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社会调研-山西玉米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山西省玉米产业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一)2011年5期
发布人:jxw 阅读:238次 发布时间:(2011-4-2 10:04:55)
玉米是山西省分布范围最广、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是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的第一大产业,玉米的丰与欠直接影响着山西粮食生产的总水平。近30多年来,随着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山西省粮食产量从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的70.69亿公斤,增加到了2010年的108.5亿公斤,增长幅度为53.48%;而玉米产量则从1978年的27.12亿公斤增加到了2010年的76.6亿公斤,增产幅度达181%,由占粮食总产的25.0%提升到了70%。显而易见,玉米对我省粮食产量的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山西省“十二五”规划粮食保持105亿公斤的发展目标中,玉米生产依然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中之重。为了继续保持玉米在山西粮食生产中的优势地位,进一步摸清我省玉米产业发展的现状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更有效的发展对策,2010年11月~12月,山西省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组织24位玉米岗位专家和综合试验站站长,对具有代表性的35个玉米生产大县进行了深入调研。调研采取座谈会、走访、问卷调查、资料收集等方式进行,调研对象为县农技、植保、土肥、农机、气象部门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玉米种植大户、玉米加工企业、养殖业、化肥农药生产企业、外贸企业、科研单位及农户等,涉及350个乡镇、700多户农民。
一、山西省玉米产业的现状
经调研分析,目前山西玉米产业具有四个显著特点:
1.玉米生态类型与分布格局复杂多样,资源优势与生态劣势并存。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南北跨越6个纬度(北纬33°34′~40°43′),东西跨越4.19个经度(东经110°14′~114°33′),地形复杂,地势起伏较大。山西所处的地理位置、复杂多样的地形及起伏多变的地势决定了气候资源复杂性和多样性。全省气温南北差异较大,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属北方半干旱及半湿润易旱地区,加之各地种植制度、生产条件及人文社会条件的差异,使山西玉米生产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分布格局。全省玉米种植划分为春播极早熟区、春播早熟区、春播中晚熟区、夏播中早熟区四大生态种植类型区及八个亚区,是全国少有的多生态省份。干旱少雨,冷热不均,灾害频发,旱地土壤瘠薄是玉米生产的资源劣势;但光照充足,雨热同步,水浇地及肥旱地地力水平较高却是玉米生产的资源优势。
2.玉米生产规模大,单产总体水平稳中有增,但年际间、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产量“高而不稳”、“低而不稳”现象并存。近年来,玉米种植面积、总产及单产列全国第八、九位,是全国十大玉米主产省份之
一。全省玉米面积、总产及单产均已超过小麦居第一位,是山西粮食生产的第一大产业。同时在不同年际之间、不同生态类型地域之间、不同土壤肥力和生产条件地块之间等玉米单产表现差异较大。已有在小面积实现亩产突破1200公斤的超高产事例,如强盛51号玉米2009年百亩示范平均亩产1224.9公斤,最高亩产1291.8公斤。也有为数不少的亩产低于100公斤的旱薄地低产田。
3.玉米产业已逐步由“一元结构”向“多元结构”转变,但业内不同环节发展不平衡。玉米种植业及饲料加工业发展强劲,目前种植面积已基本稳定在2200万亩上下,总产大幅度提高,带动了饲料加工业及养殖业的发展,玉米籽粒及秸秆已成为猪、鸡、牛、羊四大养殖业不可替代、不可缺少的饲料、饲草来源。特别是甜糯玉米生产已形成稳定的产业链,据不完全统计,我省特用玉米种植已达35万亩,忻州已成为全国著名的甜糯玉米生产加工基地,共有60多家生产加工企业,其产品以甜、粘、皮薄、风味独特驰名全国。但在普通玉米的其它深加工领域发展缓慢,有待加强。流通领域尚未形成正常机制。
4.玉米科技研发已为玉米产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但尚有大量技术问题需要攻关,有不少技术瓶颈有待突破。多年来,我省科技人员在玉米品种、栽培、土肥、植保、农机化等诸多方面研制了大量科技成果与实用技术,为玉米生产的快速发展和生产水平跨上新的台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科技对玉米增产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如在品种方面,我省育成的潞玉13玉米先后通过8省、市审(认)定,2006年以来,省内外累计推广6500万亩。晋单42号玉米通过4省审定,累计推广面积达4000多万亩,在省内推广2000多万亩。最新育成的大丰
26、强盛
51、并单390、太玉1号、益田815等耐密型高产品
种产量已接近或超过先玉335,而抗逆性普遍提高;甜糯玉米新品种晋单糯
41、晋糯8号、迪甜10号等的育成,支撑了我省保鲜加工甜糯玉米产业的发展,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在栽培方面,已研制的“玉米一带三行+渗水膜覆盖+机械化精量播种技术”、“农机—农艺一体化旱作农业综合配套增产技术”、“春玉米二增三改高产超高产栽培技术”等可使玉米单产提高10%-50%。但在如良种与良法配套、农机与农艺配套、品种与农机配套以及一些单项技术领域等诸多方面尚有许多技术问题需要进一步攻关解决
二、山西玉米产业存在的突出问题
1.制约玉米产业发展的自然生态条件。干旱始终是玉米高产和稳产的第一限制因素,我省80%的玉米种植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由于十年九旱,年降水量偏少,玉米产量大面积减产的主要原因是干旱造成的。山西省干旱的特征:一是时间长、范围广、影响大、损失重;二是降水量偏少,地区间分布不均。南部玉米产区常出现伏旱,影响授粉和结实;北部和西部玉米产区常出现春旱,影响播种和出苗。另外,玉米中后期南部高温和北部冷凉区低温也是影响产量提高的重要限制因子。
土壤瘠薄、基础地力偏低是限制我省玉米产量的第二大因素。根据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山西省一级土壤占全省耕地的10.2%,二级土壤占全省耕地的20.1%,三级土壤占全省耕地的42.2%,四级土壤占全省耕地的17.7%,五级土壤占全省耕地的9.8%,二级到五级土壤均不同程度存在土壤质量差、肥力低等问题。全省耕种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07%,其中,有机质含量在2%以上的耕地只占总耕地面积的7.16%,而有机质含量为1%~2%的耕地也只占总耕地面积的32.21%,其余60.63%的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以下,全省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偏低,土壤瘠薄是生产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对于自然资源条件下的干旱问题,只能通过强化农田基本建设,推广蓄水保墒耕作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实施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建设节水型农业体系等来改善,以提高水分利用率,减少或减轻干旱威胁。而深松耕、少耕及免耕技术,增施有机肥,加大秸秆还田力度,合理施肥和轮作倒茬,可改善土壤结构,逐步培肥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2.影响玉米产业发展的主要生产技术及产业经济问题。通过对35个玉米主产县调研,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玉米产业的发展。
(1)品种多,创新不足,示范推广薄弱。全省种植的玉米品种有300多个,有的县销售的品种就达八、九十个,主推品种不突出,造成广大农民群众在选择品种时无所适从。目前,生产上推广面积较大的品种多为省外或国外品种,本省自育品种所占份额较小,仅占三分之一左右。国有科研单位育种研究受经费制约创新明显不足,种子企业缺乏人才和种质资源,因而导致我省育成的突破性品种较少。目前我省品种选育主体是国有科研单位,重视的是出品种,缺乏创新动力,而推广主体是各类民营种子企业,重视的是推广,品种选育与推广存在脱节。在新品种展示、示范工作方面,国有科研单位和种子企业均重视不够,成了一个薄弱环节。
(2)耕作与栽培过于简单粗放,先进技术到位率低。主要表现为:①多数土壤只旋不深耕,耕层过浅。大多数农户连年只旋耕,不深翻,旋耕深度一般只有10~15厘米,土壤耕层越种越浅,犁底层越来越厚,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耕层土壤的理化性状趋于恶化,限制了玉米根系下扎和水分、养分的吸收,导致玉米植株发育不良,最终产量不高。②种植密度偏低、不合理。农民对品种特性认识不足,不是根据田地的肥力和灌溉情况种植,而是盲目买、盲目种,导致种植密度不合理,该密的不密,该稀的不稀。③施肥不科学,肥料利用率低。主要是有机肥施用不足,化肥用量及分配时期不合理, 肥料投入过量与不足现象均有存在,化肥氮磷钾施用比例失调。④秸秆不还田焚烧现象仍十分普遍。
(3)病虫害发生有加重的趋势,对玉米生产构成严重威胁。随着秸秆覆盖、秸秆还田、少耕、免耕、机械深松、密植和增施有机肥等技术的应用以及特殊异常气候的增多,增加了玉米病菌和虫源基数,加速了病虫的传播蔓延,为玉米病虫的发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增加了玉米病虫重发的风险。玉米面积的逐年扩大,轮作倒茬等有效的病虫防控措施无法实施。当前生产中种衣剂质量不过关,用药量不够,针对性不强,以及防治农药、药械落后,也是导致玉米病虫逐年加重的原因。
(4)玉米生产机械化程度低,各生产环节机械化程度不平衡。主要表现为:①土地分散经营限制了机械化发展。②农机与农艺不协调。各地玉米种植模式复杂,品种繁多,种植行距多样化,尤其是套作模式加大了机械作业难度,制约了机械化的发展。③机收瓶颈尚未完全突破,机械作业质量差,损失大。④中耕、除草、追肥、植保等作业机械化程度更为滞后。
(5)生产成本不断增加,种玉米效益得不到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玉米价格有所提高,但生产资料价格和劳动力报酬上涨更快。尽管国家实行了种粮补贴,农民种植玉米的经济效益仍难以提高,低下的效益难以调动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本次五台县调查,种一亩玉米扣除各项费用外收入420元,因间苗、中耕、收获、脱粒等全部手工进行,每亩需投工10个,每个投工也只有42元,比外出打临工每天50元少8元。对盂县5个种植玉米大户的调查发现,种植一亩旱地玉米2008年需要投入313元,毛收入560元,纯收入247元,如果算上雇工,种植一亩玉米一般用工7个,每个工30元,亩收入37元。2010年同样种植玉米,每亩需要投入375元,毛收入720元,纯收入345元,雇工每个工50元,亩收入为亏本5元。
三、山西玉米产业发展的对策
针对这次玉米产业调研中发现的种种问题,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解决:
1.设计出台新政策,改革现行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人才合理流动,使科研单位玉米育种优势和企业的推广优势得到有机整合,发挥整体效益。鼓励国有科研单位育种人员到企业工作,发挥他们的技术优势,帮助企业培养人才,引导育种队伍。但在目前的体制下,为了解除育种人员的后顾之忧,建议政府能够出台保留育种家身份、编制在原单位的政策,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创新积极性。
2.加大玉米科研投入力度,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玉米育种。育种单位要加强种质基础研究和创新,加强育种技术与方法创新,培育适合我省不同生态区种植的新品种,培育突破性品种。对现有品种进行生态区划和品种布局研究,确保现有品种最大限度地利用当地光能水热自然资源。建立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基地,确定主导品种。同时要开展玉米高产创建活动。
3.大力提倡和推广秋季秸秆还田、深松耕、深施肥、旋耕镇压、春直播的土壤耕层改良综合高产技术。推广农民急需的省工节本简化栽培技术,如玉米精量点播技术,少耕、免耕栽培技术,小型农机具作业等。要因地制宜,在原有密度基础上,适当增加留苗密度。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推广现有成熟技术,如“一增四改”等综合栽培技术等。
4.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采取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粮豆轮作等技术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要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做到科学、平衡、经济、合理施肥,因区域、因土壤平衡施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保持土壤养分平衡,确保地力水平不断提高。
5.采取多种途径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加强抗病虫品种的筛选和育种工作,合理调整品种布局和进行轮作倒茬。科学合理选用种衣剂和进行化学药剂防治,推广普及适用的防控技术和辅之以拔出病株、秸秆粉碎还田、中晚熟区适期晚播的农业措施。
6.研究和解决农机作业中存在的质量和效率问题。制定科学合理、相互适应的机械作业规范和农艺标准,有针对性地推广一批适合机械化作业的品种和种植模式。因地制宜,研究多项技术与机具的联动体系,重点放在机械化耕作、精播、精收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不断改进玉米收获机的性能,提高脱皮率,降低损失率。研究适于家庭作业的经济实惠、轻便耐用的多功能小型机械。
7.进一步加大对玉米生产的扶持力度。出台有利于玉米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高种植玉米的效益,调动农民种植玉米生产的积极性。
第二篇:榆林市玉米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调研报告
榆林市玉米产业化现状及发展对策探讨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1-7-26信息来源:榆林市玉米产业调研组
榆林发展玉米产业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农业资源。一是适宜玉米种植土地面积大,包括川、水、滩、旱不同立地类型在内的200多万亩农耕地,适宜种植各种、中、高产玉米品种,种植面积有保证;二是全市常年玉米总产为50万吨左右,在粮食生产中占据半壁江山,玉米生产的丰欠,决定了全市粮食生产的总量;三是日照高、温差大、气候干燥,有利于玉米生长营养积累,产品质量好、经济价值高;四是全市农技部门经过多年玉米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推广,总结出不同品种、立体条件、栽培方法等8个玉米高产技术规程,有力地促进了玉米生产的发展;五是玉米产业化链条初步形成,全市以玉米为主原料的饲料加工企业星罗密布,杂交玉米制种产业化已具规模,成为全国、省内外知名的制种基地。基于上述因素,玉米种植已是我市种粮农民的重要收入,玉米产业也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矿产资源富市、特色农业富民经济发展总体思路中的重要举措,做大做强玉米产业必将带动我市农村经济跨上一个新的快车道。
为了摸清全市玉米产业化现状,进一步提高我市玉米产业化发展水平。调研组通过认真讨论制定了调研计划,确定本调研目的是针对全市玉米生产现状,经济效益及流通、消费、加工情况的系统性调研,分析论证存在问题,提出榆林玉米产业化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具体对策。在调研中调研组成员深入我市玉米主产区的榆阳、定边、靖边、子洲、绥德、神木等六县(区),采用抽样选点现场调查和室内座谈相结合的办法,按照玉米生产水平和区域分布实地走访玉米种植户,考察田间玉米收获情况。对玉米商品流通和消费及加工情况,主要通过所在县区农业,商贸、加工企业了解掌握。此外,结合调研,对全市今后玉米产业化发展的思路、目标等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现将调研结果报告如下:
一、全市玉米种植区域范围扩大,面积增加。
近十年来,随着种植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玉米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特别是地膜覆盖技术在玉米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全市玉米生产上实现了两大突破,即一是:玉米种植区域扩大。全市玉米种植区域范围已由主产的川水地区扩大到北部风沙滩区及定靖高寒塬区因无霜期短玉米难成熟地区。目前玉米种植区域范围已涵盖全市12个县区的东西南北川水、山旱坝、风沙草滩、旱涧旱滩广大区域。二是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全市玉米种植面积已连续多年突破100万亩大关,据统计2005年为142万亩,2006年已达147万亩,占粮食作物总面积16.9%,已在全市粮食安全生产中占具相当重要的位置。
二、玉米产量稳定,质优价高增产增效显著。
我市属春玉米优生区,日照高、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有利于玉米作物营养积累,病虫害不易发生,玉米颗粒饱满,皮薄粉细,产品质量好,经济价值高。据调查统计2005年全市玉米平均亩产量353.9公斤,总产量50.78万吨,占粮食总产量47.9%,总产值5.84亿元,总收入
5.1亿元。其中商品量22.92万吨,调出量17.7万吨,消费量21.15万吨。2006年全市玉米平均亩产量345公斤,总产量52.59万吨,总产值 6.27亿元,总收入5.13亿元。其中商品量13.93万吨,调出量15.54万吨,消费量18.45万吨。目前价格也呈上升趋势,以2005年和2006年相比较,已由每公斤1元,上升到每公斤1.2元。调查组所到之处,农民群众普遍反映,种植玉米
产量稳定,风险较小,玉米质优价高,增产增效显著,是种植户的重要收入来源。
三、玉米种植技术先进,科技含量逐年提高。
近年来,由于全市各级党政部门确立了矿产资源富市、特色农业富民的发展思路,制定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增加了对粮食生产的投入,促进农业科技水平提高,特别是地膜玉米种植有了突破性的发展。据调查2005年省市由于玉米生产科技投入专项资金为667.08万元,地膜覆盖面积70.61万亩。2006年省市用于玉米生产科技投入专项资金756.7万元,地膜覆盖面积84.37万亩。此外,玉米丰产配套技术的应用推广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一,新品种更新速度加快,且趋合理化。据调查目前我市玉米新品种已达到三、五年更新一次,已形成科学合理的区域布局。南部川水地区以登海9号,沈单10号、丹玉13号为主,山旱坝地以中单2号、丹玉13号为主,北部风沙滩区以登海11号、沈单16号、三北6号、哲单7号为主,定靖高寒塬区以科海8号,四单79号、登海9号、哲单7号为主,旱滩旱涧地以中单2号,哲单7号、陕单911为主。其二,耕作技术。玉米主产区榆阳、靖边、定边等县区已实现耕翻机械化、点种机具化、种植规模化。玉米种植密度已由2000-3000株/亩,提高到3500-4500株/亩。并配套日趋完善的催芽早播、宽行密株、宽窄行栽培、立体栽培等技术。其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全市自1997年开始,实施玉米测土配方、平衡施肥工程,以氮磷配合,吨产田模式应用推广。2005年玉米测土施肥面积为16.5万亩,2006年达25.72万亩。其四,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我市玉米病虫害以地下害虫、玉米螟、玉米红蜘蛛、玉米大小斑病、玉米黑粉病为主。多年来,由于全市农技植保部门大力推广应用抗病玉米新品种及高效低毒低成本化学和生物农药防治,大大压低病虫害造成的损失程度。目前,因地下害虫造成的玉米缺苗断垅现象已少见,其它病虫害的损失率已降至3-5%以下。其五,地膜玉米科技含量逐年提高。地膜覆盖方式已由玉米起高垅覆膜改进为旱滩地平覆膜、下湿盐碱地低垄覆膜、旱坝旱涧地单双沟宽行密株及滩、塬区较大面积的机械覆膜。地膜玉米种植已步入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玉米种植的科技投入和科技含量达到历史以来新水平。
四、玉米产业链条初步形成规模
近年来,在各级党政领导部门的重视下,全市玉米产业链条已初具规模,其主要体现在玉米生产推动了畜牧业产业化,玉米生产带动了农村中小型饲料加工企业发展,玉米制种业促进了玉米产业化发展。同时玉米生产也为农产品流通及相关行业增添了活力,延长了产业链条。
1、玉米生产推动畜牧业产业化进程。在我市北部风沙滩区玉米主产区,采取种植业协调养殖业同步发展,以种植玉米推动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反过来又用养殖业来推动玉米种植业上新台阶的大量事例表明,这是玉米产业做大做强的一条必经之路。据调查,榆阳马合镇即是玉米产业“一乡一业”的典型。马合镇现有全镇农耕地3万亩,近三年来每年玉米播种面积已稳定在2万亩左右,占农耕地的67%,全镇人均种植玉米面积2亩,其中地膜玉米占70%以上,全镇种植玉米农户覆盖率95%以上,玉米平均亩产已稳定在800公斤左右,以2005年为实例,马合全镇种植玉米19980亩,人均1.9亩,平均亩产800公斤,总产1.6万吨。全镇人均养猪15头,年均出栏10头;人均养羊6只,出栏2只。据调查地膜玉米每亩投入成本包括地膜、化肥、种子、农药、水费等300元,平均亩产值800元,亩纯收入500元。全镇人均纯收入在种植玉米上为950元,在养殖业上为2480元(其中养猪2000元,养羊480元),以养殖业人均纯收入的一半归于玉米种植,即是玉米产业推动农民人均纯收入合计为2190元。2005年全镇人均纯收入为3080元,玉米产业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1%。该镇马合村,有农户315户,1476人,劳动力900个,农耕地4500亩,其中种植玉米3500亩,全村年出栏猪1.2万头,出栏羊2700只,该村2005年实现人均纯收入3200元。玉米既是粮食作物,又是饲料作物。玉米大量种植使养殖业空间迅速提升,猪羊牛养殖业的飞速发展,有机肥料源源不断。在风沙滩区大量施用有机肥,使土壤有机质不断增加,质地不断改善,地下水资源也随之充沛,形成生态环境良性循环,致使我市北部风沙滩区玉米主产区成为全市的粮仓,也同时推动该区域的畜牧产业化进程。
2、玉米生产带动了农村中小型饲料加工企业的发展。目前,全市玉米主产区各县、乡镇、村,以加工玉米为主的农户小型饲料加工厂处处可见。小型饲料加工厂投资小,成本低,收益好。现仍以一户一台饲料粉碎机为主,操作工艺简单,随用随加工,并配入混料,增加了养殖业科技含量。据调查统计截止2006年全市有中型饲料加工厂10个,固定资产2715万元,产品类型包括颗粒型、粉型,生产与混合料等产品,年加工能力117550吨,加工量为86712吨,加工玉米量30192吨,产品销售量81309吨,销售收入20644万元,利润总额2310万元,从业人员达338个,销售范围除本市外,已涉及宁夏、甘肃、青海、山西、内蒙和延安等省区。
据调查我市绥德天鹏畜禽(集团)有限公司,创建于1994年,通过十多年创业打拼,已发展成一家集种禽推广,饲料生产、兽药销售、禽蛋运销、技术服务,科技培训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化农牧集团企业。公司现有资产1000多万元,年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拥有员工160多名,是陕北最大的饲料生产企业,已拥有天鹏和世纪金鹏两品牌,生产鸡、猪、牛、羊、鱼、兔六大系列,四十多个品种的混料、浓缩料,全价料、颗粒料,其产品畅销省内外,并连续几年销售突破1.8万吨,跻身于全省同行业十强。此外,定边县饲料公司,榆阳区农丰股份有限公司,民利饲料厂等以加工玉米饲料为主的中型企业,其生存发展都离不开当地玉米生产的带动和支撑。
3、玉米制种业促进了全市玉米产业的发展。我市广阔的土地资源,充足的光照,天然的隔离屏障,齐全的排灌设施,加之病虫害少,储藏条件好的自然条件,使我市成为全国、全省优良的玉米制种基地。据统计,2005年全市玉米制种基地面积为3.698万亩,平均亩产400公斤,亩产值995.8元,亩投入183.3元,亩收入812.5元,品种包括:澄海系列、丹玉
13、中单2号、户单4号、沈单
10、苏玉系列、K系列。2006年全市玉米制种面积4.488万亩,亩产量387公斤,亩投入214.3元,亩收入753.9元。除为全市提供充足、保质,高效的玉米良种外,销售区域已遍及东北、华北、西北等十多个省市。玉米制种产业已成为榆阳、靖边等县区的农业支柱产业,也促进了当地玉米产业的发展。
此外,目前全市已有90多个玉米经销商把产品销往四川、宁夏、广东等省区,商品率逐年提高,玉米生产为农产品流通和相关的运输,集贸等行业注入活力。
五、玉米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调研组全体成员认为,目前在我市玉米产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玉米产品价格低迷,生产资料上涨成本加大。据调查,今年玉米每公斤价格为1.2元,较前两年的1元略有所上升。但是,玉米种植投资成本较大,特别是玉米种植大户普遍反映种粮种玉米不合算,不如外出打工挣钱。生产资料成本较前两年相比上涨幅度较大,如地膜由每公斤8元上升至13元,涨幅为62.5%,碳铵由每袋22元上升至26元,涨幅为18.2%,农药种子也只涨不降,加大了玉米生产成本。
2、加工技术落后,玉米产品附加值低。全市的玉米饲料加工企业虽初具规模,但加工设施
简陋落后,一机一厂现象普遍存在。玉米深加工技术仍是空白,玉米产品附加值低。
3、玉米品种多乱杂现象仍需改进,农民自发盲目引种时有发生。目前全市玉米品种区域分布虽日趋科学合量,但一些玉米产区仍存在着主次不分(主栽品种和搭配品种结构不合理)和品种多,相应的栽培技术不配套等现象。农民自发的引种,具有一定盲目性,也造成因品种不对路,高产不稳产的后果。
4、玉米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种植大户劳动强度大。除耕翻机械和部分滩区点种采用人工滚简点籽机和畜力覆膜机外,玉米田管、收获,脱粒等工序仍是人工作业,特别是十亩以上玉米种植大户均反映种玉米劳动强度大,迫切需解决玉米生产上的机械化作业问题。
5、玉米产业科技创新差,新技术覆盖率低。据有关资料介绍,全国常年玉米播种面积为4亿亩,为第二大作物,平均亩产350公斤,吉林省为全国玉米第一大省,其玉米总产量占全国1/7,商品量占全国1/4,库存量占全国50%,前三年该省半干旱地区玉米平均亩产已达450公斤,拟提高至550公斤。我市玉米平均亩产接近全国玉米平均亩产水平,但距吉林省玉米单产相差100公斤。调研组认为我市玉米产业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其潜力巨大。玉米单产水平和栽培加工技术创新能力较差,包括新品种应用、地膜覆盖、立体栽培、玉米连茬丰产等技术覆盖率低,需下大功夫推进。
六、玉米产业发展思路、目标、对策和建议。
大力发展玉米产业对全市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通过调研、探讨提出今后玉米产业发展思路、目标、对策如下:
1、思路。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引进玉米新品种、高新栽培技术和深加工技术为重点,稳定玉米种植面积,提高玉米单产和产品综合利用能力,充分发挥玉米产业在全市粮食生产中半壁江山的地位。
2、目标。通过科技创新,力争三年内赶超吉林省玉米平均单产450公斤水平,扶持玉米产业龙头企业,增加玉米产品附加值,实现玉米产业化新突破。
3、对策和建议。
(1)建议玉米主产区各县、乡镇加大新兴玉米产业扶持力度,从政策和资金方面倾斜,将种植玉米补贴增至10-20元/亩。并对购买玉米新品种和农机具给以财政补贴。
(2)加大玉米生产科技创新投入,建议设立市县级合办的万亩玉米吨粮田示范区,辐射带动玉米全市单产水平上新台阶。
(3)积极支持玉米主产区筹建玉米农民协会,做好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实现玉米生产、销售流通渠道畅通。
(4)扶持玉米饲料加工龙头企业,协调种、养殖业均衡发展,规范农村中小型饲料加工厂生产,提高加工企业科技含量。
(5)组织外出考察调研,引进玉米深加工技术,改变玉米传统粮食作物地位,加快玉米向工业原料转化步伐,实现玉米粮饲兼用一体化生产。
第三篇:镁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镁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前言
在目前资源、能源和环境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紧约束的大环境下,推动开发轻质结构材料——镁,已成为近年国内外研究和产业发展的热点和重点,镁合金的优异性能和产业化、市场化前景,使其成为公认的21世纪绿色工程材料。而运城镁产业多年来已经形成了较好的产业基础,因此,研究镁产业的发展,对推动运城产业转型,具有特殊意义。
一、镁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镁是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其密度只有1.74克/立方厘米,仅相当于铝的2/
3、钢的1/
4、铜的1/
5、钛的2/5。镁的应用主要集中在镁合金、稀土合金、阴极保护材料、金属还原剂和化工等方面。其中镁合金的应用前景最为广泛,镁合金是以90%左右的金属镁加入铝、锌、锰、稀土等其它元素组成的合金。由于镁合金具有较好的加工性能、重量轻、屏蔽性良好以及较强的抗震减噪性能,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国防军工等领域。同时,由于镁合金具有极强的可再回收利用特性
1、镁产业发展的优势
一是性能优势。镁属于轻金属,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是目前实际应用的最轻的工程结构材料,也是重要的功能材料。是减重、节能、环保、健康的优异材料。镁是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其密度只有1.74g/cm3,仅相当于铝的2/
3、钢的1/4,铝的2/3,,铜的1/5, 钛的2/5;镁的比强度和比刚度高;耐冲撞,阻尼吸震性能极佳;镁合金抵抗震动及降低噪音的性能特佳;镁的散热性佳,极适用于高散热要求的电子产品;此外,镁合金还具有电磁屏蔽性能优异、摩擦时不起火花、热中子捕获截面小、液态成型性能优越、切削加工和热成形性好、易于回收利用等一系列的优点。
二是资源优势。镁是地球上储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镁矿资源种类繁多。我国材料界泰斗师昌绪先生认为:“镁是包括海洋在内地球表层最为丰富的金属元素,在诸多金属趋于枯竭的今天,大力开发金属镁材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中国是世界上镁矿资源最富有的国家,丰富的镁矿资源为中国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最可靠的资源保障。
三是环境优势。镁及镁合金是环境友好型的材料,镁在其生命周期中对环境的贡献远远大于其一次性生产过程中的负面影响。在生产过程,污染可有效治理,废物可利用,中国镁冶炼企业首创的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模式极大地改善了环保条件,镁工业逐步开始走上清洁生产之路;在使用过程,镁的轻量化性能优异,对节能和减排贡献大。镁合金在交通工具中的应用,在降低油耗的同时,尾气排放也将大幅度降低。镁合金应用于汽车还可以改善车辆的设计,提高车的性能和舒适性。若再考虑镁合金在摩托车、列车和其它交通工具上的应用,其应用将可为国家减少的油耗和污染排放十分可观。在回收环节,镁可以反复回收使用,每次所需能源只是原生镁的5%,能耗进一步降低。
四是价格优势。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化生产,原镁生产的能源和原材料消耗一直呈不断下降趋势。金融危机以来,镁价格又出现理性回归,目前镁价格与铝价格之比维持在1.02-1.15之间,大大低于专家公认的1.3的水平。与其他铜、锌、塑料材料相比,性价比也明显提高,这使镁的扩大应用有了极好的前提条件。随着镁合金领域若干关键技术取得突破,这种价格优势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应将更大的得到释放。其未来的潜在价值在当前被明显低估,增值空间也十分巨大。
2、镁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镁合金的诸多优势以及其生产过程具有“一次生产、终身清洁”的优点,具有广阔的发展展前景。
我国材料界泰斗、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师昌绪先生指出:“镁是包括海洋在内地球表层最为丰富的金属元素,在诸多金属趋于枯竭的今天,大力开发金属镁材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随着交通工具轻量化、节能减排等理念的深入人心,镁合金产业将迎来高速发展的机遇。美国战略研究表明,当镁合金及其加工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镁在汽车上的应用将达到100-200公斤,由此造成的汽车减重可达10%-15%,油耗可减少6%-10%,不但降低能源消耗,并相应减少污染排放。此外,镁合金应用在手机、电脑、摄像机及电动工具等便携式产品上,不仅节能降耗,而且轻便美观。根据国际镁协预测,未来十年国际镁合金的需求量将会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中国对镁合金的需求量,随着汽车、高速列车、城轨的快速发展,需求量将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
总之,可以说镁材料的应用和镁产业的发展发展是全球潮流,中国机遇,是国家战略、科技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必然结果。大力发展镁产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我国材料工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我市镁产业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
运城金属镁产业从上世纪80年代在全国率先起步,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全市重要的特色产业,是全国最大的金属镁及镁合金生产基地,在世界上也占据重要地位。2012年,全市金属镁产量14.9万吨,占全省的65.35%,全国的23.28%,世界的19.8%,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6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2.9%。
(一)运城镁产业基本情况
镁及镁深加工产业是我市重要的新兴产业。多年来,我市依托全省丰富的白云石资源和煤炭、电力优势,镁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目前,运城市共有镁生产企业30家,原镁产能57万吨,镁合金产能20万吨,深加工能力6万吨。主要分布在闻喜、稷山、万荣、夏县、盐湖区、绛县等,其中闻喜县镁企业相对集中,占到了全市镁企业的近一半,无论在规模、技术水平上都占有绝对优势。
2010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镁业分会统计的64家镁冶炼会员企业中,原镁产能、产量前10名,山西占到6家,运城占到4家,产量均在1万吨以上,全部为闻喜镁企业,分别是山西银光镁业集团、闻喜县八达镁业、闻喜宏福镁业和闻喜瑞格镁业。特别是我市银光镁业集团多年来坚持不懈在镁深加工上做文章,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平台,积极扩大产学研合作,先后建成镁合金、压铸、板材、挤压型材、连续铸锭、镁合金汽车轮毂等多条生产线,开发出了航空航天、兵器镁合金零部件、纺织机械型材、高速列车型材、汽车轮毂、摩托车轮毂、电动工具等一系列新产品,并投入批量生产,银光集团军已经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品种规格最全的全产业链的镁及镁合金产品生产企业,也成为运城乃至全国引领镁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
(二)运城市发展镁及镁深加工产业具有明显优势 一是原料储备丰富。白云石是原镁生产的主要原料,我市已探明稷王山、中条山多处白云石储量约20亿吨,可开采储量约10亿吨,并且品位高、杂质少、易开采。以年产30万吨原镁的生产规模计算,每年白云石用量300万吨,可满足生产300年。
二是初步形成专业人才队伍。我市原镁生产起步早,加上银光集团深加工技术上积累,具有企业多、规模大,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培育出了一大批熟悉生产装备、技术、工艺的熟练工人、技术人才和管理团队,三是技术工艺先进。在原镁生产上,双蓄热式还原的精炼工艺国内领先;在镁合金深加工上,形成了镁合金、镁合金板材及挤压型材、镁合金轮毂等系列产品。银光集团有全国镁行业中唯一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镁合金关键技术及工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中心;拥有专利30余项、核心技术20多项;银光集团是镁行业标准委员会成员单位,参与多项国家标准的制定、修订;银光集团承担了国家863、国家支撑计划等待20多项国家、省级项目,多项技术国内外领先,其中有两项技术分别获国家和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我市整体技术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四是产业布局相对集中。我市镁及镁深加工产业呈现集群化发展趋势,初步形成了以闻喜、稷山、万荣为中心的“镁三角”。涌现出银光镁业、华宇实业、金星镁业等10多家重点企业,其中,闻喜银光镁业是“国家级镁及镁合金产业基地”。
五是市场交易平台逐步形成。由于运城金属镁产业起步早、规模大、销售网络成熟,目前中部、西部包括陕西、宁夏的金属镁,都是利用闻喜现有的营销渠道进行产品销售,我市已经成为中国北方的镁交易中心。
(三)镁行业产学研合作取得丰硕成果。多年来,我市镁企业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不断提升镁工业科技创新能力,尤其闻喜银光镁业集团,已与清华大学、中科院长春应化所、金属所、西北工业大学、重庆大学建立了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同时,为加快提升我市铝镁工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市政府与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联合成立了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运城分院,由运城分院、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闻喜银光镁业三家单位联合在西安阎良建设高性能镁铝合金产业化应用研究中心,在闻喜银光镁业建设产业化基地。目前合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四)运城镁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全市金属镁及深加工产业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制约着镁产业的快速发展。
一是原镁冶炼成本优势逐渐丧失。近年来,随着煤、电等资源成本的增加,全国镁冶炼向陕西、内蒙等具有资源优势地区发展。目前,陕西已发展到24家,规模接近运城,内蒙发展到7家。陕西神木地区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煤-焦-镁产业链,利用焦炉煤气冶炼金属镁,成本比我市低2000元/吨左右。
二是镁合金生产仍存在不少技术瓶颈。与铝合金相比,镁合金要替代铝合金得到广泛应用,还存在很多技术瓶颈。如铝合金已开发出几百个牌号,而镁合金只有几十个牌号。镁合金板材是镁合金中最高档产品,在航空、交通运输、国防工业等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而传统的镁合金板材主要采取热轧和挤压方法生产,工艺流程长、成材率低、成本高,是镁合金大量应用中的主要产业瓶颈。
三是镁合金加工专用设备缺乏。当前镁合金加工大多采用铝合金设备,但镁合金与铝合金存在若干特性差异,使得镁合金表面质量和内在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
四是产业结构亟待转型。全市镁产业主要以低端原镁材料生产为主,以资源性产品出口为主,以简单的初级加工为主,高端深加工产品的研发投入不足,高附加值产品亟需开发,并亟需提升转型。
五是镁合金制品成本较高。与铝合金相比,镁合金塑性成型加工难度大,比铝合金加工成本高,如铝板材价格在3万元/吨,而镁合金薄板价格达15万元/吨,镁合金挤压型材价格也达4-10万元/吨,这在很大程度上拟制了镁合金的推广应用。
三、当前制约镁产业提升和镁应用的主要障碍
当前,我市和全国一样,镁产业面临的突出的障碍和问题是: —在国家及政府层面,镁合金及其产品的研发缺乏系统性规划,研发资金投入不足、研发内容涵盖面有限。镁材料应用和镁合金产业的战略和规划还未能明确和细化。推广应用较难,政府引导不够。
—在市场层面,已有的镁合金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未建立成果共享机制,产业化应用较少,产学研用还未能有机结合。镁行业还是以生产和出口原镁及镁合金初级产品为主,镁合金深加工产品产量不到总产量的20%,出口的镁合金深加工产品不足出口量的5%。
—在行业层面,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对镁合金应用的认知有差异,前瞻性不够,行业间缺乏有效协同和协调,难以启动和实施大的推广项目,镁合金产品标准体系不完善,汽车能效和轻量化标准门槛还有待提高,以上原因导致镁合金应用一直处于徘徊局面。
—在企业层面,镁合金产业化及应用开发的投入不足,以民营中小企业为主的投资主体科技创新的实力不强,风险准备不够,难以推动镁作为新材料的替代和建立新的材料开发应用体系。由于国内镁合金应用有限,在汽车等领域扩大应用的进程进展缓慢,产量难上规模,订单批量小,导致生产加工成本偏高,出口量又出现下降,全国镁企业产能利用率不到50%,镁及镁加工企业普遍效益不佳,镁及镁合金企业举步维艰。另外产业集中度低,规模小而散,人才缺乏、大部分企业没有竞争力。
四、我市镁产业发展的思路和目标
1、发展思路
我市镁产业发展的思路是要紧紧抓住国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遇、以资源、区位、产业优势为基础,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为重点,以体制创新、环境创优为动力,以集聚高端人才、引进紧缺人才、培育创新人才为支撑,充分发挥大企业集团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投资融资、技术创新和项目推进的作用,加快推进镁产业向园区集聚、向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推动镁产业总量扩张、结构优化升级,将运城建成全国最大、竞争力最强的镁产业生产基地。
2、发展方向
按照我市发展镁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自主创新和产学研相结合为动力,加快提升现有镁冶炼技术工艺装备水平,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实现原镁清洁文明生产;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实现关键共性技术的突破,建设高水平的镁合金深加工生产线,扩大镁及镁合金的广泛应用,逐步实现以原镁生产为主的粗放型经营向高端镁产品、高科技含量的镁合金制品的转变;
3、发展重点
通过市场开拓和技术创新,以面向汽车、高速列车、航空航天军工三大领域为重点,建设高强高韧镁合金、宽幅板材、大截面型材、铸锭、压铸、砂型铸造、汽车轮毂等生产线,建成以银光集团为龙头的闻喜镁合金制品加工园区,真正建成全国最大、品种最全、技术先进,镁产品生产基地,并不断完善建设市场机制,形成全国最大的镁及相关产品的交易中心。通过推动运城市镁产业的发展,带动全市相关产业的发展。
五、几点建议
目前,运城的镁产业发展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基础,但是也面临着转型的巨大压力与挑战,产业自身发展也存在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比如技术及装备落后,加工成本偏高,国家政策扶持不够,缺乏相应的标准等。这些问题有的靠企业自身努力可以得到解决,有的则需要市、省、国家层面去落实解决。为加快我市镁产业的快速发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建立促进镁工业发展的产学研合作联盟。关键技术难以突破,是制约镁工业发展的主要难题,技术难度与研发实力之间的巨大反差是仅靠资金投入难以弥补的,也是企业无力做到的,需要省级,甚至国家级研发团队介入,建立科技创新平台,加大科技研发工作力度。建议省、市政府以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运城分院为牵头单位,以银光镁业为产业发展基地,积极联合国内知名院校等科研单位,把镁合金应用作为重大科技专项,拨付专项资金,专门用于镁合金的技术攻关和新产品开发,争取早日取得突破。
2、建立镁合金精深加工产业园。建议省、市政府把镁产业作为我省、市的一个特色产业重点加以倾斜扶持,以我市闻喜县银光镁业集团为龙头,加快建设闻喜镁合金精深加工产业园,使其成为镁产业科技研发、新产品孵化、应用推广的产业化基地。政府要加大投入,吸纳外地客商、企业入驻园区,共同推动我市镁产业快速发展。
3、积极争取扩大镁合金应用领域的国家政策。建议政府积极与国家相关部委沟通协调,建立国产车辆镁合金新产品及轻量化的补贴机制和奖励机制,参照对节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方式,将单车使用镁合金材料质量超过一定水平的节能示范性汽车列入节能汽车推广目录,在采购环节给予补贴,对制造企业的研发给予奖励,对摩托车、电动自行车使用镁合金也可以采取类似的鼓励政策,以此大力推动镁合金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政府要积极组织镁合金汽车轮毂的示范应用,镁合金汽车轮毂对乘用车节能效果明显,但真正大面积推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建议省市政府制定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通过加强与汽车行业协会的沟通,争取能够在城市出租车上进行小批量试用,成熟时再进行大面积推广。
4、促进与大企业、大集团项目合作。如富士康科技集团是专业从事电脑、通讯、汽车零部件等生产的高新科技企业,具有雄厚的科技研发实力和市场开拓能力,目前年深加工原镁4多万吨;抓住发达地区产转移的机遇,不断创优环境,加快推进与大企业的战略合作,不但可以充分发挥大企业的资金、市场优势,实现互利共赢,更能带动我市镁产业发展提升到一个更高水平。
5、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中小企业投资和年青人来园区创业。镁产业涉及领域很广,有许多新产品市场非常广阔,附加值很高,亟需开发;比如休闲运动器材、儿童用具、医疗器具、家饰产品、旅游工艺品以及精密铸造、精密锻造,只要用心去做,小产品可以打出大市场,做成大产业。
第四篇:香菇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西乡县大河镇
香菇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论 文
学 校:西乡县农广校 班 级:2011级
专 业:农业技术推广 姓 名:张 峰
二〇一三年七月八日
西乡县大河镇香菇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香菇产业是加快西乡县大河镇农业结构调整步伐、增加农民收入的一个新兴产业。通过分析该镇香菇产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优势,提出了推进大河镇香菇产业快速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香菇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优势条件;对策;西乡大河
一、发展现状
西乡县大河镇下辖12个行政村,截至2009年仅有按板镇种植香菇,种植农户30户,共种植香菇2万袋,总产鲜菇160斤,产值8万元,菇农共计获纯收入6万元,农户最高收入达0.2万元。目前,西乡县大河镇栽培种植的品种有135、939、9608等5个,其中以939品种产量最大、效益最好。食用菌人工种植过去在大河镇一直是空白,香菇是大河人工种植的第1个食用菌品种。
2010年,在冬季农业开发中,县委、县政府为了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加快该县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为农民寻找增收新途径,引进香菇订单生产试种,当年引导农户生产种植了10万袋,总产值32万元,平均产菇0.38 kg/袋,产值仅1.52元,纯收入0.22元/袋。造成产量低、效益差的原因是因为技术人员对该镇的自然环境和气候缺乏充分的认识,照搬照抄福建的种植管理技术,致使菇农在种植管理中出现了问题,且公司在收购中不严格执行标准,压级压价,严重挫伤了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但有少数几户种植成功,香菇产量平均0.52 kg/袋,产值达2.08元/袋,纯收入0.78元/袋,效益达到了香菇种植较好的中上等种植水平,极大地增强了政府发展香菇产业的信心。
2012年底,政府又引进了袋料香菇种植,并签订了2年的发展合同。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组织香菇生产。同时,政府组织当地农业科技人员到外地参观考察、学习,回来后协助进行生产管理,组织发动群众。这期间,香菇种植曾一度发展到了6个村150户农户中,最高年份曾发展到了120万袋,产量126 吨,产值226.8万元,纯收入58.8万元,平均纯收入0.49元/袋,香菇产业呈现出兴旺、快速发展的势头。但是,由于种植管理技术较好的农民组建起来的,经济基础薄弱,在大量香菇产品涌到收购点时,根本无法组织大量资金按合同收购;加之缺乏有效的大批量的销售路子,资金周转困难,出现了“打白条”现象,诚信受到了菇农的质疑,使香菇产业跌入低谷。但是通过连续3年的发展,广大香菇种植户的种植技术已趋于成熟,出菇量和品质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并培育出了一批从菌种选育、生产到栽培技术的本地农业科技专家。大河镇香菇在全县有了不小的声誉,部分县市纷至沓来取经学习。
2011年,投入了大量资金,购买了相应的设备,建起了香菇生产基地,建起了冷库。至目前香菇产业逐步跨入了正轨,并形成了一条产供销为一体的生产销售网络。几年来共计种植香菇60万袋,共计产鲜菇326吨,其中县内销售200吨,总产值230万元,县外销售126吨,销售收入达89万元。但菇农产值仅为200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一)菇农发展资金不足,技术力量不成熟
香菇生产工序多,辅料多,运距远,是一项消耗型的产业石油价格不断上扬,成本高,达1.6元/袋。由于受技术条件的制约,在辅料的替代产品攻关能力方面力不从心,难于在短时间内降低成本。西乡县大河镇香菇种植采用高架棚栽培技术。高棚架栽培效益好,投入产出比高,但一次性投资较大大部分农户投入较为困难;加之香菇市场价格多变,风险比较大,农民不敢冒险投入,从而限制了香菇生产快速发展。大部分菇农未接受过相应的专业技术培训,加之农民文化水平低,接受能力低,未能全面地掌握技术,影响了香菇产量和质量,使产业效益未显现出来。
(二)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大河香菇产业发展一开始就以企业带动起步,但引进的公司、企业规模小,经济实力薄弱,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低,有的不是以发展壮大自身为目的,只是来进行投机生意,无法带动香菇产业走上一个更高的台阶。公司没有长远发展目标,只顾自己眼前利益,压级压价,严重挫伤菇农的积极性,导致香菇产业发展徘徊不前。
三、发展香菇产业的优势条件
(一)优良的气候环境条件
西乡县大河镇位于西乡县的西南部,地处巴山腹地,两省三县交界处,东邻镇巴县永乐乡、大池乡,南与四川省通江县空山乡接界,西连南郑县白玉乡,北接本县左溪乡和骆家坝乡。距县城105公里,全镇总面积39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980米,平均年降雨量1300毫米,境内峰峦叠翠,山水秀逸。大河镇位于低纬度地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干湿季分明。境内山高谷深,相对高差大,地形波状起伏,地貌类型多样复杂,形成了暖温、亚热、热3种不同的气候类型和“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特点,立体气侯、立体农业十分显著。境内气候温和、降水充沛、雨热同季。年平均温18.5 ℃,最高26.3 ℃,最低13.2 ℃,月均温≥10 ℃有365 d,日平均≥10 ℃的积温6 781 ℃,年均降雨量1 279 mm,年相对湿度为77%,年日照时数2 064.6 h,平均日照5.66 h,无霜期达340~365 d,特别是11月至翌年4月,月平均温在13.2~20.2 ℃;境内无工业大气环境污染;优良的气候环境条件非常适宜香菇的生产和发展。
(二)丰富的原料资源
大河镇幅员面积392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91.71%,自然常绿阔叶植被保存较好,乔木层、灌木层次清楚,有着丰富的常绿原生黄栎、青冈栎、山茶花、麻栗树、水冬瓜树、野樱桃等树种,是发展香菇产业的优质原料,资源丰富,只要采伐得当,不但不会破坏生态,还会促进林产业发展,达到充分利用林业资源、为人类造福的目的。
(三)独特的区位优势
大河镇的独特区位,在对外开发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两省三县交界处,东邻镇巴县永乐乡、大池乡,南与四川省通江县空山乡接界,西连南郑县白玉乡,是西乡西南部通往外县及外省的重要门户,虽然该县香菇产业起步较江浙沿海地区晚、规模小,但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大河镇的香菇产品在价格竞争中占据了先机。
(四)良好的发展基础
大河镇香菇种植有4年的历史,产业发展从开始就得到了各级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采取行政之手与市场相结合的运作手段。从行政上成立了香菇产业领导小组,专人负责,宣传发动,积极协调林木采伐,组织专门的技术人员到外地参观考察、学习栽培技术,负责香菇的生产技术指导;市场运作方面引进、支持汉中市外具有一定种植技术、营销经验和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企业或个体来大河开发基地,进行订单生产。经过几年的努力培育出了一批高技术的科技人员队伍,他们可解决生产环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具备了二级菌种的大规模繁殖技术及生产能力,能保证香菇产业所需的大量菌种,香菇产量产值得到了逐年提高,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示范带动能力显著增强。因而,发展香菇产业有良好的技术及栽培基础。
(五)优惠的政策环境
政府采取协调低息或无息贷款,无偿使用国家闲臵的公共设施等措施,扶持引进的香菇企业和种植大户,调进各种香菇辅料,预先给带动起来订单生产的农户先期赊用,交菇时分批结款,为各菇农解决了生产中资金周转难的问题。同时,出台了香菇种植户进行香菇种植时必要的林木、简化采伐办证手续、菇农无需交育林费、育材费由香菇企业统缴纳等对菇农有利的一系政策。
四、发展对策
(一)加大投资力度,增强香菇产业发展后劲
香菇产业化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如技术研发、推广、广告宣传、行政执法等工作都需要资金投入。要继续积极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制定更多有效的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和外来资金投入镇沅,进行香菇产业化开发。财政今后要采取对企业和基地农户贷款贴息的办法,支持香菇产业的发展。积极争取各级金融单位资金支持,确保香菇产业有足够的经费投入,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推进香菇标准化生产,提高质量,增加效益
香菇对生产管理的要求极其严格,从育种到栽培、产品干燥,一个小的环节出问题,都会产生不良后果。相同的品种,县(市)乡(镇)村和菇农之间,产量有多有少、质量有高有低、效益有大有小,究其因之一就在于标准化生产的水平不同。要迅速扩大香菇发展规模,应把工作的着力点转移到标准化生产上来,这就应认真制定和完善标准化生产规程,通过各种渠道和载体广泛宣传规程,让菇农家喻户晓。层层培育示范大户,用典型引路,让事实说话,靠示范的力量启发、引导和激励菇农。聘请和组织专家学者,有计划地对基层干部、专业人员、示范大户和广大菇农进行培训。定期检查标准化生产实施情况,及时总结和交流先进经验。对新菇农,应力求使他们有一个较高的起点。对老菇农,应创造条件让他们开眼界、长见识,从而自觉自愿地接受标准化生产。在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的同时,努力打造镇沅香菇品牌。积极引进、研制和推广拌料、装袋、打孔、烘干等生产机械,用机械化保证和促进标准化。还应坚持不懈地积极努力,逐步实现与国际标准的对接。
(三)强化科技服务
要立足于科技创新与科技推广,在品种选育、标准化配套技术研究、菇品加工储藏、新材料开发(如辅料的替代产品的开发)等方面深入研究,探索对策。要加速品种选育和栽培模式的革新,直接减少菇农损失,提高栽培效益,服务菇农,增加收入。
(四)扶持香菇合作组织
要尽快成立镇香菇协会,将真正关心支持香菇产业的单位和个人、专业人士吸收到协会中来,共同为振兴香菇产业献计献策,形成行业自律的中心;同时让协会与公司协调好与菇农的利益分配,形成一个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在此基础上,要对各类从事香菇行业的专业合作组织给予扶持,让其在产业的基地化、组织化、标准化升级、行业自律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五)扶持种植大户
要鼓励发展种菇大户,以联户、农庄等形式组建标准化生产大户,一头连基地,一头连农户,一头连企业,成为香菇栽培、技术创新和标准化生产的带路人,引领其他菇农共同致富。
(六)扶持壮大龙头企业,推动香菇产业化发展
按照“兴办一个企业、带动一个产业,建立一个基地、覆盖一批农户”的模式,狠抓龙头企业建设,对开展香菇产销服务的经营大户,要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扶持,使其扩大规模,增强带动能力。对外来的客商要热情服务,帮助其组织好货源,协调办理相关手续,疏通外销渠道。建立“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市场+农户”、“中介组织或协会+农户”的生产模式,形成产业化经营机制。通过增加投入、强化素质、优惠扶持政策等办法,逐步建成管理水平先进、技术力量雄厚、营销能力强的香菇龙头企业或专业营销队伍。发挥其拓市场、带基地、连农户、搞加工的作用,推动香菇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五、参考文献
[1] 王宏宇,侯桂森,王长娜.林下栽培香菇培养料配方筛选[J].食用菌,2010(1):43-44.[2] 朱海平,叶建军.袋料香菇烘干加工技术[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0(1):8.[4] 赵翠芳,张忠伟.香菇覆土栽培模式[J].特种经济动植物,2009(12):24-25.
第五篇:临朐县玉米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 从临朐县玉米生产现状入手,简要分析了临朐县现阶段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玉米生产;现状;对策;山东临朐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1-0075-02
临朐县地处鲁中山区沂山北麓,为低山、丘陵、平原交错地带,山区丘陵面积占87.2%,是一个山区农业县。玉米是临朐县的主要粮食和饲用作物,临朐煎饼是著名的特色小吃,华良种业是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玉米生产在临朐县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临朐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近年来,由于受经济、社会环境、自然条件等诸多因素制约及种植习惯的影响,玉米单产一直低而不稳,种植效益较低。因此,如何提高玉米单产、改善玉米品质、提高玉米综合利用率、加速临朐县玉米产业升级,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生产现状
1.1 生产概况
临朐县既是农业大县又是畜牧强县,玉米是临朐县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也是畜牧养殖业的主要原料。由于玉米种植相对容易,产量较高,临朐县农户仍有较强的玉米种植意向;加之该县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全县玉米秸秆需求量大,玉米生产发展相对平稳。据统计,2015年全县玉米种植面积2.71万hm2,总产14.87万t(表1)。
由表1可知,近3年来,临朐县玉米种植面积、产量均呈递减趋势。分析原因主要是现阶段,受国际粮价的冲击,玉米价格持续走低,种植玉米效益相对较低,相当一部分优质粮田改种其他经济作物或转作其他用途;同时,自2013年以来,临朐县遭遇连续干旱等极端天气,严重影响了玉米的生产,导致该县玉米的种植面积减少,总产降低,单产不高。
1.2 品种不断优化
近年来,临朐县农技人员加大了优质玉米良种的引进、推广力度,主推郑单958、浚单20、隆平206、伟科702、金海5号、华良78等优质玉米品种,种植面积达到玉米种植总面积的70%以上,玉米品种进一步优化,品种布局更加合理。
1.3 技术逐步推广
近年来,临朐县在实施粮食高产创建、阳光工程培训等项目资源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观摩会、田间学校、技术明白纸、网络等方式,重点推广“一增四改”“一防双减”、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控、适期晚收等关键技术。2015年,辛寨镇谷城千亩方示范田,平均产量达11 653.5 kg/hm2,五井镇万亩方示范田,平均产量达10 686 kg/hm2,这些高产典型有力地带动了周边的种植农户,促进了玉米关键技术措施的推广应用。
存在的问题
2.1 种子市场杂乱,优质专用品种少
种子市场放活,种子经销商多,种子种类繁多,一个门店销售多达10余个品种,全县销售玉米品种数40余个,越区品种、套牌品种不乏存在,购种农民选种能力低,盲目用种现象严重。优质专用型玉米品种少。同时,国外种子充斥种子市场,如先玉335,我国玉米种子市场将受到严重威胁[1]。传统地方老品种被淘汰出局,不利于玉米产业化可持续发展。
2.2 农田基础设施薄弱,土壤地力条件差
临朐县农田基础设施配套还不完善,部分设施年久失修,抵御干旱等自然灾害能力弱,特别是山区丘陵旱地 “雨养农业,靠天吃饭”的现实没有得到根本改观。根据最近一次土壤普查,全县一级耕地仅占耕地总面积的5.93%,三级以下耕地却占到55.09%。近年来,土杂肥、农家肥等传统有机肥使用量急剧减少,地力下降明显。
2.3 土地零星分散,栽培管理粗放
临朐人均耕地仅466.67 m2左右,土地以一家一户零星分散种植,留守种田的多是文化素质偏低的妇女和老人,接受新技术能力差,市场意识淡薄,盲从心理严重。农忙季节农村劳动力严重不足,农田耕作方式简单粗放,一部分农田基本不投入、不管理。一些偏远山区地块甚至撂荒,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
2.4 机械化程度不高,产业化水平低
临朐玉米生产机械化程度不高,2015年,全县玉米机播面积9 333.3 m2,机收面积9 333.3 m2,机械单粒精播仅2 333.33 m2,山区丘陵地块玉米播种、管理、收获、脱粒仍是人工作业。玉米产业化未能在临朐县形成规模,缺少玉米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加工厂零星分布,加工技术落后,加工能力低,粗加工产品多,精加工、深加工能力不足,附加值低,玉米产业化水平低。玉米机械化程度不高、产业化水平低,制约着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发展对策
3.1 加强监管,适度发展专用玉米
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管理行为,严查假冒伪劣种子,净化种子市场,让农民买到放心玉米种子。因地制宜,积极引进、示范、推广高产、优质、高抗玉米品种,适度发展专用玉米,推广高油、高蛋白、高淀粉、饲用玉米品种,促进农民增产增收[2]。
3.2 加大投入,提高玉米生产综合能力
一是加大农田基础设施投入,加快丘陵山地以节水抗旱为重点的中低产田综合治理,改善玉米生产条件,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大力推广施用优质农家肥、经济绿肥和秸秆还田技术,做到培肥地力,改良土壤。二是加大科技投入,鼓励科技创新,积极完善农技推广、市场信息、专业化服务三大平台建设,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把科技成果送到农民手中。三是加大农资综合直补、良种补贴、农机购置和作业环节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等各项粮食生产政策的扶持力度,突出对适宜丘陵山地作业的高效、低耗、节能中小型农业机械扶持力度。四是积极发展、扶持种粮大户和种田能手,注重扶持玉米专业合作社以及玉米行业协会的发展,积极培育和扶持玉米深加工龙头企业,推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实现玉米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3]。
3.3 强化培训和服务,实现玉米生产科技化
进一步完善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和培训体系,健全县、镇、村、户四级农技推广服务网络建设,通过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绿色证书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三大培训工程”,培育一批综合素质高、发展潜力大、能够合理地运用农业生产新技术、及时把握市场信息的农技人员和新型农民。狠抓玉米各个生产环节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做到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技术措施到田到地,技术要领到户到人,帮助农民及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提高农民的科学种田水平,实现玉米生产科技化,使全县玉米生产健康协调稳步发展[4]。
3.4 加快土地流转,推进玉米产业化
加快土地流转,推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壮大龙头企业,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构建完善的“产地→运输→加工→转化→配送→市场与销售”的全产业链;以合同契约或产权联结等多种形式,加快构筑“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的组织体系和经营机制,提升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经营水平。积极扶持一批玉米加工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和工艺,发展玉米深加工与精加工,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发展订单粮食,不断完善“公司+基地+农户”的粮食产业化经营模式;广泛开展龙头企业与购销企业的对接双赢,促进粮食产销衔接,降低市场经营风险,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粮食园区建设为平台,形成集收购、仓储、加工、物流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实现多次增值增效,切实提高玉米生产综合效益,推进玉米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