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让温暖无限传递
让温暖无限传递
——表彰营业部员工王雅娜拾金不昧
3月20日,我行收到由太仓市人民银行转发来的感谢信,信中市民王女士对农商行工作人员的拾金不昧表示感谢。
在这个“学雷锋”的三月,这封感谢信让我们的心中更添一丝暖意,可这位活雷锋究竟是谁呢?
据了解,市民王女士3月17日中午来到太仓农村商业银行总行营业部办理医保缴费业务。1号柜台王雅娜帮她办完业务后,王女士不慎将钱包落在柜台外面,内有身份证、银行卡、医保卡及大量的现金。待王雅娜办理下一位客户的业务时,发现王女士遗忘的钱包,但王女士早已离开了银行。王雅娜试图从身份证、医保卡等线索寻找联系方式,但王女士办理的只是现金业务,未留下任何联系方式。王雅娜寻思失主发现钱包遗失后定会回来寻找,故向内勤主管石行长汇报后,先替失主将钱包妥善保管好。3月18日一早,王女士便匆匆赶到总行营业部询问,待工作人员核对无误后将钱包交还到王女士手中时,王女士万分激动,连连道谢,声称自己以为丢了,没想到分文不差。
关于拾金不昧的故事很多,王雅娜捡到的虽然不是什么巨款,但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农商行人的形象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那种“雷锋榜样精神”的具体体现,看到了一位农商行人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品质,看到了一个专业化、职业化、人性化的舒适金融环境。
学雷锋,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不断挖掘和深化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让温暖无限传递!
(总行营业部)
第二篇:传递爱心,快乐无限
传递爱心,快乐无限
-----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同福社区张立军
张立军,男,1978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本科学历,2001年7月参加工作,优秀社工师。2002年组建社区志愿者协会,2012年组建“牵手”志愿者服务队和黑土艺术团,注册成立了黑龙江省首个社会工作事务所。长期以来,他倡导助人自助、奉献社会的社会公众价值理念,用爱心谱写着一首首奉献之歌。
助人自助,与爱同行
2011年6月6日是高考的日子,但对高三学生小强来说却是个悲痛的日子,他的父亲在他参加高考的前一天凌晨因癌症不治去世,这对家境贫寒却品学兼优的他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母亲是二级肢体残疾,无工作无收入,此时的小强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他第一次徘徊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张立军同志得知小强要放弃学业外出打工时,主动介入该家庭,运用专业的社会工作知识,对小强进行心理疏导,教会他心理及情绪控制技巧,使小强以一种放松的心态走进考场,同时妥善地帮助小强处理了父亲的后事。在等待录取通知书的期间,张立军同志多方奔走,为小强筹措学费,经过一个多月的辛苦,共筹得四万多元的学费,解决了孩子上学的经济问题。小强入学后,张立军组织10名志愿者为小强的母亲提供日常生活照
料,解除了小强的后顾之忧。通过两个多月的努力,张立军同志圆了贫困学子的大学梦。
2011年9月6日,社区居民小杰因精神病发作,将家附近幼儿园的玻璃砸碎,社区民警下发了警情通报。张立军同志得知情况后,主动调查了解小杰的基本情况,通过走访邻居、小杰夫妻、电话咨询其外地儿女等,掌握了基本材料,通过多次与小杰接触,与她建立亲密的关系。通过做小杰丈夫的工作,使他认识到是由于自己多年来对妻子的冷漠,对妻子缺少关爱,导致其病情发作。经过一周的努力,张立军同志与小杰及其丈夫共同制订了家庭服务计划——“让爱启航”。
张立军同志以多元因素、优势视角、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运用社会工作个案方法,通过助人自助来完善案主的生态系统,恢复其家庭功能。从认知行为治疗模式入手对服务对象进行心理疏导,并教授其情绪控制技巧、结合多元因素论,修复案主的家庭关系、采用优势视角理论,对案主的宏观系统进行修复、从生态系统理论入手,修复案主的社会功能。考虑到小杰的丈夫还要每天外出打工,张立军同志组织志愿者到小杰的家中,陪她聊天,分散她的注意力,经过三个月的努力,小杰的病情完全康复,爱让这个面临破碎的家庭重新充满了欢笑。目前张立军组建的社会工作志愿者队伍已发展到50多人,爱的阳光撒满了整个社区。
创新服务,甘做嫁衣
随着我国社会快速步入老龄化,社区内的空巢老人、失能老人、“三无”老人越来越多,张立军同志组织社区助老志愿者,为三类老人提供贴心服务,陆续开展了“人间重晚,新春送福”、“弘扬传统,情暖万家”、“学雷锋,助空巢”、“发扬社工精神,提供心理慰藉”、“关心弱势群体,提供优质服务”、“社工志愿者关爱空巢老人”等一系列关爱、关怀老人的服务项目,爱老、助老得到社区广大居民的认可。张立军同志十年如一日照顾“三无”老人董桂芝,除了为她提供柴米油盐,还经常带领社区艺术团成员为老人表演文艺节目、清扫卫生、修理家具等。87岁的田作兴老人是一名退休干部,因得了膀胱癌,卧床不起已五年多了,儿女为老人请了保姆,张立军同志经常带领志愿者们到老人家中看望,陪老人聊天解闷、给老人讲故事、为老人送去生活用品。老人去世后,老人的子女对张立军非常感激。80多岁的李淑芹老人双目失明,张立军同志主动上门为其办理了高龄补贴,同时利用民政政策积极为其争取了一台轮椅,从此老人不再困在家中,可以下楼呼吸新鲜空气。如今,同萨社区的16名空巢老人,在张立军的照顾下,生活不再孤独,志愿者们为他们提供着像儿女一样的贴心关怀。句句问候如同明媚的春光照进老人的心里,点点关心犹如雨露滋润着老人的心田,人性的光芒溢满整个小区。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开展社区志愿活动,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使弱势群体功能得以恢复,社会资源得以整合,社区更加稳定,社会更加和谐。几年来随着社区志愿者活动的影响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社区志愿者队伍,要求加入社区志愿者协会的人也越来越多,包括离退体党员干部、在职人员、社区居民及在校大学生以及社会组织成员。社区内有退休的文艺爱好者以前没有活动场所,张立军同志知道这事以后,多方协调,最后在一个文艺爱好者的家中成立了“文化大院”,如今,随着文艺爱好者的增多,文化大院已经发展成了社区艺术团。社区艺术团不但丰富了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更促进了社区居民业余文化的发展。艺术团成立以来义务为社区居民奉献广场演出三场,特别是2013年举行了同福社区首届文化艺术节,为社区居民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文化大餐。艺术享受使其成为一种精神财富,永留心间。几年来,张立军同志作为一名志愿者,接送过学生上学放学、引导过行人安全过马路、调解过居民邻里纠纷、为下岗职工培训找岗位、为残疾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几年来,张立军同志不计个人得失,提供志愿服务时间达1100小时,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奉献之歌!
爱心传递,快乐无限
2013年暑期,了解到许多家庭夫妻上班、老人不在跟前,孩子无人看护,张立军通过与学校与家长沟通,发起成立了“阳光宝贝”——儿童暑期快乐成长小组,为无人看护的学生免费提供安全看护、作业辅导、亲子互动、朋辈交往、精神成长、健康教育等,“阳光宝贝”计划得到了广大家长和社会的支持,六名假期大学生、十名社区干部、部分家长为小组活动提供志愿服务,十九名小学生报名参加小组活动,不仅认真完成了暑期作业,而且在跳皮筋、丢手绢、扔毽子、老鹰捉小鸡等游戏中锻炼了团队合作精神。大学生志愿者们为孩子们提供作业辅导,还教孩子们古诗、成语、儿歌,孩子们在玩乐与学习中找到真正快乐的童年。通过参观黑土艺术团、使孩子们接受艺术的熏陶,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郊外快乐寻宝让孩子们真切体会到人与自然相互融合、和谐共处的美好感觉;良好习惯培养讲座,使他们充分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一系列的小组活动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相结合,促使学生身心得到健康成长。“阳光宝贝”活动既还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同时志愿服务得到传递。
对于张立军同志来说,偌大的一个社区是他工作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他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空巢老人的眼里,他远胜过自己望眼欲穿却久盼不来的孩子;在贫寒的居民眼中,他又是在危急关头雪中送炭的爱心使者;在家人眼中,他是一个总把别人的家事看重的编外成员;在社会工作者眼中,他是龙
江大地上的一枝独秀,他用无私的爱心和情感编织着一个又一个美丽的花环。2011年8月大庆传媒集团授予他“爱心大使”称号,2011年10月省文明委授予他“黑龙江省第六届好邻居“,2012年3月大庆市委市政府授予他“优秀志愿者”,2012年8月省社区建设领导小组授予他“全省优秀志愿者先进个人”,2012年11月省志愿服务协调小组办公室授予他所在的工作站为“全省优秀志愿服务工作站”。
第三篇:与美德牵手___让温暖传递
与美德牵手让温暖传递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与美德牵手让温暖传递》。
当我牙牙学语的时候,妈妈告诉我,我是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当我胸前佩戴着红旗一角加入少先队时,老师告诉我,我们的祖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明,璀璨瞩目;当我遨游在书海里,那些鲜活的文字和故事又告诉我,如何做一名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少年!作为一名中国人,可以骄傲的事情有太多太多,但让我感到自豪的还是我们的中华美德!
“弟子规、圣人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些耳熟能详的语句传递着中国几千来的传统美德。俗话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美德之间的传递亦是如此。就拿电视上常常出现的给妈妈洗脚的广告,我们可以看到,小男孩儿正是看到了妈妈给奶奶洗脚就去效仿,画面温馨而温暖!也许他还不知道这是孝心,是美德,但我们却可以从中看到,美德就在身边,可能有时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折射出的却是美德的光环,让人的心里如沐春风!
美德是一泓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心灵;美德是一篇乐章,陶冶着我们的情操。然而,历史发展到今天,生活中与中华美德背道而驰的现象却屡见不鲜:新加坡公共场所“禁止吸烟、不准随地吐痰”之类的中文警示牌,曾在电视里回放;几个中学生殴打七旬老人的画面无不令人发指;曾在网上风传的“我的爸爸是李刚”这一颇具讽刺性的帖子,更让人感到中华美德已在这些人身上消失殆尽!
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传承文明、践行美德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一个小小的细节,就能折射出一个人、一个集体、甚至一个国家的荣誉,可见文明美德非同小可!让我们弯下身捡起地上的一片垃圾,用美丽的倩影装点优美的环境;让我们做一次家务,用汗水荡漾开妈妈甜甜的微笑;让我们为班级贡献一次力量,用无私的胸怀灿烂集体的荣誉;让我们让一次座位,用换来的赞叹为社会平添一串和谐的音符!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让我们与美德牵手,把温暖传递,做文明少年,让中华大地遍开美德之花!
谢谢大家!
第四篇:暖晴阳光无限让爱传递活动策划
暖晴·阳光无限·让爱传递
一.活动主题:暖晴·阳光无限·让爱传递
二.活动时间: 2014年10月(具体日期暂定)
三.活动地点:江干区九堡镇敬老院 四.活动目的: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同学们的社会责任心,让同学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得到提高,为老年人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送上对老年人的一份关怀。为老人送去温暖,让他们单调的生活多了一些色彩。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对他们的关怀和帮助。
五.活动口号:“传递阳光、温暖老人”
六.活动人员:艺术与传播学院志愿者大队及学生会其它部门的部分人员
七.活动流程:
1、事前准备工作:
(1)队长负责经费筹集、联系敬老院和学生会其它部门以及接
送车辆。
(2)副队负责联系参与人员并分配任务、购买慰问品、和准备
活动所需物品。附慰问品:水果、糕点、月饼、山楂等)
(3)节目安排形式:写对联、小品、越剧、古筝演奏、舞蹈
(具体节目及排练问题待定)
2、活动安排:
①上午8:00或下午13:00点(再定)在校门口集合,统一坐车前往。
② 学生代表致词(代表再选)。
③ 学生表演节目。
④ 与老人们合唱老歌或革命歌曲、合影。
⑤ 每名学生都要积极地跟老人们聊天,聊天内容可多方面,如问问老人过去的一些有趣的事等。注意倾听,可配合捶背等友好动作。或请老人们教志愿者太极拳等。
⑥ 由工作人员带领参观老人宿舍。
⑦ 打扫卫生。可打扫楼梯、楼道和清理老人房间、被褥等。⑧与老人们握手、合影道别。
⑨11:30或下午17:00点(再定)在敬老院门口集合、返校。
八.注意事项:
1.进入敬老院,见到老人一定要微笑打招呼,这是对老人的一种尊重与认可。
2.与老人交谈时要尽量去倾听他们,引导老人多讲述他们的往事。
3.清扫房间时一定要将物品放回原处,不要改变它们的原来布局。
4.行为举止要大方,注意用语措词,切忌勿大声喧哗。
6.在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自身安全及老人的安全。
7.必须遵守活动时间及安排,服从指挥,准时到达集合地点。
第五篇:让心不再留守 让爱传递温暖
让心不再留守 让爱传递温暖——灌南县关爱留守儿童“四季平
安盒”活动方案
时间:8月中下旬
地点:百禄镇会议室
邀请领导:县供电公司、县妇联、县邮政局、百禄镇党委、政府领导
参会人员:百禄镇35名留守儿童及家长、百禄镇妇联、三口镇妇联、新集镇妇联
活动议程:
主 持 人:县妇联主席杨培芬
第一项议程:百禄镇领导致辞
第二项议程:县邮政局介绍活动情况
第三项议程:请主席台领导发放“四季平安盒”,学生上台领取
或者领导走向学生中发放
第四项议程:受助学生代表发言
第五项议程:县供电公司领导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