化濡染心灵礼仪修身立人”的特色学校创建目标,学校优化管理制度,制定一整套为特色学校建设服务的规章制度,建立导向机制和激励机制,优化学校教育资源配置,在资金投入等方面重新调整,优化组合,使其发挥最大的功能,凸显学校的特色。
特色学校建设是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我校在特色建设的路上正在加快发展的脚步。由于基建等原因,特色学校建设在某些方面受到牵制,难以全面开展,今后,我们将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怀下,发挥全体教师的智慧和力量,不断克服前进中的困难和不足,在与兄弟学校的学习与交流中不断进步,走出一条富有生命力的成功的特色办学之路来。
中都中心小学
2012年6月
第四篇:2011年荷塘区残联工作特色
2011年荷塘区残联特色工作
2011区残联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残疾人工作,在省、市残联的指导下,以加快两个体系建设为重点,全面完成各项计划、指标、任务,凸显出以下九项特色工作。
1、注重残疾人事业的宣传,营造良好的助残氛围。全年省市各大宣传媒体,株洲日报、晚报、电视台、广播电台、交通频道共发宣传稿30余篇;在省、市残联网、区政府网等共发信息53篇;在省残联要情快讯上稿7篇。经区残联推荐,网上投票,残协专职委员漆靖获得第三届“感动株洲十大人物”提名奖;区残疾人自主创业示范户顾立军入围了全国幸福家庭的评选。我区的残疾人事业得到了较好的宣传。
2、加大组织建设力度,开展了“爱心便民、贴心服务”活动。在认真选聘社区村残协专职委员的同时,为各乡、镇街道残联选聘了优秀的残疾人担任残联助理员,进一步充实了残疾人工作的力量。通过建立“荷塘区残联系统交流QQ群”建立了与各基层的联系,形成联系网络,提高了工作效率。开展了“与残疾人贴心,为残疾人解难”的大走访活动,全面走访了残疾人家庭,印制了有联系方式“爱心便民服务卡” 5000份,送到每一个残疾人和残疾人家属手中,残疾人有服务需要,只需一个电话,便能得到残联和助残志愿者及时的服务。形成与辖区内残疾人“远距离沟通”和“零距离服务”相融合的良好局面。
3、开展丰富多彩的残疾人活动。结合建党90周年和株洲市建市60周年,区残联组织开展了“党的阳光温暖残疾人”征文活动;举办了“展示自强风采,演绎精彩人生”首届残疾人职业技能、才艺展示活动;组织残疾人参加了市残联举办的“心中的旗帜”演讲比赛和才艺比赛,获得了二个第一名和四个二等奖的好成绩,展示了我区残疾人朋友的风彩;组织残疾人“文化活动周”活动。开展了“牵手残疾人,走进图书室”、“文化进社区、温暖残疾人”等残疾人朋友集中阅读等文化活动,同时充分利用社区现有场地和设施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内容涵盖读书、康复锻炼、棋牌、摄影、绘画、书法等,大家互相交流学习,彼此增进了友谊。我们还组织残疾人参加了“元宵节游园活动”、“全民健身活动”、“株洲市第二届单身残疾人交友活动”、“国际残疾人日逛新城”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引导和鼓励残疾人热爱生活,积极向上,增强融入社会生活的信心。
4、建立了残疾人信访维权网络。成立了区残疾人法律援助中心,乡镇办成法律援助站,社区村级法律援助点,选配有84名“信访联络员”,形成了维权网络,今年对8个残疾人案件进行了法律援助。
5、推进了残疾人家庭无障碍建设。全年共有30户残疾人享受了无障碍进家庭服务,其中重点建设了10户,极大地方便了残疾人的生活和工作,不仅得到了残疾人及家属的好评,更得到了社会各界赞杨,促进了社会对无障碍建设的关注。
6、打造了残疾人就业工作的新亮点。“魔豆妈妈”淘宝网店带动了残疾人家庭就业;盲人按摩进社区,扶助了10家盲人按摩点,有
68名盲人就业;探索农村残疾人集镇就业模式,打造了“残疾人就业一条街”,扶助9户残疾人在黄塘商业一条街从业;加大对自主创业、个体从业残疾人和农村残疾人种养殖示范户的援助、扶持力度,扶助了36户残疾人自主就业,金额达10余万元;举行了“关爱帮扶农村残疾人就业专场招聘会”,新建了区级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采取“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提供了40余个工作岗位供残疾人朋友选择,招聘会上有3人当场与基地达成用工意向,20余户残疾人家庭与基地签订了农副产品回收协议;组建了残疾人居家就业联合体。依托盛康残疾人托养中心探索出残疾人社区居家就业的新模式。向残疾人提供相应的手工制作技术培训(如手工串珠、手工编织、十字绣等),使残疾人实现了“足不出户,居家就业”的愿望,帮助残疾人开展产品义卖。
7、实现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全覆盖。制定优惠措施,实现了残疾人农村“新农保”、“新农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实现了残疾人工商个体户养老保险补贴、精神病免费服药、白内障免费复明手术等各项补贴的“全放开”。建立了重度残疾人、患重大疾病的特困残疾人补贴政策;“金秋助学”对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和残疾人学生给予了特殊关爱,全部纳入救助对象。
8、打造服务平台,残疾人康复服务质量全面提升。借助我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质工作,将残疾人社区康复纳入到了卫生服务的一个重要的内容,为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平台。每一个社区都建立了统一标准的卫生服务室,选配了专人指导,在社区卫生
服务人员和残联康复协调员的共同努力下,全面地完成了全区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工作,开展了“降低出生缺陷,预防残疾发生”等残疾预防宣传活动。加大投入力度,增配社区康复器材80余件,建立了“器材租借在社区,康复服务进家庭”服务模式。形成区、街、居、家四级康复训练服务网络,推出了8个家庭康复示范点。
9、残疾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有新的突破。创办了株洲市首家了残疾人日托中心。对所有入托残疾朋友免费提供电脑、文化、康复等专业课程培训,运用社会工作和社区康复的理念及方法为残疾人士、家庭提供就业支持康乐活动等服务,切实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针对肢体残疾的人士提供居家就业的服务。投资3万元在仙庾镇敬老院新建了一个“农村残疾人康复活动中心”,为残疾老人和农村残疾人提供了康复活动的场所。
荷塘区残联
2011年12月12日
第五篇:海军特色学校建设
创生特色文化 经营品牌学校
[摘要]泰州市海军小学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工程,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出发点,坚持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品牌发展、特色发展的重要抓手和载体,强化“三风”建设,构建以“书香校园”为底色、以“海军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关键词]校园环境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
[正文]“一个学校要发展,一定要有一种校园文化的定位”。校园文化是学校的一种“教育场”,是由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组成的有机整体,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学校特色的重要平台。它不仅能陶冶师生的情操,规范师生的行为,而且能够激发全校师生对学校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归属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同时,还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有人认为,“未来学校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学校文化的竞争,校长应善于在教育实践中把校园文化逐步积淀下来,成为一种教育影响力,一种孕育着巨大潜力的教育资源”。在我看来,一所好的学校,一定有优秀的校园文化,而优秀的校园文化是成就一所学校教育品牌的基石。海军小学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出发点,坚持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品牌发展、特色发展的重要抓手和载体;强化“三风”建设,构建以“书香校园”为底色、以“海军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坚持以优雅的校园物质文化陶冶人,以高尚的校园精神文化激励人,以科学的校园制度文化鞭策人。
一、创优校园环境,以优雅的校园环境文化陶冶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说话”,让每处环境都育人。学校是传承文化的阵地,是学生成长的乐园、进步的摇篮。优美的校园环境是一幅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精美画卷,更是一部内容丰富、形式立体的教科书,它有助于陶冶师生们的品格情操,塑造师生们的美好心灵,激发师生们的开拓进取精神,促进师生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我们不但要创优校园环境,更加要提升校园环境的文化合力,优化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形成校园的环境文化。
海军小学坚持校园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两手抓,在不断完善校园自然环境的同时,努力挖掘校园的人文元素,促进校园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有机整合与和谐发展,营造“草木劝学,墙壁说话”的育人效果,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
1、营造氛围浓郁的标语文化
校园标语文化是一种潜在的、持续的、而又相对稳定的教育因素和文化现象。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师生的观念和行为,提升师生的人格魅力和生命价值。我校把营造标语文化氛围与建设书香校园文化有机融合,各教室、办公室、专用教室、楼梯口拐弯角、厕所等校园内的醒目位置都标示了儿童化的标语,让师生时刻感受校园书香。学校尤其重视警示标语的建设,充分发挥全校师生的集体智慧,征集了各种警示标语,与文化标语相得益彰。如,给校园的花圃草地建立温馨提示,竖起“绿草青青,足下留情”,“请保护我们的绿色生命”的环保口号;给厕所建立监督卫士,贴上“公共厕所,测试美德,不设监考,祝你合格”、“人人讲卫生,个个是主人”的文明警示语。
2、形成丰富多彩的橱窗文化
校园橱窗文化是一所学校展示精神风貌、交流思想文化的一扇窗口,是学校人文环境教育的重要场所。我校充分利用贯穿校园的百米走道开辟了多个橱窗群,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宣传功能:有展示教师风采的,有孩子们在活动中的飒爽英姿;有介绍中国海军从古到今的发展,有展现民族精神的红色故事;有生活健康知识介绍,有心与心的交流、爱的交流„„橱窗管理以班级和学生为主,定期更换橱窗内容,使校园橱窗真正成为沟通信息和进行思想交流的园地,成为学生文化活动的阵地,从而形成校园内丰富多彩的橱窗文化。
3、开辟主题鲜明的楼层文化
学校的楼层与走廊作为学生活动的主要场所之一,也是校园人文文化建设的大场。海军小学有机整合走廊文化与楼层文化,各个楼层围绕相关的主题进行合理布置,分别建成“海军英雄”、“海军军舰发展史”、“海军的摇篮”、“有关海的古诗词”、“爱国主义名人名言”、“学生绘画作品”等主题鲜明的楼层文化,而楼道上独巨匠心的古诗设计,让上下楼梯都成为一种悠闲和享受。
4、创建独具特色的教室文化
教室文化体现了一个班级的班风学风,体现了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海军小学关注教室文化建设,充分体现“整体美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特色,鼓励各班级在对“书香校园版块”、“海诞文化版块”、“班务日志版块” 进行大胆的设计创新的基础再挖掘一些体现文化氛围的材料,开创独具特色的教室文化。
来到教室,这里有“家”的味道,而孩子们就是这家的主人:黑板报留下的是孩子们的辛苦和智慧;书香园地上有孩子们的作文和“心语”;班务栏中有孩子们的设计„„更值得每一个孩子津津乐道的是他们的家都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什么“小海星中队”、“七彩贝壳中队”、“小海豚中队”„„这些名字挂在前门上,配上班级的班风、学风和口号,再加上后门上的“班级全家福”,这样的家谁不向往、谁不爱惜?
二、凝聚校园精神,以高尚的校园精神文化激励人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的灵魂,是一所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园精神文化主要包括校园历史传统和被全体师生员工认同的共同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观念等意识形态,是一个学校本质、个性、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校园精神文化又被称为“学校精神”,集中体现在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班风和学校人际关系上。
(一)提升办学理念,以一流的办学目标凝聚人心
办学理念是学校的灵魂,也是学校文化的灵魂。它不是简单的外在植入过程,也不只是仅仅体现校长的办学思想,而是一个在追求教育本质的过程。校园文化建设应通过提炼体现时代要求的办学育人理念,形成精神文化。我校建校70多年,前身是1937年我党地下工作者为开展革命工作而建立的“王氏私立广义小学”。学校在几十年的发展中积累了丰厚的人文底蕴,是一所办学有特色、社会声誉好的农村小学,2004年被命名为“泰州市海军小学”。学校命名五年来,树立“创生海诞文化,经营品牌学校”的办学目标,秉承“海纳百川、壁立千仞”的校训,兼容并蓄,人尽其才,百花齐放,形成了“涵养、致知、力行”的六字校风。
(二)提高教学素养,以良好的师表形象鼓舞人心
校园文化的品质,来源于人的品质,并且最终决定于教师的品质。如果没有教师对文化的自觉、热爱与践行,校长的理念也就是空中楼阁,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无从说起。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认为,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因此,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我校把教师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作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的重点来抓,要求全体教师从精神风貌、道德修养、工作作风、学识水平到仪表风度、言谈举止、生活起居都应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争当一名独具文化魅力、深受学生欢迎的新型教师,努力营造 “恭、宽、信、敏、惠” 的教风。
(三)加强学风建设,以积极的学习风尚激奋人心
学风是指学生集体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是学生在长期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行为习惯等方面的表现。优良学风对学生人格品质的发展和完善,对培养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接班人,都有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我校用“海纳百川、壁立千仞”的校训和“涵养、致知、力行”的校风影响和熏陶学生,让学生在六年的小学校园生活中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努力争当一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用 “学无遗力、乐以忘忧”的学风教育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愿学、乐学、勤学、会学的学习观念,知道学习本来是一件快乐的事,知识的浩瀚无穷让你着迷和神往,不付出辛劳,就不可能有所收获。
(四)活跃人际关系,以和谐的人际环境团结人心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际关系是一种高级形式的校园文化。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享受教育教学工作的岗位乐趣;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形成爱学、乐学、好学的学习氛围,形成一个团结和谐的集体,更好地发挥整体效应。
学校从校长到教师都笃信“众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领导层更是把对教师的尊重与信任放在首位,不定期组织各类教师集体活动,如教职工篮球比赛、教职工乒乓球比赛、教职工外出考察学习等,丰富教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教职工的集体感和归属感。坚持做好对全校教职工的生日登记,校长亲自为每位过生日的教职工书写生日卡,并送上生日礼物,营造温馨如家的工作环境。
在海军小学,因为有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之间的那份尊重和信任,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也在传递着这份关系尊重和信任。
三、搭建活动平台,以丰富的校园活动文化塑造人
校园文化在本质上是一种动态文化,必须通过人人参与和人人建设来实施推进。那么,校园文化的实施推进靠什么来承载呢?杜威说:我认为学校应当把活动呈现给儿童,并且以各种方式把他们再现出来,使儿童逐渐了解它们的意义,并能在其中起着自己的作用。我认为,我们的校园文化,最终还是要传递给学生,去影响和熏陶学生。而要想学生能自觉地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并主动地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就必须想方设法搭建各种活动平台,让孩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去参与,感受校园文化的魅力,塑造自己完善人格。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今天,走进海军小学校园,呼吸到的是清新自然的空气,看见的是郁郁葱葱的环境,听到的是朗朗书声和欢歌笑语,感受到的是一派井然有序、欣欣向荣的气象。校园文化正以可视、可闻、可感的形式,浸润着师生的心灵,推动着学校向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