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大庆 征文

时间:2019-05-14 06:11: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60大庆 征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60大庆 征文》。

第一篇:60大庆 征文

公司属各单位:

为隆重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2周年、玉柴建厂60周年,积极配合玉柴集团举办的“玉柴60年”征文活动。从玉柴重工这一侧面展示玉柴建厂特别是近几年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辉煌成就,展示玉柴人“高境界,大胸怀,有文化,重修养”的团队精神,激发广大员工爱党、爱国、爱企业的热情,公司特组织本次征文活动。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征文时间:

本通知发布之日起至2011年9月15日止,参赛作品以投稿时间为准。

二、参赛对象

玉柴重工范围内所有单位员工均可投稿参赛。

三、参赛要求:

(一)征文主题:玉柴60年

(二)征文体裁:

(1)反映各单位、各先进人物践行玉柴重工、玉柴集团企业文化理念,为实现玉柴发展目标而锐意创新、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报告文学、通讯、新闻特写等。

(2)紧扣征文主题、内容健康向上的理论文章、散文、诗歌等。

(3)参赛作品篇幅:1000字以上(对诗歌不作字数要求)。

四、注意事项:

(一)参赛者请在电子版作品文档名称中注明“‘玉柴60年’征文”字样,通过OA同时发送至梁珊珊、黎紫藤处,联系电话:0775-3220035。

(二)公司办(党委办)将对各单位提交上来的作品进行初审后择优推荐参加玉柴集团举办的“玉柴60年”征文活动。

(三)要求各单位组织提交稿件至少1篇以上。

第二篇:大庆精神征文

《旗帜.梦想》诗歌散文类

大庆 小赞

百万年前内陆湖,今朝已成石油库。为国甩掉贫油帽,松基三井来探路。

万人誓师萨尔图,人拉肩扛钻机固。一零二五当先锋,石油会战齐迈步。

钻井工人生活苦,吃雪止渴马棚住。肉身搅拌治井喷,铁人就是常青树。

姓名:杨学楠

第三篇: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征文

一个英雄永驻心间

“宁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好一句铿锵有力的话语,这是我们一名石油前辈说过的一句话,他就是——铁人王进喜!王进喜是中国石油工人的光辉典范、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楷模、中华民族的英雄。他为祖国石油工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铁人精神。

铁人精神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的典型化体现和人格化浓缩,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国”,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涵。所有石油行业人用行动证明了什么才叫爱国,什么才叫爱国主义,什么才叫爱国精神;“创业”,不是简单的创造一项事业,完成一项工程,建设一个企业,而是把创业文化变成了一种精神,一种动力,一种享受,一种成就。创业既有艰苦创业的要求,更有不断创新的内涵;“求实”,是一面镜子,一面旗帜,正是这种求实态度,才使广大石油人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做出了一个又一个贡献;“奉献”,是这个时代最珍贵的财富,也是人格魅力、人文精神的象征。大庆人创造的“大庆精神”,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精神而是一个时代精神的展现,是这个时代所有为社会进步、人民富裕、国家强大而努力的人们的集体精神的展现!铁人精神激励了几代人,我们现在还小,不能马上为祖国作贡献,但我们应从小学习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锻炼自我,为今后做一名合格的祖国建设接班人打好基础。

我是一个独生女,养成了许许多多不良习惯,比如说:比较懒惰、总半途而废、依赖性很强„„当我学习了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后,我羞愧万分,因为我生活的太自由、太幸福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什么都不用我去操心,什么我都不用多管„„。可王进喜呢?铁人们在那么艰苦的生活条件和恶劣的工作环境下,永不服输,喊出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一举“把我国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了。在看《铁人王进喜》的电影时,我的眼泪不由自主地就往下落,尤其是他在腿部受伤后看到井喷,就奋不顾身的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的事迹,我被深深地打动了。我一定要改变自己,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来鞭策自己。我在生活中要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同时多帮助家里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孝顺长辈,在学习上克服没有毅力和缺乏耐心的毛病,努力攻克难关,铁人他们连那样的困难都能战胜,我也一定能行!

一个英雄,一面旗帜,一座丰碑!一个个榜样,一曲曲壮歌,一代代相传!我们身边就是油田!我们更加爱大庆!我们为大庆油田而骄傲!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伴我成长!

第四篇:中小大庆精神征文

《旗帜*梦想》诗歌散文类

新长征

铁肩不怕万般难,冰天雪地只等闲。端水钻井愚公敬,肉身搅泥气震天。胸怀祖国心中暖,何惧马棚五更寒。披星戴月数十载,千秋功业留世间。

姓名:黄电广

第五篇:大庆精神铁人精神 征文

石油人

五十多年前,这里是一片荒芜的土地,在一个叫“大同”的小镇附近,一座油井喷射出滚滚的黑色油流——“石油”,这座油井名为“松基三井”,这片巨大的油田被称作“大庆油田”,中国石油工业的历史由此改写。从此,一场声势浩大的石油大会战在这片土地上拉开了帷幕。

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操着不同的口音,拖家带口来到这里;他们,肩负着全国人民的希望,日夜劳作,无怨无悔,只为实现自己的石油梦,他们的名字叫做“石油人”。多少年过去了,人们已经记不清他们的样子,但是他们留下来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却永远地在我们的血液里流淌,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翻开尘封的历史,走近那场人与自然较量的艰苦大会战。1960年,国外敌对势力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和军事威胁,国民经济陷入严重困难,数万名石油工人连吃饭、住宿等起码的生存条件都成了问题。他们没有被困难吓倒,井队搬迁没有机械设备就人拉肩扛,没有房子就挖地窨子,建“干打垒”,吃饭缺粮,就两稀一干,挖野菜充饥,60年至63年,国内连续3年遭受自然灾害,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几万石油大军,以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精神,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献身精神,以“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英雄气概,发奋图强,艰苦创业,仅用三年时间就高速度、高水平地拿下了大油田,一举甩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

在这场石油大会战中,涌现出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铁人——王进喜。1960年3月,王进喜率队从玉门来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一下火车,他一不问吃,二不问住,找到调度室首先问:“我们的钻机到了没有?我们的井位在哪里?这里的钻井最高记录是多少?”得知井位在马家窑附近,他立即带队步行两个小时来到井场。看到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和那黑油油的土地,他万分激动地说:“我们国家就是一块宝地。这回我们掉进大油海里啦,甩开膀子干吧,把贫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王进喜组织人员用“人拉肩扛”的方法搬运和安装钻机,仅用4天的时间,就把40米高的井架竖立在茫茫荒原之上;用“盆端桶提”的办法运水,保证井架按时开钻。

“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这是王进喜不止一次说过的话。他是时时刻刻都在实践着自己的誓言。在第二口井(2589井)的井场,他拄着双拐指挥打井。钻到约700米时,突然发生井喷,井场没有压井用的重晶石粉。经过研究,决定采取用加水泥的办法提高泥浆密度压井喷。水泥加进泥浆池就沉底,又没有搅拌器,王进喜不顾腿伤,扔掉拐杖,奋不顾身地跳进泥浆池,用身体搅拌泥浆。在他的带领下,其他同志纷纷跳入泥浆池,经过全队工人的奋战,终于压住了井喷,保住了钻机和油井。王进喜曾多次对工友们说:“一个人没有血液,心脏就停止跳动。工业没有石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上行的,都要瘫痪。没有石油,国家有压力,我们要自觉地替国家承担这个压力,这是我们石油工人的责任啊!”

三大队一中队的中队长和督导员——朱洪昌,负责承建17.2公里大口径、长距离输水管线。为保证任务尽快完成,他和工人一起攻克许多难关。供水管线通水试压时,他带着伤到各处去检查试压情况。当发现有一处焊缝冻裂漏水时,为不影响全线试压,他决定带压带水补焊。他不顾身上旧伤未愈,跳进水中,一边用手把漏缝的水抹干,一边让焊工补焊,飞溅的焊花刺穿了朱洪昌手上缠着的绷带。焊工见此情景,马上停止了补焊,他却说:“现在前线各部门等水等得嗷嗷叫,不能把工期误在我们这儿,今天我就要比一比,是钢铁硬,还是我们共产党员骨头硬。”就这样,他忍着焊花的灼痛,一直坚持着把漏缝焊完。人们称他是“钢铁施工队长”、永不褪色的红旗。

在大庆油田刚出油的日子里,为了尽快把原油运出去,上级决定把第一列车原油输送任务交给薛国邦所领导的采油队。他接受任务后,不分白天黑夜地奋战在油井上,饿了啃口干馒头,困了就打个盹。在严寒使原油凝固、输油泵打油受阻的情况下,为了把原油按预定时间运出,他毅然脱掉棉衣,双手抱住高温蒸汽管,第一个跳进油池,用蒸汽温原油。蒸汽管把他的手烫坏了,也全然不顾,一直坚持到泵满罐为止。

1963年,唐明华到1247钻井队任党支部书记。他到井队后,干活时总是走在最前面。有一口井在安装时,为了当天开钻,钻杆全部由工人从两里以外的地方抬到工地上,3个班三四十人一起抬。由于开钻后,用清水钻进,打到流沙层后不能停,唐明华带领工人一边钻进一边抬钻杆,直到把400多米的钻杆抬完。天快黑时,四五个炊事员为八九十人的队伍送饭来了,但谁都顾不上吃。后来,连炊事员也都加入到了抬钻杆的队伍中去。唐明华同大家整整抬了一夜才把钻杆抬完。

1962年,制衣高手陈志训从哈尔滨来到大庆,成为缝补厂不可多得的骨干,缝补厂的任务是把前线工人沾满油渍的脏工服拿回来,拆洗干净,缝补好,然后在送回到工人的手里。一切从零开始,油渍洗不掉就用大锅烧热水烫;没有洗衣盆就用牛槽代替;每批衣服洗完都腰酸背痛不以,手也都是红肿的:补丁不够用就把旧的洗干净拆下来再用。冬天手被冻裂了,陈志训视而不见,手不知被针扎了多少下,他没感觉,仍是埋头挥动手中的针线。就是在这样艰苦的大会战环境中,陈志训坚守着自己的工作岗位,默默的继续着收、洗、拆、缝、补,简单而又繁重的工作。1962年4月16日,钻井指挥部机关的职工家属王秀敏、杨学春、丛桂兰、吕玉莲,在45岁的家属薛桂芳带领下,扛着铁锹,背上行李,抱着孩子,到远离住地15公里以外的地方去开荒种地。在那里,她们利用钻井队留下的活动房架,找了个破帐篷,搭起了简易住房。晚上,大人孩子就睡在垫着干草的地上。她们以石油工人家属那“天当屋、地当床,誓让荒原多打粮”的气概,克服困难,用人拉犁杖,铁锹翻土,靠自己的双手,开出了32亩土地,当年收获粮食1750斤,以实际行动支援了石油大会战,在她们的带动下,很快,五把铁锹变成了万把铁锹。

1960年3月吴崇筠教授扔下家中3个孩子,与北京石油学院一批师生来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石油部领导点名让她负责组建地质实验室。为了提高取芯率与保证岩芯质量,她带领科研人员同井队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同时宣讲取芯工作的重要意义,大幅度提高了取芯率,最后使关键井位上的取芯率与岩芯质量都达到了要求。她还带领全体人员自己动手拼装活动板房作为实验室,对岩芯进行保管、分析。根据岩芯资料和其他数据建成了大庆油田第一座“生产实验区地宫”,为大庆油田的勘探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1961年初苏联专家全部撤走,我国开始自行摸索独立设计大炼厂。朱康福教授被派接任大庆炼厂的设计师。他克服重重困难,解决了各种矛盾,当年完成100万吨/年规模炼厂的初步设计,这在当时的苏联模式中被认为是“不可能”的,紧接着又进行大庆炼厂二期及扩建工程的设计,规模达到250万吨/年,是我国当时最大的炼油厂。当年,吴崇筠、朱康福夫妇毅然决然中断在美国博士学位的学习,同大批在美国的留学生和教授乘“威尔逊总统号”轮船回到祖国,为中国的石油工业奉献了一生。正如他们所说:“新中国要建设,不能没有石油,所以决定参加石油总局完全合理、正确。至于我们两个在中国石油事业的发展中,留下一鳞半爪,也只是无负于祖国人民而已。”

时光如梭,过去的茫茫荒原上早已建设起一座新兴的现代化石油之城,不断耸起的高楼大厦取代了多年前的“干打垒”,宽阔的街道纵横交错。但是,高耸的井架,永不知疲倦的“磕头机”仍然随处可见。它们伴随着一代又一代的石油人在这片土地上诞生、成长。

作为新时期的石油人,我们会秉承先辈的光荣遗志,把“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发扬光大;把“铁人精神”所蕴含的思想传递下去,忠于自己的岗位,为人民奉献,为祖国加油!

下载60大庆 征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60大庆 征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心系60周年大庆活动征文(5篇材料)

    周 宏伟大的为人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的话:“我们要为中华之崛起而努力读书……。”中华儿女为了和平追求,曾在黑暗中摸索、在痛苦中企盼、在屈辱中抗争。解放初期的刘胡兰面对......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征文比赛活动方案

    参观铁人纪念馆观后感征文比赛方案 一、征文主题 本次征文比赛的主题是:参观铁人纪念馆观后感 二、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征文活动,提高大学生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了解程度,使......

    征文做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传承者(范文)

    做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传承者 凌文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是老一辈大庆人在开发大庆油田的过程中,不畏艰辛,用他们辛勤的汗水铸就而成的。老一辈石油人的努力,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征文比赛活动方案

    澳龙学校“参观铁人纪念馆观后感”征文比赛方案 一、征文主题 本次征文比赛的主题是:参观铁人纪念馆观后感 二、活动目的 通过本次征文活动,提高大学生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的......

    庆祝建国60周年征文:60大庆感怀(最终五篇)

    --最雄伟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最古老的城墙是万里长城--最雄壮的歌曲是义勇军进行曲--最鲜艳的旗帜是五星红旗--最美丽的花朵是十月的鲜花--最牛的宣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

    大庆精神

    大庆铁人精神的时代价值 新时期,新面貌,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领导下,在中共十八大精神的敦促下,大庆人正在努力的延续与发扬着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并且在新时代的大前提大背景......

    大庆观后感

    大庆观后感 □∕椁子 2006年9月28日,是中条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诞辰五十周年的日子,五十年的风雨,五十年的发展历程,记载下集团公司多少艰辛与困苦,多少骄傲与自豪。回望集团......

    大庆精神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及大庆优良传统 一、选择题(180道): 1、1981年,中共中央以(),转发了国家经委党组《关于工业学大庆问题的报告》。(C) A、46号文件 B、48号文件 C、47号文件 2、19......