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自考【版式设计】
立体主义具有主张模仿客观对象,重视艺术的自我表现,对具体对象分析、重构和综合处理的特征。
未来主义即编排无重心无主次、杂乱无章、字体各异的散构,甚至完全散乱的无政府主义的形式。
达达主义强调自我反理性认为世界没有任何规律可遵循,所以表现出强烈的虚无主义特点;随机性和偶然性,荒诞与杂乱。
超现实主义认为社会的表象是虚伪的,创作的目的是重新寻找和了解社会的实质认为无计划的,无设计的下意识或潜在思想机动更真实,如用写实的手法描绘、拼合荒诞或虚无的幻觉。现代主义设计现代主义的特点是理性主义,“功能决定形式”不是一种风格,而是一种信仰。现代主义最鲜明的主张是:“少则多”。它反对装饰的繁琐,提倡简洁的几何形式。
构成主义构成主义设计将抽象的图形或文字作为视觉传达的元素和符号进行构成设计,版面编排常以几何的形式构成,同时也带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自由拼合、无序的特点。但在整体上构成主义更讲究理性的规律,强调编排的结构、简略的风格以及空间的对比关系。
风格派荷兰风格派的思想和形式来源于蒙德里安的绘画探索。他以高度理性、数字化的逻辑思维来创造和谐的新秩序,画面上简洁到只有纵横的几何形方块和鲜明的色块。
包豪斯包豪斯的平面设计思想及风格具有强调科学化、理性化、功能化减少主义和几何化的特点注重启发学生的潜在能力和想象力,注重字体设计,采用无线装饰字体和简略的编排风格。
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国际主义风格在平面上的贡献是研究出了骨骼排版法,即将版面进行标准化的分割,将字体、插图、照片等按照划分的骨骼编排在其中,取消编排的装饰,采用朴素的无线装饰字体,采用非对称的版面编排。特点是高度的功能化、标准化、系统化。其反装饰的排版风格,简明扼要的视觉形式,有利于国际化的视觉传达功能,后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后现代主义的整体思想体系是全面的否定与反讽传统的一切文明,主张强调自我感受。他们“对人类自古典文明以来的传统艺术进行了全面的、革命的、彻底的改革,完全改变了视觉艺术的内容、形式和服务对象”。使版面获得趣味与韵味,充满活跃、纷乱、生动的特点,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思潮,一种趋势以及一种设计观念。
平面设计的发展史中每个发展阶段的特点是什么?20世纪的艺术主要经历了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主要以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装饰主义为代表,其特点是对版面构成的形式要素进行了分析组合及对理性规律的探索。第二个时期以一战后兴起的俄国构成主义、荷兰风格派、德国包豪斯三个重要的设计运动为代表。其特点是强调平面设计中的科学化,理性化,功能化、减少主义和几何化,对艺术设计的观念和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个时期为二战后50年代至70年代的国际主义主导设计风格,其特点是高度的功能化,标准化,系统化,其反装饰的排版风格,简明扼要的视觉形式,有利于国际化的视觉传达功能。第四个时期为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后现代主义平面设计表现形式以及电脑网络多元化媒体传达。其特点是在思想体系上全面否定与反讽传统的一切文明,主张强调自我感受,他们对人类自古典文明以来的传统艺术进行了全面的、革命的、彻底的改革,完全改变了视觉艺术的内容、形式和服务对象。
立体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以及超现实主义对现代平面设计风格产生了怎样的影响立体主义具有主张不模仿客观对象,重视艺术的自我表现,对具体对象分析,重构和综合处理的特征,这种思想观念对平面设计的影响,表现为对版面构成的分析组合和对理性的规律探索。未来主义鲜明的提出反对严谨正规的排版方式,即编排无中心,无主次,杂乱无章,字体各异,毫无拘束的编排。探索在时间、空间与机械美学方面的表现成为时尚设计的标志。达达主义在艺术观念上,强调自我,反理性,表现出强烈的虚无主义特点,随机性,偶然性,荒诞与杂乱,他们对版面编辑的革命性的大胆尝试与突破,对当时及以后的设计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超现实主义用写实的手法描绘,拼合荒诞的梦境或虚无的幻觉,其插图的应用和版式的新奇的艺术特征,对人类意识形态和精神领域方面的启迪和震撼作用是有创造性的。
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是什么?对世界平面设计起到什么作用? 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是理性主义,即“功能决定形式”不是一种风格,而是一种信仰,现代主义最鲜明的主张是“少则多”,它反对装饰的繁琐,提倡简洁的几何形状,所以现代主义在平面设计上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对世界设计发展起到了4个方面的作用。一创造了无装饰线脚的国际字体为主体的新字体,并得以广泛的应用。二 在平面设计上开始对简洁的几何抽象图形进行探索设计。三将摄影作为平面设计插图的形式进行研究。4,将数学和几何学应用于平面的设计分割,为骨骼法的创造奠定了基础。
什么是包豪斯?如何理解构成主义与风格派各自的思想体系? 答:包豪斯是在俄国的构成主义、荷兰风格派和德国的现代主义设计的影响下,综合发展和逐步完善形成的。包豪斯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设计教育设立的学院,并成为欧洲现代主义设计运动的交汇中心,它的设计理论和风格基础影响了半个世纪以来对现代设计的探索与研究。俄国的构成主义在整体上更讲究理性的规律,强调编排的结构,简略的风格以及空间的对比关系。荷兰的风格派来源于蒙德里安的绘画探索。其特点是1 高度的理性化,完全采用简单的纵横编排方式,除纵横的几何分割块外,没有其他装饰。2 字体完全采用无装饰线体。3 版面编排采用非对称方式,但追求非对称的视觉平衡。4 尝试在版面上进行直线的骨骼分割构成,形成了被称为瑞士骨骼的编排法。
后现代主义思维观念的主要表现特征是什么?它对当代文化的冲击以及对平面设计产生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后现代主义思维观念的主要表现;在它将国际主义中冷漠、缺乏人情味、高度秩序化的形式弊端弱化与削减,把装饰性的、历史性的内容加到设计中,使之成为平面设计的组成要素,它对当代文化的冲击表现为,为设计增加人情味与历史韵味,运用幽默的调侃甚至疯狂的手法,给平面设计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带来欢乐与游戏的特征,在强
调大众文化的同时更强调多元化以及人性化,使设计的现实性、时代性更加明显。
学习世界平面设计发展史对现代版式设计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学习和了解平面设计发展史,使我们能够清晰的把握设计发展的脉络,拓展我们艺术设计的空间,知晓艺术设计的各种手法和艺术追求、艺术风格、艺术趣味,为创造适应当代大众需求的平面设计形式提供了较好的比较对象。从历史的平面设计风格的转换中,我们又看到了艺术家们精心创意,苦心追求,求新求变的创造精神,以及对科学现象的捕捉、对社会变革的把握的敏锐艺术眼光。世界平面设计的发展史告诉我们不断创新,善于开拓,是我们当代平面设计发展的必由之路。
如何理解“点”在版面中的概念?以及点在版面的表现形式?
版面中的点由于大小、形态、位置不同所产生的视觉效果也不同,心理的作用也不同。它的表现形式为:1,点的缩小起着强调和引起注意的作用。点的放大有面之感。2,点在首行放大,起着引导、强调、活泼和成为视觉焦点的作用。3,当点居于几何中心时,上下左右空间对等,有庄重之感,但呆板。4,但点居于视觉中心时,有平衡和舒适感。5,但点偏右或偏左时,有向心移动之势,但过于边置则产生离心之动感。6,点作上下边置,有上升或下沉之感。如何理解“线”在版面中的概念线在版面中有哪些表现形式?不同的线有不同的心理情感和作用,你能认识到多少?
答:线是版面中点移动的轨迹,它的表现形式有直线、折线、波浪线、实线、虚线、自由曲线、几何曲线等。一般水平直线有平安之感,曲线有变化运动之感,折线有转折、僵硬之感,波浪线有优美舒缓之感,自由曲线有随意、奔放之感,几何曲线有工整、节奏之感,垂直直线有严肃、肃穆之感。
如何理解“面”在版面中的概念面在版面中表现的形式和作用
答:面在版面中的概念可理解为的放大、点的密集或线的重复。只有面的版面显得单调,平淡,在加入了线的分割组织后,版面立即产生精细且精神之感,若在加入点的运用,则点常常能成为版面中活跃的视觉焦点,而面常以结实肯定、大方起着烘托及丰富版面空间层次的作用。
点、线、面在版面中的构成是相对的,不可均等,均等不是好版面”,你如何理解由于点线面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所以绝对的由点组成的板式有太花、太碎、不够集中的感觉,绝对的曲线组成的板式有单薄、零碎的感觉,同样绝对是面构成的板式有呆板之感。因此均等的点线面同样不利于主题的表现,丧失了整体的设计风格。所以我们一定要相对的对点线面作一定倾斜式的版式设计。
骨骼设计的基本概念是什么?骨骼法对当代设计有哪些影响? 骨骼设计是一种严谨的、规范的、理性的设计方法,骨骼的基本原理是将版面刻意按照骨骼的规则,有序的分割成大小相等的空间单位。它给人以严谨、秩序的理性美,在当代设计中,对于信息量大,板式多样,骨骼法的应用更适应于标准化的批量排版。变形骨骼是否有规则所寻,其风格特点与自由构成版面有什么不同因为变形骨骼是在骨骼法的基础上发展、变化而来的,所以无论它怎么演变,我们都可以看到骨骼法对其影响的痕迹。风格特点与自由构成版面最大的不同在于变形骨骼是“万变不离其中”,它的理性,稳重与秩序的美始终能够得到体现。而自由构成则主要是渲泻自由、活泼、个性的设计风格,感性的成分大于理性。什么是视觉流程?版面设计的视觉流程是一种“视觉空间的运动”,是版面空间的各元素引导视线阅读的运动进程。
视觉流程有哪些流程形式?设计视觉流程的导读应注意哪些问题视觉流程有7种形式。
1、单向视觉流程;
2、曲线视觉流程;
3、重心的视觉流程;
4、反复的视觉流程;
5、导向的视觉流程;
6、散构的视觉流程;
7、最佳视阈。设计视觉流程的导读应注意:理性与感性、方向关系的流程与散构关系的流程。方向关系的流程强调逻辑,注重版面清晰的脉络,似乎有一条贯穿版面,使整个版面的运动趋势有“主题旋律”,细节与主题犹如树干树枝一样和谐,方向关系流程较散构关系的流程更具理想色彩。
请解读视觉流程在板式设计中的运动轨迹,以及设计师的编排构思每个版面都有各自不同的视觉导读流程,无论导读流程清晰单纯,还是散乱含糊,都是设计师的风格体现,是设计师编排技巧的能力标志。
视觉流程在版面中可理解为视觉导读与版面结构,你如何理解 有什么样的视觉导读,就有什么样的版面结构,视觉流程决定了板式风格。视觉流程和版式风格的综合体,就是设计师的个人设计魅力。
编排设计的形式法则有哪些在版面设计中发挥怎样的作用意义 有五种:1单纯与秩序-----体现力度,增强记忆度。2对比与和谐------在差异冲突中和谐的突出主题。3对称与均衡------在变化中寻求稳定,变化是绝对的,均衡是相对的。4节奏与韵律------使简单变为复杂、模糊的变为清晰,生动而有趣味。5虚实与留白-------衬托主题,扩大想象的空间,增添艺术的魅力。
韵律与节奏的设计手法给版面带来怎样的情感效应节奏是均匀的重复,节奏是延续轻快的感觉。韵律是通过节奏的变化而产生的,变化太多失去秩序感,也就破坏了韵律的美,变化太少则单调而失去韵律感,节奏和韵律可以使我们产生轻松、优雅和激烈、奔放之感。
版面空间表现有哪些手法?你能说出那些?它们在版面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有虚与实空间、有大与小空间、有无量又有量空间、无形又有形空间等表现手法。它们发挥的作用是:①以虚衬实、烘托主题。②布局空间增强设计的审美性。③增强空间设计品品质。
你常对版面进行分析吗?无论好与差的版面能分析出它们好与差的原因吗?如何改进?是的,尝试着分析它们的好与差所产生的原因,有时可能是印刷质量的问题,有时会是设计理念不够新颖的问题,有时可能是主题不够鲜明的问题。总之,对所产生的问题,我总是抱着学习的态度,不断向同行学习广泛征求他们的批评与指正,力求达到新的设计高度。
1、在现代版面设计中“设计感”常体现于文字的设计表现和文版的编排表现,你如何理解文字的表现力,以及在版面中的视觉层次文字的表现力首先表现在文字的整体编排上要体现出清晰条理、富于整体的原则。其次,注重文字的图形表达,力求形象生动。如象形字、形声字的应用或文字拼图方法的应用。最后要注重文字与文字,文字与图形的互动性、以达到丰富与醒目、对比、夸张的艺术效果,还有文字的跳跃性所产生的好奇、突出的特征。当然还应考量文字作为形式要素所具备的审美性。总之,文字的表现力非常丰富。在文字的版面中大字比小字醒目,有色字比单色字突出,在文字与图形的版面中,图形比文字突出;在把握整体设计风格中视觉层次的安排应遵从主题的主次层次来编排。什么是版面的视觉度?视觉度的强弱对版面产生怎样的影响? 版面的视觉度是指文字和图形在版面中产生的视觉强弱度。版面的视觉度与版面的生动性、记忆性和阅性有相互作用的关系,仅是文字的板式而无图形的插入版面会显得毫无生气。相反,只有图片而无文字或视觉度低的文字信息则消弱了与读者间的沟通力和亲和力,阅读的兴趣也会减弱。即视觉度高、版面冲击力强,则阅读能力强、记忆度高。图版率低则视觉度弱,版面呆板,阅读兴趣低。在版面运用中,退底图形与方形图形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如何运用才能发挥最佳效果退底图形的特点是简洁单纯、生动感人、效果鲜明而强烈有张扬到极致的艺术效果。方形图形的特点是庄重沉静有良好的品质感,应穿插灵活运用,避免单一的编排方式。在相对静态的方形图形中,用挖版的方式打破约束和静态,获得活泼、自由的最佳效果。
如何理解图片在版面中的张力或量感,以及其与冲击力之间的关系?版面中能产生冲击力的图形,一般占据版面的面积比率是多大“量感”是指放大图片后版面所产生的一种饱满的心理量感,量感强则张力大,量感弱则张力弱。大图形注目度高,感染力强;大图形引导版面中心成为视觉焦点,因而其视觉冲击力就强。大图形一般占据版面的二分之一以上或至少超过图形的一倍以上。图片面积的大小在版面中汇产生什么不同的影响答图片面积越大,视觉度、图版率越高,因而其感染力、张力、亲和力就强。图片面积小给人拘谨、静止、趣味弱的感觉,但与大图片相配合,则有精致、点缀、呼应、对比、变化的作用。
当你在进行版面设计时,面对文字和图片你首先如何进行思考 如果文字的数量是不能改变的话,我会先将文字在版面中所占据的基本面积确定出来,再根据版式设计要求如风格、意趣等进行配图,在保证文字信息传达完整的前提下,对图片的大小、疏密等作相应的调整,力求版式活而不乱。
优秀的版面其创意常借助版面编排来表现,请对这些版面结合主题以及他们应用的手法或风格进行分析在编排创意中,文字的创意编排是不可忽视的。文字的编排具有极强的情感表现力。它与设计师的编排技巧相关,“以情动人”是艺术的创作手法,也是编排的手法。文字的悦目动人,要靠编排的技巧来表现,文字的“轻重缓急”也是一种情感的表达方式,或凝重、或舒缓、或激昂,它们各自配合的组织关系,会产生不同的强弱节奏和韵律,这些技巧无疑是编排创意表达的“营养”。在《读者》杂志的扉页设计中,我们不难看出由于《读者》杂志的严肃性设计风格,在板式设计和文版编排中其力求工整端庄的艺术风格就可见一斑,但穿插其间的角版式图片编排,也为其带来了一定的新鲜和活力感。在《知音》杂志的封面设计中,图片常以挖版的形式出现,文版的编排也配合以倾斜排列、不对称排列,并佐以鲜艳的色彩,其市民化、通俗化风格一目了然。
西方后现代观念意识对本土平面设计风格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其影响体主要创意和个性风格的表现两个方面。没有创意设计是空洞平淡的也是没有艺术生命力的。创意有两个方面:1 是对思想主题的象征明喻,暗喻等思想创意;2 是版面编排的设计风格创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平面设计经历了西方引进借鉴、学习开拓、融合阶段,由固步自封、拿来主义到具有中华民族气息的裂变,可以说首先是观念的解放才带来了平面设计的丰富多彩,如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奥运、世博标志设计,其强烈的中国化特色跃然眼前。其次是版面编排越来越有个性特征;面对琳琅满目的图书杂志,我们清楚的看到了其个性独特、形式活泼的编排设计越来越丰富多彩。后现代主义设计的观念意识,即“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在当下中国已得到广泛的认可而成为一种时髦的艺术设计追求。在短短的十几年间我们从惊讶、排斥、尝试到大胆地体验,力图表达丰富的多维空间,表现设计的自我个性,表达与前卫的平面设计的一种互动与交流,已成为当今设计追求的必然。
分析当下流行的版面设计风格有哪些特征?
答:当代的平面设计虽然在现实主义和国际主义艺术之后也出现过众多的风格流派,但每次都没有背弃现代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思想精神,其表现在思想观念上仍然主张自由个性的表达,表现形式也以字体的散构叠合、编排的视觉混乱、空间的矛盾为主导的版面设计艺术特征,在多维空间中表达复杂的情绪心理过程,在字体的散构叠合中追求地方性、民族性特色在编排的视觉混乱中把握思想主流的递进主次关系。
第二篇:文本式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设计方案编写
一、教学设计方案编写的格式
教学设计方案主要有两种编写格式,即叙述式与表格式。不管是哪种教学设计方案都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行为、教学媒体和时间分配等方面的描述。
叙述式 1.课题名称 2.概述
(1)说明学科(语文、数学等;)和年级(中学、小学等);
(2)简要说明教材和所需课时;
(3)概述学习内容,并指明教学重、难点;
(4)概述该节课的价值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3.教学目标分析
对该教学预计达到的教学目标作出一个整体的描述。可以包括:
(1)知识与技能:写具体,尤其是知识层面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体现方法论的思想,可采用“通过??,了解/参与/完成/学会??,从而/进而(初步)掌握??方法”的句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切忌空话。4.学情分析
(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
(2)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各种学习策略。5.资源
一方面介绍学习者可用于完成学习任务的资源。如
(1)学生可能获得的学习环境(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或实地考察等);(2)学科系列教材;
(3)文本、图片或音视频资料;
(4)可用的多媒体课件;
(5)特定的参考资料和参考网址。
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认知工具。6.教学活动过程
这一部分是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
首先,根据学习内容、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的具体情况,设计真实的、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情境。如通过录像带再现历史事件;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真实的情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网络环境等。
其次,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对于同一个课题不同内容的学习,很可能会应用到多种不同的模式,简要说明模式是如何应用的。
然后,设计自主学习策略
最后,画出教学过程流程图。同时,流程图中需要清楚标注每一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媒体和相应的评价方式。
7.评价
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如何被评价。另外,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8.总结
在学习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作出简要总结。可以布置一些思考或练习题以强化学习效果,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或补充的链接鼓励学生超越本门课把思路到其他内容领域。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编写案例
课题名称
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我不胆小》
教材简介
《我不胆小》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是“成长乐园”单元中的一个主题活动。
教材以儿童喜爱的图片形式,联系学生实际,为学生提供了五个活动板块。
学生分析 1.低年级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其中有些孩子或娇弱胆小或骄蛮任性,同时,还有许多学生常把“勇敢”、“英雄行为”和“冒险”、“鲁莽”混同起来,这说明他们对于勇敢的含义并不十分明确。因此,我们要帮助低年级学生正确区分勇敢与冒险、鲁莽,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教育学生做一个勇敢而不鲁莽的好孩子。2.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以及初步的探究能力、搜集信息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设计理念
1.以“活动”为载体,通过表演、游戏、对话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去认识、思考、辨析、感悟,使他们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相应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心理素质。2.在整个活动中,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把他们的个人知识和生活经验作为教育的重要资源,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各种胆小的问题,共同探究,智慧共享,不断丰富和发展他们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初步形成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日常生活中不胆小的行为表现,能初步区分勇敢与鲁莽,掌握克服胆小的一些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述、奖励等活动,培养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危险不惊慌、不鲁莽的行为习惯。通过童话剧表演、敞开心扉、讨论交流、快速抢答、举牌游戏等活动,加深对不胆小的认识,把明理转化为践行。3.情感与态度:培养勇敢精神,学会在生活中做一个勇敢而理智的孩子。
教学准备 1. 2. 3.
4. 排练根据《咪咪学本领》的故事改编的童话剧。若干个“勇敢的孩子”奖章,若干张红牌和黄牌。录音故事《“大胆”的刺猬》(有条件的可制成动画片)。举牌游戏中的几个录像镜头,相关图片的幻灯片。教学流程
活动一:情景剧场导主题。
1. 请学生把课前根据《咪咪学本领》改编的童话剧表演给班上的小朋友们看。2. 提问:小朋友,看完童话剧后你有什么想法?你想说些什么?篇二:教学设计模板(文本式-1)教学设计方案编写
一、教学设计方案编写的格式
教学设计方案主要有两种编写格式,即叙述式与表格式。不管是哪种教学设计方案都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行为、教学媒体和时间分配等方面的描述。叙述式 1.课题名称 2.概述
(1)说明学科(语文、数学等;)和年级(中学、小学等);
(2)简要说明教材和所需课时;
(3)概述学习内容,并指明教学重、难点;
(4)概述该节课的价值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3.教学目标分析
对该教学预计达到的教学目标作出一个整体的描述。可以包括:(转载于:文本式教学设计)(1)知识与技能:写具体,尤其是知识层面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体现方法论的思想,可采用“通过??,了解/参与/完成/学会??,从而/进而(初步)掌握??方法”的句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切忌空话。4.学情分析
(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
(2)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3)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采取的各种学习策略。5.资源
一方面介绍学习者可用于完成学习任务的资源。如
(1)学生可能获得的学习环境(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或实地考察等);(2)学科系列教材;
(3)文本、图片或音视频资料;
(4)可用的多媒体课件;
(5)特定的参考资料和参考网址。
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认知工具。6.教学活动过程
这一部分是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
首先,根据学习内容、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的具体情况,设计真实的、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情境。如通过录像带再现历史事件;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真实的情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网络环境等。
其次,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对于同一个课题不同内容的学习,很可能会应用到多种不同的模式,简要说明模式是如何应用的。
然后,设计自主学习策略
最后,画出教学过程流程图。同时,流程图中需要清楚标注每一个阶段的教学目标、媒体和相应的评价方式。7.评价
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如何被评价。另外,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8.总结
在学习结束后,对学生的学习作出简要总结。可以布置一些思考或练习题以强化学习效果,也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或补充的链接鼓励学生超越本门课把思路到其他内容领域。
叙述式教学设计方案编写案例
课题名称
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我不胆小》
教材简介 《我不胆小》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生活》(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是“成长乐园”单元中的一个主题活动。
教材以儿童喜爱的图片形式,联系学生实际,为学生提供了五个活动板块。学生分析 1.低年级学生中独生子女居多,其中有些孩子或娇弱胆小或骄蛮任性,同时,还有许多学生常把“勇敢”、“英雄行为”和“冒险”、“鲁莽”混同起来,这说明他们对于勇敢的含义并不十分明确。因此,我们要帮助低年级学生正确区分勇敢与冒险、鲁莽,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教育学生做一个勇敢而不鲁莽的好孩子。2.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以及初步的探究能力、搜集信息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设计理念
1.以“活动”为载体,通过表演、游戏、对话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去认识、思考、辨析、感悟,使他们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相应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和良好的心理素质。2.在整个活动中,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把他们的个人知识和生活经验作为教育的重要资源,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各种胆小的问题,共同探究,智慧共享,不断丰富和发展他们的生活经验,使他们初步形成文明健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日常生活中不胆小的行为表现,能初步区分勇敢与鲁莽,掌握克服胆小的一些方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讲述、奖励等活动,培养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危险不惊慌、不鲁莽的行为习惯。通过童话剧表演、敞开心扉、讨论交流、快速抢答、举牌游戏等活动,加深对不胆小的认识,把明理转化为践行。3.情感与态度:培养勇敢精神,学会在生活中做一个勇敢而理智的孩子。教学准备 1. 排练根据《咪咪学本领》的故事改编的童话剧。2. 若干个“勇敢的孩子”奖章,若干张红牌和黄牌。3. 录音故事《“大胆”的刺猬》(有条件的可制成动画片)。4. 举牌游戏中的几个录像镜头,相关图片的幻灯片。
教学流程
活动一:情景剧场导主题。
1. 请学生把课前根据《咪咪学本领》改编的童话剧表演给班上的小朋友们看。2. 提问:小朋友,看完童话剧后你有什么想法?你想说些什么? 3. 小结:咪咪胆小怕事,什么本领都没有学会。我们小朋友不能像咪咪那样怕这怕那。4. 揭示活动主题:《我不胆小》。
活动二:敞开心扉说胆小 1. 出示幻灯片“说一说“中的四副图):图上分别画的是什么?看看图,请你谈谈对
这些小朋友的看法。
2. 小朋友,你有没有胆小的时候?请在小组内说说你胆小的事。3.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胆小的原因。
活动三:指点迷津变勇敢
1. 选择几种学生普遍胆小的情况,根据学生胆小的原因,师生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
法,或请不胆小的学生介绍方法。2. 让学生上台当众发言或表演节目,尤其是让平时在众人面前不敢说话的学生上台。3. 快速抢答:说出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不胆小的表现。说出一种行为,即可获得一个“勇 敢的孩子“奖章。
4. 讨论交流:小朋友,做一个不胆小的孩子,应该怎么做呢? 5. 小结:不怕冷、不怕痛、不怕黑、敢当众表演??都是不胆小的表现。活动四:“故事屋“里明道理。1. 听录音故事《“大胆“的刺猬》(或看由此故事编制的动画片)2. 听完故事,你们有什么想法? 3. 小结:刺猬虽然敢做,但没有考虑这件事对不对,自己能不能做,结果不能做的事
硬去做,只能造成不良后果,这是鲁莽。
活动五:辨别是非导行为。1.出示“辩一辩”中两副插图的幻灯片。2.讨论交流:他们勇敢吗?为什么?你想对他们说什么? 3.举牌游戏。
播放几组勇敢行为和鲁莽行为相混的镜头,让学生辨别,认为是勇敢行为的举黄牌,认为是鲁莽行为的举红牌。4.要求学生剖析自我,回忆一下自己在哪些事上很勇敢,哪些事上是鲁莽的,说出来,然后相互提个醒。4.小结:做事之前,要想想是不是正确、是不是安全。正确的事,大胆做;错误的事,不能做。这才是真正勇敢的孩子。
活动六:制作卡片来鼓励 1.学生自己设计“信心卡”,害怕时给自己鼓鼓劲、加加油。2.“信心卡”制作完毕,小组交流,推荐几张全班交流。
注:课例设计:吴建英 诸葛智
课例摘编自《新课程优秀教学设计与案例》(小学综合卷)。篇三:教学设计模板(文本式-2)教案模板4-2 信息化教案标题
(注:此模板是在英特尔未来教育?的单元计划模板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注重于信息化教学。)
一、学科领域
介绍本教案所适用范围的学科领域。如果在教案中涉及多个学科,建议不要超过4门。
二、适用年级
介绍本教案所适用的学生年级,建议不要跨度过大。
三、教学/学习内容概述
在此处对学习内容进行简要的概述,如果涉及到的角色扮演等,还应该在此处设置情境。
四、学习目标/学习成果
先要写上一两句话,概述一下学生通过此次学习将会获得或学到什么。然后清晰明了地描述学习者行为的最终结果可以是: ? 学到了一系列知识; ? 解答了一系列问题;
? 培养了高级思维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 ? 总结了所创建的事物的特征; ? 阐明了自己的立场并进行了说明; ? 进行了具有创意的工作; ? „„
五、学习过程
介绍学习者完成任务应遵循的步骤。这一部分是教案的关键所在。一定要使用这些步骤简明清晰。你还可以在此处为学生提供一些建议,以帮助他们组织所收集的信息或发展高级思维能力。“建议”可以采用由复选框组成的问卷形式,其中的问题旨在分析信息或提请对要考虑的事物的注意。如果有必要,可以在此考虑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个别化教学问题。(1)第一步
(2)第二步
(3)„„
六、所需材料及资源
利用这一部分介绍学习者可以用于完成任务的材料或参考网址(建议在每个网址后写上 一句话,简要介绍通过该网址可以获得的信息。)
七、评价方法或工具
创建量规、自我评价表或其他评价工具,以便学生可以知道将如何评价他们。篇四:教学设计文本 1 2 3 4 5 篇五:教学设计文本
教学文本目录
数控铣床装调与维修比赛项目
任务五:直线导轨、滚珠丝杠的装配与调整
一、教学目标设计
(一)教学任务分析
《数控机床装调维修工》国家职业标准明确提出:数控机床机械功能部件的装配与调整是该工种必备技能。由于直线导轨、滚珠丝杠具有传动效率高、摩擦阻力小、灵敏度高、定位精度高、精度保持性好等特点,所以广泛应用于现代机械传动系统。因此,直线导轨、滚珠丝杠的安装与调整被设置为数控机床装调维修专业的典型教学任务,该任务符合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使教学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
(二)教师情况分析
担任该任务教学的老师,是一位具有22年教龄的高级实习指导教师、高
级技师,具备扎实的数控维修专业理论基础和娴熟的操作技能。该教师长期工作在教学一线,了解中职学生特点,熟知技能形成规律,掌握现代教学理论并能够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合理应用。通过分析,该教师完全具备讲授该任务的水平。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任务的教学对象是中职数控机床装配与维修专业二年级一班的40名学
生。该班学生已进行过钳工基本技能训练和简单装配训练,具备一定的实际 操作能力,学生学习过《极限偏差与技术测量》、《机械基础》、《机械制图》等专业基础课程,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
学生特点:该班学生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在学习方法和学习兴趣上存在不足,但整体思维活跃,喜欢动手,喜欢探究问题,团队意识强,具备开展任务驱动教学的学习基础。
(四)教学资源分析
该任务教学在一体化实训室进行,配有10套thwmzt-1b型数控铣床装调维修实训装置(见图1)和多媒体设备,将讲授区与操作区紧密结合,实训室布局如图2所示,便于开展理论实操一体化教学。
图1 thwmzt-1b型数控铣床装调维修实训装置
图2 一体化实训室布局图 使用教学资料:《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刘江主编)、《thwmzt-1b型数控铣床装调维修实训系统使用手册》(与实训设备配套)和《量具、量仪和测量技术》(顾小玲主编),如图3所示。前两本教材均对直线导轨、滚珠丝杠的装配与调整工艺步骤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描述,能满足学生学习过程中信息资讯的需要,但对量具、量仪的使用要求和技巧没有进行分析和说明。根据本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在教学上使用《量具、量仪和测量技术》这本教材补充了该部分内容,并在教学过程中给予重点强调,特别是量仪的使用注意事项需反复强调。
第三篇:自考设计概论2011更新版
设计一次既是动词又是名词。作为一个动词,设计有立意筹划构思等含义,表达为一系列思维或形式图式的创造活动;作为名词,设计有风格图案心中的计划或设想等含义,是人类创造活动的结果以及状态的表述。广义上说,任何“人为事物”都是经由设计而产生的。
设计的狭义范畴更接近设计的职业特征,要求具体的和物质化的设计结果,如建筑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平面设计等。设计的一些本质特征是共同的,即创造性,精神性,适应性,目的性等,这些特征规定者设计发展的走向,其中,设计的“目的性”是最为核心的特征之一。
18初版《大不列颠百科全书》(1766年)作这样的解释“所谓design,是指艺术作品的线条,形状,在比例,动态和审美方面的协调。在此意义上,design和构成同义。进入机械文明之后,工业品的设计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design的词义也随之扩大。
第十五版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对该词作了更加明确的解释。Design词义的历史变化揭示了它必须与生产方式相适应的规律。现代对这一词义的解释可以作如下的 简要概述: 最终目的——带有质变的创造
设计方法——科学方法论与艺术方法论的横向交叉 表现形式——直观表现(图样,模型等)的完整构思
与传统的工匠工作法不同,工业革命之后产生的现代设计有着自身的 鲜明特点
首先是设计 与生产的分工以及设计师的诞生 其次是强调没有既定模式的开发性设计 第三功能与造型的一致性 2.视觉传达设计P06
指以通过视觉来传达各种信息为目的的设计 3.标志设计和VI设计P08
标志即具有象征意义和内涵的视觉符号或图形。一般分为商业性标志和非商业性标志。
VI是Visual Identity System的缩写,指的是企业的视觉识别系统,是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中的视觉传达部分。
4.广告设计P08
广告是一种将信息向大众传播的方式,广告设计就是怎样利用视觉符号进行广告信息传达的设计。一般有五个要素:广告信息的发送者,广告信息,信息接受者,广告媒体和广告目标。
5.包装设计P08
是商业性的艺术设计,它以市场营销为目的,综合社会。经济,艺术,技术,心理诸要素,最终的设计应能达到商品信息传达与视觉审美传达之间的完美融合。包装设计包括包装材料的选择,造型,结构等功能性设计,还包括图形,文字,色彩等方面的艺术性设计。另外还涉及到消费心理,市场营销,储运等方面的知识运用。6.展示设计P09
是对为了实现某种功能目的而进行展示的空间环境,道具,照明,特定展品,展品陈列方式及各种信息媒体等的综合性设计,以便创造出一个能与观众沟通的活动场所和空间。其目的是使某个事物或事件,在具体,生动的展示中,传递出有益的信息,启迪人们的思想,促进社会交流和进步。
展示设计包括“物”,“场地”,“人”和“时间”四个要素。
7.网页设计P09
指在计算机上用超文本编辑工具将图形,文字,声音,动画和可执行程序组织成超文本页面,然后将这些页面以一定的链接方式放置在互联网上,以供人们远程访问并获取信息。
网页设计是近年来在视觉传达设计领域中的新面孔,它不仅是一个艺术性的问题,同时还具有相当高的技术含量,因而是一个处于交叉学科领域的设计课题。8.多媒体设计P09--10
是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催生下的一个新的设计门类。它不仅是静态的视觉传达,还增加了时间的维度,即视频的表现;当然音频也是其一个重要的表现元素;还有另一个独特的表现元素就是其互交性。9.产品设计P10
广义地来说,人类的一切物质生产活动都属于产品的范畴。设计的宗旨在“为人造物”,这个“物”就是指的产品。当原始人类开始为自己敲打出第一件工具的时候,产品设计就已经开始了。
10.工业设计P11
是工业化大生产的产物,是技术和艺术手段相结合的一门边缘学科,它涉及美学,人体工程学,心理学,生态学,材料学,数学,力学,市场学等广泛的学科领域。11.手工艺设计P11
手工艺设计是相对于工业设计而言的,它的特点是完全用手工或简单的手工操作的机器来制作,单件生产,设计和制作不分离,设计师同时也是工艺师。在工业时代来临之前,所有日常用品也都是手工艺制品。12.服装设计P12
是指对服装产品的设想与计划,时间,目的前提下为人所需要的衣着物进行整体构思,并运用美得规律和表现手段,选择理想的材料,采用科学的制作技术,生产受大众欢迎的服装产品,为人们营造完美生活方式的一种艺术性的创造工作。13.家具设计P12
既属于工业设计的一类,同时又是环境设计的一个环节,尤其在室内设计中家具设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家具的风格定下了室内环境气氛与艺术效果的总基调,对整个室内空间的布置,以及人的活动环境等都有重要的影响。14.环境设计P12
是指对人的生存空间进行设计。环境设计是比建筑范围更大;比规划的意义更综合;比工程技术更敏感的艺术。
环境设计的特征在于其跨学科的综合性,以及协调各个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整体性。因此,在表达时代的审美追求,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的生活观念方面,有着代表性意义。15.城市规划设计P13
是指为了在一定时期内实现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所制订的城市建设综合性计划。16.建筑设计P14
是指对建筑物的结构,空间及造型,功能等方面进行的设计,包括建设工程设计和建筑艺术设计两个方面。
早在古罗马时代就由维特鲁威提出了建筑的基本要求,即:“坚固,实用,美观”,经过历代发展它们已成了构成建筑的三个基本要素,建筑师的主要工作就是要完美地处理好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17.设计与艺术的关系P16
(1)概念区别“大美术,小美术“
大美术就是指所谓的纯艺术,而小美术则指为人们设计日常用品的实用艺术。
(2)艺术家对设计的影响:贝伦斯,莫里斯,蒙德里安(3)艺术运动对设计的影响(4)自己的理解
设计产品正在迅速地与艺术作品靠拢,设计的过程正在与艺术创作相接近。实践正在或已经证明:“设计应该被认为是一个技术的艺术活动.”
18.设计与科技的关系P17—18
方法:从正反两方面辩证地去论述
考点:设计方法,材料,利用技术改进设计,多样性,人机工学,技术本身存在的弱点。
设计与技术的关系呈现三个不同的状态
首先在古代技术时代,技术在设计作品中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技艺。
其次是近代技术时代,社会分工的细化导致设计,生产,消费出现了分离,设计作为一个独立的概念出现了。功能主义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设计风潮,人机工学的发展又使得设计的功能更加人性化并更加科学合理。“技术是一把双刃剑” 19.彩陶P21
以黄河上游仰韶文化和马家窑 为中心的彩陶,构成了我国新石器时代最为璀璨的设计艺术奇葩。
彩陶,是指一种绘有黑色,红色,装饰纹样的红褐色或棕黄色的陶器。以其彩绘饰纹的神奇独创取胜,主要有“鱼纹”“人面鱼纹”“蛙纹”“凤鸟纹”“螺旋纹”“舞蹈纹”及各种“几何纹”。
20.古希腊P29
古希腊以及作为其前身的爱琴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西方后世的科技,哲学,文学,艺术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古希腊时代所奠定的基础。21.陶瓶P29
陶瓶是古希腊时期最具特色的器皿。按照着色分成黑绘,红绘和白绘三种,其中黑绘和红绘的陶瓶最为有名。完整的图案绘制与严谨古朴的造型形成了优美。典雅,恬静,单纯的特点,反映了希腊人的严肃活泼的社会生活,不仅表现出了高度的制陶技巧,而且表现出了高度的装饰艺术成就。22.哥特式建筑P30
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的飞券结构,是哥特式建筑体系的最大特色和成就。飞券的运用极大的增加了建筑的高度和空间,同时uye增加了高度的幻觉。哥特式风格的教堂以其垂直向上的动势为特点,线条轻快的尖形拱门,造型挺拔的小尖塔,内部宏大的空间通过构筑窄而高的侧廊,强化了升腾的感觉,表现了一切朝向上帝的宗教精神。
23.工业革命时期的设计概况P31—32
从1760年工业革命发轫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是人类社会由传统手工业向现代工业转化的阶段,也是艺术设计的主流由传统ingde手工艺设计相现代工业设计转型的阶段。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760-1850年,这一时期现代设计的发展在变革面前裹足不前,不知所措,陷入了严重的危机;第二阶段1850-1914年,这是一个力图挽救危局,探索现代设计发展新路的阶段,包括“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等几个重要时期。
(1)工业革命初期的设计发展状况
由机器生产的普及所带来的设计环境改变,则表现出了一些不同以往的新特征:首先,机器工业的产品生产方式,必然使得设计与制作活动相脱离。其次,封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消亡,市场经济的迅速成长,激烈的自由竞争使得城市工商业出现了畸形的发展和繁荣。不仅如此,艺术与技艺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艺术家们则沉迷于自己的象牙塔,不屑从事日用品的设计工作,而工厂体系中的设计者,制作者又缺乏必要的文化与艺术素养。
(2)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的理论指导者是作家约翰·拉斯金。约翰·拉斯金的设计思想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强调艺术与设计的相关性。把造型艺术称为“大艺术”,而设计则称为“小艺术”。2.强调设计的社会功能。人为设计应当为社会大多数人服务,反对设计上的精英主义,这也是其具有的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现。3.主张以自然形式代替当时的复古主义装饰样式。4.强调艺术与工业的结合,认为工业化和批量生产是人类发展的必然。工艺美术运动的代表人物是英国设计家是人社会主义者威廉·莫里斯。威廉莫里斯大量继承了约翰拉斯金的设计思想,并结合自己的设计时间不断提出新的见解:1.强调民主主义色彩,认为设计是为大众服务的,而不是为少数权贵服务的。2.明确反对机械化批量生产,认为手工制品永远比机械产品更容易做到艺术化。3.在产品的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古典主义风格,推崇自然主义和东方艺术。4.主张艺术家和技术家团结协作,设计是艺术家和技术家团结协作的创作活动。
(3)新艺术运动
就其产生的背景而言,新艺术运动与工艺美术运动有许多相似之处:其一,他们都是对矫饰的维多利亚风格及其他过分装饰风格的反对;其二,他们都是对当时工业化风格的强烈反映,旨在重新先期对传统手工艺的重视;其三,都希望在技术和艺术之间建立一种有机平衡;其四,都受到印象派艺术和东方艺术的影响,特别是日本江户时期装饰风格和浮世绘的影响。不同点:首先,在具体的设计中,特别是在追求自然形式上,新艺术运动不像工艺美术运动那样从中世纪哥特式风格中寻找灵感,而完全摆脱了任何历史样式,走向了纯粹的自然主义装饰之路,强调自然中不存在直线和平面,形式上突出表现曲线和有机造型。其次,在艺术内涵上,新艺术运动与工艺美术运动也大相径庭,新艺术运动的设计家们注重探索新材料和新技术所带来的艺术表现的可能性,以一种抛弃传统的姿态出现,这与工艺美术运动所倡导的返回中世纪的复古主义回归是不同的。此外,二者虽都有“回归自然”的主张,但实质不同,威廉莫里斯所主张的是要回归到中世纪那种工匠们集技术与艺术于一身的自然状态。24.功能主义P36—P37
“功能主义”这一术语直到1923年才在艺术理论著作中出现,然而功能主义的基本原则——“形式追随功能”,早在1896年就由美国建筑师路易斯·沙利文提出来了。25.德国产业同盟P36
彼得·贝伦斯是联盟最为著名的设计师,被誉为“第一位现代艺术设计师”。他在1897年到达慕尼黑后,创作了一些新艺术风格的插图和广告画,成为当时德国新艺术运动“青年风格”的代表人物之一。
26.包豪斯现代主义P37—P38
方法理念设计方法遵守的规律提倡形式的单一性反对形式的多样化,重视经济因素,形式上提倡非装饰性的几何造型,在色彩上以中性色彩为主。后现代设计与之相反。
米斯是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重要大师之一,其著名的“少即是多”的设计立场与原则。27.后现代设计P39
这种与后工业文明相应的设计,通常被称为后现代设计。主要包括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新现代主义等重要设计风格。后现代主义设计作为设计思潮多元化发展的一个最为重要流派,最初形成于美国。后现代主义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建筑领域。后现代主义建筑否定现代主义建立在理性,功能,结构基础上的美学思想,力图通过沟通传统与现代的联系满足人的心理需求。主张兼收并蓄,丰富多彩和含混模糊,而不强调统一,明晰;主张矛盾和冗长胜过单纯简洁,追求含义,文脉和象征性的特征。我们将这种与现代主义设计截然不同的反主流的设计理念统称为“后现代主义设计”。其中有影响较大的工业设计风格流派包括:高技术风格,超越高技术风格,极少主义风格,建筑风格,微建筑风格,微电子风格等。28.继承法P48
继承法:继承有模仿的意味,但原型是前辈的创造物,是模仿
同一类型的东西,主要是在形式风格等方面。
现代主义大师柯布西耶在他著名的现代派建筑学圣经《建筑学》中提出了“机器美学”原则,但是却回到古希腊人那里去寻找根据黄金分割的模数设计体系。29.联想法P49
联想法:联想是设计中常见的一种构思的方法,用联想法常常使人有意想不到的创意,从而产生出独具特色的作品来。设计师的联想要以一定的艺术修养做基础,没有这方面的素质,很多事情只会视而不见,充耳不闻,无法产生美妙的联想。(日本服装设计师高田贤三)30.借鉴法P49
借鉴法:借鉴是一种参照其他事物,取其精华和长处,融合于自身思想的一种设计手法。31.仿生法P50
仿生法:仿生主要是指设计物品的功能仿生,是一种最古老,生命力最强的设计思想,是人类最早的创造方式,可以说是创造的摇篮。
32.设计的审核P52-53
设计的审核是已完成的设计构思在实现其物化存在的实体过程中,也就是在设计的执行过程中,设计师必须参与的内容。这个过程要经过试产和批量生产两个阶段。批量生产是将修正后的样品进行大量重复生产的过程。
33.现实形态是指在我们的经验体系中可以被直接感知到的形态,包括自然形态和人为形态。P54 34.二维设计形态P56――57
具有长度和宽度的图形属于二维形态。二维形态的设计是在二维平面中,按照不同的设计目的,根据平面形态的构图规律,将各种需要的平面视觉元素进行构成。包括字体设计,标志设计,插图设计,编排设计,广告设计,纺织品图案设计,装饰绘画设计,网页设计等等。二维设计形态有着自己的特点:首先二维形态有其自身的矛盾性质;多种因素的平面视觉关系,即运用各种元素和手段建立画面结构,凸显画面主题,传达情感和态度。
轮廓线是二维形态表现形象的最重要因素。35.三维设计形态P58
三维形态的设计包括产品设计,服装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设计等。
三维形态是运用物质材料创造现实的可观,可触摸的,具有长度,宽度,厚度的实体。三维作品自身的实体性和多角度规定了三维形态的特点,三维形态自身的内在矛盾也由此展开,那便是:静止与运动,实体和空间的对立与转化。
36.与设计形态相关的若干要素(材质,色彩,肌理,结构)P60-65
材质材质是一切人类造物的基础,每一种设计最终都落实到材料的运用上。
色彩色彩是人类眼睛所能感受到的最强烈的印象。37.肌理P62-63
肌理是指形态表面诉诸视觉或触觉的组织构造,包括材质,纹理等内容,是物质的表面形式。
形态的肌理包括视觉肌理和触觉肌理两方面的内容。
触觉肌理是人用手触摸可以感受到的肌理。触觉肌理的情感表象来源于肌理的触感,触感是指人触摸物体表面所产生的感觉,如粗糙与光滑,硬与软,冷与暖等等,它是人的直接感觉和心理感觉的综合反映,是人对肌理的真实体验。38.结构P64-65
形态的结构是指形态的构造方式,是形态的逻辑起点。
设计构造的结构作为人类创造的结果,体现着人的聪明智慧,是人的本质力量在创造活动中的完整体现。39.形态设计的造型规律P65-67(1)对称与平衡
在设计形态中,平衡主要靠分配视觉要素的视觉比重,主要包括对称平衡和不对称平衡。
对称平衡是指在中轴两侧重复同样的元素,在中轴两侧形成镜像关系。
不对称平衡是指在不对称的条件下,通过调节视觉元素的大小,位置,色彩,明度,形状等因素,使各种元素在构图中的左右部分的心理总量达到近似,从而达到视觉心理上的平衡,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均衡。(2)变化与统一
在设计形态中,强调突出其中某一视觉元素的特性称为变化,而集中它们的共性使之更加突出即为统一。统一与变化都存在着一个“度”的问题。(3)对比与调和
对比是指形态中构成要素之间的各种关系极不相同地配置时,产生对抗性的因素,使个性鲜明化。调和是与对比相反的概念,指在形态中强调其构成要素共同性的因素,使对比的双方减弱差异并趋于协调。(4)单纯与丰富
40.影响设计形态发展的因素P67-69(1)生产力发展
艺术设计是社会生活的凝定和物化,是一定阶段社会文化的直接反映,所以,设计的形态不是一成不变的。总的来说,人类历史的发展有着合规律的必然性,与此相应,人类的造物形态发展也有着某种必然性。进入信息时代之后,大众传媒开始主导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类的价值观,社会观,生活观一直处在动态的变化之中,造就了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设计的形态开始渐渐脱离现代主义形式设计所带有的精英色彩,而向更为通俗活泼的方向发展,各种自然形态和人造形态以具象的形式重新成为设计的重要语言,设计具有了更多的可能性。(2)生活方式
艺术设计表面上看起来是对物的设计,但最终的目的是为人服务,为人的生活服务,所以设计形态的最终形成和人的生活方式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地理因素,生产方式,文化心理沉淀等各种各样错综复杂的原因,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受教育程度的人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活方式,正是这些多元化的生活方式造就了丰富的设计形态。特定群体或个人的生活方式既有其个性,又有其历史的或社会限定的共性,而设计的形态就在这种共性与个性的平衡中不断发展变化。
举例:交通与交通工具,如汽车 飞机,设计“因地制宜”,设计弥补身体本身的缺陷,器官的延伸。参照旧教材。41.设计美学P70-71
设计美学是研究人类设计行为中诸多美学问题的学科,与传统的艺术美学或哲学美学不同,这门 科学更加注重理论的应用性。在现代美学体系里,理论美学与应用美学已经成为美学研究的两个重要领域,二者相互联系且彼此作用,对于现代美学体系的完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美学从属于艺术美学门类,是一门关于造物技术和科学的应用美学。但是若追溯其本源的话,哲学美学研究应该是设计美学的理论基础。亚里士多德将美得以显现的方式定义为“秩序,匀称和确定性”,以及从整体出发看待和谐的比例关系,各部分的协调一致和有机的系统概念。
古代希腊的建筑设计正是按照“比例,均衡,和谐”的美学原则进行着美得创造。42.设计风格P72
设计风格是指存在于某个或某一批设计作品之中的设计师的创造个性,这些个性将透过设计的外在形式揭示出民族的,阶级的,时代的,社会的共性特征。设计风格并非仅指设计作品的形式特征,在达到设计目的的功能需求和形式需求之外,那些蕴含其中的意识形态会表现为一种强大的驱动力,竭力为我们表征历史与民族的艺术意志。
43.设计风格的形式再现P73-74
设计风格应该满足两个层面的需求:第一,某一种设计风格的再现必须满足设计受用者的功能需求,并体现出浓郁的生活美特征;第二,设计风格从其内在本质到外在形式的合理性,都必须符合社会的,民族的,历史的,环境的人文特征。设计风格的再现原则是形式的 抽象化与历史观的统一。(用实例说明)44.国际主义风格P74 国际主义:20世纪四五十年代,在美国和欧洲兴起的设计主流,是在包豪斯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功能主义为核心的现代主义。
如果说原始时期的几何风格是产生于人类追求恒定的生活方式的 审美需求,二十世纪初至中叶产生的国际主义设计风格是战后思想紊乱,社会动荡不安,以及物资严重匮乏的 表现,或者说是人们追求民主的需求,那么我们可以找到与之截然相反的一对风格模式,来说明风格的差异是历史与环境的作用。(如美国东海岸大城市中的摩天大楼)。45.波普艺术P75
波普艺术风格展现出全新的概念,通俗的(为广大广众设计的),短暂的(短期方案),易忘的(可消费的),低廉的,大量生产的(对象是青年的),机智诙谐的,性感的,诡秘狡诈的,有刺激性和冒险性的,大企业式的。波普风格的 兴起时与当时的人们强烈地抵触社会,抵触工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在被近一个世纪的合理化标准化美学规范(现代主义设计美学观)压抑之后,是反叛的,杂乱的,解构的,宣泄的情绪冲突。同达达主义者们一样,波普设计师利用即成材料——塑料,招贴,标志,可乐瓶,印刷机,胶片等,将无意义的 或者被现代主义者称之为“异教徒”的思想“拼贴”(波普艺术惯用 表现手段)起来,寄予一种对社会控诉的情感。46.功能美P80-81
特点:(1)功能美的显现在于满足使用者的目的性原则
(2)功能美的显现以设计作品为物质载体,传达着主体见之于客体的审美感兴(3)功能美的显现在于设计者将意图巧妙地安排在作品中,引导用户进行审美体验 47.形式美P82-83
黑格尔——而在每一点表现和曲折上只显出整体的理念和灵魂。
设计艺术的形式美必须传达出设计整体的“灵魂”——使用价值与审美价值。
荷兰风格派——皮埃特·蒙德里安
圣家族教堂拥有着。。。。,高迪的建筑也因此成为反叛现代主义“新建筑”的典型。48.市场P86
市场是企业营销活动的领域,具有多层涵义。狭义的市场是指商品销售的特定场所。广义地市场是商品关系的总和,它是各自独立而又相互依赖的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为了满足其相互的需要,通过买卖方式实现其产品与货币相互转换的商品营销关系的总和。
49.市场调查P88
就是由系统地搜集,记录,分析有关产品及服务的营销资料,从而确立消费者的需求,以利于开发新的产品和制定最佳的传播策略,并能增加营销计划及促销活动的效率。
为设计而进行的市场调查内容也十分广泛,主要包括:市场环境调查,企业经营状况调查,产品情况调查,市场竞争状况调查,消费对象的调查
50.设计对市场的引导与创造P89
设计如何才能实现从满足市场到引导市场再到创造市场?其一,设计不再只是一种商品化的设计,而应该是一种人们生活方式的设计,即所谓的“形式设计”。强调设计不再是以往那种单一的设计某一种产品,而以哦那个该是一种产品与人,产品与环境,产品与使用方式,产品与精神感受等诸多层面的综合设计。其二,设计在关注人们的生活的形式设计之外,还应该考虑有条件的“概念设计”。51.设计与消费P90-92(1)消费是对设计的消费。
消费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行为和过程。广义的消费包括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结合旧教材)。
生活消费是指为满足个人生活需要而消耗的各种物资资料和精神产品。生活消费是恢复和发展劳动力,使人们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保证生产过程不断进行的前提。符号消费特性
1.时代性:同一符号在不同时代背景中是不同的2.流动性:从一个区域向另一个区域流动(时尚传播)(2)设计一消费为导向(3)设计激发并引领消费 52.附加值P93
附加值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那些中肯的,被消费者欣赏的东西和产品的基本功能之外的东西。附加值的形成一般有几种类型: 1.来源于经验 2.来源于参照群体的影响 3.来源于品牌是有用的信念
53.设计是创造高附加值的有效手段P94
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方法很多,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方法是设计自身。这是因为: 1.设计是一种利用知识智慧密集型的创造性活动,含有许
多不可比的心理价值判断,不能以数量来测定。
2.设计能增强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3.设计除了能创造良好的商品物质功能外,还可以在此基
础上融入心理价值,设计价值,信息价值,使其非物质价值含量很高,使人得到多方面的精神上的满足
4.设计能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人的生活
品质,是人们的生活健康舒适,充满乐趣,享受人生的欢愉。
54.设计批评P96
“适者生存”无疑是大自然最经典也是最基本的批评原则。设计批评是对人类一切“造物”活动的价值判定。设计批评的对象是所有的设计活动。一切设计现象都可以是设计批评的对象。批评恰当与否与对对象德尔准确把握分不开,它不以批评者的趣味或权力为参照,而是从一定的标准出发,遵循批评原则,是一种理性的批评那个活动。设计批评具有相当的不确定性和个性化特征。
55.设计批评的特征P99-100 1.定量和定性的融合 2.多角度的平衡
3.层次性,人类主体的利益可作为批评的最高目标 56.“为大众而设计”就成了主流的设计评价理念和精神标准。德国传统理性的设计准则被保留下来;而有些项目则被他别强调,如将“人机关系”作为首要标准提出。P102
第四篇:自考 现代教学设计
现代教学设计
第一章
教学环节包括
1、陈述目标
2、分析任务
3、确定学生原有水平
4、课堂教学策略设计
5、实施教学6评定
现代教学设计是在实施教学之前,依据学习论和教学论原理,用系统论观点和方法对教学的各个环节统筹规划和安排,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最优环境的准备过程。被称为系统教学设计。现代教学设计特征
1、教学设计的目的在于帮助个体的学习
2、必须基于有人类学习的研究
3、教学设计应该以系统的方式进行
4、教学要有短期的和长期的两种设计
5、系统设计的教学能极大地影响个的发展 教学设计理论的起源 1、19世纪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的五阶段教学过程模式(分析、综合、联合、系统和方法或预备、提示、比较、概括和应用)是最早出现的系统指导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
2、凯洛夫教学过程模式设计即教学过程划分为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进行新课、巩固新教材和布置作业五个环节。并规定了每个环节所需时间以及老师的行为。
3、赫尔巴特和凯洛夫教学论指导下的教学准备和计划工作称为传统教学设计。
4、传统教学设计的局限性 第一、缺乏现代学习论基础,它所依据的学习论单是哲学的认识论。第二、教学设计侧重教忽视学生的学习活动。第三、缺乏系统观。
5、现代教学设计产生的前提条件 第一 是以现代学习论的发展为前提条件。第二还需要基于现代学习论的教学论的发展为前提条件。
6、加涅的《学习的条件》为现代教学设计提供了牢固的心理学基础。突出贡献是(1)提出了学习结果及其分类框架。
(2)论述了促进不同类型的学习的内部和外部条件(3)论述了学习的一般过程
(4)提出了检测每类学习结果是否出现的行为标准。加涅在学习条件研究的基础上于1985年提出他的教学论观点。其教学论被称为任务分析教学论其基本思想是为不同的学习结果提供不同的教学。
7、现代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与环节
1974年加涅推出了《教学设计原理》一书,标志现代教学设计理论诞生。
8、加涅教学设计原理的基本观点是
1中小学生不论学习何种学科,所习得的结果总是可归入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和态度5种类型中。2每种类型的学习结果的内在性质不同,外在行为表现不同,有效学习的条件也不同
3、教学设计中引入任务分析。
4、根据任务分析的结果导出教学过程选择适当教学方法和媒体,以及安排相应的师生活动。
5、对照目标检测学习结果,评价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并提出修改教学的意见。
9加涅教学设计的内容包括
1、确定具体教学目标
2、分析教学任务
3、设计教学序列
4、安排教学事件
5、选择与使用教学媒体
6、单课的设计
7、选择与使用教学传输系统
8、教学评价
10现代教学设计主要环节
第一确定教学目标,第二分析教学目标,第三分析学生和环境,第四陈述作业目标。第五开发评估工具,第六选择与开发教学策略,第七发展与选择教学材料,第八设计与进行形成性评价,第九修正与补救教学。
11影响现代教学设计的两因素一是学习论和教学论的发展二是教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媒体的发展
第二节
教师专业培训如何展开
一是教育方针、政策、教育与教学观念以及师德层面上的培训 二是教育与教学的一般过程、原则、方法的知识与技能培训。三是学科教学设计与实施层面上的培训。教师专业培训中引入现代教学设计的意义
1、彻底更新教师专业培训体系和内容
2、加速教师专业发展
3、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科学化。
第二章
学习:通过后天经验引起的能力和倾向的相对持久变化。
判断儿童从事的活动是否属于学习的标准
1、是否有能力或倾向变化
2、变化是否可以相对持久保持
3、变化是否由成熟引起的。加涅的学习分类
1言语信息:指可以用言语符号或方案符号表达的信息,包括符号、事实、整体性的知识。2智慧技能:指用符号对外办事的能力。
3认知策略:指运用规则调控自己的学习、记忆和思维等认知过程的能力。4动作技能:指运用规则调控自身肌肉协调的能力。
5态度:指通过后天学习形成的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内部倾向
陈述性知识是根据某人会说什么推知某人所具有的知识被称为陈述性知识,即可以用言语表达的知识
程序性知识是根据某人会做什么推知某人所具有的知识,被称为程序性知识。分两个亚类一是对外办事的另一个对起调控作用的策略性知识。
有效学习的一般过程
1、注意2原有相关知识,3形成两个联系即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陈述性知识学习的过程和条件
一、是符号学习属于机械学习。其学习的基本规律可以用刺激、反应和强化等概念来解释。
二、事实性知识学习,属于有意义学习范畴。其三个条件是1学习材料本身具有逻辑意义
2、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具有同化新学习材料的相应知识。3学生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动机。
三、有组织的整体知识学习的过程是学生建立两个联系即新知识内部联系和新旧知识联系的过程
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基本策略
策略包括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策略。
教学策略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一定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的相对系统的行为。学习策略是学生采用的提高学习效率的活动。
简单的陈述性知识主要是符号表征学习和事实的学习。适合于学习与记忆简单知识的策略或方法
1、复述策略。是指为了保持信息而对信息进行多次重复的过程。
2、精加工策略,是对记忆的材料补充细节,举出例子、作出推论,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以达到长期保持的目的。
3、组织策略。组织指发现部分之间的层次关系或其他关系使之带上某种结构以达到有效保持的目的
促进复杂陈述性知识学习与保持的策略在复杂知识的的学习中,学习的实质是习得言语材料中的意义。1复述策略包括边看书边讲述材料,在阅读时做摘录,划线或圈出重点等。
2、精加工策略,包括释义、写概要、创造类比、用自己的话写注释、解释、自问自答等具体技术。
3、组织策略,可以采用列课结构提纲和画网络图的方法对材料进行组织。程序性知识的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
1、智慧技能,分为四个亚类(1)是知觉辨别技能(2)运动概念对事物进行识别与分类的技能(3)运用规则对外办事的技能(4)综合运用若干规则办事并产生高级规则的技能。
2、认知策略 是运用规则调控自己的认知活动的技能 3动作技能 运用规则调节自己身体肌肉协调的技能。智慧技能的学习过程和条件
1知觉辨别的外部条件主要有
1、扩大目标物的有关特征。
2、对比
3、发挥多种感官的作用
4、强化与反馈
2概念学习的本质是掌握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概念是对这个类的正例的共同本质特征的概括。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通过例子归纳出它们的共同本质特征。“举三反一”的方式习得概念(发现学习)的条件是(1)、要有若干正例和反例的观察与辨别(2)、要在教师指导下积极地进行抽象概括的思维活动(3)、教师对学生的反应及时提供反馈。二是、通过直接下定义揭示概念的本质特征。这种习得概念的形式称为接受学习。采用接受学习形式的条件是(1)、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同化新概念的上位概念(2)、教师或教材呈现概念的定义(3)、紧随概念定义呈现之后,举例说明概念定义中所包含的本质特征。3规则学习是指定理、定律、公式、原理、规则等学习过程可以是发现学习也可以是接受学习。
4高级规则学习高级规则是若干简单规则构成的新规则,其学习方式一是通过问题解决学习,二是通过接受的方式学习认知策略学习的过程和条件
认知策略可以分为支持信息加工过程的具体策略和高级元认知监控策略。动作技能学习
动作技能与智慧技能的区别]?
相同点都含一套操作步骤,这些步骤被称为程序性知识。不同之处,智慧技能可以在头脑内完成,而动作技能必须借助个人的躯体、四肢或其他部位的肌肉的协调才能完成。两者在学习过程和条件的不同点:第一阶段智慧技能是习得概念和规则,习得过程用举三反一来描述。动作技能学生只要观察正确的操作步骤,并在头脑中形成正确的表征。第二阶段智慧技能是变式练习,可以用举一反三来描述。而动作技能是将局部的的动作联系起来,其练习是重复练习。第三阶段智慧技能是概念和原理的运用,是迁移。而动作技能是动作的执行自动化。
第三章 现代教学设计的教学论基础
哲学取向的教学论的应用价值
一是教学是人类的重要实践之一,人类的许多实践往往走在理论的前面 二是许多哲学家和教育家能高瞻远瞩,提出符合学习和教学规律的观点
三是任何社会或国家的教学目标、内容、制度、组织形式都离不开一定社会或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状况。
哲学取向教学论的局限性
一对教学目的、过程、方法和原则等所作的概括只对人们如何进行教学实践提供启发意义,而不具体指导教学实践。
二 由于哲学取向教学论的高度概括和定义不严格含糊不清很难转化为具体操作的规则。三通过用哲学观点总结教师经验的研究方法很难推动教学理论有实质性的进步。布鲁纳的认知-发展说和发现教学模式 影响:一提出了思维策略的概念。二强调发现学习,区分了普遍迁移和特殊迁移。三提出儿童表征外部事物 的方式从动作式表征到图像式表征,最后到符号式表征的三种表征方式。四是指出了学习论和教学论的区别。
布鲁纳指明教学论必须包含的四个特点:
1、学习的倾向
2、知识的结构
3、序列、4强化。奥苏伯尔的有意义言语学习理念的主要观点 一有意义学习的结果是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能促进学习迁移的良好的认知结构的三个变量是
1、原有认知结构中具有上位的概念和命题
2、原有观念的巩固和清晰
3、原有观念与新学习的观念之间具有可分辨性
二有意义学习的心理机制是同化,原有认知结构变量是影响新的学习与保持的主要因素。三意义习得的主要形式是接受和发现
四认知组织的原则,在纵向上,是从一般到个别不断分化在横向上是融会贯通。
五在有意义学习中原有认知结构和动机是推动新的学习的两个重要因素,便作用方式不同 奥苏伯尔学习论中蕴含的可操作的教学论思想
一把智育目标定义为塑造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及其三个变量。
二提出的同化模式可以具体指导概念和命题知识学习过程和条件的设计
三有意义接受学习的过程和条件理论为课堂上的主要教学形式讲解式提供具体指导。四提出了设计陈述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促进知识组织的技术。五提出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由认知内驱力、附属内驱力和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三个成分构成。可以用来推动与维持学生的学习。
维特罗克的生成学习理论与生成技术
生成学习包括四个主要成分即生成、动机、注意和先前的知识经验。生成指形成新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新知识与已有经验之间的联系。动机指积极生成这两种联系的愿望,并且把生成联系的成效归因于自己努力的程度。注意是指引生成过程的方向因素它使生成过程指向有关的课文、相关的原有知识和经验。班杜拉的社会认知论及其教学含义
班杜拉区分了两种学习亲历学习和观察学习,亲历学习是指个人亲身经历的学习。观察学习是指个体观察到其他人做什么,他会模仿榜样,表现出相似的行为。观察学习主要是由四个成分构成:1榜样展现的事件2集中注意3保持从观察中获得的信息4复现习得的行为5在动机作用下重复已习得的行为。观察学习受六个因素影响
1儿童发展状态2榜样的特征
3、榜样的行为结果
4、结果的预期
5、目标定向
6、自我效能感
第一榜样是青少年行为模仿的源泉。第二观察者看到榜样行为结果是决定其是否重复榜样行为的关键因素之一。第三教师可以利用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这三种形式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
加涅提出的任务分析教学论 其含义:教师和教学设计者应对作为教学目标的学习结果类型进行分析;根据不同的类型学习规律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最佳的内部和外部条件;最后根据每类学习结果的不同性质进行学习结果的测量和评价。
科学取向的教学论的应用价值
第一科学取向的教学论建立在经过实证研究获得的学习规律的基础之上是具体的、可操作的。第二 由于科学取向的繁体论具体易于操作,用该理论培训教师的教学技能,有助于教师较快掌握教学技能
加涅的学生素质观及其教学设计含义 加涅从学习的角度分为三类
(一)学习者的先天素质对教学设计的含义是教学设计是不能企图通过教学改变这些特征,而应按照避免超越人类潜能这样一条思路去进行设计。
(二)后天习得的素质即学生习得的素质,其教学设计的含义是:因为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所以繁体设计是以教学目标 为根本依据的。一切教学过程,事件和环境等条件的创设、媒体和材料的选用等都要服务于教学目标;教学效果的测量与评价也必须以目标为参照。
(三)个体发展中自然形成的素质 教学目标观及其教学设计含义
哲学取向的教学论的教学目标往往只停留于第一级 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水平和第二 课程水平不能具体指导教学设计。另一个局限性是末区分学生素质中的三个成分尤其是末将作为学习结果的素质与在自然发展中形成的素质加以区分。
科学取向教学论的教学目标观
1、学校教学是一种目标导向的特殊实践活动
2、教学目标必须以预期的学生的学习结果来界定
3、必须依据合理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分类。4在认知心理学中出现了“热认知”概念 哲学取向教学过程观及其局限性
哲学取向的教学论关于教学过程的描述有很大的局限性其中最大的局限性是它的依据是哲学的认识论和教师的经验不能反映不同类型的学习的特殊的过程和相应教的教程。新的教学过程模型与传统教学过程模型的区别
1、传统教学过程模型着眼于教师的行为,新的教学过程模型着眼于师生双向活动
2、传统教学过程模型没有知识分类学习的思想,新教学过程模型反映了知识分类学习的思想。
反映学习条件的教学原则
1、反映学习动机的重要
2、反映原有知识基础的重要性
3、反映学生的智商水平在学习中作用4原则可以简化为目标导向教学原则
5、依据任务分析进行教学设计的原则。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及其教学设计含义 布卢姆推出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即认知教育目标由低级到高级分为知识、领会、理解、分析、综合和评价。知识指先前学习的材料的记忆。领会是指能把握材料的意义。运用是能将习得的材料应用于环境,分析是能分析材料结构成分并理解其组织结构。综合是能将部分组合成新整体,评价是对材料作出价值判断是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接受、反应、评价、组织和性格 加涅的认知学习结果分类与布卢姆的认知教育目标分类区别
1、布卢姆只是根据测量的操作划分知识与能力未阐明能力的知识本质,而加涅明确指出了能力是由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构成的从而指出了习得的能力测量的途径。
2、中小学教学以智慧技能为中心布卢姆目标分类中没有明确的智慧技能概念。而加涅提出了智慧技能是由辨别、概念、规则和高级规则构成。
3、加涅发展了教育目标陈述技术规定了每类学习结果的标准性能动词和相关的行为动词
第四章
教学目标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由剤或由若干课时构成的教学课题的目标,它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
教学目标功能。
教学目标在教学中有三种功能:导学、导教、导测评
1、指导教学方法、技术、媒体的选择和运用。
2、指导教学结果的测量与评价
3、指导学生学习。教学目标分类设置
布卢姆公布了认知、情感 和心因动作技能三个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一认知领域分为六级 二情感领域分为五级
1、接受指学生愿意注意特殊的现象或刺激。
2、反应指学生主动参与
3、价值化指学生将特殊的对象、现象或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
4、组织指建立内在一至的价值体系
5、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三动作领域目标分类为7级1知觉
2、定向
3、有指导的反应
4、机械动作
5、复杂的外显反应
6、适应
7、创新
第二节
传统教学目标陈述的方式及其弊端
第一 在表述教学后学生要能“做什么”时,使用意义含糊的词语
第二 由于教师普遍缺乏分类思想的指导,因而陈述的教学目标缺乏层次性 第三 目标主体的偏离 如何克服这种弊端
首先要求教师理解教学目标的含义,从观念上改变“教师中心”的倾向。其次教师能够自觉的运用目标分类理论来解析教学目标,使目标层次分明,并能为教学过程设计和教学方法设计提供依据,然后运用一些技术,使教学目标明确,具体。马杰的行为目标
马杰提出行为目标的理论与技术,行为目标也称为作业目标,指用可观察和可测量的行为陈述的目标。写的好的行为目标具有三个要素:
1、说明通过教学后,学生能做什么
2、规定学生行为产生的条件
3、规定符合要求的作业标准。它的一般模式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反应模式
良好陈述的目标的标准
1、教学目标陈述的是学生的学习结果
2、教学目标的陈述应力求明确,具体可以观察和测量。
3、教学目标的陈述反映学习结果的层次性
4、从测量方面考虑用布卢姆的目标分类系统陈述目标,从指导教学方面用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系统陈述目标。教学目标的呈现方式
1、分散展示目标的效果优于集中目标
2、每一课目标不宜太多且要定出重点目标,难点目标
3、展示目标与回扣目标结合效果更好
4、小学低年级不民法目标或只变相展示目标
5、跳跃性大、难度大的内容最好放在最后一个环节完成。
6、情感目标在教学设计中必须有其地位。
第五章教学任务分析
任务分析作为教学设计的一个环节,其最初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任务分析的内容
广义的教学设计中任务分析包括目标分析和目标的下位子技能分析。目标分析要将目标按学习领域或学习结果类型分类,并要揭示达到教育或教学目标所需要完成的步骤。下位子技能分析实际上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分析。任务分析所要做的工作
1、通过对教材与学生的分析,确定单元或单课的具体的教学目标
2、对教学目标中的学习结果进行分类
3、提示实现教学目标所需要的先行条件
4、确定与教学目标有关的学生的起点状态 任务分析的基本步骤
1、确定学生的原有基础
2、分析使能目标及其出现顺序
3、对支持性条件进行分析 任务分析在课堂教学中作用
1、任务分析可以起沟通学习论和教师的教学行为的桥梁作用
2、应用任务分析的思想能有效概括和推广我国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经验。
3、有助于对学生的学习困难进行诊断和补救
4、有利于教师领会和贯彻新课程标准的精神 奥苏伯尔的同化论任务分析教学任务
奥苏伯尔的认知建构观的学习理论又叫同化论。他将认知方面的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机械学习的性质是形成文字符号的表面联系,心理过程是联想,学生并不理解符号的性质。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个体获得有意义的文字符号所表征的意义。有意义学习过程 是个体获得对人类有意义的材料的心理意义的过程。
心理意义的获是必须满足的条件:1学习材料本身有逻辑意义
2、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具有同化新材料的适当知识基础
3、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奥苏伯尔提出的同化论为教师分析新知识与学生原有知识之间的关系,并依据原有知识基础进行教学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有意义学习分为三种类型:
1、表征性学习主要是词汇
2、概念学习
3、命题学习下位学习: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有关观念在包摄性和概括水平上高于新学习的知识,因而新知识与旧知识构成类属关系。又称为下位关系,这种学习便称为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当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已经形成了几个观念,现在要在原有观念的基础上学习一个概括和抽象水平更高的命题或概念,便产生了上位学习也叫总括学习。
第六章
陈述性知识的教学就考虑的教学事件
一、引起与维持注意,告知教学目标
二、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
三、呈现经过精心组织的新知识
四、引导学生在新知识内部和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
五、指导学生巩固新知识
六、测量与评价
概念性质从现代心理学的知识分类角度看,概念学习有两种水平:一是将概念作为陈述性知识来学习,只要求学生能说出概念的名称、含义或其关键特征。二是将概念作为程序性知识来学习。
概念的分类从知识本质上可以把概念学习分为知识和技能两个范畴,加涅根据概念关键特征习得的方式将概念分为具体概念和定义性概念。具体概念教学策略设计
1、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概念的例子)
2、同时呈现概念的正例与反例
3、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发现正例的共同本质特征。
4、为概念的练习提供情境和反馈。定义性概念教学策略设计
1、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
2、呈现并帮助学生理解新概念的定义
3、引导学生在新情境中应用习得的概念并为学生的练习提供反馈 命题是客观世界中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在头脑中的贮存形式,是意义的最小单位,一般能对其作出是与非的判断。
命题分为两类一类是特殊命题(称为事实),一类是概括性命题(原理和规则)陈述性知识的原理的教学策略设计 1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的知识
2、引导学生习得原理的内容
3、让学生举例说明原理
4、引导学生将新习得的原理与先前的知识融会贯通。
第七章
设计变式练习注意的问题
1、注意变式例子的相对同一与变化
2、注意为学生的练习提供反馈
3、注意练习的分散与集中
认知策略与一般的智慧技能教学策略的异同 一相似点
认知策略和一般智慧技能一样都是概念和规则构成的。习得过程两者有类似之处,都要首先经历陈述性知识阶段,而后经过变式练习,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在练习时都需要从外部获取反馈信息提高练习的准确性和效率。二 不同点
1、与智慧技能相比,认知策略不易习得
2、认知策略的任务分析理论与技术有待发展,智慧技能的任务分析可用奥苏伯尔的同化论和加涅的智慧技能层次论来分析。这些理念不适合于分析认知策略的目标
3、认知策略的教学设计中应注重学生的感悟和反省认知。在一般智慧技能教学概念规则是客观存在的对象可以指称的。认知策略的概念和规则是反映人的思维活动没有可以直接感知的对象
第八章
问题解决的结果问题解决作为一种学习的高级形式,其结果是习得新的规则。
问题的分类根据问题的结构特点,问题可以分为结构良好的问题和结构不良的问题。结构良好的问题指提供了解决问题充足的信息,包括可以运用什么规则和概念、求解应该具备什么特点等要求,问题的解法相对确定,有一个正确的答案的问题。结构不良的问题指学生者并不能获得求解这些问题所需要的所有信息,甚至问题本身也可能是不清楚的,解决问题有许多方法,但是没有一个解法被认为是唯一的正确答案的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可分为五个子过程
1、发现问题
2、问题分类和表征
3、确定问题的解决策略
4、执行策略
5、评价问题解决的结果 制约发现问题的四个要素
1是否具有主动探究问题的习惯和好奇心
2、是否具有充分的相关背景知识
3、是否投入足够的时间深入考虑问题的实质及其已有的答案。
4、是否具有一定的发散思维能力。问题解决的内部条件
解决问题对学习者的三类知识有突出的要求:智慧技能中为使问题解决而必须知道的规则、原理和概念;组织化的言语信息;认知策略。具体说
1、学习者解决问题必须能记忆并提取先前已经学习的相关规则。
2、要能够清楚地陈述问题,要有适当的方式将问题的有关信息组织起来,表征出来
3、要求学习者有解决问题的积极动机、兴趣、解决问题的愿望要显示迫切感。问题解决的外部条件
解决问题所需要的一些外部支持条件也具有其独特的特征 首先学习内容必须具备可研究性
1、学习的内容必须对学生构成问题
2、问题必须有解决的可能
3、问题有解决的必要性
4、学习内容不必须具备研究的现实性
其次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学习需要教师的指导而不是讲授。
1、要形成问题情境,使学习者解决能够发现和提出问题
2、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中教师要扮演辅导者角色。再次解决问题学习更需要小组协作。问题解决教学的设计 1问题表征
2、认知策略的选择
3、解题监控即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子目标的情况进行测量评价和分析。研究性学习涵义
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从广义理解,它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可以贯穿在各科各类学习活动中。从狭义理解,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自我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一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情境中,经由自己的探索寻找而获得问题答案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是通过理解或解决问题所进行的学习。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具有以下特征:
1、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2、学习发生在小组中
3、教师学习的辅助者或引导者
4、问题用于集中学生注意、激发学习
5、问题是解决问题技能发展的载体
6、新信息是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的
三是以项目为基础的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的课堂教学和学习方法,它旨在让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对真实问题的研究来获得学习。
四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需要学生设计研究搜集信息、分析资料、建构证据,然后围绕从证据中得出的结论进行争论的一种学习方法。是一种提出问题、计划探究活动、得出结论并评判结论的学习过程。
研究性学习的两条基本途径一是学科教学,二是专门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来实施
第九章
媒体是指承载并传递信息的载体或工具。
教学媒体是承载和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或工具。是实现教学事件的具体工具或方式。教学媒体类型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可以将教学媒体分为传统教学媒体和现代教学媒体。根据教学媒体的感觉器官分类
可分类视觉媒体、听觉媒体和视听媒体
视觉媒体的特征:视觉媒体的一个重要牲是其直观性、形象性,可以和它所表征的事或物相似或相像。视觉媒体作用:视觉媒体最适于呈现有组织的信息。不仅可以对某些视觉材料加以放大而且对小的实物进行多方位观察,突出新信息的关键之处,此外视觉媒体的直观形象,生动逼真,色彩丰富,用其呈现信息,很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可以展现学生的作业,既是实现交流和反馈还可用来检测。
听觉媒体:是耳的延伸,是承载声音信息的媒体。特征:听觉媒体传递信息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传递的是言语信息、具有音调、音色、音强等物理性能的可变性。作用:可用听觉媒体来呈现有组织的信息并通过音调、节奏等的变化对有关内容进行强调突出,促进学生选择性知觉学习内容,用音调的变化来引起和维持学生的注意。
视听媒体:是通过视听两个感觉通道同时呈现信息的媒体,主要有 电影、电视和录像、交互媒体和多媒体系统。特征:具有直观、鲜明的图像与生动的言语有机配合的特点。作用: 能提供生动逼真的音像,有利于引发学生注意,呈现新知识。影响教学媒体选择的因素:
1、教学目标类型
2、学生特点主要是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学生的年龄
3、媒体的物理特征
4、学习情境 媒体选择方法
一是媒体选择流程图。
流程图是在计算机算法程序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媒体选择的方法,这种方法反过程分解成一系列有序排列的步骤,每一个步骤就是一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都紧跟着前一个问题,如此排列,构成流程图的形式。
二是教学目标、教学事件与教学媒体的适当匹配
选择媒体时要保证所选的媒体能有效地实施相应的教学事件。
第十章
测量是指依据一定准则或借助于测验给事物指派数字。评价是依照一定标准,对事物作出价值判断。测量与评价的类型
一 常模参照测量与评价和目标参照测量与评价
常模参照测量是将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其所在团体的常模加以比较,以确定该学生在团体中的位置。是以学生团体测验平均成绩作为参照标准来解释和评价学生的成绩的。目标参照测量与评价又叫准则参照测量与评价,是将学生的学习结果与既定的目标或准则比较,以确定学生是否达到了某个目标。二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第二节 目标参照测验的编制
主要测验题型:
1、回忆式 如一些填空题和简答题
2、选择式
3、建构式 要求学生自己组织语言来回答问题如论述题和操作题。操作题包括四个主要成分
1、对操作任务的描述
2、对学习结果的掌握的描述
3、评分标准
4、属于每一评分标准的答案样例。陈述性知识的测量
宜采用回忆式的题目,如填空、简答等 简单智慧技能的测量
1、辨别评价辨别目标时我们可以给学生呈现一个标准刺激,然后再给一个备择,让学生进行回答哪些备择与标准相同。一般为选择式
2、具体概念,评价具体概念是否习得是给出某一概念的一些正反例,看学生能否将其识别出来,测题最是选择式
3、定义性概念,评价有三种形式选择式、建构式和混合式。
4、规则
补救教学的指导原则 1针对性
2、及时
3、改变教法
4、采用学生之间互帮互救。
第十一章
动机:在心理学中指驱动人或动物产生各种行为的原因。动机的两种功能:第一是唤醒与维持功能,第二指向功能。学习动机:沃尔克夫把学习的动机定义为“寻求学习活动的意义并努力从这些活动中获得益处的倾向”
学习动机分为两类:一是内在的动机,即源于个体内在兴趣、好奇心或成就需要等内部原因所引起的动机,也称内源性动机。二是支持学习的动机是外源性动机即由外丰的奖惩或害怕考试不及格等活动之外的原因激起的动机。动机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分析: 动机与学习的关系可以概括如下:
1、动机对学生的作用不同于原有知识的作用,原有知识决定新的学习能否出现。学习动机可以加速或减慢新的学习过程的进行,只是催化剂的作用。
2、动机对学生的作用是通过努力、集中注意为中介而实现的
3、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通常是互为因果关系。目标对人起激励作用的原因
1、目标能指引人的注意,使之集中精力去完成当前任务。2目标能激发人的努力
3、目标能增加人的持久性
4、目标能促使人寻求新的策略,改进学习或工作方法。兴趣:心理学把兴趣定义为个体对某人或某事物的选择性注意的倾向。是由内外两个因素构成的,一是个体内在的需要,二是外界的人或事物具有满足个体内在需要的价值。兴趣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由外界事物或活动本身的性质引起的;间接兴趣是由活动结果的工具性价值所引起的。
运用叶克斯多德森定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时应注意的问题:
1、对于高焦虑的学生应尽量少给他们学习的压力,反之应增加压力,使两者的唤醒趋向于中等水平,从而调动积极性
2、对于简单任务可以通过竞赛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动机水平从而提高学习积极性与学习效果
3、对于带有创造性的新学习或问题解决任务,应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激发与维持学习动机的前提条件:
1、教师应善于管理课堂,维持课堂纪律,使正常的教学活动不受纪律不良学生的干扰
2、教师与学生建立正常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有爱和归属感
3、布置学生的学习任务必须是学生既能胜任但又有一定难度。
4、学习任务必须是真实的,对学生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激发与维持内源性动机的策略
一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的策略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
2、丰富材料呈现方法
3、利用学习动机的迁移
二 过归因训练或归因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效能感
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开始某项新的学习任务
2、为学生设置明确,具体和可以达到的目标
3、强调学生自己的前后比较
4、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示范
三 培养学生对成就的需要和成就感。激发与维持外源性动机的策略
1、及时提供反馈信息
2、适当使用表扬和批评
3、外部奖励的使用要适当
4、改革学校和课堂奖励结构
第十二章
课堂教学的优点:
一 由于课堂教学按照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教学班,扩大了教学对象,加快了知识的传授的进度,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 由几十名学生组成班级,他们在班级中相互竞争,相互促进,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三 不同学科按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轮流交替上课既扩大了知识面又提高了学习兴趣减轻学习疲劳,有利于学生身体健康。
课堂:是由教师、学生和课堂情境三大因素所构成的进行教学活动的场所。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教学活动的各种条件和方案都是为他们而设计。教师和学生的活动都是在课堂情境里进行。课堂管理:是指教师通过协调课堂内的教师、学生和课堂情境三者之间的关系而有效地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课堂管理功能:
一课堂管理的促进功能 是指教师在课堂里创设对教学起促进作用的组织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满足课堂内个人和集体的合理需要,激励学生潜能的释放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二 课堂管理的维持功能 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持久地维持良好的内部环境,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始终保持在课业上,以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
1、对教师的定型期望
2、教师的学生观
3、教师的人格结构
4、教师的影响力
5、班级集体的规模和性质 课堂管理的模型
1、人本主义模型
2、民主模型
3、行为主义模型
第五篇:电视广告格式的设计式
即针对电视广告拍摄所设计的方案、说明、要求。包括广告定向、广告定位、广告主题、广告片时间,用什么音乐、画面、字幕制作重点是什么等。这种设计的电视广告文稿,实际是计划书,具体的实施,包括用什么镜头,镜头与镜头之间怎样组合,镜头与声音的组合等工作由广告摄制组完成。
如下例电视广告文稿:
产品名称:中华牌高级香烟——“金装中华”
广告定向:“金装中华”是华夏之精华,“金装中华”体现了中国优质烟草的特醇口味。要让世界上所有“烟民”品尝到“金装中华”醇和口味,人人抽它,人人赞它。
广告定位:将国内香烟消费者中的“绅士”级人士,从“万宝路”、“健牌”等外国香烟牌子中夺过来。就好象日本人宁愿抽“柔和七星”、“国际七星”等国产烟而不抽外国烟,这样既注重民族感情,又能收到经济效益。还要针对国外消费者,力图将“金装中华”打到国际市场上去,弘扬中华烟草之精英。
广告主题:通过“悠久、和睦、气派”三种情调来体现“金装中华”:
——悠久:指“金装中华”的“中华”是悠久的国度,暗示“金装中华”是久盛不衰的牌子。
——和睦:抽“金装中华”,人人心情舒畅,精神倍佳。
——气派:显示一种高级的享受。
广告片时间:30秒。
配片音乐:悠扬、爽朗、明快的丝竹音乐:
——悠扬:体现“金装中华”及中华国度的雍容大方。
——爽朗:体现“和睦”气派。
——明快:体现享用“金装中华”的高级人士精神奋发、不断进取的意境。
——用丝竹音乐的原因:
1.丝竹音乐很能表达中华古男的精神面貌,使人重忆悠扬的华夏文化。
2.在人的听觉上,区别于流行的“金属音乐”,给人清新的感受,易记忆。
3.区别于目前外国牌子的香烟广告,这些广告运用的一律是现代的“金属音乐”。丝竹音乐会给外国消费者诸多联想,也易记忆。
旁白:(男)万里长城、黄河、长江、黄帝陵、兵马俑、桂林山水六大名胜体现了五千年的中华文化。
(女)“金装中华”可将您带到神奇的中华大地。
最后画的字幕:金装中华
特醇口味
与众不同
画面设计:运用长焦广角等特技手法,将万里长城等六个名胜古迹组成六组视觉图像,将观众带到中华名胜的奇妙中去。然后男音旁白,使观众知晓这是中国(即使在国内播放,不同凡响的画面同样可以吸引观众)。最后打出字幕:金装中华,特醇口味,与众不同。
制作重点:这是情调型的广告片。重点在:
1.拍好六组名胜交镜头。要运用各种拍摄技巧手法,从各个角度反映名胜的迷人之处,该雄伟的雄伟,该浪漫的浪漫,该平和的平和,各组名胜要有其感人之处,而统筹六组画面的则必须是“悠久、和睦、气派”,目的在于反映中华文化的雍容典雅。
2.配乐的制作:根据各组画的不同而不同,有的鱼跃龙门,有的高山流水,有的江南小调,总之要体现中华名胜的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