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卫体制改革的研究报告(5篇)

时间:2019-05-14 06:26: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环卫体制改革的研究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环卫体制改革的研究报告》。

第一篇:关于环卫体制改革的研究报告

关于环卫体制改革的研究报告

自2002年以来,许多市县的环卫部门进行了体制改革。企业化、市场化、产业化、环卫部门由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城市卫生费改为垃圾处理费,但在改革的过程中总是困难重重,改革后又引发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

我们作为长期工作在环卫部门第一线的基层领导,就环卫体制改革问题提出我们的一些观点和看法,错误之处,请各位领导、专家、学者、环卫同行们批评指教。我们的这篇报告,能够为领导决策提供一点点有价值的参考,我们就已经十分满足了。

一、城市卫生费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的差异

根据吉林省有关文件规定,城市卫生费收费范围为:部队、企事业单位、居民、个体业户等。收费用途为:增设、购置、维护环卫设施、设备、经费等不足。

根据2002年有关文件规定垃圾处理费收费范围为:所有产生生活垃圾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包括交通运输工具)、个体经营者、社会团体、城市居民和城市暂往人口等。收费用途为:全部用于支付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费用。

[79]中爱卫办字24号、[79]中发环字73号文件中写到“环境卫生部门为事业单位,其日常经费实行‘预算包干,差额补助’的办法,差额部分在城市维护费中列支,基本建设、物资分配、劳动工资等,应纳入国家和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长期以来,环卫经费的主要部分由财政负责,城市卫生费只用于增设、购置、维护环卫设施、设备、经费等不足,只是环卫经费中的次要部分。

现在,我们要实行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取消财政对环卫事业的投入,把环卫经费来源全部集中到垃圾处理费中,必然会使收费范围扩大到城市所有单位和人员、收费标准提高数倍,使征费工作更加困难,环卫部门将进一步陷入缺少资金的困境。

二、财政拨款与环卫部门自筹资金的差别

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政府,在自己的领土范围内的权力是无限的,市场不是万能的,而政府却是万能的,因为搞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本身就是政府确定的。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规费、公有财产收入、公有企业收入、发行公债等方式取得财政收入。还可以通过财政垄断、行政垄断、经济垄断来取得财政收入。政府可以通过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对拒不交税人员或单位予以制裁,以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性。政府只要制定和修改相关的法律、法规,调整相关的收入分配政策,就可以迅速增加财政收入,有足够的财政收入,为环卫部门划拨资金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作为环卫部门,要想自筹全部环卫经费,可以说几乎是无法做到的。环卫部门主要工作是道路清扫、垃圾收运、公厕清掏、环卫设施建设与维护,既无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权,也无收费标准的制定权。工作任务是由政府确定,收费标准也是由政府确定。

征收垃圾处理费的对象是所有产生生活垃圾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个体业户、社会团体、城市居民。党政机关、部队,哪个部门不比环卫部门级别高,拒不交费,环卫部门有何办法?再者,这些部门的经费本来就是财政拨款,政府拨款时是否拨入了垃圾处理费,没有拨入,他们用什么钱交?拨入了垃圾处理费,先把钱拨给他们,再让环卫部门派人去收,倒不如政府把钱直接拨给环卫部门,何必多此一举。城市居民的收入差别很大,对于高收入者,交点钱无关紧要,对低收入居民垃圾处理费也会成为他们的沉重负担。

据《市容环卫信息》2004年第1期介绍,郑州市金水区环卫清洁服务总公司对居民生活垃圾费的收费几乎为零、单位生活垃圾费的征收率只有50%、集贸市场垃圾费、建筑施工垃圾费、特种垃圾费、垃圾泄露污染道路清理费、违章倾倒垃圾代清费更是很少涉及。水费不交可以停水、电费不交可以断电、电话费不交可以停机、供热费不交可以割断供热管道。垃圾处理费不交,环卫部门能停运垃圾还是能停扫大街?偷税漏税可以追究刑事责

任尚有人在偷税漏税,垃圾处理费不交能追究什么责任?环卫部门对拒不交费的单位和个人,能采取什么措施?收费率不高实在是正常现象。

为解决环卫部门征费难的问题,有专家、学者提出:居民垃圾费由居委会收取,机关事业单位由财政部门代扣,国有、集体、股份、合资、私企等企业由国税、地税部门收取,个体工商户由工商部门收取、暂住户由公安部门收取。此方法能否行得通?靠环卫部门去协调,肯定会遇到很多阻力,即使采用分成的方式,也同样会有很多部门不愿介入此项业务。靠政府去协调,也未必全能行得通。

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垃圾处理费并入税收,由政府负责环卫经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不足的,由省级或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予以解决。

三、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是否适用环卫行业

环境卫生是环卫部门向全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其使用价值由其使用价值所覆盖的全体社会成员所占有。其主要特征是:第一,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即所有人都可以同时享用该产品,而不处于对立地位。第二,供应上的非排他性。即在供应上不适用“排除法则”,因为这种产品是共同享用的,不可能把其中某些人排除在外。由于公共产品的这种性质,使得其很难进行科学的量化和向个别消费者收取合理的费用。同时,如果采取市场交换方式进行供应的话,则个别消费者在自私心理的驱使下,总希望不付费而享用其他人付费所提供的利益。如果享用公共产品的所有消费者都希望“免费搭车”的话,则公共产品将因没有资金来源而无法提供。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就无法有效提供公共产品—“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市场不是万能的,环境卫生服务是不能通过市场来提供的。

为了弥补市场这一缺欠,就需要政府采取措施,向环卫部门提供必要的资金,为社会提供必要的劳务和服务。

在市场失灵的领域,我们却要用市场经济规律来解决环境污染和垃圾处理问题,这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

四、垃圾处理费的收费标准会有多高

根据有关文件的规定:垃圾处理费收费标准应按照补偿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成本,合理盈利的原则核定。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成本主要包括运输工具费、材料费、动力费、维修费、设施设备折旧费、人工工资及福利费和税金等。

根据这一原则,垃圾处理费不仅要包括垃圾处理单位的全部运营费用,还要承担职工福利和税金,还要有盈利。也就是说,政府不仅不再向环卫部门投入资金,还要向环卫部门征税。

在简易填埋阶段,垃圾处理费用相对较低,建成垃圾处理厂后,不管是焚烧发电还是综合利用都将使垃圾处理费用成倍增加。开征垃圾处理费后,原有的城市卫生费就无法继续征收,只能并入垃圾处理费合并征收。

按照“补偿成本、合理盈利”的原则,垃圾处理费的收费标准至少是城市卫生费的5倍。上海发电垃圾处理费是240元/吨,江苏在100元/吨以内,济南则是78元/吨;珲春市在2005年曾有一外商计划投资建垃圾处理厂,预计收取垃圾处理费每吨80元。如此之高的收费标准,在价格听证会上社会公众能否通得过,即使通过了,环卫部门能否收得上来?

五、企业化管理的路能否走得通

企业是指从事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与盈利,进行自主经营,实行独立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企业管理的指导思想是市场经营观念,即以市场为企业经营的出发点与归宿。企业的目标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作为企业,资金是处于不停的循环和周转之中的圆周运动,并在运动中不断增值,投入的资金越多、劳动越多、产品数量越多、质量越好、销售量越大、利润也就越多。

作为环卫部门,工作做得越多,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就越多,所需要的资金也就越多,资金支出完了,资金运动就宣告结束,不存在循环和周转,是一次性的直线运动。

改制后环卫部门的收入,固然同工作量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由收费标准和收费率决定的,而同环卫部门的劳动却无直接联系。提高经济效益只能靠多收费、少干活,或延长工人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缩减人员、降低工资,除此之外,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环卫部门工作的结果,不是可以销售的有型产品,而是城市的卫生环境,是社会公共产品,这里只有投入,没有产出。

由此可见,环卫部门本应作为事业单位而存在,是以事业为主,而不是以盈利为主,根本就不具备企业的特征。我们硬要把它改成企业,也只能是形式上的转变,除此之外,就是环卫工人不再执行事业单位工资标准,根据收入决定工资,使环卫工人的工资变得更低。

六、怎样实现垃圾处理产业化

据有关资料的解释,初步产业化的核心是企业化,全面产业化即将垃圾处理全面融入市场,建立多元化、社会化的垃圾处理产业的投融资体系,实现投资主体、投资方式及资金形式的多元化;并将垃圾清扫、收集、运输、处理的生产作业融入市场。

实行垃圾处理产业化,作为产业,就该有产品,垃圾处理部门的产品是什么?环卫工人走遍千家万户、清扫大街小巷收集到的垃圾到何处去卖?送到垃圾处理厂,如果垃圾收运部门与垃圾处理厂不属于同一经营单位,垃圾处理厂不但不会付费而且还要收费,垃圾收运部门运送的越多,付出的费用也就越多。

作为垃圾处理部门,修建一座垃圾处理厂或垃圾焚烧发电厂,所需资金少则几千万元、多则上亿元,巨额资金投入,有几个企业或个人有如此之多。靠银行贷款、利用国债资金,垃圾厂建成了,何年何月才能收回投资?银行利息在增加,运行费用在支出,收入呢?靠产品还是靠收费?

近几年,一些省市利用BOT模式建成垃圾焚烧发电厂数十座,但运行却十分困难,发电厂的收入主要不是靠卖电收入,而是依靠收取垃圾处理费和政府补贴。如果靠焚烧垃圾发电也能盈利,我们根本就不用去建火电厂了。垃圾焚烧发电只能作为垃圾处理的副产品,它的成本高而产值低,它是无法作为一种产业而存在的。

其他对垃圾的利用方式,加工肥料、填埋气利用,废品回收再利用,大致都是高投入、高成本、低产出。因为垃圾处理根本就不可能有经济效益,只能作为环境保护工作一项副产品,而无法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而存在。

七、环境问题是政府的责任还是百姓的责任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在长期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利用自然资源创造了物质文明,但同时,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处理不当,又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当今,地球环境恶化已成为世界性危机,“救救地球”的呼声在全世界日益高涨,环境保护运动已成为世界性运动。

环境卫生既是卫生工作的一部分,同时又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卫生工作的结果不是有型产品,而是清洁的环境。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生活垃圾产生量与日俱增,现已达到年生产量1.35亿吨,且每年以8%的速度增长。由于垃圾产生量远大于清运量和无害化处理量,致使我国城市垃圾历史累计积存量高达70多亿吨,侵占土地面积多达3万多hm2,超过70%的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有1/4的城市已无适合场所堆放垃圾而不得不向周边乡村延伸。如此之多的垃圾废弃在环境中,污染环境造成资源浪费。

由于城市垃圾处理缺少必要的设施建设、运行和维护资金,处理设施严重不足,处理水平普遍不高,相当一部分城市的土壤、水体、大气受到生活垃圾的污染,使生态环境和人民

群众生活受到影响。解决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良好的环境是全社会的公共需要,自然是应该由政府负责解决,该政府管的事政府不管,或者没有能够集中必要的财力而无法去管,那势必使社会公共需要得不到满足。政府自然应该管或最应该管的,就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这也是政府和政府财政的本原性的职能。1994年,由财政部的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专家编写的《中国财政体制改革》一书中,是这样概括的描述财政困难的:“由于国家财政十分困难,国家财力严重不足,影响了财政各项职能的正常履行。教育、科技、卫生和国防事业等开支属于财政的一般职能,但得不到充分保证,有的地方甚至连工资都难以按时拨付和发放。”

现代社会的公共需要本来就由财政来满足,而将它推向社会的结果,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会使这些部门和单位甚至个人利用所把持的本应用于为公众服务的资源来“创收”“敛钱”,成为产生腐败的一种制度性根源。

解决环卫问题的关键主要是资金问题,政府完全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收入来解决环卫资金问题,而无必要非把环卫部门推向“市场失灵”领域的“市场”。

八、增加财政收入,扩大财政支出,由政府出资才能真正解决环境卫生问题

解决环卫问题的关键是资金问题,而政府缺少必要的资金投入,其根本原因在于财政收支在GDP中所占比率过低,迅速提高财政收支比率已成为解决我国目前许多问题的当务之急。当今群众呼声较高、被称之为新的“三座大山”的教育、医疗、住房问题,无一不与我国财政收支比率过低有关。

世界各国的财政支出无论是从绝对规模还是从相对比率来看,都呈现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而增长的趋势。

我国近20年的发展历史,财政支出增长趋势不仅与其他国家的现实有很大出入,甚至出现相反的趋势。

自1978年改革开放已来,人均GDP大幅度增加,从1980年的460元增加到1995年的4750元,增长了10.3倍。可是从1980年至1995年,我国财政支出的绝对规模虽然增长了5倍半,但财政支出比率却逐年下降,从1980年的27.2%下降到1995年的11.57%,财政收入比率从1980年的23.07%下降到1995年的10.36%。

2005年全国财政收入31,628亿元(不含债务收入),占GDP的17.28%,全国财政支出33,708亿元,占GDP的18.41%。虽然收入比率比1995年提高了6.92个百分点,支出比率比1995年提高了6.84个百分点,但同其他国家相比,同实际需要相比,这一比率仍是十分低下的,比经济发达国家相低20—30个百分点,比其他发展中国家低近10个百分点,比我国改革开放前低17个百分点(1953年至1978年我国平均财政收入比率为34.65%)。2000年,发达国家财政支出平均为41.95%,瑞典则高达53.9%。1986年,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世界平均为35.68%,发展中国家为26.10%,中国为20.80%。短期内提高我国财政收支比率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从财政收入方面来看,政府可以通过增加税收来增加财政收入,还可以通过征收国有企业利润、控制某些部门的生产与流通,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来增加财政收入。

从财政支出方面来看,从理论上讲,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政府具有无限的支付能力。因为政府有印钞机、有印刷厂、有货币发行权。除了增发货币之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向银行透支、向银行借款、扩大国债规模来增加财政支出。

2005年末中央财政国债余额32,614亿元,只占当年GDP的17.8%,离60%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尚差很远,还有很大的扩大空间。

2006年财政预算为:全国财政收入35,423亿元,比上年增长12%,财政支出38,373亿元,比上年增长13.8%

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183,085亿元,2006年GDP增长率按10%测算,应为201393.5亿

元,根据2006年财政预算进行测算,财政收入比率为17.59%,财政支出比率为19.05%。财政收入比率比2005年只增加了0.31个百分点,财政支出比率比2005年只增加了0.64个百分点,财政收支比率仍然过低。

从我国目前实际状况来看,财政收支比率均应在35%左右是适当的。

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183,085亿元,若财政收入比率为35%,则财政收入应为64,079.75亿元,比2005年实际收入多出3,2451.75亿元,国家财政会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环卫事业,我们肯定不会为垃圾处理没有资金问题担心。

结束语

早在改革之初,我们有句名言叫做“摸着石头过河”。我们还有一句名言叫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经过实践的检验,对的要坚持,错的、行不通的、不适当的就要及时改正,只有这样,我们的事业才会兴旺发达,我们的政策才会得到全国人民的欢迎和支持。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环卫协会秘书长 郎俊夫

二〇〇六年十一月八日星期三

第二篇:关于环卫体制改革的研究报告(精选)

关于环卫体制改革的研究报告

自2002年以来,许多市县的环卫部门进行了体制改革。企业化、市场化、产业化、环卫部门由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城市卫生费改为垃圾处理费,但在改革的过程中总是困难重重,改革后又引发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

我们作为长期工作在环卫部门第一线的基层领导,就环卫体制改革问题提出我们的一些观点和看法,错误之处,请各位领导、专家、学者、环卫同行们批评指教。我们的这篇报告,能够为领导决策提供一点点有价值的参考,我们就已经十分满足了。

一、城市卫生费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的差异

根据吉林省有关文件规定,城市卫生费收费范围为:部队、企事业单位、居民、个体业户等。收费用途为:增设、购置、维护环卫设施、设备、经费等不足。

根据2002年有关文件规定垃圾处理费收费范围为:所有产生生活垃圾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包括交通运输工具)、个体经营者、社会团体、城市居民和城市暂往人口等。收费用途为:全部用于支付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费用。

[79]中爱卫办字24号、[79]中发环字73号文件中写到“环境卫生部门为事业单位,其日常经费实行‘预算包干,差额补助’的办法,差额部分在城市维护费中列支,基本建设、物资分配、劳动工资等,应纳入国家和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长期以来,环卫经费的主要部分由财政负责,城市卫生费只用于增设、购置、维护环卫设施、设备、经费等不足,只是环卫经费中的次要部分。

现在,我们要实行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取消财政对环卫事业的投入,把环卫经费来源全部集中到垃圾处理费中,必然会使收费范围扩大到城市所有单位和人员、收费标准提高数倍,使征费工作更加困难,环卫部门将进一步陷入缺少资金的困境。

二、财政拨款与环卫部门自筹资金的差别

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政府,在自己的领土范围内的权力是无限的,市场不是万能的,而政府却是万能的,因为搞计划经济还是市场经济本身就是政府确定的。

政府可以通过税收、规费、公有财产收入、公有企业收入、发行公债等方式取得财政收入。还可以通过财政垄断、行政垄断、经济垄断来取得财政收入。政府可以通过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对拒不交税人员或单位予以制裁,以保证财政收入的稳定性。政府只要制定和修改相关的法律、法规,调整相关的收入分配政策,就可以迅速增加财政收入,有足够的财政收入,为环卫部门划拨资金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

作为环卫部门,要想自筹全部环卫经费,可以说几乎是无法做到的。环卫部门主要工作是道路清扫、垃圾收运、公厕清掏、环卫设施建设与维护,既无法律、法规、政策的制定权,也无收费标准的制定权。工作任务是由政府确定,收费标准也是由政府确定。

征收垃圾处理费的对象是所有产生生活垃圾的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个体业户、社会团体、城市居民。党政机关、部队,哪个部门不比环卫部门级别高,拒不交费,环卫部门有何办法?再者,这些部门的经费本来就是财政拨款,政府拨款时是否拨入了垃圾处理费,没有拨入,他们用什么钱交?拨入了垃圾处理费,先把钱拨给他们,再让环卫部门派人去收,倒不如政府把钱直接拨给环卫部门,何必多此一举。城市居民的收入差别很大,对于高收入者,交点钱无关紧要,对低收入居民垃圾处理费也会成为他们的沉重负担。

据《市容环卫信息》2004年第1期介绍,郑州市金水区环卫清洁服务总公司对居民生活垃圾费的收费几乎为零、单位生活垃圾费的征收率只有50%、集贸市场垃圾费、建筑施工垃圾费、特种垃圾费、垃圾泄露污染道路清理费、违章倾倒垃圾代清费更是很少涉及。

水费不交可以停水、电费不交可以断电、电话费不交可以停机、供热费不交可以割断供热管道。垃圾处理费不交,环卫部门能停运垃圾还是能停扫大街?偷税漏税可以追究刑事责任尚有人在偷税漏税,垃圾处理费不交能追究什么责任?环卫部门对拒不交费的单位和个人,能采取什么措施?收费率不高实在是正常现象。

为解决环卫部门征费难的问题,有专家、学者提出:居民垃圾费由居委会收取,机关事业单位由财政部门代扣,国有、集体、股份、合资、私企等企业由国税、地税部门收取,个体工商户由工商部门收取、暂住户由公安部门收取。此方法能否行得通?靠环卫部门去协调,肯定会遇到很多阻力,即使采用分成的方式,也同样会有很多部门不愿介入此项业务。靠政府去协调,也未必全能行得通。

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垃圾处理费并入税收,由政府负责环卫经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不足的,由省级或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予以解决。

三、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是否适用环卫行业

环境卫生是环卫部门向全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其使用价值由其使用价值所覆盖的全体社会成员所占有。其主要特征是:第一,使用上的非竞争性。即所有人都可以同时享用该产品,而不处于对立地位。第二,供应上的非排他性。即在供应上不适用“排除法则”,因为这种产品是共同享用的,不可能把其中某些人排除在外。由于公共产品的这种性质,使得其很难进行科学的量化和向个别消费者收取合理的费用。同时,如果采取市场交换方式进行供应的话,则个别消费者在自私心理的驱使下,总希望不付费而享用其他人付费所提供的利益。如果享用公共产品的所有消费者都希望“免费搭车”的话,则公共产品将因没有资金来源而无法提供。在这种情况下,市场就无法有效提供公共产品—“市场失灵”。

“市场失灵”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可避免的经济现象,市场不是万能的,环境卫生服务是不能通过市场来提供的。

为了弥补市场这一缺欠,就需要政府采取措施,向环卫部门提供必要的资金,为社会提供必要的劳务和服务。

在市场失灵的领域,我们却要用市场经济规律来解决环境污染和垃圾处理问题,这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

四、垃圾处理费的收费标准会有多高

根据有关文件的规定:垃圾处理费收费标准应按照补偿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成本,合理盈利的原则核定。垃圾收集、运输和处理成本主要包括运输工具费、材料费、动力费、维修费、设施设备折旧费、人工工资及福利费和税金等。

根据这一原则,垃圾处理费不仅要包括垃圾处理单位的全部运营费用,还要承担职工福利和税金,还要有盈利。也就是说,政府不仅不再向环卫部门投入资金,还要向环卫部门征税。

在简易填埋阶段,垃圾处理费用相对较低,建成垃圾处理厂后,不管是焚烧发电还是综合利用都将使垃圾处理费用成倍增加。开征垃圾处理费后,原有的城市卫生费就无法继续征收,只能并入垃圾处理费合并征收。

按照“补偿成本、合理盈利”的原则,垃圾处理费的收费标准至少是城市卫生费的5倍。上海发电垃圾处理费是240元/吨,江苏在100元/吨以内,济南则是78元/吨;珲春市在2005年曾有一外商计划投资建垃圾处理厂,预计收取垃圾处理费每吨80元。如此之高的收费标准,在价格听证会上社会公众能否通得过,即使通过了,环卫部门能否收得上来?

五、企业化管理的路能否走得通

企业是指从事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为满足社会需要与盈利,进行自主经营,实行独立核算,具有法人资格的商品生产者与经营者。企业管理的指导思想是市场经营观念,即以市场为企业经营的出发点与归宿。企业的目标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作为企业,资金是处于不停的循环和周转之中的圆周运动,并在运动中不断增值,投入的资金越多、劳动越多、产品数量越多、质量越好、销售量越大、利润也就越多。

作为环卫部门,工作做得越多,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就越多,所需要的资金也就越多,资金支出完了,资金运动就宣告结束,不存在循环和周转,是一次性的直线运动。

改制后环卫部门的收入,固然同工作量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由收费标准和收费率决定的,而同环卫部门的劳动却无直接联系。提高经济效益只能靠多收费、少干活,或延长工人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缩减人员、降低工资,除此之外,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环卫部门工作的结果,不是可以销售的有型产品,而是城市的卫生环境,是社会公共产品,这里只有投入,没有产出。

由此可见,环卫部门本应作为事业单位而存在,是以事业为主,而不是以盈利为主,根本就不具备企业的特征。我们硬要把它改成企业,也只能是形式上的转变,除此之外,就是环卫工人不再执行事业单位工资标准,根据收入决定工资,使环卫工人的工资变得更低。

六、怎样实现垃圾处理产业化

据有关资料的解释,初步产业化的核心是企业化,全面产业化即将垃圾处理全面融入市场,建立多元化、社会化的垃圾处理产业的投融资体系,实现投资主体、投资方式及资金形式的多元化;并将垃圾清扫、收集、运输、处理的生产作业融入市场。

实行垃圾处理产业化,作为产业,就该有产品,垃圾处理部门的产品是什么?环卫工人走遍千家万户、清扫大街小巷收集到的垃圾到何处去卖?送到垃圾处理厂,如果垃圾收运部门与垃圾处理厂不属于同一经营单位,垃圾处理厂不但不会付费而且还要收费,垃圾收运部门运送的越多,付出的费用也就越多。

作为垃圾处理部门,修建一座垃圾处理厂或垃圾焚烧发电厂,所需资金少则几千万元、多则上亿元,巨额资金投入,有几个企业或个人有如此之多。靠银行贷款、利用国债资金,垃圾厂建成了,何年何月才能收回投资?银行利息在增加,运行费用在支出,收入呢?靠产品还是靠收费?

近几年,一些省市利用BOT模式建成垃圾焚烧发电厂数十座,但运行却十分困难,发电厂的收入主要不是靠卖电收入,而是依靠收取垃圾处理费和政府补贴。如果靠焚烧垃圾发电也能盈利,我们根本就不用去建火电厂了。垃圾焚烧发电只能作为垃圾处理的副产品,它的成本高而产值低,它是无法作为一种产业而存在的。

其他对垃圾的利用方式,加工肥料、填埋气利用,废品回收再利用,大致都是高投入、高成本、低产出。因为垃圾处理根本就不可能有经济效益,只能作为环境保护工作一项副产品,而无法作为一个独立的产业而存在。

七、环境问题是政府的责任还是百姓的责任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人类在长期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利用自然资源创造了物质文明,但同时,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产生的废弃物处理不当,又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当今,地球环境恶化已成为世界性危机,“救救地球”的呼声在全世界日益高涨,环境保护运动已成为世界性运动。

环境卫生既是卫生工作的一部分,同时又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卫生工作的结果不是有型产品,而是清洁的环境。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镇生活垃圾产生量与日俱增,现已达到年生产量1.35亿吨,且每年以8%的速度增长。由于垃圾产生量远大于清运量和无害化处理量,致使我国城市垃圾历史累计积存量高达70多亿吨,侵占土地面积多达3万多hm2,超过70%的城市处于垃圾包围之中,有1/4的城市已无适合场所堆放垃圾而不得不向周边乡村延伸。如此之多的垃圾废弃在环境中,污染环境造成资源浪费。

由于城市垃圾处理缺少必要的设施建设、运行和维护资金,处理设施严重不足,处理水平普遍不高,相当一部分城市的土壤、水体、大气受到生活垃圾的污染,使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生活受到影响。解决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良好的环境是全社会的公共需要,自然是应该由政府负责解决,该政府管的事政府不管,或者没有能够集中必要的财力而无法去管,那势必使社会公共需要得不到满足。政府自然应该管或最应该管的,就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这也是政府和政府财政的本原性的职能。

1994年,由财政部的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专家编写的《中国财政体制改革》一书中,是这样概括的描述财政困难的:“由于国家财政十分困难,国家财力严重不足,影响了财政各项职能的正常履行。教育、科技、卫生和国防事业等开支属于财政的一般职能,但得不到充分保证,有的地方甚至连工资都难以按时拨付和发放。”

现代社会的公共需要本来就由财政来满足,而将它推向社会的结果,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会使这些部门和单位甚至个人利用所把持的本应用于为公众服务的资源来“创收”“敛钱”,成为产生腐败的一种制度性根源。

解决环卫问题的关键主要是资金问题,政府完全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收入来解决环卫资金问题,而无必要非把环卫部门推向“市场失灵”领域的“市场”。

八、增加财政收入,扩大财政支出,由政府出资才能真正解决环境卫生问题

解决环卫问题的关键是资金问题,而政府缺少必要的资金投入,其根本原因在于财政收支在GDP中所占比率过低,迅速提高财政收支比率已成为解决我国目前许多问题的当务之急。当今群众呼声较高、被称之为新的“三座大山”的教育、医疗、住房问题,无一不与我国财政收支比率过低有关。

世界各国的财政支出无论是从绝对规模还是从相对比率来看,都呈现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而增长的趋势。

我国近20年的发展历史,财政支出增长趋势不仅与其他国家的现实有很大出入,甚至出现相反的趋势。

自1978年改革开放已来,人均GDP大幅度增加,从1980年的460元增加到1995年的4750元,增长了10.3倍。可是从1980年至1995年,我国财政支出的绝对规模虽然增长了5倍半,但财政支出比率却逐年下降,从1980年的27.2%下降到1995年的11.57%,财政收入比率从1980年的23.07%下降到1995年的10.36%。

2005年全国财政收入31,628亿元(不含债务收入),占GDP的17.28%,全国财政支出33,708亿元,占GDP的18.41%。虽然收入比率比1995年提高了6.92个百分点,支出比率比1995年提高了6.84个百分点,但同其他国家相比,同实际需要相比,这一比率仍是十分低下的,比经济发达国家相低20—30个百分点,比其他发展中国家低近10个百分点,比我国改革开放前低17个百分点(1953年至1978年我国平均财政收入比率为34.65%)。

2000年,发达国家财政支出平均为41.95%,瑞典则高达53.9%。1986年,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世界平均为35.68%,发展中国家为26.10%,中国为20.80%。

短期内提高我国财政收支比率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从财政收入方面来看,政府可以通过增加税收来增加财政收入,还可以通过征收国有企业利润、控制某些部门的生产与流通,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来增加财政收入。

从财政支出方面来看,从理论上讲,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政府具有无限的支付能力。因为政府有印钞机、有印刷厂、有货币发行权。除了增发货币之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向银行透支、向银行借款、扩大国债规模来增加财政支出。

2005年末中央财政国债余额32,614亿元,只占当年GDP的17.8%,离60%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尚差很远,还有很大的扩大空间。

2006年财政预算为:全国财政收入35,423亿元,比上年增长12%,财政支出38,373亿元,比上年增长13.8%

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183,085亿元,2006年GDP增长率按10%测算,应为201393.5亿元,根据2006年财政预算进行测算,财政收入比率为17.59%,财政支出比率为19.05%。财政收入比率比2005年只增加了0.31个百分点,财政支出比率比2005年只增加了0.64个百分点,财政收支比率仍然过低。

从我国目前实际状况来看,财政收支比率均应在35%左右是适当的。

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183,085亿元,若财政收入比率为35%,则财政收入应为64,079.75亿元,比2005年实际收入多出3,2451.75亿元,国家财政会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环卫事业,我们肯定不会为垃圾处理没有资金问题担心。

结束语

早在改革之初,我们有句名言叫做“摸着石头过河”。我们还有一句名言叫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改革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经过实践的检验,对的要坚持,错的、行不通的、不适当的就要及时改正,只有这样,我们的事业才会兴旺发达,我们的政策才会得到全国人民的欢迎和支持。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环卫协会秘书长 郎俊夫

二〇〇六年十一月八日星期三

第三篇:环卫管理体制改革动员大会

在全镇环卫工作暨环卫管理体制

改革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一条山镇党委书记 卢尚京

(2012年元月)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这个动员会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针对当前我镇城区环境卫生方面暴露出来的突出问题进行一次总结分析,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创新管理体制、强化工作措施、落实工作责任,让城市环境卫生状况能有一个大的转变。刚才,陈镇长已就环卫体制改革作了具体部署,大家务必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找准差距,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今年以来,全镇广大干部群众以省级卫生县城复审和深入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为契机,镇政府、社区、承包人和城市居民各尽其责、实实在在地做了一些工作。一是集中整治了县城周边及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这项工作主要是由镇环卫队牵头,各社区组织公益性岗位人员参与,集中清理了过境公路沿线树木、电线上的塑料、布条等杂物。对过境公路、县城南大门、北大门公共卫生区域的生活、建筑垃圾进行彻底清运,对确有困难不能彻底清运的进行了推平垫土处理。二是集中整治了小区及办公场所内的环境卫生和市容市貌。各社区通

认识不到位、管理体制不畅、群众参与度不高、环卫基础设施还不完善等原因,我镇的环卫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是群众意识淡薄,社会氛围不浓厚。县委、县政府对环卫工作非常重视,几次会议和调研均是任书记、张县长亲自参加、亲自布臵。镇上也为此做了大量工作,光前面陈镇长宣读的这两个改革方案和考核评分标准我们就讨论修改了很多次。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广大群众环卫意识淡薄,乱泼乱倒现象严重,对我们搞好环卫工作带来非常大的难度和压力。以政府主导,群众为主体,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城市环卫工作的氛围还远远没有形成。

其次是工作重视不够,严重缺乏主动性。各社区和环卫队对环卫工作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重视程度不高,领导不力,把环卫工作当做是一项临时性、突击性的任务来对待。存在应付上级、应付检查的现象。工作时紧时松,在安排上缺乏长远打算,没有前瞻性和整体考虑。甚至有的干部存在畏难和厌倦情绪,惰性思想严重,致使全镇环卫工作出现了“上热下冷”的现象。

再次是长期坚持不够,清扫清运不彻底。在日常环卫工作中,一些社区没有持续作战的意识,在现实压力和困难面前失去信心。大家每天上下班都能够很直观看到城区范围内的卫生状况,用“不堪入目”形容真实不为过。城区主要街道、705路、东西大街、广场周边、大安路、中泉路、黄河路时不时到处散落着垃圾,背街小巷脏乱差现象更为突出;部分垃圾箱、垃圾道不要说做不到“日产日清”,就连“每周三清、两清”都做不到。

1.组织领导要到位。镇上成立由主要领导牵头的环境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和环境卫生综合考核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镇环卫工作。并严格实行领导分片包干制度,镇党委班子成员一定要做到每月至少三次到所包社区督导环卫工作,及时处理社区在环卫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各社区书记、主任共同作为环卫工作第一责任人一定要团结协作,共同做好辖区范围内的环境卫生工作。

2.人员配臵要到位。各社区要至少安排2-3名骨干力量担任卫生协管员,具体负责社区环卫日常工作。广泛发动社区全体工作人员、自管小组长、公益性岗位人员及志愿者积极参与环卫工作。建立定地点、定任务、定期保洁工作机制,确保在册环卫工人和公益性岗位人员全员上岗。安排专人认真填写巡查记录,及时上报信息,并定期组织一线人员积极探索搞好环卫工作的新方法和新途径。

3.环卫投入要到位。镇政府要深入排摸城区各路段实际情况,为县政府提供切实可行的规划建议,逐步增设街道垃圾箱、果皮箱、小区垃圾池等垃圾收集设施。安排环境卫生集中整治专项经费,争取实现由镇政府统一分发环卫清扫工具。定期组织各社区互相学习如何搞好环境卫生的好方法,提高环卫从业人员工作水准。逐步提高环卫工人待遇、增加环卫工人,并逐年提高垃圾清运承包经费。

4.责任落实要到位。社区书记、主任不服从分管领导指挥,对环卫工作配合不力者由镇上主要领导诫勉谈话,谈话后仍不改正者就地免职;社区干部不服从管理,工作不作为由社区交

第四篇:城市环卫体制改革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我区环卫作业体制改革情况调研

去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我区在环卫体制改革及市场化运作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从运行的一年多的时间来看,城区主干道的清扫保洁作业质量和效果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明显提高。同时我们在公厕管理、化粪池清淤和垃圾转运作业方面也引入了一系列的奖惩管理机制,为下一步环卫作业体制改革作好铺垫。

应该说,我区环卫作业体制改革,特别是城区主、次干道清扫保洁作业的改革及其配套措施走在了我市前列,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存在一些问题。可以概括为:成绩喜人,问题突出。

一、基本情况

我区环卫处主要担负辖区道路清扫、保洁、道路洒水及公厕管护和垃圾转运作业。区环卫处前身为XXX环卫处,一九八四年十二月由原XXX环境卫生管理处下放至两个城区并与两城区原有的环卫处并立,组成现在的XX和XX环卫处,为公益性事业单位。经费主要来源于市、区两级财政拨款。

历史成因:大体来说我区环卫体制管理方式历经三个阶段。从84年到96年是行政管理阶段,环卫职工基本都是在编人员,物资价格稳定,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全部由市级财政承担,城区规模和人口处于相对较低水平,环卫作业基本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区环卫行业处于稳定积累的过程;96年到08年期间,由于城市的发展

1 和燃油、钢材等物料价格不断上涨,加之原有在编人员退休的同时多年没有扩编新进人员,不得不聘用大量临时人员顶岗作业,同时由于区划调整等方面原因,市财政以2002年底基数转移拨付我区环卫经费,我区的环卫经费收支矛盾日渐突出。这期间我区环卫部门采取了多项强化内部管理措施,通过奖惩和约束机制来提高环卫作业质量和降低经费支出,但仍然无法摆脱经费缺口进一步扩大的困境。这是第二阶段。

XX区是老城区,地处我市繁华路段。辖区车站码头集中,人民路等5路一街商业网点密集,人流量大,环卫作业难度和作业量很大,作业成本高,几年来通过强化内部管理措施所产生的效益已难以应对原材料和劳动力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压力,大量环卫聘用人员长期处于劳动强度大、待遇低、没有任何社会保障的境遇。环卫工人队伍极不稳定,原有的管理机制和作业方式已经很难保证环卫作业目标任务的完成,更谈不上适应日益提高的环卫作业质量标准。

市容环卫事业是城市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服务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市容环卫管理体制和市场化、专业化、产业化的市容环卫运行机制,才能推动我区市容环境卫生事业步入良性发展。因此,解决环卫行业累积的问题,进而推进环卫体制机制改革已是箭在弦上。从去年以来至今,可以说是环卫体制管理的第三阶段,也是我区环卫事业在变革中求发展的阶段。

目前状况:一是城区主次干道清扫保洁作业已全部实行市场化

2 动作模式。去年初,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克服困难为老城区主干道环卫作业配套专项经费XX万余元,并成立了XX区道路清扫保洁作业招投标工作领导小组,对老城区所有一级路面推行公司制市场化运作方式:

通过公平竞标,辖区一级道路清扫保洁作业权分别由XXXXX环卫保洁公司、XX环卫保洁公司和XX环卫保洁公司竞得。原XX区环卫处清洁队人员按作业地段过渡到各个公司,给予作业公司充分的用人权,各公司按照双向选择、优胜劣汰的方式与每名清洁工签订劳动合同,办理各项社会保险。初步达到了管理机制活了,奖罚措施落实到位了,作业质量标准明显提高,也稳定了职工队伍。

XXX路和XX大道的环卫和绿化带作业是我处通过投标竞得的项目,完全按照市场化模式运作,状况较好。

二是环卫作业硬件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环卫作业机具设施是城市环境卫生工作的载体和基础,直接关系到环境卫生质量的优劣和作业水平的高低。今年春节前后,我们克服困难,积极筹措资金33万元,实施了环卫作业机具更新,引进了一批目前先进的环卫作业设备。我区主干道作业的环卫机具已完成更新75%,目前在我区主干道路面作业的环卫机具主要是:⑴、8桶全封闭环保型电动垃圾收集运输车3台,作业覆盖面积115万平方米;⑵、电动三轮保洁车4台,穿插作业在各主要路段;⑶、可分离式手推车72台/套、垃圾收集桶140只,分布在各主干道;⑷、新建机具库房3间共150平方米。初步实现了道路清扫与路面垃圾初级运输分离,清扫保洁作业人员的工作责任更加明确,为集中精力保障路面作业质量提供了可能,同时也解决了环卫作业环节中存在的二次污染的问题。

3 初步形成了垃圾中转站与路面作业垃圾双轨并进的垃圾收集运输新模式,提升了城市品位。

三是初步理顺了我区次干道环卫作业的管理关系和责任,提高城区部分二级路面和各小区与城区干道入口处的清扫保洁作业质量。区环卫处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从09年起将每年筹措资金17万元,将9条次干道将作业标准由每平方米1.00元/年不到,提高到每平方米2.00元/年,提高作业标准,委托五个街道办事处管理。使辖区主次干道市容环境卫生状况有了明显改观,清扫保洁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四是其它环卫作业服务模式得到优化。居民小区化粪池满溢问题是关系到居民日常生活的热点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加大投入,在服务机制上作了更科学合理的安排,改变了以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管理方式,制定小区环卫设施维护计划,把重点放在日常清淤维护上。确定每年5月——10月对辖区所有化粪池、井、涵管进行整改维护,减少了化粪池在年底集中满溢和居民投诉现象。我们积极开展老城区环卫设施的整改工作,在各街道社区的支持配合下,加班加点,仅去年,先后按计划对XXX、XXX300号、XXX、XXX、XXX、XXX公厕等一批损坏老化的环卫设施进行了改造,当年完成小区环卫设施改造投入45万余元,居民群众反映较好;在垃圾转运和公厕管理作业方面,我们引入市场化管理机制,在成本控制和作业质量考核管理上进一步进行了深化,在历次创建迎检和各项中心活动中都有突出表现。

同时为适应环卫市场化作业要求,加强管理和督察工作,作为此次改革的配套措施,我们配备了一辆专用环卫作业督察车,并抽调了

4 2名同志,组建了督察科,专职负责辖区路面清扫保洁、公厕管理和垃圾转运站台的环境卫生督察和协调工作。

目前来看,三个级次的环卫作业考核管理机制初步形成,整体清扫保洁工作上了一个台阶,公厕管理和垃圾转运建立和坚持日督察月考评制度,辖区市容环境卫生状况有了明显改观。就城区清扫保洁等环卫作业来说,是比较成功的。

然而,城市文明创建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社会公众提供一个整洁、优美、文明的城市生活工作环境,仅靠环卫工人的大扫把是远远不够的。支持一个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不仅需要科学合理的环卫体制、先进的作业工具及环卫工人的辛勤劳动,更需要行之有效的城市管理体制和基本的经费保障。

二、存在的问题

我区环卫行业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点:

一是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体制脱节。政府要理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体制,进一步明确责任。特别是要加大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履职的责任,为环卫作业主体创造较好地工作环境。在实际工作中,管理缺位、脱节的问题在我区(市)尤为突出,环卫作业主体无法协调市容管理缺位问题。一把扫帚扫不出文明城市,“三分清扫,七分管理”就是这个道理。比如:我市摊群点管理不到位,造成环卫作业重复劳动且效率低下。早点摊、夜市摊占道经营屡禁不止,屡见不鲜,环卫工人前面清扫,转身就又遭污染,“门前三包”工作不能落到实处;再如:城区渣土管理效果不尽如人意,清扫没有泼洒的快。前边清扫,后边泼洒现象时有发生。环卫作业中二次、多次污染问题突出。

5 二是政府对环卫的投入仍要提高。环卫服务具有明显的社会公益性,政府必须承担保证供给的责任。资金投入是环卫体制改革的重要基础。环卫改革与其它企业改革不同,环卫工作直接关系到群众生活和城市对外的整体形象,应靠政府增加投入和科学管理来提高城市环境效益及社会效益。

现有作业成本难以支持投标单位的合理利润空间和满意的作业质量,不能培育和形成城市环卫产业集群,发展后劲不足。主要表现:⑴、环卫工人收入过低,劳动强度大,工作条件艰苦,作业安全风险大,环卫工人流失问题已影响到工作的正常开展。⑵、环卫设施和作业机械明显不足,如道路清扫作业车、粪便粪渣抽吸运输专用车、垃圾压缩收集运输车等环卫机械设备配置不足,⑶、新的环卫基地启用后,大大增加了各种环卫车辆转运作业半径,仅燃油一项每月多增支出1万多元。

三是社区和物业管理小区垃圾量猛增,相关管理和经费配套措施跟不上。由于大量商品房建成,城区垃圾以15%—20%的速度逐年增加,加上燃油价格高企,垃圾转运费用大幅增加,相应的经费供给仍然停留在2002年水平,垃圾转运站、台严重不足,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设备维修费用逐年增加;机械故障和安全隐患增多。

四是精神文明建设氛围和市民素质教育有待进一步增强。虽然人人都知道环卫工人最辛苦,我们的城市一天也离不开环卫工人,但有些人看不起环卫工人,不尊重环卫工人的劳动,市民、门面房经营户和公交站台等公共场所随手丢弃垃圾现象普遍,环卫工人在正常作业

6 中经常受到故意刁难、辱骂、殴打,这种行为挫伤了环卫工人的工作积极性,严重伤害了环卫工人感情。

三、思考与建议。

随着城市化高速发展和环境卫生管理任务的加重和标准逐渐提高,原有的事业供给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城市环卫体制改革中,政府必须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公共服务,这才是环卫体制改革的目的。

一是按照XX省《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要求,进一步理顺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体制,提高效率,改变目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多头管理、管理缺位、脱节的现状。

二是建立“以事核费、以费养事”的环境卫生经费保障体系。以老城区主干道清扫保洁作业为例,虽然大幅度提高了作业标准,但按招标文件要求的刚性支出也同步提高更多,比如:基本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支出每人每年需要6000元,占标的单位面积标价的30%,相当于每平方米0.94元/年,主城区各中标企业没有利润可言,更谈不上企业持续发展。随着社会物价总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生活成本逐年上升,清洁工要求加工资的呼声强烈,招工难、管理难问题突出,现行的每平方米/2.93---2.97元每年的作业价是无法支持高质量作业要求。因此,亟待重新核定老城区环卫作业经费标准。

同时要对随着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中的部分环卫公共服务,进行以市场化原则实施宏观管理,如我市的渣土外运处置等的管理应该

7 纳入公共管理范围。

三是落实责任管理并建立市容环卫责任管理考核机制。由政府明确一个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主体部门,按照安徽省《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要求,明确界定各级市容环卫管理部门的职能与职权,使市容环卫管理部门和市容环卫作业单位真正做到责任分明,各司其职。协调构建市、区、街道社区市容环卫管理体系和考核检查体系;构建行政、行业、社会、媒体相结合的监督机制。在全系统建立市容环卫目标责任制,并依法强化监督,把责任真正分解、落实到人。同时,要加强责任考核,落实责任管理,建立市容环卫责任管理考核机制和各司其职、相互监督的工作约束机制,包括制定各种责任考核机制,对行政不作为行为加以约束,以保证市容环卫管理的长效化。

在考核中还应合理考虑城区繁华路段和非繁华路段环卫作业地域性差别,不能搞一刀切。应基本做到一把尺子,多种标准,适当考虑环卫作业单位工作积极性。

四是规范各居民小区和物业公司的管理。通过公共渠道收取的垃圾处置费或卫生费,按照费随事转的原则,应认真核定通过财政渠道拨付或分配给负责垃圾转运的环卫部门。

五是建议逐步建立符合市场要求的投资体制,完善以各级财政投入为基础的投资机制。这是由环卫事业的公益性质决定的。市、区政府应考虑按地区国民经济发展情况,同比例增加政府财政经费投入,使之与环卫作业不断增长的服务量相适应;同时应每年按一定经费增长比例用于环卫新机械、新设备的投入,使之与现代化城市的要求相

8 适应。在此期间,如因外部因素引起企业成本增长,并超过一定比例或作业量增加、作业质量需要提高时,由政府增加对作业主体的投入。

六是加大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力度。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进一步提高市民素质,加强对广大经营业主和骑路菜市场的管理,尊重环卫、园林工人的劳动和人格平等。

七是建议加大培育市场环卫作业主体力度。提高环卫作业参与方准入门槛;配套相关政策措施,逐步解决现有大型环卫专业机械设施、设备参与市场化运作中涉及国有资产使用权或所有权的转换问题,制定相关细则。在我区现有的道路清扫、保洁作业招、投标工作开展的基础上,总结经验,巩固成效,继续推进垃圾转运和公厕管护作业的市场化工作。

八是制定涉及环卫产业的相关扶持政策,落实市政办2003[50]号文件精神。

2010-5-10 9

第五篇:四方区环卫体制改革工作开展情况

四方区环卫监管体制和运行方式改革

工作开展情况

市政府《关于加快环境卫生监管体制和运行方式改革的实施意见》(青政发„2011‟3号)下发以来,四方区高度重视,迅速召开了区委常委会(134次),专题研究全区环境卫生有关工作,进一步明确了环卫监管体制和运行方式改革的总体目标要求,制定出台了一系列配套管理制度。目前改革的各项工作正在按照市政府的统一要求,全面推进。

一、扎实推进环境卫生统一监管工作

一是落实统一监管目标。全面落实街道办事处属地化管理责任,将环卫分公司、城管中队下放到街道办事处,实行街道和业务部门的双重管理,街道辖区内环境卫生全部由街道负责(24条主干道除外),道路、绿地、部分广场、停车场由街道办事处组织保洁。

二是加大考核奖惩力度。重新修订完善了城管执法局、市场中心、街道办事处、环卫总公司等6个环境卫生考核办法,加大了奖惩力度,月考核成绩与经费拨付直接挂钩。对全市年终业务考核成绩优秀的单位进行奖励,考核最后一名的要在全区城管委工作例会上做出检查,并由区城管委提请区问责工作领导小组给予问责;为进一步调动街道办事处、社区参与城市管理的积极性,134次区委常委会确定,年终城市管理工作考核后三名的街道办事处实行一票否决制,取消年终评优资格,其主要负责人不得评为优秀等次;各街道负责对社区城市管理工作进行考核,每个街道年终考核成绩后30%的社区无权参加各级示范社区、先进社区、良好社区评选,相应书记(主任)取消“十佳社区书记(主任)”评选资格。

二、以示范道路创建带动垃圾桶退路进院工作

为促进城市管理全面上水平,区城管办组织开展了“城管示范达标”活动,制定了“城市管理示范路、示范社区”的创建标准,城管局负责打造一条全区的示范道路,七个街道办事处分别打造一条示范支路和一个示范社区,目前各单位正在按照创建标准进行大规模的环境整治。同时,根据市政公用局的统一部署,结合示范路创建工作,开展垃圾桶“退路进院”。目前全区共完成12条主干道的退路工作,共计86个垃圾桶“退路进院”,力争4月份完成城区全部24条主干道垃圾桶“退路进院”。对确因客观条件不能退路的垃圾桶存放点,四方区学习借鉴先进国家的做法,正在自行研制集景观和防盗于一体的垃圾桶固定设施,计划4月份全部投入使,目前共在瑞昌路等道路加装了6套设备。

三、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改善环卫工人生活和工作条件

根据各街道的房屋、财力现状,区政府确定由街道办事处负责辖区内环卫工人住房条件的改善工作。分管副区长亲自牵头负责,区政府督查室三天一调度,五天一通报,并建立了奖惩保障措施,区财政列支经费,对切实改善环卫工人居住条件,且完成规定指标的街道办事处实施奖励;对工作不利,没有按期完成的街道办事处,由区城管委提请区问责工作领导小组对主要负责人进行问责。各街道从讲政治的高度和讲良心的角度,积极开展工作,抓紧落实环卫工人住房,七个街道办事处均已腾出房屋抓紧时间进行修缮争取三月底前全面入住,在原有基础上,七个街道办事处正在集中力量对腾出的13处房屋共计3000多平方米住房进行修缮,588名环卫工人的居住条件将得到切实改善。目前,海伦路街道办事处和嘉兴路街道办事处均具备了环卫工人入住条件,部分工人已搬入居住。

四、扎实推进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工作

根据全市统一部署,我区确定了4处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区域,并进行了广泛宣传、动员,完成了分类收集指导员的上岗培训,为下一步全面开展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做好了前期准备。分类垃圾桶已完成政府采购,今天将全部到位,立即在试点单位扎实开展试点工作。在区财力紧张的情况下,今年区政府列支了1000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垃圾转运站的建设和设备购置。经过多次选址,初步确定了8座转运站的位置及建设改造方案,并计划将河西垃圾转运站作为我区样板站建设,其余7个站正在进行方案设计,确保顺利完成市下达的目标任务。

五、加快环卫硬件设施建设全面提高作业水平

2010年,在市政府全力支持下,我区购置了38辆密闭式垃圾压缩车,桶车对接模式基本解决了原先集中收集清运造成的垃圾落地“二次污染”问题。区政府筹集了700万元资金,进行了环卫硬件设施建设,共采购了六台海沃压缩设备、三台大型机扫车和两台小型机扫车、两台勾臂车,设备的增加,为我区环卫高质量作业打下了基础。2011年,四方区将继续加大环卫设备采购力度,一是结合垃圾收集站点建设,计划为每座站配备8-10辆站前垃圾收集车;二是为了提高道路保洁质量,计划为环卫总公司采购100台电动快速保洁车,减轻环卫工人劳动强度的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三是为了提高道路机扫率,拟采购一台80万的大型集洒水和清扫于一体的机械设备,有效提高我区主干道的保洁质量。

下载关于环卫体制改革的研究报告(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环卫体制改革的研究报告(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关于某某街道环卫体制改革以来的报告

    关于**街道环卫体制改革以来的 工作情况汇报 去年7月,区委、区政府对我区城市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将管理重心下移、权限下移,针对这一指导思想,我街经过仔细研究,决定对环卫工作采......

    创新改革手段夯实环卫体制改革基础

    创新改革手段,夯实环卫体制改革的基础 ——记肇庆市环境卫生管理处人事体制改革 广东省肇庆市环境卫生管理处 在我国政府推进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运作的热潮中,不少地方政府往......

    市容环卫行业体制改革存在问题及原因1

    市容环卫行业体制改革存在问题及原因1、市容环卫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思想比较保守。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原因,城市市容环卫工作者文化程度和整体综合素质偏低。突出表现在:一是......

    环卫清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共5篇]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http://www.xiexiebang.com环卫清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千讯(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http://www.xiexiebang.com行业研究......

    在市容环卫管理体制改革交接仪式上的讲话

    同志们:为完成“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城市管理架构,市政府决定进行市容环卫管理体制改革,通过城管、人事、财政、发改委、劳动、物价等部门的精心准备和东区、西区、......

    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和乡村管理体制改革跟踪研究报告[范文大全]

    从2000年开始,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从点到面正逐步向前推进,包括乡村管理体制改革在内的各项配套改革也在不断深入。为了系统研究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和乡村管......

    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和乡村管理体制改革跟踪研究报告

    从2000年开始,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从点到面正逐步向前推进,包括乡村管理体制改革在内的各项配套改革也在不断深入。为了系统研究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和乡村管......

    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和乡村管理体制改革跟踪研究报告[★]

    从2000年开始,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从点到面正逐步向前推进,包括乡村管理体制改革在内的各项配套改革也在不断深入。为了系统研究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和乡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