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长治地区地名的来历传说
.早在一万年 长治市 长治因地处太行之巅,自古就有“与天为党”之说,故又称“上党” 以前就有人类劳动生息,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炎帝神农氏曾在此尝百谷,制耒耜,兴 稼穑.尧舜时期,长治是“冀州之域,属帝都畿内”.商为黎国,韩建别都,秦置上党郡, 北周名潞州,明朝时设潞安府,廓置长治县,明嘉靖二年(公元 1523 年),潞城县小吏陈卿 亡命家乡青羊山中,并凭借太行山间险要地形,聚众起事,连陷辽,沁,明廷为之震恐.直 到嘉靖七年十月,官军以 10 万兵力合击青羊山,才将这支农民军剿平.事后,为了加强对 地限民悍的潞州实行有效管理,防止此类事件发生,明廷特于嘉靖八年二月诏升潞州为府, 府城设县.嘉靖皇帝赐府名为“潞安府”赐县名为“长治县” ,以祈望这里长治久安.这便 是“长治”的由来.1.二贤庄 二贤庄 二贤庄---二贤庄 二贤庄 二贤庄,在文学作品中和当地一些老人中都有“八里二贤庄”的叫法, 是因为二贤庄位于古潞州府治西门外八里(隋制,1 里约等于今 0.5 华里)的地方.二贤庄 并不是一个村子,它是一个独立的,地势明显高出周围村寨的封闭性庄园.兄弟单雄信二十 岁左右,已个个武艺精通,更兼他们豪爽仗义,扶危济困,当地人敬称他们为“二贤” ,所 居之地后来也就成了“二贤庄”.2.捉马 捉马---说的是战国时期的事情.战国末年,秦国日益强大,几次想吞并上党.当 捉马 时的上党守冯亭,自知不敌秦国,便将上党 17 城献给了赵国,由此引起了著名的长平之战.冯亭也参加了这次战役,不幸被秦兵斩杀,没有了脑袋的冯亭仍然驾着战马跑回了长治城, 有人见之大呼: “快来看哪,这个人无头却还能骑马呢!”谁知话音刚落,冯亭便倒地身亡.人们为了纪念冯亭的忠勇,便立庙祭祀,名为将军庙,原址在今长治市****小学处.那匹战 马一直跑到城外才被人捉住,这就是捉马村的来历.3.东营,西营,中营 东营, 东营 西营,中营---听说也是因曹操在此屯兵而得名.明嘉靖年间始设长治县, “长治”由此沿用.应该是取长治久安之意.1.长治县和高平交界处有个叫换马 换马的地方,相传是当年廉颇因战事繁忙马跑累了在 换马 此换骑.2.长治县的八义村 八义村,是因为当时有8名义士拦路劝谏赵括不要盲目进兵,但赵括不 八义村 听反而杀了他们,百姓叹其义气,埋葬立碑纪念,此地因而得名八义,现在当地还有“八义 士谏赵处”的石碑 3.在长治县西火镇(原东火乡)东,有一座山,原名天紫岭,岭上有一座规模宏伟 的大庙,名为“天下都城隍.全国的城隍庙很多,只有此地的城隍庙建在山上,是全国唯 天下都城隍” 只有此地的城隍庙建在山上, 天下都城隍 只有此地的城隍庙建在山上 一的一处.据清乾隆年间庙碑记载:都城隍之神,东汉敕
封者也,由汉而来千有余年矣.据 一的一处 说当兵年刘秀被王莽紧紧追赶,追到天紫岭上,刘秀口干舌燥,无力再逃,这天紫岭上既无 人家,又无林木,只有一座小山神庙,刘秀慌不择路,一头撞了进去,把一个当门的大蜘蛛 网撞出一个大洞,刘秀一看,不好!心想,王莽若是看到蜘蛛网已破,定要入庙搜查,那时 我岂有活命?想到此, “扑通”跪在山神庙前: “刘秀遇难,请山神爷保佑,他日若是得地, 定封你为天下都城隍.”话音刚落,只见蜘蛛网已经弥合,由此刘秀又躲过一难.后来刘秀称帝后,果然封天紫岭上的山神庙为“天下都城隍” ,负责管理天下所有的城 隍,重修庙宇,亲书匾额, 后又历代修葺, 规模越来越大, 如今已成为长治县吸引四海香客, 招徕天下游人的一处旅游胜地.天紫岭也由此改为城隍岭.4.长治县有个内王村 内王村,传说王莽追刘秀,一路追到上党这块地方,眼看就要追上了, 内王村 刘秀性命难保,这时候,看到一块田里有个老农正在犁地,刘秀别无选择,一滚身藏在了犁 沟里,老农急忙取些浮土将其掩上,并使犁地的马站立其上,马用三条腿站在刘秀藏身的周 边,另一条腿蜷起,主要是害怕踩着了脚下的刘秀.现在的马站立的时候经常前腿蜷起,就 是这么来的.王莽追来,拿枪满地乱戳,却偏偏忽略了马肚子底下的那一小块地,于是刘秀 长治县
躲过此劫,后来做了皇帝,这就是光武帝.为了纪念,人们便取“土内藏王”之意,将此村 命名为“内王”.潞城古时叫潞子婴儿国 潞子婴儿国,所以叫潞城 潞城,又名婴城 婴城.当年微子属于皇子,封地就在这里, 潞子婴儿国 潞城 婴城 他与世无争,在这里躬耕生息.皇叔比干被纣王挖了心,首先想到来找微子,所以微子镇这 里有比干岭,相当年神医扁鹊在我们潞城卢医山采药,所以那座山才叫卢医山 卢医山.另外,潞城 卢医山 的甩饼是独一无二.,相关的有丹朱镇.精卫填海的发鹫山 长子 “唐尧之世,封长子丹朱于境,故县名长子” 也在长子.长子是尧王故里,尧王故里就在这里,尧之长子丹朱就是封在这里,封在尧出生 的丹岭.把长子朱封于丹地,故长子也称丹朱.长子又称为陶乡,陶这个地方是尧童年和少 年时期活动的地方.从古至今,长子及上党一带就有“长子不出门”的民间习俗,就是当孩 子们长大成人分居时,长子是不能离开老屋的,有人经商,大儿子必须在家守业,在长治姓 氏旁考中,名字叫守业的肯定是老大.1.长子的大堡头 色头 大堡头和色头 大堡头 色头也和长平之战有关,秦军坑杀 40 万赵兵,尸骨成堆,头颅垒成 堡,故名堡头铺,后来改为大堡头.色头,原名血头,也是一个很悲惨的名子,秦将白起密 令杀死赵军降卒,按人头论功行赏,秦军争砍人头,血流成河,而今长子县的丹
河便因此得 名.秦军将血淋淋的人头堆在现在色头村附近,邀功请赏,人头堆成小山,鲜血染红大地, 血头因此得名.多年以后,唐玄宗李隆基巡行至此,抚今追昔,凄然长叹,命僧侣做道场超 度亡灵,并取其谐音,将血头改为色头.2.长子县西乡的老太太到县大堂击鼓告状,告一只猛虎吃了她的儿子.县太爷崔珏一 听, 便命有一身武艺的都头李能前去捉虎.李能把虎擒获后李能押着“ 罪犯” 向长子城走去.老虎有路上走累了,李能就把虎拴在一块石头上歇息,这块石头就名为“拴虎石 ,至今拴 拴虎石” 拴虎石 虎石周围寸草不生.老虎口渴了,李能便牵虎到一条河边喝水,没想到老虎一口气把河水喝 干了,从此,这条河被叫做“干河.干河” 干河 襄垣 原是赵襄子筑城屯兵之地.公元前 260 年,秦王攻赵,晋侯赵襄子筑城于甘水之北(今县城北关贵江沟),因城是襄子所筑,又位于赵国边界,故取名襄垣.1.关于五阳 五阳的来历,我听过这样的传说,是和后羿射日有关,说后羿从天上射下九个太阳, 五阳 其中有五个落在这里,因此得名五阳.2.虒亭 虒亭的来历.别看亭镇不大,只不过是个乡村小镇,但它的历史却很悠久,亭之名还 虒亭 是战国时晋国大夫羊舌赤起的呢!战国时,这个地方有一座城邑,名叫铁染城.城的四周山 高林密,野兽众多,特别是有几只老虎,十分凶猛,时常闯入城中伤人,城中百姓真是“谈 虎变色” ,苦不堪言.当时,晋文公手下有两员大将,一个叫崔丑,一个叫魏征,二人决心 为民除害,杀死老虎.在征得晋文公的同意后,魏,崔二人带领士兵上山去了,经过十多天 的围猎,将老虎全部围在甄平山的一个山岭里.于是,二人带领士兵在岭上将虎全部捉住, 无一漏网.接着在铁染城外建了一个很大的笼子,将虎放在里边,困了起来.在笼边分别建 了两个高亭,其目的是为看守老虎之用.人们称大笼子为“虎笼” ,称亭子为上虎亭和下虎 亭.过了一段时间,老虎被困饿而死,虎患已绝,人们便在虎亭四周盖起房屋,定居下来, 逐渐形成了村落,并定名为“虎亭村”.又过了好久,晋文公分封时,将虎亭这块地方封给 了大夫羊舌赤.羊舌赤一到领地,便犯嚼咕,十分不快.他想,虎是吃羊的,羊是怕虎的.自己叫羊舌赤,这个地方叫虎亭,极为不祥,千万不行.羊舌赤毕竟是个大夫,不是个白吃 饭的.瞑目沉思一阵子,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把地名中的“虎”字加上两笔就变成了虒, 既保留了原来的“虎”字,音又变成了虒.虒者死也, “死虎”当然不可怕了,别说是“羊” , 连小虫子也不怕它!就这样, “虎亭村”就被“虒亭村”取而代之了.这一“代”就是几千 年.恐怕以后也不会有人再把它改过来,它将长此存在下去.3.襄垣虒亭镇有箭壑村 箭壑村,相传西汉末年,刘秀被王莽追杀至
此,王莽开弓放箭直射刘 箭壑村
秀,幸好路旁有一巨石,刘秀躲在石后,幸免于难,但巨石上却被利箭划开一壑,故名箭壑.4.襄垣县的常隆村 常隆村,说是此地古时有十条恶龙为虐,大禹治水时路过此地,与十条恶 常隆村 龙进行了一场生死博斗,结果九条恶龙被降伏,有一条逃到此地藏了起来,因此得名藏龙.后来宋太祖赵匡胤路经山麓,遇一樵夫问: “此地何名?”樵夫答道: “藏龙.”赵匡胤闻之 失色道: “此地藏龙,对朕称王极为不利.”于是,吩咐随从转告乡里,改藏龙为常隆.5.在襄垣的夏店,有个马喊村 马喊村,说得就是张良的故事.相传在汉朝时,刘邦天下既定, 马喊村 大封群臣,刘姓将领都封为王,而为汉朝立下汗马功劳的韩信却封为侯,身为汉初三老的张 良看出刘邦的私心, 就不辞而别, 回到故乡襄垣隐居.刘邦痛失良臣, 便带领人马日夜追赶, 晓行夜宿,当来到襄垣夏店地界时,正值烈日炎炎,人困马乏,刘邦便令军士找水,但找了 半天,一滴水也没有找到,刘邦不信,便亲自下马来找,突然马蹄陷入一块石头之中,那马 一声长嘶,猛然拔蹄,只见蹄下一股清泉喷涌而出,直到人马喝足,那泉仍然涌流不竭.刘 邦深感稀奇,但将此地命为“马喊” ,将那股清泉命为“马刨泉”.6.襄垣县的古韩镇有个好去处,称为“凉楼 ,古为县八景之一.凉楼的来历也源于一 凉楼” 凉楼 段神话传说.凉楼的附近有个村子叫做北里信,北里信村东南有处水潭,叫鹿哭泉.相传在 很早时,这里有一对夫妻,生了一个儿子,除了两只和人一样正常的眼睛外,左臂上还长有 一只眼睛,取名“三目子”.因其与常人不同,父母为避灾祸,便将三目子遗弃荒郊,被一 只鹿衔走.数年后,有一个猎人路过鹿洞,发现了洞内的三目子,便将其带回家中抚养.鹿 回来后,不见了三目子,四处寻找终不得, 垂泪成行, 忧郁成疾.那滴滴鹿泪化作一股清泉, 人称“鹿哭泉”.据说喝了此泉可使无奶的产妇乳汁如注,所以常来这里求奶的人很多.三目子四岁那年,经百法和尚点化,左臂上的那只眼睛睁开了,便到建封寺修练,十岁 开始游方,人称“三目僧”.据传三目僧原是隐居在燕山脚下的南天隐叟,因与姜太公斗法 失败,被黄飞虎发配到古韩,才投胎人间的.三目僧为了报答黄飞虎的不杀之恩,便为黄飞 虎三月二十八的生辰修建了一座规模宏大的祝寿圣殿,中有凉楼最为壮观,夏季来临,此楼 内却凉爽如秋,故称“凉楼” ,由此而形成了方园百里的凉楼大会.三目僧为了报答黄飞虎的再造之恩, 送给了黄飞虎一封厚礼, 在神仙界中开了一个行贿 受贿的先例,大概从那个时候起,腐败之风便屡禁不绝.因姜太公在封神的时候,封黄飞虎 为五岳之首, 仍加敕一道, 执掌幽冥地府一十八重地狱, 所以
民间就有了 “生前赶了凉楼会, 死后不受阎王罪”的民谣.黎城.相关的有黎侯镇 哦对了还有个黎侯虎 黎侯镇.黎侯虎不知道是原来就有, 黎城 因原是黎国所在地而得名.黎侯镇 黎侯虎 还是现在人的创新.1.黎城县的黄崖山,有个圣人泉 圣人泉.相传,当年二郎担山赶太阳,路经此地住了一宿, 圣人泉 他看到这里一片干石山,田地禾苗枯焦,生灵涂炭,起了恻隐之心.第二天拂晓,他拿起半 葫芦神水,朝着山下的村民,发出雷霆般巨喊, “接水!”谁知此时正是黎明,村民都还沉浸 在梦乡里, 那鲁莽的二郎神见无人理睬, 便烈性大发, 将葫芦踢倒, 使神水渗进了黄崖山里, 钻入地下.1941 年夏天,左权将军带领战士经过艰辛探求,终于将这股清澈的泉水挖了出 来,左权将军离开这里不到半年,便牺牲在辽县的十字岭.为纪念左权将军,当地老百姓就 把这股泉水称为圣人泉.殷商时为余无戍,春秋时称留吁,战国时称纯留,西汉时置屯留,余吾二县,东汉 屯留 时又并余吾称屯留县,以后历代沿袭.1.屯留西贾乡的牛角川 牛角川与嶷神岭相邻,相传,过去每逢农历七月十九日,岭内有头金 牛角川 牛总要吼叫, “没有钥匙,没有钥匙”.这件事被一位南方的盗宝人听到了.来到嶷神岭寻找 打开宝藏的钥匙, 在一个山村发现了一位名叫钥匙的孤儿, 于是在七月十九晚上带着钥匙来 到嶷神岭,当金牛吼叫时,他大声说钥匙到了,这时岭中出现了一个山洞.洞里有头金牛正 在碾金豆子.他们急忙跑进洞中,抓住牛角往外拉牛,用力过猛,把一只牛角拉了下来,这
时洞口正在关闭,他们只能拿着牛角往外跑,当跑到今天牛角川一带时,不小心牛角掉在地 上钻入地内,从北向南穿去,形成一条沟,后来人们将二人歇息的那个村庄叫成牛角川.明嘉靖三年,为反抗明王朝赋役暴政,青羊里石埠头人陈卿领导了五万余人的农平顺 民起义.明朝统治者动用了数十万军队,历经五年,于嘉靖七年十一月才残酷****了农民起 义军.为了加强对青羊里人的统治,明朝统治者于嘉靖八年,割潞城 16 里,壶关 10 里,黎 城 5 里,共 31 里,在青羊里设置了平顺县,其意为“剿平逆寇,地方平顺” 1.平顺县花园村南侧,东西各有一座高山,两座山从中间截断,形成一大夹缝.两座 山顶拱夹着一个有千余立方米的椭圆型巨石,刮大风时,石头还能不停地摇晃.此石有形成 于造山运动时之说,也有天外飞来之说.相传西汉末年,王莽篡权,拼命追杀刘秀.一日, 刘秀被王莽紧追不舍, 到了一块开阔地里.一老农正在赶一头牛犁地, 刘秀求老农帮其藏身.老农急中生智, 将刘秀藏于犁沟,让老牛卧在其身上.王莽到来问刘秀去向, 老农言说: “不 知.”喜鹊嘴贱,向王莽示意“使枪扎,使枪扎(嘁喳喳).”乌鸦
第二篇:地名的来历
地名的来历
摘要:地名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交往的产物。它是人类社会出现以来,人们根据自己的观察、认识和需要,对具有特定方位、范围及形态特征的地理实体给以共同约定的文字代号。地名虽然是一种符号标志,但同时又是一种超越时空的文化现象。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来分析,地名不仅仅是代表地理实体的一种符号,它还具有意义。地名是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分,与人类的社会实践紧密相连,它从一开始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关键词:中国;地名;文化;历史;类型;来历
古往今来,我国有着无数的地名,从“中国、湖南或长沙”这些大地名到“道县、马家河或杨柳村”这些小地名,地名的命名或者变迁有一定的规律。透过这些规律,我们可以解读出地名背后所蕴藏着的社会和历史文化。地名中一些常用字的含义
州:行政区划单位,如郴州、荆州 阳:山南水北为阳,如衡阳、洛阳 阴:山北水南为阴,如蒙阴、江阴 河:指黄河,如河内、河套 江:一般指长江,如江南、江汉
(二)“中国”国名的由来
国,商周时期最早是用来指代一国最高政权机关所在地,又称国城、国邑,著名的“国人暴动”中的“国”就是这种意思;而把“国”以外的地区称为“野”,如“大子蒯聩献盂于齐,过宋野,野人歌之曰:‘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豭’”中的“野”。在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说:“国,邦也”,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此意。
在华夏民族的心目中,其直接统治地区是为中国本土,其周围四夷均为臣属之地,所谓“天子有道,守在四夷”。中国是居天地之中者曰中国,四夷是居天地之偏者。而华夏民族最早直接统治的地区是中原地区,即以河洛地区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与淮河上游以北,所以“中国”在先秦时期是指这片地区。后来随着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便用“中国”一词来指代中央政府直接统治的所有地区,沿用至今便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疆域。
(三)地名的命名类型 在众多的地名中,地名命名的意义通常认为是地名的字面所表达的含义,它是人们为地命名时的着眼点,或者叫命名的因由或理据,按词意可将地名的来历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描写自然景观型、记叙任文历史型、寓托思想感情型和其它命名型。⑴描写自然景观型
①以位于山、水的方位来命名,在这些地名中,方位词用的比较频繁。如山西因位于太行山以西而得名,湖南因位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衡阳因位于衡山南边而得名,江阴因地处“大江之阴”而得名。
②直接以山脉、河流、湖泊等自然事物的名称命名。如五台县以五台山的名称命名,牡丹江市以河流命名,微山县以湖泊命名。
③以距离命名。一个地区一般都有一个政治、经济或者是文化中心,而位于这个中心的周围的那些地方往往会以与这个中心的距离来命名,如十八里坡。
④以地理形态特征命名,如平原县因境内地形平坦而得名,大洼县因地势低洼而得名。⑤以物产命名。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物产,这些物产有的是动物,有的是植物,有的是资源„„,有些地方会以这些物产来命名。如秦初设置的三十六郡之一的象郡就是因为境内有大象而得名,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因羚羊而得名(“合作”藏语音译为“黑错”,意为羚羊出没的地方),福建的莆田因蒲草滋生而得名。
⑥因地处河流的源头、尾闾或靠近山、水而得名。如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临沂因靠近沂河得名,临邛因靠近邛崃山而得名。⑵记叙人文历史型
①以居民的特性命名。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方的人都会有不一样的习俗或习惯,有些地方就会以本身所具有的的特性来命名。如三国时吴的南安县(今赣州市南康区)因“地接岭南,人安物阜”而得名,秦初的交趾郡因“南方曰蛮,雕题交趾”而得名,道县因“县有蛮夷曰道”而得名。
②以族姓命名。在农村地区的村落里,住着的一般都是或大部分是同一个姓氏的人,这些人都是由同一个始迁祖经过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发展而来,形成一个宗族,有的村落就会以他们的族姓来命名,如赵家庄、何家湾、王家坪。③以史迹命名。中国从古至今都是一个政治色彩极为浓重的国家,政治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地名的命名也不例外,帝王将相的活动场所往往会成为地名的来由。如文登因秦始皇东巡“召文人登山”而得名,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因境内有木兰围场而得名,鱼台因县内有鲁隐公观鱼台而得名。④以历史事件命名。能被载入史册的历史事件一般都是对全国或者是某个地方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于是有些地方为纪念某些历史事件便以该事件来命名。如遂平因“李愬雪夜入蔡州,平定吴元济叛乱”而敕改,偃师因周武王东征伐纣在此筑城“息偃戎师”而得名,重庆因“南宋孝宗之子赵惇先封恭王,二月即帝位为光宗皇帝”而得名。⑤以历史人物命名。历史上的人物虽然鱼龙混杂,但总有些人对历史进程或者是人民有重大贡献,于是这些人的诞生地、逝世地或者是曾经活动过的地方便以他们的名字来命名。如志丹便是著名革命英雄刘志丹永远埋骨的地方,文成是明朝开国元勋刘伯温的谥号,长子是尧的长子丹朱的封地。
⑥以传说或神话故事命名。在自然灾害或者是封建统治者的残酷剥削下,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是艰难的,为了表达心中的不满和美好愿望,人们创造出了内容丰富多彩的传说或神话故事,虽然这些传说或神话故事不是真实的,但是从中可以看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对幸福生活的强烈向往,有的地方便以传说或神话故事来命名。如孝感因“东汉孝子董永卖身葬父,行孝感天动地”而得名,来凤因翔凤山传说而得名,光泽以二郎神除妖的传说来命名。⑦以皇帝的年号命名。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历代帝王凡遇到“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或是遇到大事、要事,都要更改一下年号,它是中国历史中的精神文化遗产,有些皇帝在国家不宁或新建行政区划时会以自己的年号来给地方命名。如绍兴是宋高宗的年号,兴国是宋太宗的年号,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⑧因避讳改名。《说文解字》中说:“讳,誋也”,“讳”的意思是有顾忌不敢说或不愿说。俗话说“为尊者讳”,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封建君王为了显示威严,规定人们说话中避免直呼其名或在行文中直写其名,而以别的字相代替,于是有些地方便因避讳而改名。如三国时吴的禾兴县为给孙和避讳而改成嘉兴,北魏时为给太武皇帝拓跋焘避讳把平陶改成平遥,启封因为要给汉景帝刘启避讳改为开封。⑨还有些地名是因其他方式而命名的,从本地不同历史时期几个地名的中取一个字组成新地名,德平是从汉朝的平昌县和北魏的安德郡中来的;沿用故国名作地名,邹城则是由春秋时期的诸侯国邹国而来;以古代帝王将相的陵墓命名,如黄陵、炎陵、乾县。⑶寓托思想感情型
①因歌颂重要历史人物或重大历史事件而命名。历史上因开疆拓土、改朝换代或其他原因而需要变动、增加行政区划时新的地方往往会因为给帝王将相歌功颂德而得名,如西汉时在霍去病击败匈奴而拥有河西后新设武威郡。②以吉祥嘉言命名。中国人是很重口彩的,许多人认为从口中说出来的吉利话都会实现。地名在日常生活中是经常要说的,人们为了讨得好彩,便用吉祥嘉言来给地方命名。如泰安取自“泰山安则四海皆安”,保定寓“保卫大都,安定天下”之意,吉安因“吉泰民安”而得名。③以志向或愿望命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农民想要大丰收,商人想要获利万金,读书士子希望自己金榜题名,帝王将相则希望天下长治久安或是有盖世功业,而帝王将相的志向或愿望有时会通过地名表达出来。如长安意为“长治久安”,敦煌则是汉武帝希望开发、经营广大的西域,宝应蕴涵有唐政府匡复旧物、重获正统名义的迫切愿望。⑷其他类型
除了上述三大类型地名的来历之外,还有一些地名是因其他原因而来。在民族自治区里有很多地名是音译过来的,如呼和浩特、乌鲁木齐、喀什;因原来地名中的字生僻而改名,如“雩都”改为雩都,“欝林”改为玉林,“鳛水”改为习水;以水利工程命名,如都江堰、青铜峡。结论
对于中国来说,地名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是一个地域文化的载体,也是一种特定文化的象征。对于那些远离家乡的游子来说,地名更是一种牵动乡土情怀的称谓。一个地方的地名从它诞生开始就与这个地方的成败荣辱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经过历史的长久岁月,这个地名便蕴藏有这个地方的独特文化。就像武当山不仅仅是因为它的风景美丽,更重要的是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武当山的任何一座宫、一块石碑以及一段石梯都有美丽的故事和传说,如朝天宫玉帝下凡观树的传说,一天门旁石碑上明成祖朱棣敕建武当山的故事,百步梯徐本善修路的故事等等,沉淀着历史文化,给人以一种精神世界的愉悦,寄托着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参考文献
[1]王际桐.地名学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3.[2]冯骥才.地名的意义[N].人民日报,2001-11-13(12).[3]谭其骧.简明中国历史地图集[Z].北京:中国地图出版社,1991.[4]许慎.说文解字[Z].北京:中华书局竖版社,2013.[5]班固.汉书[Z].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7.[6]谢重光.客家文化述论[Z].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7]王恩涌.中国政治地理[Z].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8]袁亚琴等.中国地图册[Z].北京:地质出版社,2012.
第三篇:几个北京地名传说由来
地名一般都是流传下来的,很多都有自己的传说故事。那么,老北京有很多地名都很奇特,下面就列举几个。
1、百花深处,百花盛开
听过《北京一夜》的朋友都知道,里面有句歌词是“人说百花的深处”,那么百花的深处究竟指的是哪里呢,百花深处曾称花菊胡同,归北京是西城区什刹海街道管辖。东起护国寺东巷,西至新街口南大街,北侧与新太平胡同相连,南侧与护国寺西巷相同。
据传,明朝万历年间,一对年轻的夫妇在新街口以南的小巷里买地种菜,并在园中载各种花草,春有牡丹夏有荷,秋来菊黄冬梅香。慢慢的,这花草繁茂的地方就有了“百花深处”这个名字。时光荏苒,这美丽的名字就流传下来了,成为一条胡同的名字。
2、王府井:帅府所在“隋朝燕王府,北平王罗艺之帅府”就在这里,至今仍有帅府园之称。罗艺是《隋唐演义》中罗成的父亲,唐高宗封罗艺为燕王,总管幽州,在此建有燕王府。至明代,随着紫禁城的兴建,不少达官贵人在这里修建王府。民国时期,帝王时代结束。那时候的北京,老百姓打不起井,一般的井打出的水都是苦涩的,只能用来洗衣服做饭,而饮用水都是去买。在王府街旁西侧有一口远近闻名的优质甜水井,王府井的地名也就由此而得。
3、五棵松:真有五棵古松
五棵松,原为清提督邵英之墓。墓周边有五棵古松树,周边荒凉,当地人便以此松树为地标,称这个地方为“五棵松”。1966年修建一号线地铁时,原松树已经死掉。现在,在五棵松地铁站西北出口处补种了五棵松树,以符合这个地名。
4、护国寺:初为丞相官邸
护国寺,北京八大寺庙之一,始建于元代。原为元丞相托克托官邸,出名崇国寺(北寺)明宣德四年(1429年)更名为大隆善寺。明成化八年(1472年)赐名为大隆善护国寺。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蒙古王公贝勒修缮此寺,改名为护国寺,又称西寺,与东寺隆福寺相呼应。如今仅存金刚殿和西北角的廊房以及垂花门后一层殿,寺内原有的石碑也多不存在。
来源:手机生活好管家
第四篇:马年来历的传说
马年的传说
2014年是马年,但马年是怎么来的呢?
传说古时马有双翅,叫天马。它地上会跑、水中能游、天上能飞,是一种极有威力的动物。后来它在玉帝殿前做了一匹御马。天马因玉帝宠爱,渐渐骄横起来。一日天马出天宫,直奔东海硬闯龙宫。守宫门的神龟带领虾兵蟹将一齐阻挡,天马恼羞成怒,飞腿踢死了神龟。此事闹到天宫,玉帝便下令削去天马双翅,压在昆仑山下,300年不许翻身。
200多年后,人类始姐——人祖要从昆仑山经过。天宫御马园的神仙便给天马透了信。当人祖经过时,天马大喊道:“善良的人祖,快来救我,我愿同您去人世间终生为您效力。”人祖听了,生出同情之心,便依天马所言,砍去了山顶上的桃树,只听一声巨响,天马从昆仑山底一跃而出。
天马为了答谢人祖救命之恩,同人祖来到人世间,终生终世为人祖效劳。拉车、驮物、征战沙场„„当玉帝准备挑选十二种动物生肖时,马成了人类推选的动物之一。玉帝也因马立功赎罪,有助于人而允许马当上了生肖。
民间的传说固然虚构,但事实上马与人的亲密关系,是任何家畜所不能比的。自从人类告别渔猎时代,进入农耕社会,马就成了人类最先伺养的动物之一。今天尽管由于科技发达,马作为人类助手的这一作用削弱,但祖先遗传下来的恋马之情却永远不会消失。
第五篇: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
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与春节、端午节、清明并称为中国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据史籍记载,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而祭月的节期为农历八月十五,时日恰逢三秋之半,故名“中秋节”;又因这个节日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节”、“八月节”、“八月会”、“仲秋节”;又有祈求团圆的信仰和相关节俗活动,故亦称“团圆节”、“女儿节”。因中秋节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月”进行的,所以又俗称“月节”、“月夕”、“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在唐朝,中秋节还被称为“端正月”。关于中秋节的起源,大致有三种: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月下歌舞觅偶的习俗、古代秋报拜土地神的遗俗。
中秋节从2011年起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XX年5月20日,该节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秋由来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因为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节”。到魏晋时,有“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唐书·太宗记》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优良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后立她为皇后,中秋拜月由此而来。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给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骚人墨客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成为一年之中的重大节日,又与科举考试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在我国封建社会,开科取士,一直是统治者十分重视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闱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里举行。胜景与激情结合在一起,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必须进行隆重庆贺,成为全社会人民的重要风俗,经朝历代,盛行不衰,中秋节逐渐成为我国四大节日(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之一。
中秋传说
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干涸,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汗马功劳,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轻而易举的骗过了后羿。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每天都到月亮前观望着爱妻。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这个嫦娥奔月的故事以鲜明的态度和绚丽的色彩歌颂、赞美了嫦娥,与古文献有关嫦娥的记载相比较,可见人们对嫦娥奔月的故事做了很多加工,修饰,使嫦娥的形象与月同美,使之符合人们对美的追求。与现代流传甚广的“嫦娥奔月”相左,《全上古文》辑《灵宪》则记载了“嫦娥化蟾”的故事:“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将往,枚占于有黄。有黄占之:曰:„吉,翩翩归妹,独将西行,逢天晦芒,毋惊毋恐,后且大昌。‟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嫦娥变成癞蛤蟆后,在月宫中终日被罚捣不死药,过着寂寞清苦的生活,李商隐曾有诗感叹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吴刚伐桂
抬头仰望明月,可见当中有些黑影,在我国便传说这就是吴刚在伐桂。唐代,演绎出吴刚砍桂的神话,传说月中桂树高达五百丈,这株桂树不仅高大,而且有一种神奇的自愈功能。有一位西河人姓吴名刚,本为樵夫,醉心于仙道,但始终不肯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因此吴刚在月宫常年伐桂,始终砍不倒这棵树,而他也不断地砍下去。到最后,也没能将那树木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