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呼唤个性化的教学

时间:2019-05-14 05:58: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程改革呼唤个性化的教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程改革呼唤个性化的教学》。

第一篇:新课程改革呼唤个性化的教学

新课程改革呼唤个性化的教学,而个性化教学最集中的表现就是学校学科教学特色的形成。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越来越充分的认识到:要争创高标准、高质量、高品位、有特色的全国知名学校,就必须打造各学科教学特色。只有创出学科教学特色,才能培养出富有个性、特长和创造力的教师和学生来,一所学校的发展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当然,学科教学特色的形成需要一个构建的平台或者说是寻找一个突破点,经过前期的实践和探索,我们认为,各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过程应该是推进学科教学特色形成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对校本课程功能和价值的深化和拓展。因此,我们把“开发校本课程创新学科特色”作为本学年校本教研工作的一个重点,并构建了《以校本课程开发为突破口构建学科教学特色之研究》为总课题,以八个特色课题为子课题群的学校特色创建课题化模式。

第二篇:化学新课程改革呼唤“网络教学”新课程

精品论文荟萃

化学新课程改革呼唤“网络教学”

佛山市南海区金沙中学化学组 巨爱侠

摘要:要使化学教学真正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本文阐述了网络教学这一先进的教学方式,网络教学可以凸现化学课改的先进理念,实现课改目标的。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网络教学

化学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它促使我们在教学方式和手段上必须要有一个较大的变革,以便积极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在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网络已渗透到了各行各业,并被广泛应用。在教育领域,由于网络教育具有突破时空限制和实现资源共享的基本特点,由此带来了共享教育资源、扩大教育规模、促进教育改革、构筑终身教育体系等诸多便利。目前网络教学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如何应用网络教学不断深化和推动化学新课程改革,已成为业内人士面临的崭新的课题。网络与网络教学

网络的实质是资源的持久性与共享性,是零距离,是一种全新的交流方式,一种新型的实用工具。网络教学是以计算机网络为直接工具的一种教学方式。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利用计算机的交互功能,首先在区域网(如校园网)与教师、其他学生进行学习交流,如若教学资源不能满足要求,则可分头进入Internet网,以寻求更多的资源或信息。在此同时进行系统整合、达到资源共享,使学生之间能够体现真正的合作发展。网络教学实例剖析

南海区桂城中学黄晓斌老师关于《苯 芳香烃》的化学网络教学课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课前,老师先根据教材内容,在网络课件上设计好了九个小专题,分别是:“课程简介”、“学习目标”、“学习指导”、“网上探究”、“交流园地”、“学习资源”、“随堂检测”、“扩展学习”、“相关链接”。使九个专题逐级晋升,环环相扣,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以个性出发,照顾到了各层次的学生。

课堂上,老师引导学生自己浏览网站中的“课件使用”和“学习目标”,明确课件的使用和学习任务。接下来,老师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分组讨论,看看要完成本节课的任务,还需要探讨哪些问题、需要收集哪些资料。并在学生回答之后,老师进行归纳性总结,形成不同的探讨子目标。例如,苯分子的发现,苯分子式的确定等等。老师引导学生进入“网上探究”栏目,学生根据目标,在网上收集有用的材料自己学习理解。然后,老师引导学生进入“交流园地”栏目,老师、同学之间分享交流自己的探究结果,并不断修正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同时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既学到了正确的知识,又体验了获得知识过程的喜悦。老师作为其中的一员参与交流,除对交流起组织作用外,还对交流作点评、点拨,以保证交流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做到了既能放开学习,又不迷失学习方向,真正体现了教师的指导与调控作用。

下一环节,即引导学生转入“随堂检测”,学生通过做网上提供的自测题,通过人-机对话,自我评价、巩固、完善知识,消化知识。对于捷足先登者,老师指导他们进入“扩展学习”和“相关链接”来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既拓展他们的视野,又进行了知识的延伸。网络教学顺应了新课改的要求,有利于落实化学新课程改革目标的制订 3.1促使教师、学生角色的转变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一个统治者,教师和学生之间是直接传递与接受的关系,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而在网络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学习伙伴、辅导员、研究者和学习者,学生有着自主学习的权利。有人这样说:“在学习网络里,每个学习者既可以是学生,也可以同时是其他学习者的老师。或者说,在网络世界里,已经没有了学生和老师的区分。每个学习者都具有多重的身份,他既是知识和信息的求索者,又可以是知识与信息的提供者和分享者”。

3.2促使学习方式的转变

化学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之一是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等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而网络教学就能实现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在网络教学中,由于网络结构多元性、开放性和非线性等特征,学习方式也从线性转向非线性。网络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充足的信息,学生通过自行操作电脑、浏览教师设计的网页,以及通过和其他同学的讨论及接受老师的个别辅导,来学习、巩固、自我评价反馈消化知识。这充分确立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网络教学由传统课堂教学的师生交互发展到网上的师生交互、学生与电脑的交互、学生与学生的交互(由于网络讨论组的实现使这一交互得以广泛的应用)三位立体的交互模式,可以实现合作学习。通过网络中的电脑平台,学生之间交流知识、互帮互学,有利于学生之间协作能力的培养。学生也可以找到自己的学习伙伴进行协作学习,这克服了大班教学的种种局限。网络里,教师在BBS上和学生处在更加平等的地位,教师也可以同时与更多学生(如果教师的速度足够快,可以同时与十几个学生)讨论不同的问题,解决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经过一定时期的训练,可以让

用心 爱心 专心

118号为您服务

精品论文荟萃

参 考 文 献

1、王祖浩、王磊。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12)

2、钟志贤。21世纪学习理论[J]教师博览。(2000.4)

3、陈颖健、[日]日比野省

三、跨世纪的思维方式[M](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

用心 爱心 专心号为您服务

118

第三篇:呼唤个性化作文

呼唤个性化作文

单位:进贤县李渡中学

姓名:汤志霞

学科:语文

手机:***

呼唤个性化作文

内容摘要:在传统教育观念的支配下,学生的个性受到了压抑,他们的天性得不到充分的表现,他们的兴趣得不到积极的培养。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考虑,我们提出“作文个性化与作文教学个性化”,让语文教育在解放学生个性上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个性化 自主意识写作热情拓展思维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但是在传统教育观念的支配下,学生的个性受到了压抑,他们的天性得不到充分的表现,他们的兴趣得不到积极的培养。我们用一种固定的僵化的评价标准来评判所有活生生的学生,于是许多有个性但考试成绩不好的学生被打入另册,酿成了许多悲剧。这种教育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是一个小悲剧,对于我们整个国家来说就是一个大悲剧。我们不能让这种悲剧继续演下去了!

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考虑,我们提出“作文个性化与作文教学个性化”,让语文教育在解放学生个性上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什么是作文个性化?简单说,就是学生能自主地写作,写真实的文章,写出的文章有所创新。“自主”“真实”“创新”是作文个性化的基本内涵。

生活是多样化的,每个人眼中、心中的生活,更是异彩纷呈的。作文,本来就是对认识到的生活的真实反映,可学生普遍害怕写作文;每次作文,很多学生不知如何下笔,但又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所以作文写得僵硬、呆板、充满着空话、套话。学生每天在学校生活,身边发生着很多事情,为什么学生总觉得没话可写呢?我想,这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作文指导仍然坚持不移地冲着分数而来。猜题、套题、甚至默许、引导学生胡编乱造,久而久之,学生作文成了为教师而写,为应试而作,自然毫无兴趣,照抄照套的问题也就随之而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终生学习的四个“学会”(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其核心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真实的人。在这方面,作文教学是责无旁贷的。“作文即做人”,“文如其人”都说明这一个道理。作文应当是真我的体现,不允许存在着虚假,否则就是对学生人格的扭曲。只有写出自己的生活,写出自己,作文才有生命力。

一、宽容的命题,培养学生自主选题的意识

作文命题有时与学生的积累不一致,与学生的兴趣不一致或与学生的年龄思路不一致,这样就会把学生的信息和思维封锁在大脑里,作文时就会无从着手。所以应让学生参与命题,给学生写作的自主权,写他们自己想写的东西,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真实。作文命题不在乎大小,而在乎能否给学生发挥“真情实感”的空间,能否给学生提供“我手写我心”、“我手述我情”的条件。学生之所以谈文色变,视写作为苦事,往往在于教师总出一些与学生生活体验相距甚远的老掉牙的、大而空的题目。于漪老师说: “一个好的作文题目,它能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打开学生记忆的闸门,开拓学生广阔的视野,使学生对作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新《大纲》也指出:“要加强学生 自主拟题作文的练习。”自由命题作文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因为他们会找一些与自己生活经验有关或自己感兴趣的题目来写,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 位,使他们产生主人翁的意识。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写《我爱××》这篇作文时, 就让学生紧紧抓住题眼“爱”去补充人、景、物等。这么广泛的写作范围,触及了学生胸中所有积蓄,发表的欲望被激起了,全班共写出了60多个各具特色的题目,其中有《我爱足球》、《我爱弯弯曲曲的山村小路》等等。这些题目,一经学生手,便增添了许多无穷的乐趣。由于题目是自己选的,而且贴近生活,有话可写,所以学生写作兴味盎然,作文内容也有了自己的真情实感。每个学生的内心世界总是与众不同的、瞬息万变的,因此充满真情实感的文章也将是富有个性的。

二、鼓励性的批改,激发学生长久的写作热情

写作是一项创造性劳动,一个十四五岁的孩子经过一番苦思苦想写出的文章,肯定是或多或

少有一些毛病的,但是如果篇篇文章换回的都是老师挑剔的指责,一无是处的否定,那他还会“想写”吗?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鼓励是最好的方法,这话很有道理。所谓鼓励就是要尽可能地找出学生文中的闪光点,给予真诚恰当的肯定。在每一个人的潜意识里都有被人承认、肯定的渴望。语文老师给学生写在作文后面富有鼓励性的评语,恰是满足学生这种渴望的途径。在我们的教学中,学生一听作文就皱眉的现象早已屡见不鲜,而现在我们每位老师要努力的就是从老师让他写变为他要写,让学生紧皱的眉头舒展开。这就要求老师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激发其写作的兴趣,用我手写我心,充分张扬个性。

在平时写作教学中,很多教师恰恰是更多地注意对学生写作技巧、语言表达方面的指导,忽视了思想的启迪,这是有失偏颇的。于漪老师说:“学语文就是学做人,语文教育就是教人育人。” 教师对学生作文评改的恰当做法,在于能够对症下药,做到批得准确,评得恰当,富有启发性。不妨在实际操作中采用这样的方法——多一份宽容,少一份指教;多给鼓励,慎用批评;因材落笔,明确目标。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这样做:一是称赞式鼓励。面对学生选材的好角度,分析的精妙处,认识的新高度,老师要把热情的夸赞之语,品读后的欣赏之情,毫不吝啬地送 给学生,让学生惊异于自己的能力,为自己而骄傲,学生就会把这不经意间闪现出的光亮变成以后寻找光明的方向。二是期望式鼓励。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那些作文 有困难的学生。老师要认识到,学生肯动笔写文,有勇气把它交给老师,就说明他有学好向上的愿望,而这点士气是可鼓不可泄的。我们老师在批阅这种作文时,要投入更多的耐心,有时即使是披沙拣金也要从中找出可圈可点之处,让学生从老师的评语中看到自己的能力,体会老师的真诚,产生再创造的欲望。对于文中存在的问题,老师要用慎重的措词、寄予期望的话语来点拨。例如对于写议论文不会分析论证的则这样写:“你的这个事实论据选得非常好,可惜这么好的论据没发挥出最好的论证效力。你再想想,论证部分该如何加强笔力,能使人们对这个事例所体现的思想认识得更清楚,试一下怎么样?”在这里,既有充分的肯定,又有热情的鼓励。学生从中感受到的是老师的信任、尊重,受到的是鼓励,激发的是兴趣,收获的是进步,同时也激起了再创作的欲望。

卢梭说过:“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在这一篇篇师生互动的作文中,学生对老师不用设防,老师靠真诚这把钥匙走进了学生的内心世界,同时用学生喜欢的方法、辛勤的劳动、闪动的智慧,负起了振奋学生精神、激发学生爱心、塑造其健康人格的责任。在这民主平等的对话中,师生感情得以交流,学生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去领会生活的真谛,老师在无声中润物,学生在平等尊重中自觉进步。

三、提倡大胆作文,拓展个性化的思维空间

以“大语文”教育观、素质教育观、创新教育观为指导,以新修订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中写作要“力争有创新”为依据,遵循写作心理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紧密联系社会生活,立足个体成长中的实际,以我之笔抒我之心,写出真正具有个性的作文,以此作为创新教育的突破口,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因此我们提倡学生大胆作文,敢于突破旧的条条框框。学会自己独立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善于采用新的表现方法,具有新的风格。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旦被激 活,就能闪现出耀眼的光芒。最近几年的作文命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表新的见解,对促进学生作文个性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应该说,学生是最富有创新精 神的,他们最少条条框框,最不保守,最喜欢破坏旧的东西,最喜欢求新求异。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学生作文缺乏新意呢?我认为与考试有一定关系,与我们教师的指导也有一定关系。前些年,高考中考作文比较看重审题,写跑题得分很低。学生为了不跑题,就只好求稳了,得个基本分也比跑题强。近几年,这个问题得到了纠正,实行话题作文。话题作文淡化文体,学生可选择的余地甚宽,不容易写跑题。还有,在作文评分标准里面,将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分别开来,区别对待,有意识地鼓励考生写富有新意的文章。这些改革都是好的,于提倡作文个性化有积极意义。

我们生活在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人与人的基本素质是相同或相近的,这是人的共性。但由

于每个人在天赋、环境影响和后天教育的内在发展过程等方面的千差万别,必定会具备无限丰富、差异纷呈的个性。个性的发展,不仅是人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罗杰斯说:“人的潜能、个性和价值是高于一切的,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教育的功能就是要助人达到他能达到的境界。”然而,联系目前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教学的现状,我们不难发现作文教学中往往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老师忙于传授布置,学生疲于接纳应付。学生作文缺乏灵气,常常用自己的嘴说出的是别人的思想,给人以“千人一面、千篇一律”之感。因此,教师应在作文教学中重视学生个性的存在和发展,在写作指导时不要设下多种框框去束缚学生的思维,应极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表现自我,发展多姿多彩的鲜明个性。

在作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将是一门永远的艺术。在今后的教学中,只有发挥每个学生的个性潜力和语言天赋,提倡大胆作文,鼓励写出自己个性化的心灵语言,才能迎来千姿百态的作文教学的春天。

第四篇:新课程改革呼唤课堂教学的升华

新课程改革呼唤课堂教学的升华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上述变革的贯彻和落实,需要我们转变观念,建构新的教学思维与实践模式,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弘扬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等思维品质,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发展,实现课堂教学的升华。本文拟以自己所从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为基础,对这一课题进行探讨和总结。

一、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课程理念得以升华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落实“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①把提问的机会还给学生,要教会学生善于提问。②把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腾出学生思考的空间。③把合作的时机让给学生,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④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教师的精讲是必要的,但要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⑤把练的安排纳入课堂,让学生自主进行操作、观察、想象、讨论、质疑等探索活动,自觉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创新的能力。

例如,在“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教学中,我首先设计教学情境:给学生几组不能组成三角形的数据,让他们试画三角形。经过操作,学生完全陷入了老师设置的“圈套”之中,感到困惑不解;紧接着,我继续巧设悬念,让学生任意报出三个数,教师迅速地作出能否组成三角形的判断,这样就自然而然地激发起学生探究的欲望。然后,我放手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大胆猜想、操作验证、小组讨论、抽象概括等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水到渠成地概括出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结论。这样的“尝试探究”一开始就把学生推到了学习的主体位置上,把学习的主动权切实还给了学生,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二、挖掘课程的教学资源,使教学内容得以升华

课程资源是完成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应用教学资源,升华教学内容。我们重点可以挖掘以下资源:

1、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同时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由于每一位学生家庭背景、原有的知识储备、生活经历不同,感受的生活体验也不同,认识事物的层次也有差别。因此,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加以利用和整合,可以丰富课堂教学,使之与教学内容发生良性互动,并促使教学目标的达成。如我在教学《认识钟表》时,充分利用学生已积累的关于钟表的生活体验,通过创设“妈妈早上叫宁宁起床”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对钟面学具进行观察、整理、概括,自主地获得知识。

2、善用课堂中的生成资源 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经常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生成的亮点,这些亮点是学生的顿悟、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其所生成的信息是最难预料的,也是最真实的生成性资源,它体现了学生的理解水平,体现了学生的思维火花。学生的问题、创意、困惑、见解甚至错误都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凭借自己的智慧敏锐洞察、及时捕捉、接纳富有价值的生成,筛选并巧妙利用其资源价值,同时根据学生情况灵活调整预案设计,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活动。如:教学15—7时,很多同学都采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或先用10减7等于3,3再加5等于8的方法,而班上的一位同学却产生奇特且创新的计算思路。原来,他是用15先减5再减2的方法,我及时将这奇异的思路加以引导,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方式的发展。当然,学生的错误作为教学资源,应当具备以下某一方面的特征:第一,具有典型的意义,对学生的正确理解有指导作用。第二,具有反衬的意义。未出现这类错误的学生,能在分析中避免错误的发生。第三,具有生成的意义。对这类错误的分析,可以形成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产生新的思考或见解。

3、活用数学教材资源

小学数学教材中编排的很多情境图因农村生活环境或教学条件所限,无法达成原有的目标,一些数学活动也无法开展。因此,教师应该具备驾驭和处理教材的能力。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条件对教材进行删减、改造和充实,活用数学教材资源。例如,北师大版三下教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第一课时的主题图是:一栋小高层,每层14户,共12层,要求学生计算这栋楼能住多少户。可这样的情境设置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比较生疏,于是,我就以学生经常用到的作文本为主题,先让学生估计作文本一页有多少个方格,再让学生计算验证,这样的学习素材贴近学生,学生们就可以既体验到算法多样化,又轻松地理解算理。

4、借用网络、媒体等信息资源

随着农村家庭电脑的普及,上网查找资料、收集信息等将成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要积极开发和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从中吸收有教学价值的素材,使它成为开阔学生视野、了解社会信息的平台。如:在《吨的认识》一课中,“吨”是一个较大的重量单位,学生缺乏实际的生活经验,我就利用网络资源,收集了学生喜爱的大象、鲸鱼等的图片和体重,帮助学生建立“吨”的概念。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思维品质得以升华 1.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

观察是学生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主要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首先要使学生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其次要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和好奇心;再次要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根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选择合理的方式,按一定的顺序去观察。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会做观察记录。例如:在进行“长方体的认识”教学时,我先让学生观察感知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等概念,然后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长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面、棱、顶点各有什么特点?”接着,我就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长方体的模型进 行观察研究,同时填写观察记录表,最后帮助学生归纳合理有效的观察方法。

2.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数学教师应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想象素材,引导学生想象,启发学生想象,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丰富数感体验,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教学体积意义时,概念陈述中谈及“空间、所占空间”的含义,这对小学生来说十分抽象,他们很难在头脑中产生合理清晰的想象,教师可让学生把书包从抽屉中拿出来,伸手摸一摸空的抽屉,然后把书包放进抽屉,再伸手摸一摸,让学生讨论两次摸的感觉有何不同,从而获得丰富的想象素材,促使他们理解“体积”的意义。

3.培养学生质疑的思维品质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引导学生质疑,鼓励学生质疑的同时,要讲究释疑的方式,做到学生自己能释疑的绝不相帮,对于学生自己有潜力释疑的,要组织他们积极讨论、争辩,想方设法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教师要善于把学生提出的“为什么”“怎么办”抛回给学生,让问题引发认知冲突,打破认知平衡,使学生在民主平等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析疑探究,获取知识,体验感受—探究—创造的乐趣,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培养创新思维。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归还学生学习的主动权,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又要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创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体系,有效地实施课程目标,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第五篇:小学生作文呼唤个性化

小学生作文呼唤个性化

本次五年级语文期末测试习作是半命题作文,“这个人真——(提示:可以填真好、真能干、真傻、真有趣等)。这是很明显的写人文章,要表现人物的特点,这次命题应该说学生可以选择的面很广。结果批改学生作文时发现,全年级竟然有一半的孩子写“这个人真能干或这个人真好”,其内容竟然也大同小异,大多数是写同学是如何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的,有的是写同学大方借自己文具的,有的是写雨天着急之时,同学慷慨借自己雨伞,还有的是写同学做值日如何不怕苦,不怕脏的﹍﹍

读了我们孩子的作文,心情真得很沉重。我们的学生在作文上真得出现了问题,内容上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我们的孩子尽管年龄不大,但已经学会了在作文中造假,虚拟人物,编造故事,缺乏真实情感。写人的文章一写外貌,二写语言,三写行为,再加上心理描写等等。写这些固然没错,错的是学生没有真正去理解,没有将此内化为自己的需要,只是考虑要按照老师说的套路去写,不要少了哪一方面。于是,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无论是写同学,写老师,还是写家长,开头总是一段外貌描写,这成了一种模式。写我的妈妈,为了表现母爱,很多孩子都会写妈妈如何在黑夜带自己去看病的,似乎假如不这样写,妈妈就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不是合格的母亲。更为可笑的是,遇到写游览记,写活动,写游戏的习作时,班上会有一部分孩子在结尾或文中有这样的句子:“今天我们玩得真高兴啊。”这句话已成了学生抒发心怀的,表达情感的通用语。

21世纪是个充满个性的时代,教育最需要个性。让个性在学生的作文中飞扬,这急需每一位语文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把作文教学当成是师生心灵深处的对话和情感的交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作为活生生的人,引导学生完善个性,展现个性。顾明远先生曾说:“个性的核心是创造性。”写作就是创新,就是要展现个性。文如其人,要努力让学生明白,个性化的作文,就是要用自己的口说自己想说的话,用自己的笔写自己最想写的文字。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生活为源泉,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标新立异,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使学生作文构思独到,立意鲜活。如指导学生完成习作《我的家》,看到这个题目,很多孩子可能会想到要写自己的一家,写自己的家人。其实,家有“大家”和“小家”之分,我们的学校或班集体是一个“家”,我们全国各民族人民则是一个“大家”。所以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思想,就可以指导学生从不同方面选材。作文教学要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展示学生的个性差异,要求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作文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学习课文后,可以抓住情节的“空白“,引导学生补充想象。抓住重点语句,引导学生扩想。抓住文章结尾,让学生续想。当学生的想象训练 一定的程度后,他们储存在头脑中的各种生活表象将根据写作的需要,经过整合、处理,就能创造出新颖别致的作文素材。这样学生的作文才能得到真正的发展。

教学相长,对学生进行个性化作文能力培养的过程,其实也是培养和发展教师个性和个性化教学的过程,如何实现学生个性化作文,培养学生的个性,笔者会为之不断探索。

下载新课程改革呼唤个性化的教学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程改革呼唤个性化的教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呼唤个性化作文(5篇材料)

    呼唤个性化作文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世界。”但是在传统教育观念的支配下,学生的个性受到了压抑,他们的天性得不到充分的表现,他们的兴趣得不到积极的......

    新课程改革下思想品德课教学呼唤无痕教育

    新课程改革下思想品德课教学呼唤无痕教育 新的课程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正从根本上影响着我们的学校、老师和学生。思想品德教学改革是一个很大的课题,需要我们用勇敢的探索......

    新课程改革教学工作总结

    新课程改革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在各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及具体指导下,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落实新课程标准,积极投入课程改革,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更新教育观念,以努力培养学生的创......

    新课程改革教学工作总结

    新课程改革教学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校在各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及具体指导下,全体教师认真学习,落实新课程标准,积极投入课程改革,全面深化素质教育,更新教育观念,以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

    新课程改革教学心得(定稿)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层次地触动了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带动了学校教育教学各方面的整体变革。这对于学校和教师而言,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抓住它,就是抓住了创建特色和提升理念......

    新课程改革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教学反思 (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 吴比 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自己内在的思维发现规律,并能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新课程呼唤新课程理念(合集五篇)

    新课程呼唤新课程理念 ——去博兴实小听课心得 小学中新课程在课程目标、教学手段、教学资源、评价体制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变化,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去设计和实施,所以实施的关键......

    新课程改革

    教师之路,从山香起步!2012年山东省教师招聘考试预测题(新课改)一、填空题1.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构主义课程以美国的_______为代表。3.根据课程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