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推销员之死》读后感(共)
读《推销员之死》
这是阿瑟·米勒的一本戏剧,全剧采用时空交错的方式叙述了一位曾自信满满的推销员——威利·洛曼最终选择死亡的故事,全剧时间为“今天”,却同时讲述了过去。
全剧给人印象最深的便是威利·洛曼和他的儿子比夫·洛曼的尴尬关系。威利一直以比夫为豪,他觉得比夫是世界上最棒的,而他自己也是最受尊敬的推销员,当小比夫偷了别人的东西,他总能为自己的儿子找到借口,后来儿子因为高中数学没及格而没有考上大学,本来可以找老师求情勉强毕业的,可比夫发现父亲有情人,他对父亲的尊敬一下子变成了鄙视,他认为父亲是最虚伪的人,后来他只好出去找工作,可是换了十几个工作一直到现在都一事无成,原因就是他一直改不了偷东西的毛病,现在他与父亲见面的时候每次都会争吵,而威利现在已经六十多了,而且精神恍惚,他现在根本推销不出去东西,只能靠基本的佣金维持,可这些根本不够。比夫和哈皮(威利的次子)商量着卖体育用品来赚钱,可没有本钱,只好找比夫原来i的上司奥利弗借钱,可奥利弗根本不记得比夫,也不愿听他的“宏伟计划”,与此同时,威利也被解雇了,一切希望都没有了,威利想到了自杀,希望死后可以得到两万元的保险赔偿,这样,他就可以让心爱的比夫有自己的事业了。于是。他离开了。而他们房子的贷款终于还清了,可是房子却没有人了。
这部戏剧中值得注意的便是威利对比夫的教育了,不可否认恶,他爱比夫,这种爱胜过他对一切事物的热爱,在他眼中,比夫没有人
比得上,而比夫也一直以为自己比别人厉害,做什么事都凌驾于别人之上,直到他输了球赛,考试不及格,工作受挫后,他才逐渐意识到自己其实一直生活在父亲所编织的美梦中,他对父亲的心情是复杂的,他爱父亲,可却又无法直面父亲,当他知道父亲的秘密后更是选择逃避。而威利同样活在痛苦中,他以比夫为荣,可是比夫却总是让他失望,他一直活在过去,不敢直面现在,因为现在的比夫是个失败者,而他的儿子比夫应该是比任何人都优秀的。父子俩都爱彼此,可却又都对彼此失望。
改谈谈本剧的中心“威利之死”了,即使说他被辞退了,工作不顺心,可他们的债务已经渐渐还清了,他们很快就自由了,不至于非要选择死亡啊,然而,威利却只有死亡这条路,因为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太大了,其实他有机会选择其他职业,可他却坚守着要当一个推销员,一个优秀的推销员,曾经的他也曾辉煌过,可如今他老了,没有人尊敬他了,他的职业梦想破碎了加上儿子的失败,他想给儿子一个好的未来,可他无能为力,而死亡说不定可以给他带来2万元的保险赔偿,他就可以给儿子一个交代了,羞愧与爱的结合使他只有走向死亡。这部剧本很简短,可是时空的交错,现实和虚幻的结合可以给人带来不一样的阅读感受,人物的精神状态也被描绘的很细腻,舞台表现力很好。
第二篇:戏剧赏析《推销员之死》读后感
戏剧赏析课程论文
幻 想 的 破 灭
——《推销员之死》赏析与感悟
一、亚瑟•米勒与《推销员之死》
亚瑟•米勒【Arthur Miller,1915-2005】是美国当代著名剧作家,因创作《推销员之死》、《熔炉》、《不合时宜的人》等经典剧本而曾多次获得“普利策戏剧奖”、“纽约剧评家奖”和“纽约戏剧音乐奖”,被誉为“美国得奖最多的剧作家”。
亚瑟•米勒一生创作甚丰,除舞台剧本外,还著有大量的戏剧评论,并写过广播剧、电影剧本,以及报告文学和短篇小说。亚瑟•米勒一贯反对西方商业化、纯娱乐性的庸俗戏剧,认为戏剧是一项反映社会现实的严肃事业,舞台应该是一个比单纯娱乐更为重要的思想传播的媒介,应为一个严肃的目标服务。他的作品多反映家庭、道德和个人责任的问题,主题通常涉及当代社会的道德观、价值观、各种被扭曲的灵魂以及父子兄弟之间爱恨交织的矛盾关系。
《推销员之死》是亚瑟•米勒戏剧创作上的巅峰之作,它刻画了一个家庭的各成员间令人心痛的矛盾冲突,剖析了人们因为盲目信奉“美国梦”所付出的代价。故事由两幕和尾声三部分组成,通过推销员威利•洛曼一家在一天两夜间的生活场景,全景式地展现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社会中一个普通人悲剧式的生活。
《推销员之死》于1949年发表,之后以话剧的形式在百老汇连续上演了742场,历久不衰。1966年,英国著名导演沃尔克•施隆多夫又把它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并邀请世界著名影星达斯汀•霍夫曼全力加盟,主演悲剧人物威利•洛曼。电影《推销员之死》以其新颖的风格和真挚的情感引发了世界性的争论,并在数十年后激起了世界各地的文学评论家对该剧的深入研究。《推销员之死》被认为是美国战后的戏剧经典,时至今日,在美国和世界各地,《推销员之死》仍颇受观众欢迎。
二、威利的悲剧
该剧的主人公是住在布鲁克林区的一个普通的推销员。他从未发过财,从未出过名。他不可能像希腊和莎士比亚剧中的主人公那样“一落千丈”,因为他从未高居要职。况且,他的目标也不是那种为人称颂的、高尚的类型。他希望自己能讨人喜欢、赚点钱,希望两 戏剧赏析课程论文
个儿子也如此。他主要是一位抱有世俗理想的“普通人”,与那些不同寻常的、拥有激动人心的大智大勇的传统主人公截然相反。然而,正因为这是关于一个普通人的悲剧,它才更易引起老百姓的强烈共鸣,深深地打动观众的心。剧本一开头写威利提着两个沉重的装样品的大箱子,像一匹负重的牲口走上了舞台。他第一句话说:“别担心,我回来了。”接着他又说:“我累得要死,我干不了啦。琳达,我就是干不下去啦。”这为公司干了三十多年推销工作的人现在心力交瘁、疲惫不堪,无法驾驭自己生活的方向了。严酷的现实已经使他感到他周围弥漫着死亡的气息,周围的一切都是失败的见证。过去的老相识一个个地去世了,几周前在非洲的嫂子来信通知他哥哥本也故去,就连他喜爱的瑞士奶酪也吃不到了。以前盛开着丁香、紫藤的小院子,现在连草都不长。这儿曾是阳光灿烂,现在“这儿什么也看不见!这一片地方全叫他们用大楼封起来了!” 他不止一次地在深夜时分在自家花园“撒种”。这一行为看似平凡,但却具有深刻的心理动机,它反映了威利的性格本质。威利身处闹市,为周围林立的高楼大厦所包围“挤压”,而他却执意在自家的花园里开出一小块地,非要种点什么,尽管这块地几乎不见阳光。为什么呢?因为他想在这世上有所收获,他要留下些什么,“种”下些什么。现实生活中,威利在工作中屡屡受挫,生意场上一败涂地,被老板解雇,两个儿子又没什么出息,尤其是寄予重望的大儿子比夫也是一事无成。可以说威利的一生一无所获。威利被赶到这块连阳光都照不到的地里来“撒种”,为的是种下他前途渺茫的“希望”。由此,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亚瑟•米勒巧妙地将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戏剧表现手法融合在一起,将人物的心理活动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当威利手拿电筒、锄头和几小袋种子,全身浸在夜色的蓝光中,仔细地读着种子袋上的说明,认真地用步子量着距离、专注地种着胡萝卜、甜菜头、莴笋时,当他努力想让他的小院子重新充满生机,绿意盎然时,威利挫败的意识到这种播种是没有收获的。这里不再有灿烂的阳光,种子再也结不成果子。这也正是威利·洛曼的生动写照。他一辈子奔波劳累,忙于播种,期待着金色秋天。如今,他年过六旬,到了人生的秋季,却凄楚地发现种子并没有发芽。他的生活也如他的院子,没有阳光,没有收获。
威利·洛曼经常说的一句话是“只要大家喜欢你,你就不会倒霉”。他一辈子辛辛苦苦就是让别人喜欢他,真心诚意地喜欢他。当他生意不景气、入不敷出时,他也认为“问题是人们好像不怎么喜欢我”。威利·洛曼的最高梦想是成为第二个‘戴夫·辛格曼’。戴夫84 岁时,在旅馆房间里穿着一双绿色的绒拖鞋,拿起电话就能做成一笔又一笔的买卖。而实现这一梦想的诀窍是具有“吸引人的个人魅力”。但冷酷无情的现实却给他当头棒喝。戏剧赏析课程论文
他向老板霍华德·瓦格纳表白自己在新英格兰声震遐迩、深受欢迎、举足轻重,可这番表白不但没有获得垂青,给他安排个市内的工作,反而被无情地如“扔桔子皮”般地被扔了,因为他再也不能为公司带来滚滚财源了。
威利·洛曼是“美国梦”的受害者。他和很多美国人一样,认为不管自己是个多么普通的小人物,只要自己努力干,就会成功,就会发财,就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只要努力,上帝就会帮助你,就会有好房子,好汽车。你的孩子就会前途无量,反之,上帝就会离你而去。这种信念已经成了美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出身寒微的威利·洛曼幻想通过人格力量来获得成功,认为一个人要成功必须受人爱戴、讨人喜欢,要有“个人魅力”,这就从根本上导致了他命运的悲剧结局。时代不同了,戴夫·辛格曼只能是记忆中美好的回忆。在物欲横流的现实社会中,人与人之间没有什么温情可言,“这是个无情无义的世界”。霍华德对钢丝录音机的关注就远甚于对威利生计问题的关注。人有了钱才能说了算,而所谓的受人喜欢分文不值。银行大王摩根“在澡堂子里他的模样就像个宰猪的,可是穿上衣服,口袋里有钱,谁都喜欢他”。威利的成功哲学在这简单的事实面前不值一驳。
然而威利不但至死不渝地信奉这一哲学,而且一直企图在大儿子比夫身上验证他的哲学。他经常对孩子们说,一个人一定要有好人缘,要讲人际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赚钱,才能发大财。“赚钱”这个词在剧中竟然出现了九次之多。所以,当威利发现比夫偷橄榄球偷木材后,不但没有责备比夫,反而称赞比夫有“主动精神”,因为比夫给家里带来了钱财。正是在这种教育下,比夫一错再错,弄得三十多岁的人,却连个固定工作都有没有。作为一个推销员,威利养成了吹牛、讲空话、自我欺骗的习惯,以至于后来比夫对他说:“在这个家里你从来没说过十分钟真话!”可以说,比夫是威利“美国梦”的牺牲品。
威利至死都一直沉溺于他营造的幻觉之中。他处世哲学的忠实信徒和积极鼓吹者——她的妻子琳达在他的影响下也极力地渲染这种虚幻的气氛。每当威利感到有人不喜欢他的信念而有所动摇时,琳达便马上巩固他那即将失去的良好感觉,向他举出种种事例来证明人们是喜欢他的。小人物的命运如此脆弱,全靠幻觉的支持。威利的梦想不堪一击,不可避免地走向破灭。威利“美国梦”破灭后的死亡,实际上是千千万万个普通人企图倚仗温情脉脉的人情获取成功的幻想的死亡。
威利·洛曼不仅仅是一名推销员,更是一位父亲,一个人人都熟悉的社会角色。观众 戏剧赏析课程论文
看到的威利不是开着车四处兜售商品的威利,而是住在家里,与妻儿一同生活的威利,是一个充满矛盾与苦恼的父亲。威利和千千万万美国的父亲一样,希望他的两个儿子尊敬他、爱戴他,甚至崇拜他。他希望儿子们事业有成。而眼前他所真正喜欢并寄与厚望的大儿子比夫三十多岁了仍是个无固定收入的穷单身汉、一个农场的季节工人,小儿子哈皮只是一个公司小职员,生活放荡。威利和比夫的关系是典型的美国父子关系。威利把一切希望与梦想都寄托在比夫身上,相信比夫终有一天会成功,比夫也曾相信威利是最好的父亲,是完美无缺的。威利一直对比夫百般骄宠纵容。他把比夫比作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海格立斯神,伟大宙斯之子、灿烂阳光环绕的海格立斯神。即便当比夫一无所有地从西部回来时,他还自己欺骗自己,认为终有一天,时机来临时,比夫一定会成为自己梦想中的比夫。而比夫受威利的影响,也一直学会了欺骗自己。直到他去找奥利弗失败后,他才意识到他“从来没有给奥利弗当过推销员”,他“当时就是登记货运的小职员”,并且终于明白“糊弄自己什么也解决不了”。至此父子之间的关系已经相当糟糕,比夫不再崇拜、尊敬父亲。甚至当威利在弗兰克餐厅感受到不适时,他的儿子们竟弃他不顾,扬长而去。完美无缺的父亲形象的破灭,导致了人物心态的不平衡,导致了威利的精神崩溃。比夫小时候是对父亲充满崇敬之情的。比夫曾喜欢尽心尽力地把父亲的小汽车擦得锃亮,也曾为了父亲而要在橄榄球赛上来一次单人突破。当比夫高中毕业数学因差4 分没能及格时,他责备自己,这不仅是自己的失败,也是对父亲的打击,为了父亲,他一定要去上大学。为此,他准备去参加补习学校,也到新英格兰去找父亲求他跟老师说好话。他认为老师只要看父亲是什么样的人,再用父亲的办法跟老师一谈,“他准得对我高抬贵手”。然而当他半夜来到威利在波士顿停留的旅馆时,却听见洗澡间传来一个女人放荡的笑声。那显然是威利的情妇。尽管威利千方百计地掩盖,但那女人衣衫不整地从洗澡间走出并向威利要袜子的场景让比夫震惊。他心目中的偶像破碎了,止不住失声痛哭起来。当母亲为了节省钱在家里缝补破袜子时,父亲却把成盒的袜子送给他的情妇。虽然威利一再解释“她是个买主,代表西门子公司的采购”,他“对她没感情”,跟她在一起只是因为寂寞,“寂寞得要死”。但比夫已不相信父亲的话了,他痛斥威利为骗子、“虚伪、卑鄙的两面派”。从此比夫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他放弃了为4 分而努力,放弃了暑假补习,甚至烧掉了他珍爱的印有“弗吉尼亚大学”的橄榄球运动鞋,这意味着他也永远放弃了当一名橄榄球运动员,靠奖学金上大学的抱负。他永远不能原谅父亲,无法再接受威利,从此自暴自弃,四处漂泊,最终一事无成。
戏剧赏析课程论文
全剧的最后一场,比夫与父亲作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想使威利觉醒,想使威利意识到他一直在欺骗自己并互相欺骗的事实。但可怜的威利至死都沉溺于梦幻之中。当他发现比夫为他落泪时,他竟然很振奋,他以为自己又恢复了往昔在比夫心目中的形象。于是,他决心自杀,以两万元的人寿保险来换取儿子的“前途”,也换取自己在儿子心目中的完美形象。
威利之所以深陷在导致自我毁灭的梦中不能自拔,与其妻琳达的纵容与鼓励是有关的。例如威利每星期要挣120 美元才能维持家用。当他只能拿回70 美元而琳达也知道他无力再多拿时,她却对他说下星期就能挣更多的了。当威利对自己的一切产生怀疑、想跟兄弟本一起去阿拉斯加时,琳达却说“你在这儿人缘好,孩子们爱你,有朝一日„„很快就能当上公司的合伙人”,她把刚刚有点觉醒的威利又送回到了他的梦中,对威利的悲剧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琳达虽与威利共同生活了几十年,但她并不了解自己的丈夫。威利死后她甚至哭不出来。她说:“我不明白,你到底为什么要这样?„„我想找原因。我找啊、找啊,可我还是不明白,威利,我今天付清了房子最后一期款项„„都清了,咱们自由了。”她竟然完全不了解丈夫的死。琳达是一个善良、温顺而又体贴的妻子,“她不仅仅是爱威利,她崇拜他”。她时时刻刻极力维护着威利的自尊,有时显得相当固执而盲目。当比夫与奥利弗的会面失败,父子三人在饭馆激烈争吵起来后,琳达不依不饶,几近残忍地谴责儿子们。她听不进去儿子们所找的任何借口,因为儿子们“让他丢尽了脸”,威利是她唯一关心的对象。幕启不久,琳达便发现威利有自杀的念头。他在煤气上接了根小橡皮管子,想以此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但琳达却没有勇气把它拆掉,又不敢当面与威利说,任凭威利日日忍受着痛苦的折磨。琳达处处附和威利,无法与丈夫沟通思想。威利只能把所有烦恼禁闭在心中,以致思想混乱,成天自言自语,在虚幻的梦境中越陷越深,最后走上绝路。
威利死了。但他的葬礼并不是他所幻想的如戴夫·辛格曼死后那样盛况空前。葬礼上没有从缅因州、马萨诸塞州、佛蒙特州、新罕布什尔州来的他那些老相识,没有让儿子们看得目瞪口呆的挂着稀奇古怪的牌照的车,也不可能出现“好几个月后,大伙儿在火车上说起来还掉眼泪”的情景。葬礼冷冷清清,只有他的家人和邻居查利。比夫早已从梦中醒来,他认为威利“错就错在他那些梦想”,“这个人始终没有明白自己是什么人。”而小儿子哈比却不肯认输,“我要叫你,叫所有的人看看,威利·洛曼没有白死。他的梦是好梦,戏剧赏析课程论文
人只有这一个梦好做——压倒一切,天下第一。他这一仗是在这儿打的,我就要在这儿替他打赢”。威利是对还是错?威利·洛曼并不是一个没有理想的人,一个没有价值观的人;恰恰相反,他有强烈的理想和抱负。正是由于他想得到的太多,理想太高,才使他无法超越强烈的失落感,才使他陷入困境。在安魂曲中,作者借查利之口告诉观众:“可不敢怪罪这个人,你不懂啊,威利一辈子都是推销员。„„推销员就得靠做梦活着,孩子。干这一行就得这样。”
三、威利•洛曼梦幻破灭的原因
威利•洛曼死了,他的悲剧不仅仅在于那自杀的瞬间,而在于他沉重的一生。究其自杀原因,通过冷静、全面、客观地分析当时的美国社会,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美国社会对人性的压制是导致威利•洛曼死亡的根本原因。而美国社会对人性的压制在戏剧中又体现在三个方面:
1、美国拥有的是纯粹的商品经济,在美国社会中,劳动力也是商品。威利•洛曼老了,不中用了,不能再为公司老板创造价值了,于是他就被无情地如“扔桔子皮”般地扔了,一脚踢开。“你们不能把人剥完了皮就扔掉,人不是水果!”是戏剧中主人公经典的台词。当人老了,不能创造价值了就一脚踢掉,是美国千千万万个资本家的思维,他们从来没有把雇员被辞退后的生活艰辛纳入考虑范围。养老问题没得到解决,老雇员吃不上饭、睡不上觉,缺衣少食,露宿街头,这本身就是对人性的一种压制。
2、威利•洛曼把“金钱至上”的“美国梦”作为判断自己价值的唯一取向,对威利而言,没有了财富,也就没有了尊严。正是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导致了他最终的精神崩溃和自杀行为。因此,“美国梦”是导致他自杀的直接原因。在美国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为了让雇员们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不惜推行金钱至上为主要内涵的“美国梦”,这种“只要钱”的价值观只能给广大老百姓造成一种误导,那就是“富者王侯,穷者寇”,发财的时候得意忘形,破产的时候穷困潦倒。威利当年就是被推销员大卫•辛格曼的“成名经历”所倾倒,才选择了推销这一行业。而当他对身边的一切失去信心时,则选择了自杀。如果说威利的死是死于一种心态,莫不如说他是死于一种被扭曲的价值观,是“金钱至上”的价值观扭曲了他,杀害了他。
3、伴随着经济浪潮的冲击,今天的美国已经变得充满了铜臭气。锐意进取的创业意 戏剧赏析课程论文
识早已被不择手段的巧取豪夺所取代。按照资本主义社会“适者生存”的游戏法则,在事业上失败的人是没有权利生存下去的。威利不懂这个法则,他盲目乐观、不切实际,是自己悲剧命运的创造者。“不懂法则”是导致威利•洛曼自杀的个人原因。
四、结语
六十年后的今天,亚瑟•米勒已经渐渐淡出了年轻人的脑海,甚至他的《推销员之死》也已成为昨天的故事。然而,当我们合上这本沉重的剧作时,我们会发现,威利•洛曼梦幻的破灭暗示着“美国梦”在美国人心目中的破灭,威利•洛曼之死也以点代面地映射出一个事实:有多少美国人在美国社会的压制中命丧黄泉。
一个随处可见的小人物,因为一点点个人弱点和一点点生不逢时,铸就了要付出生命代价的悲剧。这不是一个虚构的故事,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面对的命运。谁没有一点点虚荣、一点点不甘失败呢?无数评论文章分析着威利的前世今生,社会背景与文学价值,然而面对这种看得到却躲不开的命运,或许只有默默摇一摇头了。这或许就是这部剧作最为令人动容之处了。
第三篇:看《推销员之死》有感
在《推销员之死》里感受话剧的魅力
美国作家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不仅再现了美国当时的社会背景,也真实的呈现了那个时期为了生存整日忙忙碌碌的人们。该剧被很多评论家看作是一部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品,它深刻的描写了那个时期美国的社会本质。与此同时,这部优秀作品也被不少中国观众所喜欢,甚至被搬到了北京人艺的话剧舞台上演出,并且大获成功。英诺诚导演自导自演的话剧《推销员之死》至今还是一部经典之作。
话剧,是一种以对话、以语言为主的戏剧形式。虽然它也能够使用灯光、音乐,但主要的叙述手段还是以舞台上演员们的语言为主。在话剧《推销员之死》中,主人公有大量的对白和独白,那种自言自语、自问自答的表演方式也成为该剧的亮点之一,当然,这也和英诺诚导演扎实的艺术功底密不可分。借助话剧的方式,我们看到了与电影截然不同的《推销员之死》。通过英诺诚导演出演的男主人公威利·洛曼,观众一方面可以感受到主人公纠结矛盾的心情,一方面还可以体会到当时社会给予人们沉重的压力和无情的摧残。
说到话剧,语言的魅力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而在《推销员之死》中,语言的张力足以达到让观众亲临其境的感觉。英诺诚导演扮演的男主人公威利·洛曼是是一个具有典型人物特征的角色,无论是阿瑟·米勒,还是英诺诚,都留给了这个角色极大的发挥空间,在语言上处处显示出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在行动和细节上也不失时机的展现了威利·洛曼的自卑及爱面子。威利·洛曼是一个推销员,已经花甲之年,却还要在外面跑码头。他房子的分期付款即将还清,然而,他却面临着人生最艰辛的时刻。对于一个推销员来说,卖的不仅是有形的商品,还有无形的梦想。然而,威利发现大家渐渐对他失去了兴趣和耐心。他想向老板求情,换个不必在外跑的工作,得到的答复却是“你明天不用再来了”。回首往昔,处处都是破碎的梦想,难以弥合的伤痛,早年荒唐留下的过犯,以及一系列连锁的罪果。他寄予无限希望的两个儿子,全都一事无成,并且在他的影响下,逃避现实。为了生计而烦恼的威利·洛曼对于儿子最初有着极大的期望,总觉得儿子能够依他所想,成为一个成功人士。但由于自身和环境的因素,他的两个儿子都渐渐远离了威利·洛曼原本期望的发展轨道,大儿子居无定所,小儿子玩世不恭,都没能在事业上有所作为。威利·洛曼的语言中渐渐透露了他作为父亲丧失了他对儿子未来的期望,也渐渐放弃了自己对生命、对理想的美好愿望,直到他选择了死亡,选择了从梦想的幻灭走向生命的结束。语言的力量,塑造了不同的人物,表达了深浅不一的主题,更加丰富了该剧的内容和意义。
另一方面,以演员的动作、语言、对话,直接在听觉与视觉上带给观众极大的冲击,通过情节冲突完成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交流,不仅取得了与观众之间的共鸣,也让话剧《推销员之死》的涵义得以升华。借助舞台的效果,使话剧成为一种直观性很强的艺术形式,不仅真实而且教会人思考,《推销员之死》留给观众的是一种对生命、对生存的思考,威利·洛曼最后为了给儿子提供创业的资金,选择了用死亡来换取保险金。这样的亲情是伟大的,但这样的结局是可悲的,不仅展现了美国当时社会的冷漠,也体现了社会现实对生活对梦想的无情摧残。所以,有人说“《推销员之死》不是一个人的悲剧,而是一个时代下美国人的悲剧”。
《推销员之死》以家庭为核心,揭示了美国一个普通家庭面对社会的种种问题。话剧中,每个演员真实的再现了面对种种问题时内心纠结的情绪,还原了男主人公威利·洛曼回忆与现实交替的情节,以话剧艺术特有的综合性,立体的讲述了《推销员之死》。因为是话剧,因为是以舞台为表演平台,因为每个角色都有突出的一面,所以在观众而言,该剧会引发人们对于生命、对于生存的思考。在情感上,该剧不仅实现了亲情之间的强烈碰撞,也会让观众在观看的同时,以旁观者的姿态评断是非、审视全局。这是话剧的魅力所在,因为它具有直观性、舞台性、综合性、对话性,它与其他的艺术形式相比,更真实更生动。英诺诚导演的《推销员之死》在演出者与观众之间假设了一个“密闭”的空间,这就是剧场。在这样的氛围里,利用语言的张力和演员出色的表扬,取得与观众的共鸣。正因为有了这样精湛的演出,我们才能在话剧里感受生存与生命,才能以威利·洛曼的心理来体验那种梦想幻灭、平静走向死亡的跌宕起伏。
真实与幻想交织,心理现实与外在表现交替出现,威利·洛曼的性格缺陷在他的言语中表露无遗,而他的性格缺陷也是导致他最终走向死亡的重要原因。英诺诚导演的话剧《推销员之死》更加中国化,没有太多的动作,却有着激烈的戏剧冲突,这样带来的震撼远远超过了电影和书籍。社会的压榨、生活的艰辛、残酷的现实、深刻的悲悯、家庭的矛盾,在话剧《推销员之死》中,还原了那些不为人知的人性,还原了生活的本来面目。也许只有在这样的佳作中,我们才能更直观的了解到话剧艺术所特有的魅力。
第四篇:文学史期中作业,旅行推销员之死读后感[模版]
Death of a Traveling Salesman
The crucial action of “Death of a Traveling Salesman” takes place in the mind of the protagonist, a shoe company representative, in the last hours of his life.Bowman has been a traveling salesperson for fourteen years, living alone in hotels as he drives from one city to the next with his sample case of shoes.One day he falls into illness after his long traveling.But he recovers to be able to continue his work and gets lost on an unfamiliar road to Beulah where he never travels and then encounters a couple who offers him a shelter and helps him get out of his car.He virtually realizes how lonely he is and how helpless and tired he feels.It is at this moment that he has a strong sense of love and being loved and a genuine yearning for a home which only belongs to him.So he is so disappointed when he knows that the woman he gradually falls in love with has married to Sonny, and how much does he wish that the woman’s baby is his but not Sonny’s.Finally he can’t help to leave the couple’s home and dies on the road in fright as if all this has happened before.This novel is replete with symbolic images which are employed to emphasize Bowman’s living condition and explore his psychological inner world, such as Bowman’s car, the unknown path, Sonny’s house and so on.Bowman’s Ford car is like “a boat” of his life, carrying a wanderer everywhere, even supporting his living.And the unknown path on his way is far away from the outside world which seems mysterious but serene, innocent and primitive.It is just like a bridge between reality and ideal.Only when we get out of the entrapment can we cherish the love.It is obvious that the Sonnys’ house represents a kind of love and help.Simple and plain as the house, the outside substantial life makes a great contrast to Bowman’s sophisticated society.From this plot we can seen the hope having a home and family intensely influences Bowman’s thoughts.In a word, to convey her philosophical thinking about the destiny of people living on the margins of society, Eudora Welty employs the most powerful vehicle in Southern tradition—symbolism.Added with common and lyric language, it is easier for us to understand Welty’s feeling towards the southern life.Maybe it is doomed that Bowman will die under such kind of hostile southern environment.
第五篇:推销员之死与美国梦
①②
折射美国社会文化的多棱镜
— — — 《 推销员之死 》
史立英 ,张润
(河北经贸大学 ,河北石家庄050061)
摘要 :文学来源于生活 ,而作为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戏剧更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将社会的特定层面展现在观众面
前。以美国著名剧作家阿瑟 · 米勒的名剧《 推销员之死 》 为例 ,分析该剧所反映的美国社会和文化的若干方面。
关键词 :《 推销员之死 》;社会;文化
中图分类号 : I106.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 1672005408),女 ,讲师 ,硕士 ,主要从事英美文学及文化对比的教学研究.E
-mail: shiliying72@yahoo.com.cn.?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
上有所成就 ,但他没有脚踏实地去实现梦想 ,而是通过些不正当的手段来满足自己的竞争欲
望 ,比如勾引上司的未婚妻 ,收受贿赂等。他从来不告诉父母自己究竟在从事何种工作 ,情
况如何。全剧最后 ,米勒安排比弗与父亲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的谈话 ,让威利看到了自我欺骗和父子间相互欺骗的事实 ,认识到他们父子都是普普通通的人 ,没什么特别的 ,成功对他们来说很遥远。然而威利的失败不是美国梦本身的原因 ,因为拥有梦想没有错 ,错的是威利没有正确分析自身能力和社会实际。威利本来喜欢干点木匠活 ,在院子里种点菜 ,养几只鸡 ,而他却选择了推销 ,这一职业要求他去面对各种各样的顾客 ,以各种手段去说服和影响别人。另外 ,在威利进入推销界的时候 ,广告已开始在营销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推销员的景况已与从前大不一样了。威利对成功如此渴望 ,多年来一直在家人面前吹嘘自己多么受人喜爱 ,事业多么辉煌 ,自己为公司开辟了多么大的市场 ,幻想自己的葬礼也会像辛格尔曼的一样隆重。但不是所有的梦想都会变为现实 ,威利没有能够靠推销发财 ,也没有赢得人们的喜爱 ,冷清的葬礼再一次证明了普通人成功道路的曲折以及金钱至上的社会现实的残酷。
二、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 — — 独立与尊严的双重体现美国人所推崇的个人主义并不是我们汉语字面上所反映的那种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 ,自私自利的个人主义 ,而是伴随着美国人对平等、自由和成功的期望一起诞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观念 ,是美国文化的核心。美国独立战争时期 ,托马斯 · 杰弗逊在《 独立宣言 》 中提出“ 人人生而平等 ” ,这是独立革命倡导的最为激进和强有力的思想 ,《独立宣言 》也被看作是个人主义的宣言 ,使个人主义一度成为主导的社会哲学。美国人认为 ,不论其出身如何、贫富如何、受教育程度如何 ,自己和他人同样重要 ,个人尊严神圣不可侵犯。美国人提倡人为自己而思考、判断、决策 ,崇尚靠自己的尊严、智慧、能力、勇气和奋斗获得成功。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的小说、电影中随处可见一些单打独斗的英雄人物 ,这些人物或靠自己的努力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或在特定的任务中展示了超人般的能力和才干。《推销员之死 》 中也不乏这样独立自主的人物。80多岁的老推销员辛格尔曼 ,独闯天下的本 ,这些人都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实现了成功的梦想 ,都是威利心目中的英雄 ,就连他的父亲当年也曾携家带口 ,赶着一辆马车横穿美国大陆 ,凭一手制作笛子的手艺赚钱。这些人的成功使威利坚信只要自己努力成功是必然的。在对成功的无比渴望中 ,他经常向儿子们吹嘘自己在各地多么受爱戴:“ ??人们都认识我 ,孩子们 ,新英格兰没有人不认识我。??在那儿 ,我可以在任何街道上停车 ,警察会好好给我盯着 ,就像照看他们自己的车一样。”正是由于这种个人主义意识 ,威利坚守着成功的梦想 ,尽管失败步步紧逼 ,他还在苦苦挣扎。中国的读者或观众可能很难理解为什么威利宁可每周向邻居查理借 50元钱也不接受查理提供给他的工作 ,那就是个人主义、个人尊严在作怪。威利不愿接受别人的怜悯 ,他不愿接受梦想破灭的现实 ,他认为自己的命运应由自己来拯救。
三、消费文化 — — — 时尚与名利的产物1983年 ,《推销员之死 》 的中文版在中国上演并取得了成功。但将该剧搬上中国舞台并非一帆风顺 ,当时许多中国人认为该剧有粉饰资本主义生活的嫌疑 ,因为推销员威利本来穷困潦倒 ,负债累累 ,但剧中表现的境况并不像我们中国人想象的那样家徒四壁。相反 ,威利住着单门独户的房子 ,有洗衣机、冰箱、小汽车等 ,谁能相信威利是个穷光蛋 ,但这恰恰体现了美国文化的另一个方面 — — — 消费文化。剧中主人公生活在 19世纪末 20世纪初的美国 ,当时的美国社会正处于大规模生产和大众消费时期。资本主义大规模生产使各类商品极大丰富 ,商家利用多种手段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 ,如广告宣传、邮寄服务以及分期付款等。在这一阶段 ,美国民众尤其是队伍越来越大的中产阶级将奋斗的重点放在个人享乐、物质享受、商品买卖上。对当时的人们来说 ,消费不仅是生活的必需 ,更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这种消费文化影响着每一个人 ,但并非人人都享受到了消费的快乐 ,对一些收入低微的人来说追逐这种时尚得到的是难以摆脱的负担。《推销员之死 》 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这种消费文化。在广告的影响下 ,威利购买了洗衣机、冰箱、吸尘器和汽车 ,但是一笔笔维修费压得威利喘不过气来。在第二幕中 ,当妻子林达告诉威利各项维修费共计 120美元的时候 ,他焦虑的心情显而易见 ,“ 天哪!如果生意再没有起色 ,咱们可怎么办啊!”威利的房子是用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的 ,可
悲的是 ,在房款还清的当天 ,威利却因走投无路自杀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威利的老板霍华德 ,他给威利展示新买的录音机 ,并将所录家人的欢声笑语播给威利听 ,霍华德得意洋洋 ,几乎没有工夫搭理威利。而威利告诉霍华德 ,他的汽车内安有一台收音机 ,但他从未有时间去听。这种反差告诉我们 ,消费的潮流人人都有权利去追随 ,但其中的快乐却不是谁都能享受得到的。《 推销员之死 》 这部戏剧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功是因为它反映了小人物生活的辛酸 ,引起了普通大众的共鸣 ,其社会意义在于它反映了美国社会和文化的方方面面。对于中国观众和读者来说 ,要真正体会到这一戏剧的感人魅力 ,了解存在于它背后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是非常必要的。参考文献:[1]Berkowitz, GeraldM.American Drama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M ].London,New York:Longman, 1992.[2]Miller,Arthur.Death of a Sales man[M].New York: Penguin,1986.[3]孙白梅.西洋万花筒 — — — 美国戏剧概览 [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2001.[4]张耘.现代西方戏剧名家名著选评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1998.[5]朱永涛.美国价值观 — — — 一个中国学者的探讨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2002.史立英 ,张润:折射美国社会文化的多棱镜 — — — 《 推销员之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