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近代民族宗教信仰论文
中国近代民族宗教信仰论文
———玉皇大帝信仰
提到玉皇大帝,首先想到的是玉皇大帝的身世和由来。在原始社会,当时的人类的生活还没有完全的定格,只是在初步的探索阶段,所以当时的人类的生命很脆弱,为了使人类不害怕自己生活的环境或者是勇敢的面对困难的生活,他们开始寻找一种可以支撑他们的意志的一种物质或者是其他,开始人类只是信仰一些花草树木等,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渐渐的意识到万物要有一个中心,一个可以统治它们的主宰,但是人类作为万物的分子,又不可能成为主宰,就在这时天帝或者说是天皇就产生了。
其实,在最早的三皇五帝中,还没有“玉皇大帝”这个名字,但是由于人类把黄帝作为五帝之首,而黄帝又最早的发现玉,并且很好的利用玉,所以后来人把天帝改为玉帝或者是玉皇,但是后来人类为了更好的统一,就把玉皇与玉帝改为一个名字:玉皇帝,又叫玉皇大帝。其中,玉皇大帝的身世也是很离谱的,早在唐朝,道教的教徒们为了更好的迎合人皇的愿望,需要有玉皇大帝的身世,所以就根据佛教的创始人:释迦摩尼的身世强加在了玉皇大帝的身上,人类有了这种信仰以后,人皇为了能更好的统治他们自己的国家,就把自己的玉名改为天子,天子的意思也就是天帝或者说是玉皇大帝的儿子。在神话传说中,玉皇大帝虽然是万物的本原,但是他只不过是元始天尊的一个弟子罢了。在商周朝时期,人们把北极星或者说北辰看做是天帝,因为北极星是地球的动轴的中心,所以无论地球怎么动,它都会一直静止,所以人们把它作为万物的起源。一开始的时候,北极星不叫天帝,而是叫做太一,太一也是出自庄子之口,太是‘大’的演变,其实这两个字也是一个字罢了。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说太一是万物的本原。到秦汉时期,人们开始不仅把北极星叫太一,而且叫做帝座,天帝,皇天大帝。从而,也有了三皇五帝传说。
中华民族是一个信仰多神论的民族,所以玉皇大帝信仰也是人们生活信仰中的很重要的一部分,玉皇大帝信仰的形成,与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大力宣扬有很大的关系。道教教徒成为创造玉皇大帝及其神灵系统的主要推动者。中国的庙宇中,道教的玉皇庙,玉皇观,玉皇殿,玉皇阁是全国各地最常见的一种庙宇。道教经典中不仅撰写着玉皇大帝的来历及事迹,而且围绕玉皇大帝,形成了一系列的列文与咒符。道教的神仙系统,既不同于国家祭奠中的神系,也不同于民间信仰的神系,与佛教的神灵系统更不一样。不过它们在长期历史中,却常常互相借鉴与交流。
农历正月九日,道观中仙音缭绕,醮仪热闹非凡,来玉皇殿烧香献供的人群比平时不知多了多少倍。一片香火缭绕,烛光煌煌,随着道士拜章的步趋摇曳,玉皇大帝的灵霄宝殿似乎真的升上了九霄云中。原来,这天是玉皇大帝的生日,道观中依例要举行庆典。士庶之家去玉皇殿献供的当然也就特别地殷勤。这天的活动,俗称斋天,在民间和道观中都是十分重视的。说到玉皇大帝,民间莫不将他看成天上的“皇帝”,万神世界的最高统治者,神仙佛祖一律都需要听命于他。实际上,就道教的神仙谱系来说,玉皇的地位低于三清(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为道教所崇拜的最高神)。其实,玉皇大帝这一至上神的形象,是宋真宗的崇道活动的副产品。中国传统的观念中,至上神称为
帝、上帝,亦称为天,在儒家祀奠中又作是昊天上帝。对他的座次排位,宋以前的道教中是很忽略的。宋真宗为了宣布自己的祖先赵元郎是道教尊神之一便借着玉皇的名义演了一场“天书”下降的闹剧。为了尊祖(实在是生造出来的)也连带着尊玉帝,上尊号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合真体道玉皇大天帝。” 这是玉皇大帝崇拜普及的开始,不过玉帝在道教内部仍是只听命于三清的。《高上玉皇本行集经》叙述玉皇的来历说,太上道君(三清的第二位)将一位“身诸毛孔放百仪光”的婴儿送往光严妙国的宝月光皇后怀胎,产下皇太子,修道三千二百劫,才证位金仙,称“清净自然觉王如来”,又经亿劫,才证位玉帝。这种编造的仙话固然不足信,但玉皇在道教中为在三清之下却是很清楚的。然而,民间对玉皇大帝和三清关系并不怎么了然,凭着生活经验,地上的最高统治者是皇帝,佛教、道教的领袖哪怕封了国师、天师,也还得听命于皇帝,所以在民众心目中,在神仙包括佛菩萨的世界中“最大”的是玉皇大帝。所以对他的祭祀要用最高规格了。
正月初九玉皇诞辰,不仅道教宫观例要举行重大法会,有些佛寺也举行“斋天”仪式,也很吸引了一些看热闹的民众,自然也少不了供奉的香客,抛钱的施主。道教的尊神怎么会由僧人给他过生日呢?原来,佛教本身是有“斋天”法事的,但那儿说的天与玉皇是两码事,而是从婆罗门教接收过来的诸天帝如帝释、梵天等等。在佛教中,他们为佛的护法或侍卫,也享受着相当的礼遇。民间称他们为“诸天菩萨”,清代又讹为“朱天菩萨”,并且附会说是为了从此寄托对朱明王朝的怀念。不管如何,佛教的斋天与玉皇原来是无关的。后来不知怎么搞的,某些寺院,将斋天定于正月初九,将斋诸天与斋玉皇混淆起来了,似乎也跟着道教承认玉皇是正宗的天帝了。
民间传说,玉皇大帝每逢十二月的二十五日要巡行三界。到了这一日民间又多设香案,摆供品接玉帝。这一活动,也有称为“斋天”的。《西游记》第八十七回写到一段故事:天竺国凤仙郡大旱了三年,孙悟空上天乞雨,却惹得玉皇龙颜大怒说:“那斯三年前十二月二十五日,朕出行监观万天,浮游三界,驾至他方,见那上官正不仁,将斋天素供推到喂狗,口出秽言,造有冒犯之罪,联即立以三事在坡香殿内,汝等引孙悟空去看。若三事倒断,即降旨与他;若不倒断,且休管闲事。”那三件事是米山、画山、金锁。米山由一只小鸡啄食,面山让叭儿狗舔吃,金锁用灯焰燎,须米、面山尽,金锁断才得下雨。可见玉帝是得罪不起的,当他巡行三界的日子尤其要敬之如仪,来不得半点马虎。如果说正月初九的斋天是给玉皇祝寿,目的是讨他的欢心,那么十二月二十五日的斋天却是面对玉皇的降临,平常说“天高皇帝远”,现却成了咫尺天顔,更是要格外陪着小心。玉皇的祭祀在道观中举行,家中的摆香案,并不一定要面对神像的,那是取了我们孔圣人说的“祭如在,祭神如神在”的精神办的。不过为适应民间崇拜的需要,也有一种玉皇大帝神马流行。那是一种装饰性很强的木版书,在“灵霄宝殿”的匾额下,端坐着帝皇装扮的玉帝,除了两边对称的仙伯、侍卫外,书面下方特别有一道装打扮者跪着上章奏。为什么要添上这么个人物呢?书上题辞点名了这一点。原来在灵霄宝殿的两旁大柱子上,各题着四个字“天地无私”、“神明暗察”。中间又写着十二个醒目大字:“世间善恶表彰,注定富贵贫贱”。这原是民间镇宅神图的一种,看来他的崇拜意义、镇邪去恶意义,和教诫意义是混为一体的。
第二篇:尊重民族风俗和宗教信仰
沧源县人民医院尊重患者民族风俗和宗教
信仰的规定与措施
医院在提供科学、合理、适宜诊疗的基础上应尊重少数民族患者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自由,保护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以体现尊重不同宗教信仰、文化背景患者的人权。本规定与措施旨在医院范围内进一步改善从事与医疗救护工作相关人员的行为。
1.医务人员应尊重患者的民族风俗习惯。
2.患者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医务人员应尊重患者的宗教信仰。
3.尊重少数民族的饮食、生活习惯。
4.诊疗少数民族患者时,应详细询问患者的风俗习惯,有何忌讳,并帮助患者安排好每一项检查、治疗及生活细节。医务人员应注意不同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的禁忌。
5.医患关系协调,医务部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相关内容培训,请专业人员讲课,作为职工岗前培训的一项内容。
6.医患关系协调医务部定期开展检查活动,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沧源县人民医院医务科
2013年3月1日
第三篇:中国近代文学史论文
假期的时候看了《骆驼祥子》,它讲述了一个祥子在旧中国想要通过自身奋斗而创造新生活却最终堕落的悲剧故事。祥子从农村来到城里,作为一个城市贫民的代表,他在奋斗的过程中遭遇了许多的挫折。从洋车被乱兵抢走到被迫与虎妞结婚,是他一步步度走向堕落,到最后他甚至会出卖人命来换取钱财。祥子的梦想其实并不难实现,他只是想要一辆车,一辆自己的车。可是社会的黑暗是他一次次的绝望,他用不知多少汗水换来的一辆洋车,最终却也还是落得被乱军抢走。
祥子的婚姻也是他的一次悲剧。祥子想要娶一个可以和他一起奋斗的女子,温柔而且可以和他一起吃苦。可是他最终却被虎妞算计了,而不得不与她成婚。虎妞——泼辣而有心计的中年妇女,生就一副男儿性格,很会打理事物,将人和车场管理的井井有条。颇有心计的她安排好了一场骗局,却没料到早早的被父亲——刘四爷——拆穿,但他还是骗取祥子和她结了婚,但却没料到父亲会狠心抛下她不管,卖了厂子到外地去了。虎妞就是不想劳动而靠资本获得钱财的人,这与祥子的理想生活相差太大,而且虎妞是何等厉害的角色,她想了许多办法来改变祥子,这也使祥子对他婚姻的厌恶感大大加强了。最终由于虎妞的好吃懒做引起难产而死去为祥子婚姻的结局,这一切结局都是又虎妞自己一手造成的,用伎俩换取了婚姻,却算来算去结果把自己的命也算了进去。
祥子对这个强加的婚姻感到委屈耻辱,如果他对虎妞,对这个家也不是只有恨而没有留恋,那样的话虎妞的死应带给他解脱的兴奋,但实际上他是痛苦的。因为虎妞也带给了他温暖,一回家就可以吃到温热可口的饭菜,虎妞拿私房钱维持生活,给他买车,圆了他买车的梦,在他生病时照顾他。祥子也觉得“不管怎样,他觉得自己已足有了家,一个家总有他的可爱处”,“生命的延续不过是生儿养女——只要有个小孩,生命便不会是空的”。虎妞其实也是喜欢祥子的,只是她对祥子的喜欢演变成了一种占有,她想不断的改变祥子,让祥子时时刻刻都陪着自己,远离车夫这种低贱的行业。但可惜的是虎妞不理解祥子,她不知道祥子真正向往的是什么样的生活,这也是祥子这场婚姻的失败之处,在那样的时代,没人能理解他。
尽管婚姻带给祥子痛苦,他也不想毁掉它,可现实连这么低微的要求都不能满足他,是多么的悲哀!祥子与虎妞的婚姻悲剧又是性格悲剧祥子是来自农村的城市个体劳动者,农村的生活在他的性格以至于他的形象的各个方面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无论是他的健壮、木讷或者勤快、朴实,还有他的狭隘、保守或者谨小慎微,即从外表,生活习惯,到心理状态,精神气质,无不带有浓厚的泥土气息,显示出来自乡间的特点。祥子性格上最大的特点,是通过个人奋斗改变自己祥子的婚姻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命运的强烈愿望。他所承受的是来自整个社会的沉重压迫,孤立的零散的个人奋斗自然难以取得成功;即使有了自己的车子并且始终保有,又何尝能够摆脱这些压制而成为真正可以独立自主,幸福生活的劳动者?他自身的身份地位是他的这种想法不切实际。这种不切实际的打算,使他一开始就陷入了盲目性,一切真诚的努力都是毫无意义的,等待他的只能是失败和悲剧,攒钱买车是祥子理想的全部,他拼命拉车,生活节俭,无不良嗜好。靠自己的双手买了车,日子好一些,他才会考虑娶亲,而这强加的婚姻使他要靠双手立业成家的愿望成了泡影,他感到委屈和耻辱。祥子本打算,假如有了车,生活好一些,“而且愿意娶亲的话,他必定要到乡下娶个年轻力壮,吃得苦,能洗能做的姑娘。”虎妞不是合适的人选,她想要靠资本过活,而且又会耍手段,祥子正是因为自制力不强,才中了虎妞设下了圈套。虎妞想要占有祥子,她对祥子和对别人比起来真是好上百倍。祥子被军阀逃兵抢去心爱的车,逃出回到人和厂时“虎妞仿佛是招待个好朋友”,当他病未好利索就拼命拉车,心疼他的也是虎妞,“她真是一百一的客气,爱护”,这对于无亲无故的祥子,是温暖的,所以祥子认为虎妞是做朋友的不错人选。可她不符合祥子的婚姻理想:好看些、年轻、和顺。从祥子不接受虎妞也是因为封建传统观念对祥子的影响。虎妞不但又丑又老,婚前还用欺骗手段得到丈夫,婚后还傲慢地支配丈夫,祥子在新房里转悠,他感觉整个生命就是一部委屈。所以祥子看虎妞是母老虎,怕她,又恨她,怎么能接受他呢?祥子不接受虎妞理应拒绝,但他又不能摆脱掉虎妞;虎妞的私房钱可以弄上的二三辆车,“不为要她还不为要那几辆车吗”?同时祥子又狭隘、爱面子,怕别人说他贪图刘四家财,怕别人笑他依赖虎妞生活,怕别人骂他不正大光明。祥子的矛盾不仅造成了自己的痛苦,也给虎妞带来了不幸。祥子与虎妞生活习惯与情趣及挣钱的方式方法上也有矛盾与分歧,这些矛盾与分歧是由各自的性格决定的,它使这场婚姻的悲剧色彩更加的浓重。
祥子与虎妞最大的差别在于思想,他们的悲剧也源于此。无论祥子怎么忍让或者是试着和虎妞相处,他们之间总有隔阂甚至是矛盾。在现代的婚姻中已经没有了社会的逼迫,但是还是会有很多人因为钱财与权力的逼迫和诱惑选择不适合自己的婚姻。其实这样的婚姻又何尝不像祥子一般,想逃又逃不掉,相适应却又适应不了,最终只会是自己人生的一大悲剧。面对如此的婚姻,应该很清楚的认识到其中的利与弊,然后才可以做出正确的选择,避免人生陷入困境。
第四篇: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制度
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制度
为尊重补贴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特制定本制度。
(一)医院重视宗教信仰和民族风俗知识的宣教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知识。
(二)医生在病史询问过程中确认患者系少数民族或宗教信仰者后,应主动了解其在生活和饮食方面的禁忌,询问患者的需求,并在病历中做好相应记录。
(三)在诊疗过程中,相关医务人员应做好交接工作,并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了解该民族的风俗习惯。
(四)食堂应患者提供适宜的饮食。涉及饮食禁忌的,科室应提前通知食堂。
(五)患者在院期间进行的宗教和民族活动,凡属国家法律允许的,医务人员要尊重和保护,在条件许可时,应主动提供相应的服务。不得嘲笑、歧视和在公共场所议论。
(六)当患者的宗教和民族活动已经影响医院工作秩序和其他患者的就医环境时,医务人员因做好劝导工作,劝导过程注意方式方法,避免粗暴干涉。
第五篇: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规定
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规定
一、范围
本制度适用在我院诊疗期间的少数民族患者及不同宗教信仰患者。
二、措施
(一)医院重视宗教信仰和民族风俗知识的宣教工作,通过医院网站、公共授课等形式宣传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知识。临床科室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员性的少数民族风俗和宗教信仰知识要点培训,重点了解饮食和生活习惯方面的禁忌。
(二)医生在病史询问过程中确认患者系少数民族或宗教信仰者后,应主动了解其在生活和饮食方面的禁忌,询问患者的需求,并在病历中做好相应记录。
(三)在诊疗过程中,相关医务人员应做好交接工作,并通过各种途径进一步了解该民族的风俗习惯。
(四)食堂应患者提供适宜的饮食。涉及饮食禁忌的,科室应提前通知食堂。
(五)患者在院期间进行的宗教和民族活动,凡属国家法律允许的,医务人员要尊重和保护,在条件许可时,应主动提供相应的服务。不得嘲笑、歧视和在公共场所议论。
(六)当患者的宗教和民族活动已经影响医院工作秩序和其他患者的就医环境时,医务人员因做好劝导工作,劝导过程注意方式方法,避免粗暴干涉。
三、尊重患者民族风俗和宗教信仰相关内容
(一)尊重患者的民族风俗习惯和饮食习惯。
医院的医务人员在遇到少数民族或外国朋友时一定要注意尊重其民族风俗习惯和饮食习惯。
1、苗族禁忌:饮食方面,就餐时,鸡头要敬给老年人,鸡肝、鸡杂要敬给老年妇女,将翅膀交于青年男女,祝其前程无限,鸡腿则要留给小孩。不准小孩吃鸡血,认为如果吃了长大后办事说话、讲理会脸红。忌在屋里煮蛇肉和吃蛇肉。礼俗方面,最忌讳的称呼是“苗子”;任何人都不能在屋子内吹口哨,也不能在夜间吹口哨;险恶环境中忌嘻笑,忌刀口朝上,忌用凶器指人。
2、土家族禁忌:土家族对图腾、饮食、生活均有禁忌,如禁忌小孩吃猪蹄子、猪尾巴,禁忌女孩吃鱼卵。
3、回、维吾尔、哈萨克、东乡、塔塔尔、乌孜别克、柯尔克孜、撒拉、塔吉克和保安等10个少数民族信奉伊斯兰教,信仰伊斯兰教的有认为猪肉是属于“不洁净”的食物,不仅禁止食用,而且禁止身体上的接触,甚至禁止言语上提及,维吾尔族不把动物血当作“食物”食用。
4、回族禁忌:在饮食方面,禁忌食猪、狗、马、骡及一切凶猛禽兽的肉,不吃未经信仰伊斯兰教者宰杀或处死的畜禽,不吃动物的血等,忌讳在其前面提“猪”字。在信仰方面,禁止崇拜偶像等;在社会行为等方面,忌讳别人在自己家里吸烟、喝酒,禁止放高利贷,玩赌等。
5、藏族、土族、俄罗斯族、黎族是禁食马肉、骡肉、驴肉。有些藏族不吃鱼、虾、蟹;还有些是不吃鸡和鸡蛋。
6、满族人不吃狗肉。
7、壮族不吃青蛙,也有一部分不吃牛肉。
8、傣族有一些人不习惯吃牛肉,有一些不吃蛇肉。
9、朝鲜族一般不吃羊肉、鸭、鹅肉以及油腻的食物。
10、犹太教的赎罪日25小时禁食物,和穆斯林的斋月(太阴年历的第9个月),在禁食期的黎明和日落之间,所有成人(男15岁、女13岁)禁止食用食物和饮料。
11、英国,胰脏是不能吃的,因为在古代盖伦的体液学说中,胰脏是忧郁的体液存在的地方。
12、美国人绝对不会吃狗肉;而是韩国人和朝鲜人特别喜爱的食物。
(二)尊重患者的宗教信仰
在中国占主要地位的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等五大宗教。
1、佛教
1.1饮食方面:禁吃“荤”和“腥”。“包括有恶臭和异味的蔬菜,如大蒜、大葱、韭菜等。佛教还要求僧人不饮酒、不吸烟。
1.2个人生活方面:不结婚,不蓄私财、不自歌舞,不观看听取歌舞,不坐卧高级豪华床位,不接受金银象马等财宝,不作买卖,不看相算命等。因此,与僧人交往时不宜问是否已经结婚之类的话。
1.3对出家众的称谓,不要直呼其号,一般称为“比丘”,受具足戒五年之内的比丘,还没有资格收授徒弟的,称他们为“师父”或“某某法师”。对于女众出家人,称其为“尼姑”并不合乎佛制。正确的称呼是:“某某尼师”、“某某法师”、“某某师父”、“某某师太”。
2、道教
2.1道教忌讳别人对面问道士的年龄,道家历代至今就有“道不言寿”的说法;
2.2道教对生活饮食上的忌讳:“四不吃”,即不吃牛肉、鸟鱼、鸿雁、狗肉这四种食物;
2.3对道教中人一般通称为“道士”(男女的通称)、师傅或道长,可以呼女道士为“道姑”,忌讳对道士称之为“牛鼻子”。
2.4忌讳问道士为何不改姓和能否结婚;
2.5道教活动忌讳别人说是风俗习惯和封建迷信;
2.6道教见面在礼节上有一定的禁忌,道教见面礼节以抱拳稽首为主,是依据道教的基本理论形成的。
3、伊斯兰教
3.1不准向任何画像、雕像、塑像行礼;
3.2伊斯兰教是一个注重卫生、讲究卫生并有一定饮食禁忌的宗教,哺乳动物除牛、羊、鹿、骆驼外,其余都不准吃;
3.3不准吃猛禽、没有鳞、鳍的鱼;不准喝酒精饮料; 3.4应该每日淋浴,但不准泡澡。
4、天主教
4.1独身禁忌。根据教会的传统,天主教的主教、神父、修女是不结婚的。所以,同天主教徒交往时,见到主教不可问“有几个子女?”遇到年轻的神父、修女则不可问“爱人在哪里工作”等问题。
4.2神职从商禁忌。教会禁止领受神品者经商。4.3.离婚禁忌。禁止婚姻离异是天主教会维系家庭和谐的伦理方法。
4.4禁忌堕胎。
4.5.主日禁忌。天主教会的主日,即星期天。传统上教会规定,教徒在主日都要到教堂参与弥撒,不可以以任何托辞作为借口,除非有不许耽误的重要事情,如自己生病、照顾重病患者等。同时教会对于在星期天必须上班工作的信友给予宽免。
4.6.斋期禁忌。天主教会制定了守斋的规则,即大斋与小斋。小斋,即素食,就是在星期五这一天,禁忌吃猪、牛、鸡、飞禽、羊的肉,即热血动物的肉。大斋是教会规定于每年复活节前40天内守的斋,故称封斋月。每年在圣灰礼仪日和耶稣受难日,凡年满18周岁至60岁的信友都必须守大斋。大斋日这天午餐可吃饱,早、晚可按本地习惯吃少许点心。信友因某种原因不能守斋的,可请求“豁免”,如孕妇或哺乳婴儿的妇女可以不守大斋。
5、基督教
5.1交往禁忌:基督教徒禁忌崇拜其他的神和偶像,他们唯一崇拜就是上帝。我们要尊重他们的信仰,更不要拿上帝和耶稣开玩笑,不能以上帝起誓。
5.2饮食禁忌:规定教徒每周五及圣诞节(12月24日)前夕,只吃一些素菜或者鱼类,不吃其他肉类。如和基督徒一起用餐,要待教徒祈祷完毕后,再拿起餐具。
5.3赠送礼品给基督徒,要回避上面有其他宗教或民族的的神像图腾等。在耶稣受难节那一周,不要邀请基督徒参加私人的一些喜庆活动。另外,他们忌讳数字“1 3”和“星期五”,要是13日和星期五恰巧是同一天,他们常常会闭门不出,在这些时间,不要去打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